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论治

2024-06-07

痰瘀论治(精选7篇)

痰瘀论治 篇1

肺系疾病核心是肺脏本身的疾病至今或全身性疾病的肺部表现, 包括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尘肺间质性肺病、哮喘、呼吸衰竭等。肺系慢性疑难病症, 通常病情反复, 病程较长, 缠绵难愈, 长期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而抗感染无效, 或因西药使用不当, 造成肺损害, 如胺碘酮可能引起肺纤维化, 氨基苷类可能引起呼吸肌肌力降低等, 往往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痰瘀互结、痰瘀同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和治法, 笔者在肺部疾病的临证实践中擅长痰瘀同治治疗多种疑难病症,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痰瘀论治肺部疾病的体会总结如下:

1 痰瘀互结之理论依据

痰瘀同源, 谓痰瘀皆可因气的改变而生成, 痰瘀乃津血之病变[1], 津血的生成和运行, 必须依靠气的生化布达。气机不畅, 津液的布、运、泄等功能障碍, 引起津液积聚, 化湿为痰, 浊痰凝聚, 致气血运行不畅, 津液涩渗, 遂发血瘀;痰瘀互为因果, 谓由痰生瘀, 由瘀生痰, 能互为因果以相兼。名老中医邓铁涛曾提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 瘀是痰浊的进一步发展”。痰瘀互结是多种肺系疑难病的常见病理变化。人体津液代谢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 其中又以肺脏最为重要, 肺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 肺在机体水液代谢和输布中起着通调水道的重要作用, 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血液的运行必须依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 肺不仅对血液循行、血脉运动具有调节作用, 还包括对血液流态的调节作用[2]。痰“流乎经络, 郁于脏腑”, 或痰阻气机, 气血营运不畅, 或痰浊日久郁而化热, 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 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肺系疑难病多病程较长, 虚实兼挟为患, 在肺系疑难病变过程中, 不论肺气郁闭还是肺气虚弱, 均可气病及血, 气不行血, 出现血瘀的演变。《丹溪心法》中有:“痰挟瘀血, 遂成窠囊”、“痰挟瘀血碍气而病”的痰瘀同病观, 治痰要活血, 活血则痰化。《读医随笔》云:“痰乃血类, 停痰与瘀血同治”。这些论述对认识肺系痰瘀互结疾病的病理变化有很大的启示性, 亦为临床运用活血化痰法治疗肺系疾病提供了依据。

2 痰瘀同治之应用原则

在临证时, 要把握治痰与治瘀两方面。痰有寒热之分, 应辨析痰浊与痰热的不同。证属痰热, 选用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等基础方;证属痰浊, 选用枳桔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止嗽散等基础方。热痰宜清之, 如竹沥、竹茹、贝母等;寒痰宜温之, 如桂枝、生姜等;湿痰宜燥之, 如陈皮、法半夏等;郁痰宜开之, 如枳壳、香附等;顽痰宜软之, 常用药物如白芥子、僵蚕、海浮石等。不论痰热、痰浊证, 均需加调气之品, 一般多以桔梗与枳壳配用, 痰热多用枳实。治瘀选用血府逐瘀汤、活血饮、桂枝茯苓丸等基础方, 根据瘀血的性质, 气滞血瘀者, 如川芎、郁金、延胡索等;气虚血瘀者, 如黄芪、党参配合丹参、赤芍等;阴亏血少者, 如枸杞子、女贞子配合三七、阿胶、当归等;寒凝血瘀者, 如肉苁蓉、仙灵脾配合当归、川芎等。痰热、痰浊证可选用桃仁、当归、郁金、丹参, 痰热证酌加丹皮、赤芍, 瘀重加苏木, 寒痰加川芎。在临证应用活血化痰法时, 需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结合: (1) 与宣降肺气相结合, 宗其本脏功能原理。肺之功能失调, 会出现或以咳嗽或以气喘为主症的相关症状, 应结合宣降肺气, 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 (2) 与补虚扶正相结合, 宗其治病求本原则。肺之久病, 多为虚实兼挟, 正虚为本, 注意结合扶正补虚。 (3) 与整体调治相结合, 宗其整体观念原则。应调理肺与心、脾、肾、大肠等相关脏腑功能, 应综合舌象、脉象及具体症状, 注意咽、喉、鼻等局部的病变对肺系疑难病变的影响, 尤其在外邪侵袭时, 应及时配合治疗, 以防加重原发病变;“腑气不通则肺气壅”, 使大便通畅, 则有利于改善喘咳等症状。 (4) 无论是化痰药还是活血药, 都有伤正气的可能, 尤其是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 临证时加用补气扶正药物, 采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等法则,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临床案例

3.1 肺心病

患者, 女, 56岁, 因“咳喘、胸闷、心悸、气短、浮肿1周”以“慢阻肺 (急性发作期) 、肺心病 (失代偿期) ”住院。患者20年来每遇冬季咳喘加重, 1周前因不慎受冷而诱发咳喘、心悸、不能平卧、夜间较重、咯白色粘痰、面色青紫、浮肿、口唇发绀、舌暗边有瘀点、苔滑润、脉沉细。体温36.9℃, HR 27次/min, P 130次/min, 颈静脉怒张, 双肺底可闻及广泛湿性啰音, 心尖区可闻及4/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胸片示:肺气肿, 肺心病;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 肺型P波, 右心室肥厚,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辨证属痰饮瘀血互结, 治以化痰祛瘀, 宣肺平喘, 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方:黄芪30 g、苦参30 g、水蛭1.5 g、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生地10 g、赤芍10 g、枳壳6 g、贝母10 g、川芎10g、桔梗10 g、葶苈子10 g、甘草3 g、1剂/d, 配合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5 d后, 尿量增多, 水肿渐退, 心悸, 咳喘明显减轻, 可平卧休息, 继续服用前方5剂, 诸症基本消失, HR 84次/min, 心衰基本纠正。

3.2 肺炎性假瘤

患者, 男, 69岁, 因“胸痛, 胸闷半年余”以“肺部阴影性质待查”住院, 伴咳嗽, 咳痰, 痰白而黏, 咯出不利, 呼吸、活动则胸痛加剧, 胸闷, 憋气, 时有气喘, 舌暗红, 苔薄偏黄, 脉细。体温37℃, 双肺闻及湿性啰音;胸片示:左肺下叶直径2.5 cm椭圆形阴影;胸部CT检查:左肺下叶炎症, 左侧胸膜增厚。经B超引导下肺穿刺活检, 病理报告为炎性组织。诊断:肺炎性假瘤。经用抗左氧氟沙星, 头孢呋辛静脉点滴治疗, 胸痛减轻。治疗1周后, 复查胸片示阴影较前略有改变。辨证为痰热瘀血互结, 治以清热化痰, 行瘀散结, 药物组方:鱼腥草30 g、银花20 g、柴胡12 g、枳实15 g、桔梗15 g、瓜蒌20 g、浙贝母15 g、生薏苡仁30 g、冬瓜仁30 g、桃仁10 g、郁金30 g、赤芍15 g、丹参30 g、川芎10 g、生甘草6 g, 服用10剂后, 胸痛, 胸闷减轻, 黄腻苔有所减退, 上方加海蛤粉15 g, 继续服用10剂, 胸痛消失, 黄腻苔全部减退, 胸片复查:左肺下叶密度偏高, 双肺纹理增重, 上方加沙参15 g, 黄芪20g, 继续服用30剂, 胸片复查:双侧肺纹理增重, 膈肌活动正常。

3.3 肺纤维化

患者, 男, 62岁, 退伍军人, 因“咳嗽10余年, 加重半年”以“特发性肺纤维化”住院, 患者咳嗽、痰少、胸闷、气短、杵状指、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无力。医院胸部CT提示:两肺下叶呈网状, 结节状改变, 蜂窝肺, 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行抗菌素治疗半月稍有缓解。目前仍咳嗽、喘而气短、胸闷、憋气、乏力、双肺闻及Velcros啰音。辨证为气阴两虚, 痰瘀互结, 治宜益气养阴, 化痰行瘀之法。药物组方:黄芪30 g、太子参15 g、山药12 g、沙参15 g、麦冬15 g、丹参30 g、郁金15 g、川芎10 g、桃仁10 g、浙贝母10 g、三七粉3 g (冲服) 、制杷叶10 g、天花粉10 g、焦三仙各15 g、枳壳6 g、炙甘草6 g。20剂后食纳好转, 咳嗽有所减轻, 仍胸闷、喘而气短、乏力, 上楼尤为明显, 舌脉同上, 上方去制杷叶, 焦三仙减为各10 g, 加赤芍10 g, 继续服用30剂后, 咳嗽、气喘逐渐减轻, 食纳正常, 饭后有时腹胀, 上楼时轻微气喘, 遂加枳壳量为10 g, 砂仁10 g (后下) , 又继续服用100多剂后, 上述症状消失。

4 结论

痰瘀理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中医学将疑难杂症、危急重病多责之于痰瘀, 故开展痰瘀病证研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展望未来, 应该立足于中医理论, 深入细致地发掘、整理、总结前人经验, 并且充分吸收现代研究成果, 利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 对痰瘀同病的相关疾病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邓铁涛.邓铁涛医学文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0.

[2]杨超, 夏永良.从痰从瘀论治肺纤维化[J].中医药学刊, 2006, 24 (6) :1062.

[3]涂颖廷, 尹新中, 彭瑶.从痰与气的关系论肺胀治疗[J].山东中医杂志, 2008, 27 (2) 84-85.

[4]李生绍, 陈心智.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3:40.

[5]秦越人.难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4.

[6]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45-209.

谭波从痰瘀论治胸痹临床经验 篇2

谭波主任医师为山东省著名中医药专家, 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 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有着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善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治疗胸痹心痛, 在自拟方剂基础上, 随证灵活加减, 疗效明显, 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胸痹最早见于《内经》, 《灵枢·本藏》云:“肺大则多饮, 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胸痹主要表现为胸部满闷隐痛, 严重时胸痛彻背、喘息而不得卧等, 且常伴心悸、气短、呼吸不畅、惊恐不安、冷汗自出等, 多由劳累、受寒而突然发作, 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发病[1]。其常见证型有寒凝心脉型、痰浊闭阻型、瘀血痹阻型、心阳亏虚型、心气不足型及心阴不足型。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为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胸痹的发生与寒邪内侵、劳倦内伤、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发病机理有虚有实, 总属标实本虚, 实为气滞、血瘀、寒凝、痰浊, 痹阻胸阳, 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阳衰、阴伤, 脾、肺、肝、肾亏虚, 心脉失养。在胸痹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 大多先实而后致虚, 偶有先虚而后致实。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 以其阴弦故也。”即胸痹之基本病机为阳虚阴盛。心主血, 血脉通利, 运行不止, 全凭心之阳气的推动和温煦。心之阳气不足而生阴寒或内寒, 实邪上乘阳位, 则“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 不泻则温气去, 寒独留, 则血凝泣, 凝则脉不通” (《素问 · 调经论》) , 不通则痛, 故发为胸痹心痛[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过多摄取高脂类食品及身体锻炼的缺乏, 加之环境日渐污染等诸多因素, 中医证候分类较前发生部分变化, 该病分型之中痰浊证发病率日渐增加[3]。痰饮是一种病理产物, 是由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形成。瘀血为中医证名, 溢于脉外的血液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而停滞于血脉之中均属瘀血。郭志华[4]对2 4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计, 其中血瘀证、痰浊证分别达31.00%、8.03%。

2 谭波辨证用药经验

谭波主任医师根据以上理论及临床经验, 认为胸痹的发生以痰瘀为主, 辨证施治。治疗原则为活血散瘀、化痰通络。遂在经方丹参饮及瓜蒌薤白半夏汤基础上拟方如下:丹参30g、砂仁10g、檀香10g、瓜蒌30g、薤白10g、半夏10g、茯苓30g、当归30g、赤芍30g、川芎30g、鸡血藤30g、三七3g (冲) 。方中丹参药性平和, 活血而不伤正;当归、赤芍、川芎、鸡血藤、三七用法用量取“三两三钱三”之意, 众药合用, 助丹参活血化瘀之功;檀香、砂仁行气止痛, “气行则血行”;瓜蒌、半夏化痰散结, 薤白、茯苓温阳利湿, 助瓜蒌、半夏以加强化痰祛湿之效。全方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主, 兼以温阳、行气、利湿。谭师临证辨证加减, 如偏阳虚者, 加大薤白用量, 以桂枝、附子等温阳散寒;偏阴虚者, 加玄参、麦冬等滋养心阴;偏气虚者, 加人参、黄芪补益心气;偏气滞者, 加陈皮、香附等理气解郁。

3 病案举例

张某, 女, 62岁, 2013年7月20日初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胸痛、胸闷, 呈发作性, 持续时间5~10min, 休息后可缓解, 近1个月来, 胸痛、胸闷发作频繁。刻下:患者感胸闷, 心慌气短, 少气懒言, 肢体困重, 易汗出, 纳差, 睡眠欠佳, 大便粘滞, 小便清长, 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

中医诊断:胸痹;证型:痰瘀闭阻, 气阴两虚。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血压病。处方:上方加枳壳15g、郁金15g、太子参20g、麦冬20g、五味子6g、桂枝6g。水煎服, 每天1剂, 共7剂。

二诊, 2013年7月30日, 服药有效, 胸痛、胸闷程度及发作时间减轻, 仍觉食欲不佳, 大便粘滞, 加白术15g、苍术15g、草果10g。

三诊, 2013年8月10日, 胸痛未再发作, 略胸闷, 大便改善, 饮食转好, 睡眠欠佳, 去枳壳, 加炒枣仁30g、龙骨30g、牡蛎30g。

四诊, 2013年8 月23 日, 患者胸痛未再发作, 胸闷不著, 无心慌, 饮食、睡眠转好, 继用上方7剂, 后将该方加工为丸剂, 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患者病程日久, 伤津耗气, 气阴两虚。痰湿瘀血日久, 血行不畅, 瘀血不去, 心血不生, 日久心气闭阻, 心阳不振。故初诊给予枳壳、郁金以行气, 太子参、麦冬以益气养阴, 五味子收敛心气。二诊给以白术、苍术、草果以健脾燥湿和胃。三诊去枳壳, 因其久服易伤胃气, 加炒枣仁、龙骨、牡蛎以养心安神。四诊诸证好转, 遂予以丸剂以巩固疗效。

4 结语

传统医学胸痹病因病机复杂, 多为标实本虚, 标实多为痰瘀为主, 其临床表现多为标实之象, 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但应标本兼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诸多不良生活方式随之出现, 痰浊成为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认为, 血瘀的同时也必有痰浊的存在, 痰瘀互结往往病情缠绵, 多年不愈, 治疗应化瘀兼祛痰。

参考文献

[1]李幼勋, 王德华.胸痹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述略[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2, 16 (4) :154-185.

[2]任月朗, 张瑞娜, 盛刚.《金匮要略》胸痹病探微[J].国医论坛, 2007, 22 (4) :1-3.

[3]史海波.胸痹心痛中医治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 (7) :424-425.

痰瘀论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20例病例均为潍坊中医院中风科住院和门诊的PSD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的抑郁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并经CT、MRI 证实) 。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24项) 测试≥18分, 同时<35分者;年龄≤75岁;生命体征平稳;愿意并能配合调查。中医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郁证》、《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风》。

1.2 一般资料 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5例) 与对照组 (55例) 。治疗组男37例, 女28例;脑梗死40例, 脑出血13例, 梗死/出血5例;文盲1例, 小学文化程度24例, 中学文化程度34例,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例;HAMD评分28.76分±3.58分。对照组男25例, 女30例;脑梗死患者47例, 脑出血9例, 梗死/出血6例5例;文盲1例, 小学文化程度19例, 中学文化程度31例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例; HAMD评分27.34分±3.61分。两组性别、卒中性质、文化程度、HAMD评分经处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解聚、抗凝、少部分进行溶栓疗法、降颅压、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改善微循环、积极调控血压和血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 以8周为1个疗程, 每4周安排一次复诊。治疗组同时加服化痰解郁颗粒 (潍坊市中医院制剂室) 每次6 g, 每日3次。对照组加服西药阿米替林 (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764) 开始每次25 mg, 每日2次, 以后每天增加1片至每日150 mg。化痰解郁颗粒主要成分为胆星、菖蒲、降香、川芎、香橼、合欢皮、琥珀。

1.4 观察项目 对两组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神经功能缺损 (SSS) 进行评分。

1.5 疗效评定指标 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显效:症状消失, 情绪正常;有效:症状减轻, 情绪基本稳定;无效:症状情绪均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43例, 有效11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83.08%;对照组显效28例, 有效11例, 无效16例, 总有效率70.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化痰解郁颗粒的疗效优于阿米替林。

2.2 两组HAMD、ADL、SSS评分

治疗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 ADL能力评分明显提高 (P<0.01) 。两组治疗后HAMD、ADL、S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31例出现口干, 22例便秘, 10例头晕, 6例排尿困难, 心电图改变6例 (4例T波改变, 2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组无副反应。

3 讨 论

PSD属中医学“郁证”“中风”之合病。《景岳全书》认为“若忧郁病者则属大虚, 本无邪实”。明确提出忧郁病 (即抑郁症) 这一病名。张景岳又最早在《景岳全书·郁证》中提出“因病致郁”和“因郁致病”的学说, 并提出“郁由乎心”的观点, 认为气机不畅, 血瘀阻络为病机核心。

现代中医学者提出了卒中后抑郁属“因病而郁”, “郁证”为“中风”之变证, 就其因果关系上讲, 是在中风病的基础上, 由于风、瘀、痰、火胶搏郁结致使气血郁滞不畅, 肝气失其条达, 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 出现抑郁[1]。中风病机中, 痰瘀是重要的病理要素。临床卒中的患者素体禀赋多属痰湿偏盛, 痰瘀伏于体内, 中风发作时风邪内动, 气血逆乱, 挟内伏之痰瘀上扰脑窍, 同时气血逆乱, 又生痰瘀, 共扰清明而发生中风。因此, 痰瘀既是中风的“伏邪”, 又是中风过程中的病理产物。患者中风后情志不舒, 肝失条达, 肝失疏泄, 而致肝气郁结;肝郁气滞则可致血瘀肝郁乘脾, 脾失健运, 蕴湿生痰;痰瘀复阻气机, 又可致气郁不舒;肝郁抑脾, 耗伤心气, 营血渐耗, 心神失养, 心脑同病, 而神明失常。

依据中风之风、痰、瘀血阻滞脉络, 又以郁证之肝气郁结, 肝郁乘脾, 且气滞与风痰瘀血互为因果的原理组方化痰解郁颗粒, 主要成分为胆星、石菖蒲、降香、川芎、香橼、合欢皮、琥珀。方中石菖蒲开窍豁痰, 醒神益智;胆星清火化痰, 镇惊定痫;合欢皮、琥珀解郁宁心、镇惊安神。降香、川芎、香橼行气活血、宽胸开郁。诸药合用, 共奏化痰活血、舒肝解郁之功。而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石菖蒲能明显促进小鼠记忆的获得和巩固, 有胆碱能样效用, 改善大脑去甲肾上腺素能、胆碱能样神经功能, 调节脑内5-羟色胺水平, 对东莨菪碱、亚硝酸钠、乙醇等所致的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胆星有祛痰、镇静、镇痉作用;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降香挥发油及其芳香水可明显抑制血栓形成, 提高血小板环磷酸腺苷的水平, 对血浆纤溶酶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 降香乙醇提取物可以对抗惊厥的发生;合欢皮、琥珀多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表现为镇静、催眠、安神、抗惊厥作用。化痰解郁颗粒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加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 提高PSD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向阳, 张向东.经方辨治脑卒中性抑郁症[J].国医论坛, 1998, 13 (3) :11.

痰瘀论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与纳入标准

选择2004年1月—2014年12月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有关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① 明确从痰瘀角度论治冠心病 (包括专家经验类的探讨) ;②冠心病作为一种独立性疾病, 可涉及其疾病同义词以内的疾病名称, 如“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③期刊发表时间:2004年1月-2014年12月的所有期刊文献。

1.2 检索方法

1.2.1检索工具采用维普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 3个数据库进行交叉检索, 以免遗漏。

1.2.2检索式“痰瘀OR痰瘀论治AND冠心病OR冠心病心绞痛OR胸痹心痛”。三个数据库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53篇, 除去重复文献和不符合要求的文献, 最终检索文献34篇。

1.2.3 检索导航范围医药卫生全部期刊。

1.3 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

对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的集合整理, 根据数据分布特征, 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等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根据文献计量学理论, 对于一个学科或一个专题论文的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从时间概念上了解该研究的发展情况[2]。从表1可知, 有关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尤其是2010—2013 年期间数量略多, 但与冠心病有关的其他文章相比, 其数量仍相差甚远。

2.2 文献作者省份分布

文献作者的省份分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对冠心病的重视程度。由表2可知, 2004—2014年间发表的有关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文献作者分布在15个省份, 作者数量排名前5 位的省份依次为辽宁、河南、福建、湖南、江苏, 占总数的45.6%, 其中辽宁省发文量最多, 为研究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热点地区。

2.3 文献类型

由表3可知, 文献类型分布较平均, 但多以临床研究为主, 占32.3%, 分为实验对照类和中医处方用药类, 多通过实验对照和病案分析探讨从痰瘀角度论治冠心病。临床经验类文献占26.4%, 分为医者个人临床经验思考和对某位医家的治疗经验探析。综述类文献多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发展概况, 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理论性研究则侧重相关的病因病机、历史渊源研究, 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2.4 文献内容分析

2.4.1 方剂使用次数和频率符合标准的34篇文献中共涉及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方剂41首, 其中合并方进行拆分统计。医家经验方17首 (未列出) , 均使用1次, 合计用方次数120次。由表4知, 使用次数最多的方剂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立的痰瘀同治的经典代表方瓜蒌薤白半夏汤, 使用频率达19.16%;其次为黄连温胆汤, 多与经典方合用, 用于治疗痰热瘀血闭阻型冠心病。其余为丹参饮、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天王补心丹、生脉饮、温胆汤, 多与他方合并治疗不同证型的冠心病。

2.4.2 常用中药使用次数34篇文献中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41首方剂中共使用中药137味, 1 175频次。各种中药的相对使用频率按公式Yi=Ni/M计算, 其中N为中药的使用次数 (次) , M是41个中药复方中用药总次数 (1175次) 。结果显示, 瓜蒌使用次数最多, 为74 次, 频率为6.29%;薤白的使用次数次之, 为67次, 频率为5.7%;丹参的使用次数为65次, 频率为5.53%。见表5。

3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知, 有关从痰瘀论治冠心病的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说明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日益受到科研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在文献作者省份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现象, 其中辽宁省发文数量最多, 为研究冠心病从痰瘀论治的热点地区。在文献类型上, 临床研究类占主导, 以临床研究和医家临床经验为主, 缺乏相关的实验研究, 理论性研究仍不够完善。在方剂的使用频次方面,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创立的痰瘀同治的经典代表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使用最多[3]。此外, 各位医家的经验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值得进一步探索其组方用药规律。在中药使用频次方面, 瓜蒌、薤白、丹参等药物使用较多, 由此可见冠心病的治疗仍以化痰祛瘀和活血化瘀类药中药为主。

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 在文献的收集方面未涉及相关的学位论文和会议文献, 检索关键词方面仍有不完善、不周全之处, 存在一定偏差。但值得关注的是, 从痰瘀论治冠心病效果显著, 疗效可靠,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值得今后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洁, 解品启.从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 (2) :179-180.

[2]张军华, 韩全会.我国查新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19 (27) :82-84.

从痰瘀论围绝经期综合征 篇5

1 病因病机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卵巢功能减退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减少,对下丘脑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而出现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亢进。血浆中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和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水平增高,从而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分泌也增高[1]。总之卵巢功能减退引起雌激素水平过度降低是更年期发病的主要原因,雌激素水平过度降低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或肾上腺功能紊乱,导致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失衡,故神经内分泌免疫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关系密切[3]。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痰瘀密切相关,妇女绝经前后,大多已经历了经、孕、产、乳几个阶段,极易耗伤精血,致肝郁血虚,疏泄失常,三焦气机阻滞,气滞水停,聚而生痰。“积郁之凝,必多痰滞”(《成方便读》);木郁克土,致脾虚痰湿中阻;痰湿停滞于心胸且肝郁化火,则易挟痰上扰心神;肝郁气滞痰阻,血海蓄溢失常,亦致月经不调。妇女更年期是生育年龄过渡到老年阶段的特殊时期,此时机体由于肾气功能逐渐衰退,肾阳不足则蒸化无力,水不能化气,停聚为痰饮。阴液不足,则精血亏耗,津液留滞,聚而成为“痰”。“痰”、“瘀”互结为病,可见更年期症状。由此可知,痰饮既为病机产物,又为病理因素。因“百病皆由痰作祟”,本病和“痰”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现代人饮食多营养过剩而出现脾虚痰湿阻滞之证;另外生活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加大,多形成“肝郁脾虚痰浊不化”之证,久之痰郁化火,神明受扰,阴阳失调而出现更年期诸证。刘晓伟等[4]亦认为肾精气亏损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根本原因,痰瘀内生是其标,痰瘀是衰老的必然产物,肾精气亏损是导致痰瘀产生的前提,痰瘀产生后又会加重脏腑失调,气血津液生化、输布障碍,使阴精阳气更衰,进而形成本虚标实互为因果的复杂病机。

2 从痰瘀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妇女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而雌激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上附着的作用和调节脂肪代谢的功能,所以妇女更年期后常出现明显的脂肪代谢紊乱和血液粘稠度增高,属于中医的痰、瘀之证[5]。有研究证实[6],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使体内血液循环存在明显障碍,采用活血化瘀方法,改善微循环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故本病应以痰之生成、致病为线索,采用活血化瘀、消痰的方法治疗。许多医家的临床经验亦表明,治疗本病补肾益心调肝与活血化瘀同步进行疗效确切。张大英等[7]40余年共治疗2 194例,并利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血液流变学检查,配合舌下静脉的观察,证实了血瘀这一病机的普遍存在。赵寿康等[8]亦认为,更年期是女性由盛转衰由中年进入老年的转折点,在衰老的过程中,血瘀因素不可忽视,采用祛瘀法对延缓衰老过程有积极作用。临床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型。

2.1 痰湿内阻型

临床证见经断前后,胸闷烦躁,汗出潮热,纳差神疲,四肢水肿,夜寐欠佳。舌苔厚,脉濡缓。熊磊[9]以温胆汤加减治疗,总有效率90%。宋卓敏[10]认为肝郁痰阻,肾阴亏耗,水不涵木,木克脾土,水湿不布,湿聚痰生,湿痰中阻。症见:月经错后,量少。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头重目眩,口苦咽干,痞满纳呆,身重乏力,情志抑郁,悲伤欲哭。舌淡黯,苔腻,脉弦细滑。治宜疏肝解郁,化湿利湿。方选:叶氏解肝煎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半夏、厚朴、苏梗、云苓、生姜、陈皮、砂仁、杭芍、淮小麦、炙甘草、大枣。若痰浊甚者加胆星、郁金、石菖蒲、竹茹。若兼心肾不交,心悸怔忡,多梦易惊者酌加黄连、肉桂、炒枣仁、百合、生地。

2.2 痰热内扰型

临床证见经断前后,口干苦,烦躁易怒,饮食乏味,头昏身倦,手足心热,胸脘痞闷,带下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罗世伟[11]治以清胆和胃,健脾化痰宁心,方以黄连温胆汤加味:药如茯苓、薏苡仁、车前草各30g,竹茹、瓜蒌、白术各15g,法半夏、陈皮、石菖蒲、黄连、枳实各10g,疗效满意。姚石安[12]重视清火化痰祛瘀诸法的灵活运用。对痰热肝旺者,用黄连温胆汤加潜降化瘀之品,如琥珀、珍珠母、丹参、夏枯草、紫草出入调治,经植物神经平衡因子分析测定,能明显地抑制交感神经异常亢进,有效地阻止“痰”、“瘀”、“热”病理因素的形成。

2.3 痰瘀互阻型

临床证见头痛目眩,烘热自汗,胸闷肢麻,心悸失眠,情绪不安等。罗庆东[13]治以化痰瘀,行气血,自拟痰瘀消血饮:药用生黄芪、莪术片、大川芎、炮山甲、全栝楼、淡海藻、生山甲、茯苓、泽泻等,治疗多例效佳。汪萍等[14]治疗本病采用化痰消瘀法(黄芪、莪术、川芎、炮山甲、全瓜蒌、海藻、山楂、茯苓、泽泻)及补肾活血法(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桃仁、红花、柴胡、枳壳、川牛膝、桔梗、续断、牡蛎)。

2.4 血瘀型

临床证见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或肢体麻木,周身刺痛,夜梦易惊,焦虑抑郁,内热瞀闷。舌质黯红或有淤点,脉弦或涩。熊磊[9]治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有效率90%。周焕凤[15]等以丹桅逍遥散加赤芍、红花、桃仁、丹参治疗。王小勇[16]则常以桃红四物汤加柴胡、丹参、牛膝治之。姚石安[12]以桂枝茯苓丸合血府逐瘀汤治之。江伟华[17]从瘀论治,以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1例,总有效率95.04%。

3 结语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和“痰”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临床证型以痰湿内阻、痰热内扰、痰瘀互阻、血瘀型多见,故治疗应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则治法与方药,以期取得良好疗效。

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评定尚缺乏统一标准,故今后应加强其标准化研究。对其实验和临床研究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等原则进行科研设计,以期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确切疗效及其机制,使其研究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为中医学治疗本病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从痰瘀角度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证型。方法:采用文献学方法。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亦称更年期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的“绝经前后诸证”、“脏躁”、“郁证”等范畴,是更年期妇女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症。本病的发生和“痰”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临床证型可分为痰湿内阻、痰热内扰、痰瘀互阻、血瘀四型,治疗则采用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结论:今后应加强本病的标准化研究,以期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确切疗效及其机制。

久哮从瘀论治 篇6

1 哮喘病因与瘀

哮喘之发或因气候、饮食, 或因情志、劳累等诸因素所动。外邪侵袭, 未得及时表散, 邪蕴于肺, 壅阻肺气, 气不布津, 聚而成痰, 痰阻气滞, 血瘀乃成, 或有毛絮、烟尘、花粉等影响肺之宣降, 肺的“换气转血” (见于《中国医学汇海》) , “肃气令血” (见于《神医汇编》) 失职, 亦可生瘀, 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云:“风伤皮毛, 热伤血脉……热之所过, 血为之凝滞”;饮食不节, 脾运失健, 痰湿内生, 壅阻肺气, 气机不畅遂致血行瘀滞;情志不遂, 肝失条达, 肝气郁滞, 肺失宣降, 肺气逆而不顺, 血行不畅而瘀;劳倦过度或病后体虚, 阳气虚耗者, 气不化津, 痰饮内扰, 血行瘀阻。《医林改错》指出:阴虚阳盛者, 灼伤营血, 提出“煎熬成块”而瘀。

2 哮喘病机与瘀

哮喘一病, 传统观点认为“喘有夙根, 遇寒即发, 或遇劳即发” (《景岳全书》) , 揭示了哮喘发病本质在于夙根, 后世多崇朱丹溪之 “哮喘……专主于痰”, 发作时的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触, 痰气交阻, 搏结气道, 肺气宣降失常。哮喘的发生与内伏之痰固然有关, 但营血郁滞、络脉瘀阻亦很重要, 痰气瘀阻的病理关键不容忽视。痰瘀是脏腑功能失调、津血为病的病理产物, 也是致病产物。《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雾, 上注溪谷, 而渗孙脉, 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云:“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说明津血同源, 可相互转化。津液失布, 凝滞为痰, 久留于内乃生“伏痰”。气机郁滞, 血行不畅则迟滞为瘀。痰与瘀同为津血所化, 本系一体, 异形同源。《血证论》云:“血积既久, 亦能化为痰水”, 《灵枢·百病始生》云:“凝血蕴里而不散, 津液涩渗著而不去, 而积皆成矣”。说明瘀血内阻, 久必生痰, 而痰浊停留更致血瘀, 二者相互转化, 互为因果, 成痰瘀互结之证。另外, 肺主一身之气, 为气血交汇之所, 百脉运行赖之推动, 痰瘀阻滞肺络, 肺气闭塞, 不能贯心脉而行血, 瘀血更重, 诚如《直指方》言:“气有一息之不通, 则血有一息之不行”。

3 哮喘病位与瘀

清·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 《临证指南医案》云:“经几年宿病, 病必在络”, “久发频发之恙, 必伤及络”, 哮喘久延伏痰羁留, 必伤络成络病。《灵枢·脉度篇》曰:“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络”。《素问·皮部论》曰:“视其部中有浮络者”, 孙络分布在皮肤者叫浮络, “盛而血者”为“血络”, 可见络脉是由孙络、浮络、血络等构成的系统。经脉之所以 “行血气, 营阴阳”“内灌脏腑, 外濡腠理”, 都是通过 “络脉之渗灌” (《灵枢·小针解》) 来实现的, 络脉系统共同起着沟通表里, 运行气血的作用, 因此病理状态下也成为邪气循经入络、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和致病的场所。络脉细窄广泛, 血行缓慢及渗濡灌注的特点, 决定了其易于瘀滞而渗化失常, 《张聿青医案》曰:“邪既入络, 易入难出, 势不能脱然无累”, 叶氏云:“久病在络, 气血皆窒”, 伏痰深居于络, 气机郁滞, 血行不畅, 络中气滞、血瘀、痰凝阻滞, 三者相互影响, 互结互病。从某种意义上说, 久病入络可理解为久病入血, 络病与瘀血为病, 前者更侧重于病位, 后者更侧重于病证发展。由此可见, 哮喘久发频发、缠绵不愈, 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 其基本病理变化就是痰瘀交织锢结, 阻滞于整个络脉系统-浮络、孙络、血络中。

4 现代研究及临床运用

现代医学认为, 哮喘反复发作, 由于急性缺氧和酸中毒, 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周围血管阻力增加, 血管内液外渗, 造成血液浓缩, 粘滞性增加, 血流缓慢, 与血瘀病基本一致。许德金发现, 通过对治疗前哮喘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检查, 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存在。1984年国内外首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防治哮喘, 与西药酮替芬对照, 效果满意.实验表明, 丹参除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有改善外, 对整体豚鼠药物喘息有保护作用, 对小鼠被动皮肤过敏有抑制作用, 对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明显抑制作用[1]。

这提示微循环瘀血是哮喘发作的中间环节, 证实血瘀是哮喘的基本病机之一。陈达彪对于反复使用抗生素、平喘止咳药而近期不能控制的支气管哮喘, 用活血化痰汤 (方用郁金、桃仁、红花、生蒲黄为主) 治疗, 总有效率达96.0%[2]。范述方认为久哮当化瘀祛痰, 以自拟方 (桃仁、红花、麻黄、杏仁、地龙、橘络、苏子、葶苈、紫菀) 治愈45例久发频发的哮喘[3]。

5 哮喘治疗与瘀

《普济方·诸血》谓:“凡病经多日, 治疗不愈, 须当为之调血”;《血证论》云:“内有瘀血, 则阻碍气道, 不得升降……须知痰水之壅, 由瘀血使然, 但去瘀血, 则痰水自消”;《读医随笔》曰:“痰为血类, 停痰与瘀血同治”, 均提示了从瘀治哮之窍。哮喘久发者病气缠延不去, 当谨守病机, 在辨证基础上, 以活血化瘀、降气平喘为法, 诸证类均可配伍活血化瘀的方药, 疏其气血, 使气血条达, 瘀去症除。

6 展望

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也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疑难病证。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下降、过敏原增加等诸多原因, 哮喘发病率成上升趋势, 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西药疗效不明确、副作用多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从中医相关理论中探寻治疗的切入口, 以“久病入深”与“久病入络”深延为瘀的思想为指导,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 开拓出一条新的治疗蹊径, 以求提高哮喘的临床疗效。

摘要:在“喘有夙根”等传统观点的基础上, 根据古代文献的相关论述, 探析伏痰、气滞、血瘀、络病与哮喘的关系, 结合血瘀证的现代研究, 提出久哮当从瘀论治的观点。

关键词:哮喘,血瘀,活血化瘀

参考文献

[1]许德金.丹参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J].南京医学院学报, 1994, 12 (1) :82-84.

[2]陈达彪.活血化痰汤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小结[J].现代中医, 1995, 8 (3) :159-160.

小儿肺炎喘嗽从瘀论治 篇7

1 病因病机

肺炎喘嗽发病多由内外因相互作用而病。外部因素多由于外感六淫、内蕴痰浊;内部因素多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抗病力弱。发病机制多因邪壅于肺,肺气郁闭,化热生痰,痰随气逆。所以咳喘多痰,痰和喘在病理上有密切关系。气喘可以导致痰的上壅,而痰盛又能加重气息喘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其病位在肺,常累及脾、心、肝等,严重者危及生命。

历代医家多从痰、气立论,因此在关于肺炎喘嗽的治疗中也都是以宣肺理气化痰为主。但中医理论可证明肺炎过程中瘀血的存在。肺炎喘嗽病位在肺,肺主气,主治节,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因此其病变与气有密切关系。外感之邪侵袭肺脏,肺气郁闭,气机停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肺气闭阻,运行不畅,血停脉中,凝而成瘀;津血同源,皆有水谷精微而化生,可以相互转化,痰由津而,瘀有血化生,两者又可以相互转化;

由上可以看出瘀血在肺炎的产生中与气和痰有着密切的联系,然瘀血生则阻滞气机,气机不利无法行水,水凝成痰,痰瘀搏结于气管,气机运行更加不利,如此恶性循环,则导致了部分肺炎的迁延不愈。《玉机微义》云:“人之血气流行,无一息间断,才有壅滞,津液凝积,郁而成热,痰遂生焉。”

现代医学认为肺炎除微生物的直接侵害外,更重要在于微生物及其蛋白质产物启动了免疫系统参与调控的一系列生物链锁反应,涉及补体系统、凝血系统及炎性介质的释放[1]等。肺炎时患儿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增高提示血管内皮广泛受损,内皮下胶原纤维暴露,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血栓阻塞微血管,使微循环障碍加重,可使局部内环境紊乱,如病变弥漫化而发展成DIC,其发生率占39.2%[2]。肺部感染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微循环障碍,熊符[3]等临床检测发现肺炎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升高,全血黏度普遍,尤其是低切黏度增高明显(P<0.01)。

2 治疗

本病的治疗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法。开肺以恢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为要务,宣肃如常则咳喘自平。并根据感外邪之不同而选用辛温、辛凉之品。若痰多壅盛者,须降气涤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肺与大肠相表里,壮热炽盛时可用通下药以通腑泄热。出现变证者,或温补心阳,或开窍熄风,随证施治。病久肺脾气虚者,宜健脾补肺以扶正为主;若是阴虚肺燥,余邪留恋;用药宜甘寒养阴、润肺化痰,兼清余邪。

可以看出小儿肺炎有着多种病因病机,因此,临床在治疗时也需分别对待。在初发病时痰气瘀阻征象明显,并掺杂寒热风等邪气同时发病。因此,可针对病因采用驱痰、理气等药物辨证治疗,可稍加活血药物;而对于病史较长者,所谓“久病入络”加之瘀血在肺炎整个发病过程中的致病性,可选用不同的活血化瘀药物。如薛鲜苗[4]等应用小青龙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哮喘取得良好效果。气行则血行,痰气阻滞的解除也可使血络通畅,达到不用化瘀,而瘀血自除的目的。李虹[5]治疗观察证实小剂量肝素在缓解气促,促进肺部啰音消失及缩短病程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第4届全国小儿急救研讨会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6):371.

[2]郭锐,魏春玲,祈正庆.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8例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1995,13:163-164.

[3]熊符,骆芦娟,汪凡军.血液流变学在常见几种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2,12(1):62-64.

[4]薛鲜苗,刘翠峰,班秀昀.小青龙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3,43(25):45.

【痰瘀论治】推荐阅读:

上一篇:集团构建下职业教育下一篇:广播剧创作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