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受检者

2025-01-17

CT受检者(共4篇)

CT受检者 篇1

0 引言

随着多排(层)螺旋CT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儿童实施CT检查的频率也不断提高。初步估计,每年仅在美国实施儿童CT扫描就达到7,000,000例[1,2,3]。包括国家肿瘤协会(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在内的许多科研组织达成共识,CT检查会给受检者带来潜在的患癌风险[4,5]。对于儿童受检者来讲,这一人群比成人对X线辐射更为敏感。另外,对于那些年龄较大的受检者来讲,实施CT诊断、辅助治疗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因为一般而言,癌变的长期辐射效应来不及在其身上得以体现。然而,对于儿童来讲,在他们未来的生命时光中就有可能出现由X线辐射导致的癌症(ICRP103,ICRP 2007)。为此,本文针对64排(层)螺旋CT给儿童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估,为儿童辐射防护优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采用64排(层)螺旋CT(Light Speed VCT,GE,USA和SOMATOM Sensation,SIEMENS,GERMAN)进行扫描。研究对象:在3个月的时间内,从北京宣武医院CT室做常规头部、胸部和腹部检查的0到18岁受检者中,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30例。记录扫描过程中相关参数:扫描时间,扫描长度(起始结束位置),螺距,X线宽度(准值宽度),扫描层数,k Vp(千伏),每层变化的m A(毫安)。

患者的有效剂量采用从NRPB(National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Board,英国国家放射防护局)购买的SR 250软件进行估计。该软件采用的体模是基于一个标准成人的数学体模,并不能够客观反映儿童的受照剂量。Khursheed等人[6]采用一系列从新生儿、1岁、5岁、10岁、15岁到成人的体模,将有效剂量按照年龄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本文就采用这一结果对软件估算有效剂量进行修正,得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有效剂量。

2 结果

在30例受检者中,(0~5)岁(含)9人,(5~10)岁(含)3人,(10~15)岁(含)6人,(15~18)岁(含)12人。头部扫描15例,胸部扫描7例(其中2例采用自动曝光控制,将另外进行统计分析),腹部扫描8例。将记录的曝光条件代入剂量估算软件,分别得到头部、胸部、腹部常规扫描有效剂量的平均值。然而这个平均值是用成人数学体模进行估算的,将该平均值按年龄段进行修正,得到不同年龄段儿童不同扫描部位的有效剂量,见表1。

胸部扫描采用自动曝光控制的受检者分别为12岁和10岁,估算有效剂量分别为3.21m Sv和3.98m Sv,均低于其中5例未采用自动曝光控制的受检者。

3 讨论

CT扫描过程中对于相同的曝光条件,儿童获得的有效剂量往往比成年人大。这主要是由于儿童器官较小,获得的器官吸收剂量虽然较少,但器官的质量相对而言更小,在计算有效剂量时所使用的器官剂量是由整个器官的吸收剂量除以该器官的质量得到[7]。因此,在CT放射学实践中,对于儿童受检者单纯用k V,m A,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来监控辐射风险是不够全面的,要考虑这些剂量量值在转换为有效剂量时成人与儿童的差异。本文的意义就在于量化这个差异,为儿童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此外,本次实验累计的胸部受检者病例同时包括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和没有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的情况。由于案例数目有限,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分析,笔者认为对于儿童照射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小受检者受照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可以根据受检者体态调节曝光条件,而儿童和成人的体态差异比较大,既而剂量降低较明显。因此,建议将一般在胸部扫描中才使用的自动曝光控制模式应用到儿童不同部位的CT扫描中来,以降低儿童受检者辐射风险。

4 结论

对于儿童CT检查如何优化受检者受照剂量的相关思考。首先最基本的防护原则应建立在:如果可以采用超声、MRI等非X线检查手段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诊断信息,则不要对儿童采用CT诊断。第二,由于X辐射效应有累加特性,尽量不要对儿童受检者进行多次CT检查,最好采取可替代的检查方法。由于有第一次CT检查获得的诊断信息作为参考,如果在后续的检查过程中必须采用CT检查,最好使用低剂量照射,以牺牲图像质量为代价减低儿童受照剂量。第三,在儿童CT扫描时,对于超敏感的器官可以采用铋材料遮挡的做法减低辐射风险。第四,放射工作者应该参与到儿童CT检查扫描模式的优化工作中,以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适合儿童的扫描模式和曝光参数。

摘要:在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儿童受检者比成人对X线照射更为敏感。放射工作者在采用常规CT剂量表征量来评价儿童受检者辐射风险时就显得不够全面。本文以有效剂量作为参考量,针对64排(层)螺旋CT给儿童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估,为儿童辐射防护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CT成像,辐射风险,儿童照射,辐射防护

参考文献

[1]Henry E.Ricea,Donald P.Frushb,Matthew J.Harkera,etal.Peer assessment of pediatric surgeons for potential risks ofradiation exposure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2007,42:1157-1164.

[2]Coren ME,Ng V,Rubens M,et al.The value of ultrafast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ediatric chestdisease[J].Pediatr Pulmonol 1998,26:389-395.

[3]Brenner DJ,Elliston CD,Hall EJ,et al.Estimated risks ofradiation-induced fatal cancer from pediatric CT[J].AJRAm J Roentgenol 2001,176:289-296.

[4]Mettler Jr FA,Wiest PW,Locken JA,et al.CT scanning:patterns of use and dose[J].J Radiol Prot 2000,20:353-359.

[5]Frush DP.Review of radiation issues for computed tomog-raphy[J].Semin Ultrasound CT MR 2004,25:17-24.

[6]Khursheed A,Hillier MC,Shrimpton PC and Wall BF.In-fluence of patient age on normalized effective doses calculat-ed for CT examinations[J].Br J Radiol 2002,75:819-830.

[7]Huda W.Dose and image quality in CT[J].Pediatr Radiol2002,32:709-713.

CT受检者 篇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拥有CT机约5 000台,居世界第3位;X、γ刀合计约200台,居世界第一位;医用加速器、Co60治疗机等放疗设备1 400余台,X射线机约7万余台,从事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约5万个,我国每年约有2.5亿人次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据卫生防护部门统计,国内接受的人工辐射88%来自X射线照射。

X线检查是一把双刃剑。不少疾病的诊断离不开X线检查,但X线对人体有害是众所周知的。本文列举健康体检人群和门诊、住院患者两大群体,对比分析当前国内外放射受检者的辐射卫生防护现状。

1 医疗辐射的危害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研究结果估算,以一座1 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在X光、CT检查比较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3.2%是由这两种检查造成的。

新公布的美国卫生部权威报告,首次将X线列入已知致癌物的行列。并明确指出其中55%的辐射来源是用于骨骼、胸部、口腔等低剂量的X线照射的医学检查。

X射线检查的辐射究竟有多大呢?以最需要用X光检查的骨科手术为例,推算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接受照射的剂量。患者需要接受X射线检查的次数为:诊断时一次(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则要加做一次CT)、手术后检查骨骼复位情况一次(关节复位患者需要在手术中加做一次)、手术后一个月复查一次、术后3个月复查一次。这是基本的检查次数,多则6次,少则4次,以后则按照骨折患者康复情况不同以及片子是否清晰需要重做、上下级医院转诊重做等因素而定,一些患者起码做到10次以上。

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 m Sv/h,约为0.045 m Sv/s。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0.5 s,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 m Sv的辐射量。按照6次X射线检查,一个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后总共要承受0.138 m Sv的辐射剂量。

而对其他检查,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0.01 m Sv,腹部为0.54 m Sv,骨盆为0.66 m Sv,腰椎为1.4 m Sv,上消化道为2.55 m Sv。以此推算,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1×10-8~1×10-6之间。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Sv,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1 Sv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以此推算,一个肋骨骨折患者将增加约为3.8×10-8的危险。

2 我国目前健康体检人群的辐射卫生防护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每年自觉进行健康体检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在一些单位,每年的例行体检已经成为单位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

普通体检一般包括胸透、心电图、超声、血尿化验等,其他还有包括CT扫描等更高规格的服务。无论哪种体检服务,X光胸片或胸透却是体检常规项目。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做入职体检,而胸透恰是当前入职体检的必做项目,这使有些人可能1 a内做多次胸透。

生活中明显滥用X射线检查的例子很多。每年孩子的入学检查、学生升学检查、从业检查、单位体检,没有一项能离开X光胸透。

在十几项体检科目中,放射性检查对人体的伤害却普遍被人们忽视。

3 门诊、住院患者医疗照射的防护现状

X线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国内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当患者的表面症状不足以确诊疾病时,就需要采用X光和CT检查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尽管大部分患者知道辐射对健康有一定危害,但都认为其危害微乎其微,为了治病也习惯于暴露在X射线之下。

患者方面:目前国内大多数患者对放射线的自我保护意识淡漠,有的根本没有防护常识,能主动提出穿戴防护用品的患者更是寥寥无几。有些患者甚至自己当起了自己的医生,在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盲目地主动为自己选择X射线检查。这些情景人们早已司空见惯。

医院方面: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医院都在违规操作,患者无任何防护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没有一家医院的放射科主动为患者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拍胸片享受到屏蔽保护的患者寥寥无几。在学校的体检中,集体胸透受检的情况并不少见;单位进行健康体检,受检者三五成群地被叫进照射室等候。除此之外,患者在就医中无辜“吃线”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如:住院伤病员床边X光检查,同室病员及家属集体受“照”;家属为搀扶患者,一同挨“照”;更有甚者,有时体检时,医生为节约时间,甚至要求几个体检者同时进入拍片室,一人拍片其他人未加任何防护地在一旁等候。

4 与国际对比

我国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已与国际接轨。如: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1]、电离辐射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标准却常常形同虚设。

我国以前对于X射线检查是没有限制的。近些年来在有关专家的呼吁下,国家开始重视医疗辐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没有被很好地实施。相比之下,国外在这方面要走在中国前面。很多国家进行放射检查时,都要求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敏感部位(如: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以使放射损害降到最低。医生如果有疏漏,都很可能因此被吊销放射执照。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X光受检者防护意识相对较强,受检时基本都会穿戴铅保护用品。有2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2004年,北京一家医院曾因为向澳大利亚发送未加防护拍摄的X光片,受到澳大利亚检疫部门的警告。而一位外籍孩子在国内医院就诊拍X光片检查时,他跳下床拒拍,他认为在他们国家做拍片检查时,都给患者围上铅围裙。中外对受检者保护的观念差距可见一斑。

在所有的X线检查手段中,X线胸透对人的辐射剂量比拍胸片要高许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更大。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基本淘汰,少数仍在使用这一方法的国家也都尽力降低使用率,如英国使用率仅0.2%,而我国则高达61.8%,国内胸透使用率为发达国家300多倍!

5 结果与结论

5.1 要重视并加强健康体检人群的X射线防护

做保健健康体检时,受检者应认真考察其正当性、合法性,要拒绝接受非正当和非法X线检查,健康体检也需要远离不必要的X线检查。例如,CT扫描对人体的损伤至少比拍片要高出100倍,做一次CT全身扫描体检会使受检者辐射致癌的危险度增加约8%。再如“乳腺癌普查”,没有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的主管部门批准CR乳腺摄影用于“乳腺癌普查”。这些X线检查的正当性,值得做保健健康体检的受检者慎重考虑。

5.2 加强对患者医疗照射的防护

对行放射性检查的患者必须有家属搀扶时,应该对家属做好防护。医生也应该告知患者X线的危害,并尽其所能地做好对受检者的辐射防护。

5.3 强化国人的放射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接受辐射剂量的大小取决于放射科医师,而是否需要接受放射学检查,则完全由临床医生决定。临床医生为“方便”患者,对住院伤病员滥开床边X光检查,这其中有许多自己能走的患者也被医生申请床边X光,无端地使同室的患者遭受辐射。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时刻站在患者的立场为患者着想,能用B超检查的尽量别用X射线检查;非用不可的,也应该选择辐射剂量相对较小的X光摄片检查,而避免使用X光透视,尽可能地减少非必要的床边X光检查。

为患者实施放射学检查必须遵从以下基本原则:(1)实践的正当化。产生电离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要经过论证,或确认该项实践是值得进行的,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从中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拟议中的实践超过代价(包括健康损害代价和防护费用的代价),就不应当引进该项实践。(2)放射防护最优化。应当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净利益,从而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3)个人剂量的限制。个人所受照射的剂量当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3],要求自2006年3月1日起,医疗机构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同时,对孕妇的放射性检查,应保护下腹部不做放射检查,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在对患者或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医务人员应按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范围的人体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如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另外,在实施给药或X射线照射时,医务人员应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此外,《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还规定了卫生行政部门对放射诊疗的监督检查责任和依法处罚条款。

针对目前我国X射线检查的种种不规范行为,除进一步完善管理法规和规章、加强对放射诊疗单位的监管力度外,还需强化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使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落到实处。科学引导,正确宣传,让患者既了解X线的危害,做好必要的防护,同时不能因噎废食,拒绝必要的X射线检查,使射线技术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GB4792—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S].

CT受检者 篇3

关键词:射线装置,X射线,受检者防护

X线检查在医学的应用范围较广, 但在诊断疾病的同时又对人体造成损害。卫生部颁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已施行多年, 对接受放射检查者的和治疗者的放射防护提出了明确要求,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程度不一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X线设备检查中受检者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 旨在加强对受检者的放射防护工作, 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减少X线对受检群体身体健康的危害。

1 放射卫生管理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放射卫生管理部门从对X线设备性能的检测, 放射工作者的防护 (如对个人剂量的检测和防护措施的改进) , 以及对X线设备周围环境的防护比较重视。但对受检者的防护没有强制性的措施, 检查和监测的力度也不够, 对选择的检查方法是否合理, 及大型医疗设备是否存在滥用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

2 医疗机构管理存在欠缺

医疗机构把完成医疗任务放在工作的首位, 即要注重社会效益, 又要注重经济效益。大多数医院对从事X射线工作的医务人员的防护很重视, 对机房的防护要求也比较高。但对受检者防护关注程度不够, 虽然对受检者的防护提出不少措施, 但由于受检者数量多且流动性大, 对临床选择的检查方法是否作到合理和检查执行科室X线防护是否作到到位在实际工作较难控制, 缺乏具体的可行性管理措施。

3 X射线检查执行科室存在的不足

X射线检查执行科室对受检者的防护不重视, 这是导致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X线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进行X线检查时没有对受检者有任何X线对身体有危害的告知和提示, 对非检查部位没有任何防护, 甚至有的医院连基本的防护物品都没有。不仅对中老年X线检查时不防护, 甚至对儿童和青年妇女也没有进行防护。在检查时由于技术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造成废片, 从而进行重复摄影, 增加了受检者接受剂量, 有时在透视检查时间过长。有时工作间的门窗不关, 使候诊受检者受到不应有的损害。但是对受检者的防护状况并不一致, 总体来看大医院要比小医院做的好。各个地区情况也不一样, 如有的地区的医院在对受检者的告知和使用防护用具方面做的相对比较好。

4 临床X线检查适应症掌握不严格

对X线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掌握不够, 没有按着从简单到复杂, 由普通到特殊检查的程序去检查, 部分单位存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现象, 对大型射线设备存在滥用现象, 如CT应用范围过度应用的现象比比皆是。滥用CT检查主要表现患者稍有问题即做CT检查, 甚至把CT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有时一次同时对几个部位做扫描, 或在短期内检查数次, 更有甚者竟让患者在一天内做了10次CT。传统的X线摄影呈减少趋势, 甚至某些专科X线摄影检查数量锐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世真刘玉清深感担忧, 他们认为受检者每次CT检查的剂量约为每次X射线拍片检查的100~400倍。部分医生对X线检查的随意性大, 卫生行政部门对三级医院放射检查阳性率的要求为70%, 而据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医院放射科门诊的统计, 其放射影像检查的阳性率仅为50%。过度检查大量接受X线对身体健康引起多种损害, 其中最严重的后果使受检者接受辐射后发生癌症的危险性显著的增加,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5 受检者自身原因

多数受检者对自身的放射防护也不够重视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有的受检者不知道X射线的危害性, 其二有的受检者虽然知道射线对身体有危害, 但因为X射线看不见摸不着, 它对身体的损害存有潜在性及随机性, 并不会立即对身体产生损害, 致使很多受检者对射线的危害认识不足, 但认为偶然做几次检查对身体不会有大的影响。甚至有的受检者愿意多让医生检查时间长一些。有的受检者在候诊时进入检查室, 还有的受检者在医生提供防护用具时嫌麻烦不愿意佩带。

6 如何作好受检者的放射防护

6.1 提高法规意识, 强化自身素质,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对放射防护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从遵守法规的高度落实执行好这项工作, 切实作到尊重受检者的健康权益。

6.2 加强卫生科普教育, 认识到X线的危害。

使公众认识到X线可造成多系统和多部位的损害, 甚至可诱发癌症。它的危害不仅限于受检者本人, 并可能对一个家庭产生危害, 甚至对社会产生影响。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受检者的防护意识。

6.3 履行告知义务, 佩戴防护用具。

在检查前向患者告知X线对身体的危害性。在检查中要使用防护用具, 尤其要做好对X射线敏感部位的防护, 这是对受检者防护最重要和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6.4严格把握放射检查的适应症。落实贯彻《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选择合理的检查方法。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 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 非X射线检查能解决的不用X线检查, X线拍片能解决的问题不用CT来解决。对患者的检查要做到医疗照射正当化原则和照射剂量最小化原则。

6.5 加大放射防护执法力度, 维护受检者的健康权益。

卫生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检查, 对执行放射防护不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处罚, 并责令改进。把放射防护工作作为放射科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检查和考核, 从而加强和重视对受检者的放射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孙东红, 曹波, 曹国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中受检者防护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 2007, 16 (3) :299.

[2]杨秋兰.X线滥用:最严重的医源性放射损伤[N].健康报 (CN11-0010) , 2008-07-08:第一版.

[3]程浩, 张艳.放射拍片在当代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 (2) :66.

[4]詹初航.放射诊疗距离规范化还有多远[J].医院管理论坛, 2006, 8 (118) :32.

CT受检者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对象为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妇科体检的妇女共536例。年龄19~65岁, 平均 (35.6±7.8) 岁。婚育状况:未婚68例 (12.7%) , 已婚468例 (87.3%) , 其中已育435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1例 (9.5%) , 初中及中专318例 (59.3%) , 大专及本科129例 (24.1%) , 研究生38例 (7.1%) 。排除精神疾患和活动能力受限者。

1.2 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需求问卷调查表, 内容包括: (1) 自我健康评估 (含4个问题, 前两个问题得分范围0~4分) , 如“您对自己当前健康状况的了解”“您是否关注您的健康状态”“您从哪些渠道获得健康知识” (包括网络、电视、报纸等, 可多选) “您平均多久做一次妇科体检”。 (2) 体检满意程度。“您对当前妇科体检中哪些方面不满意”, 采取客观选项, 包括妇科体检项目、隐私保护、等候时间、体检流程指导、护理态度、体检结果解读等, 以上每个问题的分值范围为0~3分, 分值越高表示知晓、关注度或满意度越高;对“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的评价采用百分率。由护士向体检者解释本次调查的意义和填写要求后, 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 由体检者在封闭的房间里独自填写, 填完后当场收回问卷。

2 结果

2.1 自我健康评估

对当前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得分 (2.5±0.6) 分;对健康状态的关注程度得分 (3.6±0.3) 分;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电视85.3% (457/536) , 网络55.0% (295/536) , 书报50.2% (269/536) , 专业咨询 (门诊或医院等) 17.2% (92/536) ;妇科体检平均 (18.9±3.1) 个月做一次。

2.2 体检满意程度

对体检项目满意程度得分 (2.0±0.5) 分, 隐私保护满意程度得分 (2.5±0.3) 分, 等候时间满意程度得分 (2.3±0.4) 分, 体检流程指导满意程度得分 (2.4±0.3) 分, 护理态度满意程度得分 (2.5±0.4) 分, 体检结果解读满意程度得分 (2.0±0.3) 分。

3 讨论

从结果来看, 受检者对健康状态的关注程度较高, 提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 健康意识正在逐步提高[1], 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可以提高体检率, 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干预措施。调查显示, 受检者对当前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较低, 不同的获取途径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中老年受检者主要通过电视和书报, 青年受检者主要通过网络, 这些途径获取健康知识较为方便, 但有局限性, 如电视和书报在很大程度是以广告的形式宣传某药或某种治疗方法, 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怀疑[2];网络虽然也有大量广告, 但受检者还是能获取大量客观资料, 这些资料是否适合每一位受检者则值得推敲;前往医疗机构获取健康咨询的比例很小, 这是导致受检者缺乏系统健康知识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 一般来说半年体检一次较为合适, 至少也应该一年一次[3], 本文的体检频率为一年半左右体检一次, 提示受检者虽然具备关注健康的意识, 但缺乏体检的行动, 这可能与受检者自认为健康, 以及对体检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低有密切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 体检者对隐私保护、等候时间、体检流程、护理态度等项目的满意程度较高。这可能与平时医院对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及其管理水平有关, 在体检过程中, 注意隔离和遮挡, 保护受检者隐私权。关于等候时间、体检流程、服务态度一直是体检中心管理层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各项目检查点设置明确的指示标志, 部分体检中心还有导医台, 使受检者能够尽快找到下一项目的检查地点, 并根据各项目点等候人数的多少选择等候时间最短的检查项目, 由此提高了受检者的满意度。

受检者对体检项目选择和体检结果解读的满意程度得分较低,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 应重视对受检者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在体检项目选择上根据不同年龄的妇女可适当给出检查项目的建议, 一般来说, 白带常规、宫颈细胞涂片、乳腺检查和盆腔B超检查等基本项目做得较多, 其他特异性项目如肿瘤标志物检查则按需做。受检者比较希望的理想模式是:由医护人员帮她决定做哪些项目, 医护人员出于减少漏诊和避规风险的考虑, 对可做可不做的项目一般建议做, 这让受检者感觉医师对体检项目的选择并没有提出个体化建议。另外, 多数体检者都没有病历或病历不完整, 护理人员无法对受检者的既往病史和检查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估, 难以给出客观的建议[4]。关于体检结果解读不足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 应全面客观地考虑受检者的具体需要, 对于检查结果异常, 可能发病但尚未达到诊断标准的体检结果, 一方面要嘱受检者进一步观察和复查;另一方面, 许多受检者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对他们的饮食习惯、作息、运动、情绪等给予专业性指导。因此, 可以考虑从更深入了解受检者具体情况入手, 即使不能获得完整的病史, 也应通过观察和询问尽可能全面了解受检者的情况, 再给予恰当的个体健康建议。

总之, 妇科体检者对于健康的需求度较高, 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应根据上述调查获得的信息, 对其中得分相对较低的个体化项目选择和体检结果解读等进行改进, 以提高体检中心的护理质量和受检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英, 徐琼, 王蓓.体检中心妇科护理服务的需求及其改进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6) :32.

[2]袁春红, 唐爱萍, 茅志娟.妇科门诊人性化服务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12) :2765.

[3]李小玲, 王党利.人性化服务在妇科体检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2) :2944.

【CT受检者】推荐阅读:

受检者须知06-18

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受检工作方案12-17

上一篇: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下一篇:音响选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