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网

2024-07-20

字网(共5篇)

字网 篇1

医院信息化程度,标志着一个医院发展水平。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目的就是整合医院的各种资源,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搭建一个共享平台。而架构一个完整、高效能的医院综合数字网络则是重要的基础。

我院是一个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现有病床2500余张,年门诊量200余万人次。医院自1999年上线HIS系统以来,已陆续上线了PACS、LIS、RIS等管理系统。网络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是一个能满足数字、语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以及综合业务信息传输、处理和检索需要的综合数字网。本文主要介绍我院网络发展的历程以及初具规模的医院综合数字网络架构。

1 信息网络发展状况

我院的网络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历程:

(1)初始网络规模比较小,业务网和办公网混在一起,终端用户既可访问内部HIS服务器也可通过路由器访问外部资源。网络中也没有按功能和应用来细划VLAN,造成网络拥塞和网络资源的浪费,网络的安全也受到很大的威胁。

(2)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将内部业务网和外部办公网从物理上分隔开来,划分VLAN,解决了外部网络的病毒攻击,网络安全也得到保障。但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这种做法严重限制了各种网络资源的共享。

(3)医院信息化不断发展,人们网上需求的应用越来越多,如:网上查询、网上挂号、短信平台等业务,这就要求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内外网资源可以共享。因此,我院设计了现在的综合数字网络架构,引入防火墙技术,设立DMZ(Demilitarized Zone,隔离区)解决资源共享问题。

2 综合数字网络构架

2.1 网络拓扑图

现网络包括内部业务网和外部办公网两大局域网,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内部业务网主要覆盖医院医疗及与医疗有关的管理业务,包括HIS、LIS、PACS、RIS等。外部办公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系统(院办信息发布系统、人事专技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图书情报系统(医学图书借阅、中外文文献检索)、科研管理系统、医疗教学管理系统等。外部网络可以通过中国电信和教育网两个出口访问INTERNET资源,并通过防火墙与内部业务网连通,使得内外网都可以共享资源。

2.2 内部业务网

内部业务网是医院数字网中最核心部分,也是发展最早的医院本地局域网。

网络采用分层和模块化的网络设计方法,整个网络次结构可以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用户接入层共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层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交换,汇聚层负责网络安全和QoS服务质量策略的实现,而接入层则负责具体的用户接入以适应所要求的接入端口密度和接入方式。

2.2.1 核心层

以两台Cisco Catalyst 6509高性能多层骨干交换路由器为核心,形成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中心节点。主中心交换机Catalyst 6509以720Gbps的交换矩阵能力和400Mpps的包转发能力来满足医院网核心高效的需求。Supervisor 720加上新型的PFC3A卡的配合还为医院网络提供诸多智能:基于用户的速率限制、基于硬件的双向PIM、基于硬件的NAT/PAT、256K的硬件路由等。

2.2.2 汇聚层

以核心层的中心交换机为中心,以星形方式连接楼栋的汇聚交换机,构成汇聚层。汇聚层交换机包括医院住院、门诊区域以及医院的办公科研等大楼都有两条千兆链路分别连接到网络中心的Catalyst 6509交换机上,汇聚交换机都采用Cisco Catalyst 4500系列交换机。汇聚节点包括门诊3楼、住院楼CT室、住院楼借片室、住院楼妇产科、高干病房、外科楼和内科、新综合楼、后勤楼、行政楼的汇聚点共7个。

2.2.3 接入层

接入层可灵活采用各类高端口密度的二层或多层交换机,所有的接入层设备采用Cisco Catalyst 3550和2950C。

通过应用,其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易维护性及良好的性价比等优点得到充分彰显。

2.3 外部办公网

外部办公网中也采用了三层的网络结构。其中核心层采用华为产品Quidway®S8505路由交换机。汇聚层采用Quidway®S6506,接入交换机采用Quidway®S3026。以太网接入服务器采用Quidway®MA5200于双千兆链路连接到核心的Quidway®S8505,Quidway®CAMS综合访问管理服务器直接使用千兆链路连接到核心的Quidway®S8505,接入层采用Quidway®S3026直接采用千兆上联到核心交换机Quidway®S6506上。

在外部办公网的出口应用的设备比较多,结构也比内部业务网要复杂些。有专门管理用户的CAMS服务器和具有重定向功能的MA5200以太网接入服务器及强大的NAT、路由功能的NE40交换路由器。为了实现对外部网络的管理,我们为每个外部办公网的用户分配帐号,并在CAMS服务器中与其IP和MAC地址进行绑定。合法的网络用户在通过CAMS认证以后,由MA5200重定向到NE40,通过NE40即可访问INTERNET资源。

在用户认证管理CAMS综合访问管理服务器,为网络管理提供了非常清晰、便捷的WEB管理界面,同时支持802.1X和portal认证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要,可有效地对整个外网用户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如:对用户访问流量进行限制,也可对用户起用不同策略的计费系统、统计用户数量、查看在线用户数量,对不良用户可以采取强制下线和加入到用户黑名单的方法进行管理。不需人工跑到现场,节约了人力、物力,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4 中间防火墙

随着内、外网不断扩大,内、外网之间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内、外网之间打开一条安全通道。

我院的网络是在内部业务网和外部办公网中间添加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防火墙,它是在状态包过滤的基础上,采用了专门设计的TCP协议栈实现对应用协议信息流的过滤,能实现在透明方式下的对应用层协议的控制能力。系统整体结构按照国家应用级防火墙的最新标准设计,具备完善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审计功能。防火墙一端接内部业务网,另一端接外部办公网,中间DMZ接多个不同应用的服务器。配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禁止从内部到外部的直接访问,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所有的应用都采用三层技术,即:外部应用<-->DMZ区服务器<-->内部业务服务器。

此防火墙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GUI方式的WEB管理界面,能够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安全策略配置、用户管理、事实监控、审计查询、流量管理等,基于此实现高度安全、共享平台。我院已开发出了视频点播、网上查询、多媒体教学影象传输系统、IP电话及电话查询系统、网上挂号系统、短信平台等多种应用。

3 总结

采用这种科学的组网技术后,可以充分利用内、外网共享资源,彻底摆脱了内、外网完全分开对资源需求的局限性的缩束,体现了其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及数据充分共享的特性特点,为医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网络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分析了将内外网合并在一起的网络组网技术的不安全性,以及完全将内外网分开的组网技术的局限性、系统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性进行阐述。提出组建科学、完整的医院综合数字网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HIS,VLAN,防火墙,医院数字化

参考文献

[1](美)[d.e.科默]douglase.comer.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M].徐良贤,等,译.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CISCO SYSTEMS公司.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黎连业.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曾毅.设计和部署可靠的医院网络[J].福建电脑,2009(2):124-125.

[5]朱旭东,迟彦.医院信息系统的多层体系结构[J].中国卫生经济,2009(5):60-61.

[6]黄正东,王光华,肖飞,等.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8-29.

[7]彭旭庆.中小型医院网络系统建设方案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7):55-57.

[8]罗绯,罗自力,李明,等.医院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探讨[J].西南军医,2008(1):140-141.

字网 篇2

广州迪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http:// 项目概况:

××商场营业面积达16000平米,是针对家庭而设的“一站式”购物的场所。提供了很多种类,高质量的低价商品,从新鲜的蔬菜到点心,从家电到交通工具,从服装到家具,从健康美容用品到玩具等等。

项目需求:

●播放背景音乐降低超市的噪声,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自动播放音乐铃声,员工上下班能有欢快的背景音乐铃声,以提示上下班时刻;

●日常事务性广播,如:开门时致欢迎词,关店前的温馨提示,注意事项以及促销广告等;

●临时广播:系统可随时终止自动播放状态,切换到手动控制,进行通知、找人、寻物等事务性广播,大型活动及节假日期间举办特卖场时能单独对每层进行广播;

●紧急广播:系统需要接入消防信号,当有火警时广播自动切入紧急信号,保障超市内人员安全。

实现的功能:

1、背景音乐播放

不同类型的音乐,让超市的噪音降到最低,同时播放适合顾客和员工各个时段喜欢的歌曲,让顾客能够有愉悦的心情购物,员工能够有积极的心态为每个客户服务。

2、自动音乐播放

系统配置数码编程控制器,其可编程设置超市上下班时间的音乐铃声定时播放,无需人员操作,完全自动化控制。

3、日常事务广播

系统配置寻呼话筒,通过其可在开门时致欢迎词,关店前的温馨提示,注意事项以及促销广告等,另外可进行通知、找人、寻物等事务性广播,大型活动及节假日期间举办特卖场时能单独对每层进行广播。

4、紧急广播

系统通过报警发生器可自动接收消防信号,当有火警时广播自动切入紧急信号,系统将自动将录制好的报警音频信号强制输出至超市内,第一时间内发现险情并疏散人群,抢救财务,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超市内一切安全。

系统特点、优势

l PDS多节目播放控制系统,采用航天雄厚的科技优势,针对我国广播的现状及广播发展趋势,开发研制出应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操作控制,将广播自动播放、音源选播,数字录音存储,自动终端广播等先进功能综合为一体的数字广播系统设备。高标准的产品定位,以WINDOWS为操作平台,支持多媒体格式,如MP3、CD、VCD、WAV、MIDI,采用中文菜单提示,操作界面简单明朗。是各层次学校、商场超市、部队、宾馆、广场、旅游景点、住宅小区、各地市县广播站及广播行业首选的广播产品。

数字网络监控系统设计浅析 篇3

数字网络监控系统融视音频处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及网络通信于一体, 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图象处理技术, 通过网络传输数码图像, 可实现远程图像监控, 它代表了监控系统的发展潮流。而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 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监视, 各子系统相对独立, 信息不能共享, 使用成本、维护和运行费用较高。鉴于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的优点, 近几年来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已获得了应用。

现就传统监控系统和网络数字监控系统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如表1:

2 数字网络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要坚持 “高质量”、“低价格”两条主线, 选择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 应用的产品要成熟可靠, 具有易扩展、操作、维修的特性, 同时尽可能降低系统整体造价的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现子系统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的管理集成, 使其成为互相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 系统资源达到充分共享, 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实用、高效、便利。

在数字网络监控系统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先进性:应用国内外较先进技术, 利用现有的综合布线网络传输图像进行实时监控, 保证智能化系统的先进性, 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以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可靠性:从系统结构、设备选择、产品供应商的技术服务及维修响应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 所选用的技术及配套设备必须成熟可靠, 以保证整个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 故障率低。

安全性:系统设计时, 必须采取多种手段防止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破坏。例如, 系统可以设置不同权限的使用者, 仅有最高级权限的用户才可对整个系统进行设置或更改。另外, 系统图像数据的存储可以设置专有格式等。

易操作性:力求系统安装简单, 软件使用易懂, 将自动与手动有机结合、相互补充, 用户操作简便, 而且可实现远程维护。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保证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 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当需要增加监控点和监控主机时, 只需要通过现有网络增加一台摄像机或PC机即可, 不需要对现有布线系统做什么改动, 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集中管理、分散监控的目的。

3 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特点及硬件结构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网络为平台, 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 利用图像识别等技术对现场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采用大容量硬盘或光盘进行图像文件的保存,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文件的回放, 提高系统的整体灵活性和扩充处理能力。

系统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助网络系统进行传输, 不需要专门铺设视频电缆和控制电缆, 不需要专门的监控终端和中央控制设备, 不需建设专门的监控中心。在数字监控系统中, 系统控制点和图像浏览点不再局限在固定的监控中心, 而是可以分布于计算机网络的每一个节点;这样被授权的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甚至国际互连网来进行现场目标的监控。

网络数字监控系统所用的硬件设备, 按照其主要功能,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①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包括:摄像机等相关配件;

②专用的嵌入式网络服务器设备包括:网络视频服务器;

③监控计算机包括:监控服务器和其他网上用户;

3.1 数字化网络

网络发展到今天, 已经无处不在, 数字化网络将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 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 集成当今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处理技术, 来构建数字网络监控管理系统。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以IP地址来标识所有的监控设备, 采用TCP/IP协议来进行图像、语音和数据的传输、切换, 随着宽带接入技术的日益成熟, 未来IPV6 技术的普及, 网络传输带宽问题的解决, 可以真正实现远程综合监控系统, 做到“天涯若比邻”。

3.2 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是一个集成化的网络和系统管理中心, 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网络组成, 它是整个监控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 它也是各种信息和数据处理中心。它以互联网为依托, 实现数据处理的智能化管理, 是系统的核心。它还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管理软件、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3.3 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可以在保留现有模拟视频监控设备的同时, 将系统平滑升级到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 它为模拟视频设备带来了全新的功能特性, 并彻底消除了系统对于同轴电缆、模拟监视器和DVR等专用设备的依赖。在视频服务器的帮助下, 视频图像可以通过标准的PC服务器来进行录制和管理。目前, 国内产品较多, 也占有一定优势, 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向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3.4 视频解码器

为了兼容一些模拟系统,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数字化系统可通过增加解码设备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 再接入监视器。

3.5 硬盘录像机

数字硬盘录像机以DVR (Digital Video Recorder) 为基础, 以计算机硬盘为图像录像媒体, 集成画面分割、切换、云台镜头控制、录像检索、网络传输及报警联动等多功能为一体, 功能高度集成, 大大节省了系统空间的占用, 简化了系统设备, 更加方便了系统的保养和维护。超大的纪录容量, 方便快捷的检索、利于保存, 安全性高, 因而日益成为监控系统发展的主导趋势。

3.6 网络摄像机

网络摄像机相当于模拟摄像机加上视频服务器, 其输出的是图像数据流VS (Video Streaming) , 可以直接与PC机快速进行数据交换, 将视频图像输入到PC控制主机中。它是一个集成化的数字设备, 只要和网络相连即可, 不需要铺设与视频矩阵相连的电缆, 也不需要与DVR相连的同轴电缆。

3.7 远程监控台

作为远程监控系统 (台) 必须是能够上网并安装专用分控软件且被授权的电脑, 这也是数字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最大特色, 也是“集中管理、分散监控”的具体体现。它的主要功能有:

通过网络可以随时观看所有监控点的视频图像。

通过网络和分控软件可远程控制各监控点的云台和镜头, 摆脱地域限制。

可登陆到监控主机, 任意查看以前录像资料。

可对前端摄像机的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进行调整。

4 监控系统软件功能

软件平台在数字网络监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功能不强, 软件平台建设落后, 而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的建设依托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图象处理技术, “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 特别是信息化平台采用电子商务全面提升了监控软件功能。

4.1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TCP/IP协议为基础, 借助网络提供远程访问能力, 这意味着任何有通信线路的地方, 管理人员或授权用户就能够通过一个网络连接到他们的数字视频服务器, 从而能在本、异地控制台方便地浏览和监控实时信息, 真正实现了远程综合监控系统, 构成统一和便捷的信息交换平台。连接的网络既可是局域网也可是广域网, 也可以是一个通过电话线的拨号网络 (一个Modem连接到单台计算机或连接到Internet) 。与传统监控记录在视频录像带上不同, 数字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监控部位进行跟踪观察及连续录像, 并将视频图像记录在视频服务器中的计算机硬磁盘上, 既能够提高存储图像的清晰度又能够快速检索到所存储的图像, 使中心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小区内的实时动态信息, 并提供突发事故事后分析的宝贵录像资料。

数据库技术也可以应用在管理软件中, 对于监控点多、用户数也多的系统, 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关系表, 来存放相互间具有一定关系的数据, 采用数据库技术对整个系统进行配置与管理, 如监控点的分布信息, 用户的名称、密码、权限及日志信息等。

4.2 物业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业务管理、综合服务管理和办公收费管理三大部分, 它可使相关的物业信息在多方面得到共享。

业务管理系统包括物业概况、房产管理、住户管理、设施管理等功能。通过建立完善规范的、全方位的基础数据, 为实现物业公司全面信息化构架好基础平台, 为综合服务 (客户服务, 工程服务) 及收费管理提供基础资料。综合服务管理包括客户服务和工程服务管理。分为报修申请、客户投诉管理、客户报修回访、客户意见建议、客户报修派工、设备维修、住房装修等。办公收费管理包含工作协调、考勤、物业收费管理等业务, 可提供物业公司的日常工作管理、物业收费情况管理等。

4.3 监控系统的增值服务

监控系统增值服务实际是利用系统网络通讯实现的各种服务, 是基于INTERNET 技术的一个高效、稳定、开放、安全的信息共享平台, 与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共享数据, 在网上形成一个虚拟智能社区, 是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的延伸和充实。

增值服务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新闻浏览、信息发布、网上物业管理、电子公告板、网上远程服务等。

5 结束语

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使用现有的网络系统, 采用嵌入式的网络视频服务器, 实现从监控点前端、监控中心、监控工作站的数字化处理, 是监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元纲.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和分析[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7 (04) .

字网 篇4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上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对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研究的较少,因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给学校的科学研究、档案管理、人事财务和教务管理等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刻不容缓,本文就校园网络安全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1 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校园网络的运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黑客对校园网络的攻击时有发生,在校园网络的使用中,师生们在学校教务网上传和下载文件时也可能附带有病毒,让校园网络存在着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危险,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 校园数字网运行状况

高校在对校园数字网创建时,比较注重网页建设。高校对数字网的建立,大大提高了老师们的办公效率,老师们可以在教师登录窗口登录校园数字网系统,在校园数字网上发布教学安排、教务通知等文件,但是在方便老师工作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很多时候老师们在上传文件时并没有对文件进行杀毒,因此,文件中可能附带的病毒会传到校园数字网中,成为病毒传播的一个途径,这样容易导致校园数字网发生瘫痪的情况。

1.2 校园数字网管理状况

在校园数字网的管理中,目前很多高校对于校园数字网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和维护力度不大,指定少数老师对其进行维护管理。在高校数字网管理运营时,管理不到位,则也会加大校园数字网的风险,一旦校园网系统出现故障,维护管理的技术人员不够,不能将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对校园网的安全存在很大的威胁。

2 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分析

2.1 互联网导致的风险

当前,高校的校园数字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其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与此同时,校园数字网容易遭受网络攻击。黑客攻击一般是窃取信息,破坏校园网,对校园网制造干扰。

2.2 硬件设备安全存在问题

硬件设备对校园数字网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硬件设备比较低级,很容易遭到破坏,致使数据丢失。

2.3 容易遭受病毒侵害

校园数字网主要针对于学校的师生群体,学校的学生较多,用户量大,老师们经常在校园数字网的教务系统中上传文件,学生们也会集中登录下载文件,很多学校安排选修课时都是在校园数字网上进行,学生们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会集中时间点同时进入校园数字网,这样容易给校园数字网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容易造成系统瘫痪,另一方面也可能面临着病毒传播的风险,从而影响广大师生的正常使用。

2.4 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往往是对校园数字网的信息进行窃取、破坏网络,给高校的校园数字网制造一些干扰。一般情况黑客会在网络中以一台主机假冒另一台主体的方式对校园数字网进行攻击,或者是利用网上的监听工具,采用窃听的方式截获两台通讯主机没有加密的信息。在黑客的攻击中,还有的使用口令进行破解校园网,进而对校园数字网的系统进行攻击,对校园网进行摧毁。除了以上情况以外,还有一个攻击方式就是采用软件的漏洞缺点,对目标进行攻击破坏。

2.5 操作系统存在漏洞

很多计算机都存在操作系统漏洞,这对校园数字网的正常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目前普遍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Unix类操作系统、Linux类操作系统、Mac操作系统等,这些操作系统中因版本不同,存在的未知漏洞也很多,很多计算机的病毒就是通过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传染的。

3 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3.1 优化校园数字网的硬件、软件

优化校园数字网配套的硬件系统,选用网络安全认证的JuniperM 20,对网络出口的边界进行隔离,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进入校园数字网,极大限度地阻止黑客入侵,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对一些恶意的病毒进行查杀,对于系统的漏洞及时进行更新、修补,利用杀毒软件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查找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可对校园数字网进行入侵检测,对用户进行自动监测,自动识别网络黑客的攻击行为,一旦发现越过防火墙的病毒可自动关闭网络,阻止病毒对校园数字网的进一步入侵。硬件防火墙主要安装在校园数字网的入口,杀毒软件则安装在主机上即可,对校园数字网进行双重保障,可以有效保证校园数字网的安全和网页载入速度。

如图1:

3.2 访问控制管理

加强校园数字网络的访问控制管理,对于一些网页板块,校园网采取注册登录并加验证的方式让用户获取进一步的访问权限,对注册信息进行分类核实,便于让老师们可以在校园数字网中获取比学生更高的权限,对于校园数字网中重要的资源,没有获取授权的用户不能对其进行访问,保障校园数字网的信息安全。

3.3 规范制度,加强管理

学校对于校园数字网的管理与使用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力度,对校园数字网的管理员进行统一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在对校园数字网的管理中,要对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并制定多套校园数字网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和应急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校园网络特点增加比较先进的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部署,将网络信息安全系统接入中心交换机,对来自外部网和校园网内部的各种行为进行实时检测和保护,智能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并立即发送消息至管理员。

3.4 完善电子邮件系统

高校数字网要完善电子邮件系统,增加邮件过滤系统,对于垃圾邮件、有害信息、病毒邮件进行直接过滤,防范不良信息或病毒入侵校园数字网系统,保证校园数字网的用户信息安全。

4 结论

由此可见,高校校园网的网络设备匮乏,导致一些最新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无法得到广泛得到应用。高校校园网内由于采用操作系统相对落后、学校缺乏保护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等现状,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漏洞等问题,并且仅有防火墙技术部署的网络防御功能相对静态,在动态防御方面相对不足,不能对网络信息安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对于目前的校园网网络信息安全部署,首先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仅要有资金投入,并且要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还要引进先进的防范措施。这样,就能够最大化的减少不安全的事故发生。关于校园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的探讨。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急速发展,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完善校园数字网的防范措施,才能使校园网越来越安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校园网的网络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校园网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大高校网络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当前校园网络安全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校园网络信息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校园网信息安全规划的思想以及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安全策略。

关键词: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数字网

参考文献

[1]孙丽珠.校园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5.

字网 篇5

为全面描写汉字属性的复杂联系,我们针对Unicode大字符集的7万多汉字,基于语义网络的模型,开发了汉字属性整理与展示平台———“字网”(CharacterWeb)。目前已经完成带有20902个汉字属性的实验版的开发。(图1)

字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构Unicode大字符集汉字属性整理与展示平台,服务于大字符集建设的核心———字际认同工作。次要目标是建成辞书编纂、修订的资源支持平台。

一“字网”的建设基础———梳理已有汉字属性材料

汉字属性整理的核心是基于形际、音际、义际关系的字用关系整理。这需要尽量对汉字进行全面的属性标注,尽可能全面地搜索汉字属性信息,另外,“字网”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为核心的语义网络机制,也要求有海量的属性知识作为支撑,数据量越大,可挖掘的价值就越大,越易发现汉字属性间复杂的显性和隐性的联系,为字符集编修提供尽可能多的准确的关联信息。

虽然从历史到现在的大量字典类辞书都集纳了大量汉字属性信息,而且当前汉字属性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字网”建设时加以注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汉字属性研究比较集中,重复度高,缺少对汉字全属性描写工作的关注。虽然大型辞书(如《汉字大字典》)积纳了较全的属性信息,但所搜集整理的材料依然只是主流的汉字属性,并不是全属性的整合成果。多用、多功能字典,也主要针对常用字、通用字,涉及的属性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属性,虽可应付汉字教学等普通使用层面的需求,但对于大型辞书编纂、汉字计算机大字符集处理来讲,还远远不够,加上这些字典的编者大多把精力集中于常用字、通用字,也造成属性描写集中度和重复度过高等问题。

2.未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汉字属性表达方式。囿于体例,字典中汉字属性的展示大多采用的是平列式,缺少层次性。汉字的属性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有足够数量的成员节点、足够深广的层次、足够复杂的联系为基础,在这方面,字典的表达载体受到限制。

3.字种覆盖面窄。除大型辞书外,目前的字典和属性平台建设一般都集中于6763个汉字,并以常用字、通用字为核心,适度扩展到1万汉字的上限,与大字符集的7万多汉字的字量相比,汉字属性描写的空白点还很多。

4.缺少统一的整合与展示的平台。目前的汉字属性工作成果多由各类字典完成,但不同的字典有不同的规模以及编纂宗旨和定位,我们所需要的汉字属性信息散见于各书,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字符集、全属性的整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对各种来源的汉字属性进行甄别、去重、合并等操作,最后用一套动态、直观、智能的方式展现出来。

“字网”的建设正是针对以上四个问题展开的。

二汉字属性的整合———建立多维度属性标注集

(一)汉字属性的泛时性特点

汉字由于几千年的传承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泛时性特点。当进行海量属性值标注时,必须在理论上明确这一点。索绪尔反对泛时性原则,他认为:“这两种观点———共时观点和历时观点———的对立是绝对的,不容许有任何妥协”,“一谈到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就没有泛时性观点了”[1]。但这一说法有些绝对,后来有人做了一些修正和发展,А.И.Cмирницкий认为:“一定时代的语言———这指的是存在于时间之中的语言,即它包含着历时的因素,……因为就本质而言,时间要素渗透在语言之中。这样,共时的语言系统不可避免要在时间中加以考察。”[2]王宁一再强调,由于汉语几千年的不间断、延续性传统,不共时共域的材料太多,所以体现着强烈的泛时性特点。[3]陶原柯认为:“在普通语文词典中,词位作为抽象的语言单位和词典的项目,它的双重系统性有着语言系统的共时平面和历史向度的统一性。”[4]

同理,在汉字的属性中,字音、字形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厘定时间平面的,而字义的泛时性特点非常强烈。从整个字义系统来讲,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字义转化为语素义或词义后,仍然会在共时语言系统中使用,词汇系统中的单音节古语词、方言词等大多具有历史传承性,这些都是字义泛时性的表现。其次,一些词语使用古字义作语素义进行构词,也具有这种泛时性特点,如现代常用词“救火”中的“救”就用到“止”的古义,《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何晏“集解”引马融曰:“救,犹止也。”不了解这一古语素义,此词理据难以解释。此外,一个多义字的多个义项的使用可能主要在现代汉语的层面,但其形成和演变往往是历时的,历时、共时这两个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义项的描写中,体现着一定程度的泛时化特点,例如“吐”,《现代汉语词典》:“使东西从嘴里出来。”《说文》“吐,写(泻)也”,也是使东西从嘴里出来的意思。这一个义项虽说有共时性,但也是历时的,它在历代一直作为基本词义在使用。

在“字网”建设前,对一些易于区分的属性(主要是语音、字形等客观属性),因其具有相对明确的时间刻度,所以采用标注时间属性的方式。例如,尽管《广韵》不都代表中古音,也有古音、方音的沿袭、杂入,但学界一般还是将其作为中古音的代表,语音部分我们就不再细究其微别,特设了上古音、中古音属性群,以与现代音属性群相配套。字形部分有北京师范大学所做的从甲骨文到清末的断代汉字构形史成果,包括了各个时代有代表性的字样、字种、构形、变异等资料,可以进行时代属性的初步确定。而字义、字用方面的属性则很难区分共时与历时层面,不再区分,以首出书证来进行时代属性的辅助性、参考性标注。

(二)多维度属性标注

经过穷尽性的测查,我们把需要整理的汉字字量和字种比附于Unicode大字符集,同时穷尽性地搜集集外汉字,包括各种俗字、僻字,然后建立“集外字”集,与大字符集并列。“字网”所涉及的属性初步设定为50个左右,可先按时间标准将其分为历史、现代2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立形、音、义、用、检索5个属性群。历史维度的设立主要是保存汉字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并从音、形等角度为现代汉字提供理据性信息。由于我们尊重某些属性值的泛时性特点,字义和字用这两个难以界定时间平面的属性都放在现代维度上。

由于生僻汉字属性整理的核心任务是字际关系的沟通,所以集外字主要标注音、义、用三种属性,如果在历史辞书中有历史属性,也作标注,作为字际沟通的依据。已经能够明确字际关系的,可以建立知识链接,还没有明确的为待考字。

经过2个字集、2个维度、5个属性群近50个属性字段的设置,建立相应的数据表,录入各种属性值,这些属性值像叶子节点依附于枝干一样,形成一个汉字属性的全面的知识本体树(Ontology Tree)。从这棵树中可以观察属性设置和属性值的空白节点,然后进行适时的调整。

(三)属性的设置与展示效率相结合

在“字网”实验版本中,我们发现属性并非越多越好,要考虑到实用性与演示效率的紧密结合。我们目前已经完成的20902个汉字的实验数据,只设置20个左右实验属性,数据量已经达到了14万条。虽然后台采用MySQL企业级数据仓库存储数据,前台采用高效的Java程序来适时生成动态“字网”图,但如果针对7万汉字的大字符集,每增加一个属性项目,就意味着增加几万甚至十几万条数据量,此时用动态系联的方式生成汉字属性拓扑结构图,图像的显示区域及显示速度都会受到制约。

为兼顾属性的全面性与系联、显示性能的统一。我们采用三种方法进行解决:

1.属性的选择以典型性为主。汉字属性项目的重要性并不平等,每个维度的每个属性群中有核心属性,即汉字字符集建设及字典编纂所必需的属性,另外一些属性称为边缘属性。由核心属性到边缘属性有一个重要性减少的梯度特点。据此,我们对所有的属性项目先标注核心属性和边缘属性两级标记。例如整个历史维度都被标记为边缘属性,而在现代维度的“检索”属性群中,“部首”是核心属性,“四角号码”是边缘属性……“字网”默认只显示核心属性,以提高系联和显示速度。但使用者可在“字网”中自由选择需要显示的属性,还可以采用属性组合的方式选择要显示的属性,如可组合字的本义属性+“通”“同”属性+同源属性,以显示大字符集中汉字字际关系之间的理据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要。

2.标注汉字的字集属性。由于用户使用“字网”的目的并不相同,关注的字符子集也不相同。例如教学用字更多关注常用字的属性,最多扩展到通用字;中型语文字典编纂关注到通用字集,再扩展3-5千汉字;而人名、地名、出版等社会用字中的僻字可能需要扩展到GBK子集或GB18030子集;古籍整理及学术用字可能会扩展到整个Unicode字集,甚至集外字。我们给汉字标注了详细的字集属性,主要包括常用字、次常用字、通用字、GB2312、GBK、GB13000、GB18030、BIG5、Unicode、《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字表等,在汉字属性系联时提供“字集限制”功能,可将系联结果限制在不同的子集中,当然也可组合多个子集进行显示,以在信息全面性和操作的效率性方面达到平衡。

3.设置义项显示开关。当一个常用字的义项较多时,显示义项的内容会使整个“字网”的界面凌乱。所以我们设置了“显示义”开关,默认隐藏,鼠标经过时自动激活义项提示框。针对义项较少的通用字或僻字,可将“显示义”开关强制打开,义项在“字网”上将得到完整显示;针对一些义项多的常用字,则可关闭此功能。这样可以保证“字网”的运行速度和界面清晰有序的特点。

三汉字属性的系统化、秩序化展示———规则网络建构

海量的汉字字种、属性值、属性关系构成一个巨大的知识内容库。在建库录入属性值过程中,数据以一个个字段为经线,按50个字段属性做了初步归类。这些属性值纵向上有有序的联系,但横向的联系以及层次性并没有得到体现。我们在整理这些海量属性时,采用添加纬线的方式,将属性值编织成一张动态变化的属性网络,以求其不但能展示每个汉字的属性值,而且能动态显示汉字之间、属性之间的动态联系,突破传统属性整理的局限。

(一)属性网的思路受到语义网的启发

语义网在中文信息处理学界已经开展多年。最早的语义网络模型由Collins and Quilian于1969年提出。这时的语义网还是带有规则系统特征,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层次性,所以也称层次网络。他们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边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边也称为联想弧,因此,这类网络又称为联想网络。

杨亦鸣等在译介这种理论时认为,在这种语义网络中,任何词的意义都以与中心词的关系而定,储藏在语义结构中的词是由复杂关系的节点连接起来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词或一个概念,它们构成一个系统。[5]系统具有层次性,一些节点与其他节点处于同一水平层次上,但它们又处于一些节点之下以及另外一些节点之上,这些节点所代表的概念按照这种逻辑上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

1975年,Collins and Loftus在层次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激活模型。这种模型也是一个网络模型,它认为概念是以网络关系的形式表征的,但其组织不具有严格的层次性,而是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相互关联的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既决定于结构特征,如从属关系等,也决定于功能上的因素,如典型性、各个节点联系的频率等。各个下位词与上位词之间的距离也不一定相等。

激活性语义网络的思路目前在工程语义界使用比较多,而且成果显著,比如著名的WordNet(词网)系统、HowNet(知网)系统、FrameNet系统、MindNet系统等,将它们用于语义系统,能够直接而明确地表达词位之间的语义关系,词位间复杂相关性能被清晰地表达出来,体现了联想思维过程,接近于人的语义记忆方式,所以,灵活而能动地运用这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语义系统中的非线性系统性的问题。因为很多所谓的反系统、逸出系统、系统空范畴都可以用联想激活这种带有明显认知特点的语义网来解释。

借鉴语义网络的特点,我们既有改进又有创新地建设汉字属性网———“字网”。

(二)建立基于规则系统的汉字属性网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语义网络是基于系统论和非线性理论原理来设计的。系统论指成员、层次和关系的有序排列,非线性原理指成员之间的隐性“无序”联系。我们认为,语义网或属性网的基础或主体应该是规则系统,而非线性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海量属性值构成的属性网络的数据挖掘上,结果表现为自主知识关联与关联结果的动态生成上。非线性部分我们将在下节讨论。

我们首先开发汉字属性的层次化展示方法,这也是汉字属性秩序化表达的基础,将经线具化为“以音定义,用随义走”的结构,即“音—义—用”模式,再采用汉字字形及其Unicode编码为关键字建立起音义用、字形、历史属性等维度和属性群之间的联系。这样检索一字,该字所有属性就会动态生成于“字网”界面上(图1)。

“字网”的规则性网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清楚的层次性上,分为平列关系和上下关系。

1.平列关系

平列关系主要表现为同一级层次中性质和地位相类的成员,如多音字的多个读音,它们之间是严格的平级兄弟关系。但每个音下如果有多个义项,各个义项之间有时有着复杂的关系:首先,各个义项按历时顺序构成的引申义列有链式、辐射、混合等拓扑结构关系,义项之间多具相生的父子关系,虽然从性质上讲,它们都是平列的兄弟关系,但下位成员和上位成员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等距的。要形象表现这种关系,就必须采用纵向经线延伸表示法,但一些常用字的义项较多,会无限延长经线长度,网络无法全面展开,所以,我们最终采用1、2、3、4……序号法表示这种引申关系。

2.上下关系

上下关系分为属种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属种关系更多体现的是事物分类思路。由于“字网”是以单个汉字为系联中心,较少使用属种关系进行分类,个别的属种关系因上位概念采用维度名、属性群名、字段名的方式,浅显明白,无需更多探讨。

整体部分关系是语义学上的概念和方法。描写语义学家克鲁斯[6]认为,表示部分的词项与表示相应整体的词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叫做部分—整体关系。克氏还谈到典型的“部分”的三个特点:部分应是自成实体,非任意分界,对整体有确定功能;部分的分界是有目的的,一个部分通常以某种方式跟其他部分相对分开,因此,装配起来的整体一般可以指出各个部分;部分对整体有确定的功能,有时候没有明显的间距,功能就成为部分的分界。

在“字网”中,最能体现整体部分关系的是汉字字形的构形系统。王宁先生的汉字构形学理论[7]是“字网”中构形网络建构的理论基础。以往的汉字字形分析采用的是一个平面的结构拆解,如“语”分解为“讠、五、口”三个部件,没有体现切分的层次性关系。汉字构形学理论清楚地表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分解性和自下而上的生成性关系,层次性、动态性得到鲜明展示,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汉字构形的理据与规律。

3.上下层次特点———自上而下的分形性与自下而上的生成性和递归性

分形理论[8]的自相似理论反映的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形元是构成整体的部分,是系统的要素,与整体相似,它反映整个系统的性质并含有系统中的基本信息,即要素映现系统,但整体系统的复杂性远大于分形元。分形理论指出了分形元构成系统所遵循的原则和规律,因此是对系统论的重要补充。

汉字整体分解关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自上而下、自整体到部分的分形性,从这个角度,整体分解关系构成的字形树就是由分形体层层分解出分形元的字形分形系统。我们可以把整体切分出的每一节点称为构件分形元,把级别最低的构件分形元称做基本分形元或零级分形元,在“字网”属性树上就是叶子构件、终端构件,比如“口”“贝”“丆”等,级别最高的是分形整体,即当前呈现的汉字(如“嚣”),中间存在着尺度各异的分形依次生成体,比如“页”。这种由分形元到分形体的演变就形成了上下层级体系,是分形整体中存在的等级不同、规模不等的次系统、亚系统、子系统。

除了叶子节点,分形体是两属的,如“页”构件,对下级分形元是分形体,对上级则是分形元。每个分形元都承担了上级分形体乃至整个汉字的局部拓扑结构,这使整个字的拆分动态展示出来了。

自下而上看,汉字构形系统从构件分形元到分形体再到汉字整体具有生成上的递归性。递归性就是结构之中存在着结构,递归体现着分形体之间生成上的层次性[9]。在“字网”的字形分形系统图中,从外向内看,或从下向上看,就是这种生成性和递归性的体现。

四用数据挖掘发现属性间的隐性联系———非线性联想网络建构

海量的汉字和属性值构成一个大型知识内容库,须借助计算机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内容管理。

(一)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

知识组织[10]的理论基础是:对知识进行的任何组织都必须建立在知识单元的基础上,而知识单元无非就是概念。概念由概念元素组成,概念元素也叫概念特征。依靠这些因素,可以构建概念系统。

“字网”中我们把每一个汉字作为一个知识单元,各种属性则是概念特征。知识不能靠自己组织和表示。在传统的操作中,对知识的管理是靠人工系联,建立各种知识体系,最终多以不同类型的字典体现出来。现在有了计算机的数据挖掘技术,则可以通过自动系联的方式进行处理。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被定义为: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提取的知识可以表示为概念、规律、模式、约束、可视化。数据挖掘的任务是从数据中发现模式。[11]

数据挖掘技术可充分体现“字网”作为联想激活网络所具有的除规则性系统特点之外的非线性特点。

(二)“字网”中的非线性操作与非线性联系

前文已经介绍,“字网”在数据库中录入属性时,依靠字段处理,已经有了初步的分类,是初步整序的数据,这是数据挖掘的入门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非线性系联法是对层次性的数据进行跨层次的联系操作。

海量的汉字属性值从纵向看是由属性字段来分类,是清楚的,但从横向看,则是杂乱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要让计算机提取隐含在其中的、又是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这样可以提高汉字研究的深度。我们在“字网”上增加了自动系联的知识发现机制,突破了规则网络按层次进行操作的方法。

“字网”中,如果以每个字为中心节点,通过纵横方向不同的关系线产生的属性路径可以联起大量的属性值,这个动态的网络随着使用者查询焦点的转移,不断会有新的焦点汉字居于中心,整个网络就一直在动态地展示。如果将此属性网络进行单向式属性链追踪,理论上会形成一个没有终点的线程。这一操作模糊了规则网络系统的纵、横层次体系,体现了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系联特征,带有一定的混沌网络特点。

具体来说,在“字网”上,点击每一个节点,可以实现以该属性值为模糊值的所有汉字的自动聚类。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动态类聚成一系列有意义的子集。这种聚类是根据属性相似性进行的,虽然这种操作类似传统数据库技术中的关键词检索,但却有着观念上的根本改变,是查询的目的性与数据随机生成性的结合。点击图上的任何一个汉字,就可自由跳转到以该操作焦点为核心的汉字知识单元,整个类聚结果和操作思路都呈现出与传统线性思维不同的非线性特点。还可通过“通”“同”等属性关系系联相关的汉字知识单元,实现汉字之间的自由跳转。

为了兼顾规则系统的优点,我们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关键词检索功能。例如在“构词”项中输入一个汉字,可以检索其构成的所有词汇,但检索结果呈现方式不同于传统,它带出了该构词的宿主汉字,可以方便跳转到相应的汉字知识单元,重新进入网络循环中,最终落脚在非线性网络操作上。这种操作除了对字典、词典的复音词设目有帮助,还可方便用户以构词场的方式集中进行汉字习得。

(三)关联操作中的隐性属性链

“字网”不但提供了汉字属性的网络建构,还将属性以动态的互动方式呈现于操作者或使用者面前,与使用者查阅心理同步。“属性网”的系联操作主要通过属性链控制。这种属性链有自己独特的使用心理机制。

属性链分为显性与隐性。显性属性链是汉字属性本体的,以显性的方式显示于用户面前。隐性属性链也称为操作属性链,完全是由“字网”使用者的操作记录形成。由于操作者的不同操作指向,在不同的局部网络或同一网络的不同节点之间切换,形成了一条操作路径,这一路径和操作者的查阅目的紧密相关。

查阅行为可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传统字典的查阅多为被动型行为,指向目标单一,只检索一个对象,获得想要的信息后,操作过程即停止,接受信息比较被动。而基于“字网”的查询行为是以主动型为主的,有选择地显示语义关系属性链,查阅一个目标字或属性,可以附带地对比更多的汉字或字群,理论上无终止。被动型的“字网”使用只会形成一个操作点或操作段,不可能形成操作链。

但隐性的操作属性链会存在“属性链迷失”的问题。

虽然“字网”的操作会拓展操作者的知识广度,但汉字的属性相关度会随隐性操作链的深入而缩小,在用户循一个查询线索向下扩展的同时,越深入就会离起点汉字越远,距离越大,走到一定的深度后,起点汉字就会在随后出现的局部网络中消失,这就使操作者背离了其原始的操作意图,查询活动鲜明的目的就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操作者淹没在属性值的海里,变成了类似在因特网络上的无目的漫游,极易产生我们称为“属性链迷失”的问题[12],从而浪费大量时间。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操作者能适当控制住自己的操作路径,适可而止,或利用传统数据库的关键字检索技术强制回到起点汉字单元;另一方面也需要“字网”在二期工程中针对操作者的查询心理进行功能优化,如将隐性链显性化,在屏幕的界面上设置一个操作路径提示,当原起点汉字从操作界面消失时,出示警示标志,同时给路径上的每个节点汉字添加超链接,操作者可随时用鼠标点击相应的汉字,以进行回溯或非线性跳转操作。

五“字网”的特点及在辞书编纂修订中的应用

(一)“字网”的特点

“字网”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构建了一个全字集、全属性的汉字信息库。搜集古今汉字属性材料,采用多维度、多属性群标注法,力求汉字属性信息最大化存储、显示。

2.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汉字属性整理平台。在兼顾传统规则系统操作优势的基础上,采用语义网技术,建构新型的联想式属性网络操作模式。

3.建构了新型的动态演示平台。突破传统的平列化字典式的汉字属性展示方式,采用自动系联技术,动态生成和展示汉字之间的显性和隐性联系。

4.建构了智能化网络,创设汉字整理新思路。运用数据挖掘知识尝试自动发现新的汉字关联属性,并靠属性操作链将这种联系显性化,体现汉字属性整理方面的智能化特点。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字网”以汉字属性群系统建设为核心,全面系联起汉字各个方面的相关信息,是当代汉字各种属性的大集合、大展示。在内容方面,“字网”涉及的属性内容涉及汉字的方方面面,不但将汉字本体、汉字应用与汉字文化三个研究平面紧密结合,还将汉字形音义演变与汉字的教学、计算机处理、规范等应用紧密结合,体现了学科覆盖面的广泛性。理论思维上体现了字际关系、字用功能两大核心主题,用全新的“字用网络”理念融合、统帅整个属性群,为汉字研究打开一个新视角。在方法论方面,多维度的属性集群标注体现了属性整理的新颖性,既能反映出经验方法所侧重的考据思路,又有历史方法所看重的古今演变思路,还有结构方法所看重的汉字字形字义分形思路及神经网络的复杂系联思路;“字网”的层次化展示、自动系联、数据挖掘三大智能化操作,体现了汉字字际关系认定及字种认定的智能化与高效性。

(二)“字网”在辅助辞书编纂方面的应用

“字网”在大字符集汉字编码、汉字教学、汉字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此着重讨论其在辅助辞书编纂方面的应用。

1.辅助辞书的编纂修订

汉语语文性字词典虽然在释义、例证等方面侧重点不同,但同等规模的字词典在选词立目方面有一致性:多以字头立目,正序字词典列出首字为该字头的复音词,逆序字词典列出尾字为该字头的复音词。辞书的字头立目要从汉字属性出发,但在汉字几千年的本体发展和字用历史中,历时和共时属性纷繁交错,呈现复杂的态势,确立字头时面临巨大的汉字属性系联工作,这就需要建构一个动态呈现的、可视化的汉字属性网络来进行理据化的整理。而“字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这一目标,可作为资源整理和支撑平台,一方面为辞书编修提供更全面、更准确、更新颖的汉字属性信息,另一方面服务于字典编纂时厘定立目字头、设定参见关系的基础性工作。

辞书字头立目必须从汉字属性出发。例如异体字是否要单独立目,一直是辞书编纂中的难题。从历时层面看,绝对的形、音、义、用全同的异体字是很少的,如果存在不同,理论上讲就有单独立字头的需要。但如果这样处理,汉字字头的量会极度膨胀,字词典的规模很难控制。辞书规模的大小不能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对异体字立目的数量进行限制,这一工作可借助“字网”的汉字属性整理成果:既可通过“通”“同”属性进一步扩大范围厘定异体字,也可通过形、音、义的属性对比几个汉字是否为严格的异体字,还可利用属性值确定字际关系的典型性程度,进一步约束立目字,控制字典的规模。

总之,字头确定,则辞书的大骨架就可以确定,代表字际关系的“参见”既明,则为辞书大框架添加了增强系统稳固性和科学性的筋骨,而具体条目的解释则是扩展深化节点、添加血肉的过程。

2.探索字典的自动生成模式

国外已经有基于“词网”的可视化电子词典的问世,如ThinkMap等。很多国外的出版社在编纂完成大型辞书的同时,会生成一个完整的大型资料库,再通过计算机自动系联与辅助抽取的方式确定中型本、小型本的粗坯,促成辞书出版的系列化,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有了“字网”,我们也可以开展这方面的尝试。

字典不同于词典,其系统性和层次性要相对清晰,所以可以利用“字网”,根据不同的设定来自动生成字典的“粗坯”,例如自动生成形、音、义方面的专门性语文字典的基础模型;根据条件自动生成教学词表,进而编纂学习字典;利用用字属性标记,把科技用字、人名地名用字、宗教用字等社会用字类聚起来,生成专门字典粗坯;还可综合多种属性群,自动生成多功能、多用途字典粗坯。

但应注意,字典编纂有明确的编纂宗旨、定位及体例,“字网”不能自动生成完全意义的字典,它只是借助汉字属性提供字典的选字立目、释义等各方面的参考材料,再按音序、义序、形序等方式进行初步整合,有序输出,作为字典的材料基础。

所以,“字网”仅仅是辞书编纂的资源平台、粗加工平台。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А.И.Cмирницки й.Попово дуконверсиивангл ийскомязыке//Иностранныеязы кившколе.Москва.1954.NO3.стр.16.转引自华劭,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王宁.“汉语词汇学”讲义(未出版稿)[Z],2005.

[4]陶原珂.词位与释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杨亦鸣,曹明,沈兴安.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当代语言学,2001,(2).

[6]汪榕培,顾雅云.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新天地[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7]王宁.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张国祺.分形理论的科学和哲学意义[J].哲学动态,1998,(6).

[9]张国祺.分形理论的哲学沉思[J].烟台大学学报,1998,(2).

[10]Dahlberg,I.A Referent-oriented Analytical Concept Theory for NTERCONCEPT.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1978,5(3).

[11]唐晓萍.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综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3).

【字网】推荐阅读:

上一篇:病区管理下一篇:无线信息传输系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