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

2024-10-20

伊布利特(共6篇)

伊布利特 篇1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0.4%, 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发生率为4%, 严重心血管病患者房颤发生率高达40%[1], 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使房颤转复特别是快速转复的药物尚较少, 伊布利特能有效、快速、安全转复近期发作的房颤, 是一种快速转复房颤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研究通过对36例房颤患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的疗效观察, 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36例。男19例, 女17例, 最大年龄86岁, 最小年龄44岁, 房颤原因:风湿性心脏病8例, 高血压病12例, 冠心病14例, 扩张性心肌病2例。入选标准:有反复发作且每月至少发作1次, 每次持续时间在30s以上, 发作时有明显症状, 并至少有2次为心电图证实, 反复发作持续时间<1年。排除标准: (1) 急性冠脉综合症; (2) 心功能Ⅲ级以上; (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心率<50次/min; (4) 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5) QTc>0.44s或有尖端扭转室速发作史; (6) BP<90/60mm Hg或>180/110mm Hg。

1.2 相关检查

给药前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 电解质, 血压, 12导联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给药时心电血压监护;给药后复查血压心电图。

1.3 药物及给药方法

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 规格:1mg/10m L, 批号:20030710, 安徽丰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给药方法:每支药物为10m L (含1mg伊布利特) , 应用时生理盐水稀释为20m L, 在1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 间隔10min后可重复给药1次, 每次伊布利特的最大剂量为2mg。在给药过程中患者心律转为窦性或QTc>550ms、心率<50次/min、出现Ⅱ度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 (包括单形性、多形性以及尖端扭转性) 、收缩压<90mm Hg、支气管痉挛等应立即停药。

1.4 疗效评价

有效:转复成功, 用药后90min转为窦性心律者为成功;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2 结果

36例房颤患者应用伊布利特后有18例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 伊布利特治疗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分别是50%。其中有2例风湿性心脏病永久性房颤患者皆转复成功, 但2周后门诊随访时2例均房颤复发。1例未转复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低血压, 予以行电复律成功, 2周后门诊随访时房颤未复发。

3 讨论

伊布利特是甲磺酸酯衍生物, 具有多种特殊的药代学与药效学特点, 该药体内分布迅速, 静脉注射后无须维持给药。是一种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主要用于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伊布利特的基本药理作用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 (APD) , 高度选择性阻断心肌细胞快速激活的钾通道, 使APD延长;同时激活缓慢内向钠电流, 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 (ERP) , 对心房ERP的作用比心室更为明显 (约为10倍) [2]。

1995年12月美国FDA批准伊布利特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 和美国心脏学会 (AHA) 都已将伊布利特列入房颤治疗指南的主要药物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 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房扑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起效快、疗效高, 转复房颤的成功率为30%~50%, 转复房扑的成功率更可高达70%~90%[3]。

该药静脉注射后1h起效。对近期发生的房颤疗效较好。对病程较长的持续性房颤转复效果差。4%左右患者用药后可能发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因此该药应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用药后心电血压监护时间不应少于5h, 并配备心肺复苏的设备。用药前应监测血清钾和镁的浓度[4]。

伊布利特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 适应证如下: (1) 在2006年ACC/AHA/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中, 伊布利特作为转复房颤的一线药物被推荐使用 (I类, A级) , 其地位高于胺碘酮 (II类, A级) ; (2) 作为房颤直流电复律前的辅助药物治疗, 指南认为预先使用伊布利特对于提高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和防止房颤复发是有效的 (IIa类, B级) ; (3) 转复围手术期发生的房扑与房颤, 可作为药物复律的首选 (IIa类, B级) 。

参考文献

[1]Ostranderld JR.Electrocardiograhic findings among the adultion of atotal natural community[J].Circulation, 1965, 31:888~898.

[2]Baskin EP, Lynch JJ Jr.Differential atrial vemus ventricular activities of classⅢ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s[J].J Phamacol Exp Ther, 1988, 285:135~142.

[3]马虹, 陈小林.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纤颤[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6, 10:70~73.

[4]黄从新, 马长生.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0[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0, 14:338~339.

伊布利特 篇2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心房颤动发生率逐年增加[1]。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是复律还是控制心室率与抗凝治疗, 目前学术界倾向是复律[2]。心房颤动如不及早复律可形成左房血栓, 导致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 增加复律的困难。因此主张尽早、尽可能复律。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转复心房颤动的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 也较安全。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对1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进行伊布利特药物复律治疗, 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应用伊布利特药物复律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12例, 男8例, 女4例;年龄44岁~75岁;心房颤动发生持续时间均<48 h;无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瓣膜病、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损害等。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做相关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12导联心电图、肾功能、电解质、血压、超声心动图及心电、血压监测。建立静脉液路, 于10 min内以静脉泵输注1 mg伊布利特 (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50 mL) , 间隔10 min后若心房颤动未转复, 再于10 min内以同样方法静脉输注伊布利特1 mg。并于第1次用药后即刻、10 min、30 min、1 h、4 h、24 h记录12导联心电图, 测量并计算校正QT间期 (QTc) 。记录24 h内不良反应, 包括出血、栓塞、室性心动过速、严重的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做好紧急除颤和临时起搏准备。如果静脉输注过程中心律转复则停止用药。

1.3 结果

本组病人均复律成功, 转复时间为20 min至5.5 h。其中1例第1次静脉输注后即刻出现短阵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数秒钟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 2例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2例出现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所有病人用药前后的化验检查无明显变化。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常因情绪紧张、焦虑, 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心室率进一步加快,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加强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紧张、焦虑情绪尤为重要。故操作前应向病人认真告知, 耐心解释病情, 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 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必要时可酌用镇静剂。

2.2 给药护理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必要时建立2条静脉通路。我们选用上臂较粗直、易固定的静脉给予留置针穿刺, 采用静脉留置针外接三通及运用微量注射泵匀速精确给药, 既能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给药速度, 又能保证发生意外时及时给药。本组12例病人给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给药前, 严格“三查七对”,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给药过程中要熟练各通路之间的配伍禁忌。

2.3 病情观察

静脉给药时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采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病人的心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严密观察有无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Q-T延长、低血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静脉用药结束后仍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 心房颤动血栓栓塞事件可发生在复律10 d 以后, 但多数事件发生在复律后最初的72 h, 是复律时左心房内血栓脱落的结果[3]。所以在恢复窦性心律后72 h内仍应仔细观察, 注意有无栓塞发生, 特别是脑栓塞。

2.4 备好急救物品

由于转复时可能会发生危急情况, 护士应熟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并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抢救器材及药品[4]。

3 小结

伊布利特是一个起效快、疗效高, 终止近期发作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重要药物, 且安全性高, 特别对合并心功能差或基础血压偏低的病人, 可首选伊布利特。除了精确及时给药外, 还需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 确保伊布利特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自强, 胡大一.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 (7) :491-494.

[2]郭继鸿.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10个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 (6) :422-425.

[3]许俊堂, 胡大一.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 5 (1) :12-16.

伊布利特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就诊本院并符合表1条件的41例患者, 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入院顺序分为伊布利特组 (n=21) 及普罗帕酮组 (n=20, 表1) 。

1.2 给药方法及剂量 伊布利特组患者于10 min内均速静脉注射1㎎ 伊布利特 (安徽丰源药业) , 间隔10 min后, 若未达终止给药指标, 再于10 min内均速静脉注射1㎎。普罗帕酮组则于10 min内静脉注射70㎎普罗帕酮 (上海信谊金朱药业) , 同样若未达终止给药指标, 10 min后再次静脉注射70 mg 。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给药后均应卧床休息, 建立静脉通路, 从给药前开始心电、血压监护4 h, 并于给药前即刻及给药后10、30、90 min和4 h记录心电图, 询问症状并观察有关阳性体征, 做好紧急除颤准备, 并备静脉镁制剂, 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则延长监护时间, 直至药物不良反应消失。在给药中若出现:①转为窦律;②QTC>550 ms;③心率<50次/min;④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时, 立即停止给药。

1.4 疗效评价 有效:开始给药后90 min内转为窦性心律的为有效, 在开始给药后90 min~4 h转为窦性心律者, 仅予以记录, 不做统计分析。无效:用药后未转复。

1.5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均输入计算机, 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 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分析

17例发作时间<48 h的房颤患者, 共有9例进入普罗帕酮治疗组 (转复5例, 有效率55.6%) ;8例进入伊布利特组 (转复6例, 有效率75.0%) , 二药转复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4例持续时间≥48 h的房颤, 共有11例进入普罗帕酮组 (转复2例, 有效率18.2%) , 13例进入伊布利特组 (转复8例, 有效率61.5%) , 伊布利特转复有效率明显高于普罗帕酮 (P<0.05) 平均转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 药物、病程与转复关系比较 见表2。

2.3 安全性评价

伊布利特不良反应为短阵室速 (1例) , 室性早搏 (2例) , 窦性心动过缓 (1例) 均未处理而自行消失;普罗帕酮不良反应为低血压 (2例) , 胃肠道反应 (3例) 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

3 讨论

伊布利特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其治疗心律失常的离子基础主要是抑制复极时快速激活延迟整流k+电流 (Ikr) , 同时兼有促进平台期缓慢的内流及平台期的内流作用, 从而影响整个复极过程, 心电生理作用表现为延长动作电位时限、QTC间期及有效不应期。伊布利特可将心房肌的有效不应期延长90%~110%, 从而延长折返波的波长, 使房颤不易维持, 当基础平均心房周期≥160 ms时, 该药转复房颤的成功率明显升高。

本研究证实伊布利特转复持续时间小于90 d的房颤成功率达66.7%明显高于普罗帕酮 (35.0%) 。可能由于例数偏少, 尽管伊布利特对持续时间短于48 h的转复率有高于普罗帕酮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亦提示转复率与房颤的持续时间呈负相关, 房颤持续时间越长, 药物转复成功率就越低, 其原因可能是, 房颤持续时间越长, 心房的电重构越严重, 即心房心肌的不应期缩短更明显, 因而房颤的转复就越困难。另外根据房颤维持的微折返学说, 心房的容积越大, 可容纳的子波数目就越多, 房颤越容易维持, 结果致房颤的转复率降低。

伊布利特组患者在转复过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19.0%, 但通过观察体会到, 只要选择适应症合适, 除外QTC延长、低血钾, 用药还是很安全的.但推药速度一定要缓慢匀速。如果推注速度忽快忽慢, 就容易发生短阵室速, 出现室速的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处理, 室速可自行中止。

伊布利特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8例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伊布利特治疗组)和对照组(胺碘酮治疗组),每组19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5~72岁,平均(48.2±6.4)岁,体重60~86kg,平均(65.2±5.1),持续时间2h~6d,平均(2.4±1.1)d。对照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26~72岁,平均(46.9±6.6)岁,体重60~85kg,平均(66.1±4.7),持续时间3h~5.5d,平均(2.5±1.0)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房颤持续时间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将1mg/10mL的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为20mL后,在1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完毕,如未转复,则间隔10min后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将70mg/20mL的于10min内静脉推注完毕,如用药后10min仍为心房颤动,再予35mg/10mL静脉推注。在给药过程中全程监护患者心电血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则立即停药:心律转为窦性或QTc>550ms;心率<50次/min;出现Ⅱ度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收缩压<90mmHg;支气管痉挛。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给药后90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且维持至临床观察结束者;无效:给药后90min内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转复率及转复时间比较

给药后90min内,观察组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1例转复的患者均于30min内转复,对照组6例转复患者中仅1例于30min内转复,两组转复率及转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24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1/19),仅1例出现QT间期延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2%(5/19例),其中2例出现头晕,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各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伊布利特作为一种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快速转复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鉴于其转复迅速、转复率高、转复安全等优点,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于2006年将伊布利特作为房颤转复治疗的Ⅰ类推荐。伊布利特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心房肌细胞钠电流(INa)和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分别使动作电位3位相、2位相和2位相时程延长,从而延长QT和QTc间期,使传导减慢[1,2,3]。其抗心律失常的基础是通过激活慢钠通道的内向电流而延迟复极,而非像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那样,通过阻断外向钾电流而延迟复极。

现有临床研究[4,5]显示,伊布利特转复房颤或房扑的时间为(19±15)min,复率为31%~77%,房扑转复率高达为50%~90%,近80%病人多在治疗后30min内转复至窦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伊布利特组转复率为57.89%,平均转复时间为(11.65±5.23)min,且用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普罗帕酮组,提示伊布利治疗心房颤动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Perry M,de Groot MJ,Helliwell R,et al.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HERG channel block by clofilium and ibutilide[J].Mol Pharmacol,2004,66:240.

[2]Oshikawa N,Watanabe I,Masaki R,et al.Frequency-dependent electrophysiological effect of ibutilide on human atrium and ventricle[J].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2001,5:81.

[3]Wood MA,Gilligan DM,Brown-Mahoney C,et al.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 effects of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in patients receiving ibutilide[J].Am Heart J,2002,143:176.

[4]徐怀东,李雪梅,李新芳.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5(4):3877.

伊布利特 篇5

伊布利特口服剂生物利用度低,首过效应强,因此采用静脉给药,药动学与剂量呈线性相关,半衰期为6h。多个临床研究证实伊布利特转复房颤的成功率较普鲁卡因胺和索他洛尔高,在临床应用中其转复急性发作的房颤或房扑也非常有效[3]。目前有关伊布利特在导管室中的应用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伊布利特即时转复消融术后持续或永久性房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患者42例 (病史在l~16年) ,男性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 (53.1±6.8) 岁,左心房内径 (46.3±7.5) mm,左心室射血分数(0.55±0.08)%。

1.2 消融和复律

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入选者行环双肺静脉消融加左心房顶部、二尖瓣环线性及峡部消融,至肺静脉电位消失,如房颤未终止,再消融复杂碎裂电位 (CAFE) 。未转为窦性心律者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行药物复律,1mg富马酸伊布利特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注射10min,在用药后30min内转成窦性心律,则药物复律成功,未成功者给予直流电复律。

1.3 心电图及心电监护

所有患者在给药前及给药后2h用心电图机自动测量QTc间期。在导管室行心电监护,分别测量给药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及房颤波周长(用冠状窦电极记录平均AA间期得到)。所有给药者在送返病房后均给予4h以上心电监护。

1.4 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均数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2例患者11例消融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31例术后仍为房颤者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行药物复律,21例转为窦性心律,成功率67.7%,从给药至房颤终止的平均时间为 (13.7±6.9) min,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左心功能和左心房内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静脉注射伊布利特后比用药前延长平均AA间期 (257.1±39.4) ms、182.5±28.9) ms, P<0.05,给药后2h的QTc间期比给药前QTc (496.8±39.5) ms、 (442.3±30.2) ms,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40min后恢复正常,期间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余41例患者未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严重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持续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心房出现电重构和解剖重构,心肌纤维化、心房瘢痕区可能是房颤患者心房电传导及心房内折返形成的基质。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消融术可以成功治疗大多数的阵发性房颤,单纯行双肺静脉线性消融对持续和永久性房颤的效果并不理想[4],采用联合双肺静脉线性消融加左心房顶部、二尖瓣环线性及峡部、复杂碎裂电位 (CAFE) 消融,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在术中转复窦性心律,需行电复律或药物复律。一般认为电复律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复律后早期复发,电流大时可能带来心肌损伤,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和肺水肿[5]。

房颤病史短及左心房大小正常的患者其转复率比较高,原因可能是房颤维持的微折返学说,即心房的容积越大,可容纳的子波数越多,房颤越容易维持,结果导致房颤的转复率降低;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心房的电重构越严重,转复也越困难。伊布利特通过延长心房不应期,降低房颤频率,指导消融。伊布利特即时转复射频消融术后持续和永久性房颤转复率 (67.7%) 较高,原因可能是消融术后房颤发生的基质改变,伊布利特进一步延长心房不应期,使房颤终止的可能性增加。本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可以延长房颤波周长,有效地终止房颤。同时发现该药延长QTc间期,但给药后2h基本恢复正常。伊布利特在少数患者中有潜在引起多形性室速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速、严重心动过缓及严重低血压风险,器质性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患者风险更高。入选病例无l例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

总之,应用伊布利特转复射频消融术后持续或永久性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局限是仅观察伊布利特给药后30min内房颤复律情况,未进行延时观察。

参考文献

[1]Stambler BS, Wood MA, Ellenbogen KA, et a1.Efficacy and safty ofrepeated intravenous doses of Ibutilide for rapid conversion of atrialflutter or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 1996, 94 (7) :1613-1621.

[2]Baskin EP, Lynch JJ Jr.Differential atrial versus ventricularactivities of class III potassium channel blockers[J].PharmacolExp Ther, 1998, 285 (1) :135-142.

[3]Bernard EO, Sehmid ER, Schmidlin D, et a1.Ibutilide versusamiodatonein atrial fibrillation:a double-blinded randomizedstudy[J].Crit Care Med, 2003, 31 (4) :1031-1034.

[4]Willems S, Klemm H, Rostcck T, et a1.Substrate modification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improves outcome of catheter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a prospectiverandomized comparison[J].Eur Heart J, 2006, 27 (23) :2871-2878.

伊布利特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3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伊布利特组67例, 男37例, 女30例, 年龄19-68岁, 平均 (53.1±11.5) 岁, 其中冠心病13例, 肥厚性心肌病12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 风湿性心脏病员17例, 扩张性心肌病11例;普洛帕酮组67例, 男38例, 女29了, 年龄18~71岁, 平均 (53.4±11.3) 岁, 其中冠心病15例, 肥厚性心肌病1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 风湿性心脏病员15例, 扩张性心肌病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 (1)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心慌症状; (2) 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持续时间小于12h; (3) 血压检测在60~150mmHg之间; (4) 患者无电解质紊乱、急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等症状。

1.2 方法

伊布利特组给予1.0mg伊布利特注射剂, 10min内静脉推注完成, 若10min后未转复窦律则行第二次注射, 伊布利特剂量仍为1.0mg。普洛帕酮给予70mg普洛帕酮注射剂, 10min内静脉推注完成, 若10min后未转复窦律则行第二次注射, 普洛帕酮剂量仍为70mg。若患者在给药过程中出现:1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成功转复窦律;3患者心率<50次/min, 则须立即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转复时间、总有效率及副作用情况, 并作统计学分析。治疗期间及时检测患者心室率变化情况。显效:给药后90min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 且患者心室率检测为60~100次/min;有效:给药后90min内未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 且患者心室率检测为60~100次/min;无效:患者心室率检测大于100次/min, 且给药后90min内未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 或成功转复但复发者。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检验水准为a=0.05。

2 结果

伊布利特组治疗后平均转复时间明显少于普洛帕酮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且治疗后不良反应为2例, 普洛帕酮组为9例,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下表1。

伊布利特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1%, 普洛帕酮组总有效率为85.07%, 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具体见下表2。

3 讨论

临床中心房扑动较心房颤动少见, 近年许多研究表明, 其危害可能大于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后积极及时的转复心律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伤害。转复的方法有非药物和药物, 药物转复较快且简单安全, 目前使用率较广[3]。目前临床中常用的药物有普罗帕酮、伊布利特、胺碘酮等。

普罗帕酮是一种Ic类抗心律失常药, 其主要优点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减低传导速度、降低兴奋性消除折返性心律失常等。其对于整个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4]。若患者服药前伴有室内传导障碍、左室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 服药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可能性较高[5]。故其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伊布利特属新型选择性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现今众多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其可使室上性心动过速较快转复为窦性心律, 其主要优点是有效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使扑动波周长明显延长, 较大程度降低折返环路可激动间隙的兴奋性, 从而阻碍扑动波波峰前行, 终止房扑, 最终使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6]。其起效较快, 转复时间短, 且临床疗效较明显, 尤其对于有传导系统起搏、病变, 心功能差或合并基础血压偏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疗效更加显著。

本研究通过比较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 伊布利特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洛帕酮, 总有效率为97.01, 普洛帕酮组总有效率为85.07%,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明显较短,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且伊布利特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少,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故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应首选伊布利特。

摘要:目的 比较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和普洛帕酮组各67例, 分别采用静脉推注1.0mg伊布利特和70mg普洛帕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转复时间、总有效率及副作用情况。结果 伊布利特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明显优于普洛帕酮, 且副作用少, 平均转复时间明显较短,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伊布利特与普洛帕酮相比, 具有转复时间快、副作用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伊布利特,普洛帕酮,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

参考文献

[1]周碧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5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11) :68.

[2]杜雪梅, 李燕屏, 林珮仪, 等.倍他乐克和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 (11) :1312-1313.

[3]莫丕立.室上性心动过速员圆愿例药物治疗效果分析[J].广西医药, 2011, 33 (10) :1314-1315.

[4]张文博, 张贞美, 刘晓红, 等.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新评价和选用[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 29 (2) :113-117.

[5]陈国柱, 尤再春, 李霞, 等.三磷腺苷与普罗帕酮急诊转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随机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 2010, 39 (15) :2015-2016.

上一篇:战争艺术论文下一篇:乡镇高中生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