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

2024-06-13

四群(共5篇)

四群 篇1

迈开步子, 甩开膀子。当全国都在为下一个5年建设如火如荼之时, 广西在区域发展方面, 将何去何从?2016年2月22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未来5年内, 广西的建设蓝图在此《纲要》中清晰描绘: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 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 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的“两个建成”。

“十三五”期间, 实现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建设挑战。如何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三区统筹发展新格局、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将成为重点任务。依据广西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势, 《纲要》提出了将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座城市为核心, 形成四大城镇群和两条城镇带, 全面带动区内各市、县城镇发展, 未来5年GDP年均增长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预计将在7.5%以上。

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 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广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十三五”规划各项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而加快城镇发展速度, 降低农村人口压力,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走具有广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则需要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突出发展特大、大中城市, 集约发展县城和小城镇。

四大城镇群将依据各自优势, 全面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服务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核心引擎;打造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桂粤合作发展先行区;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各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人口不断集聚, 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本刊编辑部特此邀请4位专家学者, 依次就这4个城镇群对广西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着力点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各自的观点, 深入探讨四大城镇群应将如何成为广西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2016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 依托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 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发展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 承载全区80%左右的城镇人口, 积极发展南崇、右江河谷和沿边城镇带。推动桂东南城镇群与珠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群 篇2

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我村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现将开展活动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召开动员会,明确工作任务我村组织召开了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启动会,会上认真传达县、镇党委会议精神,会上要求全村党员、干部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县、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的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继续加强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及时制定活动细化方案,确保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大力宣传“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四群”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着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以“四群”教育为契机,努力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用“四群”教育指导2012年的农业生产工作,为我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跃发展做出贡献。

(二)、制定方案,落实任务。

1.从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我村认真研究制定了“四群”教育工作方案,成立了党支部常惠琼书记为组长,村主任、副主任为副组长,“村三委”委员为成员的“四群”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赵斌负责日常工作和具体事务。

2.确定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联系户。工作组成员每人联系10户,村“三委”成员、新农村指导员每人联系3户农户作为责任户、大学生村官每人联系2户农户作为责任户,组干部、无职党员、村民代表联系1户农户作为责任户。做到村、组干部联系的群众一般不交叉重复,村干部按分管小组进行联户,组干部联系本组群众。全村党员、干部联系农户177户,且把联系情况作为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开展入户调查,建卡经常联户。建立《民情联系卡》,注明干部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邮箱及承诺事项,送达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要建立《民情登记卡》,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的事项、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情况以及基层组织和群众评价,便于掌握情况、组织考核和群众监督。《民情登记卡》由村委会负责统一收集(本单位留存一份),交一份到挂钩村统一汇总,形成村级民情台账。

(三)为确保“四群”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采取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1.组织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在村支书常惠琼的主持下,全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论党的群众工作——主要论述摘编》等重要文献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学习省、州、县委主要领导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每名干部至少撰写1篇理论文章或心得体会。

2.组织开展一次专题培训。在村支书常惠琼的主持下,邀请工作组组长周晓光到我村,在村、组干部党员中组织一次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专题培训。

3.组织开展一次中心组学习。在村支书常惠琼的主持下,在“村三委”委员开展一次以“四群”教育为主题的理论中心组学习。

4.召开一次学习生活会。利用7月1日召开党员大会之际,我村党支部召开一次“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进一步健全完善群众工作机制。

5.组织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在村支书常惠琼的带领下,组织村、组干部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观看“孟连事件”的警示教育专题片。

6.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整改活动。通过召开学习生活会,认真查找不足之处,实施整改,切实营造安全科学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一年的开展“四群”教育工作,我村取得以下实效:

一)通过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开展入户调查,建立《民情登记卡》,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的事项、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情况以及基层组织和群众评价,更加了解和掌握我村民情情况,建立了民情台帐,为我村理清了发展思路,为我村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化解社会矛盾和尽快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二)通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扎扎实实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三)我村党员干部做好形式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得到增强。

四)我村党员干部做好形式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有所提高。

五)实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三深入”,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四群”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群”教育工作的开展是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实群众工作的新起点、新要求。总结前期工作,经对照检查,我村“四群’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深刻、学习不够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些干部,对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到位,还没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局、总段党委的决策部署要求上来,缺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少数干部职工特别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工作作风漂浮,还没有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群众、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普遍干部职工群众观念淡漠,群众立场不稳。认为自身工作跟群众没有多大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忽视群众关系,特别是直接联系群众弱化,不想深入实际,不愿深入基层,不会深入群众。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危险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

(三)服务群众的能力还不够高。少数干部职工特别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按部就班,主动性、开拓性不够,切实解决好群众利益的能力不够高;

(四)工作成效还不够明显。在深入开展“四群”工作中,还缺乏与各类主题活动、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长效机制,与上级“四群”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改进的方向。

(一)、加强组织学习,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挂村联户的责任,深刻领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继续坚持“三深入”切实转变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根据上级的要求,调查研究要直接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的六项工作,做好联系村矛盾纠纷排查,避免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促进社会和谐。

(三)长期开展“四群”教育,坚持“三深入”,通过“学、查、改”等方式,形成“四群”教育长效机制。

四群 篇3

努力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是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要加快实现“有学上”、“有书读”,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首先要健全教育发展机制。要充分挖掘资源,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推动公办、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其次要改善办学条件。要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聚集优势。以临沧市为例,当前要围绕“三百三核”中心工作,以“代建制”强势推进新校园建设步伐,重点做好临沧大学园区、市民中初中部、市特殊教育学校、临翔区南屏小学的搬迁建设等教育重点工程,要克服一切困难,确保这些工程今年9月实现搬迁办学。年内完成52万平方米危房改造任务,基本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要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建设一大批标准化学校,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要求,普通高中要努力向省一级完中迈进,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逐步达到国家改革示范校的办学标准,临沧师专要尽快实现“专升本”目标。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实施校校通、班班通工程,使所有普通高中、初中、完全小学建成卫星接收或宽带接入的多媒体教室,所有农村中小学教学班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提高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管理资源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现代化。

三是要统筹教育协调发展。要认真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规模,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要认真落实依法控辍、德育控辍、爱心控辍、教改控辍、管理控辍、环境控辍、发展控辍等综合措施,让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努力扩大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衔接好初中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解决好临沧教育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发展。临沧师专作为全市目前唯一的高等教育学校,为临沧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加快学校发展,我们实施了“专升本”基础工程,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下步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专业建设、增强科研能力、培养高端人才,提升服务桥头堡建设水平上来。要加强职教中心建设,把市职教中心建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要突出加快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镇康县(边境县)教育发展步伐,重视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逐步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县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差距。要认真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助好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农转城子女的教育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是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立足点

提高质量就是不仅要“有学上”、“有书读”,重要的是要“上好学”、“读好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一直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努力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果。素质教育得以全面实施,初中学业水平检测居全省前列,普通高考连续3年居全省第4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6%以上,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严格执行临沧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八倡导、八严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晋升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完善师德教育长效机制,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好“名师入临工程”,健全完善用人机制和教师补充机制,把真正需要的人才引进来;要以教师“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等培训活动为主要载体,全面加强在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和專业化水平,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健全培养选拔机制,着力培养“名师”、“名校长”和“专家型校长”,充分发挥骨干示范带头作用。要关心教师尤其是要关心边疆、高寒山区教师的工作生活,各种优惠政策重点向教师倾斜,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广大教师乐于教学,安心教育。

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视和加强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实际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办出特色、办出风格。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促进每一名学生成长成才。要加大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力度,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提升临沧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缩短临沧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使每一个家庭都充分享受到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使临沧的孩子与全省、全国孩子共同成长。

四群个人总结 篇4

按照总队、支队“四群”教育的安排,我认真阅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紧密结合“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和现代化云岭消防铁军建设,以总队、支队部署为要求,全面深入的开展了“四群”教育工作。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然而,现在有的干部联系上级多、联系领导多、联系老板多,而联系基层少、联系群众少,尤其是联系困难群众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为什么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怎样坚持和弘扬呢?

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意、更不善于广泛接触群众,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任务重、工作忙,事务杂、应酬多,脱不开身;二是认为群众是领导决策的执行者、实施者,无须过多听取他们的意见;三是认为只有与群众保持距离,才能保持“神秘感”、形成“震慑力”;四是担心群众提意见、提要求,影响决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论哪一种情况,表面上看都有“依据”,但实际上都是为自己开脱的借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愿广泛联系群众违背了这一根本宗旨和根

本工作路线。领导干部应认识到,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领导干部都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而不能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漠然视之,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

党的90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消防部队的宗旨是“人民消防为人民”。胡锦涛总书记也说过“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做好“四群”教育工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与群众建立军民鱼水情。带着感情,想着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反之,如果对群众缺乏真情实意,抱着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去“联系”群众,就很难体会到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很难了解到群众的所想与所盼,实际上也就与群众“联”不起来。带着感情与想着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心中装着群众,就会主动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与群众要求和期待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进而与群众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

二是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少数民族的群众是通理的,也是讲理的,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对于少数民族的群众来说,国家法律不是画在纸上的饼,而是与其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称,无论怎么使用都必须是公平合理的。要让他们从内心明了自己的权利义务,知晓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与我们同心,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而这些年来,虽然有些地区通讯发达、信息畅通,但在深山地区还是没有达到畅通的信息传递,这种情形下,少数群众获得的信息多为道听途说、传来传去的多,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某些个体为自身利益而谣传。俗话说众口生金,就会越来越真。目前,深山中的少数民族村一年也只开上一次会,少数民族群众对上级的精神知之甚少,甚至于不理解,他怎能与你同心呢?为此,个人认为我们还是要拾起传统的一些工作方法,多到基层,与群众在一起,宣传好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传达给他们真实的信息,带给他们真实的希望,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正确对待个体和集体利益,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利益,净化其内心世界,坚定其信念,激发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斗志和干劲,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帮助群众建立良好正确的群众观点。政之所兴在得人心,政之所废在逆民意。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存亡,关系国家的兴衰。然而,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不是自发产生和轻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甚至复杂的思想斗争,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才能形成和巩固。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提高党员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是为民办实事。民心,水也,既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各个方面,而且不同阶层对利益的实质要求也各具内容,完全的不一致。在这些众多利益中,经济利益最是基本的,但决不是群众的唯一利益。

群众不仅要经济上的富裕,还要政治上、精神文化上的利益。利益是对人们未来有好处的事物,而且决定人们的价值观的取向,人们追求的主流利益形态随着时代变迁而悄然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部门、单位的特殊利益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地方利益与大局利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矛盾日益凸现。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理好本位利益和大局利益,群众的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我们的一些干部高高在上,或满足于在办公室里“上传下达”,或忙碌于“文山会海”,或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还有一些干部沾染上旧衙门习气,老爷做派十足,总是侃侃而谈,随口许诺,事后不当回事。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利益为基本的衡量点来对行为、决策、举动进行权衡。我们的群众是实在的,他们只相信眼见的事实,任何虚无飘

渺、海市蜃楼式的空中楼阁,他们是不会相信的。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等得到体现和落实,创新工作方式,用心与群众沟通,了解群众的想法,弄懂群众的心思,尽心尽责地为民解忧释惑,用民族的共同理想统一民众的思想,特别是为群众办事情不能推,不能拖,更不能骗,及时是小事,也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扎实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遇到一时办不了的事情,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以感情换感情,争取他们心的谅解,让他们从心中认可和追随你,从而赢得民心的支持,重塑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四群 篇5

一是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教育,以學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着力在党建工作中开展好“三培养”工作,即:把优秀教职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职员工培养成学校业务骨干、把党员中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学校中层班子,以党建工作激励带动全体,进一步推进师德教风建设,提高学校现代管理水平,以教真育爱为主线,建立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对学生的家访和与家长联系的制度,培育教风、学风、服务作风“三位一体”的优良校风。

二是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密切与群众的联系,落实县教育局领导干部和学校领导听评课制度,规定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学年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局机关股室干部职工听课、评课不少于24节;中小学校园长听课、评课不少于40节。进一步推动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深入沟通联系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是与开学工作相结合。深入基层,全面了解掌握新学期学校开学工作情况,于2月20日至24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分片分学校挂点,负责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工收假、上课、学生到校情况、收费情况、安全工作和“减负提质”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并要求挂点人员住校与班级、师生开展4次以上的结对联系和帮扶活动。

四是与挂点联校相结合。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县教育局实行领导蹲点联校、股室挂钩联校、干部结对联校、建卡经常联校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各股室干部职工每年深入基层调研分别不少于2个月、1个月,住村和住校不少于20天,联系帮扶农户、教职员工或学生等,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加强检查工作的落实,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开展,带动基层学校形成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良好风气。

(元谋县教育局 阮潇潇)

【四群】推荐阅读:

上一篇:全数字胃肠造影下一篇:动物免疫应注意的事项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