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

2024-10-19

一次别离(共6篇)

一次别离 篇1

如果不是因为华语市场9600万美元的大制作电影 《金陵十三钗》在“申奥”路上被30万美元小成本电影 《一次别离》半路拦截, 弄得铩羽而归, 国人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去关注这部伊朗电影。在全球电影人眼里, 《一次别离》几成了“神作”的代名词, [1]该电影横扫各大国际奖项, 获2011年第61届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至今, 影片仍在全球影迷中持续着热度。

“我不在意我父亲是否还认识我, 只要我知道他是我父亲就行了。”

“我决不能发誓, 我不能要他们的赔偿金, 那样真主会惩罚我们的女儿的。”

这是《一次别离》中的台词, 这些朴素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有观点认为这部电影并非赞美人性也非思考人生, 而是一则关于国家的寓言, 认为护工瑞茨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底层的受宗教束缚的群体, 而影片中两个迷茫的孩子特梅和索玛娅则代表着伊朗迷茫而困惑的未来。[2]但笔者却认为这部影片能持续热度的根基就在于它让观众看到了在窘境中挣扎的人们所展现的人性之美。本文将围绕这一点来做具体阐述。

一、一部关于别离的朴素电影

西敏为了给女儿特梅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想带着丈夫纳德和女儿一起移民, 但是纳德因为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人照顾, 坚决反对移民, 西敏只好到法院起诉离婚, 法官驳回了西敏的离婚请求。西敏独自搬到了娘家。纳德因为分身乏术, 雇佣了一个年轻女护工瑞茨。瑞茨是个虔诚的教徒, 对于给生活不能自理的纳德父亲换裤子和洗澡等问题, 她感到禁忌重重, 加上有孕在身, 还有个年幼的女儿跟在身边经常添乱, 瑞茨感到疲惫不堪。第二天, 瑞茨由于腹痛需要立即去看医生, 于是她将纳德父亲绑在床上就出门了。纳德回到家, 发现父亲被绑并跌在地上差一点死掉, 同时还发现家里抽屉里的钱也少了 (他怀疑是瑞茨偷的) , 暴怒之下, 他将瑞茨推出家门。当晚, 瑞茨流产住院, 瑞茨的丈夫哈特德将纳德告上了法庭。法官告诉纳德如果他是在知道瑞茨怀孕的情况下而将她推倒, 他就构成了谋杀罪, 就要坐牢。纳德否认知情, 反过来控诉瑞茨把他父亲绑在床上而私自外出的行为。一旦证据确凿, 瑞茨也将面临牢狱之灾。于是双方各执一词, 两个阶层之间爆发激烈对抗。

最后, 纳德出于对瑞茨一家的同情撤掉控诉, 同时做出妥协愿意对瑞茨一家进行巨额赔偿, 惟一的要求是让瑞茨手按《古兰经》发誓。面对《古兰经》, 瑞茨不敢撒谎, 并讲出实情:她的流产实际上是由车祸造成, 而车祸的原因是瑞茨去街上寻找走失的纳德父亲。真相已经大白, 生活恢复原位。然而, “别离”最终还是要到来。影片的最后, 纳德与西敏再次来到法院离婚, 影片在响起的音乐声中结束, 导演用开放式的结局把选择留给了观众。

二、小成本里的大情感

吴宇森曾经在分析自己的大片《赤壁》失利的原因时悲痛地说:“中国电影已经陷入‘大片情结�, 现在的大片, 以为千军万马就是大片, 我的《赤壁》也犯同样的毛病, 我们请来了好莱坞的特技专家, 韩国的特效专家, 还有内地和港台的艺术人才来共同合作, 但剧本比较薄弱, 太多的篇幅放在场面上, 故事缺乏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 这是功力不足。”[3]

与所谓的大制作、大场面、大特效电影相比, 《一次别离》算得上是一部“简陋”的小成本电影, 总共只花了三十万美元。没有高科技大场面, 也没有超级明星。 然而, 这样一部表面看上去没有任何一点“星光”的电影, 却能收获各项大奖, 打动了挑剔的评委和观众, 成为经典, 笔者认为其靠的就是小成本里的大情感。

(一) 不着痕迹的爱情

对于人类永恒的情感“爱情”, 导演似乎并没有专门去表达, 从电影中两对夫妻的现状 (一对要离婚;另一对丈夫对妻子有暴力倾向) 也让人看不到爱情的美好和希望, 但观众们仍然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感受到爱情的力量。

西敏与纳德。第一, 西敏在离婚法官和护工面前都坚决的说纳德是一个好男人, 极力维护纳德的形象;第二, 在获知纳德被护工瑞茨告到法院, 因交不起保释金而只能被法院监禁, 西敏立刻把纳德父亲接到自己娘家照料, 第二天又即刻拿娘家的房产证去作抵压, 保释纳德。如果不是有爱情基础, 一般人很难做到如此患难与共。哪怕即将离婚, 爱情仍给人强大力量。

瑞茨与哈特德。为了替丈夫还债, 挣钱度过家庭难关, 已怀孕四个半月的瑞茨瞒着丈夫外出打工, 自己再疲累也没有一句怨言。如果不是深爱自己的丈夫, 又如何能做到如此无怨无悔, 风雨相携。

(二) 感人至深的亲情

相比较于“爱情”元素的不着痕迹, 导演用了较多精巧质朴的手笔去“以小见大”地表达了感人至深的“亲情”。

纳德与父亲。纳德宁愿离婚也不愿意跟西敏移民, 其原因就是不想抛下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这一条以“孝” 为主的亲情线一出来便击中了观众的内心, 这背后是一份用爱坚守的难以割舍的亲情;纳德回家看到父亲双手被绑, 跌倒在地, 心痛不已因而愤怒推向女护工, 等等, 亲情的自然流露与现实无奈的纠结让观众不由感同身受。 古今中外, 各种宗教, 各家学说, 都不约而同地把“孝道” 尊为人伦之首。以孝为主的亲情是纳德坚守的做人底线, 哪怕牺牲爱情也不能抛弃父亲;以孝为主的亲情也深深地撞击着全天下为人子女的观众的灵魂。

特梅与父母。尽管才11岁, 特梅已经懂得了利用亲情进行“博弈”。她爱爸爸, 也爱妈妈, 她希望他们三个人生活在一起。西敏第一次搬离家时, 特梅选择留在她爸爸身边, 因为她知道, 只要她不走, 她妈妈肯定还会回来。这种亲情“博弈”对一个11岁孩童来讲相当无奈, 也非常残忍。为了不让父亲入狱, 从不撒谎的特梅在法官面前也选择了撒谎, 这也许是她平生撒下的最大谎言, 这个谎言让她内心痛苦, 一边是亲情, 一边是孩童像白纸一样的纯洁世界, 两者的矛盾与纠结倏忽间让那一片纯白渐行渐远。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成人走过的成长之路。

如果说特梅为了亲情在法官面前撒下平生最大的谎言, 是她向纯洁的孩童世界作痛苦告别, 那么影片最后特梅不得不在法官面前做出跟随爸爸还是妈妈的艰难抉择, 则是她屈从于现实生活向幸福圆满作的痛苦告别。 一个还有两个月就满11岁的女孩, 有着快乐的童年, 幸福的家庭, 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告别, 当特梅泣不成声难以说出心中所择的时候, 观众们隐忍又悲痛的情感也开始爆发。在这样的巨大爆发中, 导演把特梅的选择权留给了观众, 其实也是把残酷的灵魂拷问留给了成人。当然, 电影中关于“亲情”的描述还有很多, 例如为了女儿能有个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西敏宁愿舍弃眷念的丈夫执意移民;为了不给女儿的生活带来罪恶, 瑞茨不敢在《古兰经》面前发假誓从而获得能解救她们一家于水深火热中的巨额赔款等等。影片让我们感叹:亲情在我们灵魂的最深处, 永远难以割舍。

(三) 温暖人性的友爱

《一次别离》整部电影都围绕着别离的无奈, 谎言的纠结, 亲情的心碎等主要场景展开, 镜头充满灰冷阴暗之感, 但导演仍没忘记用几笔淡淡的“友爱”来提升一下人性的温度, 给人深深的人文关怀。

镜头一:一贫一富两个家庭三代人开心玩球。电影开场没多久, 即出现了纳德、老年痴呆的爸爸、女儿特梅、 女护工瑞茨的女儿一起玩球的快乐场面。三代人, 来自本没有交集的一贫一富两个家庭, 没有误解怨仇, 没有病痛折磨, 大家都笑的开心无比, 想必观众都希望这温馨动人的场面能够永远持续。

镜头二:公交车上的友爱。瑞茨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出现了头晕目炫的症状, 当时因为车里拥挤她没有座位只能站着 (她年幼的女儿坐着) , 而旁边的陌生乘客看到后, 让出位置给她坐下, 劝她好好休息保重身体。笔者相信, 这个场景的安排导演除了要表达瑞茨肚痛为她后面的流产埋下伏笔之外, 还通过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细微观察, 敏锐的捕捉了这个群体之间朴素自然的人文情感, 让人温暖感动, 同时也让感叹社会越来越冷漠、 跌倒了也没人搀扶的观众审视自己的内心。

镜头三:邻居太太的温暖之手。住在纳德一家楼上的邻居太太肯定也属于这个城市的富有之人, 她骨子里应该是对护工瑞茨有着阶级偏见的, 这从她两次对瑞茨的警告就可以看出:一次是警告她别迟到;一次是警告她别把垃圾漏在楼道上。但是当瑞茨被纳德推出家门, 跌倒在楼梯上伤心痛哭的时候, 邻居太太却毫不犹豫的向瑞茨伸出了温暖之手。相比较于纳德暴怒的推搡之手、 特梅默默的关门之手, 邻居太太伸出的温暖之手是那么及时和让人感动, 这份关心问候超越了阶级偏见, 完全出自人性的那份本能。

镜头四:丈母娘的无私援助。西敏与纳德已经处于分居状态, 两人随时就要离婚, 而丈母娘与这个女婿之间也即将没有任何关系, 按常理, 此时的丈母娘对女婿肯定是疏远冷淡的。在得知纳德被告上法院可能要入狱后, 丈母娘非但没有落井下石, 反而热心地去法院看望他, 还把自己的房产证拿出来作抵压, 解救女婿, 这份无私的感情也让观众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一次别离》里的“友爱”的镜头还有很多, 比如尽管对瑞茨把老人独自绑在家里的行为还气愤未平, 但纳德和西敏听说瑞茨流产住院后, 立刻赶去医院看望她, 正是这一善良的举动带来了后面故事的高潮, 也差一点毁掉了纳德的后半生。

(四) 涤荡灵魂的信仰

如果导演仅仅为表达普世伦理之下的亲情、友情、 爱情, 那么《一次别离》这部电影还不足以给人强大的心灵震撼。可贵的是, 导演把人性的情感放到了信仰之下, 使电影足够撞击心灵, 涤荡灵魂。

信仰让人心向善, 因为信仰, 我们看到电影里出现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不管是法官还是平民, 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 也不管是成人还是孩童, 大家都用“善”维护着自己做人的准则与社会的秩序。在“善” 的基调下, 影片中惟一的两次暴力行为也并没有让观众感受到人性有多么的丑恶。一次是愤怒的纳德推向有孕在身的瑞茨, 观众一面同情可怜瑞茨, 一面又觉得纳德因为父亲被绑受伤而做出的愤怒行为情有可原;另一次是瑞兹的丈夫哈特德在医院里得知是因为纳德推了瑞兹而导致其流产后, 粗鲁的打向纳德, 哈特德的疯狂举止, 应该看作是一个男人失去孩子的愤怒, 虽然过激, 但并非不可理解。从中可见该片多重困境中的“私欲”或泄愤行为总是透漏着一定的“合情性”, [4]这都应归功于宗教信仰的劝善力量。

因为有信仰, 善良的心在面对“诚实与谎言”的纠结挣扎时会痛苦和不安。当纳德说了谎, 护工瑞茨说了谎, 女教师说了谎, 女儿特梅说了谎, 他们都受到了内心强烈的谴责。信仰越虔诚, 对说谎行为的谴责与痛苦就越深, 这一点在护工瑞茨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相比较于富有家庭出身的西敏的独立光鲜,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瑞茨面容暗淡憔悴, 但她虔诚地信仰真主, 热爱生活, 热爱她的丈夫和孩子, 任劳任怨地尽她所有的力量让全家生活下去。但是当要求她手按《古兰经》发假誓, 从而获得改变他们生活现状的赔偿款时, 她却选择了信仰, 选择了诚实, 这也成为影片最精彩的高潮部分。信仰的力量, 让人心生敬畏。虔诚的教徒瑞茨深信说谎会受到惩罚, 谎言会对自己的女儿不利。她可以忍受生活带给她的穷苦、苦难、不公甚至责骂, 却无法做到用一个没有人能戳穿的谎言来改变苦难, 获得美好。信仰使她坚守着善良与诚实, 她热爱家人, 希望她们一家人能安静纯洁、 没有罪恶地生活在一起, 这是她心灵上最大的圆满和幸福。

三、结语

《一次别离》被国际电影评论家定义为“新现实主义电影”。[5]“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宗旨就是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强调日常性、纪实性的美学原则。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伊朗这个宗教色彩浓郁的国家, 甚至无法深刻体会和全面理解这个国家的民众在信仰面前坚守向善和诚实的做人准则, 但剧中普通人在当代生活中, 面对各种情感的纠结和困境、以及信仰与人性的矛盾和冲突时所表现出来的朴素力量与美丽心灵, 却能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产生共鸣, 同时审视自己的内心, 深刻的反省。

参考文献

[1]兰波.《一次别离》中国启示录:电影需人文忧思和当下关怀[EB/OL].凤凰网, 2012-11-20.

[2]卢茜.生活的片段, 国家的寓言——电影《纳德与西敏:一次别离》主题分析[J].戏剧之家, 2014 (09) .

[3]何玉新.大制作难敌小成本国产影片何去何从[N].天津日报, 2013-07-03.

[4]唐灿灿.从《别离》透视伊朗文化中的善性表达[J].电影文学, 2013 (11) .

[5]肖鹰.《十三钗》与《一次别离》的距离:人性[N].东方早报, 2012-02-28.

一次别离 篇2

看到片中人在这件小事上的备受挣扎,不敢因撒谎获利从而害怕受到惩罚,抑或必须撒谎逃避宗教道德,从而选择屈服顺从生存法则,看到他们的战战兢兢,我不自觉地面红耳赤,因为无绝不敢对《古兰经》宣誓,因为我撒下了无数个谎言,更因为我都没有任何对《古兰经》宣誓的资格,中国的知识青年,新一代的大学生,与伊朗的普通市民相比,在信仰道德上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至于信仰、道德、法律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似乎并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的确该是各不相同的。

先说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确立的用来维护社会秩序,惩罚坏人保护好人,对于社会而言,他是一个不可触碰的高压电网,更多的是惩罚性的手段,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更替之时,总会用严苛的法律来束缚众人。诸如先秦御六国,韩非的法家思想自此一脉相传,明太祖也提出乱世用重典从而确立了明朝的基本治国思想。

更有甚者,像哥伦布的航道滑向美洲,飞翔的荷兰人来到非洲,日不落帝国降临印度,先进社会对落后社会的殖民都是用法律来统治人民。所以后的绝对实力的统治者都愿意用法律这种简单粗暴的工具来使人民臣服。同样无秩序的地区也必须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增加犯罪成本,从而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而道德和信仰似乎是一下子难以分辨的东西。自然规律当称之为道,按规律办事可谓之德,它是一种社会规范,从源头来看该是人心中的良善。而信仰在我看来就是所有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他像一个万能的标准,能够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在中世纪的欧洲和现如今的伊斯兰国家,宗教的力量绝对凌驾于政治之上。比如现在的伊朗,若得不到宗教势力的支持根本无法当选总统,更何况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势力可以肆意抹杀政治首脑和科学领袖。这里的宗教信仰被有心人利用从而从根本上统领人们的心灵,如果说法律之下是臣服,宗教信仰的力量则是彻底的征服和顺从。

但信仰本身是纯洁无暇的,从根本上是教导人们追求美好,成为信、愿、爱的善良人,当信仰脱下政治权利的外衣,它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人生法则,指导我们弃恶向善,树立我们的羞耻观,增强正义感,从《孟子》中也能找到根源叫做“养浩然正气”信仰是一种底线,能告诫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信仰,或者说没有信仰,共产主义那不算,因为在我做事做选择时可从未把共产主义放心头,不只是我,现在天天曝光的贪官污吏,违法乱纪的那么多共产党员心头也没有共产主义的影子更何谈信仰。但凡是有一点信仰,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在网络上秀下限,“彭宇”也只会是个平凡普通的名字,“小悦悦”也只是个天真美丽的小女孩„„

难道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就没有进化出一个叫做“信仰”的东西吗?

独立、自强、自由、平等、礼和义、博爱这些源于先秦百家并流传千年不朽的东西该被我们奉为核心价值,也该以此规范我们的生活。信仰是一个标杆,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找,一个学习的典范,一位人格值得称道的兄长都足矣,简单的效仿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老人摔倒在马路上,耶稣会去救,默罕默德会去扶,我们所标榜的人也会去帮忙,那么我们也应当从容上前,不只是当仁不让的责任,更是纯粹的对生命的敬畏。

信仰和道德,本身只是社会自觉和公民意识的觉醒,但仍然需要法律的辅助。在美国,路人在地上无意识的摔倒,失去心跳呼吸,作为第一目击者的人必须去施救,并指挥众人,必须马上实施心肺复苏术,如果像如今的国人那样熟视无睹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用法律去

约束,让道德和信仰成为主导,这才是我所向往的国度。

片中有个值得玩味的地方,瑞茨一家贫穷但却坚守着《古兰经》教义,不愿也不敢去撒谎,特德一家相对富裕生活无忧,但特德却在教义的灰色地带游走,是否是生活的高品质,金钱的富足腐蚀了人们的信仰,我也不太清楚,因为在片中每一个人物都没有错误,这只是信仰、法律、道德、亲情在现代社会中所必然的碰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过在中国倒确实越富有的人越没有底线,越要凌驾于道德法律之上,中国人没有信仰,金钱就足以控制国人了。

所以不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缺少需要的信仰需要在21世纪好好补补课了。

至于中国当代大学生该怎么做的,这更是个有趣的问题。

有道德的人不回去标榜自己的行为,因为有会人批评这是伪善,是虚假,是说说而已也证明不了什么,所以你去问别人老人摔倒扶不扶是个没什么价值的问题,事情是去做的,空谈误国罢了。

该怎么做也很简单,你盯紧我,看着我的所作所为就好了,你觉得对那就效仿,并对那就指责,我很难保证自己以后不会说谎,但诸如大是大非,诸如对生命的敬畏我还是能够看清楚的。

就想讨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那是学术界的事情,而现实意义仅仅是让人们一心向善就好了,难道若是真的人性本恶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做坏事吗?

一次别离 篇3

关键词:伊朗电影;新现实主义;巧设悬念;客观角度

电影终结字幕滚动,我像电影中最后一个长镜头镜头里的纳德夫妇一样,呆坐了好一阵子。我在想,这么一部电影,如果不是因为奥斯卡和柏林电影节等国际各大奖项评委们的青睐,也许大多数观众并不会把目光聚焦在这样一部小成本家庭伦理的文艺范儿电影上,一部仅仅花费三十六万美金制作费却横扫43项国际大奖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

这部电影首先被打上“伊朗”的政治标签,这是它无法摆脱的,也许导演法哈蒂从没有想过拍一部带有政治色彩的电影,法哈蒂曾对记者这样讲:“你们想看社会问题?可以去看社会新闻嘛。”[1]正如我们无法摆脱电影的审查制度一样,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正如战争让女人走开,我们暂时让政治从电影中走开,只关注影片本身的艺术魅力。

一、新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好莱坞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曾经写道:“去生活在一个虚构的现实,从而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2]在某种程度上,本片仿佛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灵魂的完美再现,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采用自然光效,用旁观者的视角贴近而不动声色地记录事件。全篇没有煽情的配乐,单凭扣人心弦的故事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没有绚丽的声画,由始至终的零配乐,仅在结尾纳德和西敏在法院长廊等候结果时片尾字幕滚动后才响起哀伤的钢琴曲,将观众带出充斥全片的紧张和焦虑,与主人公一起等待女儿如同判决般的选择。

新现实主义提倡的记录性则体现在影片的每一处,为追求真实效果,大部分拍摄均为手持摄影近距离跟拍。长镜头的多次运用准确而寓意丰富,忠于电影空间真实性和客观性,特别是开场长达约五分钟的长镜头纳德和西敏两人不断辩解,场景一动不动,简明扼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将夫妻两人的生活现状交待的很清楚,把人们带入普通的伊朗中产家庭的生活,让大家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其实这不是电影,这就是生活。影片最后的固定长镜头也十分出彩,纳德和西敏两人在走廊等待着孩子的决定,他们仿佛是静止的,而走廊里人来人往,预示着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纠结于类似的抉择中,艰难和痛苦可能发生在千千万万个伊朗家庭中。演员的表演张弛有力,有时甚至感觉不到是演员在表演,还有非职业演员的加入也为本片添彩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女儿特梅的11岁小女孩正是导演法哈蒂的自己的女儿。

二、巧设悬念的叙事模式

采用巧设悬念的经典叙事模式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首当其冲电影在一开始就设下了一个伏笔,就是他的片名,英文片名为《A Separation》,而大陆的译名则是《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直白翻译,凸显人物,在香港被译为“伊朗式分居”,果然很有“香港”气息,在台湾则被译为“分居风暴”,直接点题,从这三个白话的译名我们也大概知晓了电影的大概剧情,影片的开篇就是一次突发的矛盾,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纳德与西敏两人试图离婚但不成功,两人分居。这就使观众对俩人之间的矛盾和他们最终有无离婚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理。这个矛盾也是贯穿电影的一个悬念。结尾又留下了女儿最后会选择跟父还是母一起生活这一难题待观众解答。而另一个关键的悬念就是纳德和女佣瑞茨之间的矛盾,而女佣流产的真相,俩人和解与否,抽屉里的钱究竟是谁动的这些小悬念又串联起了这部电影的叙事,使得一部家庭伦理剧充满了福尔摩斯探案的紧张感和观赏感。

三、客观角度的人物描写

《一次别离》中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导演法哈蒂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身上都设定了一個两难的境地,电影的发展就靠一个一个两难来推动,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在其中的冲突里每一个人的处境都是值得深思和同情的。男主角纳德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中产阶级男性形象,而在后续的一系列的事件中,他却多次挣扎了:相比之下,女主角西敏显得灵活通达,但她向往更好的生活,不安于现状,希望女儿在良好的环境成长。对于只有十一岁的女儿特梅来说,她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是留在伊朗和爸爸一起生活还是与母亲一起远走高飞。这些人物的塑造充满了朴素的人文关怀。正如《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3]

朴素的电影充斥着凌厉的剪辑,智慧的对白,坚实有力的戏剧冲突。导演用一种上帝视角叙述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这种完全中立的立场与故事本事很契合,片中没有所谓的正面人物,没有对任何一个角色完全的褒贬,每个人都最终暴露出了信仰道德界限之外的另一面。正如每个人都说了谎,而每个人都本性善良,都有自己想坚持想保护的底线。影片没有宏大的场面和唯美的画面,恰恰凭借一个简单的故事折射出丰富的内容,在瑞茨、纳德等人“罪”与“罚”的挣扎中引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度观众的思考,现代社会,人们只有坚守信仰才能通往真正的精神家园。

口碑票房反差大,这是文艺片一直存在着的票房和口碑的悖论。《一次别离》在商业片占据院线主流地位的情况下,看惯商业大片的观众对这种节奏缓慢故事平淡的影片恐怕很难亲近。毕竟对看惯了商业大片的观众而言,看《一次别离》这样一部电影更像一场挑战,而非纯粹的享受,它并非“第一眼就爱上”的电影,需要在闲暇时,一个人,一杯茶,一盏灯,慢慢品味,才能知其“好味”

参考文献

[1] 李洋.《一次别离》:小纠纷中的大社会[N].光明日报.2014年7月21日

[2]罗伯特·麦基.遇见罗伯特·麦基2011-2012:"好莱坞编剧教父"谈电影与剧本创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版

[3] http://zh.wikipedia.org/wiki/国际歌维基百科

作者简介:朱自然,(1990—)女,汉,河北省承德市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一次别离 篇4

关键词:一次别离,大片,中国电影

2012年冬天,一部小成本的伊朗电影在中国上映, 当然,如果不是顶着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光环,恐怕也难以引进。《一次别离》,就是这么一部小成本,连配乐都没有的伊朗电影却赢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不光获得了奥斯卡大奖,在各国的票房也是风光无限。这个现象很值得中国电影人深思。

一、中国电影现状

首先,中国电影市场充斥着大制作大片。大制作是什么呢?就是高投资,包括请大导演,用大明星,用钱堆出来一部电影。上映后,由于这些吸引人的外表,一般来所,能让观众到电影院一看究竟,现在那些大片动不动票房就过亿,是真的作品好吗?恐怕大多数情况是观众竞相去影院一探究竟,甚至想看看到底差到什么程度。而院线老板当然愿意上这样的片子,只要能赚钱, 为什么不让出大量的时段给这些大片呢。再说质量,吴宇森曾经在分析自己的大片《赤壁》失利的原因时,悲痛的说,现在的大片,以为千军万马就是大片,我的《赤壁》 也犯同样的毛病,剧本比较薄弱,太多的篇幅放在场面上, 故事缺乏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这是功力不足。我们为什么到现在都拍不出像《七武士》、《阿拉伯的劳伦斯》 那样的大片,我们目前还没有拍大片那种熟练的技术, 我们的演员表演还比较夸张,比较公式化,真实的感觉还不够,影片内涵还不够,就算目前我们自产的大片取得了一些票房成绩,也是急功近利,技术上我们怎么都比不上好莱坞,如果不在内涵上下功夫,大片同样也会成隐忧。

其次,影片内容质量不高。这根编剧体制有关系。 当一部电影红火的时候,最风光的永远是导演和明星, 观众记住的也只是他们,而编剧早已被大家遗忘。我们能说出很多导演和明星的名字,甚至崇拜他们,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个背后英雄呢?没有他们,再好的导演和摄制组都无法完成工作。但现实是,编剧永远是幕后英雄。 反观韩国,编剧的地位是很高的。他甚至可以随时换掉导演,更不要说是演员了。这一点我们在韩国的电视作品中就能看到。近两年,韩国的电影频频在国际上受到好评,而电视剧更是大举进攻中国大陆市场,成功的背后, 编剧功不可没,而由于有非常完善的编剧体系,使得韩国不但能够培养好的编剧,更能用市场实实在在的回报滋润编剧,这不能不说是韩国电影甚至是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浮躁的大环境。一个好的故事,有诚意的、 踏实的工作,最后呈现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这才应该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正路子。现在的中国电影,仅仅出现一分钟的角色都可能找一个大明星去演,这是对制作成本的浪费,再者,明星就一定合适吗?我们应该找最合适的人选,而不是一味地靠明星拉拢人气,这样的电影在影史上什么也留不下,中国电影浮躁的现状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我们呼吁中国电影人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知道美拍一部作品便会在中国影视上留下一个痕迹, 我们希望这个痕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一次别离》给我们的启示

在第61届柏林电影节上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大获全胜,一举擒获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 这部电影关注普通伊朗人的家庭生活,讲述了一对伊朗夫妇,因移民问题导致的一系列离婚、请保姆、入狱等故事。展现了亲情、人性、文化冲突和宗教力量等问题, 尤其关注了伊朗女性的处境,并把这些问题通过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次别离》观后感 篇5

西敏和纳德是伊朗的一对小夫妻,西敏想带全家人迁居国外,女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丈夫纳德却极力反对,因为他不能抛下年迈痴呆的父亲。西敏希望纳德为了女儿考虑和她一起走,纳德希望的是西敏替父亲周全而留下。谁也不肯妥协,谁也不肯让步。

西敏提出离婚,纳德没有说出任何挽回的.话,甚至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唯一爱的是他们正在读六年级的宝贝女儿特梅。

闹成离婚也并非西敏所愿,纳德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她的事,相反她认为纳德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事实上,他们真正争夺的关键是女儿特别的抚养权。后来,有一个叫瑞慈的女人来纳德的家里做工,照顾他的父亲。

直到有一天,因为瑞慈的失误被纳德发现,对于一个气急败坏的人无论如何是说不清的,纳德将她拽出门,瑞慈不肯罢手。最终纳德一把将她推倒在楼梯上,事情并没有结束,甚至瑞慈为此流产了,被送进了医院。瑞慈的丈夫也因此将纳德告上了法庭,他们一口咬定自己的孩子是纳德杀死的,如果罪名成立,纳德将会判一到三年有期徒刑。

纳德不想坐牢,一旦自己承认知道瑞慈怀孕,他将没有辩解的机会,法官不会愿意听自己的理由,没有人愿意去关心自己的处境,他们只是希望早早结案吧。自己的名誉到没什么,但是女儿在学校遭受的将是无尽的嘲讽讽刺和鄙视,她还那么小,能够忍受这样沉重的打击吗。

父亲怎么办,谁来照顾他,种.种的担心和顾虑在他身上,法律是无情的,况且当时瑞慈对女儿说自己怀孕的事时,自己在厨房,谁也不确信自己是否听到,自己几乎是可以脱身了。这是一个谎言,因为他知道自己一直是女儿心中尊敬的父亲,不能破坏女儿心目中的形象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只好说一次谎。纳德的确那样做了,当特梅得知父亲撒谎心中十分难受,她简直有些不敢相信,父亲从小就教导要诚实。父亲告诉她,如果她希望这样做的话,他会去坦白而坐牢,特梅怎么忍心,父亲也许不知道,那些刻在心中的敦敦教导,此时就是精神折磨一鞭一鞭抽打在自己身上,如今一碰到现实都要变了。

自己留在父亲身边不就是期待母亲回来能够团聚嘛,现在就算做一个有罪的人,也要维护这个家的完整,大多时候美好的品质在现实和利益面前本身就是个谎言。虽然纳德不奢求特梅为父亲能撒了一次谎,一切都朝着那得有利的方向发展。可是瑞慈的丈夫不依不饶,甚至出现在特梅的学校特没回家的路上。

西敏不希望一切纠缠不清下去,更不愿女儿因此受到半点伤害,提出以赔偿金达成和解。起初纳德极不情愿,因为自己只是轻推了那个女人,不可能就摔到楼梯底层的。他们纠缠那么久,她丈夫又欠了一屁股债,像他们那样贫苦的家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钱。更何况打起官司来,他们不一定付得起,他不愿就范让他们称心如意。

那一头的瑞慈心中忐忑不安。事情的真相原来是,一天,纳德的父亲偷跑出去,因为担心老人被车撞,就上去拉他,没想到自己被车撞了,孩子也许早已胎死腹中。并非是由于纳德推而导致流产的,她害怕丈夫怪罪自己,而不敢说出真相。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她同样担心孩子会因自己接受这笔钱而遭受惩罚。

另一边在女儿特梅的苦苦劝说下,纳德拒绝不了女儿的请求,最后同意了和解。就在那一天,双方将以伊朗币1500万达成和解时,当着女儿的面纳德突然提出让瑞慈发誓,发誓她失去的孩子是由于他推而导致流产的。

瑞慈不敢发誓,她是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的,不真诚惩罚并会降临在孩子身上。最后瑞慈还是把一切告诉了丈夫,而尽管得知一切的丈夫让瑞慈不要把真相说出去,为此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最后,瑞慈还是把一切都说了出来。自然,最终瑞慈一家没有拿到那笔钱,而当纳德一家走出瑞慈家中时,他们发现车被人砸了个粉碎,而纳德和西敏的婚姻也如此车般支离破碎,最终还是走向了离婚。

法庭上,法官问特梅选择跟随父亲还是母亲,特梅始终没开口,虽然她已经做好了决定,可是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选择。

她请西敏纳德暂时回避,西敏和纳德各自找了一个小角落,徘徊着等待女儿的决定。如今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也许他们被定格在时光的那一瞬间,也许心里会本想来想去的地方,也许瑞慈一家仍然背负巨债艰难度日。

也许在纳德他身边陪伴的只有父亲和彼此。

学者们,别离人民太远 篇6

今日中国的学术研究,似乎仍停留在高楼深院之中,停留在知识分子群体之中,未能走上“十字街头”,更少和底层群众见面。今天我们研究学问,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有些学者用西方思想与中国先哲打仗;也有些学者用中国先哲思想与外国学者开战。遗憾的是都不能从今日中国、今日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研究实际问题。核心期刊的文章,很少有研究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的。这些问题都是外国人无法回答的,这也是中国古人无法回答的。如果学者们的研究,不能解决这些敏感的问题,而只是研究大的、洋的、古的、空的、纯理论的、与人民需求毫不相干的,那么我们不仅没有明天,而且将失去今天。

这些年,许多学者离开人民,似乎已太久太远。

人们在翘首企盼;

青年在急切呼唤。

然而,学者们却似乎听不见这些声音,似乎也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诺言。

请拂去琴上的尘埃,谱出新的优美歌曲,让人们在舒缓的旋律中读懂你心中的立意,回报他们的厚爱。

然而这里,只有在水一方的凝重,只有默默无语的企盼。人们在等待学者们把目光投向底层社会和普罗大众的一天。

上一篇:分层浇筑法下一篇:原始模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