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2024-10-13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共8篇)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篇1

本文针对遗址公园化模式应用中的问题,基于旅游开发与遗址保护的思路提出了重视遗址保护、体验盛唐文化、开发旅游产品等具体策略,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化模式的应用进程,提出了建设性方案。

大明宫对于遗址保护方面,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活化,使遗址资源由静态变为动态展示,由被动参观变为积极参与。将遗址保护与考古结合,通过促进考古成果的转化不断丰富了博物馆展出内容,借以实现博物馆的科研教育功能。

一、注重遗址保护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除了传统的遗址的阐释与展示方式外,积极寻求科学的方式,如增加相关配套设施,加入活动组织策划,尽量减少对遗址本体和历史环境的破坏。完善多媒体展示内容、运用现代数字手段如现代传媒、虚拟现实、数字影视等。增加文化活动种类和表演时间,使游客游园更轻松、历史文化感受更加明显丰富。

(1)引进先进考古技术。遗址公园模式应用中,在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考古开展、文物展示、陈列展览室等后期应用中要引进更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轮廓表示手段,借鉴国外考古技术的科学经验,可使用真人大小的角色数字模型展示服饰饰品文化等,利用三维技术全方位展示展品,最大化的减少人为的损害,建设玻璃廊道,将游人与考古遗址隔开,既不影响游客参观学习,又可最大化保护遗址资源,逐步构建起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文化展示体系。

(2)开展相关考古活动。促使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来丰富遗址博物馆的展出内容如:田野考古发掘、随工清理、文物标本珍藏、文物保护维修。还可以聘请专家举办考古成果讲座、文化教育宣传讲座等历史文化活动,以此向客人传授古代知识,在专家指导下开设考古培训课程,将考古博物馆打造成教育基地,历史课堂,寓教于乐。增加模拟考古活动,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多方面的参与国际考古学术交流。此外政府要大力开展社会教育、文物宣传活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注重考古科研人才的培养,提高科研水平。

二、完善设施建设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首先要完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增设出租车停靠点、规范停车场的使用、还要制定惩罚措施来监管摩托车入园的问题,在水域处构建防护栏增设温馨提示牌,多增设路灯、公厕、垃圾桶、自行车租赁点、娱乐服务设施,另外要重视软件开发与服务,要定期加强服务人员素质培养。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增加景区吸引力,完善遗址公园的旅游功能:

(1)建立风筝主题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拥有开阔的场地,将小店整合规划后在此建立七彩风筝园,主要制作和销售皇家宫廷特色风筝,将风筝与节目表演融为一体,结合高科技材料运用,图案要精致大气成为亮点和纪念物:凤凰涅槃(采用多个风筝组合放飞,通过色彩与风筝翅膀上光面的折射原理);龙吐祥瑞(通过运用空气湿度与温度可以改变风筝在天空的颜色);也可塑造精品风筝成为时尚艺术装饰品,增加玩赏价值。

(2)设计四季风情园。西安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在遗址保护区外公共休闲区内的空间里,以不破坏遗址为前提下,设计春夏秋冬园,植物尽量选择唐宫廷出现的品种,在园中设计茶室供游人品茗踏青,以呈现丰富的唐代茶文化内涵,建立木叶艺术室,涂鸦,DIY制作,叶脉书签制作等,既可以让游人参观也可让其亲身参与,集展销为一体。同时,搭建避阴文化长廊,增加形式多样的导览指示牌、此外循环播放古典背景音乐增加文化氛围,将文化通过自然的景观来呈现。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大明宫目前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要从实际的经营角度开发文化体验项目及特色旅游产品,利用高科技手法创造性再现遗址盛况,宣传文化旅游,扩展文化内涵。

(1)举办大明宫古乐汇。唐代服饰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元素,聘请知名设计师设计唐装晚礼服,游客身着唐装可以体验到古人的奢华与温暖,也可作为礼品将其收藏。

盛唐时期皇帝宴请宾客时,演奏形式多样的乐曲,如宴乐、高丽、天竺等;演出形式也很丰富,长安古乐在唐宫廷乐演变而来,是唐代宫廷代表曲目形式,既有佛教、道教、宫廷乐、还有民间祭祀喜庆音乐。目前已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大明宫举办古乐汇,以古乐演出、乐舞表演、扇舞表演、古筝演奏、太极表演、书法绘画表演为主,将古乐与舞蹈、武术、宗教、艺术等中国元素结合制作乐舞系列产品如书籍,光碟等进行出售,古乐将赋予大明宫更多的灵动与精彩。

(2)设计“大明宫眼”。目前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已开发了“黄盖出行”、“步辇体验”这类特色性交通产品,极大地增加了趣味性与体验性。由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面积广阔,空间较大,所以游客在参观时需要走的路程较多,对于开发更多更新颖的交通产品至关重要,基于大明宫皇家宫廷的大气与蓬勃,特别设计氦气球的奇幻之旅,为游客能够直观感受大明宫的恢弘规模与形制而设,从空中俯瞰大明宫的轮廓,感受历史的沧桑。利用氦气球的原理,这种特殊的交通方式,让游客在空中俯看整个公园,美景尽收眼底,感受昔日盛世的辉煌。

(3)推出宫廷精品纪念品。唐朝这一时期有很多独具特色的生活物件如酒具、餐具、灯具、茶盏等,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进行纪念品包装,设计宫廷特色纪念品,包括利用仿古陶瓷工艺制作的高端纪念品,也可开发具有生活娱乐气息的产品,如宫廷茶叶盒、胭脂盒、首饰盒、宫灯宫扇,还可以适当增设陕西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高中低档搭配,形成系列产品,借以全面地展示了大明宫的文化旅游资源。客人购买后送给亲戚朋友更好的宣传大明宫,让游客可以将这里的文化带走,提高大明宫知名度,为客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结论

本文具体通过重视遗址保护工作、完善设施规划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将遗址的文化价值和公园的景观价值结合,希望能为未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发展提供可参考建议。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篇2

景区有南门和东门,南门是正门,游客中心也位于南门,建议游客南门进入景区。遗址公园分为免费区和收费区两部分,其中收费区是景区的核心区域,包括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遗址以及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免费区内的部分景点也需要购票,如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考古探索中心等。

在收费区内,游客可以观赏到各大殿的台基遗址以及在台基遗址上用轻钢结构呈现出的宫殿轮廓。在大明宫遗址博物馆内,能够观赏到遗址内出土的文物,如:皇家用具、器皿等。博物馆的东北角,还有按照1:15比例复原的大明宫微缩景观,最高的微缩宫殿高约2米左右,你可以“行走“在景观中的街道上,融入盛唐大明宫之中。

靠近南门的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内,保存了当年丹凤门的门阙墩台遗址,这里是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最大一座城门。在丹凤门的西北部有考古探索中心,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文物考古发掘和修复工作,特别适合对文物工作感兴趣的游客。

在游客中心旁的影院内,游客可以观赏到IMAX3D影片(大明宫传奇),每小时播放一场,片长35分钟,在3D环境下,观众犹如穿越历史大门,置身1300年前的盛唐王朝。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篇二

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大明宫遗址作为盛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西安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保护好大明宫遗址就是保护盛唐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大明宫的范围很大,东西1.5千米,南北2.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后,大明宫成为朝政活动的中心。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在台基东西两旁各有一条廊道遗迹,分别伸向东边的翔鸾和西边的栖凤二阁。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实测殿址南北长130多米,东西宽70余米。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篇三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今火车站北1公里多的龙首原上。

大明宫是唐京城长安“三大内”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位于当时长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宏伟。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修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便死,遂于贞观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宫”。高宗龙塑二年(公元662年),敛收雍、通、歧等十五州的民钱,减百官一个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宫。第二年迁大明宫听政,改名为“蓬莱宫”,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又改名为“大明宫”,从此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

大明宫的范围很大,实测宫城西墙2256米,东墙2641米,略呈楔型,其有十一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此外,有别殿、亭、观等三十余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后,大明宫成为朝政活动中心。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宏伟的建筑。唐李华《含元殿赋》说,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择一木于千木”的“荆扬之材”。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南距丹凤门四百余步。“左翔鸾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民办,环阿阁以周,象龙行之曲直。”解放后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在台基东西两旁各有一条廊道遗迹,分别伸向东边的翔鸾和西边的栖凤二阁。殿南有三条平行的斜坡,间有台阶的漫道遗迹,这就是当时所谓的龙尾道。

有名的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于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德高地上。这里东临太液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德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因而是皇帝召见皇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举行盛大宴会德地方。实测殿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0余米。公元703年,武则天曾在麟德殿接见并宴请日本执节大使粟田朝臣真人。

这座规模宏伟德宫室,经过唐末朱温的破坏,韩建缩建长安城时的拆毁,早已变成一片废墟。但是,遗址内的含元殿、麟德殿、一清殿、翔鸾殿和栖凤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遗迹,现在还清晰地看见。

大明宫遗址公园游记 篇3

游大明宫之感受,第一就是这个“大”字。一眼望出去,四面八方都是“大明宫”。望不到边的草地上,建筑物零落散布,游人到处点缀,你必然从心底迸出一个字:大!真是大!

不能不大。这里,原先曾是西安有名的“道北”,棚户区,住有很多从河南等地逃难、逃荒而来的穷苦百姓。修建遗址公园,从这里搬迁了十万居民。只此一点,便可想见其大。

所以,游大明宫,需要到处走走,看看。走不动,便乘坐电瓶车。

第二应该看的是一场电影。有一个很大的现代化的电影放映大厅,宽银幕,戴上特制眼镜,看一个叫做“大明宫传奇”的三维电影。表演的是大唐时一位公主下嫁康国王子的故事。重点不在故事,在通过故事展现当年大明宫的辉煌,也展现当年大唐的强盛。当年的大明宫早已化为灰烬,当年的大唐早已走入历史,你也保能从电影这虚拟世界里看到那辉煌,看到那强盛。看了会让你振奋,震撼。

第三应该看的是一个微缩景观大明宫。每座城楼,每座宫殿,都有了。虽小,也是一大片,也煞是好看。可以走在期间仔细看。可以拍照留念。文物上有个专门名词,“修旧如旧”。这是仿古若古。唐时那个大明宫,有四个多北京故宫大,若是都修复起来,工程过于浩大;也没有必要通通修复,也许将来修复几处就足够了。所以,这个微缩景观是很值得看看的。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篇4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项目自2007年10月启动, 目前已经初现全貌。丹凤门、东宫墙等遗址保护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宫殿区、宫苑区的主园路及支园路施工顺利, 现已种植、移植树木约7000多株。

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龙头, 在整个公园设计、建设中, 首先考虑的就是遗址保护, 压缩建筑总量, 并绝对禁止永久性建筑, 以免破坏地下遗迹。遗址公园总体设计完全反映唐大明宫的建制, 将充分展示唐大明宫的规模、格局与体制, 并通过大型地下博物馆和其他互动区域, 让游客更深的了解辉煌唐代文化。

大明宫遗址公园导游词 篇5

西安现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9个区,蓝田、周至、户县、高陵4个县( 共有109个街道、67个镇、782个社区和2991个行政村)。 有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曲江新区、西安哄鄙态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安沣东新城(简称“ 五区一港两基地”)。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市区规划面积86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规划面积49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8.81万人。

6月,国务院批复的《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到都市区人口发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

西安市GDP为4884.1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9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34.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30元。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以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为主题,确立了“五大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五区一港两基地”( 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哄鄙态区、沣东新城、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城市特色。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篇6

一、唐代城市规划及宫廷别苑建筑简介

唐代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份额, 其经济文化的繁荣, 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的中枢, 其统治时间长度与相对平稳的社会关系亦是少有。唐都城长安 (现在的西安) 是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早在隋代, 宇文恺就运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 巧妙利用龙首原等九个高岗地势和八水北流入渭的有利自然条件, 合理的施以人工, 使唐长安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体系, 即一带、二阜、三苑、五渠、六岗、七寺、八水、九原、十一池、十二街树、二十一园的城市园林体系。唐朝大致上沿用其对长安城的规划布置, 历经唐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国力昌盛, 人口增多, 其建筑园林也日益兴起, 特别是宫廷内苑所组织兴建的几处大的皇家避暑离宫, 更是以气势恢宏著称。比较著名的有利用隋仁寿宫改为九成宫, 后于唐长安皇宫北侧建大明宫, 又于终南山建翠微宫, 后又于铜川建玉华宫, 最为后人赋予神秘色彩, 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唐大明宫。

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理念

对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规划, 按要求, 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还原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 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 体现了旅游的元素。大明宫遗址公园目前建有文化景观大道, 游人可以看到丹凤门广场如镜的水面以及宫殿建筑的倒影御阶, 龙首塬的大庭院, 蓬莱仙岛的远影, 将游人重新带回大唐天子的年代, 感受大唐盛世的文化光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共划分为三个区域, 根据历史及考古研究, 唐大明宫布局前朝后寝, 整体景观空间结构可概括为“一轴, 三区”。一轴—南起丹凤门, 经含元殿紫宸殿至太液池, 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展示区暨遗址公园的空间景观主轴线。三区——延续唐大明宫的历史格局在空间上分为殿前区、宫殿区、宫苑区三大区域。

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现代设计方面概述及其造景手法

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采用原唐大明宫规划布局进行改造填充, 大致上对原有宫殿建筑遗存进行发掘勘测, 对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利用, 整体规划布局还是采用中轴对称形式, 面积甚大, 路面材质的变化起到分割空间作用。园内景观亦采用空间分割法, 因大明宫属皇家园林, 不仅气派不同凡响, 面积更是非同一般, 园内空间分割主要有行道的铺装变化和种植的物种不同来说明。在其建筑物未复原的情况下, 发掘出其建筑的台基所在位置, 加以清理和修整, 作为遗迹观赏, 其不同形状的块面, 又是无意中的设计表现。

景观建筑在园林四要素里 (建筑、叠山、理水、花木) 得以体现, 建筑方面有仿唐大明宫原比例缩放成的微缩景观, 小品多与唐代生活风格所融合, 例如唐诗在小品中的表现、图四中表现杨贵妃的出浴雕塑、佛家文化的应用等, 还有其他设计以表现唐代文化理念。

古人作有“低处凿池, 面水以筑榭, 高处堆山, 居高以建亭”, 大明宫遗址公园中本身地处高岗, 而其中的太液池为一凹地, 在唐代其本身就是一块水域, 而今加以整理和修葺, 重现当年景色。

明代书籍《长物志》中有言:“园林水石, 最不可无”。大明宫遗址公园中对于水石的处理显然随意而置, 仿自然天成, 如图六中水边石块与小丘上的石块随意堆放, 自然而成。“园林无花木则无生气”, “繁花杂木, 宜以亩计”, “草木不可繁杂, 随处植之, 取其四时不断, 皆入图画”, 花木方面采用大面积的绿化草坪加以其他品种的树木为多, 大面积花木种植, 生气盎然, 水边多植柳树, 多有唐代折柳赠友人的习性。

四、我之见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的不足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就唐风园林来讲, 表现唐代精神文化的硬性建筑与软性装饰在建筑方面似乎有些欠缺。一方面唐代大明宫其遗迹只是原有台基甚多, 唐代风格的大型建筑少之又少, 大面积的草地覆盖, 很长的路径上未建造任何可观赏的景观, 让人一览无余;二方面相比较现代建筑与未来园林发展模式看, 园内整体建筑不紧凑, 文化建筑小品塑造相对较少, 唐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的物体匮乏, 在路灯和垃圾桶的设计方面, 没有新意, 是近些年北方常用的风格模式, 唐代典型代表物体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比如唐代庭园石水盆、照明和佛教教义的燃灯、石灯笼的设计元素等;最后, 作为城市遗址公园的建筑, 应考虑游客的需求与方便, 大到公共厕所, 小至休息座椅和导游指示牌, 很长一段路上休憩设施缺少, 游客服务设施欠缺, 游园指示牌甚不明确, 应加以图例说明。

五、唐大明宫遗址公园营建的现代意义及对现代北方园林的影响

对于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的营建, 首先, 它是对人文历史的怀念, 唐代遗址的保存与纪念, 历史文化遗迹与现代城市发展互相协调的典范。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成为以后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址相融合的实例, 不仅促进了园林城市发展, 并且保护了历史文化遗迹, 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保存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其次, 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可以推动本地旅游产业, 促进相关行业的繁荣, 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兴起, 为西安旅游餐饮居住等一系列的行业得到发展。商业的繁荣必然导致城市的发展和谐, 人们居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最后大明宫遗址的兴建, 可以改善人居环境, 更能促进城市发展。为众多人口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不仅可以放松心身, 而且通过对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游览, 切身感受大唐雄风盛世文化的风采。

摘要:本文从介绍唐代长安城的布置规划到宫廷别苑的建筑, 引申出唐大明宫在其构建中的重要性;围绕唐大明宫, 分析了唐大明宫的布局和规划;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例, 进一步叙述唐大明宫遗址公园营建的现代意义和对现代北方园林的影响。

关键词:唐风园林,历史文化,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佟裕哲.陕西古代景园建筑[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邹林.唐大明宫设计思想浅谈[J].文博, 2006, (5) .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4]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5]计成.园冶图说[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篇7

总的来看, 遗址公园的出现不受遗址保护的限制 , 同时有力的将遗址得以保护, 因此成为了重要的遗址保护模式。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基于两个条件:首先, 考古遗址与公园存在相互契合的可能 , 考古遗址是全民共有的文化遗产资源, 其保护与展示具有公益性;其次, 公园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空间, 服务于全民大众。

虽然“考古遗址公园”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但这种矛盾关系可以通过一些技术途径而化解。矛盾的存在主要在于考古遗址的珍稀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考古遗址保护对措施、技术以及环境的高度要求, 遗址通常要在隔离状态下付诸展示;而公园作为公共休闲的场所, 人流量大, 游客行为随意, 客观上会给遗址保护带来压力。由此可见, 采取有效地手段引导人流, 同时在强化保护的同时有效地传递遗址的信息将可以实现良性结合, 相互促进。

一.大明宫遗址公园标识体系建构探索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是2010年新建的国家级遗址公园, 是中国历史上盛唐时期主要宫殿建筑群之一, 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重点项目。它是国家首个大遗址保护的示范园区, 对其标识系统体系的探讨有重要意义。

大明宫的标识系统主要是首先我们将导视标识予以分级。主要分为五级;

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标识系统的体系主要分为四级;

第一, 主要标识景观的主要入口。各类标识系统交汇之处是区内标识的最集中体现。

第二, 分布于各区的入口, 以及一级道路和二级道路的交汇之处, 明确的标出车行及人行道路和各景区的主要游线方向。

第三, 分布于主题景观区, 为景观及重要建筑的描述及指示。

第四, 主要引导游客的方向, 信息或公告等。第五, 主要的建筑物功能以及禁止类标识。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三级标识系统就是遗址本体的标识。但就其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标识系统的遗址本体的标识来归类, 以标牌和与座椅相结合的方式多种方式表达遗址本体的标识信息。主要由历史信息标识与考古信息标识两项内容。根据《诠释与展示文化遗产宪章》, 传播的信息从保存下来的物质遗迹和昔日社会与文明的无形价值的广阔范围中选择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以及遗迹如何展现在公众面前, 这些都是对遗址进行诠释的要素。

这些要素体现了各代人对什么是意义重大的、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往昔的物质遗迹应当传递给后代的不同见解。其中还规定了“诠释与展示”的基本原则作为遗产保护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 也是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地点的理解的一种方法。

大明宫遗址公园宫门宫墙以及殿址类的的保护展示方式丰富多样, 大明宫是国家新建的一级示范遗址公园, 大明宫的标识系统中的内容当中尚未传达出保护展示工程的信息和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信息, 因当将其保护展示方式和居民与遗址的关系也作为信息传递的内容之一让参观者有所认知。

二.遗址区遗址本体标识体系建构三.导视标识的体系建构基本准则

遗址公园相对于公园来说比普通公园的标识系统更加复杂, 遗址公园比公园多了一个标识体系——遗址, 所以标识系统除了引导人流的作用以外应针对遗址的特点和性质将遗址的信息加以诠释和彰显。

遗址本体标识分类主要由历史信息标识、考古信息标识、保护展示工程信息标识、服务信息标识四类标识组成。

三.导视标识的体系建构基本准则

一般来看, 大遗址导视标识体系建构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准则:

a. 系统化

1.做为一个区域而言, 任何一个点都可以作为导向系统的起点, 同时因该系统的说明所在区域位置和周边区域。

2.统化的体现更多的表现在全面性和综合性以及科学性。并全面的考虑受众人群的信息需求, 综合的考虑信息提供的顺序、种类、方式等;而科学性的体现是全方面的, 其中包含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

b. 统一性

1. 作为城市导向系统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统一目标, 这是首当其冲的。确定导向系统的工作目标, 不但确认为什么人提供导向服务, 还要确认提供什么样的导向信息, 并且要有综合协调的能力确保导向系统的全面实施, 以保证导向系统的准确无误、高效有序。

2. 统一信息提供的种类并确定标识点设置的位置即合适的点位提供合适的标识牌是工作的核心。

3. 提供信息方式的统一

尽管这一方面国家标准有很多资料可以提供有效地查询和借鉴, 但仍因因地制宜的调研分析, 为信息提供、牌面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

c. 数字化

数字化的应用已逐渐成为标识系统的主要方向。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非常直观和具有交互性的人机界面技术, 人们可以把计算机演示屏当做一个窗口来观察整个虚拟世界, 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尤其是对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课题, 具有非常独到的优势。

譬如许多已经不复存在的珍贵文化景观、历史遗迹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来再现辉煌。

d. 人文关怀

1. 导向系统应方方面面的考虑受众人群从心里到生理上的需求, 每一个需要选择的决策点提供有效的导向。

2. 有序的管理也是有引导作用的, 而这种有序引导是对人群的一种管理, 在提高导向效率、疏散人群等方面均很有效果。

四 结论

本章通过对国内外前沿的遗址标识系统的深入探讨、总结, 归纳并提出解说系统的概念, 从而探讨如何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适合于遗址保护的标识体系的理论框架。让人们充分领略遗址环境氛围中所包含的历史、科学与艺术等多方面信息, 了解其历史文化价值。力求实现标识与保护展示工程相结合、遗迹本体标识展示与景观展示相结合、单体遗迹标识与整体格局标识相结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展示相结合的立体化标识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篇8

关键词:遗址公园,设计,城市发展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代, 是隋、唐、五代和北宋时期都城的核心区域所在, 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我国古代著名都城, 隋唐洛阳城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为隋唐洛阳城的一部分, 主要为城南里坊区。

1 遗址公园的基本概念

目前, 国内外普遍使用遗址公园这一名词, 但这一概念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所谓遗址公园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相结合, 重新整和, 再生该地区的人文资源, 充分挖掘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 是历史文化的一种延续方式, 同时, 能够提高现代人的人文素养, 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2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设计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公园为隋唐时代的遗址, 与当时的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无法将其全部恢复, 将遗址设计为公园, 进行局部复原设计, 可以安全地开发和保护遗址。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以“让世界重回洛阳”为主题, 建设以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旅游开发和文化展示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市民休闲生态园林。区域内依托隋唐里坊格局, 借鉴隋唐庭院、建筑风格, 使其与隋唐里坊保护工程风格相统一。

2.1 设计以创新为主

随着时代的变迁, 整个城市都在迅速地发展。洛阳这座古城建都较早, 后期经过战乱, 历史遗迹所剩无几。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基地范围内同样也没有留下较多的历史古迹, 保护开发设计工作更多以创新为主。

2.2 注重文化复兴

遗址公园能够体现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重要文化。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是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要的一部分。该项目主要定位于城市生态公园, 项目在整个遗址公园的大背景下, 结合现状场地范围内的环境, 通过深度挖掘隋唐时期该地块的历史和文化, 利用遗址展厅的方式展示, 在园区内仿建龙兴寺、榆柳园等隋唐时期的建筑, 通过设计微缩遗址展示区域等方式对文化进行复兴。

3 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对洛阳发展的影响

3.1 保护历史遗迹, 传承文化脉络

隋唐洛阳城是中国隋唐都城中保存比较完好的都城遗址。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在里坊制度方面表现得最为成熟, 是世界目前仅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里坊遗址。里坊命名多载以民族优秀传统的“大道”文化, 每个里坊命名都旨意清晰, 倡导仁政善贤、信义道德等。里坊之名, 是城市居民日日相见的书面警示之语, 日积月累的心底文化积淀, 具有社会宣教和文化普及作用。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保护了里坊文化, 向世界展示了不同风貌的洛阳, 将遗址在时代背景下不断发展, 园内所呈现出来的景观传承了中华历史文化精髓, 为市民打造成了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交流平台。

3.2 改善城市环境,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遗址公园的设计中, 不仅要注意对遗址公园历史文化的挖掘, 其次还要运用现代化的造园方法, 注重生态环境的提升, 将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作为一个城市生态公园, 在功能上要保护区域性生态系统, 改善和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3.3 彰显个性魅力, 塑造城市形象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形象和内涵, 一个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 无疑是最具吸引力而叫人难忘的。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 为帝王之州、华夏文明发祥之地。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万亩生态森林项目) 的建设更加彰显了洛阳这座古城的魅力, 唤醒了人们对她的记忆, 更加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使洛阳这座城市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

遗址公园的建设无疑展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同时还具有科普作用。总之, 遗址公园的建设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是在建设中一定要做到保护遗址, 合理利用和充分展示其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光磊.遗址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上一篇:规制立法下一篇:安全认证机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