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

2024-07-01

三网(通用12篇)

三网 篇1

国务院国发【2010】5号文件, 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 所谓“三网融合”, 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干线网合一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这是因为广电或者是其它运营商的光缆干线结构是一样的。国家、省级广电干线网为光缆环型网, 全部为2.5G的SDH数字传输及波分复用;市一县干线网为光缆环、链结合网, 大部分用SDH数字传输。其它网络运营商的干线网和本地网全部为光缆环型网, 全部为10G及以上的SDH数字传输或10G以上的波分数字传输 (可提供数个千兆传输口) 。不管广电或是其它运营商, 在省-市-县之间, 都有光缆干线, 光缆干线网的路由相同、结构也是相同的, 只不过进入市区后到各自机房。

干线网合一可以节约大量资金, 对环境资源也是保护。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 节约干线光缆, 减少线路对耕地、农田的占用, 把几家的干线光缆合建在一个路由上是可行的, 可以节约干线维护多家单位重复投资的弊端。

我经过实际统计, 每一个干线维护运营商每百公里投入的费用都有:巡线人员5人, 年工资7.5万元;维护人员2人, 年工资10万元;车辆汽油费年均5万元;车辆维护费用1万元;标桩及杆路维护费年均3万元;抢修费用6万元, 每年投入的费用将近32.5万元, 四家运营商投入的费用完全一样, 合计130万元。如果把干线合为一条线路, 可以为国家节约100万元, 光我市将近800公里的干线, 节约的维护资金就是800万元。而且, 还有从占用农田及耕地, 将四条缩减为1条, 节约占用土地四分之三。因此干线网的合一, 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是可行的。

在城市小区内, 各运营商建设各自的管道及检修井。街道、小区门口, 光缆交接箱林立, 楼道门口广电检修井、联通检修井、移动检修井、电信检修井, 方的圆的都有, 真是寸土寸金, 看了让人很不舒服。由此引申, 设想如果在国家宏观考量下, 把三网融合真正做成功, 对资源、资金的节约是非常巨大的。

三网融合后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电视内容提供商、相关应用开发商如果能够形成统一的运营体系, 精心规划, 实现广播电视、数据网络光纤一芯到户, 资金可以节约, 在光纤入户的时间进度表上, 可以大大提前, 老百姓及早享受到改革的文化成果。由网络设备供给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终端设备生产商、专业应用开发商、软件开发商、最终用户等上中下游多个部分共同组成的一根链条, 这根链条上的每一个元素紧密联系, 互相作用, 创造出比单一企业更大的协同效应。改变广电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这两类“新型运营商”之间“竞争为主”的关系, 成合作共赢的关系, 有利于国民共享资源、丰富文化生活, 不仅有现实意义, 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电信网、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的三网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 电信与广电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也必然随之而实现。电信与广电之间应该摒弃成见, 相互吸收先进成果, 方能真正推动我国的信息产业与文化。要做好这个利国利民的事, 只有在政府层面拿出决定性意见, 抛弃运营商之间的集团利益作祟, 制定有利于国家和民众繁荣文化产业的大政方针, 才能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宏伟目标。

(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三网 篇2

亚洲教育网是全国首个三网合一智慧教育云平台,坚持“服务教育,发展教育”的宗旨,高喊宣传口号“引领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为地区和学校提供混合云解决方案。亚洲教育网三网合一智慧教育云平台由云社区、应用云、资源云三大部分组成,开创了学校网络教育的新平台。

亚洲教育网此次参展主要是基于对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产业热点进行研讨。亚洲教育网“三网合一智慧教育云解决方案”成为互联网创新应用大会亮点,未来世界将是现实和网络的融合,将以应用为目标,以技术为手段高速成长。亚洲教育网“三网合一教育云”将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及物联网时代中推动各地教育现代化进程。

此次教育展演是地区网络经济发展的总结和展望,是互联网业界研讨趋势、交流思想、启发创新的区域性交流平台,对于推动互联网教育服务事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合一教育云平台,亚洲教育网三网合一泛教育云分享大会登陆武汉,一场中国教育信息应用现代化的盛宴由此展开。从成都到武汉,亚洲教育网势将教育信息化遍布全中国。此次大会主要目的是借助武汉强力的教育实力,将亚洲教育网三网合一泛教育云推向全中国。

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国家资源云平台。中小学校必须从传统的局域网数字校园升级为开放共享的教育云。与此同时亚洲教育网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三网合一泛教育云平台”应运而生。亚洲教育网“三网合一泛教育云平台”的提出,积极地响应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要求“信息促进区域教育发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云平台深化教学改革”的理念,开创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新时代。

三网难融难合 篇3

一句“三网融合面临夭折风险”的话语,令更多人向试点将满周年的三网融合投去审视和关注的目光。这句让业内外炸开了锅的评论,或许说得有些过头,但背后反映出的是人们对于三网融合现状的焦急和不满意。

自始至终,三网融合一直是“慢”字当头,哪怕是在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快刀斩断利益扯皮的乱麻后,三网仍是“难融难合”。一个美好的愿景,走得如此磕磕绊绊。

需要承认,一年来,三网融合取得了进展;遗憾的是,其中并没出现被广泛认可的实质性进展。电信和广电两大派系的距离没有缩短,两者继续深陷于“既想分享对方的好处,又不想失去自己利益”的心态中。并且,驱动三网融合车轮的力量,不仅来自广电和电信,地方政府、民间资本等的加入,令三网融合这辆车更难在行进中找好平衡。

365天蹉跎而过。三网融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是加速前进还是继续慢行,这是拷问利益攸关各方的最大问题。

三网融合到底走到了哪一步,各有说法。专家们此起彼伏的不同声音和观点,更让人有置身云雾之感。

5月20日,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主办的“2011宽带通信及物联网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在论坛上表示,“三网融合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进程是好的。三网融合是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有关三网融合进展争议的风波出现后,工信部最高级别的官员就相同话题所作的点评。

与此同时,另一位三网融合专家在稍早前的惊人评论,余音还在震荡。

3月22日,在“第一届中国三网融合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公开指出:“过去这一年,三网融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试点进度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务院的部署。原来开会,现在我已经一年半没有开会了。我感觉已经面临夭折的风险。”三网融合“夭折”之说由此传遍业界。

其实,一年来,批评三网融合进展缓慢的声音层出不穷,而“夭折”之说不过是其中最尖锐的观点。

第一章周年之际的争议

在5月13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12个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集体亮相于3号馆,集中展示了各城市的广电网正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它们所在的“创新广电业态、迎接三网融合”主题展区被称为馆内吸引力最强的地方。

有现场观摩的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这次由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集中展示体现了电视发展的大趋势,但也就是一个技术方案的演示,未能规模化地付诸实施,对推进三网融合的实际效果有限。该业内人士还指出,三网融合本该是广电系和电信系的共同杰作,但通过这种展示并不能充分说明三网融合大车究竟开到了哪一程。

从1998年经济学家周其仁在国内率先提出三网合一的概念后,中国的三网融合一直停留于“空想”。而在过去一年内,它纵然被付诸实施当中,但并未让各界看到期待中的实质性进展。

“夭折”风波

2010年6月6日,历经两大部委12年的利益纠葛,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在五易其稿后终于通过,在被冠以“密件”字样后下发电信和广电企业。7月1日,备受期待的第一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实际上,这两个时间节点均晚于预期,国务院原本希望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和试点城市名单能够在2010年5月出台。

按照决策层的计划,2010年-2012年为三网融合试点阶段,以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阶段性进入为重点,制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不断扩大试点广度和范围。但在一年后的今天,试点行动既无广度上的扩张,也无范围上的拓展。

在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后,武汉、广州、重庆、昆明等城市表现出希望能够参与第二批试点的高度热情。最早的消息称,三网融合的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最快将于2011年年初公布。但到今年年初,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名单没有出现。当时,有工信部内部人士透露,首批试点城市的三网融合步伐不同,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及专家组要对各地试点情况进行验收和评估,在这之后确定下一批试点城市才更有针对性。

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带来的确切信息,让有心入围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的城市有些失望。苗圩表示,2012年以前都是三网融合的试点阶段,今年试点城市的范围不会扩大,仍然保持在12个。

对此,有业界专家认为这不是坏消息。三网融合研究专家、融合网创始人兼主编吴纯勇就指出,决策层的这个安排,可能是意识到三网融合进展不是很顺利,还有问题需要解决,今年不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反倒是件好事。

过去一年中,批评三网融合进展缓慢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三网融合面临夭折风险”的言论一出,顿时引来各种说辞。

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也是“第一届中国三网融合高峰论坛”的嘉宾,他的演讲紧接在韦乐平之后,但他没有给同行面子。杜百川一开讲就指出:“我不认为三网融合一点儿进展都没有。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就认为是三网融合没有推动的话,这个观点不一定是对的。”他认为,“如果对三网融合的理解不一样的话,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期待。”

但是,韦乐平的观点不是一家之言,比他更激进的是中广电通CEO殷建勇。殷建勇干脆认为,现在播控权的归属已经明确,广电对媒体的管控能力正进一步加强,运营商对所谓的开放的三类业务都没有兴趣,三网融合目前的情形不是僵局,而是已经结束。

与此同时,广电和电信两个阵营的部分人士甚至借此风波又打起口水仗,互相倾诉着对对方的不满。

广电一方的人士称,“在三网融合政策下,有线网络克服先天不足努力建设网络已经是难能可贵,而已经先长大起来的大哥(电信)不但不允许小弟(广电)染指自己碗里的肥肉,还想把小弟碗里的咸菜也抢走,让弟弟们饿死。” 电信一方的人士则表示,不要以为电信业是块肥肉,就想着进来赚钱,如果三网融合真的夭折,对于广电未尝不是好事。

4月20日,在国新办介绍2011年第一季度全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的会议上,工信部方面也对韦乐平的“夭折”一说予以否定。工信部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目前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试点省市均组织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企业纷纷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和光纤落户工程;已经完成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业务支撑平台的改造建设,具备了与广电视频流对接实现内容加载的业务能力。”

在张峰的介绍中,“试点省市均组织制定了试点的实施方案”是三网融合的进展之一,但实际上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均没有受国务院认可的实施方案可以遵循。去年9月,这些城市向国务院提交了各自的试点实施方案第一稿,但全被否定。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透露,深圳等地已经提交了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第二稿,国务院正在审批中,何时能够获批尚不清楚。

对于三网融合“面临夭折风险”的说法,邬贺铨也予以否定,他表示,三网融合的推进速度虽然没有预想中那么快,但在局部地区的探索已经展开。

没先例的三网融合

如果站在广电的立场,身为广电总局官员的杜百川的上述表态不难理解。

本刊记者在与吴纯勇聊起三网融合的话题时,他说:“和电信相比,广电在三网融合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眼下,广电首要的工作是建设全国一张网,而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要理顺各级广电机构的利益关系,这是最难破解的顽症之一。

在实行多年的广播电视“四级办”模式下,全国原有各级广电网络超过2000个。广电总局曾要求,到2010年年底,全国基本实现“一省一网”。但是实际推进的情况远没有计划中顺利。截至目前,全国有大约19个省级有线网络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整合。

“省级网络整合最大的问题是在各地的省政府,中国的特色是大家都喜欢当老大,”中广互联副总经理汪海天认为,“由广电总局来办这个事情有难度,广电总局和各地省政府顶多是平级单位,你不比它高一级,它凭什么听你的?”汪海天指出,广电要整合,必须首先破除行政体制的壁垒。

据本刊记者了解,即使像四川、广东等实现全省一张网的地区,也主要是完成了省市级网络的整合,县级网络整合还在推进中。

今年4月份,山东省政府下发《关于按期完成广电网络资产重组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省内各市务必于4月30日前将广电网络资产全部移交给山东广电网络公司各市分公司。但进入5月后,青岛、枣庄、威海和济宁的网络资产仍然没有完成移交。

江苏广电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明曾解释过地方广电网整合的难度所在,“由于历史原因,广播电视网络多为事业单位,有局台网合一,有网台合一,还有的广电网络是电视台的一个部门,部门结构不统一。而各个单位的财务状态也五花八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整合工作的复杂程度。”

尽管做得不够完善,但这一年来,广电在全国一张网上的努力和各地有线网络运营商积极参与整网的表现,得到了外界的部分肯定,被认为是广电在参与三网融合方面的成果。

广电部门内部的体制问题已经纷繁复杂,牵扯到广电和电信两大部门的行政体制问题,更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挑战。广电是行业与地方政府双重监管的体制,电信是以工信部为核心的集中、垂直监管的体制。

早有不少人士明确指出,三网融合不是难在技术,而是体制。

对于体制障碍的破解,韦乐平的看法悲观。在他看来,三网融合实际上是三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全世界找不到先例,“广电是低价包月,互联网是低质低价,电信是高质按时长、流量收费。特别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广电业和市场化的电信业,怎么样展开竞争是全球谁也没有遇到的课题,可能是一个无解的方程。”

实际上,三网融合不只涉及电信和广电两个部门,其他政府机构、民间资本也参与进来,成为一个需要高度智慧来解决的问题。

南京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并在筹划于今年下半年向市场正式推出三网融合应用。为了推进三网融合,该市成立了市一级的工作协调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挂帅领导。虽然南京在近期总结三网融合工作时表示,“完成了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该市具体推进协调三网融合的机构,该机构的相关人士坦言,各自为政的监管体制决定了行业资源的垄断性,而行业资源的垄断性又决定了利益的专属性。在现有体制下,各方共同推进三网融合十分困难。

上述人士所说的困难表现在多方面,除了广电和电信在业务渗透的同时依然互相封锁,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财政、工商、公安、城建、规划等多个部门一个都少不了,还需要协调这些部门进行合作。

第二章博弈在继续

至今,业内普遍的共识是,三网融合进展缓慢。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应该从用户是否买账三网融合的角度来看待其进展问题,广电和电信与其盯着各自利益不放,不如把精力放在合作开发三网融合应用上。

据本刊记者了解,一直以来,广电和电信两部门对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中很多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案依然不满,在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和各地三网融合主抓部门组织的会议上,两家只要一碰面,焦点话题始终脱离不了部门利益。

谁也放不开IPTV

三网融合启动之前,广电和电信部门曾因IPTV(互联网电视)业务多次“大打出手”,IPTV也曾是导致试点方案久拖不成的焦点之一。三网融合启动之后,IPTV仍不是一个平静的领域。

根据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广电总局独家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这强化了广电对媒体的管控能力。目前,三网融合第一批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并与中央总平台实现对接。

去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地区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344号文”)确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办”的平台架构模式——由央视(具体实施方为中国网络电视台,即CNTV)建设总平台,央视汇同地方电视台根据试点地区实际情况建设分平台。

由于系统内部结构庞杂,IPTV平台“两级办”模式在推广之初并不十分顺利,中央台与地方台单纯靠“政策捆绑”的做法遭遇阻力。例如,青岛在成为首批三网融合的试点城市前,已经与牌照拥有方杭州华数合作建设IPTV、手机电视等内容播控平台,当CNTV要接手杭州华数留下来的IPTV平台时,央视、华数和青岛电视台之间的谈判过程很纠结。

微妙的是,344号文明确规定IPTV平台的统一播出呼号为“中国广电IPTV”,从字面上完全撇开了为其提供网络的电信部门。

去年9、10月份间,绵阳、北京、武汉和深圳的IPTV播控平台先后与CNTV总平台实现对接,其中难觅当地电信运营商的身影。当时,四川电信的相关人士曾表示,“地方电信运营商要完成与广电主导的IPTV集成平台的对接,不仅需要双方在技术和系统方面找到融合点,还需要总公司甚至工信部方面的批准,我们已经在申请过程中。”而广电方面则认为,电信依然希望获得IPTV的内容播控权,对参与广电控制的IPTV播控平台的积极性不高。

纵然对广电有想法,从整体上看,电信运营商还是在抓紧布局IPTV业务。三网融合试点开锣之后,中国联通在原中国网通的IPTV业务基础上重新布局,到去年年底,中国联通在北京、哈尔滨、大连、青岛、天津、石家庄等十个城市的IPTV系统平台建设基本完善,并逐步进入内部测试和放号阶段。同一时期,中国电信也调高了IPTV用户数量的目标。

有业内人士表示,IPTV业务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吸引力并不大,因为目前既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内容播控平台又被广电控制。不过,多一种业务提供给用户,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没有坏处。

在张峰盘点的三网融合积极进展中,电信方面“已经完成IPTV、手机电视业务支撑平台的改造建设,具备了与广电视频流对接实现内容加载的业务能力”也是其中之一。

在现实操作中,电信运营商的平台具备与广电对接的能力,并不代表它们就能顺利开展IPTV业务。

根据政策规定,IPTV业务的运营方必须持牌照,但手握牌照发放大权的是广电总局。广电总局目前发出的所有IPTV牌照中,无一落入电信运营商的口袋,牌照成了电信运营商无法自主掌控的“钥匙”。

韦乐平表示:“广电机构负责业务的行政许可和内容的集成规划管理和审核,电信部门负责业务的支撑系统建设、业务运营和用户的管理,这种合作模式比较符合产业链相关方利益、市场及用户需求。尤其在牌照方和地方广电关系比较融洽的地方,IPTV业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句话隐含了另一层意思,就是关系不好的地方寸步难行。”

上海就是电信和广电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的地方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IPTV发展得最好的地区。

获得IPTV牌照的上海文广旗下百视通提供内容,上海电信提供网络服务,所得收入按照约定分成。这种合作模式目前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模式,截至今年年初,上海IPTV用户突破130万。

由于广电和电信必须分业监管,广电和电信达成双方认可的合作方式并不容易。上海的成功模式在其他地区很难复制和推广。

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南方传媒”)曾经是IPTV牌照拥有者之一,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被敲定的2010年6月,它主动放弃了这张宝贵的牌照。

对此,南方传媒的相关人士解释说,“各地的广电运营商一直将电信运营商开展的IPTV视为洪水猛兽,作为广电内部龙头的南方传媒要想顺利完成省网整合,就必须在IPTV问题上作出让步。”

据了解,南方传媒在2006年获得IPTV牌照后,曾试图效仿“上海模式”与广东的电信运营商合作,经过几年的运作,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广东省内,其IPTV用户数也远落后于百视通。

两张网的较量

据邬贺铨透露,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要求,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必须在2012年年底建成下行速率达100M的宽带网。宽带网,正是广电和电信抢夺的另一个的战略制高点。没有带宽为保证,三网融合只是有名无实。

在2011年CCBN的主题报告会上,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特别提到,“美国宽带用户中有一半左右通过有线电视网实现互联网服务,欧洲四分之一左右的有线电视用户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打电话和宽带上网。”他认为,从美国和欧洲的情况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已成为宽带互联网服务和电话服务的重要提供商。

田进这番话反映出广电对于宽带网络的渴求。但是,与电信希望得到内容播控权一样,广电希望拥有互联网宽带出口和IDC资源,而这正是电信钳制广电的撒手锏。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允许广电部门介入互联网接入和IP电话业务。国务院在关于三网融合的框架文件中明确指出,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

有政策做后盾,广电企业打算绕开运营商,自建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深圳地区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天威视讯已经开始加紧筹划建设IDC,由19家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参与的广电友好网联盟也决定建设IDC。

据工信部的人士介绍,广电网络运营商要获得电信方面的牌照审批后,才能发展语音和宽带业务。这种局面让一位省级广电网络公司的负责人不由得感慨:只要是广电或带有广电背景的企业申请宽带接入资格,肯定不会顺利,而且广电企业向运营商租用同样的设备、端口,也要付出明显高于其他宽带服务商的价格。

对接互联网是广电的短板,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广电就很难进入宽带市场,在互联网上失去主动权就意味着广电在三网融合战役里失去半壁江山。因此,为了补短,广电正轰轰烈烈地打造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目标直指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

在内部推进全国一张网的同时,广电总局在去年7月明确了NGB的十年规划,并为此决定成立工作组。按照规划,到2015年,NGB将从功能上达到与电信网平等竞争与合作的水平。

在2010年年底的内部会议上,广电再度明确规划,计划到2015年,80%以上的城市实现网络光纤到楼,30个大中城市将建成基于有线网络的NGB示范工程,提供家庭接入速率100M、企业接入速率1G的能力,内容、业务、网络和终端实现可管可控。

电信行业自然不会让对方轻易攻进自己的优势阵地。“十二五”期间,电信业2万亿元总体投资中,用于宽带的将占80%。三大运营商则相继表示要加速实施宽带升级提速,推进全光网络建设。

去年夏天,就有消息称中国移动将展开新一轮的光纤建设。今年年初,中国电信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目标是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并持续快速提升;南方城市将全面实现光纤化。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也表示,联通已提出全国宽带提速计划,将率先在城市大面积铺开光纤接入。

对于电信运营商正积极推动的宽带大发展,连身处电信内部的韦乐平都感觉到惊讶。

“这一年来,广电和电信双方在各自领域有所突破,但在融合上没有叫人眼前一亮的进展,”业内人士陈志刚对《IT时代周刊》表示,“抛开业务不谈,仅从网络角度而言,目前试点阶段已经过半,但广电网和电信网还是‘两张皮’,并没有进行融合。考虑到双方网络在投入、技术、先进程度和规模上的差异,短期内的融合前景不容乐观。”

第三章摸索中的融合

三网融合不是切分蛋糕,而是各方一起把蛋糕做大,其中的关键是合作。《IT时代周刊》采访到的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他们期待中的三网融合实质性进展,就是广电和电信之间出现更多有实际效果的合作,产生被市场广泛接受的应用。

上海文广与上海电信合作的“上海模式”,是上海能够成为全国“IPTV第一城”的关键。虽然“上海模式”复制起来并不容易,但不乏尝试者。在2010年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后,甘肃有线与甘肃移动、江苏广电与江苏联通先后达成合作。三网融合启动后,云南广电与云南电信、四川广电与四川联通也先后加入这一行列。

令人感兴趣的还有“云南模式”。

2009年10月,CNTV和云南电视台联合组建的“云南爱上网络公司”挂牌成立,该公司与云南电信就IPTV业务进行全面合作,形成了由IPTV运营商、地方广电和地方电信三方共建IPTV的“云南模式”。

从“云南模式”确立后到2010年年底,云南省内昆明、楚雄、大理、曲靖、玉溪等地新发展的IPTV用户超过4万户。CNTV总经理汪文斌评价说,“云南模式”把央视的内容资源、当地广电内容资源和广告资源与当地电信的市场资源进行结合,是一种良好的模式。

以此为底气,云南正在为进入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名单而秣马厉兵。

在所有的合作中,“先结婚再恋爱”的“武汉模式”最受关注,也最受争议。

武汉是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2010年12月,武汉广电与武汉电信组建的“武汉市三网融合合资公司”宣告成立,双方各占合资公司50%的股份,定期轮流派人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武汉组建合资公司的出发点是解决融合推进期间可能出现的广电、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分歧。

当时,尽管乐观派期待“武汉模式”成功后可为其他试点城市提供思路,但还是有不少声音质疑,在工信部和广电总局的利益矛盾尚未调和的情况下,武汉电信和广电均难交出各自的核心资源,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出现一家象征意义的空壳合资公司。

事态的发展让人感觉这样的质疑不无道理。半年过去了,武汉三网融合合资公司的运转没有公开的后续进展。坊间倒是有消息称,该公司仍由广电方面主导,令电信方面渐失兴趣,目前双方注入的业务和资产也都为非核心资产。

合资公司现在看来并不成功,武汉又进行了新尝试。今年5月初,武汉广电与武汉移动共同签署“三网融合·共建G3数字家庭”的战略合作协议,武汉的首个“三网融合套餐”同期出炉。

在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看来,在整体进程较为缓慢的三网融合中,武汉推出“三网融合套餐”算是一个突破,但不能简单地说成是电信和广电的合作,而是竞合关系,这反映出双方的竞合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武汉移动和武汉广电选择了自己相对较弱的一个领域作为合作切入点,这是典型的竞合模式,其本质和初衷肯定是“有利可图”。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近日表示,“在目前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我国三网融合将得以实现。”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三网融合阶段性目标,2013年至2015年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对于三网融合能否按期实现,也有不同的声音。吴纯勇认为,放在全球视野中,我国的三网融合是独一无二的,面临诸多挑战,说五年之内能够实现有点乐观。陈志刚则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够实现三网融合,只是要看“实现”的标准是什么,现在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据悉,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将于今年中期对第一阶段试点工作进行总结,针对试点城市三网融合的业务发展、网络建设和安全保障情况进行评估,在全面总结第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试点工作。

本文截稿之际,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三网融合试点地区的试点实施方案已获批,不过管理层没有明确批示,而是要求“改善后实施”。该人士认为,这说明试点实施方案还有很多问题待解。

另有消息称,首批试点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正准备“双向进入”的交叉申报。有业内人士认为这预示三网融合试点将有实质性突破。

路漫漫其修远兮。三网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进程,《IT时代周刊》将继续关注。 ■

业内人士为三网融合出谋划策

部分观点认为,在现有监管体制下,三网融合难有大进展,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成立独立监管部门,打破行业壁垒。

据了解,三网融合构想在我国被提出之初,就有专家建议成立一个独立机构统一电信与广电职能。2010年“两会”期间,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建议成立跨部委监管机构,促进三网融合。

三网 篇4

1.1 政策解读:“三网融合”梦想启航

2009年,三网融合一词频频见诸报端,并在2010年初首度明确“时间表”。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

早在1998年,业界就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认为无论从社会发展需要、用户利益还是从产业本身的利益出发,它都能带来积极的效应,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行业管理体制等多种原因,三网融合在一段时间内不了了之。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计划到2015年,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各自的业务将全面融合。这标志着国内探讨多年的三网融合终于由研究方案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不久的将来,老百姓通过一个网络就可以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订飞机票、炒股、信息查询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

1.2 现状分析:广电需要“先行起步”

我国的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多年的独立建设中,硬件设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三网融合,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互联网业务;电信企业则可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三大体系下的运营商和上下游企业也将迎来跨领域的业务发展空间。

然而透过“融合”,其背后也是一场利益格局重新分配的艰苦博弈,众所周知,广电和电信运营企业的实力不对称已是事实,这注定了双方进行三网融合的脚步不能同时开始。今年试点,广电需要先行起步已势在必行。因此,在新的时点上,作为广电网络公司,需要有科学、发展的眼光,以促进中国国民信息化服务之福利,改善产业地位为目的,仔细、全面、审慎的审视自己的地位、优势与劣势,确定自己的战略目标,选择目标函数最大化的战术举措,提出全面的、有关联的、相互促进和牵制的政策体系,以确保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1.3 观念与职责的转变

如果说从前广电的“老传输中心”是一个技术性的机构,享有行业垄断的庇护,那么现在的广电网络公司则像一个稚嫩的运营商,在数字化整转过程中,除了提供技术支持,还要有服务大众的行业意识。而等到未来的三网融合时代,多样化的服务和多方面的竞争呼唤着羽翼丰满的广电运营商,光有意识已远远不够,更需要有一个经营的理念、一批会经营的人才去营销,让用户慢慢认知这些多样化的服务,这样才能带给有线电视更大的发展空间。

2 目标发展规划

2.1 首选目标函数

对于广电来说,可以选择的目标函数有很多,但是如果从产业长期发展和未来主导权的角度选择时,笔者建议把以下目标列入首选目标函数集合。

(1)加速整合与扩张

三网融合广电方面获得的不对称保护最长可达三年,这三年也恰恰是电信运营商着力掘金3G业务的重要时期。因此广电产业应积极主动的利用这次契机整合资本、网络、内容、市场等重要环节。而像我们陕西等早已完成整合的网络公司,则更要“趁热打铁”、“借势而上”,下大功夫扩大公司规模。因为众所周知,未来陕西广电网络在全国新组建的总公司中占多少份量,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网络资源总量和用户规模的大小。

(2)争取资金与政策扶持

从国家广电总局讨论会的基本精神和组建国家广电网络总公司的初步方案看来,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上边抓得很紧,力度很大。国家倡导三网融合,可能会有大规模资金和政策扶持。如采用行政方法,国家注入资金,以收购加划拨的方式可成立一家全国性的网络公司,并开始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和改造。完成各自独立分散的、异构的、多样的广电本地网络的互联互通与统一管理,避免日后成为电信网本地接入网,导致只“打工不赚钱”的尴尬局面。

(3)扩大数据业务市场份额

在整合资源与网络的同时,各地网络公司应积极扩大数据业务市场份额,积极抢占基础电信业务的新兴市场,丰富数据业务种类,补齐短板。加强数据业务、互联网业务、数字电视业务的关联性。同时优化基于基础电信类业务的用户管理系统、计费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的物理流程以及技术体系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

(4)推出高清交互数字电视

据格兰研究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高清数字电视用户突破50万,达到51.2万,其中北京约31.5万,深圳约6万,上海约2万,广西省网约2万,江苏省网约1.5万。在发下去的51.2万高清机顶盒中,高清交互机顶盒的占有量超过80%。

可见,高清互动电视在外省已悄然为后整转时代点亮一盏灯,按照《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初期“三网融合”的思路是“相互进入”,诚如吕晓明董事长在公司“三网融合”第二次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所言:“要把有公司自身特点的杀手锏业务、特别是目前最具优势的高清互动业务牢牢抓住,加紧开发,尽快做大。这是提高广电网络公司影响力、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的最大亮点!”

(5)积极与电信产业链市场接轨

在目前文件精神和双向准入规定已经明朗化的状态下,鼓励在标准选择、技术知识、设备研发、业务创新、用户服务上与电信产业的支撑企业的合作与融合。例如与陕西电信、陕西移动、陕西联通在网络资源共享、数据业务开发、市场价格维护、客户服务共享、视频业务开发、可应用节目互通互用等方面寻求合作。再如可依托国家有线数字电视应用技术实验室这个有利平台,通过团结各地网络公司,为全国广电网络建立起自己的互联网数据中心。

2.2 第四家全国性运营商

2010年2月4日《第一财经日报》中有一篇题为《广电成第四家全国性运营商受惠于三网融合政策》的报道里这样写道:“目前,虽然广电和电信运营企业的实力严重不对称,但“三网融合”政策已经为广电打开了电信业务之门一一基础、增值等电信业务,广电系统力争通过加速整合,打破全国广电网络的分割,形成一张全国性的网络,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联通这三张已经是全国性的网络抗衡,成为第四家全国性运营商。”可见,广电系统的最佳局面是通过加速整合,打破全国广电网络的“四级”分割,形成一张全国性的网络,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联通这三张已经是全国性的网络分庭抗礼,争取成为“第四家全国性运营商”。

3 实施战略

3.1 四项基本原则

(1)攻守进退原则

对于关键政策、关键技术、关键业务、关键市场必须进行管控。

(2)相机选择原则

为积极应对神仙打架出现的政策风险,要牢记“相机选择”原则,对不明确的、不明朗的要鼓励中小公司和地方公司参与,避免大规模全国范围介入。

(3)游说原则

广电产业要习惯游说的方式促进基础电信政策、技术、市场的实质性开放,而不是被动消极开放。如努力获取工信部基础电信业务运营许可。

(4)开放原则

要理解三网融合的结果绝不能是通过与电信网的融合而使得广电网丧失了国家新闻媒体窗口与门户的本质。用开放去融合封闭,用平等融合权威;用协作融合指令;用分享融合独享。要明白,三网融合不只是网络和业务的融合,这是两个行业两种理念的融合,是开放与控制的融合,是决定未来的融合。

3.2 六大业务创新

(1)鼓励产业链各方,以电视机屏幕为中心,进行数据业务内容及其适配、业务形态、业务方式的创新。

功能描述:如通过电视机屏幕实现互联网基本业务服务,和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数据通信服务。

(2)通过一个(无线)收发综合接入设备,探索并实现电视机与机顶盒之间,对于数字电视、互动电视、语音、宽带等各类业务的独立应用与统一管理。

功能描述:如以电视遥控器作为收发信单元,进一步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操作终端(类似于可遥控电视机的手机)一一在这里笔者给它起一个生动的名字“tnp”(即电视、网络、电话英文的头一个字母缩写),可通过tnp对家中的各类业务进行操作,如通过手机与电视相联,让电视显示手机通话方;没看完的电视节目可以存到手机上;还有体感游戏,类似于任天堂的WII等。而且tnp可以效仿MP3播放器、照相机产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设计成多种款式、多种用户界面,甚至是选择不同的接入方式,以及既可独立承载又能全业务集成的多样灵活方式。

(3)进一步研究开发以电视机为核心、以广电宽带为依托的智能化家居网络环境,并强化其在传感领域(俗称物联网,遍及智能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又一次浪潮,其利益驱动与规模必将惊为天物)的应用,从而以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寻求广电在高端客户和增值服务方面的探索。

功能描述:如坐在家中就可以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如通过语音识别来声控换台,如通过电视机遥控器控制家中空调的温度、冰箱的温度等等。

(4)在完成双向改造后,鼓励基于广电网代收费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促进金融行业的融合,以控制结算和计费通道为目标。正如广电专家傅煜冰指出:“电视支付等基础环节业务可操作性比较强,能够带来可观的效益,一旦能够使用进入千家万户的广电网络进行支付,那么水电、物业、供暖等系统都可以使用这个基础系统。”

功能描述:实现各类城市生活费用通过电视机来完成交纳操作,开发出“电视金融服务”足不出户与金融专业人员面对面,能够完成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及其衍生业务的开户、查询、缴费、理财、转账等。

(5)探索和建立三网融合业务创新风险基金机制,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业务创新。

功能描述:广电系统或网络公司应率先与产业链各方建立形成三网融合基金系统,通过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壮大,赢得更多的资本注入与投资的机会,为实现网络、产品、业务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6)进一步重视与电视生产厂家、pc制造企业的合作,通过捆绑利益链条结为长期合作联盟,让其分享数字电视蛋糕的同时,分享这些单位特有国际战略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服务优势;全方位多视角的推出更为丰富的创新业务与产品类型。

功能描述:长期以来网络公司与这两类单位关系就比较融洽,但“三网融合”会使这两类企业的作用显现的更加突出,因此牢牢的巩固和他们的关系,在原有技术研发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分享他们的品牌资源、渠道资源和服务资源。

3.3 借NGB赶超电信

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不仅要将网络的带宽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彻底将有线电视屏幕予以“革命”。即不仅要让有线电视用户看到目前已有的视频节目、单向广播式节目,还要在这个屏幕上完美的呈现各种各样的业务(包括各种形式的视音频业务、宽带数据业务、语音业务等)。

2009年7月31日,科技部、国家广电总局与上海市政府联合举行了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启动暨上海示范网部局市合作协议签字仪式。陕西广电网络吕晓明董事长作为全国12家NGB建设示范区代表出席了会议。当年10月,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有线宽带”业务,当地广电系与电信系短兵相接,宽带市场点燃战火。

知情人士透露,预计2011年初会出台指导意见,将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实施推广NGB,推广周期长达十年。这也恰恰是电信运营商着力掘金3G业务的重要时期,为此,广电网络且不可错过这个用NGB赶超电信的重要机会。故笔者建议如下:

(1)加强与技术厂家关于NGB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业务承载标准的制定;

(2)实现广电技术与广电标准的唯一性,以及接入的安全性,强化各主营业务的加密能力;

(3)鼓励研发相关网关接口和适配设备/系统设备及其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对电信多样的网络和设备的兼容性,确保对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异构接入能力;

(4)加快全国网络公司网络整合建设步伐,尽快进行光纤到户的宽带驻地网络建设,确保数据业务标清和高清内容的传输带宽。

3.4 力求互联互通

对于目前由电信运营商控制的专网专线业务,罗小布这样告诉记者:“很多市县级的银行、税务等单位都有向省总部联网的需求,这些单位现在普遍租用电信运营商的2M专网,普遍反映带宽低、资费高,这给有带宽和价格优势的广电运营商提供了机会。”因此他指出,广电运营商应以全程全网的概念推广光缆线路的出租业务,其中包括积极与省级垂直管理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接洽,可以为客户提供光缆线路的出租和联网服务,这种模式可以马上产生规模效益和推广广电网络的品牌。

而电信运营商早已深刻体会到互联互通顺畅的重要性,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因此各地的广电网络公司应抓住“三网融合”的好机会,加快全国一张网的建设步伐,申请互联网出口,或者利用政策优势划拨互联网出口,从而加大本地网覆盖规模,尽量避免成为电信网络的本地接入网。同时,积极采取市场价格策略,鼓励社会各阶层及各种社会力量与广电网互联,如高校、石油系统、电力系统,他们有自己的网络覆盖,我们如果能够和他们联网,大力做优、大力宣传广电网的产品及服务,使广电网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那将是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 结束语

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在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趋势下,在新的技术进步推动下,社会结构的变革在以不为人明显察觉的方式每天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海尔“一流三网”现代物流体系 篇5

一、背景

海尔集团,在短短 16 年间成长为全球家电企业十强之一。海尔的产品通过全球 3.8 万多个营销网点销往世界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供应方面,海尔的供应商为 978 家,其中不乏世界 500 强企业,如 GE、爱默生和巴斯夫等。目前,海尔平均每个月接到 6000 多个销售订单,定制 7000 多种产品,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15 万余种。

如此大规模的供应系统固然令人称羡,但也给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假设在一个仓库里完成上述工作,就需要数十万平方米的普通平面仓库,上百个保管员、叉车司机等多工种工作人员,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应商手中最快需要 5 ~ 7 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和提高物流效率已经是海尔物流目前最大的课题。为了与国际接轨,海尔请来了德国 SAP 公司帮助其打造现代物流管理软件系统。

二、打造基于协同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

协同电子商务是利用 Internet 让不同的企业以及他们的客户、供应商协同工作,促使分散的个体组织融合在一起,跨越企业的界限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协作市场。在海尔项目中,摆在开发商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集合,其中物流本部负责整个集团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原材料和成品的仓储及配送;产品本部负责整个集团的生产,下设 19 个事业部分别生产不同的产品;商流和海外推广本部分别负责国内和国外的产品销售;资金流本部负责整个集团的财务;规划中心负责整个集团发展战略(包括 IT)的规划以及集团项目的审批。

经过双方充分接触,他们发现海尔项目的最大瓶颈出现在物料管理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但是各部门之间的情况又不太一样。因此,根据海尔的实际情况,SAP 先与其合作伙伴 EDS(美国网络集成商)为海尔物流本部完成了家用空调事业部 MM(物料管理)模块和 WM(物流立体仓库)模块的硬件实施。

为了保证整体项目的成功率和顺畅。运行,SAP 在充分听取了海尔的运行意见并考察了海尔的实际情况后,于 2000 年初开始为海尔设计实施基于协同电子解决方案的 BBP(原材料网上采购系统)项目。经过双方 7 个月的艰苦工作,海尔项目初具规模,并于 2000 年 10 月使 R/3 系统下的 MM、PP(生产计划模块)、FI(财务会计模块)和 BBP 正式上线运营。至此海尔的后台 ERP 系统已经覆盖了整个集团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原材料库存及立体仓库的管理、物流本部零部件采购公司的财务等业务,构建了海尔集团的内部供应链。

海尔通过 BBP 系统的上线,建立了与供应商之间基于 Internet 的业务和信息协同平台。该平台的意义在于通过它的业务协同功能,不仅可以通过 Internet 进行招投标,而且可以通过 Inter — net 将所有与供应商相关的物流管理业务信息,如采购计划、采购定单、库存信息、供应商供货清单、配额以及采购价格和计划交货时间发布给供应商,使供应商可以足不出户就全面了解与自己相关的物流管理信息(根据采购计划备货,根据采购订单送货等等)。

对于非业务信息的协同,SAP 使用构架于 BBP 采购平台上的信息中心为海尔与供应商之间进行沟通交互和反馈提供集成环境。信息中心利用浏览器和 Internet 作为中介,整合了海尔过去通过纸张、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等手段才能完成的信息交互方式,实现了非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网上发布。

三、“一流三网”与“三个零”

2001 年 3 月 31 日,坐落在海尔开发区工业园的海尔国际物流中心正式启用。该物流中心高 22 米、拥有 18056 个标准托盘位,拥有原材料和产成品两个自动化物流系统。它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导引技术开发的激光导引无人运输车系统、巷道堆垛机、机器人、穿梭车等,全部实现了现代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至此海尔的资源管理项目的第一阶段工程已经完成。那么,它为海尔带来了什么样的收益呢?

海尔特色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运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物流帮助海尔实现了三个零的目标和能够在市场竞争取胜的核心竞争力。

这里提到的“三个零”就是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它们分别指的是:

零库存即三个 JIT(Just In Time,即时)—— JIT 采购、JIT 配送和 JIT 分拨物流。现在海尔—的仓库已经不叫仓库了,它只是一个配送中心,是为了下道工序配送而暂存的一个地方。由于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疏通过 3 个 JIT 实现同步流程。目前通过海尔的 BBP 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 JIT 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 ERP 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肘根据看板管理 4 小时送料到工位,实现 JIT 配送。生产部门按照 B2B、B2C 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目前海尔在中心城市实现 8 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 24 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平均 4.5 天到位。

零距离指根据用户的需求,拿到用户的定单,再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的需求。现在海尔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线,都是为定单来进行生产的。海尔在全国有 42 个配送中心。这些配送中心可以把产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里去。零距离对企业来讲,不仅仅意味着产品不需要积压,赶快到用户手中,它还赋予海尔不断获取新的市场,创造新市场的能力。

零营运资本指零流动资金占用。简单地说,在给供应商付款之前,海尔就可以先把用户的应付货款收回来。其原因在于海尔根据用户的定单来制造,可以做到现款现货。

至于获得核心竞争力,张瑞敏介绍说:“对海尔来讲,物流可以使我们寻求和获得核心竞争力。一只手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了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的供应链,把这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们已经通过再造业务流程建立了现代物流体系,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获得有能力进行全球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使我们成为世界名牌,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 500 强的国际化企业。”

四、优化后的海尔业务流程

海尔成功实施的 ERP 和 BBP 项目,使业务流程得到明显改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物流本部订单周期缩短,及时性、准确性提高。以前从收到计划到把采购订单下到供应商手中需要 5 ~ 7 天,现在供应商第 2 天就可以到 BBP 网站上查看从 ERP 系统自动传到 BBP 系统中的采购订单并打印送货单,并且准确率比以前大大提高。●采购配额比例的管理更加科学。配额比例由原来的人工统计数字到现在的由系统根据质量考评、供货考评和价格排名三个综合因素来决定。价格排名根据 BBP平台网上招标的结果来确定。

●通过 BBP平台的网上招标,不仅提高了竞价效率和价格信息管理的准确率,而且免去了供应商的差旅费用,降低了成本。

●实现了内部供应商的计划一体化,大大缩短了内部供应商的供货周期。

●通过缺料自动报警、拉料配送到工位、微机记账等功能优化了原材料的配送流程。

●为实现原材料采购的寄售模式提供了条件,通过寄售模式将备货转化为供应商库存,减少库存积压资金。

●通过在立体库使用红外扫描系统与 R/3 WM 模块实时连接,收发货操作实现无纸化,不仅使仓库管理准确,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

●产品本部增强了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资金流本部通过。财务和采购业务的集成,使财务的监控和智能管理得到充分体现。

● ERP 系统的上线,使海尔集团原本相对薄弱的基础数据管理工作得到了大大增强,在统一平台上完成了对集团物料编码等工作。据海尔相关业务部门的最新统计,海尔集团通过流程整合的运营就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仓储面积减少一半,库存资金周转期从 30 天降低到工 2 天。

五、未来展望

三网融合:广电先行 篇6

虽然具体方案还没有公布,但此次即将出炉的方案广电总局将主推CMMB(手机电视)和NGB(下一代广播技术),2010年“不对称进入”的格局已经敲定,三网融合今年试点将以广电为主,为期一年。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提供包括视频、语音和数据等综合多媒体业务。

三网融合主要包含三层含义,首先是网络融合。三网融合通过推进下一代宽带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线和电信两张物理网将逐渐走向同质化,最终实现互联互通。

其次是业务融合。随着未来网络技术的趋同和融合,广电和电信业务也将逐步融合,并将最终走向对称开放,也就是有线和电信均可经营视频、语音和数据业务。

还有就是监管融合。未来网络技术和业务经营的趋同,广电总局和工信部有望按功能监管重新划分,一个侧重内容监管,一个侧重网络监管,逐步实现监管融合。

飞象网CEO项立刚介绍,三网合一将改变目前三网各自为政的状况,未来的广播电视网不仅可以传输电视节目,还可以上网。另外,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核心传输带宽将超过每秒1000M,保证每户接入带宽超过每秒60M,比现有用户平均上网速度快近百倍。

电信专家陈金桥表示,三网融合将为整个产业界带来更多的新兴市场机遇,而同时消费者也将能够体验到全新的数字化娱乐,同时也会考验政府的操作智慧。预计今年手机电视、IPTV等视频娱乐会获得更快的进展,此外,三网融合打通了不同终端,数字化音乐、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未来将会获得很大发展。

由于三网融合涉及有线网络和电信网络的改造、高集成芯片制造、内容制作、结算及网络维护软件、电信设备等诸多上下游企业,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三网融合的关键因素无疑就是内容,而大规模的网络升级改造将使电子元器件行业以及光纤光缆公司、设备生产商会从中受益,运营商也将从中获得新的机会。

陈金桥强调,目前三网融合的实施尚处于试点阶段,快速发展还需要时间,未来推进三网融合的步伐不能操之过急,稳中求进才是好方法。

陈金桥认为,3G牌照的发放为三网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但3G业务的市场潜力还有待开发。未来推进三网融合可以从消费需求、技术难点、管理难度和产品链四方面入手:

首先,消费需求是促进三网融合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如何刺激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内需是需要重点研究的;

第二,从技术难点低的地方入手;

第三,从管理难度低的方面推进;如何管理是个难点,因此,从容易管理的方面入手,由易到难推进三网融合是个好方法;

第四,抓住对现行产业链影响较低的环节。通过从对产业链影响较低的环节开展融合不仅降低了风险,同时对于快速推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网融合新解 篇7

据说三网融合一词起源于国外的“Triple play”, 是国外通讯网络运营商采取的一种整合营销业务模式, 仅仅是一个公司层面的市场行为。而在我国, 三网融合一提出来就是国家战略层面的一个大话语、大概念, 最早见之于2001年国家出台的“十五计划纲要”。2010年6月, 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三网融合工作方案和试点城市, 至此国内的三网融合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共识性的定义, 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 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但是, 从“三张网”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会发现“三网”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概念。

广电网仅仅是个传输的概念, 因广电业在体制上实行台网分开和“四级办”等制度性原因, 广电网专指有线传输网络, 实为广电传输领域的一个子项, 此外还有卫星、无线、互联网等其他传输方式的选项。因此, 不论从广电业还是从传输领域来看, 广电网都是一个微观和局部的概念。

电信网不是一个传输的概念, 而是一个“行业+产业”的概念, 电信业不仅是统一、完整的全国一张网, 还具有成熟、完善的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等服务产品、产业链体系及运营、盈利模式, 各级电信运营商都是市场主体, 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及制度体系。

互联网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性网络, 既不是个传输概念, 也不是地域性行业概念。在当代“互联网+”的语境下, 互联网是包括技术、思维、理念、方法论和大传输、大平台、大渠道以及各种新业态的广义性、综合性、基础性概念, 其内涵非常丰富、外延无比辽阔。因此, 互联网不论体量、功能、概念等方面都与狭义、专业的电信网、广电网完全不对等, 因此“三网”很难相提并论, 更遑论“融合”。

三网融合是5年前甚至10年前的流行或通行说法, 5年来国内外通讯和传媒技术、市场环境已然沧海桑田, 电信由2G进入了4G时代, 互联网进入了移动和智能化时代, 而电视传媒业还在传统业务及行业内缓慢进化, 与电信业与互联网业的差距也急剧拉大。电信、互联网业与传统广电业所处的时空体系, 颇像东晋怪异故事中描述的“山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

解析“三网合一” 篇8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单一的网络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市场需要一个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网络,这样就推出了一个新的理念—三网合一。“三网合一”已成为趋势,以实现不同业务资源共享,使其发展能适应性质各异的多媒体通信网。

2 概念和意义

2.1 概念

“三网合一”是指当前的数据通信网将与电视网以及电信网合三为一,并且合并的方向是传输、接收和处理全部实现数字化,即原先独立设计运营的三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它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使用统一的IP通信协议。

2.2 意义

(1)信息服务将由单一业务转向文字、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

(2)有利于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

(3)将使网络从各自独立的专业网络向综合性网络转变,网络性能得以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4)三网融合是业务的整合,它不仅继承了原有的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而且通过网络的整合,极大地拓展了业务提供的范围。

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生产管理、公共安全、教育培训、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3 实施方式

“三网合一”,并不是简单地以某一个网络代替其他的网络,而是现有的网络经过改造后,功能得到扩充,可同时兼容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功能。下面就对已有的三大网络进行一下对比。

3.1 对比

3.1.1 电信网

该网络主要是能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实现一对一的、双向的、实时的连接。用户之间可以实时地交换话音、传真或数据等各种信息。

特点:采用电路交换形式,对实时的电话业务最佳,业务质量高且有保证。

缺点:整个网络受到双绞线传输容量这一瓶颈的抑制,成为制约由单一的电信服务向综合宽带多媒体服务转变的“瓶颈”,即“最后一公里”问题。

3.1.2 有线电视网

经改造后的HFC网传输带宽约为电话线的一万倍,而且在同一根同轴电缆上,利用频分技术,可以同时看电视、打电话、上网且互不干扰。

特点:具有普及率高、频带宽、容量大、多功能、成本低、可双向性、抗干扰能力强、支持多种业务的优势,它的发展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缺点:(1)网络分散,各自为政,无统一标准,质量较差,可靠性较低。

(2)CATV主要是面向家庭用户,在企事业网方面尤显不足。

3.1.3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主要提供数据传输。

特点:最大优势在于TCP/IP协议是目前唯一可为三大网共同接受的通信协议,其网络结构简单,技术更新快、成本低。

缺点:目前同样受到入户双绞线传输容量和网络设备速度的限制。

3.2 实施分析

由上节的分析可以看到,有线电视网的可能性极低,因为其主要面对家庭用户,在企业覆盖面低;电信网和企业网相比,虽然同样现阶段受到“最后一公里”的限制,但企业网采用TCP/IP协议,同时其建设不断升级,设备先进,遍布企业,覆盖面大。所以,以企业网为基础实施“三网合一”的可能性最大。

如图1所示。

4 方案设计

4.1 GEPON

采用无源光网络(PON)的接入协议有以ATM为传输平台的APON/BPON和以以太网技术为传输平台的EPON/GEPON以及以通用帧结构为传输平台的GPON3种类型。E-PON/GEPON是将以太网与无源光网络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很好适应IP数据业务的接入方式。

典型的GEPON设备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合/分路器和光网络单元(ONU)组成。

OLT既是一个交换机或路由器,又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MSPP),它提供面向无源光纤网络的光纤接口。根据以太网向城域和广域发展的趋势,OLT上将提供多个1Gbit/s和10Gbit/s的以太接口,支持WDM传输。为了支持其他流行的协议,OLT还支持ATM、FR以及OC3/12/48/192等速率的SONET的连接。如果需要支持传统的TDM话音,普通电话线(POTS)和其他类型的TDM通信(T1/E1)可以被复用连接到PSTN接口。OLT根据需要可以配置多块OLC(Optical LineCard),OLC与多个ONU通过POS(无源光合/分路器)连接,或者通过一个VOIP网关为OLT设备提供的话音服务。POS是一个简单设备,它不需要电源,可以置于全天候的环境中。一般一个POS的分线率为8、16或32,并可以多级连接。

在GEPON中,OLT到ONU间的距离最大可达20km,如果使用光纤放大器(有源中继器),距离还可以扩展。GEPON的QoS机制可以在充分使用带宽的同时,基于各服务水平协议(SLA)保障时延敏感业务的带宽。

4.2 实施方案

采用无源光网络(PON)的接入协议有以ATM为传输平台的APON/BPON和以以太网技术为传输平台的EPON/GEPON以及以通用帧结构为传输平台的GPON3种类型。E-PON/GEPON是将以太网与无源光网络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很好适应IP数据业务的接入方式。

4.2.1 语音业务的接入

语音业务的接入可以通过软交换网关接入到其他软交换网络以及PSTN网络进行实现。VOIP语音网关负责IP网络和PSTN网络间的互通,完成两种控制信令和媒体格式的转换。网关在IP网络侧支持MGCP或者SIP协议,处理RTP媒体流。在PSTN网络侧通过SS7或者PRI接口和固网交换机互连。VOIP语音网关基本原理是:通过语音压缩算法对话音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然后把这些语音数据按IP等相关协议进行打包,经过IP网络把数据包传输被叫用户的网关端(IAD设备),由被叫端的网关(IAD设备)对IP数据包进行解包、解压和解码,还原为可被识别的模拟语音信号,从而达到由IP网络传送话音的目的。

4.2.1 TV的接入

无论是目前的CATV用户还是将来IPTV用户均可以通过GEPON进行接入。

CATV的接入原理是通过OLT和ONU侧分别增加相应外置器件配套完成。在OLT端增加外置的多路EDFA模块对来自有线电视网的光信号进行放大,再通过外置的WDM复用模块,原理上OLT的每一个下行GE口对应一个WDM复用模块,将GEPON的两个波长和EDFA发送过来的1550nm波长复用在一起;在ONU端,信号先经过CATV信号处理器处理,其原理是将1550nm波长分离出来并进行光电转换和放大,提供RF接口连接电视机;在另一侧,将1310nm和1490nm波长分离出来并连接到ONU设备。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IPTV与传统宽带上网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终端。传统上网方式只能限定为使用PC,而IPTV的终端既可以是PC,也可以是TV,这就决定了IPTV的适用范围相当广阔,将成为以后取代传统电视的下一代电视技术。由于IPTV本身就是基于宽带的流媒体技术,在GEPON的OLT侧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在用户的ONU侧只需要直接接入到网络机顶盒就可以在普通电视上收看高达近似DVD图像质量的电视节目了。

4.2.3 组网方案

如图2所示。

核心层方面,将现有网络核心层替换为OLT设备;接入层方面,现有的二层交换机替换为POS设备;网络终端方面,在网络终端前加设onu。(下转到84页)

5 结语

分析“三网合一”的各种网络优缺点,以及各种网络为基础的实施可能性,并为以企业网为基础实施“三网合一”设计了实施方案。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网合一”越来越近,需要不断学习总结,为“三网合一”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

[2]范寿嗣,叶玉琴,薛道勇,范由珺,李存星.有线电视模拟-数字光纤与微波传输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3]戴素苗.双向HFC系统中的Cable Modem与CMTS浅述.有线电视技术,2003.

以“三网融合”之名 篇9

猜“盒子”

曾几何时,人们打开电视收看节目的步骤还很简单,节目源的选择权还没有转移到受众手中的遥控器里。但是现在,家家户户茶几上的遥控器越来越多,抛开性质差异鲜明的技术,人们分享着更多节目源带来的乐趣,也分享着不同节目源的优劣,“你家有什么盒子”成为了一个新的话题。

在OTT领域,小米盒子未下线就被订购一空,华为、乐视竞相出场;电信运营商的IPTV机顶盒早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北京地区的歌华有线机顶盒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已经存在了20年的机顶盒终于变得炙手可热。人们操控着各种“盒子”的转换,选择着自己的选择,牵动着整个行业的悲喜。

2010年机顶盒之间的竞争刚刚崭露头角,那时候人们认为数字电视捆绑机顶盒一定会带动行业的发展。并有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战略,机顶盒作为一个关键的接入节点,会迎来全新的增长机遇。毕竟,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音视频内容无论是通过广播网还是通过互联网传送,也无论终端产品形态是机顶盒还是一体机,各种服务功能的实现,最终都是通过芯片和软件来完成的,差别只是经过哪个接口、采用什么标准进行处理而已。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与核心,以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消费电子产品,是三网融合数字生活时代最重要的信息电子产品形态。三网融合,反映在芯片上就体现在需要集成更多的功能,支持更多的接口和标准。比如在接口支持方面,包括有线网络、光缆传输、无线接入和各类高速数字接口(USB、HDMI),同时需要通过依托芯片硬件的嵌入软件来实现对各种复杂音视频标准的灵活支持。这一领域产业链中的各个角色都已成熟,获得订单并不困难,但产品的附加值决定了盈利的高低,因此通过订单或许能够赢得市场却无法赢得生计。很多刚刚踏足这一行业的企业认为,“依靠生产制造机顶盒赢得利润,太难了!”尽管不被看好,但只要产业链需要就一定会有人去做,因此机顶盒的竞争一时不会停歇。

较为明显的是,2013年OTT盒子大规模涌入,有专业机构预测,到2015年将达到3000万台,而基于智能电视盒的互联网电视用户将达到3100万左右。这样的数字昭示了盒子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同时监管与牌照控制的力度也必然随之提高,我们希望受众获益的同时,行业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虽然无法估计时间,但双赢或许并没有那么困难。

转型已成定论

三网融合对于很多地方来说是被当作一项政策来推广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了“宽带中国”的部署,基础设施布网的成功让三网融合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底气。而市场竞争则敦促广电、运营商等发力做出角色的转变,从应用与服务出发。

运营商的转型伴随着全业务的调整,从响应需求到主动提供服务,运营商借助国家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契机,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带给人们更为显著和便捷的应用体验,这种彻底的转变也加速了其与互联网从碰撞到融合的进度,效果是每一个使用者都能感受到的。而广电的转型则略显缓慢,面对互联网思维的召唤,广电一直表现的有些踌躇。有专家评析:面对三网融合,即便是市场化进展较好的电信运营商对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与发展路径也没有完全参透,而广电在整体意识上与互联网还有较大距离,要想实现转变需要更多时间和更为艰苦的蜕变。从这点来说,内容上的优势倘若没有平台的支撑和创新的思路,也就无从谈起了。

对此,通信行业观察家吴纯勇曾概括,从目前三网融合产业链现状来看,不同层面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国家广电总局不关注产业,想的依然是内容管理;有线网运营商忙着借壳上市,完成资本层面的壮大,对合作本质和模式缺乏想法;围绕有线电网产业链,包括机顶盒在内的厂商并没有围绕有线行业进行创新性的业务研发,反而不断利用有线网运营商盈利,以此作为下一桶金的资本。这不但背离了三网融合的宗旨,甚至也偏离了产业链发展原本的套路。可以判断,规范并引导多方力量的转型方向将成为近一段时间的重点。

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在试点基础上于2013年下半年逐步向全国推广。推动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加快组建,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鼓励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完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意见》为各方力量在三网融合中的竞合进一步指出了方向,同时《意见》点名提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应加快其参与业务的速度。按照规划,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成立后将整合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为统一的市场主体,并赋予其宽带网络运营等业务资质,成为继移动、电信、联通后的“第四运营商”,同时也是广电系“三网融合”的推进主体。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将首先针对缺乏资金实力的中西部有线网络运营商通过行政手段加以整合,最后再通过市场手段整合那些已经上市的广电网络公司,整合后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将集中代表广电业务全面发力融合工作。

三网汇聚融合加速 篇10

作为一项颇具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 三网融合在《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印发后再次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此前, 三网融合经过长达5年的试点, 虽有收获但由于各方利益分配等原因, 未能取得大的进展。如今, 政策的驱动意味着三网融合将从试点向更大范围普及, 并改变原本广电、电信、互联网三足鼎立的格局。同时也将加快“提速降费”的实现, 对信息化的发展、数据中心建设以及“互联网+”的发展都具备推动作用。

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开展, 三网将形成新的格局, 创新业务和合作模式, 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信息获取方式。并在这一大背景下, 拓展新的生态链, 挖掘“蓝海”市场。

通信:三网融合进程提速 篇11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透露,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组建方案已进入国务院审批阶段,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也将使广电网承载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接入、数据传输等业务成为可能。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进程有序推进彰显政府三网融合态度坚决。决策层推动“三网融合”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来完善中国基础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催生新的产业形态,进而促进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这也是与决策高层提出的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等战略是一致的,因此,政策高层必然会持续推动“三网融合”向前发展。

广电全国性经营主体呼之欲出,将加快广电省网整合及双向改造速度。一直以来,由于省网各个区域利益博弈问题,广电总局所要求的“一省一网”整合进展缓慢。同时,各个省市级有线网络公司各自为政的情况也使得省网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在开展有线宽带等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始终受制于电信运营商。我们认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将使得广电系的全国性经营主体得到统一。

诞生电信运营第四极,竞争加剧将促进宽带建设。广电系统推进“三网融合”的力度会明显刺激传统固网电信运营商的神经,迫使其加大对宽带网络的投资力度。在既往的近2年中,无论是中国电信还是中国联通,二者均明显加大了对宽带网络的投入,并逐渐形成了对广电系统的较明显带宽竞争优势。

三网融合的前景 篇12

1 三网融合的十年博弈

2001年3月15日在国家的五年规划中第一次提出要“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2006年3月14日国家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中再次强调提出要“积极推进三网融合”, 并对三网融合在技术和整合信息基础实施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8年1月1日国务院在 (国办发【2008】1号文件) 和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推进三网融合, 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电视产业链, 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

“三网融合” (甚至有人已提出“四网融合” (三网+电网) ) 的提法不是很确切, 电信网、广电网都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网, 所谓计算机网 (也就是互联网) 其实是个虚网, 它要和其他实网并存才能够发挥作用。因此, 真正的融合就是电信和广电两家。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要求电信和广电两部门打破垄断, 不要再互相老死不相往来 (1999年的“82号文”曾作出电信与广电互相禁入的约束) , 而是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来商讨融合。由促进到推进、到再次推进, 国务院可谓婆口苦心地对两部门进行了含蓄的劝说。

广电和电信等部门也均多次推出了各自对“三网融合”的理解和解释:电信部门以NGN为龙头希望尽快对等进入广播电视领域;广电部门则认为三网融合的条件还不成熟, 要在当前广播电视网的基础上逐步演进, 也就是说要在广电部门未来组建起来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基础上来进行三网融合。广电的领导分别指出:“只有我们自己的广电网实现了数字化, 演进了下一代网络NGB, 才可以说三网融合”;“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业务是视频业务, 广电有着天然的网络带宽基础, 内容管理的优势。以广电网为基础做三网融合的业务是最佳选择” (可是广电有关技术领导又说“NGN、NGI、NGB、NWGN都还在研究之中, 都还没有实现, 还不能说谁比谁好”, 既然尚无定论, 何来“最佳选择”呢?) 。所谓天然的网络带宽基础, 笔者认为只能是指目前同轴电缆HFC的过渡时期而言 (请回忆20世纪80年代提出HFC的来龙去脉) 。当前光纤的迅猛发展难道不是更加接近天然吗?

与此同时, 双方又都各自在技术、传输、网建等领域展开了互不参与的大量科研工作;尽管技术、运营等条件还不太成熟, 两条线还是各自积极发动、组织各界企事业单位和运营商来参与产品生产和抢夺市场份额。同时各种说法纷纷出笼, 吵吵嚷嚷, 互不相让。特别在技术层面上, 有些人过多地强调三网之间的差异, 其目的仍在主张在当前互不介入, 各自为政。如此, 使得国务院所发文件形同虚设。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提出了阶段性的时间目标, 从2010年到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表明我国要以行政手段来解决电信和广电的双向准入问题。

对于这一文件, 由于垄断的利益, 广电和电信部门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考虑。“三网融合”这个政策概念被当成产业发展计划, 被误读和误解。有人指出:首先, 行政手段文件不是法律没有国家级的强制性;其次, 行政手段管制的实施有一定范围, 对于不完全在管制范围内 (双元管制) 的事就没有强制性, 只能协商着办, 甚至有的只能起到规劝作用, 连“协商着办”都难以做到。

例如, 当前手机电视是个热门, 广电部门大力推出CMMB标准, 而电信则正式将TD-SCDMA作为手机电视行业标准进入申报;2008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上, 2区 (北美) 和3区亚洲9国同意将698~862 MHz的UHF频段用于IMT-Advanced (即4G) , 我国代表已签字同意, 但广电部门不同意马上拿出这个频段, 要推迟到2015年以后解决。再有, 2010年4月8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105号文, 提出到2011年光纤宽带端口超过8 000万, 城市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 Mbit/s以上, 但此文件的收、发单位都没有广电总局!4月12日, 广电总局则向各省广电局发出了“41号文”, 对IPTV发出了最为严历的一道政策限制。4月17日中国电信集团又提出“要迅速扩大现有宽带规模, 到2010年底全国70%以上城镇用户实现12 Mbit/s接入能力”, 而12 Mbit/s恰好是高清电视传输的门槛, 这对广电来说将是个很大的挑战。如果长期以来电信网不能传输海量视频内容的问题得以解决, 则客观上阻碍电信进入高清视频传输的门槛也就不复存在。还有, 互联网世界的平均下行速率达到了17.4 Mbit/s, 由于电信长期对广电封锁互联网宽带出口, 结果使得互联网用户最多的我国下行速率大多数不超过4 Mbit/s, 在中国宽带长期以ADSL为主, 这是互联网接入不对广电开放造成的结果。

由以上各例来看, 两部门依然是各干各事, 在双向进入问题上还是在互设障碍。所以有人提出2010年1月13日文的启示似乎是:别争哪一张大网了, 你做你的网, 他做他的网, 允许你中有他, 他中有你, 皆大喜欢。这听起来是多么的无奈啊!三网融合不是一个终极目标, 而是一个进入的过程。国务院对三网融合的文件是落实进入的要求, 所谓进入就是各方不要再“内斗”, 不要互设壁垒, 而应当互相合作、互帮互助来达到融合。如今, 连进入都做不到, 更不要奢谈什么融合的时机和条件了。

以数字融合为核心,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之间产业边界开始趋于模糊, 并且产生了一个新的融合产业——互联网。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周宏仁认为:“三网融合应该是指在任何一种传输载体或不同传输载体的组合上, 都可以实现不同物理形态信息的传输。”也就是说在一种网络上可以同时支持三种网络业务。无论是业务还是技术 (包括产业在内) 经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演化过程, 使得融合的形式为市场所接受, 这是性价比最好的结果。因此, 需要先让大家进入, 而不是先维持各方相互孤立、相互竞争的垄断局面, 等到各方都搞成既成事实后再来争地盘、夺利益。

2 三网融合需要统一监管

当前电信与广电行业垄断壁垒严重, 是推进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 国务院的文件发得再多, 恐怕还是跟当年讨论《电信法》的结局一样。因此必须要由党中央、国务院综合运用行政命令以及法律、法规来进行强制性制度改革, 不能存在党政不分、政出多头、号令不严的局面。

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 企业要想进入广电、电信领域, 只能根据广电、电信提出的部门政策来跟进, 否则就会失去很大一块市场。企业的产品改造和提升以及所谓的自主创新、甚至包括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都只能根据广电、电信规定的政策范围和时间表来进行开发研制, 这就大大束缚了企业的创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国际科技发展来看, 所有的创新都是由企业带头开发, 而后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 最后才由有关领导部门来择优拍定, 所以当前首先是要放手发动企业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来自由创新地当三网融合的领头人。那么这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呢?

国际上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把电信和广播在传输上的管制职责集中到一个管制实体中, 成立统一的监管机构。这种机构只管政策、法规, 不具体参与搞技术方案。现在已经有多个国家实现了两个行业的集中管制。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已经成立了统一的融合组织机构 (英国OFCOM、美国FCC、日本总务省) 。我国在1998年曾经讨论过成立一个类似FCC的机构来统一电信与广电的职能, 如果得以实现, “三网融合”早就顺理成章了。后来终因种种其他原因, 致使此事无疾而终。经过十多年后, 统一集中管制的设想仍未成熟。在电信体制未改革之前, 电信和广电之间并无体制上的差距, 电信体制的改革比如政企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等, 都是在国务院的直接指挥和领导下成功的;而广电领导则站在本位立场上, 明确要求实现“天上一颗星, 地下一张网”, 要把广电网 (现在改称为下一代广电网NGB) 作为主体来参与三网融合, 电信则认为非NGN不可。NGB尚未建立, NGN等也远未完善, 主体不立, 融合自然还需等待, 这就是当前的状况。

IPTV和DVB-C两个同质化的服务造成用户重叠问题时, 现时是靠不同行政规划政策来抵制的。但如果业务行政领导是一个的话, 那么就很可能会采取以DVB-C广播覆盖为基础, 而以IPTV为补充的政策来融合, 也就是将IPTV纳入到发展轨道中 (杭州模式就是两个行业形成良好协作关系的范例) 。另外, 诸如CMTS与EPON的PK以及对于如何发展FTTx等问题, 都可以群策群力统一地进行研究。而在目前的体制下, 低效率、高浪费、各自为政的相互排斥是难以避免的。

现在大量的专家文章只是去分析两大阵营之间竞争的利弊因素, 同时各为其部门出谋划策, 其实质都是为了追求部门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断绝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机会。也有许多专家、学者热情地对我国三网融合提出了很多有关技术和业务方面的建议、良策, 可惜时机不对。有专家在“评三网融合”中, 认为我国三网融合总共需要20年才可以完成: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为电信融入互联网阶段 (需知在此期间广电和电信一直是采取不合作互相抵制的态度) , 2010年到2020年才是广电网融入互联网的阶段, 这还必须满足存储器成本下降的条件 (不知道应该下降多少) [1]。按此说法, 我国完成三网融合 (应该说是进入三网融合的环境) 还需等10年!国务院文件的精神是各方不要再扯皮、打口水仗了, 要尽快推进三网融合, 重点是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而有专家却设计出完成三网融合的时间表, 是不是把过程和目标搞混了?从宏观来讲, 三网融合永无完成的时间表, 所以推进三网融合是重在进入, 而不是终极目标。

三网融合是向业务融合的层面发展。三网融合的实施绝不是简单地全面开放电信和广电市场, 一放了之。三网融合强调的不是网络的替代和业务的替代, 更不是为了取消竞争。如果要等待模拟到数字、窄带到宽带、计算机网络到下一代互联网的转换完成后再融合, 那么这三种发展难道可以在短短5年之内就能顺利完成?多年来我国广电和电信之间的摩擦和争端都是围绕着各自的政策和利益来进行的。广电一直着力于建设自己的NGB专网, 而电信方面也在积极研究部署软交换、NGN、IMS等新的网络融合技术, 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下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一场大浪费的灾难。NGB和NGN在网络主干线方面没有什么大差异, 而是在终端桥路上存在差异。NGB是用PON技术来解决, 电信网是用IP来解决, 将来进入到FTTH时代时就不存在什么差异了。那么不如从现在开始双方就对下一代的什么NGx来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岂不更好, 为什么还要各自另搞一套?

现在为了各自的利益, 广电和电信都在强调网络公共安全的重要性。RSA“信息安全国际论坛”是全球最权威的信息安全年度峰会, 2010年首次登陆中国。广电系统在三网融合时期尤其需要条件接收 (CA) 技术, 对RSA的公钥系统应该非常熟悉。当前国际上有三大公钥体系:PKI, IBE和CPK[2]。其中CPK延续过去那种用造成既成事实的办法来达到各自目的, 则三网融合之路长矣。

3 小结

三网融合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能否在一个高层次行政的领导下, 不受其他机构、组织的干预, 建立起一个融合的、

业出版社, 2006.

[3]周师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K标识

认证和可信连接的新互联网通讯规则简

介[J].广播电视信息, 2010 (11) :47-48.[4]《电视技术》编辑部.走进融合的年代[J].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幼平评三网融合[EB/OL].[2010-11-01].http://media.people.om.cn/GB/10173043.html.

[2]南湘浩.CPK标识认证[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3]周师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K标识认证和可信连接的新互联网通讯规则简介[J].广播电视信息, 2010 (11) :47-48.

【三网】推荐阅读:

上一篇:小学家校互动下一篇:电子显微镜图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