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才

2024-07-04

专才(精选9篇)

专才 篇1

摘要:理财规划是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是针对客户整个人生而不是某个阶段的规划, 包括个人每个阶段的资产, 现金流量的预算和管理, 个人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 投资目标的确立和实现, 职业生涯规划, 子女教育及教育规划、居住规划, 退休计划, 个人财务规划以及遗产规划等等各个方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理财规划师, 就得成为“全才+专才”型的人才。

理财规划是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是针对客户整个人生而不是某个阶段的规划, 包括个人每个阶段的资产, 现金流量的预算和管理, 个人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 投资目标的确立和实现, 职业生涯规划, 子女教育及教育规划、居住规划, 退休计划, 个人财务规划以及遗产规划等等各个方面。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理财规划师, 就得成为“全才+专才”型的人才。

首先, 从事个人金融理财工作的从业人员应该是受过严格的培训, 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其次, 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理财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 还要熟悉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等金融业务领域。此外, 据专门从事CFP注册理财规划师培训的毛丹平博士介绍, CFP在从业中还扮演着很多角色:他既是营销师, 要善于和他人沟通, 又应是分析师, 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客户的财务问题;既是顾问, 能够为客户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又应是客户的朋友, 帮助客户在财务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人生目标。

理财规划师并没有男女的限制。女性有着细心、谨慎、更不容易出差错、更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感、能为客户提供更为细致耐心的服务的优点。不过, 这个职业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职业, 所以也需要女性锻炼自己的逻辑和分析能力。在面对市场动荡的时候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 才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如鱼得水。

据了解, 目前, 我国理财师分为两个等级, 分别是理财规划师和高级理财规划师两类。他们必须掌握9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分别是经济学、消费支出、保险学、投资学、货币金融学、实业投资学、税收、财务会计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后, 理财师可以从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设专业的理财公司, 二是成为专业的理财师培训人员, 三是在金融机构中从事理财服务。其中又以开设独立的理财公司对人才的要求最高。

人才培训迫在眉睫

内地居民对个人投资理财专业化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 同整个金融服务业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严重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上海为例,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个人金融理财业务在硬件上落后5年左右, 在管理经验、营销策略、风险管理以及业务规范上落后10年以上。而且, 理财规划只能是一对一的量身订做, 这也造成了理财策划师的缺口。所以, 培养出一批精通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专业个人理财顾问, 已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 最具权威性的理财规划认证项目是注册理财规划师, 简称CFP。在国外, 只有获得CFP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个人理财业务。CFP证书是理财师标准理事会 (FPSC, Financial Planners Standards Council) 授予的。只有那些达到标准并被授予CFP执照的人, 才可使用CFP作为自己的专业职衔。业内人士介绍, 欲取得注册财务策划师 (CFP) 资格, 必须具备4“E”, 即教育 (Education) 、考试 (Examination) 、经验 (Experience) 、操守 (Ethics) 。

第一个“E” (教育) :指学员需通过指定的财务策划师基本课程教育。作为财务策划师, 必须具备跨行业的知识, 即包括财务策划、投资、保险、税务、退休计划和员工福利等, 而且需要对国际和本国的法律法规都必须比较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第二个“E” (考试) :除注册会计师 (CPA) 、特许财务分析师 (CFA) 等专业证书持有人, 商学、经济学、管理学博士, 以及执业律师可以直接报考外, 所有学员必须通过课程教育才能报考财务策划师资格考试。

第三个“E” (经验) :通过上面的财务策划知识考评, 结合教育与第三个“E” (经验) , 才可以确保财务策划师具备适合的专业能力。在经验方面, 国际财务策划师理事会要求申请人最少有三年的相关工作经验, 无大学学位者则要六年以上。

第四个“E” (操守) :证书申请人同意遵守第四个“E” (操守) 的规定和要求, 便可申请成为财务策划师。但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财务策划的知识和专业能力产生新的要求, 所以为了保证财务策划师的持续胜任能力, 财务策划师还必须按照持续进修制度接受后续教育。

CFP资格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财务策划基础 (Foundation of Financial Planning) 、保险学 (Insurance) 、投资学 (Investments) 、税务策划 (Tax Pl a n n i n g) 、退休计划和员工福利 (Retirement Plans&Employee Benefits) 、高级财务策划 (Advanced Financial Planning) , 学员必须完成以上各科的培训及通过各科的内部考试, 才可应考财务策划师资格考试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

专才 篇2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古有华山论剑,江湖豪侠争斗,今有社会竞争,通才专才一比高下。今天,我方观点是:通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首先,让我们明晰几个概念:通才是指通晓多种学科领域内的知识、能力,并在其范围内做出有创建的人才。专才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精深造诣,并取得相当成就的人。这里大家需要对专才与通才掌握知识的程度有所区别,比如说一个物理学家会运用数学知识支持他的物理演算,如果数学仅仅是他做物理研究的基础,这样的人就只能说是专才,如果这个物理学家的数学成就远远超过了只是作为物理研究的基础水平,并在数学方面也有一定建树,那么我们就称他为一个通才。

再看这个辩题,虽然通才专才都是人才,但我们不能拿一个很高层次的专才和一个低层次的通才比,再者,既然今天讨论的是社会竞争,那通才与专才的比较就不能局限在一个专业领域内,而应该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比较,例如,我们就不能拿一个普通人和一个专攻医学的人比较谁更合适做医生这项工作,这种比较是不在我们今天讨论范围内的。

现实生活明确告诉我们,当今社会有这样一个大趋势,一方面,各种学科的交叉领域所产生的新型职业越来越多,这些职业占据着社会大部分资源,如计量经济师、物流从业人员等,而恰恰这些职业是一个专才胜任不了的,这些职业要求人们有多种领域的知识并达到一定水平,能融汇起来达到一个新的整合程度,这也不仅仅是几个专业知识的简单累加,所以也不是几个专才就可以代替这个通才完成这项工作的,另一方面,社会上正消亡淘汰的大多是单一工种。那么,社会更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就很明显了,社会更需要的是通才!今天,我们比较谁更适应社会竞争的标准是谁更具有竞争力,而通才较专才相比优势有三:第一,思维开阔性更强,面对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专才主要靠一门专业知识来解决,而通才的选择面就宽得多,很容易便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第二,适应突发情况的能力比专才强。当今社会,失业率有所上升,当一个人下岗失业,那么是通才还是专才更容易另劈天地?显然,是通才!他的完善的知识架构决定了他适合更多岗位。第三,融会贯通的能力比专才强。现在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提倡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一个通才更具能力将各领域知识整合起来发挥创新作用。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社会大环境下,我方观点认为:通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谢谢!

反方一辩: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方的观点是;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所谓通才和专才《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中有注解通才是有较广博的知识,兼有多种才能的人才;而专才是指在较广博知识基础的平台上,在某个专业领域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较熟练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根据两者的定义来看,通在于博,专在于精。

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社会在不断的竞争中得到发展,科学技术亦是如此。因而,要在竞争中取胜,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而在这一点上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专才而非通才。从人力车到汽车,到火车,到飞机,到航天飞船;从石刻到活版印刷,到铅字印刷,到电脑输入,到无纸化办公等等等等。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切都靠掌握专门科学技术的专才才能做到。由此来看,专才在推动社会发展所起作用更大,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第二、所谓社会竞争,它包括人才的就业、重要岗位的选择与被选择,也包括人才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的大小和人才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等。综合衡量多方面,专才比通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第三、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细化,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因而对人才的要求也更趋于专业化,通才是一个横向的发展变化过程,而专才是指纵向发展,即在一个广知识基础上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为一个能创造更大价值的人才,就竞争这一角度,专才比通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谢谢!

攻辩阶段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一辩已经说了要有创建的才叫人才,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没有创建的就不叫人才吗?

正方二辩:人才,今天我们定义人才,当然就是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如果今天一个人,他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又如何论证他是一个人才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如果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算不算人才?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当然这个时候我们都是大学生,我们不能这么说,我们一定就可以成为一个人才,我们要在社会上进行历练吗!我们有很多大学生,他历练的不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样的大学生你也能说他是人才吗?

反方二辩:那对方辩友也就是说大学里面不是培养人才的,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学里面出来的有的可以成为人才,有的误入歧途了,我们就说他不能成为人才。

反方二辩:对方一辩说了,高层次的专才不能和低层次的通才比较,高层次的专才就不是专才,低层次的通才就不是通才了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高层次的专才当然是专才,低层次的通才当然也是通才!通过比较对象你就会发现了,今天我们当然要看,高层次的要和高层次的去比,低层次的要和低层次去比,这样的比较,我们才能看出那个更适应社会竞争嘛!

反方二辩:那我请问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对方辩友,湘大有几个本科专业呢?

正方二辩:不好意思,我不晓得湘大有几个本科专业,但我知道湘大一共有21个院系。

反方二辩:为什么湘大不只设一个通才专业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把通才专业在各学科的这样一种知识的架构,仅仅用一个专业就能区分专才和通才吗?对方辩友也许太片面了吧。

反方二辩:对反辩友无异于绕道而行,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大学里面的专业设置它是为了交叉学科互相这样的融合,并不一定是这个专业出来的就是这个专业的专才,这点希望对方辩友从头到尾,包括整场辩论赛,你们都要明晰!谢谢!

正方二辩:请问对方辩友,您知道场上主席是什么专业的吗?

反方二辩:场上主席,她并不是语言专家,他虽然爱好语言,但她并不是语言专家。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你不用那么贫,我问的没有那么深。我的下一个问题:您知道,作为一个优秀的辩论赛场的主席,她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吗?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人才他是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的,主席她肯定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她才能够当主席。但是我已经说了她不是一个语言专家,她今天当了主席,也许他下一场还要当主席,但她不是一个语言专家!

正方二辩:我刚才的问题是什么?

反方二辩:你的问题?

正方二辩:对啊,我刚才的问题是她需要具备哪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方辩友能够正面回答!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难道她就只能具备自己的专业知识?其他的知识,就连吃饭她都不能会了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说得很好,她不能只具备自己的专业知识,要做一个好的主席,还要具备很多知识,那她是一个通才,而不是专才了!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你知道公务员考试要考哪两门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本人才疏学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本人不知。

反方二辩:好我告诉你它考的是 和,请问这两门是专还是通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为什么只是考一门专业,他考的只是一个公务员,不是市长兼省长或者兼主席呢?对方辩友,似乎问问题的时间过得太早了,再则我的声音一去无回,此时也只有无声胜有声了。

主席:感激双方辩手呢及场下的观众把目光投向了我,第一轮攻辩下来呢,双方似乎都

下面进入第二轮,还是从反方开始。

反方二辩:请问对方辩友《中国教育法》的第5条内容是什么?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我不知道。因为我本人不是学法律的,我本身是学通讯工程的,但是我为了这次辩论赛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所以我的知识结构也非常的广博,为成为一个通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鲁迅先生说读书要宁精勿杂,宁专勿多,请问你作何解释。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不要拿一句名人名言来为难我方!我方也有很多的名人名言待会再逐一告诉你。鲁迅先生先是在仙台从医,从医之后他发现中国人更需要拯救的是思想,所以他回国,弃医从文这样的人就是一个通才,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

反方二辩:谢谢对方辩友,你也说了,鲁迅他会一点医学,那他为什么不是因为医学而出名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鲁迅他仅仅是会一点点医学吗?

反方二辩:既然他会那么多医学,他还不是没有维持下去,那不是正好说明一个专才的重要性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我们说社会上只有文学这样一种职业吗?我一个通才型的人才如果在文学上找不到工作的话,我可以转去从医,我如果在通讯工程找不到工作的话,以后如果有辩论赛,我也可以答的嘛。这样的话我们的视野会越宽,这样更有利于适合会上竞争。

反方二辩:那人才招聘会上,各个招聘岗位都说,要相信专业人才,你做何解释呢?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又犯了一次错误,一定专业就等于专才吗,我们知道学工理的要求学习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历史、外国历史,那么学英语的以后可以去做什么?去做导游,去做翻译,去做教书育人的老师,像这样的人显然是按通才的模式培养的嘛!

正方二辩:终于听懂对方辩友的意思了,他们是说学了多个专业就是通才,那么小学生学了语文、数学、自然就叫通才吗?对方辩友,我方二辩开始已经清楚地告诉你了,一个大学生出去以后他不一定就是才啊!

主持人:对不起,时间到。有请正方提问:

正方二辩:请问您好,今天你们院专业的设置是不是为了让你们更适应社会竞争呢?

反方四辩:那我就请问各位同学我们院为什么要受专业的限制 ?

正方二辩:攻辩还没开始,您还不能反攻,请回答你们院专业的设置是不是为了让你们更适应社会竞争。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您刚才也说了,所谓通才就是各个领域的交叉融合,这里刚好有一个社会学与工程学的交叉融合,就剩下第三个学科生物工程学,这又作何解释,难道生物工程学又是通才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不要在浪费时间了,请麻烦回答我的问题。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问到我们学院的专业设置,那我就想了,为什么我们学院为何只设置一个专业——通才专业呢?

正方二辩:请问你了解你们院专业的设置吗?

反方四辩:我不了解专业设置,但我清楚我专业的设置。

正方二辩:我了解贵院有一个叫商务英语的专业,你们知道这个专业学什么,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吗?

反方四辩: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一专多能,这就说明专不等于能,就像刚才对方辩友所举出的,比方说我们的主席,她是学文学的,确实文学是她的主攻专业,但是我们的主席除了文学之外还有很多技能,比方说吃饭,那么又可以说她是吃饭通才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这个问题还是由我自己来说吧,这个专业需要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专业英语、电子商务,您认为这样的是专才还是通才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怎么就听不明白了,我已说过有一说法叫一专多能,他学这么多只是增加他的专、他的能,而最终是为了让他的专更专。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那你们通常的立论是为了告诉我们说专业等于专才,对吗?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您刚才也说了各个学科的交叉设置通才就等于全才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还是回答了,好,我的问题问完了,谢谢。

反方四辩:而且对方一辩刚才也说了现在社会就是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而现在社会是这样的吗?不是的,现在社会是用最少的人做最好的事,不是多,而是好。专才,多一个专才,他必定专长于某一方面的知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种技能也越来越强,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说是,学海无边……谢谢各位!

陈词阶段

主席:果然精彩,看来我们的话筒也不甘示弱,恢复了正常。让我们稍微缓和一下,进入攻辩小结阶段,首先有请反方同学,时间两分钟,一分半时哨声提示,有请: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谢谢对方辩友的精彩回答,其实不精彩。虽然对方辩友对我的问题是聪耳不闻,但我们还是要进入这个环节,因为时间流程。不难发现对方辩友喜欢舍近求远,对湘大的众多专业视而不见。对方辩友对我的问题总是不愿正面回答。那我只能告诉你,在这人才社会,浪潮滚滚,只有站在风口浪尖,方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要想鹤立鸡群,必须要有过人之处。在这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样样皆能,样样平庸之人。在特长明显的专才面前黯然失色。通才往往是随波逐流,而专才却能成为真正的弄潮儿,山高人为峰,术业有专攻。如果人才没有了主攻方向,犹如在黑夜中失去了光明,辗转反侧,有心攻关,而无力攻破。

在政界胡锦涛主席位高权重;在商界吴敬连先生首屈一指;短跑跨栏刘翔第一;手枪射击杜丽最棒。艺不在多,能精就行,唯学能博,唯专能精。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学而不专,杂而不精,尤是如此,若在科技文化面前浅尝辄止,那只能伤其皮肉,却难以断其筋骨,唯有毕其功于一役,方能处于不败之地。社会在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得以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更好,必须创新。没有精尖的知识,何来创新,相互比较。通才诚宝贵,专才价更高,所以专才更能适应社会的竞争。

主席:谢谢陈任军同学,接下来有请正方。

正方二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您说我方没回答,不是您说了算,而是由我们的评委和观众说了算,有没有回答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一专多能,这方面明显偷换概念。一专多能的意思一个专业出来的人具备多种技能,正好论证我方观点。今天就算是学一个专业的人,同样也可以是一个通才。好,让我们回顾一下盘问阶段。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场上主席的。其实刚刚在台下,我们和主席有聊过,主席跟我们说今天要做好的辩论赛主席,真的很难,因为她不但要有很好的口才,很好的协调能力,还要会控制场下观众的情绪,并且为了准备她的开场白,还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更何况她自己的专业本来就是新闻嘛。那么,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人就是通才,显然更适应社会竞争。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贵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对方辩友从头到尾不回答我的问题。没有关系嘛,你们告诉我是否专业就是等于专长呢?如果专业可以等同于专长,大家想一想,难道我学的是通信工程的专业,我就只能做通信专业的专才吗?不管我现在多努力,多刻苦,都不能成为一个通才吗?这样的逻辑,对方辩友您觉得能成立吗?因此我们说,一个专业同样能培养出通才。

接着我们说到社会竞争,对方辩友在跟我们比较谁更适应社会竞争的时候犯下了一个明显的错误。他们比较的是,通才和专才谁更专,谁更专,谁才能适应社会竞争。这样的比较合理吗?当然不是。正确的比较应该是拿专才的“专”和通才的“通”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才能正确地推导出谁更适应社会的竞争。通才的适应性就是在于其顽固的知识架构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当今社会就是最需要这样的人。今年我大四,我很清楚,当我出去找工作的时候,所有的老总都不仅仅问我对一门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而问我外语学得怎么样啊,对市场营销了解多少啊,对法律又了解多少?这个时候我才知道,社会需要的就是一个通才,因此,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通才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辩环节

主席:感激双方辩手,不管是通才还是专才,我都是人才了(笑)。双方一定是意犹未尽,下面进入对辩阶段。这是本场比赛的一个小高潮。该阶段要求双方三辩站立并且独立完成,时间为两分钟,一分三十秒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到哨声提示两声,首先有请正方。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你好,我想请问你一个例子:请问比尔盖茨他是一个通才还是一个专才?

反方三辩:我想告诉对方辩友的是他既是一个通才也是一个专才,但是他是以专取长。

正方三辩:那我很疑惑,对方辩友,比尔盖茨他既是一个通才也是一个专才,我只问他到底是一个通才还是一个专才呢?显然对方辩友对比尔盖茨并不了解。那么我换一个也许你能了解的东西来问你,对方辩友,您知道经算师这个行业吗?

反方三辩:非常了解!

正方三辩:好。请问您知道经算师需要懂得多少学科才能成功胜任这个行业吗?

反方三辩:那我想告诉你,经算师是以什么见长?算!

正方三辩:如果对方辩友经算师他仅仅是算,那他为什么不叫算术师呢?显然,经算师他明显知道要如何算,要知道经济,要知道如何去用,如何在经济中来算,这又是一个通才。对方辩友对经算这个行业还是不了解。请大家看对方辩友是个专才,所以今天在辩论场上如此狼狈啊。(大笑)

反方三辩:我想似乎已经模糊了专才作为基础,基础上的一个模糊概念。我们所说的专才是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作为保障的一个专业人才。

正方三辩:哦,由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然后在一个方面很专很精。那么我想请问,你今天又要把我们的通才定义为什么都懂一点点,那不是通才那是“万金游”,那不是人才。(笑)今天我们的通才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请注意这个一定。而你们所说的专才只能在单一的领域有很高深的造诣。

反方三辩:我在单一的领域有高深的造诣我就不能在其它方面就一点也不能了吗?对方辩友是否已经看低了我们的专才。正方三辩:您在其他方面还有造诣的话又在一个方面也有造诣,那么您让大家说这是“通才还是“专”。

反方三辩:那照您这样理解的话,今天的辨题就不是辩通才和专才,而是说我一和二和三的一个辨题的,今天的辩论也就无意义了。(掌声)

正方三辩:今天的辩论是辨专才和通才谁更适应社会竞争,而对方辩友连专和通才的定义都没有搞懂,如何辩论谁更适应社会竞争?那么我再想问您一个例子,湖南省邮电局局长张向全他是在湘潭大学完成了对通信电子方面专业的学习,然后在湖南大学完成了对工商管理系的学习,请问他是一个专才还是一个通才。请不要再告诉我他又是专才又是通才了。

反方三辩:我想对方辩友似乎模糊了一个焦点,我们说的专才是又广博的知识基础作为平台的专才,通才是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的通才。那么,照你那样说,我懂得英语我又懂得商务我就只能算是一个通才了吗?我是对外贸易的专才啊!(掌声)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显然您又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专业不等于专才。

反方三辩:但是我是对外贸易的专门人才。(掌声)

正方三辩:专业等于专才,专才又等于专门人才。那好,今天对方辩友我跟您说什么你都会说有一个专门人才。那好,我想请问您一下国家领导人美国总统布什,您不要说是治理国家的专门人才啊!(笑)他是通才还是专才?

反方三辩:那我想问你他是以他治理国家的这一优势闻名全世界还是以他作为一个语言或是外交的一个专才呢?

正方三辩:你又要告诉我他是治理国家的专才吗?

反方三辩:我想对方不管是问美国总统还是比尔盖茨,我想不管是他在哪个方面有所涉猎他只能算是一门能。而专者必然能够多能,能者并不等于专哪!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两位的妙语连珠,但是还是让人觉得不够过瘾,那么让我们进入比赛的下一环节:大家期待以久的自由辩论阶段。该阶段的规则是,双方自由发言,时间为5分钟,4分30秒哨声提示一声,时间到,哨声提示两声。请注意,双方必须交替发言。相信双方都已经蓄势待发,首先有请正方发言。

双主体,三合一,共育专才 篇3

一、实施背景

河源市地处广东粤北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全力以赴推动加快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全市经济稳中有进,2014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名取得“两金两银”的佳绩。

随着职教集团化办学正在全国各省市展开,职教集团办学模式有利于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平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集聚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展。为此我校自2010年开始,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职教集团化办学。

二、主要目标

成立多元化办学集团职业教育集团,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为目标,提升区域集团化办学优势,体现职教合作特色。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整合资源、壮大力量,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集聚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展。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充分发挥企业作用,以校企双主体,三合一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于当地企业,助力经济发展。

三、实施过程:

(一)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实现组织衔接。

1. 组建职教集团

在河源市教育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以河源理工学校为龙头,以上联高职院校、横连行业企业、下接初级中学为链条,共同构建河源理工学校职教集团。集团创建于2010年12月,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初级中学共同参与,“三位一体”的职教集团,目前有65家企业、130所初级中学、5所高职院校。职教集团各个成员单位本着“平等自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目标,共同推进集团发展,集团以“自愿参与、成员平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原则。

2. 完善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

为了完善集团内组织架构,邀请河源初级中学、省内外职业院校、省内外有关行业协会以及在珠三角地区和河源地区落户的相关企业加盟,组成河源理工学校职教集团的核心层,成立集团理事会。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等若干专门工作机构。通过举办研讨会共商招生改革、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取得成效。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形成集团办学长效机制。

(二)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共建,实现基地衔接。

推行校企合作,积极与企业共同建成一批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的车间厂房,创设数字仿真、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校企共建、企业捐赠或赞助等形式,各企业先后投资将达到800多万元。与学校在校内共建汽车维修中心、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室实训室,跟航嘉(河源)工业园创建校办工厂、惠州海格科技校内手机维修实训中心和SMT一体化生产线等。

充分利用集团内职业院校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实现集团校校共享、校企共享。目前已建成校外实训基地46个,校企共建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实训场室36个。校内外基地共建共享,为校企双主体,实现校企三合一培养人才模式提供了基础。

(三)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衔接。

职教集团办学过程中,为整合资源,匹配资源,积极探索集团内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河源理工职教集团信息化平台,为此建立河源理工职教集团网站。宣传职教集团成员企业的产品、文化、发布企业的用工信息,宣传成员单位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学生风采,发布集团招生及毕业生就业等信息;同时也将初级中、大中专院校、企业整合在职教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更好的整合资源。

(四)通过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实现生源衔接。

1. 内部资源共享,解决我校招生问题

集团内初级中学成员学校有130所,学校在集团作用下招生工作连年呈上升,建设前学校招生人数每年1500多人,建设后学校每年招生人数达2500多人以上,目前学校学历教育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多人。

2. 完善中高职贯通,解决我校学生升学问题

学校与各职业院校联合办学,通过3+证书、对口自主单招、三二分段、函授大专等方式,实行中高职对接,为毕业生升学、提升学历搭建广泛的平台。目前,每年200多人参加3+证书高考,录取率达95%;每年250多人参加对口自主单招,录取率达96%;每年1500多人报读成人函授大专,录取率90%。

(五)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过程衔接。

1. 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

校企无缝对接,合办企业特色班,针对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人才。学校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中兴专班,设有电子、计算机、旅游、物流等专业。先后与16家企业合作,在15个专业创建企业专班。

订单式培养人才,校企开展协同攻关,共享知识产权,与企业管理人员、能工巧匠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参与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和教学授课,共同参与考核评价学生。企业专班引进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企业的岗位需求与教学标准的对接。突出了企业在教学中主体地位,达到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人才。

2. 工学结合,探索“三合一”模式

学校以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面向支柱产业,开展校企合作,与西可通讯、航嘉、海格科技等50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探索“三合一”模式(即一年级见习一周,二年级生产实习一个月,三年级顶岗实习一年)。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实践环节,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解决了过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六)通过集团成员师资共育,实现团队衔接。

建立集团师资合作交流常态机制,建立集团共享的“兼职教师备选人才库”,职业院校积极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行业人员及能工巧匠到学校从事兼职教学工作。建立并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提练了企业师傅的教学业务水平,也提高了学校老师实践操作能力。endprint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职教集团特色项目建设工作组,组长由招生与就业科负责人担任,招生就业科、实训中心、教研室、各教学部、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集团化办学特色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相应的各指导委员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理工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运行机制保障。

集团成立后,完善职教集团的组织架构,组成河源理工学校职教集团的核心层,成立集团理事会。集团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等若干专门工作机构。通过举办研讨会共商招生改革、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取得成效。建立和完善了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形成集团办学长效机制,为集团长效发展提供了运行机制保障。

(三)经费保障。

集团化办学得到各级市教育局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各级部门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另外学校自筹资金55万元用于集团化办学特色项目建设,该项目资金使用率达100%,给集团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经费保障。

五、取得成效

职教集团运行4年多以来,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培养市场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订单式”培养市场紧缺专才,与集团内16个企业联合冠名企业专班,实施订单式培养目标,自2010年至2014年共培养企业专班人数有5000人,共有专班班级83个,“订单式”培养市场提供了大量的紧缺人才。

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企业、其它院校等多种办学方式,近年来为当地输出大量企业急需专业人才,提升当地各产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集团化办学成果辐射广。

集团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两次集团化办学研讨会,至今为止举办八次研讨会,研讨会邀请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初级中学、兄弟学校、高职院校等共4000人次参加,对集团内办学成果起到很好推动及宣传作用。组织集团内成员,定期送教下乡,不定期组织为社会提供培训、维修等服务,辐射河源市各个县区,直至边远乡村,为社会就业及再就业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三)形成校企 “双主体、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无缝对接,合办企业特色班,针对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人才。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探索“三合一”模式(即一年级见习一周,二年级生产实习一个月,三年级顶岗实习一年)。缩短了企业培训时间,实现快速上手。形成校企 “双主体、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企业专班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办学质量。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形势喜人,生源质量明显有所提升。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毕业生就业率99%,专业对口率为85%,毕业生就业平均薪酬2500元。有良好的社会声誉,用人部门对我校毕业生评价反馈好,满意度超过98%。

专才 篇4

一概念的界定

对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含义,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通才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通才教育包含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双重内涵;而狭义的通才教育强调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保证下,同时加强文理科的基础教育,要求培养知识面宽的人才,而“专”与“博”都被认为是真才实学。通才教育主要以美国“通才”教育模式为代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对一些学者的论文及其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凡是有重大成就的学者大多拥有广博的知识,从而倡导实施广博的文理教育。[1]这种通才教育注重知识的“博”,倾向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是国际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

而专才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偏重于实际的应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迎合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专才”教育模式主要以“苏联模式”为代表,[2]在前苏联,对于“通才”教育持批评立场的学者,则强调指出过于注重通才教育,容易失去“专门化的翅膀”,社会实践需要“专才”的服务。中国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为此将许多综合大学分解为单科院校,以便培养专门人才。这种专才教育注重专业应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取向。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对相关的教育范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一种价值层面的教育理念,同时又是一种对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价值选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设置。本文亦倾向于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看成是两种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实际价值抉择的主要依据是社会需要。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人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是认识的基础与检验真理的标准。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实践的需求,离开实践即使拥有再充分的理论作为其支撑,也只是空有其表、纸上谈兵。而只有充分、合理与有效地利用二者的理论资源,同时保证二者的积极融合,才能避免通才教育走一条路,专才教育走另一条路,二者就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远没有交集这样一直走下去,只会越走越远。因此,只有让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并将其理论“养料”去滋养实践的土壤,方能结出人类社会教育的理想之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的反应现实,就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一样,就是争论一些脱离实际的毫无意义的繁琐问题。那么,我们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要考虑通才教育的“博”,又要考虑专才教育的“专”,同时注重“人的感性活动”,即具体实践与理性活动的有机结合,保证其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效结合,实现教育“人”的培养目标。而对于一味的强调通才教育抑或单一的重视专才教育均是不可取的,这种非此即彼的价值取向,既缺乏理论上的依据,也有害于具体实践。

(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的观点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劳动者由片面的发展逐步转向全面的发展,从而具有高度文化水平及多种才能的人。过去有些人对全面发展学说曾有一定程度上的误解,这种误解就是将全面发展与通才教育画等号,认为全面发展就是通才教育,片面的理解通才教育和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取的观点。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家、思想家罗伯特·M·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主张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基础教育,从而培养“通用式人才”,强调追求真理,培养“完人”。同时,赫钦斯指出人类的作用并不仅仅是适应世界,而是改造世界。教育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来改变社会现状,推进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3]然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走近实践,理论走进实际,从而实现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这就要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效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从而为实现人的全方位的发展搭建理论与实践的平台,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统一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相互孤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面对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既不能完全否定通才教育,也不能完全否定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强调通才教育并不是完全的拒绝专才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若将通才教育中的“博”的部分细化,那么其所细化的部分就同时也可以作为“专”的“组件”,而“组件”与“组件”之间的合理整合就形成了所谓的“博”。那么这种所谓的有一定限度的“博”放置在一定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其“博”与“博”之间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构成了一种具有“博”的特性的“专”,而这种“专”也可以说是某一领域的“专”。如若从某一领域的至高点来看这种“专”,那么这种所谓的“专”又成为其领域的“博”,而这种“博”与“专”之间的微妙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当然,如若谈起专才教育也不是说就要避开通才教育,专才教育也需要通才教育为其提供广博的理论基础及文化背景,这正是进行专才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开展专才教育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专才教育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可以说,通才教育是能够和专才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孤立的看待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就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其所追求的教育宗旨,就难于通过教育保证个体的健康发展和促使社会的整体进步,同样,也就不能准确地把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取向,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指出,大学要“融通文理两课之界限”、“破学生专已之陋见”。而中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梅贻琦也曾指出通才教育旨在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同时在实践的操作上融入了美国的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相关制度及措施,强调通、专结合与文、理渗透及其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

三“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随之扩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高校数量的增加速度却远远比不上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致使学校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由此产生了相关的教育质量问题,这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然而,社会就业系统中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而高校学生每年的毕业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其相应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就业人数不成比例,这就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而学校则要为学生就业困境“买单”。当前,教育质量问题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成为学校与社会共同的关注点。从本体论出发,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只有全面了解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教育问题的解决才有明确的方向。

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那么,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究竟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才”抑或“专才”?“通才”与“专才”何去何从?从表面上看,高校的办学方针、学科的划分、专业的细化很明显的表明我国高校是培养“专才”,但是,若从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来看,则具有通识性,它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的空间,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学校在培养“专才”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通才教育。社会需要“专才”,但不是绝对的“专才”,需要以其通才教育背景为依托。当然,社会也需要“通才”,但不会有绝对的“通才”。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于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并不是单纯的看其是否是“通才”或“专才”,往往是考虑其“专才”能力的前提下,考察其“通才”的能力素质。通常是那些既专又博的人能够得到并胜任社会分配的相关职位。也就是说孤立的所谓“通才”抑或是孤立的所谓“专才”均无法在人类社会中持久地生存,只有二者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才是其不断前进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克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62-63.

[2]李剑萍.20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张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09-113.

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四辩 篇5

谢谢主席,大家好!辩论进行到了这里相信大家对现代社会到底是更需要专才还是通才已经有了新的看法。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在论证过程中的错误,第一,您对专才的理解太过片面。我方前面已经说过专才是建立在广阔基础上的高精尖人才,而您方所说的只懂一门,而丝毫不涉猎其他方面的人连人才的门槛都没进,又何谈专才呢?

第二,您方一直强调通才更适应时代的需求,更能够做到创新。然后,请您注意,创新有两层含义,,一层就是创造新的东西,还有一层即为更新,作为专才虽然我们不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不断研究探索,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及自己研究领域的知识水平,这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就社会目前状况,社会分工细化明确,专才鼎力合作才能推动社会发展,才会有不断的创新啊!

第三,对方辩友说专才知识面狭窄,并不具备较强的整合能力。首先我们说,专才也有整合能力,其次,整合能力和社会需求哪个更重要呢?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专业也向更复杂的方向发展,即使符合交叉领域里,最终的研究与实现也落在单一领域,相比较而言,专才更适应时代特征。

第四,对方辩友说大学生毕业后大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我们从根源上去思考这一问题,为何找不到工作?只能说明他们本身学艺不精,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专才,这怎么作为否定专才,说通才更被需要的理由呢?

第五,对方辩友说,社会高速发展,专才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通才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讨论的是社会需要什么,社会紧缺的就是高端人才,根据权威部门一项调查显示,高级技师占全部技工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比%以上,由此可见,现代社会是多么需要这些拥有特定技能的专才啊,又何谈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呢?

我想说,现代社会更需要什么,不是我们简单的陈述利弊,而是要从时代社会的角度出发,切身推行一种有价值的选择,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都比较高,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要把知识细化,行业细分,社会才会向前发展,要把每一个领域的知识深化,做到精通有造诣,才更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

从个人来讲,只有有自己特色的人做到了卓尔不群,与那些平庸的人有区分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崭露头角,而这种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

大陆专才可获一年多签 篇6

台湾女性成人频道最快10月开播

当局拟强化监管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第一个女性成人频道7月31日取得执照,预计最快10月在台湾开播,单频售价月租约70元新台币。台湾主管机关官员称,频道开播后,将对其营运计划执行是否符合原规划强化监理,也会注意影片内容是否遵守分级规定、取得合法著作权等。

(人民网 04 22)

男子酒驾仅3米被捕

创酒驾“史上最短纪录

黄姓男子酒后找代理驾驶载他回到住处巷口,但对方却将他的保时捷名车违停路边即离开,警方接获民众检举前来查看,闻到黄男有酒味,规劝他别开车,黄却趁警察骑车离开,心存侥幸地发动车子,要开回不远处的自家车库,才开了3公尺,就被警察回马枪逮捕。黄的酒测值达0.71,台北地检署依公共危险罪声请简易处刑,值得一提的是,黄发动车子起步,仅开了短短不到3公尺就被逮,办案人员表示,堪称创下酒驾史上“最短纪录”。

(于东 23)

台湾男子骂孕妇“生孩子没屁眼”

被判拘役50日

台中市刘姓视障男子与詹女,和同小区赖姓夫妇相处不睦,多次在小区碰面即起口角,前年底刘男骂怀有身孕的赖妻“心地恶毒”、“不怕生孩子没屁眼”,还与赖男发生拉扯,詹女则将赖妻拖出电梯,造成赖姓夫妻受伤。事后赖姓夫妇提告公然侮辱及伤害,台中地方法院认定刘犯行明确,刑事部分判2人各拘役50、90日,8月1日再判2人民事赔偿赖姓夫妻共33万元新台币。(中新网 23)

上半年内地访港旅客投诉大增五成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30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收到内地访港旅客投诉达1124宗,较去年同期上升49%,其中954宗为个人游旅客,170宗为旅游团旅客。内地旅客的主要投诉类别为:医疗用品及健康食品,上升161%,其余为钟表上升98%、电讯器材及服务上升56%。消费者不满意的主要包括维修服务、销售手法以及货品质量争执。消委会表示,在旅客投诉和网购投诉中,价格和收费争议是投诉上升最多的类别。当消费者发现买贵了的时候,便会投诉。大部分个案都是由于零售店铺没有标明售价,店员胡乱开价,或是虽有标价,但消费者没有在购买前货比三家。

(台海网10)

台当局组改被质疑越改越肥

公务员5年增加1828人

台当局推动组织改造被质疑越改越肥。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行政院”人事总处1日报告组织改造,以及“五都”改制员额控管情形,相较2008年台当局机关员额22万9485人,今年则为23万1313人,五年来增加1828人。“五都”改制员额部分,各改制市府编制员额增加933人。

媒体报导台当局组改过去两年净增近1万2000名公务员,增加人事费支出约70亿元(新台币,下同)。人事总处上午否认,人事总处表示,员额仅小幅增加。

人事总处说,“行政院”已控管地方机关员额大幅成长,促使台当局机关员额逐步精简。2012年推动组改,将37个部会减为29个部会,2012年编列23万3204人,2013年减少为23万1313人,精简1891人,精减率为0.8%,未来依“立法院”审查总员额法所做附带决议,总员额五年内降至16万人为目标。

专才 篇7

关键词:国际大流通,供应链,国际贸易专才,培养模式

1 引言

不少高校为其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屈就他业或长时间迷茫于职场圈外,颇为烦恼。多少年来,都在探讨其国贸教学特色如何打造,其优势又如何培育,怎样让毕业生具备该职业的技能。然而,却总是找不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法宝;或,虽在教学活动上做了些“创新”,—只不过换汤不换药。学生也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为自己奠定基础,积累职业素养,但收效甚微。为此,高校不得不祈求行业协会解惑,走访其他学院取经,或找些“老外贸”谈感想。然而,这些活动绝非能解决毕业生适应职场的根本问题。笔者以为,独立学院必须首先认清21世纪国际大流通特征,我国外贸新形势及挑战,摒弃陈旧而谬误性的弊端,广泛走向企业,方可求取解药,再创特色,再造优势。

2 21世纪国际大流通特征,我国外贸新形势及挑战

当今国际大流通再也不是杂乱无章或无序竞争充满全球流通市场了,而是无数条供应链的运行,主导和支撑着这一大流通领域。供应链的链主们掌控着货物和服务在区域间和全球间的流动,操纵着物联网和信息网上的各个节点和条条连线。

再来看看我国外贸的新形势。按照我国近年的外贸商品结构导向与态势,其排序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务贸易。机电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机电产品历年进出口额分别都是500亿美元左右,占年进出口总额的50%强;仅2011年一月,在经济危机的余震未消之际,更是达到8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600多亿进口额(《国际商报》2011年2月1日版),可见其引领主流的权重。当时预计机电产品今年分别突破100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几乎等同于近年来全国年均进出口总额。2011年实际进出口总额到达3.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约1.9万亿美元,进口约1.7万亿(中央电视台元月中旬新闻联播)。可以看出,我国进出口顺差收窄,进口增长趋势凸显。

然而,基于国际性供应链的运营与机电产业外贸运作都需要一定的工程常识,最起码要求能看懂机械工程图,并略知机械与电气的供、产、销流程,也就是工业(制造业)物流流程与商流流程。单一化的国际商务是远远不够的,仅知道出口更是不够的。而恰恰经贸类的学生们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所学习的课程,能付诸实用者不多,学生都将精力枉费于无用而累赘的课程中。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应对这一挑战,实施正确的策略而赢取之。

3 摒弃陈旧而谬误性的说教

中国的劳动大军不再以农民工为主体,整个产业大军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商务技能,都已长足长进,但仍然面临不断的新挑战。只有低端产品才会频遭反倾销指控,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坐以待毙。中国的外贸优势早已不在于劳动力廉价加资源丰富了,初放产品的出口将被逐步扬弃,而进口的权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减低,且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正在形成“低端进,高端出”的外贸新格局。即,进口以原材料、半成品和高精尖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机电、高科技与深加工产品为主。另外,外贸经营机构的“产业外贸为主,流通外贸为辅”的状态已成定局,加之机电装备的服务外包在全球的转移,为我国的服务贸易也创造了良机。这就向国贸专业毕业生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独立学院还是早作应对准备为上,这样,才能使他们抢滩符合国家导向的三大外贸领域:机电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贸易圈。

然而,审示一下普遍现行的国贸专业培养体系,都免不了带有远离时代的五大弊端。

其一,沿用过时的外贸运营方式导向,一谈外贸就是,一般性出口、海运加信用证。

而国际投标中英文标书的制作训练,从来都没有纳入过教学。比如,电线电缆的出口,一般都是国际性投标方式,而在外贸岗位上的毕业生都不会做。或者,艰难摸索一两年后,勉强和一帮人七拼八凑出一份“投标书(bidding document)”,可从来就没有中过标。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国际投标的基本功和技巧。

其二,沿袭过时的惯例。什么“发票一式三份,一份给客户,另一份报关用…”。那是90年代以前的操作法。如今已是多此一举。现在只用电子邮件传送一套单证给客户,供以清关。只要单证完整,在鼠标上的“弹指一挥间”就可完成。另外,特别误导的是“发盘”中的“实盘”,只能用在时令产品上。在工业品交易中,如果报盘加上了有效期,那就别想成交了。再就是低端产品举例,出口“大豆、毛巾和旅游鞋等”。我国早就开始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这些产品了,而且还价廉物美,中国人民大可免此一劳了,“创汇”的时代早已过去。

其三,捏造的“案例分析”之教学。数年来,都广为高校使用的华科大出版的教材《国际贸易实务案例与分析》中,竟然举出为“三公斤鱼粉”的计算误差(约100元人民币),搬弄起UCP和“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条例的纠纷案例。

其四,教学中涉及进口业务太浅,档次太低。表现在进口过程介绍不完整,以及进口产品中几乎没有提及“国家鼓励的产业目录”内的免税进口设备和高端运作的步骤。如上所述,前期准备工作中的“设备选型”,到发改委办理进口设备立项,领取确认书,再到海关办理免税证等等。致使国贸类的毕业生们完全不会解读中央文件,也不知道如何“向政策要效益”。也可以说,他们不会挖掘当代物流中的广义的“第三利润源”。

其五,服务贸易教材中低档次举例为主,不是运输,就是保险,还有单证外包等等。而高端化的“技术服务”,在教材中简直“稀缺”。

为什么这些陈旧而谬误性的阴云,常年游荡在高校而挥之不去呢?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限于条件。独立学院也好,非独立学院也好,都习惯于坐在教研室里搞研究,再就是到别的学院去观摩,或者,以行业协会的指导为标准,而极少涉足前沿和企业。这就导致,学院本来就是在纸上谈兵,大家转来转去,都还在迷宫中;就外贸行业协会而言,他们只能是访谈式接触表皮性外贸业务,大而化之,根本提不出正确的导向。而事实上,外向型企业也好,凤毛麟角的外贸公司也好,从来就不参照行业协会的任何指导意见。独立学院应该积极广泛地走向外向型生产企业,去和老板们及员工们交流,诚恳地向他们请教,企业外贸到底怎么运作,需要什么样的后续人才,方可求取“真经”。

4 再创特色,再造优势

特色与优势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属于“专才教育”的范畴,而非“通才教育”。如果我们只能搞些大众化的技能教学,而没能培养出毕业生在高端外贸方面的特长,那无异于培养出了普通劳动力。显然,这就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培养不出特色,也培养不出优势。另外,切不可认为,传统的和固有的体系就是特色和优势,不要舍不得离开这一误区。

独立学院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在,培养外经贸类学生在毕业后进入最大的,代表我国比较优势的机电外贸职场天地。这具有三大意义:一是,应对我国外贸产品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全球供应链的低端逐步走向高端环节的趋势;二是应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改良,以出口创利,进出平衡,继续倾斜于机电装备,高薪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产业;三是,为走出去战略做准备,从学院做起。这都需要多功能化和宽范围化的实用性专才。下面,就介绍从我院“机电产业外贸实验团队”训练活动得到的启发。

“机电产业外贸实验团队”成员来自专科“国货物运输”专业,他们已经修完国贸易主干课程。原本团队的活动将突出调研,实习与辅导课的新颖性和特色性,由于资金未能审批到位,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完成了后两项,即,实习与辅导课的结合。首先,在纺大阳光实验工厂听取中英文的机电加工辅导课,了解基本设备和数控加工设备常识,从铸造加工到机加工的工艺流程,以及“铁碳平衡图”基本原理;然后,约使用了16学时,掌握了机械制图的简单零件手绘技能;团队还进行了“英语角”训练,强化听力技巧和会话能力,采用BBC和VOA常速与慢速听力训练,多数队员可以复述80%,并能用英语讲故事。强化训练的重点在于调整,更新和深化国际商务和国际物流知识技能。单证讲习,采用2007年以来的机电制造业的外贸原始单据(来自湖北华信锻压设备公司)等资料。还讲解了英文版的约旦无缝钢管招标公告和叙利亚电缆招标公告。亦安排了有关外贸形势的报章文摘学习与讨论。据初步跟踪调查,团队成员在第五学期末已全部就职于相应产业外贸与国际物流岗位(准备专升本的学生除外)。

事实证明,他们虽然出自于经贸类专业,但同样能够掌握基本工程常识,英语也可以发挥实用能量,至于国际供应链的运营,只要引导他们学习供,产,销环节的必备知识,在特殊的强化训练下,是可以收到所设想的效果的,是可以培养出一批特色优势型国贸专才的。那即是,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

5 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培养模式初探

为什么跨国公司所雇中国员工,只招聘工程类外语好的毕业生呢?这些公司将招聘的员工强化训练三两个月的商务技能后,便放手让他们去拓展业务。这说明,跨国公司的商务训练是精益化的,只将最实用的技能进行速成化灌输给新员工。所以,独立学院既然要培养专才,就要围绕三大主题去实施强化训练,并达到标准。它们是:英语强化训练,机电工程常识强化训练和供应链型国际贸易强化训练。本文仅列举强化训练的科目。

为了确保如下这些精益而强化的实用性技能的训练达到作业场所的标准,必须大幅度、大面积地替换已失去意义的传统课程。

(1)英语口语强化训练。

在修完大学英语后迅速学习《机电工程英语》,再按表一强化口语训练。

(2)机电工程常识强化训练,按表二进行。

(3)供应链型国际贸易强化训练,按表三进行。

6 结语

我们不能离开中央的政策导向去沿袭自己固有的和传统教学体系,更不能以此倨傲。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于它的产业资源禀赋。2012年1月中旬,中央电视台2频道开播了“政策论坛之高端装备制造专题”研讨节目。其主题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由制造大国进军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已经向欧盟等发达地区出口自产的巨轮曲轴锻压设备和特大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还出口飞机、地铁和高铁机车等高端装备。我国还将继续进口关键技术与尖端设备,目的是彻底吸收其秘诀,在未来成为世界装备“一级棒”。而当前独立学院或其他高校的“国际贸易”或“国际商务”教育体系,与此不相干,与当今我国产业态势也毫不吻合,也就不适应国际大流通形势与企业的需求。所以,必须走涉足供、产、销的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培养之道,打造出这种特色与优势的培养模式,也就将造就出新型的,适应国际大流通的,供应链型国际贸易专才。

参考文献

[1]鲍尔索克斯(Bowersox).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供应链物流管理)[M].21世纪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2,1.正文语种:英语ISBN:7111110145.

[2]金利.职场英语[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03,ISBN:9787510009563.

[3]周星元,梅顺齐.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ISBN7-5084-2422-0.

[4]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ISBN 7-04-005969-X.

专才 篇8

高级专门人才往往分为通才和专才两种, 高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1 通才与专才

一般认为, 通才是指除了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外, 还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职业适应面的人才;而专才则指只在某一确定专业方向上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因此专才在从事本专业工作时能应付自如, 但其能力和创造力往往受限于本专业。而通才则由于其知识技能广博, 覆盖了不同的专业领域, 因此可以胜任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

事实上, 所谓的通才和专才, 其涵义是相比较而言的, 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在知识倍增,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代, 显然无法成就精通一切学科、一切领域的“通才”, 也就是说当今社会一个人很难熟练掌握多个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在现代信息社会也很少有完全只懂某一科知识而对其他科目一无所知的专才。因此更深入一层看, 通才更多地是“通”概括性较大的基础理论, “通”普遍性较大的一般能力, “通”解决各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其在本专业领域能驾轻就熟, 像专才一样熟练地工作, 而在其他方向上, 又可以凭其基础理论、一般能力和方法迅速掌握该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从而胜任相应的工作。

2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通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通才教育包括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 前者是非功利性的“做人”之教, 后者为功利性的“治事”之教。而狭义的通才教育则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 保证必要的专业教育的同时, 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教育, 扩宽专业面, 力求做到博和专相统一, 以培养知识面和职业面宽广的专门人才, 使他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据美国的一项调查, 有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拥有广博的知识, 如我们所熟知的达芬奇、爱迪生等就是通才的典型代表。因此这种通才教育注重知识的广博, 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 这也是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专才教育则强调某一学科的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 其目的主要是培养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进行某个领域研究的专门人才。专才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满足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 而不是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上世纪中期开始, 由于我国经济和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基础技术分工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我国的许多综合型大学因此被分解为单科院校以培养专门科技人才适应这种社会需求, 把专才教育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纯粹的专才教育显然有其自身的优势, 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把所有的精力用于学习对其将来就业或者事业发展有帮助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 大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希望员工上岗后经过简单培训就能迅速掌握工作要领, 人才效益能得到快速而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该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与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匹配性, 其知识面较窄, 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性。

然而, 近些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的各学科又开始高度交叉综合, 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正日益成为现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纯粹的专才显然又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联总干事纳伊曼所说“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那种一旦他们的专业在地球上消失后, 他们就成为没有用的人。”因此, 拓宽专业口径,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 专业基础知识深厚, 有涉猎各类学科知识技能, 并且具有高尚情操和高级思维, 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是时代的需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3 我国高等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大力推行通才教育。如上所述, 通才教育自然是好的, 然而我们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接受通才教育。众所周知, 在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因素当中, 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要数高等学校的生源。高等教育的质量先天地受基础教育质量的制约。目前我国城乡的基础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目前坚守在农村基础教育岗位的大多是专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才”, 并且家长文化层次普遍偏低, 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 老师和家长都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即便是考入了同一所大学, 由于生活、学习的环境单一, 来自农村的孩子见识少, 知识面窄。相比之下, 来自城市的学生大多在综合素质方面体现出更大的优势,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 农村孩子又相对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具有更大的可塑性。这些矛盾意味着刚入校的大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 面对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应一味地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对所有学生进行通才教育。而应该在刚入学时有专门的老师专注于发现和挖掘每一位新生的好奇性、好胜心和可塑性。到高年级时再对其进行因材施教, 以专才教育为主导, 对可塑性强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通才教育, 将两者有机结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其个性, 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创造力。

总之,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 高校应使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互交融, 有机结合, 充分培养学生专才能力的前提下, 竭力挖掘其通才的能力和素质, 孤立的所谓通才教育或者专才教育都不符合我国国情, 无法充分发挥高校职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 各学科高度交叉综合, 通才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对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现状等进行深入分析后, 提出我国高校现阶段应首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充分培养学生专才能力的前提下, 竭力挖掘其通才的能力和素质, 使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交融, 有机结合。

关键词: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吴洪成, 甘少杰.现代教育家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8:55-62.

[2]陈旭, 刘志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关系辨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 23:13-15.

[3]袁川, 董泽芳, 艾小平, 张惠.在“通才”异或“专才”之间作何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 2012, 9:5-9.

[4]贾素宁.“通才”与“专才”教育兵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新探[J].教育界, 2013, 24:146.

专才 篇9

我们常常可以看见非常“成熟”的运营手段和方式

在这些娴熟的国际化运作背后

是一股活跃在内地金融舞台上的特殊力量

他们是我们的同胞

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他们是金融圈的“台湾势力”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开始在内地金融圈里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1990年代的港台电视剧,还习惯把隔海而居的祖国同胞叫做大陆仔,但现在的内地——对于台湾同胞来说,不仅意味着农产品的输出地,还意味着市场、工作投资机会以及财富。我们也在亲历这种变化。在office里,众多的南腔北调中又多了一种嗲色而绵绵的台湾口音,我们逐渐习惯他们把“和”说成“汗”,也会身体力行地让这些同胞们理解“肉夹馍”的弦外之音。

一方面,相对成熟的金融环境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背景、台湾经验的人才;另一方面,内地对这样一批能够带来成熟经验和新鲜思维的人无限渴望——这就是“台湾势力”的大背景。

作为(曾经的)四小龙之首的台湾,金融业占服务业产值比重超过47%,是第三产业的主角。截至2005年6月,台湾地区的信用卡总量已经超过4300万张,接近台湾地区人口数的两倍。台湾地区的基金业发展比内地约早了15年,其市场营销与产品设计方面的许多经验相当丰富。在其他金融领域,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台湾的昨天,内地的明天”的情况。

目前,四大国有银行以及12家股份商业银行,都全力以赴地介入到信用卡业务中来,信用卡业务呈现“井喷式”的高速增长态势。基金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5月24日,今年成立的27只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达到1092.83亿元,令宝岛同行羡慕不已。

“台湾势力”正在为内地金融业的发展提供着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特殊智慧。

台湾金融现状

【专才】推荐阅读:

专才与全才辩论稿07-04

网店运营专才实操习题06-21

上一篇:硫辛酸胶囊下一篇:政策满意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