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

2024-07-06

教与学(精选12篇)

教与学 篇1

物理课集力学电学等学科, 涉及面很广, 同时又涉及到数学知识, 理论性又很强的课程, 而作为技工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学习干劲不足, 素质差, 突出表现在学习方面听不懂又不想学, 只想混日子, 平时的课堂教学, 教师采用单一的面对面教学, 学生被动地接受枯燥理论知识, 一上课就打瞌睡, 玩手机, 讲小声话, 学生的学习兴趣受不高, 学习积极性不强, 认知能力难以发展。通过几年的探讨与教学, 实际结合理论, 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现在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 结合生活实际

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认知过程, 学习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学习应该结合生活, 教学中, 我深深体会到, 很多学生听不懂, 文化基础普遍薄弱, 作业做不来, 学习兴趣不高, 整天混日子。但只要你结合实际,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 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提问, 以引起联想, 自然地导入新课, 那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如多盏日光灯应如何联结, 串联还是并联呢?实际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日光灯用电器等一般电压都是220伏, 而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才能让每个用电器保持220伏, 同时, 不同的用电器, 采用串联, 能不能正常工作呢, 所以应该采用并联。其中一盏灯坏掉了, 别的灯还会亮, 为什么呢?如果电器都采用串联呢?别灯还会亮吗?同时, 做两个实验, 一个是电灯的串联一个是电灯的并联, 看一个灯坏了, 各自的现象, 从而得出为什么要采用并联。

2 要善于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

物理是研究很多电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讲解抽象的规律时, 教师要注意运用语言技巧, 形象的比喻,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便学生的理解。比如, 讲到电动势, 电压之间的关系时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不容易理解, 但我们可以把电压比为水压, 在水压作用下, 水才会由高处往低处流, 而电流呢, 只有在电压作用下, 电流才会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而电动势比为抽水机, 高处的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下来了, 要如何不充高处的水呢, 所以要用到抽水机, 抽水机把水从低处往高出抽, 同样的而电动势把正电荷由低出往高出送, 形成一种闭合回路。再着, 在上课时, 要结合生动的例子, 如讲到短路, 什么是短路呢, 比如火线碰零线, 会出现火花, 说明了什么?电流大, 会造成火灾。

3 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技校电工类学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 确定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教材内部分深度, 难度较大的部分应结合实践来教学, 尽量化繁为简, 在保证学生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自感互感现象, 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日光灯的安装, 上理论课时讲了一大堆理论知识, 学生还是一窍不通, 还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安装一下, 体会一下。还有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 结合实验进行现场示教, 然后再结合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接受、分析, 免得纸上谈兵,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弄清所学内容意义, 抓住要点和关键。同时引进了实践性内容, 本身也使得学生有机会动手, 提高动手能力, 加深印象, 适应以后作为一位技工的需要。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成功的实验往往能使学生加强自信, 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演示实验与理论结合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一种有效手段, 它将枯燥无味变为生动有趣, 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化, 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演示直观鲜明形象,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知各种现象的联系。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双控开关做一个双控开关控制电灯实验, 每个开关都可开可关, 一下子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然后再结合理论一一解释.演示的导入, 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 促成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 演示前, 要做好充分准备, 要根据教学大纲, 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明确其效益。要使学生明白演示的对象, 演示的目的, 演示的结果。通过演示, 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5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未知到已知, 由低级到高级, 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因此在教学中, 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起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 在旧的知识上加点变化, 导入新知识。

在复习旧的知识时, 会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形成记忆, 让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所学科所要掌握的基本的技能与技巧,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规律, 进一步总结解题方法, 提高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的做法是这样, 教师先简要交代本节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再由老师系统回顾基础知识, 弥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使学生形成记忆与结构, 然后, 选取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再给学生课后独立练习。最后, 教师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辅导, 完成后,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与讲评, 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 最后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进一步进行巩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复习旧的知识时, 要有系统, 基础, 重点。对学生有针对性, 主体性, 精选所学内容进行指导, 以及顽固, 而不是胡乱取用。

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时, 要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 力求使新课教学在复习旧知识点后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使新课导入自然、合理, 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 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将要学些什么?如何学?怎么学?运用以旧扩新、温故而知新, 成为了新知识的支点。

6 要做到真正理解

平时, 学习本课程, 应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掌握基本知识的内容, 弄清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公式间量之间的关系, 单位的换算。如功率的计算P=UI、P=I2R、P=U2/R三个公式之间的联系, 各自分别适用的范围, 各自的区别与联系, 还有如无功功率, 电容, 电感不消耗电能, 为什么还要引进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意义、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异同, 并运用这些基本知识来分析电器的工作原理。这些就要求学生下苦工, 认真去掌握。

7 结合多媒体教学

纯粹的黑板加讲授教学是枯燥无味的, 随着社会科学发展, 电脑的普遍应用, 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进行己成为一种趋势, 并且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内的运用已普遍。成为提高技校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为学生的创新知识和探索知识,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集中文字、声音, 图片影像等集于一体, 动与静的结合、图片与文字并茂, 营造出逼真的生活情境, 使活泼的教学气氛生动活泼的, 使学生耳目一新, 具强大的吸引力, 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知识的兴趣, 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实用高效。借助多媒体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 历史和现实的限制, 有些现象很难感知的, 而利用多媒体可以突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 是现象由远变近, 由大变小, 由无变有, 由快变慢, 使教学生动有趣, 形象生动, 直观有, 便于学生理解。

8 课堂的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时, 要求老师有较高的教学知识, 知识不渊博, 对所教知识掌握不透, 又不善于诱导的老师, 在上课是不容易控制教学活动, 提问也不容易进行, 所以, 教师事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提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 提问的时间, 如何给学生启发引导, 学生能否顺利的回答, 都要精心考虑, 做好十足的设计。 (2) 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太难, 学生回答不来, 既浪费时间, 又得不到教学效果。对简单的问题, 又起不到提问的作用, 提问中肯明确鲜明, 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正确回答的。 (3) 要掌握提问的技巧。事先先向全班同学提出问题, 等全体思考后再点名提问, 不要常常问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也不刁难那些不会的同学, 态度要自然, 不要过于严肃, 让学生害怕的忘了回答, 对与比较差的同学, 要注意方式方法。 (4) 学生回答提问时, 老师要注意听, 不要无所谓, 要认真, 对于错误答案, 不要挖苦或讽刺嘲笑, 要中肯的评价, 采取适当的补救, 让学生有信心。对回答好的学生, 要肯定, 要表扬。同时, 提问时老师要态度耐心和蔼。

9 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 学生被动地接受, 没有体现其主体地位, 课堂气氛沉闷, 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采取启发式教学,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放松, 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内容, 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运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讲授法、谈话法、讲读法和讨论法等。切忌教师自己唱“独角戏”。要加强学生的活动, 突出其主体地位。授课语言力求生动, 富有感染力。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规范, 富有感染力, 从而增强教学实效, 还可受到语言魅力的美感教育。同时加强第二课堂教学, 坚持知行统一, 注重能力培养。

总之, 物理学在技校教育中占有基础的地位, 只有学好了基础课, 才能学好其他专业课程, 在整个社会作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培养电工的技校, 我觉得应该加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探讨如何更好教学, 提高实践能力, 让这些学生尽量掌握基础的物理学电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用电设备, 提高用电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才能更好的安全用电, 不断创新, 不断提高知识, 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造就适应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一流工人。S

教与学 篇2

摘 要:鉴于教学模式在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对学生的自主性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教学模式,并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思考。本人结合教学模式理论,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教学案例的研究,总结出这教学种模式的特点与优点,进而向大家倡导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特点;价值

先学后教、自主学习是教学领域的一场具有实质性的变革,是我国具有草根性质的教育创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育学。先学后教的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赋予学生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让学习者成为其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和主人,转变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正是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发了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变化和实质性进步。学习成了课堂的中心,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了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增长,教师的作用也就发生了与之相反的变化,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把教转化为学,这是先学后教的关键。

一、研究对象的认识

(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字面来看指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实施教学的模式。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太过具体刻板、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他们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然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育越来越提倡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模式当然也在不断的改变,所以更详细具体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共同实施教育行为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从各个教育界的教育人士经过很长时间的理论探讨与很多经验摸索中得出总结与思考的结晶。通常,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这五个因素。上文说到,教学模式是教育界的教育人士经过深刻理论探讨而得出的不同结论,因此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会有它的理论依据。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无论是担当教材中的角色、向往角色,还是扮演通话角色、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都顺应了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规律。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完成指向即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教学模式中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决定着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不同的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规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教与学的步骤。目前,了一些比较熟悉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有不少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古代教学的典型模式就是传授式,即“讲—听—读—记—练”。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教材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记熟知识,教材内容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致,学生是被动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到了 17 世纪,随着学校教学中自然科学内容和直观教学法的引入,班级授课制开始实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应当把讲解、质疑、问答和练习融入课堂教学中,把观察等直观活动融入教学活动体系之中,并首次提出了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理论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的趋势。他开始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当新经验已经构成心理概念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正确的材料,以适当的程序提示学生,形成他们的学习背景。从这一理论出发,他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

(二)先学后教、自主成长

“先学后教、自主成长”是指课堂以“自主预习、精讲释疑、归类整理、互动交流”为主要操作程序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最终实现以“教是为了不教”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预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提示自主的去进行课前预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学生预习的任务,学生完全是教师在新的一堂课导入开始接触新的学习内容,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意识和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越来越被动。因此,自主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意识与习惯,是了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自主性。“精讲释疑”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反馈的情况,依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和教师备课重点进行点拨和精讲,并提醒学生在预习中更要注意什么等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可以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与自由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类整理”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新的内容之后,帮助学生联系学生以前学的旧知识进行总结并归类整理。比如《拉萨的天空》,文中有描写颜色的词语“蓝晶晶”,那么教师在讲解这词语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词语来总结这一类词语:碧澄澄、红彤彤、黑乎乎、白茫茫等等。这样的归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联系新旧知识的意识。“互动交流”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传统的说教模式,主要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本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来实现这种互动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氛围,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讲解传授而是通过互动对学生进行点拨,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

二、研究策略与方法

本文撰写与分析主要是依靠文献法和实验法。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理论知识,在七周时间的实习过程多次试验“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及时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以观察法和访谈法为辅助进行研究。

三、研究过程

(一)“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特点

1.教学设计的特点。以研究学习目标而著名的美国学者马杰指出:教学设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分析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经到那里了?”即教学的评价。这段话总结意思是说教学设计主要是由目标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价设计组成的。其中过程再详细的分解也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板书等的设计。2.课堂组织的设计。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先学后教、自主成长”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课堂组织也有其独特的地方。所谓“先学后教”,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在“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组织上,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引导会的学生教会不会的学生。3.课堂模式的特点。

“先学后教、自主成长”的课堂模式围绕“自主预习—精讲释疑—分类整理—互动交流”这四步来展开。自主预习主要体现在每节新课之前,教师布置预习内容,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这一课的预习内容是:(1)读通课文。(2)学习生字词。(3)了解有关非典的知识。教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不能太难,如果难到学生无法自主完成,这样不仅打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自学的效果。在互动交流的环节中,主要体现在小组交流和师生互动,一般每节课都会设置一到两处为小组交流环节。前面提到的,生字词的交流汇报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在课文朗读时以同桌交流为主。比如,一老师在检查朗读预习中这样安排:在课文挑一两段你觉得比较难读的段落来考考你的同桌,听听他读得怎么样,并进行评价。我觉得这种做法很好,不仅能检查到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还能让学生在同桌交流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做一回老师。师生互动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现在有很多课堂中都会穿插一两分钟的健脑操,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和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亲近感,老师带着学生做一些简短简单的运动。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先学后教、自主成长”课堂模式的宗旨是学生在一课的自主学习和与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无形的循序渐进的自身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词汇的教与学 篇3

【关键词】词汇 学习 教学

词汇是构成人类语言的基本单位,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但是长期以来,广大学生始终反应单词记不住,词汇量不够。这个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长期困扰着广大外语教师。人们很容易将问题归结到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不够勤奋。事实上,词汇的习得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因此本文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一、注重语音教学,鼓励学生由视觉记忆转成听觉记忆

听、说能力一直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词汇制约学生听说能力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词汇量不足,二是不能准确辨音。笔者通过实验证明,后者是主要原因。将60名大一学生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出词汇难度相同的两篇文章,一篇以听力的形式测试,一篇以阅读的形式测试,测试的题目完全一样,结果表明阅读题目的测试成绩远远高于听力测试成绩。这个实验证明了同样的词汇难度,但是由于学生辨音能力较差,直接影响了听力成绩。因此注重语音教学,鼓励学生由视觉记忆转成听觉记忆可以有效改善词汇习得在听、说能力上的影响。笔者通过实验证明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同样将60名学生分成2组进行听力测试,测试的内容完全相同。受试A组在测试前会拿到一份排列整齐的词汇表(包含文章中的生词和高频词汇),教师在播放录音前会讲解每一个词的用法;受试B组在测试前没有任何纸质材料也不被允许做笔记,教师在播放录音前会用口头教授的方法讲解每一个词,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带领学生朗读词汇,进行纠音训练。测试结果表明B组的听力成绩远远高于A组。笔者采访了部分学生,A组普遍反应当教师给出词汇表时,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词形记忆,B组反应因为没有纸质版词汇提示,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教师进行讲解、领读时会仔细听辨每一个词。B组花费的精力投入大于A组。因此可以推断,在听说课程教学中,注重语音教学,可以改善学生词汇学习的效果。学生自身也应由视觉记忆习惯转成听觉记忆,在听、说过程中强化对词汇的学习。

二、在语境中实践,提高词汇输出能力

词汇的输出主要体现在口语、写作、翻译能力的训练上。学生获取词汇的主要课程是综合英语,而在综合英语课上所学的词汇都是较高级的词汇,难度较大。学生普遍反应在课堂上学习单词很枯燥,学了很多词汇,但是仍觉得背了就忘,怎么也记不住,而且很难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不仅仅是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在不断重复巩固已学单词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仿真语言环境,进行词汇训练,如话题辩论、角色扮演,复述文章,话题讨论,拼词游戏或专题写作等,不断启发学生用所学单词表达观点。总之,学生只有保持积极的学习单词的习惯,才能改善单词的使用效果。

三、解构词汇,将词汇隐喻带进课堂

马新英(2013)在“隐喻对词汇深度教学的价值”一文中提到隐喻是创造和扩展词汇意义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词汇的重要资源。把隐喻思维应用到词汇教学中能够激发学习者对词汇的兴趣,是促进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隐喻是一种联想的思维方式,涉及到词汇的解构。如heart一词本义是人或动物的心脏,后用来指人的心肠、内心;knowledge一词本指知识,后来指知晓、了解某事;stress本义是物理压力,后用于指人的精神压力等。这a些一词多义的词在英语中不胜枚举,教师在讲解词义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猜测词义。同样,词根词缀对词义的联想意义的影响也很大,如词根Port一词在不同的构词里却有相同的含义,portable(可携带的,便携式的),porter(搬运工人,杂务工),import(进口),export(出口),transport(运输,交通工具),可见以上此都包含carry的含义。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的时候可以将词汇的隐喻联想带进课堂,从构词的方法来解构词汇。

四、积极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

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枯燥的记忆过程为动态的文化吸收过程。如encyclopedia(百科全书)这个词是从希腊词enkyklopaideia来的,en即“in”,kyklos即“circle”,paideia即“education”,合起来即“包罗整个教育以及知识领域的事物”;Gymnastics(体操),字面含义是“裸体运动”,它是从希腊语gymnazo(裸体训练)来的,gymno即“裸体”的意思,在古希腊,体操运动常是裸体进行的。曾有一个时期,著名的奥林匹克径赛是裸体跑的,当时的希腊人认为裸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讲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拓展课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

目前,互联网市场上流行着多款单词辅助记忆软件,如“我爱背单词”“百词斩”“酷背单词”“拓词”等软件。学生可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软件,随时随地地学习英文单词。

总之,词汇的记忆和使用一直困扰广大英语学习者,如何在较短时间里,更高效地记忆、使用所学词汇,不仅需要学生调整记忆策略,更需要英语教师,足够重视词汇的教学,不断探索适合实际学情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新英,蔺敏,林 易.隐喻对词汇深度教学的价值[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27(04).

解读教与学 篇4

关键词:教学定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规范

一、关于教与学的主体定位问题

1.就总的办学宏观而言, 以校长和教师为主体。校长和教师是教育者, 学员是工作对象, 是受教育者、求学者, 因此, 重视对校长、教师的遴选与培养, 是办好学校的保证。

毛泽东一向重视校长、教员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936年他指出“一个军事学校, 最重要的问题, 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1943年更强调“一个百人的学校, 如果没有一个从教员中、职员中、学生中按照实际形成的 (不是勉强凑集的) 最积极最正派最机敏的几个乃至十几个人的领导骨干, 这个学校就一定办不好”。毛泽东把重视培养、选择校长、教师作为办好学校的最重要问题是行家之见。因为只有名师才能出高徒。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办学要以校长、教师为主体。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 从根本上讲, 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人才是第一资源, 这个论断在教育系统体现得最为明显, 最为彻底。因此,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集聚一批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是当前乃至于永恒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2.就教育以育人为本的角度而言, 学员是学习的主体。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以学员为学习的主体,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要围绕育人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就微观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 师生共居一体, 共为主体, 构成教与学的体系。教学教学, 有教有学,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员学两个主要运作方面与机制的统一, 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员所处的地位不同, 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 因而所起的作用在性质上也不同。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调动起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尊重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 这条原则所反映的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关系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是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 教师所承担的任务, 是根据教育目的, 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 把学员培养成为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就文化传递来说, 教师对所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领域, 是知之较多、较早, 从而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 借助一定的方法, 传递给学员。学员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较少较浅到知之较多较深, 主要是在教师的调控、影响之下完成的, 因此, 只要存在师生关系, 教师就必然要起主导作用。学员掌握知识是一个能动和活跃过程。要把教师的知识或书本上的知识, 转化为学员的知识, 只能通过学员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师主导, 就是要引导学员主动积极地学习, 如果学员的学习是被动消极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动性、积极性的关系, 古代有些教育家从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中, 已提出许多精辟的意见。如《学记》所论述的“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

二、接受性 (式) 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从古至今, 对于学校教育与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机制, 众说纷纭, 学派迭出。从当代世界教育理论以大者来说, 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P.奥萨贝尔倡导的“接受学习”, 还有美国心理学家J.S.布鲁纳等重新提倡的“发现学习”。到20世纪后期, 这两个学派并非各走极端, 而有取长补短、彼此接近的趋势。

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国内外有学者又提出“研究性学习”, 并且认为“接受学习”是传统的模式、缺陷甚多, 等等。目前, 在中小学及干部、公务员培训领域, 这方面的试验都正在进行, 有关的论著与经验总结也很多。概括来说。论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下面介绍一种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学的角度, 以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来分析这两种教学模式的论述。

(一)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TID)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Teaching一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TID) 主要研究的是“教”, 即如何帮助教师教好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行为主义的联结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进入80年代后, 认知心理学在学习理论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 (R.M.Gagne) 吸收了行为主义联结学习理论和认识学习理论的优点, 提出了联结—认知学习理论, 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TID以“教”为中心, 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 经过多年来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的努力, TID已经比较成熟。但它强调“教”, 相比之下对“学”的考虑就比较少, 因而相对地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 不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

(二)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LID)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Learning一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LID) 主要研究的是“学”,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LID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它是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对于学习做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之区分;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等。这些主张对深化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自动化教学设计 (AID)

自动化教学设计 (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AID) 首先是由梅瑞尔 (M·D·Merrill) 提出来的。由于AID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实现前提的, 暂可不论。

综上所述, TID和LID为教学设计的两种基本的主要的类型, 它们各有侧重、互为补充。而AID则为教学设计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LID代表了今后教学设计的发展方向, 应组织力量认真进行研究和实践, 并逐步建设必要的学习环境, 在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及相关学科积极开展试点工作。TID适合我国当前广大地区的教育、教学的现状, 应大力研究和推广, 以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在进行TID的时候, 不要把以“教”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教师”为中心, 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Teaching-Centered, 而不用Teacher-Centered的原因。TID虽然是着重从“教”的角度出发, 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但其主导思想是要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目前, 我国的教育体制未变, 教学组织形式仍然是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体, “高考”“中考”、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准入式或晋升式考核仍然在起积极作用的情况下, TID还是近一个时期内的重要选择。

三、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

启发式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它的本质是如何引起学员的积极思维活动, 使学员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的总称。就是说,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布置作业、课外自学指导等形式, 提出学员觉得需要解决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 加以引导, 使他们在动脑筋解决问题中, 智能得到锻炼提高。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和“悱”是指学员要解决问题或表达思想而又感到难于解决或表达时的心理状态。当学员处于“愤”“悱”的状态时, 教师给以及时的点拨, 让学员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或表达的方法, 这样就能很好地发展学员的智能。这就叫做启发式教学。荀子倡导“启发诱导, 循序渐进”。古代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现代国外所常用的“发现法”或“问题教学”都是启发式教学。至于对启发式教学在实施中的具体理解与把握, 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与教师的特点, 创造性地发挥, 而不拘泥于孰前孰后, 孰多孰少。正如《学记》所指出的:“道 (引导) 而弗牵, 强 (严格) 而弗抑, 开 (指路) 而弗达, ”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互动状态。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 批判地继承了过去的教学理论遗产, 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其特点是: (l) 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学习积极性相结合, (2) 强调学员智力的充分发展, 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3) 强调激发学员内在的学习动力, 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 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注入式教学中国俗称填鸭式教学, 同启发式教学相对。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不顾学员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 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员, 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 并且强迫学员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学员智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 (l) 教师所讲内容既无质变又无形变, 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员, 学员则原封不动地接受这种照搬; (2) 教学方法十分简单, 类似于搬抬物品, 由一处移到另一处; (3) 在教师所讲内容中, 既无思想的融化, 又无情感的传递, 教师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像一位工匠那样地按工艺规程操作, 中国俗称“教书匠”。

注入式教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和西欧中世纪的学校中曾占统治地位。这反映了古人对教学过程缺乏科学认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许多进步教育家都反对注入式教学,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强调发挥学员学习的主体作用, 特别注重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注入式教学的一些残余影响, 还在阻碍着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目标上, 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智能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在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强调学员既是受教育的对象, 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主体。因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首先着眼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学员处于积极的状态;将教学活动的重点, 放在组织与指导学员的独立学习活动上, 并不断提高学员学习的独立性程度与水平;注重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 由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发挥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启发式教学并不拒斥正常的课堂讲授。

应该注意的是:自从中国推翻帝制, 许多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如孙中山、蔡元培等都提倡新式国民教育,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发轫于人民革命根据地后推广出新中国的一整套教育方针、政策与举

措, 从教学内容到方式方法, 已经挖除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那种推行陈腐教育的根基与体制。“文革”期间泛起的一些貌似激进的说法与作法, 曲解了上述有关基本教育理论, 已成为历史的闹剧。新时期和新世纪, 我国从国民教育乃至干部教育、终身教育, 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已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基本共识。

四、教学规范与“教无定法”

教学规范是对一种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所规定的要素、程序、模式与检验标准的总称。在个教育群体中提出的这种要求, 就叫做教学规范化。通过这种有规范的活动, 教师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递给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 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 形成他们的世界观, 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性格、行为习惯。社会主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发展智力、能力,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全面发展个性的统一过程。我国教育界俗称之为“有轨的高速列车”。教学规范化包含了五项基本任务: (l) 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学校教学最基本的任务, 其他任务是建立在这个任务的基础上的。 (2) 教学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下, 发挥学生的自觉积极性。 (3)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使学生既掌握知识技能, 又发展智力能力。 (4) 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5) 在教学过程中, 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包括情感、意志、性格等。

“教无定法”是我国教育界从古至今流传得很广的一句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生动概括与总结。它已经凝聚成为与“教学规范”相辅相成的成语或典故。我们查到最早就此做讨论、辩诘的是明代教育家王守仁 (王阳明) 的一段话, 他的友人王纯甫去应天府执掌教育, 请教:“敢问教何以哉?……学何以哉?”王守仁在据孔孟之说以答后, 友人复问:“然则教无定法乎?”王守仁答:“是故因人而施者, 定法矣;同归于善者, 定法矣。因人而施, 质异也;同归于善, 性同也。夫教, 以复其性而已。自尧、舜而来未之有改, 而谓无定乎?”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句话在我国古代教育界是有很大影响的, 王守仁从辩证的角度也承认“定”与“不定”的客观存在。而这两句话还揭示了教育教学所独具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存的两重性。

“教无定法”是以教学有法为前提, “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种教学, 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方式 (模式) 进行教学。“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不能总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模式, 对教学的既定规范也不能做公式化和机械地运用, 要善于遵循一定的教育培养目标与教学方针原则, 根据所授课程的不同性质、类型与内容, 针对学员的基础、特点, 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艺术地灵活地选择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手段与方法。做到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J].1999.3.

[2]吴畏主编.中国教奢管理精览[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1.

[3]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人民教育[J].2005.2.

[4]靳文志.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学习信息[J]2005.2.

[5]汝信主编.世界教育改革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自主学习的教与学 篇5

自主学习的教与学

肖国伟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摘 要: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人才的发展与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未来的生存环境下更好地 培养人才,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提出在以学习个体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中,自主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模式,在此做出理论上的探索与可行性的论证。对当前终身学习理论做出有效的教学一线的探索。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框架指引下,争取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成为新时代自主学习的一分子,以增加在未来生活中的.竞争力,形成一个以学习为社会风气的信息时代。按照建构主义的思路把学习个体的自主学习水平分为自知、自制、自主和自强四个水平。所以,一个学习个体自我的水平把握,与教育者的相应指导,即“启发、引导、促进和帮助”四个方向完成因材施教的完美教学。

关键词: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教育

在过去十几年中,全球性国际互联网的使用急剧上升。据统计,在,大约5000万人上网;到,就有近10亿人将通过国际互联网相互进行即时联络;而,通过电脑上网近20亿人。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的大力推进,近40亿的人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地球村。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时下也被称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了,这使各个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比工业时代更快,这给商务交流、教育学习、家庭生活、就业管理以及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带来革命。

同时,信息时代对人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求也日益增高了。一个学习个体“能否科学开发和使用自己的潜能”成为评价学习个体学习能力的指标。因为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个体成为教育资源与学习行为的主要组织者,学习主动性将成为这一时代学习个体的主要特征。因为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实际技能,才会适应目前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

而教育工作者教会学习个体“学会学习”成为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改变“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其转变为“以培养和提高学习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另外,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近年来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使教育媒体和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也为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种种可能。

信息时代的人才必须学会自己驾驭个人的学习资源来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自己的家中。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理论探究的学者较多,本人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积极地做出了相关的研究。

这四个层面可以如下理解:

自知就是学习个体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会什么与不会什么。当然学习个体应该知道,哪些知识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不必要掌握,还要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楚地区分开。

自制就是学习个体能自己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各种学习行为。那些必须掌握的知识应该努力学习、巩固它们;没有必要或者说是现在情况下对学习个体没有价值的知识就应该不去学习它。也可以理解为:能把重要的、难度较大的或有价值的事情放在学习的首位。

自主就是学习个体能对自己的各种学习行为作出自我评价,并且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强度和方向,必要时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得学习的成效。在这个层面上,学习个体本身已经形成或拥有了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和鲜明的学习目标。

自强就是学习个体能在一定任何条件下,把握好外部学习环境,极大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使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进而通过学习活动本身的成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基于以上我对信息社会、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解,我自己做了一个有关“学习个体学习方法形成的心理机制”的教研课题研究。虽然对这个课题只是作为个教学研究的一种尝试,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摸索出一种在信息社会、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情况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的互动教学模式。我将其总结成这样的十六个字,那就是“启其自知,导其自制,促其自主,助其自强”.

总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上都面临着一种挑战,活到老,学到老成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莫雷。心理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与学的艺术 篇6

学生的发展应成为数学活动的核心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同时新课程确立了这样的认识: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学习是儿童的学习。在这样的视角下,数学活动成为了学生实现自身发展的基本学习形式和载体之一。有效的数学活动应该准确把握数学活动的目标,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核心。这里的发展包括人的一般发展和数学发展,以体现数学教育的整体功能。这是设计、组织、诊断数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学生的数学现实应成为数学活动的起点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学生的数学现实不仅包括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还包括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

从不同的数学现实出发,设计数学活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基于经验的活动设计,即通过对实物、模型、学具、教具的操作、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再加以抽象概括。如,“什么是面积”,可以先通过创设情境“比一比谁的玻璃擦得快”,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接着组织“摸一摸物体表面”“涂一涂图形纸片”“比一比图形的大小”等活动,让学生借助活动经验形象地感知面积,使“面积”概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中逐步分离出来。二是基于旧知的活动设计,即从已知迁移到未知,再加以应用。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究的过程。不管是基于经验的数学活动还是基于旧知的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现实是自主建构的“起点”和“固着点”。在建构过程中,“起点”是否定得准,“固着点”是不是清晰,是不是具有自生、促生能力是数学活动实现有效建构的重要保证。

学生的主动性应成为数学活动的发动机

教学实践表明,有效的数学活动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引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这是数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发动机”。

首先,教师所应做的是在摸清学生的知识底蕴的同时,给予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激发学习的内在需要。建构主义认为现实的、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更能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数学活动应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实现对数学的主动建构。

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后续学习的动力。叶澜教授认为要让学生确实能做到主动、独立地学习,十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他把自主学习的“工具”定位在两个“结构”上,即教学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结构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教材,指导学习方法,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形成后续学习的动力。

数学化应成为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以看出,让学生体验数学化,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从具体到形式的抽象过程,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所强调的重要理念。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如果将数学解释为一种活动的话,那就必须通过数学化来教数学、学数学。”他认为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是数学化,即学习者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结论,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因此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光注重数学形式层面的教学,而应重视数学发现层面的教学,即让学生经历发现数学、解决问题的数学化过程,去理解和感受数学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化”水平。如,教学“字母表示数”时,教师组织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当学生感受到如果教师提供足够多的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永远也写不完时,教师让学生带着“能不能用一个简便的办法把正方形的个数表示出来”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自主设计,再进行小组、全班的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具体数字表示——用个性化的符号表示——用代数符号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的过程,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教研室)

太极入门的教与学 篇7

太极拳是意、气、形统一的运动形式。根据太极拳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教练太极拳,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1、先“根”后“梢”的方法

拳理认为,太极拳真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指。实践证明,步法掌握的正确与否,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因此,我教太极拳首先重在脚下,示范的重点在脚,指导学员们起脚要轻,过渡要稳,落脚的方向要准,无论前进或后退,都要按这个规矩进行,习练日久,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太极拳的步型与手法不怎么多,只不过同样的步型和手法会经常重复使用罢了,只有先掌握了步法,再比划手法,进一步再要求手与眼配合。

2、完整——分解——再完整

教师的动作熟练,才能正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太极拳美感的追求。

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动作的要求与要领,那就必须重视动作的分解,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反复教,待教会了再往下教。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重视动作的分解,让学生理解了,能做出正确的姿势了,再进一步把一个个分解的动作完整的串联起来,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会动作,打好基础,搭好架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套路中的步型、步法、眼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理解清楚,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大方,圆活自然,协调完整。步型和步法是练拳架的基础,太极拳常用的基本步型有马步、弓步、丁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等。常用的步法有进步、退步、横行步、行步、跟步和垫步等等,每次课前可以安排本课要出现的步型、步法、身法、手法等基本动作的练习,使之熟练后转入套路的教学。

二、套路熟练,姿势正确

初学时主要侧重于套路的熟练。套路熟练后,必须明确指点侧重于姿势的正确。因为太极拳讲究呼吸自然,用意识引导行动,要求以心指挥形,而形又要表现出心的境,只有这样才能牵动内气。又因太极拳是动中求静,以外形的动,去牵引体内的先天真气。所以,练拳时必须排除杂念,保持头脑清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使先天之气在体内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肾脏先天混元之真气,也就是下丹气,命根元气,是人体的“发电机”。

三、学好基本步伐

高中数学概念教与学 篇8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 大部分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够, 抽象思维能力不够,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数学概念本质的不理.2. 局限于记忆、模仿、机械重复的练习.3.不理解符号语言的本质.4. 孤立地学习概念.5. 概念重视不够.6. 不愿与老师交流.

结合平时学生在解答及交流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结合与部分老师相互间听课和交流, 笔者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可能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也是我们今后概念教学中要引起注意的.

一、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心理学认为, 若学生处于情绪傲昂, 且对探求新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时, 对概念的学习和掌握就比较深刻与巩固;相反, 当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或对所学知识毫无兴趣和欲望时, 就无法接受新概念或不能深刻理解新概念.而在我们的教学中, 常常有老师为了赶进度方面的原因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上的因素.事实上, 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概念教学的第一步.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有关问题, 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 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思考、发现过程, 从而体会概念提出的过程, 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概念.所以, 在概念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 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如果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异常兴奋, 对所学的概念知识就会有深深的印象.反过来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激励学生不断的创新、发现.

二、要注重概念本质的剖析

中学教学数学大纲概括:"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是促使学生思维品质乃至数学素养提高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 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问题, 多方面地思考问题, 多角度地研究问题, 通过对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区别, 从而揭示实质.而目前的概念教学中, 有的教师往往是给出一个概念, 就概念上字面上的词汇加以解释, 就急于讲解一些例题和讲解一些技巧, 结果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的情况下, 只好盲目模仿, 照搬老师的解法, 一旦碰到新颖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所以, 在揭示概念实质时, 可通过设计问题, 让学生采取自学的形式, 对概念进行归纳、整理, 通过比较、区别, 揭示实质,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 在讨论中相互补充, 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同时也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三、注重数学概念与解题之间的联系

有些教师观念上重技巧、轻概念, 往往把数学概念看做一个名词而已, 认为概念教学就是对概念做出解释, 使学生理解记住, 而没有看到象函数这样的概念, 本质上是一种数学观念, 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数学方法, 错误地认为一节概念课教完了, 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接下来就是解题, 后面的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似乎与函数概念没什么关系, 因此学生学了这一章, 解了不少与函数相关的题目后, 却仍不能领会函数的本质涵义, 象题3这样的问题, 学生不能把它与函数的值域的本质联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教学中, 对题3, 教师可以指出f (2x+1) 的最大值实质就是函数y=f (x) 的值域中的元素的最大值, 指出f (4x+1) 、f (3x+5) 或f (x-10) 等的最大值均为2.

四、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思维上的交流

学生在理解方面的障碍, 往往由于在新知识构建初就出现, 包括数学符号的学习也一样.学生自己常常不能及时发现不当之处, 而有的老师也有所忽略.在教学中, 如果创造机会,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对数学符号的理解的交流, 通过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 可以使学生学他人所长, 避他人所短;通过教师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过程的展示, 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可以及时得到学生对符号理解的反馈, 及时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的调整.

信息时代的教与学 篇9

在信息时代, 教育、教学、培训要在现代教与学理论指导下, 应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环境, 建构新型教与学模式, 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教改实验。师生首先要学会信息技术, 教师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的创新工具, 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认知工具, 作为自我评测的学习反馈工具、作为创设情感的情感激励工具, 应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学习。学生利用信息网络就能沟通世界, 走出地域的局限, 共享国内外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课程;就能让山区与城里的学生、海岛与平原的学生、西部与东部的学生、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身体不健全与身体健全的学生, 站在互联网信息资源同一起跑线上。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 提高远程学习服务质量,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扩大教育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促进城乡间、区域间与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促进农村与边远贫穷落后地区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 促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技术视野来说, 就要培养信息处理能力;从课程视野来说, 就要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从媒体视野来说, 就要培养信息批判选择与评价能力;从心理视野来说, 就要培养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从社会视野来说, 就要培养信息交流能力;从教育视野来说, 就要培养信息获取与创新能力;从文化视野来说, 就要培养信息文化能力。总的说来是要培养信息时代新的“读、写、算”能力:“读”是信息的浏览、获取等;“写”是信息的发布、交流等;“算”是信息的加工、管理、问题解决等。从而,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善于质疑,促进教与学 篇10

一、向学生质疑

1. 问题的针对性。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基于当前的教学内容, 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向, 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促进教学深入和学生认知层次的提高。即要做到有的放矢。

2. 问题的难易度。

较低难度的问题学生大多可从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或书本上直接得到答案, 较高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理解、分析、推理、归纳、应用等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 应以易为主, 利于增强学习信心;对于高年级学生, 应适当增加问题的难度和比例,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认知水平。但要注意问题不可过难, 以“跳一跳, 够得着”为宜, 否则会使学生觉得力所难及, 打击信心, 事与愿违。

3. 问题的灵活性。

有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了系列问题, 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但课堂是多变的, 学生不会始终被牵着鼻子走, 当学生的反应出乎意料, 出现跳跃性思维成果, 提出独创性的看法或观点时, 教师要及时抓住亮点, 敢于打破原有的教学程序, 以新的问题或其它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另一片知识领域。只要教师善于设疑, 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将使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4. 提问的方式。

即怎么问。同一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习惯来组织问题, 呈现给学生。必要时可化大为小、变换角度或带有指示性, 但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 用语准确, 言简意赅。还要尽量避免单一的提问方式, 如不断地“为什么”。教师准确、新鲜、恰到好处的提问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5. 提问后的等待。

等待学生回应的时间以3-5秒为宜。过短不利于学生开展思维活动, 寻求答案;过长则影响课堂效率。如学生无反应或反应不如人意, 教师应对所提问题进行重组、修改、转换角度或点拨提示, 化繁为简, 引导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切忌继续重复该问题, 这样做只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 而收效甚微。总之, 提问后的等待是个充满变数的环节, 教师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6. 答案的收集与评价。

有时学生对问题反应热烈, 各抒己见, 百花齐放。只要时间允许, 教师应充分聆听学生们的不同见解, 并进行评价。对正确的答案给予肯定、认可;对具有创造性的看法或观点表示欣赏甚至赞叹, 及时表扬和鼓励。绝不能对学生的错误回应进行批评和嘲笑, 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导致出现自卑心理, 变得不敢发言、发问, 最终影响个性的发展。

二、学生的质疑

这是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技能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质疑, 是其综合知识、批判思维、生成问题并组织表达的过程, 是积极主动学习的结果, 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表现, 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面对质疑, 教师首先要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努力及勇气, 并要及时给予正确或积极的回应。可根据教学需要明确答复或师生共同进行讨论, 也可鼓励学生课后独立寻找答案。应尽量避免对学生的问题产生空泛或批判的反应。如“是的, 但......”, “这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等等。当学生的问题有助于教学的深入时, 教师可因势利导, 联系当前的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进入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教师应打破传统观念, 尝试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现问题, 大胆质疑, 挑战权威, 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技能, 促进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三、不足之处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并总结了一些师生双方在进行课堂质疑时常犯的小毛病, 望能引起重视。

1. 问题过少。

以没有问题为教学成功的标准。整堂课以教师传授为主, 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走, 思维很少得到启发和训练, 硬生生把学生培养成没有思想的“学习机器”。

2. 问题过多。

自始至终你问我答, 师生对话不绝, 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甚至是热闹的。表面上师生互动良好, 但学生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得到多少锻炼和提高———绝大多数的问题价值不大, 甚至毫无意义。试想, 这样一天下来, 学生除了被折腾累坏外, 能有多大收获?学习毕竟需要宁静的心境、安静的环境。不能为问而问, 流于形式。

3. 随意而问。

问题脱口而出, 信手拈来, 越扯越远。不能紧扣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情境, 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样目的性不强的问题对学习的推动效果自然有限。

4. 重复或连续发问。

多次重复同一问题无疑是在钻牛角尖, 越早改变方向越好。另有的教师在问一问题后, 不容学生思考, 一连串问题接踵而至。如在“比较猿与人的骨架”后, 紧接着“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区别?生活方式有何不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最终使学生产生混淆, 迷失方向, 不能确定教师到底要求什么。

5. 问题表述不清。

问题的表达不简洁、严谨, 或罗罗嗦嗦, 或意思含糊, 学生不能准确领会, 不知如何作答。

6. 喜欢个别提问。

为了追求教学效果, 大多数问题只对少数优秀学生发问, 忽略了全体。致使大部分中下程度的学生感觉被冷落、遗忘, 久之, 学习热情下降, 兴趣低迷。

7. 不重视学生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和提出问题, 说明其思维高度活跃, 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但有的教师生怕课堂教学程序被打乱, 对学生的问题敷衍应付, 甚至不予理会, 执着而按部就班地把教学进行到底。这无异于往学生头上浇冷水, 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

8. 与学生的无关问题。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 有时会问些异想天开的无关问题。对此, 教师应给予足够的提醒, 指引学生的思维朝向特定的知识目标, 才有利于学习的深入。

9. 穷追不舍。

部分学生好奇心强烈, 喜欢对某一问题穷追不舍, 打破沙锅问到底, 容易偏离教学方向, 越走越远;教师必须及时止住, 可向学生承诺另找时间继续探讨该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 教师习惯于让学生对问题给出唯一、标准的答案。学生对此模式适应的结果是:对问题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去回答。他们不愿冒被否定的风险。所以我们看到, 低年级的课堂上小手如林, 高年级课堂则屈指可数, 甚至无人举手, 这种状况令人深思。

试谈教与学同步 篇11

关键词:角色转换;激发兴趣;以学为轴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之一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技能,以教材为内容,以学生为对象,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教与学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教与学不同步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不到位,学不得法。现代教育,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就应重视对教与学同步的研究。

一、研究学情,以学为轴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轴,做到教服从于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知彼”——掌握学情,即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态等。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掌握学习内容,是任何或物都不能代替的认识过程。不符合学情的教是主观盲目的,也是低效率的。教师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还要钻研教材,按大纲的具体要求,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自学、提问、讲授、小结、板书、联系等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环环相扣,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角色转换,掌握学情

角色转化就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把自己放到学生位置上去想例题、练习题的难易以及可能出现的心理、知识障碍,以此来确定教学方案,精心设计讲与练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环节,力求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的理论、最基本的技能和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使教学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角色转换是克服教师“重教才,轻学情”的有效方法。只有教师主动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上去设想,才有可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实施具体的教。做到学生难懂的,想知道的知识精讲、多讲;学生易懂、已经知道的知识少讲或不讲,从而使教学同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激发兴趣,形成契机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去创新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师生心理相容,即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既要耐心帮助,又要注意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品质。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只有师生心理相容,关系融洽,学生才能信其师、亲其师,愿听其导,乐闻其教。二是根据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景,做到以悬设问、以疑引思、以趣诱学、以奇促学,激发学生心理需要,形成“心求其通而未得”的最佳学习境界。

四、尊重主体,调动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才有效果。教学活动是一项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供学生的手、脑、口都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抓好思维的启动,引导学生看、做、说、思、议、写,形成知识链和思维链。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也只有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

五、强化反馈,及时调控

接收和输出教学信息,及时进行反馈调控,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数学教学是一项逻辑思维很强的活动,因而强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控制,使教与学的活动不断趋于同步是极其重要的。

1.预先控制。授课前正确估计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订好解决的方法、措施,出现问题后相机解决,

2.反馈控制。授课中当教师的信息输出后,要及时通过学生神态和口答笔算等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有针对、有目的地加以调控,重新输出信息进行调整补救。

3.随机控制。教学中遇到备课时考虑不周的环节或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进行调控,减少干扰。

参考文献:

李怡然.谈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6(09).

古诗教与学初探 篇12

一、了解作者本人情况

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 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感情、志向, 即诗言情又言志。古代诗人常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荣辱得失融入自己的诗中, 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含蓄、深邃的意蕴, 把握其情感基调提供了依据。如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 他们二人都生活在唐代, 但是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 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理想志向就成为他诗歌的主题, 他的诗给人一种豪放壮阔的感觉;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 又经历了安史之乱, 为国出力的远大抱负不能如愿, 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感伤、叹息, 多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给人一种沉郁顿挫感。了解了诗人的有关情况, 再来学习他们的诗歌, 就容易多了。如在学习杜甫《蜀相》时, 就可以知道, 他是借游武侯祠, 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 抒发自己功名未就的感慨。

二、注重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

古诗和其他文学模式一样, 也要塑造一定的形象, 借助这个形象来反映生活, 抒发诗人的感悟, 传达人生的意绪。就抒情诗而言, 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无疑是众多诗意形象中最为重要的形象, 尽管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诗人本身, 但至少有着诗人自身的投影。有的诗人往往通过浓墨重彩的语言来描绘抒情主人公形象, 于是分析这些浓墨重彩的文字也就成了教学这首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关键所在。如屈原在《涉江》里用了不少笔墨来描绘自己的“奇服”, 其实也是有匠心的, 因为他的服饰是惊世骇俗的, 这样自然会在读者面前显现出一个峨冠博带的高大的诗人形象。如果教学时再试作引导: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来描绘自己, 让自己穿上不合日常礼俗的服饰呢?这样一下子就由语言的分析逼近诗的内核了。诗人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 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高洁、不与丑陋的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三、抓住最能体现感情的词理解全诗

诗人往往在诗中的某一个“词”上凝聚自己的感情。因此, 要理解全诗就一定要抓住感情词。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一诗:“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 悲秋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意象。在历代文人笔下, 秋天大多呈现出一派萧瑟、悲苦的景色, 万木凋零, 天涯游子思归。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 更是借咏秋色、秋声来抒发自己的寂寥与愤懑。但身处逆境的刘禹锡, 却以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在《秋词》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昂扬向上的秋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心境摆脱了个人感情的束缚, 面对挫折, 冷静而不失热情, 始终坚信自己所投身的事业, 故能在代代相袭的“萧条”意象中豪迈地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歌。诗人眼中的秋天, 不是死气沉沉, 万物凋零, 而是有着比“春风桃李花开日”还要生动、美好的景致。诗中的“胜春朝”“排云上”“到碧霄”等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青天下的飞鹤振翅奋飞、排云直上的气势, 也正是这只孤鹤的凌空一搏, 给肃杀的秋天增添了无限生机, 给沉寂者增添了壮志和雄心, 也使诗人兴致勃发、思路扩展, 情不自禁地吟赞大自然中这令人感奋的一幕。

四、借助典故, 深入理解内涵

古诗常借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 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宋朝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最具苏轼豪放特色的一首词, 威武雄壮, 风驰电掣, 粗犷豪放, 通过对打猎壮阔场面的描写, 抒发了词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词中的“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借用了《汉书·冯唐传》中的典故。苏轼在词中以魏尚自比, 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 写出了自己虽然有了白发, 但仍有少年的豪情, 有抵抗敌人、为国立功的壮志。再比如说, 清代诗人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这首诗中用了两个典故, 一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 二是杜甫诗《石壕吏》中所反映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根据这两个典故, 读者可品味出诗的主题是揭露战争给人民造成夫妻离散、团圆无期的痛苦, 感悟出诗人那无限感伤与同情之心。

五、深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古代诗人的诗歌创作, 很少直白浅露, 大多是在诗中创造一定的意境。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首先, 需要我们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从抽象的文字符号, 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 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教学时可作这样的启发:假如你面对这样的景, 心情会怎样?假如你是这种感情, 会写些什么景?问题设置好了, 再来学习。如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一联, 读到这里, 在我们面前会出现这样一幅图画: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 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 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 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 在这翠竹青莲之中, 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然而想象不仅止于此, 还会让人更深一步地想到, 诗人借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 反映了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 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了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 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其次, 可以透过诗歌的意象, 去把握意境, 进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主题。而意象不同的诗歌中, 有着不同的形式。有触景生情的, 如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花溅泪”是说花上滴溅愁人的泪;“鸟惊心”是说鸟鸣惊动愁人的心。春天花开鸟鸣, 本该使人欣喜愉快, 但由于身处战乱, 家人离散, 花容并不能稍抑人的悲苦情怀, 鸟鸣却更增加了人的愁思。有情景交融的, 如屈原《涉江》中的“船容与而不进兮, 淹回水而凝滞”, 写的是船行缓慢的景象, 抒发的却是诗人眷恋国都、关怀祖国命运的沉重心情。

【教与学】推荐阅读:

上一篇:新建住房下一篇:水资源质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