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

2024-10-04

《无字》(精选10篇)

《无字》 篇1

《无字》是女作家张洁长期积累之作, 也是她的一部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 [1]张洁自言:“我觉得真正的写作是从《无字》开始的, 以前的写作都是为它做的准备, 哪怕写完这部长篇马上就死, 我也心甘了。”[1]八十万字的《无字》凝聚着政治、历史、情爱等种种因素, 但在这部宏幅巨作中, 意识形态中的风云变幻已经被推到了后台, 作为背景来上演了这部以“爱”为主题的悲喜剧。

一、《无字》中“爱”的主题探讨

“千百年来, 爱一直是女性的特殊生活领域, 而且事实上一直是女性能够实行她们一切愿望的唯一或重要门径。”[2]20世纪中国女作家的作品中, 爱情与母亲是经常出现的主题。冰心忠实地演绎了“母爱主题”, 而从张爱玲一直到新时期的女作家们则开始了对母亲的重新审视。母性之中既有博爱无私, 也有扭曲变态的东西;母亲既是女儿自由的牵绊者, 又是她们的同盟者。为爱情而与母亲反目的女儿们, 似乎只有在遇到挫折或致命的打击时, 才又不得不认同母亲的价值传统。而贯穿《无字》这部大书的主脉便是情爱与母爱这一经久不衰的主题。

(一) 情爱主题——“道是有情却无情”

《无字》可说是一首凄凉的爱情悲歌, 三代女性为失去的爱情而痛苦忧伤。三对婚姻之中, 无论是“媒妁之言”, 还是“自由恋爱”, 婚姻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祖父叶志清与祖母墨荷的婚姻是完全承受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铸造的无爱的婚姻。叶志清没有给予墨荷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呵护, 而墨荷对于丈夫也没有反抗, 而是默默走完了她无爱的婚姻, 也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在这对夫妻当中, 情爱可以归结为“零”, 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而被吴为称之为“兵痞”的顾秋水可以说是叶莲子一生苦难的渊源。他先是抛妻弃女, 后又当着妻子的面公然与佣人阿苏苟合, 并对叶莲子施以暴力。他毁灭了叶莲子的希望, 根本算不上一个丈夫。而作为妻子的叶莲子本可以追求到自己的有爱婚姻, 可是意中人突然退场, 使她只能“狗急跳墙”般随便把自己嫁给了顾秋水。她常唱着那首《秋水伊人》:“望穿秋水不见伊人倩影, 更残漏尽, 孤雁两三声;往日的温情, 只换得眼前的凄清……[3]109歌中说唱真成了她后来被丈夫殴打乃至抛弃的结局。仔细思考, 叶莲子对顾秋水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真爱吗?前文已提到, 顾秋水并非叶莲子第一选择, 她对顾秋水的“爱”可以说是一种习惯, 在她的观念里, 妻子就应该爱自己的丈夫。她“把这个偶然碰上的婚姻, 渐渐当做一个女人原来的梦。”“为这个相当功利的婚姻自造一份情爱, 并为这份自造的情爱痴迷一生。”[4]103叶莲子心甘情愿接受了这份宿命的婚姻。

胡吴婚姻中, 胡秉宸的“夫爱”似乎很难定义:他们也曾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 甚至胡秉宸曾激动地对吴为说:“你不能离开我, 你要是离开我, 我就要死了, ”[4]146但是婚后, 作为吴为丈夫, 胡秉宸的所作所为又俨然成了另外一个人。巨大的落差才使得吴为最后选择离婚, 走向疯狂, 甚至遁入死亡。

通过以上对书中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这样一种“畸形”的爱情现象:从表层看, 三对男女似乎对自己的爱人都有着深切的感情 (起码最初的时候的确如此) , 但是从本质上说, 他们对彼此却难得见真爱。叶志清与墨荷, 他们都是时代的牺牲品, 仅仅是为了各取所需, 是门当户对, 是社会、家庭、个人的需要而已;顾秋水和叶莲子, 一个在时间与环境的变迁中, 沦为一个抛妻弃子的浪子, 另一个则为了早日摆脱初恋的伤痛而将自己随便托付给一个过得去的男人, 麻木履行着所谓“妻子”的责任;至于胡秉宸和吴为, 则只能用“冤家宜结不宜解”来形容了, 总之, 爱情在这些夫妻之间, 沦为一种“道是有情却无情”的梦幻, 说不清, 道不明。

将《无字》中的爱情与《爱, 是不能忘记的》中的爱情相比, 我们也许可以看出一些东西, 它折射出的是张洁关于“爱情乌托邦”理想的建构与毁灭过程, 吴为的爱情确实让人想起《爱, 是不能忘记的》中的女作家钟雨, 钟雨的爱情被去除了一切的杂念、琐屑、政治等人生背景;而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在《无字》当中终于坠落人间, 吴为的爱情是《爱, 是不能忘记的》的扩写版, 所不同的只是她没有来得及像钟雨一样在爱的最高潮中死去, 而只能活着等待一场毁灭, 王子与公主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 精神之爱最终被情欲玷污, 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悔恨摧毁了一切, 也使得吴为最终发疯以至忘记一切。爱情, 也被彻底丢掉。

(二) 母爱主题——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张洁在《无字》扉页上赫然写着:“献给我的母亲张珊枝。”可见, 本书不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更是张洁继《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又一篇怀念母亲的小说。小说把叶志清、顾秋水、胡秉宸三位男性形象塑造得十分不堪, 但是对于墨荷、叶莲子、吴为等几位女性却抱有完全迥异的态度与笔法。母爱在《无字》中占有很大分量, 母亲形象也被塑造得近乎完美。她们一生各有各的不幸, 但是在女儿面前, 却永远扮演着“硬汉”形象, 为女儿建造了一座“爱”的城堡。而叶莲子便是《无字》中集中全部母爱于一身的最佳代言人。

叶莲子实则是一位很清醒的女性。她在母亲去世时便已明白:“悲痛是一种个人化的情绪, ……这辈子再苦、再难, 大概是不能靠谁, 也靠不上谁了。”[5]132因此, 在成为母亲之后, 叶莲子面临大灾大难总能表现出常人所没有的睿智与勇敢。而叶莲子对吴为的母爱, 一直支撑着吴为脆弱的心灵。在顾秋水一去不复返之后, 叶莲子更是具备了“硬汉”的骨气, 她顽强地支撑起了母女的生活, 甚至带着幼小的吴为几次逃离了“水深火海”、“枪林弹雨”。她们已经连为了坚固无比的整体, 母亲那柔弱而坚强的形象已经镌刻在了吴为的生命中, 爱人、父亲、兄弟、朋友都无法比拟, 她与母亲的血脉关系已经直达了生命底层。

然而, 叶莲子的去世带给吴为的痛苦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叶莲子一去, 她也就去了, 人们看到的不过是她那副还没有败去的皮囊。”[4]352《无字》中叶莲子作为母亲形象的塑造, 让我们很容易便能想到《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张洁的母亲。可以说, 在吴为和叶莲子的身上完全能够看到张洁与她母亲的影子, 母亲的无私与伟大, 女儿的痛苦与忏悔, 使得《无字》与《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的母爱已经深入骨髓, 甚至在她们看来, 爱人父亲兄弟朋友都成为了外人。在这个意义上, 母女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母—女关系”, 而升华为“女性—女性”的关系。母亲给予女儿的不仅是母爱, 更是一个女性亲眼目睹而无法劝阻另一个女性将自己的爱情完完全全付出却终归被葬送掉的全过程。那是两个平等的同性生命直面苍凉人世的共生的节奏与呼吸, 她们彼此抚慰互相温暖, 在孤独的人生旅途相携相伴, “母亲之于女儿的爱, 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伟大无私, 她是世间另一种血缘的相续相接, 是‘我们’身体的源泉, 亦是‘我们’身体未来归处的指向。”[6]也正因此, 最终导致了吴为的发疯乃至自杀, 张洁也不由感叹“我的生命其实在54岁的时候就结束了。”[7]如此痛彻心扉母爱成为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二、《无字》中“爱”的缺憾及其主体原因探讨

张洁在《无字》中描写爱情的时候, 总给人一种决绝之感, 似乎真爱从没有存在过, 或者仅存在一段很短的时间便转瞬即逝。张洁更多的是以犀利之笔描写了周围人物围绕“爱”的虚伪与自私, 她让曾经“不能忘记的爱”化作为无法释怀的痛与恨。可以说, 在《无字》当中, 张洁较多强调了男女之间的对抗与隔膜, 而漠视了二者的和谐与理解;过分强调了生活的理想色彩, 而忘记了再美好的生活也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憾, 真爱也是如此!以至于有评论家认为张洁在《无字》中过多地渗入了个人的主观情感, 而忽视了客观环境的参与, 使得作品的深度就有所缺失了。王蒙就曾说:“我相信作者在写这部书的时候的坦白与真诚, 包括对自我的无情拷问。但如果书中的另外一些人物也有写作能力, 那将会是怎样一个文本?”[8]孙郁认为:“无字留下了张洁许多伤痛, 这种痛使其作品的力度, 与先前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验之累, 将她的生命之舟倾斜了, 所以常常仅在狭小的天地里纠缠着, 呼号着, 精神的深, 反而不及先前了。”[9]

小说, 其实是一部作者的心史。而本文开篇就已提到, 《无字》应该算是张洁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甚至有人说:“张洁写小说, 总是在写她自己。她似乎有一种自我肯定, 自我欣赏的倾向, 她最爱好她认为最值得表现的人物, 便是她自己。”[10]196“《无字》过于被自己的个人经历所左右”, “与她的个人生活有更为紧密的联系无可置疑。”[11]173这些都说明《无字》处处暗藏了张洁个人的影子, 渗透了作家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情感历程。

(一) 童年的创伤

在张洁的许多散文中, 都有过她童年的记忆。童年的张洁生活的确不尽如人意, “张洁很小的时候, 父亲就抛弃了她和她的母亲。母女两人相依为命, 含辛茹苦, 在动荡中度过凄寒的漫长岁月。[12]张洁自己在回忆过去时也曾写道:“穷人家的孩子的童年是寂寞的……为什么她的眼里会充满泪水?又为什么会翘起尖尖的嘴呢?”[13]在《无字》的文本叙事中, 女主人公吴为的童年也曾带着无法抹去的伤痕。而现实生活中, 父母的离异给张洁的童年也带来了抹不掉的创伤, 她曾在《帮我写出第一篇小说的人——记骆宾基叔叔》中提到:“是啊, 我应该同情他, 但我并不爱他。我对他的感情, 还不及我对叔叔的深, 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 他给我的, 比我生身的父亲还多。”[14]从一定程度上讲, 这些因素使得她对三位男性的描写多少带有一些过于主观的情感渗入。正如有人评论:“这说明了张洁写作中的女性自我, 其父亲缺席以至生活的无比艰辛更显示了父亲的重要性, 也加深了对父亲的情感依赖和期待。而且这一期待在童年的个人经验中埋下了深刻的种子, 成年以后对事业的追求, 尤其是爱情道路上的挫折都加深了这一生命开始时就匮乏的情感, 愈是没有便愈是珍贵, 愈是无法得到便愈是无限渴望, 可以说这一生活死结已经完全地显露出来, 实际上成年的女性自我的爱情选择仍然是童年情结的一以贯之的必然结果。”[15]220

(二) 母亲的伟大

《无字》已是张洁暮年时期的作品。综观在此之前诸多散文、小说, 许多都有张洁母亲的影子。比如《母亲的厨房》《百味》《这时候你才长大》, 尤其是前文已提到《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更是表达了张洁对母亲无法言说的爱, 张洁以纪实的方式用眼泪和心血追忆着母亲在世的日日夜夜。那是生命和灵魂的故事, 那是“在宣告了男性拯救之虚妄后, 张洁在母亲的怀抱里划出的最后一块栖息地, 一只没有橄榄枝与和平鸽的方舟。它满载着两代女人的伤疤和痛楚、奋斗与挣扎, 颠簸不定, 飘摇无着, 拖着沉重的翅膀, 向着负载她们的大地悲伤地坠落。”[16]202在张洁《文集》前的作者自序中, 她这样自我宣传:“张洁, 女, 一九三七年生于北京。随母亲而不是随父亲祖籍辽宁抚顺章党厄下哈达村。”[17]父亲已经与她的世界几乎隔绝。在《无字》中, 张洁一直强调吴为对谁的爱都未能超过与母亲叶莲子的爱, 叶莲子就是吴为生命的守护神, 甚至张洁在某些方面对叶莲子母爱伟大的描写主观得似乎有点过头, 以至王蒙都“不能不感觉到作者对书中的主人公母女的钻牛角尖似的怜爱。”[18]而张洁与母亲张珊枝之间的感情,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爱人是可以更换的, 而母亲却是唯一的。”[19]

三、结语

关于《无字》, 关于张洁, 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从《无字》中, 我们似乎看到了在吴为身后始终站着一个情绪异常激动的张洁, 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激动, 使得《无字》多少渗入了过多的个人情感, 以至于把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都忽略掉了。其中原因, 很大一部分也正是源自于张洁是以自己的个人体验与经历在书写《无字》, 书写张洁内心的情感。然而, 或许对读者来说, 与其叹息理想之爱的终不可得, 莫若反思我们自身对情爱的把握。纵观历史、现实和未来, 我们也没有理由完全否定两性间的真爱。如果我们能够有所自省, 有所自励, 甚至有所超越, 那么, 我们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两性间的关系, 将会多一些亲切, 多几分暖意。

《无字》 篇2

无与伦比 事无巨细 百无聊赖 无精打采 相安无事 义无反顾

至高无上 碌碌无为 大公无私 天衣无缝 束手无策 熟视无睹

绝无仅有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一望无际 无济于事 语无伦次

目无全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无稽之谈 无所事事 走投无路

无微不至 无可非议 金瓯无缺 无穷无尽 无拘无束 无所不至

鸦雀无声 有教无类 无中生有 举世无双 无病呻吟 若无其事

一无所有 一无所得 学无止境 无所适从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寂然无声 无以复加 无可奈何 有恃无恐 无忧无虑 默默无闻

无出其右 其乐无穷 聊胜于无 风月无边 无懈可击 无所不为

无坚不摧 湮没无闻 杳无音信 一览无余 无时无刻 无影无踪

无庸讳言 旁若无人 蒙昧无知 史无前例 贪得无厌 荡然无存

独一无二 发无不捷 无远弗届 无事生非 一无所获 一无是处

一往无前 无孔不入 计无所出 问心无愧 其味无穷 朴实无华

群龙无首 无边无垠 万里无云 索然无味 临难无慑 当之无愧

变化无常 无足轻重 无庸置疑 无为而治 有始无终 杳无音讯

虚无缥缈 无往不利 别无长物 茶饭无心 六神无主 体无完肤

无边无际 万籁无声 无的放矢 师出无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哑口无言 一事无成 有眼无珠 一无所闻 一望无垠 座无虚席

知无不尽 无所顾忌 无所畏惧 无关宏旨 无恒安息 不学无术

百无禁忌 白璧无瑕 大而无当 寥寥无几 两小无猜 荒无人烟

善读“无字之书” 篇3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为什么要斩马谡,所有看过书的人都知道,因为马谡丢了街亭。

“失街亭”与“斩马谡”的故事描写在小说中的第九十五回合第九十六回:魏将司马懿击灭孟达后,魏明帝命其为都督,以张郃为先锋,出兵街亭抵御蜀军。诸葛亮命马谡为主将,以王平为副将,统帅两万五千人马镇守战略要地街亭。马谡刚愎自用,无视诸葛亮的嘱咐,拒绝王平的劝阻生搬兵法,屯兵山上。经王平再三坚持,才分其五千兵马在山西下一小寨。结果司马懿带兵杀来,命张郃阻击王平,亲率大军围困马谡于山上,断其汲道,遂马谡大败于街亭。马谡深知由于自己生搬硬套兵法,从而导致街亭失守,自缚于诸葛亮帐前,于是便有了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才有了后面的千古绝唱“空城计”。

通过这段故事,我们在感叹诸葛亮赏罚分明,用于自责等的优秀品格的同时,更领悟到:不仅要苦读“有字之书”,更要善学“无字之书”。

马谡曾深得诸葛亮的器重,可谓“饱读兵书”,被公认是“知识丰富”、“足智多谋”的将领,但由于他缺乏实战经验,这些死的知识救不活将士们,结果酿成了街亭失守的悲剧。这就说明,有了知识并不等同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而要想运用这些知识还需一味催化剂,那就是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将“死书”读成“活书”,达到“知行合一”,这就需要我们善读“无字之书”。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可以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并从中取得借鉴,避免自己走岔道、走弯路;通过“无字之书”可以了解现实,可以认识世界,可以把握当下,从而开创未来。

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辅之以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

但读懂“无字之书”并非易事,必须独具慧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般来说,“无字之书”充斥于生活琐事中,人们对此司空见惯了,若不付出心血还真无法从中获得“珍宝”。只有那些善于观察、总结、思考的人,才能于平凡之中捕获其奇特之韵味。

《亮剑》电视剧中的李云龙,穷苦人家出身,在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和枪林弹雨的洗礼下,逐渐成长为战场上的一员虎将。尤其是这样一个镜头,让人匪夷所思:在日军调查李云龙的资料时,日军问:“他是哪所军校毕业的?黄埔前五期?还是国外哪所知名军事大学?”然而回答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不难看出,李云龙正是这样一个读懂了“无字之书”的有心人。

“无字之书”是通过实践检验得到的智慧之书,其价值远远比“有字之书”大得多。这种书,既有理性的思索,更有实践的积累,是理论与实践相結合的产物。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读“有字之书”须上正规大学,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善读书而不唯书,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进行结合,刻苦钻研,知行合一,那么离成功还会远吗?

父亲的无字短信 篇4

父亲70大寿时, 我给远在乡下的他买了一部手机。

父亲拿着手机, 这儿摸摸, 那儿按按, 像小孩似的, 稀罕得不行。当看到自己的形象定格在屏幕上时, 呵呵直乐的嘴里, 一望无牙。

我知道勤俭一生的父亲舍不得打电话, 所以就给他办了个无月费的“神州行”手机卡, 并教他学发短信。父亲毕竟年岁大了, 虽然一直在“嗯嗯”的点头, 可他那浑浊的眼睛里, 分明写着茫然。

临走的时候, 我对父亲说:“爹, 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啊。”

父亲却扬扬手机说:“我给你发短信, 嘿嘿, 省钱些。”

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谁知我刚上火车不久, 手机就响了。一看, 竟然是父亲的短信。

我惊奇地打开, 却发现是空白的。

我先是一笑, 继而心头一热。我读懂了父亲的无字短信:儿子, 上火车了吗?

我立即回道:爹, 我已经上车了, 不要担心。

刚回到家, 父亲的无字短信又来了。

于是, 我立即回道:爹, 我已经回家了, 请放心。

就这样, 隔三差五, 父亲的无字短信就如约而至。

我知道父亲最关心的是什么, 每次我都这样回答:

“我们全家挺好的。”

“工作非常顺利!”

“你孙子的学习又进步了……”

我想象着, 坐在门前的榆树下, 老父亲看着儿子的平安短信, 一定无声的笑了。

今年3月, 我过40岁的生日。那天我和朋友家人正举杯相庆时, 手机响了。我打开一看, 是父亲的短信。再一看, 我惊讶地发现, 这次的短信竟然出现了两个数字:40。

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琢磨出这条数字短信的, 但是我却在瞬间就明白了数字背后父亲那无声的感慨和欣慰: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转眼我的儿子已经40岁了……

儿子已经人到中年, 我也老了啊……

读着父亲的数字短信, 我读出了一脸的泪水……

从无字处读书 篇5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的确,书籍因为有了读者而具有了生命。人类自从创造了文字以后,书籍就成为了表达思想、传播知识、积累文化、传递经验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和保存方式。

可是,小朋友们见过石头书吗?看了课题,你们一定会产生很多疑问:石头书是什么样子的呢?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里写了什么?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文《石头书》就知道了。

《石头书》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川川和磊磊这两个可爱的小朋友与勘探队员的一番对话,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石头就像一本书,里面藏着丰富的知识。

课文共14个自然段,层次清楚,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童趣的问答之中,把干巴巴的科学知识写成了小朋友们喜爱的小故事,可见作者的构思十分巧妙。

勘探队员叔叔说:“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石头就是石头,石头怎么会像书呢?课文在川川、磊磊与叔叔的问答中,如层层剥笋,逐次展开,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四个原因:1.从外形上看,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文字;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4.人们观察石头能得到许多知识,就像书籍能告诉人们许多知识一样。想不到普普通通的石头里面还藏着这么多的知识,石头还真像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

从石头书中可以读懂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课文的精彩片段: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既然把那一层一层的石头看成是一册厚厚的石头书,那书里就一定有字,然而,这可不是我们平时读写的“字”,而是只有勘探队员才能读懂的特殊的“字”:雨痕、波痕、矿物。当雨滴打在半干的沉积物上时,会留下小凹坑,这就是雨痕;我们在海滩、湖滨的沙滩上玩,经常可以看到水边岩石上有波浪冲刷后留下的痕迹,这就是波痕;矿物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制造铅笔芯的石墨就是矿物的一种。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这是从石头书上的字和画读懂的地球的地质变化,句中的“很久很久以前”“后来”“很多很多年”可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快,而是非常缓慢,可能是几十万年,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勘探队员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现在“又变成了高山”。真是乾坤扭转、沧海桑田啊!通过这些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各个地质时期的情况,了解地球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

——“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的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主要被人类开采用做燃料。矿石是矿物集合体,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能从中加工提取金属或其他产品。煤炭和矿石都深埋地下,石头书为我们寻找煤炭和矿石提供了线索,避免了盲目的挖掘。

其实,不仅石头像一本书,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处处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学问,都像是一本本厚厚的书。亲爱的小朋友们,只要我们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善于观察,用心思考,从无字处读书,就可以不断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眼界,磨练意志,陶冶情操。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人吧!

于无字处进行语文教学 篇6

一、于无字处挖掘作品内涵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些作者写文章不喜欢直通通一棍子捅到底,而是爱讲究点含蓄的艺术,让读者读来有回味,有思索。例如,在快讲完《孔乙己》一文时,教师便可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于无字处提问。由于作者对孔乙己的结局只作了一个猜测,我们就可提问学生:作者写作的当时,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们的讨论自然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孔乙己的自身性格想到孔乙己的生存环境,慢慢地得出“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活不了,他的死是必然的,也是无疑的”的结论,进而切入到作品的深处。

二、于无字处进行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渗透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特级教师宁鸿彬在讲授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时,便煞费苦心地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珍藏了七根火柴,你们知道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显然,“怎么想的”,作者并没写,宁老师有意让学生于无字处深挖,用他的说法,这叫挖掘人物的潜台词,目的在于让学生触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受到作品的感染。结果怎样呢?且看同学们的回答:“他想把七根火柴交给部队。”“这每一根火柴都能给更多的同志带来光明和温暖。”“能给更多的战士带来生的希望。”“部队有了这火柴,就能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了。”“他还想,我死了不算什么,要让更多的同志活下去。”学生们的发言充满了对无名战士的崇敬,因为从字里行间中,他们感受到了这位战士闪光的思想和美丽的心灵。在这里,学生们自然地从无名战士身上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三、于无字处训练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人们对有些词语的意义、文章的侧重点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看法,且相关文字叙述及用法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师生的思维便形成了定势,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今天的创新教育要求格格不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想前人所未想,说前人所未说,从这个意义上看便是于无字处教学生。例如,“东施效颦”一词历来被视为贬义词,教师若加以引导,让学生带着“褒义”的眼光去看,定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又如《曹刿论战》一文记叙了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的两人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可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理解是:侧重表现曹刿的“远媒”,并反衬鲁庄公的平庸无能。教师若不停留在惯常的理解上,而是一反常规,让学生认真审视一下鲁庄公,其收效一定是可观的。一个学生为此就写了篇立意新奇的读后感,题目为《五赞鲁庄公》,这五赞是:一赞鲁庄公能广开言路,使一介野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二赞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三赞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战争第一线甘当配角;四赞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的势头吓懵,不打退堂鼓,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五赞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甘为小学生。结尾发出感叹并提出愿望:“在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在人才层出不穷的今天,鲁庄公的形象难道不使人倍觉亲切和可爱吗?愿为今朝众多的“曹刿”呼吁有更多的“鲁庄公”!此种于无字处训练学生的作法的确为语文教学引进了活水,它既避免了照本宣科的老路,又有了全新的教学体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无字漫画的叙事策略浅究 篇7

关键词:无字漫画,叙事,策略

无字漫画并非字面意义理解的没有文字的漫画,而是漫画中的文字在整体故事中起不到关键叙述的作用。简而言之,无字漫画是用图像作为漫画的语言,依靠图像之间的串联关系承担起叙事重任的漫画类型。

一、无字漫画的叙事策略

与普通的漫画相比,无字漫画的叙事完成的要较为困难。图像虽与文字一样是叙事媒介的一种,但与文字相比,图像的叙事能力却较有局限性。

1、画格与镜头的叙事性

无字漫画通常是在平面的空间中以静态的艺术语言和有限的技术手段将所发生的事件以一种简洁明快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给人以直接的情感冲击。漫画的分格或者分镜主要是围绕故事的情节,来组织和设计。所以通篇整体构图的生动性和构图的动态节奏必须随着故事的情节节奏跳动,既不能太过于仓促,也不能过于拖沓。没有跳跃就缺少变化和留白, 跳跃太大则读者不易读懂故事。所以画面的镜头组接要掌控尺度,这就需要创作者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判断。

无字的四格漫画通常比较多的用来描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作者多半会选择均格,更注重表现镜头的韵律。读者只需要注意格子中的细节,以及发生的事情便好,而不必注重整体构图的节奏。漫画中的一格是不具有时间性的,它单格叙事的时间性依赖读者去想象补充。

无字的连环漫画通常根据故事的发展,在一组画面中,选择运用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不同的视距。但是如何把分镜用得恰到好处,做到合理搭配,即能够使观者感到非常自然,又能够把故事脚本叙述的十分生动、贴切,是创作者进行画面分镜头节奏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难点。当观众在看到一个镜头的时候,首先感知的就是分镜头画面的景别形式。当景别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时,便会产生画面视觉节奏变化规律。通过这些景别的组合,再加上镜头自身其情节因果链的完整性,读者自然而然就会对一组镜头的叙事经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肢体语言的图像特质

在无字漫画的叙事策略中除了镜头语言之外,肢体语言作为一个视觉符号的形式存在,用来传达信息,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叙事作用;同时它又作为情感传递的精神纽带,传达情感并感染读者。漫画角色肢体语言设计的过程就是视觉传达的过程,视觉传达就是以视觉认知的表现形式来阐述文本信息的过程。漫画家用自己的巧手,借助于现有的技术和工具,将静态的物象赋予人物性格,使之成为有血肉有灵魂的情感载体,从而感染读者。 但其想要感染读者则漫画角色肢体语言的设计必须要具备很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在漫画设计中,创作者必须大量揣摩角色动作以及表情的表现结果和叙事目的,把角色各种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直观地明白故事的细节和叙事关系,最终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

二、经典无字漫画《父与子》和《小恐龙阿贡》的叙事策

以文字辅助解说的漫画固然能够提高漫画的叙事表达力,但无字漫画的优点在于经验和联想的叙述,它能够带给读者更开放的想象空间,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魅力也是以文字辅助叙事的漫画所不能比及的。

1、《父与子》的静态叙事方式

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四格连环漫画《父与子》,这本漫画集共50组题,每一组题都是一格格记录着运动瞬间静止形态的画面。这些瞬间静止的连续画格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图1-1中,第一格的画面父与子的肢体语言非常明确的告诉了读者这组画面要讲诉的故事,一位父亲以一棵树做为参照为儿子量身高。第二格画面中,通常交代发生的事情;在第三幅画面中,常常交代角色对于发生事件的反应;在最后幅画中,表现故事情节的结局。如今的四格漫画已经没有明确的格数限制了。但其叙事方式仍然依照启、承、转、合四个环节编排叙事,不管是什么样的叙述方法都离不开这个规则。

2、《小恐龙阿贡》的动态叙事方式

漫画家田中致志的连环漫画《小恐龙阿贡》,作者将整本的故事全部都独立在语言之外,通过各种复杂的镜头角度,将这一难度极高的叙事方式运用的得心应手。如图1-2。

镜头1特写,一只凶猛的狮子张着血盆大口自镜头右侧蹿出。 从这头狮子凶狠的面部表情,和矫健的向前生扑的四肢,我们便可以大致猜出,这是一只正在追捕猎物的狮子。

镜头2近景,一群紧张奔跑的羚羊,镜头最前方的羚羊向后望去并露出惊恐的表情。结合镜头1中凶猛的狮子,我们不难猜出这组镜头所讲的事件,便是一只狮子正在追捕一群羚羊。

镜头3远景,在一片空旷土地上,一只狮子正在追逐一群四散奔逃的羚羊。从这个镜头中便可以肯定了前两个镜头中对于故事情节的猜测。

镜头4全景,在镜头3的基础上作者更详细的刻画了事件所发生的现状,从虚化的周围环境和狮子奔跑过后扬起的尘土中,读者似乎能够感受到狮子奔跑的速度之快,一种紧张感油然而生。 全景镜头在更加明确叙事经过的基础上更加升华了读者的情感基调,使人过目难忘。

这样的分镜头处理和动物肢体语言的设计,即使整组镜头没有任何文字的标注,我们仍然能够非常清楚的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故事内容。毋庸置疑,《小恐龙阿贡》的成功是作者独特的思维模式与扎实的绘画功底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再次印证了漫画可以作为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文化存在。

三、结语

《无字》 篇8

于是,就有了整本书没有一个字,完全靠画面来讲述故事的无字书;就有了无须赘字多言,而全世界的孩子都能读懂的有趣的无字书;就有了孩子们可以参与、可以再创造、可以驰骋想象的无字书。

没有文字并非没有意义,而是没有禁锢孩子们思维的樊篱。一幅幅相连的图画所讲述的故事,也许没有文字表达得那么明确,却比文字包含的内容更加生动而丰富。瞧这只青蛙,它的眼神,它的伸胳膊蹬腿儿,它与男孩、狗狗、乌龟,它与别的青蛙、别的人……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以写出太多太多的文字。但是没有,在《青蛙与男孩》中,只有封面有文字标题,给成人一个提示,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的起点。故事,就在孩子与图画之间生长起来了……

那是一片旷野,一片无字的布满图画的旷野。孩子们的想象力被那些藏着无数故事的图画点燃,于是,就兴致勃勃地在旷野上驰骋起来。条条大路通罗马,是的,旷野上的路很多很多,每一次驰骋,都可以踏出一条新路来。带着你的孩子,或者干脆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驰骋吧,你就等着欣赏那一棵棵故事树吧。那是孩子在游览无字书时培育出的故事树,那是驰骋想象力的结果,那是孩子伟大的创造!

请你相信,孩子是你的老师了!是的,你可能读不懂妙不可言的无字书,因为你太“成熟”了,你习惯了被文字所束缚,你已经形成了阅读文字的心理定式,你丢失了太多想象力,冷不丁面对无字书你会不知所措。但是,孩子能读懂,无字书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当你看到孩子沉浸于其中津津有味地阅读时,你就老老实实地学着用孩子的眼光来读,用孩子般的想象来读,像孩子一样反反复复地读,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即使没有文字,也能找出故事发展的诸多因素;你还会发现孩子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原来是如此丰富,孩子在观察与想象中创造着更加美妙的属于自己的故事。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拥有伟大的想象力,而阅读无字书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无字》 篇9

所谓“空白”艺术, 一般用于书法、绘画、戏剧、建筑等, 使艺术作品呈现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也不例外, 笔力不凡的作家, 都擅长经营这种“空白”。教师在教学当中, 应当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通过“有限”的文字去理解“无限”的意境, 挖掘、填补空白, 引导学生思索、联想、理解、感悟, 于无字处营造美妙的意境, 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以下,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布白艺术略作阐述。

一、欲擒故纵设空白——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文中“不确定性”和“空白”存在的地方越多, 学生就越有可能参与作品意义的具体化, 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是, 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 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 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如在学习《论语〈八则〉》时, 教师只讲解第一则, 其余部分则有意留给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总结。让学生当一回“老师”, 教师则充当他们的小助手, 给学生提供一个模式:范读——领读——处理关键词——疏通文义——质疑、揣摩——齐读。学生通过借鉴教师讲解第一则时的方法, 再结合教师提供的模式自学后面的七则。这种教学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 使整堂课学生都能学得津津有味, 形成一个生生交流, 师生互动的可喜局面。

二、创设意境留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创设意境, 留出“空白”, 在某处造成暂时的“断流”,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这样就会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张弛急缓、虚实相映的和谐美感, 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文时, 在以老斑羚的死亡作为桥墩的“生命桥”出现之前, 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如果上天再给几分钟给这些斑羚, 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倾诉?同时悲伤的音乐缓缓响起, 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的意境中, 他们仿佛看到了羚羊的生离死别, 仿佛看到了那依依话别的场面。课文教学到后面, 我借助多媒体播放FLASH画面, 让学生直观感受山涧上空划出的一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时, 学生们眼中闪动着点点泪花, 正是因为刚才留的“空白”做下的感情铺垫, 让学生体会到了“生命桥”那份荡气回肠的感动, 此时, 一切尽在不言中, 教师如果再做过多的分析, 反而会破坏课堂氛围。

一首诗, 一篇演说, 一个充满真情, 催人泪下的故事, 当朗读和观看结束后, 教师不要急着讲解。须知, 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入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 此刻, 一切的话语都是多余的, 多说只会削弱文章的意境。对于美与鉴赏而言, 合理地浪费两三分钟时间, 是物有所值的。

三、巧用结尾布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学作品中, 许多大文学家都是不写结局的, 有的文章在结尾处戛然而止, 这就是一种“留白”。作家在创作作品时, 就是通过结局的布白, 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就应该很好的利用结尾的“空白”, 让学生思考, 从而深入文本, 更好地理解课文。

如鲁迅作品中《孔乙己》结尾是这样写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结合这一结尾, 向学生提出问题:“大约”和“的确”两个词是否矛盾?孔乙己的结局到底如何, 他死了没有?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 填补这一“空白”。学生们十分活跃, 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驰骋, 各抒己见:有的说孔乙己在寒冬中孤独地死去;有的说孔乙己喝了酒出去后, 遇到了丁举人家的打手, 又再次被打, 没回到家就死了;还有的说他死性不改, 拖着残脚, 再去偷, 最后被人活活打死了……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达到了意犹未尽的效果。

实践证明, 语文教学中巧用“空白”艺术能突破时空, 于无字处酿佳境, 可以在有限中求得无限, 可以调节教学节奏, 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使学习更富有成效。常言道:“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那就让我们语文教师通过“空白”艺术, 营造一片海阔天空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芝诺悖论与无字密码 篇10

“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传说芝诺五岁时,父亲考他:从他们家到外婆家有五公里路,他以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走,需要走多长时间。芝诺答是一个小时。父亲给他一颗糖吃,因为答对了。

他15岁时,父亲又拿这个问题问他。芝诺知道,这回父亲考的再不是算术能力,而是判斷、分析、思辨等多方面的能力。他需要找出另外一种答案来博得父亲的嘉许。最后,芝诺告诉父亲,他永远也走不到外婆家。父亲想当然地替他回答:因为外婆去世,外婆家已经不存在——事实上,这也是父亲要的答案。

但年少的芝诺说:“不,父亲,你这是偷换概念,不是在用数学说明问题。”父亲哈哈大笑:“那你用数学来说明一下。”芝诺说:“我可以把五公里一分为二,然后把一分为二的五公里再一分为二。这样分下去,可以分出无穷个一分为二,永远也分不完。既然永远分不完,也就永远走不到外婆家。”

芝诺就这样创造了流芳百世的悖论学。几百年后,有人以“芝诺悖论”为据,研制了世上第一部数学密码——无字密码。从数学角度讲,“芝诺悖论”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简化:1/0=无穷。

事实上,这个悖论在中国也有,出现的时间大约在芝诺死后一百年,提出者是庄子。庄子在《天下篇》中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道理与“芝诺悖论”完全一样。陈景润曾用这句话来说明微积分学的无穷小,解释难懂的“ε(伊普西龙)——δ(德尔塔)理论”,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认为,陈景润先生倘若涉猎密码学,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无字密码的理论与“芝诺悖论”一而二,二而一。我们将“芝诺悖论”换个角度看,无非就是1=1/2+1/4+1/8+……1/(2的n次方),而这便是无字密码的理论核心。

【《无字》】推荐阅读:

上一篇:艺术品投资下一篇: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