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蛮

2024-05-28

南蛮(精选2篇)

南蛮 篇1

《三国演义》被誉为中国式的“史诗”, 它在描述汉族英雄斗智斗勇的同时, 也呈现了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诸葛亮于公元225年率众南征, 欲使南中之民尽归“王化”, 小说虽借南征之事展现了南蛮独特的地域风貌, 但作者毕竟是从主流汉文化的视角出发来审视南中, 因此书中对南中形象的建构可以用一个“异”字来概括。

一、“异域”之“异”

蛮王孟获起兵十万犯益州之境, 孔明亲领大军南征。小说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称诸葛亮之军为“天兵”, 言孟获之军为“南寇”, 可见作者对南中表述并不客观。“南蛮”在如此不平等的陈述下必定会带有强烈的“异”于中原的色彩。

1、人物之“异”

南蛮人物形貌“异”于常人。八纳洞主木鹿大王“骑着白象, 身穿金珠缨络, 腰悬两口大刀, 领着一班喂养虎豹豺狼之士”, 两军对阵时他不用一兵一卒, 而是手摇蒂钟, 口念咒语, 则“虎豹豺狼, 毒蛇猛兽, 乘风而出”。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 不食五谷, 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 刀箭不能侵。”其军士“俱穿藤甲”。再看孟获之妻祝融夫人, 她“背插五口飞刀, 手挺丈八长标, 坐下卷毛赤兔马”立于阵前与蜀兵对敌, 如此勇气胆略, 异于中原女子。

2、地理环境之“异”

《三国演义》中蜀国谏议大夫王连有言:“南方不毛之地, 瘴疫之乡”, 介于这一前提, 小说作者对“南蛮”地理环境的描写多是围绕“诡异”二字展开。

泸水是南方典型的“瘴区”。蜀将马岱驱兵渡泸水, 谁想士兵半渡皆“口鼻出血而死”。只因“目今炎天, 毒聚泸水, 日间甚热, 毒气正发。”乌戈国桃花水“别国人饮之尽死, 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朵思大王所住“秃龙洞”, 其路“多藏毒蛇恶蝎;黄昏时分, 烟瘴大起”, 兼有哑、灭、黑、柔四“毒泉”取人性命, “诡异”如此。

3、风俗之“异”

南蛮乃“化外”之地, 不同于“礼仪之邦”的中原。《三国演义》对南蛮风俗的表述亦带有浓郁的“野蛮”色彩。

银坑山祖庙“每年常以蜀人并外乡之人祭之”;当地人生病后“不肯服药, 只祷师巫”;男女婚配更为“野蛮”, “有女长成, 却于溪中沐浴, 男女自相混淆, 任其自配, 父母不禁, 名为‘学艺’”。

二、“异”之原因

“南蛮”地域形象在小说中被“异化”, 既有现实因素, 也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

1、彰显蜀汉的“王化”作用。作者极尽描写之能事, 将本就列于“化外”之地的南中尽量“妖异化”, 实为宣布诸葛亮南征蛮夷的正义性。南人易叛且不服管制, 诸葛亮以“七擒七纵”使其“誓不再反”, 才智无双;南人属“化外之人”, 不知礼仪, 诸葛亮南征使得南中尽归蜀汉, 纳入“化内”, 功德无量。

2、地理空间的疏远。“南蛮之地, 离国甚远”, 这里的“远”是以“国”为轴心的。在中国人的传统地理观念中, 中华民族的格局是多元一体, 地理方位的格局是“一点四方”。所谓“一点四方”, “即以中原某地为中心之点, 向四周延伸出四个方向, 中心点既是出发的起点也是回归的终点。”从“中”的本位出发, 南中地处边境。

3、固定成见。美国舆论学家李普曼认为“对于大部分事物我们并不是先观察而后解释, 而是先解释然后观察的。”这种“先解释”来源于我们深层意识中的主流文化。西南一隅, 自古以“蛮夷”二字概之, 何谓“蛮”?按刘宋裴骃《史记集解》:“‘蛮’, 慢也。礼简怠慢, 来不距, 去不禁。”以“蛮”称呼西南, 就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固定成见, 这种成见来源于对汉文化的本位认识。

4、政治的疏离。“南蛮”之地远离中原, 国家政策因受地势阻隔无法扩散至此, 长此以往, 南蛮在政治上就逐渐被朝廷所“孤立”。被“孤立”的南中人民对朝廷本无所谓“服从”, 但如此却被朝廷认为是一种“反叛”。孟获世居南中, 未归顺刘备, 即被强行贴上了“背反”的政治标签。

作者的表述遵循了他赞扬蜀汉集团的主题原则, 但作者在小说中的“异化”表述显然只承认了中华民族的“一体”, 而未真正接受“多元”。在这种偏见之下, 南征被称为“正义之师”;孟获还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民族首领形象”, 站在客观平等的立场而言, 其看法是值得反思的。

三、“异域”形象的文化反思

中原文化本位的立场造成了对异族书写的鄙薄, 若摆脱既有的“民族优越”观念, 蜀汉南征行为就值得深思。

1、对“民族优越”的反思

华夏一族早在春秋就注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 自此, 中国在政治和文化上都表现出巨大的磁场效应。统治者以“天子”的身份端坐于朝堂之上, 接受各方的朝拜。华夏人民的这种“优等民族”的幻想显然会造成对少数民族的歧视与误解。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对三国时期“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十分详尽的表述。总体看来, 多是少数民族战败, 向朝廷称臣纳贡。“顺化”的民族成为朝廷的“附庸”, 并为汉族统治者所用, 他们已被纳入了中原“本土”意识之中而不再具备“异”的特征, 这显然不是少数民族自身的意愿。内地的“本土”强行改变了少数民族的生存方式和意识形态。

2、对南征“王化”的反思

诸葛亮南征时对“蛮王”孟获采取“和抚”的政策, 所兴之师乃“正义之师”。蛮方收服之后, 南人皆感孔明“恩德”, 并呼之为“慈父”。其实, 这只是作者片面的看法, 南征对于南中人民而言未必不是一场灾难。

其一, 孔明灭了乌戈国, 使其“不留种类”。孔明亲自率军南征, 南中人民为保家园的殊死抵抗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之下, 诸葛亮还是采用了火攻, 致使三万士兵惨死盘蛇谷。乌戈国遭此横祸, 岂非灾难?

其二, 收其金银, 以备军资。南方平定之后, 蛮方“各送珍珠金宝、丹漆药材、耕牛战马, 以资军用”,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三年春, 亮率众南征, 其秋悉平。军资所出, 国以富饶, 乃治戎讲武, 以俟大举”。这对“南蛮”是产生了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答案已十分明确。

站在民族平等的立场, “异域”形象应该被重新建构, “南征”的行为也应该得到真正客观的价值评判。

摘要:《三国演义》用生动的情节叙述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故事中, 作者对“南蛮”地域形象的书写可用一个“异”字来概括。作者对“异域”进行特殊描绘的根本原因是儒家汉文化的“中心”地位对“异域”文化的排斥与误读。这种误读弱化了南征给少数民族带来的灾难, 夸大了诸葛亮“南抚彝越”的贡献。

关键词:《三国演义》,南蛮,异域

参考文献

[1][俄]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2.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3]徐新建.西南研究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2:4.

[4][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林珊,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52.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2:72.

[6]李兆成.论孟获[C]∥谭洛非.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成都:巴蜀书社, 1992:258.

[7]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 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南蛮 篇2

关键词:“南蛮”,“北侉”,族群认同,社会历史,文化差异

引言

目前关于族群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族群, 而相比较而言, 对于汉族社会的族群关注不多。笔者认为, 原因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的族群性较之汉族社会明显, 更加容易识别。但是族群认同不仅仅依靠的是语言、风俗等客观的外部特征, 内在的自我内心的认同的主观因素也是考虑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南蛮北侉”为例, 分析汉族社会族群认同。“南蛮北侉”现象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好的一个关于族群认同的个案, 并且可以代表汉民社会。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所提到的“南蛮北侉”并不等同于全国范围内由于地域差别形成的“南蛮北侉”, 而是针对六安这一特殊位置的城市, 所形成的一个城市的南北差异。

本文针对六安市的“南蛮北侉”现象, 根据本人的田野工作调查的体验和访谈资料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具体从社会历史和文化差异方面对存在于六安市的“南蛮北侉”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 理出他们在历史因素、地理分布、语言、共有价值、音乐、节日风俗、饮食习惯、农业生产、居住和职业模式等方面的表现。两个族群不仅仅是存在区别的, 他们之间也是存在互动的, 同时在族群互动中, 我们更能看到“南蛮北侉”这两个族群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影响下的行为表现。另外, 本文还借鉴相关族群理论, 做以总结。

一、社会历史

“南蛮北侉”的形成和区别既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地理分布的原因。在社会历史部分, 笔者主要就历史因素、地理分布等方面对两者做一些介绍, 比较他们的区别和相互的联系。

1. 历史因素。六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 见诸史册

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的帝尧时代。今天的六安别称皋城, 是古皋陶的封地;夏时为六国, 秦时设六县;楚汉纷争时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 都城即在六安市城北十五里的西古城。寿县春秋时即州来之地;战国时先后为蔡、楚都城;西汉时淮南王、三国时的袁术称帝, 也均建都于此;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 就发生在这里。舒城县自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为一些子爵如舒庸、舒鸠、舒龙、舒鲍等群舒散处。霍邱县又称蓼城, 春秋时乃蓼国属地。霍山县春秋属楚, 汉为潜县地。金寨、六安、霍山、霍邱属衡山国, 舒城县属庐江国。从史册可以看出, 六安市北部的霍邱和寿县是楚文化的重要地区, 而六安市南部的霍山、金寨、舒城则受南方的庐江、长江的江南文化影响较重。

2. 地理分布。

地理位置的影响是导致南北差异大的重要客观因素。属于位于北部的霍邱和寿县距离淮南和阜阳都很近, 霍邱和寿县与北方的阜阳和淮南的来往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六安。在六安市的南部, 舒城临近巢湖市的庐江县, 而霍山县则与安庆市的岳西县紧密相连, 来往密切。由于地理分布的特点, 霍邱和寿县两地与北方文化联系密切, 而六安市南部的霍山和舒城等县则受安庆、巢湖影响, 并且两个都是山脉地区, 与六安市相隔甚远。六安市南北各县受到了来自临近的不同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

六安市的“南蛮北侉”不仅仅存在的分布的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 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族群认同可以通过文化认同表述出来, 不同族群可以对同一种行为有不同的阐释。

1. 语言。语言是区别族群的重要标准, 要想最快捷地区分

“南蛮”和“北侉”, 通过分清他们的方言是最快的方法。六安市的方言以江淮官话洪巢片、中原官话为主。但需要指出的是, “南蛮北侉”使用的语言并不完全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洪巢片完全相同, 在当地还具有本土的特点。“北侉”的语言接近北方的阜阳和淮南的方言, 寿县话和淮南话就比较相近, 霍邱话地域特色在六安市很明显, 虽然受到了北方的阜阳方言影响, 但霍邱话是很有特点的, 安徽霍邱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区的信蚌片, 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词汇方面有较大差异, 语法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南蛮”的方言则是另外一种特点, 受江淮官话洪巢片影响较大, 南部的安庆和巢湖对六安市的“南蛮”方言有直接的作用, 与“北侉”方言相比, “南蛮”方言更难听懂, 在表达时声调变化大, 平舌占大多数, “南蛮”方言在表达时语速要比“北侉”的速度快很多。两地的语言也表现了不同的民风, 北方人淳朴、稳重, 南方精明、高效。

2. 节日风俗。

节日风俗包括很多内容, “南蛮”和“北侉”在一些方面是相同的, 但他们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差异的, 以下举例说明。 (1) 年俗。在过年的习俗中, “南蛮”和“北侉”存在着一些区别。“南蛮”在年三十那天会把过年的时间定在中午, 而“北侉”的过年时间是在晚上, 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别。年三十那天, “南蛮”会在中午准备很丰盛的饭菜, 一家人在一起过年, 还会有放鞭炮、吃汤圆等活动, 迎接新年, 而晚上只是像平时的晚饭。“北侉”则不同, 中午只会喝自己家做的胡辣汤或者水饺, 晚上的饭菜则会精心准备, 晚上全家聚在一起过年, 燃放鞭炮。另外, 过完年都会去亲戚家拜年, 在这方面也是有区别的:“南蛮”有一规矩, 就是年初一是不能到亲戚家走动拜年的, 所以会待在家里, 而“北侉”则没有这样的讲究, 他们把年初一去拜年的那家看的很重。 (2) 婚俗。婚姻是重要的人生内容, “南蛮”和“北侉”在婚俗方面也是有区别的。在六安市, “北侉”的婚姻过程较之“南蛮”比则更为复杂, 注重具体的细节。“北侉”的婚俗主要包括“看门头”、“下礼”、“择期”、“订婚”、“结婚”、“回门”等。“看门头”是指女方去男方家了解男方的家庭条件, “下礼”是觉得合适后男方往女方家中送物品, “择期”是选择结婚的日期, 与“订婚”还不一样。“南蛮”的婚俗没有“北侉”这么复杂, 双方家庭见面后会谈论订婚、嫁妆结婚等问题, 注重的是订婚和结婚两个环节, 讨论更多的是礼金。“北侉”虽然也有礼金, 但与陪嫁物品是同等重要的, “南蛮”更加看重的是礼金的数额。

3. 饮食习惯。

“北侉”的饮食接近于北方, 喜好面食, 每天只有中午一顿吃米饭, 早晚会吃面条、馒头、水饺等面食, 家庭烧菜时品种单一, 不会有太多种类, 并且菜味偏淡。“南蛮”每天至少有两顿会吃米饭, 早上会选择稀饭, 偶尔才会吃面条、馒头, 即使吃面食, 也更倾向于包子, 他们的炒菜品种较多, 花样齐全, 菜的味道。所以, 六安人一般会说南方的人比北方的人会吃。

三、“南蛮”和“北侉”的社会互动

“南蛮”和“北侉”他们在生活空间上很接近, 都居住在一个城市, 有的之间具有亲属关系, 在经济、文化、政治活动中交往密切, 甚至达到了一个族群内部的互动关系的程度, 特别是现在社会经济市场繁荣, 人口流动快, 空间范围扩大, “南蛮”和“北侉”都积极涌向城市, 共同参与经济活动, 互相竞争合作, 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在市区范围内, “南蛮”在数量和影响力上要超过“北侉”,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加擅长于从事经济活动, “北侉”也逐渐觉醒, 走向城市。在平常活动中, 我们可以看到“南蛮”和“北侉”在强调自己族群的例子, 比如一对结婚的男女, 在选择举办婚礼形式的时候, 如果男方属于“南蛮”, 那么他会选择按照“南蛮”的方式进行筹办, 通过社会行为显示他们的族群性。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 人们还会提到自己和他人属于“南蛮”还是“北侉”, 因为他们还带有自身的文化烙印, 并且在互动中, 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彼此的区别, 加强了自己的族群认同。

结语

对于如何界定一个族群, 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 主观和客观指标都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客观方面是指那些独立于个人意志之外的群体特征, 可以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文化, 有历史、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主观方面指的是心理的、情感的、个体的精神过程, 是族群成员对其所属族群的内心认同, 只有内心认同时, 才能真正认为他是属于这个族群的。

“南蛮北侉”现象的产生如果从“原生论”的角度加以分析, 可以归结为他们受到了不同的历史因素和地理分布的影响, 所以他们在选择族群认同时, 根据自己的语言、生活习惯、风俗相同等共同特征来认定;根据“工具论”来看待的话, 他们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更加优越, 争取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 能在经济、政治活动中获利, 赢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会强调自己属于何一族群。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六安“南蛮北侉”现象都是有道理的, 但不能偏重任何一方, 因为族群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随着社会情景的发展变化着的, 只是现在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使得“工具论”的解释显得更加具有说服力。所以, 我认为六安“南蛮北侉”现象是族群认同在当代汉民社会的很好体现, 他们是生活在一个地区内的族群, 在互动中更加确认自己的族群。

参考文献

[1]杨志新.安徽人, 你为何沉默不语[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3.

[2]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六安县志[M].合肥:黄山出版社, 1993.

[3]巫达.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9.

[4]斯蒂夫.芬顿.族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8.

[5]T.H.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2.

【南蛮】推荐阅读:

上一篇:招工难下一篇:高职药理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