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客体

2024-09-04

翻译主客体(精选7篇)

翻译主客体 篇1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品之一。该散文意境优美, 感情朴实真挚, 广受读者青睐。朱纯深先生的译本在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原作的艺术效果, 成为很多翻译研究者的研究对象。该论文从翻译审美的主客体角度系统地分析朱先生的译本, 从而深入理解该译本。

朱自清的散文清隽沉郁、感情真挚、朴实缜密。《荷塘月色》创作时正处于中国政治动乱时期。作为一名民主爱国作家, 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忧虑和家国责任的矛盾之中。在荷塘边漫步的时光使作者从现实中解脱, 获得了内心的短暂平静和欢愉。文笔清丽, 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1 从翻译审美客体角度分析译本

翻译美学是翻译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导论》是翻译美学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基于当代美学的基本原理, 他从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角度, 探讨了翻译审美主体和客体以及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等。

审美客体指的是审美过程中的客观事物。翻译审美客体指的是翻译过程中的客观事物。审美客体要具有审美价值, 能满足人的某种审美需要。翻译审美客体包括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形式系统也叫审美符号集, 是外在的感性构型;非形式系统也叫审美模糊集, 要求整体把握。 该论文从语音、词语和语句三个层次来分析该文本的形式系统;从情、志、意、象角度来分析非形式系统。

1.1 形式系统

形式系统指的是语言形式特点, 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特点。本文从这三个层次分析朱纯深的《荷塘月色》英译本的形式美。

1.1.1 语音层

语音美是原文中最吸引人的审美元素。全文有多达26组叠词、四字词, 这类词节奏感更强, 更优美。比如, 原文中有“层层的叶子”一词, 被译为“layers of leaves”, 运用了英语中的首韵技巧。“蓊蓊郁郁”则译为“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其中有两个[ʃ]的音, 押韵, 也使人联想到树木的茂密, 暗含作者内心难以排解的忧郁。“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都是树”则译为“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其中有一个长元音[a:]和三个双元音[iə], [ai], [əu], 元音的饱满和发音时长也使人联系到树的茂密。

1.1.2 词语层

原文的用词具有准确、优美和简洁的特点。首先, 叠词和女性化用词能引发美好的联想。“亭亭”一词原指美丽的少女伸展身体, 转着圈子的样子, 这里用借用拟人, 描述荷叶的姿态。这里译为“dancing in all their grace”, 很贴切, 也使画面增添了动感。另外, “倩影”一词也是运用拟人表现树影的美感。译为“benign figure”, 也贴切地表现出这一美感。第二, 动词的用法使画面增添了动态美。“泻”用以指月光照射, “shed light”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动态美。

1.1.3 句法层

原文中句法美体现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 比如平行结构, 对仗和排比, 读之富有气势, 节奏感强。译本也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文的句子结构。如下例。

(1) 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爱群居, 也爱独处。

I like a serene and a peaceful life, 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 I like being solitude, as much as in company.

分析:译文保持了原句的平行结构。此外, 调整了个别词的位置, 将“冷静”“独处”提前, 用以强调, 这也符合全文的基调。

(2)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百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Here and there, layers of leaves are do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 some in demure bloom, others in shy bud, like scattering peals, or twinkling stars, or beauties just out of bath.

原句有三组平行句子, 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译文保持了原句的结构, 用词也很有贴切。“scattering”表现了明珠数量之多, “twinkling”一词体现了星星闪耀的样子。此外, 原文借用拟人, 将荷花赋予女性化特点, 译文也很好地传达了这些特点。

1.2 非形式系统

非形式系统美学系统很抽象, 较难把握。就像是人的精神和形体分不开一样, 要分析原文和译文的美学价值离不开对全文的分析和评价。根据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 非形式系统美学包含情、志、意和象四个部分 (Liu Miqing, 2005) 。

1.2.1 意和象

首先, “意”“意象”“意境”被认为是非形式审美结构中的“灵魂”。大量的汉语文学作品都使用了象征意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代表纯洁和高雅。原文作者借用荷花的象征意义, 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此外, 满月也会勾起人的思乡之情。了解文化背景信息有助于分析原作者的思想, 也便于译者传达该情感。

其次, 原文的意境美也通过作者敏锐的感官和娴熟的写作技巧表现出来。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 包括通感和对比。意境美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愉悦。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1909) 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朱纯深先生的译文很大程度上展现出意境美。比如,

(3)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 breeze stirs, 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分析:作者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淡淡的荷香比作远远飘过来的歌声。其中“sending”和“drifting”表现出时间的延续和动态美。

另一个例子是, “照”字被译为“stream”, 体现了动态美, 同时照应了前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 (liquid light) 。此外, 为了烘托意境美, 译者还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 将“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译为“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ayish veil. ”

1.2.2 情和志

首先, “淡淡的”是分析原作者“情”的关键词, 包括“淡淡的快乐”和“淡淡的忧愁”。 当作者沉浸在美景中时, 笔下的景物分外迷人。然而, 他还是不能完全从淡淡的忧虑中解脱出来。例如,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被译为“... caught shimmering in an emerald heave of the pond”。其中“emerald”一词原为翡翠, 这里用于表现出了叶子的颜色, 体现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此外, 文中多处也流露出作者低落的情绪。比如“树色一例是阴阴的”。译者使用[ʃ] 音, 暗示作者的低落情绪, 将其译为“shadowy shapes of the leafage”。同样, “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被译为“as listless as sleepy eyes”, 此处重复的三个音[l], [s], [z] 强化了效果。

第二, “情”和“志”常常相互融合。在某些情况下, “情”是“志”的表现形式。分析原作者的“志”, 可以分析文中的一些线索, 比如, 江南的采莲传统, 体现了对现实的失望, 怀念那时的自由和美好时光, 而如今却“无福消受”。对于“情”和“志”的分析对于译者选词尤为重要。要使得读者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内在的思想。原文中有一些个性化的表达, 比如“淡淡的云”“轻纱”“小睡”, 暗示了作者对于平静悠然生活的向往。同样, 译文中的“a film of cloud”“gauzy hood”和“a snatch doze”都保持了原文“淡淡的”风格。朱先生的译文措辞简单朴实、贴切得当, 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效果。

2 翻译美学的应用价值

翻译美学为研究文学翻译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方法, 将翻译美学应用到文学翻译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和关注。刘宓庆指出, 将翻译和美学结合是中国翻译理论最重要的特征 (刘宓庆, 2005) 。当代翻译理论弥补了传统翻译理论的不足, 采纳了西方翻译理论中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 从而能更系统地分析作品的美学价值。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 将翻译理论运用到文学体裁的翻译增多, 相关研究论文也逐渐增多。就中国诗歌而言, 许渊冲的译作非常具有代表性, 出现了不少运用翻译美学研究许先生译本的研究论文。就中国散文而言, 张培基先生的译作备受青睐, 成为很多研究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翻译美学理论应用的领域很广。这类研究成果也体现了翻译美学理论的适用性。

3 总结

本文运用刘宓庆先生的翻译美学理论成果, 从翻译审美客体角度分析了朱纯深先生的《荷塘月色》英译本。散文翻译对于译者来说, 有很大的挑战性, 译者要尽可能实现原作中的审美价值。刘先生的理论成果表现出了其优势和可行性。通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方法, 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译文。

摘要:翻译美学是翻译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刘宓庆具体阐释了翻译审美客体的概念。《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散文名篇, 朱纯深的翻译版本在众多译本中具有独特的翻译视角, 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原作的审美效果。本论文将通过翻译审美的客体角度, 阐释译者如何成功地再现原作品中丰富的审美艺术元素。

关键词:翻译美学,荷塘月色,客体

参考文献

[1]Dickie George.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M].London: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73.

[2]Eugene Albert 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Brill Archive, 1964.

[3]Gerard Genette.Essays in aesthetics[M].Lincoln:Universityof Nebraska Press, 2005.

[4]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台北:书林出版公司, 2005.

[6]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09.

[7]朱纯深.从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看《荷塘月色》的美学意义[J].名作欣赏, 1994 (4) .

[8]朱自清.荷塘月色[J].朱纯深, 译.中国翻译, 1992 (1) .

翻译主客体 篇2

关键词:主观性思维,客观性思维,转化

0 引言

传统意义上来说,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载体, 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人本, 西方文化的主体是物本, 中西方的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在我国, 道家学说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思想。而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孟子也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矣, ”的主张。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强调“移情”和“融合”, 我们认为山水也有情, 万物亦有情, 心中有着“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物我一体”的追求和境界。逐渐形成了主体介入客体, 客体融入主体的特点。人本为主的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延续下来, 就造成了现在中国人在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中, 会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而西方的文化的主体是物本, 更加侧重于观察和分析自然界的客体。西方人重视探索外部世界, 把人和自然分离, 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征服自然界, 在这个过程中, 形成了客观型思考的观念。

1 翻译中的主客观转化

1.1 英语it与汉语主观性表达的转化

(1) It never entered into his head to suppose that Emmy should think anybody else the purchaser.

都宾也没有想到艾米以为钢琴是别人买的。

这句英文主要不是施动者, 表达的方式和思维形式也正好符合英美人。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 需要考虑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更换主语。中国人在表述句子的时候, 习惯主语是人, 强调以人为本。这样的翻译才会符合中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翻译的译文也会在情感上和语言结构上更加完美清晰。

(2) 外面正在下雨。

It is raining outside. (指代词it做主语)

在这句英文中, it被用来当形式主语, 这样也是英文表达中重视客体的表现。在英文表述时, 不确定或者不重要的说话人会用it来当作主语替代。比如:

It is supposed that Jack stole Mr.Green’s velvet wallet.

据说是杰克把格林先生的天鹅绒钱夹偷了。

为了不发生头重脚轻, 句首通常也会使用it, 这样也是对英文表述里重视客观性的体现。而在汉语里,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 为了推脱责任或造成歧义, 才会故意把主观性句子里忽略。

1.2 汉语的无主句和省略句处理

中国人的思维和说话习惯是把主体当作主语, 重视人本思想。所以习惯了把人作为主语来描述客观事物, 只有在当主语不方便交待时, 才会将主语省略, 隐藏在句中;而在将汉语译成英文的时候, 译者既要考虑主语是否需要转换, 变成物体;在翻译时, 也需要根据语境, 把汉语中省掉的主语部分找到, 根据英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 来进行翻译, 达到精准;如果需要翻译的汉语句中没有主语, 那就需要先找到主语, 根据汉语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方式来进行英汉翻译。

(3) 热得我满身大汗。

The heat makes me sweat. (将原文的动词巧妙的转化为主语)

(4) 袭人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 拿着我的话当耳边风, 夜里早说了, 早起就忘了。”

“I will remember if I live to be a hundred!”said Aroma.“I’m not like you, letting what I say go in at one ear and out at the other forgetting what’s said at night buy the next morning.” (根据上下问的语境确定省略的主语)

反过来看, 英语却常用物称, 即不用人称来叙述, 而是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表达出来。如

(5) An idea suddenly came to me.

一个主意突然来到了我身边。

我突然有了主意。

(6) American education owes a great deal to Thomas Jefferson.

美国的教育事业归公于托马斯·杰菲逊很多。

上面的英文例句只是把英文里的意思直接翻译成汉语的, 而第二句里就做了主客观的思维转换, 原文里的主语后一种译文则做了适当的转换。

1.3 英语中无生命主语的处理

英语句子主语一般不能省略, 且多为没有生命的事物。英译汉时, 英语的物称一般应转换为汉语的人称。人称主语从语境内外寻找, 多在句内, 如例1、2和3;有时在句外, 如例4.

(1) The sight of the poor little boy reminded him of his childhood.

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 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2) His new book hits off the American temperament with amazing insight.

他在新书中对美国人性格的描写, 可谓洞察秋毫。

(3) The Second World War brought him rapid battle promotion.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屡建奇功, 晋升很快。

(4) Memories of that historic and grand occasion still linger.

人们对那次历史性的盛会仍然记忆犹新。

同样, 人称作主语的汉语句子在英译时可遵循英语的习惯变换成“物称”。例如:

(5) 他开车时心不在焉, 几乎闯祸。

His absence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 nearly caused an accident.

(6) 他疾病缠身, 没信心挑起这副重担。

Sickness had robbed her of her confidence that she could carry the load.

1.4 被动句中主观与客观的体现和转化

英文表述中, 有很多表述习惯和方式都使用的是被动形式, 这样的表述不只是仅仅把句子里的结构进行改变, 还是西方文化和思维中重视客体的表现。比如:

Memoranda were prepared in advance of private meetings on matters to be discussed.

在举行个别交谈之前, (我们) 已经就所有要讨论的问题预先拟好了备忘录。

英文里的被动语态中, 有着被动语态可以压缩命题的语义涵义的特征。因此, 如果是把汉语翻译成英文, 就需要使用被动语态用物来当作主语, 这样也不会造成汉语译成英文之后意义改变或者产生多重意思。

1.5 涉及感官以及相关概念的英汉语之间的主客观体现和转化

(1) His name escaped me for the moment, 汉语可翻译为“我一时记不起他的名字了”, 而不会翻译为“他的名字逃离了我”。英语中这种非生物名词当作主语的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西方国家思维方式的客观性, 在汉语中都必须根据句子的逻辑语义或语境语义改换或增添主语, 这样才使译文语句行文流畅、结构规范、语义清晰, 符合汉民族得思维逻辑和表达习惯。

(2) A strange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

她独处时便感到一种特殊的安宁。 (客观描述转化为主观感觉)

(3)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注意。 (客观描述转化为主观意识)

(4) 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

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客观描述转化为听觉)

(5)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厚厚的地毯上, 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客观描述转化为触觉)

(6) Alarm began to take entire possession of him.

他开始变得惊恐万状。 (客观描述转化为主观心理)

从上面的例句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人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面更加重视主体感觉, 这些表述也可以在翻译成英文时, 转换成为客观性表述。译者在将汉语翻译成英文时, 可以逐渐的培养自己这样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样翻译出来的英文才会符合英文的逻辑表达和情感, 也使翻译出来的译文更加准确和地道。

2 总结

英汉互译可以看作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个过程并不简单。译者需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才能翻译的更加准确, 这就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中西方语境语义方面的不同特点。翻译工作是一项在原有文字上再加工以达到完美精准的工作, 这就要求译者不能不遵照原作, 同时还不可以只是对原文不进行改造而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完美的译文需要满足译入国的语境和思维文化等特征, 富有情感。本人旨在通过探讨英语的客观性和汉语的主观性, 达到翻译过程中的合理思维转化。此文对英语和汉语的多种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列举, 来说明如何使译文通顺流畅, 清晰易懂并且可以在语言风格和情感上与原文一致。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每种民族和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 这样的不同必然会导致语言表述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在学术领域里, 这些中西方比较文化、英汉翻译、外语教学等等的跨文化的研究, 是不可以仅仅考虑本国文化和思维方式, 而忽略他国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的, 在翻译中一定要全面的考虑文化差异。从不同的文化差异方面来研究不同的语言之间的不同, 准确把我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田传茂, 杨先明.英汉翻译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3]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4]孙萍, 綦天柱.文化视域下英汉语言文学比较研究与翻译[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 2007.

哲学视野下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篇3

关键词:哲学视野,主客体关系,嬗变

在哲学发展史上, 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把握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从原始时代到古希腊哲学, 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 从现代西方哲学到当今信息时代, 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 文章在哲学的视野下论述了主客体关系的嬗变过程。

一 18世纪之前的主客体关系

蒙昧时代, 由于人类的认识水平低下, 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有限, 因而人在自然界的能动地位和相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性还不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 人类仍然把自身与自然物看作混沌不分的统一体。在古希腊早期记载中明显体现出, 原始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结, 彼此映照, “人被宇宙化、自然化, 而宇宙、自然被人格化”[1]。而且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实体”的基础之上的。例如柏拉图就在他的理想国中主张按照金子、银子、铜铁做成的等级来划分世袭等级制度, 就是将主客体关系建立在实体基础之上的统一体。

即使如此, 古希腊哲学在其初期就已内含了主客体的对立, 在古希腊哲学体系上总体表现为偏重于对客体规定性的追求和对主体能动性的缺失。古代哲学更多地在于对客体的规定和认识, 也就在本体、实体的意义上使用主体的概念, 把主体概念看作是运动、属性、关系的载体或承担者。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明显反映出人们对把握客体的能动性的缺失。尽管如此, 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还是比以前更加深了一层, 最起码由以前的水、火、数或原子与万物的对立发展到人与万物的对立, 说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应重视在认识客体过程中主体要素的作用。“这一思想尽管在认识论上滑向了相对主义、主观主义和不可知论, 但它肯定认识主体的能动性, 对后来哲学的转向有着深远的影响。”[2]

到了中世纪, 抽象的主体性原则形式上得到了推崇, 它是作为对以实体性为基本原则的古希腊哲学世界观的否定而出现的。中世纪, 宗教神学长期处于统治地位, 主客体关系问题主要是追问世界是由神创造还是本来就存在的。现在回过头来看, 在经院哲学中, 人的精神、灵魂在天国, 与神合一, 构成主体;反之, 人的自然和肉体以及外部自然界, 构成客体, 处于神的对立面。因此, 中世纪哲学中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就表现为天 (神) 和人的对立、灵魂和肉体的对立、精神与自然的对立。由于神的统治不仅把尘世、自然、肉体看作应该被克服的障碍, 而且也窒息了人的精神和人的主体性, 因此, 中世纪的神权统治了人权, 统治了自然, 人的主体性被压制了。不过庆幸的是, 中世纪这种神的无上权威倒使得它足以提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主体性思想发展中重要的一步, 比起古代主客体浑然不分的思想要进步得多。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工商业的大力发展和科学的长足进步, 人类认识水平获得了迅速提升, 伴随而来的是两个非常有益的结果:一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干预日益显现出来, 二是要求确立新的科学方法。这两个结果进一步要求人类必须深入研究人类知识的结构及其来源问题, 因而人的认识问题便成为哲学的重要课题, 即近代哲学所突出的问题才由古希腊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转向了认识论问题。这样一来, 近代哲学探索主客体关系就扬弃了过去的从客体入手的方法, 转而从主体入手, “从而使哲学中关于主体问题的研究日益突出出来”[2]20。随即近代哲学一条根本原则也就日益形成, 这个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 即把思维着的主体、认识逐步深入的人类视为具有主体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主体。终于, 主客体关系问题在欧洲人从中世纪长期的“宗教”冬眠中觉醒以后被充分尖锐地提了出来, 获得了它完全的意义。

不幸的是, 人的主体能动性摆脱了神的束缚之后, 却又被自然的因果必然性所束缚。不容否认,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 把人权从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同时, 和人的发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然的发现。17~18世纪由于近代自然科学尚处于它的早期阶段, 它所使用的形而上学的方法使17~18世纪的哲学把人看成完全受因果必然性的支配。最典型的就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立足于主体“我” (“我思”) , 而不是仰仗超然存在的东西来达到对真理性的认识, 因而它肯定了人的能动地位。这种“要求把人及其思想作为哲学的出发点, 反映了近代哲学注重主体的倾向”[2]20-21。但是, 笛卡尔视野中的主体所探索的客观性被视为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体实际上是指人具有抽象的理性能力, 而一般的个体在客观化视角下往往是缺失的。这样, 人的主体性在摆脱了文艺复兴以前神的压抑之后, 又陷入了受自然因果必然性压抑的漩涡当中。

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18世纪末的历史辩证法和18~19世纪之交的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成就 (特别是进化论和地质学的思想) 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了自己的最高阶段。上一个时期中盛行的伽利略的数学方法和牛顿的形而上学方法被发展-进化的方法取而代之。这个时期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 以不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了前人的思想, 创立了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他们不满意17~18世纪机械的因果必然性束缚人的主体性, 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 再一次为维护人的主体性而斗争。如果说上一次的斗争对象主要是神权的话, 那么这一次则是在继续与神权作各种不同形式斗争的同时, 把斗争对象主要放在机械的因果决定论上。

康德是近代哲学中第一个系统地从哲学理论的高度论证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家, 他“第一次在人事过程中建立了主客体统一的关系”[3]。康德一方面强调主体的决定作用, 断言现象世界是从认识主体所处理的感性材料中形成, 另一方面又认为主体的“理性”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 即“物自在”和“自在之物”。显然康德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是相互矛盾的, 但是他明确地建立起主客体统一的关系而且他始终突出主体性的理念。费希特将康德的主体性原则推向了极致, 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并赋予主体超验的、普通的和客观的性质, 主客体关系被限制在超验的意识领域之中, “客观世界不再具有任何意义。”[1]

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之大成的黑格尔也系统地讲述了主客体关系, 他强调在主体能动性基础上辩证地理解二者关系。黑格尔认为“实体即主体”, 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绝对理念”既是作为主体的实体又是作为实体的主体, 它是一切存在、发展的实质和动力。“绝对理念”在自己发展过程中必定分化自己, 为自己树立起客体这个对立面, 进而又克服了这个对立面, 使客体又回归到主体, 主客体关系走向统一。不难看出, 黑格尔讲的真正现实的主体只是作为没有独立性而存在, 这就抹杀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独立性。

费尔巴哈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 强调以主体为中心唯物主义地理解主客体关系。费尔巴哈把现实的人而不是先验的“自我”或绝对理念看作认识的主体, 认为认识就是现实的人的认识, 并力求在人身上达到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 从而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然而, 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物质的人, 不过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的人,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他还不懂得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21。

总之, 近代西方哲学家们对于主客体关系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康德到黑格尔都强调和发展人的主体能动性, 把人理解为有理性的理论活动和有道德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但是, 由于它终究是用唯心主义原则代替18世纪哲学的唯物主义原则, 所以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不够科学:其一, 把主体等同于精神实体, 或者把主体看做心灵、自我、绝对理念等, 而不懂得“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因而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其二, 把主体看作人, 然而却是在抽象的意义上理解人, “不过是把基督教哲学的宗教形式、神学形式的抽象主体性看成理性形式的抽象主体性。”[1]因此, 近代哲学也“不能对主体做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解释”[4], 当然也就不能给出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主客体关系图景。

三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德国古典哲学以不同的形式追求主客体的统一,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个人的个体性。所以, 黑格尔以后的许多现代哲学家又强调个体的价值, 叔本华、尼采、存在主义都是这类哲学的明显例证。与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统一性为哲学基本原则不同, 现代哲学则大多强调多样性。在多样性原则的主导下, 交互式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强调。

交互式主体性不仅包含了主体性的基本涵义, 而且强调其交互的特征, 即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因为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 即在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和尊重对方的主体身份时才可能存在, 所以主体间的关系既相互是目的又相互是手段。这一点与康德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著名论断截然不同。

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事物的客观性就在于主体间的承认, 因为存在于世的“自我”并不是一个一般的思维主体, 而是一个流动的生命。胡塞尔把思维主体变成了处在一定历史语境下的具体的个人, 从而使历史性和可能性进入了“自我”。这种“自我”又通过意向性构造世界构造他人, 这样一来, 他人也就是我们意向的结果。“自我”对世界的构造不仅对我的“自我”有效, 而且对被我先验构造的别的“自我”也有效。无数的“自我”就构成一个自我共同体, 他们共同的主体性就是交互式主体性或主体间性, 它在主体间构成了一个客观的世界。显然, “胡塞尔的交互式主体性是从自我的陌生经验建构出来的”[5],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自我主体性的缺失。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深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海德格尔认为, 人或此在“在世界上存在”, 是“与他人共在”的本质规定。因为此在的特点就在于它与存在有一种特殊的关系, 或者说它必然要超出自己趋向存在。因此, “此在从本质上可规定为超越”[5]231。这与传统哲学对超越的规定恰好相反。传统哲学认为外在世界才是超越, 人是内在;而在海德格尔看来, 人或此在的存在特点就是要超出自己而“存在于世界上”, 人或此在的本质或超越就是“在世界中存在”。当然, 这个“世界”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而是存在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意义整体。“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他人的在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独在是共在的一种残缺样式, 独在的可能性恰恰是共在的证明。”[6]这是对近代原子式个人或主体概念的根本颠覆。

总之, “真正的主体性必须以交互式主体性为必要的补充, 或者内在地包含着交互式主体性”。[7]当然, 交互式主体性是以客体的存在为前提, 或者说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前提。

四赛博空间中的主客体关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交互式主体性的理论已不能够满足时代的需要, 主体间性又增添了多极性和流变性的新特征。而且在信息时代, 工业时代主客体两极框架下宣扬的单一主体中心论已不复存在, 哲学中的主体性概念和主客体关系需要重新来界定。

20世纪90年代,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自古为人类所向往的“世外桃源”、“理想国”等人生的自由所在, 似乎有了实现的可能。悄然来临的信息时代, 无硝烟的网络革命, 仿佛使人类越来越接近普遍交往的“乌托邦”之梦。这是因为由互联网信息技术衍生出来的赛博空间, 作为20世纪人类新型生存方式的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它的出现在带给人们快速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 也对人际交往与沟通甚至对人类社会的主客体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通过给人们的社会交往与沟通提供全新的公共空间, 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交往理念。正如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所说:“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 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8]

赛博空间是一个概念空间, 一种理念上的空间, 而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或现实空间, “既不具有牛顿的‘水桶空间’`或绝对时空的性质, 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先验空间, 或是由二元论者主张的由外部的物理实体和内部的认知实体两种组分一起构成的空间概念。”[9]一句话, 赛博空间是自我即此在的空间。

赛博空间的主客体关系除了原来的交互性之外还具有明显的新特征: (1) “去身体”性, 即身体缺席。赛博空间中的交往弥合了在场与不在场的界限, 使空间与在场分离, 从而使得网络参与者成为了通过网络, 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全球性网际交往的信息主体。 (2) 多重身份性, 即可扮演多重角色。赛博空间中的信息主体在戴着面具的互动中实现了身份的多重虚拟化。 (3) 流变性。由于信息的流动性或说认同的流动性使得赛博空间本质上是去中心化、反阶层的, 进而使得信息主体表现出显著的流变性。因此, 赛博空间中主客体关系在网络虚拟实践当中就演化为具有“多极性”和“流变性”的新构型。

20世纪80年代,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重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提出“重建理性”的“交往行为理论”。该理论为赛博空间主客体关系的解读更深入了一层。在交往行为理论中,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语言与社会交往的理性结构关系, 都得到了具体化和明确化。哈贝马斯用“实践主体”取代“先验主体”、用“主体-主体”取代“主体-客体”, 人被社会化和个性化, 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变成了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在这一领域, “不再是可再现、可操纵的客观世界中单个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而是言说和行动着的主体之间的主体间关系。”[10]这样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就从认识论转向了“语言范式”, “以一种有言说和行动能力的主体间的相互理解的范式来取代客体知识的范式。”[11]

在哈贝马斯哲学视野下, 赛博空间以人际间的语言交往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主客体关系将人从内在自然的强制下解放出来, 建立平等的人际社会关系。在赛博空间中, 我或此在的存在必然是与他人共在网络中的存在。在这样一个网际共生的世界中, 此在与他人透过文字或符号, 建构自己的旨趣和表达某种固定的身份, 这里渗透着主体间的话语想像和对存在的呼唤。在这里, 语言与此在一样, “不是现成的对象, 只能从内部才能通达。”[5]244因此, 正是在这种依赖语言符号的空间里, 在这种自我的相互展开和言说中, 实现了赛博空间中多个网际主体的共同存在, 即多极的和流变的交互式主体的存在。

无疑, 赛博空间中的主客体关系必须严格服从哈贝马斯的语言范式, “必须遵守的有效性规范, ……必须至少被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所理解和认可。”[12]哈贝马斯所讲的规范是超阶级性、普遍性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 而这也正是解读赛博空间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基础, 对解读赛博空间中的虚拟实践具有积极的启发功效。赛博空间中, 人类打破现实物理空间的限制而延伸至以符号语言为特征的互动的交往方式, 使主客体关系在自我与符号体系的交流中逐渐明晰。赛博空间中交往主体的符号语言交互性的特征, 无疑极大地提升了交往主体的主体性地位,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 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的基本实践和视界。

总之, 从以上对主客体关系嬗变的考察中可以发现, 人类认识主客体关系经历了漫长的认识道路。在对主客体关系的不断深入、逐渐科学的认识过程中, 后来的哲学家不断扬弃前人的认识成果。也许,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哈贝马斯的理论也许不能够满足需要, 期待更新更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来支持, 主客体关系的研究将在哲学视野下继续翻新。

参考文献

[1]侯才.从主客体关系的理解来看的马克思哲学[J].哲学研究, 1991, 4:12-20.

[2]李兆友.技术创新主体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1:20.

[3]邢亚玲.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J].包头教育学院, 1999, 12 (3) :5-7.

[4]周荫祖.主体及四重主体性[M]//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等.主体与客体.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0:128.

[5]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16.

[6] (德)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0:15, 140.

[7]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53.

[8] (美)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 范海燕,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15.

[9]张之沧.“赛博空间”释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21.

[10]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M].trans.Thomas McCarthy.Boston:Beacon Press, 1984:362.

[11]Habermas.The Philos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M].trans.Frederick Lawrence.Cambridge, Mass:the MITPress, 1966:295-296.

自由的实质是主客体统一的实现 篇4

在对“自由”的追求上, 我们的古人和西方哲人沿着两种不同的道路曲折前行。西方人明确要求人性自由和自我目的的实现。中国古人则是在“天人合一”中强调人的道德践行, 在模糊的观念中涵合了人对自然、对社会要求自由的观念。十八世纪之后西方有关自由的论述更多, 诸如: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忏悔录》) (7) 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讲:“自由就是自己做他想做的事”, 就是“人性不受束缚”、“自由就是自由选择”或“服从我们自己规定的法就是自由”, 等等 (8) 。这些观点明显带有片面性和不严密性, 有些只是局部抽象, 不能说明“自由”全部实质和“自由”的合理内容。同时期康德提出“意志自律”, 把自由作为实践核心问题来探讨, 可是他的实践局限在道德范围内, 所谓“意志自由”只能是片面的抽象。黑格尔对康德的“自由”观进行了合理的发挥:“自由是以必然性为前提, 包含必然性在自由之内” (《小逻辑》328页) , “必然性只有在它尚未被理解时才是盲目的” (《小逻辑》307页) , 并且认为自由是在实践的目的上得以实现的, 这里包含了认识必然要用于改变主客观世界的深刻思想。他使人类对“自由”的认识, 接近了它真实的合理内涵。

马克思的深刻之处, 在于他对自由的概念作出了科学的总结。他早期的《博士论文》中, 已认识到“自我意识”自由的必然性以外部世界的必然性为前提条件。在这篇文章里他论述了人们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离不开对客观外界存在物的认识。他说日常生活中, 人们之所以产生对天的仰仗, 产生恐惧感, 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和愚昧, 人们在自然面前是不自由的, 要驱散这种恐惧感, 消除迷信, 就必须认识这些现象。所以“幸福是建立在对天体现象的认识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236页) , 这就把自由观与认识论结合了。1842年4月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 就不再谈“自我”意识的自由。随后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实现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就是克服异化, 消灭私有制, 实现共产主义, 就是人和自然、人和人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自由和必然真正解决。只有这时, 人才是真正自由的。这些观点的科学之处在于把自由与人的本质要求, 与解决人和自然、人和人及人和自己的社会关系的矛盾联系起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 马克思逐步扬弃了在自由问题上的人本主义观点和绝对化思想, 开始把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 认为自由并不是脱离劳动的自由, 而是活劳动或劳动本身。自由就是自我实现的活动, 并且这些活动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上, 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时期, 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发展,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实践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 自由也达到一个新水平, 这时的物质生产劳动不再是异化劳动, 而是自由劳动。在自由劳动的状况下, 人类的能力获得了全面发展, 人的全身心获得了彻底解放。至此“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第八卷443页) , 作为人类和人类社会也就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为什么要把自由理解为通过劳动而完成的自我实现?这是因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不自由的, 受到它们的双重压迫和限制, 如果说把制约限制人们自由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必然性的存在的话, 那么自由和必然就构成了主要矛盾关系, 只有克服二者之间的矛盾才会有自由;必然性是实现自由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要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克服必然性的限制和制约, 靠谈论抽象的意志自由、人性的不受限制, 或“人本主义”式的理想“自由”、社会立法的公平自由选择等这些表面性的“自由”, 而实际上根本没得到自由的实质性东西, 仅仅是空话而已。只有人们的社会劳动才能够确证人的本质, 而恰恰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劳动, 提供了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条件和可能, 劳动改变人和自然的关系, 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 而人们的努力成功反过来促进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和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人和自然、与人自身的社会关系的逐次改变, 人们就冲破一次自然和自己社会关系的制约限制, 人们征服自然和协调自身的社会关系就每提高一步, 人类在必然面前就获得了一分相应的自由。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除阶级斗争外, 生产工具的出现,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并进入生产劳动过程, 成为协调和解决人和自然、人和自身社会关系矛盾的工具和杠杆, 这也是人类实现自由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斯密和霍布斯认为, 自由就在于没有外在的强制。马克思认为, 自由在于克服外在强制。他说道:“克服这种障碍本身就是自由的实现。” (9) 马克思论述道, 劳动尺度是由外在的必然性所提供的, 但是这种外在必然性恰恰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必须通过劳动加以认识和克服的。这种必然性被马克思看做是个体自我提出目的, 而被自我实现, 主体意志的物质表现, 也就是实在的自由。马克思论述了通过劳动实现自我的基本特征:自由是主体的自由和自觉活动, 因为加入到物质生产过程中去的人, 不仅是自然实体而且是社会的主体, 他们的活动包含自我意识, 带有目的性, 更主要的是这种活动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因之离开主体, 谈论自由是不可思议的。主体自由之所以能够实现, 是因为客体有符合主体目的需要的可能, 虽然客观必然性, 是自由的前提, 但一旦客观必然性与人类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它就带上了主体痕迹, 通过人类创造活动, 二者相互作用, 发生质的变化, 也就是主体积极地认识和改造这种必然性, 使主体智慧和精神物化, 而争得主体对自然界的自由;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其本身就是人们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人类在变改和协调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 通过阶级斗争, 反抗和变革现存的生产关系等方式, 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协调人与人、人与自身社会之间的关系, 使其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之无论自然界或社会客观必然性都有符合人主体需要的一面, 通过人类自身的劳动创造能从其中获得自由, 自由和必然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只有而且必须通过主体的能动活动———社会实践得以呈现。实践是主体的实践, 人们能通过实践活动, 对必然性加以认识和利用, 克服和改造, 实现主体自由。毛泽东同志对这个问题说得清楚明了,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 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 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231页) 。他说:“人们为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 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 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获得自由, 就要用自然科学了解自然, 克服自然、改造自然, 从自然里得到自由。” (1940年4月《新华日报》)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把实践活动作为人类获得自由的基础,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而实践活动又是主客体统一过程, 如果说自由是一种过程的话, 那么主客体统一的过程就是人认识了必然而改造必然的过程;如果说自由是一种状态的话, 那么它就是主客体统一的实现。但在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中, 人们还没有完全冲破现有必然性的限制和制约, 所以还不能说获得了一个完全的自由;只有主客体统一的实现, 人们才冲破原有必然性的限制和制约而进入一个新的实践境界获得新的自由, 所以说应该给自由下恰当的定义:自由就是主客体统一的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 列宁说过主客观同一是真理 (10) , 这说明真理与自由是紧密相连的, 它们在目标方向和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标追求上达到认识上的主客观统一, 就是真理;在人的社会价值目标追求上, 不但要达到认知上的主客观统一, 而且要在实践层次上积极实现主客观统一, 这就是自由。那么不言自明, 认识真理是实现自由的先决条件, 为真理而斗争就是为自由而斗争, 实践真理就是自由, 实现真理就是自由。因之, 离开对真理的把握和认识, 离开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活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 或者说离开对必然的认识, 离开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谈论什么“普世价值”式的自由, 只是骗人的空话和鬼话。

注释

11邓晓芒.西方哲学史大纲[M].2012.4:8.

22 王晓朝, 译.柏拉图全集[M].人民出版社, 2009.2:135.

33 钱逊.论语读本[M].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7.6.

44 李淑梅.伊壁鸠鲁“偏离政治”的政治哲学[J].江西社会科学, 2008 (10) .

55 朱熹.论语集注[M].齐鲁书社出版, 1992.4.

66 王夫之.尚书引义[M].中华书局出版社, 1962.7:175.

77(法) 卢梭.忏悔录[M].华夏出版社, 2007.10:13.

88 李宏图.密尔《论自由》精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0, 134, 231.

9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98, 46 (1) :112.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篇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从两种存在形式来说是有区别的, 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从事的活动都是不一样的, 因而是对立的。具体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指导地位、发动者、能动的实践者,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指令、政策、教育方法都是从主体发出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则主要处于接受的地位, 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一种主从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起的是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一切过程、一切方法都是由主体设计、提出、实施、控制,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则是被教育对象, 接受思想教育主体提出的方案、思想、道德观念, 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行为更符合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思想教育活动中, 主体起的是教育他人的积极作用, 而客体起的主要是接受他人教育, 以改变自己思想的作用[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从事的活动不一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事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活动安排, 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决策, 组织实施, 选择方法, 选择教育对象, 对教育成果进行评价。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从事的活动主要是接受教育, 主要是接受具体的教育, 包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发出的教育信息, 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具体安排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无权选择, 在整个思想教育活动中, 主体从事的是教育者的活动, 客体从事的是被教育者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对立的本质是社会需要的思想行为规范与个人思想行为之间的差距。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 使整个社会稳定发展, 个人和社会、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 必然要在社会生活中制定一些世代相传的被社会普遍承认了的行为规范, 这些行为规范又要通过主体用强制性的或非强制性的手段灌输或潜移默化给客体, 把客体训练成符合社会需要的角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则是由于自己的需要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实践等方面) , 或多或少的与社会要求发生矛盾, 同时, 由于个人的出身, 社会经济地位, 受教育程度的差别也必然引起客体在思想行为上有自己的个性[2]。因而社会要求与个人思想行为之间的差别与对立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本质, 也是这种对立的深层次的根源。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统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一致性、同一性、统一性。这是一种对立的统一, 这种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统一本身也包含着两种形式, 一种是原始的、自然的统一, 这种统一,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都是人, 人本身就具有共同性, 在相同的问题上一般会做出相同的反映;另一种是对立的统一, 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思想教育活动, 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认识的转变, 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统一主要是研究这种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我们知道,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育者的意图, 教育者通过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调查研究, 制定出相应的方状,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必然影响客体, 而客体又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这种影响采取排斥和吸收两种方式来对待, 这样就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现状。教育者的意图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现状有多大的差距, 从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这恰好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要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这个实践活动, 一方面是认识、领会教育者制定的方针、政策、法令、路线的精神实质;认识领会已经形成的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 看这些东西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思想现状, 以及他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活动, 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现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采取一定的方式把教育者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路线和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传达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从而引起思想观念的转化, 达到主客体的同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应该包括主体与客体思想观念的对立统一, 思想行为的对立统一, 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的对立统一, 最后达到思想教育主客体协调一致的发展。在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前,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等方面有较大差别[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和客体接触, 了解他们的一些思想情况, 并运用疏导、个别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等教育方式, 启发客体的觉悟, 使客体自觉意识到自身观念的局限性;从而接受新观念, 引起观念变革, 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思想观念上就达到了统一。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中也会出现一些新观念, 使得原来的主体成为教育对象, 最后出现主客体的位置出现变换。当然, 不管如何,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活动必然要和客体达到观念的统一, 这是必然的。如果出现主客体易位的情况, 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教育对象中吸取先进的、新的思想观点, 适应环境, 改变观念, 保持教育主体的特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和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对立统一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物质载体不同。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对立统一, 主体是人, 客体是物, 人是积极的、能动的;而物是被动的, 是惰性的;因此一般交互作用具有单向性, 在对立统一中人又有决定性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人, 客体也是人, 人的实践性决定了人有多种规定性, 是一个既复杂又很难把握的实体, 是人都有能动性。因此, 这种主客体的交互作用就必然具有双向性, 对立统一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那样, 主要是主体的活动。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在内容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对立统一, 主要是指人和物两大实体的对立, 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达到人和物的统一, 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 并不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人的实体的对立统一, 而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人在思想观念上, 以及由此指导的行为方式上的对立, 通过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和客体的人的思想反思而达到主客体的统一。

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在性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对立统一, 有对抗性的对立统一, 有非对抗性的对立统一, 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具有非对抗性, 在解决方法上主要应该通过说服教育, 批评与自我批评, 个别辅导等方式来解决。

第四,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思想活动。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客体进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主要是观念的, 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转变的还是动机、思想观念的一些东西, 因此, 这个实践主要是指思想活动。其次, 实践主体具有二重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既包括教育主体实施教育的实践活动, 又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自我反思, 引起思想改变的过程, 同时还包括,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从客体中吸收新的东西, 从而校正自己观念的实践活动, 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反作用过程。最后, 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实践者和实践对象都是人,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结果难于量化, 人的深层次思想究竟有没有改变, 只有客体个人能讲清楚, 实践结果难以评价。

综上所述,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上, 主体的能动性再大, 最后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客体, 因为主体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创造客体, 使客体来适应主体的思想观念。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形成的规律及其现状, 通过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手段、方法, 去影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并不断纠正自己对客体的不正确认识, 使得双方最终由对立走向统一。

参考文献

[1]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5.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7.

翻译主客体 篇6

(一)公民主体的内涵及角色语言分析

1. 内涵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国家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性义务,能够依法通过各种民主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 角色语言分析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①从必要性上看,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②从重要性上看,对公民来说,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①从内容上看,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公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从宏观上看,公民要依法有序参与,要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三原则)。③从微观上看,要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和要求。

(二)政府主体的内涵及角色语言分析

1. 内涵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要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做到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树立政府的权威。

2. 角色语言分析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②是政府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内在要求。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政府如何做好某一件事?

①履行职能:政府要履行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依法行政: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④政府决策: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⑤接受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三)人大(人大代表)主体的内涵及角色语言分析

1. 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最高与地方之分,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人大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等职权。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依法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并履行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为人民服务等义务。

2. 角色语言分析

(1)人民代表大会发挥什么作用?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等职权。③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人大代表如何履职?

①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权利: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和选举权等。人大代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参加视察和专题调研,应邀列席会议,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③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④与人民的关系:由选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四)政党主体的内涵及角色语言分析

1. 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并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2. 角色语言分析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做某件事?

①是由党的性质(“三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②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③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要求。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⑤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好某件事?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②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③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指导实践。⑤中国共产党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五)主权国家主体的内涵及角色语言分析

1. 内涵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是一国外交政策的主体;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同时必须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外交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2. 角色语言分析

(1)我国应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④努力发展经济科技,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我国在对外关系中应如何做好某事?

①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④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建设性作用。

二、《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客体定位法分析

(一)根据主体角色定位和角色语言解答试题

1. 主体角色定位的要求和内容

所谓主体角色定位法就是根据试题材料和设问提供的主体信息,明确主体的具体要求,迁移、整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的方法。在政治教材中,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表述和角色语言,在政治试题的设计中,命题者对考生也有不同的角色定位和思维要求。政治生活中常见的主体有: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国际组织、主权国家等。明确这些主体的有关知识和思维要求,恰当地进行角色定位,能够增强答案的针对性和准确率。

2. 典型例题分析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制定行业发展标准,提出环保要求,引导和规范低速电动汽车有序发展。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围绕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提出提案,建议继续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新建商品房要设置配备充电电源的专用停车位,对老社区也要制定建设充电设施的改造计划。

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政协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生首先要明确该题的主体是民主党派,设问的指向性是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措施角度)和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原因角度)。解读材料信息,概括材料大意,联系教材中关于人民政协的三个职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参政议政的角度看,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②从民主监督的角度看,民主党派积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③从意义上看,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参政党地位决定的;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考生可结合上述材料的层次,根据主体角色定位的要求和内容,运用民主党派的角色语言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积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参政党地位决定的;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

(二)根据客体角色定位和角色语言组织答案

1. 客体角色定位的要求

所谓客体角色定位法就是从客体角度思考问题,分析主体对客体可能产生哪些影响,依据客体归纳应采取的措施,并以设问为依据、以客体为线索来组织答案。客体角色定位法主要适用于行为主体比较单一的设问题目的解答。由于客体定位法中主体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比较明确,运用推理、分析就能准确地得出结论,所以,运用客体定位法解答此类型题能够增强答案的思辨性和逻辑性。

2. 典型例题分析

例2(2016年浙江卷)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根据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H市的扶贫工作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分析设问可以发现,本题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客体是扶贫工作。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虽然担负的任务不同,但其宗旨是一样的。本题的角色定位和思维要求是,党和政府这两个不同的主体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这一思路从材料中概括出它们的不同做法,并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联系起来分析即可生成答案。

浅论教育管理中的主客体关系 篇7

(一) 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

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指的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中的人。然而并不是所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人都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只有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对自己所作用的对象有影响作用的人才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这种主体有两种:作为个体的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和作为群体的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不是所有对自己所作用的对象有影响作用的个体和群体就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这些主体不是抽象的主体, 而是“在场”的主体。这种具体的教育管理活动有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管理活动, 也有无一定组织形式的非正规的教育管理活动。我们这里所说的主体指的是在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和群体。

(二) 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

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就是教育管理活动作用对象的人和物。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讨论的教育管理活动的客体主要是指的人而不是物, 除非人们在讨论教育管理活动客体时另有说明。教育管理活动中作为客体的人的要素, 主要包括作为个体的客体和作为群体的客体。教育管理活动中客体的个体是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实质性要素;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群体要素是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表征性要素。这是因为教育管理活动主体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个体的作用来实现的。有时教育管理活动主体虽然也要与教育管理活动群体的客体发生关系, 或者说也要考虑到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群体的因素, 但教育管理活动主体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对教育管理活动客体的个体的作用来实现的。

二、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一) 主客体的状态及其关系

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状态一般呈现出三种关系。一种是顺位关系, 另一种是错位关系, 还有一种是交错关系。顺位关系是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状态是一致的。错位关系是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所处的状态不一致;交错关系是指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状态既有一致的一面, 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前两种关系一般是针对教育管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只是个体的情况而言的, 也就是说, 这时主客体的状态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所以这时主体和客体所呈现的状态关系要么是顺位的关系, 要么是错位的关系。后一种关系一般是针对教育管理活动中单一的主体面对多个客体的情况而言的, 也就是说, 这时主客体的状态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所以这时这一主体对于其中一个客体而言, 他们的状态关系可能是一致的, 是顺位关系, 但对于另一个或另一些客体而言, 其状态关系可能就不是一致的了, 而是一种错位关系。

(二)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

对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分析只分析主客体的状态关系是不够的, 还必需分析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因为对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关系的分析只从主客状态的角度来讨论, 这只是从静态的角度来描述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 而对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分析还必需深入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加以分析,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认识得更为全面和深刻。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做一步的分析。

第一, 对立统一是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关系存在的形式。在教育管理活动中, 我们要运用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来做好教育管理工作。要正视教育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产生一些磨擦和矛盾。因为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人都是由不同个性的人所组成, 他们分属于不同的组织, 占据不同的岗位, 具有不同的工作任务。这样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产生一些不协调和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必然的, 也是正常的。

第二,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是实现教育管理活动主客体关系的桥梁。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客体的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相互理解和把握的范围和程度影响和决定着主客体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程度。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是在主体和客体交往的活动中来实现的, 其过程是由相互知之较少到知之增多, 由彼此的表面认识最后达到彼此深刻的认识。在教育管理活动中, 交往既是主客体认识活动的方式, 也是主客体实践活动的方式。也就是说, 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也是在主客体的交往活动中来完成的。交往的内容不同, 主客体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内容也不同;交往的范围越广, 主客体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面就越广;交往得越深, 主客体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力度也就越大。

要认识到要有效地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首先要重视认识活动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我们以往讲教育管理活动中主客体的影响, 不注意以主客体间的相互认识为基础来谈主客体的相互影响, 以致使这种影响成为空中楼阁, 其影响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次, 要注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双向性, 即要注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 不能只注意主体对客体的作用或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在教育管理活动中, 主客体间的单向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虽然对形成主客体关系有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 只有双向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才有可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对主客体的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作用。

上一篇:现浇T梁下一篇:语文教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