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苏浙粤(共3篇)
鲁苏浙粤 篇1
一、研究背景
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威胁之一, 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成为全球共识。2009年以来全球低碳化浪潮的兴起, 为解决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一条根本途径, 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化浪潮之后的第四次世界浪潮。“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杀手,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更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
为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求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10年两会上, 全国政协“一号提案”的内容就是低碳经济发展。2010年中国低碳发展论坛上,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 我国将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2012年9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通过, 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 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未来发展不容小觑的力量。
二、鲁苏浙粤经济发展现状比较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 位于黄河下游, 东临渤海、黄海, 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 环抱渤海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 加之又是农业大省, 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的经济、教育等各项指标都位于全国前列, 有“东方硅谷”的美誉, 是名副其实的强省。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东临东海, 南接福建, 西与江西、安徽两省相连, 北与上海市和江苏省接壤。浙江省经济规模在全国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 位列第四。广东省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省份, 人口已超1亿, 高居全国第一位。广东省商业蓬勃发展, 是中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最多, 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经济总量居中国各地之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而产业结构也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状况。以2010年数据为研究对象, 从表1中可以发现, 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都属于GDP大省, 而且四省2010年的人均GDP也均超出全国2.22万元/人的平均水平。同时, 从GDP构成来看, 四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均最高, 都超过了50%, 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最小, 浙江省仅为4.91%, 这说明四省的经济尚处于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发展的过渡阶段。此外, 四省中山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高, 说明与其他三省相比, 山东省更应该对产业结构作出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三、鲁苏浙粤低碳化水平比较分析
(一) 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关于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第二卷的详细介绍。由于能源部分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含碳化石燃料的燃烧, 因此碳排放量可以根据燃料的数量和不同燃料的排放因子来确定。对于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燃烧条件相对来说不重要, 因此, 排放因子主要取决于燃料的含碳量。基于上述分析, 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能源消费碳排放=∑ (能源排放因子*氧化率*能源消费量)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的统计年鉴。选择化石燃料时依据IPCC清单中的能源缺省碳含量系数对能源进行了分类, 分别核算了“能源平衡表”中原煤、洗精煤等13种一次能源以及电力、热力两种二次能源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采用了基于终端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
(二)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较
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个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数据和关键指标, 如图1所示, 2000—2010年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呈现增长趋势, 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快速膨胀式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提高, 带来了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同时, 在四省中以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趋势最为明显, 这与山东省“二、三、一”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特征有关, 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山东省促进低碳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碳生产率比较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等于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能源利用的程度以及经济效益的变化。本文计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时所用的GDP值都是利用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修正后的实际GDP值, 避免了经济发展中价格不断变化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 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趋势类似, 2005年之后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这是由于各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 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生产率。
碳生产率是一段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碳排放量的比值, 反映单位碳排放产生的经济效益。由于碳生产包含了“低碳”和“经济发展”两大目标, 所以它成为衡量低碳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年增长率常被用于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努力或取得的成效。从图2中可知, 2005年后, 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的碳生产率都有所提高, 这反映出四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004年之后, 广东省的二氧化碳生产率超过了江苏和浙江两省, 成为碳生产率最高的省份, 这表明广东省在低碳化发展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绩。
(四) 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
通过产业结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比较直观地观察影响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因素, 同时反映该地区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水平。根据能源平衡表中终端能源消费产业部门划分, 可以将二氧化碳产业排放涉及的部分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从图3可以看出, 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在产业结构碳排放上有许多共同点:首先, 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最多, 并且远远高于一、三产业以及生活消费;其次, 第二产业碳排放变化最明显, 一、三产业和生活消费碳排放波动曲线比较平稳;第三, 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最低。这些共同点反映的不仅仅是四省的产业结构状况, 也间接地折射出我国在产业结构碳排放上的整体趋势。
综合四省的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可得出结论: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四省虽然在产业结构方面做出了有效调整, 并逐步从工业等高能耗行业向以信息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变, 但是经济发展的“高碳化”特征仍然十分明显, 产业结构转型任重道远。
四、结论
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碳生产率以及产业结构碳排放进行比较, 得出以下结论:
1.控制碳排放要从源头抓起, 要尽可能减少高碳排放因子能源的消耗, 同时提高能源消耗的效率, 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0—2010年间, 四省产业结构的小幅调整对低碳化发展来说成效甚微, 要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性, 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提升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3.虽然本文从多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四省的二氧化碳排放状况, 但这些因素还不能全面具体地衡量四省低碳化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的状况、分行业产业结构碳排放等因素对于一个地区低碳化水平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不断深入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 2005 (11) .
[2]崔奕, 郝寿义, 陈妍.低碳经济背景下看低碳产业发展方向[J].生态经济, 2010 (6) .
[3]刘文玲, 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4) .
[4]王海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0 (3) .
[5]李启平.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政策因应[J].改革, 2010 (1) .
苏浙粤民营经济运行效率比较研究 篇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遍地开花的民营经济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并已占据了中国经济的重要席位,成为拓宽就业渠道和启动民间投资的主要力量。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也因此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如李金荣和姚会元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民营经济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民营经济的功能、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等问题上[1],但现有研究对民营经济运行效率鲜有专门论述。
然而,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资源环境制约及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民营经济运行面临“高消耗、高污染、低技术、低效益”的效率困境等一系列深层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较早、较快的江苏、浙江和广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民营经济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进一步探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以促进其尽快走上“低物质消耗、高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的集约型增长之路。
2 民营经济运行效率及其评价方法
2.1 民营经济运行效率的内涵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运行效率是指实现最佳投入产出组合的能力,是经济运行中所蕴藏的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制度效率等一系列内在效率的系统集成[2]。民营经济作为一类经济系统,其运行过程中的效率表现为人、财、物投入与所产生的收益之比。民营经济运行效率的内涵是实现民营经济最佳投入和产出组合的能力,是民营经济运行的规模、结构、资源、生态、环境等效率的系统集成。
基于民营经济“以民为本”的基本特征[3],可以将民营经济的运行效益分解为三部分:一是直接经济效益,指区域民营经济在运行中投入人、财、物之后,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二是宏观社会经济效益,指民营经济通过其扩散和溢出作用会带动整个区域各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给区域宏观经济带来收益,以及提高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等效益;三是生态效率,指民营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减少区域内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形成生态效益。在民营经济运行过程中,使投入资源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以获得尽可能多的运行效益,实际上就是提高区域民营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过程。
2.2 民营经济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对民营经济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的关键环节是选取投入产出指标。选择评价指标时,应当尽量选取能够量化的指标,兼顾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并力求以尽量少的关键指标来体现评价对象的相对效率有效性。借鉴相关研究文献[4,5],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2.3 民营经济运行效率的评价方法
鉴于民营经济运行效率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特点,本文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作为研究方法。最常用的DEA模型有两种,一种是用来测度企业在生产前沿即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前沿上的最佳投入与实际投入比率的CCR模型,一种是测度决策单元在规模报酬可变的生产前沿面上的最佳投入与实际投入比率的BCC模型,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现实中,有很多原因可能使民营企业无法在最佳规模下生产,因此,本文选择投入变量可控且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BCC模型[6],分别测算苏浙粤三省民营经济运行的三个阶段效率。
民营经济运行总效率是由三个阶段的效率合成确定。设民营经济系统有n个评价阶段,为了确定总效率,需要通过某种逻辑方法,将n个阶段效率合成为民营经济系统的总效率。总效率合成规则包括距离规则、加法规则和乘法规则,本文使用距离规则,n维效率合成的计算公式为[5]:
式中,mi为第i维民营经济运行效率。
3 苏浙粤民营经济运行效率评价与分析
对江苏民营经济运行效率的评价应以对比实证研究为基础展开,考虑到江苏与同为长三角的浙江以及珠三角的广东都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且较发达的省份,它们的民营经济发展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浙江和广东为参照,对江苏民营经济的运行效率进行对比分析。采集了我国中东部19个省市区2005—2011年的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经济统计数据和其他相关评价指标数据(原始数据略),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网站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3.1 民营经济运行的直接经济效率
从民营经济运行的直接经济效率来看(如图1),2005—2011年七年效率平均值江苏与广东基本持平,江苏为0.919,广东为0.918,高于浙江的0.896,三个省的效率值基本呈先下降后上升又缓慢下降的趋势;2005和2006两年,江苏、浙江和广东的效率值差异不大,江苏略居领先地位;但从2007年起,三个省的效率值出现明显分化,效率值的差距开始拉大;2008和2009连续两年江苏的领先地位丧失,广东后来居上,其效率值高于江苏,浙江从2007年起效率值一直居于末位;但从2010年起,江苏又超越广东,其效率值又回到领先地位,同时三省的效率值差距也逐步缩小。
下面以2011年数据为例深入分析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的民营经济运行直接经济效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2011年三省的直接经济运行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及规模效率值除江苏的纯技术效率值为1外,其余均为非DEA有效,说明除江苏外浙江和广东两省在资源利用(即纯技术效率)上有浪费现象,且三省的投入与产出规模也不匹配,目前三省均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对三省而言,意味着今后民营经济不能再走投资拉动的发展道路,而要走既重数量又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从改进目标值角度进行效率分析,浙江和广东在投入指标上主要是总资产和人员投入有较多冗余,三省的民营企业应该注意不要盲目增加投入,重点应放在提高总资产和人员的利用效率上。产出指标上体现在利税总额与总资产贡献率产出不足,需要大幅度增加产出。
注:crste=technical efficiency from CRS DEA;vrste = technical efficiency from VRS DEA;scale=scale efficiency=crste/vrste;irs:规模效率递增;drs:规模效率递减;-:规模效率不变;未列出的S值为0
3.2 民营经济运行的宏观社会经济效率
从民营经济运行的宏观社会经济效率来看(如图2),2005—2011年七年效率平均值江苏是0.499,略高于广东的0.484,但明显低于浙江的0.711。江苏和广东的效率值走势基本一致,七年中效率值呈逐年缓慢下降又缓慢上升趋势,浙江的效率值除2008年外,处于缓慢的上升通道,并与江苏、广东的差距逐渐拉大,这表明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宏观经济的贡献明显高于江苏与广东,也说明江苏和广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地方宏观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还不够。
下面以2011年数据为例深入分析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的民营经济运行宏观社会经济效率。从计算结果(如表3)可以看出,2011年三省的宏观社会经济运行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及规模效率值均为非DEA有效,说明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民营经济对地方宏观社会经济的贡献均存在不足,表现为民营经济在取得现有直接经济效益条件下,对地方政府的GDP、财政及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特别是江苏和广东尤显不足。除此之外,三省民营经济在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与其对地方社会经济贡献上还存在规模不匹配的现象,目前三省均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对三省而言,意味着今后随着民营经济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的提高,其对地方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也会随之增加。从改进目标值角度进行效率分析,江苏、浙江和广东在投入指标上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有较多冗余,产出指标上浙江和广东两省体现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及就业率产出不足,而江苏体现在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以及就业率产出不足。这反映出三省的民营经济对宏观社会经济的贡献严重不足,民营企业应该注意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重点要放在如何回报社会、如何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
3.3 民营经济运行的生态效率
从民营经济运行的生态效率来看(如图3),2005—2011年七年间,广东的效率值均为DEA有效。江苏和浙江两省七年效率平均值分别是0.917和0.924,江苏略低于浙江。江苏和浙江的效率值走势基本一致,七年中效率值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广东则遥遥领先,七年来一直保持DEA有效。这反映出广东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及产业结构优化重视程度高,而江苏和浙江则略有欠缺。
下面以2011年数据为例深入分析江苏、浙江和广东三省民营经济运行的生态效率。从表4可以看出,2011年三省的生态运行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及规模效率值广东为DEA有效,江苏和浙江纯技术效率为DEA有效,其余为非DEA有效,说明江苏和浙江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发展民营经济时没有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和降低环境污染。除此之外,江苏和浙江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保护及能源使用上存在规模不匹配的现象,2011年两省均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意味着对江浙两省而言,今后随着民营经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对社会生态方面的贡献也会随之增加。从改进目标值角度进行效率分析,江苏在投入指标上主要是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有较多冗余,产出指标上主要体现在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排放偏高,对环境污染严重。这说明江苏省民营经济在现有宏观社会经济效益下,对环境污染偏重,今后民营经济的发展应注意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3.4 民营经济运行的总效率
从民营经济运行的总效率来看(如图4),2005—2011年七年间,浙江的总效率一直远高于江苏和广东两省,且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江苏和广东实力相近,且总体呈现先下滑再缓慢回升态势,总效率上江苏仅略高于广东。江苏和广东两省七年总效率的平均值分别是0.703和0.698,而浙江则为0.816。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民营经济系统中的一类主体——私营经济为对象,在中东部19个省市区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苏浙粤民营经济的运行效率。从三个省民营经济运行的总效率来看,2005—2011年七年间,江苏的平均值略高于广东,但低于浙江,江苏民营经济运行总效率呈现下滑态势,2009年后又有所回升;就分阶段运行效率而言,江苏的直接经济效率平均值最高,浙江的宏观经济社会效率平均值最高,广东的生态效率平均值最高。由此可见,尽管江苏民营经济在整个江苏国民经济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浙江、广东相比,还表现出诸多差异。江苏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民营经济也必须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宏观经济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这是解决其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出路所在。
4.1 依靠技术创新,促进民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根据2010年江苏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民营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总的要求是实现“五个转变”,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前提。目前,江苏民营经济需要进一步摒弃那些束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思想观念,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视技术创新人才、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整合技术创新资源,促进民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江苏民营企业还必须坚持把自主技术创新与品牌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在建立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产品品质和服务的提升,打造和提高民营企业的品牌形象。而努力构建以企业家为核心、以企业管理团队和科技研发团队为支撑、以技术工人为中坚的民营企业人才供应链,是江苏民营经济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有效保障。
4.2 加快民营经济集群化发展,大力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力
作为一类复杂适应经济系统,民营经济具有明显的集聚特性。目前,江苏民营经济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集群化发展趋势,但民营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有赖于集群内的“关键种企业”集聚集群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实现创新发展,为产业集群提供特色产业发展价值链。民营企业从具有离散性和易变性的分工协作关系向企业集团转变是形成“关键种企业”的有效方式。江苏民营企业可以采用企业自身扩展发展、企业间相互参股、企业合股投资成立更大的企业集团等方式,组建和形成企业集团。在世界制造业东移的形势下,还要注重培育基于高级要素的民营经济国际竞争力,以国际化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同时,要注意避免企业的过度膨胀,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活力。
4.3 加快产业调整,拓宽民营产业发展空间
目前,江苏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偏低,亟待加快产业调整。这就要强化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处理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快民营经济“一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型。首先,江苏民营经济应结合自身比较优势,通过提高民营经济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先进高端制造业,同时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格限制高耗低效的项目,加快产业升级进程。其次,江苏民营经济要紧紧抓住江苏省将总体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后期催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发展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消费性服务业,进而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增量的重要生力军。
4.4 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要提高江苏民营经济系统运行效率,首先,需要营造公正市场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从金融、税收、技术创新、品牌创立、人才培养、市场准入等各方面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其次,需要提高服务水平,要以解决现实难题为重点,以规范行政执法为抓手,以完善社会化服务为方向,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民营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第三,需要加强引导管理,要引导民营企业依法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系统宏观经济社会效率;第四,需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通过引导、培育,逐步建立健全行业组织,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支持中介机构加快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其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的高低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对各省2005—2011年民营经济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对比分析三省民营经济的直接经济效率、宏观社会经济效率、生态效率和总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与浙江、广东相比,江苏省的民营经济宏观社会经济效率和总运行效率均处于中游,直接经济效率最高,生态效率最低。最后,提出提高江苏民营经济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运行效率,DEA模型,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金荣,姚会元.中国民营经济研究述评(1990—2010)[J].财经政法资讯,2011(3):3-15
[2]李华伟,吴海民.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综述[J].价格月刊,2009(1):56-49
[3]晓亮.关于民营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我的民营经济观[J].中国流通经济,2010(10):13-16
[4]尹航,李柏洲.混合DEA模型的区域工业系统运行效率分析与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8,17(4):143-151
[5]侯风华,郭杰.我国东部省市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评价[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3):34-37
鲁苏浙粤 篇3
1 企业样本数据来源及创新情况综合评价指标
1. 1 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将在深圳、上海、香港等地上市的企业都纳入初选范围。在收集完毕各地企业的名单后, 首先将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或者其主营业务产品被省级科技管理机构认定为 “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纳入研究样本; 其他企业则参考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进行二次筛选, 若企业主营业务和产品鲜明度较高, 且未出现极端的财务数据异常或数据缺失, 则纳入分析样本中。除特别注明外, 本文有关企业的数据均来自各上市企业2012年的年报, 主要反映企业2010 年和2011 年的财务状况和创新投入情况, 其中专利产出统计数据则来自知识产权局出版社网站的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1. 2 创新情况的综合评价指标
根据科技型上市企业的主要特征, 本着针对性、专业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 本文从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资源和创新绩效等方面建立如表1 所示的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两个年度数据的对比结果对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研究。
表中,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企业不增发新股并在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 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该指标与实际增长率相比较, 如果企业的实际增长率高于可持续增长率, 则说明企业的可用资金已不足以支撑企业扩大生产;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反映了在不考虑非营业成本的情况下, 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
2 三地科技型上市企业的总体情况
粤、苏、浙地处我国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 截至2011 年底, 三地的GDP之和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6. 4% , R&D经费之和占全国近36. 1%[5], 分别有215 家、135 家和151 家科技型上市企业, 约占各省上市企业总数的63. 2% 、61. 8% 和71. 9% 。
2. 1 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按注册地统计, 三地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江苏的苏南地区以及浙江的东部和北部经济发达地区, 集群 ( 块状) 式发展特征比较明显。其中, 珠三角地区的科技型企业最为密集, 集中了广东全省87. 4% 的科技型企业; 苏南地区则集中了江苏近76% 的企业; 而浙北地区则集中了近一半的企业。
2. 2 企业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按企业主营产品的技术类别划分, 三地多数企业集中在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两大领域, 其中广东有36% 、江苏有21% 、浙江有24% 企业的主营业务与电子信息产品有关, 在这两个产业领域的企业数量就已接近三地科技型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 如图1 所示。
注:根据企业年报数据整理所得, 下同
2. 3 研发人员投入情况
研发人员方面, 2011 年, 广东每家企业平均拥有研发人员658 人, 远高于江苏省的432 人和浙江省的443 人; 粤企的平均研发人员数量较上一年增长了14. 3% , 江苏增长了31. 0% , 浙江则基本不变为1. 1% 。然而, 从研发人员占企业所有员工总数的投入强度看, 广东在2011 年的投入强度仅为15. 5% , 分别比江苏和浙江低了3. 5 和1. 5 个百分点。如图2 所示。
2. 4 研发费用投入情况
研发费用投入方面, 与江苏、浙江相比, 广东的科技型上市企业在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投入强度上均处于领先地位, 研发经费投入总量最大, 强度也最高。2011 年, 粤企的研发费用投入总量达到171. 16 亿元, 远高于江苏的35. 39 亿元和浙江的55. 32 亿元。从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看, 广东、江苏、浙江三地分别是4. 6% 、3. 3%和4. 1% , 说明粤企的研发投入强度要明显高出其他两地。如图3 所示。
2. 5 专利成果产出情况
从专利产出量看, 粤企在2011 年全年共申请超过17 000 件专利, 各企业年均专利申请量为81 件, 远高出江苏和浙江的23 件和19 件。这主要是由于广东有中兴通讯、美的电器、TCL等 “专利大户”, 这几家企业的专利年申请量均超过1 000 件, 大幅拉高了平均数; 而如果不计入上述几家大型企业, 广东企业的年均专利申请量仍然可达到33 件。同时, 广东在发明专利产出量上也占有优势, 其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53. 2% , 该比例明显高于江、浙两地。若考虑几家 “专利大户”, 平均每家粤企申请发明专利43 件, 是江苏的5 倍、浙江的6 倍。如图4 所示。
3 电子信息领域企业创新情况比较分析
截至2011 年底, 广东、江苏、浙江三地在电子信息 ( IT) 领域的科技型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79家、32 家和33 家, 与上一年相比, 广东共新增5家, 江苏新增3 家, 浙江省则没有变化。对比三地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运营情况, 粤企的规模较大,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总量较高, 而创新投入总量虽然较高但是同比增速已经低于其他两地。
3. 1 主营业务收入分布
三地电子信息领域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布在1 ~ 5 亿元和10 ~ 50 亿元两个区间内, 营业规模分布比较接近, 大致呈 “M” 字型分布, 如图5所示。
从均值看, 2011 年广东平均每家IT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要明显高于其他两地, 为58. 05 亿元, 约为江苏省的3 倍和浙江省的4 倍; 而从同期的增速看, 江苏和浙江两地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要比广东高出许多, 分别为11. 6% 、24. 3% , 广东只有一位数为7. 2% , 说明了苏、浙两地企业同比增长较快, 而广东的IT企业增速较缓。
3. 2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情况
从三地企业的固定资产排名看, 广东省在2011年排名前五位企业的固定资产值要远高于其他两地, 有4 家企业的固定资产超过50 亿元。从固定资产的均值看, 三地IT上市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分别为8. 39 亿元、5. 84 亿元和3. 47 亿元, 粤企的均值要高出其他两地许多; 而在无形资产均值方面, 粤企同比增速达43. 0% , 远远超过江苏和浙江的28. 9%和29. 8% , 三地企业平均无形资产分别增至1. 21 亿元、0. 79 亿元和0. 77 亿元, 说明了广东的IT企业比较注重创新软环境的营造, 企业也拥有较为丰富的创新软资源。
3. 3 研发费用投入对比情况
2011 年, 广东、江苏和浙江的科技型IT上市企业年平均研发费用分别为2. 13 亿元、0. 53 亿元、0. 58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了24. 1% 、 54. 8% 、27. 3% ( 如图6) 。广东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量明显较高, 均量分别是江苏和浙江的四倍左右。三地中, 江苏所有企业的研发费用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表明该省科技型上市企业在2011 年更加重视企业的研发活动; 而粤企之所以增长较慢, 是由于不同规模企业的研发投入分化比较明显, 有8 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几倍到几十倍, 而有15 家规模较大的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减少。
3. 4 研发人员对比情况
2011 年, 广东、江苏和浙江的科技型IT上市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分别为1 097 人、893 人、610 人, 粤企的平均研发人员投入最多, 表明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较强的研发需求。从年度变化情况来看, 广东、江苏和浙江同比分别增长了15. 9% 、65% 和19. 9% , 其中江苏省增长最为迅速, 如图7 所示。
3. 5 营业利润率变化情况
与2010 年同期相比, 三地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广东、江苏、浙江较2010 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2. 5% 、0. 6% 、2. 3% 。2011 年广东IT领域79 家上市企业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1. 6% , 为三地最低, 全部企业中有46 家企业的营业利润较2010 年出现下滑。上述两个指标综合表明2011 年广东企业在三地之中的盈利能力最差, 该现象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如图8所示。
4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企业创新情况比较分析
截止2011 年底, 广东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共有24 家科技型企业上市, 江苏有15 家, 浙江有14 家。从总体上看, 粤企的资产总量和增幅均最高; 粤企和浙企的盈利能力较强, 年平均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较高。
4. 1 净利润对比情况
从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看, 除了粤企下降外, 江苏、浙江两地企业的平均净利润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其中, 增幅较大的为浙江省, 2011 年浙江企业的净利润平均值为3. 40 亿元, 比2010 年的3. 10 亿元增长了9. 6% ; 另外, 浙江省2011 年的平均净利润位于三省之首。相比之下, 广东省的平均净利润出现了8. 9% 的降幅, 有9 家企业的利润出现了下降, 降幅最大的达到71. 83% 。具体如图9 所示。
4. 2 总资产及无形资产对比情况
从整体上看, 三地在该领域的企业的平均总资产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广东省, 同比增长26. 4% , 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为20. 3% 和24. 2% , 两年三地企业平均总资产增长情况如图10所示。从三地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平均值来看, 粤企的平均无形资产增幅最大, 为30. 9% , 而其他两地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幅均不到20% 。
4. 3 可持续增长率变化情况
与2010 年相比, 三地企业的平均可持续增长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其中, 降幅最大的为广东省, 企业平均可持续增长率从2010 年的23. 8% 下降到2011 年的9. 2% , 降低了将近14 个百分点; 其次是江苏省, 降至11. 9% ; 变化最小的是浙江省, 仅下降了0. 2% 。说明该年度广东和江苏有部分企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可持续增长率明显下降, 企业用于扩大生产的资金较为紧缺。如图11 所示。
4. 4 研发费用投入对比情况
考察企业研发费用投入的均值, 2011 年浙江省该领域平均每家科技型上市企业投入了6 930. 5 万元, 粤企为4 008. 70 万元, 而江苏则为2 103. 37 万元。从增长趋势上看, 三地企业的研发费用均有所上升, 但粤、苏两地只有小幅度的增长; 相比之下, 浙江省的平均研发费用在2011 年增加到了6 930. 5万元, 增幅为58. 91% , 说明该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科技型上市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
4. 5 研发人员对比情况
从企业研发人员的投入均值看, 2011 年浙企平均研发人员数量位居三地之首, 为594 人; 广东省居于其次, 为368 人; 而江苏省仅为291 人。三地企业研发人员的投入与研发费用投入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而从增长趋势上看, 三地企业的研发费用均有上升, 其中粤企的增长幅度最大, 同比增长了31. 9%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 1 主要结论
从以上结果可见, 广东科技型上市企业与其他两地企业在地区分布上都不约而同地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不同技术领域上市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也存在较大差异, 政府部门应适当跟进这些企业的发展情况, 从政策上对企业发展给予适当引导。根据上述各指标的监测结果, 粤企与其他两地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 1) 创新投入方面, 总体而言, 粤企的资金投入总量较高, 但是人员投入没有跟上, 企业虽然在研发经费总量上占优, 但是人员投入强度比江苏和浙江都低。说明粤企在增加研发投入时应适当注重人才方面的投入, 以应对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球化竞争的要求。
( 2) 创新产出方面, 广东科技型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要高于其他两地同类企业许多。说明广东的科技型上市企业已成为省内专利申请的主力军, 应更好地依托这些科技型上市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3) 创新环境资源方面, 总体上看, 广东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比江苏和浙江高出近1 倍, 但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却低于其他两地1 到2 个百分点。说明广东企业普遍比较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投入, 而在无形资产上仍缺乏优势, 这也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广东企业 “软实力”方面的缺失。从可持续增长率看, 2011 年三地较多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均要高出可持续增长率。这一结果表明了三地多数企业还处在增长扩容期, 而用于支持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却相对吃紧, 这一特征在粤企中更加明显。
( 4) 创新绩效方面, 同时考察广东企业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两个指标, 由于粤企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是正增长的, 而平均利润总额却是负增长, 说明广东有部分上市企业在去年出现 “扩容但不赚钱”的情况; 而且从企业的平均利润总额和平均营业利润率看, 只有广东企业这两个指标同时下降, 表明广东IT上市企业的整体盈利有下滑的迹象。
5. 2 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对三地科技型上市企业的对比分析, 结合广东目前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目标,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 《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引导全省不同地区企业协调均衡发展。首先, 要依托珠三角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上的辐射带动效应, 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 其次, 在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科技项目支持力度的同时, 要注重引导当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特别是研发人员的投入; 再次, 通过专项资金鼓励粤东西北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全面提高当地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能力。
第二, 有效解决粤企研发资金投入较高但是人员投入没有跟上的问题。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广东以往靠 “拼资源”为主的驱动方式将逐步转向 “拼知识” 和 “拼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 各企业内部的研发储备力量也必须紧跟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海外和省外研究机构,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架起桥梁; 更好地利用高校资源和产学研合作机制为中小企业培育更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以满足各类企业的创新需求, 特别是在基础优势相对薄弱的生物医药等领域, 要依靠省市联动的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各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才。
第三, 鼓励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力度, 在省内选择电子信息等基础较好的行业领域推广专利池和专利交叉授权试点工程, 利用知识产权联盟的形式用专利工具覆盖产业链条, 特别是对于那些即将被国外构筑起专利地雷池的领域要建立起长效的专利预警机制, 利用专利工具保证企业的有效盈利空间。对持有一定数量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在申报各级科技项目时要给予适当倾斜, 以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创新氛围。
第四, 更好地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 助力企业更好地经营发展。及时抓住融资机会, 全力支持企业重大项目上马和重点设备设施购置, 在业务范围内通过合理引导,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重大项目和重大装备的金融服务。做大做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 拓宽企业证劵融资渠道, 除了在股票市场上融资外, 适当发展债券和基金市场, 为更多科技型企业营造融资机会。同时,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打通企业透明化信息机制, 维护公平交易环境, 规范信息报送机制, 严厉打击借助上市企业有关重大事件的跟风投机炒作行为, 增大投资者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王珍, 梁秀霞.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体系建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2) :4-5
[2]李文辉.基于SEM的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6) :12-15
[3]房汉廷.上市公司科技板块分析报告 (2005)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1-9
[4]黄鲁成, 江剑.关于开展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 (26) :85-89
【鲁苏浙粤】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