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党

2024-07-08

非公企业党(精选12篇)

非公企业党 篇1

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重要性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首先,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其次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还能够促进党组织的建设, 从思想上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 有效的杜绝腐败, 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再者严明党的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还能够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在企业中能够充分发挥积极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中, 只有领导班子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才能够从源头上杜绝企业滋生腐败, 才能把企业的经济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

二、如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1.树立并强化四种意识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应该做到树立并且强化四种意识。首先应该强化党员意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企业日常的工作中, 应该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并且在任何时候应该做到始终与党组织保持一致, 正确处理企业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 把自己的个人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下。其次应该强化责任意识。作为企业的一名干部, 应该具有一定的担当和责任,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不仅应该对自己负责, 还应该对家人负责, 对自己的属下负责, 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表率作用, 带领企业的员工共同发展与进步。只有这样, 党员才能够自觉地在日常工作中约束自己, 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再者应该强化服从意识。每一个党员应该做到个体服从组织, 少数服从多数, 下级服从上级。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同志应该在思想上, 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严格的服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最后应该强化底线意识,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在企业日常的工作中还应该强化自己的底线意识。应该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 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从日常行为做起, 自觉自愿约束自己, 真正做到为企业谋福利,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致力于服务于更多的企业员工。

2.坚持两个从严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还应该坚持两个从严。作为一名企业的党员干部, 应该从严执行中央决策部署。在党中央出台相关的政策的时候, 都应该积极广泛宣传, 并严格贯彻和落实, 并且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高度的统一, 做到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作为一名党员, 还应该从严执行民主集中制, 严格执行组织纪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在企业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 应该善于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 集中各个部门的意见, 然后再做出决策, 用于指导企业的日常工作。只有这样, 严格的遵从政治纪律, 才能够有效的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才能够有效的指导企业的日常工作, 促进企业工作水平的提高。

3.做到三个贯彻始终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还应该做到三个贯彻始终。贯彻三个始终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该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贯彻始终。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很多好的可以应用的成果, 我们要严格贯彻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应用教育活动成果, 让更多的企业员工体验到这样的活动成果。工作之余, 还应该不断地接受培训与学习, 提高自我, 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次应该把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始终。2014年12月, 习近平同志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 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因而, 严格贯彻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 真正让企业与时代、与国内乃至国际大环境接轨的良策。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在进行企业日常工作的时候就应该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 自觉做到转型改革并且要全面的落实和深化改革。最后应该把跨越性发展贯彻始终。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在企业的工作中, 更是如此, 只有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才能屹立于企业之林。作为党员干部, 应该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树立改革与转型的思路, 坚决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 自觉转变一些工作观念或者是工作方法, 坚持稳中求进的基本工作基调。在贯彻和落实日常的工作的时候, 党员干部还应该充分的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充分发掘广大员工的智慧, 广泛的采纳和吸取更多的员工好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决策的实现以及促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结语

总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应该深刻的意识到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重要性。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就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或者是措施来贯彻实行。还应该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 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现代责任, 应该高度的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再者,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空谈, 而应该落实到企业党员的日常工作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由理论转化为现实, 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的日常工作, 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以及日常工作的质量水平。与时代接轨, 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步伐, 迎合时代的潮流, 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大企业也在不断地转型与发展, 当然企业的转型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之下进行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维护党的领导统一能够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作为一名党员, 在企业中就应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文章就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进行研究和探索的,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纪律,集中统一,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法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J].中国监察, 2012, (21) :44-45.

[2]董立人.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强化政治纪律认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 (2) :98-103.

[3]石生龙.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J].中国监察, 2013, (11) :38-39.

[4]翁淮南, 刘文韬, 范绍峰.严明的政治纪律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J].党建, 2013, (5) :12-19.

非公企业党 篇2

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工组织建设

近年来,江宁开发区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以健全非公企业党工组织组建提高工作机制为重点,以机制创新推动难点工作等方面取得突破,初步形成了党工组织建设与开放开发事业同步跃升、交融互动的新格局。目前,园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单建率达98%,工会组建率达95%。我们的做法是:

一、健全教育引导机制,提升业主“认同度”

缘于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等差异,非公企业往往对组建党工组织怀有戒备和误解,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工组织在企业基层的延伸与发展。针对这一组建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我们坚持从团结引导企业业主这个环节入手,循序渐进、层层突破,有效实现了组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一是突出政策宣传在先。工委制定了非公企业宣传工作手册,每当有新企业进驻开发区,都及时把《党章》、《工会法》、《公司法》等送到企业业主手中,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去年初,我们抓住《公司法》修订实施的契机,向企业业主广泛宣传《公

1 司法》第19条规定,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组建党组织不再是可建可不建的事情,而是应当依照法律必须去做的事情。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公司由中、美、日三方合资,我们通过采取向外方赠送宣传党章的方法,使他们了解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意义和作用,消除外方的疑虑误解,争取外方的理解支持。由于方法策略得当、政策宣传到位,外方不仅支持组建企业党组织,而且还主动为我们宣传党组织。该公司董事会将公司年历中七月份的彩页,印成了“共产党员为实现公司目标建功立业”的党员先锋岗画面,并通过年历将我们的党建文化传播到该公司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使我们的党旗飘扬在世界一流的发动机生产基地。

二是突出服务发展在先。我们制定了为入园企业服务的系列制度,通过“亲商、安商、富商”的实际行动,使业主感到企业党组织是与他们同舟共济、真诚合作的伙伴,是他们值得信赖、可以依托的朋友,在党组织的组建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福特汽车公司是开发区引进的一家全球知名大企业,也是一个用气大户。在工业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区党工委积极与市区相关部门磋商协调,为企业争取到了全额用气指标,公司美、日方高层十分感动,由回避变为主动支持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实践表明,为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帮助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是最好的宣传行动,也是推动组建工作最有效的行动。

2 三是突出文化交融在先。开发区各级党工组织注重加强与企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求同存异、加深了解、增进互信上下功夫,着力营造一种和谐交融的互动氛围。每逢圣诞、中秋、春节等中西方传统节日,我们都主动邀请内商、外商参加茶话会、文艺演出、赛龙舟等各类联谊活动,使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在互相拜访中,与他们畅谈其家乡的风俗人情,使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细心;高温时节,我们深入车间一线慰问企业员工,使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我们还建立了“四必访”制度:对新调任、离任、过生日、有特别需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都及时进行走访慰问,进一步沟通思想,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为建立党工组织创造条件。

二、健全指导协调机制,增强组建“推进力”

我们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增创开发区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象抓经济工作和招商引资一样抓党建工作”。一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通过班子成员“引”。工委一班人带头在企业建立了15个组建党工组织工作联系点,经常深入企业协调解决组建工作遇到的困难。统宝光电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台资企业,多年来企业投资方对建立党支部十分谨慎。在中央和省市区委领导及组织部门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将其列为联系重点,多次上门做工作,反复沟通思想,逐渐化解了台方人员的思想顾虑,最终顺利组建了党支部。这一台资企业组建党组织的“破冰”之举,带动了旺旺、华宝、溢泰

3 等一大批台资企业先后成立了党支部。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整合部门力量“推”。健全了由工商、税务、招商、经发、工会等部门组成的党建工作联席会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联席会成员单位还组成了服务小分队,经常主动到企业宣传党的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指导和帮助企业组建支部、开展活动。三是建立“机关支部进企业”制度,开展结对挂钩“促”。每个机关支部都与一家以上非公企业结对挂钩,在建立组织、开展活动、制度建设、硬件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目前已组织10个机关支部与50家企业结对挂钩,先后帮助12家企业健全了党工组织,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三、健全党工共建机制,搭建工作“新平台”

在推进非公企业党工组织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党的建设和工会工作同步规划、整体推进,形成了党工组织优势互补、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一是实现领导资源共享。开发区成立了总工会,由工委分管党务工作的领导兼任总工会主席,从领导体制上保证党的组织、工会组织两个组建率同步提高,两个作用一起发挥。二是推行信息资源共享。党工部门之间通过每月一次的工作例会和重大事项的及时沟通,全面掌握企业动态,使党的工作、工会工作更有针对性。今年初,工委通过工会事先掌握部分外资企业需要大量用工的信息,随即举办了人才交流会、劳务咨询会等活动,抓住有利契机向企业输

4 送了一批党员员工,为组建党组织创造了条件。三是强化组织资源共享。在已建支部未建工会的企业,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推动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在已建工会未建支部的企业,由工会组织推荐党员工会主席作为支部书记候选人、推荐优秀员工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为组建党组织夯实基础。三年来,开发区外资企业已有15名党员工会主席被选为党支部书记,300多名技术骨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16名优秀青年光荣加入了党组织,党工组织对非公企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日益增强。

四、健全作用发挥机制,创设活动“新载体”

我们始终围绕企业的健康发展开展党建工作,从非公企业实际出发,为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创设载体。

一是围绕生产经营搭建“舞台”。园区各级党组织先后在党员中开展了“奉献在岗位”劳动竞赛、争创“党员示范岗”创优评比,以及“方针政策学习好、思想业务素质好、目标任务落实好、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一体现”活动,使党员成为企业中觉悟最高、业绩最优的群体,特别是在企业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党组织、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十运会前夕,爱德公司接到紧急赶印《南京辞典》等9种、5.5万册十运会材料的任务,平常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15天内必须交货,工期紧、任务重。爱德党支部迅速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抢在十运会开幕前圆满完成了任务。

二是围绕企业文化设计载体。工委通过开展现代企业文化

5 研讨交流、评选文明企业等活动,通过开展“我为企业添光彩”征文、“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帮助提炼企业精神,凝聚企业员工,增强企业活力。大陆中电等一批非公企业还举办了“慈善义演”、“扶贫帮困献爱心”、“春蕾助学”等活动,激发了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是围绕服务企业提供平台。我们开展了“为企业分忧、为员工解难、为组织添彩”主题活动,组织党组织、党员努力为企业发展服务。按照规定,外资企业应当为职工交纳住房公积金,但开发区一家韩资企业没有交纳,部分职工认为企业经营状况很好,坚决要求外方交纳公积金,矛盾一度激化,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党支部一面解释政策,要求员工们冷静行事;一面代表职工连续三天与企业高层沟通、交换意见。最终,企业答应分三年逐步落实公积金政策,使这一矛盾得到解决。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真心服务员工、服务企业的行动,赢得了员工的信赖,赢得了外方的信任,也为党建工作赢得了地位。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这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坚持一手抓组建,一手抓作用发挥,以更加务实的精神和更加有效的举措,努力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企业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 篇3

关键词:企业;群众路线;民主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盈利为目的,取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坚持的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本质体现,也是企业真正发挥民主,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1]虽然我国的企业发展速度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企业内民主没有真正发挥,仍存在民主仍掌控在少数人手中的现象。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坚持群众路线十分必要,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企业发展难题。

一.群众路线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是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在我国,企业是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具有营利性的特点,企业的参与对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它卓越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成效,已经为我们党数十年的奋斗历程所证实。[2]同样,对企业而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企业办企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指企业要对员工负责,切实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从根本上说,企业最终发展目标与员工自身利益是统一的,企业走群众路线是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社会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开展群众路线的正确做法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作为企业,也要制定未来的规划,考虑以后的发展路线。群众路线是企业凝聚员工力量,使员工团结合作的关键,依据笔者工会工作多年的研究思考,认为企业坚持走群众路线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2.1充分发挥企业民主,建立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从根本上说,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与员工利益是统一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企业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采取民主决策,是员工的心声,也是企业发展必须坚持的工作方针。只有广泛听取员工意见,才能从员工口中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加强企业内员工凝聚力、向心力,让员工踏踏实实为企业发展出力。

2.2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加强员工道德品行教育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加强员工道德品行教育,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企业发展个人追求统一起来,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也是统一思想的要求。[3]只有定期定时的开展学习教育,才能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的进程,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以丰富的知识武装人,先进的文化鼓舞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自身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2.3切实解决企业与员工紧密相关的问题,体贴关心员工生活

“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帮员工之所需,解员工之所难”,是企业坚持群众路线的指导方针,同时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安定,为员工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安心工作。其实,员工需要的很简单,只是希望企业多一点关心和帮助,切实感觉到企业为自身着想。体贴关心员工生活,能稳定员工思想,踏踏实实工作,不会去想跳槽,进而推动企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推动企务公开,广泛听取民意,集思广益

坚持问政于员工、问需于员工、问计于员工,广泛听取民意,集中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围绕企业内部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民主评问责、明主听证和民主评议,还可开展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开通专线电话以及设立网上邮箱等,拓宽听取员工意见的渠道。员工也是企业发展的一份子,有权利了解企业政务,也有义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如果将企业发展与员工脱离,企业可能很快被淘汰。

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而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实践证明,群众路线是企业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路线。企业坚持走群众路线,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坚持群众路线,有助于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参与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法昌.企业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18:91-92.

[2]张在平.国有企业如何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J].新闻世界,2013,09:333-334.

[3]杨纪武.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大现实意义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04:1-2.

论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篇4

1 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广西南宁市11家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现状调查来分析,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党的组织建设认识存在误解。一些管理人员认为,企业的中心工作是搞经济,党的组织建设偏离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党的组织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个别高层管理人员甚至认为,改制企业是民营企业,不需要党的监督;党组织开展活动影响企业的经济工作,占用生产经营时间。

(2)党组织没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多数国有企业改制后,党组织的工作仅限于教育、管理党员等党内事务。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及管理人员的考核聘用等方面,党组织的作用明显削弱。通过调查发现,53%以上的职工认为,党组织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决策参与不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空洞化,没有很好地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37%以上职工认为,党组织不能有效地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开展工作,党群组织密切配合不够,存在条块分割现象。

(3)党务工作力量被削弱。据调查,南宁市1 1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后,党务工作部门大多与其他行政科室合并,党务工作人员不断被精简;一些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党务工作机构,党组织负责人多数由行政领导兼任,兼职人员对党务知识不熟悉。

2 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因此,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按照党章的要求,创新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创新党的组织建设活动方式,促进改制企业科学发展。

2.1 解放思想,加深认识是国有改制企业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指导行为。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存在问题,归根到底是认识问题。因此,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突破认识误区,纠正“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偏离企业中心工作”的错误看法。

(1)开展好党的组织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2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社会生产力中的矛盾统一体,双方相互作用,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偏离企业中心工作”的看法,其错误根源在于简单、机械地把发展经济与搞好党的组织建设对立起来,孤立、静止地看待经济工作与党的组织建设,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认识误区实际上是人为地把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分裂开来,是形而上的观点。党的组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开展好党的组织建设非但没有偏离企业的中心工作,反而对企业中心工作的开展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2)开展好党的组织建设就是发展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价值准则的培育。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组织加强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二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一是党的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同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二是党的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在工作对象、理论提法和工作方式上有所差别,即党的组织建设对象是党员,包括职工中的积极分子,企业文化建设则侧重于全体职工,但是它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在党员或职工中建立共同的愿景,把党员或职工组织到共同的理想下,把党员或职工凝聚起来,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三是企业文化归根到底是企业经营习惯和管理习惯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企业凝聚职工的一种手段;而党的组织建设是国有改制企业统一职工思想合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党的组织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国有改制企业的管理特色。

2.2 改变发挥作用的方式,处理好党企关系,推进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当前,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难以开展,且有不断被削弱的趋势,造成该现象的原因除了认识上存在偏差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国有改制企业党组织本身工作定位不准,发挥核心作用不到位,因此,必须找准定位,改变发挥作用的方式,处理好党企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1)促进企业发展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推进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党建工作措施,把能否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为检验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好与坏的工作标准。二要把攻克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点,发动党员带头克服困难,努力经营任务。三要围绕企业在改革和经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政治优势,增强凝聚力,激发职工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改变发挥作用的方式,处理好“参与决策”与“党管干部”的关键问题,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国有企业改制后,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能与公司董事会的职能出现了交叉或重叠的现象,因此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必须进行新的诠释,才能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

首先,党组织与董事会班子共建共融,引导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方向。“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职责之一,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于企业决策之中,引导企业决策符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要落实党章赋予的职责,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必须找准企业运行的内在规律。一是党组织与董事会班子共建共融,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党的组织依法进入董事会,在决策中体现党组织的意图。二是必须弄清哪些属于企业重大决策,明确参与的范围,党组织参与决策的重大问题应突出政治性。三是改变直接参与为渗透式间接参与。改变国有企业体制下党组织直接参与决策的形式,党组织参与决策的主要载体由党委会转向董事会。

其次,“党管干部”融入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引导企业选人用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各部门管理人员分别由董事会、总经理分层聘任。因此,在新的规定下,改制企业党组织要贯彻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党的组织出席董事会,对董事会拟聘任的总经理以及其他高管人员人选进行考察,施行“董事会提名→党组织考察、提出组织意见→提交董事会表决”的选聘程序。二是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党的组织出席行政办公会,对总经理拟聘任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考察,施行“总经理提名→党组织考察→职工群众评议→提交行政办公会表决”的选聘程序。这样既能体现出资人享有选人权、经营者享有用人权,又能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

2.3 创新工作方法,营造活跃的党的组织建设局面

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揭示事物客观规律,科学的方法有助于理解和运用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对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有了实事求是的认识之后,还必须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赋予党的组织建设新的形式,才有利于党的组织建设在改制企业中不断发展。

(1)注重党的组织建设质量和效果,实施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开展党的组织建设中,要注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借鉴行政管理中的流程管理、定量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方法和手段,优化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机制,使管理工作目标化,绩效考核定量化,提高工作效能,使党的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合力合拍。

(2)架构党群共建大格局,扩大改制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国有改制企业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抓好群团组织工作,是扩大党的组织建设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和基础。一要积极支持群团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要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通过实行党、工、团交叉兼职,通盘制订工作计划等措施,实现党、工、团组织优势互补,努力形成抓群团促党建,抓党建促群团的企业党建工作格局,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促进企业的科学发展。

(3)开展务实教育,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职工群众的精神家园。国有企业改制后,其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党组织在稳定员工思想、凝聚职工群众方面的作用没有变。一要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通过党员的言传身教,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理顺职工思想,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二要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使党组织成为职工的主心骨,使职工自觉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综上所述,在国有改制企业中,党的组织建设要贯彻落实党章赋予的职责,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找准组织定位,改变发挥作用的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处理好党企关系,才能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克服国有企业改制后党的组织建设面临的各种困难。

摘要:文章分析了新形势下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国有改制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姚爱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真空化”问题与对策[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2005(2).

企业党工共建工作报告 篇5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和工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的关系。我县按照《关于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贯彻落实,非公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次,按照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的要求,我们对我县非公党建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据统计,截止至20*年1月,全县共有各类型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474家,从业人员5993人。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和劳动关系深刻变化的新情况、新特点,我县立足县情,按照“为企业所需要,为职工所拥护,为业主所理解”的原则,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创新党建和工会建设体制,并以其为载体,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非公企业党工共建工作的领导,党、工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的良好格局,党工组织建设做到互促双赢,取得显著成效。到目前止,全县各类型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工会组织的50家,会员912人;建立党组织的22家,党员332人。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如何实现“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是一个新的课题,近几年来,我县从党建和工建的工作规律出发,积极创新结合点,探索党建和工建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切实按照“量上扩大、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的思路,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带工建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责任。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包括县总工会、团县委、机关工委、县委宣传部以及各非公企业主管单位组成的*县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联系会议,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安排组织非公企业党建、工建工作,定期专题了解党工组织建设推进的情况,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适应非公组织特点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并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不断提高党工组织的工作水平。做到将工会工作与党建工作同规划、同研究、同检查、同考核,实现整体推进。

2、注重调研,加强工作指导。20*年,县委组织部联合非公局对县内6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根据所掌握的新建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的情况,明确了工作重点,制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对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建立了领导分片包抓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制度,使其深入基层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

3、明确目标,加快组建步伐。县委组织部、总工会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制订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规划,采取“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统建式”的办法,在符合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目前,县内的非公经济企业有64家,建立工会的50家,设立党组织的22家,对暂时没有成立支部的非公经济组织组织部也选派出了熟悉党务的党建工作指导员。

4、注重实效,发挥组织作用。党建带工建的良好格局给非公企业党、工组织工作的全面发展并上新台阶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一是融入了党工组织的政治优势,提升了非公企业发展质量。非公企业党工组织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科学管理,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活动,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如白龙公司坚持发挥党工组织的积极作用,凡是关系企业发展和事关员工利益的问题,均向工会、党员公开,并积极征求意见,有力保证了企业发展,公司连年获“利税大户”称号。二是提高了企业职工的素质,发挥了职工的创造作用。非公企业党工组织坚持把新时代、新要求、新奉献的“三新”教育作为提高广大职工素质的立足点,充分发挥党工组织的作用,在企业职工中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城郊建筑安装公司,积极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对员工进行技术、安全培训,全年共举办专业技术培训5次,安全知识培训3次。三是融合职工利益和企业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非公企业党工组织主动将自身融入企业的经营发展,在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中维护和体现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凝聚了职工共谋企业发展的同心力。红石河化工有限公司党工组织,争得公司同意,拿出5000余元资助本单位困难职工子女,基本解决了他们的入学难问题,同时通过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公司投资200余万元逐步改善了员工的作业条件和生活设施。近两年来,全区非公企业及其工会组织共为困难职工捐助发放帮扶资金25万元。通过开展维权送温暖活动,让企业感到满意,职工感受温暖,赢得了企业经营者对党工组织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把职工群众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智慧凝聚成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效益与发展水平的整体合力,推动企业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近几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在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部分企业主对党建、工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调查发现,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人员分散,流动性大,加之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管理不规范、效益情况各异,企业主对待党建、工建工作的态度也差别很大,在少数企业中,党工组织活动经费困难,甚至个别党工组织仅有空架子,而无实质性的活动。

2、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建、工建工作亟待规范。全县2474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个体工商户就有2410个,但是由于个体工商户人员少,居住分散,流动性强,一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党工建设在个体工商户中不能规范化的开展。

3、非公企业普遍缺少高素质的党工工作人员。由于党工工作者对工作的不熟悉和自身素质的欠缺导致很多党工组织建立以后未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党工工作在个别单位仍然有脱节现象,有的企业,党组织和工会各管一片,工会会员中培养党员的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工会会员中党员的比例小。

四、对策措施

面对问题,我们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省、市党工共建工作的精神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创新工作,积极发挥党工组织的职能作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

1、抓点示范,以点带面。面对问题,我们制定了抓点示范、以点带面的三步走党建带工建工作规划:第一步是在已经建立党工组织的企业中进一步抓好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工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在全县培植一批“党建带工建”的示范点;第二步是重点抓好已建党组织未建工会组织或已建工会组织未建党组织企业的党工组织建设工作,要求凡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党工组织;第三步是由县委组织部和县总工会在全县的新建企业中全面开展党建、工建工作,将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建、工建工作纳入到城镇社区党工组织管理中去,进行规范管理。

2、加强培训,坚实队伍。非公企业党工工作的基础是党工干部,基层的党工干部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工工作开展的质量。我们将把非公企业党工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到全县干部培训计划中去,积极组织实施,通过对他们进行政策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业务能力培训,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工工作者的素质,推动党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企业党工团一体化模式建设 篇6

企业硬实力是企业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基础,而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又能够维持、增强和延续企业的硬实力,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国移动经过10年的发展历程,在财富500强排名表上,中国移动在全球22家上榜的电信企业中,市值排名第一,利润排名第五,收入排名第11。但是,在《财富》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中,中国移动在电信企业中仅位列第15。市值、利润、收入这三个指标都是硬指标,体现的是企业的“硬实力”;而最受尊敬企业的评价标准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服务质量等,体现的是企业的“软实力”,这说明中国移动的硬实力在国际上具有了一定竞争力,但是软实力还存在很大差距,提升“软实力”是提高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工作。所以我们要在继续抓好硬实力的同时,更要抓好软实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等方面都属于软实力的范畴,属于中国移动党群线条的具体工作职责,延伸开来包括党、工、团、社会工作,等等。整合党工团及社会工作,打造党工团及社会工作一体化模式,不但能够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形成合力,而且对于在内构建和谐企业、增强员工凝聚力、对外树立优秀企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实施党工团一体化背景

企业党工团工作和企业经营管理密不可分,经营业务高速发展,促进了党群思想意识形态的完善和提高,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企业党政工团纪检安保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创造了内部和谐的局面,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为企业的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形势、新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对传统的党工团工作及社会工作进行整合。那么,当今企业究竟面临哪些新的变化呢?

政治经济环境转变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从宏观政治形势看,党中央首次将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提出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十七大报告中特别谈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国家的软实力。

企业经营策略需求

在未来的几年当中,集团化经营将成为移动企业市场经营的重要阵地,如:政府信息化、农村信息化、集团信息化、区域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将成为主流。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将党工团工作转变为社会工作,形成新型营销主要的推动合力,构建以党工团工作关系为重要公关手段的多层次营销网络,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在网络建设的过程当中,从过去的技术唱主角发展到今天技术、政府关系、社会公关“三国并立”的新局面。比如:在网络建设中的基站建设,越来越注重“美化城市”,像装修一样美观,采用新技术、新思路,改被动整改为主动配合,美化城市通信设施。再如:网络建设中的传输工程建设、传输管道施工等,这些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强大的社会公关力量给予支撑,而党工团及社会工作的整合无疑就是编织这张社会公关网的重要元素。

企业社会责任推动

中国移动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初步实践中,感悟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深刻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使企业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思考企业的整体发展,敦促企业放弃过分关注眼前利益,转而将视野扩大到未来持续的竞争力上,这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形象;有利于赢得客户,赢得社会公信,获得优质经济社会资源。要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了解当地政府发展思路和举措,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推进政府和行业的信息化,需要对政府及相关部委办局的关系进行“深度运营”。以党工团工作为有效的切入点可以淡化企业味道,减少发展阻力,为提升企业“软”实力打下“硬”基础。

党工团一体化建设探索

所谓党工团及社会工作一体化包含几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管理一体化;二是活动开展一体化;三是区域发展一体化;四是精神文明创建一体化。

管理一体化

在管理体制上,党工团工作构建以党建为核心、以党工团为平台和载体、以青年组织为重点、以关心员工成长、成才为基础的相对独立但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组织体系。管理一体化有利于整合资源,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合力。

管理一体化亮点模式:成立社会工作办公室。

社会工作办公室是设立在党群工会部的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它既独立运作,又与党群工会部的日常工作相互关联。“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对内实施党群工会部的职能,对外称社会工作办公室,与当地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沟通交流并合作开展相关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办公室的成立,为企业对外社会工作的开展搭建了操作平台和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整合内外部资源。社会工作办公室整合党工团工作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将企业内部党组织、工会、团委以及团委下属机构的力量进行组合,以“党工团”共同名义和整体形象策划企业文化、员工道德意识教育等项目,揉合党组织、工会、团委、青年志愿者等队伍的力量,形成合力。第二,整合地方组织部、总工会、团委、民政局、教育局、义工联等政府机构或者社会各界力量,借助政府的力量,把企业与政府嫁接到一个共存共荣的“生态圈”当中。

建立社会工作效果评估体系。从寻找社会工作的切入点确定主题和具体方案,再到工作过程的控制以及结果反馈,整个过程都有严格的流程和模板进行规范。完整的体系使社会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彻底改变了以往企业开展社会工作的随机性和零散状态。

活动一体化

围绕“和谐社会”这一主旋律,企业党工团工作一体化的主要目标对内弘扬优秀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对外树立优秀企业形象,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和谐主体是员工。员工和谐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这是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工作、员工与员工相互和谐的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思想和谐层面,在价值导向上(即企业文化建设中),在员工的宣教活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注入和谐基因。集团公司提出“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现在已经得到广大员工认同,深入人心,正在逐步由思想认识转化为员工的具体行动。二是制度和谐层面,要从党、共、团的各项制度中注入和谐共存的发展基因。三是员工和谐层面,要努力达到三个实现,即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实现员工和谐工作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步;实现提升员工精神境界,达到“激情工作、快乐生活”的崇高境界。

中国移动公司近几年除了将传统文体活动进行整合开展以外,还一直在探讨整合内外部资源拓展和谐事业。

成立企业志愿服务队伍。为了进一步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淡化企业在社会公众中固有的商业味道,通过志愿服务,向社会各行业宣贯中国移动的优秀企业文化和服务文化,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认同,促进了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和共同成长。

通过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送法下乡活动、教师健康基金义卖筹款、全球通助学协会辅导员、心灵帮扶工程、“六一”送书包助学等,对内协助公司业务部门开展业务促销活动、参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使公司员工深刻认识到,每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都应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移动“责任型、贡献型”的企业形象,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成立全球通助学协会。为了帮助考上大学但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能继续进入大学深造,本着“博爱济困、助学育才”的宗旨,中国移动倡议并大力整合教育局、总工会、团委等社会资源,成立全球通助学协会。全球通协会成立至今已经资助了千余名学生上大学。“不仅助学,更重育人”,让受助学生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实现家庭脱贫,并且将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中国移动全球通助学协会的助学育人、助力构建和谐的义举无疑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个大概念、大范畴,包括的内容很多。创建工作主要是指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等工作。

中国移动以企业文化制度、人才、品牌、知识和示范“五大工程”为主线,以“满意100”服务文化推广活动和“活力100”卓越班组管理工程两大活动作为两大抓手,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服务,在公司内部开展“满意100”、“发现100”服务文化推广活动,进一步提高班组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企业文化的基础性建设。

创建工作的核心性问题是企业文明形象的塑造,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促进企业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在员工中、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企业文明形象。抓创建工作,就是围绕塑造企业文明形象,不断改善服务作风、服务环境,规范服务行为、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领域、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水平。

目前,公司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涵盖了党工团各方面:

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共产党员的排头兵精神是思想境界、过硬本领、模范行为的统一,在各条战线都能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以党建带工建,以党建带团建,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造工作成绩,发挥共产党员排头兵作用。

评选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和弘扬公司的优秀楷模,立公司正气,树党员榜样,目前公司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已蔚然成风,卓有成效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公司积极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推动公司共产党员积极投入“十百千万”驻村工作,恪守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党员的先锋典范。

以“青年文明号”为品牌的共青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建“青年文明号”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企业以倡导开展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以行业服务规范为标准,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岗位建设为重点,以先进典型为导向的群众性劳动竞赛。

在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移动实行统一的“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制度;举办 “十佳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形成“号”“手”联动。青年文明号创建的亮点之一就是公司一线集体和内勤部门结合本部门工作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青年文明号”集体积极开展和落实“满意100”服务活动的各项要求,促进创建工作与公司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

区域发展一体化

随着公司业务种类的不断创新发展、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的经济发展、政府的帮助扶持、市民的认可支持都对移动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市民的人心所向都为移动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移动公司为了发展业务、增强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设置了区域分公司;区域分公司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常化轨道,目前急需一条科学的途径,有效地切入当地政府或社会事务。而利用党工团工作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为了帮助区域分公司更好、更快切入当地社会事务,党群工会部、社会工作办公室为区域分公司设定“党工团区域发展”路线,制定了以“企业文化当先锋、党政工团同发展”的方针,并以此为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区域化活动。

企业文化区域传播活动。在区域当中开展企业文化传播活动也是党工团及社会工作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以社会办公室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区域性的企业文化对外输出,秉承“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交流、讲课、培训、授课”的多层次文化输出策略,邀请当地的政府机关、重要集团客户进行企业文化交流和服务文化磁化等活动,实现了文化力向生产力的转变。

除此之外,他们还大力开展“体育公关、另类营销”,将公司的健康积分计划,赋予体育活动新的内涵。体育公关主力军——“移动全明星篮球队”,经常代表公司区域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潜在集团客户、合作伙伴进行友谊赛。这种公关新载体已经成为党工团及社会工作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党工团及社会工作属于党群工作范畴,按照集团公司的定位,党工团、企业文化及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就是“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保障发展”。融入中心——就是将党工团及社会工作都要融入到中心工作中去,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实现党群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机结合、和谐发展。服务大局——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局,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优势——就是将党群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实际优势,并发挥优势的作用。保障发展——就是党群各项工作要对中国移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障。

通过对党工团及社会工作一体化模式建设的探索,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市场经营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工作开花结果、企业软硬实力大幅提升。

(作者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直属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关于企业党的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7

对于成立时间很短的单位, 各种关系还处于理顺之中, 领导与职工群众的关系, 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都处于磨合期。这种情况下, 各级党组织要特别重视这两个问题:一是职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问题。公司旗下的各分公司都是成建制剥离到辅业, 职工群众观望的心态很浓, 主辅分离后, 职工个人究竟需要承担多大的改制成本, 公司今后的发展将会怎样? 职工的心态还不稳定;二是收入问题, 收入是降低还是提高。这些问题, 涉及每一名职工的切身利益, 是最敏感也是最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问题, 同时也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大问题。各级党组织要紧紧抓住这两个问题不放, 并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 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 让职工群众清醒地认识到, 主辅分离, 辅业改制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短期内总要有人承担改革成本, 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这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辅业本身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这应是一种双赢格局。与此同时, 各级党组织要更加关心爱护职工群众。辅业系统的职工大都从事服务性工作, 他们的工作虽然不及主业职工劳动强度高、创造的产值大, 但同样辛苦, 同样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各级党组织要想方设法让大家明白, 辅业与主业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主业离不开辅业, 辅业更离不开主业, 主辅分离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因此, 要尽快制定公司发展的前景规划, 让职工感受到公司的发展前景, 把自身利益与公司的发展进一步紧密结合, 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结合职工岗位实际,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 提高服务水 平和服务质量。

要把“诚信、服务、满意”这一理念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认真客观地分析职工队伍的现状, 结合职工队伍的实际, 发挥教育职能,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各分公司大多数工种和岗位的技术含量都不是很高, 都属于服务性工作, 但服务质量、诚信度和满意度却有高低之分, 各级党组织要在“诚信”和“满意”这两方面做足文章。“诚信”是面向社会、进入市场的“准入证”, 也是广大职工安身立命的基本素质和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要对职工进行诚信观教育。同时, 要广泛、持久地开展文明服务窗口竞赛活动, 提高职工的服务技能。

三、积极主动探索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

公司的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 是企业和谐不可或缺的, 其工作和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各级党组织要根据新情况、新形势研究探索党建工作。要自觉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 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因此, 必须全面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 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 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措施, 特别是要冲破传统的思想束缚, 破除教条主义、形式主义, 建立贴近实际、贴近企业生产经营、贴近员工群众的新机制, 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这样, 基层党建才能够与时俱进, 充满活力。

四、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 不断提高党员素质。

从目前企业党员队伍状况分析看, 主流是好的, 但有些倾向和问题值得注意和警惕。一是党员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保持党员先进性不相符、不相适应的问题;二是基层服务网点党员分布不均, 有的服务窗口甚至没有一名党员;三是积极分子队伍逐年下滑, 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党员素质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有效解决问题, 是关系到党的建设、企业发展的大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 必须把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 健全让党员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让党员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一方面坚持让每一名党员过正常的组织生活, 通过正常的组织生活, 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增强党员意识, 提高党性修养, 把党的先进性要求变为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 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为广大党员搭建展现党员风采的平台, 通过党员的挂牌服务、党员先锋岗的创建、党员服务窗口等活动, 让广大党员置身于党的活动中, 从中受到教育和党性锻炼。使基层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 一面敬业爱岗热情服务的旗帜, 一面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文明守信的旗帜, 一面技术精湛的旗帜, 一面不怕困难, 甘于奉献的旗帜。

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的作用。

非公企业党 篇8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

近日, 中央办印发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坚持党的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 必须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的需要, 也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 党的领导面临的新形势的现实需要。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需要。国有企业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它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也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 决定了在国有企业中必须建立党组织,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是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的需要。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是国有企业, 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来源于国有企业中的广大职工, 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来自于国有企业党组织, 因此, 只有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党才能巩固自己执政的阶级基础, 强化执政根基。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背景下, 党的领导面临新形势的现实需要。当前国有企业党的领导面临严峻复杂形势:一方面, 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 经过深化改革, 其质量效率、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和增强, 成为党和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大自然灾害、重大经济风险的主要依靠力量。另一方面, 伴随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推进, 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发展战略等发生变化, 国有企业党的领导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一是一段时间以来, “去公有制”“去国有化”“去国有企业”等私有制思想泛滥, 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人们的思想, 影响到了人们搞好国有企业、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定信心。二是有些企业一味追求和强调现代企业制度, 尤其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完善, 不重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作用, 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管干部原则得不到很好落实。三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出现了国有资本控股、参股比重较大和出资等不同类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这些国有资本比例不同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引导, 需要对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地位和管理方式等重新思考和探索。四是党委主体责任不到位, 纪委监督责任难以有效行使, 监督乏力, 一些企业不仅存在严重的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 甚至其重大项目的投资立项都与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经济发展目标大相径庭。五是少数企业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中央有关方面对国有企业腐败案件的查处, 对中央整治“四风”的精神领会有误, 工作干劲减退, 创业积极性降低, 甚至出现了怕出事而不干事的不良情绪。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国有企业党的领导被削弱, 党的建设被虚化, 党的作用被淡漠。为此, 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新时期, 必须强化党的意识,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适应国企深化改革新形势,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企的政治领导

首先,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必须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有法可依地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党组织是置身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外的, 党的领导地位在国有企业中被制度性地削弱。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 首先要理顺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九条规定, 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和公司的关系是:“在公司中,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 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由此看来, 国有企业党的基础组织的法定地位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领导企业的政治工作。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就需要修改《公司法》, 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将党组织的职责分工、工作任务融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理清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法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 使党的领导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制度化、具体化。

其次,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必须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 保障党组织的参与决策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基层组织在企业中进行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 也是其重要职责, 为此, 国有企业党组织就要积极参与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经营管理战略、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党组织应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下, 结合公司章程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明确董事会、经理层和党委会、职代会之间的权责划分及各自审议决策的具体事项, 以明晰各自的决策权限。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由董事会和经理层决策的事项中须经党委会参与决策和职代会审议通过的具体事项, 以保障党组织参与决策。

再次, 坚持和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必须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党管干部体制机制, 保障党组织的选人用人主导权。坚持党管人才、党管干部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组织保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要把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和公司依法选择和行使用人权相结合, 通过公司章程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明晰董事会、总经理和党委会在选人用人方面的职责权限。党组织根据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干部“四化”方针, 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录用标准, 并通过党委会推荐或党委会与董事会协商沟通, 经党委审查后交董事会任命的程序选聘干部, 同时对因产权关系进入企业和通过人才市场选进企业的管理干部, 要进行例行的审查和监督,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选人用人体制机制。

非公企业党 篇9

油田企业野外的作业性质早就了员工终年要与荒山为伴, 以井站为家。需要克服工作的单调和乏味, 要忍受工作环境带来的寂寞和孤独。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用企业文化丰富员工情操, 充实员工生活, 把分散的员工个体凝聚为坚强的团队。

加之在新形势下, 激烈竞争的发展环境, 要实现油田持续稳定有效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因素就是需要的就是富有生命力和成长性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在信息时代, 只有不断创建、丰富特色的企业文化, 才能为油田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二、企业文化对油田企业发展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组成。它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方式。

1. 企业文化的显性作用

广告极大宣传了企业, 企业的文化也在简单而生动的细节中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标新的广告词让企业文化在无形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企业文化的这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外界文化的影响, 好的企业文化也是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认可度的核心。

2. 企业文化的隐性作用

首先, 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 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在一起, 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其次, 企业文化还具有激励作用,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 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

三、企业文化与党的基层建设千丝万缕

党的基层建设是党建的关键和基础, “我为祖国献石油”平凡而豪壮, 这是每一个石油人的神圣责任, 也是每一个石油工人的骄傲, 在油田党建中, 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长庆人始终坚持“发展长庆、回报员工、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价值观, 这是一种企业文化的折射, 也是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深受员工支持的重要精神力量, 从而打造出一支“忠、勇、诚、和”的员工队伍。

当然, 系统性基层党建工程涵盖企业文化, 长庆油田第一采油厂近两年在党建方面所做的“文化建家”工程, 是企业文化在基层党建中的具体运用, 推动了党建工作的持续发展、深入发展和创新发展;而“五型”班组是党建工作在基层中融合和灵活运用长庆诸多文化理念的发展, 突出党建工作中基层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有在具体内容上涵盖了企业文化的精髓。

四、企业文化推进党的基层建设

1. 企业文化铸造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 促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凝心聚力, 统一思想, 都是要强化大局意识, 共同致力于企业发展。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在党的基层建设中, 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必须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水平。首先, 要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思想教育, 使之牢固树立在广大党员、员工中的威信;其次, 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修养, 要通过理论学习、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方法, 为之注入新活力;第三, 要提高各项业务工作水平, 努力成为能手, 使之在生产组织、安全管理、队伍稳定等各个工作领域都发挥带头作用。

2. 企业文化导引和宣传企业, 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 不同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 有的领导干部的信仰出现了危机, 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丧失了干事创业的斗志, 开始热衷于追逐权力、金钱和美色, 甚至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所以, 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建设, 坚定理想信念。要带头学习, 学深、学透, 触及灵魂, 从思想源头上克服信念动摇和信仰危机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作为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自觉做“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忠实实践者。

五、深化和活化企业文化探索, 为推动党的基层建设提供不竭内动力

1. 培养高素质人才, 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员工提高员工素质, 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员工队伍, 持续推进的党的基层建设, 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感召力, 特别是在油田企业党建中, 党支部的堡垒作用, 党员的旗帜作用尤为重要, 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神圣使命, 都需要企业文化来体现, 所以党员更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时时想到先进, 处处体现先进。

2. 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的政策, 促进竞争的激励机制促进党的基层建设

在新形势下, 企业的竞争机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后无疑就是给企业注入了稳定剂, 稳定了员工的情绪, 就稳定了企业的根基。当企业使员工凝聚在一起了, 企业就会在稳定发展, 兴旺发达, 效益倍增的。员工在企业文化良好的环境下工作生活, 在本职岗位上各尽其能, 积极进取, 这样就能形成一个风气正、人心齐、奋发向上、生动活泼的局面, 有了这样高素质员工队伍的企业, 就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新经济形势, 使企业发展壮大起来。

采油一厂已连续多年投资, 开展了以“我爱我的井站”为主题的文化建家活动。坚持“贴近员工、融入管理、丰富内涵”的思路, 着力营造安全、民主、和谐、清廉的文化氛围。对井站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为主, 构建温馨家园, 突出了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工作持续的推进, 营造了文明向上、健康和谐、富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环境, 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文明程度和井站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党的基层建设的有机融合, 切实体现了企业文化为油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攻坚合力。

3. 把企业文化的阵地作为党性教育的平台, 为油田发展提供内动力

为了推动中心工作, 每年我们都围绕原油上产, 适时组织开展诸如“好汉坡上展英姿, 上产路上争先锋”、“重温安塞油田发展史”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 用好汉坡精神激励员工队伍, 既增强了员工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 又激励员工队伍奋发向上的斗志, 为紧张的上产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和动力, 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每年在“七一”前夕, 我们改变以往在室内宣誓的形式, 由厂党委组织新入党员工在好汉坡、小军井、安塞油田展览馆等文化阵地, 向着党旗庄严宣誓, 引导员工立志进取。同时, 利用这些阵地, 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使广大员工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 为油田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动力。

4. 丰富基层党建活动的形式, 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员工提供了健康向上、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食粮, 能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高尚的人文环境。企业内各种文娱活动的开展, 活跃着员工的业余生活, 加强了员工之间的团结友谊、沟通合作和团队意识;

近年来, 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 结合油田形势的需要, 油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活动, 给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多方面才华的机会, 受到了党员、群众的认可和喜爱, 也为单位营造了和谐、活跃、向上的气氛, 同时也充分发挥基层工会和团支部的带动作用, 调动广大基层支部参与到活动中来, 有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结束语

在石油行业发展的进程中, 企业文化建设对促进企业的主业发展,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具有重大作用。而企业文化在油田企业的发展中, 对党的基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能有效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将企业文化转化为推动党的基层建设工作的现实解决办法, 不断推动党的基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促进党的工作有效的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之中, 为安塞油田现代化“绿色、数字、示范”油田建设,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 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动力,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必要和必须;同时, 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党建工作中,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特别在油田中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强化、创新, 必然会推进油田企业党的基层建设, 而深化企业文化内容, 活化企业文化形式是强化企业文化作用推进党的基层建设的必然选择, 也是我们推进企业党的基层建设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企业文化,推进,基层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广庆.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 2010, (35) :114-116.

[2]刘钢, 倪德玲, 陈骝.蒙牛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M].海天出版社2007.

[3]张振宗.企业文化管理[M].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

非公企业党 篇10

1.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是扩大党和工会组织覆盖面的有效途径。

党和工会组织覆盖面的大小及工作的成效, 直接影响我们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职工队伍的数量日益庞大, 越来越成为党和工会组织工作的重要领域。如何团结非公企业中的广大职工群众,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贯彻党的方针路线, 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企业中, 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维护自己利益的重要组织, 同时, 工会又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与党的工作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 是党联系工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可以把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具体地落实到企业、职工之中。因此, 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 不但能够扩大党和工会组织覆盖面, 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而且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企业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使企业的各项决策能够得到行之有效的执行, 推动企业发展。

2.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 是维护员工和业主双方权益的重要举措。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利益。在非公有制企业加强工会建设, 建立联合工会, 有利于促进各种合理制度制订与实施, 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能够比较独立进行, 而避免过于受制于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企业主个人因素的影响。党组织和工会负责人可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建立企业与广大职工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 从而促进职工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党工组织还可以协调落实相关政策, 帮助企业清理债务,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这样既能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又能保障业主的合法权利。

3.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不断深化,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不断加速, 职工队伍的数量日益增加, 企业的稳定发展方面不断暴露问题, 员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生产安全等影响稳定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矛盾和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工作热情, 影响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发展, 而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行党工共建能够有利于协助非公有制企业协调劳动关系, 化解各种矛盾, 容易得到企业主与员工双方的认可, 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同时, 由于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盛行, 一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扭曲, 在企业内开展党工共建活动, 可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通过工会宣扬劳动模范作用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 在广大职工中形成敬业奉献的良好风气,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而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二、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的现状

据中央统战部等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中国私营企业中, 中共党员的比例占33.9%。许多人在开办私营企业前就已是党员。”[1]但是在当前情况下,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迅猛, 而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工会工作却并没有同步进行, 呈现出这样的状况:

1. 非公企业对党工共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非公企业主对当地工作和工会工作认识不清, 思想观念不到位, 认为只要坚持保证企业的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可, 而党务和工会工作是软任务, 没有实质效力, 忽视了党建工会的政治性、群众性。同时一部分非公企业主对企业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 认为企业资产是私人占有的, 担心建立党组织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削弱企业主的权利等, 因而对党建工作态度冷漠。另外, 认为党建和工会工作对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 缺乏吸引力, 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的能力还十分有限, 因而对企业党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致使不少企业工会干部数量严重不足、干部素质不高、年龄老化等现象普遍存在。

2. 党建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开始发生改变, 一些党务工作者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非公有制企业主要以经济赢利为主, 党的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不大, 对自身的工作方向、职责和任务不明确;并且在非公企业中, 职工人员流动速度比较快, 因此, 认为对于非公企业职工不方便进行政治管理, 从而疏于对党员进行管理教育, 对党员教育的活动安排、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均没有适应新形势对党建工作的要求。再者, 企业中的党员存在“雇佣”观念, 有的党员缺乏政治责任感, 觉得自己是受企业主雇佣的, 只顾干活赚钱, 将自己混同于普通员工[2], 导致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物化、组织观念弱化,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滋长, 由此产生了部分流动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成为“隐形党员”, 因而影响了自身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3. 企业改革发展迫切需要与党建工作实际效果不理想。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非公有制企业普遍面临由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劳资关系处理日益复杂等问题, 迫切需要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但是, 在非公有制企业中, 由于党组织不直接拥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管理权、指挥权, 直接调控支配的资源非常有限, 活动经费来源、阵地设施建设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主, 企业党组织经济地位不明显, 政治优势不突出, 党组织作用发挥得不好, 导致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不强, 尤其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监督企业依法经营方面比较乏力, 甚至成为企业的招牌或摆设[3]。

三、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的途径探索

1. 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党的原则, 充分发挥党和工会的作用, 在非公企业中形成党工共建的共识。

首先, 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其次,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 要搞好党员的教育, 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牢固树立政治和责任意识, 通过党组织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有针对性地做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团结、联系、带动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优秀人士, 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这一领域中。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要全面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积极推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制度的建立, 引导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民主决策、管理、监督, 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 始终坚持“权为职工所用, 情为职工所系, 利为职工所谋”, 激发员工参与工会组织的热情, 使之感受到企业进行党工共建的重要性, 使党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

2. 立足实际, 积极探索党工共建的新模式新方法。

党工共建, 根本在“建”, 关键在“共”。“建”就是构筑有效的活动机制, 把自身建设好。“共”就是党组织与工会组织共同发展。具体落实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共建, 就是党组织充分发挥好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维稳器”和“调谐器”的作用, 互为补充, 共同把职工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二是组织共建, 就是党组织在重视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 高度重视工会的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 加快工会的组建和巩固工作, 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 切实提高工会入会率。三是活动共建[4]。党组织要善于将党建与工会工作相互融合, 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一系列活动, 加强党员与职工的互动,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促进企业发展。许昌恒源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组织共建, 从优秀党员中选拔推荐工会干部, 从优秀工会干部中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通过阵地共建:保障工会活动经费, 把“党员活动室”、“公司党校”与“工会之家”和“员工活动中心”建在一起, 向党员和工会会员一同开放;通过工作共建, 把党组织的关爱贯穿到、体现到基层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 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工共建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进行模式。当然,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不同企业、不同地域其党的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情况也不相同, 因此, 非公企业的党工共建具体细节要结合企业实际进行。

3. 建立健全体制和机制, 促进和谐共赢的党工共建组织。

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需要健全的制度来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健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各项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 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共建工作走规范化之路的必然要求。首先, 针对当前社会非公企业组织、管理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要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如党委 (总支、支部) 集体领导制度和分工负责制度、党支部工作职责考核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通过严格执纪, 充分发挥制度在党建工作中的教育作用、警示作用、激励作用, 使企业党建工作获得可靠的制度保障。其次, 非公企业的党工共建工作要始终坚持职工、企业、社会共同发展、和谐共赢的指导思想。对非公企业中的各种劳动关系, 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进行协调, 通过构筑工会与企业经营者的协商平台, 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另外, 要以“和谐共赢”的理念, 建立党、工建设的整体联动、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党、工组织的各自优势, 把培育“四有”职工队伍融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 通过党员影响, 带动职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 促进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促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通过许昌市非公企业的实践证明, “党建带工建, 工建促党建”的党工共建模式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和工会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正确把握党建和工建的关系, 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工建工作水平, 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同时能够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辽沈晚报, 2005-02-13 (2) .

[2]刘雅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刍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 (3) .

[3]“党工共建”推进小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011-12-02.

非公企业党 篇11

强文化——疗伤的良药

企业文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作为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和规则之中。尽管文化和规则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地支配着员工的思维和言行。在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同样受到文化和规则的左右,只不过这些文化和规则要么源自于管理者,要么源自于员工自身。也就是说,当企业的文化和制度影响力一旦下降,员工群体必然会产生新的“隐文化”“潜规则”,进而将管理者所倡导的理念、推行的制度边缘化。因此,企业的文化价值取向绝非一成不变。相反,作为参与市场竞争、获取产品效益的“法人”组织,企业的主流文化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方方面面的考验和冲击,甚至由量变引发质变!“三鹿”并非从创业之初就热衷于销售毒奶粉;“富士康”的员工也曾拥有过“团结友爱”的美好时光。从企业文化层面分析,“文化变质”正是导致中国企业普遍短寿的主要根源。

在企业日常工作中,“上传下不达”“中梗阻”“令不行、禁不止”……这些长期存在的不良现象,恰恰属于矛盾积聚引发的“文化变质”!是企业决策者、管理者的思路、政策、观念没有给员工“传递”积极信号的必然结果!各级管理者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在与员工打交道的过程中是不是还在热衷于自说自话?是不是还在对员工的困难和问题推诿扯皮?是不是还在满嘴“总体上”“基本上”“原则上”地打官腔?如果是,这究竟给员工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是积极的信号吗!

强企业,首先应该强文化。文化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幅标语、一个概念,而是一个企业“法人”的灵魂和性格!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企业向员工、向市场、向顾客传递出的强烈信号,足以让人从心底里感叹一句:“这家企业,好样的!”这样的文化,才是企业疗伤的良药。因此,管理者在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作出每一项决定之前,请务必思考和回答这样两个问题:“这件事、这句话、这项政策、这个决定,究竟会给员工、给用户传递怎样的信号?这个信号与企业所倡导的文化和理念相符吗?”只要企业每个管理者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企业的形象、员工的精神风貌必将焕然一新。

严管理——懈怠的终结

“管理”是什么?简而言之,管理就是制定和落实游戏规则,以此来告诉参与游戏的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好、做不好会怎样!作为管理者的工作不外如是。作为组织规则的制定者,管理者对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连规则制定者都不清楚自己的职责,又何以要求员工“做一个明白人”;如果连规则制定者都无视规则、破坏规则权威,又何以要求员工遵章守纪。管理者手中有权、有钱、有政策。这些东西用好了,可以成为维护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宝;一旦用不好,则会成为破坏企业制度执行环境的“大杀器”。要想当好一名管理者,就必须树立起牢固的规则意识;要时常提醒和告诫自己:工作的懈怠,皆源于考核上的折扣、嘉奖中的人情、决策中的短视。

严管理,首先从严格管理管理者做起。若管理者甘于平庸,员工必然松懒懈怠;管理者锐意进取,员工必定奋力拼搏。

管好企业的关键在管好人,而人的工作最难做!俗话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套用一句现代管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人人生而不同!”尽管如此,每个人在价值取向上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趋利避害”。许多企业都具有非常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内部管理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对工作业绩和成果漠不关心,却热衷于泡病假、谋福利?是什么致使系统和部门之间相互推责、疏于沟通?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这么干!如果我不这么干,我就吃大亏了!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乱象正是源自于员工的这种“理性选择”,其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而后果就是企业丧失了具有正面引导意义的文化氛围和规则制度环境。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文化失语之外,管理失控应该是导致员工松弛懈怠的直接原因。

重创新——恒久的动力

当前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无论是员工的个人主义,还是部门和系统的本位主义,均是“大企业病”的典型症状。所谓的大企业病,是指企业丧失了进取和发展动力。管理者精神衰退,员工懒散懈怠,企业在管理、文化、观念等各方面因循守旧。“大企业病”的危害显而易见:市场竞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形势在变化、同行在追赶!不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当前,攀钢集团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异常艰难而复杂,“一次创业”阶段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网络化的冲击下正一步步丧失原有的感召力,再加上体制改革滞后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使得企业的发展信心、创新激情正在不断地被削弱。毫不客气地讲,攀钢已患上了“大企业病”,而且还不是一天两天。这固然与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过多、改革成本过高有一定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安于现状、创新不足。“出生于”计划经济特殊时代的企业不止攀钢一家,为什么其他企业能够很快地适应和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攀钢就不能?企业前进的动力来自于“敢于创新”的企业个性!换句话说,只有真正具备独创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企业“法人”,才拥有创新的激情与活力,才拥有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勇气。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他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你要大胆质疑;遇到困难,他人都心灰意冷的时候,你要有不服输的倔强;他人都在“差不多”的时候,你却要“做到最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无数的具有怀疑精神与创新激情的员工,构成了企业发展的恒久动力。

“如果我们的心不受束缚,那么不论是阴雨还是晴天,我们都能自由自在地找到出路。如果我们画地为牢,那么天晴时也许还过得去,一旦遇到风雨就不知所措了,这样的话,事业决不会获得成功!”这是被誉为“企业管理之父”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市场形势越严峻、竞争越激烈,就越能够检验一个企业的文化活力、管理水平和创新潜能。严峻的形势已经令企业内部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暴露无遗。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放开心灵、放远眼光,不再拘泥于企业短期利益的一得一失,从更加长远的视角出发,创新和改进企业的理念、思路;以更加恢宏的举措自上而下传递企业的发展自信心。唯此,企业才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赢得企业前进恒久的动力,迎来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作者系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朱矿党委书记)

非公企业党 篇12

一、通过教育活动, 进一步强化员工凝聚力, 促进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 以优良的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在企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主要原则之一, 就是要更加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 坚持开门搞活动, 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要让职工群众参与, 受职工群众监督, 请职工群众评判, 让职工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也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把员工当服务对象, 做人民的勤务员,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 一切工作都要从员工的需要出发。凡是员工参与的工作, 都要注意他们工作的自觉和自愿, 将员工满意视为工作标准, 将员工愿望作为决策导向。要真心实意为员工办事, 给员工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 在企业中扎扎实实成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势必会从根本上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进一步激发出他们干事创业的觉悟和愿望, 汇聚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就会形成让职工群众信得过、让职工群众满意、上下形成良性互动、企业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良好局面, 也就能够为公司实现转型发展提供更强、更持久的动力, 使管理瓶颈制约等难题得到有效突破。

二、通过教育活动, 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按照中央要求, 教育实践活动要以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深化实践体验教育、开展党纪法规教育、进行正反典型教育。要求要广泛听取意见, 查摆突出现象问题, 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通过谈心交流、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民主生活会及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方式, 重点解决发展指导思想偏差问题、领导人员“四风”突出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够问题、企业领导班子自身建设问题等。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以优良作风为纽带把职工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聚集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形成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通过系列活动, 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要受到深刻教育、行为上得到切实改变、业务素质和能力得到大力提高,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风问题实质上就是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态度和行为问题, 作风转变了, 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 工作起来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儿, 就会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养成一种自觉和习惯, 就会营造出更好的环境, 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局面。

结合教育活动, 在实践中坚持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 如在干部中开展的“加强干部的两个建设”, 即责任建设和执行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廉政文化模式;搞好基层支部书记直选, 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从而全面加强党的队伍建设, 进一步带动干部作风的转变, 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三、通过教育活动, 提高决策能力, 加强和巩固群众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新形势下, 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表明,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有些问题还很严峻, 它威胁着党的执政地位, 侵蚀着党的执政机体。上述问题的存在, 主要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行为上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偏离了为民务实清廉这一基本要求, 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没有得到发扬光大, 致使脱离群众的风险在不断滋生蔓延。企业领导干部也同样存在决策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背离大多数职工的根本利益的现象, 造成投资成本过高,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干部高高在上, 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为解决新形势下面临和存在的系列问题开出了一剂良方良药, 对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和巩固群众基础,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决策能力都将有极大帮助。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突出整治解决职工群众反响强烈和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深入职工、深入基层,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科学发展出发进行决策, 以此来进一步密切我们企业的党群干群关系, 为企业发展决策打造更好的群众保障基础, 提高决策的群众基础和科学水平, 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非公企业党】推荐阅读:

上一篇:证券市场下一篇:技校班主任管理的智慧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