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管理

2024-07-20

病区管理(精选12篇)

病区管理 篇1

摘要:病区药房是医院为住院患者调配药品、保管、实施用药监督的重要场所, 因而病区药房的管理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病区药房人员管理、药品管理、药学服务等几方面入手, 对病区药房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以供与药学工作者交流。

关键词:病区药房管理,规范,合理用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 病区药房不仅要为住院患者提供质量合格的药品, 而且要保证患者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药品。这就对病区药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由封闭式经验管理逐步向开放式科学化管理转变, 由单一保证临床供药向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转变。作者从事病区药房管理工作多年, 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现就病区药房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供同行参考。

1人员管理

1.1 建章立制, 规范操作规程

为加强病区药房管理, 确保药品准确无误地调配, 我们按照工作需要和工作实际, 制定了病区药房摆药工作流程、退药调药工作流程、特殊药品管理工作制度等十余项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从药品进入药房到药品准确调配的各个环节, 为药学执业人员提供了标准化服务模式, 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理人, 用制度约束人。

1.2 加强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

为使药剂人员熟悉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 熟练掌握调配药品的规范流程,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我们通过药学进修、开展专题讲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 促使药剂人员加强业务学习, 掌握药学新技术, 提高药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 鼓励在职药学人员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更新药师知识结构, 促进药学知识积累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使药房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娴熟的技术, 通过窗口服务, 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2药品管理

2.1 定位摆药, 提高工作效率

2.1.1 定位摆放药品

我院病区共有药品800余种, 药品种类繁多, 很多药品名称相近、包装易混淆。为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和避免药品调配中出现差错, 我们根据工作实际, 对所有药品按照临床药理作用、药品剂型进行分类, 实行定位摆放。药品柜用英文字母表示。其中常用药放中间层, 不常用的放最上或最下层。层数、顺序用数字表示, 如定位顺序号为A11, 表示药品在A号柜的第1层第1个。

2.1.2 按药品定位顺序号打印取药单

为方便药品调剂, 我们把所有药品的定位顺序号输入药房药品管理数据库, 取药单增加药品定位顺序号栏, 打印时系统会将取药单中每种药品自动按定位顺序号排列, 例:A11→A12→A21→A22→B11→B12……依次打印。药房工作人员在调配药品、盘点药品时, 可以按照药品顺序号快速、准确找到药品, 减少了重复往返的路途和时间,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定位摆药和按药品顺序号取药, 可以减少漏配药品现象的发生, 防止出现“找药难”的现象, 为岗位轮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药品效期管理

安排1名兼职药师作为药品质量管理监督员, 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对药品进行检查。对近效期药品按到期先后进行登记;保持与其他药房的联系, 对近期、滞销的药品进行协调, 杜绝药品过期现象发生。同时, 将近效期2个月内的药品集中到一个药品专柜, 安排专人负责并设定货位, 使近效期药物一目了然, 既能保证近效期药品在效期内优先发放, 又可以避免过期药物外流。

2.3 特殊药品的管理

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确定特殊药品取药流程:医生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对麻醉药品处方书写的规定开具特殊药品专用处方→护士检查处方填写是否有缺项→护士凭处方到病区药房领取特殊药品, 并归还上次特殊药品的空安瓿→药师对处方审核、签字后发放药品, 护士当面核对→药师在《特殊药品发放登记本》上逐项登记, 由护士当场进行签字确认。

麻醉科使用特殊药品时, 要由麻醉科负责人清点并统计处方→由麻醉科指定专人凭处方、已用上次特殊药品的空安瓿至病区药房领取特殊药品→药师对处方审核、签字后发放药品, 麻醉科指定人员当面核对→药师在《特殊药品发放登记本》上逐项登记, 由麻醉科指定人员当场进行签字确认。

3药学服务

3.1 实行药师查房制度,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积极参与每周一、三、五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的药师查房工作, 重点检查病历医嘱、处方是否存在超剂量、禁忌证用药, 不按药品说明书使用现象。通过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信息反馈, 促进药师对病区医嘱的审核把关水平, 提高药事服务的整体水平。

3.2 设立药学咨询, 提升服务理念

利用医院药品信息咨询系统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药品发展动态提供快捷途径, 及时方便地查阅医院所有药品的有关信息, 加强药房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合理用药自动监测系统把输入的医嘱/处方经合理用药知识库快速查询, 自动完成检测, 防止不合理用药。在病区药房设立药学服务窗口, 由富有临床药学服务经验的药师值守, 负责群众和患者的用药咨询, 耐心解答患者的用药疑虑, 确保患者放心、安全用药。开展药学服务, 是药师服务观念意识的转变和工作职能的转变与拓展[1]。

4体会

4.1 强化药剂人员的培训工作, 提高司药服务安全意识, 是病区供药安全的重要保障。

4.2 病区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药师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减少差错发生, 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用药。

4.3 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 密切医生、药剂师、护士之间的关系, 便于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 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张石革.马国辉论药师职责转型的时代使命与其必然性.中国药房, 2006, 17 (2) :841.

病区管理 篇2

一、病区管理宗旨以病人为中心,解决、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对待病人态度和蔼,体贴、热涛。

二、病区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管理,医师和护士负责实施。

三、病区拥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 章制度,遵守工作职责,工作态度严肃、认真,防止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胸牌、着装整洁、仪表庄重、举止大方,态度和蔼、文明礼貌。

五、保持病室整洁、安全、舒适、安静,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医护人员做到“四轻”,即走路轻,开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六、医护人员上班时间不脱岗、不会客、不带家属、不聊天、不大声喧哗。

七、患者的床单位物品每周换洗1次,患者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办公室及治疗室等工作场所。

八、保持病区清洁整齐,每日至少卫生清扫两次,每月大清扫一次,注意通风,病室内不准吸烟。

九、病区陈设规范,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位置固定,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挪动。污染床单及时更换。

十、做好陪护探望管理,控制陪护人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非患者未经同意不得在病房留宿。

十一、加强病区安全管理,病人入院时护士介绍《住院病人须知》,告知病人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现金及贵重物品;同时科室协同保卫科并督促安全管理工作。不得在病房内,护士站、检查室、治疗室吸烟、烧酒精炉、煤油炉、使用家电等,患者未经过许可不得进入医护办公室及治疗室等工作场所。

十二、对病人做好入院宣教,术前术后指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健康教育。

十三、护士长全面病区财产、设备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要有记录;精密仪器建册、建帐,有使用程序和使用要求说明,有保管保养须知与记录,指定专人管理。

病区管理 篇3

【关键词】药品;管理;安全

为保证住院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用药及时,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储备了不同种类的药品,其中包括部分急救药品、少量常备药品以及毒麻精神一类药品,是临床药品供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对其管理不当,将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美国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给药错误导致死亡中的70%是可以预防的。英国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表明,59%的医院用药错误与护士有关[1]。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一、二、三、五、九、十都与药学有关。特别是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其中也包括有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学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我院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以及对护士进行药学知识的规范化培训,以保证护士在临床上为患者用药过程的安全。

1建立健全药品管理的组织体系

在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组成检查组,定期对病区药品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科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做到层层把关,有检查有督促,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给科室,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进行追踪直至该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同时要求各科室设立1名药品质控员,选派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担任,其职责是负责科室药品的安全管理,并对科内护士进行药品使用流程的培训指导与考核,达到人人规范用药,个个参与管理的目的。根据药品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科内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完善药品管理规章制度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没有制度不成规矩,只有系统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药剂科先后编写了三期《患者安全用药手册》,其内容分别为:“常用注射剂配伍禁忌表”、“静脉滴注时应减慢滴速的药物”、“防范或减少用药患者跌倒的管理办法”等,并下发到各科室,要求科室组织全体医护人員认真学习,用于指导临床医疗护理工作。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3.1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执业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等,举办相关“案例分析”报告。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强化责任心,教育护士依法行护,用法律来规范护理行为,依法维护自己权利和尊重患者的权利[2]。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3.2组织培训与考核随着医疗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为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迫在眉睫,为此,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院性的药学知识讲座,邀请药剂科的主任、药师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丰富,紧扣临床,如:“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置流程”、“化疗药物渗漏的处理”、“使用高危药品的注意事项”等,为保证参学达100%,采取一课六讲的形式,授课完毕进行理论测试,发给院内学分,作为年终对科室和个人的考核依据。

4规范病房药品管理

药品按其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根据药品作用的不同,分类定点、规范整齐存放,并标明药品的名称及规格。

4.1口服药品的管理因为部分口服药品的包装不是独立的,在使用领取后存在混放的情况,不易辨认其失效期,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全院统一所有的常备口服药,分别设置“1号瓶”和“2号瓶’,“1号瓶”作为该药品的使用瓶,“2号瓶”作为备用瓶,其效期以最先放入的药品效期为准,这样既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又保证了药品的有效期。

4.2注射药品的管理病房内的药品不断使用,又不断领取补充,就存在同一包装盒内药品失效期不相同的情况,容易出现药品失效。全院统一标准,在药品包装盒正面的“左上角”注明不同的失效期及其相应数量,在“右下角”标识“左进右出”,即“进→出”,要求护理人员按序取用。

4.2.1毒、麻、精神1类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各科室必须按照医院制作的“毒、麻、精神一类药品使用登记册”上的要求客观、规范填写,内容包括:日期、床号、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临床诊断、药名、规格、批号、使用剂量、使用方法、执行者签名,若有残余量销毁,应填写:残余剂量、销毁者签名、证明人签名。需要备毒、麻、精神一类药品的科室,建立“毒、麻、精神一类药品交接登记册”,填写的内容:日期、班次、药名、规格、领入(数量、批号)、使用(处方、安培),按要求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2高危药品的管理使用红底黑字表识“高危药品”字样,定点专柜放置,有目录清点,相同药品如:10%浓氯化钠注射液与10%氯化钾注射液等容易混淆,应分开放置,并标“看似”、“听似”标识,提醒护士以免取用时弄错。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双人查对,输注时在输液瓶旁挂“高危药品”标识提醒,严格执行输入速度,避免渗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4.2.3冰箱内药品的管理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温度每升高10℃,药物降解反应速度可增加2-4倍,未按规定温度储存的药品,每升温10℃,其有效期将减为原来的1/4-1/2[3]。所以必须根据药品的存放温度调试好冰箱温度,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病区药品的管理是最后一道管理的关口,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的健康,只有加强监管督查,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毅.护士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1):2276.

[2]黄丽葵,钟慧珍,吴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杂志,2009,1(5):407.

我院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分析 篇4

关键词: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措施

高危药品最早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提出, 指的是如果使用不当将对患者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药品, 这些药物大多起效迅速、作用显著[1]。研究显示每年全球大约有15万人遭受药物的损害, 其中大部分与高危药品有关[2]。为保证患者及时用药, 病区内往往会储存一定量的高危药品方便患者使用。医护人员既是药物的保管者也是安全用药监护者, 其暴露于高危药品的风险较高, 因此合理规范的管理高危药品保障用药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 为临床管理高危药品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清点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各病区的高危药品备用清单, 药物名称、数量、有效期、标示是否清楚、签字、药品和帐目是否相符等项目, 每个病区设药品质控员1名, 每日有主班进行清点和记录。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存在的问题

2.1 高危药品管理不够重视

①部分科室缺乏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护理人员培训力度不够, 部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种类和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不够。②部分科室缺乏双检查制度, 或者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没有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导致用药风险增加。③没有落实高危药品清点和交接班制度, 或者交接班时不够认真, 存在疏漏或差错情况。④未定期进行高危药品盘点制度对于部分过期或者批号缺失的药品未及时清理影响了正常的用药。

2.2 药品放置不规范

部分科室存在将高危药品和普通药品存放在一起的现象, 如2012年8月在某一病区发现护理人员将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10%的氯化钠注射液存放在一起, 其外包装均为玻璃安瓿, 容易造成误认误取现象, 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2.3 药物有效期不详细

部分注射剂的有效期未在瓶身上注明, 仅存在于外包装上, 因此在拆除外包装后很难判断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容易造成过期现象, 因此必要时应该在药品瓶身上注明开封时间和有效期。2012年4月在某病区发现1例胰岛素注射液开封后已过保存期但仍未丢弃, 究其原因为字迹潦草误认开封日期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明确规定, 未注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 更改生产批号或未注明,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按照劣药论处[3]。

2.4 帐目和数量不符

部分病区由于患者数量多或者病情复杂, 存放的高危药品数量较多。但是部分药物经常使用半量, 如10%的氯化钾注射液有时仅适用于7.5 ml的单次剂量, 部分护士为了节约药品常将药品合用, 结果造成实际数量大于帐目。2013年1月某病区的帐目出现10%的氯化钠注射液多出4支, 10%的氯化钾注射液多出2支。

2.5 医嘱字迹潦草

部分医务人员开具医嘱或记录时不认真, 字迹潦草不易辨认, 在转抄医嘱时容易出错, 大大增加了药物使用差错的机会。

2.6 高危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差错记录不完善

部分护士对于高危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未及时登记, 医师也未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相应的处理过程, 甚至出现药品质控员对于用药差错不登记, 不及时上报医院内网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情况。

2.7警示标志放置不明显

部分科室管理不健全, 对于高危药品存放不合理, 甚至未按照规范设置警示标志, 导致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随意容易出现漏洞。

2.8 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部分科室缺乏质量控制系统, 缺乏监督力度, 药剂科、护理部日常督导检查较少, 对于临床上出现的高危药品不规范管理未及时进行处理整改。

3 改进措施

3.1 重视科室管理

要从医院高层管理做起, 护理部应该将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中, 由护理部主任和药剂科主任牵头建立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小组, 各病区建立相应的病区管理小组, 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查对制度, 制定并定期更新高危药品目录。本院2010年将高危药品分为13类: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高电解质药品、吸入或静脉用麻醉药、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抗血栓药、静脉用强心药、细胞毒化药、肌肉松驰药、静脉造影剂、皮下或静脉用胰岛素、其他注射或静脉用药、口服用药。各病区要定期进行自查, 护理部、药剂科定期进入病区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 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3.2 严格按照存放要求

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和贮存要求进行存放, 如将10%的氯化钾注射液使用专门的抽屉存放, 毒麻类药物要使用专用保险柜存放并加锁保管, 部分药物需低温存放的要放入冰箱中指定的温度区域, 抢救药物放在抢救车内, 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物严格区分开来。尤其对于药名相近或者外包装相似的药物绝对不要存放在一起, 可使用彩色笔在外包装上做不同颜色的标记便于区分药物。

3.3 设置高危药品标识

高危药品存放的专柜门外要贴上黄色的“高危药品!”标识。对于距离失效3个月内的药物做出标记, 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优先使用。对于静脉使用时需要限制速度的药物要在输液架上注明“注意滴速”的红色警示牌提示护士注意控制滴速。

3.4 严格执行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各科室要制定并严格执行高危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对于出现的不良事件要详细记录并上报医院质控办, 每季度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存在的隐患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3.5 建立高危药品应急预案

各科室要建立高危药品应急预案, 一旦出现高危药品的不良事件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事态恶化。例如某些静脉使用的药物一旦外渗到组织间隙内将会引起组织坏死, 可立即使用硫酸镁湿敷, 引起疼痛的可以使用0.5%的普鲁卡因胺局部进行封闭等。

3.6 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风险意识

护理人员是具体执行的人员, 要加自身责任心和护理风险意识的培养, 在用药过程中小心谨慎尽量避免出错。

综上所述, 高危药品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一旦出现使用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 在具体工作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潜在危险, 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王楠, 谢雪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体会.中国药业, 2012, 21 (24) :89-91.

[2]窦琴, 德琳.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z1) :92-93.

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篇5

(一)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1)急救药品,必须置于急救车或专用急救柜指定区域或位置存放。2)急救药品要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定位存放,标记明显。

3)急救药品的种类和数量要确保满足临床急救需要。

4)急救药品专人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取用急救药品登记本。记录急救药品用途、种类、规格、数量、有效期和使用、补充时间等,随时备查。

5)建立急救药品基数及质量检查制度。急救药品登记本置于急救车外。定期检查急救药品、规格、种类、数量、有效期是否与账目相符,记录并签名。每周检查一次时,可以用封条管理。

6)急救药品每次用后须及时补充。次日当班责任组长再次核查。保证急救药品处于应急随时可用状态。(二)病区基数药品管理制度

1)病区内基数药品应根据临床需要保存一定基数。供住院患者临时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保管、检查等工作。3)基数药品应定位、定点、按药品种类摆放,口服药必须原瓶或原盒包装存放,药瓶内不能混放不同规格、片型、颜色的药片,性质不稳定的药品,须避光储存及使用,现用现配。

4)每日当班清点,用药后及时补充,以保持在规定的基数,保证随时可用。

5)定期检食药品数量、质量、有效期并记录。近有效期药先用。如发现药品有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并报药房处理。对接近有效期6个月的药品,应及时联系药房予以更换,以确保药品质量,避免过期。

6)药品应贮存在光线好且易取的地方,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

7)药房应及时向病区提供更换药品的使用期限,以保证病区及时更换。

8)药房应指定负责人定期对各病区基数药品进行检查。(三)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1)医院应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2)各临床科室、手术室存放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严格按照《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生部卫医发[2005]438号文件)及《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3号)2006年】管理,实行专人、专册、专柜加锁、专账、专用处方的“五专”管理。有醒目标示,数量固定。储存各环节应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实行每日每班交接制,双人双锁随身保管钥匙,班班交接。做到物帐相符。

3)定期检查毒、麻、限制类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检查药物性状,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医院药剂科和保卫科报告: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骗取或冒领的。5)临床科室所有毒、麻、限制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并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6)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规格、剂量、数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签名,及时凭专用处方和空安瓿补充基数。

7)毒、麻类药品必须用专用处方开具,项目填写齐全,不得缺项,字迹清晰,不得涂改,特别是患者或代办人的身份证明名称、编号等资料,医生签全名,使用后保留空安瓿瓶。

8)各临床科室、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由专人负责计数记录。

9)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废贴数量。

10)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院,由医院按照规定销毁处理。

病区管理 篇6

[关键词] 病区药品;管理;存在问题;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97-02

目前为了确保患者能及时用药,科室常有一些特殊药品、高危药品、普通药品备用,而护士作为临床药品的保管者和直接使用者,风险暴露概率高[1]。因此如何对病区药品进行正确的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1 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病区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 病区药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进行管理,但制定的病区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药品管理员的相关职责不全面、不具体。虽设立有药品检查本和专人负责毒麻药,但由于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原因和偶尔未及时检查药品并进行登记。

1.2 药品未分类放置或放置不规范 在病区储存的药品中,部分口服药物、针剂、高危药物、外用药全部放在一个大抽屉里,而无定位放置,造成标签与药品放置的名称不一致,并容易污染部分药物。部分药物如白蛋白、丙球、康舒宁、人纤维蛋白原等特殊药品应放入冰箱避光保存,如果护理人员未及时将药品贮藏至冰箱,导致相关药品药效降低或失效,从而延误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康复。

1.3 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 由于病区收治的病人都是急、危、重的患者,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时刻高度集中精神,一旦离开病人身边去整理药品时容易分心。部分护理人员有时把刚领回来近期过期的药品放入药柜,未做明显标识和做好交接班,甚至对领回来的药品未看有无失效以及有无变质就直接放入药柜。部分护理人员未按药品有效期的先后顺序用药,而造成药品过期。另外在派发口服药时没用两种方式身份核对,而且没落实发药到口,容易导致发错口服药而延误病情。

1.4 高危药物管理不到位 高危药品如10%KCL、浓氯化钠与一般药品放置同一个药柜,未单独存放;未用特殊颜色标签做药品警示标识,无法对临床护士安全用药起到警示作用[2]。

1.5 未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 常备药品补充过程中容易出现同一药品不同批次的生产时间、不同有效期的药品混淆放置。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不能按照“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进行取药用药,导致药品过期,使患者不能有效的用药。

2 病区药品管理中的防范措施

2.1 完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要制定药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按照这个标准重新制定病区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完善内容包括病区药品管理员职责、病区专科特殊药物使用指引、病区护士长每月检查、质控药品的细节等。

2.2 规范化药品管理 对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药品管理缺陷的发生率。运用5S管理药物:药品标识规范、清晰,定位放置,药柜清洁,药品不混放,药品按有效期摆放,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能减少药物使用的安全隐患。

2.2.1 急救药品单独设立专柜,其它药物根据身体各系统、药品的规格大小以及有无避光需求情况进行药柜分类,并做好相关的标识。

2.2.2 科室根据需要设定口服药基数,实际数量要与基数相符;使用基数药时做好使用登记情况,并按要求每年12月更换。口服药物应存放于棕色玻璃瓶内,药瓶设有编号,若有水剂不能横放。

2.2.3 药柜内针剂容量不能超过3/4;药物垫布清洁、无污染。

2.2.4 静脉输液使用的玻璃瓶装溶液要竖放,领回来的大输液要及时放进柜内存放,不能临时存放在走廊等地方,这样容易导致药品过期。

2.2.5 应用标识化管理方法 高危药物如10%KCL、细胞毒性药物等应单独药柜存放,并在药柜的外面贴上红色标签和警惕字体。开启后的胰岛素药物放在铁盒子里面,外贴黄色标签并存放于冰箱,特殊药物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外用药按化学试剂、消毒类与其他用药分开,竖立放置。

2.2.6 毒麻药实行五专管理 专人、专柜、专册、专锁、专处方。每班交接班清點毒麻药,并在清点本上签名。使用前要告知家属签署“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使用时将病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留下归档,余量处理要执行和核对者签全名;使用后2个工作日内补充毒麻药物。

2.2.7 冷藏药物 医用冰箱无私人物品,每天检查一次并登记,每月有专人清洁一次,保持冰箱整洁,无积污、积水;冰箱有专用的温度计使温度维持在2-8℃,开启后的药物注明有效期;按药物说明书的温度要求放置药物,当室温不能达到药物存放温度要求时,要放入冰箱存放。

2.2.8 根据病区情况制定口服药派发流程,并严格按照口服药派发流程执行。派药时带上口服药单,使用专用派药车、药托随护士走,实行发药到口,让患者按时服用。当病人不在时不派药,并留下提示卡,一旦病人回来及时派药,如果有未派发的药物要做好交接班。

2.3 院内定期检查 由护理部组成的药品管理小组和药剂科的临床药学人员每个季度定期检查各病区的药品管理情况,根据检查结果病区再自行整改。

2.4 成立药品管理小组 在护理部的指引下成立药品管理小组,由组长负责药品管理,每月检查所负责药品有无过期、破损,并负责督促质控好小组其他成员的药品管理,护士长每月定期监督药品的管理情况。

2.5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 每年组织病区护理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药品管理的专业技能。当科室应用新药时,也应组织病区护士学习新药的药理知识和注意事项,使护理人员能准确安全的用药。

3 小 结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品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因此药品的管理也是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我科在成立药品管理小组的基础上实行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完善药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药品知识的全员培训,使他们人人有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保证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 谢建飞,丁四清,刘爱忠.用药环境重现在病房药品贮存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09-810.

病区管理 篇7

1 做法

1.1 病区经营助理基本条件

选用人员均为女性, 年龄50岁~55岁。要求有临床护理经验, 工作兢兢业业, 并且要有责任心。

1.2 病区经营助理工作职责

负责病区各种信息的管理。包括: (1) 负责患者信息的收集、完善、整理、归纳以及日常费用管理; (2) 医护人员的信息管理, 包括人员结构、个人的档案、专业特长以及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等资料的统计; (3) 病区服务指南的制定及更换; (4) 医疗仪器、设备、一次性耗材等登记、核对和领取及发放; (5) 随时征求患者意见, 每周向所有患者发放、回收、汇总护士满意度排名情况; (6) 负责科内对外联系, 对外接待等社会后勤服务; (7) 协助患者办理入院及出院手续。出院患者在48 h~72 h内协调主管医师电话随访, 并做好记录。

病区经营助理最多的日常工作是对费用的处理, 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费用都由经营助理负责打印每天的费用清单并发放给患者或家属, 及时告知其费用信息, 解释费用项目, 接受患者监督, 确保准确无误。每天上下班前, 查阅患者全部费用, 对余额不足及时口头告知费用发生情况, 尤其是对检查、贵重药品等项目进行重点说明;其他部门收费患者有疑问时由经营助理协调解决。

1.3 病区经营助理培训及管理

病区经营助理均是从事过临床护理的人员, 对病区工作制度及医嘱基本知识掌握, 都具有临床护理服务理念, 但她们对财务知识的了解有很大欠缺, 上岗前必须经为期1周的培训。经营助理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不从事护理工作, 不占护理编制。

2 效果

经营助理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 工作热情主动, 熟悉收费标准,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能耐心回答、解释, 取得满意的效果, 患者对经营助理收费满意度及处理日常事务满意度达到97%以上。由经营助理负责患者费用、内外信息的沟通、协调及物资的方面的管理, 把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临床护理、病区的管理, 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满意度达到96%以上。

3 体会

3.1 通过沟通取得家属及患者的信任, 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

病区设立了经营助理后, 对患者的费用真正做到了专人负责。主动与患者交流, 掌握患者的经济状况及对治疗情况能及时协调处理, 赢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 减少了纠纷发生。

3.2 优化人力资源, 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及患者的要求、护士工作压力的增加, 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护士工作需要年轻化, 高龄护士具有更多的护理工作经验, 但是她们由于年龄再加上体力不足的原因, 我院特设了经营助理岗位, 使她们充分发挥作用, 减少了护士非护理工作, 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1]。

3.3 加强了护理管理,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通过每周的满意度测评, 使护士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不断改进工作, 再加上经营助理的设立, 减轻了护士长工作量, 使护士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管理, 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总之, 病区设立经营助理, 不仅使患者受益, 而且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 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住院病区药品管理检查结果的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中心药房于2011年6月14~16日, 对住院病区37个科室的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的定向检查结果。采用分类法从药品有效期管理、药品基数管理、冰箱药品管理、抢救车药品管理以及“麻、毒、一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和高危药品的管理五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存有近期药品的科室有12个, 近期药品数量较少;存有过期药品的科室有3个, 过期药品数量很少;存有停用药品的科室有9个, 停用药品数量较少;存有变质药品的科室有3个, 变质药品数量很少。

2.2 冰箱药品管理情况检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的病区严格按照药品贮存条件来保管药品。只有一个科室出现一个品种没按规定放冰箱保存, 两个科室将没有要求用冰箱保存的3个品种放进冰箱保存。

2.3 麻、毒、一类精神药品要求有专人负责管理, 专账登记, 专柜加锁保管, 有交接班登记制度 (病房要求每班交接在麻、毒、一类精神药品点数簿签名, 每次使用则填写麻、毒、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簿, 并双签名, 护长每周检查并用红笔签名。) 要求账物相符。二类精神药品及高危药品的存放要求作特别标识并另放。

在检查中, 麻、毒、一类精神等特殊药品的管理中没有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 但部分高危药品没有特殊标识的情况比较普遍。

2.4 住院病区的抢救车药品一般采用“封条管理”, 即每月一封, 每日一查。每月由秘书班护士或专人查封、校对, 双人签名。每日由秘书班护士检查封条, 并在急救车检查登记簿上签名。现检查中因使用频密而出现无检查封条的科室有13个, 占科室总数的35.14%;另有3个科室的缺查封条签名, 占科室总数的8.11%。

2.5 药品基数管理检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病区存药大于所设药品基数, 但药品积压情况不严重。在37个病区中, 只有一个科室有部分冰箱药品积存过多;一个科室有一个常温保存品种积存过多。

3 讨论

3.1 如何保证使用新鲜药品

37个科室药品管理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两个科室有积压药品现象, 占总数的5.41%;但存有近期药品的科室却有12个, 占总数的32.43%。保证使用新鲜药品应重点加强近期药品的管理。调查结果还显示, 大多存有近期药品的科室在近期药品的标识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如没有近期药品的科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使用新鲜药品:A 完善对近期药品进行标识的检查制度, 提高近期药品标识工作执行力;B 标识后的近期药品分开摆放;C 对近期药品及时进行调剂;D 加强积存药品过多科室的警示和培训。

3.2 如何保证使用安全药品

37个科室药品管理调查结果显示, 有没按规定使用冰箱保存相关药品现象的科室以及有过期药品和变质药品的科室均只有3个, 均占总数的8.11%;而存有停用药品的科室却有9个, 占总数的24.32%。医务人员对过期药品和变质药品的危害感知和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停用药品, 这属于正常现象。但是, 提醒医务人员特别是药学工作人员应同样重视停用药品的潜在危害, 毕竟停用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不排除可能存在有致命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使用安全药品:A 完善对药品有限期和外观性状进行定期检查的制度, 敦促各科室将过期药品和变质药品及时报废。 B 制定停用药品通知接收、阅读签名确认制度, 敦促各科室将停用药品及时退回中心药房统一处理。 C 利用业务学习等机会加强停用药品潜在危害的宣传和冰箱药品储存的常识讲座。

3.3 重视抢救车药品管理

抢救车药品直接用于紧急情况, 稍有疏漏, 后果都有可能非常严重。因此, 各科室必须重视抢救车药品的管理。如何明确责任, 提高现有的每月一封, 每日一查等急救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最大限度降低因急救药品问题出现事故的发生概率, 是考验各科室负责人智慧的重要课题之一, 提醒相关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3.4 加强高危药品管理知识宣传

在麻醉药品、有毒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管理方面, 检查结果也显示出一组耐人寻味的特殊数据:“账物不符”为0, 是所有接受检查科室中惟一全部科室都没有出现问题的项目;而高危药品没有特殊标识却是所有接受检查科室中几乎全部科室都出现问题的项目, 37个科室有35个出现该问题, 比例高达94.59%。为避免特殊药品使用差错发生于不起眼的细节, 有必要对各科室医务人员, 特别是药学人员进行系统的特殊药品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全面各科室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成效。

3.5 中心药房对住院病区药品管理所起的作用

目前, 各科室药品管理主要由各病区护理人员兼任, 缺乏专人管理。由非药学人员管理药品, 由于缺乏药学专业知识的指导, 容易造成病区药品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发生。这应该是很多医院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加强药品管理和使用知识的培训及信息交流, 由中心药房牵头, 开展以业务讲座、资料宣传等方式传授药学知识, 并定期对病区药品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及时了解病区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解决方案, 帮助病区管理好药品, 充分发挥中心药房的监督、指导作用。很多医院应该都有类似的制度和措施[1]。

参考文献

病区管理 篇9

1 背景资料

2012年3月前, 全院对病区物品管理没有统一规定, 各科室根据科室习惯随意放置物品, 不仅造成物品过期、失效、漏费、积压、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给护理人员带来许多工作上的不便[2]。如物品放置不合理, 操作准备前需多个地方取物, 常因准备不充分而往返病区;各护理单元物品放置位置不定, 轮转人员因不熟悉环境, 短时间内不能熟记各物品放置位置等。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从2012年3月开始, 结合管理人员去台湾义大医院的学习经验, 我院护理部对病区物品管理进行了改革。

2 方法

2.1 成立领导小组, 制定规章制度

为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护理部主任和病区护士长组成的领导小组, 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领导小组全面掌控定置管理的实施, 负责人员调配和职责分工。

2.2 对目前病区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由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院32个病区进行调查, 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 得出相关数据。评估病区的环境, 各物品的作用及放置要求, 各护理单元人员配置及工作程序。确定各单元需要定置的物品种类, 征求护理人员物品位置摆放的意见, 汇总确立物品的最佳位置、定置方式、警示说明等。

2.3 拟定并试行物品定置方案

我院住院楼包括:住院南、北楼, VIP南、北楼, 病房格局基本相似, 有利于对32个病区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根据调查评估发现的问题, 我们以10楼南北两病区为试点, 采用场所固定、物品放置位置固定、物品标识固定“三固定”的方法对抢救物品、备用物品、常用物品进行定置摆放[1]。如:两病区的抢救车都放在护理站洗手池位置, 有利于快速定位及取用;两病区抢救车里的物品完全相同, 摆放完全一致, 减少新人适应环境的环节;治疗室里物品的定置要求必须确保护士在30 s内能准确找到所需物品[3], 并要求各病区有统一明确的标识;高危药品用统一醒目的标识来标记, 提醒护士在用该药时需谨慎。试行期间, 相关病区护士长及各岗位护士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随时提出改进意见, 不断完善物品定置管理方案。

2.4 全院病区实施物品定置管理

试行2个月后, 对病区重新进行调查评估, 取得良好效果, 然后在全院推广。由试点病区护士长对其他病区护士长进行集体培训、下病区分片指导;其他病区护士长参观试点病区, 并在晨会中传达给病区护士, 指导其进行统一整顿改进。达到全院病区物品摆放方便、科学、一致性的目的。

3 结果

3.1 实施前后护士站吧台物品管理、治疗室物品管理及急救车物品管理比较, 见表1~3。

3.2 实施前后护士共取物128次, 平均取物时间比较实施前护士取物时间66.35 s, 实施后护士取物时间21.89 s。

4 讨论

4.1 有利于对病区物品更好地管理

实施定置管理前, 病区物品随意放置, 给管理带来极大隐患;常因过期、积压、失效等造成物品浪费;更有甚者, 护士在紧张工作中, 因标识不清, 放置混乱, 没有取到正确的物品, 造成护理差错的发生。实施定置管理后, 对病区物品统一规范放置, 标识醒目, 急救车专人专管, 用后半小时内补充完好, 特殊药品定基数、定位放置。解决了病区物品杂乱放置的现象, 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4.2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实施定置管理后, 物品定点科学放置, 如采血管、采血针统一放置, 护士可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物品, 无形中增加了护士的有效工作时间, 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患者”。从另一个角度讲, 可以避免护士因不能完成工作而加班的现象, 保障了护士充足的休息, 以便护士以饱满的精神去工作, 相对提高了工作效率。

4.3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定置管理后, 各种物品定点放置, 缩短了护士的取放时间, 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减少了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保障了医患双方的安全[4];同时, 病区环境告别“脏、乱、差”的感觉, 科学、标准、规范化的管理, 也给患者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

实施定置管理, 关键是实现目前医疗环境下场所、人、物的有效结合, 科学定位物品在场所中的位置是实现物与场所结合的前提, 人和物的有效结合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的核心[1]。定置管理改善了病区的环境、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有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保障医患双方的安全,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病区物品管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 成立领导小组, 对目前病区情况进行调查、评估, 拟定并试行物品定置方案, 全院实施物品定置管理。结果 物品规范放置, 降低了差错发生率, 缩短了护士的取物时间, 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结论 对病区物品实施定置管理, 是一种科学、系统、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病区,物品管理,定置管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莉, 曾凤屏.定置管理在临时病区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11) :49-50.

[2]田春梅, 张素珍.运用“五常法”加强病区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 22 (2C) :70.

[3]李华, 钟华荪, 卢少萍, 等.五常法在病区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1) :59-60.

骨科病区的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 篇10

1护理风险和护理安全的关系

护理风险, 是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期间, 护理过程中发生医疗事故、护理意外、纠纷等引起损害事件的可能性。护理安全,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发生护理医疗事故、护理意外、纠纷等损害事件。

护理风险与护理安全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护理风险高, 则风险系数高, 护理安全保障低, 易发医疗损害事件, 相反, 护理风险低, 则风险系数低, 护理安全保障程度高。而护理风险的大小与医护工作者的风险意识有关, 风险意识低, 风险系数高, 风险意识高, 风险系数低。所以, 要确保护理安全, 必须最大程度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护理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 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2诱发护理风险的因素

2.1 护理人手不足

多数医院是根据科室平均患者人数来配备医护人员, 而骨科患者具有突发性特点, 有时患者很少, 有时患者又特多, 当患者多时, 由于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难免因忙中出错、服务不到位而引起护理风险隐患, 况且患者生活护理基本上依赖于其家人及陪护, 患者难免有不满情绪, 容易发生纠纷。

2.2 医护硬件环境跟不上时代步伐

当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 各种医疗设备层出不穷, 而医疗设备投入大、更新快等特点, 忽视医疗性损伤, 各种新技术, 新治疗手段的应用, 对护理工作的挑战, 对患者容易引起医疗性损伤。

2.3 住院环境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

骨科患者治疗除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外, 因四肢骨折、行走不便或需借助拐杖行走的患者, 在地面湿滑时易发生损伤、跌倒, 造成骨折再折、接送手术途中摔伤或碰伤等风险。

2.4 护理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护理工作由于专业的不同具有各自特殊性, 护士低龄化, 培训少, 专业知识及经验缺乏, 技术操作不熟练, 甚至工作粗暴都会产生潜在的护理风险。

2.5 护士职业道德操守不规范

有些护理缺乏预见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能力, 主观责任心不强。具体表现在遇有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的患者入院时, 由于伤情复杂、严重及病情变化迅速, 部分护士因缺少丰富的护理经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或责任心不强, 在病情观察时缺乏预见性护理思维, 无个体针对性, 无重点观察的护理问题, 致使伤后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时才采取对策, 救护不及时而产生风险。

2.6 服务态度造成的风险

骨科患者中意外损伤居多, 患者、陪员及家属多有急躁情绪, 他们一般不熟悉诊疗程序, 以为到医院后应直接进入麻醉科进行手术, 不知术前准备的必要性。此时, 护士需要耐心的解释或微笑服务, 否则可能引发纠纷。

3确保护理安全的策略

3.1 树立风险和安全观念, 依法、依程序执业

护理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 严格依照规定程序护理。每位上岗护士必需有执业上岗证, 并经常学习《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相关文件, 时刻警省自己, 避免工作失误造成的法律责任, 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3.2 建设健全规章制度, 确保护理安全

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 尤其是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救护制度、护理文件档案书写规范制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制度等, 要经常检查、不断完善、反复强化, 让护士时刻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已, 严格护理行为, 确保护理安全。

3.3 多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要加强护理基本功的训练, 选派优秀的护士到上级医院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和护理经验, 强化职业道德操守, 重视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的培养。

3.4 加强微笑服务理念, 提高护理质量

要改善护患关系, 更新服务理念, 微笑服务, 热情服务, 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多给患者关爱和帮助, 了解患者的需求,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5 抓高危因素的预防, 改善病区环境

确立高危人群, 对于危重、大手术后等重点患者, 尽量抽调善于观察的护士护理;接送患者时, 做好术前访视工作及查对工作。对于意识不清、小儿、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 应加护床栏, 并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对于行动不便者, 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的位置, 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 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 以防摔倒等。

3.6 对新技术、新业务、新仪器的使用, 要及时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新的手术项目, 护理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护士要加强与医生的交流, 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护理要点, 对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充分了解。

3.7 对护理工作中常易出现问题的环节, 要制定针对性措施。

护士抗疲劳时间 (晚、夜班) 、节假日的工作, 可能缺乏耐心, 要适时安排调整。对年龄大的患者要了解其心理、智力、社会家庭、经济包括专科疾病及合并症、食物药物过敏史、自理能力、听力、视力、理解力有无认知障碍等, 交班时要做重点交待, 加强病情观察, 评估制定出个体性的术前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实施预见性的护理。

病区管理 篇11

关键词:设计开发 工作日志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088-02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医院管理也日趋现代化,在这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更显示出它应有的价值,它为临床、科研、教学和医疗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是现代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住院病区工作日志的上报方式为护理人员手写工作日报格式表,再由统计人员人工输入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但由于是手工书写,字迹潦草,记录内容不规范或错漏总是难免,而且工作量大,效率低,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和统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影响统计数据的效率和质量,也影响医疗质量的评价。因此设计开发工作日志管理系统对住院病区日志进行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1 系统设计

1.1 设计思路

系统客户端(住院病房)通过医院HIS系统接收当日医院的出入院病人信息,实现病区工作日志的电子化,由护士确认后上传到服务器端(统计室)。统计室最终确认无误后,打印报表存档并将数据自动导入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实现工作日志的完全信息化上报。

1.2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

住院病區工作日志管理系统主要完成住院日志的录入、查询和管理工作,是住院部分报表的重要数据来源,同时满足信息的存储及搜索管理,按功能划分为4个功能模块,分别是:工作日志输入模块、工作日志查询模块、系统设置模块、字典库设置模块。如图1所示。

功能模块详细信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日志输入模块。主要完成日志的输入,包括常规输入和核对。

(2)工作日志查询。主要完成日志的查询,打印及日志预览。

(3)系统设置模块。系统设置包括网络连接设置、用户管理、核对管理、权限管理、修改密码等。其中核对管理包括科室核对及批量核对。

(4)字典库设置模块。字典库设置主要对一些常用编码库进行管理,实现信息代码的方便及规范输入。

2 系统的实现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简单介绍几个主要模块。

2.1 (工作站端)工作日志的输入模块

该模块包括入院(转入)登记及出院(转出)登记两部分。主要有初始化、预览及核对功能。既可以从his系统直接接收数据也可以手动增加或删除数据。工作日志输入流程图如图2所示。

2.2 (服务器端)工作日志查询模块

在这个模块包括日志的查询统计及日志预览;可对日志进行解锁返回修改;可对日志进行打印存档等。工作日志查询流程图如图3所示。

3 结语

此系统完成后,将实现住院病区工作日志的完全信息化上报。该系统实施后将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医院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消耗。护士站及统计人员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日自动生成的数据进行人工审核把关,改变传统的住院病区日志表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工作日志准确、规范、高效上报;可实现工作日志在线查询、统计,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临床总结、教学、科研起到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实施后能充分发挥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切实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该系统设计难度小,操作简便但实际应用效果好,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管理及了解最新、最及时的医院信息,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玉贵,张立群,朱雪.护士工作日志填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病案,2011(1):44-45.

[2]曾允壹,叶剑媚.病房统计信息实时追踪方案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2(1):64-67.

[3]邹艳红.表格式工作日志在手术室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29):351.

标识在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篇12

1 标识的分类及应用

1.1 病区环境的标识

主要有引导性标识和警示性标识两种。引导性标识主要起方向引导的作用。我科在病区内设立各种引导性标识牌, 如医师、护士办公室, 诊查室, 病房号, 卫生间, 配餐间, 污洗间以及安全出口指示灯等。警示性标识则是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减少危险的发生、常常使用配有各种图案和文字的标识牌, 如“请勿吸烟”、“小心台阶”, 开水间设“小心烫伤、防止滑倒”等标识, 保洁员拖地时用黄色“正在清洁、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1.2 病室内的标识

病室门旁贴有压膜纸制病区的平面图, 并重点标示本病室及安全出口的位置。其旁贴“住院病人须知”, 由此加强患者熟悉和适应住院环境, 规范作息。 床头柜、水瓶与床号标明一致的号码。卫生间水龙头用红色与蓝色配有文字的圆形“热”与“冷”标识, 墙上贴“小心烫伤”、“防止滑倒”标识。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其床尾悬挂“防压疮”、“防坠床”等标识。有跌倒高危因素患者床尾悬挂红色“防跌倒”标识, 警示各级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 以便于病区医师、护士、清洁工、家属及同病室的患者在该患者活动时能给予协助或警告, 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以防止跌倒发生[3]。药物阳性如青霉素过敏者, 在床尾挂黄色“青霉素过敏”的醒目卡片。如患者第2天需空腹检查或抽血者, 晚班护士会在患者床头挂“明日空腹检查/抽血”的标识牌, 直到第2天检查或抽血结束。

1.3 治疗室及处置室的标识

治疗室安放各种药品及物品的柜子外均贴有相应的标识, 如“输液器”、“吸氧管”、“留置针”等, 以方便取用。另外, 对高危药品, 如10%氯化钾、10%氯化钠、25%硫酸镁等则在药柜外特别标注有“高危药品”的红色警示标识。处置室内各种医疗垃圾分类也进行标识化管理, 医疗废物容器上方均贴有明确的黄底黑字的警示标识并配有相应的图示。

1.4 患者及管路的标识

对于危重、手术、意识障碍的患者, 则会给其佩戴蓝色的腕带, 腕带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区、住院号及诊断。当患者身上有各种管路时都必须有相应鲜明的标识, 如:外周留置针、深静脉置管、PICC置管、导尿管、胃管、膀胱造瘘管、各种引流管等, 首先贴特制的不同颜色的一次性不粘胶标签, 中间有印好的黑体字标明管路名称, 其次需在标签上注明置管时间, 有贴膜或引流袋者则需另外用标签标注更换时间, 便于观察, 提示护士按规范维护, 确保管路的通畅, 从而达到护理安全的目的[4]。

2 讨论

病区护理管理工作细致而繁杂, 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病区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而合理的标识则提高了护理安全及质量。我科所有标识用文字或图案说明, 不仅对医疗护理人员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 同时也给患者和家属以温馨的提示, 使之乐于接受, 自觉遵守, 体现了人性化管理。

2.1 标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适应性及安全意识

病区内的各种温馨提示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 让患者感受到温馨、热情的服务, 和谐而舒适的住院环境[5], 患者可以更快地熟悉和适应环境, 在医院环境中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也弥补了护理人员由于人力不足, 在健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

2.2 标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等环节和过程中, 护理的直接风险主要来自于护士自身[6]。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的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都有护理风险, 而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7] 。标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警惕性, 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实习、轮转及新入科室的工作人员, 标识也起了提醒、警示作用。

2.3 标识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通过标识的建立, 可增进护患间的理解和沟通, 减少护患纠纷, 并降低了各种缺陷隐患的发生, 最终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靳桂明, 吴凌, 张瞿璐, 等.医疗垃圾分类处置标识化管理[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4, 18 (6) :56-57.

[2]邓春丽.医院病房开放式管理现状分析与护理应对策略[J].护理管理, 2006, 28 (3) :55-56.

[3]刘琼芳.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7) :52-53.

[4]屈红, 夏秋江, 王青丽.临床护理安全标识无缝隙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8) :17-19.

[5]王淑云, 姜永梅, 田玉波.温馨提示牌和护理标识牌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 2011, 26 (5) :413-414.

[6]陈英华.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 (9) :49-50.

上一篇:自主创新与营销创新下一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