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要

2024-05-17

六要(共12篇)

六要 篇1

导课, 简言之就是指导上课, 它包括指导选择课题、 解读教材、 设计流程、反复试上、修正改进、现场展现等一系列活动。 研究课需要指导,示范课需要指导,尤其是各种赛课,更是指导的重中之重。 在这些课例的做课中,有的学校有专门的导课团队,有的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导课。 作为导课者,在导课中要做到“ 六要”。

一、 规则要明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几所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主要是通过课例来研讨“ 问题的有效性”。 其中有一堂课, 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主动,不失为一堂好课。 但其问题的设置相比其他课例而言, 效度不高。 在交流时,许多教师实话实说,让这堂课的执教者和导课者很不服气,使得交流的气氛不大友好。 其实,出现这一状况,究其原因是导课者忽视了本次研讨活动的“ 规则”,也就是主题。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有其目的、意义、规则和要求等。 研究课有其目的,如研究教学目标如何拟定、 教学环节如何针对目标设置等;示范课有其目的,如示范一种教学范式,示范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等;赛课就更不必说了,它有主题、有要求、有程序、有标准。 作为导课者,必须对每一次展示活动或赛课活动的目的、意义、程序等明了于胸,并在这些“ 规则”下进行导课活动,否则,指导出的课例即使很优秀,但因为与“ 规则”相悖,也很难取得成功。

二、 方向要准

《 南辕北辙》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导课者就是方向的掌舵人,他不是进行各种细节的打磨,而是帮忙把脉,从整体上把握方向。 在此基础上,学校的磨课团队或者导课者再指导执教者对课例进行修正、打磨。 作为导课者,方向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 面向全体学生”“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二是教学实施是否凸显了学科特征,如语文课“ 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三是教学特性是否与活动主题一致,如某地在一次小学数学赛课活动中, 明确提出了 “ 现代技术与数学教学 的有效整 合”的主题,这就是方向,作为导课者,必须深度解读这一主体,让自己指导的课例符合这一方向。

三、 准备要足

导课者也要备课。 主要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人,也就是备执教者。 要清楚地知道执教者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从事教学的年限、 各种教学基本功、已经取得的教学业绩、课堂教学的风格取向、教育教学的惯性、思维习惯、心理特点、 最大的优势与不足等, 在此基础上, 思考如何发挥执教者的优势、 特长,规避执教者的短板、不好的习惯等。 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指导有机地融合在执教者的课例中,并被执教者所接受,进而形成亮点。二是备己,也就是备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要梳理自己曾经导课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称准自己有几斤几两,找准自己导课的路径,确立自己导课的特色,避开自己导课的不足等。 导课时并不是把自己的所思在被指导者身上进行粘贴,而是要想办法将自己的设想有机地渗透在执教者的身上, 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这是导课者不能忽视的。 三是备家底,也就是要摸清楚执教者所在学校的家底。 弄清楚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学校自身的研究力量如何、 学校的相关设备设施如何、 学校财力的承受度如何等。 导课者要努力让“ 家底”尽可能雄厚,为导课保驾护航。 以上三个方面的准备是导课最为基础的准备,关乎着导课能否顺利地进行。 特别是备人、 备己尤为重要,关键是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部,不是克隆一个个“ 导课者”,而是培养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 程序要清

导课有一定的程序,如果程序不清楚,会导致导课者与执教者都手忙脚乱、混乱不堪,导课效率不高。 曾经指导一位教师在全县的教学研讨会上执教课例,由于笔者是第一次当导课者, 没有任何经验, 只是凭着感觉指导整个磨课过程: 文本帮着执教者解读,流程帮着执教者设计,不断地指出问题让执教者改正,要求执教者不断地修改教案等,但最后呈现出的课例却不成功。 静静反思,发现了问题所在:没有执教者自己解读文本与流程设计作为基础,每次试上的目的不明确,执教者将大量时间花在了纯粹的“ 写”教案上,没在消化上用工…… 在后来的导课中笔者处理得比较简单了:从指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走向 解决问题 比指出问 题重要———开始试上阶段,主要是发现问题,最后试上阶段,基本不再指出问题,而是解决执教中出现的问题;试上次数减少,每次试上都在执教者充分消化了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减少执教者简单机械改写教案的时间,变“ 写”为“ 默”: 默教学板块、默主打活动、默师生在线( 教师头脑中出现虚拟课堂进行虚拟教学) 。 如此操作,每次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程序要清,就是要求导课者每走一步都要有清楚的目的,也要让执教者与磨课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 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 思考要深

指导课者对要指导的课例思考要深,要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许多导课者,或者是导课团队,将所有的做课任务都交给执教者: 文本独自研究、流程独自设计、教法独自选择、媒体独自寻找、 试教班级独自联系等, 只是在执教者试讲时匆匆而来,提出一些细枝末节,甚至无关痛痒的意见, 简单几句话说完就匆匆而去。 这样的导课者是没有尽到职责的,导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导课者之所以成为导课者,是因为比执教者的专业水平更高, 经验更丰富、 视野更宽广,综合素养至少要高出一个层级。 要想指导的课例取得成功, 导课者比执教者花的精力更多,思考更深、更周密,既要设计出一个完整的、 水平较高的课例,还要巧妙地让执教者接受、 内化,从而深刻地领悟教什么、 怎么教、为何要这样教。 可以这样说,一个成功的课例,导课者的智慧超过执教者的智慧,导课者总是在执教者现有的水准上把其往前推进一步,提升一档, 这就需要导课者绞尽脑汁 、 挖空心思 地研究 、 研究 、 再研究。

在思考的方向上,钱梦龙先生的话可以做参考。 他曾说,在“ 创新” 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 这对我们导课者很有启发, 对课例, 我们首要的是创新,当我们无法创新时,就可考虑用最常见的、最笨的办法,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精品。

六、 胆子要大

经常有上公开课的教师对笔者说:“ 磨课时, 这位老师这样说, 有理;那位老师那样说,有理。 最后一句话, 请执教者批判性地吸纳。 结果哪样我都觉得好,课就上成了大杂烩。 ”这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 作为导课者,要有决断能力,要敢于拍板,敢于承担责任。 每次磨课,导课团队中的老师会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导课者要帮助执教者进行梳理、归纳,选择适合的改进意见。 当然,导课者拍板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可能你的选择能让课例取得成功,也可能让课例失败,但不管怎样,一定要敢于做出决定, 才能让执教者坚定前行。 笔者曾指导一位教师参加市级习作教学竞赛。 这堂课中的一个版块是让学生静静地书写了15~20分钟,试上时,执教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及教师提出反对意见,并建议改“ 写”为“ 说”,保证课堂时时在运动,这样才不会让评委们处于“ 冷场”中。 执教者不知如何取舍,笔者拍板定案按原计划进行,课例在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冷场”的静静写作反而成了该堂课的亮点。

六要 篇2

好的文题往往是传达文章主旨、内容和意蕴之神的“眼睛”,它可以为文章画龙点睛,增添色彩,从而诱人阅读。就议论文而言,拟题的总体要求是醒目舒畅。具言之,就是要准确、鲜明、简洁、形象、别致和整齐。

一、准确 准确的文题就像健康的眼睛,而健康是美感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具体要求是:没有错别字和语病;符合事理,如《没有污泥怎有莲花》之类的文题,与常理明显不符;题与文要一致,即文题要涵盖文章的内容或与其相关,切忌题文泾渭分明,互不相干;给材料议论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最后一点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如果对材料把握不透,最好拟非论点式的题目,如“由……想到的”、“从……谈起”、“有感于……”等。

二、鲜明 文题要清楚地向人透露文章的议论话题、大致内容乃至基本观点,使人一看就明白文章的论题,或者是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简言之,鲜明就是要有透明感和清晰感。如《反对党八股》、《责任重于泰山》、《走创新之路》等。

三、简洁 写文章要求“文约而事丰”,拟题亦然。要用简明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少少许胜多许”。文题要有简洁之美,可用概括的语言勾勒出文章的缩影,使人一目了然,即“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如《自知者明》、《良心无价》等。也可引用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做文题,如《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等。

四、形象 形象的标题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力求形象,必须避免平、实、熟和抽象。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常见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环境影响人》可形象化为《近墨者黑》,《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 ——走出自卑》。

五、别致 文题要醒目,吸引人,必须有点别致,产生悬念效应,让人看其题就一定要读其文。文题别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把一些不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合进文题,产生错位感,如《文学与出汗》; 其二,题目貌似不和谐,产生突兀感,如《金钱颂》、《猴子屁股》; 其三,仿词成题,如《享福和享苦》、《消除“前怕”心理》; 其四,巧用谐音,如《近水楼台“贤”得月》、《呼唤“民”牌》; 其五,引用或化用流行语句,如《真情不“下岗”》、《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该出手的不出手》等。

应考“六要六忌” 篇3

其一,扬长避短.就多数同学而言,各科知识掌握的程度是有差别的,甚至可以说有点悬殊.因此,如果有一两门薄弱科目,就要瞄准靶子,对症下药,不让弱科拖后腿.如果有一两门科目是强项,可以把它作为考试的“杀手锏”拿出来,这样可使总分数明显提高.

其二,勿下“题海”.应该努力培养学习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考试中约80% 的考题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而做出那20% 难题的功夫,也不是短时间所能练就的.花大量时间做难题,如果做不出来,则会影响情绪,实际上是自寻烦恼.

其三,强化记忆.同学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历史、政治、英语等文科复习以后,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就会忘记.所以,要尽量加快复习速度,缩短复习周期,将所学的知识迅速地在脑中“过”几遍, 反复刺激大脑,强化记忆,以收到最佳效果.

应考时的“六要六忌”:

(1)要谨小慎微,忌粗心.审题、解题、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要充满斗志,忌怯场.信心是成功的法宝,哀兵必败,同学们踏入考场时要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忌无精打采,更不要畏惧.

(3)要先易后难,忌盲目.在每科考试题目中,难题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做题要先易后难,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抓住基础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难题可能造成的对信心的过早的影响.解题时忌“从一而终”,一道题如果一时做不出来,要尽快换题做.

(4)要知难而上,忌畏缩.前面所说的先易后难,是方法上的要求,而这里的“知难而上”则侧重于毅力方面,要求同学们遇到难题要有一股拼劲.

(5)要处乱不惊,忌烦躁.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难题的困扰,题型的陌生,设问的刁钻等.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处乱不惊.要知道,若难大家都难,若易大家都易.同学们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问题均可迎刃而解.

(6)要坚守到最后一分钟,忌好胜心切.时间就是胜利.珍惜每一分钟,尽可能减少你的失误.答完卷后,要认真检查,反复核对,切忌为出风头而草率交卷.要恪守“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的良训.

(摘编自北方网)

借班上公开课“六要” 篇4

一、练习步骤时间的设计要注意重难点的把握

在评比课中, 教师在预设练习步骤时间时, 一般采取平均分配, 即每个练习步骤的时间基本相同, 这样就导致有些练习步骤学生“吃不饱”, 有些练习步骤学生“吃不了”。如, 一位教师的授课内容为“鱼跃前滚翻”, 他安排了五个练习步骤, 每个练习步骤的时间是3分钟, 应该说前面几个步骤动作比较简单, 学生学得非常轻松, 不到3分钟学生就会了, 但到了步骤四——越过障碍物的前滚翻, 由于动作比较复杂, 学生又有恐惧心理, 因此, 学生练习时出现了各种错误动作, 但3分钟的练习时间一到, 教师立即组织学生进行下一个练习。于是, 大多数学生在错误还没有完全纠正的情况下进入更难的练习, 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设计每个练习步骤的时间不合理, 如果前几个练习步骤时间安排少一点, 后两个练习步骤时间安排多一点, 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众所周知, 每个练习步骤的难易程度各异, 有些练习步骤学生很快可以学会, 而有些练习步骤学生很难掌握, 因此, 教师在设计练习步骤时间时要注意重难点的把握。

二、课前要备一个单元的计划

该次评比采取自定教学内容、借班上课的形式, 课前教师只能利用10分钟时间与学生接触。这样的评比不仅保证了比赛的公正、公平, 同时也考验着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 特别是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 由于可以和上课班级长时间接触, 教师通常准备一个新授课的课时计划就足够。现在, 组织者不允许教师与上课班级接触, 教师对上课对象的学情并不了解, 如果教师只准备一个新授课的课时计划, 万一学生已经学过该技术, 就会给教师一个措手不及。所以, 对于借班上课, 笔者建议准备一个单元的计划。如, 在该次活动中, 笔者的授课内容为“正面双手垫球”, 在课前, 笔者制定了内容为“正面双手垫球”的单元计划。正因为笔者作了充分的准备, 所以面对学生已经掌握自垫球的事实, 才可以从容地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 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相反, 一些教师在面对学生已经掌握双手正面垫球时, 慌了手脚, 没有及时做出调整, 仍然按照新授课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 因而效果不佳。试想, 学生已经学会了正面双手垫球, 教师还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 从技能教学的角度分析, 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

三、好的练习步骤还需好的操作方法

在公开课上, 有的教师为了吸引评委和观摩教师的“眼球”, 设计了一些好的练习步骤, 但在实践中却没收到好的效果, 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练习步骤的操作。如, 一位教师的授课内容为“正面双手垫球”, 他针对以往学生进行一抛一垫时出现的问题, 设计了抛垫网兜球练习, 旨在增加练习密度, 避免相互干扰, 但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拴网兜的绳子太短, 练习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又如, 一位教师的授课内容为“耐久跑”, 他针对学生不喜欢耐久跑的问题, 采用“拉网捕鱼”游戏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应该说教师的想法较好,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效果不佳, 原因是教师选用篮球场进行游戏, 由于篮球场面积比较小, 捕鱼难度降低, 学生不到一分钟即将鱼捕完。显然, 练习步骤的效果与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由此可见, 好的练习步骤还需要好的操作方法。

四、纠错需要等待和方法

学生练习出现错误是正常的, 关键是教师要有耐心和相应的纠错方法, 但在该次评比课中, 有些教师由于纠错能力低, 并且受“课堂一定要完整”的观念限制,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缺乏耐心, 缺少方法, 导致技能教学效果不佳。如, 一位教师上正面双手传球, 讲解示范“自传球”的方法后, 组织学生练习, 该教师巡回指导, 由于害怕手指“戳伤”, 大部分学生传球时存在“持球”现象, 但教师既缺乏纠错方法, 又没有耐心, 只是在不停地提醒学生不要持球, 显然, 这样的纠错没有针对性, 效果也不佳。一段时间后, 教师看了看表, 练习预设时间已到, 于是让学生停止了练习, 而继续组织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对传, 由于对传难度较高, 学生不仅没有解决持球的问题, 更增加了判断、移动等错误, 对传成了捡球练习, 学生练习情绪降到最低点。因此, 对于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 教师不仅要有纠错方法, 而且需要耐心等待学生改正。

五、巡回指导要注重实效

在该次评比课中, 有些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走形式, 不注重实效。如, 教师A由于紧张, 巡回指导时嘴里不停地说话, 这样的巡回指导不是在辅导学生, 而是在干扰学生练习。又如, 教师B为了追求指导的“面” (指导多个学生) , 而在某一指导“点”上草草收场, 这样的指导, 一则学生没有真正搞懂, 另外学生也不便开口寻求帮助, 教师的纠错对他们也成为了一种压力。因此, 教师在巡回指导时不能走形式, 要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共性”错误, 集体纠正;对个别学生的错误, 要细心地指出错误的原因, 提出针对性的纠错方法, 提示学生自我反馈, 也可安排同伴反馈。此外, 还要耐心面对学生错误的反复, 力求巡回指导的实效。

六、练习设计要简单

职场新人六要四不要 篇5

初涉职场四不要:

一不要好高骛远。 首先了解自己的能力所及。往往初涉职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择业的盲目性。有些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正确定位,抱着好高骛远的就业心态进入职场,希望一下子就进入高层管理岗位。其实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首先是要从自身来适应社会,以自身条件为前提,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工作。

二不要锋芒毕露。 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年轻人往往锋芒毕露,但在职场里,还是韬光养晦比较好。太急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刮目相看,表现得急于求成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会给人自高自大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会使你过早地成为人们的竞争对手,倘若你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一旦成为强弩之末,那只有被人嗤之以鼻,逐出场外。所以,别太拿自己当回事。

三不要怕吃亏。 相信一句话“有时候吃亏就是福”。刚毕业的大学生大事做不好,小事不屑做。工作里或者与同事的相处过程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容易怨声载道。其实在工作的过程中,多表达对别人的敬意并时常恰当的使用礼貌用语,或者热心跑腿,合理的情况下多帮助别人完成份外的工作,都不是吃亏。平时工作中应该多考虑其他同事的感受,多感谢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帮助。加班更加不是吃亏,反而是福。因为学会合理加班,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四不要怕说“我不懂”。 学会说“我不懂”,但是你不懂是真的,如果一直不懂的话就不会有人在照顾你了。因为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初入职场,对公司的特点、运营方式尚不熟悉,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敦促自己迅速进入角色。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妨直说“我不懂”、“我还不大明白”,或向有经验的同事讨教,无论对方学历有没有你高。不懂装懂或抛开问题不管是最不可取的做法,那样的话,就等着“老牛拉破车”般地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慢慢蠕动吧。

初涉职场六要:

一要认真了解企业文化。 每家公司都有林林总总的成文、不成文的制度和规则,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公司的精髓―――企业文化。想迅速融入环境,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就要对这些制度、规则烂熟于心,严格遵守。初来乍到,切记莫逞英雄,天真地想去改变公司现有的文化,这样你只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二要快速熟悉每位同事。 忽然跳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圈子,面对的是一张张或亲切、或深沉、或谦虚、或倨傲的脸。从中找到几位兴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的,与之建立友谊,尽快打造自己在公司里的社交圈。这样,一旦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愁没人对你进行点拨;遭到恶意刁难时,也不致没人出手援助。不过要注意,与同事搞好关系应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要钻进某个狭隘的小团体,拉帮结派只会引起“圈外人”对你的对立情绪,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要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一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谁也不是超人,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难题,做完所有事情。当一大堆工作同时压到你身上时,按“轻重缓急”的次序依次完成,是最合理的解决之道。暂且把那些杂七杂八的小事搁下,集中精力处理棘手的事情。做好一件事,远比事事都尝试、最终却一事无成要强得多。

四要绝对遵守公司章程。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有些是无论在哪里都必须遵守,比如不迟到、不早退、办公时间不打私人电话、不揩公家的油等等。也许没有人因你早下班10分钟而指责你,但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在这种小事上栽跟头,可真是得不偿失。

五要学会任劳任怨。 一般说来,一开始用人单位都会把一些琐碎、单调、技术含量低的工作交给大学生,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得到锻炼。这个阶段缺乏乐趣和挑战性,往往让大学生觉得自身价值无法体现。其实这个时候应该任劳任怨地做好。要相信,这只是小小考验,只有表现好,才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施展才能的机会。

六要会工作,也要会娱乐。 无论是新潮时尚的电脑网络游戏,还是有贵族气息的高尔夫球、网球,或最大众化的麻将、象棋、扑克牌,总得会上一两样。和同事一道参加娱乐活动,是联络感情、拉近距离的绝佳方式,很多时候,友谊就是从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中衍生而来的。“书呆子”在职场中不会受欢迎,既会工作又会玩的人才能左右逢源。

办好档案展览的“六要” 篇6

一、 时机要巧妙

这些时机,可以是某项中心工作、重大活动正在开展之日,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热点问题正受到关注之时,还可以是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纪念日等。因为在这个时期,领导部门和社会公众都普遍关注着这些焦点,新闻媒体已营造了一定的社会氛围,这时档案部门举办相关展览比较容易得到资金支持和民众青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这些展览也能进一步推动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开展,发挥档案部门的支持作用。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例如,2004年4月,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抓住“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暨经贸洽谈会”这一契机,推出“平谷绿色经济展”等一系列展览,宣传了平谷整体形象,为平谷区优化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国庆之际,湖北省档案馆推出“建国55周年湖北省建设和发展成就图片展”,展览视角宽广、气势磅礴,社会反响热烈。

二、角度要新颖

档案展览要主题鲜明、角度独特、常展常新。要善于挖掘一些针对性强、辐射面广的档案信息,综合考虑展览的目的、馆藏档案的特点、广大群众的需求、经费状况等诸多因素。而且,举办档案展览要大胆突破以往单一的成就展、精品展的固定模式,善于根据当前的中心工作分析公众的关注点所在,积极探索有新意、有深度的展览视角,达到观后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回味悠长的效果。

199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北京市档案馆举办了“让昨天告诉今天——北京商品票证展”,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政府文件、各种票证样本等展品,形象地再现了紧缺经济时代的真实情况。没有煽情,没有说教,亲历的事、亲历的物却一下深深打动了观众。与之相反,同样是为了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带来的显著成效,不少档案馆举办的展览立意平庸、思路狭隘,只是简单地把相关图片、文字进行罗列堆砌,令人观后感觉如出一辙、似曾相识,往往造成热闹几天后无人问津的结果。

三、材料要有“档案味”

档案展览区别于其他各种展览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其展示材料的“独一无二”。这是档案展览的一大亮点,也是吸引观众的最大力量所在。因此,在选择素材时要考虑档案的真实性、适应性、典型性以及外在表现力等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最能从本质上反映展览主题的档案原件。

例如,2004年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的“走进记忆之门——中国档案珍品展”,展出了100多件珍贵档案,它们大部分是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和入选世界记忆遗产的档案中选出,每件都堪称无价之宝。这些展品颇有震憾力,一经推出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四、展品要兼收并蓄

档案部门通过广泛联系、积极协调,可以和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个人,尤其是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相得益彰。对展览而言,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可以补档案之所缺;二可以使档案和其他实物得以互相印证补充;三可以增强展览的立体性、生动性、观赏性,从多个侧面、各个方位充分表现主题,以达到最佳展览效果。

如甘肃省档案馆和兰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历史见证——兰州黄河铁桥史料展”,就充分发挥了档案和文物交相辉映的魅力。此次展览以档案原件为主,相关文物为辅,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兰州黄河铁桥筹备、修建及其管理的全貌,反映了我国清朝末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情况,为挖掘兰州黄河铁桥文化、打造“文化兰州”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形式要多样

档案展览形式的多样化包括主题、地点、时间、规模等的多样化。在主题上既可以有各具特色的专题展,又有代表自己形象和起“窗口”作用的固定陈列展,如美国国家档案馆长期展出独立宣言、人权法案等珍贵档案,每年吸引数百万公众参观。在地点上可以是固定的或巡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即举办网上展览,如青岛档案馆在“网上展览厅”上陈列“城市的脚步”、“青岛风情”等展览,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发挥了更广泛的教育辐射作用,扩大了影响范围和深度。在时间上,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在规模上,可以是大型的,也可以是小型的。具体选用哪些形式,则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展览的不同目的、对象、特点来确定。

六、宣传要有亮点

每举办一次展览,工作人员都要在精心设计准备的基础上做好宣传。宣传工作可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工具,采用多种方式,如在公众聚集、人流量多的地方放置大型宣传板、印制宣传彩页或小册子免费发放并集中向学校、文化单位寄发等。宣传工作在保证一定力度的同时,要着重突出展览的独特之处,以亮点来吸引更多的关注。

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广东省档案局(馆)和广州市档案局(馆)合作举办的“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展”观者如潮、好评如歌,这与富有特色的宣传工作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宣传力度较大,据统计,媒体报道这次展览达37次之多。另一方面,宣传报道突出亮点,着重指出了康熙皇帝传位遗诏、金书铁券即“免死牌”、大小金榜、金匾等几大看点,这些报道引起了广东各界特别是广州市民的高度关注,为引导市民参观展览、欣赏展览作了很好的宣传和发动。

参考文献

1、陈作茹:《档案展览要常展常新》,《兰台世界》2001年第4期。

2、姜之茂:《档案展览要有“档案味”》,《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5期。

3、卢东清:《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的综合开发》、《北京档案》2006年第5期。

4、阿明:《“建国55周年湖北省建设和发展成就图片展”在省档案馆隆重举行》,《湖北档案》2004年第10期。

5、孙小云:《见证历史 服务社会——甘肃省档案馆首次将兰州黄河铁桥档案公开展出》,《档案》2004年第3期。

6、青岛档案信息网www.qdda.gov.cn

课堂提问应做到“六要” 篇7

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 教师的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那么, 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要领,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浅见。

一、要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 这就要求提问不但要始终围绕着教学, 而且要求提问具有针对性。由于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事先备课时就有所把握, 所以提问要提前设计好, 并备好问题答案, 以避免学生临时提问或无关紧要的提问带来仓促与欠缺, 还可以事先安排一定思考的时间再进行提问, 从而整体驾驭课堂教学。

当然有些问题有可能事先预想不到。如突然出现的教学疑点, 个别学生提出的错误见解或离题太远的问题等。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则需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 不过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知识功底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假如教师对某些问题感到棘手, 可暂退一步先提出问题而不急于回答, 待课后研究后再回答学生。

二、要以理解性问题为主, 记忆性问题为辅

课堂提问重在开发学生的思维, 要以理解性问题为主, 记忆性问题为辅。学生要能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 并能根据问题掌握相关知识, 还把知识与问题结合起来从中得出合乎逻辑的推论。对于记忆性问题不是不可以提问, 但要放在课堂提问的次要位置上, 这种提问充其量不过是检查和督促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 它对创造性思维起不到什么作用。

三、要难易得当

课堂提问过难会让学生茫然不解, 过易使学生失去思维价值, 白白浪费时间。课堂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 是针对学生现有知识的承受能力而言的, 它必须要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推敲, 整理、提炼储存知识并加以推论或概括, 衔接所提问题才能进行正确的回答。也就是说, 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要适宜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偏不倚、带有开创性思维价值的课堂提问是巩固所学内容的有效途径。

四、要采用多种形式

课堂提问从提问对象上来划分可分为指定性和不定性两种。指定性提问要求特定的学生来回答, 旨在加强对特殊对象的训练或特殊问题的回答, 这种提问以记忆性为主;不定性提问要求学生抢答或启发学生各抒己见, 旨在加强对普通对象的教育, 这种提问以理解性问题为主。毫无疑问, 两种提问相对于各自的教育功能而言都是必要的、适宜的。因此, 教师要因人施教, 灵活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还可以采用同桌或小组讨论后共同回答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可留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 然后选出学生代表回答。此种方法集思广益, 使学生在讨论中能够大胆的思维和发言, 在交流中巩固知识。

五、要进行答案讲解

事实上, 对课堂提问的讲解是教学的补充和完善, 由于提问是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拟定的, 所以答案的讲解要准确, 必须带有共性。这种讲解看似针对某一位同学的回答, 但受益的却是所有的教育对象。在讲解中教师不仅要指出回答的正确与错误之处, 更重要的是要讲明为什么正确或错误, 让学生在肯定或否定的解析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与问题相关的知识。

六、要设置悬念

根据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上课时首先给学生创设矛盾, 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 再通过导入, 有意识地将“疑”设在新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 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说而不能”的境界, 学生的思维就能受到启发, 并活跃起来, 然后通过巧妙的释疑, 让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

摩托车安全行驶“六要” 篇8

一、尽量保持车速平稳

摩托车体小质轻, 前后只有两个窄窄的轮子接触地面, 决定了其在行驶中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当摩托车在高速行驶遇到突然情况时, 惯性作用下往往会造成刹车不及而摔倒或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若车速忽快忽慢则会让后面的车辆因无所适从而发生相撞事故。因此, 尽量保持平稳车速是二轮摩托车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关键所在。

二、充分利用灯光和喇叭显示你的存在

摩托车“体格”小, 在行驶中很容易被大型车辆“视而不见”, 特别是在视线不良的黄昏或雨、雾等恶劣天气里。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喇叭和车灯装置对于摩托车而言不可或缺。在遇到行人或与机动车交会时, 要及时按几下喇叭以示提醒;在夜间或雨、雾天气里, 开启远、近光灯和警示灯, 随时向周围发出你存在的位置等信息以引起他人的警觉。

三、转弯或变道要提早示意, 切忌莽行或犹豫不定

行驶中毫无先兆地突然横穿公路或通过路口, 是导致来往车辆或行人躲避不及乃诱发摩托车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 驾驶摩托车在改变方向或行驶轨迹前, 你一定要提前准确发出信息, 通过开启转向灯或招手示意等, 以给别人充足的采取措施的时间。

四、远离大型车辆以防被无意伤害

大型车辆因行驶速度快、驾驶室位置高, 在行驶中很容易因驶近的车辆或路边建筑物遮挡而对摩托车形成视觉盲区。所以, 摩托车尽量不要长时间紧跟大型车辆, 更不要盲目超越或与之并行。特别是在路面较窄的农村县乡道路上, 更要注意防范被夹到来往车辆中间受到挤、剐伤害。

五、习惯用后视镜观察后方动态

有相当一部分摩托车驾驶人习惯在行驶中频频回首探看后方情况, 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摩托车体质轻、行驶速度快, 在转身回头中车身往往随驾驶人身体的转动而摇摆, 出现方向摆动现象。在摩托车快速行驶中, 虽然回头的过程仅仅是一两秒钟, 但车辆至少也要向前冲出十几米甚至更远, 而这失控的十几米远, 很可能就有不可预想的情况出现。因此, 习惯使用后视镜, 时常调节后视镜视角并保持镜面光洁、完好, 对于摩托车安全行驶分外重要。

六、关键时刻头盔能有效避免或减轻对驾乘者的伤害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六要” 篇9

一、要明确教学目标

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 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 略、方法、媒 体 ,进行必要 的内容重组。明确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让教师清楚教什么,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去学。只有在学生与教师 都明白的 情况之下 进行教学 ,教学成效才会大幅度提高。

二、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一个重点, 而这个重点内容 是教学任 务的关键 所在 ,更是学生理 解知识容 易出现问 题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顺利突破这个难点, 那么此处就变成整堂课的教学高潮之处。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以及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刺激学生的大脑,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学“圆周率”,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教学,先计算出圆的周长,再根据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反向推导出圆周率。这样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学生在日后完成题目时会将自己推导的场景想起来,思路也很清楚。

三、 要善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 已经普遍 进入课堂 教学 ,它以声音、图片、文本、影片、动画等形式的有机融合,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引入到例题的讲解,再到学生练习, 都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课堂教学有趣了,教学容量变得更大了。因此,对教师而言,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当然,现代多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使用并不是教师的“ 专利”,同样是学 生学习的利器。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展示出来, 通过人机互动 、师生互动 ,课堂不再 沉默 ,课堂更生动,也更加精彩。

四、 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方法很多,如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同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

又如,教学“行程问题”时,可以选择用演示法。

当然,课堂不是教师的天下,因为教师的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面,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 更要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只有教法与学法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能让学生尽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从导入到例题讲解,再到对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当中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堂课中保持兴奋状态, 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 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 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班主任工作“六要”策略探微 篇10

一、班干部的产生--要力求“竞争民选”

一个学生信赖、团结有为、引领向前的班干部群体, 是实现班级科学管理和奋斗目标的关键。为此, 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 力改过去传统大多由班主任“钦定”那些品学兼优学生担任班干部的做法:一是实行了“公平参与, 竞选上岗”策略。我每期开学之初就及时向全班公布干部职数,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采取了由学生“自己报名推荐-撰写竞选材料-举行演讲答辩-学生投票统计-当场公布结果”的竞选流程。这样面向全体学生竞选班干部的做法, 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民主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让每位学生都有公平参与、自我锻炼的机会。二是实行了“一期两次, 到期重选”策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给人人提供当班干部的平等权利, 也让选出的班干部尽心尽责为他人服务, 更有利于全班学生在竞争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从小适应未来社会, 进而培养每位学生应时时做到“心中有集体, 心中有他人”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二、班规制订--要力求“自主自律”

民主、科学、高效、富于激励的班规, 是实现班级目标, 促进学生自主自律和成才的保障。为此, 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十分重视班规的建设。如在新接的班级时, 我充分把握这“第一次”班规制订的有利时机, 先仔细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个体的爱好特长、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等诸多构成因素, 按照“实在实用, 自主自律”原则, 实行了“学生自拟-小组汇集-大组讨论-班会共商-学生投票-集体确定-印发实施”的班规制订操作流程。这样做一是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制订的班规来源于每位学生, 并亲自见证了班规产生的全过程, 以促使学生自己时时想到:自己制订的, 就要严格遵守;如有越池, 心甘情愿受罚。若班规在一期的实行后, 有些条款确须调整, 每期开学初, 由班委组织全班学生修改 (其程序与上述相同) 后实施。多年的实践证明, 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培养, 自主意识有了大的提升, 自律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

三、班级活动--要力求“目标导向”

紧扣目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导向性强并富有教育和激励的班级活动, 是实现班级有序管理和班级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重要途径。

多年来, 我们十分重视班级活动的育人功能, 并根据学生的心理身理、认知能力和学校时段特点, 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各类活动。

1. 利用班会活动以促进教育和引导学生。

在班会活动中, 我主要采取了主题班会的形式。因为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强、教育性好。如为了加强同学之间的彼此了解和信任,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聚合力, 我开展了学生自我简介、学习心得等交流式主题班会;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抗压能力, 我举行了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小制作比赛等竞赛式主题班会;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展示能力, 我组织了演唱、相声等表演式主题班会……。如此多种主题班会的开展, 就会培养出一个和谐、奋进的班集体。

2. 组织集体活动以促进互助和激励学生。

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关爱等的集体主义意识。如我通过组织班内以小组学生为单位的知识抢答、集体朗诵, 辩论对抗、拔活等比赛, 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通过组织全班学生参加学校的集体操、运动会、艺术节等比赛活动, 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关爱团队意识和集体竞争意识。通过推选学生参加县级各类竞赛活动, 以培养学生爱班爱校以及为学校争光的集体主义意识。从多年的实践看, 如果各类活动组织成功的话, 将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并会起到加强师生了解、增进师生情感, 促进师生团结互助、激励师生和谐共长的积极作用。

四、师生谈心--要力求“真诚关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底深处”, 可见真正的教育是心灵的真诚的对话。为此师生之间的谈心, 是心与心之间的真诚, 是言与言之间的关爱, 是行与行之间的碰撞。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真诚并富于关爱的谈心, 将会搭起师生之间友谊永恒的桥梁。从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得出:

1. 谈心前要对学生全面了解。

对学生及家庭情况作深入、全面的了解是做好谈心工作的前提, 仔细分析学生优缺点是做好谈心工作的关键, 找准切入点是做好谈心工作成功的保障。

2. 谈心中要对学生夸奖引路。

人们常说, 好学生是夸奖出来的。我在与学生面对面的谈心过程中, 首先是夸奖学生的优点, 放大学生的长处, 细数学生的最佳表现,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优势并持续发扬。其次, 帮助他们认真分析现时存在的不足或缺点产生的根本原因, 并一同制定改进计划。随后将本次师生的谈心要点、学生整改计划等填入“师生谈心记录卡”中, 并让学生签名。其学生签名是让学生保证说到做到, 自行自律, 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信用合同”, 也便于教师掌握同一学生在下次谈心前的具体变化。与此同时, 在工作中我还做到了“四个必谈”:学生有困难时必谈;学生受挫时必谈;学生因某些事件产生焦虑时必谈;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时必谈。

3. 谈心后要对学生持续关爱。

从多年的工作实践看, 凡是谈心后的学生, 在不同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此时, 教师要利用不同时机、不同地点对他们给予多方面的持续关爱。如每当教师遇见他们时, 要给予他们礼貌地点头;每当他们有小的进步时, 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每当他们取得成绩时, 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 要给予他们全力的帮助……, 长此以往, 久而久之, 师生之间就会情感共融, 班级就会和谐共进。

五、评选表彰--要力求“百花齐放”

评选表彰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多年来我一改单纯以学习成绩好坏论英雄的做法。根据小学不同阶段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 在评选表彰时做到了“百花齐放”。如设置了学习星、艺术星、科技星、纪律星、卫生星、安全星、管理星等, 并制定了相应的评比量标, 建立了学生考评小组, 实施了“周考核--月小记--榜公示--期评比”的学生自主自评自管策略。从实践中看, 一期终评结果, 全班98%以上的学生在不同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类别的表彰, 并将获奖情况印制成奖状发放给学生、通报于家长。这种“争星活动”的“百花齐放”,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的进一步发挥,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张扬, 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多彩的舞台。

六、综合评价--要力求“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评价既要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 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身的内驱动力, 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给农民讲课要做到“六要” 篇11

但面对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如何给农民讲课?笔者由于经常应邀下乡讲课,在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探讨和摸索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语言风格。我认为农民讲课,比给学生讲课难度要大,给农民讲课应以朴实、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用真情实感去打动听众,说服听众,真正达到不是我让你要,而是你想要的效果。通过语言艺术去增强说服力,达到宣传效果。

概括起来讲,给农民讲课要做到“六要”:

一、要言之有物

要有内容,首先要做到内容丰富。能让农民学到知识和使用的技术。这就要求演讲者平时多学习、多实践、多积累。

二、要言之有理

要能说出道理,要把“为什么”讲明白。如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办法来种地?为什么要用这种肥,而不用其他的肥?为什么要用这种药而不用其他的药?把为什么讲明白。

三、要言之有据

农民相信事实,喜欢听有根有据的话,不愿听那些云山雾罩不着边际或没根没据的话。为农民讲课最好能用农民身边的事例来证明你讲的道理是正确的。

四、要言之有情

农民是最朴实的,讲演者向农民传播农业技术,要让农民接受你的观点,就要自始至终,以一个“情”字贯穿演讲的始终,用动情的语言去打动听众,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只有真正地与农民融在一起,站在农民的角度讲话,才会打动听众,才能起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五、要言之有序

讲话是一门艺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地方重点讲,什么地方略讲,都应提前安排。整个演讲过程,如同一篇上好的文章,层次安排要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讲话要符合逻辑性。如同样都是讲番茄,从大的部分可分为:番茄的用肥、番茄的日常管理、番茄病虫害防治。要讲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侧重:如讲番茄用肥,主要是讲肥料的选择、肥料的科学使用、番茄的需肥特点、各种肥料的不同用途等;讲番茄的日常管理,可从育苗、移栽、开花、结果几个关键时期按顺序去讲;讲病虫害的防治,主要讲病、虫、草害以及如何科学用药,如何防治病害。且不可讲着化肥又去讲农药、讲着农药又去讲种子,还没完根又去讲果,果没讲完又去讲根。这样顺序杂乱,农民听不明白。你要讲什么,讲课者讲话没有逻辑性,或者逻辑性不强,都会影响宣传的效果。

六、要言之有趣

农民听课有很大的随意性,农民为啥要听你讲,他愿听则听,不想听则走,所以,演讲一开始,一定要使你讲的话有趣味。应该说多数农民目前文化程度还比较低,特别是在农村一些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种地的农民多数是中年以上,即40岁以上的农民,并且家庭妇女占一多半。他们缺乏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面对这一群体,演讲者就不能讲太深奥的道理,最好用有趣的语言,讲的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要增加演讲的趣味性,可以多用农民的俗语(俗话)、谚语、顺口溜,在演讲中可以不时穿插几个有趣味的小故事,与话题有关的小笑话。多年的讲课实践证明,趣味性是吸引农民、打动农民、调节会场气氛的一剂良药,对提高宣传效果,提高演讲水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面对农民讲课还应注意一点:除了讲之外还要演,特别要用好自己的肢体语言,有时一个手势、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可以增加你的说服效果,所以,讲演者要讲和演同时进行,争取用形象有趣的语言打动听众。

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应做到“六要” 篇12

一、心中有“纲”, 把握尺度

每学期,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会提前结合当地基层学校的总体情况, 制定出翔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用以督促与指导学校工作, 这也是上级对学校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评估的一个标尺。因此, 学校在制定计划时, 要以上级工作计划的精神为“纲”, 认真领会学习, 从中梳理出与本学校、本学期有关的诸多内容, 把它们体现到学校工作计划中来, 使学校工作计划与上级工作计划的基本精神保持一致。这样, 既不会使工作被动, 还有益于上下级工作协调及兄弟学校间互相学习交流。

二、前后衔接, 保持连续性

一些计划中提到的工作, 往往由于某些原因, 学期结束也没有得到落实, 仍然留有“尾巴”。如果在下学期不管不问, 搁置一边, 对于学校的长远来说, 显然不利于学校的健康、持续和稳步发展。因此, 应结合上学期的工作计划, 以及上级在督导、评估中反馈的信息和整改建议, 认真全面地进行反思, 仔细查找、分析工作计划没有落实的原因, 并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写到学校下学期工作计划中来, 继续加以完善和落实。这样, 使各项工作善始善终, 扎实推进, 稳步提高。

三、责任明确, 可操作性强

学校的工作计划在制定时要做到六明确:明确工作目标及要求, 明确工作进程, 明确检查时间, 明确责任科室或负责人, 明确以往的成绩及有待改进的问题, 以及明确改进措施, 这样才能使计划落到实处。同时, 对学校工作中主要的教学活动、主要工作要分月列出, 一目了然, 并尽量细化, 从而使计划易操作、易落实, 可操作性强, 做到各项工作有的放矢。

四、符合校情, 从实际出发

每所学校的校情是不同的。如果不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 而盲目照搬、模仿别校的工作计划, “拿来”为我所用, 那么在执行时就可能因与本校实际情况不一致或一些条件不具备而难以落实。因此, 制定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 力求做到方向明确, 切实可行。只有把计划内容建立在符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 才能让计划较好地得以实施和落实。

五、集体研讨, 整合意见

制定学校工作计划不能单枪匹马、“闭门造车”, 搞“一言堂”或“一锤定音”, 而应该广开言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整合集体的智慧。首先, 校长要亲自动笔拟订计划, 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融入到学校计划中去。计划初稿完成后, 要反复锤炼, 然后召集全体中层干部以及教师, 甚至学生代表进一步完善, 最后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 向全校教师公布。实践证明, 这样的计划融洽了干群关系, 在执行时大家认为这是在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 是在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 都会积极、主动地去落实, 从而提高了落实计划的执行力。

六、明确主次, 突出重点

【六要】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职电气专业下一篇:物理信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