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稿

2024-05-25

导学稿(精选9篇)

导学稿 篇1

导学稿在本校倡导已有一年多了, 在导学稿的使用过程中, 有喜有悲, 优质导学稿在使用过程中, 对学生的学习会起积极作用, 教学效果显著;而劣质导学稿则恰恰相反, 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甚至“抱怨漫天”。

一、导学稿含义

“导”指的是引导、指导、辅导, 突出的是“导”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学”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导学稿”既是老师的教案, 又是学生的学案, 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 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二、导学稿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上应分为以下四部分:学生原有知识摸底, 新教学内容基础知识预习, 课堂有待解决的探究性问题或疑难问题, 课堂练习及课后思考题。

在新授课之前, 借用课前预习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自学习惯。导学稿问题设计不宜太难, 以课本知识为主, 可以设计一些在学生预习基础上能独立完成的简单综合性问题。

教师新授课过程中, 对学生易掌握的基础知识做更进一步深层次引导, 让学生深入理解其精髓。最后通过练习题学以致用, 练习题的设计也要注意最好按照“基础题”“拓展题”“高考实战”“思考题”的顺序, 由简到难, 由单一到综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导学稿案例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导学稿 (第一课时)

(1) 学习目标:了解电化学腐蚀, 吸氧腐蚀原理及电极反应。

(2)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3) 教学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吸氧腐蚀原理。

(4) 教学难点:金属发生吸氧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5) 学法指导:学前预习, 查阅资料, 讨论, 交流, 识记。

(6) 课前预习: (1) 借助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金属腐蚀现象、危害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堂进行交流; (2) 探究“不同条件下铁的腐蚀”, 做好记录, 课堂交流; (3) 课本知识预习和总结: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比较, 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比较。

(7) 练习:

基础题: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__。

A.黄铜 (铜锌合金) 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 (几乎是纯铁) 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着铜质配件, 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会变暗

拓展题: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 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Fe+O2+2H2O=2Fe (OH)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

A.负极发生的反应:Fe-2e-=Fe2+

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O2+2H2O+2e-=4OH-

C.原电池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

思考探究题:马口铁 (镀锡铁皮) 和白铁皮 (镀锌铁皮) 一旦有划痕后, 在潮湿的空气中, 谁被腐蚀的速率快?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防止金属腐蚀呢?

(8)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四、导学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当然, 在导学稿使用过程中, 也反映出了不少问题, 如有的科目或教师导学稿内容质量差;导学稿手写学生字迹辨认不清;从别的教辅资料上随意复印一篇, 采取“拿来主义”;导学稿印了不用、不查;各科导学稿纷至沓来, 好的、差的、用的、不用的, 学生难以招架……因为以上不良现象, 导致学生对导学稿使用失去信心, 久而久之, 如此好的教学措施竟被视为负担。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这些问题, 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导学稿的备写要广而精, 要高于一般的教辅材料, 是结合自己学生实际精心备写而出的, 且在量上要适中, 可以是一章一导, 也可以是重点章节一节一导, 内容设计要全面但又不能太乱, 要符合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实际, 围绕学生设计, 围绕教学目的设计。

(2) 导学稿的操作过程中, 教师始终是导演, 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监督者、见证者、合作者, 是学生讨论得出某种结论和规律的欣赏者。导学稿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体现在导学稿上, 它打破了以前教师只为自己写教案的“单方”操作过程, 更能体现新课改理念。

(3) 导学稿的批阅要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切不可采用“拿来主义”, 要结合自己的学生, 指导性要强, 针对性要准, 并及时查阅。这样学生才能足够重视导学稿, 才能起到导学稿的真正教学意义。

导学稿 篇2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导学释疑】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检测反馈】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ī rùn qīng yíng gē yáo qīng xī

()()

()

()

yào yǎn tí zhuàn yōu jìng róng huà

()

()

()

()

二、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少:()

柔:()

谷:()

()

()

()

青:()

亭:()

方:()

()

()

()

三、仿照例子,填写叠词

例1:水(淋淋)

黑()

白()

气()

顶()

轻()

静()

例2:飘飘洒洒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一、读句子,判断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飘然而起。()

2、山中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无比奇妙的琴键。()

3、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二、说说下面省略号的作用

1、沙啦啦,沙啦啦……()

2、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地在纸上化开,化开……()

三、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山雨》这篇如诗般的散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其中重点是写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之情。

2、山雨到来时,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描写。目标导航

一、读句子,判断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喻

3、拟人

二、说说下面省略号的作用

1、声音的延续

2、词语省略

三、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雨悄悄来

雨声的美 雨改变山林的颜色 雨悄悄停 雨声的美

雨改变山林的颜色 对山雨喜爱

谈提高导学稿教学的效果 篇3

一、提高对导学稿的认识,改变观念

导学稿是新课程改革的结晶,更是一线教师不断尝试总结的智慧成果。导学稿整合了教材内容,减少了教学环节,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确定基调。

教师使用导学稿时需要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一方面教师应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明晰自己的作用,勿穿新鞋走老路,对学生不放手,上课大量灌输,将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生搬硬套,疏略导学稿的导学功能。另一方面教师要淡化唯成绩论学生的思想。导学稿目的在于减负增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使学生懂得学习,会学习。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能力的培养。导学稿是成绩的载体,并非教学的全部体现。切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是导学稿的长期受益者与使用者。导学稿代替了学生的作业本,以及其他资料,将学生予以解脱,利用导学稿即可轻松学习。导学稿,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绝不能将其视为救命稻草,在课前、课堂、课后随心所欲,将其当作挡箭牌或制胜法宝。

有利必有弊,导学稿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导学稿中的预习部分,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自学,敢于动手、动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导学稿的使用,同时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必须把“等待老师教”的习惯,变成“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习惯,学生自我探究问题的意识应得到强化。学生绝不能将导学稿当作试卷或者练习题随意对待处理,而随便地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应该认真地去预习和复习,努力深究导学稿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提升业务素养,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导学稿教学模式,使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是教学的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再充当课堂上的播音机而应成为课堂上的点拨者。教学模式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终生学习应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把握知识重点、难点、考点、热点,熟识知识脉络体系,在不断学习中接受新知识、洞悉专业领域的新动向,使知识不过于陈旧,脱离学生的需求,积极学习清新的教学语言、动态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涵养。

导学稿模式对教师教的要求比以前更高。用导学稿上课,其最高境界是课前从导学稿中来,课堂上超越导学稿。课前用导学稿引导学生自学,课堂上用其调控学生。老师要充分利用导学稿辅助于课堂教学,牵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将之使用到位,但又不完全拘泥于其中,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让学生觉得导学稿貌似平淡无奇但却回味无穷,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跟随老师的指引点拨。

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師的业务水平及课堂驾驭能力尤为关键。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灵活机动的教学应变技巧,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履行岗位职责中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艺术;及时充电,与时俱进,汲取教育前辈及大师精妙的教学构思、宝贵经验和成果,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在实践中完善增强教学技能。这样才可在教学实际中避免因预设不足,或特殊情况造成的教学任务难以按时完成,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快乐参与,让合作探究走入课堂

导学稿模式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际教学中,合作探究因受长期教学习惯及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束缚,合作探究只是纸上谈兵。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洞悉学生的心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课堂。课堂上,老师实时结合教学实际巧设话题激发学生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课堂上我们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学生合作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共性问题尽可能地从学生实际出发,借用学生熟悉直观的事情,有针对性、有指导性地在平时课堂上加以训练。学生在尝试中体味到合作探究的乐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让教学课堂悄然而去。

四、用心教研,提高导学稿质量

导学稿是教学的有效载体,在师生之间起着互通教学效果的作用。

导学稿的实用性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导学稿的编写过程中,科任教师当高度负责,不断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并不断地吸纳学生的反馈意见,实时调整,使导学稿切实成为教学一体的教辅资料。导学稿应承前启后,注重知识的过度衔接,新旧知识的传导;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习中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融会贯通,顺理成章;题型设计,灵活多变,学生见多识广。知识难度力争分层设计,面向全体,人人课堂有事做;知识容量确保当堂完成,当堂落实,向课堂要成效。导学稿实用性越高,导学稿的效益才能最大化。

总之,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导学稿教学模式更需不断的摸索,只有实践总结相结合,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并完善,让它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左右手,教学才可以取得可人的成绩。

参考文献:

导学稿——教学变革的有效载体 篇4

关键词:导学稿,师生,原则,成效,七放手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后宅中学在外出学习江苏东庐中学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尝试,使用了导学稿教学模式,即“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生的练三维合一”,提倡课堂教学“精讲多练”“主动学习,有效指导”。学校老师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对讲学稿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经验和困惑同在,亮点和问题并存。笔者就我校推行的导学稿课堂教学模式,谈谈导学稿的编写、使用和功效以及导学稿实施以来的一些体会。

一、导学稿的编写和使用

导学稿,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辅导,突出的是“导”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学”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导学稿”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导学稿的实质是:先学后讲,教学合一。

1.导学稿的撰写程序。导学稿撰写按“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完善定稿”四个步骤来实施。提前备课:包括假期备课和日常备课。学期末根据下学期教学实际,由备课组长安排下学期前两周的备课任务,教师在假期撰写导学稿初稿,开学时交备课组长;平时备课要求主备老师提前两周将导学稿初稿完成,以备研讨。轮流主备:通过教研组集体协商,优化组合,成立备课小组(一般是两人,一人主备);参照各组人员特点,分配备课任务,确定每课的主备教师,其他教师协助查找资料,以备研讨。集体研讨: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备课小组内研讨和备课组研讨。依照教学进度安排,主备教师提前两周将导学稿初稿完成,在备课小组内交流,修改初稿。备课组长初审后,下发全组教师,进行集体研讨。研讨时,主备人要进行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说明设计意图,提出困惑和疑问。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补充资料,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提出修改意见,主备人再次修改,充实完善。完善定稿:主备人将经过备课组集体研讨修改后的导学稿交备课组长,组长审定后交年级部分管领导签字,再送油印室统一打印,并将导学稿提前两天交任课老师使用。

2.导学稿使用。(1)教师使用导学稿。教师使用导学稿上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一是要把主备人的教学思想和自己的教学思路融合在一起;二是查阅部分或全部学生预习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完成情况。上课时任课教师根据抽查学生导学稿预习的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同备课组老师以导学稿为蓝本,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但不排斥教师的个性化创新。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学手段。课后,教师认真填写“教后记”,以备下次集体研讨时交流。(2)学生使用导学稿。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在使用导学稿的过程中要根据导学稿内容认真进行预习,要求所有学生本着自主、独立的原则,自行解决导学稿中的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完成课堂学习内容:课堂上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导学稿上的相关内容。如课内时间不够,可作为当日作业完成。总结学习心得:学生课后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在导学稿上填写学习心得,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也可对导学稿的编写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整理导学稿:学生对老师批阅过的导学稿要及时认真地进行纠错,每单元(章节)学习结束,学生将各科导学稿分科按顺序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之用。(3)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使用导学稿要注意以下四方面问题:其一,有了导学稿,不能忽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对关键知识点已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课堂的重点是对学生已初步感知的知识进行深化,能力进行拓展。其二,导学稿的精髓在于精讲多练。导学稿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的量要适度,不要让课堂变成一堂作业课。其三,导学稿的使用要环环相扣。导学稿的使用过程主要分成三个环节,即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新课讲授及练习,课后深化巩固,三个环节要落实到位,如果某个脱节会影响整体效果。其四、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单一化。教师在使用导学稿时不要循规蹈矩,不要照搬导学稿,要提倡个性化教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设计。

二、导学稿的批阅

根据各学科特点,可批阅部分或全部导学稿。导学稿批阅要做到“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使每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导学稿的批阅要有指导性、针对性、及时性。一般地,一节课的导学稿的批阅次数为三次。第一次为预习部分的批阅,第二次为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阅。第三次,检查学生对错题的更正情况,避免学生将问题遗留积累,造成知识的负积累而成为“差生”。

三、导学稿实施的成效

导学稿的实施在很大程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促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它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避免了教师备课的形式化,实现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统一。它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导学稿使传统的“传授———承受”课堂教学模式变为“导学”,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由原来的表演者、演讲者转变为引导者、服务者,更注重为学生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渴望,引导学生独立获得知识,更加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了。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做到了有的放矢,注意力更集中,听课效果更好,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塑造良好道德导学稿 篇5

考点链接:考点36: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a)

考点37: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

一、预习导学——目标:基础过关。方法:阅读自学,学会归纳梳理知识。范围:看问题精析P96—99、P140

(一)知道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a)教材八下思品P1

31.党和政府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视:2001年9月20日,中央颁布了《,提出了“二十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2003年中央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使道德宣传日益深入人心;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社会兴起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潮。除此之外,每个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包括“助人为乐模范”、“ 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等。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具体如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为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新时期适应市场经济、符合我国法律、传承传统美德的思想道德的内容是: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优良品德的重要性: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6.青少年如何自觉加强品德修养?第一,青少年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第三,做到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第四,不断克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7.全社会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学会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b)教材七上思品P69—76和九年级历史与社会P181——186

1.什么叫团队?什么叫团队精神?团队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合而成的集体,一个团队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团队精神就是协作精神。

2.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或合作在团队中重要意义):(1)在团队中,只有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2)团结就是力量,只有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和才干得到充分发挥。(3)可以取长补短,合作者之间相互沟通,出现矛盾和分歧可以及时解决,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出适当的妥协与让步。(4)长时间的竞争容易让人产生紧张、不安、失败感和敌意。积极的合作能降低甚至消除竞争的负面影响,使每个人从集体中体验到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心理效应,团队精神也得到培养。

3.团队为什么需要竞争?(或竞争在团队中的作用)(1)团队是一个集体,但在这个集体中并不是不要竞争。只有通过合理的竞争才能使团队保持生机与活力,才能充分表现出团队的精神。(从集体角度来讲)(2)个人融入集体的过程并不是消除自己个性的过程,而是通过合理竞争充分展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从个人角度来讲)。

4.竞争有合理竞争与不合理竞争的区别。

5.合理竞争的概念和意义:

诚实、守信的原则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一,通过合理竞争才能使团队保持生机与活力,才能充分地表现出团队精神;第二,在团队中形成一种合理的竞争气氛,不仅有利于开发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且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和团队整体能力的提升;第三,相互竞争可以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激发人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6.不合理竞争的概念和危害

个人的目的。不合理竞争对个人和团队都有危害,使人习惯于投机取巧,养成懒惰、自私的坏习惯,(从个人角度)甚至可能降低竞争者的整体实力,形成不良的团队氛围,影响集体成员的发展和进步。(从团体角度来讲)

7.竞争有哪三种结局?输——赢、输——输、赢——赢,其中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这个结果要良好的合作才能创造。

8.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或如何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1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2人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但长时间的竞争容易让人产生紧张、不安、失败感和敌意。积极的合作能降低、甚至消除竞争的负面影响,使每个人从集体中体验到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心理效应,团队精神也得到培养。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在合作中竞争,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在竞争中合作,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体现“双赢”原则,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9.保持正确心态对待竞争:(1)该服输时就服输;(2)学会将心比心;(3)充实自己的生活;(4)帮助竞争对手。

10.我们应该怎么进行良好的合作?(1)我们在合作与竞争中,要有大局观念和团队意识。(2)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学会相互沟通,出现僵持和分歧时及时解决,必要时能作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4)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三)懂得诚信的基本要求,做一个诚信的人(b)教材七下思品P58——7

21.诚信的含义:诚信即诚实守信,诚信即是古老的道德范畴,也是令人钦敬的道德品质。

2.诚信的基本要求

3.诚信有哪些重要意义:诚信是无价的,同时,又是有价值的。它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谐,使心与心靠得更近,使个人成功的道路变得更加坦荡。(1(2

(或者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顺利进行下去。(5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人人都讲诚信。(6诚信是个人获得社会认同的重要条件,是个人走向未来的通行证。

4.怎么做一个诚信的人?(1)真诚待人。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反思自我,能够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讲究公正,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更不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2)友善待人。

(3)小事也要讲诚信。

二、课堂教学——经典范例

1.话时事,我解读;促合作,共发展。(8分)

2009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在中美两国领导人会谈后,双方联合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就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等方面推出了多项具体合作措施。

(1)中美双方在会谈中多次强调要推进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什么要强调合作?(2分)

(2)请你列举当今国际社会中需要合作解决的事例至少2例。(2分)

(3)中美既是竞争对手,又不能缺少合作,你是如何看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4分)

2.(1)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合作创造双赢,实现互惠互利,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2分)(2)如推动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2分)(3)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现共同进步。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竞争,竞争不忘合作。竞争的最理想结果是双赢,合作创造双赢。(4分)

2.2008年3月起,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主办,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道德实战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小明所在的学收通过开展“道德小模范”评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下面是小明同学的评选表。请仔细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1)对照公民基本道德规

范,表格中“评价内容”一

栏还需要增加哪些方面的内

容?请写出一条。

(2)表格中,小明有待努力的是哪一方面?请运用教材知

识帮助小明提出改进的方

法。

(3)请运用教材知识回答,国

家为什么要在未成年人中开

展思想道德建设?

答:(1)如尊敬师长、团结同

学等。(2分)(2)诚实守信或诚信。改进方法:①要遵守诚信的基本要求:做人做事要真实不欺,表里如一,信守诺言。②真诚待人。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反思自我,能够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情感,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讲究公正,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更不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③友善待人。不轻易怀疑别人,也不完全以自己的好恶来要求别人,学会宽容和原谅别人,在必要的时候还要善于成全别人④小事也要讲诚信。不要忘记自己说过的话或答应过事,要尊重别人的隐私等(第一点和其他任意一点即可)

(3)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但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②国家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等。(4分)(从国家和个人两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堂巩固练习

1.在两岸关系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发表了精彩演讲。其中引用了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在陆地上,兔子不打瞌睡兔子赢,遇到过河乌龟赢。最终比赛出了奇招,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过河时,乌龟驮着兔子游,双方共同到达终点,双赢。”新“龟兔赛跑”的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B)

A.人的竞争与动物不同B.竞争别忘记互相合作C.竞争就难免会有失败D.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双赢

2.在央视奥运频道《对话》节目中,主持人说:“对手是实现梦想的另一只手。是对手体现了我们的价值,是对手的光芒折射出奖牌的含金量。”这启示我们(C)

①只要有了对手的竞争,我们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②对手的竞争能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③对手的竞争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有促进作用④与对手搞好合作,我们就能赢得更多的奖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右图漫画《手脚并用》,从精神文明的角度看,用水者

主要违背了公民道德基本模范内容中的(C)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

4.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在丈夫因车祸去世后,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

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她打电话告诉债权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将丈夫生前的欠款签字改成她自己的名字,她用挣来的钱还债。就这

样,5年来她还清了数百笔欠款。武秀君能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道德

模范,这说明了(C)

①她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②道德建设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③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④诚实守

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2008年9月20日,是我国第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宣传日前夕,某校开展了评选表彰“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活动。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诚信守则的是(B)

①小超踢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他主动道歉并作出赔偿

②小新答应帮同学小婷补习功课,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准时前往

③考试前小光答应“传纸条”给小风,考试时小光果然这样做了

④小英因为睡懒觉而上学迟到,她却告诉老师是因为自行车坏了

A.①④B.①②C.②③D. ③④

6.从2002年以来,连续八年,杭州市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数量都在1000件左右,今年1-4月份共查处234起案件,同比上升11.4%,可见杭州市的反腐倡廉(A)

①富有成效②刚刚起步③大功告成④任重道远A.①④B.①③④C.①③ D.②③④

7.“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话告诉我们(A)。

A.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B.一个优秀的集体需要很多人

C.只要有一千人以上就是一个有力量的集体D.个人的荣誉要靠优秀的集体

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企业的冬天来了,为积极应对,企业之间要抱团过冬,抱团取暖,共克时艰。”这句话启示我们(B)

①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②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有助于事业成功

③合作与竞争相互依存,竞争中要加强合作④有竞争就不能合作,要合作就无法竞争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9.上题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

①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②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要树立强烈的合作意识③要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的良好品质④成功在于合作不在于竞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0.漫画《谁丢的?》说明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必须(C)

A.加强知识文化修养B.以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来规范

C.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D.要正确对待他人,懂得宽容与友善

上海世博会正在招募志愿者,志愿者无年龄限制,市民可业余参加志愿服务,目前报名人数超过41万。据此回答11—12题。

11.市民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对我们的启示有(C)

A.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B.我们要善于明辨是非

C.我们要自觉服务社会D.我们要忠于职守

12.有同学认为今年5月也应该请假去上海,参与志愿者活动,你的观点是(A)

A.不可取,服务社会首先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B.应该,这样可以使自己在奉献社会中健康成长

C. 应该,这样可以展示自己对社会的爱心和力量

D.不可取,因为这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13.右图漫画《震不碎的心》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C)

A.团结一致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

14.总导演张艺谋之所以成功的导演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在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才。这一事实说明(C)

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②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任何人要想成功都离

不开他人的帮助③合作会使个人的发展受到限制④合作能够使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

15.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说些“善意的谎言”,这并不违

背诚实的道德。面对癌症晚期的病人,医生的行为(A)

A.善B.真C.维护个人利益D.尊重客观事实

16.17.情景感悟,回答问题(10分)

情景一:公交车上,小涛一边吃香蕉,一边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还随手把香蕉皮扔在地上。一位要下车的老大爷没留神,一脚踩在橡胶皮上,险些摔倒,小涛偷偷地笑了„„

情景二:一次单元测试的课堂上,小涛遇到了不会做的习题,他偷偷问同桌小进:“这道题让我抄一下?”小进没理他。下课后小进说“考试作弊是不诚信行为!”小涛愤怒地说:“什么诚信不诚信,诚信有个屁用,同学之间要懂得合作,知道吗!”

情景三:同班同学都评价小涛“太自私”“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与合作”。小涛却说“一个人如果听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失去自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1)请你从公民道德的角度对情景一中小涛的行为进行评价?(2分)

(2)情景二中小涛对合作的理解正确吗?如果你是小涛的好朋友,请你告诉小涛诚信的重要性。(4分)

(3)情景三中小涛的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导学稿 篇6

一、运用导学稿教学,导出预习自学好习惯

我校是乡镇中学,学生生源较差,普遍存在不会预习的问题。而英语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缺少一个检测预习效果的依据。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和明确的任务规定,对于预习的环节,学生往往会忽视或省略。使用了导学稿之后,教师把想让学生预习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根据导学稿的预习任务进行预习。导学稿的宗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先学后教”,它是以学生的自主预习为前提展开教学的。

导学稿预习练习的编写,先由一个老师主笔提前编写出初稿,再由同级的老师一起看阅并提出修改建议才定稿,上课前一天下发给学生。预习练习要兼顾到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避免太难而打击学生提前预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填写导学稿,并把疑难问题标注出来。学生利用导学稿进行自学,并通过小组合作互助增强效果。教师在上课前利用几分钟在课室巡视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也可以让组长汇报导学稿的填写情况,或者回收部分导学稿进行批阅,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运用导学稿引领、指导、规范、约束学生对每节新课进行预习,长此以往,不仅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而且提高了学生终生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运用导学稿教学,导活学生思维

学生经过自主预习,往往能解决新课中的部分问题。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以及自己的疑问走进课堂,主动提问,踊跃发言,思维活跃,体验解决了教师的问题所带来的成功感,更激起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了。

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4 What would you do?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虚拟语气,我们在导学稿中设计了Groupwork:小组讨论What wouldyou do if you had a lot of money?使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每个组员都想让别人分享他的有钱梦想,说的欲望很强,小组的讨论很热烈。接着又让男女生搭配交换身份进行Pairwork,下面是两学生的对话:Boy:What wouldyou do if you were a boy?Girl:If I were a boy,I would eat muchfood to get fatter and stronger,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girl?Boy:If I were a girl,I would wear ski rt every day,这个环节给课堂带来阵阵笑声,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

三、运用导学稿教学,导出合作探究氛围

导学稿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具有了相同的课堂活动的“剧本”。导学稿教学,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通过导学稿少讲精讲并精心设计palrwork,groupwork,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运用语言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这样就使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合作探究气氛更加浓郁。

如在教学的八年级上册unit10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Section AS内容时,导学稿设计了小组自主学习表示身体部分器官的新单词,设计表演活动学习have a cold/toothache等表身体不适的词组,通過Groupwork讨论How to keep healthy,比比哪个组能用should/shouldn’t提出更多的建议和快速背诵2c比赛等系列任务。整节课学生都是在学习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内容,导学稿给学生搭建了小组合作交流平台,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挖掘出他们巨大的潜能。

四、运用导学稿教学,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自从使用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以来,英语教师们比较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把记忆和写的能力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但考试并没有降低写的难度。学生都是口诀王,让他们说,很多学生都能脱口而出,要他们写,就倍感头痛无从下笔。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导学稿教学模式中把写的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8(1a—2c)时,导学稿设计了以下让学生动手写的任务:根据中文写出单词和词组;听录音写出缺漏的单词;用英语写出赠送的礼品单;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完成短文填空。手到、眼到、口到、脑到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从而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践证明,运用导学稿教学模式进行英语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为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和自主探究搭建了一个可行的平台,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效率。对此,我们应认真总结,深入探讨,使之更加合理、完善,不断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导学稿教学模式的思考 篇7

这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但是我们一线教师感觉教改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这些改革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变化, 而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教学模式, 甚至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加区分。虽然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 但收效甚微, 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东西, 那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这种教学模式, 是有着自身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 教学活动地开展要依据相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自身特点, 形成具有稳定性和简约性的教学结构。它集中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理论。而这些也会促使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不断进步, 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导学稿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1. 导学稿教学恰当处理了“教”与“导”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应是主体地位。但在现实教学中, 仍有大量的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 教师只是在为学生听懂而“教”, 学生更是在拼命为听懂教师的“教”而“学”,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 教师成了教学的主体, 学生则是被动机械地接受。要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就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转换角色, 恰当处理“教”与“导”的关系, 变“教”为“导”。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是“教”, 而是“导”, 引导学生“学会”到“会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教”为“导”, 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 导学稿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是在一定教学思

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在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不断改良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 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 教学模式通常都是由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 学生参与下解决, 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本质, 品尝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活动, 包括动手操作、做游戏、调查研究等方式,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知识、理解知识、热爱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形成整个知识体系, 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导学稿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导学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加工的主体。导学稿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引路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 而不只是强调知识的传授, 把知识一味地强加灌输给学生。

导学稿教学理念下学生学习知识是需要在一定环境下, 借助他人帮助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协作、交流。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三个部分。而这些情景的设定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对导学稿内容的理解, 创造一个能让学生接受的情境是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互相借鉴, 共同协作, 反复斟酌直至导学稿成型, 无论是导学稿的设计过程中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都要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学生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知识的最终掌握都对导学稿所起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交流与合作却是导学稿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导学稿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上课期间或下课之后交流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导学稿作业, 商讨怎样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等。其实, 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教师、学生的想法都要互相通报, 这对推进每个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于每个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导学稿教学模式的实施特点

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商讨、倾心设计的教学流程, 采用导学稿这个载体,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兴趣爱好等, 使学生能利用课本中已有知识和相关经验, 去类比当下学习到的新知识, 从而使知识得到了迁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导学稿, 课前就指导了学生质疑、联想、比较, 待上课时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学生互相的提示、师生互相提问等方式解析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 促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发展。课前教师精选的例题, 习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 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的能力、归纳类比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学生通过预习导学稿, 就会处于主动探究、主动思索、主动认识的主体位置, 再加上教师独具创新的教学设计, 以及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深入浅出的引导, 这对学生认知的帮助很大, 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最后课堂小结由学生写成小论文或课后反思的形式来完成, 定期举行导学稿评比活动: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层次进行奖励。

五、导学稿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我们传统的课程体系大体上是严格按照科学的体系展开的, 不大重视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 内容一般是一系列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理论。这样的内容虽然便于教师教给学生成套的内容和逻辑的思考方法, 但学生的参与只能是被动的, 学生只是注重教科书提供的题目, 完全不用考虑它们的实际意义, 这样的内容一般离学生的生活较远, 并且多半要超出学生应有的理解程度。学生只知道机械式地反复操练、反复模仿, 在大量的解题过程中获得解题方法、获取解题经验, 才能掌握知识, 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而导学稿教学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 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以学生发展为本, 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使学生乐于学习, 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用的知识”。

六、导学稿的作用及实施要求

导学稿要求学生提前备课, 集体讨论, 资源整合, 资源共享;导学稿促使学生课堂上减少记笔记的时间, 增加了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减轻了课业负担, 提高了学习效率;导学稿提前发给学生, 促使学生课前预习,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导学稿强调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着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导学稿体现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精神, 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导学稿中的练习题, 很好地体现了“分层教学”思想, 使得后进生也有话可说、有题可做。

导学稿在实施过程中要完成问题探究、知识整理、阅读思考、巩固练习等要求, 在编写中要围绕教学目标, 紧扣大纲要求, 通过启发性内容, 分层次、分梯度设计问题, 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 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明确目标,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 整合教材, 从而编写出符合学生认识层次的高水准导学稿。教师在集体备课中, 要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教师设计针对性强的习题, 可以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果, 可以取长补短, 协作探讨, 从而更加进步、更加团结, 充分体现出了集体智慧。

总之, 导学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 其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有很大帮助, 可大大增强学习动机, 优化学习方法, 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我想只要我们志存高远, 把握新课改的态势、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从教底蕴, 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课改的特色之路。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很多学校尝试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式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 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 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用的知识”。而传统教学不重视实践, 只注重知识的灌输, 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 导学稿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创新思维,导学稿,参与,教学模式,协作,载体

参考文献

[1].江家齐主编.《教育与新学科》.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

[2].张筱玮主编.《中学数学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2000年4月.

[3].龙立荣.《创造创新条件, 培养创新能力》.《数学教学通讯》2002年第4期.

[4].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导学稿 篇8

一.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流程要求“变”

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但自主学习并非完全摒弃接受性学习。我们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们认为, 最核心的是学一种理念。因此我们主要学习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主动探究的教学理念。让这种教学理念能指导我们日常的教学行为。每堂课不必都是让学生在轰轰烈烈地讨论中进行, 因为不同的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接受能力, 不同的教师也有自己的风格, 因而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提倡百花齐放。我们没有必要看我们的教学是不是杜郎口模式, 是不是潍坊五中的教学模式, 只需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 我们的课堂是不是有效。我们也可以把原有的传统的经典的课堂形式放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 不必拘泥于一定的流程和形式, 如果每节课按统一的流程进行, 学生对课堂还有期待吗?学生对课堂还有激情吗?这样的课堂模式肯定会成为过往云烟, 就会像十年前的“洋思教学模式”一样很快淡出我们的视线。

我就我们的语文课堂谈谈我的理解吧。语文是讲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 “人文性”是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对于那些学生必须掌握和积累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我们是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对于学生个体难以理解的情感和知识, 我们教师必须是要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 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掌握语文, 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如上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 对于作者此时的情感的把握, 学生对于一个结论性的答案是不难寻找的, 因为现行的教辅材料遍地都是, 但对于这个结论的获得过程却是学生无法体会到的, 那我们教师就不能放任让学生讨论再讨论, 可通过对苏轼的生平的介绍、苏轼的其他作品诵读等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所流露出作者的情感的把握。同样, 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也会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曾经看到一句话:“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象一个出色的导游, 能带领学生去领略文本的处处美景。”我觉得从某种角度而言, 教学情感的力量远远超出知识本身。教其学莫如激其趣。只有当学生内心的激情被激发了, 他们的学习持续性才可以体现, 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才可以提高。所以, 我们不必一定要按统一的形式和流程来安排我们的课堂。

二.导学稿的设计要激“趣”

导学稿, 它是教师“导”和学生“学”的脚本, 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合作为学习方式, 以教师的点拨引导为方法, 把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内容活动化的师生共用文本。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的一根拐杖。导学稿一般是把课堂的教学的流程记下来, 仿佛就像是教师所备的课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样就会限制住我们学生的思维发展, 更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 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自学是在没有教师的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学习, 而自主学习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特别在当前教学方式的转型时期, 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没得到较好的培养, 完全放给学生自学, 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观点等基本知识的。我们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就把导学稿以预习案的形式呈现。各学科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有导向性地设计出具体问题, 把这些问题在课前发给学生, 或展示给学生, 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以此来创建优质高效课堂, 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如八年级 (上) 的《记承天寺夜游》就在课前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中“记”的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

3.在文中哪些句子流露出作者的心情, 并体会其思想感情。

这样的“问题式导学稿”以问题引领, 学生自学,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边际, 漫无目的,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一部分问题, 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 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 思维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 让学生解决问题, 让学生进行训练, 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 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 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调控要求“活”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 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系统中的控制、主导作用, 实施积极调控的有效教学策略, 是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实施积极调控的有效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高效,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控制系统中, 通过控制对象, 运用有效的控制手段, 积极、主动地调控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将课堂教学这一发展变化着的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系统现阶段的状况 (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 发展到由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期望的新状况 (进步了的、达到教学要求的学生学习情况) 。

1.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预设。然而,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有的学生已经学会,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 即动态生成的问题, 却不在教师预设之内, 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就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要将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机整合起来, 这样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来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拨, 从而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的课堂就有效了。

2.要处理好个别学生展示时和大多学生的关系。

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有几个学生代表自己的小组在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 可别的学生就心不在焉、无所事事, 这与我们追求的“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目标是背道而驰的。那么这些学生干什么?这是我们教师事先要进行有效的预设, 要给这些学生分配任务。如理科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训练。如文科,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

四.学生点评要求“实”

现在, 我们对学生的展示后的点评只是停留在对学生的仪态是否大方和声音是否响亮上, 对内容的点评只是简单的重述而已。随着一段时间的深入, 学生的点评语言已经有了格式化, 仅仅是为了点评而点评, 是一种任务, 这样的课堂步骤就毫无效率可言。在教辅材料满天飞的时代里,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回味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所以我们认为在点评的时候主要指出我们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哪些问题, 要指出大家的焦点问题。在点评的时候注重要学生说说自己的其他想法, 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经验跟大家分享。如在学《答谢中书书》一课时,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和下面的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 点评的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 在抛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就把学生的疑惑解决, 并能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就能迫使学生去钻研这个问题的由来,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我们的展示和点评就有实效, 我们孩子的学习就会脚踏实地, 绝不会投机取巧。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 让学生终身有益。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 它都能让“优秀学生卓越发展, 中等学生超常发展, 学习困难学生自信发展”, 但在课堂上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们所有教学工作者一起努力奋斗的目标!

导学稿 篇9

首先,应在设计上下工夫。导学稿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在研究了课程标准、研究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预先设定的,而课堂是动态的。如果不顾课堂的动态生成而去强行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则是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反之,如果一味地强调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我们不预先设定学习目标,那上起课来就会信马由缰,毫无目的可言。因此,我们在设定学习目标时要把课程、教材、学生等研究得透彻些,尽量使预设的目标与动态生成的目标吻合,二者吻合得越紧密,说明备课越成功。一些教师有时喜欢照搬教学用书和学案上现成的目标,这是不足取的。并不是因为它上面的目标界定不科学、不合理,而是有时这些目标与我们学生的情况不符合,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达成上面的目标可能太难。有的目标陈述也不具体,较空泛,我们可以借鉴,但一定要加以改动。笔者认为,具体到每一课来说,三维目标不求面面俱到,有时可侧重知识与技能,有时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有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本节课学习重点。

其次,导学稿四部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解析、拓展延伸)内容的设计必须要为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服务,要尽量避免内容与目标的游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师首先要正确地理解课本,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要使好、中、差各个层面的学生拿到一份导学稿后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不同的学习活动,从而有所收获。应杜绝抄现成教案的教学设计这种现象,因为那些并不完全适合我们学生的学情。另外,我认为在历史导学稿上最好能有“学法指导”的明示,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对课本的解读、知识的梳理和活动的展示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会学生用何种学习方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授之“鱼”(知识)固然重要,授之以“渔”(方法)更重要。如果学生能够用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其它内容,从而达到“自悟”,养成自学能力,则是教育的成功。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份历史导学稿时都要突出“学法指导”。

此外,就目前历史导学稿的设计看,课型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第一部分快乐积累;第二部分预习指导;第三部分生生合作;第四部分对接中考,能力提升。这四部分侧重知识性的学习和巩固,缺少展示层次性、综合性和体验性。这些情况的存在仍然制约着历史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学生自己设计的导学稿是为解决自己的学习需要服务的,它要比教师设计的导学稿更贴近实际,针对性更强,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在学生设计导学稿时教师应参与进去,帮助学生界定学习目标,筛选、整合学习内容,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导学稿】推荐阅读:

上一篇:智能电容器应用下一篇: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