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的近义词

2024-07-03

寂寥的近义词(共8篇)

寂寥的近义词 篇1

寂寥的近义词_寂寥词语造句大全

基本解释

[释义]

(形)〈书〉寂寞,空旷。

[构成]

并列式:寂+寥

[例句]

寂寥的田野非常荒凉。(作定语)

近义词

寥寂、孤独、寂寞、僻静、宁静、寂然、清静、沉寂、沉静、安静、寂静

反义词

热闹、喧哗

英文翻译

1.[书] (寂静; 空旷) solitary; lonesome

详细解释

◎ 寂寥 jìliáo

(1) [open;be deserted and lonely]∶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still]∶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 注:“寂寥,无形体也。”《楚辞・刘向<九叹・惜贤>》:“声嗷嗷以寂寥兮,顾W夫之憔悴。” 王逸 注:“寂寥,空无人民之貌也。”《云笈七`》卷二:“混元者,记事於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未形,寂寥何有?”

(2).寂静无声;沉寂。《古文苑・枚乘<忘忧馆柳赋>》:“j啾唧,萧条寂寥。” 章樵 注:“j,大音;啾唧,小音。并寂然无声。”《宋书・隐逸传论》:“若夫千载寂寥,圣人不出,则大贤自晦。”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宁调元 《立秋柬钝剑松江》诗:“江海悲冥灭,音尘久寂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

(3).引申指死亡。 南朝 梁 费昶 《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 扬云 已寂寥,今君拖抑薄!

(4).空旷;高远;辽阔。《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纷天地,寂寥宇宙。” 李善 注:“寂寥,旷远之貌也。” 唐 王维 《登河北城楼作》诗:“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f。” 巴金 《利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下面是那寒冷的、寂寥的、大雪封闭了的荒原。”

相关内容

用寂寥造句

实际上她早已厌倦了和佩尼斯顿太太共同度过的寂寥生活。

好象荒原吐出来的寂寥,完全集中在这个从荒原出现的脸上。

疲倦的背包它不问我是否寂寥。

宇宙原本一片寂寥,黑色,荒凉。

你客厅里的椅子,是否寂寥空虚?

寂寥的是心情,黯淡的是灵魂。

难以想象的生活之干涩和寂寥。

你是我一个人的,我一个人的,我寂寥的梦幻中的居住者!

生命只是一场寂寥的马戏,我们孤独的表演自己。

(二)

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寂寥的盛典之后,往往被迫学会的,是沉默,是承受。

我在那儿演奏了扬琴,虽然弹得不怎么样,可是多少?除了老人的烦闷寂寥。

最是辛苦做茶人,山上不仅生活寂寥,还得“校长兼敲钟” ,不时巡山,监工。

这位年轻女士放弃了加尔各答的幸福生活和数代同堂的大家族,选择了一场包办婚姻和纽约的一套寂寥公寓。

此刻,马状怪物于寂寥之空中复长大矣,大得犹如天空本身,漫无边际,朦朦胧胧出现于室女座24之上端。

于是,他放下了四周的细纱床帏,定了定神睡了下去。这时他听见黑夜长叹了一声,打破了寂寥。

这分离扯碎了我的心。别担心,我很快就会来陪伴你。生死茫茫,尘世间没有你,这满腔的衷肠凭谁倾诉?这只影的寂寥复有何欢?

我紧随冬日冷风的视角,独自前行,抒发了一个人远离家乡故土的寂寥与一片思乡之情,以表达我当时初到德国的感受和心情。

由于internet自身的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低廉性的特点,但一阵热炒后的电子商务在经历一段萧条的网络购物后却又走向了寂寥无声。

1.寂寥的近义词

2.精彩的近义词

3.割舍的近义词

4.分外的近义词是什么

5.要挟的近义词

6.着迷的近义词

7.孤独的反义词及近义词有哪些

8.美妙的近义词

9.放纵的近义词

10.高兴的近义词

寂寥的近义词 篇2

诗圣杜甫的《阁夜》是一首深受读者喜欢的著名七律诗篇。全诗如下:

《阁夜》/[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多年来, 许多学者对尾联的注解存在很多的问题, 甚至有些解释存在严重的错误。

人教版高中教材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 指交游。音书, 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寂寥, 徒然感到寂寞。漫, 徒然、白白地。”。另外, 我查阅了《新华字典》, “交游”为“结交朋友”的意思。

在阅读上述解释文字时, 我感到特别困惑, 因此开始查阅相关文献, 也由此激发了我对科研探索的兴趣。

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 (1673—1769) 在《唐诗别裁》中给出的解释是:“[阁夜]结言贤愚同尽, 则目前人事, 远地音书, 亦付之寂寥而已”[沈德潜1998]。

我国著名文学史家、杜甫研究专家、被誉为“汉学伟人”的萧涤非 (1907~1991) 等人在《唐诗鉴赏词典》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音书, 词意平列。漫, 任便。这句说, 人事与音书, 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萧涤非等1983]。

《唐诗三百首》中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变迁音书断绝, 我寂寞无聊”。

2003年, 岳泽和在《语文月刊》一文中认为:“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是说, 诸葛亮 (卧龙) 和西汉末年“跃马而称帝”的公孙述 (跃马) 这些在历史上曾煊赫一时的人物, 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是化为黄土了吗?我们这些人又何必为自己的得失而挂怀呢?至于人事和音书, 就任其寂静无声吧!”[岳泽和2003]。

2004年, 仇桢在《语文教学之友》发表文章, 对“漫寂寥”的两种解释也提出了质疑, 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仇桢2004]。他分析后认为, “漫”即“满”, 引申为“全、都”, 因此认为“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意思为“如今人事‘岑’寂, ‘音书’杳然, 一片虚无”。

2011年寒假期间, 我通过网络版《全唐诗》查阅杜甫所有诗词,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杜甫的用词规律, 并且根据这些规律对《阁夜》尾联进行了初步的解析。于2011年2月在《文学教育》上撰文, 对“人事音书漫寂寥”作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人事”) ,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音书”) , 更是遁入无形空寂之中 (“寂寥”) [曹天璞2011]。这一解释与其他作者的解释截然不同!

本文是在上述论文基础上, 结合最近我的新的思考而写成。在本论文中, 我进一步从《阁夜》写作的社会背景分析、对杜甫有影响的历代诗人的作品、“寂寥”出处考证、杜甫全诗用词统计分析等角度, 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解析《阁夜》尾联的深刻内涵。

二.《阁夜》创作的社会背景

杜甫 (712-770) ,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肃宗时, 杜甫担任左拾遗。晚年曾入蜀, 在友人的推荐下, 杜甫担任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杜甫一身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 一生写下了1000多首诗, 被后世尊称为“诗圣”。韩愈高度赞美杜甫和李白诗词的艺术光辉:“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而元稹赞誉杜甫至极点:“上薄风雅, 下该沈宋, 言夺苏李, 气吞曹刘, 掩颜谢之孤高, 杂徐庾之流丽, 尽得古人之体势, 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由此可知杜甫对当时诗坛地位, 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杜甫长期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56岁的杜甫在古时已经属于老年人, 已经是穷困潦倒, 体弱多病。这年是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的春末, 他来到四川夔州。

“阁夜”, 即西阁之夜。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766年冬天西阁之夜所作, 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超然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 四川发生了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的连年混战, 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诗人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 仿佛听到悲壮的鼓角声;诗歌诉说了兵乱之中黎民百姓的悲戚,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战乱的悲伤, 表达了由武侯庙、白帝庙而产生的对历史变迁、贤愚同尽的感慨。

全诗虽有感时悲壮之情, 也藏历史超然之愫。

三.从多重角度分析“人事”、“音书”和“寂寥”的内涵

我首先分析“人事”一词。基本方法是通过检索在线版《全唐诗》 (网址http://www.chinapoesy.com/) 、在线版《唐诗三百首》 (网址http://www.chinapoesy.com/) 搜索含有上述词语的诗词, 然后从中总结出《阁夜》中“人事”的内涵。

3.1杜甫关于“人事”的基本内涵

通过检索在线版《全唐诗》 (网址http://www.chinapoesy.com/) , 我发现, 杜甫还有以下12首诗中使用了“人事”一词, 参见表1。

*源自的先后次序与《全唐诗》同。

根据上述表中的诗句, 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除了第8行外, 可以确定的是, 杜甫在诗词创作使用“人事”一词时, 其内涵基本一致, 大致为“人世间的事情”!

作为补充, 我查阅了在线版《唐诗三百首》, 收集的含有“人事”的诗有王维《桃源行》诗中的“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中的“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 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上述两处“人事”都是“人世间的事情”的意思。

那么, 能否由此确定《阁夜》中的“人事”也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事情”, 而不是如人教版教材给出的含义“交游”呢?本文第4节“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中将给出答案。

3.2杜甫关于“音书”的基本内涵

下文来分析“音书”一词。除了《阁夜》之外, 杜甫还四首诗使用了“音书”一词, 参见表2。

从上表可以发现, 杜甫和其他诗人在使用“音书”一词时有以下规律:除了《阁夜》外, 杜甫的“人事”用法和其他诗人基本一致, 总有一个字或词与它搭配, 例如“静不来”、“稀”、“滞”、“断”等, 形成“音书静”、“音书稀”、“音书绝”、“音书断”等, 而不是单独使用。并且, “音书”的含义比较明确——基本含义为“音讯、书信”之意。

那么, 能否就采用上述基本内涵来解释《阁夜》尾联呢?本文第4节“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中将给出答案。

3.3杜甫关于“寂寥”的内涵

为了便于把握杜甫关于“寂寥”的基本内涵, 我们先来探讨“寂寥”一词的起源及其基本内涵。

3.3.1“寂寥”的起源

“寂寥”一词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老子 (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 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名论著, 是我国历史上首部最为系统的哲学著作, 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来源。传说中,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所写, 共分上、下两篇, 上篇为《德经》, 下篇为《道经》, 共计81章。后人将前37章归为《道经》, 后43章归为《德经》。

在《道经》第25章中, 有:“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上述断言的大意是:有一物混然而成, 它存于天地形成之前;听不到它的声音, 也看不见它的形体, 寂静而空阔, 它独立长存, 永不停息, 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歇;它为万物的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勉强取字为“道”, 勉强给取名为“大”。…

从上述解解中不难看出, “寂寥”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涵:“寂”, 无声;“寥”, 无形, 空阔。但是, “寂寥”在此毫无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内心寂寞空虚”之意。

“寂寥”一词也出现于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 (约前77—前6) 编辑的《楚辞》中。刘向在《楚辞》中收录了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 以及刘向本人的作品《九叹》, 计十六篇。刘向编写的《楚辞》现已遗失。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对《楚辞》进行了增补、注解, 形成了《楚辞章句》。

刘向的《九叹》中又包括《逢纷》、《离世》、《怨思》、《远逝》、《惜贤》、《忧苦》、《愍命》、《思古》、《远游》。

在《惜贤》篇中, 刘向有诗句“声嗷嗷以寂寥兮, 顾僕夫之憔悴”, 其中按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的注解:“寂寥, 空无人民之貌也”。据此, “声嗷嗷以寂寥兮”可以理解为“[屈原]向这一世界大声呐喊, 表述自己的高洁与忠贞, 但是没有任何人回应———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回应, 一律都沒有, 就象在他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一样。”

根据以上分析, 我认为, 用现代汉语解释, “寂寥”的最基本内涵有两点: (1) “寂静而空阔无形”, (2) “空无人民”。

另外, 《四角号码词典》对“寂寥”也有“寂静而空阔”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寂寥”有“寂静;空旷”的解释。这些解释类似于 (1) 的含义。

在此值得再次强调的是, “寂寥”的基本内涵中没有现代人们所说的“内心寂寞空虚”之意。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现代人对《阁夜》尾联解释有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3.3.2杜甫关于“寂寥”的内涵

除了《阁夜》之外, 杜甫在其它诗词中也使用了“寂寥”一词。通过对在线《全唐诗》的检索, 我搜到了含有“寂寥”的诗, 共计15首, 最后整理成表3。

表3关于“寂寥”的含义是我查阅资料所得到, 第10行《阁夜》中“寂寥”的内涵是本节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所以用问号标记。

*源自的先后次序与《全唐诗》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 除《阁夜》外, 在杜甫诗词中, “寂寥”内涵共有四种:

1) 寂静无声;2) 孤单空落;3) 冷落萧条;4) 死亡。

同时也可以看出, “寂寥”在杜甫诗歌中的演变十分复杂。这很可能就是导致众多学者对《阁夜》尾联下句给出不同解释的一个重要原因!

3.3.3从对杜甫有影响的前辈诗人以及诗友中寻找“寂寥”内涵

我们能否根据3.3.2节的分析认为, 《阁夜》中的“寂寥”一定是表3中四个解释之一呢?或者说“寂寥”在杜甫的认知世界里还有其它可能解释吗?

直接回答上述问题是困难!本节试图通过“人物影响关系分析”的思想, 从影响杜甫的前辈诗人和诗友的诗歌中获得线索。从诗歌发展的历史中, 先前时代诗人的传世不朽诗歌对后世诗人具有重要影响, 同一时代的诗友之间也有相互赠诗的“传统”。根据这一认识, 我查阅了杜甫大量的诗词文献, 从杜甫自身诗词中, 我整理了可能对杜甫有影响的前辈诗人和同代诗友的列表。然后, 再从这些诗人的诗词中找到出现“寂寥”的诗词, 并且分析它们的涵义, 以此来回答本节开始所提出的问题。

图1总结了杜甫诗词中或赞美或讴歌的10位著名诗人的姓名, 也给出了杜甫的相关诗词名 (其实还有其它诗词, 图1仅列出一首, 其它部分相关诗词在下文中略有提及) 。下面对这些诗词一一分析, 并且分析诗词所提及的诗人的作品中出现的“寂寥”一词。

图1:杜甫诗词中提出对杜甫有影响的著名诗人关系图

3.3.3.1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七

杜甫在叙述自己的作诗经验时, 写下一首诗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苦用心。

其中, “二谢”指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大诗人谢灵运和谢朓, “阴何”是指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著名阴铿、何逊。该诗反应了“[杜甫]欲以大小谢之性灵而兼学阴、何之苦诣也” (《石洲诗话》云) 。由此可以看出, 杜甫的创作受到谢灵运、谢朓、阴铿、何逊的极大影响。

事实上, 我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 获知谢灵运、谢朓、阴铿、何逊在当时的文学地位和历史地位。

谢灵运 (385—433年) 为南朝宋代著名诗人。又以袭封康乐公, 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 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 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从谢灵运开始, 山水诗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脁 (464—499年) 为南朝萧齐文学家。出身世族, 母亲为宋文帝第五女长城公主。谢脁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对近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唐代诗人李白对谢脁最为倾心;清代王士禛《论诗绝句》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脁的诗不仅影响了唐代诗人, 而且影响了一代诗风。

阴铿 (约511-约563年) 为南北朝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 以写景见长, 尤善描写江上景色。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 后人并称为“阴何”, 对唐代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 (指李白) 有长句, 往往似阴铿。”足可见阴铿对后世的影响。

何逊 (约477—518年) 为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出身贫寒, 仕途很不得志。他诗情婉转, 意境隽美, 深为后世诗人杜甫等赏识。梁代天监间, 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 有咏梅佳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何逊一身寂寞苦闷, 寄情于梅花, 杜甫有诗“东阁官梅动诗兴, 还如何逊在扬州”。

以上四位诗人含有“寂寥”的诗句在表4中给出 (参见第3.3.4节) 。

3.3.3.2杜甫《戏为六绝句》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首联为“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足见庾信对杜甫的影响。

庾信 (513—581年) 为南北朝诗人。字子山。南阳新野 (今河南) 人。庾信是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诗人, 是南北朝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诗直接影响着唐代的诗风, 在一定程度上, 也可说是唐诗的先驱。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表达了对庾信的赞美。

庾信对后人的影响也是至深。例如, 宋祁的“庾信真愁否, 仍能用斛量” (《秋日四首之一》) , 张耒的“已老冯唐犹不遇, 思归庾信正多愁” (《归马二首之一》) , 黄庭坚的“庾郎三九常安乐。使有万钱无处著”。

庾信共有三首诗中含有“寂寥”一词,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3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杜甫在《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讲述了与高适的友情:“故人何寂寞, 今我独凄凉。老去才难尽, 秋来兴甚长”。

高适 (约702—765) 为唐代著名诗人。曾在宋中居住, 与李白、杜甫结交甚密。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 其诗歌尚质主理, 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 有游侠之气。他曾游梁宋, 躬耕自给, 因此其诗歌反映的层面较广阔。

高适有两首诗出现“寂寥”一词,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4杜甫《寄岑嘉州 (州据蜀江外) 》

杜甫在《寄岑嘉州 (州据蜀江外) 》一诗中有诗句:“不见故人十年馀, 不道故人无素书”, 其中因岑参曾任嘉州刺史, 因此他被世人称为“岑嘉州”。

岑参 (约715—770) 是唐代著名诗人。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岑参10岁左右, 父亲去世, 家境渐困。他刻苦学习, 遍读经史。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岑参写了不少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思乡之情的诗歌。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 渐趋消沉, 隐逸思想在诗中多有体现。

岑参有一首诗用到“寂寥”一词,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5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与李白的友情极深, 744年 (玄宗天宝三年) , 杜甫三十三岁。在东都。是年夏, 初遇李白于东都。秋, 游梁﹑宋, 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曾渡河游王屋山, 谒道士华盖君, 而其人已亡。745年 (宗天宝四年) , 杜甫三十四岁。再游齐﹑鲁。秋后至兖州, 时李白避归东鲁。杜甫与同游, 感情甚密。

杜甫写了许多反应与李白友情的诗篇。在《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写到:“李侯有佳句, 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 怜君如弟兄”, 情真意切。除了《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还包括《寄李白二十韵》、《赠李白》、《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 兼呈李白》、《饮中八仙歌》、《梦李白二首》、《冬日有怀李白》等。

李白 (701—762年) 为中国唐朝诗人, 有“诗仙”之称, 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 有《李太白集》传世。李白的性格是高傲的, 他有铮铮傲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醉累月轻王侯”, “天子呼来不上船”, 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 他表现得目中无人, 桀傲不驯。

李白有一首诗用到“寂寥”,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6杜甫《陈拾遗宅》

杜甫对陈子昂的复古革新主张和诗歌成就赞赏有加, 在《陈拾遗宅》写到:“有才继骚雅, 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 名与日月悬”。杜甫本人的五言咏怀诗深受陈子昂《感遇》诗的影响。

陈子昂 (约661—702年) 为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 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历任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 现存诗共100多首, 其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 继承学习《诗经》和魏晋时中原诗人阮籍《咏怀》诗的兴寄传统和汉魏风骨。陈子昂还有《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等100多首传世佳作。

陈子昂有一首诗用到“寂寥”, 参见表4 (请见第3.3.4节) 。

3.3.3.7杜审言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约645—708) 为初唐杰出诗人。唐高宗咸亨进士,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 称“文章四友”, 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 格律谨严。

查遍杜审言诗集, 未见含有“寂寥”。

3.3.4杜甫诗中“寂寥”可能内涵的总结

根据3.3.2和3.3.3的分析, 我总结了一张表格, 给出了影响杜甫的诗人以及他们诗歌中出现的“寂寥”诗句。

根据表4, 我推断在杜甫诗歌中, “寂寥”一词除了四种可能的内涵外, 可能还会有“寂静空阔”、“寂静空阔无形”的内涵。因此, 结合3.3.2节的分析, 我认为, 杜甫在使用“寂寥”一词时, 其可能的基本内涵有六种:

1) 寂静无声;

2) 孤单空落;

3) 冷落萧条;

4) 死亡;

5) 寂静空阔;

6) 寂静空阔无形。

这一结论为解释《阁夜》中的“寂寥”一词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 《阁夜》中的“寂寥”的内涵应该为上述六种内涵之一。下一节将详细分析“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深刻内涵。

四.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慢寂寥”新解

前面, 我给出了杜甫以及其他诗人使用“人事”、“音书”和“寂寥”的可能内涵。结合对《阁夜》全诗的人事, 我对“人事音书漫寂寥”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

首先, 我从关涉角度分析《阁夜》的整体描述特点。

在诗人的整首诗中, 首联、额联、颈联写诗人所见、所闻, 都是关于从感官出发, 反映现实世界, 属于“关于现实的”内容, 并没有“关于自己”的内容。尾联的上句写所忆, 是写历史的, 也没有“关于自己”的内容。如果尾联下句“人事音书漫寂寥”是“关于自己”的内容, 显得与整首诗不协调。因此, 将该句理解为“人事变迁音书断绝, 我寂寞无聊”不够贴切, 因为这种理解使得“人事音书漫寂寥”是“关于自己”的了。

第二, 虽然“终”为副词, 解释为“终归”, 但是在“卧龙跃马终黄土”中的“终”具有“终成”的意思, 因此“终”在功能上实为动词。因此“人事音书漫寂寥”中的“漫”字应该具有动词功能。因此, “漫”作为“任凭”、“随它去”似乎不当, 也与全诗完美的对仗性——“催-霁”、“声-影”、“闻-起”、“终-漫”——也不相称。

第三, 根据杜甫和其他诗人使用“音书”一词的上下文来看, 使用“音书”的诗句前后总有一个字或词与它搭配 (例如“音书静”、“音书稀”、“音书绝”、“音书断”等) , 而不是单独使用。因此, “人事音书漫寂寥”中的“音书”不是“音书杳然”的意思, 也不是如“远地音书”的意识。

第四, 根据从多重角度对“寂寥”分析的结果, “寂寥”在《阁夜》中没有寂寞的含义, 这一点与大多数学者的注解完全不同。结合“卧龙跃马”一句, 将它解释为“寂静无声”、“寂静空阔”或“寂静空阔无形”更加贴切。

综合上述四个要点, 我得出以下结论:

(1) 教材把“人事”理解为“交游”, 似乎欠妥。“交游”意指“结交朋友”, 内涵太窄, 与“卧龙句”不相称。我认为, 应该按照诗人杜甫的习惯用法, 将“人事”理解为“人世间的事情”, 或者理解为“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愁和失意之事”。

(2) 根据杜甫和其他诗人的习惯用法, “音书”不具有“音书断绝”、“音书杳然”的意思, 这与教材中的解释、《唐诗三百首》的解释、仇桢的解释、清代诗人沈德潜得解释等截然不同。我认为, 应该将“音书”理解为“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情感”。这一理解更加准确。

(3) 诗人在写出追忆历史的“卧龙句”后, 似乎意犹未尽, 需要由下一句的“人事音书漫寂寥”来对照、应答。而这种应答应该是一种宿命论式的断言。因此, 紧扣上句的意思 (即“贤人枭雄这些实实在在存在的历史人物同归黄土”) , “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反映现实与未来。

(4) 借助“卧龙句”可以看出, 作者在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因此“人事句”应该对这种感慨进行回荡, 从《阁夜》全诗可以看出, 前三联的上句反应了现实的“阳”、“悲壮”和历史的“强人”等力量的一面, 下句则回荡着现实的“阴”、“柔”、“弱”的一面。因此, 我认为, “人事音书漫寂寥”的理解应该尊重这一对仗的规律。

终上所述, 《阁夜》尾联中的“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理解为“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本文从社会背景、对杜甫有影响的历代诗人的作品、“寂寥”出处考证等角度, 运用归纳分析、类比分析、相关分析和诗词对仗分析等思想, 对诗圣杜甫名篇《阁夜》中的“人事”、“音书”和“寂寥”进行了详细剖析。我认为, “人事”指“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而不是“交游”的意思, 也不完全指“人事变迁”) , “音书”指“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而不是指“音书断绝”, 也不完全等同于“朋友之间的慰藉”) , “寂寥”指“无声无形” (而不是指“寂寞”) 。

通过上述分析, 我得出了“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新解释, 即“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最后, 通览《阁夜》全诗, 结合“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新解释, 我除了体会到诗人在那个不眠之夜, 对现实的感慨, 对百姓的忧伤, 也体会到诗人对人、事、物无情历史规律的超然。

摘要:唐代诗人杜甫的《阁夜》是一首深受读者喜欢的著名七律诗篇。作者描绘了自然冬夜景色的壮美, 诉说了兵乱战伐之中黎民百姓的悲戚, 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流露了诗人自己的空寂和无奈的心绪。后人对《阁夜》末联下句“人事音书漫寂寥”的注解莫衷一是, 令人茫然。例如, 人教版教材给出此句的注释是:人事, 指交游。音书, 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寂寥, 徒然感到寂寞。漫, 徒然、白白地。又如,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的解释是:结言“贤愚同尽, 则目前人事, 远地音书, 亦付之寂寥而已”。再如, 《唐诗鉴赏词典》对“人事音书漫寂寥”的解释为“人事音书, 词意平列。漫, 任便。这句说, 人事与音书, 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为准确理解尾联, 尤其是“人事音书漫寂寥”的内涵, 我从两个方面展开的研究: (1) 从社会和文化的双重视角, 我分析了当时杜甫所处的社会背景、可能影响杜甫的诗人, 同时探讨了“寂寥”的出处和两个基本内涵; (2) 查阅了大量的唐诗资料、电子词典等工具书, 通过归纳分析、类比分析、相关分析和诗词对仗分析等思想, 分析杜甫本人以及其他诗人的在使用“人事”、“音书”和“寂寥”等用词的特点规律。通过上述分析, 我认为, “人事音书漫寂寥”应该理解为“现今世俗中发生的大如战乱之事、小如个人的离别和失意之事, 亲朋间通过音讯和书信建立的关系和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 遁入无声无形之中”。

关键词:《阁夜》,创作背景,“人事”,“音书”,“寂寥”

参考文献

[1]沈德潜 (清) :《唐诗别裁》。岳麓书社出版年, 1998年。

[2]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

[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

[4]仇桢:“漫寂寥”别解。《语文教学之友》, 2004年, 第10期, 第33页。

[5]岳泽和:《杜甫律诗五首》注释辨误, 《语文月刊》, 2003年12期, 第40-41页。

[6]曹天璞:杜甫《阁夜》中“人事音书漫寂寥”新解, 《文学教育》, 2011年3月, 第84-86页。

[7]《汉语大词典》见http://cd.kdd.cc。

[8]《全唐诗》见http://www.chinapoesy.com/。

成长的寂寥 篇3

关键词:宫本辉 《泥河》 死亡 友谊

宫本辉1977年发表的《泥河》是他的首部作品,他因此而获得当年的太宰治奖。1978年,他以《莹川》荣膺芥川龙之奖。《泥河》《莹川》和不久后创作的《道顿堀川》一起,被称为“川的三部曲”,并都在八十年代被搬上银幕。在《泥河》中,宫本辉通过叙述一个八岁少年,在短暂夏季的遭际,穿插死亡与生命的对立、重现,细致地描绘了一个少年的心路历程。

一、三次与死亡有关的经验

宫本辉的作品始终萦绕着一种宁静而淡漠的疏离感。这种疏离如同受过禅宗佛教影响那般,对于生和死的变幻叙述,都能以沉重凝持的笔调,没有阻碍地平静书写。在《泥河》中,关于死亡的叙述一共出现了三处。

第一处在小说开篇,开柳食堂面店的信雄家,坐着一个和信雄的父亲晋平差不多年纪的男子,他是开着运货马车的人,在店家里休息。休息后要上路,因为过桥时坡度过大,货物太沉重,马无法爬上去,忙乱中,这个人被自己的马踩死了。八岁的信雄目睹了这一切。仿佛是一瞬的事,在店里闲谈时,这男子甚至提到了战争中自己濒死的经历,亦提及马上就要换一辆二手货车了,然而命运的车轮是如此无常,片刻之后,这个人的生命之火已经熄灭。

八岁的孩童,或许还来不及深刻体悟死亡的意义,信雄只是出神地望着雨中窗外的桥,在那儿他看到一个少年伫立的身影。他出门走近少年,发觉了这个人想要偷去死去男子的铁屑,于是搭话制止。说话间,他们突然发现河中出现了一条淡墨色的大鲤鱼,“事实上,鲤鱼的长度大约有信雄的身高那么长,一片一片的鱼鳞边缘还镶着滚着淡红的线,圆滚滚的躯体下方似乎还放射出某种妖异的光芒。”[1](P14)带着一些浪漫天真的幻想,信雄与喜一因为突然出现的鲤鱼精而结缘。喜一和姐姐银子住在船上,他们的父亲在战争中受伤去世,他们的母亲为了养家,成为了妓女,两个孩子已经明白了母亲在做什么事情。而和喜一同年的信雄对这种让人羞于启齿的事情并不明了,一段友谊慢慢展开,也终于在信雄突然撞破事情真相时,悲伤地结束了。此时,赶货人的死成为故事的开关,成全了喜一和信雄的相识。

第二处“死亡”的出现,发生在采沙蚕为生的、年过七十的孤寡老人身上。那天,河面上铺满了光辉,信雄一早醒来,百无聊赖地眺望在船上捕沙蚕的老人。信雄回头看看正在睡觉的父亲晋平,再度回首眺望河面时,突然发现老人不见了。只有老人的渔船在微微晃动。信雄告诉了晋平,报案后,却在河中无论如何都打捞不出老人的尸体。信雄被传唤去做笔录,因为没有看见老爷爷失踪的瞬间,推测说老人或许是被鲤鱼精吃掉了。警察无奈地放他们回家。信雄的父亲提到了搬往新潟,想做一些“更有干劲的事”。“我也曾经死过一次,那个马车叔叔死的那一天,真的就在那一天,我的身体宛如被绞干了一般。”晋平对八岁的儿子讲述着自己经历的死亡。晋平随后提起战争时期,除他自己之外,那个唯一没战死的同伴村冈。村冈经历了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地终于回国复原后,却坠崖而死。更让晋平唏嘘世事无常。战后两年,有神风特攻队的青年,为了战败一事而在街上乱砍。晋平持着反战的态度:“‘傻瓜,对那些只凭着一张明信片就和妻儿硬生生分离、赶往部队报到的家伙们,这不是胜利或失败,这只是生或死的问题啊!”随后,晋平的话引出了整篇小说隐藏的生命哲学——“小雄,一定要拼命活下去,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如自己所愿……”[2](P35)

鉴于人生中那未可知的存在的诱惑,八岁的信雄“心中激起异常寂寥的回响。”此时,马车男子,山下丸号上的老爷爷,以及父亲在听说他和喜一交了朋友以后让他晚上不要去船上的叮嘱,一切“就像纠结不清的线头盘绕在信雄原本思绪单纯的心上。”八岁的少年在一个夏天遇到了太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无忧的童年在蒙昧中逐渐受到命运里自觉意识的叨扰。“这种氛围及审美效果的产生根本上来自于作家在一个寻常故事的叙述中,突然地切入一个次要人物的死,从而影响波及到其它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命运,并造成这些人物对自身命运的某种预感, 再进而导致读者对于自己人生的某种深深的感悟、慨叹以及思考。”[3]虽然萦绕在悲哀的死亡氛围里,但父亲晋平那种“要拼命活下去”的态度,那种刚强的乐观,在无形中支撑起了可能会遭遇变故不幸的家。

第三处的“死亡”,是一只雏鸟的尸体。“凡是掉落在路旁会发光的东西或是突然引起兴致的物品,信雄一律塞在口袋里,之后随即忘记自己曾经捡起什么东西。”[4](P44)信雄和喜一发现了满身泥巴的雏鸽,此时,随着两人的深入交往,信雄已触碰到了一种秘密的边缘。当他去船上找喜一玩耍时,只有他们的母亲在船上。“房间内总觉得弥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香味,一股细密的汗水与她体内悄然释放出的倦意混合而成、娇媚女性特有的气息。信雄自己没想太多,但这股气息中潜藏的某种痛楚却弄得他喘不过气。刹那之间,信雄再也静不下心来。同时,心中又升起一种渴望,希望就这样一直坐在这位母亲的身旁。”[5](P46)在这里,作为吉普赛女郎的“母亲”身份,有微妙的形象,一方面是长者,有着母亲慈爱、纯洁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女性,作为柔媚的女人带来的诱惑,她在不经意间唤醒了信雄的性意识。此后不久,信雄几乎每天都去船屋,“他并不是为了来和喜一、银子玩,而是为了能待在那苍白瘦弱、易流汗的母亲身旁。除了没去想那股以无形力量诱惑着自己的奇妙香味究竟是什么之外,就连自己心境的转变,信雄也未觉察到。”[6](P52)而在当时,当有男人来找喜一母亲时,信雄落荒而逃,在码头的栏杆上等待喜一。喜一提着水桶,见面时两人一起回到船边。信雄已经体会到了喜一觑到了船内除母亲还有他人,他故意在倒水时发出很大的声响,此刻信雄却已经体会到了喜一在掩盖着什么的心灵。通过极其细微的心理对照,宫本辉把生活里幽微难言的心境,以细腻的手法,静静地讲述。而其中,关于成长的叙述,则体现了温柔的善意。

两人过桥时看到一只受伤的雏鸽,想要送回去,踌躇中,被富人丰田家的两个兄弟看到并讨要。喜一抱着鸟儿想要逃走,却被二人边辱骂是吉普赛女郎的孩子边被击打。三个人打了起来,喜一被狠狠打了一顿,于是他向后一退,“突然将手伸至两兄弟面前,而后用力一捏手掌中的雏鸟”。吓呆了的丰田兄弟跑掉了。信雄捡起雏鸟的尸体,本想抛向河中,他看到黑暗中,泡沫包裹的喜一母亲的船屋,想到她坐在梳妆台前的瘦弱身躯和不可思议的香味。信雄哭了。他看着喜一满脸的鲜血哭个不停。信雄并没有受伤,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哭。不是对朋友喜一被欺负的悲哀,也不为了喜一把雏鸟弄死,“而是种原因不明且无处安身般的深深悲哀在体内流窜。”他把雏鸟放入口袋,独自回家。晚上时,被母亲贞子发现了袋中的小鸽子,被训斥了一顿。信雄想起阿喜,他感到阿喜的神情里“一团冷焰在瞬间燃起”。他去向船屋,船上的一家人依旧在黄色灯光的照耀中。

这次关于死亡的雏鸟尸体事件,信雄再一次感受到了朋友喜一身份的特殊和心情的不安。首次出现类似的情形,是他邀请喜一到面店做客。一群男人看到喜一后的调侃使喜一怒气冲冲,当时信雄并不明白那群男人语言的含义,他憎恨那些人,想赖皮地缠着父亲表演戏法使喜一开心。而此次面对被痛打的喜一,他率先哭泣,却并不仅仅是为了喜一。他意识到喜一母亲身份的特殊并被吸引,开始以朋友以外的暧昧眼光打量那艘无所依傍的船屋,说是原因不明的悲哀,倒不如看做面对性意识的觉醒时,忐忑的无奈以及对世事苍凉,人生平朴且充满苦痛的无措。少年信雄敏感的心灵已在慢慢的变化中成长。

二、友谊的丧失

信雄与喜一的决裂,是在天神祭期间。信雄妈妈贞子的哮喘病发作的愈发厉害,晋平想搬家,贞子不舍在这边的面店,二人发生了争执,家中乱成一团。信雄去喜一家,发现银子蹲在厨房后面,两手埋在米中。“冬天的时候,只有米是温暖的。……将手放进装满米的米柜中暖手,那是最幸福的时刻……我妈妈常常这么说。”自从去信雄家做客以后,“贞子非常地疼爱银子。向来沉默寡言的银子,这些日子和贞子相处下来,凡事都会告诉贞子。”[7](P53)银子早熟,虽然只有小学四年级,但已十分懂事,常去面店给贞子帮忙。“常常夜深人静了,银子还不想回家,这时,贞子就会送银子至凑桥。”由于特殊的身世,银子其实是通过待在面店帮忙,从疼爱她的贞子那里来获得平凡的母爱。她过于缺乏世俗家庭的温暖,于是在冬天将双手搁在米中一动不动。信雄见状做相同的动作,却只感到冷。信雄觉得银子比附近的女孩都美,他“似乎闻到了银子体内也散发出和母亲近似的香味。”银子的未来是怎样的呢?她会重蹈她母亲的覆辙吗?宫本辉通过信雄的眼睛,观察到的银子的美貌以及她与母亲相似香味,暗示出一种可能的悲剧性。

由于贞子身体不好,晋平走不开。喜一和信雄两个人独自去看了天神祭。二人对钱的用途无法统一意见,闹着别扭走散了。等到信雄终于在卖风铃的摊位前找到喜一。却发现喜一在哭泣。钱不见了,“从卖风铃的摊子飘落的无数诗笺的影子,投映在喜一扭曲的脸孔上”。喜一裤子的两个口袋都破了,两个人精疲力尽地寻觅也分文无获。而后喜一偷拿了火箭炮,被信雄斥责是小偷。两人,仍不言语,只看着烟花散心。为了讨信雄开心,喜一邀请信雄去看他的宝藏——螃蟹的巢穴。虽然心中浮起了晋平“晚上不可去船屋”的话语,信雄敌不过螃蟹巢穴的诱惑,跟过去了。黑暗的船中,银子的头发发出亮光。喜一拿起一根竹扫帚,抖落了数只河蟹。船上到处是螃蟹爬行的声音。信雄只是看烟花,听到怪异的声音准备告别。但喜一竭力挽留信雄,把灯油注入茶碗,把螃蟹泡进去。随后把螃蟹排放在船舷,点上火,船上生出蓝色的火块。有些螃蟹一动不动,有的则四处乱窜。信雄开始恐惧,喜一却茫然地继续点燃螃蟹。本该睡着的银子此时起身,一只只地扔掉燃烧中的螃蟹。信雄追逐着最后一只漏网的螃蟹,向船尾爬去。他看到了蓝色焰火覆盖的男人的背,喜一的母亲则睁着细长的眼睛,一丝不苟地看着他。信雄起了鸡皮疙瘩,大哭。“他一边搜寻着银子与喜一的身影,一边哭得几乎响遍了整个河畔。”而姐弟俩始终站在房间角落,“黝黑的身影动也不动地俯看自己。”这之后,他们之间再也没有交流。天神祭之后十天,信雄一家准备离开。而喜一家的小船也在规定下要飘离此处。信雄跑向船屋,他拼命地喊着阿喜的名字,但不论怎么喊,阿喜家都没有人出来。他顺着漂流的船屋,跑啊跑,不知过了几座桥。信雄突然看到了鲤鱼精跟在船屋后面。他无论如何也想要喜一知道。但是船屋只是幽幽地前进。信雄终于停下脚步,鲤鱼精则紧随船屋,翻滚在泥河之中。

在信雄终于撞破阿喜家的秘密之前,他一直处于一种孩童式纯然的天真之中。而后来随着在无形中对阿喜母亲的眷恋,以及与朋友喜一发生了微妙的矛盾之后,他开始感悟到了生命里缥缈的悲哀。喜一和银子,在小说中以孤单、早熟的形象呈现,他们和母亲生活在船上,居无定所,没有朋友,亟需同龄人之间单纯的友谊与快乐。天真无邪的信雄带给他们温暖的惊喜,喜一于是边忙着掩盖,一边竭力给予信雄快乐。当信雄吓哭的时候,并排站在漆黑的船屋内,静默的姐弟,或许也在心里深深地自卑和痛苦着。可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信雄和喜一由于共同分享了鲤鱼精的秘密而结缘,当他们的友谊破裂以后,鲤鱼精的再次出现,如同一个首尾呼应的故事,把一次暑假的相遇圆满地结束了。信雄虽由此成熟了不少,但失去了伙伴的陪伴,独自观看鲤鱼精的时刻,想必胸中只余怅然的空寂。

宫本辉善于通过细腻温和的笔触,不动声色地讲述平民社会的生活。他由于出身于平凡的市民家庭,十分善于描写普通人身上,属于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而在表面上如水的平静之后,却奔腾着深涌的激流。[8]

在战后的背景下,日本社会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匮乏贫瘠的物质生活,以及人们受战争的余波,在精神上遗留的生存困惑。宫本辉没有重点细述这些问题,而将这些内容变为一个孩童的成长底色,如同一幅梦幻而哀戚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宫本辉通过截取一个孩童在一段夏日的生活记忆,通过描摹孩子遇到的欢乐而痛苦的友谊,生死意识和欲望的觉醒,展现了人们在成长中共同的内心世界——那无名涌动的哀愁和寂寥。这种不露痕迹、举重若轻的表述,也正是宫本辉的写作中最动人的地方。

注释:

[1][2][4][5][6][7]袁美范译,宫本辉:《泥河·莹川》,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3月版,第14页,第35页,第44页,第46页,第52页,第53页。

[3]李迟:《从宫本辉的小说看日本人“ 以死为美”的死亡观》,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01期。

[8]陈德文:《春夜的怀思——漫评宫本辉》[J].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第03期。

平安夜的寂寥 篇4

高二(13)彭嘉钰

说来也怪,孤独感总是在最热闹的环境中偷偷袭来。

圣洁的夜空中正漂浮着世俗的音乐。都市的生活看起来是那么繁华,然而几个趴在地上的乞丐,一群疯狂抢购的市民,一伙大声叫骂的青年,给人们安逸和谐的生活图景重重地打上了几个补丁。

一切都在无力地拍打着脑袋,欢乐的歌声飘忽不定,绚美的灯光支离破碎。

尽管陷入这种百无聊赖的境地,我并不承认我是空虚的。我的心中热血澎湃,只是我的思想无力划过夜空,我的情感无法在高楼上空升腾。

想起语文课上,老师批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孔方兄”的现象,有人当即说道,“难道还有其他什么值得追求的吗?”

一天中午与一个同样爱好理科的同学聊天,他说,数学是天下最没用的学科。我很愕然,我认为真正热爱科学的人总会对数学有一种崇敬感,更不会以“有用”和“没用”肤浅地评价一门学科。他的补充更令我惊讶:“以前我数学那么好,现在却考不到前面了!”

我茫然地环顾四周,这是怎样的一个充斥着功利气息的环境啊。项羽这般霸气,而今他的悲歌却湮没在了世俗的尘埃中;伟哉屈原,如今又能在何处采撷芳草?城市里的人们,你们究竟在想什么?

我落后了。人们在笔记本电脑前看美国轻喜剧,我却在几张发黄的之上感受汉初风云和法国大革命。当悠闲的人们沉浸在阵阵欢笑中时,我听到的却是理想的号角,历史的回音。

正是在这历史的会因中,我不甘于此刻的寂寞。我想用我的声音打破周围的沉闷,用我所仰慕的思想之光,燃起人们崇高的斗志。

我知道人们会告诉我,我还有一条捷径。放弃自己的追求,融入城市的灯火。把文学历史看作消遣的工具。把科学当成折磨人的东西。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唯一目的。别把精神当食物吃。

人们在劝我,给心灵降降温吧!即使你真的掏出你燃烧的心,也没有人为你呈上火把。

给心灵降温,多么有效的方法。可是我知道。所谓给心灵降温,就是让热血流出来,使心灵萎缩。

我拒绝走脱离孤独的捷径。我仍将带着理想上路,并真正想改变他人一些庸俗的思想。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没有人在胡扯司马迁搞同性恋,没有人在说希特勒比伏尔泰帅。

等风穿越山谷的寂寥散文 篇5

使然,有一时靠窗而望,会不会有一种心情平静得不象了自己,那一种被抽空了力气的感觉,让你什么也不去想。在春天的一个清晨,阴冷的天似有了一种放晴的感觉,也是今天可以见到一缕阳光吧,因为在惯例早起晨里的你,窥见了山与雾雨的一场交流。

昨夜如何睡去,在约是两三点的时段吧,因为记得睡下时已是十二点半已过,便瞪大了眼晴转了一两个小时。没想什么,只是对自己说了一些狠狠的话,怎么可以这样,还怎么可以这样做,有些事放下了就好,有些人放手了就好,有些疼麻木了就好。

今晨如何望去,窗外那棵大树已抽出了三两片嫩叶,一蔟蔟的还带着淡红的晕色,象婴儿向天空伸出了小手,期望在这个春天便能长得枝繁叶茂,那时你可还记得看看它。草地修整得绿绿的,要过年了吧,也是被打理得体面起来,你闲散的靠在窗子边上,就那样看了一会儿,淡淡的,就那种淡淡的情绪,在想也许今天能有一点阳光。

也是心境的使然,清晨里想过了那些若无若有的话语,难得有时间在大清早里跟自己说会话,那些话要是由他说给你听多好,那些事能是自己做的多好。而什么样的释怀可以让你的一个等待过了好久,一个结果忘了好久,那么多年就只是等风穿越山谷的寂寥。

栽的水仙打出了好多花蕾,看那个样子春节前必是要开放的,你不知道它会不会在那天开放,那天因为你要去一个地方,看不到它开花的样子了,不然那种日子有它陪着你也好。水仙有毒,可你还是每年会栽了一盘,谁叫那花就是合了你的意呢。

想着写着,看着自己的手干干的,你拿起了那盒上海产的芦荟胶抹了一会儿,那是去年他去上海时带回来的,想着也不是刻意,只是带回来时给你先挑了,也是使然看过别人的雪白,竟发现你这盒才是果冻色的,每天坐下来就会想起抹抹手也是快用完了,以后怕是没人给你先挑了。

你就是喜欢有空的时候,坐下来用文字与他交谈,而每次等他看过了你就删掉,说过的话如果记得就好,不记得就忘记了也好,因为有些话能说不能说的全都说了,只是有些事都没有开始。本来是也想着没有结果为什么还不忘怀,写了就写了自己看看就行了,以前不就是这样的`吗,而终只为一句喜欢他每次到来的足迹,让你还觉得离他不远,每天都象陪你在身边。

你喜欢这样的感觉,就算心有时很沉重,自己就象一个中世纪的女子在那喋喋不休,自个儿跟自个儿较着劲,也好也好,也罢也罢!青梅心酸又涩的时候,让你还觉着心还能活着没有死去,“不烦不烦,世界如此美妙”。

有点饿,又有点渴,想爬着睡会,连这点都不想动。晚上睡得太晚,早上起得太早。什么命呢,到小城好几年了吧,习惯了一个人在晨里走,本来你的活动范围也不大,对你而言晨就是你一个人的天地,只有那一个时段,是每天能走最远的地方,是每天能想最美的地方,你想它是一个林子,你想它是一个时光遂道,穿越那个点就是遇见。

寂寥抒情散文 篇6

国庆这几天,很忙,忙得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更不知道有什么好忙的,现在想来貌似都是自己在折磨自己,也就是所谓的瞎折腾。开始的几天兴致勃勃地想去钓鱼,只是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之后几天的走亲戚,也没什么预料中的激动,只是如平常般打声招呼,再呆上几个小时,也便过去了,或许生活就是如此平常,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般富有剧情,不过却胜在真实,一种血浓于水的真诚,只需几句问候就敌过无数华丽的辞藻,幸福的滋味在平常的温馨中慢慢回味,如烈酒般后劲十足,让我们这些不识幸福的孩子昏昏欲醉,只可惜这种默默的幸福,总被我们故意遗忘,每天总想去寻找那些虚无缥缈的.幸福,至此郁郁不乐,错失了很多,醒悟时更是痛哭不已,怨天怨地,更怨自己,只恨当时,却很少有人去珍惜这种明悟,只是一味地自责。

一个人或许自在,只是难免会感觉孤单,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自是万分欣喜,如果看到感兴趣的事物,自是不亦乐乎,如果想到可以打发时间的幻想,自是其乐无穷······只是如果可以如果,又何必再说如果?我不清楚其中的因果,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许这只是我们对未知的美好幻想吧?至于结局如何,这些都不是现在关心的,那些以后自会知晓,何不留下希望的种子,明天在今天之前种在昨天,等待花的美丽和果的香甜。

我不知道别人寂寥时候是怎样的光景,更不想看到别人有寂寥的时候,只因为我清楚寂寥的可怕,那种惊慌,那种无助,那种迷茫,那种渴望,最好不要有人知道,那心酸的滋味真的很涩、很苦,倒不如去尝试剩余的那些滋味,甜也好,辣也好,至少快乐。

年少的孩子,千万不要轻易去尝试那些所谓的忧郁和沧桑,这些不像书中说那般轻巧,更没有想象那般潇洒或凄美,现实的忧郁和沧桑是多年的经历和对人生感悟,而不是你我凭空的想象,那些写小说的作者尚且对此一知半解,即便经历过又如何,那些都是他们自己感悟的人生,不是我们的。至于我们的生活,或许有着太多的梦幻,更有些不切实际,但是至少我们有梦。

喧嚣过后 注定寂寥 篇7

一年前,这个联盟成立的时候,我本人极不看好它(虽然我非常看好电动车的未来),并在《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上同时发表了《英雄不问出处 “抱团”何必央企》的言论予以抨击。我的观点是:市场化的联盟行为与“身份”无关,与身份有关的联盟不仅打击了那些无身份者(“团结了一小批,却打击了一大片”),也限制了有身份者自身(“妨碍甚至剥夺了央企自身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和衍生观点现在看来都是正确的,在此不再赘述。而且实践也作出了回答:央企联盟在过去1年间没干成事,而超越央企范围的联盟却不时诞生。所以我认为,联盟是需要的,但央企联盟却是不需要的。央企电动车联盟的窘境,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不仅是在现在,而且会延续到将来。联盟秘书长孙国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委婉地表示:“现在还没到谈成绩的时候。”我们估且将它当成外交辞令好了。按照我的判断,联盟是注定不会有什么成绩的,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央企电动车联盟只会在一种情况下能出点成绩,那就是在一种强有力的个人意志推动的情况下。而这个“强有力的个人意志”,除了决策者本人,还会有谁呢?于是,我想,央企电动车联盟如果不是李荣融同志的“谢幕演出”,而是他的“开场白”,情况可能会好得多。那时候,相关部门可能会不计代价地动用资源,将它当成一件大事来办,而参与者也大多会从“讲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虽然它会付出巨大的看不见的“隐性”成本,但是它终究会有“看得见”的收益让人振奋。遗憾的是,李荣融在国资委主任任上7年没有抓这件事,却在退休之前作出了这样一个重大决定,而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我知道,李荣融作此决策绝对是好心,他看中了中国汽车、中国能源甚至中国经济的大势,延续了其“做大”国企的“大”思维,想干一件“大”事,为国分忧,也是为了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但是,我想说的是,想法好不一定能办成好事,这是被历史屡屡证明了的,是教训也是经验。当然,在此我也毫无影射“人走茶凉”之意,客观地说,继任者对战略进行适度调整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决策是不会受人事变动影响的,因为一旦实施起来,市场力量会替代个人力量成为真正的推动因素。

庭院寂寥深几许散文 篇8

故里村舍,边缘巷陌,总不凡庭院深深幽暗,闲门虚掩,透过狭缝,见一曲隐情陪斜陽,一抹沧桑伴岁月,风雨尘尽,奢华在湮灭中蔓延,寂廖。

途经门前,轻轻推开屋门,一弯小径苍苔,一丛篱笆墙边,落叶阶前,绿肥枯瘦;清愁养在水里,悠悠自斟;轩窗堂前,清月秋色*,一杯茶,一抹香,树下一片碎影,往事豁然回首,发现岁月笑在风里,——不知是谁捧一掬惆怅把相思苦成墙外一株枯死的独木,终疾遗憾。

春来,庭院幽幽,风艳迷一离,一枝红杏正伸向残缺墙外,胭脂粉色*,笑靥盈盈,如此春容美颜,惹人止步留恋;墙角那丛修竹,纤腰细枝,蓊郁碧翠,意境攸然,关不住春一色*满园,锁不住心仪涟漪,于是,妩媚心海如潮水般此起彼伏;叶绿了,黄了,花开了,落了,红尘凋成一曲凄迷伶仃,犹存记忆,几十年的风雨,依旧还是那么青涩,还带那么点微苦,实在令人怜香惜玉。

之后,很多年里,你一无消息。

有人说,你去了南方, 也有人说,你到了异地——

背井离乡的滋味,斑白了你的`韶华。故乡,只留下一座空空落落的庭院无人照料,门庭冷若,沉香疑云,闲门沉默,清愁几许……苦雨,烟雾了你的淡雅,微风,吹拂着你的娴静,在他乡浮沉忙碌。

门里,一个故事,门外,一个传说。

原本青梅竹马的少年,就这样香凝旧舍,被世俗吞没。

世俗的眼眸里是沙,是影,偶尔也夹杂了尘,弥得人愁眉莫展,枕来欲泪,想想觉得实在无趣亦是可笑,但伤的往往是心,痛的则是企及生活的美好。

上一篇:建美好家园、创文明社区下一篇:20年大学同学聚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