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道四

2024-07-19

说三道四(共12篇)

说三道四 篇1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出新、出彩,这就要求教师要选取适当可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并且现实意义的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说三道四,语文公开课,文本格调,课堂气氛

前不久,听一位教师上的一节语文公开课——《斑羚飞渡》。这节课,从课堂的导入、文本的解读、语言的赏析、主题的把握都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活动充分,应该是一节相当成功的语文课。但是该教师在拓展延伸时,加入这样一段内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她大学毕业以后,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上来……并播放了一段哀伤的乐曲。学生也在这种音乐中,有了感情的升华,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但是在后来的评课时,引来了不同的意见。好多人认为这一点有狗尾续貂之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也有人认为加上去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都有着积极意义。众说纷纭,各执己见。我也发表一下个人意见,说三道四一回,认为加这一点很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理由如下:

一、符合文本格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利用教材,尊重教材,注意教材的价值取向,还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大胆地取舍,甚至是更改部分教学内容。《斑羚飞渡》是记述作者亲眼看到了一队猎人追赶一群斑羚,把他们逼到悬崖边上,本来应该是猎人大获全胜的好机会,但是在最危机的关头,斑羚做出了最伟大的决定,它们的领头羊进行指挥,把队伍分成两队,一队年轻,一队年老。为了自己的种群能够继续繁衍生息,它们采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做法,让年轻的斑羚存活下来。在飞渡时,场面悲壮,让人佩服。同时也折射出人类的丑陋的一面,反映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一面。整个文章充满着一种哀伤的气氛,猎人与斑羚的对峙过程是伤感的,也含有批判的成分。在这哀伤和批判的过程中,反映了斑羚的伟大、人类的渺小,体现了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主题。而该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加上一段令人伤感的故事,又配上一段令人哀伤的音乐,很显然符合文本的格调,与文章的那种悲壮哀伤的气氛是吻合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情感教育。

二、符合课堂气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这节公开课上,这位老师注重了学生的感悟和思考。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逐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感受了人类应该与动物共存发展,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人与自然要和谐,要相互信赖。也可以说整个课堂的气氛是自然的,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顺畅的,学生也在这样充满悲壮的课堂气氛中习得了知识,明白了:信赖,可以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而该教师在课堂的结尾处补充这样一个凄婉的故事,加上一段哀伤的音乐,一下子升华了课堂的气氛,在课堂的拓展迁移上可谓是恰到好处,学生在理解课文主旨的基础上,有了提高,有了新的体会。这样做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课堂也更加圆满。

三、符合学生情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说:“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还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对学生分辨是非、明白事理有很大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利用文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在孩子这张空白的纸上画上优美的图画,而不是污点。这节课,该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地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阅读体验中有了自己独到的情感体验。他们会认为自然是美好的,社会是和谐的,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很好的。而且教师最后加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了正确地引导。因为那个女孩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自己却永远地走了。学生的判断能力虽然有限,但是补充的内容是女孩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去救治动物,对学生的情感起到震撼作用,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放弃对动物关爱。虽然现在教育中,最怕的就是学生出现问题,特别是安全问题,但是为了自然的和谐,为了情感的升华,这样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四、符合教学目标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利用好语文的工具性,又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同时,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积极的教育,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也增强了对社会的认识。因此,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尊重文本,教学的流程要前后统一。那么这节语文公开课,在课堂的结尾处加上这样的故事和音乐是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最后的迁移拓展中理解文章的主旨,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高。

语文教学需要出新、出彩,这就要求教师要选取适当可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积极并且现实意义的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说三道四 篇2

刚刚醒来,正准备起

高谈阔论的一群人不知道

以为你还在熟睡

也有时候你躺在床上

从一开始就没睡着

滔滔不绝的`人们

以为你早已进入梦乡

这时候,请注意

要是人们正拿你

当话题讲,举例子用

来展示他雄辩的口才

来灌输他做人的道理

你会听到一些

有意思的话语

有些评论让你哭笑不得

说的人口气不容质疑

他以为他是你肚子里

一条知心的蛔虫

也有些恶毒的攻击

说的人自以为道德楷模

诲人不倦是他

义不容辞的崇高职责

你只好继续装睡

就当做了一个梦

梦见一群小丑

在开辩论会

何必计较。要知道这些

君子们喜欢磨嘴皮子

功夫了得,不同的场合

知道该放什么屁

他们在一起称兄道弟

“说三道四”话中考作文 篇3

一、动笔三要点

1.审题准

近年来,作文命题内容虽逐渐宽泛,题目设置无障碍,但是从命题到敲定的过程往往是经过多人研究琢磨、精雕细刻的,阅卷老师也是在深入研究、广泛探讨、仔细斟酌后才定下评卷方案的。所以要仔细审题,揣摩题意,细读题目中的每一项提示,抓住每一个关键词,特别是对于我们看来非常熟悉的内容,更要仔细推敲,力争有自己独特的立意。

如“动力来自______”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是“来自”,考生只有将“来自”作为重点才能写出好文章。不少考生没有仔细审题和抓关键字的意识,看一眼题目就急于动笔。有的考生考前背过一些范文,一到考场即往里套作,这样最容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所以要养成审题的习惯,对作文题目要逐字细看,明白题目的要求后再下笔。

审题时还要注意文章体裁和字数要求,看看题目要求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字数不要超出或少于要求字数太多。

2.腹稿明

语文往往是“开场第一考”,作文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走熟路,不必独辟蹊径。所以,将平时脑子里的某些生活材料构思成整段的文字,进行快速地重组形成腹稿就很必要。打腹稿要明确以下几点:立好中心——至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将它写在草稿纸上;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具有生活化和真情实感的事;设好框架——想好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出层次,如事件的先后顺序、地点的更换等。如果是看图说话,要注意文在图中,意在图外,抓住每一个要点,使要表达的内容有条理性。明确的腹稿,就像图纸,它是依据,更是关键。

3.下笔顺

作文写起来一定要心无旁骛,力求一气呵成。当遇到了不会写的字,或没有把握的词句时,先要空过,继续往下写,不要停下来。前面的铺垫,后面的照应,情节的关联,语言的格调,都需要一致。思路一断,容易影响整个文章的连贯性。

二、好文四要点

1.内容实

文章的内容要实在,不要空泛。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是那些你亲身经历的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建议同学们在中考时尽可能写记叙文,写记人叙事的散文。除了极个别长于说理的同学,尽量不要选择写议论文。不要单纯写景,要融情于景,景入事中,理从事出。叙事散文,最好要有一个小而精巧的故事,通过它吸引读者,揭示主旨。

2.结构稳

写好事件,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点明中心,要稳定地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3.描写细

作文中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再现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及环境描写。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可适当加入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等描写手法,使文章细腻、动人。

4.语言精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好的文章离不开好的文采。要有好文采,在文中引用古典诗词是一种便捷的手法。善写文章的人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引用古典诗词表情达意,使文章词采华美,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同时,融入诗词,还可以彰显丰厚的文化积淀,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

让语言特别是叙事过程的语言幽默风趣,写出独特的个性之美,这点很重要。且看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

年龄稍长,我“野心膨胀”,开始了我的“殖民扩张”——获奖作文、古典名著都成了我涉猎的对象,我省下的钱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被书“骗”去。有时,为了得到一本好书,我竞辗转反侧,茶饭不思……家人见我爱书如狂,怕我“玩物丧志”,于是宣布了种种禁令……我诈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各种花招层出不穷。

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词语“移色”法,将“野心膨胀”“殖民扩张”“玩物丧志”等贬词褒用、大词小用,使文章形象生动而又诙谐幽默充满情趣,正如一股甘甜的泉水,给阅卷老师带来清凉的感觉与享受。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花朵。其实,作文的功夫更在于平时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和底蕴,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说三道四 篇4

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 坚定政治立场,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 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坚决维护政治纪律的严肃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政治纪律的约束, 决不允许在群众中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 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违背的言论, 决不允许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 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决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 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党的政治纪律是高压线, 任何党员, 不论其在党内的威望和职务有多高, 只要是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都应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纪依法予以严肃惩处, 决不姑息迁就。

师说三课时教案 篇5

师说三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夫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含义。“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含义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夫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含义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夫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夫子。孔夫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使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含义,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八本课小结。

吴兴三道茶 篇6

位于太湖之滨的湖州是著名的茶乡,植茶、品茶之风盛行,有关茶的风俗也多姿多彩。茶圣陆羽因此钟情于这方物华天宝之地,在此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茶经》,使湖州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在湖州民间,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婚嫁喜事,或是贵客临门,热情好客的湖州人总是以风味独特的“三道茶”招待。

在著名的湖州吴兴“三道茶”中,第一道茶是用锅巴(又称风枵)制作的“甜茶”。制作甜茶时,要选用当年出产的新鲜糯米,先将米粒在水中浸泡,再淘洗干净,煮成洁白甜糯的糯米饭,把米饭烹煮成千稀适中,熟透后盛出,放入烧烫的铁锅中不断翻炒摊薄,炒成一锅薄片,待到饭片起薄,略带焦香,轻轻铲下薄如纸、白如霜的糯米锅巴,然后把锅巴掰成小块,放置碗中,加入适量的白糖,用沸水冲泡,就制成了一碗甜糯松脆的“甜茶”,这第一道茶,吴兴民间又称“风枵汤”或“镬粢汤”,寓意“甜甜蜜蜜”。

第二道茶,就是风行浙北地区的“熏豆茶”,在碗中只要加入少许绿茶,再加入熏豆、橙皮、紫苏或芝麻、丁香萝卜干,有的还加入淡盐渍过的姜片、桂花,山里出产的扁尖及香豆腐干等,当各色佐料和少许绿茶经沸水冲泡后,在茶碗中若沉若浮,五颜六色,交相辉映,十分诱人。这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成茶”了。清香鲜醇,回味长久,“成茶”喝完,宾客要入乡随俗,即将茶中佐料一并吃下,这“成茶”是奉客,寓意“和和美美”。

第三道茶,称为“清茶”,才算是真正的“喝茶”。顾名思义是用纯粹的茶叶沏成,沏“清茶”时,一般都选用湖州名茶,如温山御荈、三癸雨芽、莫干黄芽、菰城旗枪、安吉白片、顾渚紫笋等优质茶叶冲泡。清茶入口,香味宜人,寓意“四季常青”。

妙西是吴兴的重要产茶区,自古以来就流行着“三道茶”的风俗,这里也是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所在。陆羽隐居妙西杼山时,就和妙喜寺住持诗僧皎然品茗赋诗,妙喜寺是陆羽到湖州后最早寓居的地方,寺前有黄浦桥、黄浦涧和黄浦亭。寺中有招隐院,寺周围茂林修竹,野花茶丛,环境幽雅,景色秀丽。大历七年(772年),大书法家、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邀请陆羽、皎然等十九位名士修撰《韵海镜源》,癸丑(773年)十月在寺东南建亭,颜真卿书《杼山妙喜寺碑铭》,“陆处士羽以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日癸亥建,因名之日三癸亭”。今天,妙西的“三癸雨芽”名茶就是以颜真卿为陆羽建的“三癸亭”命名的,“三癸雨芽”这种茶产于杼山西南的妙西石山村茶场,条紧苗秀,色泽翠绿露毫,板栗香型,味浓鲜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黄绿,匀净成朵。由于悠久浓厚的植茶品茶之风,妙西民间很早就有头茶采摘炒制成后斗茶的习俗。这时四村八邻乡亲会聚一堂,摆开茶桌,配上茶具,以清澈的泉水冲泡,由乡亲品茗,以形制、口味、火候最佳者为胜。在这期间,他们也举行祭祀茶圣陆羽的仪式。在2008年5月27日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陆羽茶文化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茶人拜谒了坐落于妙西的陆羽墓,举行了隆重的茶会。

陆羽隐居吴兴时,经常深入山区寺院,到过境内的卞山(温山)、西塞山、岘山、杼山和金盖山,温山在卞山法华寺后,陆羽在考察之后,引山谦之《吴兴记》记载“乌程(今吴兴)县西北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这是三国吴末帝孙皓创立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贡茶园。温山产茶区幽谷纵深,有大坞、二坞、石臼、杨家坞等,统称温山坞。坞深七华里,温山坞温泉四溢,冬季雪后,周围群山白雪皑皑,唯独坞中雾气弥漫,泉眼四周绿树成荫,形成倾洞无涯的山水风光。温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历史名茶“温山御荈”,历史上“以茶代酒”的故事就和温山茶有关,另一位东晋时吴兴太守陆纳是以茶来接待卫将军谢安,这说明吴兴的茶俗源远流长。

历史上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和妙西杼山茶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有“茶仙”之称的“扬州八怪”中的著名画家汪士慎。汪士慎自称“饭可终日无,茗难一刻废”。他平常待客从不设酒,只是“清阴设茶宴”“煮茗当清尊”而已。在诗书画印四绝以外,汪士慎最精的恐怕就数辨泉品茗了。

汪士慎所品之茶甚多,大多是朋友们赠送的佳品,如樯峰上人经常赠饮的天目山茶、鲍西岗赠送的雁山芽茶等,还品饮龙井、武夷、霍山、杼山等地所产名茶,对茶的投入绝不亚于书画创作。有一次,他的朋友姚世钰(湖州人)带来一包妙西“杼山野茶”请汪士慎品鉴。他涤盏冲泡,品鉴之下,欣喜异常,认为这是饮过的茶中最具韵味的一种,一边品饮,一边吟出了“莫笑老来嗜更频,他生愿作杼山民”的诗句。

吴兴“三道茶”在民间婚礼“坐茶”中也有体现,如男女双方相互合意并经家长同意后,男方会向女家送上聘礼或聘金,这叫“求红”或“瑞安心盘”;而女家接受聘礼、聘金,就叫“受茶”。受茶后当天就要“回礼”,也就是在回礼中放上一小包茶叶,一小包白米,以茶代水,以米代土,预祝新娘日后到了男家会“服水土”,顺顺当当。在结婚当天,新郎和朋友一起先要敲锣打鼓到女家去接新娘,当迎亲队伍到女家落座后,必定要“坐茶”。大家围坐在桌旁,桌上放满了糖果、香烟,还有茶点。女家帮忙的人还会送上“三道茶”,丈人、姑父、娘舅会热情招待,大家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每到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来临,或者是家有结婚、生子、建房、做寿等喜庆之事时,吴兴普遍流行“三道茶”的习俗。即使是在遍布水乡的茶馆中,也常能窥其一斑。吴兴的茶馆,民国时期县城内有60多家,其中府庙的金贵园、启园、顺元楼,仪凤桥两端的朝阳楼、观凤楼、日日升、一乐天,南门的同春楼、清河楼,北门的岳阳楼、复兴楼、九江楼,还有天韵楼、青莲阁、四肘得意楼、状元楼等。目前,吴兴的茶馆有三四百家,茶馆业更见兴旺,佐以各式茶点,在“三道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吴兴区和妙西镇目前把“吴兴三道茶”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重点保护和传承,成立了“吴兴三道茶”整理传承小组,专访民间传承人,把“吴兴三道茶”的整个过程通过图像记录下来,对每一个细节全程记录,同时,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在展示“吴兴三道茶”的同时,体现深厚的茶文化。因为茶圣陆羽大半生生活在吴兴和妙西,并终老于此,他们特别在“吴兴三道茶”中注意体现陆羽在茶道中的文化价值。作为当地民间家喻户晓的茶俗,“吴兴三道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妙西准备在每年的清明、陆羽生日和重阳等节日中举办“三道茶会”,使之成为妙西的重要节庆活动,充分显示妙西“东方佛国,茶经故里”的文化特色。

白族三道茶的由来 篇7

白族三道茶,是云南大理特有的一种礼俗文化,是大理人迎接宾客、抒发情感、富含人生哲理的独特茶道。

白族的三道茶,起源于一段古老传说:很久以前,在大理苍山脚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老木匠。他带着一个徒弟,学了多年还不让出师。一天,师傅对徒弟说:“作为一个木匠,能雕会刻,只是学到了功夫的一半。你要是跟我上山,能把大树锯倒,锯成板子扛回家,才能出师。”徒弟不服气,就跟着师父上了山,找到一棵大麻栗树,马上锯起来。大树锯倒了,觉得口干舌燥,他恳求师父下山喝水解渴,可师父不依。到了傍晚时分,板子还未锯完,徒弟再也忍不住了,只好抓起一把树叶,放进口里咀嚼解渴。师父看徒弟皱眉头、咂舌头的样子,笑着问他:“味道怎样?”徒弟说:“好苦啊!”这时师父才语重心长地说:“要学好手艺,不吃点苦头怎么行呢?”日落西山时,板子终于锯好了,可徒弟却累得倒下了。师父从怀里取出红糖递给徒弟,说:“这叫先苦后甜!”徒弟吃了糖,觉得口不再渴了,精神也振作起来了。站起身,把板子扛回了家。从此后,师父让徒弟出了师。分别时,师父舀了一碗茶,放些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去,问道:“此茶是苦是甜?”徒弟答:“甜、苦、麻、辣,什么味都有。”师父听了哈哈大笑,说:“这茶中情由,跟学手艺、做人的道理差不多,先苦后甜,还得回味。”自此开始,白族的三道茶就成了晚辈学艺、求学的礼俗。以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喜庆迎客,特别是在新女婿上门、子女成家立业时,长辈谆谆告诫晚辈的一种形式。

大理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见于徐霞客的《滇游日记》。随着佛教在大理的兴起,寺庙中提倡坐禅饮茶,香客和游客也喜欢饮茶止渴,使茶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成为白族特有的茶文化。

白族三道茶,从前由家中或族中长辈司茶。现如今,也有小辈向长辈敬茶的。制作三道茶时,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原料都不一样。

第一道茶,称之为“苦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吃苦”。制作时,由司茶者将一只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热后,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均匀受热,待罐内茶叶发出“啪、啪”响声、叶色转黄、发出焦糖香味时,立即注入烧沸的开水。片刻,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杯,用双手举杯献给客人。由于这种茶经过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故称苦茶。通常只有半杯,客人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同时,在茶杯内放少许红糖、核桃仁片、烤乳扇、桂皮等,待茶汤煮好,倾入八分满,敬献给客人。二道茶又甜又香又有乳香味,十分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制作方法是先将蜂蜜、花椒、姜片、桂皮末等按比例放人茶杯,然后冲入六七分热茶水。此道茶集甜、麻、辣、茶香于一体,饮时别有风味,令人回味无穷,故名回味茶。它示意人们,凡事都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转型发展须突破三道关隘 篇8

中国钢铁业的现状, 是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 在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下的一种集中反映。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 而资源和环境容量已经无法支撑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 市场环境的骤然降温是必然的。毫不夸张地说, 中国钢铁行业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不及时转变发展方式, 钢铁行业的这种“隐痛”很有可能成为导致下游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 以创新为驱动的转型发展是国内钢铁行业唯一的突围之路, 横亘着三道需要全力突破的关隘。

第一道, 平衡发展模式。长期的粗犷式发展已使中国钢铁业在规模扩张方式、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资源供需等发展模式上失衡, 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亟须制度创新的支持。

第二道, 国际化发展。中国钢铁业国际化羸弱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驾驭国际市场运营的经验和能力, 核心是管理创新能力不足。

胶州秧歌与赣南采茶的“三道弯” 篇9

胶州秧歌和赣南采茶形式特点的共性, 使用道具和歌舞结合是汉族民间舞蹈胶州秧歌和赣南采茶的突出特点, 使用道具, 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容和抒发舞者的情感。拿两个舞种共同使用的折扇来说, 那千姿百态的舞扇动作, 对表达思想情绪、塑造人物性格、美化舞姿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还能根据舞蹈情节的要求, 模拟花或蝴蝶等许多形象。这种道具的运用, 都来自生活, 并经过艺术加工。它们和从生活中提炼的舞蹈动作与表演是谐调的, 并起美化舞蹈形象的作用。

胶州秧歌和赣南采茶舞蹈体态的共性“三道弯”。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扭、拧、抻、韧、碾”, “活动起来扭断腰”, 是徒步秧歌的一种, 由于它是徒步秧歌, 着重“扭”, 要“扭断腰”, 扭出“三弯九动十八态”, 这也是扭胶州秧歌要达到的水准, 如做胶州代表性的“丁字三步和倒丁字步碾步”动作时, 颈、腰、膝三个部位在适当的弯曲中变化;头、胸、跨、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在同一时值内各自朝同方向做持续的弧线运动;这就个部位的左右两侧又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向和轨迹, 形成了胶州秧歌“三弯、九劲、十八态”的外部运动特征, 形成了具有韧性与曲线美的“三道弯”外在形态, 动作细腻迷人, 柔美流畅, 注重形体传情, 着重刻画人物内在心态。再如舞蹈动作“小扭”, 俗称“扭断腰”, 虽然该动作节奏快、变化快, 但脚和膝部都要强调拧碾的过程, 腰部要随之而扭动, 每一拍都形成“三道弯”的体态。具体讲, 这“三弯”是扭起来要有“三道弯”的体态。汉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态, 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赣南采茶的“三道弯”同样也是扭出来的, 它是一个运动的形态, 是人体在舞蹈动作中所形成的体态曲线的流程, 给人一种内收和下沉感, 给人以“圆”的呈现。根据旧社会缠脚妇女从事轻微劳动的生活动作特征, 艺人们创造了脚跟着地的“小脚步” (“踩合步”) 和前脚掌着地的“拧步”, 突出地显示出女角“摇”的神态, 如春风摆柳, 轻松自如, 如檀香青烟, 静稳轻柔;如鲤鱼摆尾, 娇柔俏丽。呈现出明显的“三道弯”体态。

中国汉族民间舞与少数民间舞蹈的体态共性最突出的就数“三道弯”。 中国汉族民间舞中各种“扭”受力点各不相同, 大致区别为:北从腰背发力, 南从胯部发力, 重心上区别为:扭者 (北方) 重心高, 崴者 (南方) 重心低, 动作区别为:扭者 (北方) 手臂动作大, 崴者 (南方) 下肢运动大。各种民族民间舞蹈都独具特色, 这些舞蹈相互之间的审美理念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 就“三道弯”而言, 东方舞蹈中将头部、身躯与四肢组合统一为S型的姿态, 构成了这些舞蹈中最自然最基本的造型。“三道弯”是我国民间舞中常见的一种舞蹈体态。由于各民间舞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及其部位的高低, 律动与风格上均有较大差异, 因此, 同样是“三道弯”, 在不同的民间舞中却有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动态特征。简单分析胶州秧歌与赣南采茶“三道弯”的不同:

一是不同的动力根源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式。胶州秧歌的动力根源来自脚下的拧、碾, 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 在腰部形成一个“相”的中心点, 使身体在平面的基础上以腰部为中心在肩部和髋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 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 左部髋关节处也相应的往前, 两者形成向心的扭。肩、髋两个力点向心的扭动使胶州秧歌“三道弯”体态在横向拉出的同时又具有纵向转动的特点, 使“三道弯”体态动律在拧、碾、抻、韧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实感。赣南采茶歌舞的基本形态在表现上是, “男矮女高、男走女摇”。走“矮子步”是男角的舞姿基础。动作千变万化, 它始终以走“矮子步”为核心。动律在于“屈”, 每个动作都在双腿保持半蹲或全蹲的姿态中进行。在动作中出现“三道弯”的体态。

二是不同的动力根源受到不同的流变过程。胶州秧歌人称跑秧歌, 是徒步秧歌的一种, 由于它是徒步秧歌, 又着重“扭”, 要扭的“三道弯”、“九动十八态”。俗称“扭断腰”。因此, 胶州秧歌的“三道弯”的幅度更大、更夸张。形成了拧、碾中的流动的“三道弯”体态。加之曾有过踩寸子的历史, 脚总是以外沿的滚动来完成重心过渡, 脚下的拧劲儿促成了膝部的粘劲儿, 带动了腰的扭劲儿和手臂的抻劲儿, 整体动态给人一种张力。 胶州秧歌的“扭”主要是由脚下的“拧”、“碾”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 “扭”的当中形成特有的“三道弯”体态。我认为拧动与力动是相互统一, 有机结合的。也因此才构成了胶州秧歌独特的曲线艺术风格。如果没有拧动形成不了胶州秧歌的曲线体态。反之, 如果只有拧动而忽略了力动的延伸, 那“扭断腰”和“三道弯”体态也就无从说起。所以说, 拧动是胶州秧歌的筋骨, 力动是血液, 曲线则是胶州秧歌的外部形态。

赣南采茶主要根据旧社会缠脚妇女从事轻微劳动的生活动作特征, 艺人们创造了脚跟着地的“小脚步” (“踩合步”) 和前脚掌着地的“拧步”, 突出地显示出女角“摇”的神态, 如春风摆柳, 轻松自如, 如檀香青烟, 静稳轻柔;如鲤鱼摆尾, 娇柔俏丽。矮子步是赣南采茶舞蹈中的基本形体动作和舞姿, 其双腿前蹲, 脚跟提起, 趾尖落地, 向前移动。其中上身微微前倾, 屈膝半蹲, 这样从背、臀到屈膝的膝盖这一路线形成了汉族舞蹈典型的舞蹈体态“三道弯”体态。这一体态特征是由于赣南地处山区, 客家先民落脚赣南后, 靠山吃山, 垦荒种茶, 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 根据上山腿蹲, 挑担肩压的形体动作, 创作提炼而成。

汉族民间舞蹈因形式多样、内容复杂, 在日常的汉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学生对汉族民间舞蹈的各种舞蹈表演形式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如不及时对学生加以澄清, 对民间舞蹈的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等造成障碍。胶州秧歌体态的基本特征是明显的“三道弯”。这一特点在目前的舞蹈教学中运用的淋漓尽致。而“三道弯”在赣南采茶舞蹈教学中的运用方面还存在不足, 当前采茶舞蹈教学只采用单一的教学, 着重于“三绝”的教学, 而对于“三道弯”的教学运用甚少, 然而“三道弯”的运用可以更好的把采茶舞蹈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舞蹈形式。汉族民间舞女性舞蹈中都有“三道弯”的动律体态, 在各舞种的“三道弯”体态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一个微妙的不同点都来自其所在舞种一系列背景对它的影响。因此, 可以说在教学中掌握好各舞种的“三道弯”动律体态, 也就找到此舞种的精髓所在。“三道弯”既小又大, 有着广泛的内涵。因此, 加深对“三道弯”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摘要:中国幅员辽阔, 汉族人民分布在全国各地, 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的不同, 各地汉族民间舞蹈除了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外还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就对胶州秧歌与赣南采茶的共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辈子必须记住的三道题 篇10

老师继续问:“教学楼里有三个清洁工, 谁能叫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 ”这下大家都傻眼了:三年了, 怎么从来没留意过她们?

老师接着抛出了第三道题:“你是否打过自己的耳光? ”这一回, 所有的学生都“哧哧”地笑了起来。打自己耳光, 恐怕只有傻瓜或疯子才干得出来吧?

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了, 老师说话了:“‘人生’这门课程, 旨在引导我们树立正 确的人生 观和世界 观, 教导我们今后如何立身处世, 如何成人成才。今天的三道考题, 可以说是对同学们做了一个大概的检验。”

“第一题———记住 父母的生日。”老师在黑板上重重 地写下“孝道”两个字。“孝道教人善良, 心存孝道的人, 必定有善的根苗, 有善的根苗, 才可能开 出善花 , 结出善果。 ”

“第二题———记 住你身边每一个人的名字。 ”老师又写下了“尊重”两个字。“记住别人的名字, 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之一, 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使人宽厚。 基石宽厚方能负重, 人心宽厚方可立业。”

“最后一 题———如果你不记得父母的生日, 又叫不出清洁工人的名字, 那么, 你就该打自己一记耳光了。”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反省” 二字。“反省促人进步, 有反省才有悔悟, 有悔悟才会有进步, 才会有成才的可能。”

这三道看似简单的题实则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一个人善良与否, 决定了他将来是否有用;宽厚与否, 决定了他将如何发挥作用;而能否不断反省、不断进步, 则决定了他是否能持久向前, 越来越有用!

“三道”的道道 篇11

2003年8月3日,在北京天坛祈年殿,第29届奥运会会徽正式向全球发布。两方名为“奥运徽宝”的玉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用玉印是印章的最高规格。只见这两方玉体莹润细腻,印纽为古朴的盘龙造型,穿有红、黄、蓝、绿、黑五色真丝编织的绶带,四四方方的印盘底下刻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舞动的北京”。

此时此刻,“奥运徽宝”的制作者、现任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玉雕专业首席艺术指导老师王希伟,这才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用心打磨奥运徽宝

从2003年3月接到制作奥运徽宝的任务以来,王希伟没有一刻放松过。

“我当时在深圳制作一尊释迦牟尼的玉雕,接到任务后就直接回到了北京。奥组委希望6月份就能做出来,而且要做两个,时间非常紧!”

当时40岁的王希伟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玉雕大师了。

他19岁进入北京市玉器厂工作,23岁创作的玛瑙“观音”便获得了1986年全国玉雕评比总分第一名。这份成绩让他在获奖的第二年有幸参与了四大翡翠国宝之一——“四海腾欢”的制作工作。“四海腾欢”是当中唯一一个受国务院嘉奖的玉器,工作团队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集体奖。

带着这份荣誉,王希伟一路成绩斐然,成为“奥运徽宝”的操刀者之一。他和另一位玉雕大师董毓庆一起翻阅文献资料,去故宫博物院观摩收藏的大量印章,与专家组进行反复推敲论证,最终确定以清宫二十五宝、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五方御用国宝中的“奉天之宝”为奥运徽宝的制作原型,并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设计制作方案的初稿与效果图。

“但我们选料就选了一个多月,跑遍了北京周边、河南、青海、云南好多地方。玉器这个材料可遇不可求,找一对的东西非常难,材料的色泽、纹理、油润度都要一样。”

在这样的高要求下,王希伟切开了七八块大料,都不甚理想。最终,一块200多公斤、产自昆仑山的和田玉原料终于入得了王希伟的法眼。

“选完料,四四方方把料拉规矩了,没毛病了,方向纹理基本一样之后,还得琢磨这块料怎么制作。”

为了保证两方徽宝一致,王希伟和董毓庆不怕麻烦。

他们先是一个人出坯子,将两块料做出一个大型,两人再分别去做。做到五成活儿的时候,对换一下。做到七成活儿的时候,再换一下。做到九成活儿的时候,再换一下。之后便统一归到王希伟的手里,做收尾工作。“这样穿插着做,最后由一个人来做,手笔才能一模一样,才能统一,这也是很讲究的。”

玉雕需要一笔一刀慢慢地琢,这个过程要求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也需要时间。为了最终呈现出一对精益求精的顶级工艺品,奥组委将发布时间推迟到了八月。

“奥运徽宝有一个规格要求,那就是长宽112毫米,高130毫米。”王希伟介绍说,“112”代表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时正好是现代奥运历史112年,“130”则代表13亿中国人民。其中台面高29毫米,代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上面印纽的高度为96毫米,意寓着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印底的文字高度为5毫米,代表着五大洲。

“玉器雕刻很难有车工车出来的那份精准,手工艺一般很少能达到。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尺寸要求非常严格。”王希伟用手指比划道,“为了确保拿卡尺量的时候是112,不多一点不少一点,在最后成活儿的时候,要将尺寸做成112毫米3道。”

什么是112毫米3道呢?在车工的行话里,“道”是个单位,1毫米有10道,1道也就是1谬米。

“为什么要保证112毫米多三道呢?因为在最后抛光上光的时候还要磨掉一点粉,会有损耗。如果整做到112,到时候拿卡尺一量,准不到112。我们事先在一块废料的石头上做了实验,发现磨完之后整好少了三道,所以我们特意留了三道。”

三“道”,0.3毫米,这样微小、精确的要求在玉石雕刻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在很多人看来,即使差错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追求这三“道”,不会有人真的拿着卡尺去量。

但王希伟却不这么看。

“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王希伟直起身子,“一百多年,奥运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这太重要了!而且是拿玉器来做徽印,用玉器来介绍中国文化,这在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中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所以这件事情必须得认真对待!较这个真儿,在这个时候是应该的。不论是工艺设计还是精准程度,要让人从各方面都提不出异议来。”

精制亚投行和玺

王希伟一直以推崇中国玉文化为己任。除了奥运徽宝之外, 2015年他和北京工美集团总工艺师郭鸣一起为亚投行设计的和玺也是他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玉石文化的代表之作。

2016年1月16日,由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正式开业。在前一天,57尊开业礼品“AIIB和玺”赠送到了57个国家央行代表手中。

亚投行的成立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平崛起的标志。王希伟非常自豪,他创作和设计监制的玉器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又扮演了一次重要的角色。

“亚投行和玺是个印章,(玉体上)一面刻了‘AIIB和玺六个大字,另一面刻了北京天坛的图案,还刻了57个国家的名字,上面是一片瓦的形状,寓意‘一瓦成家,57个国家都是一个大家庭。”

王希伟说,亚投行和玺没有用中国传统的龙和凤,也是有讲究的,“考虑到世界各国的宗教信仰不一样,不能将我们民族文化的东西强加给人家。”选择用一片瓦的形式,在上面用了饕餮纹和简单的奎龙浮雕,将彰显中国文化的图腾寓意其中,含蓄而有意义。

“(57个国家央行代表)普遍反映还不错,效果挺好。”王希伟笑道,“部分地方我们还运用了现代激光刻字的方法,效果还挺好。”

王希伟还对他1999年给中国篮协做的CBA联赛总冠军奖杯记忆犹新。

“当时找到我的时候,我以为是让我仿照雷米特杯,也就是现在的大力神杯来做。”对于王希伟来说,仿作是容易的,但他不想做雷同的东西,给自己不断地出难题提要求。

“我就天天琢磨啊!后来,我在翻传统工艺的一本册子时,突然看到中国最早一个鼎的照片!”王希灵光一现,“哎,可以用这个造型啊,谁说篮球奖杯一定要用个飞人!鼎,问鼎,冠军,这个意义就很贴切!做完之后,他们特别喜欢,现在还在用!”

当古老的玉石与现代的激光相遇,这是创新。当起源于西方的现代运动与创作于东方的古老器皿结合,这也是创新。王希伟一直走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地追求极致。

把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在王希伟看来,这些讲究、跟自己较劲、追求创新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手工制作要提倡精、细、准,尤其是在技术领域。”王希伟指出,“虽然现在某些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不差,但在转化成具体东西的时候,缺乏工匠精神。”

除此之外,王希伟认为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工艺美术创新和传承上。“一直以来,玉器作为商品比较多,但是被赋予时代精神的玉器比较少。我们需要有这个时期、这个时代的工匠的特点和作风,要向世界推广我们中国传统工艺文化,这才有利于大国文化的发展。”

对于中国传统工艺,王希伟崇尚不已。“玉器的历史比瓷器青铜器还要早,在那个没有铁器的时代,要将玉石打出一个眼,需要磨碎多少石头、骨头和砂子?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相当的费劲。这样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要继续发扬,让世界的人都知道。”

2013年,王希伟接受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邀请,将工作室搬到了学校,成为了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的在职教师。

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80年,是一所工艺美术类技校。在20世纪90年代,整个工艺美术市场不太景气,北工美便停办了很多像珐琅、雕漆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工艺专业。2012年,北工美开始提出两个坚持,坚持工艺美术特色办学,坚持其他专业融入工艺美术教学内容,率先恢复了“燕京八绝”中玉雕工艺的教学。

“我们学校找到了王大师,他在业界非常知名,口碑极好。”北工美校长王世杰介绍道,“当时王大师选择答应我们的邀请,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因为他社会业务非常多,一旦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会损失很多收入。但他没有任何犹豫。”

如今,王希伟每周都要到学校来上课,手把手地教学生玉雕技艺。在学校的展览馆里,陈列着不少他指导过的学生的优秀作品。

目前,王希伟正在撰写一部关于玉器的教科书。“写了一年多,2016年七八月份可能就要成册印刷了。玉器很少有成册的书籍,关于记载中国玉器的发展史写得都是比较笼统,我这本书就是系统地介绍玉器,结合好多作品,教给爱好者和制作者一些磨玉的基本方法理论,形成一本比较规范的教科书。”

面对学生时,王希伟总是希望自己不仅能传播一种工艺技术,更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我一直认为做民族传统的东西是比较快乐的。一定要有人传,一定要有人学,这东西才有意义。”

王希伟大师简介

由三道阅读检测题引发的思考 篇12

六年级学生完成了三份阅读试卷, 我们统计了每一道阅读题的得分率, 通过比较, 发现每份试卷上得分率最低的题目分别是:

1.为什么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2.仔细读读上下文, 想想为什么要用“自然之道”作为文章的题目。

3.读了《理想的风筝》这篇文章, 你觉得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每一题的答案共有四个要点, 这四个要点正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答不全面或抓不住要点。第二题要联系文章表达的中心来回答, 但是很多学生就事论事, 逻辑思维没有从具体上升到一般的认识高度。第三题要求学生抓住文章中的“板书、提问、放风筝”等三处细节描写才能全面概括刘老师的形象, 但很多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很片面。综合分析这三道试题, 它们有一个相同之处, 都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得分率低则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忽略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于是我整理、分析了十几堂五、六年级的随堂听课记录, 得到以下几点收获。

一、从整体着眼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 我们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庖丁解牛”式的文本分析情况, 课堂充斥着琐碎的“十万个为什么”, 一篇完美的文章被搞得支离破碎。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教师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 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容量, 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来关照全文。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前, 还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细读书, 认真思考, 留足静思默想的时间,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 新课改实施以后, 课堂上多了师生、生生对话的现象,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 往往要综合多位学生的发言才能圆满解决。很多时候, 教师充当了总结者的角色, 学生只有被动地洗耳恭听。其实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发言的要点进行板书,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组织语言来梳理归纳, 让每个学生动口说一说。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文本的意识。

第三, 阅读教学一般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通过对听课记录的分析, 我发现课堂上第二个整体的落实情况有待加强。在教学中当我们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段 (即文章的点) 分析完后, 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就全文的结构、叙述的要点、人物的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即文章的面) , 因文而异地进行梳理、总结, 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使学生居高临下, 从俯视的角度统观全文, 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将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能力的提高。

二、聚焦课后习题, 落实能力的训练

备课时, 所有的教师都会认真钻研文本, 但不一定都会去钻研课后的习题。而把整册教材课后的习题都罗列出来加以细细研究的人就更少了。这些习题往往揭示着能力训练的重点, 隐含着学习方法, 体现着训练的循序渐进性。因此, 我们要重视课后的习题。

1. 研究课后习题, 把握训练重点。

细细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表达思想, 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各个年段是有侧重的, 如何确定各学期训练的重点呢?除了《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直接向我们作了要求外, 还可以根据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来确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研究课后的习题, 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来达成课标中的阶段目标。

笔者认为, 课后练习题揭示的训练目标要比课标中的阶段目标显得更细化, 更具体, 因此研究课后习题, 更有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教材的训练重点。

我罗列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后的习题,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来体会 (《2只拣儿童多处行》) 。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复述 (《10郑和远航》) 。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根据文中的过渡句来感受 (《13秦兵马俑》)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抓住每一自然段里的总起句来回答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篇课文的习题中都出现了整体把握课文的习题, 这些习题分别要求学生能根据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来回答, 很显然它提醒我们本学期可以把领会文章的表达顺序 (主要是游览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和表达方法 (主要是过渡、总分、并列、细节描写等) 作为这册教材整体把握课文能力的训练重点。目的明确了, 教师就有方向了。

2. 研究课后习题, 明确通过练习应达到的能力等级。

如何对待课后的习题?像回答这种整体把握课文的习题时, 学生表述有困难, 很多教师会把教参上的答案抄给学生, 要求他们背得滚瓜烂熟。这种简单、机械的操作现象让我想起了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和综合运用四个等级。学生通过课后每一道习题的练习应分别达到哪一个能力等级, 教师心中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如, 课后要求背诵的习题应达到识记与理解的等级。又如《秦兵马俑》的课后习题:“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通过这道习题的教学, 学生应该了解过渡句的特点、作用, 并能在习作时会用过渡句。以后当学生碰到试卷上有类似表达方法的文章, 他们就能运用过渡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 从而达到应用和综合运用的能力等级。

3. 研究课后习题, 重在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说三道四】推荐阅读:

上一篇:云计算加速软件服务化下一篇:考核评价模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