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WF

2024-06-28

vWF(精选6篇)

vWF 篇1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它是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损害,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信息传递、介导炎症反应等多种功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反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重要标志,SOD和vWF参与了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参与肝硬化高动力循环的形成和维持。随机选取2012年1月~2O14年6月肝硬化患者78例患者血清SOD、vWF水平进行了测定,旨在为临床监测肝硬化患者进展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肝硬化患者。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诊断标准。所有入者均排除内分泌、生殖、循环、呼吸、神经、感染、消化化道疾病。其中男51例,女27例;年龄21~76(43.3±l1.3)岁。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为A组(A分级肝功能)30例、B组(B分级肝功能)28例和C组(C分级肝功能)20例。对照组共50例,为门诊健康志愿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1~75(43.5±10.5)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肝硬化患者于人院第二天晨起空腹采取静脉血5ml,门诊健康志愿者在门诊采血,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OD和vWF水平,检测委托广州市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检测委托广州市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硬化患者血清SOD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A、B、C组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水平均与血清HA、LN、Ⅳ-C、PC-Ⅲ均呈负相关,C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5、-0.657、-0.762(P<0.05);B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94、-0.621、-0.683(P<0.05);A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46、-0.527、-0.652(P<0.05)。

2.2 肝硬化患者血清v WF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A、B、C组肝硬化患者血清v WF水平均与血清HA、LN、Ⅳ-C、PC-Ⅲ均呈正相关;C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13、0.623、0.745(P<0.05),B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51、0.601、0.713(P<0.05),A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23、0.511、0.676(P<0.05)。

2.3 肝硬化患者SOD、vWF浓度与对照组比较

A、B、C组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W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附表。

3 讨论

肝纤维化是在各活动性肝炎持续作用下及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之下,使肝实质内肝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沉积或者降解不足的直接后果,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病理特征,是肝内纤维结缔组织慢性弥漫性增生的病理过程[2]。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使肝小叶结构改变、假小叶及结节形成,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最终肝硬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生甚至肝癌的必经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时,肝组织内胶原、非胶原糖蛋白及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大于降解,在肝内异常增升和过量沉积,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加重是最终导致肝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3,4]。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W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变化最大的是C分级肝功能患者。说明肝硬化患者明显特征是细胞内特定抗氧化酶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细胞,由于细胞中SOD活性的显著降低及超氧阴离子含量的相对升高,破坏了自由基生成与清除间的相对平衡,造成内皮损伤[5],肝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更加严重,内皮细胞中的vwF释放增加,亦增加了血小板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肝组织缺血,肝细胞内钙超载、局部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线粒体损伤或凋亡,催化脂质过氧化物裂解,引发新的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SOD耗竭而减少[6],进而引发而引起SOD活性的下降[7];血栓形成势必加剧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之形成正反馈,血管内皮功能更加恶化,从而促进肝组织及肝小叶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本研究发现,SOD、vwF与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 PC-Ⅲ)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与肝纤维化指标两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vwF与肝纤维化指标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血浆SOD、vwF水平与肝硬化变程度明显相关,血浆中SOD水平越低,血浆中vwF水平越高,肝硬化越严重,肝硬化A、B、C型病变随着vwF水平逐渐增高及SOD逐渐下降依次增高,SOD活性高低反映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强弱,提示随肝硬化病变程度的逐级加重血管内皮受损范围扩大和程度加重,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和病程延长抗氧化能力减弱,使自由基大量积累SOD可因其因其耗竭而减少,自由基生成与清除失平衡[8],同时氧自由基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氧化应激可以促进活性氧簇和活性氮簇的产生,其可作为信使分子参与调节基因表达等生理病理过程,进而促进对内皮细胞的损伤[9,10,11]。

张艳等[12]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活性氧在体内累积,可直接由于内皮细胞毒性作用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启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同时,活化的内皮细胞也产生大量活氧,加重氧化应激状态,最终导致内皮损伤和内皮障碍,使各活动性肝炎持续作用下及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使之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触发细胞因子网络级联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导致肝实质细胞与库普弗细胞功能严重受损加剧了肝纤维化的进展[13,14]。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水平下降,抗氧化能力减弱;血清v WF水平升高,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SOD、vWF对评估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摘要: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组(A分级肝功能)30例、B组(B分级肝功能)28例和C组(C分级肝功能)20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门诊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四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OD和v WF水平,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结果 A、B、C组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水平均与血清HA、LN、Ⅳ-C、PC-Ⅲ均呈负相关,C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5、-0.657、-0.762(P<0.05);B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94、-0.621、-0.683(P<0.05);A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46、-0.527、-0.652(P<0.05);A、B、C组肝硬化患者血清v WF水平均与血清HA、LNⅣ-C、PC-Ⅲ均呈正相关;C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13、0.623、0.745(P<0.05),B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51、0.601、0.713(P<0.05),A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23、0.511、0.676(P<0.05);A、B、C组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 W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SOD水平下降,抗氧化能力减弱;血清v WF水平升高,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SOD、v WF对评估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肝硬化,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意义

vWF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测量3次非同日血压,收缩压均>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48岁~75岁,平均(52.5±6.1)岁,病程2~11年,平均(7.1±1.9)年。所有患者均未经药物治疗,未有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肝肾功能损坏等严重并发症者,并排除对本类药物过敏患者。同时选择同时期我院7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52~76岁,两组年龄、性别及体重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每日睡前口服缬沙坦(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批号:0400058915)80mg/次,1次/d,疗程8周。推荐剂量为80mg(1粒),2周~4周后,根据需要日剂量增至160mg,或加用利尿剂。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血浆v WF及hs CRP的含量。v WF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s CRP含量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齐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两样本t检验,同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表示出显著特异性(P<0.05)。

*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治疗组与健康组血清vWF、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血浆v WF浓度为与血浆Hs 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v WF浓度与血浆Hs CRP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高血压早期并没有明显并发症,但是已经有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生。目前治疗高血压的物较多。缬沙坦(Valsartan)是一种降血压用药,为典型特异性的血管收缩素Ⅱ(AT1)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AT1受体亚型,达到阻断AngⅡ与AT1结合的目的,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使血管适度扩张,产生降压作用。适用范围较广,对于ACE抑制剂不耐受才尤其适应。研究证明[1],夜间服缬沙坦可降低夜间血压,使非杓型血压逆转为杓型血压,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糖耐量受损的患者服用缬沙坦,还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2]。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 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

hs-CRP正常情况下仅有微量存在于血清中。其可使血管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的反应性减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是炎症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指标[2~3],其参与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高浓度血浆hs CRP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导致动脉内膜增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是心血管事件最有力的预测标记物之一[4]。当机体存在炎症或组织损伤坏死时,血浆hs CRP含量则显著增高。张莉等研究显示[5],血压升高与CRP等炎性因子呈高度正相关提示高血压病人存在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坏死,并且其与高血压并且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可能与hs-CRP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减弱了血管舒张、抑制血栓形成、抵抗病原的能力有关。

vWF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大分子血浆糖蛋白,在调节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血管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具有稳定因子Ⅷ活性有作用,仅合成后贮存于内皮细胞质中在内皮细胞损伤时释放至血浆,是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标志物,并有提示临床预后作用[6]。高血压早期由于血管应力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从而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血浆v WF水平增加[7~8]。而v WF因子在血流较高剪切力作用下可使其球形结构改变形成长链状结构,长链状结构的v WF分子与血管内皮下胶原及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可增加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9~10]。

本研究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初期虽无明显临床并发症,但血浆v WF及hs CRP的水平与健康人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并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威胁。缬沙坦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而且能降低血清v WF及hs CRP的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H ermida RC,Calvo C,Ayala DE,etal.Treatment of nondipper hypertension withbedtime administration of valsartan[J].J Hypertens,2005;23(10):1913~1922

[2] Thachil J.The malignant hypertension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link[J].Hypertension,2008;52(4):e32

[3] van den Born BJ,van der Hoeven NV,Groot E,etal.Association between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and reduced ADAMTS13activityin malignant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8;51(4):862~866

[4]曾志羽,刘倩,郑慧蕾,等.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的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3):346~348

[5]张莉,黄高忠,张蓓,等.替米沙坦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170~1172

[6] McMurray JJ,Holman RR,Haffner SM,etal.Effect of valsartan on the incidenceof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362(16):1477~1490

[7] Schwarzer R,Schn el-l Inderst P,Grabein K,etal.Prognostic value and clinicaleffectiveness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tive protein as a marker in primary prevention of major cardiac events[J].Z Evid Fortbild Qual Gesu ndhwes,2009;103(6):319~329

[8]张小文.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7):706~707

[9]罗正良,刘宇飞,龚小省,等.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2;23(20):1888~1890

vWF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对象选自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保心内科胸痛患者, 经临床诊断为ACS, 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血管病变。据造影结果分为两组, 单支病变组18例, 男10例, 女8例, 年龄 (54.6±5.8) 岁。多支病变组40例, 男26 例, 女14例, 年龄 (60.1±4.6) 岁, 其中双支和三支病变各20例。

1.2 方法

1.2.1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Judkins法, 造影结果由本院两名有经验的心脏介入医师同时阅片后得出结论。采用Gensini积分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量化评估。

1.2.2 血浆vWF、PAI-1测定

发病入院24 h内抽取肘静脉血4 mL, 置于一次性塑料管中, 用3.8%枸橼酸钠抗凝 (血样与抗凝剂的比例为9∶1) , 4 ℃ 3 000 r/min离心10 min, 收集上清液, 于-76 ℃冰箱中保存,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 一次性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vWF、PAI-1与病变数及积分的关系用秩相关。数据以SPSS 11.5软件处理。

2 结 果

2.1 血浆vWF、PAI-1浓度测定

多支病变组血浆vWF、PAI-1较单支病变组高。详见表1。

2.2 血浆vWF、PAI-1与冠脉造影积分的相关性

vWF, PAI-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积分做Spearman’s相关分析, vWF与冠脉病变数有相关性 (r1=0.262, P=0.045) ;与冠脉积分有相关性 (r2=0.381, P=0.024) ;PAI-1与冠脉病变数有相关性 (r1=0.445, P=0.002) , 与冠造积分有相关性 (r2=0.331, P=0.007) 。

3 讨 论

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重要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纤溶系统功能紊乱, 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等密切相关, vWF与PAI-1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证实vWF[3]、PAI-1[4]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vWF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5]。血管内皮受损后释放vWF, 促进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 并释放多种血小板颗粒物质, 其中血小板平滑肌细胞生长因子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 伴间质分泌合成增多, 利于脂质沉积, 结果既加剧动脉粥样硬化, 又加重原有血管病变处血栓形成危险。vWF还可以稳定凝血因子Ⅷ, 防止Ⅷ过早的降解, 促进血栓形成[6]。

PAI-1是纤溶系统的主要负调控因子, 活化的 PAI-1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合成。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中PAI-1过度表达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7], 血循环中增加的PAI-1水平通过持续的微血栓状态加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8]。

有研究表明[9],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单支和多支病变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病理结构的显著差异, 表现为多支病变的患者斑块负荷更重, 钙化几率和钙化程度更高, 可部分解释多支病变患者较单支病变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多支冠脉成形术的预后优于单独行梗死相关冠脉成形术[10] 。

本研究结果显示, vWF, PAI-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有关, 多支病变患者血浆vWF, PAI-1水平较单支病变组升高, 冠脉病变狭窄越重病变范围越多, 则血浆vWF, PAI-1水平越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有密切的关联。

参考文献

[1]Galbusera M, Zoja C, Donadelli R, et al.Fluid shear stressmodulates von Willebrand factor release from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um[J].Blood, 1997, 90:1558-1564.

[2]Bogaty P, Poirier P, Simard S, et al.Biological profiles in subjectswith recurrent acute coronary events compared with subjects withlong-standing stable angina[J].Criculation, 2001, 103:3026-3038.

[3]Jansson JH, Nilsson TK, Johnson Q.von Willebrand factor in plas-ma:A novel risk factor for recurrent myocardial in farction anddeath[J].Br Heart, 1991, 66:351-355.

[4]Maurizio C, Gian PR.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 in is-chemic cardiomyopathy[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1999, 19:1378-1386.

[5]Lip GYH, Blann AD.von Willebrand Factor:A marker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vascular disorders[J].Cardiovas Res, 1997, 34:255-265.

[6]Borawsk J, Naumnik B, Pawlak K, 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marker vWF antigen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associations withpre-dialysis blood pressure and the acute phase response[J].Nephrol Dial trans, 2001, 16:1442-1444.

[7]Binder BR, Christ G, Gruber F, et al.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hys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i roles[J].News PhysiclSci, 2002, 17:56-61.

[8]Timmis AD.Plaque stabilisa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mes:Clini-cal considerations[J].Heart, 2003, 89:1268-1272.

[9]高晓慧, 杨新春, 王乐丰, 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血管壁结构的对比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 2006, 21 (6) :419-422.

vWF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4年4月—2005年10月在我院门诊和老年病科住院的未经正规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 年龄≥60岁。所有入选病例均采用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选取血压正常、年龄≥60岁的老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血液病、糖尿病、恶性肿瘤, 严重心、脑、肺、肝、肾疾患及近期感染者。

1.2 方法

1.2.1 vWF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 定量测定, 试剂盒购于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

1.2.2 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曲线分为杓形和非杓形, 夜间收缩压 (和/或舒张压) 下降百分率≥10%为正常杓型动态血压节律, 否则为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7]。

1.2.3 IMT的测定

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 分别测量其IMT值, 采用6个部位IMT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以IMT≥1.0 mm作为颈动脉壁内膜增厚标准[8]。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 q检验, 两个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间相关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多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等基础指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在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脉压 (PP) 、非杓型血压发生率、IMT值及vWF等方面, 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1。

2.2 高血压患者vWF水平与IMT的相关性

以vWF为自变量, 以研究对象的IMT值 (Y) 为应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vWF水平 (180.07±75.59) %与IMT (0.95±0.19) mm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r=0.385, P<0.01。

2.3 对照组、IMT非增厚组及IMT增厚组各检测指标比较

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颈动脉IMT厚度分为颈动脉IMT增厚组 (25例) 和IMT非增厚组 (35例) , 两组和对照组 (30例) 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TC、TG、LDL C、HDL C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IMT非增厚组、IMT增厚组24 h SBP24hPP、非杓形血压发生率及vWF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另外, IMT非增厚组vWF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4 老年高血压患者vWF水平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vWF与24 h动态PP及血压节律相关, 标准化回归系数 (b) 分别为0.301和0.445, 回归方程为Y=-62.244+2.443X10+66.897X11, 检验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20世纪60年代初, 高血压已被确定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经过系统降压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的高血压患者, 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仍高于无高血压的正常人[9]。这表明单纯降压治疗是远远不够的, 可能非压力因素参与高血压预后的调控。血管内皮具有活跃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内皮细胞受损时它所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增高[10]。vWF是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标志物[2]。本研究结果显示, 老年EH患者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EH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凝血激活状态。

研究表明大动脉顺应性的减退是EH发生发展和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11]。颈动脉IMT增厚是AS的亚临床表现[12,13], 是反映早期AS的敏感指标[5], 而且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6]。本研究对老年EH患者vWF水平与颈动脉IMT做了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r=0.385 (P<0.01) , 提示老年EH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程度与AS程度呈正相关。而且本研究将对照组、IMT非增厚组与IMT增厚组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3组24 h SBP、24 h PP、非杓型血压节律发生率及vWF水平均呈逐渐增高趋势, EH患者在IMT尚未增厚时vWF水平已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提示vWF作为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凝血激活状态的功能性指标对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可能具有早期预测价值。2004年8月慕尼黑欧洲心脏病学研讨会公布的EUROPA的Pertnent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vWF对心血管结局具有预测作用, 同时指出vWF在142%以下是心血管预后好的一个标志[14]。而本研究结果显示vWF<158%时AS不明显, 这可能是EH患者预后好的标志。但具体界线标准研究观点尚不一致, 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SBP和PP是判断老年高血压的主要血压成分[15], 其升高的实质是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的结果, 且PP增大是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的标志[16]。PP和动脉僵硬度增加可作为较高龄人群心血管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危险的预测因子[17]。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vWF水平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提示vWF水平与24 h动态PP及血压节律显著相关。说明PP增大和正常血压节律的消失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它对血管起着一种持续的“锤击”作用, 使管壁弹性成分容易疲劳和断裂, 血管壁和内皮功能严重受损, 从而导致颈动脉IMT增厚, 引起靶器官损伤。反之, 血管内皮的损伤一方面导致其释放维持血管张力的血管舒张因子和收缩因子平衡被打破, 动脉顺应性降低;另一方面促进血管平滑肌痉挛、增生, 小动脉阻塞, 外周阻力増高, 结果导致EH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 同时激活凝血系统, 促进血栓形成, 加速AS的形成。因此,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18]。

vWF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患者组

32例, 其中, 男22例, 女10例, 均为我院神经内科经临床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检查项目包括症状、体征、CT或MRI及实验室有关指标。

1.1.2 正常人组

35例, 其中, 男25例, 女10例, 均为我院体检中心经健康体检合格的正常人, 无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疾病。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 无心、脑血管病史。

1.2 方法

1.2.1 血浆HCY、v WF水平测定

用真空负压管取被检者清晨空腹血3 ml, 以9∶1的比例抗凝, 轻轻摇匀, 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 上机检测, ELISA法。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按说明书操作。

1.2.2 血清P-选择素水平测定

用真空负压管取被检者清晨空腹血3 ml, 轻轻摇匀, 3 000 r/min离心10 min, 上机检测, 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按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SPSS 10.0软件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相关数据分析采用相关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人和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 WF和P-选择素含量测定

患者组治疗前血浆HCY、v 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01) , 经溶栓等措施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1。

与正常人组比较, *P<0.05, **P<0.01

2.2 血浆HCY水平与v WF、血清P-选择素水平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血浆HCY水平与v WF、血清P-选择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518 4, P<0.01;r=0.601 8, P<0.01) 。

3 讨论

文献报道, 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已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是目前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1,2], 目前广泛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特别是HCY作为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2,3],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改变凝血因子的功能, 增加血栓几率。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它是人体内必需氨基酸——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血凝是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4]。本研究结果表明,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01) , 经过1个月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笔者认为其升高的机制是: (1) 由于同型半胱氨酸可产生超氧化物及过氧化物, 这些产物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导致功能障碍[5,6]。 (2) HCY主要造成内皮功能紊乱, DNA低甲基化, 脂质代谢异常和血管内膜中层增厚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 并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干扰凝血因子, 增加血小板聚集和减弱纤溶作用, 致血栓形成及血管性疾病发生[7,8]。 (3) HCY还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参与粥样硬化形成, 其是否与细胞免疫抑制有关尚待探讨。

v WF是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 当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时, v WF能够从内皮细胞的韦伯-潘拉迪小体分泌到血浆或血管内皮下, 内皮下组织的v WF在调节血小板黏附到血管壁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IB2X介导血小板与内皮下胶质的黏附, 成为血小板与内皮下成分黏附的桥梁。当血管内皮受损时, 内皮细胞中的v WF大量释放入血。因此, 血浆中v WF含量及活性增高, 故被认为是血管内皮受损的主要标志物。此外, v WF介导血小板黏附聚集于受损的血管内皮下启动凝血,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Cha等[9]研究发现,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持续增高, 并与临床恶化程度明显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 v 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P<0.01) , 经1个月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接近[10]。

P-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 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间质黏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征性标志之一[11,12]。本研究结果表明,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前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P<0.01) , 经1个月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一结果表明, P-选择素表达的增加是判断血小板活化方面最灵敏的指标。其升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血管发生血小板聚集而血液黏附的增高和纤维蛋白原增加之故。

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v WF、血清P-选择素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v WF、血清P-选择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518 4, P<0.01;r=0.601 8, P<0.01) 。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v 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观察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检测, 并与35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01) , 经溶栓等措施治疗1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vWF和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观察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vWF 篇6

关键词: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患者体内环境的相对改变,使循环血液中处于静息状态的血小板受到生物或物理因子的刺激后,使血小板胞浆内颗粒膜糖蛋白释放与质膜融合,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发生数量重排和构象改变而成为活化的血小板。活化的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与止血、炎症和免疫反应[1,2]。研究发现,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血栓或出血性疾病密切相关[3,4]。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为此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血小板膜糖蛋白进行检测,目的是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与von Willebrand因子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1年3月~2007年8月根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年龄35~68岁。根据病史及是否合并DM微血管病变进行如下分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平均年龄54.2岁,平均病程4.7年,空腹血糖(7.4±1.8)mmol/L。微血管病变组:眼底检查及荧光造影检查为DM视网膜病变22例,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0μg/min为糖尿病肾病31例,根据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为周围神经病变13例,但他们均为无大血管病史(脑梗死、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等)2型糖尿病66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平均年龄54.9岁,平均病程9.1年,空腹血糖(11.2±2.1)mmol/L。正常对照组:选择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130例。其中,男60例,女70例,平均年龄54.4岁。所有受试人员实验前3天未用或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未服用影响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药物。

1.2 标本收集

血小板膜糖蛋白采集空腹静脉血液2 mL用15%K2EDTA 20μL抗凝,置于专用塑料试管中,当天测定完毕。v WF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3000 r/min离心分离血浆,置-20℃保存。其他生化指标检测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置-20℃保存。

1.3 实验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仪器为BD公司产品。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试剂:FITC-IgG1、PE-IgG1(阴性对照)、FITC-CD62p、FITC-CD63、FITC-CD61、PE-CD41和PE-CD42b均购自法国Immunmtech公司。每项检测计数104个以上血小板,测得阳性血小板(标记上相应荧光单抗)的百分率和平均荧光道数值(血小板上结合有关荧光单抗的荧光强度)。血浆v WF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化学发光法检测尿白蛋白,并计算UAE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于正态分布的变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用于在其它变量固定的条件下某两个相关变量相关分析的检验;多元逐步回归用于多个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所有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相关分析用Logi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糖尿病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糖尿病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均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合并微血管病变组URE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无微血管病变组(均P<0.01);vWF经协方差分析,糖尿病组v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见表1。

2.2 糖尿病组、微血管病变组及无微血管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膜糖蛋白比较

糖尿病组CD62p和CD63的阳性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均P<0.05),平均荧光道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CD41、CD61平均荧光道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伴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均P<0.05),阳性百分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CD42b的阳性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无微血管病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2b平均荧光道数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浆vWF、胰岛素敏感指

数和空腹血糖的关系

CD62P、CD63和CD61的阳性百分率与v WF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665、0.4556和0.3814,P<0.05;CD42b与v WF呈明显负相关(r=0.3623,P<0.05),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P>0.05)。

2.4 血小板膜糖蛋白之间的相关分析

经相关分析显示,CD62P与CD63有明显相关性r=0.6945,P<0.05;CD41、CD61和CD42b有负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影响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为因变量进行Log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血小板膜糖蛋白,(其OR=1.009,P<0.01,95%CI1.003~1.1004)、Hb A1c r=0.4123,P<0.01、UAER的对数r=0.4415,P<0.01、收缩压r=0.4123,P<0.01、舒张压r=0.4125,P<0.01。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按对血小板膜糖蛋白影响的作用大小依次为Hb A1c、UAER的对数和v WF,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β=0.2834,P<0.05;β=0.2425,P<0.05和β=0.2425,P<0.05。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1;3)与无微血病并发症比较,P<0.05;4)与无微血病并发症比较,P<0.05。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2)与对照组比较,P<0.01;3)与无微血病并发症比较,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导致微血栓形成在其小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对血小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原发和继发性血小板聚集升高,血小板内颗粒释放增加,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增加,血小板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以及血小板对胶原的反应性增高等[5]。由于胶原是血管内皮下主要基质蛋白,诱导血小板活化。因此,是引发血栓性疾病形成的主要因素。

而隐蔽状态分布在血小板表面开放管道系统膜上部分的CD41/CD61复合物全部暴露在血小板膜表面,并获得受体活性,可以和多种配体如v WF等结合,而原先均匀分布在血小板膜表面的CD42b/CD42a复合物迅速转到血小板表面开放管道系统内部,表面分布减少,同时血小板胞浆内颗粒膜与质膜融合,将颗粒膜表面的糖蛋白大量表达至血小板质膜表面[2,6]。王新华等[7,8]研究发现,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能够被ADP、胶原等所激活,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本资料结果显示,糖尿病组CD62p和CD63的阳性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CD41和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2b的阳性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等活化功能增强,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同时本资料结果显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CD62p和CD63的阳性百分率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CD41和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提示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与患者体内的血栓前状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等活化功能增强及抗凝功能减退等等因素密切相关。经相关分析显示,血小板膜糖蛋白与血浆vWF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表明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红蛋白糖基化,引起的组织缺氧和脂肪代谢亢进等因素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加强,血小板大量活化,形成微血栓。微血栓进一步促使血小板的活化,加剧微血管的缺血缺氧和内皮损伤,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的发生[9]。

总之,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处于较高水平以及持续高血糖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致血小板活化形成微血栓,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并发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过程。

参考文献

[1]HIR ANO T,OOKUBO K,KASHIWAZAKI K,et al.Vascularendpthelial markers,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thrombomodulinindex,are specifically elevated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nephropathy[J].Clin China Acta,2000,299:65-75.

[2]OUVINA SM,LA GRECA RD,ZANARO NL,et al.Endothelialdysfunction,nitric oxide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in hyertensive anddiabetes type 2 patients[J].Thromb Res,2001,102:107-121.

[3]SAMAHA FF,HIBBARD C,SACKS J,et al.Density of plateletcollagen receptors glycoproteinⅥand alpha2betal and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subjects,a pilot study[J].Med Sci Monit,2005,11:224-229.

[4]BIGALKE B,LINDEMANN S,EHLERS R,et al.Expression ofplatelet collagen receptors glycoproteinⅥis associated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Eur Heart J,2006,27:2165-2169.

[5]ZHU YK,CAO L,ZHAO BZ,et al.Expression of GPⅡb/Ⅲaand GMP-140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mellitus[J].Chin J Gen Med,2002,18:626-628.Chinese

[6]JOHNSON CD.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nd platelet-activatingfactor antagonists in acute pancreatitis[J].Dig Surg,1999,16:93-101.

[7]王新华,王建中,曲晨雪,等.部分蔬菜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39-45.[7]WANG XH,WANG JZ,QU CX,et al.Screening of some veg-etables that inhibi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their mechanism:aprelininary study[J].Chin J Lab Med,2008,31:39-45.Chinese

[8]王建中,曲晨雪.血小板直接胶原抗体的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22-25.[8]WANG JZ,QU CX.A study of platelet-collagen receptor[J].Chin J Lab Med,2008,31:22-25.Chinese

【vWF】推荐阅读:

上一篇:适宜性评估下一篇:课改后的课堂教学研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