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谱

2024-05-21

家(族)谱(共3篇)

家(族)谱 篇1

摘要:阐述家谱的概念与作用,介绍中国家谱开发整理的现状,剖析《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和《渤海韩氏族谱》的特点及价值,对家谱搜集、入藏、开发、研究和利用工作提出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家谱,收藏整理,研究利用,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渤海韩氏族谱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民俗文化则是其中一颗璀璨夺目、光芒四射的明珠,从远古的结绳、口述逐步发展到族谱、家谱、氏族源流歌地方志、墓志、家志、碑志、祭文、缄言等都是中华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的记忆与传承,尤其以家谱编修、续修更为普遍,流传更为广泛。周代的《世本》记载了远古黄帝至春秋时代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迁居、名号等,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自汉代魏晋南北朝起始的官府垄断修谱,到宋代开始的私人修谱,再到明清民国时期家谱修订的普及及至少数民族也仿效修谱,私修家谱己蔚然成风,一些有识之士都以整理修订家谱为荣并终身不渝,修谱成为全民性的一项文化传承活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根脉绵绵即为明证。

1、家谱的概念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社会活动事迹的历史团籍,其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徒、世系图录、画像、人物事迹、成就荣誉、风俗人情、历史史料、文学艺术作品、坟茔图谱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

中国家谱历史久远,产生于上古时代,完善于封建时代,数千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谱显示了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家谱文献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家谱的作用

孙中山先生在1905年讲过:“依我看来,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有家族,后再推到宗族,然后才是国家。”毛泽东也曾指出:“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整理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历史上,家谱的编撰方式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功能不同,作用不同,宋以前为官府修谱,主要彰显政治功能,修谱主要为朝廷、官府和世族大家选人用人及提高皇族地位,彰显皇族声威,加强统治地位服务;宋代以后主要为私修,修谱主要是彰显道德功能,增强地方及氏族宗亲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维护宗族、氏族的权力和权威,为宗族的和谐和睦服务。在当代无论是以前编撰还是近期续修的家谱,其价值和作用都较以前有了进一步扩展,其意义也更深远。

2.1 珍贵的文物价值。存世的中国家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属于珍本、普本和孤本,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据《中国古籍普本书目》统计,列为该书普本的家谱就有635种,随着2000年在全国铺开的古籍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又有一批珍贵的古籍家谱面世,这些家谱均为国家一、二、三级历史文物,有着极高的收藏研究展示价值。

2.2 资料价值。著名史学家梁启超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时代各地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种类繁多的家谱不仅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人口发展进步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同时对研究社会学、情报学、人口学、历史学、方志学、民俗学、地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和文化艺术掌故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2.3 精神激励价值。家谱中记载的敬长辈、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朴、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真理的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都对家庭及至全社会各年龄段各阶层人们的成长和进步有着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传统伦理道德与现代文化是辩证的统一,现代文明的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只有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生命力。家谱中包含的优秀传统伦理首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努力奋斗的结晶,对促进当代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精神激励作用。

2.4 向心力凝聚价值,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唯一重要历史资料。人们通过查询家谱和续修家谱,了解宗族家室重要的历史诞生过程;了解家庭的兴衍历史;了解家族繁衍居住生活地方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与时代变革;了解家族先辈或贤人的生平,增加人们对族群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增加地方及民族宗亲的凝聚力、蓄积力、亲和力,使社会民族、家族变得更和谐。同时,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通过海内外华人的寻根问祖而尽情释放,这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5 教育价值。旧家谱在观点、内容等方面还存在宣扬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等内容,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家谱进行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反对照,好坏比较,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和谐美好家园。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文明传统的泱泱大国,而几千年来,文明火种的传播,正是由千千万万家庭血脉的延伸而承载着,“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延伸,只有家庭繁衍的生生不息,才有国家命脉的延宕流长,而“家谱”的作用和意义也深含其中。

3、我国家谱资源开发整理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家谱搜集入藏和研究开发工作还是一个弱项,政府研究机构,图书馆以及史学家学者远没有对家谱的实际价值有一个充分、准确的认识和评价,因而搜集开发的力度便不是很大,当时大陆范围内只有一些收藏于大、中型图书馆的家谱散见于各馆内部编制的各种古籍或普本特藏目录之中,鲜有专门编目,且大多收录不全,公开出版的更是鲜见,而小型图书馆和个人手中的家谱更是保存不善,破损,丢失,当做废品处理的更是不胜其数,直到1992年4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反映山西省社科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收藏的中国家谱缩微胶卷状况的《中国家谱目录》,国内才有了关于家谱的真正出版物。1997年9月中华书局又出版了由国家档案局、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历时十多年合作编制的反映当时海内外家谱收藏状况的联合目录《中国家谱综合目录》。200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全面系统反映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状况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此后整理家谱、编制目录便成为学术界、图书馆界和史学界的共识,各种媒体的宣传,也让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对搜集研究家谱和续修家谱,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掀起了搜集研究家谱、续修家谱的小高潮。

2000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上,由上海图书馆申报的《中国家谱总目》获得正式立项,2001年5月《中国家谱总目》又被批准为中国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开始进行编纂工作。2005年1 0月255万字的鸿篇巨制《浙江家谱总目提要》问世,成为浙江省创建文化大省八大工程之中文化研究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更进一步推动了家谱的研究整理工作。即将问世的由上海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家谱总目》收入至今存世家谱4万余种,收录家谱的姓氏共计608个,较全面地揭示了存世家谱的姓氏状况,展示了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家谱的收藏信息,必将在全世界华人中掀起一个查询、搜集、研究利用和续修家谱,寻根问祖振兴中华的家谱研究热潮,更好地推动家谱搜集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

沧州市图书馆1990年以前馆藏家谱数量极小,之后通过研究开发利用馆藏家谱的史料信息,扩大社会宣传,有针对性的征集,提高了图书馆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家谱的价值、搜集研究意义的认识,社会各界纷纷向图书馆捐赠复本量较大的家谱和续修、新修的家谱,文中介绍的《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和《渤海韩氏族谱》便在其中之列,随着馆藏家谱的增多,搜集、入藏、研究、开发、整理、利用家谱,为沧州经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信息史料支撑,便成为图书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4、《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特点和价值

《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分三册共计1384页,1688000字,为850X 1168mm 32开本,编印1000部,准印证为津东文图字(92)第00074号,由天津东教联会印刷厂印装。自1987年5月开始编纂,1992年10月印竣,历时五年,主编为宋永新(宋哲元侄子)、李滕汉,此书为山东乐陵宋氏家族第11次续修族谱的成果集成,源于清道光六年谱本,同治二年版谱本,1 9 1 8年(民国七年)版谱本,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版谱本,和1987年一1990年征集调查资料所得的汇编,主要内容为名人为续修族谱题词(共计136人分别为杨尚昆,张爱萍、屈武、陈立夫、黄少谷、秦孝仪、王铁汉、范曾等),序言12篇,历史遗存研究(说明照片,道光六年乐陵宋氏第三次续修族谱说明,谱本照片,谱牒样式;同治二年乐陵宋氏第四次续修族谱说明,谱本照片,谱本封页,序跋七篇,谱牒样式;乐陵宋氏第五、六、七次续谱说明,谱本照片,序跋,谱牒样式,以及各支派支谱谱本照片,序文谱牒样式),族居地理志(乐陵及沧县、黄骅、静海、盐山等族人居住地概况及历史沿革),家传(包括宋哲元在内族人共81人立传介绍人物生平事迹,宋哲元题词,书法明志作品,宋哲元致张学良信,蒋介石致宋哲元信,毛泽东致宋哲元信,国民政府令追赠宋哲元为一级上将,蒋介石、何应钦、冯玉祥为宋哲元写的祭文,蒋介石、冯玉祥、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为宋哲元逝世题写的挽联,冯玉祥题字的宋哲元墓神道碑,丁惟汾撰文、于右任书丹的追赠一级上将宋公明轩神道碑文,邹鲁、程潜、蒋介石、陈诚、张群、孙科、徐永冒、白崇禧、邓锡侯、秦德纯、张维藩、于右任等为宋哲元遗集题词手迹,宋哲元将军生平、抗战事迹及年谱,内传(16人包括宋哲元母亲、沈世尊沈太夫人年谱,七旬寿像,全家福像,宋哲元1935年4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母亲庆祝七旬大寿,拒收贵重财物、礼品,仅收文字性匾、联、词、章保存下来,其中有孙连仲、冯玉祥、张学良、韩复榘、钱大均、傅作义、商震、何应钦等45人的徵文,林森题词手迹,汪精卫祝词手迹,陈果夫祝词手迹,陈立夫祝词手迹,段祺瑞祝词手迹,章炳粼祝词手迹,刘春霖祝词手迹,于右任祝词手迹,李烈均祝词手迹,闫锡山祝词手迹,胡汉民、朱培德、沈鸿烈祝词手迹,张之江、刘郁芬祝词手迹,鹿钟麟、孙连仲、秦德纯、张学良、杨虎城、黄显声、陈诚、张群、李宗仁、白崇禧、傅作义、顾祝同、钱大均、熊斌、唐生智、华世奎、黄金荣祝词手迹,宋哲元夫人常淑清女士遗像全家合影、生平介绍,晚辈回忆纪念文章,台湾日报、新生报、中央日报、徵信新闻、民族晚报、青年战士报、联合报、中华日报报道宋夫人1955年8月8日病逝的消息印件,杂记(先人遗著文录,社会赠言,记事备览,四、五、六次续修谱本后记,族史探源,宋姓考群,谱牒浅见,宋氏祖莹,宋哲元颁制宫灯压豪强、护贫苦事迹,宋哲元将军家世家史,回忆宋哲元将军,抗战回忆录,抗战史话,宋哲元将军墓照片,宋哲元将军诞辰100周年,四川绵阳纪念活动资料及顾祝同题词,宋哲元将军亲属参加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落成典礼资料,宋哲元将军诞生地——乐陵宋家集赵洪都林故乡陵园记事,屈武、杨尚昆分别为宋哲元将军诞生地碑题词作传等),乐陵宋氏总谱,乐陵宋氏分谱,工作情况(包括第八次族谱续修倡议书、回应来函,第八次续修乐陵宋氏族谱顾问委员会名单、审察委员会名单、族谱委员会名单,编纂委员会名单及各次会议决议等,抗日名将宋哲元族谱征求序、跋、专撰、题词启事等),余庆录(包括顾问题词贤达简介照片,分别是史树青、梁文武、李霁野、董寿平、冯骥才、王玉哲等),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书名。

《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一书,是一部收载其家族旧有史料,调查收集新的人文统计资料和人文历史资料,加以研究分析的史料性书籍,其内容丰富,史料充分翔实,从宋姓考释,族史探源,谱牒研究,家族世系的善良、正直、朴实、勤劳及勇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到宋哲元将军一生为民爱国抗日的生动感人事迹,到国共两党、社会各界对宋哲元将军高尚品德、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评价,与其说是一部家族奋斗史不如说是一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斗争史,全书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愫,它以一个家庭的角度,获取了民族的共性,揭示了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本质,起到教育、启迪的作用。使龙的传人沿着中华民族正大光明自强不息的轨迹不偏不离、永不忘本。同时书中大量收录的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张爱萍,国民党总统蒋介石、代总统李宗仁、抗日名将张学良、杨虎城以及国民党元老等数十人致宋哲元的信或为宋哲元将军抗战壮举的题词、手迹以及其病逝后的祭文、挽联、遗集题词都是鲜为人知的,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的珍贵文献资料,对研究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以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原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红旗谱》的作者梁斌,原天津市副市长、当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李霁野,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作家冯骥才,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志玖,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哲等多位贤达学者担任本书顾问,使得本书的编纂水平、体例和各项资料的翔实程度都大为提高,其历史学术研究价值便更为丰厚。同时,由于书中围绕宋哲元将军一生善良、勤奋、正直、豁达、抑富济贫、抗战、保国收录了共产党、国民党上层人物的题词、题记、书信、挽联、碑记、祭文内容及手迹,这对研究共产党、国民党合作共同维护国家利益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历史,增进国共两党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也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5、渤海韩氏族谱的新亮点

《渤海韩氏族谱》(1404年_2007年)889mmX 1 194mm,1/16开本,800000字,2007年5月由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主编韩有国、韩有民、《渤海韩氏族谱》编修委员会,其内容包括题词、始祖画像、祖居迁徙封地示意图、韩氏发祥地及韩国形势图,周青庄志略,中华始祖溯源,韩氏始祖溯源,明朝洪洞县大槐树迁民考证,成就荣誉(韩氏古代,近代名贤英雄事迹大事记、韩氏宗族各支系谱序,文艺荟萃(韩氏各地族系名士创作的楹联、诗词、书法、篆刻、美术剪纸、小说、传说、民间故事),历史谱序,史料资料库存,韩氏图腾族徽族玺,韩氏正家立身格言,家训、家族分谱自续表,泛字排序表,韩氏墓地坟谱图,祖诔享记,建庄六百年题记,编修《族谱》捐助人员名单,编修始末。

纵览《渤海韩氏族谱》,其内容丰富,涵盖了谱牒应收的各个方面,史料翔实,考证细致,让读者包括族人能更好地了解韩氏一族,尤其是渤海韩氏世世代代繁衍劳动生活的情况和为不同阶段的社会做出的贡献,从而教育和激励当代及后世族人继承发扬勤劳、善良、勇敢、尊老敬幼的优良品德,团结奋斗,创新发展,爱家、爱族、爱国,建设美好和谐家园,共享幸福生活,堪称一本优秀的乡土教材。值得重点提出来的是《渤海韩氏族谱》在家族分谱一节中加入本家族子孙后续表以及在文艺荟萃一项中收入韩氏居住地部分族人,韩氏各地族人创作的楹联、诗词、书法、篆刻、美术、剪纸作品、周青庄庄歌等成为《渤海韩氏族谱》有另『』于其它谱牒的新亮点。本家族子孙后续表的设立为每个韩氏家庭提供了自续后世子孙上谱记载的机会,能使后世子孙均完全无遗漏地纳入家谱传承后代,也便利再次续修族谱工作,同时家庭自续家谱更能彰显韩氏根脉绵延不断,人丁兴旺,对增强族人之间的团结,增强家族凝聚力,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开拓创新,发展经济与文化,建设和谐新社会、新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族谱中收录的篆刻作品,系韩氏十九世孙韩焕峰创作,剪纸作品系韩氏十九世孙女韩宝菊创作。韩焕峰,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西冷印社社员,河北省书协主席团成员,沧州市书协副主席,沧海印社社长,其书法篆刻作品造诣精深,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学术上卓有建树,名扬中外,作品先后在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展出并被国家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毛主席纪念堂举办个人作品展,饮誉港台、澳、法、美、加等国家和地区。韩宝菊为中国剪纸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沧州市民协副主席,其剪纸作品分别获得中华巧女工艺品大赛优秀奖,河北省民间艺术博览会一等奖,获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并被国家、省、市领导人以最佳作品分别带往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收藏。其作品造诣杰出、精湛,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这些作品收录入《渤海韩氏族谱》,大大提高了族谱的收藏研究与传承价值。

另外,《渤海韩氏族谱》与《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中还收录了许多族人居住地历史记载,故事传说、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爱国抗日、勤劳奋进、建设美好家园的资料,也是当时历史的记忆与写照,是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保存和利用价值。

6、对公共图书馆家谱收藏与研究开发利用工作的几点建议

家谱,可以说是一种史料详实丰富且蕴含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动力的地方文献,其历史文献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非常远大,作为一个地域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应该看到它的价值和作用,要珍惜这一史学领域尚待开发的宝藏,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抓住机遇,创新工作,把家谱的搜集入藏研究整理、开发利用工作做好,做细,做深,做大,为当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及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6.1 各级图书馆工作者及图书馆领导要充分认识家谱搜集整理、研究开发与利用的巨大作用和积极意义,并在社会上采用多种方式与形式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形成社会各界共识,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与支持,确保家谱搜集、入藏、保存、开发整理工作安全顺利开展。同时设专人、专架、专库进行专藏,并对负责家谱搜集保存研究开发的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确保工作开展科学规范,有深度,高质量,效果好。

6.2 主动出击,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查工作。抢救搜集散存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档案馆、各大中专院校图书馆等单位及散存个人手中的家谱,入藏图书馆进行综合开发共建共享。在普查信息不全的情况下还可以按照即将正式出版的上海图书馆主编的《中国家谱总目》进行有目的查找征集。同时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多形式地宣传家谱搜集、开发、整理、利用的作用意义及介绍现有家谱的基本情况,利用产生的社会效应,对入藏图书馆的家谱收藏人、修订人颁发收藏证书等,吸引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及家族主动向图书馆捐赠家谱,形成人人都以图书馆能收藏本族家谱并研究整理,提供给社会利用,推进社会进步为荣的浓厚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搜集入藏各类家谱,使“宝藏"集聚,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6.3 将征集到的家谱进行精心整理研究,并将普查信息较全尚未征集入藏的家谱、藏于其它单位及个人手中的家谱整合编成提要目录,并进行数字化整合制成电子文献,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引导读者到图书馆查询使用家谱进行历史研究和寻根问祖,凝聚同族人心,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热情和动力。同时,通过对家谱的研究开展专题参考咨询服务,指导家族对家谱的续修工作,使家谱的续修工作更顺利,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体例更完备、更规范、更科学,促进家谱学的研究和发展。

6.4 举办家谱收藏研究开发系列展览和讲座,展示家谱收藏与研究成果,教育激励人们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共建和谐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6.5将家谱按类别、专题、姓氏等进行整理研究,发掘家谱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具有较高价值的民俗风情,文化成果、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理变迁、历史沿革等历史资料,开发成为二次专题文献和专题信息,为当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旅游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参考咨询、信息导航、文化传承和精神动力,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深化和拓展。

6.6 将版本较早、内容价值高的家谱进行全文数字化处理,制成电子文献纳入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通过共享更多地搜集入藏家谱。同时将原本家谱作为珍贵文物妥善保存,以便使家谱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后世,泽被子孙,为中华民族龙脉的永久延续、繁荣兴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鹤鸣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图书馆杂志,2007(2):85

[2]、宋永新,李滕汉·抗日名将宋哲元家族史料研究。

[3]、韩有国、韩有民、渤海韩氏族谱、香港银河出版社

[4]、胡绍军、一部记录区域性家谱的典范之作一评《浙江家谱总目提要》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6)84

家(族)谱 篇2

家谱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灿烂的古代典籍,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历史图籍。我李姓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人文蔚起、祖德流芳、名人学者层出不穷,子孙后代遍布全国各地。而编修《月亮湾李氏家谱》是月亮湾李姓近300年来未成的心愿,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月亮湾李姓后裔子孙为弘扬家族光辉、彰显祖德、正本溯源、尊祖敬宗之要事,而且也是应尽的职责。一本家谱,千代流传,献策捐款,万代永留,因此,编修《月亮湾李氏家谱》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为了尽快完成此次家谱编修工作,20xx年8月初,月亮湾李氏家谱编委会正式成立,并完成编制,同时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经提仪,李先玉为月亮湾李氏家谱编委会主任,李勇为秘书长,李应良担任主修工作,三位核心人物担当起此次编修家谱领导与协调工作。会议达成共识,成立组织机构,部署了今后的工作;会议希望以月亮湾李氏后裔子孙要献计献策,出资出力,全力以赴为尽快完成编修工作贡献力量。

为确保编修家谱伟业顺利进行,会议强调了筹措经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月亮湾李氏家谱编委会特向李氏子孙发出捐款倡议如下:

1、捐款500元的,可在分支族谱特别留名,并留全家福照。同时在总坟旁设立的功德碑上留名。

2、捐款2000元以上的李氏子孙,介绍本人详细经历,留全家福,同时在总坟旁设立的功德碑上留名。

3、每家捐款200元,索取《月亮湾李氏家谱》简本。

家(族)谱 篇3

各位张氏族人、宗亲家室:

大家好,大家辛苦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杨林芦排柏瑛公墓前,共同举办清明祭祖暨颁谱庆典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南河双马一脉,向庆典仪式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修谱付出辛勤劳动的家族功臣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承办此次盛会的芦排村的父老乡亲表示诚挚的谢意!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放下手头忙着的事业,或关山万重、或跋山涉水、或忙里偷闲,来到这里参加庆典仪式,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基因;我们有共通的血脉、共通的感情……正所谓“水有源、树有本、人有根”,这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谱牒文化!

春节前,承蒙修谱委员会信任,受大家的委托,我写了一篇关于修谱的文章,题目是《莫忘来时路,不负故园情》,意思是不要忘了自己来自哪里,不要辜负了家乡、家族父老乡亲的一片深情。这里,我想重申一下其中的两层意思,与各位亲人共勉:

一是要“常回家看看”。俗话说,“树高千寻,叶落归根”,家园故土、家族亲情是我们的梦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的根落脚的地方,是情感的加油站,是生活的避风港,是灵魂的压舱石……人们说,“浮生半生闲,宁愿回故乡”,所以我们在外漂泊的、在外打拼的各位张氏儿女要常回家看看吧,回家的路,越走越温暖。

二是要立德修身,秉持“忠孝传家久”的优良家风。从读书到工作,我也是在外混了二十多年、近三十年的人,读历史、看社会,我有一点体会,那就是“乱世守义,盛世修德”,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兵荒马乱的世道,你要讲义气,大家抱成团、结成伙,才能一起渡过难关;太平盛世的日子,你要讲修养、重品行,能抵制住各种诱惑,才能颐养天年。千万不能贪一时之利、求一时之欢、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否则,只会是得不偿失,古人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越是太平盛世,越是要居安思危、立德修身。以上两点,与各位族人宗亲共勉!

【家(族)谱】推荐阅读:

上一篇:个人资源会计探索论文下一篇:广东农村贫富差距问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