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精选7篇)
寂寥 篇1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中唐初期诗人韦应物 (737—792?) 的一首山水诗, 在我国念过初中语文的人几乎都能背诵。然而, 我们都读懂了吗?比如说, “幽草”指什么?四句诗是否有寄托?诗的魅力何在?
通行的唐诗选本都未对“幽草”作出解释。《中文大辞典》 (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 依据《诗经》中“有者狐, 率彼幽草”, 李白的诗“石黛刷幽草, 曾青泽古苔”, 以及韦应物这首诗, 以为“幽草”是指“深茂之草丛”, 以此来解读韦诗第一句:诗人唯独喜爱涧边“深茂之草丛”;则深感文理不通。在此诗的语境中, 诗人喜爱某一种植物, 才符合常理。“幽草”应该是指一种草, 即幽兰, 俗称草兰。正如韦应物在《拟古诗》 (其二) 中所云“黄鸟何关关, 幽兰亦靡靡”中的幽兰。韦氏在《贾常侍林亭燕集》中有句云“没露摘幽草, 涉烟玩轻舟”, 句中“幽草”显然不可能指“草丛”, 而必然是指幽兰。
有人认为, 这首诗是有寄托的。所谓“幽草安贫守节, 黄鹂居高媚时, 其喻仕宦世态, 寓意显然, 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 (《唐诗鉴赏辞典》第693 694页) 。这与那种“刺君子在下, 小人在上”的看法, 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果将幽草解读为幽兰, 以之喻君子, 还说得过去;将黄鹂喻之为“居高媚时”的小人, 则大可商榷。黄鹂, 又称黄莺、黄鸟、仓庚。在《诗经》中就曾以不同名字出现, 如:“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黄鸟于飞, 集于灌木, 其鸣喈喈”;“交交黄鸟, 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等。黄鹂的形象都是积极的、正面的。至于《小雅·黄鸟》云“黄鸟黄鸟, 无集于榖, 无啄我粟”, 此黄鸟作为起兴的形象, 确乎是负面的;但总体上看, 在《诗经》中, 它不具有典型性。唐诗中的黄鹂, 大多是美好的形象, 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漠漠水田飞白鹭, 隐隐夏木啭黄鹂”等, 看不出有君子小人之喻。将黄鹂当成“小人”的语义符号, 恐难以成立。笔者以为, 韦诗的头两句所写, 不过是滁州西涧的春天景象而已。如果将这首诗当作一幅山水画来读, 那么无论诗人情有独钟的涧边幽草, 还是在树丛中婉转啼鸣的黄鹂, 都是春天欣欣向荣的意象;可是诗人没有将这种暖的色调延伸下去, 而是笔锋陡转, 将幽草和黄鹂置于春雨潇潇、涧水暴涨、野渡无人的寂寥背景之下, 使得这暖色调消解在冷色的主调里, 透出作者心底的惆怅落寞的意绪。
韦应物为何如此观照滁州西涧的春天景致呢?这与他此时的心境有关。韦氏于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 夏天出任滁州 (今为安徽滁县) 刺史, 于次年 (783) 岁末辞职, 任期不到二年。滁州地处皖东山区, 辖三个县, 天宝年间只有二万多户人家、十五万多人口, 经过安史之乱, 人户大概要少得多。来到这么个穷地方, 出身高贵的韦应物赴任之初的兴奋心情不见了, 落寞的心绪日渐积累。“守郡卧秋阁, 四面尽荒山。此时听秋雨, 孤灯照窗间”。“吏散门掩阁, 鸟鸣山郡中”。“尽日高斋无一事, 芭蕉叶上独题诗”。“无术谬称简, 素餐空自嗟”。他在滁州写下的这些诗句, 无不流露出这位有良知的官吏对于年华虚度的苦闷。建中四年十月, 京师发生兵乱, 皇帝逃亡奉天 (今陕西乾县) , 国家再度陷入危机。诗人用诗表达他此时的焦急心情和赴敌报国的志向:“丈夫当为国, 破敌如摧山。何必事州府, 坐使鬓毛斑。” (《寄畅当》) 这年岁末, 诗人果然辞去滁州刺史的官职。兴元元年 (785) 元旦有诗写道:“昨日罢符竹, 家贫遂流连。部曲已多去, 车马不复全。”“听松南岩寺, 见月西涧泉。为政无异术, 当责岂望迁。”他的随护人员已先期离开滁州, 由于缺乏交通工具, 他本人只好滞留在这里。他当然希望得到升迁, 但心怀忐忑, 以为这是一种奢望。看来此时他已搬出府衙, 暂住在西涧附近的南岩寺了。诗人对西涧的风景无疑非常熟悉, 他将冷暖两种景物组接在同一个画面上, 也许是出于灵机一动, 但与他当时落寞的心境必定黯然相通。换言之, 诗中寥落的山水风景, 渗透着诗人落寞的意绪。读者免不了有疑问, 滁州并不近大海, 西涧何来春潮?宋代文豪欧阳修在滁州任太守时, 西涧竟然不复存在了, 只在城北有一条浅浅的小溪, “江潮不至”, 也无法行船。他在《书韦应物西涧诗后》怀疑韦应物“作佳句”, 而虚构出西涧的风景。其实, 韦应物有多首诗提到西涧景物, 并非虚拟。“春雨带潮晚来急”的“潮”, 不是江潮和海潮, 而是丰沛的春雨从各条小山溪纷纷注入西涧, 并在急雨的摧动下, 所形成的滚滚浪涌。这样的天气, 有谁还有胆量乘船过岸呢?摆渡的艄公自然回家了。“野渡无人舟自横”, 本是乡间的常见现象, 诗人却从中体味出一种空寂寥落的诗意, 不加修饰而点染出悠然的境界, 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正是韦应物的高明处。这种白描式的自然景象, 未必有什么微言大义在其中, 比如说“蕴涵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而忧伤的情怀”。笔者以为不必将诗境与作者的心境如此相扣, 还是做模糊的解读为好, 太落实反而生硬了。此诗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读者见仁见智, 各有体会, 恰恰说明它的魅力。它从视觉和听觉、动态与静态、暖色与冷色之间取得如此平衡与和谐, 堪称妙绝。
寂寥 篇2
当人们都已熟睡时,躺在床上的我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脑海中却有着一个答案,清晰着却又模糊。这样的太过于矛盾,反而让我模糊。我不解。更多的或许是我不大愿意面对这个答案。呵……久久,我竟然傻笑了起来。在家人熟睡时,脚步轻轻的来到了阳台,我害怕惊扰了每一个人,更怕别人打扰了我的世界。谁家的空调水又拍打在谁家的雨棚上,发出嘀嗒的声音。给十二时的夜晚带来一些声音,不是那么的嘈杂却又干扰了我的耳朵,坏了我的心情。但还好,听惯了流言蜚语,我能分辨更多的是与非。
躺在摇椅上,轻微的抬头就能看见一片天空。然而在我视线范围内,我没能看见一颗星星,正如现在的我,心就好似这片夜空,没有星星的点缀,也不见月亮的踪影。这样的.夜空是多么的空寂与孤独!黑暗,无边的黑暗。吞噬了我整个人。灵魂早已丢失。这样的天空的人儿怎么也不会找到自己想要的光明。
晚风轻轻拂过脸庞,像我期待的那只手一般抚摸着我的脸颊,是那么的轻柔,是如此的让我不舍。可风毕竟是风,匆匆的来过,给夏日里的我带来些许的凉意,让我不免喜欢上了风。而它又是那的无情,在匆忙中又消失了,而我却无法捕捉它的一丝痕迹。
强忍自己的那份情,默默的将它藏好,无人时,开着一盏灯,台灯下的我细读着只属于自己的所有。含着眼泪,不曾看见谁的眼泪。把谁的眼泪咽了回去。如当初咬了舌头,满口是血,却要忍着疼痛吞进肚里。这……又有谁知晓?
长大了,开始学会保护自己。我待不了的太多,我给予的太少。我伤害的太多,快乐的太少。生**山脚下的我。因为尘世的复杂,我却做不到超脱世俗。但我能做到冷酷无情。
我心里悄悄地落了根,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感觉多么陌生,多么格格不入。以自怜为衣,沉浸在自己的灰色世界。一个人卷缩在角落里,笼罩在暗色里,被寂寞吞噬着。一直在思索活着的理由,泪水在眼眶打转,不是不想振作,不是不想努力。也许我总是有借口吧。
喧嚣过后 注定寂寥 篇3
一年前,这个联盟成立的时候,我本人极不看好它(虽然我非常看好电动车的未来),并在《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上同时发表了《英雄不问出处 “抱团”何必央企》的言论予以抨击。我的观点是:市场化的联盟行为与“身份”无关,与身份有关的联盟不仅打击了那些无身份者(“团结了一小批,却打击了一大片”),也限制了有身份者自身(“妨碍甚至剥夺了央企自身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衍生观点现在看来都是正确的,在此不再赘述。而且实践也作出了回答:央企联盟在过去1年间没干成事,而超越央企范围的联盟却不时诞生。所以我认为,联盟是需要的,但央企联盟却是不需要的。央企电动车联盟的窘境,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不仅是在现在,而且会延续到将来。联盟秘书长孙国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委婉地表示:“现在还没到谈成绩的时候。”我们估且将它当成外交辞令好了。按照我的判断,联盟是注定不会有什么成绩的,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央企电动车联盟只会在一种情况下能出点成绩,那就是在一种强有力的个人意志推动的情况下。而这个“强有力的个人意志”,除了决策者本人,还会有谁呢?于是,我想,央企电动车联盟如果不是李荣融同志的“谢幕演出”,而是他的“开场白”,情况可能会好得多。那时候,相关部门可能会不计代价地动用资源,将它当成一件大事来办,而参与者也大多会从“讲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虽然它会付出巨大的看不见的“隐性”成本,但是它终究会有“看得见”的收益让人振奋。遗憾的是,李荣融在国资委主任任上7年没有抓这件事,却在退休之前作出了这样一个重大决定,而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我知道,李荣融作此决策绝对是好心,他看中了中国汽车、中国能源甚至中国经济的大势,延续了其“做大”国企的“大”思维,想干一件“大”事,为国分忧,也是为了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但是,我想说的是,想法好不一定能办成好事,这是被历史屡屡证明了的,是教训也是经验。当然,在此我也毫无影射“人走茶凉”之意,客观地说,继任者对战略进行适度调整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决策是不会受人事变动影响的,因为一旦实施起来,市场力量会替代个人力量成为真正的推动因素。
寂寥 篇4
诗圣杜甫的《阁夜》是一首深受读者喜欢的著名七律诗篇。全诗如下:
《阁夜》/[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多年来, 许多学者对尾联的注解存在很多的问题, 甚至有些解释存在严重的错误。
人教版高中教材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 指交游。音书, 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寂寥, 徒然感到寂寞。漫, 徒然、白白地。”。另外, 我查阅了《新华字典》, “交游”为“结交朋友”的意思。
在阅读上述解释文字时, 我感到特别困惑, 因此开始查阅相关文献, 也由此激发了我对科研探索的兴趣。
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 (1673—1769) 在《唐诗别裁》中给出的解释是:“[阁夜]结言贤愚同尽, 则目前人事, 远地音书, 亦付之寂寥而已”[沈德潜1998]。
我国著名文学史家、杜甫研究专家、被誉为“汉学伟人”的萧涤非 (1907~1991) 等人在《唐诗鉴赏词典》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音书, 词意平列。漫, 任便。这句说, 人事与音书, 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萧涤非等1983]。
《唐诗三百首》中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变迁音书断绝, 我寂寞无聊”。
2003年, 岳泽和在《语文月刊》一文中认为:“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是说, 诸葛亮 (卧龙) 和西汉末年“跃马而称帝”的公孙述 (跃马) 这些在历史上曾煊赫一时的人物, 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是化为黄土了吗?我们这些人又何必为自己的得失而挂怀呢?至于人事和音书, 就任其寂静无声吧!”[岳泽和2003]。
2004年, 仇桢在《语文教学之友》发表文章, 对“漫寂寥”的两种解释也提出了质疑, 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仇桢2004]。他分析后认为, “漫”即“满”, 引申为“全、都”, 因此认为“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意思为“如今人事‘岑’寂, ‘音书’杳然, 一片虚无”。
2011年寒假期间, 我通过网络版《全唐诗》查阅杜甫所有诗词,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杜甫的用词规律, 并且根据这些规律对《阁夜》尾联进行了初步的解析。于2011年2月在《文学教育》上撰文, 对“人事音书漫寂寥”作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人事”) ,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音书”) , 更是遁入无形空寂之中 (“寂寥”) [曹天璞2011]。这一解释与其他作者的解释截然不同!
本文是在上述论文基础上, 结合最近我的新的思考而写成。在本论文中, 我进一步从《阁夜》写作的社会背景分析、对杜甫有影响的历代诗人的作品、“寂寥”出处考证、杜甫全诗用词统计分析等角度, 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解析《阁夜》尾联的深刻内涵。
二.《阁夜》创作的社会背景
杜甫 (712-770) ,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肃宗时, 杜甫担任左拾遗。晚年曾入蜀, 在友人的推荐下, 杜甫担任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杜甫一身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 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韩愈高度赞美杜甫和李白诗词的艺术光辉:“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而元稹赞誉杜甫至极点:“上薄风雅, 下该沈宋, 言夺苏李, 气吞曹刘, 掩颜谢之孤高, 杂徐庾之流丽, 尽得古人之体势, 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由此可知杜甫对当时诗坛地位, 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杜甫长期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56岁的杜甫在古时已经属于老年人, 已经是穷困潦倒, 体弱多病。这年是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的春末, 他来到四川夔州。
“阁夜”, 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766年冬天西阁之夜所作, 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超然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 四川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 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诗人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 仿佛听到悲壮的鼓角声;诗歌诉说了兵乱之中黎民百姓的悲戚,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战乱的悲伤, 表达了由武侯庙、白帝庙而产生的对历史变迁、贤愚同尽的感慨。
全诗虽有感时悲壮之情, 也藏历史超然之愫。
三.从多重角度分析“人事”、“音书”和“寂寥”的内涵
我首先分析“人事”一词。基本方法是通过检索在线版《全唐诗》 (网址http://www.chinapoesy.com/) 、在线版《唐诗三百首》 (网址http://www.chinapoesy.com/) 搜索含有上述词语的诗词, 然后从中总结出《阁夜》中“人事”的内涵。
3.1杜甫关于“人事”的基本内涵
通过检索在线版《全唐诗》 (网址http://www.chinapoesy.com/) , 我发现, 杜甫还有以下12首诗中使用了“人事”一词, 参见表1。
*源自的先后次序与《全唐诗》同。
根据上述表中的诗句, 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除了第8行外, 可以确定的是, 杜甫在诗词创作使用“人事”一词时, 其内涵基本一致, 大致为“人世间的事情”!
作为补充, 我查阅了在线版《唐诗三百首》, 收集的含有“人事”的诗有王维《桃源行》诗中的“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中的“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 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上述两处“人事”都是“人世间的事情”的意思。
那么, 能否由此确定《阁夜》中的“人事”也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事情”, 而不是如人教版教材给出的含义“交游”呢?本文第4节“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中将给出答案。
3.2杜甫关于“音书”的基本内涵
下文来分析“音书”一词。除了《阁夜》之外, 杜甫还四首诗使用了“音书”一词, 参见表2。
从上表可以发现, 杜甫和其他诗人在使用“音书”一词时有以下规律:除了《阁夜》外, 杜甫的“人事”用法和其他诗人基本一致, 总有一个字或词与它搭配, 例如“静不来”、“稀”、“滞”、“断”等, 形成“音书静”、“音书稀”、“音书绝”、“音书断”等, 而不是单独使用。并且, “音书”的含义比较明确——基本含义为“音讯、书信”之意。
那么, 能否就采用上述基本内涵来解释《阁夜》尾联呢?本文第4节“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中将给出答案。
3.3杜甫关于“寂寥”的内涵
为了便于把握杜甫关于“寂寥”的基本内涵, 我们先来探讨“寂寥”一词的起源及其基本内涵。
3.3.1“寂寥”的起源
“寂寥”一词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 (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 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名论著, 是我国历史上首部最为系统的哲学著作, 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来源。传说中,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所写, 共分上、下两篇, 上篇为《德经》, 下篇为《道经》, 共计81章。后人将前37章归为《道经》, 后43章归为《德经》。
在《道经》第25章中, 有:“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上述断言的大意是:有一物混然而成, 它存于天地形成之前;听不到它的声音, 也看不见它的形体, 寂静而空阔, 它独立长存, 永不停息, 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歇;它为万物的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勉强取字为“道”, 勉强给取名为“大”。…
从上述解解中不难看出, “寂寥”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涵:“寂”, 无声;“寥”, 无形, 空阔。但是, “寂寥”在此毫无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内心寂寞空虚”之意。
“寂寥”一词也出现于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 (约前77—前6) 编辑的《楚辞》中。刘向在《楚辞》中收录了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 以及刘向本人的作品《九叹》, 计十六篇。刘向编写的《楚辞》现已遗失。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对《楚辞》进行了增补、注解, 形成了《楚辞章句》。
刘向的《九叹》中又包括《逢纷》、《离世》、《怨思》、《远逝》、《惜贤》、《忧苦》、《愍命》、《思古》、《远游》。
在《惜贤》篇中, 刘向有诗句“声嗷嗷以寂寥兮, 顾僕夫之憔悴”, 其中按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的注解:“寂寥, 空无人民之貌也”。据此, “声嗷嗷以寂寥兮”可以理解为“[屈原]向这一世界大声呐喊, 表述自己的高洁与忠贞, 但是没有任何人回应———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回应, 一律都沒有, 就象在他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一样。”
根据以上分析, 我认为, 用现代汉语解释, “寂寥”的最基本内涵有两点: (1) “寂静而空阔无形”, (2) “空无人民”。
另外, 《四角号码词典》对“寂寥”也有“寂静而空阔”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寂寥”有“寂静;空旷”的解释。这些解释类似于 (1) 的含义。
在此值得再次强调的是, “寂寥”的基本内涵中没有现代人们所说的“内心寂寞空虚”之意。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现代人对《阁夜》尾联解释有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3.3.2杜甫关于“寂寥”的内涵
除了《阁夜》之外, 杜甫在其它诗词中也使用了“寂寥”一词。通过对在线《全唐诗》的检索, 我搜到了含有“寂寥”的诗, 共计15首, 最后整理成表3。
表3关于“寂寥”的含义是我查阅资料所得到, 第10行《阁夜》中“寂寥”的内涵是本节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所以用问号标记。
*源自的先后次序与《全唐诗》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 除《阁夜》外, 在杜甫诗词中, “寂寥”内涵共有四种:
1) 寂静无声;2) 孤单空落;3) 冷落萧条;4) 死亡。
同时也可以看出, “寂寥”在杜甫诗歌中的演变十分复杂。这很可能就是导致众多学者对《阁夜》尾联下句给出不同解释的一个重要原因!
3.3.3从对杜甫有影响的前辈诗人以及诗友中寻找“寂寥”内涵
我们能否根据3.3.2节的分析认为, 《阁夜》中的“寂寥”一定是表3中四个解释之一呢?或者说“寂寥”在杜甫的认知世界里还有其它可能解释吗?
直接回答上述问题是困难!本节试图通过“人物影响关系分析”的思想, 从影响杜甫的前辈诗人和诗友的诗歌中获得线索。从诗歌发展的历史中, 先前时代诗人的传世不朽诗歌对后世诗人具有重要影响, 同一时代的诗友之间也有相互赠诗的“传统”。根据这一认识, 我查阅了杜甫大量的诗词文献, 从杜甫自身诗词中, 我整理了可能对杜甫有影响的前辈诗人和同代诗友的列表。然后, 再从这些诗人的诗词中找到出现“寂寥”的诗词, 并且分析它们的涵义, 以此来回答本节开始所提出的问题。
图1总结了杜甫诗词中或赞美或讴歌的10位著名诗人的姓名, 也给出了杜甫的相关诗词名 (其实还有其它诗词, 图1仅列出一首, 其它部分相关诗词在下文中略有提及) 。下面对这些诗词一一分析, 并且分析诗词所提及的诗人的作品中出现的“寂寥”一词。
图1:杜甫诗词中提出对杜甫有影响的著名诗人关系图
3.3.3.1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七
杜甫在叙述自己的作诗经验时, 写下一首诗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苦用心。
其中, “二谢”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大诗人谢灵运和谢朓, “阴何”是指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著名阴铿、何逊。该诗反应了“[杜甫]欲以大小谢之性灵而兼学阴、何之苦诣也” (《石洲诗话》云) 。由此可以看出, 杜甫的创作受到谢灵运、谢朓、阴铿、何逊的极大影响。
事实上, 我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 获知谢灵运、谢朓、阴铿、何逊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和历史地位。
谢灵运 (385—433年) 为南朝宋代著名诗人。又以袭封康乐公, 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 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 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从谢灵运开始, 山水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脁 (464—499年) 为南朝萧齐文学家。出身世族, 母亲为宋文帝第五女长城公主。谢脁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唐代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脁的诗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 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
阴铿 (约511-约563年) 为南北朝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 以写景见长, 尤善描写江上景色。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 后人并称为“阴何”, 对唐代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 (指李白) 有长句, 往往似阴铿。”足可见阴铿对后世的影响。
何逊 (约477—518年) 为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出身贫寒, 仕途很不得志。他诗情婉转, 意境隽美, 深为后世诗人杜甫等赏识。梁代天监间, 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 有咏梅佳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何逊一身寂寞苦闷, 寄情于梅花, 杜甫有诗“东阁官梅动诗兴, 还如何逊在扬州”。
以上四位诗人含有“寂寥”的诗句在表4中给出 (参见第3.3.4节) 。
3.3.3.2杜甫《戏为六绝句》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首联为“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足见庾信对杜甫的影响。
庾信 (513—581年) 为南北朝诗人。字子山。南阳新野 (今河南) 人。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 是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直接影响着唐代的诗风, 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说是唐诗的先驱。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表达了对庾信的赞美。
庾信对后人的影响也是至深。例如, 宋祁的“庾信真愁否, 仍能用斛量” (《秋日四首之一》) , 张耒的“已老冯唐犹不遇, 思归庾信正多愁” (《归马二首之一》) , 黄庭坚的“庾郎三九常安乐。使有万钱无处著”。
庾信共有三首诗中含有“寂寥”一词,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3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杜甫在《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讲述了与高适的友情:“故人何寂寞, 今我独凄凉。老去才难尽, 秋来兴甚长”。
高适 (约702—765) 为唐代著名诗人。曾在宋中居住, 与李白、杜甫结交甚密。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 其诗歌尚质主理, 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 有游侠之气。他曾游梁宋, 躬耕自给, 因此其诗歌反映的层面较广阔。
高适有两首诗出现“寂寥”一词,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4杜甫《寄岑嘉州 (州据蜀江外) 》
杜甫在《寄岑嘉州 (州据蜀江外) 》一诗中有诗句:“不见故人十年馀, 不道故人无素书”, 其中因岑参曾任嘉州刺史, 因此他被世人称为“岑嘉州”。
岑参 (约715—770) 是唐代著名诗人。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岑参10岁左右, 父亲去世, 家境渐困。他刻苦学习, 遍读经史。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岑参写了不少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思乡之情的诗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 渐趋消沉, 隐逸思想在诗中多有体现。
岑参有一首诗用到“寂寥”一词,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5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与李白的友情极深, 744年 (玄宗天宝三年) , 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是年夏, 初遇李白于东都。秋, 游梁﹑宋, 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曾渡河游王屋山, 谒道士华盖君, 而其人已亡。745年 (宗天宝四年) , 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秋后至兖州, 时李白避归东鲁。杜甫与同游, 感情甚密。
杜甫写了许多反应与李白友情的诗篇。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写到:“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情真意切。除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还包括《寄李白二十韵》、《赠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 兼呈李白》、《饮中八仙歌》、《梦李白二首》、《冬日有怀李白》等。
李白 (701—762年) 为中国唐朝诗人, 有“诗仙”之称,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 他有铮铮傲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醉累月轻王侯”, “天子呼来不上船”, 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 他表现得目中无人, 桀傲不驯。
李白有一首诗用到“寂寥”,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6杜甫《陈拾遗宅》
杜甫对陈子昂的复古革新主张和诗歌成就赞赏有加, 在《陈拾遗宅》写到:“有才继骚雅, 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 名与日月悬”。杜甫本人的五言咏怀诗深受陈子昂《感遇》诗的影响。
陈子昂 (约661—702年) 为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 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历任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现存诗共100多首, 其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 继承学习《诗经》和魏晋时中原诗人阮籍《咏怀》诗的兴寄传统和汉魏风骨。陈子昂还有《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等100多首传世佳作。
陈子昂有一首诗用到“寂寥”,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7杜审言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约645—708) 为初唐杰出诗人。唐高宗咸亨进士,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 称“文章四友”, 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 格律谨严。
查遍杜审言诗集, 未见含有“寂寥”。
3.3.4杜甫诗中“寂寥”可能内涵的总结
根据3.3.2和3.3.3的分析, 我总结了一张表格, 给出了影响杜甫的诗人以及他们诗歌中出现的“寂寥”诗句。
根据表4, 我推断在杜甫诗歌中, “寂寥”一词除了四种可能的内涵外, 可能还会有“寂静空阔”、“寂静空阔无形”的内涵。因此, 结合3.3.2节的分析, 我认为, 杜甫在使用“寂寥”一词时, 其可能的基本内涵有六种:
1) 寂静无声;
2) 孤单空落;
3) 冷落萧条;
4) 死亡;
5) 寂静空阔;
6) 寂静空阔无形。
这一结论为解释《阁夜》中的“寂寥”一词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 《阁夜》中的“寂寥”的内涵应该为上述六种内涵之一。下一节将详细分析“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深刻内涵。
四.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慢寂寥”新解
前面, 我给出了杜甫以及其他诗人使用“人事”、“音书”和“寂寥”的可能内涵。结合对《阁夜》全诗的人事, 我对“人事音书漫寂寥”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
首先, 我从关涉角度分析《阁夜》的整体描述特点。
在诗人的整首诗中, 首联、额联、颈联写诗人所见、所闻, 都是关于从感官出发, 反映现实世界, 属于“关于现实的”内容, 并没有“关于自己”的内容。尾联的上句写所忆, 是写历史的, 也没有“关于自己”的内容。如果尾联下句“人事音书漫寂寥”是“关于自己”的内容, 显得与整首诗不协调。因此, 将该句理解为“人事变迁音书断绝, 我寂寞无聊”不够贴切, 因为这种理解使得“人事音书漫寂寥”是“关于自己”的了。
第二, 虽然“终”为副词, 解释为“终归”, 但是在“卧龙跃马终黄土”中的“终”具有“终成”的意思, 因此“终”在功能上实为动词。因此“人事音书漫寂寥”中的“漫”字应该具有动词功能。因此, “漫”作为“任凭”、“随它去”似乎不当, 也与全诗完美的对仗性——“催-霁”、“声-影”、“闻-起”、“终-漫”——也不相称。
第三, 根据杜甫和其他诗人使用“音书”一词的上下文来看, 使用“音书”的诗句前后总有一个字或词与它搭配 (例如“音书静”、“音书稀”、“音书绝”、“音书断”等) , 而不是单独使用。因此, “人事音书漫寂寥”中的“音书”不是“音书杳然”的意思, 也不是如“远地音书”的意识。
第四, 根据从多重角度对“寂寥”分析的结果, “寂寥”在《阁夜》中没有寂寞的含义, 这一点与大多数学者的注解完全不同。结合“卧龙跃马”一句, 将它解释为“寂静无声”、“寂静空阔”或“寂静空阔无形”更加贴切。
综合上述四个要点, 我得出以下结论:
(1) 教材把“人事”理解为“交游”, 似乎欠妥。“交游”意指“结交朋友”, 内涵太窄, 与“卧龙句”不相称。我认为, 应该按照诗人杜甫的习惯用法, 将“人事”理解为“人世间的事情”, 或者理解为“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愁和失意之事”。
(2) 根据杜甫和其他诗人的习惯用法, “音书”不具有“音书断绝”、“音书杳然”的意思, 这与教材中的解释、《唐诗三百首》的解释、仇桢的解释、清代诗人沈德潜得解释等截然不同。我认为, 应该将“音书”理解为“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情感”。这一理解更加准确。
(3) 诗人在写出追忆历史的“卧龙句”后, 似乎意犹未尽, 需要由下一句的“人事音书漫寂寥”来对照、应答。而这种应答应该是一种宿命论式的断言。因此, 紧扣上句的意思 (即“贤人枭雄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人物同归黄土”) , “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反映现实与未来。
(4) 借助“卧龙句”可以看出, 作者在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因此“人事句”应该对这种感慨进行回荡, 从《阁夜》全诗可以看出, 前三联的上句反应了现实的“阳”、“悲壮”和历史的“强人”等力量的一面, 下句则回荡着现实的“阴”、“柔”、“弱”的一面。因此, 我认为, “人事音书漫寂寥”的理解应该尊重这一对仗的规律。
终上所述, 《阁夜》尾联中的“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理解为“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本文从社会背景、对杜甫有影响的历代诗人的作品、“寂寥”出处考证等角度, 运用归纳分析、类比分析、相关分析和诗词对仗分析等思想, 对诗圣杜甫名篇《阁夜》中的“人事”、“音书”和“寂寥”进行了详细剖析。我认为, “人事”指“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而不是“交游”的意思, 也不完全指“人事变迁”) , “音书”指“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而不是指“音书断绝”, 也不完全等同于“朋友之间的慰藉”) , “寂寥”指“无声无形” (而不是指“寂寞”) 。
通过上述分析, 我得出了“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新解释, 即“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最后, 通览《阁夜》全诗, 结合“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新解释, 我除了体会到诗人在那个不眠之夜, 对现实的感慨, 对百姓的忧伤, 也体会到诗人对人、事、物无情历史规律的超然。
摘要:唐代诗人杜甫的《阁夜》是一首深受读者喜欢的著名七律诗篇。作者描绘了自然冬夜景色的壮美, 诉说了兵乱战伐之中黎民百姓的悲戚, 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流露了诗人自己的空寂和无奈的心绪。后人对《阁夜》末联下句“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注解莫衷一是, 令人茫然。例如, 人教版教材给出此句的注释是:人事, 指交游。音书, 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寂寥, 徒然感到寂寞。漫, 徒然、白白地。又如,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的解释是:结言“贤愚同尽, 则目前人事, 远地音书, 亦付之寂寥而已”。再如, 《唐诗鉴赏词典》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音书, 词意平列。漫, 任便。这句说, 人事与音书, 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为准确理解尾联, 尤其是“人事音书漫寂寥”的内涵, 我从两个方面展开的研究: (1) 从社会和文化的双重视角, 我分析了当时杜甫所处的社会背景、可能影响杜甫的诗人, 同时探讨了“寂寥”的出处和两个基本内涵; (2) 查阅了大量的唐诗资料、电子词典等工具书, 通过归纳分析、类比分析、相关分析和诗词对仗分析等思想, 分析杜甫本人以及其他诗人的在使用“人事”、“音书”和“寂寥”等用词的特点规律。通过上述分析, 我认为, “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理解为“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关键词:《阁夜》,创作背景,“人事”,“音书”,“寂寥”
参考文献
[1]沈德潜 (清) :《唐诗别裁》。岳麓书社出版年, 1998年。
[2]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
[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
[4]仇桢:“漫寂寥”别解。《语文教学之友》, 2004年, 第10期, 第33页。
[5]岳泽和:《杜甫律诗五首》注释辨误, 《语文月刊》, 2003年12期, 第40-41页。
[6]曹天璞: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 《文学教育》, 2011年3月, 第84-86页。
[7]《汉语大词典》见http://cd.kdd.cc。
[8]《全唐诗》见http://www.chinapoesy.com/。
逢秋,便是寂寥 篇5
盛秋那五彩缤纷的色彩,不在是突兀的彰显着,单一的色彩不知不觉逐渐拉开了序幕,渐深的黄叶片片的游离在秋风萧瑟里,凋谢的七叶花瓣四处飘散着,零落在秋的大地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怎么理不去。
天空,几处淡云,山间,一袭薄雾,川里,云烟缭绕,这一切,在不知不觉中,静静的沉默在秋的怀抱里。初秋的花容月貌慢慢点缀上了凄凉,悲寂的妆容,当初的清秀依稀可便,而淡漠的表情总是带着几分凝重,片片秋叶飘零,粒粒草絮纷飞,总想拭去她犹豫的脸庞,但悄然而至的秋风带走了一切。
落叶,流水,清风,逢秋便是凄美,我不知怎样用一支瘦笔去描绘,无意间的落笔便是句句的寂寥。以往,写惯了秋的唯美,而当下,落寞的心情却衬托出了一季的秋凉,一个人,多想徜徉在凄婉的音乐里,望着枯黄一季的暮秋颜色,独自漂泊,埋醉。
黄叶曼舞,秋雨绵绵填了几多柔情,脚下的落叶越积越多,曾不忍心去踩踏,可多愁的心终是难以平复,最终一步步的踩了下去。望穿秋水,也许只有在相思的笔尖才会想起,可孤冷的心奈何不去秋了填情。那些画家手里的颜料下,描绘出落叶殆尽后唯美的骨感,还有那些作家手里的笔下,书写出落叶尽染的丰韵,于我不是画家,亦不是作家,也画不出,写不出落叶的优美柔情,唯有借着落叶的飘零诉说着这一季秋凉日的多愁善感。
九月菊艳,起于春,始于秋,花枝招展的背后,饱经了春秋的渲染,或是曾经的浮华千世,还是如今的淡漠嫣然,终是在秋凉的渐渐安静里含蓄散去。秋风依旧,轻嗅一季秋凉的味道,别后的寒烟,苍老了一世的容颜。
烟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加快了脚步,执手相依的情侣依偎的更紧,就怕一袭秋风将彼此分开;放学归来的孩童,顾不得闲谈,各自夹紧书包飞奔在家的路上,生怕淋湿衣襟;街边树下的老人,握紧了手里的拐杖,蹒跚的脚步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雨雾里。一季清冷多雨的时节,牵起风花雪里的爱恨情仇,挥不去伤感的节奏,随着凄婉的音乐,更多的是痛彻心扉,苦断衷肠。
秋,在诗人的笔下却是唯美,多情的,每每看到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的意境,在刘禹锡的笔下描写的淋漓尽致,那些伤感、寂寥、凄凉、孤独的字眼一去不复返,当我置身于醉美的秋景里,感受不到她的唯美意境,却多了几分惆怅,忧伤的心情,试着用随风飘零的落叶带去一切,可终究难卷事实的伤痛。
逢秋未必悲寂寥 篇6
秋天是一个凉爽的季节。俗话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的凉爽,让备受酷暑折磨的人们得到了解放。身处凉爽的秋天,远比在夏季的“八卦炉”中挣扎惬意得多。
秋天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季节。记得有一天,我正走在上学路上,突然一阵秋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又忽地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叠翠流金的地毯!虽然那场面只如昙花一现,但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秋天是包含丰收喜悦的季节。每年秋天,菜市场里总会堆满各种各样正当时令的蔬菜,水果店里总会推出新鲜的水果。如果你走过稻田,你会发现,农民伯伯们在自己一望无际的地里收割,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天就是这样一个浪漫、美丽又包含丰收的喜悦的季节!
我爱秋天,你呢?
【嘉宾评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本文的中心思想,与刘禹锡的这句诗不谋而合。小作者列举了秋天的多种美景,表现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此外,“总—分—总”结构的使用,让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 里 德
张静江:寂寥“民国吕不韦” 篇7
1950年9月,74岁的国民党元老张静江在纽约病逝。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为之题写了“痛失导师”的挽词,国民党中央党部还特设灵堂,党内几乎所有元老均参加了公祭。
身后备极哀荣,生前却是门庭冷落。寓居美国的岁月中,张静江疾病缠身,终日靠吃斋念佛,苦度残生。
这一切,皆源于张静江当年的一笔投资。
命运在他见到孙中山的那一刻,似已注定。
奇遇
革命党人冯自由的《革命逸史》中,记载了孙中山的一段奇遇。
“君非实行革命之孙某乎?闻名久矣。”1906年春,一艘赴法国的游轮上,中国同盟会领导人孙中山遇见了一个名叫张静江的怪人。
尽管他的正式身份是清廷驻法公使随员,可一开口,竟是意图襄助革命——“余亦深信非革命不能救中国。近数年在法国经商,获资数万,甚欲为君之助,君如有需,请随时电知。余当悉力以应。”
一个投资者竟然从天而降,孙中山一时有些不敢相信。不管怎样,他与张静江约定,将来如果需要用钱,可以给张拍电报,如拍“A”字即是一万元,拍“B”字即是两万元,依此类推。
1907年,东京同盟会本部经费拮据,孙叶山忽然想起了去年的约定。他按照张静江留下的地址,试着拍了一个“c”字的电报过去,不久,竟然真有三万法郎汇到。东京本部一时“顿呈活气”。
自轮船上相见后,只要孙中山有电报筹款,张静江从不回绝,如1911年3月广州黄花岗起义,1912年彭家珍刺杀“宗社党”领袖良弼等,张静江均在背后予以财力支持,堪称名副其实的幕后推手。孙中山对张静江极为感激,曾说:“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出资最勇而多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后来孙中山干脆称其为“革命圣人”。而人们送给张静江的另一个外号,也许更加精准——“现代吕不韦”。
让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营地的一声枪响,迅速演变成波及全国的革命高潮。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进入了收官阶段。
革命党一方,远在巴黎的张静江得知这个消息兴奋异常,随即启程返回上海。此前,他在写给吴稚晖的信中提到,“中山资格最老,人格文明,若南京一下,我党必联名请其速来欧洲。”无疑,他已经看到,列强的选择是决定未来中国谁主沉浮的重要因素。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竭力争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却遭到冷遇。例如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即称“一般认为袁世凯是今日中国最有能力的人物”。至于孙中山,“无论从其品质和能力看,此间人士都不认为他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以孙中山能控制局势“是很可疑的”。至于孙中山之前得到列强的一些贷款承诺,也全然没有了下文。南京政权立即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难。
如何经理一个新生国家?“不善理财”的张静江和其他革命党人都给不出完美答案。
孙中山原本打算“以武力扫除北京势力”,但四处碰壁的窘境,令他只得接受南北和议。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取而代之,跳脱于大清棋局的这个强人,成为了最大的胜利者。在此之前,张静江已经返回巴黎专心打理生意,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国党力竭,只有小为休息,然后研究根本之解决”。字里行间,透出一丝落寞。
然而,事情还没完。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两天后身亡。世人一致认定袁世凯为主谋,全国局势骤然紧张。很快。孙中山祭起了“二次革命”的大旗。张静江闻讯从巴黎马不停蹄地赶回上海。血本无归的风险,在他面前影影绰绰。
这位巨商的唯一选择,就是孤注一掷。转身
1913年7月18日,陈其美奉孙中山之命在上海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攻打江南制造局。张静江不仅捐资助饷,还一反常态地从幕后走到幕前,他不顾腿疾亲临前线,视察战事进展。
无奈力量差距悬殊,仅仅几个月时间,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先后被北洋军击溃,孙中山、黄兴等人重新流亡海外。张静江也在通缉之列,他在南浔的住宅被查封,在上海的资产受到监视。最为致命的打击是,张氏族人生怕受到其连累,为了保全财产,联名向政府呈文,要求驱逐张静江出族,请求备案。这对于一个豪门望族而言,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张静江败得体无完肤。
张静江开始着手培植新的强人,一位名叫蒋介石的幸运儿进入他的视野。
蒋介石原本是陈其美的手下,被张静江视作可造之材。1916年5月,陈其美惨遭袁世凯暗杀后不久,张静江与蒋介石结为兄弟,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提携随即开始。种种襄助,尽心尽力,蒋介石将自己与张静江的相逢视为“枯木逢春”。
1925年7月,蒋介石被张静江提名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导北伐事宜。
翻盘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梦碎
1926年7月,蒋介石于广州誓师,举兵北伐。张静江以国民党代主席的身份坐镇广州,为蒋介石看家护院。仅一年时间,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张作霖的军队,革命党人一雪前耻。
这个消息,张静江无疑等候了很多年。
1927年,张静江就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据李力经回忆,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吴兴县政府调阅“南浔镇张氏弟兄驱逐张人杰出族”的全部档案,阅后吩咐秘书“此件要传之子孙,存入银行保管箱!”
此言一出,张氏族人立即慌作一团,赶紧设宴欢迎他衣锦还乡。席间,张静江志得意满,告诉大家:“革命是破坏工作,现在破坏成功,我要开始建设了,请诸位多多帮忙!”
但是,辉煌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
北伐之后,蒋介石意犹未尽,将主要精力投入在武装“剿共”和对西南、西北等地方军阀的战斗中,一切政策均以战争需要为准。张静江对此十分不满,不仅频频指责,还对蒋介石的指示阳奉阴违,这让今非昔比的蒋介石恼火不已。
蒋介石开始有意打击张静江在国民政府中的威望,他借一起治安案件,对张静江为省长的浙江治安大加批评,并将“训令”转载于各报。张静江气愤之极:“要我辞职,何必玩这种手段!”乃主动辞去浙江省长,但能令他成就功业的建委会委员长,张静江不让。
蒋介石自有办法。1931年6月,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决议“建设委员会应将属于各部主管事业分别移交各部主管”。不久又成立了由宋子文领导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将建委会彻底架空。曾经帮助张静江实现梦想的强人,最终将他的梦想击得粉碎。
张静江心灰意冷。从那以后,他逐渐远离了国民党权力核心。
1936年8月,印光法师抵上海,张静江专程登门拜访,聆听法师讲道。离别时,印光对张静江耳语数句,张静江突然大哭,自觉大彻大悟。1938年,建委会被撤销,张静江得到一笔“照顾费”后,从香港启程赴国外治病。临行,他伤感地说道:“此去恐尸骨亦难回本土了。”当被问及是否电告蒋介石,张静江怒道:“我去哪里是我的自由,用不着通知他!”
1950年,吃斋念佛、少问政事的张静江病逝于纽约。
据说,淡出政坛后。每当看到年轻的僚属和亲戚,张静江总要劝道:“不要做官,没有做头!”他还对人说:“我一生被人利用,今后将不再给人利用了。”兜兜转转,终于恢复了一丝无政府主义者的本色。
有时对儿子讲起家世,张静江也会提及祖父当年的荣光:“因为张家人对朝廷立了功,作为回报,官家给了盐票,从此经营盐业,就更加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