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精选9篇)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1
一、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
1. 地缘优势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绵延的海岸线和漫长的国境线使远东地区融入亚太成为可能:勘察加边疆区、萨哈林州和楚科奇自治区与美国和日本有海上疆界, 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和犹太自治州则分别与我国黑吉两省和朝鲜毗邻。这一地区有最重要的欧亚交通走廊———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干线和北方海运, 以及其他将俄罗斯与亚太国家连接起来的交通线路。重要的航空枢纽有: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符拉迪沃斯托克机场、布拉戈维申斯克机场、雅库茨克机场、勘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机场和南萨哈林斯克机场等。此外, 远东地区拥有俄罗斯东部地区最大的国际海港 (东方港、瓦尼诺港和纳霍得卡港等) , 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在过境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 东方港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港口, 同时也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干线的出海口, 承担着海上进出口的重要运输任务。因此,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建立经济联系的前沿阵地, 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成为吸引邻国对其进行投资的最佳条件。
2. 资源优势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全俄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是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远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集中在萨哈共和国和萨哈林州两大油气盆地。萨哈共和国油气田的勘探工作已初步完成, 但目前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采。萨哈林州周围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采用租让方式吸引外国投资者开采。远东地区各联邦主体都有煤炭资源, 其储量占全俄总量的11%。此外, 远东地区其他矿物资源也很丰富, 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物有70多种, 包括贵重金属资源、黑色金属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等。远东地区森林覆盖面积为2.78亿公顷, 是俄罗斯最富饶的林区之一, 这里的贵重木种储量在俄罗斯名列第一。其中有大量冷杉和云杉, 是生产纸浆和纸张的最好原料。俄罗斯远东海域是俄罗斯重要的捕鱼区, 也是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基地, 其年捕鱼量和海产品产量占全俄的60%以上。
3. 政策优势
面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作为一个欧亚大国, 近年来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给予了充分重视, 其根本目的是确保东部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的领土完整, 巩固地缘政治安全;强化俄在全球东部地区的存在和影响, 推动其欧亚大国地位的复兴;同时, 搭乘亚太经济快车、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开发。普京出任总统后, 开始了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加并支持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参与亚太经济合作, 并于2011年正式成为东亚峰会正式成员。根据现实情况, 俄罗斯政府分别于2002年、2007年和2010年对《远东地区和外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纲要》进行修订;2010年, 时任总理普京批准并实施《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07年与
我国签订《中俄关于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2009年签订《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纲要 (2009—2018) 》, 有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促进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的劣势
1. 产业结构不合理
远东地区的产业结构以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为主, 属重工业主导型, 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相对落后。燃料动力工业和采矿业是其支柱产业, 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领域也是远东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但是由于缺少国家的财政支持和投入, 这些领域的开发和利用率都很低, 产业链短, 集群程度低。远东地区与我国东北地区接壤部分, 如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州, 耕地面积较大, 土壤肥沃, 但是近些年由于投入不足、劳动力匮乏, 加之种植品种退化等原因, 土地撂荒面积较大。远东地区轻工业的发展长期滞后, 是远东地区最薄弱的生产部门。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弥补巨大的消费品供需缺口和改变严重失调的产业结构现状都急需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注入。
2. 基础设施不完善
远东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交通运输、能源和社会基础设施。远东地区的交通主要依赖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干线以及北方海运。与俄罗斯其他联邦主体相比, 远东联邦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部分铁路路段需要进行大规模电气化改造, 过境通行能力低, 而在楚科奇自治区、马加丹州、勘察加边疆区等地甚至不通铁路。在能源方面, 远东地区存在大量的独立电力区和分散供电区, 电网输电能力不足, 电费高昂, 电能的生产效率低下, 急需将现有电力系统的电网连通, 提高电力设施效率, 以解决“电力受困”问题。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 远东地区教育体系、医疗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均不发达, 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这也是远东地区人口持续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保障居民拥有住房和社区服务, 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 是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投资环境令人堪忧
为吸引外资, 远东地区各联邦主体正逐步健全法律法规, 如萨哈共和国制订的《萨哈 (雅库特) 共和国外资法》、滨海边疆区的《滨海边疆区投资活动法》、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投资活动法》等, 这些法律需要不断修改、完善, 并保持其稳定性;外资政策中存在歧视和不透明成分, 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积极性;官僚机构臃肿, 营私舞弊现象大量存在;官员贪污腐化, 滥用职权;政出多门, 朝令夕改, 常常使投资者无所适从;为投资者设置种种限制, 妨碍正常的商业活动。2011年12月, 全球反腐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公布了《2011年全球清廉指数报告》, 俄罗斯得分仅为2.4分, 在182个国家中排名143位。同时, 该组织还对全球最大的28个经济体的行贿活动进行调查, 全球行贿指数俄罗斯位居第一。
此外, 远东地区又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地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远东地区的开发与整个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紧密相连。因此, 俄罗斯国内对于远东地区的引资心存芥蒂。有些俄罗斯经济学家认为, 外国投资者对远东投资只是为了获取资源, 攫取暴利, 不利于本国创新经济的发展, 而过度吸引外资开发自然资源, 会使远东地区逐渐变成亚太国家的原料附庸;一些政治家认为, 远东地区远离国家政治经济中心, 又处于亚太国家的直接影响下, 一旦引资政策发生失误, 国家安全会面临威胁。究其根源, 这与俄罗斯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对异族的戒备和防范心理不无关系, 从而导致俄政府与远东地区各级政府在吸引外资问题上举棋不定, 为外国投资者增添了诸多障碍和困难。
三、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优化面临的机遇
1. 成功加入WTO
2011年12月, 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由于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 加入世贸组织短期内好处不会很明显, 但从长远看, 入世将对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俄罗斯加入WTO后, 平均进口关税将由2011年的10%降至7.8%, 工业品平均进口关税从9.5%降至7.3%, 农产品平均关税从13.2%降至10.8%。俄罗斯的成功入世, 将促进其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与国际接轨, 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协调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和纠纷, 逐渐消除贸易歧视和技术壁垒, 有利于加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将有望改善, 对外资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强, 为吸引外资改变其产业结构现状创造条件, 促进俄罗斯从资源出口国家向创新经济国家转变;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推动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 从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创新经济战略的实施;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出口平台, 扩大优势商品出口, 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 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这对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的俄罗斯来说, 意义重大。
2. 加快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而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东北亚地区。无论从GDP增长率还是从经济总量来看, 东北亚地区都无疑是世界经济最富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是世界总体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国家的兴起, 必然对俄的全球利益产生深远影响。东北亚地区各国资源禀赋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朝鲜经济改革、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日本北九州复兴计划等的实施, 促进了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实现, 同时,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也加快了远东地区融入东北亚的步伐。远东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此, 俄罗斯提出吸引外资开发远东“黄金海岸”, 建立“环太平洋经济圈”等设想, 以便更充分挖掘远东地区的经济潜力。此外, 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正成为东北亚石油进口国的最重要和最有前途的合作伙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猛涨, 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日益凸显。能源正逐渐成为维系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东北亚各国关系的纽带, 也是俄罗斯深化与东北亚各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助推器”。
四、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优化面临的挑战
1. 严峻的经济形势
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和不断上升的能源价格为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然而, 作为一个资源大国, 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资源经济, 从而形成了一种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从短期来看, 对俄罗斯经济增长有利, 但从长期看, 会造成经济增长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远东地区更是如此, 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出口自然资源, 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资源型特征。虽然远东地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但是那些矿产储量丰富、开发条件相对便利的原料产地已经被过度开发, 资源趋于枯竭, 而那些尚待开发的自然资源大多分布在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人烟稀少、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偏远地区。远东的自然资源开采条件恶化, 勘探和开采速度越来越慢, 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这种资源依赖型经济使俄罗斯 (包括远东地区) 经济极易受到世界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并对其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使其经济发展受到来自外部的重重限制和障碍。而且, 单一的经济结构, 很容易使俄罗斯患上所谓的“荷兰病”, 最终导致其经济萎缩。
2. 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
目前,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聚焦和瞩目的地区, 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混合体, 是中、美、俄、日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最关注的地带, 是各种势力博弈的竞技场。作为横跨欧亚的世界大国, 俄罗斯一直将东北亚地区作为其走向亚太地区的前沿。重获大国地位, 寻求区域话语权, 维持周边稳定, 取得经济援助是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主要战略目标。然而, 新时期俄罗斯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将遇到严峻挑战。在东部沿海地区, 有经济实力强并且GDP分别占全球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中国和日本, 同时, 作为东北亚地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外部国家———美国, 试图通过美日韩同盟牵制俄罗斯, 不断向这一地区进行势力渗透。而俄罗斯本国 (特别是远东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大国地位也在逐渐丧失。在东北亚地区, 俄中发展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最具有实质性内容, 然而“中国威胁论”长期存在, 制约着中俄在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阻碍了中国资金的进入;在日本“311”地震后, 俄日关系得到极大改善, 但是由于俄日两国在东北亚地区存在着“北方四岛”领土问题的根本性冲突, 双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很难继续发展。
五、结论
近年来, 远东地区在全俄经济政治地位全面提升, 对吸引外资十分有利。但是恶劣的气候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制度性腐败现象、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阻碍了外资的大量进入。健全投资政策、吸引大型投资项目、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留住并吸引高素质人才, 必须完善居民定居制度, 建立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地区社会保障系统的物质———组织基础, 并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改善居民住房环境, 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同时要考虑到远东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自然资源的开采不应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
摘要:作为面向亚太地区的门户, 俄罗斯远东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热土”。近年来, 远东地区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 但是引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运输条件好和资源丰富的地区。远东地区“投资热”刚刚起步, 从长远看, 引资前景广阔, 但是投资环境改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需要对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与不足, 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准确分析。健全投资政策、吸引大型投资项目, 并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是提升远东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关键。
关键词:俄罗斯,投资环境,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蓉.俄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与黑龙江省对俄投资策略[J].西伯利亚研究, 2011 (4) .
[2]杨学峰.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10) .
[3]Основные Показатели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Положения Субъектов Ро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2010Году.http://www.gks.com.
[4]李永全.俄罗斯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2
20世纪初期俄国远东地区对中国东北农畜产品的需求
20世纪初期,俄国远东地区人口继续增加,对农畜产品的需要量亦持续增长.但由于该地区农牧业落后,其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中国东北便成为俄国远东地区获得所缺农畜产品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国东北农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方面满足了俄国远东地区对粮食和肉类的需要,支持了该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中国东北农牧业及农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也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作 者:张凤鸣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刊 名:西伯利亚研究英文刊名:SIBERIAN STUDIES年,卷(期):30(3)分类号:F13.512.5关键词:20世纪初期 俄国远东地区 中国东北 农畜产品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3
通过税收优惠吸引中企投资
作为面向亚太地区的门户,俄罗斯远东地区有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位于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可以迅速地到达东亚各国首都,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十分便利的,物流是哈巴罗夫斯克区合作的一个方向。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投资部部长尤里·查尔卡介绍,哈巴罗夫斯克有一个团队,包括俄罗斯远东开发部和远东联邦主体,通过这个团队在远东建立了超前发展区,提供很多场地来开发相关产业,争取到明年年底让首批工厂开始生产。
“我们计划今年至少再建立一个这样的超前发展区,还要建立一个渔业方面的产业集群,并提供一些前所未有的税收优惠。例如,工资税低至7%左右,俄罗斯政府会替员工缴纳他们的养老保险,并允许外资企业使用更多的外国劳动力等优惠政策帮助大家创业,缩短投资回收期。” 查尔卡说。
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伊尔库茨克州,几乎在欧亚板块的正中心,同远东其他地区和亚太其他国家接壤,便利的地缘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高新科技研发能力使得伊尔库茨克州成为俄罗斯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区域之一。
伊尔库茨克州代表洛加绍夫·安东介绍,为了投资者能够尽可能的缩短投资时间,伊尔库茨克州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持机构,包括税收优惠条件、长期租赁的合作方式,还有一系列降低税收指数、不动产税收免税政策等。
“另外,大家熟知的贝加尔湖就在伊尔库茨克州。今年有170余万游客光临了贝加尔,而中国成了最大客源国。目前,从伊尔库茨克州有直航到北京、大连、海南、广州的包机航线,也有中国的航空公司在直飞。”安东说。
位于萨哈林州的科尔萨科夫港,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港口都市。去年,科尔萨科夫接待了25000名中国的游客,他们可以免签证进入港口72小时。萨哈林州政府主席谢尔比娜希望通过科尔萨科夫港,和中国旅行社研究邮轮方面的旅游,共同开发一些旅游线路。
“我们不仅需要开发科尔萨科夫港口,还要开发配套产业,包括渔业加工、轮船修理等,十分欢迎中国企业与我们共同实施这些项目。”谢尔比娜说。
谢尔比娜介绍,萨哈林州还有丰富的水产和生物资源,通过发展鱼类加工的产能,建立相应的渔业物流中心,希望中国企业作为投资方和买方来实施萨哈林州的鱼类产品项目。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远东发展集团,能够提供一些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谢尔比娜透露。
阿尔布加经济特区中国部经理果尔什科夫表示,在阿尔布加经济特区,建立了独立的海关站,为入驻开发区的企业服务,所有手续会在3小时内完成。关于优惠政策,10年之内交通税、土地税和财产税全部免征。
滨海边疆区国际合作厅副厅长科尔莫格罗夫具体介绍,该区也有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零所得税,5年产权税的减免,总共会有10年优惠期,优惠幅度高达7.6%。
与中国东北地区开展项目合作
此前,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这是迄今为止中俄经贸合作的一笔特大项目,被称为“天然气大单”。
按合同规定,俄罗斯自2018年起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加,累计合同期30年,合同总金额为4000亿美元。为保证按合同及时向中国供气,俄罗斯须斥资550亿美元用于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气田,并建造所需管道设施。
对中国而言,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将来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天然气输送至中国东北入境。这条管线将与已经投入运营的中俄原油管道一起,构成中国油气进口东北战略要道上的一条大动脉。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另一个大项目,是中俄边境重点建设项目的中俄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界河桥项目。该桥建成后,可将中国东北地区铁路网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网相联通,形成一条新的国际铁路通道。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大项目和特大项目的有效合作,无疑有助于带动和促进区域内中小项目的合作。” 和振伟称。
近几年,黑龙江省与俄方确立了一批合作开发矿产资源的项目,如赤塔州的乌多坎铜矿开发、滨海边疆区铅锌铜金多金属矿勘查开发、阿穆尔州加林铁矿床勘查开发、犹太自治州别列佐瓦亚沙金矿床开发项目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中,俄方承接的89个重点项目,绝大部分为能源、木材加工、采矿、电力、渔业、农业等资源类和传统行业的开发项目。中方承接的111个重点合作项目,大部分为发挥东北地区作为科技较为发达的重工业基地的优势,凸显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源加工业的优势项目。
投资远东不能忽视的风险
远东地区“投资热”刚刚起步,引资前景广阔,但是投资环境改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需要对远东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准确分析。
中国人寿电子商务公司处长宁健分析说,远东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远东地区的产业结构以资源开发和加工工业为主,属重工业主导型,农业和轻工业生产相对落后。燃料动力工业和采矿业是其支柱产业,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领域也是远东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但是由于缺少国家的财政支持和投入,这些领域的开发和利用率都很低,产业链短,集群程度低。
与俄罗斯其他联邦主体相比,远东联邦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部分铁路路段需要进行大规模电气化改造,过境通行能力低,而有些区域甚至不通铁路。
在能源方面,远东地区存在大量的独立电力区和分散供电区,电网输电能力不足,电费高昂,电能的生产效率低下,急需将现有电力系统的电网连通,提高电力设施效率,以解决“电力受困”问题。
在社会基础设施领域,远东地区教育体系、医疗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均不发达,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
为吸引外资,远东地区各联邦主体正逐步健全法律法规,如萨哈共和国制订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外资法》、滨海边疆区的《滨海边疆区投资活动法》、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投资活动法》等,这些法律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并保持其稳定性。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4
(一) 中国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1.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
在历史进程中,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有大批的企业发展起来, 以老工业基地为经济发展环境, 使得这些企业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 东北三省正处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中, 国外知名的跨国公司加快中国向东北地区转移, 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原有的基础上, 工业实力不断增强。
2. 绿色农业的发展优势凸显。
中国东北地区在农业方面有着丰富的树林, 同样也是中国最主要的采集树林的地方, 农作物年产量相当可观。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的优势下, 小麦、大豆、谷子等多种农作物每年都能得到良好的培育, 具有绿色农业的发展优势。
3. 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 而传统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 中国东北地区产业发展以提供技术准备为目标, 这样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 形成先第二产业, 后期他产业的产业发展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二产业的向前发展对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起到带动的作用, 合理的产业结构态势逐渐形成。
(二) 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1. 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有关食品产业的发展, 针对于这样的问题, 该地区应加强农业的合作, 以带领农业发展走出低谷。近些年, 俄罗斯推行农业改革, 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但是, 由于现存问题的制约,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甚至呈衰退趋势, 使得农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2. 能源产业急需合作。
俄罗斯远东地区具有相当可观的石油、天然气储量。改革以来, 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产量虽并未得到增长, 但其产品却大量出口, 产量的下降与产品出口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在本地需求增加的同时, 产量下降与出口增加导致了对外需求的增加, 造成了远东地区对外来引进燃料的严重依赖程度, 大大影响了其产业发展。
3. 森工产业发展方式落后。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占俄罗斯森林总面积的1/3的森林资源, 森工产业已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远东地区森工产业并不发达, 以粗放型经营为主, 生产方式落后,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 开采技术落后, 投资力度小, 没有进行更好的国际合作。
二、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的相容性分析
(一) 区域相邻推动生产资源合理配置。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迅猛发展, 各国在全力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 意识到了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尤其是地缘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中俄两国近些年来经济交往密切, 区域合作的增强带动产业合作, 那么, 区域的合作实质也就是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自由化。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区域相邻的优势进行产业合作, 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动提高两国产业的生产效率, 发展速度, 推动生产资源配置更有效。
(二) 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为产业合作提供了基础。
长期以来, 俄罗斯远东地区更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这造成了轻工业发展的严重滞后。近年, 俄罗斯市场上的纺织品、家电用品, 农产品等过多地依赖进口, 俄罗斯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都因为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原因没有收到显著成效。而中国东北虽然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产业结构有相似之处, 但近些年的产业调整相比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较有成效, 两国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与发展的部分差异性都说明了影响两国产业结构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产业合作, 弥补产业结构发展不足, 将是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 丰富的资源与技术互补推动产业合作。
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丰富大量的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就多达70多种, 更是有覆盖着全俄三分之一的森林面积, 煤炭储量多达2万亿吨、水力资源占据资源总量三分之一。另外, 天然气与石油储量也非常丰富。相比于俄罗斯远东地区,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基地, 却面临着资源贫乏的困境。但是, 黑龙江、吉林两省, 却在石油加工与开采、森林采伐与加工利用、煤炭开采与农业种植技术和相关产业生产设备、开采设备、人才等方面, 较之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为两国相关产业开发与合作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基础。
(四) 产业集群适应产业地理集中规律。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可以形成一个丰富的产业集群, 由于地理优势, 两个地区产业适应产业地理集中的规律, 可以成功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由各种产业形成的产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柔韧性方面创造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 这缘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一种地域上产业上的紧密联系, 有极大的相关性。
三、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合作模式的选择
(一) 资金与资源合作模式。
第一, 可以建立资金和资源合作木材加工区, 俄罗斯自然资源多种多样, 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导致其蕴藏着种类繁多的资源。而中国东北地区缺乏相关资源, 由中国方面提供资金, 加强对于合作区的管理, 俄罗斯方面提供资源, 实现产业的资金与资源合作。第二, 建立资金与资源合作的矿产资源加工区,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在这里建立矿产资源加工区, 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运到这里, 在这里加工, 运到中国, 中国投入资金, 包括运输资金、环节管理资金, 很好地利用了资源互补优势, 加强产业合作。
(二) 资金与技术合作模式。
建立资金与技术合作模式, 由于俄罗斯轻视轻工业的发展, 其日用品发展极不成熟, 缺乏相关产业技术与人才, 而中国在日用产品上具有技术优势, 通过资金与技术的合作, 俄罗斯方面可以通过资金吸收中国方面的技术, 通过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资金与技术合作, 实现轻工业方面的发展, 扩大相关产品的销路。在新兴科技产业方面,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应通过资金与技术的合理合作, 建立新兴科技产业园区, 通过园区进行科技交流, 双方互相提供资金与技术, 同时通过园区内部资金与技术的合作大量吸引外来资金与技术, 形成产业发展的一种扩散效应。
(三) 建立产业合作示范区。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运动地区建立产业合作示范区, 以服务业合作先行,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保证产业合作与发展以现代化服务业先行, 以适应当代国际产业格局。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服务业主要包括:物流运输、金融服务、会展等现代化服务、以及餐饮住宿等生活服务业, 这样, 通过这些服务业的先行发展带动资金与技术向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合作区聚集, 服务业涉及人民生活质量, 娱乐休闲, 国际贸易, 金融等多个领域服务业的发展, 会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科技交流。通过服务业的先行, 中国东北地区可以更好地发展例如汽车产业, 交通设备制造业, 农产品加工业, 电子信息产业等, 俄罗斯远东地区通过合作示范区, 在拥有天然地理优势与自然优势的条件下, 在农业、渔业、森工产业方面, 通过服务先行给两个地区带来的产业发展相互渗透的作用, 在获得合作效益的情况下, 将弥补从前的劣势, 充分发挥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域相近资源互补优势, 促进两个地区各自产业的发展, 实现合作的共赢。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合作问题, 从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相关相容性、产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业合作的模式研究。
关键词:东北地区,远东地区,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 .徐淑梅.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产业合作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 2000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5
关键词: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远东地区
俄罗斯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数量众多的国家, 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制约着其经济社会发展, 比较落后的远东地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远东地区包括9个联邦主体, 是俄罗斯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联邦区, 面积为616.93万平方公里, 占俄罗斯领土总面积的36.1%, 现有人口约646.01万人, 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55%。
由于远东地区的战略地位重要且经济比较落后, 所以原苏联和俄罗斯一直都在筹划和努力开发远东地区, 出台了一系列远东地区开发政策, 且开发力度不断加强。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区域经济政策
(一) 苏联时期区域经济政策对远东地区的开发
十月革命后, 苏联才真正开始运用区域经济政策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 最初主要考虑是利用这些地区的森林、能源和水利等自然资源。从战时经济阶段开始, 主要是将远东地区建设成为军事战略大后方, 目的是满足战斗的需要, 防御帝国主义。这一时期, 远东是国家财政重点支持地区, 有地区津贴和优惠的住房﹑医疗、休假等多方面的政策, 远东虽然条件严竣, 但工资高, 补贴基本和其他地区持平。在这种情况下, 远东的居民生活水平甚至要高于国家西部某些地区, 因此对劳动力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每年都有大量人口从其他地区迁来远东。
(二) 叶利钦时期远东地区政策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政府曾经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促进远东地区发展。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远东与后贝加尔地区人口大幅度下降, 社会经济急剧衰退, 13个联邦主体联合而成的远东与后贝加尔跨地区经济合作协会编制了《1996—2005年俄罗斯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联邦专项纲要》, 提出一系列反危机措施, 要求联邦中央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联邦中央还成立了专门的俄罗斯联邦政府委员会, 负责这一纲要的实施, 目的就是要打破远东地区与邻国相隔绝的局面, 利用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强同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联系, 以摆脱远东地区的经济危机, 并使远东地区发展成为俄罗斯加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环, 该纲要的出台为远东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 普京时期的远东地区政策
普京上台后加大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力度。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支撑欧洲部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阻止远东地区人口流失和下降的趋势, 同时也为了加快俄罗斯经济融入亚太经济和南部地区的安全, 普京多次强调要把远东地区开发作为全国性的重要任务加以安排和促进, 积极制定政策开发和建设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
2002年3月19日俄联邦政府批准实施由经济部牵头、各相关部委联合修改补充的纲要修订版, 并将其时间延长至2010年, 同时加大了联邦中央对远东与后贝加尔地区政策支持与财政支持的力度。与1987年以及1996年的远东开发计划不同的是, 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的规划。随后政府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设立自由区等方面展开了对东部的开发工作。
为了开发计划的开展, 还成立了“远东地区开发事务委员会”、俄罗斯远东和外贝加尔湖地区发展问题国家委员会, 由俄罗斯政府总理兼任委员会主席具体负责远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俄罗斯在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发展问题委员会第一次正式会议上比较全面地提出重点对东部地区改革的问题。2007年9月, 俄罗斯出台《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2013年联邦专项纲要》, 规划的优先领域是发展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这一政策纲要的制定实施, 标志着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开发从政策转为实施行动的新阶段, 具有更加实质性的内容, 如增加对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发展的财政投入, 规划总额为5673.5亿卢布, 其中75%的资金来自联邦预算, 远东地区获得了5285亿卢布, 占总额的93%;为了配合2012年在海参崴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 制定子规划《把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发展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合作中心》, 计划从联邦财政投入总额中划拨1400亿卢布用于海参崴的机场改造、道路和桥梁建设, 建设可容纳6000~7000人的会议中心、新闻中心以及宾馆等。此外, 还规划了一系列大型投资项目来推动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中包括石油加工、造纸和金属冶炼等。
(四) 梅、普时期远东地区经济政策
2008年5月, 梅德韦杰夫出任俄罗斯总统, 并委任普京为总理, 俄罗斯进入“梅普组合”共治的新时期。梅德韦杰夫执政期间, 俄罗斯将继续落实有关远东地区发展纲要, 推动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梅、普在经济政策上没有原则分歧, 只是在政策实施中梅更重视利用法律手段 (王郦久, 2008) 。2009年11月, 梅德韦杰夫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还特别强调, “发展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是国家最优先的发展方针。”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有关开发规划并没有实施变成现实。在此背景下, 2009年12月28日, 俄总理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25年前发展战略》从地缘政治利益视角, 指出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的发展首要战略目标, 是实现巩固人口数量的地缘政治发展任务, 推动相关联邦主体建立起经济发达、生存条件舒适的发展环境;强调其发展模式为“加速战略”, 2011—2025年该地区要以超过俄罗斯全国GDP平均增长速度0.5个百分点的累积发展, 实现达到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平均水平的目标。该战略的制定, 表明俄罗斯高度重视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发展, 并将其纳入到国家长期战略。
2010年12月6日, 俄总理普京在访问并在哈巴罗夫斯克出席《统一俄罗斯党》代表会议时称, 俄将规划投资140亿美元用于扩建横穿西伯利亚的铁路。此外, 2012年之前, 俄还将投资16.7亿美元修建公路连接远东地区的各首府城市。俄罗斯石油公司计划在远东滨海边疆区建立“东部石化公司”, 项目总价值约100亿美元, 预计2012年下半年动工, 2017年竣工。
二、俄罗斯区域政策在远东地区的实施效果
由于历史原因, 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经济相对发达, 而远东地区一直比较落后, 随着俄罗斯地区政策导向变化和开发力度的加强, 远东地区的经济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9年俄罗斯经济也开始出现衰退, 而远东地区成为2009年惟一出现经济增长的地区, 国民生产总值达16220亿卢布, 同比增长0.4%, 工业产值增长3.5%, 总投资增长9%, 居民收入增加约14%。2010年上半年远东联邦区工业生产指数达113.8%, 超过全国110.2%的平均水平。远东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项目的拉动, 而这些大项目无疑都是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即使追溯到最早远东地区的开发, 也得益于俄罗斯经济政策的转变对远东地区的关注和援助。由此可见, 俄罗斯的区域经济政策对远东地区的开发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必将成为推动远东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源头和动力。但是目前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需要区域政策的支持。
(一) 远东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人口问题严峻
近年来, 俄罗斯经济形势不断好转, 远东地区经济有所增长, 但落后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这也导致当地人口逐年减少, 大量移民前往比较发达的欧洲部分居住和谋生。
俄罗斯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密度低﹑出生率低于死亡率﹑劳动力缺乏的国家, 俄罗斯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人。而远东地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1.1人, 远东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在人口密度最大的滨海边疆区每平方公里平均约有12人, 而在自然条件严酷的萨哈﹑马加丹和堪察加每平方公里平均仅分别为0.31、0.35和0.74人, 楚科奇自治州每平方公里则仅为0.07人。近年来远东联邦区人口流失问题备受联邦及当地政府关注, 2008年该地区居住人口为628.95万人, 比上年减少3.4%。由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以及移民等因素的影响, 除哈巴边区和犹太自治州外, 各州区居民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区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为443.92万人, 比上年减少1.25万人。就业人数为331.49万人。生产水平低可以说是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科学院学者В.В.库列绍夫院士认为居民的移动是一个晴雨表, 可以判断出一个地区在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之间资金投入是否正确。只有提高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 才能使居民移向符合国民经济利益的地区。远东地区如此不佳的人口状况, 自然造成劳动力的严重缺乏, 阻碍了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因此, 俄联邦政府高度重视远东地区的开发。
(二) 产业结构和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苏联时期, 俄罗斯把远东地区作为战略大后方进行资源开发和工业体系的建立, 形成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再加上远东地区大部分土地位于常年冻土带, 自然条件恶劣, 农业基础十分薄弱, 造成了远东地区产业结构的畸形:重工业所占比例过高, 农业、轻工业落后;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调;军工企业在机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经济结构带有浓厚军事化成分;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不发达。
在地区内部, 2008年远东联邦区内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滨海边疆区, 达3107亿卢布, 约占远东联邦区生产总值的21.5%, 其次是萨哈林州, 2929亿卢布, 占地区总产值的20.1%, 哈巴边区2740亿卢布, 占18.8%, 位列第三, 第四是萨哈 (雅库特) 共和国, 生产总值为2649亿卢布, 占18.2%。上述四个行政主体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约占联邦区生产总值的80%。而其余五个地区的生产总值之和仅为20%。2009年达萨哈共和国地区生产总值为3350亿卢布, 而楚科奇自治州仅为320亿卢布, 因此, 对于这样一个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地区来说, 俄罗斯在实施区域经济政策时要面临诸多的考虑。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政策评析和经济发展前景
俄联邦政府通过实施联邦纲要的途径促进远东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但是, 这些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这些政策措施的改进和落实, 将是远东地区今后开展工作的重点。
(一) 政策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
俄罗斯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除了缩小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之外, 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是要维护联邦制国家的完整和统一。因此, 远东地区区域政策的不断变化也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需要, 从全俄的角度出发制定, 为了维护联邦制而进行调整的, 体现了联邦主义的思想。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是由联邦中央领导进行的, 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策, 具有高度集中化的特点, 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管理体制的影响, 规定了一系列数量指标。
此外, 地方政府行政限制较多, 职能发挥不到位, 这也对一些项目工程的进度造成很大影响。例如远东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 由于在地方机构办理土地征用和林地使用许可证等法律文件时遇到障碍, 致使设备人员停工, 工程进度受到影响, 政策难以有效实施, 起不到带动经济的作用。
(二) 政策纲要的执行效果受限于财政预算
从政策的执行效果来看, 由于缺乏在财政和组织上保证纲要实施的机制, 政策规划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目前, 一部分联邦主体的地区预算仍需要联邦预算的帮助, 对纲要规定的项目投资所需巨额资金很难满足, 各级预算也不能保证资金按期足额到位, 导致纲要规定的项目建设或拖延工期或不能开工。
随着俄罗斯地区政策导向变化, 充分利用目前的有利条件, 促进远东地区的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 相信远东地区的经济将会出现重大的转变, 对这些政策措施的改进和落实, 将是远东地区今后开展工作的重点, 不仅有利于远东地区的发展, 而且对缩小俄罗斯地区间发展差距, 促进整个俄罗斯经济发展、推动俄罗斯东北亚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晓谦.金融危机下的俄罗斯远东经济[J].西伯利亚研究, 2009 (10) .
[2]矫正.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04 (4) .
[3]葛新蓉.俄罗斯区域经济政策对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6 (11) .
[4][俄]П.А.米纳基尔, Е.И.杰瓦耶娃.俄罗斯远东与后贝加尔:国际经济合作纲要[J].西伯利亚研究, 2003 (8) .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6
黑龙江省共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 其中对俄边境口岸15个。近几年来, 黑龙江省对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达2400多个品种, 注册对俄边贸企业3276家。“十一五”期间, 经国家批准全省在俄注册企业累计达264家, 总投资额24.45亿美元。全省共实施对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项目195个, 合同金额8.02亿美元, 实际外派劳务人员2.34万人。全省口岸累计完成过货5619万吨, 出入境人员2924万人次。
目前, 黑龙江省初步建设了以俄能源、原材料为重点的境内产业园区和以对俄出口为重点的工业生产加工基地产业基地。建成了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互市贸易、东宁—波尔塔夫卡互市贸易区等跨境园区。建成境外能源、原材料、境外农产品等产业基地和乌苏里斯克康吉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 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已有来自浙江、福建、黑龙江省的近20家企业进入合作区开展生产经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各项建设已全面展开, 已有20多家境内外企业确定入区投资。成为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沿边开放的示范区。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 2011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对俄服装及其配饰出口总额为12.6亿美元, 占其服装及其配饰出口总额的46.9%。俄罗斯目前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大服装出口市场。
二、黑龙江省与俄远东经济技术联动发展
随着俄罗斯发布新的远东开发战略及与中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表明俄罗斯的发展战略在向东转移。俄罗斯总统普京说, “俄罗斯的未来取决于亚洲”。黑龙江省作为中国东北的一部分, 其与俄罗斯尤其是其远东地区的经济技术联动发展,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0年黑龙江省与萨哈 (雅库特) 共和国签订合作备忘录, 约定在2012——2013年中俄旅游年期间, 双方将进一步发展旅游合作, 加大对两地旅游产品的推广力度。
2010年8月, 黑龙江省电力公司220千伏中俄原油管道供电工程启动验收。2011年1月1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预计20年合同期内将向中国供油3亿吨。这条支线起自俄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 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县市区, 止于大庆末站。
2012年2月, 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投资、“亚俄天然气工业公司”管理、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承建的亚美尼亚拉兹丹火电站5号机组投入试运行, 发电能力将逐步达到480兆瓦设计功率。
2012年12月20日, 俄罗斯联邦犹太自治州政府对外经济联络局副局长乌曼斯基在长春召开的中俄边境和地方经贸合作协调委员会第十三届会议上透露, 东北亚地区中俄跨界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大桥俄方用于口岸桥梁建设开工临近。这意味着, 新的亚欧联运大通道将要构建形成。
三、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合作重点项目发展情况
目前,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重点项目中, 黑龙江省的33个项目, 目前已启动建设17项, 具体发展情况如下。
1、哈尔滨市宾县中俄元丰木材加工批发大市场项目
2010年, 宾西股份有限公司以与俄罗斯别尔卡钦森工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合作开展对俄森林采伐、木材加工项目协议为依托, 在哈尔滨宾西经济开发区兴建了中俄元丰木材加工批发大市场。市场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 总投资4.17亿元。
2、哈尔滨市年新增13万支浸金属碳滑板、1.5万吨大规格超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项目
哈尔滨电碳厂已承揽了此项目, 总投资1494万美元, 其中拟利用外资740万美元, 预计销售收入2083万美元, 利润611万美元, 税金197万美元。该项目将年新增13万支浸金属碳滑板和大规格超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15000吨。新建工艺设备生产厂房3000m2, 组建整支浸金属碳滑板生产线, 完善大规格超细颗粒各向同性石墨生产线。
3、牡丹江市年产30万吨芳烃类化工基础原料项目
2009年3月——2010年9月, 牡丹江首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45906万元进行牡丹江首控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年芳烃类化工基础原料项目建设。
4、牡丹江市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
2006年12月29日, 由上海工投集团、实业集团、建材集团等共同投资25亿元, 年产3000吨多晶硅的项目, 签约落户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5、牡丹江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
2010年年底,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专家考察组对牡丹江市进行实地考察, 对牡丹江市发展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提出了可行性意见。2011年1月黑龙江省相关领导与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进行了友好协商会谈, 后者表示, 只要林地落实了, 就可以签订意向性协议, 该项目的推进获得了新进展。
6、牡丹江市远东国际会展中心项目
2009年9月, 牡丹江市与联华国际地产举行了合作开发江南核心区开发项目签约仪式, 该项目包括建设远东国际会展中心、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五星级酒店及高档商服和住宅区。
7、牡丹江市东宁县中俄机电产品产业园项目
2008年11月15日, 中俄机电产业园一期“中俄机电产品展览交易中心”落成。一期工程由华信集团建设, 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分七大交易区, 并设有售后维修服务站, 境外客户服务中心, 国际、国内产品报价服务中心, 交易结算中心和培训中心。该中心已在中俄两国机电商会立项, 并被国家赋予物流保税中心的功能。
8、佳木斯市年产3万吨海绵钛项目
2008年11月, 由中国铝业公司与阿里阔姆公司 (ARICOM) 共同投资建设、我国最大的年产3万吨海绵钛项目在佳木斯破土动工。该项目分为两期建设, 一期工程生产规模为每年1.5万吨, 二期将扩建至3万吨, 项目总投资40亿元, 其中环保工程及措施投资将达到1.6亿元左右。
9、佳木斯市抚远县世贸中心项目
2011年5月8日, 抚远县开发建设大大世贸中心正式纳客。商场面积1.5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该商场能容纳1000多位客商、47个门市和1376个商铺。
1 0、大庆市北海道温泉园项目
2012年, 大庆市萨尔图区启动建设了北海道温泉园项目。目前, 该项目已经签订了招商合同, 护堤大坝工程全面完工, 水系治理挖运土方4万立方米, 新打温泉井和水井各1眼。
1 1、伊春市浩良河水泥厂年产300万吨水泥改扩建项目
2010年, 该项目计划扩建两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扩建的第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计划总投资78508万元, 6月份点火投产。项目投产达产后, 形成年产水泥熟料230万吨、年产水泥360万吨生产能力。
1 2、伊春市嘉荫-萝北界江旅游开发项目
伊春市嘉荫县与萝北县初步开发了嘉荫至名山段界江游。2013年将重点做大做强界江游项目, 合理布局区域内的道路、别墅、餐饮及养殖、垂钓等旅游要素, 分期、分批实施好项目建设工程。
1 3、鹤岗市年产120万吨磷肥项目
2008年, 投资100亿元的中海油公司120万吨磷肥项目, 落实原料基地。2010年, 鹤岗市前期运作推进投资46亿元的龙煤鹤岗分公司120万吨甲醇和投资50亿元的中海油120万吨磷肥等6个项目, 计划投资188.4亿元。
1 4、黑河市年产5000吨多晶硅及配套1 4万吨工业硅项目
2009年9月, 黑河市五秀山俄电加工区, 年产5000吨多晶硅及配套14万吨工业硅项目多晶硅项目上马, 计划分三期建设, 2009年完成1000吨多晶硅生产线, 2011年完成2000吨多晶硅生产线。
1 5、黑河市五大连池年产40万吨矿泉水项目
2012年4月28日, 黑河五大连池年产40万吨矿泉水项目正式启动运营生产。项目一期总投资3亿元, 单条生产线生产能力可达到每小时36000瓶, 年产可达20万吨。
16、黑河市中俄民族风情园项目
2012年3月, 黑河市中俄民族风情园项目启动。中俄民族风情园规划面积38公顷, 其中包括鄂伦春、达斡尔、满族、俄罗斯等4个民族村10个景区。风情园影视基地、人工湖工程、鄂伦春民族园、基础设施建设、冬季植树工作等正在顺利推进。
17、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村旅游景区建设项目
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目前已落实了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 结合实际, 研究制定了《漠河县北极村旅游名镇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了各项目建设的具体推进表。北极村及洛古河村综合改造、北方民族风情园、龙岛公路、观音山北灵寺、北极村商服一条街、景区公路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鄂伦春民族博物馆、俄罗斯东正教堂等景点已向游人开放。
参考文献
[1]中俄合作经贸网http://www.crc.mofcom.gov.cn/
[2]振兴东北网http://www.chinaneast.gov.cn/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7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是俄联邦最大的联邦区, 位于俄罗斯联邦的亚洲部分, 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森林资源。远东已发现和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约为70多种。该地区的森林面积约为2.805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45%, 约占全俄森林总面积的32%。
前苏联时期, 由于工业化大规模发展, 一直对远东地区进行集中开发建设, 大量开采该地区自然资源、发展重工业及军事工业。当时的大规模建设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 使得远东地区发展迅速并吸引了大量的人口。但自苏联解体后, 由于国家政策不再倾斜、人口流失严重, 使得该俄远东经济发展放缓并逐渐落后于俄罗斯欧洲各地区, 与此同时俄罗斯欧洲部分发展迅速, 更加导致了远东与欧洲部分差距加大。而经济的落后又进一步致使该地区人口外移、人口大幅度下降。
随着经济落后、人口减少、结构失衡、基础设施陈旧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凸显, 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俄罗斯政府的重视, 并于2002年推出了新版《1996-2005年和2010年前远东和外贝加尔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向纲要》, 还陆续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2013年以前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向纲要》和《2025年前远东河北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是:对内建设和完善区域内基础设施、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重点行业和防止人口外流、促进人口增长;对外积极融入亚太经济圈, 加强与中国、日本、韩国及东亚其他国家的合作, 多元化俄罗斯出口市场, 以维护及加固俄罗斯联邦对远东及贝加尔地区的经济、政治影响力。
2 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概况
中国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五盟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远高于全国森林覆盖水平, 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 耕地面积约为3.91亿亩, 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地区矿种比较齐全, 富含金属及非金属矿产。
东北地区自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由于原有的工业基础, 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 仅“一五”时期就有56个重大项目落在东北。由于重工业飞速发展, 东北地区的人均工资及福利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也吸引了大量的外省移民。而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家政策倾斜逐步转向沿海地区, 东北地区的发展开始缓慢走下坡路。目前东北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国有企业僵化、经济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我国于2003年10月发布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又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 主要有《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指导性文件主题思路是:对东北地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产业竞争力, 保障民生, 鼓励创新,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
3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合作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俄两国就开始重视两地区的合作, 时任总统叶利钦曾就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建设邀请中国参与其中。至2009年两国领导人更是批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2009年—2018年) 》, 为两地区的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几年间, 两国又不断地完善和建立相关合作机制, 成立了中国东北地区和俄远东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 并相继签署了《关于加强中俄地区与边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加强中俄远东区域、产业及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一系列合作文件。
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又在杜尚别与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及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会晤时指出, 首先要推动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开发战略和蒙古国矿业立国战略的对接, 进而实现中国“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及蒙古国草原之路的对接, 并以此吸引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参与, 达到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更可以提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与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构成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框架, 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 并促进全球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摘要:2016年2月TPP的签署, 中国和俄罗斯并不在其中, 美国推行的TPP势必会影响亚太地区的格局。而自乌克兰危机发生后,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及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 使得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为了从西方孤立中突围, 也为了克服和缓解当前的经济困境, 俄罗斯开始对亚太地区进行积极外交政策, 并加快了远东联邦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如此背景下, 俄远东联邦区及中国东北地区的深化合作既对两地区的振兴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又为两国之间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对接起到了推动作用, 进而推进了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TPP,俄罗斯远东联邦区,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
参考文献
[1]高际香.俄罗斯远东开发的历史与现实[J].俄罗斯学刊, 2013 (03) .
[2]朱显平, 李天籽.俄罗斯东部开发及其与我国东北振兴互动发展的思路[J].东北亚论坛, 2008 (09) .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 篇8
一、东北三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经济合作的重大意义
(一) 有利于巩固与发展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经贸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物质基础。中俄地区间联系非常活跃, 目前已经签署100多个地方行政机构的双边协议, 地方合作已经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充实两国务实合作内容, 推动经济实现互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积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俄罗斯大力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背景下, 两国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热情高涨, 基础设施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在跨境输电、界河桥梁、电站建设、港口改造、资源开发、木材深加工、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陆续启动了一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有力推动了边境地方经贸合作, 促进了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9月, 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涉及领域之广, 合作项目之多, 合作内容之实, 在两国已经批准或签署的文件中堪称首例, 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由政治互信、睦邻友好向经济领域务实合作拓展, 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十二五”期间, 东北三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深化发展经济合作, 体现了双方地方合作方向和利益取向的一致性, 符合中俄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的需要, 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顺势选择, 尤其是在当前尚未彻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形势下, 中俄地区合作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有利于东北三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腹地, 是连接太平洋和欧亚大陆桥的物流枢纽地带, 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 与俄边界长达3270公里, 居全国第一位。东北三省拥有众多口岸, 其中17个国家一类沿边口岸。既有空中直达航线, 也有陆路、水路直线通道, 还有陆海、江海联运等便捷条件, 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沿边区域合作格局中地缘优势突出, 独一无二。与俄罗斯相比, 东北地区在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东北地区人口数量超过1亿, 是远东地区人口的16倍, 土地面积只有78.73万平方公里, 只占远东地域的12.7%, 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劳动力供需方面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
“十二五”时期, 扩大对俄经济合作作为破解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手段,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制约东北发展的资源、能源不足和原材料成本较高等问题, 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促进就业, 保障和支持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东北三省加快发展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 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步伐, 提高产品竞争力, 实现与国际接轨, 而且可以弥补东北地区经济外向度较低的“短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格局。黑龙江省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吉林省的“长吉图开放促进先导区”、辽宁省的“辽宁中部城市聚集经济区”和“五点一线沿海开放带”, 已经为东北三省同俄罗斯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经济基础。对俄沿边大开放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东北地区的务实合作, 加快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我国对俄经贸进入了适时和战略性调整时期, 也为东北地区对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东北振兴和俄远东开发互动对接的全面展开, 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强化以地方经贸为主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的功能和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东北三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现状
(一) 黑龙江省对俄经济合作现状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山水相连, 边境线绵延3000多公里, 拥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0个边境互市贸易区, 通关便利, 民间往来频繁, 使黑龙江省在开展对俄经贸具有诸多优势, 素有中俄经贸“桥头堡”之誉。
黑龙江省于1983年开展对俄边贸业务, 至今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 对俄贸易经历了初期的易货贸易到加工集散再到走出去到俄罗斯兴办企业、搞资源的深加工,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8年,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达到历史最高的110.6亿美元, 约占中俄双边贸易总额的20%。2009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加之俄罗斯整顿贸易秩序等政策变化, 中俄边境贸易首次陷入低谷, 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值仅有55.8亿美元, 同比下降49.7%。2010年, 黑龙江省对俄实现进出口总额74.7亿美元, 尽管较上年增长34%, 但对俄出口总额已落后于浙江、广东两省, 居全国第3位, 而排名第4位的江苏省与黑龙江省的差距逐渐缩小, 大有赶超之势, 形势不容乐观。黑龙江省出口产品仍然以农产品、服装、家具及其零件、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仍然偏低。目前, 黑龙江省逐步优化对俄贸易商品结构, 在保持和扩大服装、鞋帽、纺织品、农副产品等传统商品对俄贸易规模的基础上, 不断扩大家电、汽车、农用机械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并着力扩大先进设备、关键技术和国内市场急需的石油、木材、化肥、化工原料、铁矿砂等能源原材料商品进口。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俄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 以林业、矿业等资源类项目为主。牡丹江、哈尔滨、黑河等传统对俄合作地区的企业仍是对俄投资的主力。近年来, 对俄投资企业规模呈现扩大趋势, 仅以2009年为例, 在新批的81家对俄投资企业中, 中方投资额超过千万美元的就有7家。2010年11月6日, 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意见》, 提出黑龙江“以打造对俄合作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为目标, 规范贸易秩序, 改善贸易结构, 深化投资合作, 提升合作质量和效益, 全方位推进对俄开放”的新思路。2011年一季度黑龙江省对俄罗斯联邦进出口总值34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4倍;占同期全国对俄进出口总值的21.1%, 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0.8%。其中, 对俄出口9.4亿美元, 增长25.1%;自俄进口24.6亿美元, 增长2.8倍。累计贸易逆差15.2亿美元。
(二) 吉林省对俄经济合作现状
自1997年以来, 吉林省对俄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4—2007年年均增幅达100%, 大大超过全国平均增速。2007年俄罗斯首次成为吉林省第一大出口市场。2008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吉林省对俄贸易有所回落, 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2008年达到7.6亿美元, 其中出口6.8亿美元, 在对外贸易国别中居于重要地位。2009年俄罗斯仍然是吉林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吉林省对俄出口商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集中在纺织服装类商品和机电产品。自俄罗斯进口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 集中在海产品和林产品。对俄出口主要以边境贸易为主, 近年来边境小额贸易明显下降, 但旅游贸易依然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 吉林省接待俄罗斯游客19.98万人次, 比2008年增加了11%。珲春作为吉林省陆路对俄主要口岸, 2010年一季度, 由此入境的俄罗斯游客达7158人, 比上年同期增长143%。俄罗斯正成为吉林省仅次于韩国的第二大客源国。进口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从事对俄贸易的主力军是民营企业, 且呈不断上升势头, 2009年民营企业所占比例达到88.8%。同时, 对俄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边贸大户和生产企业上。俄罗斯是吉林省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截至2009年, 在俄罗斯共建立境外企业63家, 中方投资2.97亿美元, 主要分布在木材加工、建材、种植养殖、医药器械、贸易等领域。对俄投资地域主要集中在俄远东地区及莫斯科州。截至2009年, 俄罗斯在吉林省也设立了31家企业, 吸引俄罗斯资金407万美元, 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木制品加工和餐饮业等。
(三) 辽宁省对俄经济合作现状
自1993年以来, 辽宁省与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10多个州、边疆区保持友好往来, 全省各市与俄有关地区建立了10对友好城市。双方交换专业团组近300批, 派出留学人员600多人次。通过友好往来, 既增进了互信, 深化了友谊, 也促进了合作。
2007年, 辽宁省实现对俄贸易额13.5亿美元, 同比增长34.1%;2008年达到16.02亿美元, 增长18.7%;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完成贸易额11.6亿美元, 下降约30%。目前, 辽宁省累计对俄直接投资项目120余个, 协议投资7.5亿美元, 中方实际投资2亿多美元;2009年新核准对俄直接投资企业8个, 协议投资3500多万美元, 中方实际投资近3000万美元。截至2009年, 辽宁省引进俄方投资合作项目266个, 俄方投资近9000万美元。2006年以来, 每年对俄劳务输出稳定在1000人左右。辽宁省与俄罗斯互派留学人员500多人次, 目前有2000多名俄留学生在辽宁学习;每年选派一批高校教师和业务骨干赴俄进修, 与俄交流文化项目10余项, 交流人数百余人。2009年俄罗斯游客赴辽宁达15.9万人次, 增长近200%。辽宁省与俄罗斯的经济互补性很强, 技术、贸易和投资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辽宁省本着“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 积极推进与俄罗斯在科技、物流、能源与矿产、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合作。
三、东北三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中俄两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战略实施到一定阶段后, 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几乎同时成为两国开发的重点。双方新的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历史性和针对性, 也是为满足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结果。
(一) 东北三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经济合作的历史机遇
1.中俄两国地区合作的外部条件逐渐成熟
(1) 两国发展战略目标趋于一致
中俄两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在2020年前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和任务, 这需要国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 需要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协调国内国际发展。普京任总统时提出俄罗斯“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目标, 即2010年前实现GDP翻一番, 到2015年成为经济强国。2008年, 俄罗斯联邦政府发布了《后贝加尔及远东地区发展纲要》, 加快发展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 并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相衔接。2009年9月, 中俄两国元首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为两国地区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两国形成了多层次的交流机制
中俄两国2001年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又在2004年和2005年, 先后批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和《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以这三个文件为基础, 两国逐步建立了密切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包括元首年度互访、议会领导人年度互访、总理定期会晤, 以及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会议、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等, 其中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10个分委会, 涵盖了能源、经贸、科技、运输、核能、银行、航天、通信、环保和民用航空技术等领域。此外, 两国在投资、规范贸易秩序、解决贸易磨擦、边境和地方经贸合作、森林开发利用等领域建立了磋商机制。在科技文化领域及民间交流方面, 两国先后互办“国家年”, 有65对省 (市) 结为友好城市 (省、州) 关系, 每年轮流举办“中俄地域合作研讨会”、“中俄边境和地区合作论坛”等。这些多层次的交往为两国地区合作提供了良好机制保障。
(3)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发展最好的时期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信、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 堪称睦邻友好的典范。双方在最高层次的政治往来十分频繁, 2010年俄中两国的元首进行了6次会晤, 在苏中关系整个历程中, 从1949年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 两国元首只进行了7次会晤。苏联解体之初的1991年, 中俄贸易总额只有39.1亿美元。此后, 随着双方政治互信逐步加强, 特别是双方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睦邻友好环境, 中俄关系进入了历史上双边交往的最稳定、最好时期。到2008年, 中俄贸易额达到了568亿美元, 比1991年增长了14.5倍。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使中俄双边贸易在2009年结束了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 (比上年下降31.8%) , 但进入2010年, 双方经济合作又趋活跃:据中国海关统计, 中俄贸易额2010年达到554亿美元, 较2009年增长43.1%, 基本上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1年一季度我国对俄进出口总值160.8亿美元, 同比增长34.2%, 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在中俄贸易增长中, 投资的贡献率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9月底, 中国对俄累计投资105.4亿美元, 占俄吸引外资总额的4%, 直接投资9.3亿美元。同时, 中俄能源合作已取得重大突破, 煤炭、电网改造、海洋石油、高速铁路、节能技术等新领域的合作也开始起步。
2.“振兴东北”与“开发远东”实现互动对接
随着亚太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但是, 由于经济结构、地理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 上述两个地区在本国经济中都处于劣势。近年来, 中俄两国政府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分别制定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和《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其主旨都是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繁荣地方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既有相似之处, 也有很大区别:就中国而言, “振兴东北”的实质是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对原有的发展方向、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在此基础上充实产业基础和提高产业素质, 推进更高水平的再工业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强化的国际大背景下, 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 必须实行“走出去, 引进来”的政策, 要以大开放带动大调整、大改革, 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 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 特别是加强与俄罗斯东部地区 (西伯利亚与运东) 的区域合作来实现。对俄罗斯来说, 远东地区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自苏联解体后, 该地区不仅失去了中央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而且也中断了地区内和跨地区的经济联系, 经济形势不断恶化, 经济增长速度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俄罗斯逐渐认识到, 加速远东地区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是迅速振兴俄罗斯经济的关键。2002—2010年, 俄远东地区人口减少6%, 是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 劳动力缺口25万。有技术和经验的熟练工严重不足, 预计在2020年熟练工短缺将超过50万。其中, 机械制造、船舶制造和石油开采等领域专业人员需求大但后备不足。为此, 与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经济合作日益受到重视。2009年5月21日, 在哈巴罗夫斯克举行的边境地区合作会议上, 梅德韦杰夫总统表示要积极吸引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 他认为“远东地区经济复苏任务需要与中国振兴东北的计划相协调”。
(二) 东北三省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经济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1.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
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经济合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俄罗斯单纯依赖能源、原材料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 优化中俄商品贸易结构。中俄贸易的重点也是石油等能源、资源类贸易。虽然石油等能源、资源出口占外贸出口的绝大部分, 但俄罗斯并不想长期维持资源型经济结构模式, 充当周边国家的原料供应国。俄国家经济迫切需要由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型经济转变, 而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将有助于这一转变进程。其原因在于, 中俄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与投资合作、科技合作紧密结合的, 在能源设备制造、高科技、信息技术、金融、交通、基础设施、核能、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黑色和有色金属制造、森林工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多领域的合作中, 能源合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但其比重将会缩小, 这不仅对优化中俄贸易结构有积极作用, 而且对转变俄经济增长方式有促进作用。
2.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
在未来的经济合作中, 双方不应停留在能源原材料领域, 而应不断适应新的变化, 将高新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作为今后合作的重点, 全面推进双方在原有的货物贸易、资源开发和粗加工合作的基础上, 开展体现优势互补的加工贸易、技术贸易、技术开发和引进、直接投资、产业合作等。合作形式从单一的易货贸易扩大到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等经济技术和投资合作, 并逐步建立起跨境生产加工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园区, 直至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合作领域从石油、煤炭、木材、农业种植等资源开发性领域拓展至航天、核能、军工、电力、海洋能源开发、环保等众多较高科技领域以及石油化工、重大装备制造, 汽车产业及其汽车零部件、机床、航空、造船等, 如以沈阳为中心发展现代化装备制造, 以大庆、辽阳、吉林为中心建设一流的石化工业, 以远东地区为中心建设森林采伐和林木加工以及食品工业, 真正实现全方位的经济合作, 提升两地区经济合作的规模和水平。
3.进一步规范贸易秩序
市场贸易秩序混乱已成为制约两国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从一般贸易程序来看, 中俄两国均处在经济转轨时期, 未能形成有效的行业协调和管理体制, 而这些机制是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正常经济秩序的基本条件。在缺少行业协调的情况下, 经营秩序混乱, 恶性竞争、低价竞销行为十分普遍, 这种混乱的贸易秩序又延伸到对方市场。
4.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中俄两国海关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贸易发展的障碍。在俄方, 其海关估价的方法并不符合国际规范, 对中国商品存在明显的歧视。俄海关通关时间长, 手续复杂, 加之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 更加大了贸易成本。俄罗斯商品质量标准制定比较严格, 在食品、服装、家用电器方面, 两国质量标准体系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同时, 俄方在商品检验检疫程序和中方企业申请质量认证方面手续繁琐、时间较长, 常常延误正常的贸易活动。且俄方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的检验采取歧视性待遇, 经常提出正常检验之外的特殊检查要求, 形成对中国商品设置的非关税壁垒, 不利于扩大中方商品的出口。
“远东”品牌建设之启示 篇9
品牌, 特别是名牌, 会使用户形成一定程度的忠诚度、信任度、追随度, 由此使企业在竞争中拥有强大的后盾。品牌可以利用其市场扩展能力, 带动企业进入新市场, 带动新产品打入市场;品牌还可以利用其资本运营能力, 通过一定形式 (如特许经营、合同管理等形式) 进行企业扩张。可见, 品牌是企业有力的竞争武器;树品牌、创名牌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共识。
线缆企业品牌化, 一方面须积极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创新, 用质量来塑造企业良好的市场形象, 以科技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逐步完成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须强化企业文化品牌建设, 积极构建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体系, 以培育企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并用文化来提升品牌外部形象。
以“远东”为实例, 远东线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业界首屈一指, 其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在社会上亦受到高度认可。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 (World Brand Lab) 发布的2012 (第九届) 《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远东”以123.03亿元的品牌价值, 连续四年荣列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品牌价值榜首, 稳居中国电缆行业“第一品牌”。远东品牌建设的成绩正是源自远东技术实力的积累和对高端质量和高效服务的不懈追求。
研发新技术,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远东对新技术研发可谓不遗余力, 建立了先进的材料工艺研究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科研成果不断, 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10个以上, 申报专利6项以上, 推出了数十项国际领先的技术产品。远东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居国际一流水平。不同于国内普遍采用的立塔式超高压电缆生产线, 远东采用的是全套德国进口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悬链式生产线。远东重视工艺的改进与消化, 目前每年在技术工艺改造方面的资金投入超过1亿元。比照高标准才能成就高品质;除了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生产, 远东还采用了IEC、美国UL标准、德国VDE标准、英国BS标准等国际标准, 严守质量关, 坚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电缆产品。
产品是品牌的基础, 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 企业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也不可能拥有强大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因此, 企业在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工艺和档次的同时, 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坚持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 人人明确质量责任, 个个严把质量关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环境安全体系;把“从严治厂”的方针认真落实到设计、工艺、操作等生产工序和质量控制环节, 严格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口;严格产品的出厂质检, 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远东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交付, 制定了详细的质量保障预案, 在原材料采购、原材料进厂检验、半成品过程控制、成品出厂试验等各个方面, 严格实行“三检制” (员工自检、工序互检及质检员专检) , 并建立了上下道工序质量问题奖惩制度、ERP系统管理等一系列企业质量内控体系。始终使用优质原辅材料、淘汰劣质有害材料, 从源头上进行质量控制, 是远东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一步。原材料选择上, 远东电缆严格招标流程, 坚持优选精选, 所有原材料性能指标必须100%合格方能使用。之后, 所有进厂原辅材料及时抽样送检、标识、跟踪, 保证原辅材料在生产中有据可查, 对供方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控制从单一合格率的控制转变为对供方过程能力指数的控制。质量管理工作中, 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电线电缆的工艺技术、原材料把控、生产过程的规范以及质量的检测, 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质量问题, 明确所在生产厂生产计划, 了解每天的机台任务, 及时巡检送检, 检测细化到每一道工序。在检验工作中注重预防, 提前通知相关机台和人员注意临时工艺、重点计划以及特殊电缆与常规工艺的不同点, 在生产中跟踪检测。通过“三检制”, 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每道生产工序的质量检测检验、严格出厂前对产品各项性能的检测, 保证每一批电缆产品合格出厂。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的兴衰;远东能有今天的品牌成就, 靠的就是过硬的产品质量。
把满足用户需要作为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各项标准和法律法规服务用户, 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和网络, 做到售后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忠实履行对用户的承诺。为做好产品售后服务, 远东建立了严格、有效的全程跟踪制度, 专门开通了服务热线, 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承诺:凡使用远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 远东服务人员保证对市内用户在6小时以内到位, 省内用户在12小时内到位, 外省用户在24小时内到位, 保证为用户提供最及时有效的高质量服务。通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 远东创造了卓越的信誉。
品牌的基因是文化, 一个品牌只有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灵魂, 才会具有生命力。2001年起, 远东就开始着力提炼和总结远东文化的精髓——“和与灵”, 创造具有远东特色的企业文化, 赋予远东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2008年, 通过品牌升级、品牌战略规划和布局、传播等一系列举措, 远东的品牌影响力实现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 公司适时推出各类以远东为题材的画册、书籍、音像制品等各类文化宣传产品, 用文字、图片及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传播远东的概况及成就。
企业品牌的建设, 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需要时间的沉淀。企业品牌建设的本质还是需要企业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严把质量关, 在此基础上通过有力的品牌策略和有效的客户管理, 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培养客户的偏好度和忠诚度, 这也是企业获得持久利润、走向持久成功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李光斗, 品牌竞争力[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李光斗, 品牌竞争力[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甘烽、宋光贵, 技术与质量管理 (修订版) [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2[2]甘烽、宋光贵, 技术与质量管理 (修订版) [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2
【远东西伯利亚地区】推荐阅读:
俄罗斯的远东算盘06-19
远东妇儿科医院运营06-04
西伯利亚06-18
开发西伯利亚10-31
西伯利亚百合花语是什么05-22
名家之作:冯有才《西伯利亚的温暖》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