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论文(精选9篇)
虎妈猫爸论文 篇1
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 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当今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热议, 产生了很大反响。针对这个问题, 作为教师, 我就当今孩子的教育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理解。所谓“虎妈式教育”, 即是当下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与前途, 从孩子的学习, 生活等各个方面出发, 不断地督促孩子学习, 甚至给孩子过多地施加压力。目标只有一个, 让孩子成为学习中的成功者, 生活中的强者, 来适应未来激烈残酷的社会。
一、虎妈猫爸式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 中国封建时期过长, 棍棒教育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根深蒂固, 很多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 西方也有“省了棍子, 惯坏了孩子”的谚语。家长从小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 甚至用暴力体罚来让孩子遵守纪律, 历来存在争议, 现在遭到心理学家一致声讨。因为研究发现体罚会给孩子造成长久的不良影响, 包括滋生暴力倾向和情感问题、影响学业、破坏亲子关系等。因此, 有些家长误入歧途, 一味地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孩子口服心不服, 从而, 在孩子自己幼小的心里受到了很大伤害。
(二) 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现实评介体系重视知识、分数而轻视能力和人格。在当今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中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摸索、创新, 不断改进、提高。从提高学生的素养出发,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很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品格的培养, 从深层次挖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养,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成长。但是面对着社会激烈的竞争, 摆在我们的家长面前的, 是孩子们面临的很多现实残酷的问题。中考、高考的压力, 重点中学、大学的考取, 无疑是很多学生将来要走向社会, 寻找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之地的敲门砖。
于是, 很多家长一窝蜂似的给孩子报辅导班, 学习各种特长, 不断让孩子学习、学习, 再学习, 于是“虎妈式教育”应运而生了。
(三) 社会的跟风和推波助澜。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下, 很多家长们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他们美好的未来, “虎妈”们不断地给孩子加压, 越来越多地家长投入到“虎妈式教育”中,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在放松的同时, 别的孩子却在学习, 这就是相应地落后。于是, 越来越多的孩子投入到了各类辅导班的大潮中, 他们在其中拼命地遨游, 却早已累得喘不过气来。
“虎妈式教育”和“猫爸式教育”, 在我认为, 就是“为当下”和“为长远”之争, 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那么究竟孰优孰劣?哪一种教育方式更适合当今孩子的学习成长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呢?
二、虎妈猫爸式教育利弊
在我认为, 每一种教育理念其实都是有缺陷的, 需要家长们不断摸索、改正, 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法, 而孩子最终呈现的是家长的终极教育观。“虎妈式教育”, 一些家长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学习的压力, 给孩子灌输这样地思想, 要学就要努力学到最好, 要做就要成为成功者, 才能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诚然,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 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吃苦的精神, 来适应激烈的社会, 不是件坏事。但如果不从尊重孩子自身感受出发, 一味地强迫甚至是打压式教育, 让孩子们去做他们不愿干的事情, 可能还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猫爸式教育”, 在社会上也广泛存在。这些家长生怕孩子吃苦、受罪, 受不得一点委屈。他们努力地把孩子培养成为小公主、小皇帝, 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诚然, 这些家长们, 他们的本意是本着尊重孩子的自身感受出发, 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 但有些家长一味地放纵孩子, 甚至是娇惯孩子, 导致了孩子们缺少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尤其是现在的家长,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家长们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 对孩子过分的娇惯, 自私傲慢, 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融入集体, 融入这个社会。
三、儿子成长的成功内涵
家长对孩子的培养, 究竟怎样做才是成功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成功的人呢?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通常的情况就是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然后得到一份稳定而如意的工作。中国的孩子正是家长太过操心才导致长大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人问小孩问:"你最爱谁呀"?他一定会答:"我最爱妈妈"你可以告诉他最爱的一定不是妈妈而是自己。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呢?让他学会关心人, 哪怕端水倒茶。哪怕帮你洗碗洗菜搞的一地水.你都要赞美他.不管他多小, 他有他的隐私权, 让他学会说谢谢, 平时他帮手做家务时, 做完了家长说声谢谢也未尝不可.走到外面, 得到别人的帮助, 说声谢谢只会让他觉得世界更加地充满爱。其实, 孩子其实需要的不是家长四处奔波地求师求教, 不需花重金来雇佣钟点工来伴读。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真诚的爱, 而不是溺爱。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在生了气后, 也会对自己笑容灿烂, 而不是把气无处撒的气撒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在孩子有了新奇特想法的时候给予充份理解与支持。
因此, 我认为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 有道德, 敢担当, 健康快乐的人, 他们就是成功!
结论
如今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改进, 不断地完善, 在朝着以真正培养人才的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去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质, 发现并培养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而不是一味地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人才的优劣。这样会有越来越多的“猫爸们”本着培养孩子的自身潜能出发, 去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在孩子的学习成长的道路上, 孩子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 而且每个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培养, 要讲究合理的“度”。语速则不达, 过犹则不及。既不要像“虎妈们”那样, 过分地让孩子学习他们不愿去做的事, 有时会事得其反, 过早地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也不能像“猫爸”那样, 对孩子的学习出于放任状态, 毕竟我们的孩子将来都要面临高考的选拔, 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因此, 我认为“虎妈式教育理念”也好, “猫爸式教育理念”也好, 都要从每个孩子的不同身心特点和特长爱好出发,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把握好“度”, 松严适度, 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向上, 乐观健康的竞争空间, 让他们自由飞翔!
摘要:电视剧《虎妈猫爸》的热播, 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当今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热议, 那么究竟是“虎妈式教育”好, 还是“猫爸式教育”更胜一筹呢?本文将围绕产生根源、分析利弊、成功内涵、长远意义四个角度来探究教育的实质。
关键词:虎妈式教育,猫爸式教育,产生根源
虎妈猫爸论文 篇2
有一段时间,我的几次考试成绩都还不错,不禁有些飘飘然了,作业开始漫不经心地糊弄,特别是,以前写完反复修改的好习惯被全部丢掉。
又是一个周末,我匆匆写好,仅是草草了事,然后便得意扬扬地沙发上一躺。
爸爸走过来地问:“赵成祺,你写了一篇什么‘大作’?把自己乐成这样?”
我挥挥手说:“就在桌子上,你看去吧!”
爸爸一边看,一边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爸爸发表了评价:“写得还不错,建议你再修改一下吧。”
“哼!改什么改,像我这种佳作还需要改?反正我看是没改头!”我头也没抬了冲了爸爸一句。
爸爸想再说些什么,但欲言又止,过了一会,耐着性子说:“那你去给妈妈看看。”
我没吭声,反正妈妈懂得比爸爸多,她一定更加懂得欣赏我的佳作……我心中充满了期待。
妈妈从房间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递给她:“妈,写得怎么样?还不错吧!”
妈妈简单地看了看,随手将扔回原处:“还不错?整篇文章没有中心,可笑的是,连句子都读不通!真是一塌糊涂,你还好意思显摆?吃完饭去重写!”
怎么会?爸爸骗我!我委屈极了,眼眶也湿润了。
爸爸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赵成祺,你还不明白吗?我说不错,是对你的鼓励。告诉你,不错的,经过修改可以更好;而你妈妈的严格,是想让你明白: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草草了事。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粗糙的玉石,只有经过反复精心雕琢,才能制成晶莹剔透的艺术品。也不例外,只有经过认真地修改才能写好。许多中外著名作家,他们的名著也是经过反复琢磨、推敲后,才与读者见面的。你说对吗?”
我无言以对。
且把“虎妈猫爸”放一边 篇3
“虎妈”的教育方式属于严厉型的家教模式,注重强制性;“猫爸”的教育方式属于宽松型的家教模式,主张“放手放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一经公诸于众,便引起了中外教育界和家长们的热议。
从其教育方法来说,“虎妈”与“猫爸”均有可取之处,也均有欠缺。两种教育方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施教的对象——孩子。“虎妈”的两个女儿性格温驯,内心缺乏主见,而且稍有叛逆表现,“虎妈”厉声呵斥之下,孩子就变成了“乖乖女”。而“猫爸”的孩子懂事自立,凡事根本用不着大人操心,所以,“散养”的家教方式恰好为其提供了宽松的成长环境。这两种教育模式又都同时具有“硬伤”:“虎妈”的教育模式讲究“高压”,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斩断了孩子的思想触角,也很容易使孩子在“高压”下形成叛逆、扭曲的性格。而“猫爸”的教育方法如果施用在生活散漫、缺乏主见的孩子身上,那么就极易使孩子养成放任自流、良莠齐生的成长性格,最終导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
作为家长,如何在“虎妈”和“猫爸”之间取舍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家长们之所以犯难,是想在其中选出一种来借鉴。殊不知家长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家庭教育的对象——孩子。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对自己的孩子采取哪种家庭教育方式,既不是“虎妈”决定的,也不是“猫爸”左右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即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去选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照抄照搬既有的所谓“成功模式”。这种教育方法,既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个性尊重,又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洞开了方便之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这个期望值的实现,既不能信赖于“虎妈”,也不能完全指望“猫爸”,而是家长与孩子互动后,由孩子这个承载体去实现的。
虎妈猫爸论文 篇4
一、家庭教育方式方面的问题
(一) 家长强加自己意愿
在《虎妈猫爸》中, 虎妈、猫爸、狮子姥爷、狐狸奶奶都想在兔妞身上试用自己的教育理论, 而兔妞作为长辈们所有的希望, 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兔妞的家长就不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 不考虑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爱好, 只按照自己既定的要求和模式为孩子设定好人生轨迹;或者把自己的觉得遗憾完成的事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一直逼孩子走长辈规划好的的路。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敢做出反抗, 只是一味的接受。长此以往, 孩子就可能就有两种极端的情况, 一种孩子变得胆小、唯唯诺诺, 只知道顺从他人的想法, 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还有一种就是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这样的孩子就会有非常强的叛逆心理。别人越说怎么做, 他就越不怎么做。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成长, 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 对其生理、心理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 教育孩子靠打骂
当代父母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 时常对其进行呵斥, 还采取棍棒教育, 用最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种棍棒式教育法属于对子女进行强行管理, 也许暂时获得效果, 但棍棒式教育不是家庭教育的合理方式, 打骂会使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受到摧残, 也会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精神。棍棒式教育下长大的孩子, 容易形成胆小、焦虑、孤僻的性格, 或者产生逆反心理, 甚至出现行为上的反抗。如果一直简单粗暴对待孩子, 那么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后成绩优异, 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家庭教育内容方面的问题
重智育轻德育。我国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家庭教育应该被高度重视, 因为孩子不是独立的人, 而是属于他们的资产, 本剧中虎妈也说过她的父亲认为最好的投资就是人。父母觉得孩子出人头地之后, 就可以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养儿防老。这样一来, 父母就认为孩子读书是重中之重, 不能因为做家务等其他事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有研究表明, 美国儿童每天参加家务劳动的时间为1.2小时, 中国儿童仅为11.32分钟。长此以往, 家长们都逐渐忽视孩子心理、精神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认为教育就是学习书本知识, 而考察学习效果的方式就是考试成绩,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 现在孩子们都是应试教育, 除了死读书以外, 很少有课余生活, 更不要说个性、能力的培养了。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不具备接受、适应社会的能力, 孩子都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现在有许多成年人还在啃老。
三、家庭教育的环境问题
(一) 教育观点没有统一口径
剧中的茜茜知道父母因为自己吵架后, 就对爸妈说:“爸爸妈妈, 你们不要吵架了, 我会好好学习的”。孩子们的愿望很简单, 就是有一个开心幸福的家。但如果像《虎妈猫爸》中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家庭各成员间的“势力”不平衡、不良的教育方式, 都是不能满足孩子简单愿望的。前期教育的时候, 虎妈对孩子有些过分的要求, 但随着孩子的情况不断的调整, 她将中西方教育理念兼容起来, 找到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理念。相比之下, 猫爸罗素教育孩子常是表里不一, 教孩子一起欺骗妈妈, 这样的做法对于孩子的教育十分不利。父母教育理念应该达成一致, 如果一方在教育孩子时, 另一方认为方式不妥, 当时也应该表示沉默, 私底下父母再进行沟通, 达成一致。否则孩子容易养成“两面派”的习惯, 在父亲面前父亲愿意听的话, 在母亲面前说母亲喜欢听的话, 又或者是让孩子养成把某一方当作救兵的想法, 这些都会让家庭教育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1.什么都要学。茜茜学前教育的时候虎妈每天除了布置许多作业, 还想培养女儿其他方面的能力。上一年级以后, 家里更是争论不停, 奶奶觉得女孩子应该学跳舞, 姑姑认为应该学游泳, 虎妈却认为一定要学奥数。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 就给孩子报了各式培训班来应对小学的入学考试。进入小学后,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早做好“小升初”的准备, 很多低年级小学生的周末还在上课外补习班。父母重视教育是好的, 但如果教育的本质都颠倒了, 孩子对于学习有很强的功利性, 以后很难使孩子对学习感到快乐。过多以提前学习书本知识为主的兴趣班, 会使孩子的生理过早成熟, 更失去了他们童年的快乐。
2.为孩子上个好学校不顾一切。虎妈听说住进学区房以后孩子就可以上第一小学后, 即便学区房房子小、环境差、房价高, 也不管家里人反对, 卖了车、房都要买。说为了孩子再苦也值得, 坚决不向生活妥协。然而买了学区房以后第一小学的主任却说现在政策改了, 学区房要住够两年才能上第一小学。虎妈就准备了一瓶三十年的茅台和主任喝得烂醉, 同时她也明白只要让孩子再等一年, 就可以上第一小学了。现如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许多父母不惜花重金购买认为教育质量较高, 可以给孩子提供最好学习环境的学区房。总认为这样对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好处,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必定会成就一番事业。但实则不然, 美国物理研究员万维钢写过一篇题为《为什么高中之后我们会不一样》的社会学文章。文中提到, 两名美国经济学家对近两万名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10年到20年的收入情况所进行的一项调查中, 不管他们当初是名校或普通大学录取, 他们后来的收入都是一样的。这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只要他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上的是否是名校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他们条条大路通罗马。
四、启示
(一) 对于教育方式的启示——给孩子一个空间
1.学会尊重孩子。教育的方法向来没有哪一种是绝对正确的。教育方式可以借鉴, 但绝不能复制, 这和成功是一个道理。有的孩子需要严厉的教育, 有的孩子需要放养式教育。因为每个孩子性格不同, 所处环境不同, 所需的教育方式也要有所不同。但每个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 心是一样的,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都第一, 自己的父母也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得第一。所以虎妈不顾孩子的感受, 坚持给孩子报三个班, 她一味的希望孩子赢, 往往却忽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做选择, 认为自己的决定不会错, 他们所做的也都是为孩子好, 将来孩子长大了就会明白。在家庭教育中, 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和选择, 除了教孩子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教会孩子好的习惯和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不要像虎妈那样一味的严格要求孩子, 要考虑孩子是否适合这种严厉的方式;也不能像猫爸那样任凭孩子自己发展。孩子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 父母需要做的是教会他如果拿笔、选择怎样的笔来画、怎样的配色, 而不是握着他们的手一笔一划的完成他一生的画作。
2.改变惩罚方式。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父母也是孩子长大的, 所以孩子现在犯的错, 父母小时候也犯过。犯错并不可怕, 可怕的将错就错。所以是否惩罚和怎样惩罚都是家庭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通常家长认为孩子犯错就应该严厉的惩罚, 使他引以为戒。但其实如果惩罚方式得当, 它就会发挥永恒作用, 会使得家长和孩子都在一种双方舒适的环境下达到各自的目的。对于家庭教育的惩罚方式我们可以借鉴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孩子在出现正确行为时, 奖励其一个喜欢的物品;若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 就去掉一个刺激物。如果正负强化配合惩罚使用, 那么正确的行为就会得到延续, 错误的行为就会得到纠正。这样的家庭教育惩罚方式就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
(二) 对于家庭教育内容的启示——家庭教育内容综合化
1.重视综合素质教育。中国家长们容易把教育目标单一的认为就是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方面很少关注, 孩子的身心健康其实和知识教育同等重要, 不是文化知识教育就足够。智力是一种综合素质, 人们为了获得知识、运用知识, 这些过程中表现的能力才是智力, 包括思维、记忆、想象力、观察力等, 这各个智力要素间相互制约联系, 依次来统一发挥个人的智慧作用。总而言之, 科学的智力开发是需要综合、全面的教育。
2.培养能力比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家长教授孩子文化知识、生活技能, 还要对其能力进行培养训练。知识可能多年以后会忘, 但能力、技能不会忘。正如我们学会游泳以后无论多久只要下水就知道怎么游, 但是我们最初学习游泳时手脚的先后和动作如何协调。所以传统的知识教授方式需要改变, 我们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而能力是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的IQ、EQ等方面的总和, 必须各个方面之间相互协调, 才能使能力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三) 对于教育环境的启示——教育孩子要统一口径
这部剧是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各自担任着不同的角色, 没有对错之分。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大家都可以说是摸着石子过河, 因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教育理念。现在大多的家庭都是“一小二大四老”模式, 当一个家庭里面教育理念产生分歧的时候, 适当的参考孩子的意见, 意见达成一致后再进行相应的教育。不管是严厉还是放养, 家庭教育都需要统一口径, 成功和快乐可以相互融合。如果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 不能说长大以后一定是国家栋梁之才, 但至少他的童年是快乐的, 他的家庭是和睦的。
参考文献
[1]屠传信.“虎妈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8) .
[2]刘著民, 黄刚.对“虎妈教育”的一点“冷”思考[J].乡村科技, 2011 (7) .
虎妈猫爸经典语录 篇5
今天小编特意在电视里搜集了励志语录,看了的、正在看的、没有看《猫爸虎妈》的朋友细心看完下面20句,然后再去看电视剧吧!
1、老婆,从咱们结婚到现成,你终于说了句真心话。
2、可万一你闺女的老公,远远不如你优秀怎么办。
3、什么在摇椅慢慢变老,这都是屁话。
4、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5、老婆,你一走好几天,我会望眼欲穿。
6、我们要设个孔子奖,你试试,他们能得几个。
7、一个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扬长避短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使过了劲,就会有反效果。
8、伴在饭里,和在汤里,你全吃了。
9、有些优点可以利用,而有些优点是不可以利用的。
10、一部赶不上就步步赶不上了。
11、不化妆的孩子才是最好看的。
12、天上掉馅饼的事会有,但这个馅饼是被你吃下去,还是把你给砸死可就说不定了。
13、少壮不努力,长大是混子。
14、女人啊,别太好强了。
15、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事的人。
16、人生的第一步一定要走正。
17、收破烂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18、该花就花,能省则省。
19、你们90后嘴这么甜,是抹了蜜出来的吧。
虎妈猫爸,这样的亲子教育靠谱吗 篇6
我家故事
我每次一管教孩子,老公就说我瞎操心
我是两个女孩的妈妈,大的已经15岁了,小的才7岁。老公是做生意的,我一直在家带孩子。因为我是那种性格比较好强的人,而老公是农村长大的,从小也是没人管,所以,他总觉得孩子的教育一切顺其自然最好。因此,我们没少吵架。
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我对她们要求特别严格,如果孩子表现不好,我肯定是一顿训。
两个孩子成绩都不是很好,我就经常去学校找老师交流,还跟老师表达希望能多给孩子点学习压力。每次,我一去学校,孩子回来就跟她爸爸告状。有时候,回来甚至还会哭着说,今天在学校被老师当众批评了,老师说,妈妈告诉她我在家里一点都不用功。老公听后,特别心疼孩子,总是跟她们说:“不要听你妈的,她是脑子不清醒。”我一听就来气,你平时对孩子管过几次,我辛辛苦苦还不是为孩子考虑,凭什么他们就这么说我?但我每次这么一讲,老公就会说,你之所以这么辛苦,都是瞎操心,孩子只要大方向不出问题,小细节就不要管教那么严。你一句,我一句,于是,就开始吵上了。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老公总是和我对着干,很多事情我们都不能达成共识。比如,我花钱给孩子选个好班级,老公不让;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我说让她们学钢琴,老公不让;老公爱打游戏,有时候还教孩子打。每次,我不让做什么的时候,他就总是一句话塞过来: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小时候我爸妈管过我多少,我现在不也照样挺好的么?
和老公约法三章之后……
我家儿子已经读初中了,为了孩子的教育,我真的是操碎了心,可是,每次我一说,老公就直接来一句:“孩子慢慢会懂的,你现在这么管也没用。”可能是在家庭中我也表现得比较强势,儿子和老公就结盟起来对抗我。
比如,我让儿子去参加夏令营,儿子不想去,就想跑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去玩,我一听就来气。总觉得在乡下能学到什么东西,孩子就得去外面见世面。儿子是那种比较随便的人,不太喜欢争强好胜,这一点跟他爸爸很像。为了培养儿子的竞争意识,我就经常让他去参加比赛,可是,儿子对于结果总是表现得无所谓。老公也是经常跟他灌输,输赢不重要,重在参与。就为这个事情,夫妻俩没少吵架。
经过很多次这样的事情后,渐渐地,我也就明白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不仅我们累,孩子更累,完全不知道听谁的。后来,我就和老公约法三章:学习上的事情,他负责,而生活上的事则归我管。两人分工明确,不许插手对方的责任范围。
在这之后,虽然有时候我也忍不住要去管孩子的学习,比如,看到孩子成绩不好,我就想给他报个补习班什么的,但每次我一这样,老公和孩子就会指责我犯规。所以,即便我想插手,也只好作罢。
经过半年后,我就发现,以前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现在也都能接受了,而且在孩子的教育上学会了克制自己。此外,我还发现,老公的“无为”理念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虽然说短期内看不出来,但时间一长,孩子确实也还是有改变的。
网友“留栩言”:虎妈猫爸这样的家庭真让人闹心,强势妈妈真恐怖,中国小孩真可怜。不就是读书和成长吗?攀比个锤子啊!
网友“独立的球球”:我就是这样长大的,从小就是各种被妈妈逼迫学这学那,我爸很心疼我,可是也拿妈妈没办法。关于我的教育,随时都能在家中引发一场大战。这样的日子真是受够了,以后我的孩子可不能这么遭罪。
网友“笨小笨”:成长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强势妈妈们,什么时候能够觉悟到这一点?职场女人也还真的是蛮可怕的,习惯了一切我做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父亲在两个方面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一是智慧的启迪,二是为人的引导。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也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一个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养成,另外一个影响则在于“情”的培养。妈妈过度强势,爸爸则相对憨厚,这样虎妈猫爸式的家庭会导致以下问题:影响力相互抵消;父母的威信降低;孩子将无所适从。
虎妈猫爸论文 篇7
关键词:冲突话语结束方式,夫妻,语用分析,《虎妈猫爸》
1.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冲突, 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活动。当冲突表现在语言上时,就成为冲突话语,即目标不一致的两个人,采用亲社会性或反社会性是策略,来影响对方行为的活动。韩礼德 (1987) 曾说,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个体都是其他人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网中,同其他人都有联系。冲突话语是人们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长期以来,研究学者从多个领域,对冲突话语进行研究, 包括,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但是, 从语用学领域,对冲突话语的研究,最近才引起大量学者的注意,而且,冲突话语的研究意义,也值得我们关注,因为避免冲突话语,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睦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显著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2.面子威胁理论
1944年,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将“面子观”介绍到西方。 1955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高夫曼 (Goffman) 据此提出了 “脸面工程”, 他认为,面子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通过采取言语行为而为自己获取正面的社会价值,是按照社会所赞许的属性而创造的自我形象”,高夫曼还提出,“脸面工程” 是相互配合的,面子的维护和赋予取决于他人要想不丢面子的最佳方案就是不去伤害他人的面子。
而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和莱文森 (Brow & Levinson) 则是将语言学礼貌真正引入并成为语言学学术讨论的。在1978年出版的《礼貌 :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中,布朗和莱文森在高夫曼的理论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的探讨了“礼貌”、“面子”,并将“面子”定义为 :“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 每个交际参与人都有两种面子 :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重。消极面子是不希望被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的自由。根据布朗和莱文森的理论,每一次谈话说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会面临威胁, 因此几乎所有言语行为都是面子威胁行为,而礼貌的会话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削弱面子威胁行为的程度。夫妻间的冲突话语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所以夫妻双方会通过反对这类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地位。
3.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虎妈猫爸》是2015年5月份首播的一部电视连续剧, 讲述了一对原本幸福甜蜜的小夫妻毕胜男和罗素,随着女儿教育问题的出现升级,因两人教育观念的差异不同,产生了一系列情感冲突,感情纠葛,家庭矛盾等故事。本文选择这部电视剧中毕胜男和罗素夫妻之间对话间的冲突进行分析。 首先收集语料,笔者对该部剧中夫妻间的口头对话内容进行了转写,变成书面文字,反复地观看这部剧并挑选出其中关于冲突性话语的对话。其次,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归纳并总结出,在该剧中出现的冲突话语的结束策略。最后,用面子威胁理论来分析这些冲突话语的结束策略是如何实现的。
4.《虎妈猫爸》中冲突话语结束方式的语用分析
本文通过该剧一共搜集到58条语料,并将其分为8种结束冲突话语的策略,本文将运用面子威胁理论,对常见的3种冲突话语结束策略进行语用分析。
4.1 退出式
在冲突话语发生和持续过程中,冲突双方有一方不愿再继续并主动退出谈话或离开冲突现场的情况,称为退出式。 退出式的冲突话语结束策略,不仅可以避免争执的继续进行,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也可以避免双方面子的损伤。这是最常见的结束冲突话语的策略。
例1 :毕胜男 :第一小学真正的面试结果你知道吗,她说我们的女儿跟白痴一样!
罗素 :怎么又说到上学的事上去了,这不,之前咱都想开了吗,老婆。
毕胜男 :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如果茜茜去了一个不好的学校,周围都是像你姐这样的坏孩子,她怎么办,所以, 我至少应该让她上个区重点吧。
罗素 :老婆,最近压力上不是特别大啊?
毕胜男 :是,连车位都抢不上啦!如果不提前赶到,车位就被人抢走,一步赶不上我就步步赶不上了。
罗素 :是不是那黄俐有刺激你了?
毕胜男 :你不要跟我提她了!(回卧室)( 节选自《虎妈猫爸》第4集 )
毕胜男因为女儿上学以及工作的问题,压力大心情不好,本来跟罗素商量好了孩子上学的问题,因为同事黄俐的刺激,毕胜男又跟罗素关于这个问题发生了冲突,当罗素提到毕胜男工作上的压力时,毕胜男情绪爆发控制不住,为了避免自己再说出一些难听的话,避免有损面子行为的言语再继续,于是结束冲突并离开冲突现场。
4.2 转移话题式
转移话题式是,话语双方冲突持续,僵持不下,说话一方不愿再继续冲突话语,故意避开当前冲突话题,转移到一些不相关的话题上,从而使当前冲突话语得以中止的一种策略。这是一个不损害说话双方面子的一种策略。通过转移到一些不相关的话题,说话一方试图中止争论以结束话语冲突。
例2 :毕胜男 :你今天这招是跟谁学的啊?不像你的风格。
罗素 :用得着学吗,你也太小瞧你老公了,你跟妈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是一管就乱,一爱就死。
毕胜男 :不对,绝不是你,这种话你绝对说不出来!
罗素 :我在你眼里就一文不值,我在你眼里就是一和稀泥的和事佬,是不是?
毕胜男 :是。
罗素 :行,我去服务器里杀几个人去。( 节选自第16集 )
关于罗素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小转变,毕胜男提出了质疑,并询问罗素,罗素进行了反驳,声称毕胜男太小瞧自己了,毕胜男继续表示不相信的质疑,罗素着急了,问毕胜男自己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文不值,和稀泥的和事佬,毕胜男表示赞同,罗素感觉冲突再继续下去,自己的面子将受到损失, 于是转移话题,说自己要去玩游戏,在服务器里杀几个人去。
4.3 第三方干涉式
第三方干涉式是指,由于说话双方之外的第三人介入干涉而使冲突双方结束冲突话语的策略。在面子威胁理论框架下,第三方干涉式可以使冲突双方停止损害面子行为。
例3 :罗素 :不是住两天,是你爸什么时候走了,她什么时候回去。
毕胜男 :你成心的是吗,你在火上浇油你知道吗?
罗素 :早就跟你说,你爸这次来的什么寓教于乐就是换汤不换药,你非不信。
毕胜男 :你什么意思,你说我爸是披着羊皮的狼,为了接近小样可以不择手段。
罗素 :就是那意思!
毕胜男 :妖魔化,我爸已经被你们全家给妖魔化了!
罗素 :什么叫我们家人啊,你是谁家人啊!
毕胜男 :这些恶毒的话,你怎么不当面说,一会到你自己家里就说,你是个大男人,怎么这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呢。
孙雅娴 ( 即毕胜男婆婆,接过电话 ) :没错,我的儿子就受我的影响,但是我自认为我的儿女是天底下最有教养的儿女,不是吗? ( 节选自第36集 )
在电话里,毕胜男和罗素因为女儿姥爷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而发生了冲突,已是威胁面子的举动。在冲突话语过程中, 双方情绪不断高涨,冲突不断升级,甚至发展到攻击家人的言语,,双方互不相让,揭对方的短处,互相不留情面。此时, 第三方的介入干涉是避免夫妻双方继续争吵的最好策略。毕胜男的婆婆闻声接过电话,从而使双方的冲突中止,挽救冲突双方的面子。
5.结束语
虎妈猫爸论文 篇8
而作为一名老师, 我知道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但当自己做为一名母亲, 我又还原到毕胜男的角色, 甚至被杜锋牵了过去。我深切感到现在的孩子难教育, 相信每位家长都有同感。信息时代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临, 更加使这一问题显得突出, 特别是独生子女时代的到到来。而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而今天, 接受教育的主体已经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 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特别是家庭教育理念。新的时代,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来引导、教育我们的孩子?
一、需要一个民主型的家长
现阶段, 许多父母以自己的意愿强行代替子女的意愿, 如《虎妈猫爸》剧中毕胜男说的:“孩子, 你还小, 妈妈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恐怕这种家庭不是个别的, 而且有很多家长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我生你养你, 你难道不听我的吗?我用我成熟的大脑取代你不成熟的大脑, 是为你好啊;你小啊, 不懂事啊。而子女不听父母的话, 就是大逆不道。当然, 家长的这种观念, 就是所谓专制型的家庭教育观念, 是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的。而且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觉得自己在家里很霸道, 他可能觉得自己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很慈祥。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 再用过去的这种观念要求孩子, 要么孩子百依百顺, 一事无成, 要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 不欢而散, 甚至会导致一些家庭悲剧。如何做一个成功的民主型家长呢?我认为和孩子一起成长。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 都是第一次做家长, 那么何不和孩子一起成长呢?和孩子一起成长, 就要作到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共同写作、共同学习”, 这是最重要的。
共同阅读, 就是和孩子一起读一本有趣、有意义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 和孩子一起探讨、交流、沟通, 这样做, 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也有助于了解孩子;共同写作, 和孩子一起写成长日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 然后不断超越的过程, 而写作是最好的反思。孩子通过文字, 可以写自己的苦恼与喜悦, 家长通过文字, 可以写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 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也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事, 等等。写作内容不限, 随手几笔也可以;共同学习, 现代社会, 知识更新快, 家长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一方面, 家长可以学习自己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 另一方面, 家长要阅读孩子的教课书, 通过阅读教课书, 了解孩子所学内容, 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 也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 即使没有效果, 孩子也会知道家长在乎他们, 这就已经足够了。
二、需要家长正确“爱”孩子
新时代, 需要家长更新的另一个观念是对爱一理解。在这一点上, 很多家长存在误区:没有一个父母认为自己是不爱孩子的。爱孩子, 不仅仅是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 也不是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更不是对孩子百依百顺。那么怎样去爱?怎样才是爱呢?
我认为, 爱首先意味着理解, 这是爱的第一个含义;爱还意味着尊重, 首先是对心灵的尊重。理解孩子, 就是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什么是童心?就是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索、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尊重孩子, 就要做到:要保护孩子的个性。现在有许多家长, 觉得自己年轻的梦想没有实现, 就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让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学书法、学这学那, 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强加给孩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已经很成功了, 于是想把孩子复制成第二个自己, 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尊重孩子, 要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
爱孩子, 就要和孩子保持平等关系, 不要以爱的名义来捆绑孩子。
三、需要家长适当学会“闭嘴”
剧中当毕胜男非要将青菜塞进女儿茜茜的嘴里时, 隐忍了很久的罗素终于爆发, 摔门而去。舅舅毕然带茜茜躲到了卧室, 而毕胜男追到卧室再次给茜茜大讲人生道理时, 茜茜哭着喊出了“我讨厌妈妈, 坏妈妈……。”这样的说教适得其反。也许, 有许多家长身有感受。当你在说教批语完孩子后, 是否发现孩子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了?孩子的缺点、毛病改掉了?实际上是没有的。作为一个班主任, 也有好多学生家长在我跟前抱怨孩子好话、坏话都不听。那么这个时候, 家长要适当的学会“闭嘴”。给孩子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闭嘴”并不是让家长许放弃管教孩子, 而是先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理解孩子的感受, 学会与孩子沟通。在沟通过程中, 知道孩子想什么, 只有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家长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在教育孩子时, 家长应该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提倡少禁止、多商量少命令、多放手少包办”。在孩子出现问题的过程中, 再教育孩子, 才能有更好的说服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氛围如何, 家庭教养如何, 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世界上没有完善无缺的家庭, 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 更没有凝固不变的家庭教育, 所以对每一个父母来说, 都需要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参考文献
虎妈猫爸论文 篇9
注意力=題材+时机
早在2011年,“虎妈”、“猫爸”之争就已开始。其导火索是美国华裔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出版的《虎妈战歌》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作者严格教育两个女儿的故事。在这种虎妈式的培养模式下,两个女儿的成绩每年都是“A”,其中大女儿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奏,小女儿12岁就成为了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此书一经问世,就如病毒一样快速传播。然而,来自中国上海的“猫爸”常智韬却用自己女儿的事例反驳了蔡美儿的观点。他认为,“虎妈”的教育方法有待商榷。常智韬给了女儿很大的自由空间,从未硬性规定女儿要几点钟吃饭、几点钟睡觉、几点钟看书等,但他女儿也能年年拿奖学金,最终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
一时间,有关教育孩子到底应该采用“虎妈”式还是“猫爸”式的争论层出不穷。时隔4年,电视剧《虎妈猫爸》的播出再次抢滩各大话题榜,且较之前更胜一筹。究其原因,在于该剧集中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学区房、隔代带孩子等问题,从题材上抓住了各年龄段观众的眼球。其次,也是顺应时机的产物。
纵观我国电视剧的发展,其经历了1958-1978年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1978-1992年间从电视剧事业到产业的转型过渡、1992-2012年间电视剧产业的初探和纵深发展以及2012年至今的新拐点4个阶段。如今,我国正在从电视剧生产大国向强国迈进。
“回看2012年之后的电视剧类型就可略知一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李胜利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早些年的电视剧主要是以家庭剧、婆媳斗、老年人等题材为主,后来是中年人题材的电视剧,之后是以小孩为主的《小爸爸》、《小儿难养》等。由此看来,关于孩子的教育冲突展现得愈加激烈且集中。“《虎妈猫爸》在这样的时机下诞生,受到广泛关注是必然的。”李胜利说。
此外,该剧颠覆了以往国产剧的刻板模式,与前几年的80后育儿剧单纯“脸谱化”完全不同,《虎妈猫爸》拍出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一部色彩丰富、富有时尚感的作品。剧里有轻松诙谐,有温馨浪漫,有剑拔弩张,有似水柔情,有理想的憧憬,也有观念的冲突,这些都融入在人物关系、情节的精巧设计和情感的细腻表现中,平凡却很真实,带给观众强烈、多样的审美体验。
核心=思想+艺术
实际上,一部剧的品质高低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是一部剧的灵魂,是品质的根本。“一部剧如果没有坚实丰富的内核,外壳再华丽都没有生命力。”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马同斌如是说。
《虎妈猫爸》整部剧有3个特点:其一体现了80后教育观导向存在的问题。剧中真实展现出80后家长们的生活状态,也浓缩了整个80后的时代生活。如今,社会分层严重、主流社会价值观缺位、社会弥漫着以金钱为上的浮躁气氛,从而导致一部分人教育观扭曲,趋向于急功近利。而富二代、官二代的形成对上述现象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普通大众的下一代来说,竞争更加激烈。因此80后家长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虎妈式的教育逐渐盛行。在剧中,虎妈处于一种几乎被逼疯的状态,体现出很深的忧患意识。“但这种教育观无视孩子的自尊心和天性,颠覆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基本原则,管教严苛,单纯追求成绩导致孩子的社会化程度不足和人格缺陷,势必引起争伐。”马同斌说。
其二折射出教育方法的差异。剧中表现出了多种教育观,主要包括虎妈式的严格教育、猫爸式的顺应孩子的天性教育、婆婆式的“女儿要宠着富养”以及姑妈的西方教育观。在《南方日报》和3G门户网站发起的一次投票中,关于“‘虎妈’PK‘猫爸’,你支持谁”的问题中,有34%的网友选择了“‘虎妈’,社会残酷,必须如此教育”;支持“猫爸”的网友则占了40%,原因是“关爱成长,孩子幸福重要”。对于“你觉得应该如何培养孩子能力”这个问题,有20%到30%的网友选择了“说不清,教育孩子很头疼”。从结果上反映出教育方式的确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回到剧情本身,其反映的就是“为当下”和“为长远”之争,“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以及隔代教育的主导权之争。多种观念的争夺使其思想性更强。
其三将现实生活原汁原味地搬上银幕,并用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与剧中的家长和孩子们共同思考一起成长,给不同人物以不同启示。尤其是对人物间矛盾与冲突的处理十分到位,该剧除了虎妈猫爸这条丰富的主线人物之外,其他副线人物也都是以“车轮大战”的方式与虎妈猫爸发生观念上的碰撞。整部剧将各个人物之间的理念之争巧妙地转化为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将教育理念推向深入和白热化。
由此,马同斌认为:《虎妈猫爸》这部剧之所以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是因为它触动了社会审美情感中的精神地带。
趋势=现实题材+儿童题材
资本循环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循环的终点又是另一个循环的起点。也就是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电视剧作为被消费的一种文化产品,是大众共享的信息体,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众市场的考虑必不可少。未来电视剧的趋势如何,与观众的关注点密不可分。
“未来可能会出现小升初、国外留学等关注孩子成长问题且现实的电视剧。”李胜利认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加上儿童题材电视剧的热度或将不减。
现实题材电视剧是指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以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和审美取向为逻辑起点,以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相对客观地讲述社会现状、人间百态和生存境遇的电视剧类型。其主要魅力在于深刻和取材新鲜有活力。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都会存在不同的矛盾和社会焦点,对应的观众也在不断变化着。
此外,现实题材电视剧能满足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共同诉求。在主流文化层面,现实题材电视剧是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的创作类型;在精英文化层面,现实题材电视剧中严格的美学追求、哲学思考和批判精神能让知识阶层从中获得思考、找到契合点;在大众文化层面,电视剧本身是大众文化的产物,能让观众充实精神家园,获得生活希望。
《虎妈猫爸》就是这样一例,既反映了主流文化,又让精英阶层从中感受到美学和艺术,也让大众觉得影视剧照进了现实。
【虎妈猫爸论文】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