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气

2024-07-13

因声求气(共3篇)

因声求气 篇1

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古诗文要“因声求气”, 强调通过熟读吟咏古人的作品领会古人的神气:“歌而咏之, 神气出矣。”“声”指文字的节奏、音调平仄、押韵等, 可以通过读者的朗读来体现;“气”就是指气势或语气, 包含着人物的思想感情。“因声求气”就是读者通过反复朗读作品外在的言辞的音节声调, 使我之心与作者之心祈合于无间, 从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神韵。

古人写文章大多讲“气”, 词句的长短与声调的高下, 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 都是由气势决定的。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也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声本于气, 所以想得古人之气, 不得不求之于声。求之于声, 则不能不朗诵。可见, “因声求气”不仅符合作者的创作规律, 也符合读者的赏读规律, 是读者解读作品意蕴神气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尤其是古诗文的教学中应特别重视作品的诵读, 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因声求气”。

一、因声求气, 感受作品的音韵流转

优秀的文学作品, 莫不生于至诚, 从而错落成长长短短的音节, 高高低低的声调。读者歌而咏之, 立刻就会感受到言辞的音韵美, 获得朗读的快感。所以音韵美这种形式美比之文章的内在美, 同样不可忽视。而古诗词篇幅简短、语言精练、节奏优美、内涵悠远, 有感情地诵读是感受古诗词音韵美的重要手段。

我在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时, 同样注重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味这首词的音韵美。《声声慢》一词的音韵美首先体现在叠字的使用上。清人徐钕在《词苑丛谈》中也曾评价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 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肯定了词作首句叠字创造出的美妙的音乐感。我想, 非读是不能体会这种‘珠落玉盘’的清脆铿锵之音的。加上词作后面还有“点点滴滴”四叠字, 与前面照应有法。

清代词学家在《介存斋词选序论》中除了盛赞词的叠字成就外, 还指出其中蕴涵了双声叠韵的巧思妙排, 是“非伟大的作家不能做到的绝调”。教学中如能安排好诵读, 学生自然会在唇、齿、喉、舌的运动中感受到词作音韵流转的特点, 习得词作蕴涵的凄惨愁苦之气, 更无须老师再去赘述李清照的遭遇有多凄凉。

另外, 我在备课查阅资料时发现, 这首曲词在声韵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押入声韵。一般的声声慢曲词要求押平声韵, 这首词却独选用入声, 而李清照是非常精通音律的词人, 这样安排肯定有她的道理。通过深入了解, 我发现平声字声音和畅宏大, 入声字声音则显得急促迫切。但入声字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 只在少数方言如吴语、粤语、闽语中保留着。有幸我来自吴语区,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曲词选用入声韵的妙处, 我决定用吴语配乐给学生朗诵这首词。听读后学生的回答很简洁却让人非常惊喜, 说是“像一个女子在啜泣”。是的, “啜泣”二字足矣, 入声韵的急促迫切正好与哭泣时的抽噎相似, 也只有入声韵更能传达出这首词激越凄厉的情调。

二、因声求气, 体悟作品的意境情趣

古人在创作时非常重视声音与意象的统一。刘勰曾提出“寻声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 就是说作者心中的意象与合乎声律的语言文字之间的和谐一致。因此, 我们若能循声而诵, 因气而读, 就可以由文字的声音体察到作者心中的意象, 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的快感, 进而进入作品情境, 这一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上杜甫《登高》一课, 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前三分钟, 我先举行了杜甫诗歌名句名篇的背诵比赛, 这不仅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琅琅的书声, 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课上, 我又安排了几次朗读, 前后贯通,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为初读, 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初读诗歌, 扫描诗中文字, 解决字音断句, 做到知其音, 明其意。二为听读, 老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朗读该诗, 并配了一段较低沉的音乐, 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这一环节, 老师用自己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激情, 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感悟诗的意蕴, 在优美的旋律中体味诗的意境。三为品读, 让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涵咏中把玩品味诗中的每一个字, 每一句诗。这一环节是读诗的关键, 它不仅是学生进入诗境、体会诗情的关键, 还是一个语言积累的过程。通过吟诵, 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诗中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掌握急风、哀猿、飞鸟等意象的内蕴。四为诵读, 就是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配乐背诵《登高》一诗, 并按小组、班级的形式多样开展, 老师做适当点拨。学生积极性很高, 而且有些同学还读出了自我体验。学生提出朗诵“萧萧”“滚滚”两词时, 应拖长音调, 让人感觉“萧萧”之声不绝, “滚滚”之音不歇, 人生的豪情壮志不减, 人生的凄凉无奈在继。可以看出, 这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背诵, 而是学生自我训练、自我揣摩的过程。

诵读是学好古诗词的有效途径, 通过有声有情的诵读, 诗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 作品也会更具形象性, 学生置身于这样声情并茂的语言环境中, 自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因声求气, 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的第一板块便是“因声求气”, 要求其中安排了两篇古文, 而诵读也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中国的古文家, 从唐代的韩愈开始, 大都重视诵读。朱晦庵曾经评价说, “韩昌黎、苏明允作文, 敝一生之精力, 皆从古人声响学。”而清代散文家姚鼐在《与陈硕士书》中也说:“大抵学古文者, 必须放声疾读, 后缓读, 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 即终身作外行也。”这些都强调了古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反复诵读, 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培养文言语感, 而且便于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情感。

我们备课组内的一堂《烛之武退秦师》的研究课便是很好一例。老师深谙此板块的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以读为重点, 以读为线, 在文言诵读教学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究。首先, 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自读课文, 并能较通顺地翻译课文, 重点的句子、段落写到本子上。这就让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 掌握基础文言知识, 了解文章大意, 并且充分强化了学生古文学习的自主性。其次, 在课堂上, 老师抛弃了传统的文言字词讲解法, 采用以读带讲的形式, 让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巩固基础, 理解文意, 把握人物形象。小组分工的对读互译,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轻松解决了贰、军、鄙、封、肆等重要文言知识。小组分工的角色朗读更是激起了学生钻研文本探讨人物形象的热情。有学生指出, 佚之狐虽只一句话, 在诵读方面却值得细细推敲:读“国危矣”时, 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 读出佚之狐对国事的担忧;读“师必退”一句时, “必”字应重读, 读得坚定, 读出胸有成竹之意, 读出他对烛之武才能的了解和肯定 (教师点拨:侧面描写) 。对于烛之武推辞的那句话“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力也已”, 有学生说“矣”“已”读长音, 读出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慨叹, 也有学生说应读出烛之武对年轻时没得到重用的满腹牢骚, 更有学生补充说烛之武不单是为自己鸣不平, 而是不希望更多的人才被郑伯埋没, 希望他不要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懂得重视人才。人物形象在角色朗读的推敲中越来越丰满。烛之武说退秦师一段, 虽仅百余字, 却很好地展现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形象。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这段说辞内容进行了梳理, 学生在掌握了烛之武言辞的层次和技巧之后, 诵读展现得委婉曲折, 开阖跌宕, 步步紧逼。班级的表演朗读示范, 更是让学生的热情达到了高潮, 而书中的佚之狐、烛之武、郑伯等人俨然来到了我们的眼前。文言文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恰恰相反, 充满情趣的课堂让学生觉得课后的背诵也是一件乐事。综观本节课从课前到课后的教学安排, 老师以“读”一以贯之, 且诵读方法灵活多样, 诵读目标具体明确, 诵读过程合理有层次。

语文离开了诵读, 就不成其为语文, 古诗文的教学更是离不开吟诵涵泳。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诵读中觅得古诗文之气,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的那样:“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诵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无论是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因声求气 篇2

(七)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单元说明、学习建议、作品赏析一

学习目标

一、诵读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

二、培养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诗词中的某些句子,往往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主鉴赏能力。

单元说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是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是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声求气”之说早已有之,韩愈、柳宗元、苏洵等人都有这方面的阐述。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的“因声求气”说影响较大,他在《论文偶记》中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这段话阐述了“神气”和“音节”之间的关系。所谓“神气”,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因声求气”。刘大櫆进而提到了“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诵读。“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论文偶记》)。这些观点,在今天仍旧是有指导意义的。古人学习古诗文尚且重视“因声求气”和诵读,对于今人来说,这些方法更为重要。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古代诗词流行时期的语言氛围和文化环境,如果想通过古代诗词进入古人的情感世界,就必须养成诵读的习惯。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够形成语感,达到和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这种境界是默读所不能达到的。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因声求气》中说,“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的默读虽然可以得到启示,但跟诵读时“心凝形释,冥合于言议之表”的状态还有所区别。

还选了楚辞体的《国殇》和散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这样设计,可以诵读不同体裁的作品,体会其声韵节奏的不同特征和其中所蕴含的不同韵味。

学习建议

一、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为了技巧而技巧,应该首先了解背景、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对一些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然后再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要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揣摩诗词语言,要特别注意培养想像力。体悟诗词的意境特质和言外之意、境外之情,都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力。要建立强烈的时空意识,通过想像延伸画外之景,通过想像揣摩言外之意。要展开想像的翅膀,不要怕学生想得多、想得乱,也不要怕形成不同意见。

四、诗词中的艺术手法要及时归纳。如《阁夜》中的用典,《李凭箜篌引》中的侧面烘托、通感、夸张,《虞美人》中的今昔对比,等等,这些艺术手法,也是领会诗词妙处的一把钥匙。

五、要重视“知人论世”。了解杜甫的生平尤其是晚年生活,对理解《阁夜》的意境非常重要,熟悉李煜的身世对理解《虞美人》的言外之意也很关键。

六、难点突破。《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艺术性很强,意象驳杂,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本单元的学习难点。在体悟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扣住音乐的情感基调和音乐表情,这是理解本诗的关键。《阁夜》中的“卧龙跃马终黄土”有表现人生历史虚无感的消极思想,要注意对其进行历史地评价。杜甫生逢乱世,所以才有这种无可奈何的慨叹。同时,忧国爱民是杜甫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可他又无力改变现实,于是用“卧龙跃马终黄土”这样的话来自我开解。即使在这一刻,杜甫心中的信念依旧没有改变,所以他仍旧会感到“寂寥”。

阁夜

整体感知

杜甫一生经历坎坷,青年时代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他经历了壮游生活的激情和梦想,也经历了十载旅居长安的悲辛,体会到了天宝中期危机四伏的社会形势。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曾经一度落入叛军手中,后被唐肃宗授官为左拾遗,很快又被贬。乾元二年(759)秋,47岁的杜甫弃官入蜀,开始了晚年漂泊西南的生活。杜甫暮年生活穷困潦倒,病痛缠身,客居天涯,心情沉郁。

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共住了一年零九个多月(765~767),先后在赤甲、西阁、瀼西、东屯居住。《阁夜》就是大历元年冬寓居西阁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整个社会还很动荡,巴蜀地区也陷入了战乱之中。永泰元年(765)闰十月,剑南节度使郭英与西山都知兵马崔旰互相残杀,导致蜀中大乱。《阁夜》就是在这样一种动荡的时代背景中创作出来的。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生活的坎坷,在杜甫忧国爱民的胸怀中流淌出充满悲慨气息和深厚历史感的诗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岁暮时节,冬日傍晚,刚刚放晴的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一抹余辉,夜晚来临了。这是一个霜雪初停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好像蔓延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散发出阵阵寒意,衬托得这个夜晚越发冷寂了。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个词提到作者的心境,但是作者孤寂的心境已经蕴含其中了。“催”和“寒”两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光阴催促着每 一天的日升月落,而作者自己也被光阴催促着步入了暮年,国事家事天下事,忧心的事情很多,想做的事情很多,可是时光的流逝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来日无多的紧迫感。冰天雪地固然寒冷,对于贫病交加、漂泊天涯的杜甫来说,心境的凄寒也和这个冰天雪地的寒宵融为一体了。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作者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之中已经惯于无眠,又一个寒冷的长夜在无眠中度过。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传来,在作者听来,这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异常悲壮。作者听到鼓角之声,起身走到户外,一片异常伟丽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星光倒映在峡江中,随着水波动荡摇摆。在悲壮的鼓角声和动荡的星河之间仿佛有一种神秘的感应,仿佛是鼓角声震动了江水,才会有星影的摇动。黎明前的鼓角之声和星河的动荡,在黑夜之中别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效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震动,静谧的气氛完全消失了。《后汉书·祢衡传》云:“(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汉书·天文志》云:“元光(武帝年号)中,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联系这两个典故,“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之中则又有一番深意:悲壮的鼓角声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这两句诗境界浑厚,格调悲怆,言外犹有深意。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两句可能是作者听到“五更鼓角”之后产生的一种超越时空的联想。他想到了在漫长的战乱期间和这个夜晚相似的很多不眠之夜。当战争的消息传来,他曾经在夜晚听到过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曾经听到过有很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都是乱世的音响。夔州本已地处偏远,在这战乱的岁月里哀声遍野,可见战争的残酷。当作者听到今夜悲壮的鼓角声时,曾经无数次听到过的百姓的哭喊声和渔樵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响起,鼓角声预示着这样的情景又要重现了。鼓角声、哭声、歌声交织在一起,过去、现在、未来交织在一起了。这两句诗写得异常凄凉悲怆,作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最后这两句诗是作者面对种种家国的苦难而无能为力,因此作自我慰藉之语。旅居夔州的杜甫想到了此地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公孙述。《三国志·诸葛亮传》云:“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左思《蜀都赋》云:“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塍埒长城,豁险吞若巨防。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刘备)下辇而自王。”卧龙先生诸葛亮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豪杰,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一抔黄土之中,所有的风云际会最终都化作历史的尘埃。那么,今日的你争我战,今日的各路人物,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自己曾经交好的友人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是这样寂寞苦闷!寂寞苦闷也终将成为虚无,那就随它去吧。从作者的自我宽慰之中,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位忧愤诗人的真正解脱,反而看到了他无边的寂寥和苦闷。“卧龙跃马终黄土”这句诗把全诗的意象都贯穿起来,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时空感。眼前的“短景”“寒宵”“鼓角”“战伐”“野哭”都将和“卧龙跃马”一样成为历史的尘埃,也许只有三峡的星河能够永恒,只有渔樵的歌声能够代代延续,在悠远的历史中回荡。

这首诗不是为一时一事而作,诗人饱经沧桑之后,在人生的暮年把万端感慨集于笔端。所以诗中的内蕴是相当丰富的: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老病孤独的凄寒,既有对连年战伐、百姓劳苦的痛惜之情,也有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悟。

全诗写阁夜无眠的所闻所见所思,从寒宵写到五鼓,从时局写到先贤,从山川雪野写到痛苦的生民,从国家历史写到个人命运。气象雄浑,忧思无穷。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声音来写战争,颔联和颈联通过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来渲染战争的气息,手法含蓄,情感的张力和浓度都很大,也更加痛切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这首诗还善于用事,“鼓角声悲壮”用祢衡事,“星河影动摇”用汉武帝问星象事,“卧龙跃马终黄土”用诸葛亮、公孙述事。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不落痕迹,即使不知道典故的来历,也能够体会到诗句所传达的情感。知道典故之后,就能够有更深的体会。正如《西清诗话》所云:“作诗用事,要如释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说,诗家秘藏也。如子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人徒见陵轹造化之工,不知乃用故事也。”

《阁夜》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宜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诵读。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冬夜图景,漫天遍野的寒意从作者的心中流出。读起来语势要平缓,表达促迫之感的“催”和蕴含作者心境的“寒”字要适当重读,延长时值。颔联表现五更鼓角的悲壮之声和三峡星河的动荡之感,前句萧瑟,后句浩荡,诵读起来要语调高亢,音域放宽,表现出气象雄浑之境,“悲壮”“动摇”二词要饱含深情,力求表达出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诵读中要努力寻找“听”和“看”的感觉。颈联前句写百姓悲天怆地的哭声,情绪凄惨;后句写渔樵时起时落的歌声,情绪悠远。诵读时要形成对比,前句语调悲抑、沉重,饱含痛楚,后句语调平直,注意节奏的顿挫,突出悠远之感。这两句诗诉诸听觉,诵读时要寻找无眠之夜哭声、歌声、鼓角声齐集耳畔的感觉。尾联抒发人生感慨。“卧龙跃马终黄土”在精神上统摄全篇,表达人生历史的虚无感,诵读时音节要舒展,表达贯穿古今的无穷之思,音调要低沉,表现出无奈的心情。“人事音书漫寂寥”自我开解又无法解脱,“寂寥”是情绪核心,诵读时语速要慢,语调沉郁,音节顿挫。

语言品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两句诗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百斛明珠》云:“七言之丽者,在子美此二句后,寂寥无闻矣。”

这两句诗的妙处首先在于气象雄浑。拂晓之前,五更时分,军营里悲壮的战鼓声和号角声穿越寂静的山谷在夜空中回荡,峡江中星空的倒影随着波浪动荡摇摆。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具有穿透力的鼓角声和峡江星河壮阔的波动使西阁的夜显得这样惊心动魄。前句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鼓角之声里就有了人的气息;后句明写峡江景象,暗写雪后明朗的星空,天地俯仰之间都纳入了视野。静夜、鼓角之声、人的气息、山川河流、晴空、星影,组成了一幅多么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啊!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浅谈“因声求气”朗读教学法 篇3

所谓“因声求气”,是说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气韵、主旨。语文教师在教学诗词时,喜欢带着学生朗读,而教其他类别的文章就懒得让学生朗读,特别是教文言文,更是忽视课堂朗读。其实,朗读可以培养起很强的语感,培养起学生丰富而细致的感情,同样适用于文言文教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当然也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文言文的诵读,最主要的不是字音读得准不准的问题,而是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读出文章的气韵,读出文言文的魅力。具体来说,文言文朗读,一是要读得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不读破句子;二是自然流畅:态度自然大方,语气符合文章内容,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传情达意: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教学要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就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适合文言文教学的朗读方法。

1.示范法:即通过教师的范读,促使学生模仿朗读。但要注意学生的模仿朗读,也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不要机械模仿。

2.讲授法:即以分析为先导,教师先讲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朗读技巧,学生动笔作适当的记号,然后再练读,指导读。

3.欣赏法:即组织学生聆听优秀的朗读录音,使他们感受朗读中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以及语言的气韵和美感,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这对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作用是很大的。

4.背诵朗读法:就是通堂朗读,达到能背诵的程度,对于《劝学》《师说》《赤壁赋》等要求全篇背诵的文言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背诵,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检查朗读背诵情况。

下面笔者就苏教版必修三的文言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谈谈自己对文言文朗读教学的尝试。

在学生充分预习,把握文章大体意思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作以下几方面的朗读指导。

第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南 而出 君之也 共(通)其乏困 许君焦、瑕

不阙(通)秦,将焉取之 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 孙、杨孙

失其所与,不知(通智)

第二,指导句子的朗读节奏。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鄭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夫晋,何厌︱之有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国,惟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第三,指导重点句子的语速、语气和语调。

第一段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语速要慢,“也”字要拖长音。)

第二段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的感叹,要读出抱怨、无奈的语调,“矣”“也已”二字要拖长音。)

第三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要读得心平气和,语速较慢)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又委婉。“焉用亡郑以陪邻?”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读出反问的语气。)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用中速读,语气诚恳,“若”字要拉长音,以引起考虑。)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指责晋国背信弃义,贪得无厌,语速要稍快,读出愤激之情。两个反问句一定要读出反问指责的语气。)

第四段

晋文公看到大势已去,不得不冷静退兵,所以要读得中速,平和,“吾其还也”一句要读出无可奈何的语调。

第四,指导朗读的情感基调的把握。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全文以对话为主,朗读的重点难点是对话的朗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当事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和思想感情的变化。

第二段是佚之狐和郑伯,郑伯和烛之武之间的对话。佚之狐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出佚之狐对国家的担心和对烛之武的理解与信任的语气。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过“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虚词,读出他的满腹委屈和牢骚感情来。下面郑伯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里郑伯的自责,感情真切,要读得深沉,有后悔之意。

第三段是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是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关键,体现了烛之武高超的游说技能。面对强秦,烛之武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这段话说得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诵读时要特别注意说话的口吻和层次,口气是沉静有力、胸有成竹的;注意内容层次的停顿,每一层的语气语调应该有所变化。第一层是说秦、晋围郑国,郑国必亡。烛之武是欲扬先抑,好像是局外的人,说郑国必亡正符合此刻秦伯的心理,这是在套近乎,要读出沉稳、不卑不亢的语气。第二层说明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第三层说保存郑国对秦国只有好处。这两层要读得语气激昂,体现烛之武对秦国诚挚恳切,一片忠心。第四层是烛之武见秦伯心有所动,趁机挑拨秦晋两国关系,还是为了秦国的利益着想,所以要读得慷慨正义。

第四段是晋文公对子犯说的话,语句整齐,思维严密,表现出晋文公的洞察时局,机智退兵,要读得沉稳大气。

第五,课堂朗读训练。

教师先给学生范读,然后按照上述四个方面的朗读要求,找学生分项训练朗读。也可以在研习文章的时候,相机进行朗读训练。

语文课堂上的朗读突出特征是多安排学生朗读,以多种形式反复不断地让学生读,教师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提高朗读的水平,加深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增强语感,陶冶情操。

【因声求气】推荐阅读:

上一篇:出口市场下一篇:纸艺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