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αmRNA

2024-11-04

IL-1αmRNA(精选7篇)

IL-1αmRNA 篇1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之我们要面临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相关问题, 其中尤其明显的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断地增高。脑血管疾病是世界第三大死亡原因, 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schemic cerebrovasculas disease, ICVD) 约占其2/3[1], 其致残率极高,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临床上主要采用溶栓治疗, 解除局部血流阻塞, 恢复缺血区域血流再灌注。脑缺血再灌注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 是脑缺血一定时间后, 恢复其血液供应, 功能不但未能恢复, 反而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因此,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 在研究开发保护脑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蒺藜总皂苷 (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 GSTT) 为心脑疏通胶囊的主要成分为[2], 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中成药, 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然而目前阶段对其治疗脑缺血疾病的机制尚无明确定论, 尤其是它在炎症方面的研究更是稀少。本文作者在成功地制造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基础上, 检测GSTT对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抗炎因子TNF-α在mRNA水平方面的影响, 进而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Sprague-Dawley (SD) 健康大鼠40只, 体重 (250±20) g, 由佳木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实验药物

RNA提取试剂盒购自美国Sigma公司;Realtime试剂盒购自日本Ta KaRa公司。

1.3 实验动物模型

健康SD大鼠40只, 实验前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后, 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GSTT治疗组;大剂量GSTT治疗组。参照Nagasawa和Longa等[3]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动物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进。预处理组大鼠术前7d, 小剂量GSTT治疗组, 给予6.3mg/kg GSTT;大剂量GSTT治疗组, 给予12.6mg/kg GSTT, 每天经腹腔注射给药1次, 缺血2h再灌注24h后取大鼠脑组织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1.4 神经功能评分

按照Longa提出的5分制评分标准[3]。评分在1~3分为有效模型, 排除评分为0分和4分者, 随机补全模型, 以保证每组动物数不变。

1.5 实验指标

Real-time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L-1、TNF-α的mRNA水平的表达。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多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AVON分析。

2 结果

2.1 GSTT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 , 提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说明MCAO模型建立成功 (P<0.05) ;与模型组相比较, 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 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且大治疗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见表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2.2 Real-time方法检测IL-1、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

与模型组相比较, 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 在mRNA水平上明显上调IL-1、同时显著下调TNF-α的表达, 且大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 (P<0.05) 。见表2。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与模型组比较P<0.05。

3 讨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恢复的重要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复杂, 许多研究领域尚无明确定论。但其防治已成为目前研究虽待解决的课题[4]。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 MCAO) 是在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模拟人类缺氧缺血性脑病表现的实验动物模型[5]。自Nagasawa和Longa等[3]报道了此模型的制作方法, 历经完善, 已经被国际上广泛应用于脑缺氧缺血的研究, 是目前公认的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理想方法[3]。本实验中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数值明显升高, 并且大鼠表现出相应的缺血症状, 说明MCAO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以往对于脑缺血性损伤疾病的临床治疗原则之一是尽早恢复血供, 以使缺血脑组织重新得到氧的供应, 提供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并清除代谢废物, 由此有利于减轻脑缺血损伤。然而近年来发现, 缺血后的血流恢复在某些情况下能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IR) , 因此抑制再灌注损伤成为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环节。临床上一般用溶栓治疗来解除梗塞, 建立缺血区域血流再灌注。对于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尽早治疗, 恢复脑血流, 减少再灌注损伤, 减轻脑水肿[6]。

因此, 寻找新型有效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是目前研究热点。近年来, 在ICVD防治中, 脑保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进展迅速。由于很多中药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 所以在脑保护药中中药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 中药用于ICVD的防治已有很长的历史, 近年来大量从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活性部位或成分具有明显的ICVD防治作用, 如三七总皂苷、灯盏花素、阿魏酸钠、葛根素等。其中, 蒺藜总皂苷对脑缺血引起的损伤具有很好保护作用, 近年来倍受关注, 已作为临床一线用药。现在治疗脑缺血的总原则就是

本实验对蒺藜总皂苷作用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拮抗保护作用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且得出其能够抑制炎症因子IL-1, 促进抗炎症因子TNF-α表达的结论。此结果说明蒺藜总皂苷具有明显抑制炎症因子的形成以及促进抗炎因子生成的作用, 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作用。此研究结果进而为蒺藜总皂苷在临床上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给予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摘要: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 (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 GSTT)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L-1、TNF-α在mRNA水平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方法:SD大鼠40只, 适应性喂养一周后,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AO模型组;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缺血2h, 再灌注24h后, 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预处理组大鼠术前7d, 按照GSTT大、小剂量给予治疗, Real-time方法检测IL-1、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较, 模型组, 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 大鼠神经功能平分较高 (P<0.05) ;与模型组相比较, 大、小剂量GSTT治疗组, 明显上调IL-1、同时显著下调TNF-α在mRNA水平的表达 (P<0.05) ;且大治疗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GSTT抑制炎症因子IL-6表达的同时, 促进抗炎因子TNF-α的表达, 从而实现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拮抗保护作用。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IL-1,TNF-α

参考文献

[1]粟秀初, 孟锦立.第16世界神经科大会中有关缺血性中风的某些诊疗新观点和措施简介[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8, 15 (2) :125

[2]胡文兰.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3, 30 (6) :235-23

[3]Longa E Z, Weinstein P R, Carlson S, 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 1989, 20 (1) :84-91

[4]姜尧佳, 杨晓玉, 刘永刚, 等.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 (3) :99-100

[5]Bederson JB, Pitts LH, Tsuji M, et a1.Ra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evaluation of the model and development of a neurologic examination[J].Stroke, 1986, 17:472-476

[6]张艳娟, 王景霞, 原德新, 等.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33 (6) :54-55

IL-1αmRNA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Be Wo绒癌癌细胞株, 购自北京细胞中心, 实验室保存。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Be Wo, 分为IL-1β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重复3次。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DMEM/F12细胞培养基购自Invitrogen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TRIzol试剂购自Invitrogen公司。c D-NA合成试剂盒及RT-PCR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细胞因子Recombinant Human IL-1β购自Peprotech公司。ABI 7300荧光定量PCR仪购自Applied Biosystems公司。ABCG2 Antibody购自Protein Tech Group公司。Human Anti-Actin, BETA Monoclonal Antibody购自Protein Tech Group公司。凝胶扫描分析系统购自Muli Genius公司。

1.3 方法

1.3.1 细胞实验

1.3.1. 1 细胞培养

将Be Wo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和100 U/ml链霉素的DMEM/F12培养基中, 37℃、5%CO2培养。待细胞生长80%~90%时, 弃旧的培养液, PBS洗涤2~3次。加入0.25%胰蛋白酶溶液, 消化1~2分钟 (以每次消化时镜检状态为主) , 弃胰酶, 加入适量的培养基并用吸管吹打使细胞分散。按1∶3或1∶4传入新的培养瓶中培养。

1.3.1. 2 细胞因子的干预试验

将Be Wo细胞接种于12孔板中, 待细胞生长到50%分别加入细胞因子Recombinant Human IL-1β10 ng/ml[1]或等量培养基, 分别于12、24、48、72小时收集Be Wo细胞, 抽提总RNA。

1.3.2 ABCG2 mRNA表达检测

1.3.2. 1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

首先用TRIzol试剂从冻存的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按照MMLV (鼠白血病病毒) 逆转录酶第一链c DNA合成试剂盒说明书, 将组织总RNA逆转录为c DNA。根据Genebank ABCG2 (NM004827) 基因全序列, 用Primer 5.0软件辅助设计引物。ABCG2上游引物:5'-GCCGTGGAACTCTTTGTGGTAG-3';ABCG2下游引物:5'-TGCCTTTGGCTTCAATCCTAAC-3', 产物长179bp;β-actin上游引物:5'-ATGAAGTGTGACGTGGA-CATCC-3';β-actin下游引物:5'-GTCGTTCGTCCT-CATACTGCTC-3';产物长246 bp。先95℃预变性10秒, 再95℃变性5秒, 60℃退火20秒, 72℃延伸31秒, 40个循环。PCR反应结束后, 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 180 V电泳约20分钟, 凝胶成像系统拍照保存结果。

1.3.2. 2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e Wo中ABCG2mRNA的表达

如前述, 从Bewo细胞中提取总RNA, 逆转录为c DNA经PCR扩增后, 使用ABI 7300荧光定量RT-PCR仪检测产物量。本实验采用β-actin做内参, 做相对荧光定量PCR。反应结束后, 通过ABI7300 systerm software软件中的Relative Quantification study程序进行各基因mRNA表达量的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Excel软件整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多个样本间比较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T-PCR的结果

抽提总RNA并逆转录获得c DNA模板。通过荧光定量PCR扩增ABCG2基因片段, 以Humanβ-actin为内参。加入IL-1β后, RT-PCR产物2%琼脂糖电泳, 分别于179 bp和246 bp片段大小的位置, 见到清晰的条带 (见图1) 。因有荧光定量分析结果, 故未做RT-PCR的凝胶图像分析。

(2、6、10、14分别为加入IL-1β12 h、24 h、48 h、72 h ABCG2 mRNA表达量;4、8、12、16分别为相应时间点的空白对照ABCG2 mRNA表达量;其余为相应的β-actin的表达量)

2.2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干预12、24、48和72小时ABCG2 mRNA表达量:IL-1β干预组1.19±0.02、1.90±0.04、2.59±0.03、2.98±0.07 (×106copies/μg RNA) , 空白对照组1.00±0.03、1.01±0.03、0.99±0.03、1.04±0.02 (×106copies/μg RNA) , IL-1β干预组各干预时间ABCG2 mRNA的表达量与相应时间点空白对照组的表达量比较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657.235, P=0.000) 。IL-1β干预组后一时间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前一时间点的表达量 (F=783.772, P=0.000) , 且IL-1β干预各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任一时间点空白对照组的表达量 (F=744.127, P=0.000) 。IL-1β干预组和对照组ABCG2 mRNA表达量比较见图2。

3 讨论

ABCG2是ABC转运蛋白家族新成员, 由位于染色体4q22上的ABCG2基因编码。ABCG2的表达受外源性药物或有毒物质、内源性代谢产物、激素、细胞因子和转运蛋白自身的多态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提示, 一些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胎盘ABCG2表达的变化, 从而影响抗菌素、抗病毒药等物质在胎盘的转运[2]。

炎症因子IL-1、IL-6和TNF-α都会影响ABCG2的表达。有研究发现[3], 泪腺细胞在IL-1诱导下, ABCG2阳性表达细胞增加。体外培养人乳腺癌、宫颈癌细胞实验也发现IL-1β可诱导ABCG2表达[4~6]。也有研究提示[7,8], IL-1β会下调血脑屏障ABCG2表达。

前期研究发现, HBV感染胎盘IL-1β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的4.36倍, 而且胎盘局部IL-1β的表达升高与ABCG2表达的升高呈正相关[9]。但由于胎盘局部存在大量激素和细胞因子, ABCG2表达的调控也可能受其他细胞因子或激素的协同作用有关。IL-1β究竟在转录, 还是转录后水平调控ABCG2表达, 以及调控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 在本节实验中采用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Be Wo, 加IL-1β干预后, 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ABCG2 mRNA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人滋养细胞ABCG2 mRNA表达与IL-1β的关系。

Be Wo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常应用于滋养细胞功能的研究。因为Be Wo细胞的形态学特性和生化指标均与正常滋养细胞相同。有研究提示, Be Wo细胞高表达ABCG2[10]。因此, 本实验采用Be Wo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研究IL-1β对人滋养细胞ABCG2表达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在加入IL-1β干预后, 人胎盘滋养细胞Be Wo的ABCG2 mRNA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44.127, P=0.000) 。该结果印证了前期研究的结果, 提示人滋养细胞AB-CG2 mRNA表达与局部IL-1β存在相关性。为了观察细胞生长环境中IL-1β作用时间对人滋养细胞AB-CG2 mRNA表达是否有关, 实验设置了不同的干预时间点, 分别在IL-1β干预12、24、48、72小时检测AB-CG2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各干预时间点AB-CG2 mRNA的表达量与相应时间点空白对照组的表达量比较显著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657.235, P=0.000) 。IL-1β干预12小时已经开始影响ABCG2 mRNA表达。IL-1β干预组后一时间点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前一时间点的表达量 (F=783.772, P=0.000) 。提示人滋养细胞ABCG2 mRNA表达与局部IL-1β有关。细胞生长环境局部持续的IL-1β作用将显著增强人滋养细胞ABCG2 mRNA表达。实验检测的是人滋养细胞ABCG2 mRNA表达的增高, 提示IL-1β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ABCG2 mRNA表达。IL-1β对人滋养细胞ABCG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还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由本实验结果推断, 通过调控局部环境中IL-1β表达, 可影响滋养细胞ABCG2 mRNA表达, 从而影响特定的转运底物主动转运到母血循环, 从而减少这些药物和毒物对胎儿的影响。同时, 还可能对胎儿糖代谢及早产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Premyslova M, Chisaka H, Okamura K, et al.IL-1βtreatment dose not co-ordinately up-regulate mPGES-1 and COX-2 m RNA expression, but results in higher degree of cellular and intracellular co-localizaation of their immunoreactive proteins in human placenta trophoblast cells[J].Placenta, 2006, 27 (6-7) :576-586.

[2]Camus M, Delomenie C, Didier N, 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MDR1mRNAs and P-glycoprotein in placentas from HIV-1 infected women[J].Placenta, 2006, 27 (6-7) :699-706.

[3]You S, Kublin CL, Avidan O, et al.Isol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the lacrimal gland[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1, 52 (5) :2087-2094.

[4]Malekshah OM, Lage H, Bahrami AR, et al.PXR and NF-κB correlate with the inducing effect of IL-1βand TNF-αon ABCG2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J].Eur J Pharm Sci, 2012, 47 (2) :474-480.

[5]Mosaffa F, Lage H, Afshari JT, et al.Interleukin-1 bet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crease ABCG2 expression in MCF-7 brease carcinoma cell line and its mitoxantrone resistant derivative, MCF-7/MX[J].Inflamm Res, 2009, 58 (10) :669-676.

[6]Mosaffa F, Kalalinia F, Lage H, et al.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terleukin-1 beta,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alter th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ABCG2 in cervix and gastric cancer cells[J].Mol Cell Biochem, 2012, 363 (1-2) :385-393.

[7]von Wedel-Parlow M, Wolte P, Galla HJ.Regulation of major efflux transporters under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at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vitro[J].J Neurochem, 2009, 111 (1) :111-118.

[8]Poller B, Drewe J, Hrahenbuhl S, et al.Regulation of BCRP (ABCG2) and P-glycoprotein (ABCB1) by cytokines in a model of human blood-brain barrier[J].Cell Mol Neurobiol, 2010, 30 (1) :63-70.

[9]梁慧超, 王自能.HBV感染胎盘BCRP的表达与IL-1β的相关性[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26 (8) :36-39.

IL-1αmRNA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观察组(T):随机选取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和剔除标准的患者100例(男95例,女5例),年龄(47.25±10.99)岁,全部来自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的门诊患者。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应用美国风湿病协会(ACR)199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②入选和剔除标准:a.符合ACR诊断标准的急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d.排除心血管、肾脏、血液疾病、肿瘤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风。c.排除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d.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全身系统疾病患者。e.年龄18~75岁。f.一般情况良好。g.未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者。对照组(C):随机选取青岛本地居民健康查体者100例(男95例,女5例),年龄(46.15±11.80)岁,排除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是指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清尿酸水平(37℃)男性>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60μmol/L,绝经后女性的诊断标准同男性。

1.2 观测指标。

①测定两组的一般生理指标:年龄(A g e)、身高(BH)、体质量(BW)、收缩压/舒张压(SBP/DBP)、腰围(WC)、臀围(HC)。计算腰臀比(WHR)及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kg)/身高(m)2。②测定两组的空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酸(UA)、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肌酐(Cr)、尿素氮(BUN)。测定两组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③测定两组空腹血清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

1.3 主要检测方法:

所有入选者由专人进行一般生理指标测量并记录。实验中血清ALT、AST、UA、FPG、TG、TC、LDL-C、HDL-C、CRP、Cr、BUN的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L-1β、IL-6、IL-18及TNF-α的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血分析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Age、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H、BW、BMI、SBP、DBP、WC、HC、WHR、FPG、UA、ALT、Cr、BUN、TG、TC、LDL-C、HDL-C、C-RP、WBC、NEUT、NEU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见表1。

2.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 L-1 β、IL-6、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痛风(gout)是因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血UA持续升高而导致MSU晶体析出并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属于代谢性风湿病[3]。报道显示,国内痛风的患病率目前在1%~3%,2009年山东沿海地区当地居民痛风患病率为1.96%,2007年~2008年美国痛风患病率上升至3.9%[4]。AG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40岁左右,且常伴有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病、肾脏病等,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H、BW、BMI、SBP、DBP、WC、HC、WHR、FPG、UA、ALT、Cr、BUN、TG、TC、LDL-C、HDL-C均明显升高(P<0.01)亦支持上述观点。AGA临床上以男性患者多见,女性约占5%[1],且多为绝经期后妇女。AGA发作时疼痛剧烈,患者异常痛苦,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研究发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在AGA启动、进展及缓解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发作涉及IL-1β、IL-6、IL-18、TNF-α等多种炎性因子,其中IL-1β是MSU晶体诱导炎症的关键因子,IL-6、IL-18、TNF-α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AGA的前炎性介质来源于常驻的滑膜细胞和迁移的单核巨噬细胞,而NEUT的侵入和活化是最重要的环节。发病时关节滑液和滑膜中出现的大量NEUT甚至可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时相当[5]。本研究中,发病时的WBC、NEUT、NEUT%及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AGA发病时WBC及NEUT在炎症初期就参与了反应。

IL-1β已被确定为MSU晶体诱导炎症的关键因子,IL-1β对细胞和组织有多种作用。IL-1β是IL-1可溶型。IL-1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所产生,也能由中性粒细胞合成,分为膜结合型(IL-α)和可溶型(IL-β)两种。IL-1多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其生物学活性包括活化巨噬细胞、粒细胞并增强其活性;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IL-1、IL-6、IL-8及TNF-α;致炎性反应等。IL-1β在滑膜、滑液、软骨等关节组织中均有它的活性形式被发现,并被认为是最经典的炎症调节剂,是炎症调节的始动因素。AGA时,MSU及UA激活NLRP3炎性体,上调IL-β表达,促进AGA患者炎性反应发生、进展[6,7]。本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血清IL-1β水平在AGA发病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IL-β在AGA炎症发生、进展时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IL-6是AGA的重要炎性因子,发病时关节液中IL-6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IL-6在AGA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国内研究显示AGA致炎性因子IL-6表达显著升高相一致[8]。IL-6主要由Th2细胞产生,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等亦可产生。IL-1可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等合成IL-6。IL-6有多种生物活性,参与多种疾病的炎性反应[9],可抑制炎性反应的许多方面,如减少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脂多糖诱导下的IL-1、TNF的合成;增加IL-1Ra合成;促进IL-1β及TNF受体释放;减少IL-8等炎症趋化因子的表达。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滑液中发现IL-6水平升高。有报道称,当痛风性关节炎等病情活动或关节破坏严重时,血清与关节液中IL-6水平升高。有人将IL-6作为判断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指标[10]。

IL-18也是AGA炎性反应过程中的重要炎性因子,其可能主要来源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软骨和滑膜细胞及内皮细胞[5]。IL-18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活性成分,由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Kupffer细胞,以及一些成骨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分泌,是在NLRP3炎性体介导caspase-1的活化,水解激活IL-18的前体释放出来。作为AGA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IL-18通过促进NEUT的聚集,促进炎性反应,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TH1细胞和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是一种多效能炎性细胞因子[11]。IL-18最终作用是产生干扰素-γ,从而加速炎性反应,成熟IL-18对IFN-γ的产生过程和对促溶细胞性NK细胞的活性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IL-1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IL-18参与了AGA炎性反应,在AGA启动、进展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TNF-α是一种具有内毒素样抗肿瘤炎性细胞因子,可作用于T细胞、B细胞、NK细胞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TNF-α主要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星状细胞、平滑肌细胞、杀伤细胞也可产生TNF-α。有研究表明[12],TNF-α在风湿性关节炎的血清和滑膜中大量增加,并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巨噬细胞释放IL-1、IL-6。TNF-α主要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炎性反应,减低基质中蛋白多糖、胶原物质的合成,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刺激产生如IL-1、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研究显示,在炎症的早中期阶段,痛风患者关节液中IL-1β、IL-6和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和白细胞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在AGA炎症启动阶段TNF-α水平升高,与国内有些研究结果相一致[8,13]。TNF-α可加速急性滑膜炎关节滑液内的NEUT凋亡过程,凋亡的NEUT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5]。关于TNF-α对NEUT凋亡影响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在AGA患者发病时异常,提示它们在AGA发病中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亦提示,IL-1β、IL-6、IL-18及TNF-α在炎症过程中存在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各炎性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100例AGA患者(观察组,T)和100名健康查体者(对照组,C)血清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般生理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β、IL-6、IL-18及TNF-α水平在AGA发病时升高,提示它们参与了炎性反应过程,在炎症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L-1αmRNA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8年1月-2011 年6月间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43例AP 患者为研究对象,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订的急性胰腺炎诊断和分级标准[3], 根据标准分为重型胰腺炎 (SAP) 组和轻型胰腺炎 (MAP) 组。SAP组9 例, 其中男6例, 女3 例, 平均年龄为36.5±4.7岁。MAP组34 例, 男 23例, 女 11 例, 平均年龄为37.1±5.2岁。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35.9±5.8岁。病例排除标准:①有其他部位急、慢性感染;②合并心、肝、肾功能不良患者;③肿瘤患者及妊娠者;④未能配合完成研究者。三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SAP组和MAP组患者入院后即行血尿规、尿常规、生化 (血淀粉酶、血钙、血糖、AST、ALT等) 、B超、胸片、必要时CT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期复查上述检查。治疗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包括心电监护, 禁食、胃肠减压, 补充液体、防治休克, 解痉止痛, 抑制胰腺外分泌, 营养支持, 应用抗生素, 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有并发症时给予对症治疗。患者经过积极的非手术治疗, 如出现临床症状继续恶化, 继发的胰腺感染, 合并胆道疾病, 则有手术治疗的指征。

1.2.2 TNF-α、IL-1β和IL-2检测方法 SAP组和MAP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7、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正常对照组体检时抽血检测作对照。TNF-α, IL-1β, IL-2均采用ELISA法测定, 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检测方法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比较两组群体之间的连续变量指标采用t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NF-α、IL-1β:

SAP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3、7天均高于MAP组和对照组 (P<0.01) ;MAP组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高于对照组 (P<0.01) , 入院后第7、14天与对照组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见表1。

2.2 IL-2:

SAP组入院时、入院后第3、7、14天均低于MAP组和对照组 (P<0.05或<0.01) ;MAP组入院时、入院第3、7天低于对照组 (P<0.05) , 第14天与对照组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见附表。

同一时间点与SAP组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 (AP) 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AP发病多由于各种诱因 (如胆道梗阻、酗酒、暴饮暴食、外伤、高血脂等) 破坏了胰腺的正常保护功能, 引起胰酶异常激活, 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 这些细胞因子激活以巨噬细胞为起始的其他细胞因子生成细胞, 启动了细胞因子的瀑发式反应, 放大了炎症反应[4]。在机体受到促炎细胞因子损伤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SIRS) 时, 机体的防御系统也随之发生反应, 合成并释放抗炎细胞因子, 引起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CARS) [5]。本研究通过对AP患者血TNF-α、IL-1β和IL-2水平进行动态监测, 旨在探讨其在SAP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TNF- α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是AP时最早升高的炎症介质。TNF-α可以诱导IL-1、IL-6、IL-8等的产生, 从而导致各种促炎因子的大量释放, 引起“瀑布”效应[6]。IL-1β可诱发其他炎症细胞因子, 促进白细胞在炎性胰腺组织的聚集, 并激活中性粒细胞, 使之参与SAP中多脏器功能不全 (MODS) 的发展[7]。本研究发现, SAP组、MAP患者血TNF-α、IL-1β水平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均明显升高, 说明TNF-α在AP的发病中起着始动作用;治疗生SMP组患者TNF-α、IL-1β水平在入院后第14天、MAP组在入院后第7天开始下降, 说明TNF-α、IL-1β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 这对判断AP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田桦等[8]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与TNF-a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 (P<0.01) , 而经治疗后IL-1β与TNF-a含量又明显降低, 证实IL-1β与TNF-a为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IL-2是一种作用广泛的抗炎细胞因子, 主要由CD4和CD8 T细胞产生。在SAP时, IL-2主要功能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 减轻损害胰腺, 阻止疾病的发展及对疾病的治疗、预后的判断发挥着重要作用[9]。本研究发现:SAP组患者血IL-2水平入院时、入院后第4、7天明显下降, 第14日稍升高, 但均低于对照组 (P<0.01) ;MAP组IL-2水平在入院时、入院后第4天逐渐下降, 第7天开始升高, 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 提示AP患者免疫系统被显著激活, 治疗后MAP患者的抗炎与促炎细胞因子尚能保持平衡;SAP患者的IL-2水平明显下降, 说明体内这种平衡已被破坏, 不利于疾病的愈合。

综上所述, AP 患者血TNF-α, IL-1β, IL-2水平表现异常, 且与病情危重程度相关。故动态观察AP患者血清中TNF-α, IL-1β, IL-2的水平变化, 对SAP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新黎, 张翼, 钱民, 等.TNF-α, IL-6和IL-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6, 15 (6) :473-474.

[2]夏芹, 房林.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J].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31 (2) :121-122.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 (11) :727-729.

[4]黄坚, 陆士奇, 赵益民, 等.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善宁治疗的影响作用[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27 (2) :236-239.

[5]黄宏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22) :3404-3405.

[6]Yang YL, Li JP, Li KZ, et al.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ti-body prevents brain damage of rats with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4, 10 (5) :2898-2900.

[7]杨智勇, 王春友, 陶京.早期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家猪TNF-α及IL-1β水平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4, 11 (5) :433-434.

[8]田桦, 邵艳艳, 卓越.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Iβ和TNF-a的水平变化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 31 (3) :72.

IL-1αmRNA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50例择期低温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脏病患者。50例患者中有2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合并陈旧性脑梗死,5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中度通气功能障碍,术前评估心功能,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61~79岁,平均(68.13±7.76)岁;平均体质量(63.22±9.54)kg。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60~75岁,平均(67.45±5.52)岁;平均体质量为(60.31±8.13)kg。2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及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见表1。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在全身麻醉,CPB下常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入ICU监护治疗,具体包括: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脏功能支持,预防感染,防治应激性溃疡,严格控制血糖,维护内环境稳定,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手术后当日,术后第1天分别予生理盐水100 ml中加入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滴;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200 ml静滴。并分别于术后1 h、术后24 h、术后48 h抽取血液送检取得试验数据。

1.3 指标检测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法(ELISA法)测定TNF-α、IL-1、IL-6,由中国同位素公司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同批次试剂盒,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以上检查均由检验科专业医师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组内比较采用自身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治疗组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TNF-α及IL-6均于术后24 h,术后48 h出现下降。血浆IL-1术后未出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血必净24 h及48 h后的TNF-α、IL-1、IL-6均明显降低(P<0.01),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术前比较,△△P<0.01

3 讨论

冠脉搭桥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全身脏器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接受CPB的患者影响尤其显著。CPB可通过多种因素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尽管早期死亡率不高(1%~2%),但如果发展到严重的肺损伤,死亡率可高达50%~70%。细胞因子的水平高低直接反映CPB后SIRS的严重程度[1]。CPB中细胞因子的变化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2]。CPB过程中缺血再灌注、补体结合、内毒素和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都可使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其中主要包括TNF-α、IL-1、IL-2、IL-6、IL-8、IL-10。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与CPB所致的心肌缺血时间有关[3,4]。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患者各细胞因子处于正常水平,手术后24 h开始,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TNF-α、IL-1、IL-6均明显下降,但IL-1与术前相比较未见明显变化,具体原因未明,需进一步探讨。

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抗病菌、抗内毒素、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赤芍、丹参素、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芍药苷、元二茶醛等,上述药物合用有解毒止痛、清热凉血、行气活血等作用。据文献报道,血必净注射液能在体内外有效拮抗内毒素,抑制体内多种炎性递质的病理生理作用,恢复受到抑制的免疫作用[5,6]。对应激性脏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7,8]。本研究中,应用血必净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对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有益。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SIRS的严重程度,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往往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术后较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储备差,围术期较易发生各种心脏事件,术前正确评估手术风险,重视围术期监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心功能差、左室大、冠状动脉条件差的老年患者在经历体外循环后出现的再灌注损伤须加以重视,密切监护,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对于术后早期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患者如能及时、及早、有效得到处理,可明显改善预后。本研究中所选患者平均年龄高,心功能差,大多为高危患者,术后予严密监测,早期应用血必净抗炎治疗,取得较好的早期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畔,曹书华,崔克亮,等.血必净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单核细胞HLA-DR表达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1):21-23.

[2]王今达,雪琳.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并治——治疗重症脓毒病的新对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8,10(6):323-325.

[3]李志军,孙元莹,吴云良,等.血必净注射液防治家兔应激性脏器损伤的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2):105-108.

[4]Pintar T,Collard CD.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cardiopulmonary bypass[J].Anesthesiol Clin North Ameri-ca,2003,21(2):453-464.

[5]Mann DL.Congestive Heart Failure[M].2nd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0:213-228.

[6]Wan S,Desmet JM,Barvais L,et al.Myocardium is a majorsourc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cardiopulmonary bypass[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96,112(3):806-811.

[7]Wan S,Yim A.Cytokines in myocardial injury:impact oncardiac surgical approach[J].Eur J Cardiothorac Surg,1999,16(Suppl 1):107-111.

IL-1αmRNA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CHF组为2005年12月—2006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确诊的CHF住院病人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62.7岁±10.2岁。其中心功能Ⅱ级9例,Ⅲ级21例,Ⅳ级30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扩张性心肌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糖尿病性心肌病8例。诊断标准:①CHF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 2005年提出的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指南诊断标准[1];②心功能分级符合NYHA标准分级;③CHF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对照组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健康体检者30名,男19名,女11名,年龄55.2岁±8.7岁, 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两组性别、年龄相匹配。

1.2 研究方法

CK的检测,两组均于空腹12 h后于次日晨起采上肢肘静脉血5 mL于干燥管,5 000 r/min常温下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20 ℃冰箱保存,待同批测定。IL-1β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TNF-α测定采用平衡放射免疫法,试剂盒购自北京北免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 上述各指标均在本院检验科及核医学科严格按说明书由专人操作测定。

超声心动图指标测定,CHF组病人于入院1周内由专人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采用美国HP5500型彩色超声仪,病人取45°~90°左侧卧位,平静呼吸,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收集临床资料输入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q 检验,对有相关趋势的变量相关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HF组与对照组CK水平比较(见表1)

2.2 不同病因心力衰竭病人CK水平比较(见表2)

2.3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CK水平比较(见表3)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2)P<0.05

2.4 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LVEF、LVEDd比较(见表4)

与Ⅱ级比较,1)P<0.05

2.5 CK之间相关性分析

TNF-α与IL-1β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10,P<0.05。

2.6 CK与LVEF、LVEDd相关性分析(见表5)

3 讨 论

近年来研究表明,CHF的某些病理过程系由CK介导的免疫反应所引发,而CK是以多效性及交叉性为特征。单一CK在不同器官系统中可履行多种功能,而不同CK却又可显示完全相同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就多因子、多角度来探讨CHF与CK的关系。

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CK,能降低心肌收缩力,增加氧自由基释放,促进心肌细胞凋亡。TNF-α对成熟的心肌细胞及乳头肌细胞有浓度依赖性的负性肌力作用,用TNF-α持续灌注大鼠心脏,可导致时间依赖性的降低心室功能并使心脏扩大[2]。最近有学者发现TNF-α可诱导氧化应激,使心肌过度表达TNF-α所致的心室扩张、间质纤维化、心功能减退恶化[3]。

IL-1是体内炎性因子级联反应的始动因子,其主要活动形式IL-1β在维持正常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致心血管及其他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4,5]。IL-1β是一种敏感和特异的急性期炎性指标,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Cain等[6]报道IL-1β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分离灌注的人心房肌小梁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以收缩速率的抑制更为明显。CHF时心肌IL-1β mRNA较正常时增加6.2倍,同时IL-1β mRNA在左室心肌中含量与左室/体重呈正相关关系[7]。

本资料中,CHF病人血清TNF-α、IL-1β检测结果相似。CHF病人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循环中TNF-α、IL-1β浓度与原发病无关(P>0.05),而与心功能级别有关(P<0.05),并且心功能Ⅳ级较Ⅱ级组两因子血清含量明显升高(P<0.05),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这可能与本研究收集的Ⅱ级、Ⅲ级病例较少有关。TNF-α、IL-1β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与心脏形态学指标LVEDd呈正相关。提示TNF-α、IL-1β与CHF病程中的心功能恶化、心肌重塑等病理生理过程关系密切,在CHF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见CK在CHF中作用途径多,作用复杂,并且对其研究深度有限。目前由于对CHF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并未使CHF的临床症状得到根本改善。随着逐步了解CK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中的重要作用,抗CK治疗将成为一条治疗心力衰竭的新途径,它能作用于更加准确的环节,改变心力衰竭的自然进程。希望通过本研究,给抗CK治疗心力衰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思路。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60例CHF病人按心功能及病因不同分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相关关系。结果CHF病人循环中TNF-α、IL-1β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01),两者与病因无关,只与心功能相关。CHF病人血清TNF-α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IL-1β与TNF-α、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CHF病人循环中TNF-α、IL-1β水平的特征性变化及其彼此间的相关关系,充分体现了失衡的细胞因子网络在CHF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参考文献

[1]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l.ACC/AHA2005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liure in the Adutt’s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Writing committee to update the2001tr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ecort failure):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cia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eart and Lungtransplantation:Endorsed bythe heart rhythmsociety[J].Circu-lation,2005,112:154-235.

[2]Bozkurt B,Kribbs SB,Clubb FJ,et al.Pathophysiological relevant concentr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promote 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clysfunction and remodelingin rats[J].Circulation,1998,97:1382-1391.

[3]Takayoshi T,Atsuyuki W,Matsumoto T,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produ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in the failing hearts of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 Am Cardiol,2001,37:2086-2092.

[4]Levine B,Kal manJ,Mayer L,et al.Elevatedcirculating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 severe chronic heart failure[J].N Engl J Med,1990,323(4):236-241.

[5]Di Iorio A,Ferucci S.SerumIL-1betalevelsin health and disease:Apopulation-based study[J].Cytokine,2003,22(6):198-205.

[6]Cain BS,MeldrumDR,Dinarello CA,et al.Interleukin1beta syner-gistically depresses human myocardial function[J].Crit Care Med,1999,27:1309-1318.

IL-1αmRNA 篇7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成年SPF级Wistar大鼠5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00±20) g。购于甘肃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SCXK (H) 2004-0006-0000005], 动物饲料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关节炎丸由制附片、制川乌、细辛、白芍、桂枝、黄芪、甘草等药物组成。为棕褐色颗粒, 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室提供。雷公藤多甙片 (湖南协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Z43020138) 。弗氏完全佐剂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IL-1、IL-6试剂盒由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TNF-α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大鼠模型的建立

除正常组大鼠外, 其余组大鼠用75%酒精对其右后跖进行消毒后, 将弗氏完全佐剂 (0.1毫升/只) 注射于足跖皮下。

1.4 实验分组及给药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 每组10只, 雌雄各半。即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关节炎丸小剂量组、关节炎丸大剂量组。

根据人和动物间体表面积的换算方法, 取关节炎丸浓煎液, 按生药量计算为7.2g/ml, 每天关节炎丸大剂量组每只给予3ml, 关节炎丸小剂量组每只给予1.5ml, 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每只给予6.3mg/kg。给药至实验结束。

注:与空白组比较, ※P<0.01;与模型组比较, △P<0.05;与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比较, aP<0.05

1.5 实验观察指标

根据试剂盒说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

2 结果 (见表1)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各指标含量均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关节炎丸大剂量组、小剂量组 (P<0.05) 及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各指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雷公藤对照组比较, 关节炎丸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各指标含量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细胞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认为IL-1、IL-6是参与进展期关节破坏的典型炎性细胞因子, 而TNF-α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及关节炎丸大、小剂量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进行比较, 发现模型组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 (P<0.01) , 用关节炎丸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低于模型组, 说明中药关节炎丸大、小剂量均具有降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与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说明关节炎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 从而消除滑膜细胞炎症而实现的。俞小芬等[1]研究表明, 关节炎丸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 从而改善关节红肿、疼痛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制附片具有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抗炎作用, 附子抗炎作用与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鹿角霜有直接抗炎镇痛的作用, 与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2]。防风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并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桂枝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过敏、抗炎作用。党参对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均被证明能刺激和参与血管新生过程, 而川芎能够改善微循环, 使血流速度加快, 流态改善, 毛细血管内或小静脉内血栓溶解, 毛细血管网开放数增加[3]。黄芪皂甙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形成、延长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的作用[4]。该方诸药合用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抗炎镇痛、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和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对修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已被侵袭和破坏的关节软骨和骨质, 改善关节功能, 阻止骨质破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而达到缓解症状、防止病情进展的目的。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炎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 模型组各指标含量均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与模型组比较, 关节炎丸大、小剂量组及雷公藤阳性对照组各指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雷公藤阳性对照组比较, 关节炎丸大、小剂量组各指标含量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关节炎丸能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6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关节炎丸,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含量

参考文献

[1]俞小芬, 薛盟举, 郑烈.关节炎丸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08, 3 (2) :113.

[2]沈映君, 王涛, 陈春, 等.麻黄、桂枝药发汗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85, 10:21.

[3]张义洪.RΑ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5, 21:88.

【IL-1αmRNA】推荐阅读:

上一篇:创新取向下一篇:农村孩子写作能力培养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