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

2024-06-12

多余人(精选10篇)

多余人 篇1

“多余人”形象源自于普希金, 第一位“多余人”形象是叶甫盖尼·奥涅金, 随后有毕巧林、奥博洛莫夫与罗亭等, “多余人”是有着共同特征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他们大多出身于贵族世家, 是上层社会的一员, 生活衣食无忧, 因此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思想开放, 具有改革与抨击旧社会的性质, 他们对社会现实十分不满, 因此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开始进行批判, 因而说, “多余人”形象是具有上层社会全部的优点的。但是“多余人”形象的特点又并不仅仅如此, 他们属于上层社会, 但是对于上层社会的一些陋习与偏见却不认同, 他们不完全的属于上层社会, 在上层社会的交际与生活中, 他们显得格格不入;“多余人”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的疾苦, 他们能够站在人民百姓的立场上, 但是他们却又与下层社会的人民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多余人”不属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 他们因自身的特性而独立存在, 别林斯基把这类人物形象称为是“智慧与痛苦的结合体”。

《罗亭》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罗亭是一位有着革命激情的“多余人”形象, 但是他却空有思想, 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 这是十九世纪“多余人”形象的共同缺点, 以下本文将通过对《罗亭》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来对罗亭进行解析, 同时也将罗亭的“多余人”角色与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进行分析对比, 以希望获得对罗亭这一形象的真实诠释。

一、罗亭的人物形象优点

罗亭是一位有着出色口才的人物形象, 他聪明敏捷、对于青年们的理想与希望有着极大的热情, 典型的例子就是与毕加索夫的交锋对抗, 这让罗亭的形象更加深刻与高大, 并且吸引了在座所有人的目光, 他慷慨激扬的演说, 为他的人格魅力打了很好的基础, 由此可以知道, 罗亭是一个宣传家与启蒙家的人物形象。

在罗亭的演说中, 巴西斯托夫与娜塔里娅是受到他演讲震动最大的人, 巴西斯托夫认真的听他在做讲说, 好像呼吸都停止了, 眼睛睁得大大的, 好像生怕一点细节没有看清楚;而娜塔里娅则一动不动的盯着他看, 满脸通红, 她随着罗亭演讲中的哀伤而哀伤, 快乐而快乐, 有时眼中又会突然的放出光芒来。从这两位听众的表情描写来看, 我们就可以知道, 罗亭是一位有着号召力的人物形象。罗亭的号召力量, 把娜塔里娅与家庭教师巴西斯托夫的灵魂都振憾了, 巴西斯托夫也因此把罗亭当做自己终身的导师。罗亭满脑子的真理与现实, 他用自己出色的口才, 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他因此而赢得了娜塔里娅的倾心, 足以可见, 罗亭的口才与思维是何其优秀与出色。

罗亭是一位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 他有着渊博的知识, 见多识广, 有着宽阔的眼界;他受文化的影响而立志要进行改革, 可以看出, 罗亭是一个胸怀理想的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形象。罗亭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 虽然家里己经落魄, 但是他仍旧是一位有思想有内涵的后代, 他受过正规的教育, 上过大学, 曾经还到国外游历过, 可以说, 他对西方自由民主的学说和哲学思想有较深的渊源。也正是在罗亭与其他贵族知识分子的交锋中, 我们看到了罗亭渊博的知识以及开阔的眼界, 他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滔滔不绝, 并且最终用自己的实力取得了胜利。

罗亭人物形象的树立, 是通过剖析人物来进行叙述的, 他就是罗亭大学时期的同学列日涅夫, 列日涅夫说:“他有热情;而这一点, 请你们相信我这个懒散的人, 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品质。我们大家都变得难以容忍的谨慎、冷漠和萎靡, 我们都沉睡了, 麻木了, 谁能唤醒我们, 给我们以温暖, 哪怕一分钟也好, 那就得对他说声谢谢。”由此可以看出, 罗亭是一个有着事业之心的人, 他曾创办过水利、农业等事业, 虽然都失败了, 但是罗亭却是一个真正的敢想敢做之人, 这也是列日涅夫对罗亭的评价。当罗亭十分劳累之时, 列日涅夫也对他进行了分析:“在你心里的不是一条虫, 也不是一颗由于无所事事而焦躁不安的灵魂——那是热爱真理的烈火在你内心熊熊燃烧, 很显然, 尽管你遇到了种种挫折, 但是你内心的这团火, 比起许多不认为自己自私、反而称为阴谋家的人燃烧的更加炽热。”

二、罗亭的人物形象缺点

罗亭终究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 因而, 他性格里必然会有“多余人”的成分。罗亭有一颗事业之心, 他曾想创办水利、农业等二十多项事业, 但是都因他没有行动力而告终, 他满脑子空洞的思想, 却不能付诸于实践。

罗亭在行动上的迟缓, 是他“多余人”形象的重要标志, 首先表现在他对爱情的做法上。罗亭是一个热爱自由, 有理想与目标的年轻人, 当他得知娜塔里娅十分喜爱他时, 他胸有成竹, 特意去向沃伦证明自己没有金钱与地位等等, 因而他自己消然离开了。罗亭是有顾忌的, 也正是因为他行动上的不力, 只会去空想, 两年之后, 娜塔里娅嫁给了沃伦。当很多年后, 庄园客人之一再次遇见罗亭时, 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之前的意气蓬发, 而是因为没有行动力导致事业失败, 爱情也再无渴望, 他甚至承认自己的“无用”与“多余”。

当晚年的罗亭再次遇到大学的室友列日涅夫时, 列日涅夫再次评价他:“日益逼近的老年己经在他脸上留下烙印, 但他的神情却很不一样, 他的眼神变了。他浑身上下, 那时缓时急的动作, 那无精打采、断断续续的话语, 无一透露出一种极度的疲倦和难言的苦衷。”由此可见, 罗亭当日的热情与自信己经全然不在了, 面对这样的现状, 罗亭自己也清楚, 是因为自己行动上的无力造成的。他自己也曾说过:“正如你所说的, 我缺乏毅力! 我从来不善于创建任何东西, 再说, 如果你脚下没有地基, 如果你不得不亲手为自己开辟一块立足之地, 那么, 老兄, 要进行建设又谈何容易!”这是罗亭对自己最为中肯的分析!

罗亭在年轻时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年轻人, 他有着广博的知识、出色的口才, 但是他在行动上却是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 他也因为自己没有毅力与决心, 而让自己一无所成。他激情四射的演讲与口才, 与他没有行动力的软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因为自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 而成为一个“多余人”。

三、罗亭的“多余人”形象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是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著名的代表之一, 他是一位富有激情的年轻人, 因而对于成功十分渴望, 同时, 他还有着革命的内心, 企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但是, 由于罗亭本性中的软弱与没有行动力, 加之社会的黑暗现状以及他本身阶级的局限性, 他的理想与目标都失败了。罗亭是俄国十九世纪绝大部分青年贵族的代表, 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多余人”形象, 还代表着那个时代背景下和他一样的一类人。

罗亭在上大学期间, 曾参加过很多进步团体的活动, 对于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他的理解是十分深入的, 他有一颗热情的心, 他想去改变这些, 但是由于自身力量的局限, 且他又是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 因而都以失败告终。他空有一头的思想与智慧, 但是不幸的是他却不会去使用自己的天赋与智慧, 去为社会做事情, 即使在爱情的路上, 他也因为遇到了一次障碍就屈服了。他在行动上就像一个残疾人一样没有行动力, 他想要改造农田、改革中学教育制度, 但是这些想法, 都像水一样, 白白的流走了, 并没有付诸实践, 他也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精辟的总结:“我也许会为了什么连我自己都不会相信的傻事来把自己牺牲掉, 就此完结我的一生。”现实生活中的他, 也确如他自己所断言的那样发展了下去。

罗亭与以往的“多余人”奥涅金与毕巧林等是有着共同点的, 他们都是贵族阶级的子弟, 罗亭是上流社会的骄傲之子, 他们都在思想与文化上有着相同之处, 他们接受西方的文化熏陶, 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罗亭与奥涅金与毕巧林不同的是, 罗亭比他们晚出生一个时代, 而这时正处于俄罗斯历史变革前夕, 屠格涅夫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时代背景, 而创造了罗亭的人物形象。他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 但是又不找新的生活道路, 更不能有所作为, 因而, 罗亭要比奥涅金更理解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他对社会的否定更加深刻。

但是罗亭相对于以往的“多余人”形象, 是有着时代所赋予的新特点的。在罗亭所接受的文化与思想中, 他认为为社会服务才是真正的人生存在, 因而他完全忘记了自己, 把人民的利益当成了自己的使命。与罗亭相比, 奥涅金与毕巧林则是一个为自己而活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为自己而活、而挣扎, 丝毫没有半点对社会的思考, 这是俄国文学进入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多余人”形象出现的新特点。

总而言之, 罗亭这个“多余人”形象, 让读者深切的接触到了当时的俄国社会本身, 也正是通过对罗亭这个形象的塑造, 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俄国十九世纪中期社会的特点, 如果我们把奥涅金、毕巧林和罗亭联系起来, 我们不难发现, “多余人”形象的特点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 是具有着时代的特点的。屠格涅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 站在历史的高度, 通过对以往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而创作了罗亭, 这是对“多余人”形象的丰富与发展, 意义是重大的。

摘要:“多余人”形象是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始于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先后有许多作家都在作品中塑造了“多余人形象”。本文将选取屠格涅夫创作《罗亭》这部作品, 来具体分析这部作品中的“多余人”形象。随后有毕巧林、罗亭等等, 他们的人物性格特点等, 都体现了“多余人”人物形象的发展与变迁。

关键词:多余人,罗亭,俄国,形象

参考文献

[1]屠格涅夫.罗亭[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

[2]胡去波.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6 (5) .

[3]王纲.“多余人”向“新人”的过渡——罗亭形象再识[J].世界文学评论, 2009 (7) .

[4]徐美仙.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J].社会科学论坛, 2008 (1) .

多余人 篇2

关键词:多余人;人文主义

一、什么是“多余人”?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条件优越,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并不仅仅在俄国文学中才有,当时欧洲文学中那些“世纪病”患者形象,美国二十世纪文学中“迷惘一代”的形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零余人”形象。都是他们自己时代和环境的多余人。

二、奥涅金的个性

作为一部诗体小说,《奥涅金》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功,奥涅金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可以一展作为的地方,因此终日游荡,寻事,成为一个“多余的人”。他因现实的无聊而无聊.然而又无力改变现实和自己的命运,因而“多余”。他的遭遇,实际是他那一时代俄國贵族青年之命运的缩影。奥涅金的形象,似乎含有普希金很多的同情.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游手好闲、游戏爱情的花花公子,但在将他与所谓的“进步”青年连斯基作比较时,作者却流露出了自己的偏爱。连斯基从德国留学归来,生活认真、忠于爱情.但这样的青年实际上是思想的懒惰者,现实中的一切似乎都不会对他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产生任何影响.这是一个时代的庸人;而奥涅金的“多余”,恰在于他因失望现实而仿惶,而绝望,他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抗议,而他的个性的发展,极有可能成为代表当时社会进步力量的十二月党人.出身贵族阶层的十二月党人,大多有过奥涅金式的绝望和求索。只不过,普希金来不及、也不可能在小说中完成奥涅金性格的充分发展。在奥涅金之后,俄国文学中又相继出现了毕巧林(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罗亭(屠格涅夫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等一批“多余的人”的形象。而奥涅金则是这一独特的人物画廊中的第一个。

三、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来源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世界文学的多余人中是塑造的最为深刻而完美的一个。由于多余人形象所具有的人类共性,它的影响也就超越了时空,正因如此,奥涅金这个外国文学中的人物至今仍然具有启迪意义,并打动读者的原因。

多余人奥涅金这个形象有其文学发展史上的来源。文艺复兴以后,世界文学开始强调个性的自由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但丁、拉伯雷、薄伽丘、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作家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使人和人性成为文学的主题。普希金继承和发扬了世界文学中的这一伟大的人文主义传统,并且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再作发展。他在多余人形象的塑造上更加深入而且具体地探索和表现了人性,揭示出人性固有的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尤其可贵的是,普希金还对奥涅金身上许多个人主义的东西提出批判,暗示出一种超越自我以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从而继承和发扬了世界人文主义文学传统的积极的内核。

四、多余人产生的历史根源

19世纪的俄国是欧洲最反动、最腐朽、最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封建主义处在缓慢、停滞甚至倒退的历史流程中,农奴制400年前在欧洲发达国家就已取消,而俄国到19世纪60年代才不得不宣布废除。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 并没有给农民带来什么好处。但俄国资本主义却迅猛发展起来。19世纪前期,俄国还是个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到严重束缚,资产阶级不可能形成一支反封建的生力军,非常软弱。这时俄国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最落后的农奴制,另一个是最软弱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反封建本是他早期的历史使命,而俄国的资产阶级远没有西欧资产阶级早期反封建的革命气派和独立精神,直到19世纪后期也没有显露出这一特点。这样,俄国反对封建农奴制的常备军 是农民和平民,还有一个特殊的阶层,这就是贵族知识分子。他们中的极少数的优秀人物顺乎民意地主动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列宁称1825--1861年为贵族知识分子革命时期 。这个时期贵族青年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这是由他们的贵族阶级本性决定的。十二月党人和非十二月党人的贵族青年都有这个特征。但是,他们的政治态度又不尽一致。其中觉醒了的一部分先进分子走上了十二月党人的道路,决心用暴力改变俄国现状,而大多数庸俗的贵族青年却仍然在上流社会里鬼混。在这两者之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既不能像十二月党人那样立志改革,奋起战斗,也不像一般贵族青年那样自甘堕落。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他们想有所作为,却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而且也没有必要的毅力和能力,结果是一事无成。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等就是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多余人 形象。多余人 形象从诞生到淡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他们为推翻沙皇的专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却无法阻止历史走向另一个专制,他们既是一群可歌的人,又是一群可悲的人。

因此,俄国文学中多余人 形象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既是19世纪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沙皇专制统治和政治高压的必然结果。多余人 形象既是俄国新旧文化撞击交融的产物,又是当时充满矛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既然是从俄国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弄潮儿 ,又是俄国作家精神上的派生子 。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多余人 的形象在俄国文学中构成一个系列,从这个系列可以清晰地看到俄国贵族革命性消亡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智量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阅读普希金/刘文飞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2.

两个多余人形象的比较 篇3

大约一个世纪之后, 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批相似的文学形象, 如《沉沦》中的“他”,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莎非女士的日记》中的莎非、《雷雨》中的周萍等。他们同样诞生在一个旧时代最黑暗的时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 一批出生于旧时代的青年接受了“五四”前后引进的西方思潮的影响, 有了初步的觉醒。然而辛亥革命的失败, 新时代的曙光一闪即逝, 社会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不知道出路何在, 感受了自由思想的青年们陷入了更大的苦闷和彷徨。他们苦闷却懦弱, 不甘心命运又只能自怨自艾而无所作为, 也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正如世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 这些“多余人”形象也不尽相同。下面, 就以周萍和奥涅金两个人物来对“多余人”做一个粗浅的分析与比较。

周萍是曹禺先生的名作《雷雨》中一个重要的悲剧人物, 在第一幕他刚出场时, 作者对于他的形象、性格特点有一段全面深入的分析。他是“一个美丽的空形”, “他不能克制自己, 也不能有规律地终身做一件事。然而他明白自己的病, 他在改, 不, 不如说是在悔, 永远地在悔恨自己过去由直觉铸成的错误;因为当着一个新的冲动来说时, 他的热情, 他的欲望, 整个如潮水似地冲动起来, 淹没了他。”[1]

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起普希金笔下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奥涅金学过亚当·斯密的经济学, 懂一点儿拉丁文、诗歌、音乐, 却没有一样精通。他最大的本事是追逐爱情游戏、寻欢作乐, 但就连对自己的这种“本事”, 他也失去了热情。“他已患上了一种病症/…简单说, 俄国人的忧郁病/已经渐渐缠上他的身/…什么也不能打动他的心/什么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2]厌倦了一切, 尤其厌倦了大都市的无聊生活, 也为了躲避债务, 继承遗产, 才促使他来到了乡下。和周萍一样, 他也悔恨:“谁真正生活过并且思考过, /谁就不能不藐视世人;/谁感受过, 一去不返的日子的/幻影就不能不扰乱他的心:他已经不再迷恋生活, /回忆像毒蛇咬噬着他, /悔恨也日夜把他折磨。”[3]

但是和周萍一样, 尽管对以往悔恨, 他们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生活。而这悔恨也成了他们痛苦的重要原因。四周是无尽的黑暗, 眼前是无望的生活。但是他们既没有勇气打破黑暗, 也不能忍受黑暗, 更不能忍受自己对于生活的这种“忍受”。内心永远要承担自我的拷问。然而对自己忏悔要远比对上帝忏悔困难得多, 因为自我的否定是最残酷最彻底的否定。既不能按自己的思想来行动, 又不能按自己的行动来思考。永远不能有真正的行动, 只能有永远的悔恨。这是一种彻底的“进退失据”。在这样的心态之下, 难免要陷入苦闷、彷徨、迷惑、痛苦之中。

为了摆脱苦闷, 他们都选择了“爱情”这种个人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的救赎。周萍生长在令人窒息的家庭中, 造成他苦闷的原因被具象化为阴沉的老宅院和在家中有无上权威的父亲的压抑。不满而又懦弱的性格, 对父亲又恨又敬;恨父亲, 又缺乏勇气来正面反抗, 敬佩父亲, 又没有同样强大的性格来掌控自我的命运。为了使自己内心的矛盾得到平衡和宣泄, 他与自己的后母——父亲的妻子——发生了乱伦的关系。可是他不爱后母, 知道乱伦的龌龊, 更怕承担私情败露的后果。于是他又转而去寻求侍女四凤来摆脱自我的责难, 不想对方竟又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从亲缘的乱伦到血缘的乱伦, 他一再想要摆脱心灵的压抑, 获得平衡, 却使自己陷入更大的不平衡之中。一无所长的他当然不能承受真相的残酷, 只得以自杀毁灭自己早已没有意义的生命。

和周萍不同, 俄国的风气给了奥涅金机会, 他可以肆无忌惮的与上流社会的美人们周旋。多年沉溺于热恋的游戏, 毁灭了他的热情。所以当达吉亚娜对他表白时, 他不能接受。也许是因为出于生活习惯, 使他不能相信对方的真心。如果他相信, 就更加没有勇气接受了。以他“多余人”的性格怎么可能去认真面对一件事情?几年后, 他“爱”上了已嫁作他人妇的达吉亚娜, 这不过是又一次的借着爱情的游戏来拯救自己苦闷的灵魂。达吉亚娜的拒绝破灭了他自我拯救的幻想, 小说也在此戛然而止。留给世人的不过是对奥涅金这部“没有读完, /就突然放下, 把它遗忘”[4]的“人生的小说”的一丝喟叹。

不过, 我们可以看出, 周萍和奥涅金对待爱情、追逐爱情的心态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奥涅金早已不相信爱情的神话, 他追逐爱情只是因为精于此道, 别无他长。他不相信爱情, 却需要一次次的沉醉来暂时打发时日, 消磨生命。爱情成了一次次的逢场作戏。他拒绝达吉亚娜的话倒也不全是冠冕堂皇的托词, 他确实已经不能够正常的“生活”。拒绝达吉亚娜, 意味着也拒绝了平常的生活。他是一个爱的怀疑主义者。“有谁值得爱?有谁能相信?/谁对我们永远不变心?/…谁能宽容我们身上的缺点?/谁永远不使我们感到烦闷?”[5]普希金插入的这段议论中的九个疑问, 正是奥涅金怀疑一切的心态的写照。但周萍是相信爱的, 他只是不相信自己也还能付出同样的感情, 也不相信自己还有被救赎的可能。所以他会被四凤的真情而感动, 却也只能觉得“不能不爱她”。四凤身上的新鲜与生命力, 是他自己所缺少的, 少女特有的纯洁和对爱的热烈, 暂时冲散了他心上压抑、腐败的死气, 所以他不能离开四凤而活。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四凤新鲜的生命之上, 苟延残喘。当这个愿望被破灭时, 即使四凤不是他的妹妹, 他也不可能再活下去了。

所谓“多余人”, 都是腐朽社会与新思潮结合的早产儿, 都有同样颓废的人生态度。但在相似的性格之下, 周萍的悲剧多了一层文化批判的意义, 而奥涅金的悲剧多了一层现实批判的意义。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承使每一个个人成为历史链条上的一扣, 而联系各个环扣的规则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各种压抑个性的行为规范。每一个个体都将把继承来的观念继续施加给下一代, 就像《骆驼祥子》中的虎妞, 《金锁记》中的七巧一样, 周萍的父亲周朴园变本加厉地把自己所受过的压抑施加在了他人和后代身上。周萍“多余人”性格的形成和父亲的重压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周萍在看似轮回地重复着父亲的行为的同时, 把他的苦闷斗争指向了父亲, 他最终选择的个人斗争的最大努力, 不过是要逃开父亲走出令人窒息的老宅子去。但是周萍不但没有走出老宅, 反而在老宅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象征。个人的微弱力量是不足以打破传统的锁链的。相反, 个人想要脱离社会历史锁链的行为却导致个人被社会历史吞噬了。与其说周萍是自己“多余人”性格的牺牲品, 不如说他是献给沉重的文化传统的一份祭品。

周萍要逃离的是象征传统与文化压抑的父亲与老宅, 奥涅金要逃离的则是令他窒息的上流社会的中心——彼得堡。这里充斥着舞会、表演、装腔作势的高谈阔论、尔虞我诈的“爱情”、貌似体面的决斗。奥涅金厌恶这一切, 但是自己也一直以这样的方式生活, 所以他不能不也厌恶自己。生活现状的不可改变, 自己的不能改变, 加深了这种厌恶感。于是他由大都市来到乡村, 从国内到国外。不停的漫游反而加重了他的苦闷, 整个欧洲不过是上演《钦差大臣》式的闹剧的一个大舞台, 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真正新鲜的空气。永远身处其中, 所以, 奥涅金的漫游不可能是真正的逃离。一旦他的个人行为与社会的共同行为不一致时, 懦弱的性格使他选择了妥协。因此, 尽管不情愿, 他仍然参加了自己深恶痛绝的决斗, 打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因此, 他在一次次漫游之后回来, 过的还是一样虚空的生活。于是, 奥涅金的苦闷指向了以彼得堡为核心的整个现实社会。如果这个社会不颠覆, 奥涅金的苦闷永远不可能有出路。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这又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于是, 奥涅金被遗忘了, 彼得堡的生活还在继续。“现实”的这片乌云, 也压在了读者的心上。

既然生就了“多余人”的性格, 周萍与奥涅金的悲剧命运注定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 周萍的命运宿命的意味更重些, 而奥涅金就完全是一个时代命运的悲剧了。这和作品的体裁有一定关系。戏剧要求更强烈的冲突来加强舞台效果, 而小说有更充裕的空间来展现生活的细节。周萍的经历确实太戏剧化了。他就像俄狄浦斯一样, 我们明知他会有怎样的命运, 他自己却不知道。我们将眼看着他在自我救赎的努力中, 使自己更加陷入了命运万劫不复的深渊。在他的生命中, 命运是一张你越想摆脱, 越被它牢牢束缚的罗网。尽管他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但不可能每一个同时代的人都有他这样离奇的经历。种下“恶因”的是父亲周朴园, 尝到“恶果”的却是周萍为代表的子女们。这是中国人观念中典型的“父债子偿”式的伦理惩戒, 而且是最严厉的一种惩戒。换句话说, 周萍既然是父亲的儿子, 就要为了父亲的罪孽受到惩戒, 这是命运的安排。他的悲剧可以一死了之, 但是, 还活着的周朴园才是那个真正被惩戒的罪人。

奥涅金就不一样了。他所经历的, 是同时代的所有年轻人的共同经历。他所面对的是特定时代解决不了的矛盾。他只是活得比较清醒, 却和别人过得没有什么两样。他是整个时代的一个投影, 是时代的共同命运决定了他的沉沦。

如今, 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雷雨》的时代都已经远去了。然而“多余人”却还在我们的身边潜伏着。从有人将《废都》中的庄之蝶看作当代的又一个“多余人”之日起, 包括一度流行的卫慧笔下的人物在内, 又掀起了新一轮对“多余人”热闹的讨论。这说明“多余人”也可能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当一个个体在时代变迁的大逆转中觉得彷徨无措时, 都可能面对来自灵魂深处的相同拷问。但愿那时我们能知道该怎么办。

参考文献

[1]、《雷雨》第一幕, 《曹禺选集》46-49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月北京第1版。

[2]、《普希金作品选》341页, 冯春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3]、《普希金作品选》344-345, 同上。

[4]、《普希金作品选》576-577页, 同上。

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 篇4

我们的生活在琐碎中消耗掉了。一个诚实的人几乎不需要数超出他的十个手指的数,或者在极端的情况下他可能加上他的十个脚趾,剩余的就都合并在一起。简单,简单,简单!我说,让你的事情只有两件或三件,而不是一百或一千件;用数十个数来代替数一百万,把你的账目保持在最简单的程度。在这个文明社会的变化无常的大海中,乌云、风暴、流沙和一千零一件要考虑的事项是那样繁杂,以至于他必须成为一个巨大的计算器,而实际上就是这种人获得了成功。

我认为一个宁静的灵魂可以像在一个宫殿里一样生活得满足,拥有快乐的思想。在我看来,城里的穷人经常过着最独立的生活。也许他们只是伟大得足以不带任何疑虑地接受生活。培养你的贫穷,就好像它是花园里的香草,就像鼠尾草。别费太多神去得到新的东西,无论是衣服还是朋友。改变旧的东西,再回到它们身边。卖掉你的衣服,保留你的思想。如果我像一只蜘蛛一样整天都被拘禁在阁楼的一角,只要我有我的思想,世界对我来说就仍旧那么大。哲人说过:“一个人可以带走三个师的师长,使军队陷入混乱;然而即使是最卑鄙粗俗的人也无法从一个人那里带走他的思想。”不要太急切地寻求发展,使自己屈从于许多可以利用的影响力;这都只是浪费而已。最贴近骨头的生活才是最甜蜜的。你被贫穷保护着,因而不会成为在琐事上虚度光阴的人。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要买到灵魂必需的东西,钱并不是必要的。

(摘编自《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篇5

一.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普希金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部诗体小说, 是俄国文学的一大创新。作品将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奥涅金从小受贵族教育, 最早跟着法国家庭教师学习, 其从小没有接触过“艰苦奋斗”精神, 由于家庭条件优越, 长大后既不想飞黄腾达的仕途, 也不想成为士兵或者将军而光宗耀祖。贵族世袭制使奥涅金出生便有了一切, 他期望自由却又不愿抛弃已有一切的束缚。奥涅金的生活是无奈的, 既无家人陪伴, 又无工作寄托, 自视清高却又不甘寂寞, 受过资产阶级启蒙, 又无法摆脱贵族阶级教育。总之,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奥涅金毫无能力、无所作为, 充其量做一些善事。奥涅金终其一生可能都不知到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就这样把光阴虚度。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不是需要这样的“多余人”。奥涅金形象, 奠定了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基础, 是俄国甚至整个世界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之一。

二.多余人———毕巧林人物形象分析

莱蒙托夫作品《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 可以说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小说中毕巧林利用写日记的形式, 将自身的不足和毛病向读者展现出来。毕巧林同奥涅金一样出生于贵族家庭, 接受贵族教育, 都是上层社会优秀人才, 他们都不赞同旧制度意欲脱离这种贵族的生活, 但却又没有理想、玩世不恭, 不免要感到苦闷和绝望;但毕巧林和奥涅金的情绪变化、命运波折又不完全相同, 毕巧林所生活的时代相对黑暗, 尽管毕巧林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才华;多种社会、政治因素造成了毕巧林的悲剧。从毕巧林身上, 不难发现其身上有弱点也有优点、有懦弱也有激情, 它们相互交织、彼此共生融为一体。毕巧林的自私、冷酷与怨恨以及游戏人生的态度, 同样给他人造成了诸多不幸;死于非命的贝拉、真正理解毕巧林却因爱而离去的维拉, 都因为毕巧林承受着莫大的痛苦;对于梅丽公爵小姐, 饱受毕巧林嘲弄、玩弄, 严重伤害了本是好朋友的格鲁希尼茨, 最后走上决斗而死的道路, 即是宿命。

三.多余人———罗亭人物形象分析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 可称为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第三人;罗亭身上集中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一切优点与缺点。罗亭有与旧社会制度斗争的勇气, 但却不知道如何融入到新的社会制度中。罗亭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受到当时先进哲学思想的影响;罗亭信仰科学, 关注社会问题, 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罗亭天资聪颖、博学多才, 更是能言善辩, 热情洋溢地宣传着真理和理想, 却不知道如何付诸实践, 是语言、思想上的天才, 受到很多人的羡慕, 但却是一个行动上“侏儒”, 甚至不如社会下层的穷苦百姓。就像爱情, 因为懦弱而变得一无所有, 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多余人”。罗亭成为俄国文学史上奥涅金、毕巧林之后的可谓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不仅向俄罗斯人们, 更向全世界人们展现了一个真理:再优秀的人才也要生活在适于他的时代, 让他的才华尽情展现;如果是压制与限制他才华的社会, 其优秀才华不可能被世人所理解, 因为社会与他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 再有才华的人也只能被残酷的社会所同化, 要不然就是被社会遗忘, 成为彻彻底底的“多余人”。我们不希望有多余人, 我们认为他是多余人, 但他又同时是当时社会的产物, 有血有肉;所以说, 多余人同样是不可避免情况下的时代产物。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 还是在文学作品中, “多余人”形象都是存在的, 我们身边可能就存在着奥涅金、毕巧林或者罗亭的影子。这个意义上来说, “多余人”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艺术形象而存在, 更多的是成为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中产生的特殊人, 多余人是时代产物, 是那些先知先觉而又未完全实行新制度的青年。“多余人”形象客观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存在于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我们自己。

摘要:俄国文学中形象系列可谓多种多样, 笔者认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以反传统姿态出现, 使俄国文学在世人眼前为之一亮;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 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俄国文学,历史产物

参考文献

[1]孙保国.析“多余人”奥涅金和毕巧林的形象特质[J].开封教育学院院报, 2009, (09) .

多余人 篇6

一、“多余人”的爱情发展历程

“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塑造的“当代英雄”毕巧林, 到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作品中的主人公奥勃洛摩夫, “多余人”的形象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

1. 奥涅金是“多余人”形象系列中的第一人。

他对旧有的社会体制表现出了强烈的叛逆精神, 但却又没有能力摆脱固有的贵族习气和偏见, 贵族空洞的教育使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能力, 因而最终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出路, 事事不能坚持到底, 内心非常痛苦, 性格也变得更加阴郁、孤僻。在这样的环境中, 奥涅金只能成为一位既被排斥于贵族社会之外, 又不被劳动人民所接受、不被理解的“聪明的废物”。尽管如此, 奥涅金仍不愧为19世纪20年代的贵族阶级的优秀代表。他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先进贵族的特点, 想寻找有意义的生活, 却又找不到生活目标;到头来他碌碌无为地了却一生, 成了社会的“多余人”。赫尔岑概括他们的特点是:“永远不会站在政府一边”, “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一边”的“多余人”。

因继承叔父的遗产而来到农村, 在外省一个地主家里奥涅金与达吉亚娜邂逅并一见钟情。奥涅金却没有真正理解其真挚的爱情和美好纯真的性格的全部价值, 同时, 也不愿放弃对任何人都不负责的“自由”单身生活, 断然拒绝了达吉亚娜的爱。后来达吉亚娜成了彼得堡一位雍容华贵的将军夫人, 重返彼得堡的奥涅金“像孩子一样”天真而疯狂地爱上了她。而内心仍然保持淳朴天性的达吉亚娜为了忠于自己的丈夫, 虽然内心仍然爱奥涅金, 但还是坚决地拒绝了他的“渺小感情”。

2. 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中塑造的毕巧林是第二代“多余人”的形象。

与奥涅金相比, 他属于更晚的30年代。这个时期是俄国农奴制最黑暗最反动的年代。前期“十二月党人式”的热情和乐观情绪, 已被专制统治荡涤干净。他还是个矛盾和冲突的综合体。一方面, 他渴望生活, 具有丰富的感情与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 他对生活和人类又丧失了信心, 往往在激情迸发的极点上会突然变得冷漠无情, 显得变化异常。

和奥涅金一样, 毕巧林也受过良好的教育, 天资与才华都高于周围的青年, 而且有着过人的精力。但生活在当时那个窒息的社会里, 他远离人民, 远离解放斗争, 把过剩的精力和非凡的才华耗费在无畏的冒险上, 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既害了别人, 又害了自己。毕巧林的悲剧, 反映了贵族阶级精神的崩溃和道德的堕落, 在客观上预示出贵族阶级必将灭亡的历史命运。他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伤害了深爱着毕巧林的三个女性:淳朴、视爱情为生命的、美丽的契尔克斯姑娘贝拉;美丽庄重、知书达理的梅丽公爵小姐;深谙毕巧林性格、深受其伤害、委屈嫁人的维拉。这三位女性都对毕巧林付出了真正的爱情, 三人虽性格各异, 但内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却是一样的。而毕巧林给她们的爱情回报正是“得而弃之”———不遗余力、想方设法地得到她们的爱情, 但很快腻味, 弃之如蔽履。

3.19世纪40年代,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力量逐渐兴起。“多余人”在这个阶段也进入了更自觉的反抗时期。擅长把握时代脉搏的天才作家屠格涅夫创作了许多反映这个时期“多余人”新特点的作品, 勾勒出了一系列40年代的“多余人”形象。其中, 《罗亭》中的主人公罗亭是最具代表的人物。他追求真理、相信科学, 他贪图安逸无缘。从大学时代起, 罗亭就在思考和讨论社会、人生、哲学等种种问题, 并常常为此热血沸腾。人们有时指责他过分陶醉于自我表现, 卖弄口才, 但是当罗亭走完他一生的道路时, 人们会看到, 寻求真理、力图改革的愿望是支持罗亭生活的主要信念。罗亭也具有相同的致命弱点:虽然会思考、会热烈地争论问题, 但在需要行动的时候, 他却无能为力, 不能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 甚至干脆不行动。与前两代“多余人”相比, 罗亭显然突破了他们狭隘的个人主义的圈子。他热情地投身社会生活, 与贵族保守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客观上, 罗亭可以说是个“先行者”。然而, 他毕竟是个从贵族革命时期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 是一个语言多于行动, 已经担负不起改革现实任务的“多余人”的形象。

随着母亲来到外省乡间避暑的17岁的贵族小姐娜塔里娅, 性格内向, 严肃庄重, 好学勤思, 感情深沉而强烈。一个偶然的机会, 罗亭闯进了她的世界。当知道娜塔里亚爱他时, 他踌躇满志, 对爱情充满信心;而当他们的爱情遭到坚决反对时, 这个首先向娜塔里亚表白爱情的罗亭却不加丝毫抗争便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已经拥有的爱情。这一切使她感到极度痛苦、极其失望, 清楚地看到了罗亭是“语言的巨人, 行动的侏儒”。俄罗斯少女娜塔里亚的爱情悲剧, 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这个时代贵族知识分子的悲剧。

4. 冈察洛夫在小说《奥勃洛摩夫》中塑造了第四代“多余人”奥勃洛摩夫的形象。

奥勃洛摩夫已经成了一个完全丧失了实际活动能力, 甚至丧失了生活能力的极端懒惰的贵族老爷形象, 也是典型的寄生虫形象。他没法把思想集中起来考虑任何实际问题, 更不能克服微不足道的障碍, 去处理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他一生中大部分时光都是穿着睡衣躺在床上或软椅上, 在睡梦中度过的。

如果说奥涅金、毕巧林、罗亭这些人在时代痛苦重压下, 尽管充满了困顿和惶惑, 但毕竟还没有束手待毙, 他们还作着绝望的挣扎, 而到了奥勃洛摩夫时期, 早期“多余人”身上那种热情和信念, 已被黑暗的社会所窒息, 他们已丧失了一切活力和进步意义, 除了同所属的贵族阶级一同退出历史舞台之外, 再没有更好的出路了。奥勃洛摩夫宣告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终结。当奥勃洛摩夫第一次和拥有活力与激情的奥尔迦相识时, 他的庸懒和不幸引起了她好奇的关注, 并认定这是上天派给她的任务, 自信地认为能创造出改变奥勃洛摩夫性格的奇迹。改造奥勃洛摩夫的爱情生活使奥尔迦充实起来, 她随着自己感情的成长, 在道德和精神上迅速成长起来, 希望用爱的力量去拯救他。但令她万万没有想到, 奥勃洛摩夫因惧怕生活中出现新的冲动和激情, 害怕打破自己原有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而放弃了爱情。

二、俄罗斯女性形象的意义

在爱情这块试金石面前, 达吉亚娜的纯朴热情与奥涅金的自私冷漠;贝拉的舍身忘己与毕巧林的薄情冷酷;娜塔里亚的敢作敢为与罗亭的只说不做;奥尔迦的积极行动与奥勃洛摩夫的庸懒无为都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些女性身上蕴涵的优秀品质正是“多余人”所缺少的。从达吉亚娜到娜塔里亚的爱情历程, 正是19世纪俄国社会“多余人”身上的革命性、进步性逐渐衰亡的历程。俄罗斯女性们对“多余人”爱情中态度的变化展现并宣判了“多余人”历史命运的终结, 同时反映了作家们对“多余人”形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其本质。随着“多余人”的社会作用的逐渐减弱, 他们就像流星一样很快划过历史的天空而消逝, 但他们爱情中的俄罗斯女性则犹如闪亮动人的北斗星永远指引着她们同时代的女性及后来的新女性不断前进的方向。女性的觉醒、苦闷、徘徊、追求、抗争以至进步的历程, 真实地反映出妇女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并从另一侧面形象地表现了人类社会道德生活曲折前进的历史。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传统使俄罗斯作家们对女性形象有着一种独特的审美取向, 他们在作品中都以细腻而又充满深情的笔触展现着俄罗斯女性的人格魅力, 以此反映自己的道德审美观。“多余人”爱情中的女性们正是体现了一种理想和希望的美好形象。有评论家指出, 屠格涅夫似乎更喜欢女性一些, 他似乎认为女性比男性思想更深沉、品质更纯洁、对爱情更忠贞, 从而更人性。小说艺术中的女性美是一个普遍的、十分突出的美学现象, 是爱的化身, 也是作家审美观及社会道德观的双重反映。从“多余人”的爱情历程中我们发现, 爱情在女性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要比在男性生活里重要得多。女性对爱情大胆执著, 甚至不惜牺牲自我, 正是她们对理想幸福的追求, 是其道德审美的集中体现。作家们在小说中描写了男女主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精神成长的历史, 揭示了“多余人”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 加深了对社会批判的力度。“多余人”小说中的爱情悲剧含有人类的普遍意义。青年人向往美好的未来, 想有所作为, 但其面对的却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令人窒息的道德原则。少数的社会先觉者必将经受痛苦的拼争经历, 在此过程中女性甚至比男性更坚决。“多余人”爱情中的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实质上也是对“新人”的追求, 而她们爱情的失败也正表明“多余人”虽然思想比其同时代的人“较新”, 但其行动并不是真正的“新人”所为, 更担当不了帮她们开拓新生活的重任。“多余人”爱情中俄罗斯女性的爱情悲剧表明, 在19世纪俄罗斯女性生活的社会环境里, 还没有形成孕育“新人”的条件。而从达吉亚娜到奥尔迦, 俄罗斯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们都在执著寻求着她们的理想爱情, 这种理想追求正是作家对“新人”形象的一种时代性的呼唤。

参考文献

[1]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M].冯春,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2]傅守祥, 应小敏.论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演化与内涵[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2, (4) .

多余人 篇7

多余人形象最早出现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 书中的主人公奥涅金堪称“多余人”形象的鼻祖。奥涅金生活在条件优越的贵族家庭, 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奥涅金从小受自由主义文化的影响, 青年时代的他虽然和一般贵族青年一样过着奢靡的生活, 整天出没于舞会戏院之中。但是当时欧洲的思想浪潮席卷俄国, 这股新思想影响了他, 使他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 开始厌倦舞会, 厌倦舞会上每一个装腔作势的人。他抱着对新生活的渴望来到乡下的庄园, 并且试图改革, 但是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极其危险的怪人, 所以他的改革是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的。而且华而不实的贵族式教育并没有给予他积极的实践能力, 好逸恶劳的性格更让他再次止步, 奥涅金最后还是无所作为。

他拒绝了地主的女儿达吉雅娜的爱情, 又在决斗中枪杀了自己的挚友连斯基。待他从各地漫游归来时在彼得堡再次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 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 此时, 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达吉雅娜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 同时又远离人民, 空虚无为。彷徨和忧虑也是他染上了时代的疾病—忧郁症。奥涅金的探求、思考与苦闷和悲痛反映了一批十九世纪的贵族青年形象, 在沙皇专制的俄国有太多青年像奥涅金一样矛盾, 满腔的热情, 心怀理想, 却因缺乏实践能力和得不到大家的支持最后无所作为成为了社会和时代的“多余人”。奥涅金的探求和理想是不可否定的, 但是这种理想是有悖于当时的沙皇统治的, 新的思想只能受到镇压, 谁敢提出新的思想也只有被流放的结局。他的一无所获使他对生活再无半点热情, 最后无奈的成了时代的“多于人”……

1837年普希金在和法国流亡分子丹特士决斗中受了重伤, 两天后与世长辞。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俄国, 莱蒙托夫向黑暗的社会发出了愤慨的声讨, 1840年莱蒙托夫出版了《当代英雄》, 从此俄国的文学舞台又出现一个“多余人”—毕巧林。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俄国, 沙皇统治十分残酷, 封建的农奴制使农民苦不堪言。整个社会经济水平下降, 上层政府昏庸无能。作为贵族青年的毕巧林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和奥涅金一样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有理想有抱负, 不愿沉溺在空虚乏味的上层社会中。毕巧林并不愿成为一个无用的人, 他才华出众, 渴望做一个对社会对民族有贡献的人。他做过很多尝试, 但是在那个年代尝试是不会有结果的, 彼得堡上流社会空虚乏味的生活消磨了他所有的奋斗热情。

余下的岁月又该做什么呢?人活着总要有点事做, 于是毕巧林开始玩世不恭, 把本身的善良和热情深埋内心, 表现出的却是以造成别人的痛苦为目的。当毕巧林回忆他一生的往事, 他不由自主的问自己, 活着是为了什么?他无从寻找目标, 只好自叹:“啊, 目的肯定是有的, 我肯定负有崇高的使命, 因为我感觉到心灵里充满了使不完的力量, 但我不知道这使命是什么;我沉溺于空虚而卑劣的情欲, 我在这情欲的熔炉中锻炼的像铁一样冷酷和坚强, 却永远丧失了追求高尚目标的热情, 丧失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毕巧林与社会格格不入, 试图挣脱却又被现实俘虏, 最终成了精神空虚, 感情麻木无所作为的多余人。

三十年代的毕巧林在黑暗社会面前表现出的是忧郁和麻木。四十年代的罗亭则充满了热情, 他赞颂和热爱民主革命, 他曾留学海外具有先进的反封建反专制的进步思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俄国进入产业革命后, 还在大量使用农奴, 这使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方的先进国家。这是有关俄国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出现在了贵族自由派和革命派之间, 这一时期贵族知识分子的活动正是贵族自由派的体现。他们希望由政府实行从上而下的政治改良, 其实质却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与人民站在一起彻底推翻农奴制。在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中提到“罗亭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 已经三十五岁了, 本质上是一个好人, 但可惜懦弱寡断, 一事无成。”他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 向往理想的事业、生活、爱情。但他是“语言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 虽诸多追求, 却一事无成。他赢得了美丽勇敢的娜塔利亚的芳心, 却为遵从娜塔利亚母亲的意志而放弃幸福。后来他创办农业、水利、教育等20多种事业, 都以失败告终, 之后, 他一直过着痛苦的漂泊生活。罗亭身上集中了四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却因脱离人民, 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因而一事无成。罗亭成为继奥涅金, 毕巧林后又一鲜活的“多余人”形象。

列宁说:“俄国解放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 贵族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时期。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多余人”的终结者奥勃洛摩夫正是出现在贵族阶级退出历史舞台之际, 因此可以形容他是一个“废物”, 是一个没有任何行动力的寄生虫, 早期“多余人”身上的热情和信念早已被黑暗社会所扼杀, 剩下的只有一个没血没肉的躯壳, 他对现实生活极其排斥, 他不愿意旅行不愿意参加任何的社交活动更不愿意工作, 他厌烦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厌烦社交场上的虚假, 因此他把自己整天关在家中。

奥勃洛摩夫整天穿着宽大的睡衣懒洋洋地卧躺在床上或沙发上, 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 连穿袜子都要仆人查哈尔服侍。村长写信谈到收成不好, 农民也都逃走了, 房东催他赶快搬家, 他也感到事情必须要赶快解决, 但是他只在头脑中规划他的想法, 四肢却毫无动作, 写信和搬家都使他感到烦恼, 甚至是在要他的命, 使他不得安宁, 他却总想着让别人来帮他解决。他也有激情澎湃热血高涨的时候, 可他就是不能付诸于行动, 一到要行动的时候他的惰性就上来了, 一推再推, 最后只能躺在床上混日子。奥勃洛摩夫的性格把多余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出现宣告了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终结, 也宣告了“多余人”时代的终结。

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就像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一面镜子, 它反射了社会的黑暗, 人性的麻木, 这些形象出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具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二十年代的奥涅金充满反抗情绪;三十年代的毕巧林思想空虚;四十年代的罗亭则充满激情, 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 却因脱离群众最后一事无成;最后的“多余人”终结者奥勃洛摩夫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废人”只具有一副没血没肉的躯壳。他们的出身大致相同, 大多出身贵族, 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先进的思想, 却因不能实践而郁郁寡欢最后成为民族历史上的“多余人”。他们的遭遇让人愤慨的同时更让人同情, 因为这不仅是几个人的悲剧, 而是整个民族和历史的悲剧, 追其根节也是黑暗的社会, 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造成了这个时代的遗憾, 历史是在不断的前进的,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 农民起义不断, 动摇了沙皇和贵族阶级的统治, 沙皇政府迫于形势不得不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 从此民主主义革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多余人”彻底从历史上消失。

参考文献

[1]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俄国)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M].1996, 7.

[3]翟业军.中俄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论[J].南京科学, 2010 (04) .

多余人 篇8

M飞行模拟器电动人感仿真系统是一种被动式力伺服系统, 多余力抑制是人感仿真系统研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多余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负载模拟器系统进行的, 总体来讲, 是从改善加载系统机械结构或者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两方面着手抑制多余力, 也即结构补偿法和控制策略补偿法。

结构补偿法主要应用于电液式加载机构, 该方法是从改善加载机构硬件着手, 有缓冲弹簧法、同步反向补偿法、位置同步补偿法等。补偿方法是采用辅助元件从结构上消除多余力, 效果明显, 但这些方法设计成本高, 实现困难,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不适合电动力伺服加载系统。

控制策略补偿法既可应用于电液式力伺服系统, 也可应用于电动伺服系统,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控制补偿策略。典型的如直接补偿法, 电动式加载系统的多余力是通过电机转子及转轴等多余转动惯量引入的, 如文献均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出多余力大小来抑制加载机构多余力。多余力在某一时刻由惯性力矩和加载控制误差构成, 为获得多余力必须计算出电机转轴瞬时角加速度和传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即从多余力的产生机理出发直接进行补偿。此方法具有快速、直接的特点, 但是系统的转动惯量和角加速度测量方法中有微分项, 所以实际应用中会伴有噪声的影响, 降低了加载的精度。如果采用专门的计算芯片来完成计算控制量, 结果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降低系统的性价比。

此外, 多余力矩不仅与扰动的速度有关, 而且还与扰动运动的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有关, 并且提出了从职能分工的角度考虑的复合控制策略, 此方法需要很高的信号处理技术, 因系统中含有高阶微分项, 在实际工程中很难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力勋采用位置同步补偿加载来抑制系统多余力, 位置通过角位移传感器获得, 理论上抑制了由位置扰动产生的多余力, 但此方法对元器件提出更高的要求, 无法获得精确的位置信号。

二、多余力抑制控制策略

飞行模拟器电动人感仿真系统是典型的被动式力伺服系统, 系统存在难以克服的多余力干扰, 且多余力受系统结构设计的影响, 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可弥补系统结构上的不足, 达到更有效的控制效果来抑制系统多余力。目前, 在提高控制系统性能, 抑制系统多余力方面,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控制策略:

(1) 结构不变性控制策略

结构不变性原理实际上是利用控制理论中的前馈控制思想, 首先确定外部干扰的形式和引入方式, 然后根据设计的控制补偿预先加入控制系统。对系统形成干扰, 通过图中的加入前馈控制器进入前向通道, 在满足的条件下, 系统可实现精确控制, 结构不变性原理如图1.3所示。

用加载电机输出角速度和加载对象的输出角速度作为前馈补偿信号, 因为此时的cG (s) 中含有高阶纯微分环节且易造成干扰, 尽管可以将s用s/Ts+1来代替, 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提出在角位移前馈补偿的基础上, 采用电流前馈扰动补偿法, 将微分阶数降低两阶,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模型的近似性, 很难求得前馈补偿环节的准确模型, 这就使得Gc (s) ×Gb (s) =Gf (s) 不可能精确成立。

(2) 自适应控制策略

自适应控制作为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个分支, 它通过在线调节控制器参数的方法来消除系统的非线性和模型不确定的影响。在非线性前馈校正基础上的模糊自适应控制, 较好地提高了系统的跟踪能力, 克服了系统非线性的影响, 但不能彻底消除位置扰动干扰。用计算机控制完成的消除干扰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并给出对被加载体运动状态进行无偏估计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但是在选择合理有效的目标函数方面存在不足。基于Backstepping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保证了无刷直流电机的鲁棒性, 但是如何寻求最优反演函数还值得研究。

(3) 其它智能控制策略

随着现代先进控制理论的发展, 有很多新颖的智能控制方法应用到人感仿真系统的控制系统, 基于神经网络在解决非线性和自学习能力强的特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沈东凯采用基于RBF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的复合控制策略, 有效的提高了电动伺服系统的跟踪能力。针对液压式力伺服系统建立负载模拟器数学模型时提出系统多余力具有时变和非线性, 在多余力矩补偿环节加入了基于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 (CMAC) 控制算法, 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利用对脚回归神经网络与常规PID的并联进行控制。

以上这些智能控制方法对电动人感仿真系统的多余力抑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应用于工程实际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解决。为此, 采用一种合理且易实现的智能控制策应用于飞行模拟器人感仿真系统的控制系统, 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采用反馈-前馈迭代学习控制策略对飞行模拟器人感仿真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设计。

三、基于反馈-前馈迭代学习的多余力抑制

迭代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前馈控制, 与常规反馈控制相比, 迭代学习控制通过对同一任务的反复迭代计算, 最终能实现完全跟踪;而常规反馈控制具有对控制系统有很强的镇定作用。为此, 将迭代学习控制与传统反馈控制相结合, 形成反馈-前馈迭代学习控制策略, 可同时保证飞行模拟器电动人感仿真系统模型力的跟踪和较强的抗扰动性。

根据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文献, 德国Siemens公司Wolfgang Hoffmann等人采用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对电磁气门的轨迹跟踪进行了仿真研究, 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使跟踪误差降低到0.004mm, 在理论上实现了预定轨迹的精确跟踪, 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飞行模拟器全数字式电动人感仿真系统属于力伺服跟踪系统, 对于给定被模拟飞机的型号, 其杆力-位移曲线模型为一固定曲线, 又由于驾驶杆 (脚蹬) 运动行程范围不变且沿直线运动。基于以上反馈-前馈迭代学习控制策略的突出优点和本文被研究对象的特点, 本文将采用反馈-前馈迭代学习控制策略对飞行模拟器电动人感仿真系统控制器进行设计及实验研究, 用以抑制力伺服系统的多余力干扰, 提高某型直升机模拟器人感仿真系统力感模拟的逼真度。

摘要:文章介绍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高和三维仿真技术的普及, 飞行模拟器电动人感仿真系统的最新进展, 以及在将来的军事战场中的应用前景。

多余的疑虑 篇9

阴茎勃起是男性的一种本能,从青少年开始,如果在生活中受到一些有关的性刺激,都会引起阴茎勃起,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在睡眠中出现也是正常现象,不是病态。据资料介绍,青春期男性每晚可勃起六次左右,每次持续20~30分钟,青壮年每晚平均60~90分钟勃起一次,中年以后次数减少,但65岁以上健康老人,每晚仍有数次勃起。男性科医生将阴茎夜间能否勃起,作为诊断性功能的条件之一。

阴茎是由三根长形的海绵体组成。海绵体有丰富的血管丛,当出现性兴奋时,有阀门作用的活塞瓣膜关闭,血液便大量流入,海绵体就逐渐膨胀变大,整个阴茎就勃起变硬。兴奋性降低或射精后,阴茎内动脉收缩,血流减少,静脉回流增加,海绵体变小,阴茎又恢复到平静状态,这就是阴茎可伸可缩的原因所在。

有人认为,阴茎勃起多与性活动的梦有关。其实,大多数夜间阴茎勃起并不是性冲动引起的,仅少数人有性活动的梦;即使近日有性满足,阴茎勃起的次数和程度依然如故。

一把“多余”的琴 篇10

第二天一早, 冉冉就把自己的玩具小提琴带到了幼儿园, 鲜艳的颜色, 好听的声音, 立即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表演兴趣。过了一会儿, 琪琪又带来了一把。这把琴远没有之前的那个漂亮, 也小了很多, 周围几个孩子看见了, 忙说:“已经有一把琴了, 你这个就不要了!”

孩子们的想法和我不谋而合, 可这时, 我发现兴致勃勃的琪琪突然间变得情绪低落了。我意识到:如果让她带回去, 肯定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为何不让这把琴也来发挥它的作用呢?于是, 我赶紧对孩子们说:“老师相信这个琴一定也会有用处的!你们想一想、试一试, 好吗?”

就这样孩子们带着这个挑战性的问题开始了游戏。在接下来的表演中, 我发现孩子们把这把琴用在了不同的地方:猫和画眉鸟去砍柴, 公鸡自己在家时弹琴;猫和画眉鸟砍柴, 休息时弹琴唱歌;狐狸在家时自己弹琴。

【多余人】推荐阅读:

上一篇:健康疾病商品医学教育下一篇:共享经济时代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