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单抗

2024-08-29

英夫利西单抗(精选6篇)

英夫利西单抗 篇1

摘要:[目的]总结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于入我院治疗的炎症性肠病病人25例, 在治疗的第1周、第2周、第6周、第8周、第16周、第24周, 采用5mg/kg的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 每周1次, 疗效评价采用简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并针对该药物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与随访措施。[结果]治疗24周后9例克罗恩病病人和11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有临床反应。5例克罗恩病病人和8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症状缓解。[结论]熟悉药物的使用特点、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治疗后长期随访, 是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并发症的护理重点。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英夫利昔单抗,护理

腹泻、腹痛是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的常见临床并发症, 传统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症状控制不佳, 易复发[1]。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拮抗剂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 (Infliximab) 广泛用于缓解炎症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2,3], 但其在炎症性肠病的使用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等方面的报道较少。故本研究回顾性评估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及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纳入2010年—2012年收治的入院炎症性肠病成人病人25例, 男16例, 女9例;年龄24岁~56岁, 平均35.7岁。符合以下标准:确诊为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无肠结核等感染性疾病;无外科治疗指证;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不佳后给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病人11例, 使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CDAI) 可正确评估克罗恩病病情和评价疗效, 本研究采用Harvey和Bradshow标准 (简化CDAI) [4], 详见表1。本组病人均为重度活动期 (CA DI≥9) , 平均CADI为1 0.1。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 4例, 使用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 (DAI) , 也称Mayo指数[4], 详见表2。本组病人均为重度活动期 (DAI≥11) , 平均DAI为11.2。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急性期均禁食, 全胃肠外营养, 静脉输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2周。腹腔脓肿引流通畅后, 再使用英夫利西单抗 (类克, Remicade:生产商为瑞士的Cilag AG公司) , 辅以补充静脉输注维生素等。英夫利西单抗首次给予本品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一次相同剂量, 持续用药至第24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收集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CDAI及DAI分数, 临床反应被定义为评分从基线降低≥30%。CDAI≤4分、DAI≤2分为症状缓解。

1.4 结果

在给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24周后, 11例克罗恩病病人的平均CDAI为5.5分, 其中有5例 (45.5%) ≤4分, 为症状缓解;4例 (36.3%) 为5分~8分, 为症状有减轻;<9分者共9例 (81.8%) , 认为对药物治疗有临床反应。14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平均DAI为5.4分, 其中有8例 (57.1%) ≤2分, 为症状缓解;3例 (21.5%) 为3分~10分, 为症状有减轻;<11分11例 (78.6%) , 认为对药物治疗有临床反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2 护理

2.1 药物使用特点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针对TNF-α、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 和人体中多种形式的TNF-α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 可以很好地阻断TNF-α的病理作用, 从而降低TNF-α引起的炎症反应, 缓解疾病症状。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靶向人抗TNF-α的嵌合体 (人-鼠) IgG1Mab, 可中和TNF-α的促炎作用而发挥药理作用。2℃~8℃避光保存。现配现用, 将10mL无菌注射用水沿药瓶壁注入并轻柔旋转, 使本药溶解, 避免延长或剧烈搅动, 不要震荡;若溶解过程中出现泡沫, 需静置5 min。稀释后的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 泛乳白色光, 可能会有半透明颗粒, 若药物粉末未完全溶解如有不透明颗粒、变色或存在外来颗粒时不要使用。然后将配制好的溶液缓慢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药物浓度控制在0.4 mg/mL~4mg/mL。

2.2 治疗前护理

(1) 用药前常规行血常规、血生化、胸部X线摄片检查。护理人员需要熟悉每次用药前的各项检查结果, 密切观察病人用药疗效, 为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有研究表明, 抗TNF-α可能增加病人结核感染的机会, 并且可能增加潜伏结核感染再激活的风险[5]。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病人, 无论过去是否接种卡介苗, 均需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 试验, 如PPD硬结直径≥5mm则为阳性, 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活动性结核以及结核潜伏感染。如发生结核感染或处于活动期, 按抗结核方案治疗, 暂不接受生物制剂治疗。本组病人PPD试验均为阴性, 但病人治疗过程中仍需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新近发生的结核菌感染。每次配药前测量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并再次确认病人近几日未发生感冒或其他部位感染方可配药。 (2) 护理人员应予以病人心理干预。因为炎症性肠病病程长, 在整个病程中呈复发和缓解交替出现, 需长时间服药控制, 病人易产生负面心理[6]。向病人及家属详细告知治疗的用药方案、输注时间安排, 详细说明该药的禁忌证和慎用范围, 并强调积极的配合与坚持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帮助病人树立坚持用药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英夫利西单抗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皮疹、感染等, 让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了解规律、按时用药是提高疗效的基本保证, 确保病人对该药物有良好的依从性[7]。

2.3 治疗中护理

(1) 输液装置应配有专用输液器, 首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建立静脉通道, 输注10 min后换上英夫利西单抗。初始速度为10 mL/h, 15 min后增至20mL/h, 30 min后增至40 mL/h, 45 min后增至80mL/h, 60min后增至150mL/h, 90min后增至250mL/h;滴注结束后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整个输液过程应大于2h但小于3h。 (2) 避免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脸红、头痛、发热、低血压等[8]。症状轻微者, 一般只需减慢滴速即可缓解。输注前、输注中每隔30min及输液结束后1h均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严密观察有无皮疹及瘙痒症状;症状较重者, 如出现胸闷、心悸者, 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甚至停药, 并保持病人呼吸通畅, 平卧, 报告主管医生, 同时安抚病人情绪, 避免产生恐慌心理。本组发生输液反应3例, 其中1例输液2.5h出现咽喉部堵塞感、心悸症状, 立即减慢滴液并给予吸氧2h后缓解;另2例在治疗后第2天出现红色皮疹, 无瘙痒, 后自行消退。 (3) 预防感染:英夫利西单抗能够抑制重要的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 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就是感染[9]。本组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例肺部感染, 给予对症治疗后恢复, 未影响治疗疗程。治疗期间需告知病人注意休息, 清淡饮食, 保持口腔卫生, 尽量避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 必要时携带口罩, 预防感染, 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 以免影响用药进程。

2.4 健康教育与随访

向用药期间的病人告知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不到人多地方;加强对病人用药依从性的教育, 向病人说明该药的应用时间和疗程安排, 并强调下次给药的时间, 还要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 以提醒病人。一般在病人每次用药后3d随访1次, 下次用药前1d再次电话随访[9]。第1次随访的内容是病人用药后的自觉症状, 包括是否有皮疹、皮肤瘙痒、感染及其他症状;另外, 还应包括饮食、睡眠、活动和心理情况, 并认真记录备查。第2次随访主要目的是提醒病人用药时间。通过健康宣教和随访以坚定病人继续治疗的信心和用药的依从性。

3 小结

英夫利西单抗通过识别、结合并阻断病人体内TNF-α, 降低TNF-α引起的炎症反应。在使用24周以后, 50%左右病人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有效缓解, 大约80%病人接受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改善, 其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 但是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加强对病人及家属心理护理, 熟悉药物的使用特点, 做好用药前准备及用药护理, 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治疗后长期随访,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Farrell D, Savage E.Symptom burden:A forgotten area of measurement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Int J Nurs Pract, 2012, 18 (5) :497-500.

[2]Nanda KS, Cheifetz AS, Moss AC.Impact of antibodies to infliximab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serum infliximab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 meta-analysis[J].Am J Gastroenterol, 2013, 108 (1) :40-47.

[3]孙怡燕, 吴永发, 徐灿, 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的疗效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1 (3) :338-339.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 (1) :73-79.

[5]王莉莎, 黄烽, 张江林, 等.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发生结核的风险[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6, 10 (10) :607-610.

[6]孙苗芳, 黄家懿.护理干预前后炎症性肠病病人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对比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2:162-164.

[7]董慧娟, 何伟珍, 叶志中, 等.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报, 2008, 15 (11) :71-73.

[8]杨柳.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9) :28-30.

[9]施星芬, 徐美英, 顾沈红.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 (6B) :914-916.

英夫利西单抗 篇2

1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5岁, 主因“克罗恩病回结肠型狭窄型活动期重度”拟行“英夫利西单抗”第三疗程诱导缓解治疗收如我院, 入院查体: 体格检查: T 36. 5℃ , P 78次/min, R 20次/min, BP 108 /78mm Hg。一般情况可, 神清, 查体合作。结膜苍白, 皮肤巩膜无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无扩大, 心率78次/min,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腹软, 右下腹有充实感, 轻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墨菲征阴性, 肝、肾区无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5次/min, 双下肢不肿, 口腔、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破溃。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当天查血生化结果示: 超敏C反应蛋白0. 07mg/L; 粪便分析潜血阴性 ( - ) ; 尿沉渣分析尿潜血阴性 ( - ) , 尿白细胞阴性 ( - ) , 白细胞3个/ μl, 血常规血红蛋白117. 0g / L, 淋巴细胞百分数45. 5% ,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48. 4% ; 血生化钙2. 35mmol/L, 钾3. 72mmol/L。

入院诊断: 克罗恩病, 回结肠型, 狭窄型, 活动期, 重度。入院后完善血生化, 三大常规, 凝血四项, 超敏C反应蛋白, 电解质, 血沉等相关检查协助诊断。入院第2天患者生化正常, 血常规正常, 予以“英夫利西单抗300mg + 0.9% 氯化钠注射液750ml”第三疗程诱导治疗, 并复查肠镜。入院第3天肠镜结果较第二疗程好转, 出院嘱按时服药, 定期入院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

2讨论

2. 1英夫利西单抗的药学监护

2. 1. 1对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失应答及不耐受: 研究[3]显示有10% ~ 30% 患者对抗TNF治疗起始即无应答, 称之为“原发性失应答”; 起始应答而随时间推移失应答者称之为“继发性失应答”。另有一些研究[4、5]显示, 有些CD患者对一种生物制剂不耐受, 经换用其他抗TNF制剂后可能获得治疗应答。该患者自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第一、二疗程以来, 效果显著, 本次行第三疗程诱导治疗, 肠镜回示: 于升结肠近回盲瓣处见一溃疡疤痕, 表面稍充血, 局部牵拉变形, 回盲瓣口相对狭窄, 内镜尚能进入, 继续进镜至回肠末段约10cm, 黏膜光滑未见异常。退镜观察: 其余所见肠黏膜光滑, 血管网清晰。肠镜表明患者对英夫利西单抗有较好应答, 溃疡正在收缩愈合结痂, 故继续使用至足够疗程。

2. 1. 2机会性感染: 很多临床试验报道[6]在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过程中, 容易诱发机会性感染, 如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及其它机会性感染, 这些感染可导致各种各样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后行相关检查, 体温、血象、超敏C反应蛋白均无异常, 一般情况尚可, 无机会性感染发生, 在本次第三疗程治疗中继续加强监护。

2. 1. 3输液反应或过敏反应: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杂交嵌合Ig G1单克隆抗体。有研究[7]报道在输注英夫利西单抗的过程中会出现输液反应或过敏反应、延迟的过敏反应, 且多数出现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2h内, 症状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咽部水肿和低血压。个别患者在使用1 ~ 14d后, 出现血清病样反应, 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头痛、咽喉痛、肌肉痛、多关节痛、手及面部浮肿和吞咽困难。这可能主要与其结构中部分是鼠源性蛋白结构有关。一些预防性措施, 如用药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组胺药或小剂量激素, 可减少上述过敏反应的发生。该患者在第一、二、三疗程诱导治疗中均未出现上述过敏反应, 考虑可能是因为在输注英夫利西单抗前小剂量静脉滴注了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抑制了过敏反应。 另外, 患者英夫利西单抗输液时间> 2h, 降低了输液反应发生的可能。

2. 1. 4肝脏毒性: 英夫利西单抗临床试验中有观察到非常罕见的黄疸及非传染性肝炎 ( 其中一些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 , 还出现个别导致肝移植或死亡的肝衰竭病例。此外, 还有诱发自身免疫性肝炎、急性溶细胞性肝炎、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一般认为, 肝酶和胆红素的异常升高, 高于正常值5倍时应停用英夫利西单抗。该患者在前两个疗程及本次英夫利西单抗诱导治疗中, 对肝功能进行了密切监测, 肝酶、胆酶、胆红素、肝炎病毒学等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无异常。

2. 1. 5血液系统疾病: 在使用英夫利西单抗的过程中, 研究中出现不少全血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的报道[8]。该患者本次入院检查后回示: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48. 4%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 99↓, 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可能, 但考虑上述两项指标下降幅度不大, 因此并未作特殊处理, 密切监测即可。

2. 1. 6其他: 另有大量研究报道在使用英夫利西单抗的过程中, 出现自身免疫疾病, 恶性肿瘤, 皮肤疾病、脉管炎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增加, 该患者目前治疗疗程中未出现上述特殊不良反应, 予继续加强监护。

2. 2影响英夫利西单抗疗效的因素分析

2. 2. 1联用免疫抑制剂, 增加英夫利西单抗疗效: 一项随机、 双盲多中心研究[9]表明英夫利西单抗联用免疫抑制剂, 其有效达到临床缓解并停用激素的比例和黏膜愈合率显著高于单用英夫利西单抗组。另一项荟萃分析研究[10]也显示, 英夫利西单抗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更能有效地地诱导、 维持CD缓解, 并且未增加不良事件。该患者在院外规律服用硫唑嘌呤片50mg, 每天1次维持缓解, 本次入院肠镜结果较第二疗程好转, 英夫利西单抗诱导治疗联合硫唑嘌呤维持缓解对该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2. 2. 2联合应用环丙沙星可能更好地改善预后: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评价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环丙沙星治疗肛周型CD的临床研究[11]显示, 联合英夫利西单抗和环丙沙星比单用英夫利西单抗更有效。考虑到该患者主要为回结肠型克罗恩病, 因此并未予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环丙沙星治疗。

2. 2. 3肠内营养可提高英夫利西单抗疗效: 据报道[12], 英夫利西单抗加上肠内营养治疗, CD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未加肠内营养组 ( P = 0.009) , 多变量分析结果提示肠内营养可能是防止疾病复发的唯一抑制因素。肠内营养可显著提高英夫利西单抗的临床疗效。该患者在行英夫利西单抗第一次治疗时联合应用肠内营养液, 病情好转后出院, 本次入院时患者饮食尚可, 营养情况良好且目前治疗效果好, 为了不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暂未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2. 2. 4英夫利西单抗血清浓度和英夫利西单抗抗体的产生可影响疗效: 研究[4]发现, 英夫利西单抗高水平血清药物浓度与长期临床应答维持相关, 低水平血清药物浓度与潜在缺乏应答相关, 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的产生可能与英夫利西单抗的低血药浓度有关。多伦多小组报道[13]可测得英夫利西单抗血清药物浓度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及内镜缓解率。由于本院尚未开展英夫利西单抗的血药浓度监测, 因此不能得知该患者血药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2. 2. 5疾病本身相关因素可影响英夫利西疗效: 孤立性肠道病变及无既往腹部手术史患者[14]更易对抗TNF治疗应答。 狭窄性病变患者应答率较低。患者本次入院肠镜回示回盲瓣口相对狭窄, 因此可能会影响此次诱导治疗的应答。

2. 2. 6早期病程、规律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有研究[15]显示抗TNF治疗对早期患者更加有效。规律治疗患者有更高的黏膜愈合率, 减少住院率、手术率及改善生存质量。患者于2011年初次诊断为克罗恩病后服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好转后停药, 至2014年期间病情反复发作, 在此期间逐渐对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故考虑行英夫利西单抗诱导治疗, 经过前2个疗程后患者溃疡黏膜开始愈合结痂,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 2. 7年龄和吸烟因素: 研究显示, 高龄因素是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IBD出现严重感染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与年龄< 65岁患者或未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同龄患者相比, 年龄> 65岁、接受TNF抑制剂治疗的IBD患者, 严重感染和病死率更高。年轻患者有较好的应答和疗效。目前已明确吸烟对CD治疗有害。吸烟能加速CD的进展, 加快瘘管和狭窄的形成, 促进急性加重和激素的需求量, 也能加快手术后诱导缓解的再手术率; 而不吸烟患者对于CD患者接受生物治疗治疗显示有更好的应答。患者为25岁的年轻女性患者, 既往无吸烟史, 可能会有较好的应答和疗效。

本案例患者为25岁年轻女性, 既往无吸烟史, 早期、规律联合应用了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进行治疗, 因患者回盲瓣口相对狭窄, 可能会影响治疗的最佳应答, 但总体来讲, 英夫利西单抗诱导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故建议患者定期行下一疗程英夫利西单抗诱导治疗, 院外继续规律服用硫唑嘌呤片维持缓解, 并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英夫利西单抗血药浓度监测。若病情复发、饮食情况欠佳, 可加强营养摄入, 必要时行肠内营养对症支持治疗。

英夫利西单抗 篇3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强直性脊柱炎,药物经济学,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性风湿性疾病, 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 是其他脊柱关节病的原型[1]。强直性脊柱炎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功能丧失和残疾[2]。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早期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进程的关键, 同时也可大大降低患者致残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其生活质量[3]。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炎性疾病, 在其发病过程中, 抗肿瘤坏死因子 (tumour necrosis factor, TNF-α) 等炎性因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夫利西单抗 (infliximab) 是中国最早上市的TNF-α单克隆抗体[4], 和人体中多种形式的TNF-α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 可以很好地阻断TNF-α的病理作用, 从而治疗疾病[5]。英夫利西单抗在国外已上市10年余, 大量临床证据为其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09年我国英夫利西单抗使用参考意见专家组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发表了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参考意见[4], 并于2012年结合国内外诊疗领域新进展对其进行了更新。参考意见中提到, 英夫利西单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不仅要达到控制疾病症状与最大程度消除炎症等目的, 而且要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社会活动和工作能力, 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有研究表明, 英夫利西单抗与传统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 (DMARDs) 比较, 能迅速减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并可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功能、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7]。与传统药物组相比, 英夫利西单抗和传统药物联合治疗组脊柱晨僵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红细胞沉降率 (ESR) 、C反应蛋白 (CRP) 等指标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 因此,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 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8]。

英夫利西单抗的疗效与安全性在临床试验及国内上市后使用过程中得到了认可[5]。但是, 我国目前尚无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于疾病负担影响的研究, 也缺乏相关的经济学评价。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相关英文文献进行综述, 了解英夫利西单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结果、疾病负担的影响、成本以及成本与治疗结果等方面的结果, 为我国临床路径的制定提供药物经济学参考。

1 检索策略与检索结果

分别从Pub Med、Web of Knowledge和Ovid数据库中检索有关infliximab治疗AS的成本-效果 (cost effectiveness) 、成本-效用 (cost utility) 以及成本-疗效 (cost efficacy) 的英文文献, 纳入文献的时间为12年, 2001—2012年, 在题目中查找关键词或Mesh主题词包括pharmaceutical economics、cost effectiveness、cost utility、cost efficacy和infliximab。文献排除标准:非AS相关患者、不包含英夫利西单抗的研究、非疾病负担或非成本-效果研究、非人体研究、非英文文献、不可获得全文的研究、摘要、还在进行中的研究、相关度不高的研究、综述。符合以上排除标准中的任意一项即剔除。

在去重后, 共有生物制剂治疗AS的疾病负担改善的相关英文文献14篇, 根据研究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在阅读题目与摘要后, 剔除12篇文献, 在阅读全文后共得到2篇合格文献[9,10] (图1) 。共有生物制剂治疗AS的经济学评价相关文献54篇, 根据研究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在阅读题目与摘要后, 剔除50篇文献, 在阅读全文后剔除1篇文献, 因此, 与经济学评价结果相关的文献共有3篇[9,10,11] (图2) 。

纳入有关AS疾病负担的2篇文献包含在有关经济学评价的3篇文献中。因此, 本研究共纳入了3篇有效文献。

2 对疾病负担的影响

目前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共纳入3篇文献 (表1) 。纳入2篇与疾病负担相关的文献[9,10], 结论均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可以减少某些重要的费用, 降低疾病负担。

Listing等[9]通过一项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及2年的开放试验, 将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因病休工时间与使用前进行比较, 从而分析英夫利西单抗对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负担的影响。共有70例患者参加此次试验, 其中49例完成为期2年的试验, 并在参加工作的38例患者中进行休工成本分析。在进行试验前, 完成2年试验的49例患者中共有20例 (41%) 入院, 而在试验后, 患者入院率降至10%, 入院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减少, 1年后住院时间从11.6 d降至0.6 d (P<0.01) , 2年后住院时间为2.9 d (P<0.01) 。平均每例患者在第1年和第2年中可分别节省3 200欧元和2 500欧元。而退出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则无明显差别, 平均每例患者可节省600欧元。第1年所有职工因病休工的比例从57%降至36%, 每例患者的平均休工时间从31.3 d降至12.5 d。第2年职工因病休工的比例降至14%, 每例患者的平均休工时间为4.7 d。由此可见, 英夫利西单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入院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因病休工时间, 对强直性脊柱炎所引起的疾病负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Kobelt等[10]进行了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成本-效果进行了分析。利用回归模型对平均成本和效果进行估计, 解释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和功能状态、疾病进程。共纳入70例AS患者, 随机分配到英夫利西单抗组和安慰剂组, 每组35例。安慰剂组患者的平均成本为25 128英镑, 英夫利西单抗组患者的平均成本为17 240英镑, 比安慰剂组少了约30%, 大大降低了疾病负担。

3 经济性

共纳入3篇对英夫利西单抗的经济学分析。Listing等[9]认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年或2年后, 明显降低入院率及因病休工时间。这导致第1年和第2年平均每例在职患者可分别节省因病休工而损失的1 700欧元和2 400欧元。平均每例患者每年因避免住院和休工而挽回的损失约为4 900欧元。表明使用英夫利西单抗长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明显改善疾病, 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Kobelt等[10]在英夫利西单抗组进行3个月的临床试验和1年的开放试验, 并使用超过30年的假设性模型对长期治疗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平均总成本为 (6 765±166) 英镑, 直接医疗成本占总成本的57.9%, 非医疗成本占16.5%。英夫利西单抗的使用增加了0.175QALYs, 第1年每QALY的成本为35 400英镑, 第2年的每QALY成本为32 800英镑。结论是强直性脊柱炎非药物治疗成本和劳动力损失成本所占比例较大。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带来的疾病成本减少, 可以部分抵消英夫利西单抗的药物治疗成本。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短期的ICER为30 000~40 000英镑, 而长期的ICER为10 000英镑。

Fautrel等[11]研究不同剂量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得出结论为每6周固定剂量更具有经济性, 但其ICER非常接近阈值。因此, 在做英夫利西单抗相关研究时, 同样需要考虑服药时间的长短以及用药剂量。

4 讨论

本研究分析了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疾病负担的影响以及经济学评价的英文文献, 共纳入了3篇文献, 涉及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4个国家, 时间跨度为2004—2009年, 货币包括英镑和欧元。3篇有关英夫利西单抗的研究均得出了其对强制性脊柱炎的疾病负担具有改善作用, 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而抵消了英夫利西单抗本身的药物成本, 具有很好的经济学意义。

但是,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 各研究无法获得各种医疗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 只能使用费用水平作为成本的替代, 并且, 各研究所分析的成本项目各不相同, 因此, 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 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均不是近期的文献, 且涉及不同国家、时间跨度较大, 各国各地区所进行研究的成本范围、价格、费用、样本量、数据来源等因素也不尽相同。尽管得出的结论并无太大分歧, 但是对于目前英夫利西单抗使用近几年的中国来说, 其参考价值可能有限。中国的药品定价机制和价格水平同国外有较大差别, 而且目前还缺乏以中国人群为基础的证据证明英夫利西单抗的经济性。第三, 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中缺乏对同类药物、不同类药物之间的经济性比较, 纳入研究只是根据前后对比或安慰剂对照的结果得出结论, 缺乏和不同替代药物之间的比较分析。还存在英夫利西单抗比其他药物经济性差的可能, 因此, 仅从现有研究证据可能还不足以得出英夫利西单抗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优选药物。

英夫利西单抗 篇4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克罗恩病,药物经济学,综述

克罗恩病 (CD)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胃肠道慢性特发性肉芽肿性炎症, 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 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 呈穿壁性炎症, 多为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1]。

克罗恩病在西方国家比较常见, 发病率为5/10万人~10/10万人、患病率达50/10万人~100/10万人[2]。亚太地区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0.5/10万人~1.0/10万人[3,4]、3.6/10万人~7.7/10万人[5,6], 均比欧美国家低, 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为上升趋势。我国报道病例明显逐年增多, 基于多家医院病例的统计推测, 我国CD的患病率为2.29/10万人[7]。该病多发于青壮年, 主要发病年龄段为15~30岁[8]。在儿童患者中也较常见, 美国儿童患病率为43/10万人。而该疾病发病隐匿[9], 且由于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区, 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比较难区分[1], 会遗漏、误诊部分CD患者, 这将影响对患者的诊疗。

CD的疾病负担非常重。早期CD疾病负担的研究主要针对直接经济负担进行研究[10], 虽然未考虑间接负担, 可是其造成的负担已经十分严重。美国每例CD患者年直接医疗成本为18 022~18932美元[11], 一方面是因为手术、住院的成本均较高[11,12], 另一方面是因为手术后往往容易复发 (术后1年的复发率高达70%[13]) , 为了稳定疾病, 仍需进行药物的持续治疗。临床中至少50%的患者在患病10年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70%~80%的患者终身需要手术治疗[14]。在年轻人中, 卫生服务的利用增长趋势明显[15]。手术及住院费用占经济负担的一半左右[10]。从社会角度而言, 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利用将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 因CD患者工作能力的减弱或缺失造成的间接负担也不容忽视。约75%的患者确诊当年无法承担全职工作, 15%患者在患病后的5~10年后失去工作能力[14]。由于CD的高发人群是青壮年, 这对间接负担带来了巨大的长期影响。

传统治疗药物包括5-氨基水杨酸 (5-ASA) 、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CD时对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 不能忽视的是这些药物在治疗的反应率与缓解率、保持长期疗效、控制术后复发率、改变疾病进程等方面效果有限。与传统药物相比, 生物制剂在治疗CD领域效果明显。其中第一个获得治疗CD适应证的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为英夫利西单抗 (infliximab, IFX) , 在诱导缓解、维持治疗、黏膜修复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由于成本较高, 给患者造成一定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影响着政策的制定。国外虽有较多的文献针对英夫利西单抗进行了成本-效果的比较研究, 但包括研究人群、给药方法、疾病类型及严重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所得结果并不一致;国内目前尚无相关研究, 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比较英夫利西单抗与其他治疗药物之间的药物经济学, 为国内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分别从Pub Med、Web of Knowledge、Ovid中检索有关CD疾病负担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的经济性英文文献, 纳入文献的时间 (2001年~2012年) 。其中疾病负担的检索以economic burden、disease burden、cost、DALY为关键词或Mesh主题词。经济性研究的检索包括与成本-效果 (cost effectiveness, CEA) 、成本-效用 (cost utility, CUA) 、成本-疗效 (cost efficacy) 相关的文献, 在题目中查找关键词或Mesh主题词pharmaceutical economics、cost effectiveness、cost utility、cost efficacy。

1.2 检索结果

检索 (已去重) 得到与CD疾病负担、经济学相关的文献各45篇、117篇, 根据本次研究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最终进入研究的疾病负担、经济学文献各有3篇、6篇文献。文献排除标准为:非CD相关患者、不包含两者药物的研究、非疾病负担或非成本-效果研究、非人体研究、非英文文献、不可获得全文的研究、摘要、还在进行中的研究、相关度不高的研究、综述。由于已有实际开展的临床数据周期都不长、而药物经济学研究较多通过软件进行模拟, 这种建立短期基础上的长期模拟可能并不能很好地代表真实数据。因此排除研究超过5年的研究。检索及文献纳入情况见图1、2, 纳入经济学研究的文献信息, 见表1。

注:DMARDS表示抗风湿药物, 空缺表示对应的文献中未涉及该治疗方案;*表示对应的文献研究了该治疗方案

2 结果

2.1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的疗效情况

CD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疾病负担、减低病死率、在最小化产生不良反应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从而改变疾病进程[20]。手术治疗的预后并不好, 因为病程的发展、手术部位的黏膜再度病变, 患者术后容易复发;为了防止术后复发、维持健康状态, 需要在术后进行终身的药物治疗。不同的药物治疗后都能获得一定的效果, 但不同药物也有各自的疗效缺陷。激素长期治疗后预后效果也不佳[维持有效的患者比例 (32%) 不高, 而产生激素依赖 (30%) 、需要手术 (38%) 的占较大比例], 且由于激素有水钠潴留、降低机体抵抗力、易致感染等不良反应, 很多患者不愿应用[21];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虽然在逐年增加, 但治疗后的手术率变化不大[22], 无法改变疾病进程。

生物制剂在治疗CD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我国已经上市且用于治疗CD的生物制剂为英夫利西单抗 (类克) , 于2007年9月1日在国内正式上市用于治疗CD、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瘘管性克罗恩病。与传统药物相比, 英夫利西单抗能快速缓解症状, 以英夫利西单抗5 mg/kg单一剂量治疗4周后获得的反应率[临床疾病活动指数 (CDAI) 改善25%, 且CDAI绝对值降低70]和缓解率 (CDAI<150) 明显高于对照组[23];英夫利西单抗是首次被证明能够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24], 而年膜的修复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和住院率, 从而可能会改变CD患者的疾病进程[25]。试验ACCENTⅠ明确了英夫利西单抗维持治疗可以减少直至完全停用激素。

在瘘管性克罗恩病的研究中, 试验ACCENTⅡ[26]观察了成瘘的CD患者的长期治疗, 治疗54周后, 瘘管缓解率 (即瘘管有部分愈合的百分比) 、完全反应率 (瘘管完全愈合的百分比)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通过5 mg/kg英夫利西单抗维持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英夫利西单抗维持治疗组患者可以减少和完全停用激素。

在青少年CD患者中, REACH[27]研究观察了英夫利西单抗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的临床缓解率, 结果显示, 治疗10周缓解率高达88%;持续治疗30周、54周后, 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中长期 (<32周) 效果研究中, <17岁的CD患者中超过一半 (54%) 的患者在中期内获得较好的疗效 (手术率等) 。

SONIC试验[28]则观察了英夫利西单抗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情况。给药方案为硫唑嘌呤 (AZA) +安慰剂、IFX+安慰剂、AZA+IFX, 结果显示26周、50周后AZA+IFX的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的疗效均更高。

虽然生物制剂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但使用生物制剂后, 患者可能会对药物失去反应, 因此需要加量治疗或其他药物的替代治疗或手术。英夫利西单抗的反应率分析显示, 治疗随着周期的延长, 反应度会下降, 相关的反应度与成本相关性显示两者存在关联, 而有77%的患者在治疗2年内反应度陆续消失[29]。

2.2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对其卫生服务利用和成本的影响

Loomes等[30]对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105例CD患者进行为期1年、2年 (其中66例患者治疗1年, 39例患者治疗2年) 的回顾性研究。虽然英夫利西单抗药物费用较高,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直接医疗总费用, 但其相应降低了卫生服务的利用, 并减少了与此相关的费用。治疗1年后, CD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明显降低 (总住院时间从495 d减至155 d;住院患者结肠镜检查由46例降至24例, 门诊患者结肠镜检查由58例缩短至33例, 手术由10例降至2例) 。治疗2年后也观察到可降低手术例数 (由每年12例降低至每年3例) 。利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明显降低了住院费用, 尤其在患有瘘管疾病的患者中降低幅度最大, 为2 530美元。

Carter等[31,32]通过英夫利西单抗应用持续性 (adherence) 的概念, 研究药物的不同利用程度对患者服务量利用的影响。持续性指的是一段时期内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抗的药物占有率 (medication possession ratio, MPR) , 即等于患者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天数除以360 d (研究期限为1年) , 规定MPR>80%为具有持续性。研究表明, 与非持续性患者相比, 用药持续性的患者明显降低了住院时间 (5.5 d对13.1 d, P=0.01) 及相应的住院费用 (13704美元对40822美元, P=0.002) [32], 同时明显降低了急诊率 (11%对17%, P=0.029) 、住院率 (8%对12%, P=0.117) 及相应的住院成本 (13427美元对37 784美元, P=0.001) 。

2.3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的成本-效用研究

2.3.1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用药方面

Saito等[8]为了研究英夫利西单抗联合AZA治疗的经济性, 对CD传统治疗失效的患者进行了英夫利西单抗单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AZA治疗的对比。研究运用决策分析模型进行为期1年的比较, 采用的基线数据来源于已发表的数据。进入队列模拟的人群为25岁以上对传统治疗无效但对英夫利西单抗敏感的CD患者, 其CDAI评分 (CD Activity Index, 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 可被用于评估CD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CDAI从8个维度评估疾病程度, CDAI评分没有上限, 一般>450分为非常严重;200~450分为重度活动;150~200分为轻度活动;<150分为临床缓解) 介于220~450分之间。与单用英夫利西单抗相比, 联合治疗多获得0.064个生活质量调整年 (QALYs) , 相应增加的成本为1593.35英镑, 其增量成本效果比 (ICER) 为24 197英镑/QALY。这可以解释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AZA治疗为了多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 (QALY) 而多付出的成本为24 197英镑。由于ICER的阈值为30 000英镑/QALY, 在阈值范围内, 则可接受。敏感性分析从不同治疗方案初始药物反应率、持续缓解率、不良反应、英夫利西单抗相关病死率、淋巴瘤发病率、无反应活动性疾病的效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所得到的ICER范围为17 147~45 564英镑/QALY。其中无反应活动性疾病的效用对ICER的影响最大。当ICER的阈值范围为30 000英镑/QALY时,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AZA治疗具有成本-效果的比例为75.0% (见表2) 。

注:对Marchetti等[17]的成本数据已经进行了单位的换算, 1欧元=0.8454英镑

2.3.2 英夫利西单抗持续疗法在儿童人群中的应用

为了研究英夫利西单抗对儿童CD患者的经济性, Punekar等[18]首次对英夫利西单抗在儿童人群的持续疗法进行了分析。该研究采用Markov模型模拟英夫利西单抗5 mg/kg持续治疗与常规治疗的对比情况。建模数据来源于Targan、ACCENT、REACH三大试验, 人群为平均年龄 (13.1±2.3) 岁、CDAI (PCDAI) 评分高于30分、平均病程为 (2.1±0.3) 年的中重度CD患者, 模型模拟时期为5年。QALY评分来源于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 。该模型详细介绍了成本数据的来源, 但该模拟也有其自身局限性:住院率、术后复发率的数据来源于成人数据;效用原始数据为54周,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模拟周期设定为5年, 而作为长期的慢性疾病, 最好能获得更长的模拟周期。其结果显示, 与常规治疗相比, 英夫利西单抗组多获得了0.55个QALY, 相应增加的成本为8 025英镑, 因此其ICER为14 607英镑/QALY。敏感性分析的ICER范围为10 480~37 017英镑/QALY, 鉴于阈值范围为30 000英镑/QALY, 认为英夫利西单抗具有成本-效果的比例为78.6%。值得注意的是, 该研究与其他关于英夫利西单抗经济学分析文章相比较, 其ICER更低, 提示英夫利西单抗在儿童治疗领域可能将获得更好的效益。

2.3.3 英夫利西单抗升阶梯式治疗与传统药物的降阶梯式治疗的比较

英夫利西单抗的上市, 被认为是对临床治疗方案带来了改革。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案为由下到上的升阶梯式 (step up, SU) 治疗。为了防止疾病恶化, 生物制剂被推荐在CD疾病早期就使用。由此带来由上至下的降阶梯式 (top down, TD) 治疗。为了比较英夫利西单抗TD治疗与传统药物的SU治疗之间的经济性, Marchetti等[17]运用Markov模型对不同给药方案的进行了药物经济学评价, 其中TD的给药顺序为IFX+AZA——增量IFX+AZA——+AZA, SU的给药顺序为——甲基强的松龙+AZA——IFX+AZA。模型模拟5年。结果显示, TD法具有绝对优势, 多获得0.14个QALYs, 而节约了653英镑 (即773欧元, 1欧元=0.8454英镑) , Monte Carlo模拟时有66%的比例具有这种绝对优势。加入ICER的可接受阈值为16 908英镑/QALY (20 000欧元/QALY) , 则具有成本-效果的占84%。敏感性分析中, 英夫利西单抗的药物成本、模拟时间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英夫利西单抗价格加倍的ICER为12 114欧元/QALY。

上述研究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结果的外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Saito等[8]研究采用的原始数据来自SONIC试验, 其患者未纳入对AZA治疗失效的CD患者, 因此无法外推到对AZA初始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同时, AZA是非常容易引发淋巴瘤的药物, 但由于缺乏AZA治疗后发生淋巴瘤的发病数据, 在模型模拟人群中, 这部分数据不可获得, 因此可能低估了模拟中淋巴瘤的影响。鉴于原始数据的局限, 模型模拟周期设为1年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英夫利西单抗被证实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Marchetti等[17]研究模拟的人群为未曾使用英夫利西单抗的患者, 较难外推测到已经接受英夫利西单抗药物治疗的患者。

3 讨论

一旦患上CD, 由于其难以治愈、容易致残的特点, 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照料患者, 患者家庭负担沉重。由于目前CD患病率上升、多发于青壮年的趋势, 对社会而言, 这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临床证据显示, 传统药物在治疗CD时疗效并不突出, 不能改变患者的疾病进程。英夫利西单抗的上市, 在CD的治疗领域带来了突破, 但是其高昂的价格, 出于预算管理的考虑, 各国不得不对英夫利西单抗的额外疗效及成本进行经济学的研究。

英夫利西单抗 篇5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

溃疡性结肠炎 (UC) 是一种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主要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强直性脊柱炎 (AS) 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及脊柱炎, 患者常有腰背疼痛、腰椎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少等临床表现。近年来, 许多研究表明,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在UC与AS发病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TNF-α是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炎性细胞因子, 生物学功能多样, 可引起细胞、组织等多种炎症反应。目前, 许多新型抗TNF-α制剂已被临床应用于治疗UC与AS。英夫利西单抗 (infliximab) 就是其中之一。英夫利西单抗是人鼠嵌合的IgG1型抗TNF-α单克隆抗体, 由人IgG1的恒定区与鼠抗人TNF-α抗体的Fc段组成, 可以通过与膜结合型或可溶性TNF-α结合阻断TNF-α信号通路。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英夫利西单抗治疗, 以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均为男性患者, 年龄29~46岁。患者有UC病史, 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均显示UC改变, 5例患者合并AS, 均符合1984年AS纽约分类标准, Bath AS活动性指数 (BASDAI) >5分, 脊柱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4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部针刺样痛, 反复腰背部疼痛, 晨起腰背部有僵硬感, 腹泻反复发作, 有便血、腹痛等症状。

1.2 辅助检查

患者血、尿、粪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等生化检查正常;免疫学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阴性, 抗核抗体 (ANA) 阳性, B27阴性, C3、C4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 (CRP) >18 mg/L, 红细胞沉降率 (ESR) >20 mm/h。各项病毒感染性指标 (HBsAg、HCV、HIV、TP) 均为阴性。

1.3 治疗方法

给予UC合并AS患者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治疗, 在第0、2、6周给予英夫利西单抗5 mg/kg静脉滴注。口服柳氮磺吡啶, 2次/d, 每次1.0 g。

1.4 疗效观察指标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UC合并AS患者疗效评价指标包括:腹痛、腹泻、胸痛、腰背疼痛等临床症状, Bath AS活动性指数 (BASDAI) , C反应蛋白 (CRP) 和红细胞沉降率 (ESR) 。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例UC合并AS患者经过英夫利西单抗治疗0、2、6周后腹痛、腹泻、胸痛、腰背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 见表1;BASDAI、CRP、ESR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UC的病因尚不明确, 有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升高与UC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 研究发现英夫利西单抗对激素抵抗或依赖的UC患者的疗效显著[1,2], 目前已用于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UC。对于AS的治疗, 国外学者等发现经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3], 英夫利西单抗能显著改善AS患者的病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例UC合并AS患者进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 6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BASDAI、CRP、ESR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 提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UC合并AS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 疗效显著。

尽管英夫利西单抗对UC合并AS疗效显著, 然而由于生理状态下TNF-α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英夫利西单抗是否可能对机体产生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文5例患者经过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Wilhelm SM, MeKenney KA, Rivmt KN, et al.A review of inflix-imab use in ulcerative colitis.Clin Ther, 2008, 30:223-230.

[2]De Ridder L, Benninga MA, Taminiau JA, et al.1nfliximab u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7, 45:3-14.

英夫利西单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09年5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共117例,男97例,女20例;年龄11岁~45岁,平均24.2岁;药品规格为每瓶100 mg,首次给予英夫利西单抗5 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2周和第6周及以后每隔6周各给予相同的剂量治疗。

1.2 方法

1.2.1 注射室要求

所有注射均在专门设置的注射室进行,该注射室备有氧气,负压装置及抢救药品和急救物品。注射前后测量生命体征及监测不良反应。

1.2.2 药液配制

配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者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对配药室进行严格空气消毒及监测。消毒药物密封瓶使用75%乙醇;将带有21号(0.8 mm)或更小针头的注射器插入药物;每瓶药物都要沿瓶壁注入10 mL注射用水,轻轻旋转药瓶,使药物充分溶解;避免长时间用力摇荡,严禁震荡;溶解过程中可能出现泡沫,放置5 min后,泡沫可渐消失;配制后的合格溶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泛乳白色光。从250 mL生理盐水中抽出与溶解英夫利西单抗的无菌注射用水相同体积的液体量,再将英夫利西单抗的溶液全部注射到该输液袋中,轻轻混合完成配制。

1.2.3 药液输注

输液时使用带有控制输液速度(或用输液泵)的输液器,并连接使用含无菌、无热度、低蛋白结合率的滤膜的精密过滤器。先用100 mL生理盐水先行静脉输注,确定在血管后再插入英夫利西单抗输液袋中,开始输液。输液严格根据表1调整速度,输液结束后用100 mL 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药液浪费。在输液过程中每隔30 min监测病人生命体征1次,特别是心率、血压、呼吸情况。

2 结果

117例病人中,115例无不良反应。1例病人在输液1 h后出现轻微头痛,测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85/min,呼吸24/min,立即给予吸氧,停用英夫利西单抗并用生理盐水快速输注。症状缓解后重新按照上述输液速度给药,完成给药后未出现不适。另有1例在输注40 min时出现胸前红斑并瘙痒,停用英夫利西单抗后给予地塞米松6 mg静脉注射,30 min后从初始速度重新开始输注,病人过敏症状加重,颈部和背部出现红斑并有瘙痒,立即停用英夫利西单抗,再给予抗过敏治疗,2 h后过敏症状缓解,未再继续使用英夫利西单抗。

3 讨论

3.1 注射前病人准备

注射英夫利西单抗时可能并发结核感染[2],所以注射前筛查潜在的结核感染且确认病人是否存在结核感染危险是非常重要的。首次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前需要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及胸部X线片检查。询问是否有发热、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有无药物过敏史及心肺疾病,检查全身淋巴结是否有肿大。对过敏体质的病人在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前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3.2 输液注意事项

英夫利西单抗是蛋白制品的生物制剂,此种特性使其加药时容易产生泡沫。所以,在抽取和加入液体时,注射器中绝不能有空气,并严防泡沫产生。严禁剧烈晃动,以免降低疗效。英夫利西单抗需低温避光保存,温度为2 ℃~8 ℃。因其不含抗菌防腐剂,必须在配好后3 h内使用,以减少感染,确保病人安全。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的输注浓度应当在0.4 mg/mL~4 mg/mL,应保证药物浓度稳定,防止超过药物浓度时药效被破坏而降低疗效。我科在输注英夫利西单抗过程中采用输液泵来控制输液速度,先慢后快,起到了很好地预防变态反应的效果。

3.3 提高用药依从性

给注射英夫利西的病人每人1本治疗手册,内容包括每次的注射时间、注意事项及联系电话。由专科护士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随访,以提醒病人准时用药并随访药物疗效。

3.4 心理护理

由于该药品价格昂贵,病人对其治疗效果期望值往往很高,应向病人详细介绍其药理作用、优点及副反应,使其建立合理期望值。优化输液操作过程,减少操作失误造成的药液浪费及疗效的降低。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静脉注射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时的护理。[方法]用注射用水溶解英夫利西单抗,配制时防止泡沫产生,现配现用;输液时使用精密过滤器;用输液泵或调速型输液器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先慢后快;使用前给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117例病人中,115例未发生不良反应,1例出现轻微头痛,1例出现变态反应,经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可明显减少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英夫利西单抗,护理

参考文献

[1]鲍春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与克罗恩病[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3(27):233.

【英夫利西单抗】推荐阅读:

西单寨小学幼儿园安全接送协议书05-19

上一篇:财会文化论文下一篇:社会价值观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