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中校

2024-05-09

厂中校(精选9篇)

厂中校 篇1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十堰浩玥装备机电有限公司”和“十堰隆茂行贸易有限公司华晨汽车4S店”合作建立了两个“厂中校”实训基地,为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发现两个基地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企业的生产和学校的教学脱节,矛盾难以协调。这为我们进行“厂中校”合作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平台,提出了问题。该课题从研究“厂中校”校企合作的机制入手,通过建立一整套畅通的校企沟通协商机制和制度,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重点解决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的矛盾,切实发挥校企共建基地的效益,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

1 “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概述

1.1 “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

“厂中校”就是校企合作,将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材料、专业技术人员等资源通过合作的形式与学校共享,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协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是一座集生产与教学功能于一体的平台。这种教育行业与企业联合的实训基地解决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企业学校无法深度合作等诸多问题,对提高高职教育水平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1.2“厂中校”的优势

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生产工作环境下锻炼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亲身体验企业内部文化,同时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逐渐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为了解最新技术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同时企业方面又可以通过学生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焕发出新的活力,对自身生产管理技术方面所存在的弊端有了新的认识。

1.3“厂中校”合作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合作教学的层次偏低,合作内容单一 ;基地的效益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企业现实生产活动与学校内部教学内容步调不一致,企业生产内容与学校理论教学内容脱节,关联性不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不到位,“放羊式”的实习对学生意义不大。

2 新型的“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类型

2.1 校企“合约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者通过合约的形式,由学校向企业提供相应数量及质量的合约式人才,学校与用人单位根据培养对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共同制定人才的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成为企业和学校深层联系的纽带,它不仅仅为企业定期输送了大量人才,同时明确了学校指导教学的目的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的共赢。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根据自身岗位需求确定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和规格 ;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课程与计划,在“厂中校”的模式下,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才输送对象以及实践性学习的内容,深化课程改革的项目。

同时校企双方可共同培养学生,根据制定的合约,校企双方可以从专业课程开发,专业内容设置,师资力量配备,动态实践课程等多方面培育人才。实行考核的时候,双方也可以共同协商多样化考核方法,比如 :闭卷、现场操作答辩、实践报告、撰写论文,制作产品等等。

2.2 阶段性顶岗模式

将学生在“厂中校”的实习分为阶段性,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交替穿插,学生在学完专项知识技能之后到企业实训基地学习,这种分段式动态顶岗实习,可以更快速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将结合,而且这种方式有利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这种阶段性顶岗模式可以灵活地让企业根据生产的淡旺季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当企业生产淡季的时候,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当企业生产旺季的时候,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方式解决了传统式集中时间顶岗实习的问题。学校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前,提前了解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状况,保证企业人力不匮乏,学校教育不停歇,实现企业顶岗实习与学校理论学习的动态流动模式。

2.3 借鉴“职教集团”模式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方式是现代迅速崛起的一种办学体制改革,在上海等一些发达地区,这种体制改革的优势已经初见成效。这种模式有三种类型 :一是,在政府主导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二是,以行业为基础、专业技术为联系纽带创建行业联合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三是,以学院为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

职教集团主要由职业学院、实训基地、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在政府的主导下组成,或者自愿组成,各个成员单位之间通过协商规定,确定分工,成员之间秉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团结一致发展的理念,学院为企业发展和效益服务并提供人力支持,企业给予学院适当的资金、设备、教学等支持,双方合理利用对方资源,实现互惠互利。

3 建立“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的有效对策

3.1 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

在建立实训基地之初,通过协商规定,以合同协议的形式明确企业和学校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义务,同时在协商中规定企业在允许范围能可行使的权力,将校企合作的资源分配、经费利用、生产管理、人才培训等多方面问题制度化,形成企业 -- 学校双元化教学体系。

3.2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层联系

学校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生产安排要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模式,配合企业的生产发展,同时学校应针对企业在技术管理生产等层面所存在的弊端提出解决的方案,帮助企业创造效益 ;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现实的加工过程中,学习工厂的专业技能,这也为企业在未来人才储备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深化课程改革,增加学生管理考核模式3.3 深化课程改革,增加学生管理考核模式

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基地负责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院名誉教师,与学校老师一起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及学生理论课程教学。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基地负责人,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院名誉教师,与学校老师一起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及学生理论课程教学。

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将加工生产所需理论知识汇总成报告形式,呈报学校,学校根据内容调整增加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并将课程课时尽量与企业生产加工同步,使得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将加工生产所需理论知识汇总成报告形式,呈报学校,学校根据内容调整增加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并将课程课时尽量与企业生产加工同步,使得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

双方共同对学生实训质量进行考核管理,现场生产教学与学院理论课程教学双管齐下,学生必须同时通过现场和理论两项考试才算合格。现场实训的内容要完全按照企业生产工艺方法或者生产模式制定教学安排,企业的设计的产品作为教学内容时,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可以让企业车间的每名师傅带一名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评比也调动车间师傅教学的积极性。这样让学生参加到实际产品的设计生产之中,使其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成就感,对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更好的效果。双方共同对学生实训质量进行考核管理,现场生产教学与学院理论课程教学双管齐下,学生必须同时通过现场和理论两项考试才算合格。现场实训的内容要完全按照企业生产工艺方法或者生产模式制定教学安排,企业的设计的产品作为教学内容时,可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可以让企业车间的每名师傅带一名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评比也调动车间师傅教学的积极性。这样让学生参加到实际产品的设计生产之中,使其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成就感,对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更好的效果。

3.4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建设,使其真正产生效益3.4 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建设,使其真正产生效益

将企业与学校各自的优势融合利用起来,学校出人,企业出设备,在企业的内部与学校共同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建设拓宽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学校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而企业同时从学校了解到更多专业性的生产知识,企业越多的为学校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训条件,学校就越多地为企业输送人才,提高技术力量,使实训基地真正产生良好的效益。将企业与学校各自的优势融合利用起来,学校出人,企业出设备,在企业的内部与学校共同创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建设拓宽了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学校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人才,而企业同时从学校了解到更多专业性的生产知识,企业越多的为学校学生提供全面的实训条件,学校就越多地为企业输送人才,提高技术力量,使实训基地真正产生良好的效益。

企业岗位需求与专业培训目标对接 ;课程体系建设与岗位技术要求对接 ;专业技术创新与课程学习内容对接 ;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以上四个对接需要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及专家共同协作完成,可以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成为校企技术委员会,将所涉及的人员纳入其中,直接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去。

3.5 注重校企文化探索新型合作3.5 注重校企文化探索新型合作

随着企业与校方合作的深入,校企文化间的矛盾与冲突定然会成为新的问题。职业学院要吸纳企业的管理经营理念,增强成本效益意识,为学院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观。同时企业也要重视校园文化,学习学校向上的积极文化精神,使企业内部更具创新精神和企业凝聚力。

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人力资源、设备生产、组织运行、资产资金等方面必然存在着短期难以解决的差异,因此校企合作在这些问题上不能过分纠结,跳出这些问题的包围圈,积极探索新的共赢模式,关于人才合作长培养就是一个全新的模式。

4 结语4 结语

本次课题简述了“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现状针对其提出分析对策,从合作模式、校企联系、管理制度、人才输送、新型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策略性建议,通过几种合作模式机制的改革,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从根本上解决校企之间的矛盾,真正使得校企双方达到双赢,同时也为未来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合理化意见。

本次课题简述了“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现状针对其提出分析对策,从合作模式、校企联系、管理制度、人才输送、新型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策略性建议,通过几种合作模式机制的改革,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从根本上解决校企之间的矛盾,真正使得校企双方达到双赢,同时也为未来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合理化意见。

摘要:本文针对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建立的两个“厂中校”实训基地运行两年来出现的诸多机制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企业生产和学校教学之间的矛盾。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一整套畅通的校企沟通协商机制和制度,根据企业实际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厂中校”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动力机制,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加强培训方案改革。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沟通机制,完善现有校企合作制度和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我系与企业共建的两个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厂中校,合作

厂中校 篇2

摘 要:针对高职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厂中校课程的教学实践方法。本文论述了厂中校课程电子电气实训的四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四步 电子电气实训 厂中校

课 题:本文系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g2015379)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改革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G201508)的研究成果。

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都在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合作基础不稳固,合作不够深入,合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想实现深度校企合作,真正实现合作办学,就必须创新教育体制,企业和学校联合来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共同成为高职教育主体,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与实施,实训基础建设,企业技术开发,学生就业训练等开展深远,长期的合作。

在高校中开设实训班以实现校中厂培训,在企业中开设操作课以实现厂中校教学,这是一种新的探索,也必然能够使校企合作推进一大步。

一、教学具体实施

职业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近代大工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但是在中国职业教育成熟度还很低,因此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成熟度。提高职业教育成熟度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有效路径。本文提出一种在厂中校条件下的教学实践法,在厂中校中实施教学第一步需要推行教师下企业,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也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第二步通过一师带一徒的方法即师徒结对来教学,使学生有自己唯一的企业师傅;第三步由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四步采用分层分类教学来提升各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

1.教师下企业

为了保证学生在企业中遵守规章制度,学到企业技能,首先需要推行职业院校老师进企业实践。这样既能充分管理好学生,使电子电气实训课程正常有序地进行,又能接触到企业革新技术,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提升专业教师素养。

2.师徒结对

在企业课程电子电气实训实施之前,需要执行一师带一徒即师徒结对的教学方法。它是古老的以“师带徒”和“做中学”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徒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的结合体,吸收了传统学徒制度“边看,边干,边学”的现场学习优势和学校教育制度“系统,高效”的人才培养优势,力求在解决理论与实践分离、学习与就业脱节的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其最大优势在于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执行师徒结对,使每一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帮助,而不会因为老师忙碌忽略了个别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体技术,要使学生掌握做的原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做,而且要精做。

3.师师共同培养

在电子电气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是师师共同培养——企业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管理指导学生学习。学校指导老师相对了解学生的品性,除在企业中的教学专用车间讲授理论课外,还可以规范学生的言行,要求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教会学生基本礼仪礼貌,也可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处理好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而发生的心理情绪问题。企业老师对于企业非常熟悉,要传授学生企业文化,在实践操作中手把手传授学生操作技能,操作方法,遇到问题及时纠正,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努力下,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4.分层分类教学

在电子电气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不一,就必须实施分层分类教学,主要有教学内容分层分类、教学方法分层、考核评价分类三部分。

(1)教学内容分层分类。厂中校分厂负责人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根据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的原则给学生分配适合于他们能力层次的实操内容,大致分为3个层次:A层次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撰写规范文档,记录产品特性等相对简单的辅助工作;B层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电子产品安装、焊接,电气设备接线等操作性强的工作;C层次的教学内容是一些电路测试、下载程序等能力提升的工作。

企业学院共有八个分厂,其中分为电子和电气两类:电子部分主要涉及介质天线的制作,介质元件滤波器、谐振器的制作,表面贴装技术,模块电路焊接、制作,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大小双工器的制作这七个类别的学习内容;电气部分主要涉及智能电气方面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自我选择去学习相关的内容,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2)教学方法分层。现代教学要培养具有自我更新知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这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在教学方法上也分成3个层次:A层次只要掌握教学大纲内容,以“浅讲多练”为主;B层次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介绍一些重点难点,以“精讲精炼”为主;C层次减少一般性内容学习,重点讲解难点,以“少讲多练”为主。

(3)考核方案分类。电子电气实训课程实施分类教学导致了考核评价也要分类以示公平公正。电子电气实训考核内容主要由工作态度、技能操作、理论测验、考勤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占20%、30%、30%、20%。但是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不同分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工作态度由学生各自的企业师傅打分,技能考试也由每一位学生的师傅出题,并且根据学生操作情况给予客观评价打分。理论考试不是考综合卷,而是采用分厂测验卷作为测验内容。最后考勤是由学校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每日上课的出勤给予打分。这样能够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建立良好的“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做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学生素质在个体需要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拓展

教师下企业,师徒结对,师师共同培养,分层分类教学四步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会带来一定的挑战。第一,分层分类教学,分类考核都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老师从备课、授课、指导、作业、考核设计中都倾注了无数的心力。第二,一个班的学生被分散学习,在管理上也带来了很多困难。

上述教学模式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它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让每一位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每一个学生包括学困生在内都能最快达到最近发展区,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参考文献:

[1]李敏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1(1).

[2]徐涵.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3]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4]杨小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9).

[5]许黎英.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4).

[6]朱嘉贤,李坚.分层分类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8(18).

[7]徐美娜.“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5).

(作者单位:沈建明,李廷,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厂中校 篇3

关键词:厂中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一、“厂中校”的内涵和背景

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 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并通过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校企合作基地。不仅明确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办学主体作用, 也通过政策支持等形式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中国经济正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量化变为质化, 尤其对高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有很大的需求缺口, 这也为校企共育人才、共建校企合作基地平台提供了积极的客观条件。

“厂中校”就是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基地, 通过将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材料、专业技术人员等资源通过合作的形式与学校共享,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师资培养、技术服务、信息共享等校企合作项目, 是集生产和教学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这种校企合作基地模式不仅解决了职业院校实训设备等资源短缺的问题, 也为企业直接培养对口人才提供了便利, 对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体验企业文化, 熟悉企业管理体系, 将学校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与企业的生产一线实践有效结合, 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换, 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同时, 校企双方在合作育人的基础上, 开展科技项目、人员互聘、社会服务等合作, 形成校企共赢的合作平台, 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有深远的影响。目前, “厂中校”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基地功能单一, 往往仅有学生实训实习内容, 缺乏深度合作项目;基地对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没有帮助, 生产活动和教学内容脱节, 关联度不强;受企业生产进度影响, 学生的有效实践不能得到保证;学校和企业没有实现共建共管, 学生管理不到位, 教学和实践效果不明显。

二、“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

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从2008年起, 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订单班”, 每年培养学生20余名, 主要从事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应用与维护、公共服务智能客户终端安装与维护等领域的工作。2012年, 本着双向开放、共享双赢的原则, 在现有合作基础上, 对接学校“四方三层”校企合作理事会相关结构, 在常州区域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 校企共建“厂中校”。“厂中校”建设任务框架图如图1所示。

(一) “厂中校”的组织与管理。成立以企业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学校领导、班主任、就业科员为成员的“厂中校”管理小组, 负责“厂中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日常事务管理。在校企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四技服务、技术改造等项目时, 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成立项目小组进行管理。企业安排专家、技术能手参与“订单班”学生管理、到校开设专业知识讲座、担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论证等, 企业相关人员纳入学校兼职教师库, 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发放津贴。企业接受学校委派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 由企业进行管理考核, 而由企业委派到学校培训的员工, 则由学校组织考核。

(二) “厂中校”的建设和运行。

1.基础能力建设。企业指定专门部门或人员进行“厂中校”合作事务管理, 并提供基本培训设备、场所等教学环境, 以便于校企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学生授课等活动。校企双方协商解决“厂中校”合作事务中的办公、耗材及培训等费用, 并就具体事项签订相关协议。根据企业需求开发的针对“订单班”的课程, 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建设小组, 企业针对教学设备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建设参考意见, 学校负责具体建设, 其成果归校企双方共享。

2.服务能力建设。“厂中校”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 承担着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任务。企业安排有一定的实习实训指导经历、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好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 并由学校统一进行教学管理与考核。学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锻炼, 企业根据生产进度安排任务, 并进行考核和津贴发放。“厂中校”拓展服务功能和领域, 除正常的学生教学、企业员工培训外, 还参与行业培训、成人教育培训及四技服务、课题研发等项目。

3.检查与考核。在“厂中校”进行的学生教学、企业员工培训、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均通过台账登记, 记录在案, 作为基地使用成果的有效证明。校企双方定期检查、评估“厂中校”运行状况, 协商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 洽谈后期工作计划。每年对“厂中校”中双方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考核评比, 并适当奖惩。企业对接受企业锻炼的学校老师和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作为学校工作业绩交学校存档管理。学校对参加专业培训的企业员工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作为企业工作业绩交企业存档管理。

三、“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成效

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厂中校”运行三年多来, 主要从事“生产线监控智能客户终端”、“多媒体信息服务站”两条生产线的开发、生产实训, 融入学校《物联网项目工程管理》、《物联网系统集成》、《RFID技术应用》、《工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物联网终端应用系统开发》等课程的实训内容和顶岗实习的要求, 培养了学生应用传感设备、开发集成系统、生产与维护物联网终端设备等能力。同时, 双方通过员工互聘, 在物联网终端设备的开发、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在此基础上, 共建了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和“兼职教师储备基地”。

简言之, 通过校企共建、共管、共用“厂中校”, 不仅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机制机制建设, 也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了校企共赢。

参考文献

[1]王仕琼.探索高职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3

[2]刘锋.“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机制研究与实践[J].电子制作, 2015, 1

厂中校 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厂中校 合作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88-03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从在校生数量上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占到高等教育整个体系的半壁江山。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仍然十分严峻;同时,企业也普遍反映难以大批量招到熟练掌握生产一线岗位技术技能的员工,这两个难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要解决高职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这两个难题,高职院校必须大刀阔斧地实施教学改革。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顺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的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职业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零距离上岗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在进行充分的企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发、供、用电企业,电力建设单位和相关行业自备电厂及大型电气设备生产厂家等企业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与合作发展”为机制,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探索和实践基于电力一线员工职业成长规律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术员”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步,学生通过在校内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在校内“校中厂”——电力技术实训基地的专业技能实训,达到电气初级工的技能水平;第二步,将电气中级工的职业能力要求融入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在校外“厂中校”——广西麻石水利发电厂等企业教育教学区工学交替,在企业现场一线技术员工的指导下,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达到中级工的技能水平;第三步,到相应的电力行业企业进行为期3-6个月的顶岗实习,经过多岗位多工种的轮换作业,达到电气高级工的水平;第四步,签订就为协议后,到用人单位“准就业”实习,增强岗位能力,塑造职业素质,培养服务企业的责任感,专业岗位技能精益求益,基本达到技师的职业能力;第五步,在毕业后,学生经过几年的生产岗位工作历练,成为企业的生产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实现达到技术员的工作能力的总体目标。

基于电力职业成长规律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切入点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来探索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机制。

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社会紧缺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模式的合作,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企业生产一线,掌握广西区域经济的市场脉搏,了解市场的动态,了解社会、企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达到企业用人的标准。

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指导,探索落实校企合作育人的可操作性的新途径,逐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开发、专业教学实施、实训设备功能开发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形成“双元一体、校企共建”的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厂中校”校外基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和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2011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并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校企合作。2013年,电力工程系成立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推进并深化了学院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学院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指导下,研究和实践电力高职院校与电力企业通过在生产一线共建“厂中校”,探索出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途径,破解行业企业与电力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企业将尽可能地为专业建设提供指导,通过“搭建平台,深度融合;校企共管,交替培养;校企共育,无缝对接”等模式,协助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出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行业企业需求相吻合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教育教学区。学院分别与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麻石水电厂签订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书”,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教育教学区。以企业提供闲置的原厂办子弟学校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生活区域,并提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部分厂房作为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实习实训场所。学院陆续投入256.92万元的建设运行资金进一步建设完善,目前学院的“厂中校”共有实习、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面积30391平方米(其中麻石水电厂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区17441平方米、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区12950平方米),教室2641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3300平方米,风雨操场2643平方米,学院平均每学期可安排2000人次以上学生到“厂中校”学习,基本满足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的现场教学、实习的需要。

(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针对电气试验岗位的实习实训,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和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广西宝光明电力电气工程有限公司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电气安装及电气试验的实习实训场所,提供昂贵的高压试验设备如智能高压数字兆欧表、盐密值测量仪等,仪器设备总值达231.37万元。通过校企共建的“厂中校”电气试验中心,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利用共享的试验设备进行教学使用,也可以参加企业到生产实际现场的工作,如组织进行对电力电缆的故障测距,直接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

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办学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校企共建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

然而,由于电力行业企业的高技术性、高危险性、高投入性和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电力行业企业与电力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首先,运行中的带电设备往往电压等级较高,设备试验、维护和检修往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其次,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能大量地廉价地进行储存,对安全运行的要求很高,运行、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可能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因此,企业一线技术员工担心存在危险和容易出现操作错误,往往不大欢迎电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前来实习。另外,电力企业专家、一线技术能手目前的待遇水平远高于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而且他们往往工作也较为繁忙,因此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比较难以实现。因而在建设初期,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并不能发挥理想的效果,校企共建合作育人机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13年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请了“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的研究与实践”的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借此契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了一批电力专业骨干教师深入电力行业企业展开调研,分析电力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不高的深层原因,力求在目前电力企业的技术快速发展和对安全运行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努力探索和开拓多种有效途径及措施,提高电力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以实现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并高效运行“厂中校”校企共建合作育人的办学模式。

四、提高电力企业参与电力高职教育积极性的措施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指导,“以企业为中心,校企合作,校企共赢”为目标,经过校企之间多次磋商,逐步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双元一体、校企共建”的模式,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增强办学活力,共同完成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厂中校”校企共建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协助电力行业企业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班。利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功能,根据企业提出的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要求,在每年企业新员工报到入职前提供师资力量协助行业企业举办入职岗前培训班,帮助新员工熟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岗位技术技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职能。

(二)校企共同编写企业岗位技能标准及专业实习实训教材。学院希望企业提供实习场所供学生参加实习,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设备重新编写实习实训教材;企业也希望能通过学院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库,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便利。

(三)积极为企业提供岗位培训服务和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根据企业的要求,学院电力专业骨干教师在“厂中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岗位培训、技术咨询服务,同时参与企业的部分科研与技改工作,形成了初步的“合作办学,相互服务,校企共赢”的办学模式。

(四)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学院安排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跟班实习,在参与企业运行、检修、试验等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学院也对企业一线优秀技术员工进行教育能力的培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五)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实现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制度。以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为主的“兼职教师”全程开展教学活动,由学院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学生纪律管理。加强学生的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认真学习领会企业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厂中校”的活动对象是高职学生,活动的直接结果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企业的活动对象是产品,活动的直接结果是物质财富的增长。在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方式中,必须兼顾企业的生产安全、产品优质和“厂中校”中高职学生的技能成长,才能实现校企共赢,才能有效地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办学体制的改革。

五、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成效

(一)创建了校企双赢的“厂中校”合作育人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用人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开发、实训项目开发、专业教学实施、实训设备功能开发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创建了校企双赢的“厂中校”合作育人机制,找到了解决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的最佳途径与方法,有效地破解了电力企业参与电力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难题。

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利用电力行业企业丰富的教育教学场所和闲置设备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解决了目前电力类高职院校不可能购置动辄需要数千万元的昂贵电力实训设备的问题,实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解决了目前电力类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虚拟仿真情境下进行实习实训外,无法经常性地接触到电力行业企业大型设备进行实习实训的困境,为电力类专业学生获取“双证书”提供最好的实习平台,可较好地解决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实习实训的普遍性难题。

(二)打造了一支理论知识渊博、实践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由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派出资深教育教学专家和专业教师对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长为企业的能工巧匠、优秀员工,同时也成为“厂中校”的“兼职教师”。学院也积极安排专业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专业骨干教师的一线岗位技能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打造了一支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成的理论知识渊博、实践技能过硬的一流教师队伍,优化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结构队伍的建设。

(三)立足广西区域为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大批合格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教育质量乃立院之本,是毕业生就业强有力的保障。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注重引进了南方电网公司的企业标准、核心价值观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教书育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安全生产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企业的岗位技术技能。近年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学生参加广西电网校园招聘考试录取人数连续五年荣居榜首,每年进入广西电网及其下属单位就业人数达到200多人,平均每4个新进员工就有1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录取的人数远远多于区内外各高校。另外,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专业的毕业生每年还有约300多人到中广核、南方电网超高压局、铁路运输部门等相关大型行业企业就业,并且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六、结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当前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立足广西区域,面向电力及相关行业,坚持特色办校,构建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术员”的“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模式,是“五步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坚持“厂中校”合作育人办学特色,是确保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合格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目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已办成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电力高职高专院校,为广西区域电力及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电力特色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简介】黎庚荣(1974— ),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唐春生(1964— ),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厂中校 篇5

关键词:校中厂,厂中校,研究,分析

1 概述

“校中厂”和“厂中校”是高等职业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校中厂”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 与行业企业合作, 将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并与校内实训设备融合, 按企业化标准要求进行产品开发、生产、研究, 按学校要求开展教学的校内实训基地。“厂中校”是指合作企业在满足自身生产的基础上为学校创造实训条件, 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师培训、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 一方面为学校培养优秀的人才, 作为企业用人的后备力量, 提高了企业选人、用人的资金成本, 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合了企业因素, 可以使人才更快、高效地融入企业环境。学校能过合作, 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同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提高师资力量。

2 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主体, 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工作主要围绕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 “校中厂”和“厂中校”可以实现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结合, 开展现场教学。比如, 我院依托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比亚迪汽车制造厂, 通过真实环境的项目教学, 改革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深入工程中心的生产一线从事各类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托山河建设集团的山河鲁班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双环境工学交替、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照建筑施工员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健全“双证书”制度, 融入最新职业资格标准——JGJT250-2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 引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开发教学和训练内容。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建设, 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2“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人才、技术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通过引进人才、开展技术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而学校是企业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建设可以让企业更早地进行学校人才的选拔, 更早地了解人才, 并且还可以通过合作培养更适合自己的人才。我院与武汉厚溥技术有限公司及武汉尚观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训基地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通过自身需要、社会需求与学校合作设计自己的学习课程, 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进行课程教学, 为企业自身及企业合作伙伴储备了大量人才。这些订单班最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走入企业工作。促进了企业发展。

2.3“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是当前高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我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一直重视课程建设及师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一直保证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实现三年一大改、一年一小改。近年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建设, 不仅让学生实现了“零距离”接触企业, 也让教师有机会深入融合企业, 有利于高校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我院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建设, 一方面从合作企业选拔了多位楚天技能名师, 在楚天技能名师的指导下, 开发了三十多本校企合作教材, 直接促进了各专业的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另一方面在教师社会锻炼中, 合作企业通过“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训基地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企业环境进行学习。通过这些学习, 校企双方同时对教师进行考核, 我校专任教师百分之九十以上被认定为双师教师。

3 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主要问题分析

3.1 要搞好校企双方合作机制中的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

“校中厂”和“厂中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顺畅与否, 就要看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否到位。如果完全以企业机制进行运行, 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如果完全以学校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运行, 对“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干涉太多, 可能会降低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因此, 要通过校企双方合作, 创新合作机制, 保障校企双方的合作顺利进行。

3.2 要搞好校企双方各自定位问题

“企业”的主要工作是生产产品, 企业讲究的是效益, 追求的是利润, 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培养人才, 它追求是人才质量最优, 这是双方不同的合作目标, 那么在合作建设中应围绕共同发展同时, 明确各自定位, 各负其责, 相互配合。因此, 在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 要通过双方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搞好校企双方各自定位问题, 争取做到双方利益最大化。

总的来说, “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是高校实训条件建设的方向, 学校、企业双方既是合作方, 也有各自代表的利益所在。双方要在保障学生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基础上, 打开思路、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高云亭.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厂中校 篇6

教育部在2006年提出的“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中明确指出: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2010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杭职院”)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单位,达利女装学院更是遵循“重构课堂、联通岗位、双师共育、校企联动”的教学改革思路,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女装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以适应杭州女装产业发展需求。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达利”)已将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列入了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我院培养的学生均为达利公司急需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基于此背景而产生的“厂中校”是在企业建设一个教室和学生寝室等教学和生活设施,校企双方共同育人的场所,目的是确保定岗实习、校外实训实习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训实习质量,形成校企双方合作培养、共同考核的校外实训实习管理机制。

二、“厂中校”建设特点

(一)纺织特色的厂式教室

建成有纺织工厂特性的梭织产品研发室、针织产品研发室、家纺产品研发室和相应配套的生产流水车间,占地面积约3000m2,可满足全年200余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此外还共同建有一个服装拍摄基地,两个多媒体会议室,及一个企业文化及产品陈列厅。

(二)校企共管

成立了由达利企业林平总裁、梁淑妍董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徐剑副院长等领导共同管理的领导小组,签订与制定了厂中校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达利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学校具有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双方优势互补、共管共赢。

(三)学习和实践合一

设立了大一第一学期“始业认知课”和大三第一学期“毕业设计课”近一年的实践课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对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有了系统化了解,对于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模式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缩短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为校企互通搭建了发展平台,也为企业壮大和人才储备提供了机遇。

(四)教师与行家合一

设立了教师定期常驻企业服务机制,优秀教师受聘于企业,参与达利各个部门的生产研发、生产工艺革新和生产管理。教师通过服务企业,与企业行家交流经验,学习行业前沿最新技术,共同参与授课和生产,提高了专业水平,增加了实战经验,提升了教学能力。

三、达利“厂中校”的个性化培养经验的探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教学途径和授课方法大多数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学分管理等方式。然而高职教育是一种较高的职业化定性培养,不同企业、岗位对职业专业要求不同;学生之间的潜质及个性特征也存在着差异。现有高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对职业化教育的学习热情,使高职学生更有效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以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的个性特点,分为设计组和制版工艺组两个方向,开展个性化培养的创新教育。

(一)以服装设计类人才特点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设计类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必备要素,此类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院的培养目标。经过多年探究实践,以企业真实项目带动教学,“厂中校”的设计类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已日趋完善。

1. 丰富设计选修课程

除了教学规定授课内容外,我们还在“厂中校”开设与设计相关的选修课程。如本学期在“厂中校”开设的每周一次的人物速写课、PS绘图课等,都是围绕研发过程中必备的专业技能拓展开来,也能为迁移岗位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或者爱好特长选择相应的课程。

2. 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教

在设计组的学生均有企业内部人员作为导师,一名企业设计师和一名学校教师带领2~4名学生作为设计小组。系列分工后,每个小组的学生就根据设计师导师的要求选择灵感来源图片、面辅料小样。在与导师讨论下选定系里主题并开始绘制服装款式图,每日一次的审稿后明确完善款式图细节。接着完成工艺单的制作,最后由导师带领学期跟单,设计流程经历完成。

3. 积极参加国内服装设计比赛

在“厂中校”运行期间,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并获得金奖。如2015年,笔者指导的学生陈亚琴同学获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计组个人一等奖;2013年,吴文韬、潘红亚同学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赛项金奖,胡纯丽同学获第11届院校服装设计大赛“未来之星”荣誉称号。截至2015年10月三年内共完成设计稿3000余款,2000余款进行产品试样,1400余款投入生产。共有100位学生在达利企业实习过程表现良好,获学历证书,在开展岗位技能证书的考核和审查工作中,共有37名学生获得服装制版师岗位证书。

(二)以制版工艺类学生为特点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高技能服装制版师是我院服装专业有别于本科院校的特色与亮点。除了在校学习制版工艺相应的课程,还对实际中制版工艺中的关键技巧与制作流程进行经验传授,使得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制版工艺的技能。

1. 通过项目开展,加强制版技能

达利CB服饰天猫店样衣制版制作是“厂中校”中的特色项目之一。设计组的学生将工艺单发至制版工艺组,一人一份工艺单,根据具体要求和尺码进行制版和样衣制作,在完成样衣后由企业生产组长审样校版,给出修改意见,再进行二次改版制作。最终被选用的样衣将和样板一起交至生产线进行大货生产。另外,除专业教师每日指导制版课程和缝纫技巧,教授规范的操作过程和技能手法,还会教授盘扣制作、手工锁边缝针等专业技能。同时,每年西博会流行趋势发布会也让学生参与,如2016年的发布会中有50%的项目制版是由“厂中校”老师带领学生完成的。

2. 大赛融入课程,提高制版技巧

把大赛融入课程,把技能提高作为初衷的宗旨已获得校企双方的认同与支持,不仅为达利扩大了影响力和知名度,也为其提供了储备人才。“厂中校”内部对参赛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训,不断地针对各类款式进行反复的制版实练,使学生的制作技能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还多次获得技能大赛奖,间接地也促使学生增加了知名度和就业机会。

3. 增开特色制版课程,丰富技能储备

学生在“厂中校”可以选择的选修课有每周一次的旗袍制作与工艺、礼服制作与工艺等,均由学校邀请校外资深专家现场授课指导。这些课程同样以选修课的形式在校内开设,面向全校师生,受益面广,有2名学生毕业后就进入旗袍制作企业实习工作,还有1名学生开设了礼服制作工作室,走上了创业之路。还有“缝纫线的选择”“Corel3D的操作”等讲座不定时举行,由生产厂商直接派遣专家给老师学生进行讲座指导,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获得成效,“厂—学—校”共赢

通过“厂中校”个性化培养模式下的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学习动力都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凭借较强的技能水平,毕业生起薪普遍达2800元/月以上,并且每年都有一到两位学生未出校门就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技师职业资格,成功进入行业内龙头企业。近五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达98%,对口率最高达95%。“厂中校”的制版工艺团队与企业完成了诸多项目,获业界好评。

四、“厂中校”的个性化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是核心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特征,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进入“厂中校”学习前有选择不同特长方向小组的机会。在通过两周的学习———完成一条真丝牛仔裤的设计和制作后,由师生双方决定这位学生适合在这个小组还是另寻所长。老师在授课和指导之余,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喜欢的品牌和设计风格等,从而建立起个人档案,并且随时补充学生的新情况新动态,指导其学习才能更为得心应手。

(二)技能培养是重点

关爱学生不是无条件的迁就,严格管理才能对学生起到真正关心、帮助的作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高是学生就业的落脚点。

在“厂中校”要协助企业完成一季的产品开发,需要学生具备过硬的综合技能。如制版工艺组的学生,要对版型绘制、工艺过程、技术细节、设备调试有着掌握和修正的能力。而设计组的学生则要对人体动态把握、款式细节绘制、面辅料合理运用有着表达和创新能力。这些针对岗位要求的技能培养,才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体系优化是关键

虽然在校期间所有课程都紧密围绕达利典型款式展开教学组织工作,但仍旧局限在某一门课的某些个案例,而无法获得一个完成的职业岗位环境和职场氛围。而学生在“厂中校”两个阶段的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均有校企双方专家教师共同制定,每学年一次根据生源变化、学制变化、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等进行完善和革新。

同时数字资源库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学生在“厂中校”环节的实训指导书、电子课件、资料库(案例库、素材库)等基本教学资料都是共享的,各大收费时尚网站用学院配有的账号均可登录。将课前预习、课程演示、作业布置、复习题库、在线答疑等教学环节转换至校园网络平台,学生成为其中活跃的元素。

(四)职业素养养成是要点

在进入“厂中校”学习前,我们的实训课程都根据岗位需求设置制定了详细的职业素养考核方案,将职业素养融入每一堂课程内容,在考核方案制定后,将每一分落到实处,标准化、具体化,使教师评价、学生互评都变得有据可循。

除了考核机制,职业素养融入落实到课堂内外,在课堂内的每一个任务中灌输职业素养的紧迫性,如创新性、积极性、自律性等。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养成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校企双方的密切合作,我院毕业生技能素质普遍有所提高,人才就业率也有显著提高。“厂中校”的个性化培养模式非常具有优势,协调发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和学生个性为导向的个性化培养机制在推进当代我国职业教育方面有巨大潜力。该模式下的高职教育特征明显,人才培养方式灵活,操作性强、迁移性强,能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厂中校 篇7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

1“校内学习+企业顶岗实习”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分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先在校内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训, 并取得相应工种的技能证书, 企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3“工学交替”模式, 将企业岗位需求与学校专业设置结合起来, 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共同担负起人才培养任务, 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 将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

二、“校中厂, 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南通职业大学与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采用校企互动模式, 建立“校中厂, 厂中校”。这种合作模式是我校开展校企合作,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和有益探索, 该培养模式是传统的几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 它借助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学校的人才优势, 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输送更多的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的。

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商用汽车、家用轿车、工程机械、农业园林机械配套的低压电线束, 是全国最大的商用车电线束专业生产企业,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双方进行深度合作, 深入“校中厂, 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真正实现了“产业与专业对接”、“老师与师傅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

1产业与专业对接

(1) 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

2013年5月, 校企双方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约定由学校提供场地, 企业提供设备, 共同建设“校中厂”——汽车电气研发与生产工厂。基地面积有1000多平米, 基地分为三个区域:教学区域、练习区域、生产区域。教学区域配备桌椅、黑板、多媒体等教学设施, 供理论教学使用;练习区域供学生练习基本功使用;生产区域配有断线机、压接 (铰接) 机、包裹机、装配工位、检测装置等, 在此区域可加工公司的部分产品, 整个生产区域就是一个小型的生产车间。整个实训基地也是一个大型的一体化教室, 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和培训后就能达到企业员工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真正成为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工人, 学校还分批派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由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 担当学生的校外导师。企业成为了学校在校外的实训基地, 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厂中校”。

(2) 整合优化课程内容, 共同开发校本教材

根据汽车线束的生产工艺与生产流程, 以项目任务为导向, 将每个生产工序作为一章, 每个学习情境作为一节进行编排, 每一节就是一个学习任务, 也是一个实训项目, 每节内容包括任务目标、知识链接、任务提出、任务实施、评价等部分。教材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 将学习情境转化为任务目标, 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互融合, 是一本很好地理实一体化教材。

2教师与师傅对接

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保证校企的深度合作, 学校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 真正做到了教师与师傅的对接。首先, 选派青年骨干教师深入工厂学习, 通过工学结合、真学真做、现场教学等培养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其次,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及培训专员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来, 并加以培养, 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力, 使他们成为学校教师的一份子。

3专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为了是学生能够尽快融入企业, 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感情, 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融入企业文化。首先, 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学校日常管理中来。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不仅能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有效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 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 还能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管理方式, 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做好铺垫。其次, 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实训基地内部按车间格局布置, 使学生感觉到这里不仅是实习教室, 也是工厂生产车间。南通大地是一家非常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私营企业, 为了使学生充分融入企业, 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 学校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 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并在多项活动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结语

“校中厂, 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利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 学校的办学条件、实训设备得到改善, 年轻教师得到成长, 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就业渠道也得到拓宽;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不仅有了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 还可根据自身的需求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出符合要求的技术工人, 解决了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降低了用工成本。实践证明, “校中厂, 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并且具有很好地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林慧英.“前校后厂”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华忆学校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 2013.

厂中校 篇8

一、“校中厂”注重培养学生专业专项能力

学院为“校中厂”提供场地、设备技术, 企业为学院提供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模具专业部分课程在“校中厂”开展。

1. 教学内容真实化

学院模具技术系“模具企业体验”和“模具综合实训”两门课程在“校中厂”开展。新生开学初, 学校为每个班级安排了专业指导老师进行专业指导, 并带领学生到“校中厂”参观, 增加感性认识。同时在第一学期安排了“模具企业体验”课程, 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 了解模具生产流程。所有专业课程教学都由学院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 在教学中教师将理论知识和带学生到生产现场看实际生产相结合, 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 有效提高了学生模具设计能力、模具加工数控编程, 模具加工及模具装配维修能力。专业课理论教学完成后, 进行8周的“模具综合实训”, 实训以博赢“校中厂”真实产品为载体, 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使学生在感悟中学习理论, 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提高学生模具设计制造综合能力。学生在实训时质量意识和经济意识明显增强, 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与就业能力。缩短了学生实际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2. 打造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学校的青年教师实践技能相对薄弱, 成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 “校中厂”为教师实践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校中厂”的实际生产过程和企业师傅技术交流, 开展科研, 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积累行业生产经验。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下厂锻炼, 参加企业生产活动, 掌握先进技术, 提高操作技能, 锻炼和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 成为既懂做、又懂教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是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专兼结对、开展兼职教师教学业务培训等方式, 提升其教学业务能力, 同时结合兼职教师工作职责, 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考核。兼职教师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工作, 进一步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3. 校企共建模具技术应用中心, 资源共享

学院创建了由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的模具技术应用中心, 开展模具应用性生产研发;为学生创新设计、毕业设计、参加全国职业技能进行集中培训, 体验科研过程搭建平台。创建了互惠共赢的体制机制, 通过科研任务的完成, 提升了模具专业教师的技术研发水平和自信心, 有效地锻炼了队伍, 提升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综合实力。“校中厂”实现了“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 成为具有产品研发、学做合一、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产学研实训基地。

二、“厂中校”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1. 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实施

模具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厂中校”的具体情况, 开展了“塑料模具制作”课程教学及顶岗实习,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设计方案, 以企业案例为核心“激活”教材中的专业知识, 开展理实一体化现场教学。“塑料模具制作”课程的实施方案是将学生分成4组, 在12周内分别在数控加工、电加工、模具装配、注射模试模等4个岗位进行课程学习, 根据每个岗位性质不同, 在实践过程中穿插理论讲解, 经过一定的学习时间后, 4组学生再分别轮换不同岗位, 这样在规定时间内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课程目标实现本课程的学习。在此过程中, 安排一名校内专任教师全面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 协调学生与企业快速有效磨合。

2. 专业综合能力应用训练

最后一年进行顶岗实习, 为了保证“厂中校”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校企共同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手册》等教学文件。顶岗实习专业教师担任专职指导教师, 从企业聘请的“帮带师傅”担任兼职指导教师, 原班主任担任兼职管理员。通过顶岗实习,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体验并亲自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 提高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综合化。顶岗实习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以企业考核为主, 实训单位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过程的考察, 包括职业素质, 工作能力的评价。

三、“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成效

1. 强化人才培养作用,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通过“厂中校”、“校中厂”了解行业动向, 了解企业需求, 了解岗位要求, 使得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更加准确。在真实的工作情境、真实的生产任务下开展教学, 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学生在生产一线工作, 变车间为课堂, “教、学、做”一体化, 工作中能及时发现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和动手能力不强, 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 专业技能得到迅速提高。使学生在感悟中学习理论, 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同时感受企业文化, 培养了学生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2. 促进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在“厂中校”、“校中厂”实施的课程, 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要求, 根据企业生产的典型案例为素材,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技术实践知识为焦点, 以技术理论知识为背景, 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课程内容, 共同开发编写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项目化教材。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内涵要求引入教学, 对接岗位群, 对课程实施全方位评价。课程实施中将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掌握的最新信息引入课堂, 真正让教学不脱离行业生产实际。

3. 改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通过与合作企业建立双师素质培养基地, 科研主导、岗位互聘, 打造双师素质, 培养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已经达93.5%, 形成规模达202人的兼职教师库, 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的比例达47%, 专业教师到企业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聘请“厂中校”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 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建设工作。

4.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企业非常欢迎专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 根据企业需要, 为企业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学院也积极鼓励广大教师与“校中厂”、“校中厂”联合申报省市级课题, 共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如为华生塑业, 昊邦科技等一些企业开展了测量技术、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技术培训, 有近300名技术骨干和工人技师参加了培训。

5.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厂中校”、“校中厂”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物质保证, 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参加工作的专业技能, 减少企业员工培训成本, 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实训企业就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达到98%以上。

摘要:校企合作, 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 阐述在“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下课程教学实施的方法,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办学机制。

关键词:校中厂,厂中校,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程蓓.中校”、“校中厂”交互模式下教学工厂建设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 2013, (4) .

[2]陆建军.基于工作岗位的“双证融通、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 2013, (5) .

厂中校 篇9

教学车间建设的原因

高职教育要培养具有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必须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 不但要求学生在工厂中完成一定课程的学习, 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而且要能获得一定的报酬。实施工学结合之前, 有必要使学生了解一些较为真实的生产环境, 培养一些职业场所必备的合作精神, 这些可通过在校内的教学车间来解决。

所谓教学车间是指在技术、工艺、设备、环境等方面与先进生产车间相似, 具有教学、科研、生产等功能一体化的实训场所。教学车间以任务或工程中的项目为主要实训内容, 由掌握生产技术、懂管理的教师或职业培训师授课。教学车间将按生产过程组建, 而不是按学科组建, 其突出特点是能提供较实际的工作环境, 便于现场教学, 可以将学习与工作、课堂与车间、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车间建设的方案

纵观世界高职教育发展历史, 无论是加拿大的CBE模式, 还是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 英国“三明治”和德国的“双元制”, 都是实训教学比较成功典范。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上述实训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合我国。因此, 在实训教学方面我们不能生搬硬套。

“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下计算机教学车间, 旨在基于计算机项目过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校企深度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 通过选择典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产品工艺流程, 营造计算机IT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 按照计算机IT企业岗位对员工的要求进行训练,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突破计算机IT人才培养的“瓶颈”, 做到学校和企业零距离地对接。

教学车间的探索与实践

1.创建教学车间

在企业专家指导下, 根据不同专业具体情况, 采用“引入”和“共建”不同的建设方式, 按照计算机硬件生产和软件设计生产进行设备的选购和安装, 建成计算机生产车间、电子创新车间、软件工作室和动漫工作室等各具特色的教学车间。按照校企合作协议, 企业提供设备、人员和技术, 在教学车间进行生产。学校提供场地、管理和服务, 学生在教学车间进行不少于半年的顶岗训练。借鉴企业制度标准, 引入企业文化, 与行业专家共同制订教学车间各项管理制度, 形成高效的教学机制。

2.开发技能训练模块

以计算机组装生产教学车间为例,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针对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 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 按照计算机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 参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生产岗位的技能标准, 以真实的生产任务开发计算机组装和软件设计生产等实训模块, 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真实生产过程之中。在训练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同时, 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职业意识、职业品质、职业责任感, 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教师按照学生掌握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的顺序, 将生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例如, 计算机专业学生扮演硬件组装技术员系统安装工, 软件维护工和硬件维修工等不同的生产角色, 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反复进行轮岗实习, 顶岗训练。采用“任务驱动、回归求教、设问助产、内省自修”的教学方法, 教师即师傅可在任意时刻对学生进行设问, 帮助学生深刻领悟职业技术内涵, 建立反思机制, 真正实现了教师在做中教, 学生在做中学, “教、学、做”一体化。

4.建立评价监控体系

把实训指导教师、师傅、辅导员评价与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形成高效的评价与反馈系统, 评价内容不仅限于技能操作等能力目标的评价, 更注重职业角色认知、产品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评价。

教学车间建设的意义

“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下计算机教学车间, 是按照生产流程工序开发实训教学模块, 能有效培养训练学生综合技能, 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实训教学模式, 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在做中教, 学生在做中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该项目的实施, 使学生在校内就可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轮岗实习, 进行技能训练, 实现了工作与学习的行为融合, 员工与学生的身份融合, 生产与教学的过程融合。

项目实施过程中, 在实训基地建设、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一些成果, 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教学车间形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和很强的创新性, 以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实训教学的模式是一条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提升职业素养的新途径。教学车间的建设方式, 既引进了企业化的生产车间, 也引进了一批穿工作服的教师, 为学院打造特色, 提高质量, 形成优势作出了贡献。

结语

“校中厂、厂中校”模式下计算机教学车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学习各种必需的技能。在课堂与车间、学习与工作、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中拉近了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工学结合”在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 要得到社会特别是企业的认同还需要一个过程, 教学车间的建设使学生多了一个接触较为真实的生产环境的机会, 它既可作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综合实习, 也可作为工学结合的预演, 教学车间与工学结合互补, 实现内外结合, 做到一举多得, 是一种比较优越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国祯.高职学院教学车间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6) .

[2]陈解放.工学结合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3]邓志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育, 2010, (4) .

[4]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 .

上一篇:知法懂法下一篇:直流测量系统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