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红提葡萄论文

2024-06-04

金张掖红提葡萄论文(共4篇)

金张掖红提葡萄论文 篇1

张掖市自从2001年以来, 在位于海拔1300~2400m的区域, 利用在石砾沙滩等干旱荒漠地上, 采用“多采光、少用水、新造地、节省地、新技术、高效益”的创新栽培枝术模式, 在年降水量104~495mm, 年蒸发量1638~2345mm, 年平均气温5.0~7.6℃, 无霜期150d左右等条件下, 大力科学发展低碳、绿色、资源节约型设施葡萄产业, 取得明显成效。在促进张掖市农民增收转型跨越发展的特色产业的实践中, 总结了设施葡萄可操作性强的创新技术, 供园林工作者在发展设施葡萄富民工程时作参考。

1 设施红提葡萄特色产业的优势资源

1.1 张掖市从2003年开始引进设施葡萄并试种成功

张掖市6县 (区) 43个乡镇种植设施栽培面积达480km2, 使设施红提葡萄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已取得良好效益。延后栽培的金张掖红提葡萄在当年12月至次年2月份可持续上市。2013年挂果面积580km2, 果品总产量达710万kg, 经济效益显著。

1.2 不断提升设施晚熟晚采金张掖红提葡萄品质

张掖市生产的设施金张掖红提葡萄果品具有最安全、最好吃、最好看, 成熟期适宜等特点。通过栽培区域的选择和温湿度的综合调控, 可将设施葡萄的生长发育期延长90~120d, 成熟期可控制在元旦到春节果品需求量最大的季节, 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

1.3 发展设施金张掖红提葡萄产业要不断充分地利用和节约生态自然资源

发展设施金张掖红提葡萄能充分节约士地、节约劳动力及工作量、节约水资源效果明显, 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设施葡萄大棚既可在现有耕地上建设, 也可在荒滩荒地上建设, 建成后一个劳动力可管理3座棚。设施葡萄大棚配套滴灌设施以后, 每667m2用水180m3, 可极大的促进生态节水能资源工程快速发展。

2 提升科技成果推广力

2.1 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张掖市实施“112”科技培训工程和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设施葡萄栽培生产过程科技培训工作, 推行定人、定责、定棚、集中技术力量攻坚。

2.2 全力推进葡萄标准化生产

在设施葡萄栽培生产过程中, 以设施延后栽培为主, 积极进行科技创新, 引进葡萄双调、果粒增大技术等2项专利技术, 组装配套美国奇宝、中国绿源贝和德国生产的有机专利产品碧护等6项专利产品。

2.3 推广葡萄生产可操作技术

一是每年在葡萄植株上喷施2次石硫合剂、3次碧护和4次波尔多液。

二是总结推广土壤配制技术。在定植葡萄时土壤构成为三分之一的细沙、三分之一的有机肥、三分之一的熟土, 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三是总结推广葡萄植株冷热空气交换强迫休眠技术, 可推迟葡萄发芽时间15d左右。

四是科学调控果品产量, 提高品质。实行标准化栽培的葡萄大棚, 当年建棚, 当年定植。标准的日光温室长70m、宽9.5m, 平均种植葡萄288株。第二年每株可挂果7穗, 每穗750g, 产量可达到1100kg, 每公斤售价16元, 单棚均收入1.7万元。第三年单棚产量1512kg, 单棚产值2.4万元, 促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葡萄产业走上致富道路。

3 创新开拓市场

张掖市葡萄协会成立以来, 已组建43个乡镇各类葡萄专业合作社。统一金张掖红提葡萄品牌, 统一质量标准, 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包装, 统一销售价格。为进一步提高金张掖红提葡萄的知名度, 通过召开设施金张掖红提葡萄发展研讨会和组织人员参加全国性的林果产品推介会, 邀请全国客商来张掖进行现场观摩及学术交流, 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来自宁波、徐州、成都、重庆、兰州、银川、深圳、北京、云南等13个省市的客商来购买金张掖红提葡萄, 产品供不应求。

4 加强科技创新技术

4.1 联合科技攻关

把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列入市科技重大专项, 组织国内外、省内外专家联合攻关, 重点解决当前葡萄设施建造、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4.2 实行分级培训

组建专家咨询组, 对市、县 (区) 两级技术骨干、重点企业, 示范点科技服务人员和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4.3 健全科技推广体系

在设施葡萄发展重点村, 优先在全市实施一村-名大学生计划, 对葡萄种植示范点和示范农户进行长年技术指导。

5 提高基地建设技术

5.1 基地集中连片

设施葡萄绿色有机栽培基地集中连片建设在北纬38°, 海拔1800~2400m的沿祁连山冷凉区集中。

5.2 提高生产质量

基地建设统一规划, 进行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开展设施葡萄绿色有机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 研究解决有机栽培技术、颗粒增大技术、保鲜贮藏技术等提高生产质量。

6 设施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6.1 设施葡萄栽培日光温室的建造技术

采取无立柱日光温室, 修土墙和砖灰结构墙体, 跨度8~9m, 高度以3.5~4.5m为宜;采光屋面坡度23°~25°;后屋面仰角40°~45°为宜;后屋面70~110cm;土墙厚度以冻土层厚度加30~40cm为宜;长度以60~70m为宜;温室座向为座北朝南, 太阳角偏西5°~10°。

6.2 苗木栽植技术

红提葡萄苗木栽植使用繁育的嫁接苗[1]或扦插苗[2], 栽植前用清水浸泡苗木8~12h[3], 剪去过长根系, 保留10~15cm。在整个栽植过程中, 随栽随取, 保持苗木湿润, 避免风吹日晒。在定植穴中间堆起5~8cm高的“头”型状, 堆踩实, 将苗木根系向四周舒展, 填土压实。并在株距间开10~15cm深的小沟, 浇小水覆膜, 保证土壤温度, 先生根后发芽, 这也是提高栽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6.3 新梢摘心管理技术

新稍抹芽, 可将双臂以下主干未结果的新稍全部抹除, 将卷须全部摘除。当定植苗木新梢长到30cm时, 设支柱引缚, 使其直立生长。新梢长到130cm时摘心, 副梢生长到50cm时摘心, 一般以摘心部位幼叶相当于正常叶片1/3处摘掉较为适宜。经过一次摘心, 树体就有7天的粗生长。期间, 对于生长期超过3个月的老叶和病叶摘除, 以免浪费养分。

6.4 果穗管理技术

对穗形不好的果穗进行修整, 剪去过长的副穗、穗尖的一部分, 使果穗紧凑, 穗形整齐美观, 提高果品外观及品质。修果穗可结合第一次疏果粒进行。疏除果穗中的畸形果、小果、病虫果, 以及较密挤的果粒。一般在花后2~4周在葡萄自然生理落果后进行1~2次。第一次在果粒纵径长0.3cm时进行, 第二次在果粒纵径长0.8cm时进行, 每穗留50~60粒为宜。

6.5 整形修剪技术

定植一年生苗的修剪方法最好在无叶休眠期进行冬剪, 修剪原则是50cm的臂上一定要保持2~3个结果蔓, 以后逐年替换。双臂平绑后, 一次副梢的粗度达到0.7cm可结果, 第5芽位置上部剪去。二年生以上苗, 主要采用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单枝冬剪时只留1个结果母枝短梢修剪, 萌芽后高位新梢果穗结果, 基部新梢不留果穗, 作为营养枝, 培养成下一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枝疏剪时, 营养枝短梢修剪作新的结果母枝, 每年重复进行更新。

6.6果实增大技术

在葡萄花序长7~10cm时, 使用奇宝0.5g/L、多收液30mm/L、必加7.5/Lmm混合剂, 处理花序为最佳时间。

6.7使用果实套袋技术

在果粒初着色直径1cm长时, 选择红提葡萄专用袋, 进行果穗套袋。果实套袋一般在葡萄开花后20d左右即生理落果后, 在果粒直径达到1cm到初着色时进行。此时, 正值高温季节, 为避免日烧和灼伤, 纸袋的下部两角的通风口要开大。除袋一般在采收前10~15d进行, 先将袋下部打开成灯罩状, 对果实进行锻炼, 3-5d后全部取除。在冬季光照充足, 果穗着色良好的, 可以不取袋, 保持果面良好的果粉, 带袋采收。

6.8病害防治技术

金张掖红提葡萄, 易感霜霉病、白粉病, 采用2+4+3的预防措施, 休眠期喷5~6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次, 以杀灭越冬病菌;生长期间7~10月, 每15d喷施200倍波尔多液共4次;花后10d、40d、90d喷施0.2m L/L生物助壮剂碧护3次。

6.9果实采收保鲜技术

采收时一只手托住果穗, 另一只手用圆头剪刀将果穗从贴近母枝处剪下。要轻拿轻放, 整修果穗, 剪除腐烂粒、病粒、不成熟粒、畸形粒, 再根据大小着色程度, 分等级包装。葡萄预冷后装袋保鲜技术、田间装袋保鲜技术、塑料大帐堆码保鲜技术。

参考文献

[1]段玉忠, 马力, 宗福生, 等.红地球葡萄嫩枝全光照喷雾扦插繁育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 2014, (01) :46-47.

[2]段玉忠.圆冠榆接穗蜡封保鲜嫁接[J].中国林业, 2010 (24) :54-55.

[3]王兴平.针阔叶大树在高寒干早区城镇生态绿化四季高效移栽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 2010 (03) :46-47.

金张掖红提葡萄论文 篇2

2果穗整形,开花前掐掉稳尖的1/3。疏去果穗基部1--2个大的分枝,使果穗丰满紧凑。

3疏粒,果实谢花10天左右,及时疏去座果不良的小粒。每个果穗保留60粒左右,可使每个果粒大小一致,着色均匀。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

4激素处理,谢花后15--20天,对经过疏粒的果穗进行膨大剂处理。可把膨大剂稀释100倍,用药液蘸果穗,每个果粒必须全部着药,一般可使果粒增大3一5克,效果十分明显。

5套袋,果粒在达到豆粒大小时(即花后20天左右),将经过膨大剂处理的果粒先喷一次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药液干后用自制的报纸袋,将果穗套上,摘果前历天去掉果袋,可避免果穗受到病虫的危害,可提高商品性。

浅析红提葡萄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篇3

1 灾害表现

1.1 冻害

轻者萌芽晚而不整齐, 枝蔓经剪截后重新抽梢长势良好;严重者枝蔓沤烂或干枯, 髓心变褐, 地上部整株死亡。主要集中在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清徐县等局部地区。

1.2 根腐病

萌芽后叶片从叶缘向内青干或枯焦, 严重者整株萎蔫。病蔓同方位须根干枯、主根发黑, 部分大根已产生新根。主要集中在尖草坪地区的汾河两岸, 死亡最严重。

1.3 抽条

萌芽时, 主蔓皱皮干缩, 侧蔓抽干枯死;生长初期新梢青干, 重者母蔓枯死, 主蔓基部重新发芽, 地上部分死亡。

2 死亡原因

2.1 气候因素

2009年冬季, 北部山区绝对低温-17.8℃, 接近葡萄主蔓致死温度-20℃, 低于葡萄芽的致死温度-17℃, 这是造成冻害的主要原因。2009年全年降水量多, 较常年高出35.8%, 且集中分布于7月—10月, 造成新梢后期旺长, 停止生长晚, 成熟差, 加之2010年春季气温回升早而快, 且多大风少雨干旱, 因而造成抽条现象普遍发生。

2.2 管理因素

调查发现, 管理不当与这次灾害发生密切相关。

2.2.1 用自根苗建园

自根苗抗病抗寒力明显不如嫁接苗, 如尖草坪和清徐西山地区均有发生。园内的死亡率均在37%以上。

2.2.2 出土较早

葡萄越冬出土时期在清明以前的死株较重, 清明以后出土的死株较轻。如尖草坪区芮城村李雷明葡萄园出土较其他园迟10 d, 同村其他的葡萄园发病死亡率为50%, 而此园仅10%。

2.2.3 树龄偏小树势偏弱

3龄以下的幼树发病较重, 4龄以上的树发病较轻, 树势偏弱或偏旺的较重, 生长中庸的则较轻。

2.2.4 土壤条件差

土壤干旱、贫瘠、板结、通气不良和前茬为苹果园的多发生根腐病。如清徐县马峪村的0.4 hm2葡萄园, 土壤贫瘠, 缺水、缺肥, 根腐病发病株率达27%, 同时, 尖草坪区杨家村前茬为苹果园的根腐病株率竟占到43%。

2.2.5 施肥修剪不当

凡重视有机肥和磷肥、钾肥的施入, 以及后期反复摘心的, 死亡较轻, 如北部的尖草坪区上薛村1 hm2葡萄园, 2009年4月株施尿素0.25 kg, 7月株施硫酸钾0.5 kg, 9月株施过磷酸钙0.5 kg及羊粪7.5 kg, 全年喷体积分数为0.5%的磷酸二氢钾3次, 无死亡发生。

3 对策

3.1 加强灾后管理

对已发生根腐病的葡萄园, 可于春季用“硫酸铜100倍液+免深耕400倍液”灌根, 每株用药液量15~50 kg, 发生冻害或抽条的, 要及时剪除地上干枯枝条, 并及时喷施体积分数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 加强肥水管理, 加快树势恢复, 增强树体抗性。

3.2 标准化建园

适地适栽, 对于寒冷的地区, 要慎重发展。就尖草坪区而言, 红提葡萄宜在旱腰带和平原灌区发展, 北部山区不宜大面积发展。并要选用抗寒、抗病砧木嫁接苗, 如贝达、北醇、公酿1号等砧木。尽量避免在重茬地建园, 栽植过果树的园地应轮作3~5年后方可重新建园。

3.3 规范管理

《红提葡萄种植技术》教案 篇4

教学时间: 2009、3、2 教学内容:

《红提葡萄种植技术》 教学目标:

通过观看《红提葡萄种植技术》视频,学习红提葡萄种植技术。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文件。

二、宣读资料

美国红堤:欧亚种,又名“红地球”,来源于美国加州的晚熟大粒品种。粒均重14~15克,最大达24克;果穗特大,平均穗重800克,最大达4000克。果皮呈鲜红色,果肉硬而脆可切成薄片,味香甜爽口,8月下旬成熟。栽后二年挂果,是目前售价极高的品种。

供苗:专用砧木嫁接苗。

美国红堤葡萄(又名红地球)系欧亚种,是美国高档名牌晚熟品种,树势强旺。果穗长圆锥形,其果特大,一般穗重800克,最大穗重2500克。粒重13-18克,最大22克,果皮中厚,果实鲜红诱人,有光泽,果粒圆形或卵圆形。果肉硬脆,可切成片,味甜爽口。有荔枝香味,品质极上。果刷粗而长、深入果肉,耐拉力强,不易脱粒,是耐贮运的名牌品种(正常窖藏可至次年4-6月),损耗低,好果率95%,9月底至10月初成熟,是当今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鲜食葡萄,其售价比其它品种葡萄高出6-8倍,可溶性固形物高,含有17%以上的葡萄糖和果糖,0.5%-1.5%的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0.15%-0.9%的蛋白质和丰富的钾、钙、钠、磷、锰等无机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并含有白藜芦醇,对人体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作用,如清除自由基、阻止血小板凝聚,防止人体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因此常吃红堤葡萄、饮葡萄酒可以防治贫血、肝炎、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预防糖尿病、抗癌等作用,栽后第2年始果,第3年株产16公斤,第5年亩(1亩=l/15公顷,下同)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高,营养价值也高,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脱贫致富种植水果业。

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适地适树、合理建园 1.选地 红堤葡萄适应性强,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排水良好的平地或坡地,pH 5.5-7.0,无霜期160天左右建园为宜。2.选址 地势较高,最好是坡地,向阳,通透,周围无较大建筑物遮拦,土壤偏旱,具有较好的水源浇灌条件。3.选果穗类型 红堤葡萄的果穗分为疏散型和密集型两种,要选择疏散型,这样果粒间隙大,减少发病率。4.株行距密度要小 可选择株距1.5米,行距2米,以提高通风透光性,减少发病因素。

二、设立支柱、合理修剪 1.设立支架 多主蔓扇型整形,及时用支架绑缚,要使葡萄早期丰产,第2年就有产量,当年必须用支架培养成壮苗。可用水泥桩及鸡爪竹竿做支柱,然后用铁丝高距0.33米左右横牵一排,从新梢长到20-30厘米时开始,在整个生长期进行波浪倾斜形绑梢,以缓和生长,一般须绑3-4次,绑时要做到新梢均匀排匀,不可交叉绑缚,最好用塑料绳8字形绑缚,必须牢固绳索。决不能让新梢在地任其生长,为使幼苗葡萄块速成形,可通过摘心的方法,促其副梢萌发。2.搞好冬剪 ①多主蔓扇形整形冬剪。剪除隐芽,结果主蔓留4-5芽短截,预备结果蔓留1-2芽短截。②小棚架整形。棚高1.5米,葡萄在棚下生长可防止日灼病的发生。③冬剪方法。第1年重剪,留1条长20厘米的母枝,第2年留1米长的主蔓,上面留3-5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留l-2个芽,第3年已布满棚面,这时留l.5-2米的主蔓,上留10-12个结果枝,其中一半结果,每个结果枝留2-3个芽剪截,达到结果枝率70%左右;另一半作营养枝和预备枝,留1-2芽重截。3.适时夏剪 ①绑蔓。把新梢固定在铁丝架上,分布均匀,合理地占用空间,充分利用光源增加受光面。②摘心。针对红堤葡萄叶片小的特点,花前5-7天对结果新梢摘心,果穗以上留8叶摘心,副梢二叶反复摘心,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除,有利于控制旺长,促进枝条成熟,叶片增厚转绿,提高光合效率。③掐尖整穗。按照营养枝结果枝比例为2:1的原则疏去花果枝上的花序,掐去穗尖,使穗形呈倒梯形,去除副穗,果粒较拥挤时疏去部分果粒,使幼果大小分明。留果形正、大小均匀、色泽绿的果实60-80粒较好。④除卷须。及时除卷须,减少营养消耗。⑤套袋。为减少虫害、鸟害,减轻日灼病的危害,避免药害的发生,使果面光洁、少污染,可选用牛皮纸专用袋,套袋前喷射杀菌剂1次,采摘前半个月破袋,以增强着色。

三、施足水肥、补施追肥 要坚持大肥,合理施氮,提高磷、钾比例。肥水的管理原则是: 1.施肥 整地时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生长季节每株追施尿素1-2公斤的,包括喷叶面肥,于萌芽前喷施3%硫酸锌,生长季节喷施0.3%的尿素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2.浇水 每次施肥后浇水1次,不要浇水过多,以免园内温度过大,增加发病率。3.喷矮壮素 果实始熟期喷矮壮素500×10-61-2次,相隔7-10天1次。

四、抓住时机防治病虫 1.病害 ①葡萄白腐病。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随时剪除发病部位,清除病源;重点加强喷药保护,发病始期第1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喷1次,共喷3-5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800倍液。②葡萄黑痘病(疮痂病)。要以预防为主,在发芽前喷铲除剂,0.5%五氯酚钠混合波美1度石硫合剂,或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生长季喷药保护,展叶后至果实着色前,每隔10-15天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1:0.5:200波尔多液,50%退菌特可湿粉800倍液。③葡萄炭疽病。葡萄浆果开始着色时进行第1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5次,在葡萄采收前前半个月停止喷药。药剂首选50%退菌特可湿粉800倍液或用代森锌500倍液。④霜霉病。晚秋收集病叶病果烧毁或深埋。发病始期第1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喷1次,连喷2-3次。首选1:0.7:200波尔多液,次选65%福美锌500倍液。2.虫害 ①葡萄透翅蛾。结合冬剪,剪除被害枝蔓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幼虫。虫期蔓叶用10%氯氰菊酯5000-7000倍消灭成虫。②葡萄短须螨。发芽前喷波美1度石硫合剂加硫酸铜200倍,生长季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

葡萄霜霉病

病原:真菌。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Berk.et Curl.)Berl.et Toni.,属鞭毛菌

分布:华北、华东地区发生普遍。除新疆、宁夏等干旱地区外,全国葡萄产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南方春季多雨地区尤为严重。温室种植更易发生。寄主:葡萄。欧亚种葡萄一般感病,美洲种和欧美杂交种抗病。

识别特征:主要危害叶,也危害嫩梢,在南方春季多雨地区还危害花序和幼果。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油渍状黄绿至淡黄色斑块,在叶片背面相对应的部位生出白霜样霉层。斑块逐渐扩大,病组织枯死,形成黄褐色或红褐色枯斑。病斑较多时,病叶变黄脱落。嫩梢偶发病,出现油渍状斑,潮湿时生出白霜样霉,病梢扭曲变形。葡萄发病严重时提早落叶,产量质量降低,花芽不饱满,枝蔓不充实甚至枯死。

发生特点:病原菌一般形成厚壁的卵孢子,在病残落叶中或遗落在土中越冬。来年,当温度达到11℃,遇雨,即可在水滴中萌发产生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随水飞溅传播,经气孔侵染叶。降雨是促进发病的主要因子。病菌发育和形成孢子及孢子萌发要求的温度较低。冷凉、多雨、多雾露、潮湿的天气有利于葡萄霜霉病发生,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发病时期有相当差异。在北京地区,常年从6月上中旬开始侵染,在葡萄生长期发生多次侵染,田间病害蔓延迅速,3—4周内即可使大部叶片发病。降雨早、降雨频繁、雨量大的年份和草荒重、枝叶过密、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①开花前结合防治黑痘病喷施波尔多液等杀菌剂保护前期叶子。②从田间零星出现病斑时,在北京地区从6月10—15日,开始喷施对霜霉病有特效的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7月10—15日再喷施1次,即可基本控制危害。为延缓出现抗药性问题,以上药剂要隔年轮换使用。也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施1∶0.5∶240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葡萄炭疽病

病原:真菌。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属子囊菌。分布:华北地区有些年份发生较重。中部和南方葡萄产区普遍发生。寄主:葡萄及其他多种果树。

识别特征:在北方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穗轴、叶、叶柄和新梢。果实一般在着色后、接近成熟时开始发病,果面出现淡褐至紫色斑点,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逐渐扩大,变褐至黑褐色,略凹陷,果肉腐烂,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出现粉红色黏稠点状物,排列成同心轮纹状。病斑可蔓延到半个到整个果粒,腐烂果粒易脱落。穗轴、叶柄、新梢被害,发生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凹陷,椭圆至不规则短条状,天气潮湿时也出现粉红色黏稠状点状物。穗梗受害严重时影响果穗发育,果粒干缩,叶片受害多在叶缘发生近圆形斑。通常形成盘状无性繁殖结构,产生长椭圆形或圆筒状、无色、单细胞孢子。

发生特点:炭疽病菌侵染果实有潜伏侵染现象,侵入后在幼果期不发病,到果实着色时才陆续出现症状。病菌主要在1年生枝蔓表层组织和叶痕、节部越冬,存留在架面的枯枝、病果也是残留越冬病菌的场所,到来年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在幼果期侵染果穗和枝梢。病菌发育和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温度,高温多雨地区、高温年份发病较重。低温窝风、修剪不及时、草荒、排水不良的果园受害严重。晚熟品种一般发病较多,巨峰、龙眼、黑奥林等均感病。

防治措施:①休眠期清园,清除病枯枝和病果穗。②历年发病严重的葡萄园,发芽前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铲除枝上潜伏越冬病菌。③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喷药预防侵染,每间隔15天喷施1次1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5∶240式波尔多液等杀菌剂。④及时绑蔓、打副梢和锄草,增进通风透光,降低园中湿度。

葡萄黑痘病

病原:真菌。痂囊腔菌Elsinoe ampelina(de Bary)Shear,属子囊菌。无性态为葡萄痂圆孢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属半知菌。

分布:除新疆、宁夏等干旱地区外,全国葡萄产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寄主:葡萄。欧亚种葡萄一般感病,美洲种和欧美杂交种抗病。

识别特征:黑痘病侵害葡萄地上部所有绿色部分,主要危害嫩叶、新梢和幼果。嫩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红褐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褪绿晕圈,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白色,四周暗褐或暗紫色,后期常穿孔;叶脉发生长圆形凹陷斑,叶片长大后扭曲变形。新梢被害,病斑长圆形,暗褐色,后期呈灰黑色,边缘紫褐色,中间凹陷开裂,发病严重时病斑融合,上段枯死。幼果受害发生深褐色斑点,渐扩大形成圆形病斑,中间灰白色,四周深褐或紫褐色。病变局限于表层,后期病斑木栓化,龟裂。病果粒不能长大,味酸,不堪食用。果粒着色很少再发生黑痘病。叶柄、卷须也常发病,形成长圆形紫褐色凹陷斑。病部形成垫状分生孢子盘,产生椭圆形或卵圆形无色单细胞孢子,空气潮湿时隐约可见黏性乳白色小点,即病菌产生的孢子团。

发生特点:病菌在病枝蔓、叶痕和病叶中越冬,来年葡萄萌芽展叶时遇春雨潮湿条件即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侵染嫩叶和嫩梢。春季葡萄生长迅速,不断发出幼嫩梢,病菌陆续发生侵染,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达发病高峰。7月,枝叶生长趋缓,果实长大着色,病势减弱。多雨有利于病菌传播侵染,打副梢不及时,枝叶茂盛,园中潮湿,则发病较重。龙眼、玫瑰香等感病,巨峰、先锋等发病较轻。

防治措施:①秋后清园,春季出土上架前剥老皮;上架后发芽前喷施0.3%五氯酚钠和波美3度石硫合剂混合液,铲除越冬病菌。先将五氯酚钠溶化在水中,再慢慢加入石硫合剂原液,搅拌均匀,不可将混合顺序颠倒。②生长期喷药。在新梢长至15cm左右、开花前、落花70%和落花半月后,喷施 1∶0.5∶240式波尔多液或

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

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

葡萄透翅蛾Parathrene regalis Butler

分布: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吉林、四川、贵州;朝鲜、日本。寄主:葡萄、野葡萄等植物。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8—20mm,翅展32—36mm,全体黑褐色。头部、颈部、后胸两侧、下唇须第3节与腹部各环节橙黄色,前翅前缘、外缘及翅脉黑色,后翅半透明。雄蛾腹末端左右有长毛丛一束。卵扁平椭圆形,长径约1.1mm。紫褐或红褐色。幼虫共5龄,老熟体长约3.8mm左右,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白色,老熟时紫红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字形纹,前方色淡。蛹体长约18mm左右,红褐色,腹背第2—6节具刺2行,第7—8节背面具刺一行,末节腹面具刺一行。

生物学特性:此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于葡萄枝蔓中越冬。次春越冬幼虫于被害处的内侧咬一圆形羽化孔,然后作蛹室于内化蛹。蛹期25天左右,化蛹期与发蛾期常因地区和寄主不同而异,贵州的花溪等地区的始蛹期与始蛾期分别与葡萄抽芽、开花相吻合;河南、山东、辽宁、河北等地5月上旬为始蛹期,6月初为始蛾期。成虫行动敏捷,飞翔力强,有趋光性,雌雄性比为1∶1,雌蛾羽化当日即可交尾,次日开始产卵,产卵期1—2天,卵散产于葡萄嫩茎、叶柄及叶脉处,单雌平均卵量为45粒,卵期10天左右。初孵幼虫多由葡萄叶柄基部及叶节处蛀入嫩茎,然后向下蛀食,蛀孔外常堆有虫粪。较嫩枝受害后常肿胀膨大,老枝受害则多枯死,主枝受害后造成大量落果。幼虫可转害1—2次,以7—8月危害最厉害。危害至10月以后于被害枝内越冬。

防治措施:①结合冬季修剪,除掉被害枝蔓,集中烧毁;6—8月大枝受害可直接蛀入50%敌敌畏500倍液,然后将蛀孔用泥封闭。②成虫期可利用葡萄透翅蛾性信息素反3,顺13——十八碳二烯醇诱蛾防治。

葡萄根瘤蚜Viteus vitifolii(Fitch)

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北美各国,欧洲许多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津巴布韦、南非、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日本、朝鲜、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均有分布。山东有分布。

寄主:葡萄属植物,识别特征:因为害部位的不同,分叶瘿型和根瘤型、在少数葡萄品种上两种类型都有,而多数栽培葡萄品种只有根瘤型。葡萄叶被害因受刺激而长出虫瘿,在虫瘿内取食和繁殖,因而叶片被破坏。根被寄生后则局部肿胀成瘤,皮层逐渐绽裂,终至局部溃烂,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在原产地寄生于野生葡萄上,因野生葡萄有抗虫性,为害不明显,而在栽培品种上则为害严重。根瘤型成虫无翅,体卵圆形,污黄或鲜黄色,无腹管,体长1.2—1.5mm,宽0.75mm。体背各节有灰黑色瘤,头部4个,各胸节6个,各腹节4个。眼红色,由3个小眼组成。触角3节,第三节最长,其端部有一圆形或椭圆形感觉圈,末端有刺毛3根。卵淡黄至黄色,有光泽,长椭圆形,长0.3mm,宽0.15mm。若虫共分4龄。叶瘿型成虫体背无黑色瘤,体表有细微凹凸皱纹,背部隆起近圆形,触角末端有刺毛5根。有翅产性蚜成虫体长0.9mm,宽0.45mm,长椭圆形,体前宽后窄,翅平叠于体背。触角第三节有感觉圈两个,一在基部,近圆形;另一在端部,长圆形。前翅前缘有长形翅痣,缺第一径脉,径分脉形成翅痣的内缘,有中脉、肘脉和臀脉3根斜脉;后翅仅有径分脉。有性雌成虫体长0.38mm,宽0.16mm,无口器、无翅,体黄褐色。有性雄成虫外生殖器乳头状突出于腹末端。有性蚜所产大卵孵出雌蚜,小卵孵出雄蚜。只有在美洲野生葡萄、美洲系葡萄品种或用美洲系葡萄作砧木的欧洲系葡萄品种上才有完整的发育循环;在欧洲系品种上生活周期不完整,只有根瘤型,而无叶瘿型。根瘤型每年发生5—8代,叶瘿型7—8代,主要以根瘤型成虫在较深根际越冬,间或以有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平时,主要以孤雌生殖产无性卵,仅在秋末才行两性生殖。若虫和有性蚜借风力、雨水和水流等传播,有翅成虫在产卵飞翔时借风力传播,苗木,插条、砧木、尤其是带根的成苗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上一篇:超女下一篇:标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