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T梁

2024-09-04

现浇T梁(精选7篇)

现浇T梁 篇1

摘要:建筑施工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 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任务和首要目标。本文主要从现浇梁结构形式入手, 重点对现浇支架的设计及现浇T梁 (交叉口) 施工方案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浇T梁,整体连续,施工

现浇梁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浇梁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施工工艺, 只有有效掌握该项技术的难点和重点, 将其有效应用到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 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本文以某工程现浇T梁施工为例, 对其安全施工方案的设计予以详细阐述。

1 现浇T梁结构形式

某工程现浇T梁跨径组合为3×20+ (20+15) m, 主梁采用T形截面。20m跨径梁高为1.8m, 15m跨径及曲梁梁高为1.55m;顶板厚为0.23m, 腹板厚为0.4m。梁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2 现浇T梁施工

2.1 支架基础处治

场地平整夯实完成后统一铺筑一层40cm厚的石渣或砂砾石, 进行整平、压实, 压实度达到96%以上, 然后再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硬化、调平。在横桥向设置1%的横坡, 在靠近山体边坡侧设置排水沟。

2.2 支架设计

杆件为轴心受压杆件, 采用Ф48×3.0mm, 则A=π× (D2-d2) /4=424mm2。查表1得:钢管回转半径为:i= (D/4) ×√ (1+ (d/D) 2) =15.95mm;杆件长细比:λ=L/I=1200÷15.95=75.24mm;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Ψ=0.75。碗扣式钢管立杆间距T梁标准段和腹板处取300mm×900mm, 翼缘板取600mm×900mm, 腹板处采用300mm×900mm。脚手架步距取1200mm, 最大搭设高度取28m, 杆件自重0.055KN/m, 立杆外径D=48mm;内径d=42mm, 壁厚3.0mm。杆件为轴心受压杆件, 单杆承受梁体荷载面积:A1=0.6×0.9=0.54m2, A2=0.3×0.9=0.27m2。

(1) 荷载组合。将T梁梁体混凝土按底模板宽度折算成相同面积的实心混凝土平均厚度, 依次计算梁体混凝土的平面均布荷载。计算时, 根据断面形式的不同分两部分分段计算。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

依据分次浇筑情况计算单位面积上的荷载分布情况 (单位荷载单位:KN/m2) :

①标准梁体段。箱室区支架梁体设计荷载组合:G=1.2×恒载+1.4×活载=1.2× (6.82+2.5) +1.4× (1.5+2+3.5) =20.98KN/㎡;腹板区支架梁体设计荷组合:G=1.2×恒载+1.4×活载=1.2× (46.8+2.5) +1.4× (1.5+2+3.5) =68.96KN/㎡。

②隔梁段。梁身区支架梁体设计荷载组合:G=1.2×恒载+1.4×活载=1.2× (46.8+2.5) +1.4× (1.5+2+3.5) =68.96KN/㎡;翼缘板区支架梁体设计荷载组合 (取隔梁段翼缘板进行计算) :G=1.2×恒载+1.4×活载=1.2× (11.7+2.5) +1.4× (1.5+2+3.5) =26.84KN/㎡。

(2) 支撑架验算:①箱室区支架。单杆承受荷载:N=0.54×20.98+28×0.055=12.87KN;按强度验算N/A=12.87×1000÷424=30.3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按稳定性计算:N/ΨA=12.87×1000÷ (0.75×424) =40.5N/mm2<f=205N/mm2满足要求。②翼缘板区支架。单杆承受荷载N=0.54×26.84+28×0.055=16.03KN;按强度验算N/A=16.03×1000÷424=37.81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按稳定性计算:N/ΨA=16.03×1000÷ (0.75×424) =50.4N/mm2<205N/mm2满足要求。

(3) 腹板区支架:单杆承受荷载N=0.27×68.96+28×0.055=20.16KN;按强度验算N/A=20.16×1000÷424=47.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按稳定性计算:N/ΨA=20.16×1000÷ (0.75×424) =63.4N/mm2<205N/mm2满足要求。

(4) 隔梁梁体区支架:单杆承受荷载N=0.27×68.96+28×0.055=20.16KN;按强度验算N/A=20.16×1000÷424=47.6N/mm2<f=205N/mm2满足要求;按稳定性计算:N/ΨA=20.16×1000÷ (0.75×424) =63.4N/mm2<205N/mm2满足要求。因此, 按照梁体区碗扣式钢管架立杆间距取600mm×900mm, 300mm×900mm, 脚手架步距取1200mm的方式进行支撑架的搭设可以保证施工及安全要求, 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保证系数。

(5) 满堂支架整体抗倾覆验算。依据《公路桥涵技术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第9.2.3要求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时, 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K0=稳定力矩/倾覆力矩=y×Ni/ΣMw。支架抗倾覆能力:桥梁宽度17m, 长60m采用跨中支架来验算全桥:支架横向67排, 支架纵向28排, 高度28m;顶托TC60共需要67×28=1876个;立杆需要67×28×28=52528m;纵向横杆需要66×0.9×28/1.2×28=38808m;横向横杆需要27×0.6×28/1.2×67=25326m;故:钢管总重 (52528+38808+25326) ×3.33/1000=260.6t;顶托TC60总重为:1876×7.2/1000=13.5t;故q= (260.6+13.5) ×9.8=2686.18KN;稳定力矩=y×Ni=8.5×2686.18=22832.53KN·m;依据以上对风荷载计算WK=0.7uz×us×w0=0.7×1.28×1.4×0.30=0.38KN/m2;u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8.2.1得:uz=1.28;us—风荷载脚手架体型系数,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表8.3.1第44页得:us=1.4;w0—基本风压, 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E.5得:w0=0.30KN/m2;钢管承受风荷载为:q=0.38×28× (0.048×28×67+0.048×23×66×0.9) =1655.86KN;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考虑到箱梁横桥向的风荷载, 将该风荷载加载于支架上。梁高1.8m, 横桥向箱梁模板风荷载q1=0.38k Pa×1.8m×60m=41.04KN;ΣMw=q×8.5+q1× (1.8/2+28) =1655.86×8.5+41.04× (0.9+28) =15260.87KN·m;K0=稳定力矩/倾覆力矩=22832.53/15260.87=1.5>1.3。满足要求。

2.3 支架安装

满堂支架采用WDJ式支架, 架杆外径4.8cm, 壁厚0.30cm, 内径4.2cm碗扣式钢管支架, 拆装方便, 间距规整, 受力较均匀, 主要由:立杆、横向水平管、纵向水平管、剪刀撑和斜撑组成。根据设计图纸及荷载分布情况, 初步设计:支架顺桥向纵向间距0.9m, 横桥向横向间距为0.6m, 纵横向水平杆竖向间距1.2m, 在腹板和横梁处进行加密横向间距为0.3m, 纵向间距0.9m。模板支撑架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 纵横向竖向剪刀撑间距不超过4.5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搭设高度超过20m的支架设置2道水平剪刀撑。碗扣式支架底托下立杆立与混凝土平面上, 支架顶部加设顶托, 方便整个支架的调整。顶托上面纵向分布10cm×12cm方木, 其上横向分布6cm×8cm方木, 方木间距20cm, 方木上钉厚度20mm的竹胶板作为箱梁底模。支架搭设前, 先对顶托和底托做破坏试验, 检定其质量。

2.3.1 安装顺序

脚手架搭设顺序: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准备 (架体基础处理) →放立杆位置线→立杆底座→立杆→横杆→剪刀撑→接头锁紧→脚手板→上层立杆→立杆连接锁→横杆。

按照所设计的参数进行搭设, 搭设前必须先测量放线并逐排确定立杆位置, 脚手架底部用底座调节螺栓调平, 然后拼装主立柱及横杆, 顶部采用顶座调节螺栓调整主梁底部高程, 剪刀撑采用普通钢管脚手架进行拼装。用于支撑的所有杆件, 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进场检查的重点为:检查的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支架安装可从箱梁施工段的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 也可从中间开始向两端推进, 但工作面不宜开设过多, 从纵横两个方向同时进行, 以免支架失稳。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 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1.8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 往上则均采用3.0m的立杆, 至顶层再用0.6m和0.3m两种长度的顶杆找平。当立杆基底间的高差大于60cm时, 则可用立杆错节来调整。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整架偏差按1/500控制, 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第一层拼装好后, 必须抄平检查平整度, 拼立杆时必须用吊线锤检查垂直度, 防止立杆偏心受力。支架搭拼时应挂线控制调平和线型, 接头部位必须连接牢固, 顶托和底托外露部分不超过30cm。碗扣架拼装过层中, 应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 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碗扣支架搭拼过程中, 随搭设进度用扣件式钢管在立杆上按满堂架设计方案安装剪刀撑, 剪刀撑设置时从顶到底要连续, 接头采用3个十字扣件搭接, 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 剪刀支撑与立杆之间联接采用旋转扣件间隔连接, 剪刀支撑与满堂架夹角成45~60度。作为人员上下及安全疏散要求, 每联桥施工搭设两个通道, 通道采用转角梯。

2.3.2 支架预压及卸载

预压采用水袋预压, 加载范围为箱梁底部, 加载的总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0%, 加载完毕后需对其变形和沉降进行观测, 24小时累计沉降不超过2.0mm便可卸载, 并将数据整理归档。卸载操作顺序与加载过程相反, 卸载后清除模内残留的杂物。

2.4 模板制作及安装

模板采用厚20mmm的高强度竹胶板。模板安装顺序:底模, 翼缘板模板安装→腹板钢筋安装→腹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预埋件安装

2.5 钢筋加工及安装

现浇T梁采用钢筋骨架, 无预应力, 腹板、顶板钢筋一次安装成形。钢筋加工时, 应按照设计要求尺寸进行下料、成型, 钢筋安装时控制好间距、位置及数量。要求绑扎的要绑扎牢固, 保证扎丝丝头朝向内侧。要求焊接的钢筋, 可事先焊接的应提前成批次焊接, 以提高工效。焊缝长度、饱满度等方面应满足规范要求。

2.6 现浇T梁浇筑

T梁砼浇筑顺序为水平分层纵向分段, 浇筑时应首先从主线两端往交叉点, 在交叉点会合后再往支线浇筑进行;分层厚度30cm, 并振捣密实。

2.7 支架拆除

(1) 支架拆除施工要在梁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时进行; (2) 拆除顺序:护栏→脚手板→剪刀撑→横杆→立杆件; (3) 从上到下依次拆除, 禁止上下同时拆除; (4) 拆除中, 对于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予以拆除运走; (5) 拆除后的杆件需要吊走或运出, 禁止向下抛掷。

3 结语

现浇梁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施工工艺, 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 要不断提升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使得现浇梁施工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钢.试析桥梁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02) .

[2]王刚.现浇箱梁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科学中国人, 2015 (30) .

[3]陆子易.浅谈房建施工中现浇梁板模板的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10) .

现浇T梁 篇2

关键词:通桥 (2012) 2109—Ⅰ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 (设声屏障) ,现浇桥面板施工技术

1 现浇桥面板的设计方案与检算

1.1 现浇桥面板支架的设计方案

采用Q235钢材, 钢吊架为Ⅰ160工字钢, 工字钢上三角支撑的立杆采用L75×6角钢, 采用20mm厚红木板作为底模面板, 面板下铺60×80mm方木, 再加一层40×60mm方钢作为承力骨架, 以增加模板的刚度。钢模板作为侧模, 通过钢吊杆悬吊于边梁桥面外侧, 底模与钢吊杆连接拉杆采用3根16mm圆钢组成。如下图

1.2 现浇桥面板支架检算

经华东交通大学检算如下:

(1) I16工字钢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挠度为5.4mm, 比其容许挠度8mm小, 满足要求, I16号工字钢最大应力为σ=100.5Mpa, 比Q235钢材的容许应力值235Mpa小, 满足要求;

(2) 三角支撑的立杆采用L75×6角钢时最大拉应力为σ=42.3Mpa, 比Q235钢材的容许应力值235Mpa小, 满足要求;

(3) 吊杆采用直径16mm的圆钢, 其容许强度设计值为215Mpa, 最大拉力为8.5k N, 截面应力为σ=42.5MPa, 安全系数为n=215/42.5=5.09, 满足要求;

(4) 锚固连接杆所采用的锚固吊杆拉力仅为10.7k N, 锚固满足要求, 调节螺杆的压力为33.2k N, 采用φ48×3.5mm钢管时其应力为77.96Mpa, 比Q235钢材的容许应力值235Mpa小, 满足要求;

(5) 方木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应力为7.81MPa, 比其容许应力11MPa小, 满足要求;

(6) 方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的挠度为2.08mm, 比其容许挠度2.5mm小, 满足要求;

2 现浇桥面板施工工艺流程

2.1 工艺流程图 (见图1) 。

2.2 施工技术

2.2.1 模板施工技术

(1) 先树立钢吊杆, 并使之与桥面湿接缝预埋套筒连接牢固;

(2) 将拼好的底模装好连接拉杆, 使拉杆穿入钢吊杆的预留孔, 底模扣紧桥面板混凝土, 搭接5cm, 并拧上双螺帽固定;

(3) 安装侧模;

(4) 待绑扎完钢筋并安装好预埋件后拼装声屏障基础模板;

(5) 桥墩设置接触网和避车台时, 需在梁端2.4m范围内进行加宽处理, 并预留好接触网和检查梯槽口及预埋件。

2.2.2 钢筋施工技术

(1) 钢筋半成品在梁场集中制作, 采用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2) 侧模安装完毕后, 接长桥面预埋波纹管并采取定位措施, 后接部分波纹管应套入原预埋波纹管内200mm以上, 并进行密封处理;

(3) 绑扎现浇桥面板钢筋、安装声屏障基础预埋件;

(4) 钢筋搭接采用绑扎接头, 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5)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 并应分散布置。

2.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1) 现浇桥面板采用C50纤维混凝土, 纤维采用聚乙烯醇 (PVAF) 纤维, 含1.5/kg/m3;

(2) 混凝土由梁场内的HZS90搅拌站供应, 采用罐车运至浇筑现场, 天泵灌注;

(3) 现浇桥面板混凝土与声屏障基础混凝土一同浇筑;

(4)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3~4%, 入模温度宜在5~30℃, 模板温度宜在5~35℃;

(5) 浇筑混凝土时, 振捣人员要熟悉管道位置, 严禁振捣棒与波纹管接触, 以免管壁受伤, 造成漏浆;

(6)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在管道中插入内径略小的塑料管加以保护;

(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浆体表面状况选择二次抹面时间, 抹面采用表面光滑的钢抹刀, 不得采用木抹, 以免带出纤维。

(8)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用养护剂进行养护;

(9)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模板。

2.2.4 预应力施工技术

(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45、弹性模量达到C50的90%以上后进行现浇桥面板张拉作业;

(2) 横向预应力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 采取定位措施, 确保管道平直;

(3) 模板拆除后穿入桥面现浇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

(4) 采用M15-3型锚具、27t前卡式千斤顶、50型油泵进行张拉作业;

(5) 采用单端张拉, 固定端应交错设置, 张拉顺序为从跨中至梁端张拉;

(6) 施加张拉应力顺序为:0→初应力 (0.20бcon) →1.0бcon持续2分钟→锚固;

(7) 张拉完成后24小时内钢绞线无回缩等异常现象方可切割钢绞线, 切割后钢绞线外露长度控制在3~5cm;

(8) 压浆应在张拉完成后48小时内进行, 采用高性能无收缩压浆剂与P.O42.5水泥按内掺10%的比例配制成压浆料, 水胶比0.32;

(9) 压浆泵压力以保证压入水泥浆饱满、密实为准, 其值为0.5~0.6Mpa, 并稳压3min。拆除压浆管的时间以水泥浆不再流出为准。

(10) 锚穴填充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 封锚前应将封锚处混凝土凿毛, 并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混凝土填充应分两个步骤, 首先用较干硬的混凝土填充至距离锚穴顶5cm左右, 并捣固密实, 然后再用正常硬度混凝土填满、抹平, 待填充混凝土硬化后在其圆周上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2.2.5 挡砟墙施工技术

(1) 挡砟墙每隔2米设一断缝, 泄水孔进行防水处理;

(2) 挡砟墙内侧根部加设30mm倒角, 便于防水层的铺设;

(3) 防水层施工时应注意附加层及防水封边的处理;

(4) 曲线外侧的挡砟墙高度为800mm, 曲线内侧及直线的挡砟墙高度为450mm。

2.2.6 防水层、保护层施工技术

(1) 防水层采用L类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配合水泥基胶粘剂制作, 水泥基胶粘剂的配比:水泥100kg、水30kg、专用胶粉120g、增强剂800g。保护层采用C40细石纤维混凝土浇筑;

(2) 铺设防水层前先检查桥面基层平整度, 并将基层面灰尘清除干净, 确保防水层的基层平整、清洁、干燥、无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和油污等现象;

(3) 当卷材需要搭接时, 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20mm, 横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

(4) 待水泥基胶粘剂完全固化后, 方可进行保护层混凝土的浇筑;

(5) 现浇桥面板保护层混凝土厚度为4cm;为避免保护层表面出现收缩裂缝, 可间隔4m设置宽1cm、深2~3cm的横向断缝, 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填充;

(6) 保护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 避免失水太快, 养护时间和梁体相同;

3 其它应注意的事项

3.1 施工注意事项

(1) 梁体架设就位后, 先进行预制梁间桥面板及横隔板横向联结湿接缝混凝土的施工, 桥面板及横隔板横向联结施工全部完成后, 再进行外侧现浇桥面板的施工;

(2) 浇筑现浇混凝土前对预制梁新老混凝土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

(3) 横向预应力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 应确保管道平直, 位置准确;

(4) 桥面板钢筋应整体绑扎, 当桥面板钢筋与预应力筋相碰时, 可适当移动桥面板钢筋或进行适当弯折, 并注意预埋声屏障立柱及检查梯锚固件。

3.2 安全注意事项

(1) 如在长期搁置以后未作检查的情况下不能重新投入使用。必须仔细检查模具各部件是否完好, 不能确定时先进行堆载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 高空作业时, 必须系好安全带;

(3) 在施工的正下方要设防护人员;

(4) 禁止与高空作业无关的人员入内;

(5) 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 (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天) 下需停止施工。

4 结束语

经过44孔88片梁的实践经验, 除钢模型需再改换材料外, 钢吊架、木模板、吊杆、方木等都能满足要求, 且拆卸灵活、搬运方便、施工便捷、节约成本等多项优点完全能满足施工要求, 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安全。笔者希望声屏障现浇桥面板模型设计、各工序的施工技术方面能够给予广大铁路工作者以后施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通桥 (2012) 2109》系列图纸.

[2]《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 (TB/T3043-2005) .

[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1-2009) .

现浇梁冬季施工防寒保温技术 篇3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 现浇梁的施工用料及施工工艺等均按冬期施工的要求进行组织。根据天津市的气候情况, 确定当年的11月15日至第二年的3月15日为冬期施工期间。天津市快速路大沽南路立交二期工程现浇梁的施工将跨越此段时间, 进行冬期施工。为此, 制定详细的现浇梁冬期施工防寒保温措施, 以确保冬期施工的现浇梁质量满足规范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2 准备工作

在冬期施工前后10天内, 密切注意天气变化, 安排三名专职工程试验人员做好每日6:00, 14:00、21:00的测温记录, 注意收集气象部门的有关气象资料, 对各施工工点及作业队及时通报天气变化情况, 以便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预防气温突然下降对工程造成的冻害。

施工前, 落实好冬期施工必备的防寒物资、取暖设备, 同时保障防寒取暖物资的及时供应, 对各项设施和材料, 事先作好防寒、防冻等防护措施, 并结合所施工项目从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工序上合理安排施工。

混凝土冬期施工所采用的防冻剂事先安排购进, 妥善保管。防冻产品应符合各项技术标准, 有出厂合格证, 并经试验合格, 防止购买和使用假劣产品。

加强冬期施工的检查力度和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力度, 对所有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强调冬期施工技术工作的特殊性,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认识, 严格要求, 使冬期施工能够顺利地完成。

3 防寒养护措施

3.1 防寒保温措施

本桥现浇梁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冬期施工期间对供应商作出如下规定:拌制混凝土的水泥统一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水灰比不大于0.6;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一般不少于300kg;水泥进行保温储存, 砂, 石进行防霜、雪覆盖, 对搅拌设备搭设搅拌棚进行保温、防寒、防风;混凝土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加保温套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材料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 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 如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骨料加热, 水泥只能保温不能加热, 搅拌上料采用先上骨料及水搅拌短时间后, 再上水泥的两次上料方法。

现浇梁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掺用防冻剂, 防冻剂的掺量由项目中心实验室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的防冻温度按-10℃设计。混凝土的入模浇注温度及坍落度采取现场每车测定的方式控制, 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不得低于10℃。

当室外温度高于-15℃时, 钢筋按常温在室外进行加工。当室外温度低于-15℃时, 钢筋在搭设的施工棚内进行施工, 施工棚分加工棚与焊接棚, 钢筋加工前先放入加工棚内进行保温、加工, 然后进入焊接棚内进行焊接, 钢筋焊接时采取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进行, 先薄焊一层, 然后再全面焊接, 以减少焊接温度变化造成的拉裂, 焊好的钢筋再进入加工棚内进行冷却, 最后运到现场进行绑扎。

钢筋存放时下垫采用木板、方木进行, 支垫高度20cm以上, 严禁直接与冰雪接触, 钢筋存放或绑扎完以后用彩条布进行严密覆盖。

现浇梁地基灰土中不允许含有冻土, 换填前清除地表冻土层, 现浇梁地基、模板、钢筋等工程, 每次施工完毕后均进行防寒覆盖。现浇梁冬期施工采用搭设暖棚的方法进行保温, 混凝土浇注前搭设暖棚 (如图) 。

暖棚的搭设宽度=梁宽+2.0m, 搭设高度= (梁顶标高-地面标高) +50cm, 支撑骨架采用钢管连接, 暖棚横桥向顶面与侧面可开可合, 顺桥向顶面与侧面一边相连, 另一边可开可合, 利于浇注施工。暖棚顶面每跨为一连接单元, 施工完一跨后可以及时覆盖, 再卷开另一跨进行施工, 以尽量缩短梁面暴露时间。暖棚采用中厚塑料布外包土工合成保温被围成, 四角用沙袋压实, 保证密不透风, 在每侧设置一1.0m×1.8m出入口, 出入口采用棉帘遮盖, 每边与暖棚重叠20cm。梁体面积大, 保温暖棚易出现被风吹翻、掀起等情况, 造成混凝土养护温度不足, 因此, 在搭设暖棚时充分考虑防风措施, 采用外罩钢管排架, 缆风绳四面拉连的防护措施。

现浇梁混凝土浇注选择较好的天气、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浇筑时设置专人对混凝土浇筑期间的环境温度, 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随时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作好记录。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保温覆盖。

混凝土冬期施工时, 另制取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 混凝土由与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来确定梁体混凝土的强度。

3.2 保温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 暖棚内采用蜂窝煤炉进行加热, 煤炉设置在距梁底2.0m的支架上, 每隔5.0m设置一个, 炉上用铁锅烧水产生养护用的蒸汽, 提高保温养护效果, 并根据棚内温度和湿度情况适当对梁面进行洒水养护。

现浇梁混凝土的测温孔, 设置在易冷却部位及离热源不同的位置。梁体在每侧翼缘板处间隔5m用Φ8钢筋设置一20cm深的内部测温孔, 同时在梁顶面、中部、距地面1.0m处, 每隔10m设置一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控制暖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暖棚内底部温度不得低于5℃, 测温孔布设完后绘制布置图并编号, 在混凝土内测温时, 温度计与外界气温隔绝, 并在测温孔内留置不少于3min, 拔出后快速读数。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对养护的温度每昼夜定时检查4次, 室内外环境温度每昼夜定时定点检查4次, 加热养护时, 升温和降温期间每小时1次, 恒温期间每两小时1次。

混凝土的强度由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的强度确定, 当达到规范抗冻强度后进行模板的拆除, 拆模时间选择在每日的10:00~14:00进行, 拆模后继续对梁体进行保温养护。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及5MPa后, 不再对暖棚加热, 待暖棚内温度稳定后再拆除暖棚, 拆除保温设施时按测温计测定的温度, 每次降温不大于5℃。混凝土拆除保温设施时, 其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不允许大于20℃, 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冷却过快, 产生收缩裂纹。

4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期间要对所采用的机械设备, 运输工具进行冬季保养, 按时加注防冻液, 保证机械性能良好, 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加强施工道路及施工区域附近道路的养护, 清除坑洼、积水, 随时清除冻结物, 保证畅通。

对施工用防寒物资妥善保管, 防止积雪融化浸泡或被风吹乱, 对于其中的易燃材料要采取防火措施, 备齐消防器材。施工防寒保温暖棚, 必须设置专人进行防护, 预防发生火灾和煤气中毒事故, 暖棚设置出烟口, 夜间暖棚内严禁留宿。

降雪后对施工场地及主要道路进行除雪, 积雪随时清运出场, 避免融化污染现场或冻结后影响安全。雪天高空作业加强防滑措施, 避免滑坠事故的发生, 并及时清除梯道上的积雪。

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悬挂防止滑跌, 交通路口悬挂路滑慢行等警示标牌。

施工防寒用的塑料等要包裹紧密, 以防风吹破坏, 并采用压、盖的防风措施, 避免到处飞扬, 施工完毕后, 防寒物资进行妥善保管, 报废的及时清理出场, 避免污染现场环境。

5 结束语

支架现浇梁安全控制要点 篇4

支架现浇法因其使用构件制式,结构形式灵活,市场供应充足,适用范围广,可以大面展开施工,有效降低工期,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但在近年的工程实践中,不时有支架垮塌事故发生,造成了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但是这些事故并不是支架方法本身不可使用造成的,而是因为支架现浇工序多,需要控制环节也就多,一旦某一环节失误,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笔者经过多年支架现浇梁实践经验,总结出支架现浇法安全控制的程序和方法,下面以常见的碗扣式脚手架为例,对支架现浇梁安全控制要点进行介绍。

1 支架现浇法安全控制

支架现浇法安全控制过程主要分为:理论阶段的支架设计,实施阶段的技术交底、基础处理、支架搭设、堆载预压、混凝土浇筑和支架拆除。

1.1 支架设计

作为安全控制源头,设计阶段非常重要,设计直接关系到结构总体受力安全。

支架现浇作为一种非常成熟的施工工艺,可以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但设计需要专业人员,而且设计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计划,物资人员对方案进行全面审查,检查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最后才经过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内部设计很多单位存在人员不专业的现象,这是支架现浇不安全因素之一。

支架计算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设计,但是这种设计往往安全系数太大,费用高,工程成本较大,同时很多设计单位的人员也很年轻,设计经验不足,设计成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往往有差异,而且对于设计单位的成果,施工单位还要进行验算,否则一旦出现了事故,施工单位还是要承担损失和大部分责任。

在我们的工程实践中,支架先由施工单位设计,经过内部评审核算后,交给有资质的企业校核,通过不同单位和人员把关,避免设计错误造成事故。

1.2 技术交底

支架设计完成后,需要工人落实到现场。为确保方案真正的落实到现场,设计人员要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沟通,也就是技术交底,交底不用说计算过程,只是重点讲解地基承载力要求、基础处理形式、钢管类型、钢管间距、斜撑布置等,以便把设计思路真正的落实到现场;同时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与设计存在偏差,要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不能自己随意变更。设计人员交底后,还需要在现场监督,以便提前发现不符合设计的问题,提前进行解决。

1.3 基础处理

基础是支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支架才不会出现问题。基础处理属于隐蔽工程,所以要严格控制。

基础处理首先要关注承台基坑回填,桥梁基坑开挖后需要回填,一般回填夯实不能满足基地承载力要求,作为支架基础的基坑回填必须严格分层夯实,按照路基填筑压实要求,每夯填完一层,就要对承载力进行一次检验,只有检验合格,才能进行下一层填筑;对于非承台基坑影响区域,地表平整完成后,用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压实,然后检测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及时报告设计人员,现场不得擅自变更。

水是影响基础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雨季施工时,为避免水对基础影响,在基础周围必须做排水通畅的排水沟,不允许水下渗到支架基础下面。

1.4 支架搭设

1)支架检验:

外租的支架,必须租有资质证书的租赁公司的支架,并对碗扣式脚手架抽样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现场安装过程中,对碗扣式脚手架钢管重量、碗扣的完整程度、管径及管壁厚度、管壁厚度的均匀性、上下承力顶托的焊接方式以及变形情况、焊缝质量等等进行抽查。

由于钢管量一般都非常大钢管搭设过程中质检人员要随时进行抽检;使用工人也需要关注钢管质量,发现钢管异常,要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

2)支架搭设:

搭设碗扣式脚手架的工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搭设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要及时检查纠正,重点检查碗扣是否扣上,底托、顶托螺旋外露量是否满足要求,顶、底托是否与基础(底模)接触牢靠,支架的间距、垂直度能否满足要求,斜撑搭设是否合理等。

3)支架验收:

支架搭设完毕后,安质部组织设计、技术、工班长对支架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支架间距、斜撑设置、支架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底托是否落地,顶托是否顶住了底模板,底模横肋是否在顶托正中,顶、底托是否外露量超标,碗扣是否紧固等等。

1.5 支架预压

支架预压一般采用直接堆载法和千斤顶加载法,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条件和成本选用。预压只是模拟受力状态的等效代换方法,与真正的受力模型存在差异,为了确保支架预压过程的安全,支架预压要编写专项方案,对预压荷载布置作出详细安排,并演算预压过程中支架的安全性。另外堆载法还要注意控制堆放材料的稳定性。在支架预压过程中,逐级加载,每级加载除测量支架沉降量外,还要测量关键受力部位的应力情况,为预压安全性提供依据。

1.6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架观察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尤其是混凝土浇筑到一半以上的量后,必须派专人对支架、模板情况进行不间断观察;晚间施工时,支架部分也要保证照明。

多数事故并不是瞬间发生,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巡视,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1.7 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也是安全风险较大的一个环节,是往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支架拆除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并且做好拆除前的培训工作,避免工人无序乱拆,造成安全事故。

支架拆除过程中,现场也必须有人观察和指挥,从总体上掌控和协调支架拆除,防止各自为政,造成事故。

2 结语

支架现浇是目前不可或缺的施工方法,但是支架现浇影响因素多,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事故,支架现浇安全管理问题值得探讨。

以上是我在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难免有偏颇和不到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上海铁路局.铁路客运专线桥涵工程质量检查与控制[M].第2版.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9.

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工艺 篇5

1 支架施工

支架结构的受力分析的计算过程相当繁琐, 处理不当极易影响到工程的完工时间。只有选择合理的支架结构形式, 加上对各种支承以及加劲条件下支架的力学综合性能的分析, 在提供经济安全的施工方法系统的基础上, 结合计算机的高速处理信息能力, 不但能做到节省时间, 还能充分提高计算的效率, 极大地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

贝雷梁钢管支架施工方法、移动模架施工方法、碗扣式满堂脚手架和钢管型钢支架施工方法是目前最常使用的现浇梁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的不同致使了其的使用范围也是不同的,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要对工程的特点、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对施工的安全、工器、经济和质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论证摘选出最优的方案。对于现浇梁支架施工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施工环境的水文地质、工程的进度、方案的经济实用型和施工质量这4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2 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的主要施工流程有底模的铺设、拼装外侧模、涂刷脱模剂、安装内模和脱模。各个步骤的具体施工流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1) 底模的铺设。首先就要铺设底模, 按照设计图所给的数据预先设置反拱值, 然后要根据沉降会产生张拉力的原理对反拱值进行调整。底模的下方要设置横向拉杆以加固侧模, 底模应当使用优质的光面竹娇板, 竹胶板采用分块安装的方式以固定木方和型钢。

2) 拼装外侧模。拼装外侧模的基本步骤同底模的铺设有着相似之处, 都要控制好标高和模板角度。用螺栓将底模和外侧模连接。安装外侧模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悬臂板外缘的位置和标高。

3) 涂刷脱模剂。在底模和外侧模成功安装之后, 接着就要对其进行打磨使得表面光滑, 然后在湿度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涂刷脱模剂。

4) 安装内模。内模板一般是采用可拆装式的钢模板, 地段不规则时采用竹胶板, 为防止漏浆应在每块模板的接缝处应当用胶带封堵。安装内模时要采用吊车安装为主、人工配合, 然后用挂线进行细微调整。内膜应当在低、外膜完成之后进行。

5) 脱模。在浇筑混凝土的第二天就要拆除梁体的端模了, 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60%时, 将内外模拆除, 底模的拆除要等到支架顶面千斤顶放松并且预应力初张拉后才能拆除。

3 浇筑混凝土

1) 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当重复考虑到弹模、强度、工作环境和初凝时间等因素。如果是用拌合站进行集中的拌和, 谁、水泥以及外加剂的组合用量一定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2) 运输。混凝土是靠搅拌车来运输的, 采用的是泵送入模的方式, 因此要保证输送的管理要十分固定, 并且不与钢筋和模低接触。

3) 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一定要一次成型, 并且每个小时的混凝土运送量要不小于70立方米。因此可以采用斜向分段、从低端向高端和水平分层的方式进行连续的浇筑, 条件允许可以尝试使用2台混凝土泵进行灌注。在浇筑时一定要注意首先同时向顶板和腹板中投料, 投料时要加上缓冲设施不要直接地冲击到波纹管。

4) 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混凝土要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结合使用。在进行腹板施工时, 要用着式振捣器作为辅助设施, 主要用插入式振捣为主要的施工工具。

5) 混凝土的拆模。在梁体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60%之后。当混凝土芯部和表层、梁箱的内部和外部、表层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值均低于15度时, 并且还能保证不损伤构件棱角时方可进行内膜的拆除。

4 混凝土的养护

在梁体顶板的混凝土最终凝结之后要及时地薄膜并且洒水养护。覆盖材料可以选择麻布等有着良好保水效果的材料, 其他部位在经过洒水湿润之后将塑料薄膜覆盖其上。梁体的洒水次数应当根据混凝土表面的潮湿程度进行考虑, 要时刻保持混凝土表面是充分潮湿的, 养护的天数不能少于14天。在拆除芯模之后, 对箱梁也浇水之后, 梁端的端口处要使用塑料布加以密封, 这样就能保持箱梁的相对湿度能够保持在90%之上。养护期间还要做好混凝土个方面的数据的记录, 对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详细的数据采集, 填写好养护记录信息表。

5 预应力的张拉

在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标准要求的50%时就可以进行预应力的张拉了, 在其强度和弹模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100%时就可以终张拉了。张拉工艺的一般流程为:10%σk (合理选择作伸长标记) →20%σk (将测量长度的0~10%作为伸长量) →100%σk (此时要静停5分钟) →补拉σk→用千斤顶顶推使得供油压停止→进行锚固。

6 压浆

在压浆之前, 为防止水泥的流动性降低要保持对其进行不断地搅动, 预应力管道的压浆宜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来进行调整, 对于同一管道的压浆应当连续进行, 力求一次完成。

7 封端

在封端之前, 首先要凿毛处理锚穴混凝土, 并要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锚垫板表面、锚具以及外露钢绞线涂刷。然后要在锚穴内部设置好钢筋网。为了使其与梁体连接, 还要将特制螺栓拧入锚垫板安装孔中。封端混凝土作业完成之后, 还要将聚氨酯涂刷在封端处新旧混凝土连接处使得其能够有一定的防水能力。

8 小结

在桥梁的施工建设过程中, 常常使用到支架法现浇制梁。在工期时间上进行比较, 支架现浇可以有效地减少工期, 但却要投入更多的费用。在技术的要求上也不是很高, 不需要有着丰富经验的悬灌队伍, 并且其线型的结构也使得其容易禁止。因此对于工期紧、冬季施工、有周转材料的施工条件, 采用支架现浇法较容易达到目标。总而言之, 在进行桥梁施工时, 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 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 充分利用资源, 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摘要:基于支架法现浇连续梁施工的关键之处分析、结合桥梁施工技术过程中在支架的安装、地基的处理以及模板等工艺的控制之下, 对该类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支架法,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依兰.支架法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法及工艺[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2]杨平中, 陈忠章.现浇箱梁支架设计及施工[J].西部探矿工程, 2005.

[3]郭余根.现浇箱梁的支架施工工艺[J].铁道建筑技术, 2008.

现浇楼板对框架梁刚度的影响 篇6

1 我国规范对现浇框架梁板设计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通过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的方法来实现“强柱弱梁”, 推迟框架柱塑性铰的出现时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 要求梁柱节点处柱端抗弯承载力之和与梁端抗弯承载力之和的比值在1.1~1.4之间。规定9度及一级框架结构尚应考虑框架梁的实际受弯承载力;并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指出“弯矩增大系数考虑了一定的超配钢筋和钢筋超强”, 但对框架梁翼缘现浇板内与梁肋平行的钢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能力的问题, 规范未作明确的规定, 只是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附带指出, 当计算梁端抗震承载力时, 若计入楼板内的钢筋, 且材料强度标准值考虑一定的超强系数, 则可以提高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程度。

2 国外规范考虑板筋影响的规定

在考虑板筋参与梁工作问题上各国考虑方法也有原则性差别。其中新西兰规范明确规定, 在进行梁端截面抗负弯矩设计时, 即确定设计所需的负弯矩钢筋时, 可以考虑板有效宽度范围内的与梁肋平行的上板面和下板面板筋作为负弯矩受拉钢筋的组成部分。而美国ACI规范, 加拿大CSA规范以及欧洲规范Eurocode8在作梁端抗负弯矩截面设计时与我国思路一样, 未要求考虑板筋, 但与我国规范不同的是, 我国规范是将设计所需的梁端负弯矩筋与无现浇板的框架梁一样布置在梁肋顶部的宽度范围内, 而上述三种规范规定梁端计算出的负弯矩钢筋除了大部分应放在肋宽范围内, 少部分则可放在规范规定的一定板宽范围内。其中美国和加拿大规范认为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上部板筋过于拥挤和避免在临近梁肋的板内出现过宽的裂缝。对于板的有效宽度, 各国规范都有不同规定[4]。

板有效宽度是一种计算折合宽度, 不是板的实际参与宽度, 也不是板参与梁抗弯时所能达到的屈服宽度。板有效宽度实际上是将板所提供的有效抗弯能力折算成一定范围内板完全参与受弯 (即考虑达到屈服) 的一种折算宽度。从各国规范可以看出, 目前要准确的给出参与梁端截面抗弯能力的板筋分布有效宽度是比较困难的。板中钢筋的参与程度取决于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变形的大小, 框架梁的塑性铰转角越大, 附近板中参与梁作用的钢筋就越多, 影响范围也越大。直交梁对板中钢筋的参与程度也有很大影响。根据按中国规范设计的典型框架所能达到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可取梁侧每边6倍板厚范围作为板的有效宽度[5]。

3 软件分析结果

根据实际工程条件, 对一座10层框架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 以形成分析用的计算模型, 用OpenSEES程序进行Pushover分析, 侧向加载模式采用倒三角加载。Pushover方法是将沿结构高度施加某种形式的侧向力, 单调作用在结构的计算模型上, 然后逐步增加侧向力, 使得结构构件逐渐进入塑性状态, 结构的梁、柱等构件出现塑性铰, 直至结构产生位移超过允许限值, 或者结构达到设定的破坏准则而接近倒塌为止[6,7]。这一过程反映了结构的抗侧力弹塑性性能, 并得到结构基底剪力和顶点位移的关系曲线, 也就是Pushover曲线。

为考虑现浇楼板及其板内钢筋作用, 模拟钢筋混凝土梁时采用了两种截面模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采用OpenSEES分析现浇楼板及其板内钢筋对结构地震反应影响时, 两模型的差异仅是梁截面对象不同。两个结构模型的Pushover曲线对比见图1。

通过对比梁端抗弯承载力计算不考虑楼板及其钢筋贡献, 与考虑楼板及其钢筋贡献结构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关系曲线、层间位移以及结构的塑性铰分布及其破坏形式, 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考虑现浇楼板参与工作后, 按现行规范方法进行抗震设计不一定能保证实现“强柱弱梁”的要求, 结构有较大可能出现柱铰机制;在抗震设计过程中,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 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宜计入受压时楼板翼缘或受拉时楼板内钢筋的贡献, 即将框架梁等效为T形梁进行设计计算。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有关规范规定, 并通过对是否考虑楼板影响的两个框架模型计算比较, 得到以下结论:

1) 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无法充分保证“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2) 目前要确定参与梁端截面抗弯能力的板筋分布有效宽度很困难, 根据按中国规范设计的典型框架所能达到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可取梁侧每边6倍板厚范围作为板的有效宽度。3) 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可以得出, 现浇楼板的存在使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稍微增加, 结构延性也稍微增加, 但是增大柱的转动、减小梁的转动, 削弱了设计时所期望的“强柱弱梁”效果, 改变了梁柱达到屈服状态与极限状态的先后顺序。在设计中应将带楼板的框架梁等效为T形梁进行设计计算来考虑现浇楼板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叶列平, 曲哲, 马千里, 等.从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震害谈“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J].建筑结构, 2008, 38 (11) :52-59.

[2]王亚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训示——抗震概念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 2008, 29 (4) :20-25.

[3]车轶, 尤杰.中欧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强柱弱梁”设计比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9 (5) :758-763.

[4]吴勇, 雷汲川, 杨红, 等.板筋参与梁端负弯矩承载力问题的探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2, 24 (3) :33-37.

[5]刘冰.对板筋参与梁端负力有效宽度取值问题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06 (23) :40.

[6]傅学怡, 贾建英.整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梁扭转性能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 (理工版) , 2003, 20 (2) :1-10.

[7]管民生, 杜宏彪.现浇楼板参与工作后框架结构的pushover分析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 25 (5) :117-123.

梁式支架法现浇梁施工 篇7

关键词:梁式支架法,支座,钢管柱,安装

1 作业准备

1.1 技术准备

1) 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 明确施工操作细则、质量安全控制要点及应对措施。

2) 复核钢管柱节点连接尺寸, 六四式军用梁连接要求等。

3) 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教育培训、交底, 对特殊工种, 尤其是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准作业, 实行专人专岗。

4) 制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提出应急预案。

1.2 施工场地准备

1) 两侧墩身施工完成 (注意墩顶预埋牛腿施工) 。

2) 钢管柱基础采用桩基础 (本工程地质情况为黄河河漫滩, 土质松软, 不宜采用扩大基础) 。

2 施工工艺流程

梁式支架法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项目所使用的梁式支架支撑在两侧墩身预埋的牛腿上, 40 m跨的中间增设一组钢管柱作为支撑, 顶部采用六四式军用梁为主受力结构的支架形式。

3 施工作业方法及要求

3.1 支座安装及墩顶预埋件安装

1) 支座安装。

a.将支座安装部位的垫石表面清理干净, 清除预留锚栓孔内的杂物。

b.吊装支座放置在垫石上, 调整至设计高程, 支座底面与垫石之间留有20 mm~30 mm空隙, 安装灌浆用钢模板。

c.灌注无收缩高强灌浆料, 灌浆过程应从支座中心部位向四周灌注, 直至从钢模与支座底板周边间隙观察到灌浆材料全部灌满为止。

d.浇筑完毕5 min, 将高出支座底板的砂浆掏出, 抹平, 将凸型砂浆隔离开。2 h强度可达到20 MPa, 拆除钢模板, 拧紧下支座锚栓。

2) 墩顶预埋件安装。

墩身为变坡比的椭圆形薄壁空心墩, 采用分节浇筑, 施工工艺在此不作介绍;特别注意在浇筑空心墩顶部实心段时预埋支架的受力牛腿, 横桥向共布置5个牛腿, 为确保受力均匀, 必须严格控制每个牛腿的标高一致, 牛腿上下各布置一层钢筋网片, 增加牛腿锚固力, 牛腿形式见图2, 图3。

3.2 钢管柱桩基础施工

本工程地质情况为黄河河漫滩, 土质松软, 不宜采用扩大基础, 因此钢管柱基础采用桩基础, 防止在黄河汛期, 扩大基础产生沉降造成支架受力不均, 桩基础采用6根φ1 000 mm钻孔桩, 桩顶为系梁, 系梁施工时注意钢管支柱底钢板的预埋。

3.3 钢管柱加工厂加工

1) 按照钢管柱的布置形式, 预先在加工厂加工成便于安装的小型构件, 主要考虑到吊车的吊装吨位, 构件不宜过大, 本桥施工的钢管柱按8 m高度分节, 共分为5节, 顶端调节为5.8 m。

2) 相邻两根竖向钢管柱中间增设横联及斜联 (本桥采用φ426 mm, δ10 mm的钢管, 为平台下场材料, 也可采用型钢) , 为方便施工上下两层钢管柱及钢管柱与横联、斜联的连接形式为栓接, 节点板在加工时即焊接在钢管柱上。

3) 加工完成后, 进行预拼装, 并注意管节编号, 保证管节安装时的准确性。

4) 对接焊缝等级为Ⅱ级, 角焊缝等级为Ⅲ级。

钢管柱加工节点见图4~图6。

3.4 钢管柱现场拼装连接

1) 管柱安装时采用汽车吊安装, 安装顺序为从下到上, 先安装支柱与系梁连接段, 注意保证管柱的垂直度。

2) 支立完相邻两根管柱后, 及时连接相应的横联及斜联。

3) 所有连接螺栓必须全部拧紧, 防止螺栓缝隙过大, 造成支柱变形, 受力不均。

4) 顶节管柱处设落架沙箱, 注意沙箱内为标准砂, 支架拆除时方便放出。

管柱连接后断面及柱顶节点断面见图7, 图8。

3.5 柱顶双50H型钢分配梁安装

1) 双50H型钢分配梁安装前先将各加劲肋按照图纸要求焊接完成。

2) 分配梁与钢管柱顶连接处增设三角板, 防止分配梁倾覆。

3.6 六四式军用梁安装

1) 本项目共需用6组军用梁, 军用梁安装前在场地内根据吊车吨位及吊装高度, 先拼装成一定长度, 军用梁每片为4 m, 可拼装成3片或4片一组。

2) 拼装完单组军用梁后, 先临时加固, 防止倾覆, 再拼装下一组, 军用梁之间采用100×6角钢, 把每组军用梁间交叉联结。

3) 军用梁在桥墩之间设置, 施工时注意严格控制军用梁与墩身、钢管柱的位置关系;钢管柱与军用梁节点是对应的。

4) 所有军用梁节点销栓必须打紧, 并安装保护销钉。

军用梁拼装图见图9, 图10。

3.7 分配方木及底、侧模系统安装

此步骤为常规做法, 其中支架预拱度采用木楔进行调整。

3.8 加载预压试验

1) 底侧模系统拼装完成后, 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预压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支架各部分的结构承载能力, 并根据预压结果确定最佳预拱度。

2) 为保证预压荷载的合理分布, 尽量模拟箱梁重力状态, 即支架正常预制箱梁施工时的受力状态, 以测量支架不同部位的弹性变形, 作为预拱度设置的基础数据, 并检验钢管支架的整体安全性。采用砂袋进行预压, 重量为梁体自重的1.2倍, 分级加载和测量变形数据。

3) 自跨中开始向两侧每隔5 m设沉降观测点, 每排设5个点, 布设于底板及翼板, 并进行编号。测量所有点标高后加载, 加载顺序同混凝土浇筑顺序, 每12 h观测一次, 直到支架变形稳定为止。

4) 支架变形稳定后卸载, 清理模板, 测量各观测点标高。根据沉降值进行计算, 确定合理的施工预拱度。

5) 预压过程中如果未见到支架基础沉降、军用梁变形, 连接处没出现松动或损坏, 并且军用梁挠度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 此次预压试验结果良好。

3.9 支架预拱度的设置

根据变形量结合设计预拱度得出调整模板预留高度值。按抛物线计算各截面的标高抛高值, 保证箱梁混凝土在施工后符合设计标高。

3.1 0 绑扎钢筋、预埋件安装及安装内模

1) 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 加工的半成品吊运至梁位进行安装。

2) 梁体钢筋做好钢筋保护层垫块。

3) 施工时先进行底板、腹板钢筋绑扎, 再安装内模, 内模安装调试完成后, 绑扎顶板和翼缘板钢筋。并预埋挡碴墙和竖墙钢筋, 以及接触网立柱及拉线等各种预埋件和预留孔。

4) 金属波纹管安装和梁端综合接地钢筋安装与钢筋绑扎同时进行, 波纹管在布管安装前, 按设计的管道坐标进行定位。

3.1 1 混凝土浇筑和养生

1) 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选配, 通过掺粉煤灰、磨细矿粉和外加剂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2) 梁体混凝土采用地泵连续灌注、一次成型, 箱梁浇筑顺序自梁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水平分层、斜向分段、两侧对称、连续浇筑。

3) 浇筑时同一断面先浇筑腹板根部及底板, 然后腹板、顶板, 最后浇筑箱梁桥面和上翼缘板。浇筑混凝土时, 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得超过30 cm。

4) 模板温度宜在5℃~35℃, 混凝土拌和物的入模温度控制在5℃~30℃, 入模前含气量应控制在3%~4%之间, 混凝土坍落度160 mm~200 mm。

5) 混凝土从梁腹板两侧对称下料, 振捣与下料同时进行。梁体混凝土灌注宜在初凝时间8 h内一次完成。顶板浇筑完毕开始初凝时, 进行二次收面抹平, 防止裂纹产生。

6) 达到初凝状态后, 采用土工布覆盖, 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设专人定时洒水, 自然养护时间不应少于28 d。

3.1 2 预应力施工

1) 穿束及预应力张拉。

a.预应力钢束采取先穿束工艺。钢绞线用砂轮锯切割, 按设计根数编束时要保证钢绞线平行, 不得缠绕, 钢绞线编束后, 将端点焊在一起, 然后用砂轮打磨端头, 使之呈梭形, 以免穿束时戳坏波纹管, 造成堵孔, 穿束后检查预应力筋外露孔口情况, 保证两端外露相等。

b.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且混凝土弹性模量达到相应值方可进行张拉。预应力张拉按设计要求采用两端整体张拉。

c.千斤顶使用前必须经过校正。千斤顶、压力表、油泵配套校正使用, 并按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使用、维护与保养, 并由试验室建立台账。

d.箱梁预应力施工采用双控法, 以应力控制为主, 伸长值作校核。

箱梁张拉, 按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用千斤顶在梁的两端同步、对称地进行, 并以油压表读数为主, 伸长值进行校核。回油锚固后, 测量两端伸长值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6%。

2) 压浆。

a.钢绞线在张拉完成4 h后, 确定预应力筋无断丝、滑丝现象, 然后用手动砂轮锯切断多余的钢绞线, 钢绞线外露锚环3 cm~5 cm。采用水泥团包裹外露钢绞线, 为确保水泥团不掉落以及养护期间不开裂, 用塑料布密封水泥团并且绑扎在锚具上。严禁用电焊或气焊切割钢绞线, 封锚水泥浆强度达到10 MPa时即可压浆。

b.预应力张拉完成48 h内进行孔道压浆。压浆顺序从下层孔道开始, 向上层孔道逐一进行。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 压浆泵采用连续式, 同一管道压浆应连续进行, 一次完成。

c.封端混凝土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封端混凝土养护结束拆模后, 梁端应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4 结语

采用此工艺施工现浇简支箱梁, 支架的稳定性得以保证, 有利于梁体的施工质量, 减少机械设备的投入, 而钢管桩多数使用钻孔平台的下场材料, 八七军用梁为自有设备, 可节省投入, 同时又加快了施工工期, 为以后同类型桥梁的施工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TB 10415-20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2]TB 10002.5-2005,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S].

[3]TB 10002.2-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S].

【现浇T梁】推荐阅读:

上一篇:行为自控下一篇:翻译主客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