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远方来

2024-09-26

客从远方来(共2篇)

客从远方来 篇1

电视系列纪录片《客从何处来》第一季播出恰似润物细无声的绵雨走进人们的视线, 并没有进行大量的前期宣传, 因其具有浓厚的历史与人文特色, 对家族的信仰等因素, 在短短两个月内取得叫好叫座的成绩, 先后荣获2014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接评委会特别奖、第20届中国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节目制作组利用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客户端推送与节目相关的“寻根”内容, 并通过微博发起“轻·家史视频征集活动”, 并在央视网、腾讯网、优酷网等视频网站上同步提供视频资料。以口碑传播的方式获得了广大受众的关注与推荐, 在各种新媒体的推动下形成一种文化风波。同时, 借助“微媒介”进行“微传播”, 利用“微力量”获得大影响。

《客从何处来》的新浪官方微博粉丝数目为13万, 在央视纪录片的官方微博的粉丝数目排行榜中位于前列。在没有前期的大规模宣传的前提下, 创造这样的记录印证了现阶段的受众更追求内容上的深度。在微博上搜索《客从何处来》的话题, 其中#客从何处来#共有9038.2万人阅读过, #寻根之旅#共有2587.7万人阅读, 讨论数为1.5万次。受众根据发起的话题进行个人意见的表述, 这个话题恰好提供了分享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平台。对于这种互联网媒体的使用, 从受众角度看, 一方面能够唤起观众对自己身世之根的“探寻欲”, 另一方面也能满足观众对于明星身世的“猎奇欲”。从制作方角度看, 这种传播策略一方面提升了该纪录片的社会知晓度, 一方面能够获知观众对于该纪录片的态度与评价, 为节目的再制作提供意见参考。

《客从何处来》的官方微博名为“CCTV客从何处来”, 电视媒体借力于微博、微信, 共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是具有反馈平台。作为新媒体、微媒介的典型代表——微博以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便利平台, 形成“140字+图片或链接”的传播方式与相关话题的平台讨论。传播是双向的, 而电视更多的实现了传输信息, 而较互联网传播而言缺少相对直接的反馈环节。观众将意见反馈于节目制作组, 也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远距离互动。《客》作为央视打造的一档电视系列纪录片, 具有新鲜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 如:大部分受众对纪录片内容的兴趣程度、纪录片展现的形式与受众接受程度匹配度、纪录片中人物的设定是否为大众所接受等。

二是具有直接选择性。观众选择“微媒介”——微博、微信, 可以根据个人时间安排与兴趣爱好选择观看内容、时间。这扩展了收看终端的范围, 提供了观众收看电视内容的新窗口。《客》第一季共邀请五位嘉宾, 有历史学家易中天、央视主持人阿丘、影视巨星陈冲、全方位艺人曾宝仪、收藏家马未都, 受邀嘉宾在相应的领域具有社会地位, 同时以人格魅力吸引着受众。然而, 在《客》中, 他们褪去光鲜亮丽的“服饰”, 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三是传播速度快, 范围广。以“微”为特点, 每一条推送内容短小精悍, 将主旨表达清晰, 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 在“微传播”中, 可将信息进行转发, 扩大了消息的传播范围, 增强了信息的传播影响力。

传统文化作为文明的承载者, 表现了民族在历史上的思想观念、道德形态的总体特征。对于中国而言, 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 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但是传统文化具有难定义、难定性、外延大等特点, 这也就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出现宽而泛的问题, 这是民族的悲痛, 这也是文化的落空点。纵然传统文化有优有劣, 但是作为历史的成果, 终有其独特的性质存在于现代社会中, 无论其时都适应现代社会, 都可以成为社会中的力量而存在。现代人用现代人的思维触碰、解读、深化在内心, 在《客从何处来》中, 家文化、家族血脉的传承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点, 我们透过这个点发现现代人对于“家”的定义过于浅薄。但是怎样才能具体的定义家文化呢?我们不难发现, 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渗透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 却难以定义、全面总结出家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客从何处来》带着我们认识、了解家文化, 用“微传播”的力量提醒着我们重视“家文化”的内涵, 对家文化的一种认同, 实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领悟和传承。《客》立足于跨时代的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 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穿梭, 迸发着怦然心动的魅力。在微博、微信等“微传播”领域讲述不同的故事, 叙说着明星的家族血脉遗产, 也在警醒每一个人对自己身世的追寻的意义。对于今天, 昨天已然成为历史, 而对于我们的子孙, 我们与他们构成了家, 而我们给他们留下的, 就是我们此时的一种习惯——对“家”的重视, 对“家文化”的珍惜。

摘要:《客从何处来》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国内首档寻根类纪录片, 唤醒了我们浮躁时代下内心深处骨子里属于中国人的那种“寻根”渴望与可以穿梭时空的家族情感。《客从何处来》在开播之前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 终因其内涵、精髓、文化传播而屡获好评, 本文通过研究电视系列纪录片《客从何处来》及其相关话题, 根据“微”式传播领域的传播现象总结出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

关键词:《客从何处来》,微传播,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蓉.客从何处来_节目价值分析_传承家族信仰.

[2]徐彬.影视艺术微传播研究.

[3]储小平.中国_家文化_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

客从何处来抒情散文 篇2

三月初的东北天气晴朗,料峭的春风一阵接着一阵的吹,檐上的雪就在风儿的密语中悄咪咪的融化,待有眼尖儿的人察觉时,那冻的硬邦邦的稻田地上早不见了皑皑白雪的踪迹。

我把视线从不慎宽敞的车窗移回来,用右手撑着脑袋开始在紧窄的座位上发呆。囿于座位上两眼无神的乘客不止我一个,刨除那些因旅行或归家而忍不住露出脸上期盼之情的人,这节车厢大约是被一群如我一般去异地漂泊的思乡客霸占了。

情绪会传染么?我不知道北美或西欧的知识分子会如何从神经系统做出计较毫厘的推理论证,但就没有读过很多书又偏偏很爱多想的我个人而言,我猜情绪不仅会感染,大约还会乱窜吧。

后座上一直念叨着自家父母和孩子的打工妇女,前面第三排隔一会就会用家乡话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打电话的中年男子,加之隔我两个座位,坐在10A位置上插着耳机抱着肩膀的小哥,这些人在和我四目相对的一瞬,就好像邪教组织成员间的心灵感应,我看到他们的眼里在说——哦,又是一个想家的人呵。

我一直很佩服古人的勇气和决绝。

就拿考取仕途这一正经之路来说,在那个山高水远、蔓草哀凉的年代,一出乡就真的是故土难望了。锦书鸿毛一张张一片片的送,既期待对方赶快回信,又总怕音信杳无,再没回响。于是游子的身上衣总是临行密密缝,恐迟归,恐归迟。父母与儿女、异地与故乡的牵绊在先人们并不长久的人生里发酵,使思念的苦涩更加意蕴绵长。

怎么小时候就对央视的那个两岸寻根的广告没什么感触呢?

刚能记事的兄弟于动荡中失散,一别经年,再没相见,却在古稀之时愈发的渴望,不远万里,也想回到当初一家和乐的故居看一看。于是双方的儿女联系安排,小心着自家老爷子的身体,在后辈们都并无依恋的土地上让两位老人噙泪相见。如今想来,才能逐渐的体会两位老者当时的喜悦与辛酸。

17年12月我和朋友赶上了《寻梦环游记》上映的最后一天,三个人坐在空荡荡的2K银幕前包场看完了这部预定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动画长片。本是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的看似“灵异”类的剧情,却在以家人和音乐追求的羁绊中赚足了一众观影者的眼泪。豆瓣上名为西楼尘的用户为此写了这样一则短评——“供奉的遗像是牵引家人回家的通道,驻留的记忆是保持亡灵存续的神力,热闹的音乐是唤醒思念启封的药引。我为你写了首歌,穿越浩瀚的岁月烟尘,挨过冰冷的孤独冬季,横跨漫长的天人之路,在你老去的时候,唱给你听。”尽管朋友们当时还没有看到这么煽情又温暖的短评,但是结尾的一首remember me足以让她们内牛满面。朋友们问我怎么没哭,我说大概是提前看了下简介给自己打过了预防针,然而就在我们看完去洗手间的路上我突然接到了自家母上大人的电话。手机设置的《客从何处来》的铃声一响起,我却突然感到鼻子一酸,刚说出口的俏皮话就带了点哽咽的味道。

母上大人在那边问我怎么了,我吸吸鼻子跟她讲,“没事儿,刚看了一部超好看的电影。”

【客从远方来】推荐阅读:

上一篇:花生优质高产管理技术下一篇: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预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