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

2024-07-21

唐三彩(精选10篇)

唐三彩 篇1

工艺美术在我国各种美术形式中历史最为悠久, 技术精湛纯熟, 品种丰富多彩。闻名世界的“唐三彩”更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枝艳丽的奇葩。

公元7世纪至10世纪的唐朝, 政局相对稳定, 经济空前繁荣, 文化艺术昌盛。国家的强大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在手工业方面, 陶瓷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洛阳作为唐朝的陪都和武周时期的神都, 陶瓷业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唐三彩就是制陶手工业繁荣的重要标志。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器的总称, 它是人们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 对含有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发展起来的。由于它烧制于唐代, 所烧器物用的主要是黄、绿、白三种颜色, 所以俗称“唐三彩”。实际上陶器的颜色不止三彩, 还有蓝、赭、紫、黑等色。唐三彩陶器采用比较纯净的高岭土, 经过舂捣、研磨、沉淀、捏练等工序, 采用捏塑、堆塑、雕刻、轮制、模制等不同的造型手法, 再经窑内约摄氏800—1000度的高温烧造加工而成。

唐三彩的品种很多, 大致有人物俑 (包括镇墓兽) 、动物俑 (包括飞禽走兽) 、生活用品和模型等类型。林林总总的唐三彩各式器物, 折射出唐代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唐三彩的器物造型丰富多样, 诸如猪、羊、犬、兔、鸡、鸭、鸟动物等, 以及盘、洗、碗、壶、罐、尊、钵和化妆用器、储藏用器应有尽有。艺匠们不仅注意器物外形的塑造, 更注重内在精神的表达, 形神兼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作品既反映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又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雕塑艺术的发达。

唐代的对外交流十分广泛, 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奔驰行进着无数的骆驼和马, 它们作为古道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担负着繁重的商业运输任务。1981年出土于洛阳龙门附近的牵马俑, (图一) 高66.5厘米, 俑头戴黑色幞头, 眉目和胡须清晰可见, 身着绿色翻领束腰黄釉长袍, 脚蹬黑色长筒尖靴, 立于方板之上, 双手做牵马状。幞头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装形式, 在当时其他国家不见这种帽装。牵马俑这种与汉人相仿的服饰, 见证了西域胡人与中原的文化交往。

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古老的唐三彩艺术和三彩工艺受到了高度重视。2008年6月, 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高水旺“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高水旺出生于洛阳唐三彩发源发现地——孟津县南石山村。他借鉴高氏前辈修复制作唐三彩的成功经验, 经过多年潜心钻研, 不断吸收绘画、石刻、雕塑、印花、堆贴等艺术精华, 研制出唐三彩传统制作技艺中核心技艺——开细片与“蜻蜓翅膀”技艺, 使其作品在造型、胎质、釉色、开片、做旧等工艺方面, 既保持了三彩传统技艺特色, 又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技艺新风。 (图二) 为能使唐三彩这一传统工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他相继创办了“洛阳唐三彩研究院”、“洛阳唐三彩博物馆”等学术研究、工艺开发、文化交流与销售的相关机构, 为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4月, 高水旺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 经过十几年的潜心钻研, 研制出了500多种呈色纯净、发色稳定的釉色配方, 突破传统唐三彩釉色的范畴, 将传统的唐三彩艺术发展成全新的“洛阳三彩艺”。郭爱和的作品由单调着色突变为色泽斑斓, 咆哮的黄河像奔突的火焰, 迷漫升腾, 狂野不羁;层层叠叠的梯田, 可以在夜色中如梦如幻, 如幽蓝宁静的大海, 也可以在日光下橙黄橘绿, 如生机无限的秋日田园。“三彩艺”就是这样的奇异美妙、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它渗透着一种丰满的、具有无限想象的活力和热情, 张扬着开创者积极进取、得风气之先的境界情怀。

郭爱和设计创作的三彩艺壁画《国之中·城之源》, 是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最大的工艺品。 (图三) 它长25.85米, 高3.32米, 由2516单元工艺精品构成, 是多种工艺美术组合的完美表现。该作品用“洛阳三彩”作为画面主体背景, 通过立线、白描、写意等各种工艺手法, 采用郭爱和研制出的色彩艳丽、流光四溢的釉色, 在1000度以上的高温中, 将上百种流动性很大的三彩釉颜色熔融控制的恰到好处, 是一件难得的窑变精品。整幅壁画突破了已往洛阳三彩壁画制作仅采用单一工艺制作的传统, 成功地实现了洛阳三彩壁画和钧瓷、汝瓷、青铜、南阳独山玉的完美融合。这幅三彩艺壁画, 充分体现了“城市让生活变的更美好”这一上海世博会主题。向全世界展示着精美绝伦的“洛阳三彩”工艺是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绚丽多姿的唐三彩陶瓷艺术, 见证了1300多年前大唐王朝的辉煌历史;惟妙惟肖的高仿唐三彩, 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灿烂辉煌的民族艺术, 为世人瞩目;流光溢彩的洛阳三彩艺术, 彰显着盛世中华的时代风貌, 展示出新时代中国陶瓷艺术的灿烂与辉煌。

摘要:历经土与火无数次的烧造, 唐代匠师们把绚丽的彩色釉陶献给了人们。生动优美的“唐三彩”体现出盛世唐朝的社会生活, 既见证了历史, 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当今的艺术家们以辛勤的智慧, 对三彩艺术进行继承和创新, 展示出三彩陶瓷艺术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唐三彩,三彩艺,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陶器名品珍藏丛书唐三彩》陆明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2].《洛阳文物精粹》王绣主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3].《洛阳日报》陈占举2010年4月15日第四版.

唐三彩 篇2

我家的装饰厨里有很多巧夺天工的精美工艺品,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尊唐三彩马了。这尊唐三彩马,是外婆在洛阳旅游时买回来的。

这尊三彩马高约40厘米,身长约30厘米。它的颜色大部分是棕褐色的,绿色和白色点缀其中。这匹三彩马膘肥体壮,骨肉健美,四肢矫健有力,可谓马中之王。看!它的眼睛大大的,炯炯的目光眺望着远方,好像在欣赏远处的美景。它的嘴微微张开,好像在嘶鸣着。它的耳朵小小的,尖尖的,像两个三角形粘在头的两边。耳朵后面长着一排鬃毛,如果它飞奔起来,一定帅呆了。马背上有华丽的马鞍,上边刻着很多图案,马鞍的两头还有很多像玉米须一样的穗子,可还看了。马鞍的旁边还有七个小铜铃呢,跑起来肯定能叮当叮当的响。它的尾巴有长又粗,微微向上翘着。这尊唐三彩马的底座是一块大石头,它的前腿向前跨一步,踏在一块圆形的岩石上,左前腿直立着,两条后腿微微弯曲着。它似乎是站在悬崖边,要飞越这悬崖。最有趣的是在它的背上还坐着一只淘气的金丝猴。这只猴子的两只爪子紧紧地抓住马的脖子,好像要和这匹骏马一起飞越悬崖呢!在底座上刻有四个字:马上封侯。外婆给我讲:“马背上骑一只猴子,预示着你爸爸马上要升官封侯。”哦,原来外婆买这件工艺品是想让我爸爸步步高升,事业顺利。

知道这件工艺品所代表的含义后,我就更喜欢这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唐三彩马了,我时常抱它,抚摸它,给它擦去灰尘。我爱我家的唐三彩马。

南迁的唐三彩 篇3

江西九江地区几十年来共考古发掘了数十座唐代墓葬,与同时期墓葬出土器物相比,出土的唐三彩数量十分稀少。因此,这种文化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查阅60多年来江西各地发掘的唐代墓葬资料,除九江地区外,其他地区目前尚没有出土唐三彩器物的报道,这种现象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疑问和思考:一是整个江西省为什么只在九江地区出土了唐三彩,其他地区没有这类器物;二是九江地区出土的这些唐三彩器物是作为商品流通到了九江,还是中原人南迁时带来的?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考释,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一、江西九江地区出土唐三彩概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西九江地区的部分唐代墓葬中相继出土了十多件唐三彩陶器。

唐三彩龙鋬盘口壶:1957年1月1日出土于九江市化工厂,壶高18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7厘米。盘口、龙鋬、束颈、鼓腹、饼形足,口沿堆塑龙鋬,颈部饰有数道弦纹。对称双系及一短鸡首,器身施黄、绿相间釉。出土时盘口已残,器身局部有脱釉现象(见图1)。

唐三彩三足炉:1984年7月1日九江市金属厂出土,炉高12.5厘米、口径10.5厘米,口沿外卷,稍有变形并留有三处支烧垫痕。束颈、丰肩、鼓腹,三足为兽蹄形。腹部饰有一道凸起弦纹。肩部饰黄、绿、蓝三种釉色的变体莲瓣纹,腹部饰白色釉点状纹,底部无釉,出土时有脱釉现象(见图2)。

由于两件器物都是在基建工地出土,出土现场完全毁坏,故第一手资料无法准确掌握,但从两件器物制作工艺和纹饰装饰来看,应为随葬冥器。

1986年在九江永修县云山垦殖场的一座唐代墓葬中,一次性出土了以下9件唐三彩器物:

唐三彩镇墓兽:通高83厘米、宽37厘米,底座宽18厘米、长20厘米,造型为人面兽身,蹲坐状,兽蹄足,长鬣耸立,有双翼,头生双角,形象较凶猛,器身施黄、绿釉(见图3)。

唐三彩骆驼俑:通高61厘米、长52厘米,底座宽20厘米、长31厘米,造型比例匀称。双驼峰下饰有一垫座,器身施黄、绿釉,绿釉脱落严重(见图4)。

唐三彩胡人俑:共两件,一件通高37厘米、宽15厘米;一件通高48.3厘米,出土时已残破。除尺寸不同外,两件俑的造型基本相同,均为立式。人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双手弯曲伸出,双足裸露,身施黄、绿釉(见图5)。

唐三彩矮奴俑:高17厘米、宽8厘米。立式,头戴毡巾,右手插在胸前,左手垂直藏于袖内,双足裸露,身施绿釉,首足无釉(见图6)。

唐三彩仕女俑:共三件,造型相同,俑高均为23厘米,立式,头戴高冠,双手握圈放在胸前,足藏于裙下,身施黄绿釉,俑首无釉,俑内中空(见图7)。

唐三彩男侍俑:俑高29厘米,立式,头戴毡巾,双手插在袖中环于胸前,双足裸露,身施黄釉,首无釉,俑内中空(见图8)。

江西九江地区出土的11件唐三彩,为盛唐时期较为流行的题材,如骆驼俑、胡人俑、矮奴俑等,反映了大唐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现象;而鸡首壶、香炉、男侍俑、仕女俑又带有传统的中国文化色彩。由此说明,这些唐三彩的制作年代应该为中唐时期。人物俑的造型已经基本淡去了北朝以来体态清庾、亭亭玉立而欠生动的遗风,唐文化特征较为明显。

二、九江出土唐三彩来源考释

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背依庐山,与湖北、安徽、湖南交界。因其优越的地缘条件、便捷的水运交通,历史上九江一直是江南地区承接中原文化的重要通道之一。从政治地理版图上看,西汉以来,九江就归属在江西省的行政辖区内,其历史文化特征与江西其他地区相比,有着一定的趋同性,江西历年来的考古资料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曾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唐三彩为什么会在九江有所出土,究其原因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系。

唐开元、天宝年间,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势力相继而起。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暴发了震惊海内的“安史之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盛行,唐朝统治从此由盛而衰。此时的江西,由于偏离政治中心,又由于在安史之乱期间,张巡、许远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市),挫败了安禄山攻打江淮的企图,江南地区没有直接遭到叛乱的兵祸,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区域。

“安史之乱”前,北方以关陕河洛为核心,之后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点,成为中央征集粮食、赋税的重要供给地。以建昌县(今九江市永修县)为例,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形成了“邻邑幕之来归者众,户口日增”的局面。与动乱不定的中原地区相比,江南地区成了一片安身立命的乐土,大批中原百姓举家南迁,九江成了他们南迁安居的重要地区之一。据《江西史稿》载:从唐代贞观年到天宝年间,九江的户口统计情况看,似乎也是说明了这一点。唐代贞观十三年(639年),江州的户数为6360户,人口数为25599口。到了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增加到了19025户,人口数增加到了105744口,短短的103年,户数增加了两倍,人口数增加了四倍。这些数据说明,人口在短期内骤增是与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有关系的。

从九江出土的唐三彩数量上看,比较稀少,说明唐三彩在九江流行面并不宽,当地人还没有用唐三彩随葬的习俗。从九江出土的唐三彩文化内涵上看,也与九江唐时的民俗风情不同。因此,我们认为这些“三彩器”应该是随中原人南迁时带到九江的。

为什么说这些唐三彩不是作为商品流通到九江的呢?首先是量的问题。如果是商品,使用的范围一定比较宽泛,否则就会失去商品的基本属性,这是社会习俗和文化心理决定的。考古资料反映,唐朝时期,九江用于随葬的冥器多以青瓷为主,器物主要是壶、碗、碟、罐、盏等。这些“事死如生”的观念较为明显,中原文化对九江丧葬习俗影响不大。其次,九江临江(长江)靠湖(鄱阳湖),古往今来,一直是南北水运的“命门”之地。从九江往南,越鄱阳湖过赣江可连接岭南各地,向北有二条水路,一是从江州(九江)过沔州(湖北安阳)、襄州(湖北襄樊)、商州(今陕西商县)达长安;一是从江州、扬州(进入大运河)、楚州(江苏淮安)、泗州(安徽泗县)、宿州、汴州(开封)入黄河至洛阳而抵长安。这既是一条水上南北黄金运输线,又是一条南北文化交融的纽带。唐代以后,九江的历史文化,商业贸易地位日趋凸显。唐宋之际,每当政治动荡、战争云起的时候,南北商贸活动几乎停止。从中唐以后百年历史局面看,政治、社会基本处在不稳定状态,中原地区的商品很少进入江南地区。

由此分析,九江出土的唐三彩不会是商品现象,而是中原人南迁时带来的。他们经过长途跋涉,身心疲惫,越过长江后,认为相对安全了,就落居在九江。死后将其随身携带的唐三彩随葬于墓穴中,留下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化现象。

唐三彩艺术设计探源 篇4

一、唐三彩的出现

我国发现最早的陶器, 存在于距今约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汉代时已经有灰陶、红陶、黑陶、白陶等多种陶器。这时期人们将铅作为助熔剂加入釉料, 并很快流传开来, 多种色彩的釉料也由此出现, 包括有绿、黄、黑、褐等颜色。经过南北朝及隋朝的改进和发展, 彩釉已从最初的单色逐渐发展到了双色。在此基础上, 唐朝才出现了唐三彩这种低温彩色铅釉陶器。

唐三彩使用的是较纯净的高岭土。这种矿土细腻有较强的可塑性, 使成型后的陶器不易变形开裂, 是当时制作各种陶器的最佳材料。在经过细致的挑选、研磨、淘洗、沉淀、捏练等多种工序后加工成陶泥并进行创作成型。唐三彩的成型通常采用雕塑、模制、轮制三种方法。经过构思设计后, 用专业的雕塑工具进行创作, 然后用模具进行分割, 翻模。模具分为制作较简单附件的单模, 和适用于制作人物、动物等较复杂造型的合模两种。在烧制上, 唐三彩使用二次烧制法。首先将成型的器物彻底晾干, 在窑中进行1000℃-1100℃的素烧, 使器物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然后在冷却过的器物上, 用多种含有呈色元素的矿物釉料进行施釉, 再次入窑以800℃-900℃的温度烧制[1]20。随着炉温逐渐增高, 釉料在受热过程中融化并扩散流淌, 各种颜色相互浸润交融, 最后形成流畅协调的色彩。这种方法烧制出来的器物色彩斑斓, 浑然天成。

唐三彩的釉色有浅黄、橙黄、淡青、浅绿、翠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因以黄、绿、褐三色为主, 后人便将这种陶器称为唐三彩。此外, 还有以蓝色釉为主的蓝三彩, 但数量极其稀少, 非常罕见。唐三彩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从唐初开始进入初创时期, 这个时期的唐三彩品种较为单一。随着唐朝国力的强盛, 经济的繁荣, 大大助长了厚葬之风。上至皇亲国戚、中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 都使用唐三彩陪葬。唐三彩也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 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遭到了沉重打击, 加上瓷器的迅速发展, 唐三彩也随之进入衰退期, 并随着唐朝的灭亡而逐渐消失。

二、唐三彩施釉的设计

唐三彩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就是它丰富多变的釉彩。科学研究发现, 其釉彩主要成分是硅酸铅和金属呈色剂。唐代工匠已经掌握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的呈色, 并因此配制出不同色泽的釉料。当器物成型后, 便用含有铁、铜、钴、锰等呈色元素的矿物釉料作着色剂。经过设计巧妙的搭配, 将不同呈色元素的釉汁涂抹在器物的表面。唐三彩的施釉方法可归纳成两类。一是分区施釉法, 这种施釉法是继承和吸收了以往的单彩、双彩工艺, 但又加以发展和改进。在器物不同部分涂上各种釉色, 不同釉色之间相互组合、交融, 达到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第二种是点染融彩法, 这种方法包括彩点、彩带等多种形式。彩点又分为浅底深点法和深底浅点法两种。浅底深点法是在素胎或者浅色底釉上涂以排列整齐或自然散落的、大小一样或大小不一的釉点。深底浅点法则是通过特殊工艺留白, 运用涂蜡或油脂的方法, 用腊点出各种大小不一、排列整齐或是散落的圆点, 再施以釉彩。这样在烧制时, 涂蜡处的釉彩晕散开来并形成若虚若实的白色斑纹。彩带则是用各种色釉在器物上画成彩条, 或是只在上部点上釉色;在高温时慢慢熔化, 任意浸润流淌, 形成自上而下的条状彩带。另外, 在器物烧制出来后, 人物俑还需要进行开相。唐三彩在人物俑的制作中, 因考虑到烧制过程中无法控制色釉的流淌, 其头部、足部以及露出的皮肤部位多不施釉。一般等烧制成功后, 再用毛笔在人物的面颊和唇部涂点朱红, 用黑墨描绘出眼、眉、胡等五官以及帽饰。根据需要有些部位还进行贴金, 这样能够很好地突出局部的效果, 以弥补三彩釉某些表现能力的不足。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加彩贴金法[2]60。另外, 唐三彩的釉色是一种含铅量非常高的软玻璃釉, 铅的助溶效果使釉的熔融相对容易, 也使釉的流动性良好, 能使各种颜色较好的浸润交融。釉色熔融后与器物表面的凹凸起伏相结合, 釉色或深厚或淡薄, 形成奇幻的色彩画面, 虚实斑驳间自然随意, 变幻莫测而又浑然天成。由于铅的折光度较好, 烧成后的唐三彩表面便会呈现出鲜艳明亮, 带有玻璃光泽, 显得格外瑰丽辉煌。

三、唐三彩的造型设计

唐三彩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形象塑造。唐三彩摆脱了先秦以来的古拙特色和两汉魏晋时期的写实传统, 器形浑圆饱满, 基调雍容大气;其造型与样式都展示着大唐盛世的自信与乐观, 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美观大方的民族工艺。唐三彩的造型通常分为生活用具、人物以及动物三大类。生活用具包括盂、尊、壶、碗、盘、杯、罐、砚台、烛台、香炉、枕头等日常用具及房屋、仓库、车马、假山、亭台楼阁等模型。人物俑是唐三彩中较著名的, 主要包括仕女俑、文史俑、武士俑、胡人俑、天王俑、乐舞俑等。唐人所尚, 以丰肌为美。加之当时社会风气开化, 女性服饰大多宽松奔放。因此唐三彩仕女俑的形象以丰腴华丽为主。头上通常都束着当时著名的如螺髻、练垂髻、鹦鹉髻、倭堕髻等优雅的发髻, 露出饱满的额头和丰满的面颊, 以墨描眉, 樱唇粉面, 五官则精致纤巧。体形丰腴圆润, 身着各色华服, 广袖飘逸, 闲适中透着雍容大气。在这些女性人物塑造中, 甚至出现了胡服男装俑、潇洒豪迈的女驭手俑。这在中国历史上都非常少见, 充分显示了唐朝开放、自由、文明的社会风气。而文史俑则大多身着宽袖长袍安详严肃, 武士俑身着铠甲威武强悍。乐舞俑面容姣好、舞姿曼妙。1959年时曾经出土过一件骆驼载乐俑。骆驼通体棕黄色, 背上架着铺有毛毯的平台, 上有7男乐俑、1女舞俑共计8个乐舞俑。乐俑身着汉族服饰, 使用的是执笛、箜篌、琵琶、笙、箫、拍板、排箫7种乐器, 这些乐器大都是从西域传来的。除此之外, 在唐右卫将军的墓中也出现过一件骆驼载乐俑。这匹骆驼昂首伫立, 驼背上架有平台并铺有毛毯。驼背上载的是两个背对背而坐、在吹打乐器的胡乐俑, 另有一俑在中间翩翩起舞。三个胡俑俱是深目高鼻, 络腮胡须。这些乐舞俑都表现了大唐盛世时期胡汉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后的新乐舞。唐朝的长安与洛阳, 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波斯、突厥等少数民族国家的胡人云集于此, 胡人形象也频频出现在唐代艺术品中, 这一点在唐三彩的人物形象塑造上也有所反映。唐三彩的胡人俑大多深目高鼻, 满面虬髯, 头戴毡帽, 足蹬高靴, 执壶背囊。这其中还出现了头发卷曲, 肤色黝黑, 短鼻宽唇的昆仑奴, 即来自非洲的黑人的形象, 足见唐朝中原与各少数民族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之繁荣。胡人俑种类繁多, 既有胡侍俑、胡商俑、胡乐俑, 也有牵马俑、牵驼俑或是骑驼胡俑, 尤以后者居多。

唐三彩中常出现胡人牵驼或是骑驼的造型。这是因为唐朝在经过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两个高速发展时期, 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各国使臣纷纷通过丝绸之路来朝, 这条道路承载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经济、艺术上的交流。而骆驼则是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动物及运输工具。郑振铎先生曾经向故宫博物院捐赠过一件唐三彩骆驼。这匹骆驼形体高大, 引颈张口, 前腿略弯后腿直立, 四肢做行走状, 釉色明亮, 刻画准确, 因此成为国家一级文物。而在河南还出土过一尊非常独特, 极其罕见的唐三彩单峰驼。这件单峰驼造型优美, 呈引颈昂首状;驼峰高耸出驼背5厘米, 垂毛精细, 四肢发达, 步态稳健有力, 形态流畅典雅。属于唐三彩中的稀世珍品。唐三彩的造型中以动物居多, 而动物中马和骆驼都是最常见的题材。马在中国古代的军事、交通等各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和民间的重视, 至唐朝更是盛极一时。唐太宗的御厩里有良马43万匹, 死后陵前还雕有著名的昭陵六骏, 足见其对马的重视程度。而唐三彩马作为随葬品, 曾经出现过高达1米以上的三彩马。三彩马的形体庞大, 构造十分复杂, 可见唐代的工匠们对马的神态和秉性十分了解, 在马的塑造上颇为得心应手。1966年时, 西安曾经出土过一件奔马俑。创作者通过奔马四蹄腾空的一瞬间, 塑造了一匹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动感效果强烈的奔马。此外还有提腿马俑、马上人俑、马拉车俑等多种形象。最常见的是立马俑, 即四腿直立于板上的三彩马。1959年西安出土过一尊三彩立马[3]154。通体高40厘米, 呈白色, 面部表情十分逼真, 入木三分;马身造型紧凑深厚, 其矫健的身躯与发达的肌肉都处理得非常精湛, 堪称三彩马中的传世珍品。

参考文献

[1]罗微.论洛阳唐三彩的历史展现[J].洛阳大学学报, 2003 (1) .

[2]张洪宇, 郭辉.走近洛阳唐三彩[J].中国检验检疫, 2004 (9) .

我家的唐三彩马 篇5

在我家的客厅里,摆着一件唐三彩马仿真工艺品,非常的漂亮。它是爷爷十几年前到外地出差的时候买的,我们一家人都很稀罕的。

这件唐三彩马很精致,其样子非常的彪悍。马头朝右上斜仰着,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对着长天大声嘶鸣。那样子好像在展示胜利的姿态。它的脖子伸得长长的,好像在向上天祈祷,希望主人的每次战斗都能取得胜利。在它的脖子下方有五个大铃铛,好像是主人为方便寻找这战马而给它特意戴上的。有了这铃铛,这匹马显得更威风八面了。

再看这匹马的外表长相。它身上的鬃毛全是雪白的,马鞍前面高后面低,中间还凹下去一块。马屁股那里还披挂着六块玉,左面三块,右面三块,让人一看便知这是匹名贵的宝马。强壮的身子下面就是四条长长的腿,前两条腿笔直地竖立着,而后腿是半屈在地上。马身上的毛、尾巴是雪白的,马蹄是灰色的,最下边是蓝中带绿。铃铛、玉、马鞍下方是橙黄色的,只有马鞍是翠绿色的。它全身都是陶制的,只有坐垫是石膏的。

这匹“马王”放在我家客厅的博古架上,给我们家增添了几分雅致呢。我喜欢这匹唐三彩马,它是我家一道美丽的风景,陪伴着我们度过快快乐乐的每一天,唐三彩马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宝。

唐三彩辨伪两大要诀 篇6

唐三彩,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的光辉篇章,也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不过,近年来唐三彩的市场表现却并不撩眼,即使是这些年来古玩市场热气腾腾,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唐三彩却没有出现很好的表现。但是从长远来看,其仍然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品种。

近代发现的古董

在历史上的古代文献中,并没有唐三彩的记载,这就成了一个谜。而最早记载唐三彩的则在民国时期,1905~1909年修筑陇海铁路期间,在洛阳北邙山一带因工程修建而毁损了一批唐代墓葬,施工者惊奇地发现许多带彩釉的陶马、陶骆驼和陶俑,由于这些陶器上大多数带有黄、绿、白或黄、绿、褐三种颜色,加之在唐墓中出土,于是人们就给了它们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唐三彩。由此,世人在二十世纪初开始认识并重视唐三彩,毕竟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强盛朝代,其文物的出现自然会引发人们的浓厚兴趣。

不过唐三彩命运多舛,在发现之初许多人不仅没有加以重视,相反还进行了破坏,因为这些花花绿绿的唐三彩几乎都是陪葬陶器,许多人认为是不吉利之器,所以大量的唐三彩在出土后被就地砸碎,以避邪气。

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些被国内古董视如敝屐的唐三彩,却受到外国古玩商的垂青,因为他们发现了其中不同寻常的文化价值。受此影响,国内外古器物研究者和古董商也开始逐渐重视,从此世人不断了解唐三彩,其名声也大噪。新中国成立之后,唐三彩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专业研究者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更具科学性,因为从工艺上看,唐三彩是“釉”而算不上“彩”,但唐三彩既然已约定俗成,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所以保持如此名称也就合情合理。

与其他古玩相比,唐三彩发现的历史并不长,在藏界的影响力自然小了许多,尤其是中国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很长时间内,一直处于社会动荡之中,收藏的概念在绝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几乎是个空白,因此系统收藏唐三彩者就凤毛麟角了。而这也是唐三彩在古玩市场影响力不大的重要原因,毕竟许多人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才知晓唐三彩的存在,但市场上真正的精品已难觅踪影。

真伪辨别有难度

唐三彩被发现后,自然受到中国以及世界艺术界的关注,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唐三彩的研究更是热火朝天,不少专家纷纷将研究成果公诸于众。由于唐三彩烧制温度最高约1100度左右,其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制作原料随处可见,胎釉配方也早已公开,仿造高手人才辈出,有的还是唐三彩研究专家。可以想象行家运用现代技术“克隆”出来的仿品与真品还会有多么大的差别呢?回答是肯定的,真品唐三彩的基本特征在高仿唐三彩上都具备了。可以说,两者的相同点几乎达到99%以上,余下还不到1%的较为特殊的特征目前是无法仿造的,因为这特殊之处惟有千百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人力暂无力为之。但如此接近的相同,就给收藏者的辨别带来了非常困难的甄别之处。

尤其是随着唐三彩仿品的出现,辨别真假唐三彩的文章也一篇篇见诸报端,这些文章虽然繁荣了文化园地,但研究成果却也被仿造者所利用,他们仿造出一批批真假难辨的三彩器,经过作旧之后便在城乡不断露面,道行不深的收藏者屡屡上当中诏。鉴于高仿唐三彩在胎、釉、色彩、造型乃至内在的精神风格等方面都几乎达到了完美境界,同时也具备了常见的论及唐三彩文章中所列举的真品三彩的全部特征,因此没有行家里手的火眼金睛则难辨真假。

市场上出现的如此尴尬场面,同样也制约了藏家的收集积极性,在真假莫辨的情况下,要让唐三彩成为古玩市场的宠儿,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这也是唐三彩无法在近年来古玩市场走俏的一个主要原因。

集藏甄别有技巧

虽然唐三彩高仿品层出不穷,但收藏界决不可因噎废食,放弃对其的收藏。从中国彩陶发展的轨迹看,唐三彩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摸索,聪慧的工匠对含有不同有色金属元素的原料有了新认识后,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用料而制作成功的,其间历经了一个由粗到精的缓慢烧造发展过程,到唐朝时终于烧成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丝绸之路,也令唐三彩走向世界。当时一些国家输入唐三彩后,仿烧了类似风格的三彩陶器,如伊朗的“波斯三彩”、朝鲜的“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三彩”等。这些国家制作的三彩陶器,在风格上与唐三彩陶器尽管各有不同,但从这些陶器上依然可以看到唐三彩所存在的基本风格。这也成了研究中国唐代时期与各国通商的有力证据,其对当时的世界文化影响之大就可见一斑,因此史料价值极为重要,而这也是为何当初挖掘出来后,受到外国古玩商和收藏者重视的原因,至少他们从唐三彩上看到了本国三彩陶器的渊源所在。

由于近年来唐三彩的价值一直偏低,其中孕育的投资机遇是巨大的。但许多人却无奈望洋兴叹,无法从本质上掌握不足1%的辨别技巧,自然也就只好放弃这项让人垂涎的投资目标。那么如何把握这种甄别的技巧呢?下面介绍两种较为有用的方法

一是从胎上辨别

胎釉造型、色彩风格、胎釉化学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等,在高仿唐三彩上应有尽有,难以区分,因此收藏者需要察看这几个方面:

看陈旧感:真品旧感自然,富有层次并深入肌里,用硬物轻划,可见旧感渗入胎里,如有可能可在不显眼处轻轻敲击一两处胎表,就可发现旧感是由胎表向里渗透的。高仿三彩的胎,经作旧处理虽有陈旧感,但绝无真品胎经岁月侵蚀而显露出来累累沧桑的自然感,旧仅在胎表不入肌里,新的感觉依稀可辨,不会出现旧感渗入胎里的现象。轻击胎表就见“旧”仅是胎表的一层,是胎的“衣服”,不像真品旧感与胎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看胎土新断面:真品三彩由于时间久远,部分胎土新断面遇空气后,胎土颜色会由白渐变到黑,这一过程一般约3个月时间,有一部分真品三彩洗净后的胎表也会出现这一现象。高仿三彩胎的新断面或胎表就是三五年,其白色的胎土也不会有什么明显变化。

看土锈:大多数高仿三彩为了尽量减少人为破绽,几乎不做土锈。说到土锈,不少人把土锈理解成胎土表面用水可冲洗掉的脏土层。其实所谓锈,是物质化学变化的产物,如铁锈、铜锈等,它和原物不可分割,真品三彩的土锈不但洗不掉而且越洗越清楚。

二是从釉光区别

唐三彩的釉本质上是一种亮釉,刚烧成时光亮刺目,光泽灿烂,百年之后光泽渐退,温润晶莹,釉光逐渐变得柔和自然,精光内蕴,宝光四溢。唐三彩的釉光根据目前所见墓室出土的器物看,其釉光总是柔和温润的,除了釉面腐蚀严重,否则三彩真品不会失去柔润的光泽。

大多数唐三彩釉面由于时代久远都会出现哈利光,它是千年风月留在唐三彩器表的影子,任何仿造者都无法让自己的仿品穿越千年时光。哈利光不管在什么颜色的釉面上都呈现出五颜六色,也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光线下其颜色也都如此。真品三彩器物通体的宝光,恍惚不定,如梦幻漂浮在绚丽多彩的釉面上,所有的高仿者对这梦幻之光都会感到无奈。此外,真品哈利光用一般的照相机可拍摄到,而仿品则拍摄不到。所以,有无哈利光是鉴别真假唐三彩的一个过硬的标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唐三彩都有哈利光,所以不排除没有哈利光的三彩器也属真品。

期待价值回归

唐三彩在市场上也曾经辉煌过,1989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曾拍过一件唐三彩马,成交价高达390万英镑,一举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天价,且这个纪录保持了12年之久。不过随着挖掘风肆虐,以及滥竽充数的仿制品大量涌现,唐三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价格骤跌,尤其是洛阳的不少旅游景点,到处可见仿制的唐三彩器物,价格低得令人心悸,普通的大号唐三彩马叫价30~100元,一套六骏马价格不超过50元。虽然相关部门大力整顿市场,也令唐三彩价格开始回升,但一蹶不振的状态却延续至今。从近年来拍卖行重要的拍卖记录看,自2004年之后唐三彩就在拍卖行销声匿迹,成为了拍卖市场的弃儿。

沧州市博物馆馆藏唐三彩研究 篇7

一、三彩刻宝相花纹盘

三彩刻宝相花纹盘是由1988年3月泊头市齐桥镇米庄农民捐献。它的材质属于陶制, 直口、方唇、浅腹、平底, 此盘口径25.5厘米、底径19.8厘米、高6.2厘米, 主要釉色有黄褐、绿、蓝三种, 其他的还有深浅不一的天蓝、深绿、白等多种颜色。宝相花纹是唐代独具特色的纹样, 宝相花纹样是一种抽象的纹样, 和传说中的龙凤一样, 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宝相花这一植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截取的部分的主要特点, 并使用艺术技术, 如炼油、夸张、重构, 使他们在一起构成一种全新的模式——宝相花图案。宝相花纹盘在1993年9月24日经国家文物专家鉴定组瓷器专家耿宝昌先生鉴定为一级文物。

宝相花的稳定来自于其对称的构图和饱满的花型。在沧州博物馆藏的三彩刻宝相花纹盘就具有宝相花的美丽, 具有运动曲线的最基本的流线型特点。形成了运动的本质及对于生活的追求。由于曲线更紧张和动势更使托盘集合效应。其次, 阶段模式不仅在曲线板运动, 而且在特殊的空间错位。三彩刻宝相花纹中区别于其他传统纹样的地方是空间布局上的颠倒错位。

二、三彩花卉方枕

三彩花卉方枕是由1987年献县西关村民取土时发现并捐献。整体呈长方形、正面中部装饰有宝相花纹、四角装饰有梅花、四边装饰为彩带花纹, 背面与正面一样装饰有宝相花纹。方枕长10.5厘米、宽8.5厘米、高5厘米, 整体釉彩鲜艳, 有少部分釉色剥落。三彩花卉方枕的制作工艺比较独特, 要经过塑形、烧坯、施釉、烤釉等几道工序。三彩器在塑形上常用刻花、堆贴、模印等传统彩塑的手法。三彩花卉方枕的铅釉陶器釉料结合图像, 表现出丰富的肌理线条, 唐三彩在表现材料结构上充分利用胎料与釉料, 烧制出纹理, 显现出肌理与色彩的双重变化, 使其尽力接近现实。三彩花卉方枕的釉色除了常用的储、绿、白以外, 还有蓝、紫、黑, 在当时视蓝釉为贵。

三色的釉成分主要是铅元素, 还可以增加锰、钻石、铜、铁等金属组成。周围的流动烧烤下, 陶瓷窑釉在高温下容易出现流窜, 形成自然的五彩缤纷的色彩及形状。这是唐代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吸引力。此外, 三彩花卉的风格, 被世人认为异国情调的追求, 流行为一种“时尚”元素, 三彩釉色结合外国文化以及自己的艺术特点已经成为著名的遗产, 并在1994年经河北省文物专家组鉴定为二级文物。

三、三彩梅花圆盒

三彩梅花圆盒同样出土于唐朝, 此盒有盖、底两部分组成, 子母口、假圈足。盖面上纹饰分内外两区, 外区装饰四朵梅花匀置四方, 又各以两叶相隔衬, 内区一赭红彩圈边, 用十字隔成四区, 四朵梅花分置其中, 盒身施黄、绿、蓝三色釉彩。唐人在前代铅釉的基础上用自色粘土做胎, 从铁、铜着色发展为钻锰铁铜等更多元素的着色, 为铅釉陶丰富多彩多的色釉表达拓宽了道路。三彩梅花圆盒的色彩系统中釉色呈深绿、翠绿、浅绿、蓝、黄、白、褚、褐等色, 这些色彩相互叠加渗透就会产生更加丰富多彩、色彩艳丽的景观。唐人对于三彩梅花圆盒的工艺制作, 以及在铅釉陶色彩上的开拓为以后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奠定了唐人在陶瓷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并充分反映了唐人追求豪华艳丽生活的个性。

总之, 唐三彩富有造型生动的生活气息, 色泽艳丽、造型丰富等特点。宋三彩、辽三彩都与它有直接关系的继承性。尤其是应用钴材料, 为青花瓷奠定了基础研究计划。唐三彩创造了陶瓷史最辉煌的一片天空, 是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道路上的重要指导者。唐朝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结合特定的文化内容, 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 唐三彩同时又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唐三彩陶瓷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极其大。从此, 宋三彩、花釉和各种颜色的釉瓷相继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 实现陶瓷文化的新画卷。

摘要:最能表现唐朝的繁盛景象的是唐代陶瓷艺术。唐三彩釉华丽多彩, 充满浪漫的颜色, 那种充满时代特色的热情反映当代人的生活追求, 造型奇异的唐三彩代表作品极具吸引力, 代表唐朝引进的外国文化来获得信心和勇气。三彩的陶俑是时间的艺术, 使长安与洛阳充满了贵族气氛和生活情趣。到唐代, 我们可以通过唐三彩看到整个朝代的宏伟文化背景和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沧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唐三彩精品, 本文介绍了其中的3件, 包括三彩刻宝相花纹盘, 三彩花卉方枕, 三彩梅花圆盒。

关键词:沧州博物馆,唐三彩,形成,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长谷部乐儿.唐三彩的诸问题[M]《.MUSEUM》NO, 1979.26~27.

[2]郭建邦, 刘建洲.巩县黄冶“唐三彩”窑址试掘[J].河南文博通讯, 2012 (1) .

[3]大広编.唐三彩展——洛阳的梦[M].日本:朝日新闻社, 2004.

商机乍现:女俑唐三彩俏销国内外 篇8

唐三彩是艺术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其雄浑的造型、璀璨夺目的色彩、和谐美观的外表、富丽堂皇的气势、典雅厚重的内涵, 展示了1000多年前大唐时代高度开放和高度文明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同时也显示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

女俑在唐三彩中占有较重比例, 女俑的制作格外精美, 多为体态婀娜、表情娴淑、丰面小口、仪态端庄。有伎乐女俑、侍女俑、女官俑、贵妇俑、后妃俑、骑马女俑、男装女俑、胡装女佣等。不同姿态、不同服饰、不同发髻、不同神情的女俑反映出不同阶层妇女的身份和地位, 也反映了唐代开放的政治文明。

北京圣栎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研发和推出的系列精仿唐三彩女俑像, 采用传统工艺推陈出新, 呈现出连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美丽的七彩霓虹。日前, “伎乐女俑”亮相中国美术馆西厅礼品店。她们一个个体态婀娜、袒胸露臂、丰面小口、丽姿潇洒, 再现了唐代妇女的多彩生活, 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青睐, 引来众多投资者和顾客。

唐三彩 篇9

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是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重要模式之一。人文社科学院大胆借用唐代瓷器“唐三彩”色彩理念, 创造性地提出了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 其实质是引用其色彩丰富、相互交织的内涵代指人才培养中确立素质全面、技能全面又有鲜明特长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简而言之, 在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上, 树立“以工科、艺术设计为底色,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色, 以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亮色”的理念。“多元集成”则是为培养“唐三彩”式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即在教育过程中, 要求集多种新闻业务技能 (采访、写作、编辑、制作等) 于一体, 集多种媒介 (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 传播业务于一体, 集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现代的传播技能于一体。培养的学生不仅熟悉新闻制作流程的所有环节, 熟练掌握新闻的采访、策划、写作、编辑、制作等技能, 还具有跨媒体能力, 能适应不同媒介的需要, 既能在广播电视行业生存, 又能从事平面媒体工作, 还能在网络等新兴媒体施展手脚。六年来, 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从最初的“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萌芽, 到“一主多元”的培养方向的尝试和“1+1+1”多元集成式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 再到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新发展, 人文社科学院的诸多老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让人欣慰的是, 这种独特的教育创新模式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不仅获得校方的有力支持, 而且得到湖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具体来说, 武汉纺织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创新模式在增强学生竞争优势、推动湖北新闻事业、新闻媒体的发展、推动中国的新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丰富中国新闻教育思想和理论等方面正产生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应。

一、多学科、多媒介融合形成学生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在教育日益产业化和市场化的21世纪, 一个学校新闻教育的成功, 就意味着该校新闻专业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能有效适应中国传媒市场的需求, 具有别的学校难以比拟的市场竞争优势。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在对传统新闻教育模式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的前提下,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索, 针对21世纪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 提出了一套多元集成式“唐三彩”的教育创新模式。与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模式相比, 我院的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竞争优势是明显的。

其一, 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既有多而广的知识背景, 又有专而深的理论功底。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是2003年开始创办的, 它完全是基于理、工、管理、艺术等学科背景下创立的专业。从办学历史和教学积累上讲, 我院的新闻学专业起步晚, 与老牌的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 以及与专业和特色取胜的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新闻教育显然不具有可比性, 但我院在近几年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中, 找准自己的定位, 确定新的教育理念, 以大传播的视野, 将人文社科、管理、经济、电信及计算机等学科进行交叉, 营造一种独特的文、理、工、管相交融的氛围, 并科学地制定培养计划, 即:培养具备较高的广播电视新闻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有宽广的文化知识, 坚实的工程和艺术背景, 掌握高科技传媒技术, 能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 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网络传输、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上述理念和目标。一方面, 基础课程的设置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另一方面, 专业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向, 即以广播电视新闻为主, 将选修课程分为报刊新闻方向 (英美报刊选读报纸、编辑与排版、马列新闻理论原著选读、西方新闻理论、报纸与名报人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方向 (电视广告专题研究, 电视纪录片, 电视文化,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电视新闻报道专题研究, 电视解说词写作) 、网络新闻方向 (数据库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络广告网页设计与制作C语言) 的三个系列, 实行差异化教学, 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一主多元”型人才。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旗帜下, 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跨媒体工作的综合能力。[1]

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多而广、专而深的网络纵深式的知识结构。多而广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为专而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不仅使学生在媒体市场上具有强劲而持久的竞争力, 而且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竞争优势正在逐年显现, 尤其在2008年、2009年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越来越高, 2007届学生获得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屈指可数, 而2008届学生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学生数量增长到12名。2008年、2009年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攀升;2008年、2009年毕业生考研捷报频传, 2008届学生李雪考取北京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研究生, 实现了广电新闻专业学生考研历史性的突破, 2009届学生朱灿欢、李欢、何辰3名同学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 另外多名同学考取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这是我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创办以来前所未有的光辉战绩, 更是对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的社会效应的完美的诠释。

其二, 严谨的教学和严格的实训让学生练就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 跨媒体的工作能力。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当中的“一主多元”教学模式和毕业设计“1+1+1” (一篇论文, 一个栏目策划, 一个DV作品) 模式正是在利用我校理、工、艺术、管理等学科优势, 让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环境急剧变化的21世纪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跨媒体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近几年来, 我院为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学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 多方筹措资金, 争取学校的资金支持, 争取日元贷款, 加大对实践环节所需设备的投入 (总价值近3百万元人民币) 。目前, 我院已经拥有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 设有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等以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技能, 我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一方面, 依托学校的新闻网、广播台、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让学生边实践, 边学习, 边工作, 全面接受完整的专业训练, 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武汉纺织大学宣传部的重要宣传活动, 拍摄、编辑、制作宣传

———新闻教育与媒介素养

片、纪录片、专题片等。由2008届、2009届学生主要采、摄、编、制作的武汉纺织大学“党员标兵”先进个人宣传片、武汉纺织大学50周年校庆纪录片、武汉纺织大学2008年十件大事专题片、武汉纺织大学更名专题片等均获得学校领导高度评价。另一方面, 在校外、省外广泛联系实习基地, 如湖北电视台、楚天音乐广播台、《楚天都市报》、《长江商报》、《楚天金报》、湖北文视广告公司、武汉零点广告公司等媒体或传播公司, 为学生提供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的真刀真枪、实战演练的机会。到目前为止,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已经送走三届毕业生共200多人, 他们分别服务于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或广告公司、公关公司, 他们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和跨媒体工作的市场竞争优势正在慢慢凸显出来。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传媒欢迎

中国传统的新闻教育在近90年的艰难历程中确实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壮大输送了大量的新闻人才, 甚至在某些时候显得有些供不应求。但是,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 高校新闻教育的人才供给和新闻行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严重错位, 即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并不受新闻行业中各大媒体的欢迎和重视, 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反而使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人才的供给和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需求之间差距逐渐拉大。这种差距一方面体现广电新闻毕业生在数量上供过于求, 即广电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 而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所需求的从业者却没有呈相应比例增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广电新闻毕业生质量上供不应求, 即广电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理论功底、知识背景、实际工作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跨媒体工作的能力等方面并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闻单位的需求。面对如此尴尬的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开设新闻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和新闻院校纷纷粉墨登场, 使出浑身解数, 开始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又满足社会需求的新闻教育新模式。在诸多的新闻创新模式之中, 有一类教育模式让人耳目一新, 那就是立足于理工科背景独具特色的新闻教育模式, 这一类教育模式的代表学院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而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探索出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则是在后者基础上的重大创新。武汉纺织大学是湖北省属的一所高校, 虽有50年的办学经验, 但在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办学经验方面, 与湖北省老牌重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相比, 还有明显的差距。但我院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创办及对学生的培养上却能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办学之路。

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探索出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 能权衡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利弊, 立足湖北省各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办学实际, 参考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办学先进经验, 准确把握湖北省乃至全国新闻行业实际需求, 形成的一种基于理工、艺术设计背景下的新型的广电新闻教育模式。该模式从教育观念上和培养目标上进行根本变革,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组合学历、年龄、职称、学科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加大新闻教育的投入力度, 尽量避免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的弊端。按照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理论素质扎实, 知识面广, 表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 因此, 受到包括湖北电视台、恩施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媒体的欢迎。他们既有跨媒体工作的综合能力, 又具有自己的专长。通过课堂教学、实战训练、专业实习以及毕业 (设计) 论文的训练, 他们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 大大缩短磨合期, 迅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实现经济效益。到2009年6月为止,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已经毕业三届学生, 共200多名毕业生, 他们纷纷走向社会, 投身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公关等新闻传播领域, 从专业方面支持、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尤其是湖北广播电视业的发展, 而这些传媒精英走上工作岗位后, 更是取得了让学院引以为傲的可喜成绩。在已经毕业的三届学生中, 已经有不少开始在业界崭露头角, 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倍受各类媒体和传播机构的欢迎。

三、“唐三彩”新闻教育新模式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创新成果, 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从世界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到每个学校新闻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没有创新, 就没有世界新闻教育的起步, 就没有美国新闻教育的飞速发展;没有创新, 就没有中国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没有创新, 就没有我校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教育创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教育创新模式的提出和创立为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为全国兄弟院校提供了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将做出重要的贡献。

到2009年, 湖北省有14所本科高校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武汉市共有8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在这8所中, 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背景比较接近, 华中科技大学1983年开始创办新闻学专业, 是湖北省最早的新闻教育, 也是全国最早开始在理工科院校进行新闻教育的学校, 该校1995年逐渐形成新的办学思路:以人文、社科为基础, 实行人文、社科与电信、信息等自然科学学科的大跨度交叉, 实行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的紧密结盟, 培养既有扎实人文、社科功底, 又能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2]多年来, 该校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新闻教育改革和创新之路。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紧随华中科技大学办新闻教育的步伐, 充分借鉴其新闻教育创新的先进经验, 提炼自己专业特色的新模式即“以工科、艺术设计为底色, 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色, 以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为亮色”的多元集成式“唐三彩”的教育创新模式。该创新模式在观念和认识上显然冲破了以往认为新闻教育是技术教育、廉价教育、孤立和僵化的教育、速成教育等旧观念的束缚。可以说, 该教育创新模式在湖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属于首创, 几年来, 一直受到武汉纺织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并且在2006年的武汉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水平评估中获得湖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因此, 该模式的提出、创立乃至形成将对中国高校的新闻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从新的角度丰富和充实中国新闻教育的理论, 也必将在新闻教育实践中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做出突出的贡献。

在萌芽———提出设想———形成模式———新发展的全过程中, 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创新模式在逐渐得到充实并走向成熟,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点正在努力申请成为“从学校多元集成创新到融合传媒 (电视台、广播台、报业、网络)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以便更好地为湖北省的新闻教育和新闻行业服务, 同时, 给全国兄弟院校提供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未来发展将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媒体跨媒体跨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将会为更多高素质的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多元集成式“唐三彩”教育创新模式顺应传媒发展新趋势, 承担起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式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我院广播电视新闻学自2003年创办以来, 已形成较稳定的办学规模, 每年平均招收73名学生, 目前学生总人数为266人, 到2009年6月止已成功向社会输出222位毕业生, 他们或走向各类媒体、文化传播公司从事新闻传播工作, 或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学专业继续深造, 或进入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行业。未来, 我院的广播电视新闻教育模式将会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尤其是湖北广播电视事业输送大量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高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精英。

参考文献

[1]原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2008年广播电视新闻学培养计划.

唐三彩 篇10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所谓三彩,是指用氧化铜烧成的绿色、氧化铁烧成的黄褐色、氧化钴烧成的蓝色,并用铅做溶剂,演变成黄、赭黄、深绿、翠绿、天蓝、褐红、茄紫等斑斓绚丽的色调。这些色调敷设在用精致的陶土烧制的造型各异的马、骆驼、胡人、女俑、奇兽及各种器物上,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唐三彩兴起的原因

唐代是我国封建朝代的鼎盛时期,而唐三彩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唐王朝的政治、文化、生活的繁荣,它跟唐代诗歌、绘画、建筑等其他文化一样,共同形成了唐王朝文化的旋律,但是它又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艺术,从现代的陶瓷史上了解到,唐三彩在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使用。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化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容了外来的多种文化,在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上,形成了一个灿烂文化的特点。

唐三彩在唐代的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不断发展,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于是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当时也是作为一种冥器,曾经被列入官府的规定之列,一品、二品、三品、四品,就是说可以允许他随葬多少件,但是实际上明文有明文的规定,作为这些达官显贵们,并不满足于明文的规定,反而他们往往比官府规定要增加很多倍,用以厚葬。官风如此,民风当然也如此,于是从上到下就形成了这么一种厚葬之风,这也就是唐三彩当时能够迅速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兴起的一个主要原因。

造型及制作工艺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唐三彩的烧制采用的是二次烧成法。从原料上来看,它的胎体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窑内经过1000~1100℃的素烧,将焙烧过的素胎经过冷却,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为850~95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釉烧出来以后,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这么一个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

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透露马的精神动态,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而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

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交融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唐三彩的种类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

唐三彩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达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艺术魅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复制和仿制工艺的不断提高,唐三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洛阳人在传统唐三彩造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平面唐三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

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考古界的挖掘,在丝绸之路、地中海沿岸和西亚的一些国家都曾经挖掘出来过唐三彩的器物碎片。那么这种文化流传到国外也对他们的陶瓷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日本和朝鲜。日本奈良时期曾经仿制中国的三彩制作出三彩器物,当时被称为奈良三彩,朝鲜的新罗时期也仿造中国的三彩制作过三彩的器物,叫新罗三彩。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己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唐三彩的制作工艺也得以继承和发展。

盛唐时代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手中,保存着许多造型优美、釉色斑斓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陶塑,也有各种形制的器具。

当我们看到那些奔腾的骏马、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里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它的制作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一枝奇葩

唐三彩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中的一枝奇葩。其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生动的造型,使今天的人们对于盛唐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景况和盛唐人的精神追求充满遐想。

唐三彩的鼎盛时期为唐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年~756年)。这时期的三彩马、骆驼、胡人、女俑等产量大,品质高,色彩绚丽,造型多样,结构准确,逼真传神。所以唐三彩的代表性器型就是马、骆驼和人俑。唐三彩的马短尾丰臀,雄壮奔放;骆驼头颈高扬,举重若轻;人俑则表情生动,姿态传神。女俑面部丰腴,但身材颀长,匀称高挑;镇墓武士和镇墓兽则面部狰狞,孔武刚劲。盛唐以后,唐人的随葬风气变化,唐三彩逐渐式微。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开放性的时期之一。丝绸之路带来的马、骆驼、金银器、以及从丝绸之路走来的胡人,都成为大唐贵族生活时尚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大唐人不仅生前享受这盛世太平,死后也希望延续甚至光大这种享受。所以崇尚厚葬的唐人就用唐三彩制器寄托他们的追求:这些健硕的马和骆驼、健壮的胡人、美丽的女俑,比现实还要多彩,往生比今生更奢华!唐三彩和其他的中国陶瓷器不同之处在于,它少有日常用具,而多是寄托着人们精神追求的艺术创作。这就使它具有天然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一被发现就广受青睐。

【唐三彩】推荐阅读:

三彩笔试技的故事06-21

我的老爸“唐三戒”作文08-15

上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的趋势下一篇:自适应网页制作技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