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女

2024-06-04

超女(精选7篇)

超女 篇1

2008年11月22日的湖南株洲,政府宾馆会议大厅内,一场名为“‘80后’优秀青年干部推选活动”的总决赛正在进行。舞台之外,组委会号召市民在网络上为自己支持的候选者投票,但不计入比赛成绩,为的是“博人气”。

12分钟可能改写命运

刘茂源出生于1984年,在株洲南车时代集团任软件研发测试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进入决选的选手,大多像他一样毕业于重点院校,其中不乏大学从教经历者。8点半,决赛正式开始,下午两点多,刘茂源终于等到了叫号,在候考室里他获知了考题,一篇名为“人们叫我们‘80后’”的三分钟即兴演讲,三个要求在9分钟内答完的现场答题。10分钟后,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刘茂源走到了赛场门口,随即,朱红色的大门开启,他昂首挺胸,登上舞台。

台下居中的前几排,是由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处、大学教师、企业老总和公众评委组成的评委团。评委现场打分,公众评委团的评分,将占选手总得分的30%。

出于避嫌,领导评委低于评委总数的30%。

播放过选手资料和一小段才艺VCR表演后,主持人开始念题,刘茂源的心跳突然加剧——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或许将在接下来的这12分钟里改写。

1:700的激烈角逐

今年3月,市委书记陈君文到市委组织部调研时,强调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要解放思想,使最优秀的人才获得最宝贵的“初始提名权”,为此,株洲市委组织部成立了专门的调研组。通过两个月的考查发现,“全市干部中‘60后’占了一大半,‘80后’基本还在门外徘徊。”于是将锁定“80后”的原因归结为“长远发展、梯队建设”。

7月23日,株洲市委组织部撒出“英雄帖”,门槛并不算高,只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株洲地区工作1年以上”和“80后”三个条件。

在第一阶段“海选”中,整个株洲市7169个报名者只有3800人参加了第一轮考试,最终371人过关。第二阶段通过综合知识、行政执行能力、心理素质三轮测试,100名胜出。第三阶段决出前30名,然后现场比拼,决出前10名。

从组委会获得的文件显示,对前100名入选人员颁发证书,培训后作为科级、副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和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对前30名培训后,选派至市重点项目和市直机关及县市区、乡镇的适当岗位跟班学习锻炼;对前10名,可破格提拔到科级或副处级领导岗位任职。

株洲当地媒体的诱人宣传称:“一旦胜出,你的人生道路或许会被改写。”

“初始提名权”破题

实际上,类似的干部公开选拔,在株洲并不鲜见。株洲市芦淞区政法委书记段桃庚,9年前亲历株洲历史上第一次公开选拔干部,他藉此由科级干部晋升副处,对此,他感慨颇多:“当初公开选拔虽然也有漏洞,但无疑是最公正的方式,给很多普通干部提供了晋升机会。”

尽管争议不断,“80后”干部选拔还是顺利结束。市委书记陈君文表示:“推选达到了预期目的。”他认为,活动最大的创新,是在青年干部“初始提名权”上破了题,让每一位参赛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杜绝跑官要官、暗箱操作。陈君文还计划不定期地开展这种活动,“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

对于前10名的任用问题,陈君文表示,首先会进行道德考查,合格后会安排到党校学习,各方面都达到了相应水平,才可能让其进入副处级以上的团队。

“选秀”、“选官”之辩

决选冠军26岁的邓画文,典型的80后独生子女,研究生毕业后在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助理审判员。胜出后,她对前程充满了期望——她有可能从普通科员一跃而成正科或者副处级干部。而她所在的单位,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年,她表示:“尽管这种选拔官员的方式有疏漏,但是比起暗箱操作、裙带关系,它已经是不错的选择了。”

尽管如此,网络上依然有质疑,“这是在选秀,不是选官”,“纯粹的形式主义”。“选手们演讲时说得太全太好,让人感觉很难实现,我们需要的是实干家。”

现实中,对于“80后”“张扬、自我、缺乏责任感的种种议论,也为他们的从政路途带来阴影。即使一向开明的段桃庚,也不能完全放心。他觉得,“目前还不能将年轻干部安置到要害岗位独当一面,毕竟缺乏经验,压不住阵”。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49期)

超女 篇2

“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不用我说就知道这是“超级女声”的主题曲吧。“超级女声”这是挺响亮的。但是响亮之余,竟把我家也给吹了个天翻地覆。

事件“1”:电视花落谁家?

“超女”播放时是暑假。那时我的小妹来到寒舍住几天。没想到她是如此不近人情,毫无翩翩淑女风度。

一来到我家就一百米冲刺的速度打开电视,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快点,快点,否则就来不及了。”她换的台竟然是湖南卫视DD超级女声。WHY?曾经被我颁获“最不会追流行之妹”的荣誉奖项的`小妹竟爱上了“超女”恰好,电视台正在播放我最爱的歌。我赶紧挨着我最最最喜欢的小妹,好话说尽也无动于衷。

于是我改变态度说:“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小心我对你不客气。”小妹说:“我好怕怕啊,今天就算我战死了,也死的光荣。”听了这话,我不竟火冒三丈,对准她的腋下就下手DD挠痒痒。只见她无动于衷,眼睛盯着电视,啊!不对,不是无动于衷,她的脚踩在了我的脚上!痛,痛!无论如何,还是我失败告终,结果我第N次对天感慨:“天哪!救救我吧!”

事件“2”:为了一首歌而换来一顿毒打值得吗?

某年某月某一天,电视台正在播放李宇春的招牌曲“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她”,小妹也跟着高唱,我连忙捂住耳朵大声叫到:“好好的一首歌被你一唱就成了鬼哭狼嚎!”随即小妹的一句什么和一阵奸笑,迎来了一一顿毒打。结果我第N+1次对天感慨:“天哪!救救我吧!”

事件“3”:“超女”没有上春节联欢晚会是谁的错?

一天,我津津有味的看报纸,其中的一条新闻让我眼前一亮DD“‘超女’没有上春节联欢晚会。”我暗喜:哼哼,老天开眼,“超女”没上春节联欢晚会,看不痛死你这个“玉米”!

为了把这个我认为的好相信告诉小妹,把嗓音提高了八十分贝:“妹,你快来!”小妹匆匆忙忙地赶过来还一脸不高兴地说:“催那么急,赶着去投胎呀!”要是平常,我早跟她急了,不过今天心情好就忍了吧。我故做悲痛的把这则不辛的消息告诉了她。当她听完后,先是一愣,然后痛哭流涕,我看了不禁暗喜:我终于熬出头了,可真所谓“拨开乌云见太阳”。等着她感慨完后,把出气的目标指定向了我,并口里大声说道:“就怪你背后诅咒‘超女’才会变成这样的。”我刚想为自己辩护几句,就已经遭到了一顿毒打,然后又第N+2次对天感慨:“天哪!救救我吧!”

最美丽的超女 篇3

没有任何理由,就这样爱上了超女,喜欢她们——虽然拿着话筒手会发抖,却仍然大声唱着心中的音符;喜欢她们——虽然只有二十上下,却懂得一路拼搏,直至走上梦中的大型舞台;喜欢她们——即使没有最高的投票率,也执著地抱着心中的梦一路奔波;喜欢她们——即使双双走上了PK台,也依旧铭记彼此间的友谊。

当我看见春春、何洁彼此拥抱、失声痛哭不忍挥手作别时,当我看见春春得知成功入围三甲却因何洁的离开哭泣着鞠躬时,当我看见何洁临行前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支持春春,一定要支持春春”时,我哭了,我在瞬间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感谢最美丽的的超女,向我展示了最动人的友谊。友谊或许没有甜言蜜语,却能让暖意如春潮涌动;友谊不需要山盟海誓,宁愿痛苦降临己身便是友谊最真的呈现。

当我看见春春跳着动感的探戈时,当我听见敏佳唱着天籁般的《青藏高原》时,当我看见笔笔和雅莉一起张大嘴巴唱“依呀依呀哟”时,我为她们鼓掌,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青春——感谢最美丽的超女,向我诠释了最多姿的青春。青春是张扬的季节,是幼稚迈向成熟的台阶,是带着悸动勇于开拓的季节,也是通向成功的跑道。

我爱超女,向往她们那般的人生,但我不会去羡慕那耀眼的闪光灯,我不会向往那铺着的红地毯,因为我明白,一块广告牌砸下来,十个人里七个唱得都不错,我沈姗姗是什么东东?但我依旧爱超女,依旧喜欢“想唱就唱”,我会铭记友谊的真情,我会释放青春的活力,终有一天,我会在属于我的舞台上赢得最响亮的掌声。

最美丽的超女,最美丽的青春,带给我的是别样的收获与感动。

超女 篇4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表示, 超女、小沈阳等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神话以及“边缘性”的表演, 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以及大众的审美评价。梁衡指出, 近年来, 我国对文化产业这块喊得够高、够响。然而有一种倾向值得我们注意, 那就是文化被更多地赋予了市场性,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社会价值这个精神内涵。文化对社会有教育教化作用, 但是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 似乎过分强调了文化的经济价值, 掩盖了文化的教化作用。梁衡一直主张把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分为六个层次, 由低到高分别是: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审美。到底什么是先进文化, 定义在哪一个层次上?“如果定义为娱乐层次, 那是很危险的。”梁衡不无担忧的说。他建议在政府报告中有关文化的章节加入一条:“发挥先进文化对社会道德、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的教育、养成作用。”

彩色“超女“李宇春 篇5

20xx年的“超级女声”比赛大家都看过吗?如果要问众多人喜欢而崇拜的李宇春是什么颜色的,你们会认为她是什么色彩的呢?

橘红色的李宇春:春春她是冠军,大家一定会说冠军应该是大红色的。但是身为“玉米”的我却认为春春是那么青春,那么洒脱,那么阳光,那么幽默,那么有魄力。用大红色难道不会觉得太传统,太过保守,太过死板了呢?因此,我建议加上一点玉米的颜色DD黄色,变成可爱的橘红色,才有时尚洒脱的感觉嘛!

金色的李宇春:春春她虽然是20xx年“超级女声”的冠军,但她一点也不会耍大牌。在一个秋天,她捐出一条自己最珍贵,最喜欢的项链资助灾区。在我们与灾区人民看来这是一个“秋日里的春天”。因为春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所以,我认为金色适合有爱心的`春春。

纯白色的春春:春春她是那么的忠厚老实,不求名利。春春她什么都敢说,对我们她心照不宣,开诚布公。她不怕今年的新“超女”超过她,她还要对她忠诚的“玉米”们去支持新“超女”。她不是为了名利而唱歌,她是为了大家而唱歌,为了音乐而唱歌,为了唱歌而唱歌。喜欢她的人,百般保护她;不喜欢她的人,百般诽谤她。她却不管这些只想专心致志地唱歌。她用真诚、大方、热情……得到了广大“玉米”们的心。“玉米”们认为她是纯白色的。

学术超女——于丹 篇6

【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我们过去把经典供奉得太高】

记者:最近媒体上对你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争论很多,有人说你把国学经典讲得出神入化,有人认为你误读了经典,你怎么看这些争论?

于丹:这些争议,关系到我们究竟怎么看文化,文化是狭义、静态的,还是广义、动态的?在我看来,文化首先是一种生态,在《周易》中文化的意义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观察世间百态、人间万象,最后氤氲化生,进入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文化是一个流动、生长的形态,重要的是“文而化之”。过去我们有很多的文化人,著作等身,但是他的生命境界远没达到“化”境,比如苛刻、斤斤计较、不通达透彻,这都是“文而不化”。另外,文化是个“金字塔”,越到塔尖越是精英化,但它的研究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精英研究肯定是必须的,但绝不是文化的全部。金字塔越往基座走就越是草根。我个人有一个理解,民主这个词不是一个政治的专有名词,更重要的,民主在于文化权利。难道经典仅仅是精英的特权吗?我认为,经典是大众的文化权利。我们过去把经典供奉得太高,以至于让大众去膜拜。

记者:所以你的《〈论语〉心得》是面向草根的?

于丹:经典在塔尖上的价值在历朝历代已经被证明过了,我想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我们还有一个陌生的证明的可能吗?我们不再以研究者、膜拜者的心理去证明那个塔尖,而是让经典进入大众生活。所以,我所做的尝试是文化普及的意义,跟精英研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我们过去文化中有一种不良的东西,就是简单的二分法、一元论,凡事非此即彼、非对即错,其实文化选择是多选题的啊,塔尖上的精英文化、塔基上的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的大众文化,所有文化熔铸一体,越多元越健康,文化是需要一种胸怀去建设的。“如果说我跟孔子的原意不同,那么欢迎每个人心有所得”

记者:作为一个不是古典文化专家的人,解读《论语》,你认为精准性是不是一个必要的东西?

于丹:我首先要特别严肃地澄清一个概念,我做的从来不是经典的解读,我做的就是心得,我从来没有出过《论语解读》或《庄子解读》,我是一个传媒研究者,并不是古典文化有话语权的一个经典研究专家,但我所了解的古典文学知识,在我和大众沟通的时候,我想,它应该是相对够的。之所以选择“心得”方式,就是从来不追究解释的精准性,我从来不做字句的训诂,而是做意义的阐释。训诂学、音韵学这些东西人民大众了解吗?大众需要了解吗?“心得”就是“一心所得”,是在外延上、感悟上的一种延伸,我不做内涵上的解释,这里无所谓什么是本意。

记者:很多观众仍会把你的心得看做是孔子和庄子的本意,对此你怎么看?

于丹:我出的两本书后面都附了原文,是我对出版社提的要求,读者看了前面之后,自己有什么想法,翻原文再想一想。我想做的就是一个导读,我想告诉大家读完经典的效果,在心灵上我们可以这么快乐、豁达,这不好吗?每个人都不要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标准答案,你可以进行自己的延伸和感悟。我希望提供的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结论,提供的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无非是以一种快乐心情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记者:上《百家讲坛》时,是否想过日后会有如此热度?

于丹:我从来都不去想这些,很小我就喜欢《菜根谭》的一句话,“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事放在这了,你就用你的心投入去做,做过就完。我习惯对任何事都不做预期,人患得就会患失,一做预期就会放不开。

记者:怎么看这场争论中的媒体?

于丹:我这几天推掉的媒体不下五六十家,都是些小媒体,一冒出来就问“他骂你这句话了,你怎么想啊?”完全是做娱乐报道猎奇的那种,如果不做文化概念的探讨,我就一笑了之了。对目前的文化争鸣的问题,我个人有一点看法,近20年,中国经过了太多概念上的裂变,过去大家认为经商的都是“投机倒把”、好人不去打官司、健康人不看心理医生,在今天大家一听都笑了,历史上有多少误读啊!现在,我们不用再解释什么是商业、法治、心理健康了,但今天我们照样还要解释什么是经典,所以我觉得再过二三十年,我们的声音会冷静很多,就不会再问“经典可以这样读吗?”媒体也要呼吁一下大众的理性心态,别那么浮躁,姑且等待着文化的成长。

记者:你认为人们对经典有误区?

于丹:书是怎么样都可以读的,经典无非也是书嘛,《论语》不就是孔子弟子们记的一个课堂笔记吗?它不就是只言片语吗?被我们膜拜成什么样子了?宋代词人柳永在当时就相当于今天写流行歌曲的人嘛。对文化的膜拜,实际上是很多研究者把文化当成了一个行当,我是觉得文化应该被还原为充满活力的生命意义。

记者:有人反复强调“对经典要有敬畏之心”,你怎么看?

于丹:我所谋求的是“和而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见地,那就不同吧,关键是在构建文化生态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在做事。孔子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所以我认为,今天需要的是行动着的知识分子,我们总要先做,做精英研究也行、做大众普及也行,把事做出来再说,这就是“和而不同”。“唯一的选择标准就在人的内心”

记者:你的书为什么卖得那么好?这你分析过吗?

于丹:过去老百姓没有那么多选择令他们困惑,现在困惑多了内心就要寻找,应该说让我赶上好时候了,所谓“应运而生”。

【我的生命崇尚多元化】

记者:听说你不仅工作时精力旺盛,平时还很爱玩?

于丹: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每天很高兴啊?后来我想想,一个人首先身体特别健康,心态才能相对健康,林黛玉为什么很矫情啊,那都是病缠的。健康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概念,但在今天特别奢侈。我常跟学生讲,我从来不提倡废寝忘食,那是白天逮萤火虫装在瓶子里晚上念书的傻瓜,食不甘味、寝不安眠,生活最低标准都打破了,何谈热爱生活?

记者:你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

于丹:我的朋友太多了,三教九流。比如我到外地讲课,下课后常跟特别文人气、满腹经纶的一帮人,把酒临风,诗词歌赋,聊得酣畅淋漓,我觉得跟他们特别契合,从晚上六点聊到八点,这拨人散了,然后去见一拨特别女人气的朋友,我的女朋友都是特别精致漂亮、懂生活的人,我们去SPA、泡吧、逛街,聊到十一二点钟散去。然后我再去见一批特别“愤青”的朋友,都是二三十岁玩艺术玩得特别酷的朋友,我们会去一个蓝调酒吧,或者开车到湖边,拎着啤酒,聊到半夜两三点。这么三拨朋友,如果让他们在一起,可能会互相瞧不上,但他们每个圈子都认为我就该是他们这一拨的。(笑)

我的生命崇尚多元化,我书中有一句话,“我们不能决定生命长度的时候,就去决定生命的宽度”。一个崇尚多元化的人就不会对什么事特别较真,也不会对什么事情反应特别激烈,我不会用这一种去否定那一种,在我的眼中没有绝对真理,只有一种融通之后自己的价值判断。

记者:有没有你崇拜的人?

于丹:我喜欢的人好像都跟我是朋友。我对非常优秀的人的态度一直是“敬而不畏”,很少有崇拜心态。如果生活在唐代,我成不了李白也要做李白的朋友。李白是我多熟悉的一个诗人啊,我讲课的时候从来不用带李白诗集,按我学生的话说“我们老师讲起李白,就像说她二舅”。(笑)

【4岁读到40岁,《论语》是我的生活方式】

记者:你是如何对国学产生兴趣的?

于丹:我父亲是搞国学出身,我很小就接触这些,我出生刚好是“文革”后期,外面都不读书了,我没上过幼儿园,几乎是念私塾长大的孩子,从小背唐诗宋词、背《论语》。爸爸是个很好的启蒙老师,他希望文化对我的生命有一种力量,让我知道自己的价值。《论语》是我从4岁读到40岁的书,已不是我外在的研究对象了,它是我的生活方式。

记者:在遇到困难危机时,你会用怎样的态度去克服?

于丹:我的态度就是“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人最重要的是镇定,看清楚。对于十博士,我的学生想要“揭竿而起”的太多了,都让我压下来了。也有媒体问我现在的博士都怎么了?我答说我也是博士,我们都在慢慢学,有什么看法都是应该的,没那么激烈。

记者:生活中的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了通透之境?

于丹:我到现在也不敢说自己到达“通透”了,只能说“心向往之”。人光靠读书是不行的,如果从小学一直读到博士,从校园到校园,是不可能通透的,人需要很多很多经历。

其实每个人活出来的都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心里有没有光彩能表现在脸上,所谓见心见性,人看这个世界所采取的态度,其实是他心理的一个折射。

后超女时代 篇7

“一招死”的新营销时代与“超女”后遗症

对蒙牛,业内专家有这样一个看法:“这个时代是注意力的时代,注定就是个浮躁的时代。“超级女声”连续举办了三年,当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新鲜感逐渐消失的时候,注意力当然就大不如前。”的确,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任何新鲜的营销手段都有“一招死”的趋势,而不象以往,一个营销招数可以反复使用。“超级女声”这个节目已经举办了三届,蒙牛也已赞助了两年,大众的习惯在这个年代同时也意味着大众的厌倦,因此,蒙牛在这个时代选择激流勇退,也算是见好就收。

有数据显示,2004年蒙牛未赞助“超级女声”之时,后半年的月最高销售额约为4500万元人民币;2005年蒙牛赞助“超级女声”之后,月最高销售额超过了1.2亿元人民币,尤其是在“超级女声”最火热的7月份之后有明显的增长;2006年月最高销售额更是突破了1.7亿元人民币。可以说,蒙牛赞助“超级女声”收获颇丰。但,能否依靠同一手段再取得创造性的突破,值得考量。

2007年,同样由湖南卫视主办的“快乐男声”,也同当年的“超级女声”一样,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对赞助“快乐男声”的某品牌而言,这种力量帮助其实现打开知名度的目的早已绰绰有余。如今对于蒙牛而言,知名度扩大的需求显然已经不那么重要,因为“超级女声”给了蒙牛酸酸乳足够的知名度。但是与此同时,也为品牌下一步的发展设定了局限。

“超级女声”的魅力在于草根成为舞台的明星、大众成为狂欢的主角,这种魅力同时也让拥有冠名权的蒙牛和其产品酸酸乳充满了草根气息。蒙牛在受到大众欢迎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借势炒作的印象和感觉。

启用“超级女声”选手张含韵及李宇春等人担当代言人,以“酸酸甜甜就是我”作为口号,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一大批年龄在十四五岁左右、青春活泼的小女生,但也又难免给人以张扬、缺乏内涵的感觉。这就让蒙牛酸酸乳处于一种尴尬的定位:虽然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体,但这个消费群体的某些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个群体中来,就难以支撑蒙牛酸酸乳成为真正的强势品牌。

“超级女声”帮助蒙牛酸酸乳完成了市场和品牌形象的双重蜕变,但已经不足以支撑更高的品牌期望,蒙牛酸酸乳必须应势而变。

借“音乐风云榜”,蒙牛品牌求升级

避免受制于“超女后遗症”,实际上就是蒙牛酸酸乳要实现品牌升级的问题所在。如今,离开了“超级女声”的蒙牛酸酸乳开始转战“音乐风云榜”,使已经延续了三年的“百事音乐风云榜”改姓“蒙牛”,而且依旧主打酸酸乳产品,今年大家看到的将是“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音乐风云榜作为已经举办了七年的华语音乐权威排行榜,具有很好的品牌效应,而且由于权威性使其一直处于一个高端的地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蒙牛淡化“过于草根”的品牌印象。

当然,蒙牛酸酸乳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看家本事,借助音乐风云榜的品牌推出了“音乐风云榜·风云新人”选秀活动,以“挑战明星,挑战音乐风云榜”的口号继续着蒙牛酸酸乳的既有品牌精神。在“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风云新人”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这次选秀从2007年5月开始,延续使用了“超级女声”在全国设置赛区的方法,选择了沈阳、杭州、济南、武汉、成都、广州6个城市,从中选出部分选手在2008音乐风云榜上和众多的明星进行PK。蒙牛的这一做法秉承了选秀的方法、PK的精神和草根的气质,但是平台却从“超级女声”变成了“音乐风云榜”。

借助音乐风云榜,蒙牛酸酸乳希望提升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升级。同时,借助互动性的选秀活动,延续既有活动执行的成功经验,让线上线下的传播与活动有效整合。

在赞助音乐风云榜的同时,蒙牛放弃了“超级女声”,启用兼备成熟、青春气质的台湾歌手王心凌为代言人,由原有的十四五岁、张扬而又欠缺内涵的小女生升级为时尚、自信、有个性的十八九岁的女生。代言人的改变,意味着蒙牛酸酸乳已经从角色上开始抛离原有的形象。

长久生命力,产品升级是根本

伊利在1998年就已推出优酸乳,而蒙牛直到2002年才推出了酸酸乳。因此,在酸乳饮料产品市场上,伊利占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蒙牛酸酸乳这个后进入市场者就面临着一个挑战,那就是如何使自己区别于伊利优酸乳。尽管蒙牛酸酸乳依靠“超级女声”狠狠地火了一把,但要将这种“火”真正持续下去,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要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蒙牛酸酸乳此次放弃“超女”平台后,开始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加入了“益菌因子”,这个概念现在已成为蒙牛酸酸乳主打的独特卖点。在广告中,代言人王心凌喝了加有“益菌因子”酸酸乳后,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在气势上都远远压过了一个男生,原因只是那个男生喝的酸酸乳中没有“益菌因子”。

蒙牛酸酸乳产品的升级,从根本上强化了产品能为消费者带来的利好,形成针对竞品的绝对优势,这种战略从本质上而言是正确的。在传统的营销4P理论中,产品品质居于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产品品质做基础,无论多么合理的价格、多么广泛畅通的渠道以及多么大幅度的促销,都不会真正起到促进作用,相反还会对产品和品牌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随着蒙牛酸酸乳添加“益菌因子”产品诉求的发布,伊利优酸乳也适时增加了“OLIGO益生元”,这一举动验证了产品升级的价值和必要性,同时也意味着双方的差异化又一次缩小。如何让消费者认识什么是“益菌因子”,就是蒙牛在产品升级同时,需要解决的产品认知问题了。

取而代之,机遇还是挑战?

无论是“超级女声”还是“音乐风云榜”,无论是超级女生还是王心凌,如果总结蒙牛酸酸乳的营销手段,就会发现蒙牛酸酸乳采取的都是“音乐+明星”的手段。年轻的女性往往对音乐和明星都有很高的关注度和极大的兴趣,这种手段可以直击蒙牛酸酸乳的目标人群。

从这一点来讲,蒙牛从“超级女声”转战“音乐风云榜”的营销战略,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本质相同。同时,也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音乐风云榜”可以帮助蒙牛酸酸乳提升品牌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品牌转变都可以看作是双刃剑。借助“音乐风云榜”的传播,对蒙牛酸酸乳来讲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首先,百事赞助音乐风云榜已经三年,大家已经习惯了“百事音乐风云榜”的叫法,两者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蒙牛这个后来者能否替代百事,能否后来居上就是挑战之一。

其次,蒙牛酸酸乳的品牌形象能否与“音乐风云榜”相契合?有很多人在网络留言表示,对“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的感觉很奇怪,究其原因就是“音乐风云榜”仍然是一个精英音乐会,而蒙牛酸酸乳的品牌形象则代表着“草根”。如何改变两个品牌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差异就是第二个挑战。

最后,蒙牛酸酸乳在“音乐风云榜”的品牌之下组织“风云新人”的选拔,这是一个互补,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截至目前,“风云新人”活动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但关注度明显低于“快乐男声”和“加油,好男儿”等老牌选秀节目。这种尝试能否成功是第三个挑战。

【超女】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危妊娠下一篇:金张掖红提葡萄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