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forIt

2024-07-18

GoforIt(共8篇)

GoforIt 篇1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改编的Go for It英语教材, 这种教材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 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 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它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 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针对新教材的这些特点, 教师要如何应对?三年来, 我在按照教材实例教学的同时增添了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素材,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一谈我对Go for I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Go for It不仅版面设计充满新意, 而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富有创意, 更具时代感, 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更容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教材中每一页都有一幅幅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 令人眼睛一亮。每堂课中的英语对话都比较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容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勤动口、勤动脑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 教材中还编排了大量的歌谣。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理论认为:当我们舒舒服服地沉浸于音乐歌曲时, 在我们身上就会同时展开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这时, 精神状态在形成, 自由联想在奔驰, 观念、情绪在起伏, 创造力在活跃。所以我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每一首歌曲。如Go for It预备篇Uni1“Section B Listen and sing the song”, 让学生轻松掌握“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日常用语。Unit 3“Section B Listen and read the chart”, 通过轻松明快的曲调, 让学生掌握了5个元音字母。八年级 (上册) Unit 9的歌曲,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记忆句型和词汇。

新教材涉及的游戏、猜谜也很多, 例如, Go for It预备篇中Unit 3“Section A Game”让学生把听到的两个字母连起来, 就练习了学生对26个字母的认听能力。Unit 1“My name’s Gina”利用歌谣练习数字, 识别数字、电话号码的使用。Unit 2“Game”中通过找主人让学生反复练习“Is this your...?It’s my...”句型, 以及指示代词this/that和物主代词your/my的运用。这些都让初学英语的学生觉得英语很有趣, 从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了基础。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Go for It以单元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 每个单元有6页, 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及自我检测三部分。Section A为目标句型提供分步示例和指导性练习;Section B使学生能够对已经学过的目标句型运用自如;自我检测使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明确的认识。每一部分都通过对话及任务设计的形式, 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 强调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新目标Go for It包含的词汇量大, 读写范例多, 有利于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每一单元的Section B和自我检测中都具有各类同步阅读及循序渐进的写作练习。如, 七年级 (上) Unit 1 Section B 3C让学生写自己ID card, 要求学生用英语自我介绍, 又在Self check 3中, 让学生介绍2位同班同学, 这样就有效练习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Go for It中, 每单元都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设计了有关的写作练习, 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Go for It所设计的语言情景反映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代的变化。这些内容的设计都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素质及语言实用能力。

三、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Go for It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用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 学习和使用英语, 使教学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Go for It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等。因此, 语言教学要联系实际;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在重视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四项技能的全面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 (上) Unit 10“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让学生谈论未来理想职业及如何实现理想, 通过此项活动, 学生树立理想并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又如八年级 (下) Unit 1让学生讨论“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in 100 years?”依据学生们对未来生活的探讨, 相互采访, 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过去与现在, 谈谈自己未来10年、20年、30年后的设计与梦想。又如九年级 (上册) Unit 3“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clothes.”我就让学生针对初三这一年的学习生活, 结合自己的理想, 谈谈在饮食、健康、学习等方面的打算, 并与家长和老师谈谈自己应该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 并阐明理由, 使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另外, 教材中还有许多提供一定情景、让学生编造对话的练习, 有益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

文明礼貌教育是最基本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Go for It在预备篇中涉及很多最基本的打招呼及感谢用语。如“Good morning.”“Hello.”“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Thanks.Thank you.”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应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老师见面或分手时使用它们, 既可表示同学之间的友好, 又可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还有买东西、问路、看病等比较客气的说法, 如“Please.”“May/Could I...?”Would/Will you please...?”“You are welcome.”等句式的使用, 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从而使文明礼貌的习惯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及练习中得以培养。Go for It还多次涉及环境保护问题, 如九年级Unit 8“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涉及如何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未来, 从现在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为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出贡献。Unit 13“Rainy days makes me sad.”又一次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

总之, Go for It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素质。所以,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发掘自身的优势, 用渊博的知识, 精湛的教艺, 高尚的人格, 乐观向上的精神, 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并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及英语使用能力,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正像卢梭说的:“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应该用爱心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英语的兴趣, 达到英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摘要:本文从教材内容的多样性、生活性、思想性、实际性来论述Go for It非常适合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的素质, 希望教师用爱心来唤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Go for It,教材内容,学习兴趣,素质教育

GoforIt 篇2

2)不要把“对话”变成了“问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强调“对话”,而不是“满堂问”。“how”、“what”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实课堂。这样的一问一答,往往影响了整体性的教学内容,把对话化为回答,表面是师生的对话,是互动,而实质上仍然是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使之“听从”。这类课,英语课堂上比较多见。

3)忽视基础教学。实施新课程以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确实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是喜人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承认,“双基”目标的落实不如以前扎实。比如有的英语课,教师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表面上很热闹,课堂气氛好,一节课很少让学生接触到基本的字词,忽视了语言点教学,不发展和扩展学生的词汇,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不乏其例。

GoforIt 篇3

一、关于英文书写

英文的书写规范是初学阶段必须要抓好的教学环节。从新生入学第一次在英语四线三格上落笔写英文字母开始时, 教师就应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书写规范。同时, 对书写端正的学生给予鼓励, 笔者经常采取的措施是给每一次书写得满分的学生加分。经过一段时间, 笔者惊奇地发现, 即使那些汉字写的歪歪扭扭的学生, 英文也写得非常端正, 学生感觉很有成就感。

二、关于英语朗读

教师要让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就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最害怕那些不开口的学生。笔者认为, 只要学生敢开口说英语, 那么他这一生学习英语将不会存在任何障碍。因此, 在开学最初的几周, 笔者特别提醒学生一定要开口大声地朗读英语。对于个别性格内向、羞于开口的学生, 笔者要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设法引导他们先开口, 再出声, 最后大声朗读。在早自习上, 笔者想尽办法让学生们去朗读, 以不同的形式朗读不同的内容, 充分挖掘学生们朗读潜能, 让所有学生们都能开口读英语, 讲英语。

三、关于英文单词教学

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和学生的单词量呈正相关。笔者认为, 教师应该在一开始就向全班学生讲述正确识记单词拼写的方法, 帮助他们摒弃在小学阶段形成的死记硬背的记忆法。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坚决要求学生依据单词发音来识记单词的拼写。在单词教学方面, 笔者遵循三步走的顺序:第一步, 集中识词。把一学期所要认识的单词根据其发音特点进行归类再让学生去记, 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第二步, 牢记汉语意思。教师说出中文解释, 让学生读出英文单词, 然后在课堂句型操练中, 进一步巩固单词的读音和中文意思;第三步, 学生开始识记单词的拼写。事实上, 在这个时候, 学生对很多单词的过目率已经非常高, 他们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册教材中大部分新单词的拼写了。

此外, 对Go for it!教材中的starters和前几个单元部分。笔者认为, 教师最好坚持每天渗透“直拼法”的拼写规则, 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利用单词读音来识记单词拼写的习惯。在初学阶段, 对单词识记的听写检查方面, 教师最好能因人而异, 区别对待, 既要让所有学生认识到单词拼写的重要性, 也要避免小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单词听写不过关而产生对英语的畏学、厌学心理。

四、关于音标识记

对于音标的教学, 笔者通常采用渗透教学, 即在一段时期内逐渐让学生认识大部分音标, 并能利用音标拼读大部分单词, 而不是急着在两三节课里专门进行音标教学。笔者认为, 在七年级下学期或八年级上学期渗透音标教学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英语学习之后, 每个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这样, 教师再增加音标的教学, 就可以进一步促进他们自学英语的效果。此外, 笔者还让学生制作巴掌大小的音标卡, 以便随时抽读。

五、关于课堂活动模式

语言学习需要良好的语言氛围, 课堂上的两人、三人或多人对话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一种真实的语言氛围。因此, 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 笔者坚持以对话活动的模式进行英语教学, 即把教材中每单元一些凌乱的句型梳理成对话, 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话表演。对于教材后面的听力材料则完全可以作为早自习的朗读内容, 教师对其中个别超纲单词加以解释, 以此作为扩展学生词汇量的一个辅助手段。

六、关于课件制作

通过网络, 教师可以获得丰富的教案设计、课件素材、课本录音、教材图片甚至完整的flash或video等教学资料。然而, 笔者认为, 教师不能全部全盘搬用, 而应该对所获得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与加工, 使之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班级学生学习特点。同时, 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课堂模式专门为自己制作一个课件模板, 这将为教师以后的课件制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七、关于学困生的控制与转化

GoforIt 篇4

一、Go For It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 注重素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 创造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使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Go For It的编写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模式, 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 形成了一套生活化的学习程序”。综观整套教材 (五册) , 共61个话题, 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 选材都来源于与学生相关的学习和生活:如:爱好、流行文化、运动、度假与休闲、服装、购物、职业、人物性格与外貌、规章制度与日常生活等。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 充分体现了初中生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 所以在学生中很容易开展活动, 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另外, 书里许多幽默生动画面也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学生也很容易为之吸引, 产生兴趣。该教材采用的任务型教学这种“做中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大量的结队、小组、调查等活动中度过, 这使他们总是充满了快乐, 这快乐的学习情感激发了主动学习动机, 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很自然地掌握了语言知识, 形成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交流活动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能力。同时, Go For It教材中任务型的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很多能让自己发展的空间, 有很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如think of your opinions�write your own ideas叄琲magine�等任务的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开发个性潜能。Go For It以谈论贴近学生生活为内容, 它体现了杜威的“从儿童的经验和本能出发”的观点。让学生完成pairwork、groupwork、read、discuss and write等任务, 使学生随时都在思考问题或做像make a survey、write your reply/an e-mail等事情, 学生通过“自我活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 能畅所欲言, 充分发挥个性, 它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的观点。教师则起主导的作用, 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研究。这种撘匝�魈鍞的英语教学, 既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又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开阔视野, 进而培养出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3、明确目标, 灵活开放。

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对各个级别则具体描述为“能够做某事”。对于Go For It, 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功能项目和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 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在任务活动中随时渗透了学习策略和文化背景。而具体的每个任务的设计灵活而开放, 如前面所谈到的本教材大量的think、imagine、discuss等活动使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而对教材中任务的具体安排教师更是可以灵活处理, 创造性使用。正如主编David Nunan所说:“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 任何教学内容的调整或取舍, 任何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是可行的。”

4、体验参与, 合作探究。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 (《英语课程标准》) 。Go For I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它的每个单元都有pair work, group work, 同桌、小组之间通过conversation, discuss, role play, interview, report和games等交流活动, 在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中, 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 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 非常有利于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 形成积极态度, 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二、创造性使用Go For It

由于Go For It!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因而有很强的操作性;由Section A到Section B的编排是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教学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但是, 如果一味仅从形式上照搬, 不深挖活动的内容和本质, 就会事与愿违, 所以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是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保证。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句话对Go For It!教材的使用者来说可能有很深的体会。对于这套教材, 有的老师认为内容太多或语法零乱, 不好把握教材。实践证明, 创造性使用Go For It教材不仅是新课程的需要, 而且可以形成教师独自的教学特色。笔者对创造性使用该教材有如下几点体会:

1、对教材的调整。

(1) 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根据具体需要, 有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安排进行调整。如学生在校内正在开展某种活动, 或周围正发生什么事件, 在难度和延续性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把与之相关的内容先提前教学。如: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是谈过去的事情, 就可以在第一周教学。因为刚开学时, 学生正好有兴趣谈刚过去的假日, 所以从How was your vacation?话题谈起, 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学生在七年级下册的9单元How was your weekend?和10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中, 已学了过去时的用法, 所以语法也不是问题;且本单元单词不受前面的影响, 与相邻的单元没有多大关系。因此提前教学是可行的。

有时是为了学生理解的需要进行调整。如:八年级下册第9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提在第6单元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前教学效果较好。因为, 一般地, 根据学生思维及年龄特征, 先学现在完成时, 后学现在完成进行时就容易理解些。

(2) 调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调整教学方法是很常见的, 根据学生的水平、客观实际情况不同, 实际教学时必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如:Go For It教材中单词量大, 这就更需要教师交给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能一味地只是要求学生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背和写。除了用上实物、图片、动作、各种记忆方法等, 把单词同学生已经知道的一些事情联系起来, 建立一个思维图算是一个好方法。如教材Section A和Section B的1a都有很多机会。比如, 九年级第7单元1a让学生写出描述假日的形容词, 让学生想象在不同的地方假日如何?学生们就可能联想到beautiful, tiring, educational, fascinating, peaceful等大量的单词。把这些词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假日图印象。这样学生为了描述假日, 就会主动去找并有意识去学这些单词。另外, 用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 的活动让学生在脑海里收缩一系列相关的单词也是一种方式。如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Section B 1a在学生按课本的要求讨论Which of these animals would be good pets?前, 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动物的名字, 这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学到关于许多动物的单词。再有, 把单词串成一段话, 创设情景, 使学生通过情景进行记忆。如:九年级第10单元Section A有这些单词:by the time, gotten, oversleep, go off, rush, run off, on time。就可以编一段话:By the time I woke up, my mother had gotten out.I found I had overslept.And my alarm clock didn抰go off.I had to rush.Luckily, I ran off to the school on time.有时一段话很滑稽, 使枯燥的单词教学变得很有趣。

2、补充、删减或替换内容。

根据学生的需要, 有时需要补充一些内容。如Go For It教材的语法教学。因为该教材只是在每单元的Section A的Grammar Focus里归纳了本单元的语法, 没有安排专门的语法训练。所以, 在进行任务教学时, 适时、适当地归纳语法并补充口笔头语法练习很有必要。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语法是“现在完成时”。当文中出现了Have you ever been to�的句式时, 老师利用这个机会就引申出Has he�Yes, he has.于是就概括has/have been to的用法。并举例说明与have gone to的区别。如让学生听这样一段话来体会它们的区别:Mr Green has ever been to many countries.He isn抰at school now.He has gone to Beijing.当学完现在完成时后, 针对学生易混淆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这一情况, 因此让学生做像这样的对话练习:A:Have you ever been to a zoo?B:Yes, I have.When did you go there?I went there last week.并补充适当的笔头练习。

对于教材中有些环节可以删除。如:每个单元都有大量的Pairwork, 有时在前面的练习中学生已经拓展开了, 尤其是在Section A的1c的Pairwork中, 学生常常在练习时已谈到了2c的Pairwork的内容, 这时后面如果再练习2c, 就会出现“高原期” (当代认知心理学术语:技能熟练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练习则进步不大, 似乎接近了极限, 产生“练而无功甚至有害 (使学生感到厌腻) 的现象”) 。还不如安排后面的内容, 或者替换成其他的内容。

3、扩展任务活动的内容或活动的步骤。

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 促使学生更好完成任务, 很多时候可以扩展活动内容。如:通常我们在每个单元开始前, 加一个体现本单元语法的师生对话, 使得在1a出现该语法时学生感到熟悉。例如:九年级5单元, 语法是学if条件句。开课之前, 老师问一名家住得远的学生How do you go to school?学生会说I go to school by bus.老师接着便问Why don抰you walk to school?于是就引导学生说If I walk to school, I抣l be late.并对全班说If he walks to school, he抣l be late.这段引入把主要语法呈现了出来, 学生对活动中句子的理解就轻松了。有时活动不难, 可以延伸下去, 更深层次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扩展学生思维能力。如故事接龙、给某个人写封e-mail谈个人想法、复述文章大意或讨论阅读的内容等。如:九年级第三单元, 学生学完阅读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后, 可以讨论自己的观点。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 很多阅读都可以展开讨论。

4、开发教材潜在的课程资源。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因此,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核心, 但不能照本宣科。教材潜在资源是新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1) 挖掘教材内容的文化内涵。由于我们学的是一门外语, 所以了解外国文化, 有助于外语学习。如圣诞节、感恩节、万圣节等节日来历、风俗都应在适当的地方给学生讲。如九年级第12单元, 讲了许多国家的风俗习惯, 这不仅是学英语的需要, 也是了解各国风俗文化的需要。特别是Selfcheck的第二部分, 如果不对学生讲西方人用餐时系列餐具和食品的摆放顺序以及用餐方法, 学生对于像I had not just one set to use, but two or three of each.和Was I supposed to start at the outside and work in or the inside and work out?的句子理解起来就很困难。

(2)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 挖掘与材料相关的内容。运用网络、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还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节目、录像、听录音等方式, 提供大量形象生动的素材, 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和体验,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获取了各种新信息, 增强了教学效果。特别是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关于课文主题方面的已有知识经验, 或对课文的话题是否熟悉, 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影响阅读过程中的推论和联想。所以, 如果通过多媒体提供与本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或知识,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利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从而增强阅读效果。如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阅读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讲述的是一名北大学生去甘肃支教的事迹。在教学之前, 请学生讨论有哪些人需要帮助, 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教师可以播放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事迹录像, 通过看录像, 学生亲眼目睹了山区的贫穷艰苦, 体会到帮别人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产生共鸣, 于是就会激发起积极的阅读动机。对于这些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来说, 对文中所写的艰苦和志愿者的想法也不难理解了。

主编David Nunan说过:“提倡教师结合学生实际, 充分利用学生、教师本身和环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创造运用英语的机会, 注意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因此, 教师对教材灵活而有创造性的处理是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

总之, 只要我们转变观念, 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大胆尝试, 敢于创新, 就会很快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我们作为教师, 必当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孜孜以求, 共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走向新的历史时代。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宋桂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刘道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新目标) Go forit!》,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GoforIt 篇5

一、语法板块教学现状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与教材设计意图有偏差的做法, 使语法板块的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其价值丧失殆尽。许多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接受能力, 忽视对学生语法运用能力的培养, 语法教学时贪多求全, 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脱离语境讲解语法知识。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认真地教, 学生辛苦地记笔记, 但效果却不理想;还有不少教师未将语法板块作为单独一个课时来处理, 而是让学生读读Grammar Focus表格中的句子, 自主完成后面的语法练习, 简单核对一下答案即匆匆结束。课堂上基本不讲语法, 不归纳和提炼语法知识, 导致学生由于缺乏系统的语法学习, 对各种语言现象模糊不清, 无法构建语法知识体系, 阻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语法板块的教学策略

新版Go for It!教材语法板块在设计上融入了体验式和发现式学习, 采用“感知——发现——内化——运用”的方式进行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采用“构建语法知识体系、提生语法运用能力以及增强语法反思意识”三个方面探索了语法板块的教学。

1.领悟教材设计意图, 构建学生语法知识体系。新版Go for It!教材对语法项目的编排方式跳出了传统的结构法的编排体系, 采用循环扩展排列, 有利于语法项目在不同语境中不断地重现和加深, 既能保证语言现象的再现率,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记忆规律。因此, 教师要准确领悟教材的设计意图, 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探究氛围, 构建学生语法知识体系。

2.整合教材话题资源, 提升学生语法运用能力。LarsenFreeman曾指出, 语法技能是与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并列的第五种技能。她主张语言教学要“从语法到语法技能”, 即从简单地强调语法规则、语法知识到关注学生在语境中使用语法, 通过运用语法规则做事情。

在进行Go for It!教材语法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全盘归纳、提炼所授课的语法内容, 在听、说等语言输入阶段重点关注能突显话题的核心语法知识, 引领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体验知识, 开展探究语法规则的活动。其次, 教师要围绕话题安排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听、读后的拓展与运用。

例如, 八年级下册Unit6的单元话题是Legends and stories, 语法教学内容是连词as soon as, unless, so…that在讲故事过程中的合理运用。教材安排了《愚公移山》、《西游记》等神话故事的听力和阅读输入, 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了目标语言的结构。由此, 依据教材各部分活动要求, 笔者在设计本单元的语法教学时, 将单句语料和语篇阅读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其中“感知、发现、总结、练习、运用”连词。教学过程如下:

Step1 引出话题,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并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

1) How does the story 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begin?

2) What happens next?

同时, 笔者提供一些用于过渡的语言, 如: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 as soon as, unless, so…that等, 借助已学语料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 引导学生感知目标语言的运用情境, 为一个教学环节做铺垫。

Step2 学生阅读Grammar Focus表格中的句子, 发现并总结故事讲述中常用的连词。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探究和归纳, 笔者还在PPT上呈现了更多的例句, 如:

Don’t disturb me unless I call you.

You can’t go to the concert unless you have a ticket.

As soon as I go back home, my mother greeted me warmly.等等。

Step3 学生按照4a和4b的活动要求, 尝试运用连词as soon as, unless和so…that。

这一活动能让学生了解“灰姑娘”的故事情节和有关孙悟空的故事梗概, 进一步明确上述连词语用意义。

Step4 小组合作, 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

首先, 每小组选取一个故事, 采用接龙的方式在组内讲述, 尽可能多地使用到目标句型。然后, 每小组依然用接龙的方式在班级上分享故事, 由选举产生的学生评委打分, 选出最佳表现小组。

此外, 在Section B的阅读板块感悟语言部分, 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在语篇中找出含有上述连词的单句并尝试翻译。这种活动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方式与表达的差异, 又能提升学生在英语交际表达中运用连词的能力, 使其表达更加地道、得体。

3.利用学生语法错误, 增强学生语法反思意识。“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促进理解, 监控输出”。促进理解是指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在交际中准确地理解他人的口头、笔头的语言表达, 监控输出是指学生在语言运用中难免犯错误, 但是如果他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来监控口头和笔头表达, 那么其语言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不怕犯错误, 大胆尝试使用英语, 另一方面, 要让学生以错误为范例, 对照准确的表达方式, 自主分析出错时的思维过程,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从源头上杜绝错误, 强化正确的语法概念。

笔者在每单元语法教学后, 有一项常规的做法是:让每位学生对自己掌握的语法项目设计不同形式的3- 5道题, 交给组内的其他学生解答, 再由出题的学生自行批改后统一上交给教师审阅, 笔者结合出题、答题、批改各个环节发现的问题归纳整理后统一讲解。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学生输出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普遍的错误, 引导学生在分析与评价中准确、恰当地运用语法知识, 形成语法反思意识。

三、结束语

新版Go for It!教材语法板块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要求, 以提升学生运用语法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教师应运用现代语法教学理论, 加强这一板块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研究, 调整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在感知、观察、归纳、总结中自主构建语法知识体系, 在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提升语法知识运用能力, 在分析语法练习错误的过程中增强语法反思意识, 最终成为“既有丰富的语法知识又有较强的语法意识的主动学习者”。

摘要:本文分析了人教版Go for It!新版教材语法板块的特点, 指出了语法板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并结合教学实践, 从领悟教材设计意图, 构建学生语法知识体系;整合教材话题资源, 提升学生语法运用能力;利用学生语法错误, 增强学生语法反思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语法板块的教学策略。

GoforIt 篇6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 并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简而言之,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人。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常言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由此可见, 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发展、开发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也有不合理、消极、不健康的方面, 会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 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对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是一门实际课, 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重视情感因素, 及时发现他们的艰难, 为他们排忧解难, 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在新教材Go for it!中, 很多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是极好的典范, 而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 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新课程强调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进行有意识的渗透, 使之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和灵魂。但是, 笔者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过多注重情感教育也不妥, 那样会偏离英语教学的本质而变得情感泛滥;太少了甚至没有更不行, 会脱离教育的本质。那么,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如何收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一) 英语课堂中问候语的情感渗透

在每节英语课开始时, 我都会和学生们互相问好, 通常为“Good morning/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然后就说“Sit down, please!”刚开始的时候, 学生还会为你这种礼貌的做法所感动, 但时间一久, 难免出现了审美疲劳, 课堂问候也成了一种习惯的礼仪和模式。因此, 教师不妨在问候语中加入个人的情感, 如“How are you today, boys and girls?”通常他们都会大声地回答“Fine, thank you.And you, Ms.Ma?”这么一来一往, 我发现这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还让整个英语课堂气氛活跃,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后来我又根据天气情况加入了一些问候语, 如:天气冷了, 就问候“Do you feel cold today, boys and girls?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 to keep warm.Don’t catch a cold!”天气晴朗, 我就会说“It’s a nice day.I hope you are happy today.”这样, 在上课开始前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 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 学习也自然变得轻松自如。

(二) 运用趣味游戏教学,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趣味游戏除了具有娱乐功能外, 还具有学习功能, 教师可以使用趣味游戏法把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动力;加强交往, 培养合作精神。我经常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法。比如让学生对新学的单词当堂进行拼读比赛或看图猜单词等各种有趣的游戏, 学生参与积极, 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 注重培养师生情感, 用爱感染学生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 关心爱护学生, 耐心帮助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 教师的爱不仅要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 更要倾注在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关心, 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以树立他们的信心。教师课后应多和学生们交流, 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并自觉地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 调动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四)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 模拟真实生活情境,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例如, 在学习如何在饭店点餐的内容时, 我就选出了两位学生, 一位扮演侍者, 问“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另一位学生就扮演顾客来进行点餐:“I’d like some noodles.”两人合作编自己的对话。这样把书本的知识实际化,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学生能放松心情, 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 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学生不仅要涉及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且更要突出学生的多种能力、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因此, 评价目标应该是全面的、多层次的。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作为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下的重要的评价者之一, 应十分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 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理智、情感与行为相统一的互动过程。此外, 教师也要主动接受学生的评价, 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才能建立起教师的威信与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探索

教材Go for it!中的情感教育是多元化的, 它包含方方面面, 下面结合我的教育实践, 谈谈我怎样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一) 对学生进行性格品质方面的情感教育

性格品质方面的培养包括:能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能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并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热情好客, 礼貌待客, 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能积极与他人交流, 相互学习, 互相帮助, 培养团队精神;做一个守时讲诚信的人等等。教材中很多单元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情感教育。

在讲授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A第一课时时, 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的孩子们缺衣少食, 甚至没有钱接受教育;老人们衣衫褴褛, 在田间山谷辛勤劳作着;患病及身体有残疾的人卧床不起, 眼里闪着泪花流露出一副渴求帮助的眼神。在看完视频的时候, 学生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我认为这时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我问他们看完视频之后的感受, 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 他们说在这段视频中学到了要多关心并积极帮助身边像这样境遇的人们, 多去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并帮忙打扫卫生, 使他们开心起来;去医院做义工;去社区进行义务打扫;在课外辅导中心帮助留守儿童做作业、读书等。在大家热烈发言的氛围中, 我恰当地进行了点评, 鼓励他们多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本节课的情感教育进行得很自然、很到位, 也自然地展开了“help”的话题。

(二) 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情感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学生学习轻松、高效。所以在课堂中, 我也注重强调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这方面的情感教育。

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及八年级上册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两个单元的内容时, 我也很用心地给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情感教育。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2课文中Tony和Mary的生活习惯时, 我们对课文中两个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对比, 同学们一致认为Mary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我问他们原因, 他们说出了课文中很多的理由, 如:Mary能早睡早起, 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 并且课后能进行锻炼等。这时我就让学生用英语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哪些, 然后让学生们讨论自己的生活习惯, 谈谈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们积极讨论并得出了结论。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2的课文时, 有了七年级下册的铺垫, 学生们当堂能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 包括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等;同时我也告诉学生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及身心的全面发展, 他们都理解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三)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也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 一是对祖国悠久、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进行学习,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教育学生要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周恩来总理读书时期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传颂至今, 它饱含了周总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 而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更不能缺乏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操。所以作为教师, 我们有责任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讲授八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这个单元时, 课文中出示了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和西游记等神话故事的图片,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此时我趁热打铁,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名著及中国传统节日等, 并告诉他们,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传统古国, 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同时我们应该宣传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并表示今后应努力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四) 教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 自然环境却遭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 以及大气、水污染等, 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的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在英语课堂中, 我们便可以在这方面对孩子们进行重点教育, 让他们学会关爱动物, 保护环境, 从自己做起。

如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Section B的文章就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题材。文章中的一个泰国学生提到泰国大象正面临着巨大危险, 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树木, 大象正在失去它们的家园, 人类也为了象牙而猎杀大象。首先, 我给学生看了一些我在网络上搜集的关于常见濒危动物的图片, 如:大熊猫、亚洲象、中华白海豚、野牦牛、老虎等。看着这些图片, 我告诉学生它们都是因为环境恶化、人类屠杀而面临灭绝的危险。我问他们人类要不要保护他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说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作为一名学生, 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 从保护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做起。例如: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 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 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 爱护花草树木, 保持校园清洁;出行时骑自行车或走路等。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交流中。中学生有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就是独立意识较强, 有一定的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 如果我们的教学只限于单纯从知识到知识, 势必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这样, 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反, 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与逆反心理。所以, 应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 做到情景交融, 才能以情引导人、以情感动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舞人,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黄振存.2010.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 (5) :153-153.

陆冰霞.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EB/OL].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47

[640] .1/.

GoforIt 篇7

一、内容偏难, 偏多

以我所任教的农村初中为例, 部分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英语, 但学校对教师和学生不做考评, 英语仅作为“副科”来学习, 因此, 小学英语教学缺乏反馈与目的, 导致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英语学习启蒙阶段不够理想。当学生进入中学后, 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 部分学生学习毅力和意志力不强, 难以克服因教材难度加大带来的困难, 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 两极分化现象提早出现。教学内容和任务偏多的教材设计与大部分农村初中生英语底子不好的现状形成显著反差, 如果教师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任务设计去开展教学, 课时将严重不足, 难以赶上教学进度。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词汇教学与听力教学上。

二、班额过大, 课堂练习机会太少

《英语 (Go for it!) 》注重合作学习, 部分教学任务需要结对活动和小组活动才能完成。就农村初中现在的分班情况而言, 每班人数在50~70人, 即使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 要在一节课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一段时间内, 笔者曾尝试过按课本上的任务来进行教学, 但时间都不够, 一个小组活动原来计划5分钟, 但是为了让学生多练几次, 最后有可能是10分钟才完成, 最终导致课程进度过慢, 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三、农村师资参差不齐

一是少部分教师属非英语专业毕业, 英语素养有待加强;二是教改动力不足, 仅仅停留在嘴上, 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 仍然以“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组织课堂;三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不够, 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多。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初中有效使用《英语 (Go for it!) 》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部分内容与农村实际生活脱节

《英语 (Go for it!) 》在话题的取舍上, 力求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这体现了语言教材编写的主体思路,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然而, 在相当一部分具体生活片段或事例、事物地筛选上, 教材过多地吸收了英美国家的生活情景及城市事物。比如pizza (比萨饼) , baseball (棒球) 、soccer (足球) 、French fries (法式炸薯条) 等等词汇;又如成立各种俱乐部并制作海报, 写招聘或宣传广告, 结交笔友, 谈论流行文化等活动。这些是绝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几乎没有看过或听过的, 更不用说亲身体验了, 当他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 只能发挥想象的时候, 教材设计的初衷就大打折扣了。

五、话题加深加重了备课的难度

《英语 (Go for it!) 》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 但课文活动对农村学生而言, 具体可操作的太少, 教师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大部分教师手头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 且很多单元的话题较新, 教师处理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上述原因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备课质量;其次, 每个单元的话题相对独立, 单元之间没有过多联系, 导致学生学了就过, 过了就忘, 无疑又加大了教师备课的难度。

六、中、小学教学衔接不足

GoforIt 篇8

一、Go for it教材的特点

1.编排形式复杂多样

本书分为A、B两部分, 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 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Self Check, 学生可以用来自我检测对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2.画面内容生动有趣

翻开新教材就如同翻开了一本儿童动画书, 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教材的好多画面采用了彩色的卡通人物, 配上各种情景对话非常适合刚上初中的学生的心理, 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仔细看看新教材的内容, 增添了许多游戏、说唱、绘画等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内容。

3.学习内容贴近生活

如果光学习一些抽象的、陈旧的知识, 学生难免会感到学习很枯燥。新教材几乎就是一本生活百科书, 如“This is my sister”, “Where’s my backpack?”, “Do you have asoccer ball?”, “When is your birthday?”等内容关注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学生们感觉到英语就在身边。

4.语言运用更为交际化

首先教材突出对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教材以大容量、多渠道和宽领域的形式来加强对学生语言信息的输入, 如教材以打招呼、问候等为基础编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际语言材料。

二、教学方法

1.用图片优化课堂教学

Go for it教材涉及到的词汇量非常大, 而且覆盖面广。教师借助图片既可以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新单词, 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 让学生掌握重点语法。例如, 首先利用一个男孩图片向学生介绍:“This is Tom.”然后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再拿出一个男人的图片介绍:“This is Tom’s father.”把图片也贴到黑板上……教完所有家庭成员的单词后黑板上出现了一张全家福。教师根据全家福再画出family tree, 把所有图片拿下来, 让学生根据family tree填写Tom家庭成员名称的单词。再例如, 利用图片教Unit 3“This is my sister”时, 我拿出教单词用过的图片问学生:“Is this Tom’s father?”学生回答:“Yes, it is.”再拿出mother的图片说:“This is his mother and this is his father.”然后把两张图片放到一起说:“These are his parents.”学生通过图片数量的变化很快理解了these, this, is, are之间的语法关系。

2.用口诀、顺口溜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Go for it教材中的英语语法、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知识时常常感到迷惑, 因此, 我经常编一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点, 降低学习难度, 使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升温。例如, 对七年级的学生讲“be”的用法时, 我用了口诀:I用am, 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 其后全部都用are。有了趣味横生的口诀和顺口溜, 学生记住了一些难记的知识点, 学习英语的热情也随之升温了。

3.用小组学习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6中有关澳大利亚的文章时, 我对各学习小组布置了学习任务:分工搜集资料了解澳大利亚。学生上网查询、下载资料, 阅读报刊杂志, 跑图书馆、阅览室、书店、音像店, 忙得不亦乐乎。在汇报课上, 小组发言人用英语描述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 涉及了sports, animals, weather, people等内容。有的同学甚至提出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土著民族、鸟人大赛等, 内容之丰富、详尽让人吃惊, 可见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课堂上我设置了几道有关澳大利亚的知识竞赛题, 各学习小组基本上都答对了。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们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GoforIt】推荐阅读:

上一篇:语文教学法概念研究下一篇:全钢大模板的施工应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