电网线路巡检

2024-05-26

电网线路巡检(共9篇)

电网线路巡检 篇1

针对国内外常规直升机巡检输电线路存在采集设备集成度低、人工观察依赖性大、数据分析手段简单、巡检过程辅助导航能力差、巡检成本偏高等普遍性问题, 近日, 浙江省电力公司成功研制出一整套直升机智能巡检系统, 并通过省部级鉴定, 在国内外首次实现输电线路直升机巡检信息采集和管理数字化、对象捕捉和跟踪自动化、缺陷识别和诊断智能化。该系统多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 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是输电线路直升机智能巡线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将大幅提高直升机巡线效率和质量, 降低直升机巡线成本。

该系统经过100多架次和近1 500 km输电线路的实际巡检, 完全满足线路巡检的实际需要, 已节省巡检生产成本250万元, 若在浙江全省推广应用, 将产生每年2 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该项目已获专利15项, 其中发明7项, 实用型及软件著作登记等8项。

电网线路巡检 篇2

一、巡线工作应由有电力线路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实习人员不得一人单独巡线。夜间巡线必须由两人进行。暑天、大雪天,必要时由两人进行;

二、巡线时,禁止攀登电杆和铁塔;

三、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大风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前进,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

四、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停电,亦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恢复送电的可能;

五、巡线人员发现导线断落地面或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并迅速报告领导,等候处理;

六、杆塔是否有倾斜、变形及沉降现象、标志牌和标桩是否有缺失;

七、水泥杆塔有无裂纹、缺损现象;

八、金具是否完好,有无锈蚀、变形及松动情况

九、电缆与支架或金属构件处是否有放电现象;电缆接头位置是否松动,异常;

十、绝缘子有无开裂、破损现象,是否存在脏污及沿面放电现象;

十一、钢芯铝绞线有无发热、变色及断股现象;

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研究 篇3

截止2010年, 我国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约为50万公里, 居世界第二位[3]。自然地, 对于这样一个覆盖面极广的电力设施来说, 它的巡视与检修就会变成一项工作量与工作强度极大的工作, 而其中三个主要因素, 分别是:1) 输电线路因素:地域特征 (如跨度大, 区域广, 所在地域地形错综复杂等) 、气候特征 (如寒冷、燥热等) 、线路繁琐;2) 巡检人员因素:人员的身体素质、责任心等;3) 巡检任务和技术因素:基础资料繁琐、业务量大、管理比较分散、考察困难、维护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等。

目前, 为了适应配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的趋势以及提高户外巡检人员工作效率, 针对GIS的电力移动巡检技术迅速发展。移动巡检技术基于移动平台, 使用PDA和GPS卫星接收器, 结合GIS系统, 满足工程管理人员现场进行巡检线路查询、计划变更、竣工资料录入;满足巡视检修人员现场进行工作计划查询、设备信息和地理信息的查询, 记录配电网设备信息、记录缺陷情况、记录巡检到位情况等[4]。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巡检管理系统概括起来有如下五种[5,6,7]:

1) 人工手写工作薄巡检

2) 基于条码识别的巡检应用

3) 基于PDA和GPS的巡检应

4) 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巡检方式

5) 基于RFID识别技术的巡检应用

除了上述常见的五种巡检方式以外, 还有直升机巡检, 视频巡检等方式。

1. 电力线路智能巡检系统总体设计

1.1 巡检系统的系统目标

本系统在现有电力线路巡检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无线GPRS通信技术、卫星的定位技术以及GIS的路径决策机制, 拟使本系统达到以下巡检目标:

(1)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仪器设备提高巡线系统管理水平, 用带有GPRS无线通信技术并安装有巡线系统客户端的智能移动终端录入并远程无线传送现场巡线信息以代替现有人工记录, 人工传送的传统方式。开发后台的巡线管理系统, 将智能终端和管理系统的计算机联网, 实现现场巡视信息的计算机化管理, 使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现场巡检信息, 并可以根据巡检情况, 立即做出分析和处理。并通过GPRS对终端实时下达处理命令, 使设备的一般缺陷及时得到处理, 及时消除电力线路存在的危险隐患。通过采用GPRS实现巡检数据的无线实时传送, 使每一位巡检工作人员都能与一位缺陷管理人员共同巡检。

(2) 能够支持电力线路的附属设备的定义和巡检, 设备巡检项目能够自定义。使本系统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同类线路、设备根据需要制定不同的巡检项目, 使系统更具针对性, 甚至对于天气、地形地质等参数也可以随地区需要自行定义。

(3) 系统使用灵活、操作界面友好、维护方便, 易学易用。

1.2 巡检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分析设计

移动巡检系统的功能经过仔细划分, 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确认用户身份

用户需要输入登录密码来确认身份。

(2) 下载用户巡检任务

根据用户登录系统的身份从服务器上下载用户巡检任务及相关资料。

(3) 缩放地图与设备

用户可以方便地执行图形的放大、缩小、漫游等功能, 也可以执行全屏命令。若定位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则会自动显示附近最近的杆塔 (或其他线路设备, 依情况而定) 的基本信息和前次的巡检结果, 充分满足用户了解地形的全局轮廓与局部细节等需求。系统根据当前地图显示比例, 自动调节显示内容。

(4) 分层显示要素

不同地图要素及设备、标注分层显示,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重点显示个别图层, 也可以关闭无关图层提高显示速度, 系统通常分为地形地貌, 地表建筑, 电力设备 (不包括线路) , 输电线路, 简易天气等多个图层。

(5) 查找定位地点与设备

用户可以输入查找条件, 系统自动在地图上定位地点或设备, 例如:把查找条件设为地名, 如果该地点存在, 地图就会把该点移到屏幕中央, 并高亮显示。

(6) 查询设备属性

除了用户到达设备附近时会提示显示设备的详细信息以外, 用户也可以通过查询的方式查看的设备详细属性。

(7) 定位巡检任务

定位本次巡检任务的具体位置 (包括起始点和具体的前进路线) 并居中显示, 然后完成设备信息数据采集, 另外如有特殊情况而导致实际路线和预定路线不同时, 也会如实记录。

(8) GPS巡视导航功能

随时记录经纬度位置信息与时间信息, 另外在某部分巡检任务完成时, 在提交的报告中也会显示当时的坐标与时间。在背景地图上显示用户当前所在位置, 为巡视人员行车、行走提供指导。

(9) 到位监督

利用卫星导航系统, 确认用户是否巡视到位, 系统会自动完成巡检到位记录;若巡视人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巡视点, 则系统会向该巡视人员登陆的客户端发送信息提醒, 若多次提醒无效, 则自动归为巡检不利。

(10) 填写巡视记录与缺陷记录

根据巡视任务的不同, 可分别填写巡视记录, 包括***kV线路巡视记录表、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估评分表、输电线路状态运行周期一览表、***电力局***年度***月输电线路设备状态正常巡视实施计划表等。

当巡视过程中发现缺陷的时候, 可填写缺陷记录, 缺陷记录会以选择的形式, 同时也支持用户自定义缺陷形式;另外也支持通过备注补充的形式详细描述缺陷情况。系统会根据定义的标准对该处设备 (通常以某基杆塔为单位) 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评分, 并会在下次巡检时显示本次的评分情况;若为一般缺陷, 系统会给予基于运行规程的消缺建议 (通常由管理人员与有经验的巡视人员给出) 。若是重大或紧急缺陷, 系统会立刻反馈给检修部门, 并及时定制消缺计划, 在得到检修部门许可后, 及时下达消缺任务。

(11) 数据上传

每一基杆塔巡视完毕后, 移动设备终端都会将巡视记录、缺陷记录、GPS坐标信息以及时间上传回服务器数据库。

2 智能巡检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功能

2.1 数据库的结构

缺陷数据库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包括缺陷的位置、类型、缺陷程度以及缺陷对应的规程部分, 为了方便查询, 将缺陷分成这样四个部分, 虽然每部分都对应于不同的功能, 但是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更快更有效地锁定实际缺陷。

位置:依据运行规程的描述以及线路运行的多年经验, 从位置部分分析将缺陷分成两大部分, 分别是设备本体和附属设施, 以帮助巡检人员做出基础判断。

接下来将设备本体缺陷位置细化, 归出常见的六部分, 基本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线路缺陷发生位置, 另外对附属设施的缺陷位置也进行了分类, 依据安装的设施或者周边的情况不同也归成多个类别。

在第二层位置分类的基础上, 本数据库还进行了第三第四次细化 (视缺陷情况而定) , 通常依据线路具体具有的设备情况来进行细化。

规程:本数据库的规程部分采用的是DL/T 741-2010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根据位置的分类将规程的内容一一与之对应, 而摆脱原有的记录形式, 使得查询对照更加方便有效, 能使检修人员可以快速给出基于规程的消除缺陷建议。另外, 根据所用地域的不同, 适合自定义添加缺陷的规则, 能够让该数据库适应更大的使用范围。

类型:同样基于位置对缺陷的可能类型进行分类, 通常有异常、破坏、腐蚀等几大类, 采用与位置部分相同的原则, 从粗到细, 先分出各处的基本类型, 然后再在缺陷详细中进行细化的分类描述, 一期能够快速锁定缺陷, 第一时间得出消缺计划, 提高巡检和消缺的效率。

缺陷程度:依据原有的线路巡视经验和规程, 将缺陷程度分为四大类, 分别是一般隐患、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 前两类归为巡检人员可在数据库及系统指导下完成消缺的, 而后两类则属于无法直接消缺, 需要专业的消缺小组完成消缺任务的。

缺陷程度分类基于部分规程以及多年消缺经验, 所以在不同区域可能情况会有所不同, 在这一地区是正确的分类在别的地区可能就存在问题了, 所以本数据库也支持用户自定义数据并上传新的程度分类, 以适应各地不同的情况。

2.2 数据库的功能模块

(1) 用户登录

为确保数据库安全, 用户在使用数据库查询前, 必须先登录数据库。数据库将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判断当前用户是否有权限进入, 通常分为巡检人员、系统管理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 同时也基于用户信息确定该用户权限, 提供相应的查询等服务。

智能终端登录时, 数据库和系统一样, 也会检查用户是否具有携带移动设备外出巡检的权限。

(2) 查询功能模块

作为数据库最重要也是最全面的功能, 本数据库支持多种查询模式, 用户可以通过手动翻页, 缺陷编号查询, 缺陷位置查询, 缺陷描述查询, 缺陷程度查询等多种形式的对在库的缺陷类型进行查询, 同时还会对具体的缺陷类型定期进行内容添加, 包括该类型缺陷发生的时间, 杆塔 (或其他设备) 号, 以及发现人员及对应的处理情况, 都会记录在库, 帮助事后判断处理结果的好坏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3) 自定义功能模块

鉴于本数据库在建立时考虑的方面不可能做到非常全面, 基于的规程等也十分有限, 所以非常有必要设计成可以内容可自定义的形式,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所在环境的情况, 对数据库的内容形式进行修改, 添加等命令, 甚至在规程部分也可以加入自己所处省份的相关线路规程, 以使数据库更加贴近实际, 更能发挥其作用。

(4) 自填表功能模块

本数据库内可存包括线路状态巡视周期审批、线路状态巡视周期计划、线路状态月巡视实施计划、线路状态评估评分等多种表类型, 同样支持自定义修改以及添加新的表格新式。例如, 在巡视人员完成巡视任务并提交各个部分线路的报告后, 数据库可将其整合成为全表以节省巡视任务的时间。其他情况下, 数据库也可以提供很多相应的表格填写功能以供使用。

(5) 参数自赋值功能

数据库也能够和卫星定位系统配合使用, 在系统提供的地图上标注有数据库提供的线路参数, 在巡检人员到达某基杆塔时, 系统会通过数据库自动同步杆塔的相关数据, 显示在终端的已有的模板中, 包括电压等级, 线路回数, 所在地区气象土壤等条件, 这些都可以在数据库中进行预设添加, 以作为巡检人员分析线路缺陷情况以及程度等的参考。

(6) 线路基础单元评分功能模块

在巡检人员完成某线路基础单元的巡检任务并提交报告后, 会根据数据库中已有的评分机制对其进行评分, 并记录在案, 在完成全部巡检任务后, 会由数据库进行汇总, 完成线路的总体评分, 上传到巡检系统中, 并会在下一次的巡检时和巡检任务一起下达, 然后巡检人员在执行巡检任务时能够依据上一次的巡检结果, 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查看前一次缺陷的部分, 从而有效提高巡检效率。

(7) 缺陷编号功能模块

数据库会对已有或者添加入库的缺陷类型进行编号 (通常依据其所在的位置顺序进行编号) , 将缺陷类型分为多个大类, 通过字母加数字的形式进行编号, 方便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可以依据编号进行快速查询, 提高了添加和修改等自定义行为的速度, 提高数据库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8) 缺陷历史查询

数据库存有已有过缺陷的杆塔 (已消缺) 的记录, 尤其是运行年限比较久的, 常常出现不止一次地缺陷的情况, 所以可以通过缺陷历史查询的方式来了解缺陷情况比较严重的线路运行情况, 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巡检人员在巡检时也可查询巡检线路的缺陷历史 (此处指除自动显示的上次巡线的历史之外的部分) , 以分析缺陷的实际情况或是否又出现等。

(9) 缺陷联想功能模块

作为智能终端内数据库的功能, 缺陷联想功能会在巡检人员选择缺陷类型的时候出现, 通过该基杆塔的缺陷历史 (主要是基于前一次的缺陷情况) , 为巡检人员提供该杆塔原缺陷相关的缺陷类型, 缺陷的联想会从原缺陷, 原缺陷的附近位置的缺陷, 或是类似类型的缺陷等方面提供联想, 旨在巡检人员能够快速确定具体的缺陷类型。

(10) 巡检结果记录及反馈功能

数据库会将巡检人员的巡检报告分别保存, 然后将其整合成完整的巡检报告及时上传给巡检系统。

3 结语

研究表明, 本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线路的远程无线数据传送和管理, 并能够为巡检计划的制订提供计算机辅助决策, 通过数据库的各项功能提高了巡检人员的效率, 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的。通过使用移动设备的GPRS无线据传输方式和逐层分类缺陷数据库, 使电力巡检工作由“传统人工”向“移动信息”过渡。可使线路巡检的工作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尽可能地降低电力线路的故障率, 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的连续运行, 最终实现电力线路巡检的电子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

摘要:本文对智能巡检技术在电力公司可实现的应用做了详尽地分析和研究以及实践, 提出了智能巡检系统的概念, 该系统使用移动设备, 结合当今流行的手持GIS技术, 开发出应用于移动设备和PC两部分的专门针对电力部门的移动巡检系统, 并配合全面的缺陷数据库。该系统满足巡检工人携带智能终端等移动设备在户外开展巡检工作。移动设备自带的网络可以同步数据库中含有电力设备和地理背景设备的电子地形图, 通过手机自带的定位功能获取卫星信号来定位设备坐标, 既满足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或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快速定位电力设备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通过定位系统对巡检人员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关键词:移动巡检,智能终端,GIS,GPS,缺陷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纪建伟.电力系统分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2]陈刚.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贵州大学, 2006.

[3]章红军.输电线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4]于彬.电力移动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08.

[5]薛旭艳, 张鹏, 田奕丰等.基于3S技术的管道巡检系统.管道技术与设备, 2009 (1) :25~28.

[6]王鲁单, 王洪光, 房立金等.一种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器人, 2007, 29 (1) :7~11.

电网线路巡检 篇4

为提高输电线路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效监督巡检人员的工作,杜绝巡视不到位情况的发生,3月5日下午,分公司对全体人员进行了输电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培训。

结合现阶段巡检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培训围绕解读系统的设置及登录、更新杆塔坐标、新建杆塔定位、新增杆塔定位、缺陷的登记及上传、杆塔图片拍摄、地图操作等常规应用,重点分析了在实际巡检中常见的操作错误及注意事项。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操作演示以及现场解答,学员们对如何正确应用输电智能巡检系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为以后输电巡检工作快速高效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杨振伟)

莱芜电网建设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 篇5

7月12日从山东莱芜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获悉, 莱芜电网变电站智能化巡检系统在35 k V雪野变电站开建。智能巡检系统投运后, 不仅会提高变电站巡检的工作效率, 而且会确保巡视人员不漏检、不错检。

为推进变电站标准化巡视作业, 确保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设备隐患, 莱芜供电公司投入专项资金, 在110 k V城北变电站、35 k V雪野变电站安装智能巡检系统。系统建成后, 将自动对变电站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 并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全过程管理, 快速准确地开展正常巡检、夜间巡视和特殊巡视。

据了解, 智能巡检系统主要由智能巡检终端、远程图像系统、智能巡检云台服务器、智能巡检工作站构成。此次工程主要是在变电站侧安装智能巡检终端, 在重要设备和仪器仪表前加装摄像头, 在调度控制中心机房布置智能巡检云台服务器, 并在操作队值班室中安装智能巡检工作站。

电网线路巡检 篇6

(一)GPSOne定位技术特点

1、定位方式多

采用GPS定位和CDMA三角运算定位的混合定位模式。在农村、郊区通过GPS定位;在室内、地下停车场、高楼林立等GPS定位困难的地区采用CDMA三角辅助定位,大大减少了传统GPS定位盲区多的现象。

2、定位灵敏度高

在有CDMA信号覆盖的地方均可定位。且GPSOne系统的基础设施辅助设备提供了比常规GPS定位高出20dB的灵敏度。

3、无需额外增加巡回终端

目前,部分CDMA手机终端集成了GPSOne功能,使用者只需携带这种手机即可进行线路巡回,无需像老式巡检系统必须携带识读器方可进行线路巡回。

(二)GPSOne技术原理

美国高通将GPS定位及CDMA三角运算定位功能嵌入到CDMA终端芯片之中将上述两种定位技术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GPSOne混合定位技术。它通过GPS卫星和CDMA基站进行混合定位,在接收不到GPS信号时采用CDMA基站定位,很好的解决了GPS定位盲区较多的缺点。可以用这样的公式来进行描述:GPSOne=GPS定位+CDMA三角定位(基站定位)。

(三)GPSOne存在的问题

1、由于CDMA网络覆盖率不高,在没有覆盖网络信号的地区,定位终端由于失去了与定位之星服务器的联系,会导致其实时定位功能失效。

2、因为GPSONE手机在定位的时候要参考GPS信号和基站信号,在两个信号都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室外定位精度为5-50米,室内定位精度为50-500米。

但当GPSONE用户位于没有经过GPS校正的C网基站覆盖区域,同时这一区域又没有GPS信号时,GPSONE定位会出现相当大的误差,最远可以偏差1000公里以上。在巡检系统的设计阶段,要对这种偏差极大的位置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预处理,进行自动过滤。

二、基于GPSone定位技术光缆巡检管理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设计

(一)系统组成

GPSOne光缆巡检系统由监控中心、数据传输信道(CDMA网络)、移动终端三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1、监控中心

负责移动目标监控管理的监控中心需要配备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地图引擎和L1协议通信服务器。

2. 数据传输通道

负责实现监控中心和“定位之星”平台的数据传输,包括监控中心向“定位之星”平台发送的指令数据和监控终端向“定位之星”发送的位置数据。

3. 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包括GPSOne的CDMA1X手机和专用手持终端两类。

(二)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长途光缆线路“预防为主、主动维护”运行维护体系》的要求并结合GPSOne技术特点,基于GPSOne技术的巡检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如下:

1、线路管理

线路管理位于基础数据管理中,包括对于线路信息进行新建、修改、查找、删除和浏览的功能。

2、信息点管理

信息点主要包括光缆线路标石、电杆、人孔、机房的位置标识,在系统中能够方便的对这些信息点进行修改、删除、添加操作。另外,对一级外力点也可以进行同样的操作。这些信息点均可以作为光缆线路巡回的考核点进行设置,可以针对这些信息点制作线路巡回计划。

3、维护单位、人员管理

在系统中可以方便的添加、修改、删除维护单位及维护人员,维护人员的信息应该直接与其持有的GPSOne终端进行对应。

4、巡检计划管理

系统能够按照干线光缆巡回的要求,单独或者批量制定各层面线路巡回计划。对于巡回计划的考核,该系统应该采用实时考核的方法,巡回到哪里考核到哪里。对于未按时完成巡回计划的单位或人员,系统能够自动发出告警提醒。巡回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按照操作人员的要求进行更改。

5、三盯计划管理

对于一级外力三盯的计划,应该能够灵活的制定和取消。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该计划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三盯现场人员在执行三盯任务过程中,系统对其实时监控,一旦该人员脱离系统设定的三盯范围,将自动进行声音、光学、短信告警。通过这些方式,提醒管控人员及时进行管控,从而提高三盯现场管控效率及管控精度。

6、外力影响动态管理

取代办公网中现有外力影响动态管理模块,在巡检系统中建立能够实时更新的外力动态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终端持有人的实际位置,自动记录到外力现场巡查的人员信息,并将到现场人员的名单、到达时间自动记录在对应的外力影响动态跟踪表格中。

7、报表管理

能够根据干线光缆巡回管理的要求,定期生成巡回情况报表,供管理层及时掌握各层面巡回工作情况。

8、巡检终端管理

对系统内登记的所有终端资料进行管理,能够方便的修改、添加、删除终端信息,对终端的在线情况进行监控。一旦发现终端离线的情况能够立即在系统界面告警,并反映出终端所有者的有关资料。

(三)网络结构

该巡检系统采用省传输局、市州传输局、传输分局(维护中心)三级网络结构,系统结构采用C/S+B/S模式。如下图所示:

1、传输分局(维护中心)所需功能

这一级巡检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有:制定本单位巡检计划、上报本单位巡检计划、修改本单位巡检计划、本单位巡检数据收集、本单位巡检报表生成、三盯人员违规告警、光缆线路资料更新、信息点资料更新、考核点资料更新、外力点资料更新、本单位巡检终端数据资料更新、本单位终端离线告警。

2、市州传输局所需功能

这一级巡检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有:分局(维护中心)巡检计划审核、本单位各层面巡回计划制定、本单位巡检计划上报、本单位巡检计划修改、本单位巡检终端数据资料更新的功能、本单位辖区三盯人员违规告警、本单位终端离线告警。

3、省传输局所需功能

这一级巡检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有:各传输局巡检计划审核、各传输局巡检报表查看、离线终端告警。

(四)巡检终端技术要求

GPSOne巡检终端在具备位置定位功能的同时,应该具备CDMA手机所具备的一切通用功能。终端电源的续航能力应该强于同类型的GSM手机终端。在定位功能方面,能够根据时间段进行定位功能开闭设定,如上班时间为允许定位,下班、周末时间不对其进行定位。

三、结束语

基于GPSone定位技术实现光缆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终端具有终端易携带、易操作、定位信息上传简单等优点,较我局原有的巡检系统有了很大的改进。此方案的实施可为提高线路巡检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实现“三个确保”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摘要:利用CDMA网络终端所具备的GPSOne技术进行光缆线路巡检管理的条件日趋成熟,在线路维护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利用GPSOne技术建立光缆线路巡检管理系统,将能够大大提高管理层对光缆线路巡回以及外力三盯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精度,解放生产力提高维护效率。本文将讨论基于GPSone定位技术实现光缆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技术细节。

电网线路巡检 篇7

1 无人机技术的概述

1.1 技术要素

一般情况下, 四旋翼无人机 (M4R) 和遥控直升机 (UH) 是专门用于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 其中M4R主要由地面站和M4R无人机两部分组成, M4R是采用4个旋翼对称分布形成的气动布局, 具有良好的悬停、起降能力, M4R可以携带无线微型高分辨率图像采集设备、无线图像传输设备等, 能采集高清晰输电线路的特定目标, 同时还能实现远程传输。UH主要由地面摄像监视与操控系统、影像采集传输设备、减振悬挂装置、遥控直升机本体等组成, UH在飞行过程中, 能采集输电线路的目标视频图像, 并通过无线图像传输设备传输到后台, 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判断输电线路存在的故障。

1.2 功能概述

M4R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 会直接受到地面站的引导, 沿着输电线路飞行, 在保持与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下, 达到设备附近, M4R无人机的主要功能是自主悬停在特定的空间位置中, 确保在最合理的角度进行图像拍摄, 在对图像采集设备和被检测设备进行调整时,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M4R的减振云台和航向完成。UH无人机是通过人工遥控飞行到输电线路附近, 在保持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的前提下, 悬停在设备附近, 然后实施图像采集及传输。

M4R地面站的主要功能是保持与M4R无人机的遥控遥测通信, 并引导M4R无人机飞行到预定的位置。地面站还具有接收无人机传输检测图像、控制无人机云台状态、控制飞行状态等功能。

1.3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优势及不足

(1) 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优势

无人机技术的基础是自主导航飞行技术和自主悬停技术, 具有输电线路防碰撞保护能力, 在巡视、检测输电线路、查找手段线路跳闸故障点、在灾害性天气中输电线路灾害分析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无人机技术具有飞行控制、自主悬停两种工作模式, 同时还有自驾、手动两种模式, 其中无人机处于自主悬停状态后, 能通过地面站的高清监控录像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在手动模式下, 无人机能按照预定的路线自主导航飞行, 并对线路进行巡检。

(2) 无人机存在的不足

无人机虽然在输电线路巡检中有很大的优势,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如无人机的巡航时间比较短, 受无人机体积的影响, 无人机本身的电池容量也比较小, 这就对巡航时间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时无人机的遥控范围比较小, 一般情况下, 无人机的遥控范围为1000m, 并且无人机不能自动对图像进行缺陷分析。

2 无人机技术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

(1) 无人机技术中的应用

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在输电线路巡检中, 具有极其良好的应用效果, 采用无人机进行高空巡检, 能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检查, 在输电线路巡检中, 能快速查找出故障点,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巡检人员的高空作业和带电作业, 这不仅减轻了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 还极大的减少了巡检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一些特殊自然条件下, 如大雪、大雨等恶劣的天气下, 输电线路的塔杆很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此时如果巡检人员登杆巡检, 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采用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输电线路巡检, 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巡检安全, 还有效地提高了巡检工作的工作效率, 提高了巡检质量, 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2)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前景

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能快速的查找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点, 并进行架空线路高空巡检作业, 极大的减少了登塔高空作业, 有效地减少了架空线路高空巡检作业。同时工作人员能通过地面航模机操作无人机, 实现高空检查, 并且还能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高清晰照片, 从而帮助工作人员准确的判断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无人机技术在区段、局部设备的故障巡检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而且还有成本低、维护费用低、安全性高等特点, 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当输电线路处于地形复杂的环境中时, 很难人工完成巡检、故障诊断等工作, 采用无人机技术代替人工巡检, 能快速、高效地完成输电线路巡检工作,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人工巡视的自然条件局限问题。

3 总结

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持续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在输电线路巡检中, 能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效率, 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要加大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 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永, 李德波, 吴翔等.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 2013, 28 (08) :87-88.

电网线路巡检 篇8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统一开放、技术先进、现代化大电网和“科技兴网”的总体要求,为更好地保证巡视工作人员对线路的巡视质量,监督其工作状态,确保巡视到位和设备缺陷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实现输电线路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使输电线路的运行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1]。

建设输电线路巡检系统,可以通过规范现场作业内容和作业人员行为,杜绝巡检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巡检工作简便容易执行的同时提高巡检质量,实现对设备的“可控”和“在控”[2];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和每一个作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分析”的被动管理模式向“事前管理”和“过程控制”为中心的主动管理模式的转变。

超高输电公司天生桥局管辖有18条输电架空线路(其中500 k V直流线路2条,500 k V交流线路8条,220 k V线路6条,35 k V直流接地线路2条,极址2座),累计线路长度1 000多公里,2 000多基杆塔,保证所辖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对保证南方五省区电力供应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 传统的巡检方式及改进方案

开展输电线路日常巡检,是确保输电线路最小故障率的一项基础工作。此前,天生桥局采用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为了证实自己的确到过指定的巡检塔位,巡检人员还需要在目的塔位上签名,回到办公室后再由资料管理人员将巡视记录汇总到微机中。这种把信息记录在纸质上的工作方式虽然可靠,不易丢失,但是存在着不能保证巡检人员到位及对缺陷的描述不准确或不规范等问题,而且工作效率低,管理成本也较高[3]。

针对传统的巡检方式存在的问题,天生桥局输电部提出了建设输电线路巡检系统的构想,按照当前最前沿的掌上电脑(PDA)+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网络(CDMA或GPRS)+服务器+查询和管理工作站的模式建设。系统中各模块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

我局之前采取的巡检方式大致上按图2执行。

传统的流程虽然完全符合巡检管理的要求,但是其中存在很多可以进一步优化或改善的地方,天生桥局巡检系统针对以上流程提出了以下方面改进方案:

1)在上报巡检计划的同时上报作业指导书。因巡检计划和巡检作业指导书都归输电部管理,同时进行这两项工作可以为输电部管理层提供更多决策依据,不会给部门领导增添工作负担。

2)班组人员外出巡检过程中,实现每日无线上传巡检记录。采取这一措施有三方面的改进,一方面提高了班组人员和部门领导掌握现场情况的时效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因巡检人员对现场情况把握不准而未及时重视一些重大隐患,再一方面就是班组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对已经产生的巡检记录进行查阅和编辑,在对存在疑问的记录进行询问时,巡检人员可以较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情况。

3)原始资料录入和数据统计工作由后台数据服务器完成。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都已经成熟,实现资料录入和数据统计变得唾手可得,这个改进是传统的巡检方式不可比及的。

除以上对巡检过程中的改进之外,对系统还提出了以下功能规划:

1)巡检终端实现基于地图的定位和导航功能。

2)巡检后台实现设备信息管理,缺陷流程管理,检查检测资料管理,简单GIS(三维)。

3)实现对巡检人员的到位监督和巡检质量考核功能。

2 应用效果分析

天生桥局输电线路巡检系统于2006年9月正式立项,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对系统进行全面开发和对输电部全体人员进行认知培训,2007年5月投入试运行。经过对系统在试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多次改进后于2008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到目前,系统已经正常运行了近1年时间,总结巡检系统运行至今带来的明显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增强了巡检工作的计划性

在巡检系统中可以对巡检人员、巡检时间、巡检设备等做详细的计划,如有必要,可以在系统内制定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多次的巡检计划。在每次巡检工作时间到来前,系统会有巡检任务提示,大大增强了巡检工作的计划性。

2)缺陷描述标准化、详细化、直观化

在缺陷描述中定义有常用语,发现缺陷后,只需在常用语中加上方位性的(塔号、距离、数量等)语句即可将现场的问题描述清楚,实现缺陷描述的标准化。对于描述不清的缺陷可以通过增加现场照片作为附件的形式填写缺陷,使缺陷描述更为详实,直观。当巡检记录上传后,在后台系统的三维地理信息上,存在缺陷的杆塔会有报警显示(字体颜色和大小的区别),鼠标点击报警杆塔时可以直观地显示缺陷的内容,管理人员可以更直观地掌握线路设备目前的状况。

3)规范了缺陷的管理流程

巡检记录上传后进入巡检系统,只有已授权人员(如班长、专责)有权限对巡检记录进行编辑,确定缺陷类型,确保缺陷定性准确。在缺陷管理中已经定义好一般、重大、紧急缺陷的管理流程,授权人员可以根据缺陷性质决定上报方式,一旦缺陷定性进入流程,则必须按照既定的流程往下走,不会造成漏掉缺陷或误报缺陷的情况。缺陷进入流程后,须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批才能进行消缺,增强了缺陷处理的规范性。

4)实现了巡检记录及时上报

通过CDMA无线通信网络,巡检终端的巡检记录可以及时传回,确保缺陷的及时处理。

5)提高巡检效率和巡检质量

GPS+PDA+后台服务器,可以记录任一时刻巡检人员的确切位置,能够有效掌握现场人员巡检的进度情况。巡检人员必须进入设定的范围内,才能对设备进行巡视,减少了漏检或错检问题,确保巡检到位。巡检记录上传时,系统会自动上传人员的巡视日志,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日志检查巡检情况。

6)巡检资料整理简易化

在巡检终端(PDA)直接填写好巡视记录后,通过巡检终端与后台系统之间数据的传输,后台接收数据后可以直接把巡检记录及日志数据归类、汇总、统计,因此节省了人工整理巡检资料的环节,既保证巡检资料的准确性,又节省了大量的整理时间。

7)设备信息更直观、明了

系统的设备信息管理中详细记录了所有线路组成构件的所有信息,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各线路所有构件的数量、型号、安装投运日期等信息。同时还设有设备异动管理,在有设备变更时,只需填写设备异动信息,对应的设备信息将自动更新。保证了设备信息的准确。通过三维地图,还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线路的走向、跨越、通道等信息。

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按照完成整个巡检流程节省10%时间来算,每条线路每次巡视至少可以节省1个工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功能大大缩短了缺陷的处理时间,节省了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判断和分析缺陷的用车、差旅等费用,因此在人力成本上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办公用纸,打印设备等方面也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

3 存在的主要不足

1)公共资源无法满足系统的需要

目前提供无线网络传输的GPRS和CDMA网络,速率都非常有限,只能胜任少量数据的传输,对系统规划的上传缺陷附加图片功能,实现起来困难很大,制约了系统的实际效果。另外目前无线网络的使用费用较高,无法大规模使用。

2)目前输电部门缺少能对服务器进行全面维护的人员

由于输电部注重专业化管理,部门员工缺少数据库和网络方面的知识,当服务器或巡检系统出现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时,要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

3)传统的巡检习惯未完全消除

由于长期在传统巡检模式下工作,部分员工难免已经受到影响。如在线路发生故障时,按目前的要求是携带巡检设备去巡检,而目前更多的是接到故障通知后立即就赶赴了现场。

4)对重复巡视记录的处理没有较好的处理方案

一开始考虑由微机自动识别再做替换处理,但考虑每条巡视记录的发现人和巡视时间的变化,加上有些缺陷危及程度在增加或数量上也有变化,因此未按简单替换处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提出了新的思路,但由于实施起来困难较大,还没有应用到目前的系统中。

4 结论

虽然目前天生桥局输电线路巡检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但该系统的应用解决了很多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顺应了线路巡检及管理标准化、专业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推进输电线路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一次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勇,周炳凌,英晓勇.基于GPS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与展望[J].江苏电机工程,2007,26(6):26-27.CHEN Yong,ZHOU Bing-ling,YING Xiao-yong.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ntelligent Cycle Checking System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GPS[J].Jiangsu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07,26(6):26-27.

[2]况军,李志咏.基于GPS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的研发[J].电工技术,2006(1):8-10.KUANG Jun,LI Zhi-yong.R&D of GPS-Based Intelligent Patrol Check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J].Electric Engineering,2006(1):8-10.

电网线路巡检 篇9

我国西部地区电网普遍存在海拔高特点, 特别是2011年底青藏联网工程投运, 线路全长1 038 km, 最高海拔达5 300 m。高海拔地区沿线自然环境恶劣, 存在低气压、低氧、低温、干燥、风大和强日光辐射等特点, 给线路运行检修工作构成巨大威胁。

2012年3月8日, 国家电网公司启动"高海拔地区无人机巡检适用性研究"项目。该项目依托山东电科院所属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凭借该院在无人机巡检领域多年研发积累以及青海公司和甘肃公司长期在高海拔地区运维输电线路的经验, 形成联合科研小组, 发挥各自的优势, 联合攻关。

上一篇:良好的心态是灵丹妙药下一篇:平凡与伟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