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论文

2024-06-02

咪达唑仑论文(共9篇)

咪达唑仑论文 篇1

癫痫持续状态常见于内科急症,在临床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癫痫发作的时间>30min,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本研究应用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29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58例,其中急性病毒性脑炎15例,脑梗死10例,颅脑外伤18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7例,颅内出血8例,均经临床诊断、视频EEG等检查确诊为癫痫持续状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昏迷、脑组织水肿等。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各29例。A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23~61(41.7±2.9)岁;B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4~60(42.9±3.12.9)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根据《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确诊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有完整的检查结果和随访记录。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癫痫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22)0.1mg·kg-1·h-1静脉注射,当癫痫再次发作时,调整剂量为0.15mg·kg-1·h-1[1],同时在滴注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地西泮1.5μg·kg-1·min-1静脉注射[2],如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当加大剂量。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及临床疗效。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癫痫状态被控制,在1d以内未发作;显效:患者癫痫发作的频率减少75%;有效: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无效: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无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

A组患者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为(35.9±4.1)min,B组为(48.1±4.9)min。2组患者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P<0.01)。

2.2 临床疗效

A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B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药物因素和器质性病变等,所占比例较高的是器质性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以及脑外伤等都可能引起癫痫持续状态[3,4]。发病的主要机制是脑内周围神经抑制功能失调,进而诱使癫痫发作,分为两种类型,即持续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5]。这种疾病会使患者的意识丧失,呈现休克状态,体内电解质紊乱,易引发脑炎和脑卒中等。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发生严重脑水肿而致猝死[6]。

目前,针对癫痫持续状态主要是应用有关药物进行治疗,包括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地西泮虽然对控制癫痫有一定效果,但是并不明显,特别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癫痫持续状态控制时间短于B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临床效果较好。

咪达唑仑属于一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可促进体内氨基丁酸,对神经元细胞膜内的氯离子有激活的作用,从而产生相应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7]。此种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催眠、镇静以及抗焦虑,在控制癫痫的同时能够降低脑内血流量,对大脑起一定的保护作用[8]。在采取咪达唑仑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2)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包括血压、心率、意识、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主治医师;(3)在治疗期间饮食以营养清淡的水果蔬菜为主,禁止食用油腻肥厚、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建磊,王朝辉,李郭飞,等.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3.

[2]王欣欣.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102-103.

[3]刘爽,李岚,刘红艳,等.肌注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科技视界,2014,11(21):302,315.

[4]张建磊,王朝辉,李郭飞,等.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1-3.

[5]莫占端.持续性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5):657-659.

[6]马茂雷,张丽娜,钟家洋,等.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383-3385.

[7]杜丽君,陶拉娣,贾丽芳,等.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频繁发作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9):669-671.

[8]孙雪江,闫观茹.咪达唑仑与地西泮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对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2193-2194.

咪达唑仑论文 篇2

关键词 原发性 继发性 自然流产 内分泌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181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是指发生连续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达1%[1]。原发性自然流产是指此前没有活产史,继发性自然流产是指此前至少有1次活产史。近年来发现该病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病因复杂,有学者提出原发性和继发性早期RSA患者病因特点有所不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病因检查[2]。拟通过分析原发性和继发性RSA患者各项内分泌指标,为探寻两类不同的自然流产的诊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11月收治连续3次及3次以上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18例,根据有无活产史分为原发性(68例)和继发性(50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建立详细的病历登记。原发性组夫妇双方平均年龄分别为29.3±4.35岁和28.6±5.81岁。继发性组夫妇双方平均年龄分别为33.4±4.07岁和32.5±4.78岁。两组的年龄和流产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月经史、生育史、既往人工流产的次数,以及毒物接触史。②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其他全身性疾病,无有害物质接触史,排除风疹病毒、弓形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阴性,经阴道超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宫腔镜检查生殖系统解剖正常,夫妇ABO血型相合,血型抗体效价<1:64,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男方精液常规分析正常。③内分泌指标测定:结合月经史,于月经第2天测定外周血中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游离睾酮(T)、雌二醇(E2)、促甲状腺激素(TSH)。月经不规律,若阴道B超示无优势卵泡发育,则随机抽取空腹血。使用ACCESS全自动为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仪及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组间及组内误差均<5%。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差异显著性用4格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各项内分泌均值数据以(X±S)表示,均值比较差异显著性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

结 果

原发性和继发性RSA患者内分泌异常率的比较:以人群正常参考值为标准,在所检的样本中,原发性RSA患者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异常37例(54.4%),继发性RSA患者内分泌异常8例(16.0%),原发性RSA患者内分泌异常率显著高于继发患者(P=0.005)。37例内分泌异常的原发患者中,泌乳素或睾酮异常者占多数,泌乳素升高13例,游离睾酮升高20例,1例促甲状腺激素升高,LH/FSH>2 2例,FSH升高1例;在8例内分泌异常的继发患者中,主要为FSH升高,FSH升高5例,泌乳素升高1例,游离睾酮升高2例。

原发性和继发性RSA患者各内分泌指标的比较:原发性和继发性RSA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泌乳素、游离睾酮均值存在显著差异,继发性RSA患者促卵泡生成素较原发性患者显著升高(P=0.03),原发性RSA患者中泌乳素、游离睾酮较继发性患者显著升高(P<0.05)。原发性和继发性RSA患者各内分泌指标均值,见表1。

讨 论

内分泌异常是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主要病因之一,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阐述黄体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自然流产,目前,随着黄体支持治疗的规范化应用,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流产可得到较为及时的治疗。研究了具有不同生育背景的自然流产患者的各项女性内分泌指标,提示原发性和继发性RSA患者内分泌异常的指标不尽相同,因此,内分泌病因导致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自然流产的具体机制可能不同。

垂体激素FSH、LH参与精细的反馈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已被证实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3],应用FSH促进卵泡发育的同时可以获得满意的同步内膜发育[4],这对正常妊娠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继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卵泡期血清FSH显著高于原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一方面可能由于继发患者年龄偏大,另一方面,推测垂体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可能与继发性自然流产密切相关,至于FSH的升高是继发性流产的原因还是结果尚有待深入研究。

PRL是卵泡发育成熟的必要物质、黄体发育的必要激素,是促性腺激素的主要调节剂。早孕期为一生理性高泌乳素状态,泌乳素对妊娠黄体功能的调节和维持妊娠起重要作用,对妊娠免疫功能也起调节作用。高泌乳素可降低卵巢对FSH的反应,并抑制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导致不孕及流产。PRL是孕酮产生及黄体功能维持的先决条件,孕酮能反馈调节PRL的释放。研究发现原发性自然流产的患者泌乳素较继发性者显著升高,但其均值在正常育龄妇女的高值,推测亚临床泌乳素升高可能为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隐性HPRL是引起黄体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5],也可能与不明原因反复流产有关,目前,反复流产患者常规检测PRL,如

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FL(3!@(0,0,0,40)K2]

丁光义

301900天津市蓟县中医医院

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182

氯胺酮小儿麻醉因为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在基层医院经常使用。但是,氯胺酮麻醉会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噩梦[1],术中出现心率快、血压高、肌紧张,苏醒时间长等缺点,影响其应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可以减少氯胺酮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缩短苏醒时间。

资料与方法

选取小儿短小手术80例,年龄6个月~8岁,体重5~30kg。包括腹股沟疝修补术、睾丸下降术、阑尾切除术等。随机分成两组,1组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小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mg/kg。小儿入睡后消毒铺巾,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0.1mg/kg,小儿出现体动静注氯胺酮1mg/kg。2组氯胺酮组小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5mg/kg,小儿出现体动静注氯胺酮1mg/kg。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术后观察出现躁动、幻觉、以及用药量、苏醒时间等情况。

结 果

两组手术时间均30~60分钟,呼吸两组均无明显抑制,血压、心率两组高于1组,肌松效果1组优于2组,术中用氯胺酮量1组150±50mg,2组200±50mg。术后躁动、幻觉等情况2组大于1组,术后苏醒时间1组20~60分钟,2组40~80分钟。

讨 论

氯胺酮属于苯环己哌啶类静脉麻醉药,属于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广泛应用于各类儿童短小手术的麻醉。它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大脑皮层的传导,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但是对大脑边缘系统则表现为兴奋作用。大脑功能呈分离状态,即产生“分离麻醉”的效果。导致肌松效果差,甚至肌张力增加。在苏醒期内药物抑制作用逐渐增加,易出现躁动[2]。

咪达唑仑为氯胺酮的脱羟基作用竞争性抑制剂。能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含量,减慢氯胺酮的肝代谢,增强氯胺酮的麻醉效果。联合应用,可减少氯胺酮的用量,减慢心率,减轻高血压反应,缩短苏醒时间。咪达唑仑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内的脊髓多突触通路[3],从而产生肌松效果。减轻氯胺酮麻醉的类倔强状态,而且还有抗惊厥作用,可减轻氯胺酮的精神反应,使术后的幻觉、噩梦减少[4]。

参考文献

1 孟庆云,等.小儿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3-125.

2 徐玉玲.128例患儿氯胺酮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848-1850.

3 张宝玲,张崇岳.小儿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9-80.

4 陈亚男,等.咪达唑仑可预防小儿氯胺酮麻醉下术后躁动[J].临床合理用药,2010,1(3):56-57.

咪达唑仑论文 篇3

既往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有安定、鲁米那或者静脉给予苯妥英钠、硫芬妥钠, 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 使用不当可能造成生命危险。为了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47例作为实验组, 以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安定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 观察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47例, 其中男25例, 女22例, 年龄15~53岁, 平均 (37.2±11.3) 岁。发作时患者出现昏迷、发绀、呼吸加快或呼吸不规则, 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甚至出现高热、酸中毒、脑水肿和呼吸、循环衰竭等濒危状态。病因:脑外伤15例,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6例,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7例, 颅内出血4例, 药物中毒11例, 不明原因者4例。选取采用安定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40例, 作为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该组47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吸氧、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治疗, 原发疾病积极处理。入院后即建立咪达唑仑静脉通道, 首次咪达唑仑剂量0.1 mg/kg, 静脉注射, 后给与0.1 mg/ (kg·h) 静脉滴注。癫痫再度发作给予0.1 mg/kg咪达唑仑, 然后加量至0.15 mg/ (kg·h) 静脉滴注至癫痫控制, 持续24 h后无癫痫发作即可逐渐减量, 直至停药。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患者的意识、瞳孔大小。对照组:入院后常规治疗, 建立安定专用静脉通道, 首次剂量10 mg, 静脉注射, 以1.5μg/ (kg·min) 静脉滴注, 不缓解可稍增加, 最大剂量不能超过3μg/ (kg·min) 。

1.3 疗效标准

以用药1 h后癫痫发作的次数作为判断标准。显效:发作停止, 48 h未发作;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有效:发作频率≥50%;无效:发作频率减少<50%。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显效20例, 有效22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显效13例, 有效16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2.5%, 有效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癫痫状态控制时间对比

实验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 (37.2±6.33) min, 对照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 (48.5±8.72) min, 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实验组合并1例肺部感染, 3例低血压, 对照组出现3例肺部感染, 3例低血压, 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不良反应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脑组织的代谢率急剧增加, 耗氧量增大, 同时大量的谷氨酸及神经毒性产物可造成神经元的不可逆性损害;癫痫发作时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急剧升高, 进而导致患者的心律失常和水电解质紊乱, 加重脑水肿, 若不及时控制癫痫状态, 不可逆性脑损害区域增大, 甚至危及生命。研究表明癫痫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 持续时间增加1 h, 危险性增加15倍, 发作时间越长, 并发症越多, 死亡率越高[3]。

选择有效的抗癫痫药物迅速控制癫痫发作是成功抢救的关键环节[4], 安定、苯巴比妥、硫喷妥钠等对癫痫的控制效果较好, 但在病情严重者及药物中毒者效果较差。咪达唑仑为1, 2环状结构的1, 4苯二氮卓类药物, 在酸性环境能溶于水, 是唯一能溶于水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水溶后性能稳定, 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均可达到效果。在生理性pH值情况下呈脂溶性, 能够迅速渗透血脑屏障, 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 促进神经元氯离子通道开放, 氯离子内流形成细胞膜过度去极化, 产生神经抑制作用[5]。咪达唑仑不仅能控制癫痫发作, 还能有效消除发作间期大脑皮层、丘脑痫样放电, 降低脑血流量, 降低脑代谢, 对脑缺血起到保护作用。咪达唑仑具有很强的抑制癫痫作用, 但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抑制作用较弱[6]。

该研究中使用咪达唑仑结果显示有效率89.4%, 对照组有效率为72.5%, 有效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 (37.2±6.33) min, 对照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 (48.5±8.72) min, 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咪达唑仑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缩短癫痫控制的时间。而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 不良反应数量少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体不良反应还有待大样本的研究。咪达唑仑起效快, 给药后2 min即可起效, 半衰期短, 为1.5~2.5 h, 因此易于控制剂量。

摘要: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47例, 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咪达唑仑。2008年2月—2008年12月采用安定治疗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40例, 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4%, 总有效率为72.5%, 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 (37.2±6.33) min, 对照组癫痫状态控制时间 (48.5±8.72) min, 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合并1例肺部感染, 3例低血压, 对照组出现3例肺部感染, 3例低血压, 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不良反应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咪达唑仑用于癫痫持续状态起效快、效果好、安全, 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咪达唑仑,癫痫持续状态,惊厥

参考文献

[1]王学峰, 肖波, 万红斌.难治性癫痫[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2]陈春富, 郎森阳, 贾海燕, 等.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 (7) :618-622.

[3]魏丽玲, 许楚芸, 巫顺秀.86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 2002, 22 (12) :731.

[4]Mayer SA, Claassen J, Lokin J, et al.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fren-quency, risk factors, and impact on outcome[J].Arch Neurol, 2002, 59 (2) :205-210.

[5]汪昕, 彭伟锋.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及新进展[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6, 15 (4) :234.

咪达唑仑论文 篇4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评分?遗忘程度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取得的镇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咪达唑仑;芬太尼;镇痛效果

Joint fentanyl intravenous midazolam aided epidural analgesia effect observ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joint fentanyl intravenous midazolam aided epidural analgesia effect.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2 were treated 120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to epidural anesthes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patients give midazolam aided epidural anesthesia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joint fentanyl intravenous midazolam auxiliary anesthesia. Results: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score, forgotten degre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joint fentanyl intravenous midazolam aided epidural analgesia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 epidural anesthesia; Midazolam; Fentanyl; Analgesic effect

硬膜外麻醉是把局部麻醉的藥物注入到硬膜外腔,对于脊神经根起到了阻滞作用,使得其他的支配区域处于麻痹的状态,在基层医院中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1]?但是硬膜外麻醉过程中的患者意识清醒,对于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状况能够看到,常常会引起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术后精神的恢复[2]?现在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治疗的患者分别使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麻醉治疗和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治疗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120例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对于严重心肝肾疾病?长期使用精神药物史以及精神疾病等患者进行排除[3]?从手术的类型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占38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占47例,妇科手术患者占19例,疝修补手术患者占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治疗,其中男性患者占39例,女性患者占2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8±4.6)岁;观察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麻醉,其中男性患者占例,女性患者占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5±5.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入室后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均对其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密切监测,之后给予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治疗,手术治疗开始的前10分钟开始静脉注射给药辅助麻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术前使用0.05mg/kg咪达唑仑(生产企业:Roche Pharma (Schweiz) Lt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00310)进行辅助麻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麻醉治疗,术前使用0.05mg/kg咪达唑仑(生产企业:Roche Pharma (Schweiz) Ltd?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00310)联合1.0μg/kg芬太尼(生产企业:Janssen Pharmaceutica N.V?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10043)进行辅助麻醉治疗?两组患者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均给予面罩吸氧治疗,每分钟吸氧量为3~5L?

1.2.2 根据OAA/S评分法对两组麻醉方法的镇痛效果进行评分,1分表示推动没有反应;2分表示推动之后才有反应;3分表示大声呼喊患者的姓名才会有反应;4分表示正常音量呼喊患者的姓名反应较为冷漠;5分表示正常呼喊姓名有反应?对两组麻醉方法的遗忘程度进行评估,主要分为完全遗忘?不完全遗忘以及无遗忘,完全遗忘指经过提示之后对手术治疗过程不能够回忆;不完全遗忘指经过提示后对手术治疗过程能够部分回忆;无遗忘指对手术治疗过程能够回忆正确?

1.2.3 选用软件SPSS18.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数据,使用x2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0.05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评分?遗忘程度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在基层医院中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是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的意识较清醒,对于手术治疗过程中的状况能够看到,常常会引起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不利于术后精神的恢复,加上阻滞和牵拉不完全等情况,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用辅助药物达到镇痛和镇静效果,能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单独的药物辅助麻醉治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肌松效果和镇痛效果,能够加强患者对于手术治疗过程的遗忘,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较好,二者联合应用于辅助硬膜外麻醉治疗中,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上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评分?遗忘程度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了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取得的镇痛效果显著,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媛,邬秀英,朱萍等.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2):153-154.

[2] 蒋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5):376-377.

[3] 王洪彪,王恒所.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8):113-114.

咪达唑仑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持续性癫痫患儿及成人患者84人,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具体构成见表1) 。入选条件:患儿体重需大于等于15 kg, 所有患者均癫痫发作持续5 min以上并且急诊到达或急诊入院时仍处于癫痫状态。排除标准: (1) 低血糖、心动过缓 (<40次/min) 、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 (2) 有地西泮过敏史患者; (3) 孕妇; (4) 合并颅脑外伤。

1.2 治疗方法

试验组成人患者以及体重超过40 kg的儿童给予肌注咪达唑仑10 mg, 体重15~40kg的儿童给予肌注咪达唑仑5 mg, 30 s内注射完毕;对照组给予地西泮0.3~0.5mg/kg, 1 mg/min速度静脉注射, 如无效, 5 min之后重复一次。治疗期间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心率、意识情况、肌张力。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由专人记录从首次给药结束到癫痫持续状态停止的时间, 治疗过程中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变化, 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注射药物后1 h内癫痫持续状态停止;无效:注射药物1 h癫痫持续状态未停止, 或停止后复发。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肌注咪达唑仑后1 h内癫痫持续状态停止并且无复发的有效例数为29例 (72.5%) , 平均起效时间为 (6.2±3.8) min;对照组静脉注射地西泮判定有效21例 (47.7%) , 平均起效时间 (14.3±5.9) min, 两组间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肌注咪达唑仑不良事件为分泌物增多2例 (5%) 、低血压1例 (2.5%) 、肌张力减低1例 (2.5%) ;静脉注射地西泮不良事件为肌张力减低2例 (4.5%) , 低血压1例 (2.3%) , 呼吸抑制2例 (4.5%) , 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对照组10%/11.4%, P>0.05) 。

3 讨论

注: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间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导致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复杂多样, 主要为癫痫患者突然中止或减量服用抗癫痫药物, 其他情况下儿童及青壮年多是由于颅脑外伤、肿瘤或者感染引起, 老年人多是以脑卒中、肿瘤、退行性疾病为主。对于癫痫持续状态如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 体内环境遭到破坏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 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尽快、有效的终止癫痫持续状态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咪达唑仑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 其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GBABa/Cl离子复合物的α亚单位作用, 加速抑制传递, 导致神经元突触超极化而发挥作用[2]。咪达唑仑在低p H值时咪唑环打开, 具有水溶性, 可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水中并且保持稳定, 在生理p H时, 咪唑环闭合而呈脂溶性, 能够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系统, 从而快速起效, 所以可以使用肌肉注射的方法, 甚至可以用于鼻注用药[3,4]。同时, 咪达唑仑还具有半衰期短、排泄快、无蓄积作用、代谢产物无活性等诸多优点。

以往认为肌注抗癫痫药物吸收不稳定难以达到目的, 但是由于咪达唑仑独特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学机制, 我们通过设计和实施本研究来探讨肌注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 对于有效终止癫痫持续状态, 肌注咪达唑仑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注射地西泮, 而且起效时间更短。

本研究中两种治疗方案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 试验组肌注咪达唑仑发生的不良事件为低血压1例、肌张力减低1例、分泌物增多2例, 这与国外Yoshikawa、Igartua等报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发生情况基本一致[5,6], 而且这些副作用较地西泮引起的呼吸抑制在临床上都更容易处理。

在急诊救护方面肌肉注射较静脉注射具有操作方便、快速, 对患者配合情况要求较低等优势, 通过本研究, 我们认为无论是对于院外还是院内急诊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肌注咪达唑仑都是一种快速、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且副作用小。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肌注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 (咪达唑仑肌肉注射组) 成人患者及体重超过40 kg的儿童给予肌注咪达唑仑10 mg, 体重1540 kg的儿童给予肌注咪达唑仑5 mg, 30 s内注射完毕;对照组 (地西泮静脉注射组) 地西泮0.30.5 mg/kg, 1 mg/min速度静脉注射, 如无效, 5 min之后重复一次。观察两组药物起效时间。结果 肌注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注射地西泮, 且药物起效时间更短。结论 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肌注咪达唑仑是一种快速、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且副作用小。

关键词:咪达唑仑,癫痫持续状态,肌注

参考文献

[1]Lowenstein DH, Bleck T, Macdonald RL.It’s time to revise the definition of status epilepticus[J].Epilepsia, 1999, 40 (1) :120-122.

[2]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19-220.

[3]Mahmoudia T, Zadeh MM.Comparison of intranasal midazolam with intravenous diazepam for treating acute seizure in children[J].Epilepsy and Behavior, 2004, 5 (2) :253-255.

[4]Hanley DF Jr, Pozo M.Treatment of status epilepticus with midazolam in the critical care setting[J].Int J Clin Pract, 2000, 54 (1) :30-35.

[5]Yoshikawa H, Yamazki S, Abe T, et al.Midazolam as a firstline agent for status epilepticus in children[J].Brain Dev, 2000, 22 (4) :239-242.

咪达唑仑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行咪达唑仑清醒镇静镇痛胃镜、肠镜检查的5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胃镜检查240例, 其中儿童组62例, 成年组127例, 老年组51例;肠镜检查280例, 其中儿童组50例, 成年组160例, 老年组70例, 所有患者均无苯二氮卓类药物过敏史, 无精神障碍性疾病, 心肝肾功能正常。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行胃镜操作前检查, 禁食禁水4 h, 给予患者咪达唑仑0.05~0.07 mg/kg静脉滴注 (缓慢注射) , 准备完毕后行胃肠镜检查, 术中注意监测呼吸、脉搏、神志及血氧饱和度等, 术后患者基本上可在10 min内清醒。

2 结果

2.1 咪达唑仑清醒镇静胃镜和肠镜检查的成功率、行走恢复时间、满意度和遗忘度的观察

内镜检查的总成功率为100%, 胃镜和肠镜检查的满意度达99.17%和99.29%, 而遗忘度分别为98.33%和98.21%, 无明显不良反应, 胃镜和肠镜的行走恢复时间分别为 (14.92±1.32) min和 (12.38±2.01) min, 患者恢复快。见表1。

2.2各年龄组患者行内镜检查使用咪达唑仑平均剂量

胃镜组咪达唑仑平均用量为3.5 mg/次, 肠镜组为4.2 mg/次, 见表2。

2.3 不良反应的观察

所有患者胃肠镜检查均无任何并发症, 少部分患者住院时心率低和 (或) 血氧下降, 予以吸氧或唤醒即可恢复。

3 讨论

无痛的内镜检查已经在各医院广泛开展, 近年使用哌替啶或芬太尼等药物产生深度镇静后再进行无痛内镜检查, 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但其具有风险较大、术后苏醒慢、药物昂贵等缺点[2]。目前推荐使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镇痛麻醉内镜检查。清醒镇静内镜检查的优点在于在患者清醒镇静状态下, 一方面可缓解患者恐惧、紧张的情绪, 同时能保留患者吞咽、咳嗽等保护反射, 使患者较为舒适、安全地完成胃肠镜检查。另一方面医生能在患者平静呼吸及极少恶心、呕吐情况下, 顺利完成较复杂、费时的胃肠镜下治疗。最后, 咪达唑仑中度镇静下患者能保留一定的疼痛反应, 相比应用丙泊酚时进行深度镇静, 可大大减少生硬操作时的穿孔风险[3]。

咪达唑仑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 主要作用原理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r-氨基丁酸系统, 具有抑制神经传导递质的作用[4]。其为水溶性, 半衰期为1.5~2.5 h, 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和遗忘作用, 其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消除速度快、安全性高和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本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咪达唑仑麻醉后行内镜检查的总成功率为100%, 满意度达99.17%, 而遗忘度最高达98.33%, 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术后行走恢复时间短。李初俊[5]报道了胃镜检查中使用咪达唑仑镇静麻醉的初始剂量0.03~0.06 mg/kg即可, 低剂量咪达唑仑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对于咪达唑仑的剂量问题, 目前尚存在争议, 而在临床实际中所使用的剂量通常高于文献报道[6]。本研究行胃镜组咪达唑仑平均用量为3.5 mg/次, 肠镜组为4.2 mg/次。其剂量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合适剂量, 术前检查患者生命体征, 了解其有无不良饮酒史、糖尿病史和心肝肾功能情况, 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术后密切观察其可能的不良反应, 如呼吸抑制、过敏反应和低血压等。

综上所述, 使用咪达唑仑清醒镇静镇痛内镜检查的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恢复快, 安全性高, 可不需麻醉医生操作, 且药物价格低廉,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镇痛内镜检查的合理用量、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7月-2012年7月行咪达唑仑清醒镇静镇痛胃镜、肠镜检查的5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分析其总成功率、行走恢复时间、满意度和遗忘度, 并比较不同年龄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内镜检查的总成功率为100%, 胃镜和肠镜检查的满意度达99.17%和99.29%, 而遗忘度分别为98.33%和98.21%, 恢复时间分别为 (14.92±1.32) min和 (12.38±2.01) min, 胃镜组咪达唑仑平均用量为3.5mg/次, 肠镜组为4.2mg/次, 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咪达唑仑行清醒镇静镇痛内镜检查的成功率高, 患者恢复快,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咪达唑仑,清醒镇静,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1]徐福涛.内镜术的镇静与麻醉[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 19 (6) :325.

[2]Clark B A.A new approach to assessment and documentation ofconscious sedation duirng endoscopic examinations[J].Gastroenterol Nurs, 1998, 21 (2) :59-63.

[3]黄文柱.清醒镇静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 2003, 7 (4) :618-620.

[4]Lazzaroni M, BianchiPorto G.Preparation, premedication andsurveillance[J].Endoscopy, 1998, 30 (21) :53-61.

[5]李初俊, 崔毅.低剂量咪唑安定在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 18 (4) :229-233.

咪达唑仑论文 篇7

测定咪达唑仑血药浓度, 对研究患者体内咪达唑仑药物浓度与药效之间的作用关系, 指导临产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临床监测的需求, 笔者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咪达唑仑药物的浓度, 并对用药患者进行了体内用药测定, 证明了该方法在临床监测应用的可行性。适用于临床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监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日本日立L-2130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日立L-2420紫外检测器;大连依利特Echrom98型色谱工作站;日本日立2401紫外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SK250H型 (上海科导仪器公司, 250 W, 59 KHz) ; 分析天平 (上海良平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Max100 g, D=0.0001 g) ;ZH-1自动漩涡混合器。

1.2 试剂

咪达唑仑 (纯度大于99.5%) 购于浙江省三门县康宁化工有限公司, 阿曲库铵 (纯度大于99.8%) 购于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化学试剂乙腈、甲醇为色谱纯 (天津四友化工厂生产) ;水为纯蒸水。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 (4.6 mm×250 mm, 5μm) ;流动相为甲醇:水 (60:40) (0.1%二乙胺, 0.05%磷酸溶液, pH=5) ;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为225 nm。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准溶液配制

取对照品咪达唑仑5 mg, 精密称定, 置10 ml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制成每1 ml含咪达唑仑0.5 mg/ml的溶液即得。

2.2 血浆样品的处理

取静脉血2 ml, 加入抗凝管中, 3000转/min离心10 min, 精密取血浆1 ml, 加入2 mol/L NaOH 0.3 ml, 混匀, 加入氯仿:乙醚 (3:7) 4 ml, 萃取提取2 min, 3000转/min离心10 min, 精密吸取上清液3 ml, 于水浴30℃用轻柔氮气流吹干, 残渣加流动相1 ml充分溶解, 取10 μl进HPLC检测。

2.3 方法专属性试验

分别取空白血浆、对照品溶液 (咪达唑仑2 μg/ml) 和含药血浆 (浓度同对照品溶液) , 按血浆样品处理与测定项下操作, 记录色谱图 (见图1) 。血浆中咪达唑仑保留时间为14.8 min, 峰形良好, 血浆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测定, 无杂质峰干扰, 本方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

A-空白血浆 B-空白血浆加咪达唑仑 (1 μg/ml) C-手术患者咪达唑仑 (0.15 mg/kg) , 血浆标本 2-咪达唑仑 (14.87 min)

2.4 线性关系及最低检测限试验

取空白血浆0.9 ml, 置10 ml离心管中, 分别加入经咪达唑仑标准液配制的系列含咪达唑仑浓度的工作液100 μl, 配制成咪达唑仑浓度为0.25, 0.50, 1.00, 2.00, 4.00 μg/ml标准血样, 按“4”项处理, 10 μl进样, 以咪达唑仑血浆浓度为横坐标, 测定的峰面积为纵坐标, 作直线回归处理, 得咪达唑仑回归方程为:Y=64.6064X (r=0.9997) 。咪达唑仑血浆浓度在0.25~4.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咪达唑仑最低检测浓度为50 ng/ml (S/N=3) 。

2.5 稳定性试验

空白血浆0.9 ml加入咪达唑仑标准液配制的系列含咪达唑仑浓度的工作液0.1 ml, 制成含咪达唑仑分别为0.25, 1.00, 4.00 μg/ml浓度的血浆样品, 样品置-20℃冰箱保存, 分别于第5、10、15天, 血浆样品按“4”项处理, 测定结果表明, 各浓度的RSD均小于3.83%, 说明血浆中的咪达唑仑在-20℃条件下, 至少可以稳定15天。

2.6 回收率试验

空白血浆0.9 ml加入咪达唑仑标准液配制的系列含咪达唑仑浓度的工作液0.1 ml, 制成含咪达唑仑三种浓度分别为0.25, 1.00, 4.00 μg/ml浓度的血浆样品, 每个浓度各3份, 血浆样品按“4”项处理, 测定色谱峰面积, 用回归方程计算检出量, 并于加入量比较, 计算相对回收率 (n=3) 。

同法配制并处理上述3种浓度的血浆各3份, 将空白血浆0.9 ml换成流动相, 加入咪达唑仑标准液配制的系列含咪达唑仑浓度的工作液0.1 ml, 制成含咪达唑仑三种浓度分别为0.25, 1.00, 4.00 μg/ml浓度的样品, 每个浓度各三份, 取10 μl直接进样, 将两组峰面积进行比较, 计算绝对回收率 (n=3) , 结果见表1。

2.7 精密度试验

空白血浆0.9 ml加入咪达唑仑标准液配制的系列含咪达唑仑浓度的工作液0.1 ml, 制成含咪达唑仑三种浓度分别为0.25, 1.00, 4.00 μg/ml, 浓度的血浆样品, 按“4”项处理, 分别于1 d内连续测定5次及5 d内每天测定1次, 测定色谱峰面积并计算浓度, 计算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结果见表2。

2.8 方法应用

5例手术患者, 年龄 (55±10) 岁, 体质量 (62±12) kg, 行诱导麻醉, 给药剂量为咪达唑仑0.15~0.2 mg/kg、阿曲库铵0.6~0.8 mg/kg、芬太尼2 μg/kg, 溶解于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给药, 静脉滴注开始计时, 按如下时间 (1、5、10、15、20、25、30、45、60、90 min) 采集患者动脉血2 ml, 加入抗凝管中, 按“4”项处理, 测定血药浓度, 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见图2。

3 讨论

本试验曾尝试采用沉淀蛋白法对血浆样品进行预处理, 但由于测定的回收率较低, 笔者改用萃取方式进行。在萃取溶剂的选择上, 曾采用氯仿作萃取溶剂进行提取, 由于提取溶剂较血浆重, 有机溶剂在血浆层下, 实验操作时有机层不易被吸取出。另外, 用氯仿提取时容易发生乳化现象, 影响两种药物的提取率。经改进, 笔者使用二氯甲烷-乙醚 (3 ∶ 7) 混合液作萃取溶剂, 其乳化现象明显减少, 且有机层位于上层, 便于吸取。如果只采用乙醚提取, 同样可得到相近的提取率, 但乙醚容易挥发, 对人体有害, 使方法的稳定性降低。因此本文采用二氯甲烷-乙醚 (3 ∶ 7) 混合溶液作萃取剂进行提取。

对血浆进行萃取处理时, 笔者比较了一次萃取和两次萃取的实验结果, 从结果看出, 两次萃取并不能显著提高两种药物提取率, 故本试验笔者仅萃取提取了一次, 明显缩短了样品预处理时间, 且回收率可以满足试验的要求。

另外, 在萃取实验中, 笔者比较了碱化血浆溶液与不碱化血浆溶液的萃取率, 并对碱化溶液的用量进行了实验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2 mol/L NaOH 0.3 ml碱化血浆溶液, 可使萃取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故本实验采取碱化血浆溶液萃取法进行。

由于是咪达唑仑、阿曲库铵、芬太尼、普鲁卡因四种药物几乎同时给药, 患者体内血浆中存在着这四种药物, 为此笔者在本实验色谱条件下, 进行了体外血浆中标准品芬太尼、普鲁卡因对照品的干扰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 阿曲库铵、芬太尼、普鲁卡因在此色谱条件下无干扰。

应用本文建立的测定方法对5例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后进行了血药浓度测定, 结果表明, 本法可以较好地满足咪达唑仑临床药浓检测的需求, 为临床个体化用药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本文建立了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的反向HPLC法, 样品只需经过简单的一次液-液萃取, 即可满足测定的要求。

摘要:目的建立人体血浆中同时测定咪达唑仑HPLC测定法。方法采用HPLC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 (250mm×4.6mm, 5μm) , 流动相为甲醇:水 (60:40) (含0.1%二乙胺, 0.05%磷酸溶液) , 流速为1.0ml/min, 柱温为室温, 检测波长225nm。结果咪达唑仑在0.254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7) , 咪达唑仑最低检测浓度为50ng/ml, 回收率96.81%100.98%, 萃取回收率87.69%92.99%。日内、日间RSD (n=3) 均小于5.8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 可靠, 可用于人体血浆中测定咪达唑仑的浓度。

关键词:咪达唑仑,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

[1]刘锡钧.实用药物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120.

[2]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药物评价中心.药物临床信息参考.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66-68.

[3]田志松.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1, 2-羟基咪达唑仑与咪达唑仑含量.医药导报, 2006, 25 (5) :405.

咪达唑仑论文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 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期望值也明显提高, “治疗”和“服务”相结合已经是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 为满足区域阻滞麻醉患者的术中镇静要求, 从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间对100例实施区域阻滞麻醉 (阻滞效果皆满意) 的患者采用了咪达唑仑 (咪唑安定) 持续泵入的方法来提供有效的安全的镇静。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龄12~58岁, ASAI-II级。麻醉方法包括臂丛神经阻滞, 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 鲁米那钠0.1g, 术中常规吸氧。

1.2 镇静方法

咪达唑仑为国产力月西 (江苏恩华药业) , 首量选用 (0.05±0.005) mg/kg负荷量静脉内注入, 再以 (0.03±0.005) mg/kg·h的剂量, 用0.9%生理盐水稀释后输液泵持续静脉内泵入。镇静实施时间为手术切皮, 患者自诉无痛后开始。根据患者要求一般维持在清醒镇静至患者入睡 (Ramsay评分分级为2~5级) , 停药时间为手术结束前15min。用药期间监测Bp、P、SpO2、ECG, 于用药后10min、30min、1h、2h及手术结束前15min进行镇静效果评价。

1.3 效果评定标准

参照Ramsay评分分级法:1级:患者焦虑, 躁动不安;2级:患者合作, 清醒安静;3级:患者仅对指令有反应;4级:患者入睡, 轻叩眉间, 反应敏捷;5级:患者入睡, 轻叩眉间, 反应迟钝;6级:患者呈深睡或麻醉状态。

2 结 果

在采用负荷剂量后, 均能很快达到镇静要求。Ramsay能维持在2~5级, 有效率为100%, 用药持续时间为40~330min, 本组全部病例未发生呼吸、心血管或其他系统不良反应。用药前后Bp、R、P、SpO2无明显变化。Ramsay评分10min、30min、1h、2h、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为 (3.0±1.0) 、 (3.9±0.7) 、 (4.0±0.6) 、 (4.1±0.7) 、 (2.5±0.6) ;10min即有统计学意义, 10min和30min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0min后各时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时间占总镇静时间百分率、停药至完全清醒时间分别为 (5.0±1.8) min、 (94.8±7.9) %、 (8.9±3.2) min。

3 讨 论

咪达唑仑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应用的惟一具有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衍生物[1], 静脉给药方便, 起效快, 作用比安定强24倍, 达到中枢峰效应时间为24min, 消除半衰期 (2.4±0.8) h短, 给药后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 对心率和血压影响不大[2], 有明确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药物剂量而达到相应的镇静水平。咪达唑仑静脉滴注的药代动力学与单次静脉注射相似, 停止滴注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未发现蓄积现象, 表明此药可用于持续静脉滴注以维持麻醉[3]。本研究结果显示:负荷剂量 (0.05±0.005) mg/kg后10min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 Ramsay评分为2~5级, 在维持量 (0.03±0.005) mg/kg·h的条件下镇静水平能很好地保持稳定, 而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应用有效、安全的理想药物来维持术中的镇静是提高麻醉质量的一项新要求, 它可避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手术强迫体位数小时带来的极度不适, 感知手术环境的恶性刺激所造成的一定程度的精神创伤。是体现“以人为本”医疗精神的重要方面。理想药物的标准是: (1) 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小; (2) 不影响其他药物的生物降解, 药物和药物代谢不被其他药物所干扰; (3) 消除方式不依赖肝、肾和肺功能, 具有多种体内代谢途径; (4) 起效迅速, 可掌握时间, 消除半衰期短, 且代谢产物无生物活性; (5) 无药物的蓄积作用。目前, 尚无这样理想的药物, 而咪达唑仑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理想的镇静药物。镇静浓度由其输注速度决定, 镇静效果良好, 可有效提高麻醉质量, 满足患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328.

[2]Parker RJ, Mahan RA, Giugliano D,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nous midazolam and ketamine as seda-tion for therapeatic and diagnostic procedures in children[J].Pediatrics, 1997, 99 (3) :427.

咪达唑仑论文 篇9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重度窒息后惊厥新生儿21例, 随机分成试验组 (咪达唑仑组) 与对照组 (苯巴比妥组) 。试验组11例, 男8例, 女3例, 出生体重1 350~3 600 g, 平均2 400 g, 孕周31~43周, 平均37.5周。对照组10例, 男6例, 女4例, 出生体重1 540~3 000g, 平均2 500 g, 孕周32~40周, 平均3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给药方法:所有重度窒息患儿出现惊厥后常规以苯巴比妥抗惊厥治疗, 苯巴比妥钠负荷量20 mg/kg分2次静脉注射, 24 h后以5 mg/ (kg·d) 剂量维持。如惊厥不能控制, 试验组改用咪达唑仑, 同时停用苯巴比妥。咪达唑仑使用方法:负荷量0.1 mg/kg静脉推注, 续以0.05~0.15 mg/ (kg·h) 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推注泵持续维持, 对照组加用西地泮, 0.3~0.5 mg/ (kg·次) , 12~24 h后苯巴比妥以5 mg (kg·次) 维持。

效果观察:将惊厥控制程度分为以下3类: (1) 完全控制:患儿肌张力明显降低, 温和刺激不能引起全身或局灶性发作; (2) 有效控制:患儿肌张力稍低, 温和刺激不能引起全身性发作, 但仍可见局灶性发作; (3) 效果不佳:温和刺激或无刺激均有间歇性全身强直或阵挛发作。不良反应:观察患儿呼吸循环反应。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组间分析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的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惊厥控制程度:对照组中, 仅2例达到完全控制程度, 2例达到有效控制, 但患儿仍有局灶性抽搐, 温和刺激可引起强直, 6例患儿仍有间歇性强直伴局灶性抽搐。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在4例惊厥控制有效的患儿中, 有1例发生呼吸抑制。而试验组中7例达到完全控制, 4例达到有效控制, 仅有局灶性抽搐, 不伴全身强直, 温和刺激不能引起全身惊厥。试验组中未见呼吸抑制发生, 见表1。

讨论

严重窒息时惊厥多表现为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或阵挛, 可使大脑需氧量较平时增加25%, 持续惊厥可直接加重脑水肿或脑损伤。因此抗惊厥治疗是重度窒息患儿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虽然目前经典教材仍推荐以苯巴比妥为首选抗惊厥药物, 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轻中度窒息患儿苯巴比妥抗惊厥作用是有效的, 但是对于持续性惊厥特别是伴有全身强直的惊厥患儿, 其作用并不理想。即使加用地西泮间歇性静注, 其作用时间远不能达至临床期望效果, 强直性惊厥仍有间歇性发作。并且反复地西泮静注, 有发生呼吸抑制的可能。在对照组中, 10例患儿仅2例患儿达到完全控制程度, 2例患儿达到部分控制, 患儿仍有局灶性抽搐, 温和刺激仍可引起强直, 6例患儿仍有间歇性强直伴局灶性抽搐。并且两药合用后抑制呼吸中枢的不良反应较为明显, 在4例惊厥控制有效的患儿中, 表现为呼吸、心率减慢, 呼吸长, 其中1例发生呼吸抑制。

咪唑达仑作为唯一应用于临床的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衍生物, 具有良好地镇静、抗焦虑、肌肉松驰、抗惊厥作用, 其效果为安定的2~4倍;并且起效快, 达峰时间短, 半衰期短;局部耐受性好, 稳定性好, 可持续给药, 此外对心率及血压影响小, 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剂量达到相应镇静水平[2]。我们在试验组11例患儿中, 7例达到完全控制, 其余3例达到部分控制, 即温和刺激仅发生有局灶性抽搐, 并无全身强直或阵挛出现, 与对照组比较, 两者差异明显。

此外,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我们也体会到咪达唑仑抗惊厥时2个突出优点: (1) 见效快:其控制惊厥作用可以在注射完成时即时生效, 在试验组有2例患儿在注射完成时其惊厥就已被控制; (2) 安全剂量范围很大, 试验组中惊厥被完全控制患儿, 在其后时间内也会出现再次抽搐, 此时再次予以0.1 mg/kg咪达唑仑静注, 即可控制惊厥, 每天可使用1~3次。有学者报道在咪达唑仑治疗破伤风过程中, 因操作失误, 使咪达唑仑用量的超过普通剂量3倍, 而患儿未出现任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3]。相对对照组, 试验组各患儿也在惊厥控制后, 有心率呼吸频率降低, 但无呼吸抑制出现。虽然我们临床经验表明, 咪达唑仑应用于新生儿是安全的, 但即使如此, 应用于新生儿的药物动力学及药效学资料有限, 临床应用时也应加强监护。

总之, 咪达唑仑可持续静脉泵输入, 半衰期短、作用强、不良反应少、安全范围大、镇静止痉程度容易控制, 并且咪达唑仑抗惊厥效果优于苯巴比妥钠与安定组合, 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石俊英.咪达唑仑治疗难治性惊厥29例[J].儿科药学杂, 2006, 12 (2) :11-12.

[2]滕国良.镇静镇痛药在儿科ICU中应用进展[J].小儿急救医学, 2002, 9 (1) :53-55.

【咪达唑仑论文】推荐阅读:

上一篇:D预算管理下一篇:《大玩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