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

2024-05-23

外化(共12篇)

外化 篇1

勤磨砺,扎实语言基本功力

小说演播,是把完整的故事情节, 具体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口语化的听觉语言,演播者要想把小说演绎得“生动形象”,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艺术功力。播音前辈张颂教授所说:语言艺术功力并非只是“语言”的功力,它包括运用语言所必须的功底和运用语言所涵盖的能力。由此可见,演播者不仅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知识、要具备良好的声音弹性和较强的语言造型能力,在不断训练和实践中探索,为演播工作创造充分条件。但在一些广播小说作品中,一些演播者忽视了普通话语音的基础训练和掌握,翘舌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不分; 读音白字,“信手拈来”的“拈”读作“占”,“狭隘的隘”隘读成益;四声不准造成歧义,“适时”和“实施”等现象,不但给听者造成了歧义,也使一部完美的广播小说作品留有遗憾。

勤感受,外化形象塑造贴切

广播稍纵即逝的声音特性要求演播者在演播工作中要树立“受众意识”。文学作品的底蕴厚重,角色多元化,故事情境描述生动,这就要求演播者对作品要通读,并理顺故事发展脉络,了解体验人物角色的内心感受,细心琢磨角色外部语言的特色塑造,这对于演播者来说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我们都知道,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不单单体现在语言中,也体现在情景的描述中,播者除了分析小说的每个情节,研究角色的每一句话,在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外, 还要琢磨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出与作品风格与演播风格统一和谐的人物形象来,只有“当事人(演播者)”心里清楚了,我们的受众才方能听得明白,听的有趣,由此,播者外化语言的演绎的才能精彩和到位。反之,连播者都混混沌沌,弄不明白,那么听者又会如何听的有趣?听得入迷?小说演播与我们的播音主持工作不同,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我们在话筒前的状态积极地, 对象是一对一的,而小说演播则不同, 是一人一台戏,是从“内化”的众多人物感受到“外化”人物的精彩演绎,因此,播者既要生活于小说的情境之中, 又要有角色的真挚感情和较强的语言控制能力。正如萨尔维尼所说:“播讲者必须勤于感受,但他也必须像一个熟练的骑师驾驭烈马似地引导和控制他的感受,因为他要完成双重的任务;仅仅自已有所感受是不够的,他必须使别人有所感受,而如果他不运用抑制,就办不到这一点。”在我国众多的名家名播中,每当听到他们扣人心弦,惟妙惟肖,富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小说作品, 我深感他们靠的不是声音的张扬,而是内在情感的强大张力和外化语言的的融合。由此可见,只有“慧于心”才能“秀于口”。

勤甄别,弘扬传播正能量

广播作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我们的宗旨, 广播小说作品的内容宣传更是如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讲的一样,“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一论述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方针,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行动指南。演播者作为广播小说的主创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说的筛选和编辑工作当中,将具有时代气息,特色鲜明的作品展示给广大听众。

近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专业人才的不断注入,一些地方电台热衷于广播小说者跃跃欲试,一部部弘扬主旋律如,传播正能量的作品层出不穷,如,2013年12月17日,在陕西铜川包茂高速匝道旁一辆货车侧翻,致使二十多顿橘子散落一地,当地警民联手施救的消息在中央台采用播发后,铜川电台利用地域优势,第一时间制作出三集纪实广播小说《我们村都厚道人》播出,在制作中,以演播者为叙述,以当地童谣方言快板引入,使当事人在演播室中情景再现出寒风中救援外地货车的动人场面,深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好评。

摘要:在广播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收听率的此消彼长几乎是不可避免,但小说连播却仍被受众所青睐,成为广播“不衰”的栏目。其“不衰”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更重要的在于演播者的“精彩”演绎。对于一个演播者来说,要想使故事讲的有趣,听众听得入迷,最终达到播者与听者产生心灵共鸣,演播者的演播功力可谓至关重要。

外化 篇2

近日,分部组织召开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举行关于“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学习实践活动,会议旨在将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会上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及在新时期以之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学习。

会上就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进行阐明,并将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新时期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取得的新的重大成效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如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的成效。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恢宏,思想深邃、充满激情。报告内容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对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开篇巨著,十九大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之作,十九大理论不仅体现出总书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应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注重深刻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落后挨打到富强复兴的伟大飞跃,全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更需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在党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通过对如何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学在深处。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必须准确把握精神内涵,把十九大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综合实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既要整体把握、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

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坚定维护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贯穿实践,指导工作,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的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要进一步注重提升党员先进性,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将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以强烈的担当推动落实,严格遵循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要注重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优良作风,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在实现新使命的征程上展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在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过程中,要始终走在前列。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时刻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看齐,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在政治可靠上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我们作为青年员工,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锐气,继续发扬好传统好作风,要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地在担当奉献上走在前列。我们要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坚守正道的底气,还要注重不断提升自我党性修养,严格践行自律要求,切实在立身正行上走在前列。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学会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在不断学习研究中推进工作,切实在学以促行上走在前列。

新时期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以十九大精神指导生产实践,通过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在后续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尽快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不断加强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要注意让理论成为工作的指南,让理论真正成为实践的基础,通过实践促进个人能力的提高,要在不断实践中掌握运维专业领域的核心业务。在工作工程中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在工作中做出优秀的业绩。

通过参会学习,我对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同时对自己工作中如何将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新时期,我们应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要学到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始终秉持严谨的态度,用满腔热忱,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去。电力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作为电力工作者,我们应时刻牢记自己责任。在工作中我们应持以严谨的态度,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工作上较以锱铢的优秀电力人。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篇3

“对于爱国,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不知如何用言语去表达。我只是想到了我妈妈,她是一个日夜为家里操劳的农村妇女。我很爱她,却从来没有用语言去表达,可是当她生病后,我一直陪在她身边默默照顾。我想,祖国就像妈妈,只要祖国需要我,我将竭尽所能去做我该做的一切。”5月20日,在贵州大学一堂思想道德修养课上,这是一位同学发表的“两分钟即兴演讲”。

多种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

“两分钟即兴演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颜茵教授的“发明”。她认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口号,培育是唤醒,不是灌输。通过这种小演讲,在课堂互动中充分唤醒学生的情感认同,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法宝”。近年来,贵州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等4门主干课程,以及《贵州省省情》《形势与政策》等2门辅助课程,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此外,学校还通过举行专家讲座、“道德讲堂”,举办知识竞赛、“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除了邀请校外专家到校讲学外,学校还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请校长郑强、“长江学者”杨松等多次为大学生讲爱国主义和治学之道,他们的报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学校还举办了优秀校友系列报告会,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静、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导师韩贵琳等校友先后到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求学经历,引导广大学子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树立崇高理想,踏实做人做事。此外,学校还利用校报、校园广播、新闻网、电视等媒体以及微博、微信、QQ群、手机青梅客户端等新媒体,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宣传师生中爱岗敬业、勤奋学习、关爱他人的典型事例,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营造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校园文化氛围。

成立应急服务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在书本上,在课堂里,更需要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年3月12日晚上,土木工程学院的路桥112班的赵阳突发急性肺炎。室友把他送到了花溪医院,医生诊断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转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去。该学院大学生应急服务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安排两位同学带着3000元钱赶到医院。他们陪同赵阳到省人民医院,帮助办理各种手续。直到凌晨4点多钟,赵阳的父亲从外地赶来,两位同学才松了一口气……

据了解,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应急服务中心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已为20余位受伤、患病的同学提供应急服务。中心成员刘星炎同学说:“以前我们‘90后只关注自己,到应急服务中心工作后,我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担当。”贵州大学学工部部长肖建宗说:“学生应急服务中心,既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德育平台,同时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学生应急服务中心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同学申请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中心成员已由成立之初的37人壮大到近200人,一股“关爱、互助”的暖流在校园里涌动。

6月9日,贵州大学20多名志愿者来到遵义市新雨学校,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和他们一起玩游戏。遵义市新雨学校是一所“工读学校”,从2012年10月起,贵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开始与新雨学校的学生们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一年多时间以来已经和学生们通信千余封。这次,志愿者为新雨学校的同学们送去了励志类的书籍,并和他们游戏、谈心。在志愿者们看来,这样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很平常。在贵州大学,每年都有上万学子深入农村、工厂、社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他们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送去微笑与关爱。

要教书,更要育人

作为自由意志外化的伦理 篇4

1.1 自由意志的提出

奥古斯丁在哲学史上的贡献颇多, 而在其众多的贡献当中, 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他通过追问罪与责的来源及根据而开显出了人的另一维更深刻的超验存在, 即人的自由意志, 由此开始了伦理学从“幸福生活指南”向“罪—责伦理学”的转向。这种奠定在对自由意志觉识基础之上的罪—责伦理学不仅使人在本性上区别于他物, 而且使人在位格上与万物有别。因为有自由意志, 人的存在才获得了正当性品格, 也只有自由意志, 人的存在、行动才有正当不正当的问题。奥古斯丁甚至表示:没有自由意志, 人便不能正当地行动。

1.2 自由意志是一种权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成为自由意志的承载者与度量者。因为你被赋予了自由意志, 被抛入了自由, 也就是说, 你赋得了这样一种权能, 即你完全能够只从自己的意志出发决断自己的意愿, 能够把自己意愿什么和不意愿什么完全置于自己的意志支配之下。正是这种权能, 便使个人获得了这样一种绝对的法律属性, 即他在与他者发生法律关系时, 他必须被允许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由于每个人都赋有自由意志, 因此, “必须被允许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是每个人赋得的法律属性, 而且每个人的这种法律属性是绝对的、不可替代的。

1.3 自由意志是人的绝对尊严的来源

由于每个人赋有自由意志, 使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存在的目的本身。如前所言, 既然自由意志使每个人都能够只根据自己的意志决断去生活和行动, 而不必以任何他者的意志, 哪怕是最高存在者的意志为根据, 那么也就是说, 每个人的存在不以任何他者为目的, 而只以自己为目的。这恰恰是每个人的绝对尊严之所在。

1.4 自由意志产生的原因及其自律法则

我们说意志决断意愿什么, 人便做什么。各种外在的实际因素是否被顾及和重视, 完全取决于它们对于获取意志决定意愿的东西来说是否重要。所以, 自由意志之所以为自由意志, 就在于它是决断它自己意愿什么的唯一原因。与此同时, 自由意志虽然使人有能力只从自己的意志所意愿的东西出发行动, 也就是说, 自由意志使人有能力“为所欲为”而不顾及任何现实制约, 但是, 这绝不意味着自由意志允许人“为所欲为”。作为一种普遍性力量, 自由意志本身隐含着自我决断的法则:只决断能普遍化的意愿和行动, 或者说, 只决断不会导致自相矛盾的意愿和行动。自由意志允许的自由就是在这一法则内的一切可能性。如果人们遵循自由意志的法则, 人们就会决断正当的意愿, 给出正当的行动;而当人们违背自由意志法则, 从而决断不可普遍化的意愿和行动时, 也就意味着人们误用了自由意志。

2 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观

黑格尔将“自我规定的普遍性”看成“意志”“自由”。“自由意志”由于是以“无限形式的自身”作为“其内容、对象和目的”的, 所以它不仅是“自在的”, 而且是“自为的”。换句话说, 自由意志是普遍存在于人本身且支配人的一切活动的自在自为的一种权能。“自由意志”是黑格尔法哲学的起点。他认为“法的基地一般说来是精神的东西, 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 所以自由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至于法的体系则是实现了的自由王国, 是从精神自身产生出来的, 作为第二性的精神的世界。故“自由即意志的根本规定”。黑格尔继而强调:“意志只有作为能思维的理智才是真实的、自由的意志。……通过思维把自己作为本质来把握, 从而使自己摆脱偶然而不真的东西这种自我意志, 就构成法、道德和一切伦理原则。”从而引申出:“任何定在, 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 就叫做法。所以一般说来, 法就是作为理念的自由。”“自由意志”在黑格尔精神中的客观精神3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由意志借助外物得以实现自身就形成法, 在《法哲学原理》中, 也称为“抽象法”;“自由意志”超越借助外物实现自身的状态得以在内心中的实现便是道德;综合前面两个阶段的发展结果, “自由意志”通过外物和内心两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外化, 就构成了笔者下文着力想阐述的伦理, 即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

3 自由意志在黑格尔伦理体系中的3种外化形态

3.1 自由意志的外化

贺麟先生曾指出:“法哲学是以法的理念为对象的科学。在黑格尔看来, 任何事物都是由客观精神的某种特定部分即概念为其实体 (整体的内在规定) , 并经过这一实体的外化、现实化即定在而成的。这是柏拉图式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发展。所谓理念, 就是概念及其定在的统一。只讲概念或者只讲定在, 都是片面的, 错误的。”

在这里, 其将“外化”与“定在”等而视之, 认为“外化”即“定在”的观点, 笔者有自己的看法。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曾多次提到“定在”一词, 因此, 搞清楚两者的真正含义对于理解黑格尔思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 “定在”与“外化”在相对于自由意志抽象性而具有的物质承载性层面上确实有着统一性的一面, 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前者强调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载体呈现, 多为静态意义上的现实表征;而后者则强调自由意志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与外界事物的有机联系而发生的效果。也许有人会说“定在”本身即为一种“外化”, 是自由意志通过特殊载体的一种“外化”。这实际上是对“外化”的一种曲解。试想, 既然是“外化”就一定要有“化”, 亦即“变化”。而“定在”只是意志的另一种形态的表达而已, 根本没有“变”又哪来“化”呢?

故此, 笔者认为黑格尔在法是自由意志的外在定在和道德是自由意志的内在定在的基础上, 最终一并统一于伦理之中, 使自由意志发生了外在转化, 成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代名词。这也正是笔者为什么选择作为自由意志外化的伦理来探讨的原因。

3.2 自由意志伦理外化的3种形态

3.2.1 自由意志与家庭

首先, 家庭是直接的伦理实体, 以爱为规定的集团。直接的伦理就是两性和血缘的结合, 也叫自然的伦理。爱是个人的感觉或感受, 是主观性的东西。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它是彼此不相识的两性结合成为一个人格, 使自然性别的统一转化为精神的统一, 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由此可见, 自由意志通过婚姻这一纽带得以充分地外化, 使自己的意愿付诸于能够证明自己, 感受自己存在的他 (她) 身上, 使之成为组建家庭的第一步。

其次, 家庭作为一种人格, 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财富作为外部的定在物。人作为自由意志的存在, 总是要将自身的自由意志变为定在。而自由意志的定在过程, 就是对物的占有过程。这个占有过程通过人对外部世界的能动活动实现。人有权把他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中, 人对一切物有据为己有的绝对权利。并且当我能够说我占有某物时, 我就已把某物置于我自己外部力量的支配之下了。这种通过自由意志对物的占有, 即可达到维持家庭财富的目的, 进而满足家庭人格化的需求。

最后, 子女的受教育与家庭的解体更是自由意志外化而引起的效果。子女受教育本身乃是家庭性自由意志的延续, 是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意愿的延续性表达。与此同时, 子女的受教育以父母共同意志外化的财产作为必要条件。而对于家庭解体来说, 不管是离婚, 还是父母死亡, 甚或是子女成为有能力拥有自己的财产的独立的家庭, 其中都充分体现了自由意志的外化痕迹。正是自由意志向着各种不同方向的发展, 才导致了家庭的解体。

3.2.2 自由意志与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是处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伦理发展阶段。它是现代的产物, 即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市民社会是由每个特殊人的满足自己需要和由这些需要的整体所构成的混合体, 亦即任性和普遍性的混合体。在这里, 普遍性以任性 (利己目的) 为基础, 但它又依赖普遍性、受普遍性的控制。所以, 市民社会是需要和理智 (对需要的意识) 、利己和利他相统一的外部国家或物质国家, 即纯粹以伦理为实体的国家的物质关系形式。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首先是需要的体系。需要, 最初表现为同普遍性相对立的主观需要。黑格尔还认为, 人同动物的区别在于他们不是随遇而安, 而是通过劳动这个手段破坏食物的直接自然性, 以满足需要与对情欲的抑制, 都是自由意志外化为利益与意志力的结果。

其二, 黑格尔以司法来规范市民社会中的需要体系, 来达到人人都有权获得财富和占有财富的目的。我们知道, 在黑格尔看来, 法是自由意志的定在, 而将法予以现实化实施即司法, 则其目的是再明显不过了, 那就是将法这一普遍的意志转化为一种现实的实际效果, 这充分体现了自由意志的外化。再次, 黑格尔设计了警察和同业公会来对社会的特殊利益分别进行外部的保护和内部的促进。表面上看来, 自由意志在这里是无用武之地的, 但实质上并非如此。警察和同业公会恰恰是市民社会共同的自由意志的具体外化, 各市民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内心中的善, 从而依从自己的自由意志, 让渡一部分权利给警察和同业公会, 这样不是抹杀自由意志, 而是会更好地让自己的自由意志得以实现。

3.3 自由意志与国家

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 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 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 而且只是完成它所知道的。在黑格尔看来, 国家是借助于最高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的法, 它直接存在于风俗习惯即整体的社会意识中, 而间接地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中。国家本身就是绝对目的。国家是自由的最高权利;而充当一名国家成员, 是单个自由人的最高义务。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 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

首先, 从国家法内部制度来看, 无论是代表着国家最普遍东西的王权, 还是负责实施国家已经决定了的东西的行政权, 甚或是涉及完全具有普遍性国内事务之立法权, 这其中都蕴涵着一种富有阶级性特征的利益指向, 更是外化了统治阶级自由意志的具体形态。

再者, 作为对外主权的国家, 表现为对别国的关系, 其中每个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 是排他性的自为的存在。在国际关系中, 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自由和最高的荣誉。作为一种整个国民整体自由意志的外化, 它不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 它是独立的、自在自为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之间缔结条约但又往往凌驾于该条约之上的深层次原因。在这里, 自由意志外化为一种独立自主的国际关系形态。

其三, 在黑格尔看来, 世界历史就如一个法院, 它以普遍精神为准则展示形形色色的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这些特殊的现实。世界历史是普遍精神自己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进而推进自己的过程。而这种普遍精神是与世界各民族的整体的自由意志密不可分的。这种自由意志外化为一种富有审判与辩论的场所, 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绘写着各自不同的历史画面, 并通过相互的交织与碰撞, 最终呈现出整个世界历史的大剧场。

自由意志是黑格尔法哲学的起点, 但因其语言晦涩、理论高深, 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笔者也只是在前辈的研究成果上去找寻新的发现, 以期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因此, 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范扬, 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吕世伦.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3.

外化 篇5

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公文 学习“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党中央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党员干部作风好坏,关键在于思想认识。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央这一系列部署、举措和要求无不一一体现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及强化领导干部思想建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就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就是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我们每位党员都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要带头学。除了学习专题讲话外,还要学习原文,比如党章党规,平的系列讲话等,除了学校党委、总支、支部安排的学习外,还要有自学精神,学习党媒上的系列,来拓展自己学习的深入。

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是一篇篇指导实践的案例,每一篇都蕴含着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理解、去推动、去凝聚共识,最终落实在行动上。要将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指导我们工作的新举措。

其次,坚定信念,对党忠诚。总书记曾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目前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更加凸显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对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的理想信念的严肃性,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提高党性修养,解决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对党忠诚是郑重写进入党誓词的,也是我们在入党时郑重的宣誓。我们要常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爱党护党;在党忧党、荣辱与共;在党为党、永葆先进,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实践,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律之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再次,改进作风,牢记宗旨。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改进作风落实在我们具体的工作中,牢记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意识,踏踏实实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最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担当作为,廉洁自律,守住底线。聚焦“做”,把好关键。学习的目的是用。只学不思,即使学得再多也不会有益处;只学不用,就会陷入“本本主义”。党员干部要时时用党的纪律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按规则、按程序、按制度”办事,使每项工作都能“信得过”、“过得硬”。要从小事做起,慎独慎初,自警自省,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四条底线:一是坚守政治底线。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二是坚守纪律底线。要带头遵守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大局出发,不计小集体和个人利益。三是坚守做人底线。要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3

外化诗意,一抹忧愁上心头 篇6

【关键词】品诗入境;多元解读;外化诗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诗词,音韵优美,意境深远。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在解词析句上兜圈子,对诗词中纷繁的意象、深邃的意境、蕴涵的感情却浅尝辄止。《课程标准》提出:“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努力创建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氛围,让学生在体验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的同时,呈现一种学习创造的美!

一、品诗入境,“喜”进村居

初次执教《清平乐·村居》,我以“诗中有画”为线,让学生想象词中描绘的画面,走进词境,并在宁静清丽的乡景、和平安详的人物场景中品读感悟。确实,课堂中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如诗般恬静的画面,生动又合乎语境的言语,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真正与词人的心一起跃动,走进了词人文字书写的意境。

教学中,我遵循“读诗句”“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的常规诗词教学法,牢抓“醉”字解诗,把它视为训练点展开教学。

教学片段呈现:

师:你们觉得还有哪个词儿值得品一品呢?/生:我觉得“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中的“醉”挺有意思的。/师:那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醉”的呢?/生:老人喝了些酒,醉了。/生:应该是“醉醺醺”的意思。/师相机提示:你们觉得是谁醉了?又为什么醉 呢?/生:老奶奶和老爷爷陶醉了,因为他们的大儿子很勤劳,二儿子很手巧,小儿子又很可爱。/生:老人的日子虽然有点清苦,但是非常幸福,非常安宁。/生:我觉得老两口是被周围优美的环境陶醉了,一家人过得很幸福。/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醉”字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想一想,这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和同桌讨论讨论,分角色练习表演。(生上台表演。)

师:你们说得好,演得也好!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闲适的生活,让老人自得其乐,陶醉满足。虽然他们喝了点儿米酒,但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想一想,陶醉其中的仅仅是这两位老人吗?/生:我觉得诗人也陶醉了。因为他看到山村美丽的景色,听到老两口亲昵的对话,被他们的幸福生活所感动,他醉了。

整节课我们都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有学生说:“这一家人生活得很温馨,很幸福”;有的说:“这一家人很和睦,令人羡慕”;也有的说:“他们的生活环境真美,我也真想去那里生活”。大家的言语之中,无不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更充满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此刻已跃然而现。

教学中,我利用形象的插图启发学生想象乡村的恬静生活,并联系上下文以螺旋上升式的品读来引领学生在读语言文字的同时解读人物内心,构建出了一幅幅清新秀丽的乡村图、温馨和睦的生活画。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走近“翁媪”,进而理解他们“相媚好”的行为,学生在读得熟、读出情的基础上“聚焦人物”,畅谈体验,融“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理解于整首词中。通过画面,词中具体而形象的画意得以再现;通过语言,学生丰富的联想得以唤起;通过朗读,对词作的情感体验得以深化。此景此情,师生已完全融入其中,对整首词意境之美的感悟自然顺当。

二、多元解读,一“醉”解愁

在循循善诱中,五年级的学生已能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读出村居的宁静与和谐,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小儿的“喜”。走进《清平乐·村居》,你的笑容会不期然地在脸上绽放,细细品味,那是一种祥和幸福的律动。至此,预设的本课教学的情感目标似乎已经达成,然而,再仔细翻阅辛弃疾的有关资料,不禁又萌发了我新的思考。好一个“醉”字!“谁醉?”“为什么醉?”学生一遍遍诵读过后,显然知道是老两口醉了,并畅谈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那一个“醉”字里,到底还包含着怎样的情感?作者因何而醉呢?醉于这美丽的乡村风光,醉于这没有硝烟的恬静闲适生活。作者这“醉”字的真正意韵到底是什么?

三、外化诗意,“忧”出村居

于是,带着此首词作的背景资料以及辛弃疾的生平简介,带着我对文本的再次解读,我又一次走进了课堂。教学尾声,我尝试着如下的设计拓展:

师:《清平乐·村居》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此时的作者心情忧闷,终日借酒浇愁,当看到这和睦祥和的农家生活时,金戈铁马二十多年的辛弃疾“醉”了。想一想:此时的辛弃疾在想什么?/生:他一心想报国却报效不了。/生:他特别痛恨朝廷,不能施展抱负。/师:是啊!词人因为无所事事,所以看到小儿,就想到了自己。小儿无事可做是幸福的,而将军无所事事却很惆怅失落,心生悲愤。这正是辛弃疾当时的心境,把自己的情感藏在“醉”中,忧伤中略带着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感受词人这种复杂交织的心境。

随后,我又链接了杜甫《绝句漫兴》、谢灵运《登池上楼》的诗句,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人的心境铺设了阶梯。学生静静品读、静静思考、静静实践,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螺旋上升的情感目标正一步步实现。从“喜”进村居,又让大家悄然地“忧”出村居,此刻对词“以悲为美”似乎有了更好的诠释与解读。

总之,在课上,孩子们通过吟诵诗词,不仅能增长见识、广博见闻,而且懂得品词析句要和作者息息相关、心心相印,相信厚积不仅可以薄发,而且会使孩子们在生命中多一分灵气,在深度解读中营造多元的课堂。

作者简介:纪敏,女,1978年生,籍贯:江苏省扬州市,学历:本科,现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即时评价。

浅观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视觉外化 篇7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运动的, 对于当代我国山水画来说, 当产生传统山水画的保守主义温床已经消失, 现代世界已由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转变为信息革命, 个性解放, 文化多元的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绘画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艺术, 当卓尔不凡的画家和品味卓越的鉴赏家不满足于强弩之末的流行画风泛滥时, 创造性便会像箭从拉满的弓迸发出来。在多元化现代山水画发展的今天, 中国山水画画家都无疑面临着这样一个窘境:迷恋于创新, 但又怕新的制作规范, 雷同的形式或新的语言适应形式使得传统山水画中人文内涵渐失;部分画家在改变古老笔墨语言形式, 可新的语言表现体系又难以承担传统以及呈现文化, 难以承担时代精神的重任。无可非议, 传统本来就是种创新血液的原动力, 一种趋势。大部分美术学者认为传统是一种精神, 并非特指现象和物质, 山水画中的传统虽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一味学习传统必定带来保守、僵化。因而我们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发展。

笔者通过观看研究大量当代山水画作特别是水墨山水当代中国山水画取西方艺术之精华, 对近现代科学探索发现的自然中的美丽如印象主义的光感用色、立体主义的几何构图、抽象主义的造型同样融入了画面之中。因而当代山水大部分都是在写画家心中之景, 眼见真实景色更多为画面需求所服务, 所呈现在画面的景色我们会感到陌生而又新鲜, 甚至怪异而又抽象。这都是为了更加吸引观赏者的眼观, 一切为视觉传达服务。可以归纳为当代山水画家更难把自己的视觉体会、理念情思和价值观念通过与之匹配的艺术形式呈现在画面上, 让观赏者更能被独特的线条、笔墨、色调所吸引。这就是视觉外化。绘画是视觉感官可见的形式, 美术作品就是通过视觉接收到的点、线、面、色等多种要素构、染出来的成相。这种成相从创作方面说是创作者心灵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毋庸自疑形式美感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已经成了画家获取画面现代感和招引观者视线的一个关键法宝, 绘画作品感染人首先是从视觉感受开始的。不同的视觉文化观念衍生出不同的转换表现方法, 但无论哪种转换表现手法不经过缜密而学术的思考是不行的。中国山水画同样需要巧妙而独特的创作转换手法与技巧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形式语言来得以实现。

简而言之, 当代中国山水画在我国传统画派日益成熟的表现手法以及外国进步思潮理性科学的表现手法交合融汇下, 山水画各个领域, 各种创作语言和艺术形式, 开始蔓生, 出现了当今各种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无论是从构图造型来说, 还是笔墨用色方面来说, 成相都更能表达中国山水画家的理念及情思。根据对传统山水画构图成相用笔设色的不同看法, 当代中国山水画在多元化的理论背景下, 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趋向, 而民族的、表达人性“真、善、美”的山水画将成为多种趋向的主流。不得不说这是当代中国画家通过研究视觉外化这一有趣现象得来的宝贵经验。

现代山水画处在重要转型期, 山水画家如果要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就必定要坚定的拥护“重立神而不废道”的“天人合一”的这一基本创作观念。从时代需要选择课题, 将传统的笔墨化为有意义的内涵。讲创新的形式为画面视觉冲击力服务。无可厚非,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它的语言形式和形式表达的终极目的都是对他自身文化的阐释。所以当代山水画家依然要立足传统, 同时又要深入生活, 将强烈的时代气息融入作品中。只有这样, 这些旨在表达一种“真、善、美”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成为主流, 屹立于世界之林。

摘要:中国写意山水画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写景到写境, 由写象到写心, 由“如实描绘”到“似与不似”的过程。在中国山水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我国悠远历史中, 山水大师都潜移默化地循环渐进地改变了山水画的成相。而近代以来, 大量外来艺术思潮的入侵, 众多画家留学归来至使画风骤变, 因而说外国艺术或多或少改变了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成相。当代中国山水画家大多致力于另辟新路, 来体现国画新精神面貌, 因而在我国传统画派日益成熟的表现手法和外国进步思潮理性科学的表现手法融汇交合下, 当代山水画无论是从构图造型还是笔墨用色方面, 画面成相都更能表达中国山水画家的理念和情思。也就是说当代中国山水画家更能把自己的视觉体会、理念情思和价值观念通过与之匹配的艺术形式呈现在画面上, 让观赏者更能被独特的线条、笔墨、色调所吸引。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视觉外化

参考文献

[1]、《视觉形式美学》赵经寰著四川美术出版

[2]、《视觉表现28谈》高中羽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3]、《中国山水画史》陈传席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中国画精神体系》姜澄清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5]《从笔墨个性走向图示个性》尚辉著文艺研究, 2002.2.107~107.

[6]、《中国画构图研究》蒋今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7]、《绘画色彩分析》冯健亲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8]、中国画的艺术和技巧》郑朝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外化 篇8

一、美国高校师资管理体制及其管理目标

美国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建国至今不过232年的历史,但高等教育却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受历史、政治体制、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分权管理、开放运行的特点。具体来说,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限在各州而不在联邦政府。公立大学受州议会和州政府的领导, 高校董事会享有具体的管理权限;私立大学在州法律框架内受校董事会领导,不受政府部门控制。各州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本州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管理规定,实现对本州高等教育事业和师资队伍的管理。纵观全美国的高校师资管理体系,我们会发现一些贯穿其中的共性,那就是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终身教授制、年薪制、非升即走制等遴选、考核、激励和评估制度,不同的管理制度相应体现出其共同追求的管理目标。

(一)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遴选与调节

在美国,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自主聘任教师,充分体现了公开和公平原则。但招聘条件非常严格,要从学历学位、学术能力、学缘结构、从业经历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招聘程序也比较繁琐:首先,院系根据岗位确定招聘人员的数量与质量标准,然后报院长、校长批准,成立聘任委员会;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招聘信息,然后对应聘者进行全面考察,考察方式包括试讲、做学术报告或主持学术讨论会;第三,聘任委员会评议做出决定,择优选出数名候选人,院长签署意见并转呈校长和教授委员会评议,最后报校董会批准。在招聘条件和招聘程序上如此设计,其目的正是为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遴选一流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的高通货膨胀率,美国州政府出现财政危机,美国大学开始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机制。这种机制有利有弊。一方面,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兼职教师会适当减轻学校的财政压力、降低办学成本,同时也适应了部分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设置需要,为不同学派的学术交流补充了新鲜血液,加强了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和灵活性,起到了自发调节师资结构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过多的兼职教师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因此美国对兼职教师数量加强宏观控制,规定兼职教师的比例不得超过50%。总的来说,兼职教师制补充了新鲜血液、调节师资结构、促使教师来源多元化,也降低了教学成本。

(二)终身教授制、灵活年薪制———激励与保障

终身教授制(Tenure)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开始是为保证教师表达异端观点而免于遭受政治报复,如今已经成为美国高校通用的师资管理制度,在美国49个州(除了弗吉尼亚州公立学校)已经实行多年。美国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但这并不能否定终身教授制在吸引、稳定人才,确保高级知识分子经济地位和学术地位,保障学术自由等方面的作用。终身教授并非轻易就可获得,需要经过多层严格筛选。终身教授也并非不必退休,而是指校方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解聘,除非本人辞职或退休。这项制度为那些愿意奉献终生精力去从事教育事业的高校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励其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终身教授制缺乏再激励和再评议机制是主要缺陷,因此美国教授联合会和大学联合会对终身教授制追加了“突出贡献制”,授予“突出贡献教授”荣誉称号和给予增加工资的奖励,以激励教师不断做出新贡献。

美国采用自主灵活的工资激励制度,普遍为年薪制,而且一般教师工资每一两年都要增加一次。工资的决定权在各州和各高校董事会,私立大学由董事会决定怎么调工资、调多少、调给谁,公立大学在州议会批准的工资标准和拨款总额内,由校董事会决定具体调控。这种灵活的工资激励机制对调动教师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为了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学术研修、学术休假的权益,美国高校普遍鼓励教师从事各项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实行学术休假制度。如旧金山城市大学终身教授每7年休1次学术假,纽约大学的教授每6年休1次学术假。学术假期间工资照发。可以说,这些制度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将教师发展的个人目标与教师队伍建设的群体目标相结合,并且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三)多种考核制、非升即走制———考核与淘汰

为优化教师队伍、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美国高校对一定任期的教师实行聘期考核制,对终身教授实行定期考核制,同时还采用学生评价、同行学术水平评议等多种评价方法,其中“非升即走制”尤为显著,其目的在于筛选、淘汰一些不适合继续聘用的教师以招揽更好的教师。具体来说,各校在聘请教师时,会定出某级职称聘任合同的最长年限,教员的聘任合同一般为1年,助理教授一般为3-7年。若合同期满但不能晋升,必须离校另谋出路。如哈佛大学规定:助理教授、副教授连续聘任7年后如不能晋升为教授就必须离任,7年期满时就自动停止聘用,不必在1年前发出解聘通知。第一次受聘期一般为3年,以后如果继续聘用,年限总共不得超过7年。如果副教授是由助理教授晋升的,7年聘用时间也包括任助理教授的时间。这些考核与淘汰制度正是从不同方面来评价、考核、激励和约束高校教师,以达到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目标。

(1)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6:chapter 3, table227, postsecondary[DB/OL].http://nces.ed.gov/pubs2007/2007017.pdf.

二、美国高校师资管理目标外化评价指标

为实现相应的高校师资管理目标,必须采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检验和评估;反之,这些评价指标的建立过程也促使管理手段的完善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教师队伍结构是一种外化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年龄、学历、职务、学缘结构、教师来源、教职工比例、生师比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性能,也决定着师资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教职工构成比例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2006年美国教育统计资料》数据,2005年,美国高校共聘任约338万人,其中有246万专业人员(professiona staff,包括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教学与研究助手、行政管理人员等)和92万非专业人员(non-professional staff,包括文秘、技工、服务、维修人员等),有263万全职人员(full-time staff)和75万兼职人员(part-time staff),其中全职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数量为881306人。从1976年、1995年和2005年美国高校人员构成情况统计数据来看,专业人员的比例从1976年的57.6%上升到2005年的72.8%,而非专业人员的比例从1976年的42.4%下降到2005年的27.2%。在专业人员中,教学与研究型教师的比例从1976年的34%上升到了2005年的38.2%,教学与研究助手的比例从1976年的8.6%上升到2005年的9.4%,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从1976年的5.4%上升到了2005年的5.8%。但从整体来看,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教学与研究助手、行政管理人员基本上维持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比例,1976年为1∶0.16∶0.2, 1995年为1∶0.13∶0.21, 2005年为1∶0.15∶0.22(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行政管理人员相对于教学与研究型教师来说比例较小,并不似我国非教学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非常高。

(二)年龄构成

从表2可以看出,2003年,美国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中40-59岁全职教学型教师人数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63%,这个年龄层次是教师的黄金时期,在学术领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美国30-40岁、40-50岁之间和50-60岁之间的高校教师比例分别为20%、30%和33%,分布比例相对均衡。一般助理教授的高峰年龄为30-40岁,副教授的高峰年龄为35-45岁,教授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虽然我国中青年教师虽然已经成为普通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但是年龄结构青黄不接,46-50岁之间的教师队伍出现断层。

(三) 学历及学位构成

美国很多大学要求新聘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视觉、艺术、建筑、警察专业除外);助理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或持硕士学位并有3年以上教龄;副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有6年以上教龄,或持硕士学位并有9年以上教龄;教授必须持硕士学位并有10年教龄,或持博士学位并有三年以上教龄。可以说,美国高校教师的学历都比较高,绝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但我国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教师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我国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比重仍然偏大,占56.46%。

据《2006年美国教育统计资料》 (3) 公布,美国具有学位授予权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全职教学型教师(full-time instructional faculty)的比例逐年增加,从1992年的54%已经增加到2003年的60%(见表3)。其中,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将第一级专业学位和博士学位数据分列。第一级专业学位(first-professional degree)源于欧洲,是美国学士后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表明学位获得者在某一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医学、法学、神学,达到了所需学习课程的要求,并具有超出一般学士学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起点与硕士相同,终点接近博士学位。教师如果获得第一级专业学位,在美国仍然作为博士对待。因此在对美国高校教师学位情况进行统计时,需将第一级专业学位与博士学位数据合并,可以发现,第一级专业学位比例逐年下降(可能与教学需求相关),学术型博士学位则逐年上升,但总比例基本维持在68%左右。

美国研究型大学是高层次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又是高层次人才训练的主要基地,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高校。200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排名前30位大学的全职博士教师比例平均为96%,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埃莫瑞大学、塔夫茨大学的博士教师比例高达100%。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从世界排名高校来统计分析美国高校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从表4可看出,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不管学校办学水平和世界排名情况如何,美国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都非常高。

(四)专业技术职务构成

从表5可见,在美国具有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全职教授已经成为比例最大的群体,占全体全职教学型教师总数的29%。教授(Professor)与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与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授课员(Instructor)和讲师(Lecturer)的平均比例为1∶0.76∶0.810.42∶0.11。由于各类院校教学和科研水平迥异,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比例也大相径庭。具体来说,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由低到高呈“倒金字塔”型,教授作为衡量大学整体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所占比例相当高,稳居金字塔顶,达到50%-80%以上。而四年制学院为卵形,两年制社区学院为金字塔形。而我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偏低,2006年只占10.17%。

(1)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6:chapter 3, table235, postsecondary[DB/OL].http://nces.ed.gov/pubs2007/2007017.pdf. (2) 《2006年美国教育统计资料》部分统计数据只统计至2003年 (3)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6:chapter 3, table235, postsecondary[DB/OL].http://nces.ed.gov/pubs2007/2007017.pdf.

(五)生师比和生职比

回顾表1,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学生与全职人员总数之比从1976年的5.4∶1下降到1995年的4.9∶1, 2005年维持在5∶1。同时,学生和全职研究与教学型教师的比例从1976年的16.6∶1下降到1995年的15.2∶1, 2005年下降到15∶1,可见生师比逐年处于下降趋势。美国世界一流和知名大学的生职比和生师比都比较低。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视质量为生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生职比保持在理想状态。如加州理工学院为3∶1,芝加哥大学为4∶1,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为6∶1,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州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7∶1,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9∶1。可以说,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大学并不是生职比较高的学校,恰恰相反,只有在那些“层次”和规格相对较低的大学和学院中,才存在着较高生职比。另外,即使在那些“层次”和规格相对较低的大学和学院中,也因为专业和学科不同而存在着明显差异。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自由艺术学院的生职比远远低于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和学院的生职比。

(六)学缘结构

为保持原创科学活力、避免学缘上的“近亲繁殖”,美国高校一般不留本校应届毕业生做教师。优秀本校毕业生必须先到其他大学或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回校任教。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田长霖认为,打破留用本校优秀毕业生当教师的习惯,是该校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可以说,强调教师队伍“远缘杂交”,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也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之处。从表6可以发现,美国拥有在本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和比例都比较低。其中哈佛大学拥有本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最高,达到了34.4%。这与世界一流大学保持某些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特色有关,但这些教师往往不是直接留校任教,而是先有了其他高校或大公司的从业经历后,再回毕业学校任教。美国高校还普遍选聘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精英协同开展科研工作,具有跨国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平均达到20%以上,呈现国际化趋势,这也是体现美国高校教师优秀学缘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见表7)。而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近亲繁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高校从本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留教师。

三、结论

美国作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普遍实行的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终身教授制、灵活年薪制、多种考核制、非升即走制等教师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借鉴和采用。这些管理体制体现出美国高等教育不断追求的师资管理目标,那就是遴选一流的教师、铸造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大学。这些管理目标通过一定的外在指标来体现,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构成决定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性能,教职工比例、生师比和学缘结构则体现了教师队伍结构和学科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为补充的教师队伍,逐步优化教师结构和学科结构,建立并完善遴选、激励、保障、考核、评估、淘汰等系列机制至关重要。

摘要:美国作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 普遍实行的公开招聘制、兼职教师制、终身教授制、灵活年薪制、多种考核制、非升即走制等教师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也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借鉴和采用。这些管理制度体现出美国高等教育不断追求的师资管理目标, 那就是遴选一流的教师、铸造一流的学科、建设一流的大学。这些管理目标通过一定的外在指标来体现, 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构成决定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性能, 教职工比例、生师比和学缘结构则体现了教师队伍结构和学科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对于我国来说, 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从我国实际出发, 建设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兼职导师为补充的教师队伍, 逐步优化教师结构和学科结构, 建立并完善遴选、激励、保障、考核、评估、淘汰等系列机制至关重要。

外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快餐式干预 篇9

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 这是叙事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人的生活之所以产生适应上的问题, 主要原因就是个体没有能力发现自身意义与主流叙事不相容的地方。“问题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 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 要想改变相当困难。问题外化之后, 问题和人分开, 人的内在的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 转而有能力与能量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叙事治疗家始终认为人不是问题, 但是由于个体长时间地受社会文化主流叙事的影响和支配, 以至把问题内化了。但在一般的状况下, 个体并没有能力发现这些压制他们的主流叙事, 必须通过重新辨识自己与他人和关系, 用“问题外化”的方式产生自身意义和主流叙事的意义一体化的知识。个体必须透过问题外化的过程, 重新思索这些一体化的知识与自己的种种关联, 找出当中不相容的地方, 进而创造新的可能性, 找出在什么情况下问题对自己没有影响。叙事心理学家麦克·怀特与大卫爱普斯顿认为, 问题外化最大的优势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

外化可以很快解决语文课中的各种各样教学动力不足问题。有这样的一个班, 长期以来, 老师提问题的时候, 学生都不敢举手独立来回答问题的怪象。这显然是缺乏自信造成的, 我决定尝试使用问题外化的疗法, 引领学生把“害羞”“胆怯”比喻作“山峰”“河流”等等, 然后师生共同去面对战胜这样的比喻, 很快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 不到五分钟, 学生们就学会踊跃回答问题。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

低年级的拼音识字教学, 是很枯燥无味的,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一直影响着识字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叙事心理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也可以对孩子进行叙事外化干预。

这一天我根据进度, 一年级的语文课《识字二》要认读以下词:

礼貌长辈温暖父母 认真扫地洗衣

首先, 我像往常一样先在黑板上出示词语拼音。

lǐ mào zhǎng bèi wēn nuǎn fù mǔ

rèn zhēn sǎo dì xǐ yī

我面对着学生懒洋洋的样子, 准备开始叙事治疗了。

我说:“觉得读拼音很烦的同学, 请举手。”

于是一年级有一半的小朋友们陆续举起小手, 说:“不喜欢拼拼音。”

我说:“这个拼音难得像什么呢?”

孩子们有的说是像爬山, 有的说是像跑跑道两圈, 有的说像不愿做家务事……

我说:“作为农村的孩子, 你们怕爬山吗?你们怕跑步吗?你们怕做家务事吗?”

有的孩子说不怕爬山, 有的孩子说不怕跑步, 有的孩子说不怕做家务事, 但是此时也有一部分同学说不喜欢爬山跑步。

我说:“敢于爬山, 跑步, 就像一位勇士一样;连山都不敢爬, 就是懦弱者了, 你们愿意当勇士还是懦夫呢?”

孩子们欢呼:“我们要当勇士!我们要当勇士!我们要当勇士!”于是, 我指着黑板上的几个拼音词语, 说:“你们怕黑板上的几个拼音词语吗?勇士们!”

孩子们于是就积极伸出手说:“不怕, 不怕?”

我说:“有没有信心马上自己拼读下来?”

孩子们踊跃回答:“有信心, 有信心!”

我鼓励说:“我们班的小勇士们放声地读吧, 老师相信你们!”

孩子们一下子情绪高涨起来, 我感觉到孩子们学习热情一下子上来了, 我暗暗高兴。接下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大声拼读黑板上的拼音词语。不到5分钟的时间, 孩子们已经熟读了。我感到很欣慰。我伸手向孩子们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是我们班的小勇士, 没有什么困难难道你们的, 我祝福你们!”

在语文教学中, 有些学生有作文障碍, 从来不动笔写作。鼓励千百遍, 结果还是不行。其实学生就是学习动力不足, 自卑心理造成的。这可以使用外化心理治疗。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把作文比喻成他的克星, 后来在老师的引领下, 学生下定决心战胜这个“克星”。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 学生信心满满地写下了作文—《校园的篮球场》。

校园的篮球场

我最喜欢校园里的篮球场。

春天的时候草坪开花了, 花bàng的祥子是个爱心型的, 说明我们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有爱心。

虽然很简短, 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联系不起来, 有错别字, 也有拼音代替, 可从内容上看这位学生却很有爱心。能迈出第一步, 确实很不容易, 我们欣喜若狂, 在后来的作文中, 我们鼓励他, 帮助他克服了写作文这个难关。

同样, 在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中的背诵环节, 也可以运用外化技术, 让学生面对困难, 主动去面对背诵任务, 而不是退缩。通过外化干预, 很快, 学生就能一段一段地背下来了, 学生的自信力也就上来了。

在外化干预中, 不仅快速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顽症”, 而且通过对话叙事治疗, 也提高了学生的耐挫力, 对塑造学生的人格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一波, 钟华.叙事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彭运石.人的消解与重构[D].长春:吉林大学, 2000.

[3]林方.心灵的困惑与自救—心理学的价值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4]李明, 杨广学.叙事心理治疗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外化 篇10

一、全球核心价值理念需要地方治理过程中地方的认同

相同的、一致的价值理念或生存、发展观念可以调和、缓解、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全球价值理念的推崇, 并不是说对民族文化的磨灭, 甚至趋同。而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在全球范围归结出的共同的理想目标, 是诸多目标中最本质, 最根本的东西。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中写到:“要提高全球治理的质量, 最为需要的, 一是可以在全球之家中指导我们行动的全球公民道德, 一是具备这种道德的领导阶层。我们呼吁共同信守全体人类都接受的核心价值, 包括对生命、自由、正义和公平的尊重, 相互的尊重、爱心和正直。”在这种价值理念的指导下, 有利于形成人们良好的道德规范, 明确人们各自的权力与义务。

二、全球规制的建立需要考虑到各地方治理的不同国情, 体现公平原则

全球规制 (global regimes) 就是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的秩序, 实现人类朴实价值的规则体系。具体包括用以调节国际关系和规范国际秩序的所有跨国性的原则、规范、标准、政策、协议、程序。国际规制的职能、所涵盖的地域和人员都极为广泛。从职能上说, 它包括了像北极熊保护协议这样比较狭窄的内容, 又包括了像南极洲和外层空间保护这些更加宽泛的内容。从地理上说, 它的范围可以像北太平洋上受到严格限制的能够从事海豹毛皮贸易的地域那样狭窄, 也可以像管理国际航空运输或核试验控制的全球性体制那样宽泛。在成员方面, 国际规制既可以像国际北太平洋渔业协会下成立的公海渔业协会那样只有两三个成员, 也可以像防止核武器扩散组织那样有100多个成员。 (2) 正如罗西瑙所言, 正是由于国际规制在维护当代世界秩序中的实际作用, 在国际生活中才会出现一种“没有政府的治理”的新治理体制。

但在一些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下, 在全球规制的制定中往往以一国或少数国家的意志为依据, 忽视个别小国的实际发展进程和具体国情, 导致规制的公正性失衡, 更多地向资源占据优势者倾斜。

三、全球治理的实施需要地方治理的参与

对全球治理实施过程中行动主体的探讨, 对有些人来说, 全球治理意味着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来制定法律和政策。对另一些人来说, 它意味着简单地建立一些得到主权国家支持的促进共同理解和行动的制度。今天, 虽然仍有一些思想家支持一个世界政府, 更多的人则关注从其他实体产生和支持下的制度化权威。

如今在全球治理过程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 (公民社会组织) 、跨国集团。甚至于一些学者所提出的少数精英人物。例如斯蒂芬·吉尔、罗伯特·考克斯和马丁·休逊等强调“全球精英”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例如在涉及全球性的一些公共事务领域, 非政府组织 (公民社会组织) 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相继担任了服务提供者、灾害救济者、政策分析者和推荐者、社会学习和问题解决者、地区冲突的调节者等多种身份。据国际组织年鉴统计, 这种非政府组织 (公民社会组织) 的规模和数量正在逐年攀升, 相比与过去10年已经增长了4倍。

四、全球治理的内容需要以地方治理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全球治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相应地, 全球治理的内容也就纷繁复杂。目前各国学者提出的需要对全球治理加以关注的问题, 包括:全球安全 (包括国家间或区域性的武装冲突、核武器的生产与扩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生产和交易、非防卫性军事力量的兴起等) 、生态环境 (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污染源的控制、稀有动植物的保护) 、国际经济 (包括全球金融市场、贫富两极分化、全球经济安全、公平竞争、债务危机、跨国交通、国际汇率等等) 、跨国犯罪 (例如走私、非法移民、毒品交易、贩卖人口、国际恐怖活动等等) 、基本人权 (例如种族灭绝、对平民的屠杀、疾病的传染、饥饿与贫困以及国际社会的不公正等) 等等。 (3)

在设定全球治理所涵盖的范围时, 要更多地考虑到大部分国家, 多数地区的利益需求, 同时, 内容的包含面要尽可能广泛, 尽量解决一些关乎地方治理中的关键性和危机性问题。

五、全球治理的绩效需要各地方治理的监督、检验和评价

公共管理理论探讨中, 很多学者提出要把公共事务的执行者和绩效评估的检验者相分离, 安排由不同的人员或组织来承担政治和行政两种不同的职责。在全球治理过程中, 也需要一些地方组织和政府的监督和考评。这不仅有利于地方治理更多地关切全球治理事务, 并且参与到全球治理的过程来, 而且有利于全球治理各项事务公正、有效地执行。

参考文献

[1]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J].中国行政管理.200 (34)

[2]吴娟.全球治理与政府治理的互动分析——兼论全球治理影响下的中国政府治理转型[J].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

[3]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4]孙波.全球化论坛[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9) :P184

[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6]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25)

[7]萨米尔·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8]戴维·赫尔德、安冬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力、权威与全球治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412)

[9][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主编.王勇、门洪华等译.全球化世界的治理[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39)

外化 篇11

一、整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推进,提高修养。

按高中生的思想年龄特征进行整体的规划,使德育教育序列化、系统化,目标任务分期实施,促使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也就是说,将德育工作目标分学年安排,学年中的任务又分学期落实,每一个学期中的每一个月都有一个教育的主题。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多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只有系统化地规划,科学合理地把目标任务分期落实,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培养与有效有序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班级管理,科学有序,针对性强,提高修养。

(一)认真落实班主任工作的“五个一”要求。

落实班主任工作要求,严格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基层管理者是班主任,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否严格、措施是否落实,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我们要求班主任认真落实工作中“五个一”的要求——即每天早到校与学生见一面,对学生进行考勤,观察学生的表现,寻找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每周批改学生的周记一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每周召开一次班会,对学生存在的思想、行为习惯问题开展及时的有意教育,让学生进行讨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使他们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治;每学期对每个学生家访一次,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掌握到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等。班主任在贯彻落实“五个一”的工作要求中,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联合班干部的力量,在班会课中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及时纠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切实履行德育量化评比,促进个人、集体的道德养成。

班级管理实行分组管理,以集体约束个人的行为,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德育量化计算评比,学期结束将德育量化的结果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依据。

(三)提升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推进自治,提高思想修养。

班主任不可能时刻跟着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当中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没法及时发现,因而创造条件,让班干部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让班干部来参与管理,对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效果更快、更好。实行班干部轮值制度,值日班干部负责对学生的值日情况进行检查、对两操(早操和眼保健操)进行评分、对自习课进行值班,登记自习时的纪律情况,并将情况公布在公布栏中。班主任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工作情况,教会学生干部工作的方法,不断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利用班干部对学生进行自管、自治,有利于促进班干部做好榜样,自己做好了,才能管理其他同学,增加了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三、持续训练,内驱外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须从行为习惯抓起,要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学习训练。可谓 “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四、联系实际,推进序列,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一)利用节日或纪念日开展道德主题教育。

一些节日或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根据这些教育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或开展纪念活动,在有特殊意义的重要纪念日中,都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认识,传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二)时事追踪,贴近实际,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坚持时事追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对社会公民道德事件展开讨论,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外化 篇12

一、榜样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1. 榜样具有较强的群体效仿效应

榜样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烈的道德情感、更坚定的道德立场和意志, 并能最好地表现他所处时代的道德。但榜样又源于生活, 因此榜样的人格是现实的, 而不是天生的。榜样之所以成为榜样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习得了“德行经验”和“行为技巧”。由此可见普通人经过努力也可能达到榜样的境界, 只要以培育公民道德素质为中心, 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 榜样就可能有较强的群体效仿效应。

2. 榜样是构建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

隐性德育是指广泛地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 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 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潜在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是一面镜子, 是一面旗帜, 也是一种有效的隐性德育,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尤其在人的精神层面上, 其影响无法估量。通过榜样力量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学生既能看到奋斗的目标又能从自身做起, 强化自己的道德行为。

3. 教师榜样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力量

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人格包括思想、道德、气质、行为、知识和能力等多种因素, 是一面生活的镜子, 从这面镜子中学生可以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教师的人格完美与否, 不仅影响到教师的威信, 影响师生关系, 影响说服效果,

筅贵州民族学院张红

而且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人格高尚、完美, 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 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认同和效仿。

4. 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本质上的同一性, 榜样是社会主导价值的实践形态, 也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形态,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格化、现实化、具体化, 是实践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范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通过一系列榜样个例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阐释、印证和实践。

二、当前学校德育中榜样教育面临的挑战

1. 偶像崇拜导致榜样力量的弱化

偶像崇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 作为一种亚文化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 是青少年时期的必然需求, 具有自发性、情感性和认同性等特点。学生处于心理逐渐独立的成长阶段, 在自我认识过程中常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困惑和矛盾, 在心理困惑和矛盾中, 他们会逐渐转移对亲人的依恋。而当今的明星偶像, 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 时代感很强。学生将这些明星偶像当作一种真实人物进行情感认知, 最终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认同。由此传统的榜样教育逐渐由中心主流趋于边缘化, 而偶像崇拜则逐渐趋于主流。

2. 榜样教育不注重内化导致效率低下

传统的学校榜样教育一般采用课堂讲授、举办报告会和主题活动、课外参观和校园文化建设等, 形式多样, 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从总体上讲, 对榜样事迹内涵的挖掘仍然不足, 许多榜样教育往往流于对榜样事迹的简单知识表述和说教式的口号鼓动。甚至有些榜样学习的道德实践, 也往往局限于在公益活动、慰问老人或为弱势群体捐款等, 最重要的是在学生还没有真正进行内化时, 学习榜样活动已经结束。这样的榜样教育在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或改变其行为认知等方面效果并不明显, 无法对学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更谈不上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3.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榜样教育的功利化是学校榜样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学校在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榜样教育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 也呈现出比较普遍的为应付检查而教育形式化的现象。而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 为了能够在师生面前好好表现, 在榜样教育中草率应付, 严重影响到榜样教育的效果。

三、学校德育中榜样教育的内化机制

学校德育的教育过程包含着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内化是将外在的社会意识、思想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 外化是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思想动机转变为外在的行为。内化与外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榜样作为一种外在力量, 只有通过学生的认同和内在选择, 其激励和调整等功能才有可能实现。因此, 学校榜样教育应该从德育内化入手, 从而为外化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德育内化的机制的形成对于榜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德育内化是一个感受、分析、选择的过程。

1. 榜样典型的选取是德育内化的首要因素

在当今价值观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的背景下, 树立一个榜样, 就是树立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个导向, 直接引导受教育者确立怎样的价值取向、做出怎样的价值选择、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作为学校德育中学生学习榜样的选取应该注意选择切实可行的先进典型, 不能一味追求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全”的典型, 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树立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榜样。要尽量选取一些同龄人中的榜样, 由于学生榜样具有人生经历与广大学生基本相似、榜样形象直观贴近、其先进性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并产生效仿效应等特点, 所以树立学生榜样对于提高榜样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榜样教育的内化要坚持深刻性

榜样教育的内化要坚持深刻性就是指一方面作为榜样的人物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另一方面应宣传榜样的高尚的思想品德, 使榜样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深刻印刻在学生的心灵中, 引导他们学习榜样的思想品德。在进行榜样教育时, 要对先进人物作具体生动的介绍, 也可以组织受教育者进行参观或观看有关的电影和戏剧等活动, 指导受教育者认真思考, 充分讨论, 明确向榜样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沿着榜样成长的道路前进。

3. 运用榜样的激励价值促进学生的榜样内化

在进行榜样教育时应正确运用榜样的激励价值, 避免功利主义, 防止以功利主义作为出发点或成为榜样教育效果的评判标准。教师和学生都要端正对榜样教育的道德意识, 教师要以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人的道德提升为基本目标, 在教育形式、评价标准和群体认同等方面给予引导, 引领榜样教育走上正常轨道, 从而使学生自身道德成长成为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动力。

四、学校教育中榜样教育的外化途径

1. 通过榜样人格的示范和感染, 实现从品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化

学校榜样教育的外化是促进学生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心理要素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并获得均衡发展, 从而实现从思想政治品德认识到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转化。由认知到行为的转化是榜样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一环。由于榜样人格是理性、情感、意志的统一结构, 人格的这种全面统一具有多方面的感染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榜样既作为知、情、意统一的理想人格, 也作为社会规范的人化, 从多方面影响个体对社会规范的接受, 促使学生把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德性。教师应挖掘榜样人物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 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使其在内心深处产生对榜样敬佩、信服、信赖等的心理体验和对崇高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并逐渐从对榜样的情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意志和决心。

2. 榜样的选取上要注重真实感、多层次、多样化

学校榜样教育中榜样的选取应当是真实的、多层次的、能够被学生接受和认同的。所谓真实, 即榜样的事迹应当是基于生活真实的。当今的学生具有高度的批判意识, 他们不再相信完美无缺的榜样, 更无法接受纯粹高尚、抽象空洞的典型。所谓多层次、多样化的榜样, 是指榜样的选定应当尊重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特点, 选定的榜样既可以是学生身边的优秀分子, 也可以是平日教学生活中循循善诱的教师, 还可以是全国范围内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由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榜样的选取要经得起学生日益强烈的批判精神的考验, 要在新的呈现方式下发挥更加有效的激励作用,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德育内化基础上将所获的道德体验转化为行动, 实现德育的外化。

3. 营造氛围, 加强实践, 做到知行统一

榜样教育的外化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因此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一些学生道德认识还不坚定, 道德情感也不稳定, 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容易出现“说到做不到”的言行脱节的现象, 需要强化他们的行为训练。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道德情境, 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力, 提高其道德行为水平, 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双钢琴演奏下一篇:英语测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