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客体论文

2024-10-06

保护客体论文(共8篇)

保护客体论文 篇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也逐年增加, 医疗器械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专利申请也呈迅猛增长的态势。鉴于医疗器械领域的特殊性, 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申请除了要符合专利法和实施细则对专利申请的基本规定外, 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问题, 特别是需要注意保护客体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以下简称专利法) 分别在第5条、第22条第4款、第25条第1款中涉及了有关医疗器械领域的保护客体问题, 本文将从这几个法条入手, 对医疗器械领域专利申请的保护客体问题进行浅析。

1 专利法第5条和医疗器械领域专利申请有关的规定

根据专利法第5条第1款的规定, 发明创造的公开、使用、制造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了公共利益的, 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对于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申请的主题如果涉及非治疗目的人造性器官或者其替代物, 人与动物交配的方法, 改变人生殖系性的方法或改变了生殖遗传统一性的人, 克隆人或克隆人的方法, 人胚胎的工业或商业目的的应用, 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或动物的医疗没有实质性益处的改变动物遗传同一性的方法等, 则其违反社会公德, 属于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客体, 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案例1】主题为一种“多功能生殖保健辅助仪”, 在说明书中对产品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描述, 其中涉嫌使用淫秽、色情用语。

由于说明书中对产品用法、工作过程的描述, 包含涉及淫秽、色情的用语, 因而该申请不符合专利法第5条第1款的规定。

2 专利法第22条第4款和医疗器械专利申请有关的规定

专利法第22条第4款规定, 实用性, 是指发明能够制造或者使用, 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1) 人体或动物体的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五章第3.2.4节规定, 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由于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为实施对象, 无法在产业上使用, 因此不具备实用性。例如, 为美容而实施的外科手术方法, 或者采用外科手术从活牛身体上摘取牛黄的方法, 以及为辅助诊断而采用的外科手术方法, 例如实施冠状造影之前采用的外科手术方法。

【案例2】权利要求1.将医疗器械柔性导管插入使用者之目标部位的方法, 包括:将医疗器械附着于使用者的身体, ……将医疗器械柔性导管插入使用者的目标部位。

该方法包括将医疗器械柔性导管插入使用者的目标部位的步骤, 落入了创伤性外科手术方法的范畴。因此, 该方法以有生命的人体为实施对象, 实质上涉及非治疗目的的外科手术方法, 无法在产业上使用, 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4款的规定。

(2) 测量人体或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的方法。《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五章第3.2.5节规定测量人体或动物体在极限情况下的生理参数需要将被测对象置于极限环境中, 这会对人或动物的生命构成威胁, 不同的人或动物个体可以耐受的极限条件是不同的, 需要有经验的测试对象根据被测对象的情况来确定其耐受的极限条件, 因此这类方法无法在产业上使用, 不具备实用性。例如, 通过逐渐降低人或动物的体温, 以测量人或动物对寒冷耐受程度的测量方法;利用降低吸入气体中氧气分压的方法逐级增加冠状动脉的负荷, 并通过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观察冠状动脉的代偿反应, 以测量冠状动脉代谢机能的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3 专利法第25条第1款和医疗器械专利申请有关的规定

(1)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九章第2节规定,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仅仅涉及计算机程序本身或仅仅记录在载体上的计算机程序, 则该权利要求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

【案例3】权利要求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能在计算机可读的数据载体上存储的程序代码装置 (Prg1-Prgn) , 用于在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

该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是一种记录在载体上的计算机程序, 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专利审查指南》的该部分进一步规定,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除其主题名称之外, 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内容仅仅涉及程序本身, 则该权利要求实质上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不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

【案例4】权利要求8.一种用于控制CT系统 (C1) 的测量数据采集的控制单元 (C10) , 包含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Prg1-Prgn) 的程序存储器, 其中在该程序存储器中存在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 (Prg1-Prgn) 。

该权利要求除了主题名称外, 全部内容仅仅涉及程序本身, 实质上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2) 疾病的诊断方法。《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3.1节规定, 诊断方法, 是指为识别、研究和确定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病因或病灶状态的过程。并进一步规定, 一项与疾病诊断有关的方法如果同时满足“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为对象”和“以获得疾病诊断结果或健康状况为直接目的”则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

【案例5】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诊断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图像数据生成步骤, 使多个超声波振子振动而发送超声波, 根据由接收从被检查体反射的反射波的上述超声波振子变换的接收信号, ……。

该方法的主题既是一种诊断方法, 虽然其技术内容不涉及诊断过程, 但仍然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 需要修改主题。

【案例6】权利要求1.一种成像方法, 其对人体进行成像, ……, 对肿瘤位置进行标记。

该方法是以有生命的人体为对象, 并获得疾病诊断结果, 因而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

(3) 疾病的治疗方法。《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一章第4.3.2节规定, 治疗方法, 是指为使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恢复或获得健康或减少痛苦, 进行阻断、缓解或者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治疗方法包括以治疗为目的或者具有治疗性质的各种方法。预防疾病或者免疫的方法视为治疗方法。对于既可能包含治疗目的, 又可能包含非治疗目的的方法, 应当明确说明该方法用于非治疗目的, 否则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案例7】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治疗脉管中损伤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导管, 其具有固定丝球囊和沿所述球囊侧面安置的外部芯丝;将所述导管引入到所述损伤中;使所述球囊膨胀以将所述外部芯丝压入所述损伤。

该方法对脉管的损伤实施治疗, 属于疾病的治疗方法。

【案例8】权利要求1.一种使用牙刷的方法, 包括:刷牙有助于去除牙结石和细菌, 保持牙齿健康。

权利要求2.一种配眼镜的方法, 包括:配眼镜可以矫正视力, 防止视力进一步变差。

因此, 刷牙和配眼镜都是疾病的治疗方法。

4 结语

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申请要特别注意保护客体问题。申请人只有对保护客体有了足够的了解, 才能在申请文件撰写之初规避类似的风险, 使申请过程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李玉菲:医疗器械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注意事项[J], 载《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第4期, 第43-44页

[2]侯薇: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及注意事项[J], 载《科学观察》2011年第5期, 第123-124页

[3]冷玉珊:浅谈医疗器械领域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注意事项[J], 载《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第6期, 第91-92页

凡客体:众生的标签 篇2

琳达是个小白领。在北京CBD的一幢写字楼上班。上班早高峰时,她总是会从大望路地铁站钻出来,低头疾行于黑压压的人群中。

2010年6月的一个上午,琳达经过路边的公共汽车站时,突然被一个巨幅广告吸引了目光。画面上韩寒穿着一件29元的T恤,低头含笑并自述:“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在他的旁边,还有最近因热播《杜拉拉升职记》正走红的王珞丹。琳达被触动了一下,却说不上来为什么。只是觉得他俩真实,不装,就像也刚刚从地铁里走出来一样。

过了一个月,琳达收到了朋友转发过来的几张搞笑图片,全都是用凡客文体戏谑名人的,郭德纲、余秋雨、陈鲁豫……统统被装进凡客句式中。让她最为开怀的郭德纲那则,穿着纪梵希的非著名相声演员“被自述”:“爱相声,爱演戏,爱豪宅,爱得瑟,爱谁谁,尤其爱15块一件的老头汗衫,我不喜欢周立波,也没指望他会喜欢上我,我是郭德纲,能成为鸡烦洗的代言,我很欣慰。”

很快,琳达发现豆瓣上出现了个小组,“全民调戏凡客”——PS“凡客”,收集你的“凡客”活动。有人在讥讽,有人在搞笑,有人在秀自己……于人声鼎沸中,琳达觉得兴奋。她试着用网站提供的书写凡客体的软件,贴上最得意的一张照片,给自己也拟了个“文案”:“爱旅行,爱加薪,爱穿洞洞鞋:不爱被教育,不爱假正经。我不是什么乖乖女,我是何琳达。”琳达的凡客体让她认识了几个有趣的“豆友”,没几天,还被转发到了微博的凡客体小组中。

消解与表达:贴一个标签

琳达的故事就像大潮中的一滴水,它既被大潮裹挟而去,同时也是推动这股浪潮的基本微粒。琳达在公共汽车站被凡客广告击中了内心,让她觉得偶像也亲近;恶搞名人的凡客体让琳达有了种消解权威的快感,这种感觉在她当年看到让陈凯歌恼怒不已的《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时也曾有过;她不愿意只是“围观”,更希望表达自己,与这场热闹的运动产生联接。所以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凡客体。

布鲁范德说,人们花时间讲述和传播传说,不仅仅是因为其奇异有趣的情节,更深层的原因是,它们真实地传达出创造者和传播者所处的语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心理,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知识和行为规范系统。“爱……,不爱……,是……,不是……,我是……”提供了一个基本语境,就像一身戏剧行头,谁都可以穿上登台唱上几句。众声喧哗之下,一出大戏就这样上演了。

问题是,广告泛滥信息过载,消费者耳朵里被塞进了那么多的垃圾。为何偏偏是凡客体,创造了一个病毒营销奇迹?

原因是,它恰好有两重含义:消解与表达。“爱……,不爱……,是……,不是……,我是……”是一个有态度的行头,消解了自己所不认同的,表达了自己所喜爱的。而“我是……”则为自己贴上了一个标签,在人群中找到定位。

人人都需要标签,不是吗?加官晋爵者,名利是他的标签:愤世嫉俗者,清高是他的标签。在这个将人变成流水线上螺丝钉的后工业社会,大家看同样的肥皂剧,喜爱同一个明星,买同样的名牌,去同一个海滩度假……众生变得面目模糊之后,到底什么能让“我”从“我们”中区别出来?在社会人群中的自我彰显和定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完成:消解权威和表达自我,凡客体恰好提供了这两样东西。

人类从来都没停止过对权威的排遣和消解。杜尚的雕塑《泉》是达达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他把一具瓷质小便器钉在木板上,宣称这件作品的外缘曲线和三角形构图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别无二致,而那柔润的肌理效果,则与雕刻大师普拉克西特列斯的大理石雕刻完全一样。在互联网语境下,对权威和传统的消解更从艺术小众变为全民狂欢。尤其在中国现实社会,“假大空”遗毒未消,道貌岸然者层出不穷,消解权威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所以人们会看到,网友为《无极》配上了“法制进行时”的片花,又给新闻联播配上了幼儿园学生的腔调……

解构之后怎么办?不要虚无,而要重构。就像打土豪闹革命,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共同的语境下,在互联网去中心化的舞台上,凡客体立即又成为民众表达自我的方式。“爱……,不爱……,是……,不是……,我是……”是一个绝佳的标签式文案,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定义自己的方式。或调侃或严肃或颓废,不一而足。

对于这场营销风暴,凡客公司方面声称是一次无意识的流行,“不会控制这个事件的走向,也控制不了。无论是网民戏说的创造力还是真实的自我表达,我们都会学习、保持尊重并满怀敬意”。始创者也无法预估、引导并控制这场风潮,唯有顺应才是明智。可见,营销受众在社会化互动之后,能够产生何其强大的力量。

保护客体论文 篇3

关键词:著作权,刑事立法,客体保护

1 我国著作权刑事立法客体保护的现状

在1997年前,我国刑法典中并没有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的规定,直到1997年修订刑法时,侵犯著作权罪才正式被纳入到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中。至今,我国的著作权刑法规则就再也没有修改过。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制定了第一部《著作权法》,就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来讲,该法只规定了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刑事责任则处于缺位状态。有学者认为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当时我国公众的接受能力,从一种长期没有有效的著作权保护、无偿使用他人作品习以为常的环境下,一跃而对某些侵权行为判处刑罚,恐怕人们难以接受。所以,主张立法留有余地,待《著作权法》实施一段时期以后,可以在修改法律时,从实际出发,增加刑事制裁条款[1]。2010年我国第二次修改《著作权法》,在第48条规定了八种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我国主要采取刑法集中立法的模式,刑法条款仅具有宣示作用,不具有刑法的实质[2]。因此,我国目前著作权刑事立法保护的客体权利仅限于复制权、发行权、出版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

2 我国著作权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客体为例

客观地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著作权刑事立法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秉持对知识产权的“弱保护”的思想,强调公共利益至上以维护社会公众取得知识与科技的权益,我国关于著作权方面的立法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作为保护著作权最后一道屏障的刑法存在着尤为重大的缺憾,其缺陷也逐渐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邻接权与著作权混为一谈

我国刑法217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制的行为侵犯的是邻接权,但我国刑法217条表述的是“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邻接权作为一种与著作权相区别的权利,原意是指相邻、相近或者相联系的权利。但我国《著作权法》中并没有使用邻接权的概念,而是把这类权利称作“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但两类权利之间的界限是清楚明了的,是不同种类的权利。

2.2 网络传播权、出租权与复制权、发行权界限模糊

由于立法技术的问题,在1997年修订刑法时,立法上对于著作权犯罪的刑法规制采取的是封闭性规定的立法形式,而且自1997年至今,我国的著作权刑法规则就再也没有修改过。2001年我国修改了《著作权法》,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10条新增著作权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等权利,而我国的著作权刑法规则自1997年至今就再也没有修改过。为了规制这种侵犯著作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的行为,两高分别颁布了两个司法解释对其加规定。但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是与复制权、发行权并列的权利,两高的司法解释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著作权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这种立法和司法中对相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分别采用两种模式保护,导致民刑事概念不一,使司法解释有超越立法之嫌。

3 完善著作权刑事立法客体保护的建议

3.1 厘清犯罪客体,完善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罪名体系

在刑法修改时,将现在的“侵犯著作权罪”根据犯罪行为所侵犯的著作权内容的不同进行分解,分别设立“侵犯著作人身权罪”“侵犯著作财产权罪”和“侵犯邻接权罪”。

3.2 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的行为列入独立的规制对象

网络信息传播权和出租权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其内涵和外延都不能被复制放行所涵盖。传统时代,网络技术不发达,出租行为和网络传播行为对著作权人的利益影响非常有限,法律没有必要予以控制。然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由于其自廉价性、便捷性,其对著作权人的利益的损害比复制发行更大,而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出租权理应成为刑法所独立规制的对象。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34-135页.

浅析环境犯罪客体 篇4

关键词:环境伦理,环境犯罪,环境权

一、环境犯罪客体与其伦理道德的关系

(一) 环境伦理道德对环境犯罪客体内在决定作用

犯罪客体是刑事立法的基础, 是刑法规范的灵魂和指导形象, 对哪些行为需要犯罪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行为出罪和入罪的实质标准。用刑法手段保护环境必须解决环境犯罪的客体问题。刑法在多大范围内和多大程度上介入环境的保护, 也取决于对环境犯罪客体的认识。但由于环境犯罪的复杂性、间接性, 环境犯罪正朝着自然犯的方向演化, 这就使得环境犯罪不得不受到人们伦理道德的影响。它究竟是侵犯的人与之间的社会关系还是侵犯了大自然本身的利益, 刑法保护的是人的利益还是环境本身, 人们一直是争执不下。应该说, 这些不同认识, 从深层次的角度讲, 这些争议是因为对环境伦理道德不同认识而产生, “环境伦理乃是环境法治的基础, 是环境法治的价值内核”。 (1) 所以, 探讨环境犯罪的伦理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完善环境犯罪的理论前提。

(二) 环境犯罪客体的伦理道德基础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环境伦理学为人们保护环境的行为提供的理论基础。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 环境道德的唯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 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只是一种间接义务。 (2) 非人类中心主义, 又称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 核心是否认人的中心地位, 认为人只是自然中与其他生物具有同等地位的物种, 主张以生态为中心, 一切顺应自然, 自然与人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利。 (3)

生态中心主义无论是在生态伦理学中还是在法律中都是行不通的。生态伦理学的价值主体和伦理主体只能是人类自己, 不可能是自然物。传统法律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始终是以人类为中心, 从未将权利赋予非人类生物。我们无法通过部门法来改变整个社会的权利架构, 坚持这种观点可能就会走进为保护自然而保护自然的误区。所以, 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去全盘膜拜自然中心主义。人类毕竟是地球上的“万物之灵”, 人类利益是人类行为的终极价值尺度, 人类是法律规范的制定者, 在人的生命、健康、生存和其他物种安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 人类自身制定的法律不可能舍弃人的生命、健康、生存权而去保障其他物种的安全。换言之, 如果没有人的利益参与其中, 即使法律再科学、目的再高尚, 也无法收获它所期望的尊敬、信奉和守卫, 失去伦理支持, 法律就是暴政。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 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只能约束高素质的人群, 法律所能认识的只能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 因此非人类中心主义对法律来说不具有可行性, 并不能由法律加以强制推行。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时, 我们应该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介入原则, 即人有正当的理由介入到自然环境中去, 第二个原则叫制约原则, 即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具有制约力。 (4) 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就较好的遵循了这两个原则。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给予自然的道德关注近乎为零, 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和征服者, 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主宰自然界, 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为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生态危机, 人类必须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5) 所谓人类, 是一切人的总和, 不仅包括同一世代所有的人, 而且还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世代所有的人。可见,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吸收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内涵, 强调的是人类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平衡。某种意义上讲,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抛弃了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至上性、唯一性、排他性、短视性等不合理之处, 如对人类利益的关心, 对人类需要的维护, 对人类价值的信仰以及对人的伟大创造力的理解, 同时又增添了新的价值内涵, 如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性, 要求人们用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张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行为和建构新的人类文明发展模式。 (6)

综上所述,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更大的兼容性, 理应称为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按照自然条件、尊重自然规律创造条件恢复生态平衡,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文明, 在恢复、维护、发展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当然模式, 而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使然。

二、对环境犯罪客体的分析

(一) 学界对环境犯罪客体的几种观点评析 (7) :

1. 公共安全说, 认为环境犯罪的客体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

客体类似, 是侵犯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环境犯罪作为一种新的犯罪, 虽然最终侵害的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 但是与传统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侵害客体上毕竟不同, 其侵害的是环境, 其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环境犯罪的客体应该有别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

2. 环境保护制度说, 此观点认为环境犯罪的客体是国家环

境保护管理制度。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环境犯罪侵犯的是人的利益, 刑法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保护其背后的利益, 而非制度本身, 这是环境刑法的本质所在。

3. 双重客体说, 该观点认为环境犯罪同时侵犯两个客体,

一方面它直接侵犯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 即“直接客体”;一方面它间接侵犯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即“间接客体”。该观点虽然直观、明确, 但不符合环境犯罪发生的实际情况。表面上看, 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表面上是两种独立的关系, 但实质是二者合二为一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凭空形成, 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环境领域, 这个基础就是环境, 一种行为侵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就必然侵害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两种关系只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为地将二者分裂开来只具有形式意义, 不具有实质意义。

4. 复杂客体说, 环境犯罪的客体是公民的健康权、财产权

和环境权, 该观点将环境犯罪所造成的结果与环境犯罪的客体相混淆,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环境犯罪行为都会侵犯公民的健康权或者财产权, 例如, 人烟稀少但环境资源却比较丰富的我国西部某些地区, 发生在该地区的环境污染事故可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但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却达到毁灭性的破坏。

5. 环境权说, 环境犯罪侵犯的是国家、公民、法人的环境

权。应从环境的人本主义和非人本主义出发, 从权利和义务的相对性来确定环境权作为环境犯罪的客体。该观点为大多数学者所倡导。

(二) 对环境犯罪客体的分析

传统刑法认为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或威胁的社会关系。据此, 有学者认为环境犯罪的客体是环境社会关系。而环境社会关系就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环境犯罪的客体是环境违法行为所侵害的特殊社会关系, 即环境保护法律关系。 (8) 笔者对此表示认同,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 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为, 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9) 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人对环境的利用行为, 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利益和自然的生态平衡, 而且关系到他人的生存与发展权益, 以至于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因此, 必须将人们利用环境资源的行为纳入到法律关系设定的模式之中。

“犯罪客体是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从表面上看, 犯罪是侵犯了一定的权益, 但这种国家的、集体的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只是犯罪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本质上, 犯罪是侵害了这些权益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刑罚的意义之一并不在于保护某一个具体的权益, 而在于保护权益背后的基本社会关系。” (10) 当然, 社会关系并非必须由刑法调整, 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 才由刑法保护;只有当一般部门法还不足以抑制某种危害行为时, 才能适用刑法, 此时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才是犯罪客体。由此推知, 环境犯罪的客体就是环境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经过环境刑法的调整就成为环境犯罪法律关系。

不少学者认为, 环境社会关系没有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不能成为环境犯罪的客体。因为, 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含物质关系 (经济基础) 和思想关系, 从社会关系的内容看, 并不包含人与自然等环境要素。对此, 笔者并不赞同, 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人的行为的结果, 法律是通过影响人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环境社会关系是以环境为中介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是被特定在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领域里因人的行为或活动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环境社会关系中, 人通过实施与利用或保护环境有关的行为或活动与他人结成社会关系。人们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行为, 不仅关乎其自身利益, 而且也必然影响到他人的利益, 进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 环境社会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劳动使得人与自然不再是一种纯自然的关系, 而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对社会的人才是一种关系;环境社会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体现,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这一统一基础在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及其发展需求。这是因为, 离开了社会, 既不会有人的生成, 也不会有人化自然的生成。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即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依据, 更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人类之所以保护自然, 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11) 著名环境法专家蔡守秋也主张, 环境法即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这种主张拓宽了环境法的调整范围, 符合环境法的内在逻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此作为环境犯罪客体的法力基础具有可行性。

(三) 环境犯罪客体的内容———环境权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全部要旨, 在于依法分析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中权利义务实现和存在状况。所谓法律调整, 实质上就是通过或借助法律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进行”。 (13) 权利、义务作为构成法律关系的要素, 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它们共处于法律关系的统一体中,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环境犯罪的客体是环境刑事法律关系, 其内容就是环境权利和义务。鉴于权利在法律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义务是实现权利的手段与途径, 能够受犯罪行为侵犯的也只是权利, 因此, 环境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就是环境权, 对环境权进行分析即可确定环境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环境社会关系与环境权就是环境犯罪本质与内容的关系, 二者并不矛盾。

目前学术界关于环境权的理解还有分歧, 较典型的是以下几种:第一种定义为“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第二种定为“一般公民享有的优良生活环境, 并予以支配的权利”, 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类为了维持健康安宜的生活标准而享有的优良程度的环境并予以支配的权利”。 (14) 第三种是“全体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权、生活和工作环境舒适权”。 (15) 其中, 前两种定义过于理想化, 其中的“良好适宜”、“健康安宜”、“优良程度”等词语模糊, 不明确, 违背了概念的明确性要求, 相比较之下, 第三种定义更为可取, 因为“健康、安全、舒适”已经表达出人们对于环境的最低要求, “健康、安全”可以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公民生活的具体要求以环境质量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清洁生产制度、自然保护区制度的形式规定, 通过对环境要素的量化来衡量环境的健康、安全、舒适与否, 从而消除定义的模糊性。

三、对我国刑法中的环境犯罪客体的分析

我国刑法中的环境犯罪集中规定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第七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中, 共15个罪名。从犯罪客体的角度讲, 主要有两个缺陷:

(一) 作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一节, 表明立法者将这

些犯罪所侵犯的客体锁定为“社会管理秩序”, 而不是环境权。从环境犯罪的个罪构成来看, 仍然强调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后果, 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要求“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其他犯罪也要求“数量较大”“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 这表明我国的环境立法仍然局限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模式, 只重视对人类短期利益的保护, 忽略了人的长远利益和生态利益。

(二) 对环境犯罪的客体范围理解狭窄, 这15个罪名, 只保

护了部分环境要素, 我国已有多项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对各个领域进行保护, 刑法却未能一一对应, 对于规制破坏草原、湿地、噪音、海洋污染等行为欠缺, “如果按照生态安全的四大要素 (即国土、水、环境和生物安全) 来界定, 传统环境犯罪对于水安全的规范是缺失的, 对于国土、环境、生物的规范也有所欠缺。” (16)

凡客体语言现象初探 篇5

一.模因论

尚属新鲜事物的模因论 (memetics) 是一种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来阐释说明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何自然认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1976年, 理查德·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使用“模因” (meme) 一词, 作为模因论理论的核心概念, “meme”又被《牛津英语词典》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 通过非遗传方式, 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作为一种前沿理论, 模因论对解释文化进化和传播具有较强的理据。它与语言学的结合可以为人们研究包罗万象的社会语言现象, 包括深入地探究“凡客体”多次演化, 变异, 及流行打开新的视角。同时, 也可以把握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语言进化传播的规律性, 从而推广应用语言规范化设计, 创造强势语言模因。

二.模因论视角下的凡客体

(一) 模因

模因 (meme) , 它是基于基因 (gene) 一词仿造而来。meme源自希腊语, 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我们将meme译成模因, 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到它是指一些模仿现象, 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然而与基因不同的是, 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而非繁衍, 它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在模因论中, 模因往往被描述为病毒 (viruses) , 具有传染性。受感染者, 不仅本身会成为病毒的宿主, 而且还会将这种病毒传染给其他人。这种病毒会改变被感染者的行为, 并促使被感染者去宣扬同种行为模式。如标语口号, 时髦用语的大众传播行为。

(二) 凡客体是语言模因

凡客体 (“爱……, 爱……, 也爱……, 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是……”) 是一个文化基本单位, 它可以通过模仿而得到传递, 从一个人的头脑被拷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或从人的头脑被拷贝到网络上, 说话的声音上或是印刷制品上, 从这种意义上讲, 凡客体具备成为模因的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从公众人物韩寒发布的第一条标语式广告开始, 作为原始模因的凡客体开始传播。而后, 作为一个模因单位, 这个句式感染了最早一批对VANCL比较熟悉和关注的人, 他们不仅传播这个模因, 并开始‘学习’制作‘凡客体’:

爱表演, 不爱扮演;爱奋斗, 也爱享受;爱漂亮衣服, 更爱打折标签;不是米莱, 不是钱小样;不是大明星, 我是王珞丹。我没什么特别, 我很特别;我和别人不一样, 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伴随新的语言变体的产生, 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感染群体扩大到对‘VANCL’并不太熟悉的其他目标受众群。如魅族版:

爱魅族, 爱生活, 爱灌水, 爱综合讨论区, 爱魅八, 也爱尚未出世的MINI-@, 我不是什么枪手, 不是谁的五毛, 我是魅友, 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 我是过客。

这些受众群恰恰是‘VANCL’的重要目标消费群, 喜欢网络新鲜事物的上班族、上学族。如J·Wong版:爱电子, 爱数码, 爱论坛, 爱大半夜发帖, 爱炒作, 也爱默默地做自己的M-PHONE, 我不是什么老大, 不是谁的克隆, 我是J·Wong, 我只做自己喜欢的。我和你不同, 我是偏执狂。

至此, 且不谈它的商业效果, 仅作为一个模因单位, 凡客体完成了它传播的任务。

(三) 模因借助三种方式传播

模因的生命力得以实现就必然需要在残酷竞争中通过模因的适时变异, 保留原始模因的本质特征才能生存下来。诚如Blackmore所提到的模因得以生存的个三特征:变异、选择和保持。“凡客体”也正是通过这三种方式得以广泛传播开来的。

1. 变异

“凡客体”在不断地模仿、复制过程中, 已经被重新赋值, 发生了变异, 产生了新的语言变体。由语言传播之始作俑者, 韩寒仅就“凡客”这个身份含义本身所作的白描:“爱……, 爱……, 也爱……, 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是凡客”到后来以“郭小懒”网友为代表在对韩式凡客体模仿的基础上, 注入具有个人身份特色的因素:为自己所在团体“饭醉团”成员所作的纯属娱乐式的PS (润色, 修饰, 改写) 三张, 或是网民们进行“再创作”的雏形———根据趣味取向来看, 几乎涵盖了所有层面, 也表达了各种情绪:从被大众讨厌的浑身是毛病的明星们, 到以卖丑成名的网络话题人物;从被崇拜和被痴迷的足球明星, 流行文化中的象征物 (从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到搞笑日和动画中的主角) 、政治人物、充满自恋之情的自己……你愿意恶搞谁都可以——“全民调戏凡客”。在每一次的生成过程中, “凡客体”都或多或少地被转述者加以润色, 所以, “凡客体”在每一次被模仿、复制的过程中, 都被重新翻译, 重新阐释, 变异由此产生。也正是借助变异, 传播得以实现。

2. 选择

Blackmore认为:某些模因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更真实地被人们记住、更易于被传递给别人, 而另一些模因则从来得不到传播。“凡客体”得以传播同样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与同年的其他流行词汇相比, “凡客体”当仁不让的表现出更为强势的传播势头, 经过一轮大范围传播和激烈影响, 百度百科中“凡客体”已作为专有词汇被收录在册, 定义为“凡客广告文案宣传的文体”, 这场“全民化的广告创意狂欢”已然记录在内。

究其原因, “凡客体”不仅语言形式的优势明显, 也在内容上迎合了当下社会的众生百态。

一方面, 在语言形式上“爱……, 爱……, 也爱……, 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是……”的句式, 大都运用了排比, 反复的修辞手法, 二者交互使用使得表达:内容集中, 气势宏伟;叙事透辟, 条分缕析;节奏鲜明, 朗朗上口;长于抒情,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这一点大大推动了信息在更为广大的受众范围更好的传播;在其传播过程中, 仿词这种修辞手法也常常被使用到, 这无疑会使得句式内容长久的保持一种新鲜感, 使得客体在年轻人——这个网络主打群体中能够历久弥新。

另一方面, 在内容旨趣上, 迎合了不同层次受众的口味。在《消失的搭车客》一文中, 布鲁范德, 曾有过这样类似的描述, 人们花时间讲述和传播, 不仅仅是因为内容中有吊诡有趣的情节, 更深层的原因是它能传达出创造者和传播者所处的语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心理, 并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 知识和行为规范系统。从这个角度看, “凡客体”所引发的文化狂欢, 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全民行为, 不在于它提供了什么样的模板和内容, 而在于它所创造的特定语境。这个语境海纳百川, 能够包容人们在这个浮躁年代, 多元化的甚至是杂合的感性表达方式。

基于以上句式形式和受众心理的两点分析, “凡客体”能在与其他词的竞争中完胜, 并成功地生存下来, 像“病毒”一样占据人们的大脑, 又像“病毒”一样从一个“宿主”跳跃到另一个“宿主”便显得不足为奇了。

3. 保持

“凡客体”同样也借助保持来传播, 正因为它一直保持其独特的形式或核心价值, 由此形成一种旗帜鲜明的符号系统, 指示性能强大, 才会吸引更多受众自觉纳入到它的麾下, 被这种独特结构所感召, 所操纵, 帮助它在更为广阔空间大有所为。当我们看到五花八门的凡客体语言变体 (“爱……, 爱……, 也爱……, 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是……”) :

爱网络, 爱摄影;爱泡妞, 爱开潮店;爱女人, 也爱29元一件的T-SHIRT;我不是什么男主角, 不是谁的爸爸;我是陈冠希;我只拍我爱的。我和你们一样, 我是爱自拍。

爱表演, 爱喜剧;爱自嗨, 爱买房子;爱低调, 爱讲笑话;烦采访, 讨厌颁奖礼;只当主角, 害怕老婆;我不是农民, 更不是结巴;我是范伟, 请叫我知识分子;

喜欢东京, 铁塔里有我的秘密;喜欢富士山, 那里有我的故事;越美丽的东西, 我越不可碰;我是林夕, 原名梁伟文;心参佛法, 笔绽莲花;写过很多歌词, 但却赢不到一个人;如果你知我苦衷, 何以没一点感动。

虽然在措辞和达意上有所不同, 但不难看出“凡客体”使用的句式始终如一保持一致, 都以情态动词“喜欢/爱”加上物质名词的形式开篇;形式上短句为主, 或三五成群, 错落有致, 形成句群;修辞上, 大都使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文旨保持高度统一性:即宣泄某种情感, 表明某种身份…都是借此形式来表明特定主体的个性特征, 打上个人风格鲜明的Logo, 不会在传播过程中完全走样。当主体以别人为榜样学会了“凡客体”, 或模仿他人使用“凡客体”, 那么“凡客体”就是模因, 而且在我们头脑中被保留了下来。受传双方易位频繁, 主动性全面增强, 推出的作品又为凡客扩大了传播。传播主体已然消解, 几乎人人都是传播主体, 在接受信息, 也在主动传播信息。

三.凡客体模因的认知基础

Dawkins曾指出模因从发展趋势上可分为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模因在进化传播中由于人类认知的某些特点会显现生命力的不同, 分化出弱势和强势模因。弱势模因则随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失去传播复制功能, 甚至被人们遗忘。反之, 强势模因具有保真度、多产性和生命力, 它必须精确, 散布广泛, 复制长久, 从而在文化进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一个模因, “凡客体”具有保真度、多产性和生命力, 是一个强势模因, 这与人类的民族文化心理因素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凡客体”模因体现或满足了宿主的某些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 才使其成为强势模因, 得以不断发展传播。

(一) 追求语言高效经济的心理

语言在其演化过程中自发适用“经济原则”, 即要求在人们交流过程中, 尽可能使用较少的词表达更多的意。用“凡客体”寥寥数行, 若干短句就能够准确精练的勾勒出个人的身份脸谱或宣泄出人们的某种情绪, 回避了冗长的累言赘句, 迎合了当下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 人们追求语言简洁高效的心理, 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一致, 便于人们记忆而成为强势模因。

(二) 追求语言标新立异的心理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总是挟持一种求新猎奇、挣脱传统的前景化心理。尤其在当今网络主打, 青年群体为主体的大众传媒世界, 厌倦既有的传统表达方式, 彰显个体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凡客体”成功满足了年轻人趋时求新的潜在需求, 便于理解接受而成为强势模因。

(三) 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心理

作为人类特有的能力和符号, 早在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那里, 语言就已经被定义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 因此它有着自身特有的形式美。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 总是潜意识趋向追求这种形式美感的最大化。“凡客体”作为语言模因, 引起受众的注意和青睐, 自然而然的体现出了使用者的心理特征。以著名填词人林夕的个人凡客体为例:

喜欢东京, 铁塔里有我的秘密;喜欢富士山, 那里有我的故事;越美丽的东西, 我越不可碰;我是林夕, 原名梁伟文;心参佛法, 笔绽莲花;写过很多歌词, 但却赢不到一个人;如果你知我苦衷, 何以没一点感动。

用词典雅, 结构上的修辞效果, 多用对称的排比, 反复, 或者是仿词, 甚至体现出中国古代特有的骈散句相结合的特点, 使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一种和谐, 对称的美感, 表现力强且富有感染力, 满足了人们追求语言形式美感的审美心理诉求, 而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强势模因。

(四) 追求语言权威的心理

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 会因其使用者地位的不同而出现地位和影响力的差异。我们知道“凡客体”的最早发起人是人气作家韩寒同学, 这样一位社会上的公众人物, 相对广大的默默无闻, 显然享有话语权威的地位。在凡客体后来的传播过程中, 又有多位公众人物参与其中, 如赵本山等, 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Bloomfield在论及语言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借用 (borrowing) 时, 曾作过这样类似的论述:讲话者总是要模仿自己佩服或尊敬的人们的语言, 以避免受到歧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存在着趋向权威的心理。信息模式若具有权威效应, 则可以顺利快速传播。“凡客体”源于韩寒的振臂一呼, 满足了人们的趋炎心理, 由此响应者众, 语言单位加快了其传播速度, 最终成为强势模因也就不难洞见了。

总结

一方面, 作为国内一个较新的理论, 模因论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使用, 来解释不同的语言现象。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 一个语言单位得到复制, 在一定时期成长为强势模因, 形成了人和语言的互动模式, 加速了语言的发展和进化。

另一方面是群体思潮的不可预知性。妙手偶得, 却借助传媒推手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宣泄狂潮。看看图, 读读字, 俨然成为一种现当下特有文化娱乐方式, 由此而产生的蝴蝶效应, 恐怕连始作俑者也未曾料及。网络的突飞猛进告诉世人, 如今的成功早已没有了所谓的即定规则, 剑走偏锋, 琵琶反弹也大可以收获一鸣惊人的效果。“凡客体”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出的一朵奇葩, 起初它作为且仅作为商业推手的杰作, 传播过程中却因为吻合了当下社会人群隐秘的多种心理, 而一时蔚然成景。

作为一个强势模因, “凡客体”的复制、传播是成功的。所以用模因理论去阐释一个流行词句的复制、传播方式, 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规律, 创造强势模因, 更好推广应用语言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冉永平编著, 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Dawkins.卢允中, 张岱云, 王兵译.自私的基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3]刘润清编著, 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2005 (6) :56-66.

[5]何自然, 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 (2) .

[6]吴燕琼.国内近五年来模因论研究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9 (3) .

[7]刘桂兰.李红梅.从模因论角度看XX门”现象[J].外语学刊, 2009 (2)

[8]刘冬玲.模因论视角下的“吧”族外来新词浅析[J].文学教育, 2010 (12)

论诉讼时效的客体 篇6

一、诉讼时效的客体

诉讼时效一词一般在两种含义上使用, 一种含义是指诉讼时效法律事实, 一种含义是指诉讼时效制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都将使诉讼时效的客体的概念不能成立。如果从诉讼时效制度的角度讲, 诉讼时效是一项法律制度, 当然存在适用这一制度的对象与范围, 我国称之为调整对象或适用范围。而客体是指权利主体享有的权利和负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诉讼时效既非权利, 也非义务, 也就不存在诉讼时效的客体了。如果从诉讼时效法律事实的角度讲, 诉讼时效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一种事实, 而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本身。可适用于诉讼时效制度的民事权利的不行使, 只是诉讼时效法律事实的构成要素之一, 当然也就不能将该民事权利称之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在我国法学界, 客体是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 是指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与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关系, 而诉讼时效只是权利义务变动的法律事实之一, 既然诉讼时效不是法律关系, 诉讼时效的客体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诉讼时效的客体实际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何种民事权利能够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在这一点上学者一般不存在分歧, 而无论诉讼时效制度能够适用于何种民事权利, 该民事权利都是作为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而存在的, 如果将能够适用阿诉讼时效制度的民事权利称为‘诉讼时效的客体’, 就有可能混淆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这两个不同要素, 而引起语义上的混乱”。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诉讼时效的客体其实是不存在的。那么理论界一直所争议的诉讼时效的客体到底是实体权利还是诉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无论诉讼时效的客体是请求权、财产权、诉权, 还是我国的胜诉权, 其实质上都谈论的是诉讼时效适用于哪些权利的问题, 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是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的问题 (有些学者认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就是诉讼时效的客体) 。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我国对诉讼时效的立法集中在《民法通则》、《合同法》之中。《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 规定了普通诉讼时效。但是我国法律并未对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即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做任何的规定, 致使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依据学者考察, 英美法上的诉权是随着救济种类的增加而增加, 从而进入实体权利领域而获得请求权的外观的, 因此, 英美法系诉权具有大陆法系同等的功能。而在债权关系上发生的各种请求权与债权是同一的, 可互为表里, 互相替代。惟诉权自我国为程序法上的权利, 而债权范围上较为狭窄, 因此, 请求权得到了判例和学说的一致认可。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尽快行使自己的权利, 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请求权。因此, 我国应将诉讼时效的客体限定为请求权的范畴。

请求权是指得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请求的类型很多, 如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知识产权请求权以及人身权请求权等, 但对于这些请求权是否都适用诉讼时效, 怎样适用, 不论是立法上还是学界都有很大的分歧, 下面对其进行初步讨论。

1、债权请求权

债权是指在特定的主体之间的得请求为特定给付的权利, 可以发生在民事、刑事、行政和经济等能够产生债的所有领域。但按照通说它包括合同债权、侵权债权、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引起的债权等。债权请求权是一种独立的权利, 不依附于其他任何的权利, 所以无论是原权利 (请求权) 还是第二性的请求权, 当其受到侵害时都符合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 可以适用之。

但是否所有的侵权请求权都适用于诉讼时效呢?有些债权请求权不存在期限问题, 如基于储蓄关系产生的债权, 债权人的请求权不因时效而消灭。

2、物权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适用于诉讼时效, 学界看法不一, 大多数认为物权属于绝对权, 不适用于诉讼时效, 所以基于物权产生的请求权也不适用诉讼时效。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太过武断, 应区别对待。需要经过登记公示的物且经过登记公示的, 不适用诉讼时效, 因为已经登记, 则较易证明, 不会发生较多纠纷。而不需要经过登记公示的物, 一旦其受到侵害, 若物权人不及时采取救济措施, 时日一长, 则较难证明, 不利于取证和举证, 亦不利于交易效率和安全, 应当适用诉讼时效。

3、知识产权请求权

知识产权主要指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 但我国现行法律中仅对专利权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进行了规定。最高法院《专利案适用法律的规定》第23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 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二年起诉的, 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 在该项专利权有效期内, 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 侵权损害赔偿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可见, 法律上对专利权的保护与一般侵权的保护相同, 但令人费解的是与专利权性质相同的商标权和著作权却没有规定诉讼时效。

与债权请求权不同的是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人身性, 所以在适用诉讼时效时应当对之作出相应的规定, 即涉及侵犯知识产权中人身权性质而产生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以利于保护知识产权人同时起到维护善良风俗的作用。

4、人身权产生的请求权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 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同, 应对其特性作出相应的规定。

(1) 基于人格关系产生的请求权。人格是人之所以是人的资格, 是人的尊严和价值所在。人格权具体: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等。但并不能因人格权的人身性便一味的肯定所有的人格权都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应当以人格权产生的请求权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 若以财产利益为请求, 如要求财产赔偿, 则适用诉讼时效;若以精神性利益为内容, 如因名誉受损而请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则不适用诉讼时效。

(2) 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请求权。所谓身份是指自然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主要指亲属和婚姻两种。基于身份关系发生的请求权有抚养、扶养、赡养等请求权, 由于其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为维护人的生存所必需, 若适用时效制度, 则不利于对自然人的保护, 所以, 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当然, 请求权不只是以上几种, 在此仅对几种重要的请求权予以阐述, 其他相关的请求权不再赘述。诉讼时效是民事制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澄清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客体, 诉讼时效范围) 是研究该制度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马俊驹, 余廷满.民法原理 (上) [M].1988:87, 326.

[2]王泽鉴.民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515, 512.

[3]程啸, 陈林.诉讼时效客体[J].法律科学, 2001.

[4]王利明.违约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民间审计客体:一个理论框架 篇7

关键词:审计客体,民间审计机构,企业组织审计,公共组织审计,NGO组织审计

一、引言

民间审计机构对谁进行审计呢?这就是民间审计客体问题,它是民间审计制度建构的重要内容。从世界各国法律及惯例来说,各种组织的外部审计机构有相对稳定的分工,公共组织由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企业组织及NGO组织由民间审计机构审计,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相关条款,基本上也体现了这种分工。然而,现实生活已经表明,民间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对公共组织进行审计,也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对内部审计范围的内部单位进行审计,似乎民间审计客体并没有确定的边界。

现有文献缺乏对民间审计客体的直接研究,一些相关研究表明,民间审计客体的范围是广泛的,但是,总体来说,关于民间审计客体还是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建立这个理论框架。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相关文献;然后,分析审计客体的类型及各种审计客体的审计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民间审计的审计客体;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未发现专门研究民间审计客体的文献,相关研究文献有两类,一是研究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关系的研究涉及到二者的分工;二是研究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审计资源整合的文献表明民间审计机构可以通过业务外包的方式对政府审计客体和内部审计客体进行审计。

关于第一类文献,一些文献在研究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关系时,强调了二者的分工,基本的共识是,政府审计机关主要审计公共部门,以企业为主体的其他各种组织主要由民间审计机构来审计(刘静,1995;刘珣,1998;冯均科,1998;张胜莲,2002;谢志华,2008;刘静,2014)。关于第二类文献,一些文献研究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民间审计机构可以进入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贾云洁,2014;徐向真,2014;郑石桥,2015);有些文献研究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民间审计机构可以进入内部审计的业务范围,这些组织可以是企业组织,也可以是公共组织(郑石桥,2015;Pelfrey&Peacock,1995;王光远、瞿曲,2005);还有一些文献研究审计资源整合,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应该协调配合,这意味着民间审计机构可以进行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范围(张小秋,2005;车嘉丽,2008;刘玉波、桑海林,2010;张倩,2013)。

上述文献综述表明,民间审计机构的惯例性审计客体是企业组织和NGO组织,然而,也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进入公共组织。然而,总体来说,关于民间审计客体还是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建立这个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

本文拟提出一个民间审计客体的理论框架,其基本逻辑是,首先,审计客体有哪些类型;其次,各类审计客体的审计师是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民间审计机构作为审计师的审计客体有哪些,这就是民间审计客体,也是本文的研究框架。

(一)审计客体的类型

审计客体与审计需求相关,凡是存在审计需求的,一定会将一定的对象作为审计客体,所以,审计需求与审计客体同时存在。审计需求与委托代理关系相关,凡是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之处,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代理人可能存在代理问题,如果代理问题超过了委托人的可容忍程度,则委托人存在审计需求;凡是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之处,代理人也可能基于信号传递的目的而产生审计需求。所以,总体来说,虽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不一定会有审计需求,但是,审计需求离不开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审计需求产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从现实世界来看,委托代理关系有两种类型,一是外部委托代理关系,二是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前者是委托人在该组织之外(也许有些委托人参与该组织的营运,但是,至少有一定数量的委托者在该组织之外),企业组织的股东及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就属于这种情形,公共组织的创设者或上级部门与该组织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也属于这种情形,NGO组织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捐赠人、受益人和监管者)与NGO组织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也是这种情形;后者是组织内部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关系,上一层级是委托人,下一层级是代理人。

上述两种委托代理关系中都可能产生审计需求,源于外部委托代理关系的审计需求称为外部审计需求,其审计客体是整个组织;源于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的审计需求称为内部审计需求,其审计客体是下级管理层所领导的内部单位。综合以上分析,审计客体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表1的归纳,审计客体包括企业组织、公共组织、NGO组织及各类组织的内部单位。然而,现实生活中,经济责任审计是以领导干部个人作为客体,资源审计是以资源作为审计客体,环境审计是以环境作为审计客体,工程审计是以工程作为审计客体,政策审计是以政策作为审计客体。上述这些审计客体与各类组织作为审计客体是什么关系?上述这些审计客体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人作为审计客体,经济责任审计是这种情形;二是实物作为审计客体,资源审计、环境审计、工程审计都是这种情形;三是政策作为审计客体,政策审计属于这种情形。我们认为,自然人、实物、政策确实是审计客体,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客体,但是,这些审计客体通常离不开一定的组织,领导干部作为自然人一定是领导一定的组织,所以,在将领导干部作为审计客体时,一定是与其领导的组织密切相关;实物一定是由作为实物的资源、环境、工程来掌控或负责,所以,实物客体也离不开一定的组织;至于政策审计客体,政策也是由一定的组织来制定,并由一定的组织来执行,所以,政策也离不开组织。

综上所述,审计客体包括组织、自然人、实物、政策四种类型,而自然人、实物、政策都与一定的组织相关,以组织作为审计客体,涵养了这些审计客体。

(二)不同审计客体的审计师

以上分析了审计客体的类型,那么,不同的审计客体由谁来审计呢?这需要分别企业组织、公共组织和NGO组织、内部组织来分别分析。

企业组织由于其股权结构不同(是否有大股东),会影响股东是否有行动能力,大股东的性质不同(国有还是非国有),会影响股东是否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审计机构,所以,企业组织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由何种审计师来实施,呈现较为复杂的情况,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表2中,凡是属于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的国有企业,民间审计机构通常以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进入,从而使得国有企业也成为民间审计机构的审计客体。

公共组织由于使用公共资源,无论这种审计需求是基于外部利益相关者抑制公共组织管理层代理问题的次优问题的审计需求,还是基于公共组织管理层传递信号的审计需求,通常由政府审计机关来审计,也可以说,政府审计机关是政府作为委托人,为了审计公共组织而自己建立的审计机构。但是,由于政府审计机关和民间审计机关具有不同的专业优势,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公共组织的审计业务可以以业务外包的方式由民间审计机构来实施,这就使得公共组织也可能成为民间审计的审计客体。

NGO组织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通常无法建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同时,其资源也不属于国有资源,也就不属于政府审计机关的法定审计范围,所以,其审计需求主要是聘任民间审计机构来实施。NGO组织的管理层基于信号传递的需求,也可能产生审计需求,这种审计需求同样需要聘任民间审计机构来实施。所以,民间审计机构是NGO组织的主要审计师。

至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需求,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自己建立内部审计机构,二是聘任民间审计机构来实施。所以,各类组织的内部单位也可能成为民间审计机构的审计客体。

(三)民间审计的审计客体

以上分析了不同审计客体的审计师,民间审计机构可能的审计客体范围较为广泛,归纳起来,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总体来说,民间审计机构的主要审计客体是上市公司、非国有非上市公司、NGO组织,还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审计国有非上市公司、公共组织及各类组织的内部单位。

四、结论和启示

民间审计客体是指民间审计机构对谁进行审计,从世界各国法律及惯例来说,各种组织的外部审计机构有相对稳定的分工,公共组织由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企业组织及NGO组织由民间审计机构审计,本文提出一个关于民间审计客体的理论框架。企业组织、公共组织、NGO组织及各类组织的内部单位都是可能的审计客体,由于股权结构、股权性质及资源来源不同,企业组织的审计师呈现多样化;公共组织通常由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但是民间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对公共组织实施审计;NGO组织通常由民间审计机构审计;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需求通常由自己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实施,但是,民间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对各类组织的内部单位实施审计。总体来说,民间审计机构的主要审计客体是上市公司、非国有非上市公司、NGO组织,还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对国有非上市公司、公共组织及各类组织的内部单位实施审计。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之间虽然有相对稳定的分工,但是,民间审计的审计范围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具有成本效益优势,民间审计可以通过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进入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负责的范围——公共部门、内部单位。当然,这需要民间审计机构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来完成审计任务,并且还不降低审计质量。

音乐审美趣味的客体信息 篇8

音乐审美趣味客体是人的一种对象性存在, 它不能离开主体——人而独立存在。与审美客体相比, 音乐审美趣味的客体信息更具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并非否定音乐的“非倾向性”特征, 而是这样的对象, 对于人来说必然具有某种肯定的价值, 从而产生审美期待, 形成审美趣味。作为对象性存在的音乐审美客体, 它的审美趣味属性主要体现在音乐音响的基本组织元素和音乐音响的基本组织结构中。

一.音乐音响趣味的元素信息

“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而创造的丰富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3]音乐的美是“丰富有序的声音组合”, 美的体现在于“人的听觉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4]在音乐中, 构成音乐美及其表现特征的音乐音响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感觉形成的原动力。或者说, 所有音乐音响都体现着人类强烈的思维本源的辐射力。”[5]而它的基本构成元素包括音高、音强、音色、音长、节奏等, 具有各自不同的趣味。

1. 音高趣味

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 是音乐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音高具有低音深厚、沉重, 中音宽广、温和, 高音明亮、轻快的表现力, 无论人的歌喉, 还是器乐的发声体, 都有一定的音域限制。人类为了追求音乐审美表现丰富性与广泛性, 不断在实践中扩大音域。但是, 作为音乐艺术的音高范围必然要限制在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主要受到人类生理和审美需要的制约。一般在16-20000赫兹内的范围内, 人的音高感受最为敏感。[6]由此, 在敏感区域内的音乐作品, 其审美趣味表现就比较明显, 也容易使主体产生音乐审美趣味倾向, 这是因为, 在这一音域内的作品, 它的音高范围最能被主体接受, 这是人类基本听知觉属性的制约。

2. 音强趣味

“音强是由振动幅度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 它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要意义。”[7]音强的变化是音乐表现丰富性的重要因素, 任何具有表现力的音乐都包含丰富而细腻的音强变化, 没有强弱变化的音乐听上去枯燥、平淡, 很难谈得上艺术表现力。更大的音强范围与更细腻的音强层次控制, 是人们丰富与加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艺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从西方早期的古钢琴到现代钢琴, 从海顿、莫扎特时代单管编制的管弦乐队到马勒、理查·施特劳斯、肖斯塔科维奇所惯用的大型交响乐队, 可以说音乐史上每一次乐器改良和乐器组合的扩展, 都包含着音强范围的扩大与控制精度的改进, 这种发展倾向实际上是人们追求更加具有震撼力和细腻度的音乐审美趣味的驱动。

审美主体自身情况对音强感受的影响很大。不同人对相同声音的音强体验存在着差异, 特别是对音强的可接受差异很大, 这就决定了有的人喜欢音强较弱的夜曲, 有的人却在D J舞曲中得到愉悦。音强的强弱能够使不同审美趣味的人产生符合自己需要和趣味标准的审美快感。

3. 音色趣味

“音色是由物体振动状态决定的声音听觉属性”。[8]人们由于生理构造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声音色, 不同的乐器也因材料、构造的不同产生自身独有的音色, 还有当在同一乐器的不同音区使用不同力度和方法演奏也会发出音色差异的声音。音色是音乐中最具辨识度的基本元素, 往往可以根据一个人的音色特点而确定他音乐表现力的独有价值, 这就是当前流行歌坛重歌手音色特性的原因。因为, 具有个性音色特征的歌手能够明显的区别于其他歌手,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声音诠释方法, 在歌坛上树立鲜明的个人声音特点, 从而得到大众的喜爱。不同声音特色的歌手拥有不同的审美群体, 是因为他们的音色能够满足听众的音乐审美需要, 也就表现为个人的音乐审美趣味形式。

4. 音长趣味

音长又称音值, 它是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音长是声音的时间属性, 一首作品就是由不同时间长度的声音组织起来的。”[9]它主要体现了音乐的时间特性。在音乐的时间中, 音的长短能够引起人不同的审美情绪和联想。一般来讲, 长音能够使人产生舒缓、悠扬、空荡的感觉, 这是因为长音对应的速度是缓慢的, 在听觉上就会造成对慢速运动的联想和感受;时值短的音对应着快的速度, 会把人的情绪引入兴奋与欢快的情境。由此, 对柔美音乐偏爱的人就会具有音长较长的音乐审美趣味, 对激情音乐偏爱的人则会形成音长短促的音乐审美趣味。

5. 节奏节拍趣味

节奏是音响结构中的时间范畴, 虽然它是音乐的基本组织元素之一, 但是它并不是音乐所独有的, “人体及外部世界在时间上有秩序的活动与变化”都具有节奏, 它的本质是“人对事物在时间中有序变化的特征的心理体验”, [10]节奏实际上是音在时间上有序的组织形式, 它创造了一种可听的时间对象, 体现了人对时间的控制和把时间具体化的愿望。音乐的节奏的审美和实用功能是非常广泛的, 不仅可以和声音组合形成有序、丰富的长短组合的变化, 而且, 节奏可以单凭自身构成完整的听觉审美对象———音乐作品。不同民族的节奏形态具有不同的特色, 这是人类对节奏美追求的多样化的表现。不论节奏性较强的音乐还是较弱的音乐, 它们都能刺激人的听觉感受, 引起审美快感, 只是前者能够产生的趣味形式是激动的、热情的;后者产生的趣味形式是舒缓的、惬意的。

“节拍在音乐中的作用和在生活中一样, 它是一种度量:各种事物在其中相继发生。因此, 在音乐中, 它表现了情感的或生理上的兴奋状态。”[11]音乐中的节拍具有律动强弱交替的特征, 它体现了节奏的有序性。“节奏与节拍在整体上不仅呈现出一种相互对立与分离、相互作用与互补的关系,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 这二者在一个特定层面上还相互包含, 互为印证。”[12]然而, 不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 其中都有为了追求丰富的听觉感性需求而产生的不规则律动的节拍, 这种审美效应也是人的音乐审美趣味的表现。

以上就是音乐音响的构成元素产生的音乐审美趣味特征, 无论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 也无论任何时期、形式、风格、体裁的音乐都是由这些基本要素组成的。但是, 他们的单独存在是不能够真正满足我们对音乐美的需求和趣味标准。

二.音乐音响趣味的结构信息

音乐音响基本组织结构是在上述不同基本元素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 与音乐音响的基本组织元素相比, 它的基本组织结构在趣味上具有更为丰富、多变的审美属性。

1.旋律和声的趣味

“旋律是由不同音高的乐音在时间中有序出现而构成的音乐形态。”[13]它的组织结构有音高关系, 体现为横向音程关系;节奏因素, 体现为强弱的基本规律, 也即节拍关系。旋律的组织规律丰富与多样性是音高关系结合节奏因素造成的。

音乐作为最善于表情的艺术, 它获得表情性最关键的载体就是旋律。作曲家将旋律作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是看中了富有表现力的旋律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与丰富的感情体验。人类表现的各种情绪体验与优美、高亢、粗野、怪异的旋律的组织形式对应, 应该认识到, 旋律是人类自然的音乐审美趣味倾向对音乐要求的表现。虽然, 自欧洲浪漫主义之后的音乐发展史中, 对旋律的重视和使用都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 特别是现代音乐中各种音乐元素的突出实用, 但旋律毕竟在音乐表现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和声是一种“两个或多个不同高度的音同时发响的音响现象”, [14]作为音乐音响结构是指和弦、和弦关系、声部进行等原则在展开、运动过程中的实际音响结构所产生的效果。从和声的整体结构看, 它包括结构的来源、结构形式和结构进行三个方面。在申克分析理论中, “结构的基本形式称作基本结构 (fundam ental structure) , 是由结构低音与结构线条或称作基本线条 (fundam ental Line) 两种成分组成。”“结构低音是将垂直泛音列展成平面连接而构成”, “基本结构线条是将主和弦音作为开始音, 在和弦音之间加入经过音下行级进而构成。”[15]结构形式则是在此基础的扩展, 而在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加入和弦音后就成为和声进行。

不同的音高组合产生出不同的和声效果。不同音高结合能给人以不同的协和感, 有的纯净、有的丰满、有的空洞、有的混乱, 有的嘈杂, 这种丰富的变化效果常被称为“和声色彩”。协和的音响使人产生悦耳的感受, 是由听觉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因此民间音乐中的和声特点就是协和。在欧洲格里高利圣咏中最早发展起来的和声几乎只使用协和度最高的八度、四度、五度和声, 以使人产生协和、纯净的感觉, 进而象征宗教的纯净、崇高、神圣与心灵的和谐。和声的演变历史告诉我们, 人类并非只能从“协和”中找到美, “不协和”同样具有自身的审美表现力。和声属于音响结构中空间的范畴。现代作曲家门具有新的空间观, 他们认为, 每一首非传统作品, 都以乐音和非乐音开拓着自己的空间。如此带来人的音乐审美趣味相应的变化和多样。协和、丰满使人产生安静、平和的心理体验, 但它较少紧张感。紧张感不仅是人类精神活动与情体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使音乐作品获得发展动力的源泉。为了更充分地满足音乐审美多样化的需要与深刻的感情表现, 音乐中需要使用不协和的和声。

“复调是两条以上的旋律同时独立进行的音乐形式。复调首先具有旋律的各种特征, 由于两条旋律不是随意组合的, 而是按照一定的和声法则结合的, 因此它同时又具有和声的某些形式特性。”[16]由于复调是多个旋律组合而成, 因此在结构上具有旋律横向进行的推动力, 产生了更为丰富与复杂的旋律表现性;而它又是按照一定和声法则的结合, 便得到了和声纵向张力的推动力, 构成一种具有很强张力的音乐手段。这就使得音乐在纵、横方向的的发展获得十分丰富与复杂的音响效果。西方专业音乐发展至今, 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复杂的音乐音响结构形式, 是与多声复调的音乐思维难以分开的。

2.调式调性趣味

“调式是由构成音乐基本音列各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所体现出来的结构特征”, [17]它是一定的有组织的乐音体系。这些乐音组织成为相互制约具有主从关系的有机整体, 具有不同的倾向性和调式色彩。而其主音的绝对高度的变化就是调性运动。和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做各音级单音之间关系的延长和扩大, 调性之间的关系又是和弦关系的延长和扩大, 属于高一个层次的乐音体系。历史上, 中西方音乐发展中出现过多种多样的调式, 如中国的五声性调式、欧洲的大小调式、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俄罗斯民间音乐的自然小调、我国的宫商角徵羽调式等。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表情性趣味倾向, 大调容易给人积极、明亮的审美趣味特征, 小调则会使人产生消极、沉闷的趣味感受。作曲家在作品中使用大小调的比例可以使我们对大小调的趣味偏爱有一些直观了解。在他们的钢琴作品中, 小调的百分比“海顿-24、莫扎特-16、贝多芬-44、韦伯-25、舒伯特-26、门德尔松-75、肖邦-92、舒曼-58、勃拉姆斯-77、格里格-99、雷格-76”。[18]不同调式的使用反映了音乐文化的差异, 是人追求多样的风格和审美韵味的重要表现。

调式的音高就是调性。因此, 改变整体音高, 在调式不变的前提下, 音乐的调性就会发生变化。其意义主要在于适应音域和增强音乐表现力。调性的组合与对比在古典音乐的矛盾、统一与发展逻辑上, 表现的尤为突出。转调、离调是调性在音高方面的变化推动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能造成音乐中紧张度的上升和情绪的激烈变化, “如果说调式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是使音乐音响获得统一的话, 那么调性的变化在音乐结构中的审美功能就是使音乐音响在统一的前提下获得变化性与丰富性。”[19]一般而言 (不包括无调性音乐, 如现代音乐) , 调性音乐最能符合人类自然的听觉审美需要, 代表了绝大部分审美主体的趣味标准。

3.配器的趣味

配器就是把各种具有独特音色的乐器 (包括人声) 进行组合、配置、产生新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艺术构思。不同乐器的音色特征和音域范围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配器的责任就是根据音色特点合理、有效地配置, 组合出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其间包括注意音响的平衡感, 音色的融合性、和声效果, 合适的选择具有不同表现性的乐器, 对比和统一的有机运用。在配器的发展过程中, 加入民族特色的乐器和乐队规模多变, 成为音乐审美趣味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趋势。

4.曲体样式的趣味

在不同的音乐文化中, 由于人们对音乐形态不同的审美趣味倾向, 而产生的曲式类型是多样的。“在欧洲音乐文化中, 最为普遍的结构形态是两端呼应的三段体结构, 而中国传统音乐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态则是多段连缀体。”[20]这是不同民族对作品曲式结构的审美趣味差别。

上一篇:节能实验下一篇:生产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