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

2024-07-24

功成身退(共7篇)

功成身退 篇1

美国的某一学区举行中小学生创新研究年度大赛,那一年,四个初一孩子的研究论文获得了本年度的金奖。

这四个孩子研究的课题是:海水的冰点是零度。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纯净水的冰点是零度,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所以海水的冰点要比纯净水的低一些。这也是教科书中的结论。可是这几个孩子偏偏对教科书中的结论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海水的冰点和纯净水的冰点应该没什么区别。于是,他们要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积累了大量实验资料,实验的结果却否定了他们之前的猜想。他们把这个实验记录下来,写成实验报告,承认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可是,就是这个证明自己之前的猜想是失败的实验,却获得了当年的金奖!

这个案例本身很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赞扬这几个勇敢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不墨守成规,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他们对于人们普遍认为是“公理”的常识,对于教科书中的权威结论,敢于怀疑,不盲从,一定要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一下。许多伟大的发现,正是首先源于对常识的怀疑,对权威的否定。在他们身上,我们还看到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们敬佩这几个孩子的辅导老师。他们从一开始就能判断出孩子们的猜想是错误的,但是,他们没有轻率地去“指点”他们,更没有武断地去否定他们,而是怀着一颗欣赏的心,包容他们,鼓励他们。老师们看到了这一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

我们给竞赛的评委会以敬意。感谢他们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们没有简单地否定这个不怎么起眼的研究,而是能从这个结论失败的研究中,看到成功的潜质。

功在课外。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学在课内,成却在课外。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课外学习的空间是无限的。我们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课堂学习作为一个示例,然后积极地向课外扩展,真正做到让学生的“功”形成于课外。

向课外拓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哪里?

其一是学习兴趣的延伸。要把在课堂学习中激发起的学习兴趣向课外延伸。一位教师,如果能让他的学生在下课之后,还能对他所教的这门学科津津乐道,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也是一位成功的教师。

其二是学习范围的拓展。要以课堂学习为起点,运用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强化自主学习。

其三是学习形式的丰富。有体验式学习,有综合性学习,有社会实践活动,有小组的合作学习,有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其四是训练坚定的毅力。需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坚定的意志,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功成身退 篇2

[功成行满]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功成身退]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功成名遂] 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功成骨枯] 比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他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功成弗居] 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同“功成不居”。

[功成不居]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身退功成] 指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马上功成] 指凭武功建国。

[马到功成] 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九转功成] 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功败垂成] 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功到自然成]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大功告成] 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大功毕成]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指日成功] 指不久即可成功。

[马到成功] 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篇3

老子应该是成功学的大师,一部《道德经》,把成功的要领都说绝了,而老子的卓异之处不在这里,他还有教了后人一种更别致的学问,应该叫“后成功学”,就是指导人们成功之后该做什么。

——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持,就是用手拿着;盈是满的意思;已,就是停止。这句的意思是,始终保持满盈的状态,不如适可而止。唐振先生(广西北流人,1897-1987)的解释也很耐人寻味,先生认为,这句是老子用日常生活的例子说高深的哲理,如果人端着一个器皿却不断往里面加水以至于越来越满,那么一定会溢出来的。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揣,拿锤子敲打。老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兵器制造者把青铜或铁用锤子敲击出非常锐利的尖。老子认为,通过锤炼形成锋芒,是难以长久保持的。有学者认为,这句的意思是手中已经有了尖利之器,还要不断地锤砸使其锐利无比,就锋芒太露了,是不能长久的。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满屋子都是珍宝,是没法守住的。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人有了财富和地位后,如果骄傲的对待别人,那就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事情做成功了,不能居功自傲,要低调收敛,这才是大自然的规律。

成也优势 败也优势

持盈揣锐最后导致失败的古代事例数不胜数,咱们这次聊个现代的。

三株药业的董事长吴炳新是公认的营销天才,他起初开公司为其他公司做销售代理工作,生意做得非常好。后来,他想自己开发一种产品,于是有了后来的三株口服液。有了产品后,吴炳新把自己的营销天赋发挥到了极致,广告开路加人海战术,当年销售额就到了1.25亿元,第二年是33.5亿元,第三年是80.6亿元。

到了第四年,三株曾经提出,要在五六年内达到1000亿。因为外国人是不用这种保健品的,因此有人计算过,如果那样的话,全国人民得拿三株口服液当汤喝而且得天天喝、顿顿喝才行。

这主要是三株对自己的营销能力太相信了,相信到了自负的程度。于是在产品几乎没有任何改进的情况下,三株借助自己的营销能力持续狂奔,似乎营销优势是无限的资源。最终一个小小的舆论事件,虽然三株最终胜诉,刚刚建立起来的“三株帝国”几个月就土崩瓦解了。

这是典型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的,企业到了巅峰之后,前面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下坡路。

当优势被意识到,而且被当作一种非常值得依赖的力量时,那么这种优势很可能就是将你引向深渊的魔鬼。

当年的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都是对自己的军事实力太相信了,最后自己被更强大的所击垮。

和任何事物一样,优势也是双刃剑,因某种优势而成功者,也往往因这种优势而惨败。

财富与人心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满堂”二字在帛书本《老子》中为“盈室”。避汉惠帝刘盈的讳改成了“满”字,那么盈应该是个动词,是充盈的意思,引申为不断地聚敛财富。

春秋时期,楚国的白公胜发动叛乱,控制了楚国后,他的部下石乞劝他把府库里的财物要么烧掉,要么分给大家。白公胜认为烧掉府库没有积蓄,将要用什么来保卫国家?石乞怎么劝,白公胜也舍不得。结果几天后,叶公率军攻进了楚国首都,立即把财物分给了大家,结果民心归附,十九天后就把白公胜打得大败,最后白公胜兵败自杀。

古代的诸侯卿大夫自己要享受,要养各种宫廷服务人员,还要养军队保卫自己的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富,怎么玩得转。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哪一个都是通过富国强兵崛起的?

但老子看到了财富的另一面,不能把财富当作一切,因为一个国家的利益就那么多,如果国君聚敛太多了,老百姓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这样就会伤及民心。

正如《大学》中所说,如果国君聚敛财富,民心就会离散。散施财富,就能聚集民心。(“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而且还提出,那些以“充实国库”的名义与民争利的下属比贪污的下属更可恶。(“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今天看来,这句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邓小平同志说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不能让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导致严重地社会分化,那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因为,“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不是某个人富,也不是某个阶层富,只有共同富裕才符合道的规律。

富贵而骄必遭祸殃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一变,人的心理往往跟着就变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常听到一句话——“官升脾气长。”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富贵而骄。”

古往今来,这样的人着实不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陈胜。

陈胜年轻时给人当雇工,他不甘心受人奴役,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打工仔们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苟富贵,勿相忘。”)

后来,陈胜起兵,结果天下响应,四方从者如云,他自立称王。过去和陈胜一起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了,特意从老家来投奔他,结果见不到面。直到陈胜外出,这位老乡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是陈胜的老乡,所以较随便,有时也讲一些陈胜在老家的旧事。不久有人向陈胜打小报告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胜十分羞恼,竟然把这位同乡给杀了。

nlc202309081113

自此以后,陈胜的老朋友们都逐渐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胜的人了。后来一次兵败之后,陈胜被自己的车夫杀害。

按现在的眼光看,陈胜能从草根阶层奋起,那是情商智商都非常高的,他是有骄傲的资本的,但历史上这样的人最后都给自己带来了祸患。有人说,这是违背了天道。天道之说未免玄虚,还是古人说的有理,“人心者,天也。”人心就是天,天心的向背,决定于人心的向背。

富贵而骄人,不就是违背了人性的规律吗?

成功之后路在何方

功成身退的成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我们也都听的很多了。

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春秋时期的越国勾践团队了。

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完成了复国大业。范蠡马上给另外一位谋士文种写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让文种和他一起功成身退,然而,文种却不以为然。

后来,范蠡弃政离开越国从商去了,而文种继续在越为官,勾践开始猜疑文种,终于有一天,勾践召见文种说,你的九条妙计,我只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给灭了,请你到九泉之下,帮我爸爸打败夫差的爸爸吧!(“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赐文种一把剑,令其自裁。文种仰天长叹:我后悔不听范蠡的建议,最后被越王杀害。(“吾悔不随范蠡之谋,乃为越王所戮。”)随后伏剑而死。

范蠡则功成身退,通过海陆去了齐国(“浮海入齐”),定居于陶(现在的山东定陶),开始了后半生的商业生涯,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曾经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

“不信今时无古贤。”

说到范蠡的故事,我们可能大都是姑妄听之,未必能够当真。

当代,能和范蠡相比的人也是有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信,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

2009年,78岁的他正打算安度晚年之际,日本航空公司宣告破产。时任首相的鸠山由纪夫登门邀请稻盛和夫出山担任这家破产公司的董事长,几乎所有人都为稻盛和夫捏一把汗,但稻盛和夫欣然应允,只身来到日航。在他的领导下,第二年,日本航空公司就实现了扭亏为盈。仅仅用了一年时间,日航做到了三个第一,一个是利润世界第一,一个是准点率世界第一,一个是服务水平世界第一。2012年9月,日本航空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再次上市。稻盛和夫又一次功成身退。

成功之后做什么?

稻盛和夫说——

“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磨难。有人成功了,觉得自己了不得,态度变得令人讨厌,表示其人格堕落了;有人成功了,领悟到只凭自己无法有此成就,因而更加努力,也就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人性。而真正的胜利者,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利用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心灵”。

功成身退,不是遁世逃禅、隐居山林,而是向着更崇高、更艰巨、更有益于大众的目标奋力前行。

附:有学者认为,范蠡是老子的传人。在北魏李暹为《文子》所作的注解中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根据这条材料我们可以将范蠡与老子联接起来。春秋战国之际,范蠡离开越国到齐国经商,从而把老子的思想传播到了这里,开始了道家学派在北方列国流传发展的新时期,并最终发展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学派——黄老之学,看来,范蠡能够把事业做得那么成功,把人生看得那么透,是有原因的。

借力管理,力到功成 篇4

近日, 张瑞敏在美国管理学会 (AOM) 第73届年会上做了主题演讲, 这一世界最顶级的学术峰会上张瑞敏总结自己30多年的管理经验, 就是9个字:“企业即人, 管理即借力”。他说,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就是要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CEO。

张瑞敏的“借力管理”作为本刊的独家策划新闻点, 旨在从文化的角度、管理的手段这一视角来反观, 借政策、经济、文化之力来实现现代企业的管理, 帮助企业在管理健康的基础上, 还要进行管理提升, 逐步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转变。

功成不居的成语解释 篇5

【汉字书写】:功成不居

【汉语注音】:gōng chéng bù jū

【成语出处】:春秋.老聃《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避,是以不去。”

【成语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居功自傲。

【功成不居的意思】:功:功绩;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而不去将其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功成不居的近义词】:功成弗居;

【功成不居的反义词】:功臣自居、居功自傲;

【功成不居的故事】

春秋时期,老子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假如失去了对立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就不存在了。老子用下面这些话,开诚布公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恶了。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产生,难和易对立形成,长和短对比出现,高和低互相存在,音和声对立和谐,前和后不能分离,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圣人用无为来处事,用不言来教导,任凭万事生长变化,不去管它,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图报答,事业成功了但不夸耀,正因为不夸耀,所以他赫赫有名的功绩永不失掉!

【功成不居例句】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功成不居终之。”

高阳《慈禧全传》五十七:“当年胡林翼刻意交欢于官文,但求能畅行其志而功成不居,推让于官文的苦心孤诣,鄂中老吏,都能娓娓而言,何璟自然记得。”

司马翎《帝疆争雄记》一百九十六:“少师父虽是功成不居,但这种大恩大德岂能抹煞不让他知道?更何况少师父还要将贵门秘艺传授与他,这些经过焉能不说?”

【功成不居造句】

跟形形色色的魑魅魍魉作过惊心动魄的争斗,显现了爱国分子威武不屈、功成不居的宝贵品格。

功成身退or被逼无奈 篇6

福特汽车已经发表声明退出日本市场。今年在完成所有车辆的销售后,销售店将只负责进行车辆的修理工作。之前从日本市场退出的品牌还有韩国的现代和起亚以及德国的欧宝,但这次福特的撤退还是引起了很大反响。福特汽车给出的退出理由是要将投资集中到成长市场中。

去年日本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为505万辆,比前年下降了9.3%。其中外国汽车制造企业的进口车销量大约为28万辆,而福特汽车只卖了5000辆。在中国,福特汽车去年的销量为111万辆,与此相比在日本的销量几乎等于零。福特汽车现在正向中国与印度进行集中投资,同时从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完全撤退,这是福特总部发出的声明。

福特汽车是一家与日本有着深厚渊源的汽车企业。1925年福特汽车在日本横滨市的海边建成了工厂,所有零部件都从美国进口,在这里完成最终装配。这是亚洲第一家汽车工厂。现在,当时的建筑已经不存在了,那块地方已经成为马自达汽车的研究开发基地。

1925在日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有800辆,福特关注还没有建立汽车市场的日本是有先见之明的。在福特汽车进入日本2年后,通用汽车也在大阪建成了汽车工厂。1925年后大概10年里,日本国内生产销售的大部分都是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产品。

在那以后,日本经历了日中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此期间,日本军部取缔了国外企业在日本的业务,推进汽车特别是军用汽车的国产化,鼓励日产汽车和丰田汽车学习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技术。也就是说,对于日本汽车来说,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是以前的老师。

战后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最终准备向美国出口汽车。这个过程中,日本汽车制造企业选择的技术合作对象是英国的奥斯汀和法国的雷诺,但丰田汽车和福特汽车进行了人员之间的交流。此后成为丰田汽车董事长的丰田英二被派去美国,向福特汽车学习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回国后的丰田英二,主持了丰田汽车主力车型花冠的设计,为丰田汽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大约25年前,我曾经采访过丰田英二,他曾表示在福特汽车的学习经历对丰田汽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这种交流在丰田汽车的制造技术部门也很常见,丰田汽车在美国招聘的技术人员也带来了很多技术。这种技术交流的存在,应该是由于福特一家和丰田一家之间的深交吧。

丰田汽车和福特汽车差点就进行了技术合作,但最后进入美国市场后实际的合作对象是通用汽车。现在这个合作关系已经结束了,当时的工厂设备被现在的新兴电动车制造公司特斯拉获得。

另一方面,福特汽车1970年与日产汽车和马自达汽车共同出资建立了日本自动变速箱制造公司(现在的JATCO),福特汽车将日本产的自动变速箱引入美国。这是福特汽车在日本的长远事业投资。此后,福特汽车还对马自达汽车进行投资,1982-1994年的14年里,马自达汽车设计的车型上搭载了很多福特的零部件。现在马自达汽车和福特汽车的资本合作已经结束,而马自达汽车开发的汽车平台及发动机正被福特汽车使用。

现在福特汽车决定切断和日本深厚的联系。为了对中国等市场进行投资,福特汽车决定结束不能获利的日本市场的销售活动。对日本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存在对福特汽车品牌的亲近感。但对于现在57岁的我来说,福特汽车是年轻时憧憬的对象。特别是野马汽车,是我当年强烈想要拥有的一款汽车。今后,在日本再也不能感受到福特汽车独有的安心感和美国汽车风格,实在是让人感到寂寞啊。

功成身退 篇7

谷歌、苹果、雅虎……最近的一年是世界IT史上最关注“继任”的一年,此时,中国IT“教父”柳传志退出联想,再次引发出企业核心领导层接班人的话题:企业究竟该选谁接过重任,保持基业长青?靠的是直觉还是技术?

就此,记者采访了一直深耕中国人才管理领域的北森总裁王朝晖,他表示:“继任最重要的是流程。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国内的大型企业普遍将继任看成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环节,但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继任流程与体系的却为数不多,所以像联想一样,善于利用人才管理技术的企业就走在竞争者的前面。”

据了解,继任与发展工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西方国家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国际上先进的人才管理公司,如SAP、halogen 和pleteau都提供继任相关的产品与服务,但目前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管理层继任发展的技术却寥寥无几。今年年初,北森正式发布国内第一个“继任与发展系统”,这一系统结合了先进的国际理念和本土人才特性,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搭建继任与发展体系,提供人才储备、培养、晋升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作为中国最大的人才管理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这一产品的推出,填补了国内继任市场的空白。

在发布的不到一年内,京东、美的、渤海证券等众多客户就纷纷签约北森这一产品,通过北森首创的“人才池模式”描绘出清晰的人才分布脉络,从而全面掌握企业人才储备状况;并借助“Coaching平台”将国际盛行的Coaching(教练)技术引入系统,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工作脱节的难题; 此外,“人才评估体系”还整合了测评、360等评估工具,帮助企业科学评估培养效果、精确识别高潜力人才。

【功成身退】推荐阅读:

上一篇:标准线淘汰制下一篇:独立学院金融专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