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病区(共4篇)
内科病区 篇1
噪音是指那些不需要、不悦耳、紧张且有害的声音[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 人们对就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医院病区的噪声超过一定标准时, 不仅不利于患者的休养, 还可能会由于噪声而导致新的病情。 呼吸科患者因多伴有心肺功能的异常, 对外界的刺激相对敏感。 研究显示在相同噪声标准变化的情况下, 内科病区中以呼吸内科患者受噪声影响较为明显, 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疾病的康复[2]。 控制病区噪声污染, 营造安静的环境是提高护理质量一个重要方面[3]。为此, 本研究于2012 年4 月17~19 日对上海市某二级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的噪声进行连续动态监测, 以了解呼吸内科病区的噪声现状, 为控制病区噪声, 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上海市某二级综合性医院呼吸内科病区开放病床48 张, 共有医护人员30 人, 其中, 护士19 人, 护士与开放床位比例达0.4∶1。 监测期间的住院患者数为44~48 人次/d, 年龄≥60 岁者占85%以上, 危重患者2 例/d, 分别住在2 人间、3 人间。 护士站处于病区走廊中间, 呈开放式, 配备有工作电话1 台、呼叫装置1台、打印机1 台、电脑2 台。 病房设置为2 人间、3 人间、4 人间3 种类型, 配置有电视机, 床护栏, 输液架为插孔、可抽取的不锈钢材质。 本研究中被监测的病房其占床率为100%。
1.2 噪声测量方法
1.2.1 测量仪器采用HS5633B型通用声级计 ( 四三八零厂嘉兴分厂) 测量噪音源的A声级;采用Noise-Pro DLX个体噪声剂量计 (3M公司) 测量病区72 h内每小时等效声级、最大声级、最小声级。 测量仪器检定合格, 在有效期内, 性能符合GB 3785《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和GB/T 17181《积分平均声级计》的规定。
1.2.2 测量条件测量时避开特殊气象天气、医疗纠纷或患者死亡等特殊事件。
1.2.3 测量位点测量仪器位点设在病区被测量对象≥0.5 m处, 距地面1.2 m高度。
1.2.4 噪声判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医疗卫生功能区环境噪音等效声级限值:昼间≤55 d B (A) , 夜间≤45 d B (A) [4]。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内科病区噪声监测结果
呼吸内科病区昼间与夜间的等效声级分别为 (66.11 ±2.93) 、 (55.09 ±5.41) d B, 其中, 护士站昼间与夜间的等效声级、最小声级均高于病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1。
2.2 危重患者对病房噪声的影响
本次调查中危重患者2 例/d, 分别住在2 人间、3人间, 对相同床位数病房的噪声水平按照有无危重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均显示有危重患者的病房其等效声级高于无危重患者的病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2。
2.3 单间病房设置的床位数对病房噪声的影响
在排除有危重患者病房的基础上, 不同床位数病房的昼间及夜间的等效声级、最大声级、最小声级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3。
2.4 呼吸内科病区各种噪声源的测量结果
交流说话声、呼叫声、电视机及收音机播放声、吸痰声、输液架及床护栏碰撞声等噪声源均超过80 d B, 是呼吸内科病区的主要噪声源。 见表4。
3 讨论
3.1 呼吸内科病区的噪声状况
本研究显示, 呼吸内科病区昼间与夜间的噪声水平远远超过我国规定的医疗卫生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 其中, 护士站的噪声水平高于病室内。 分析原因可能为:1护士站位于病区的中间, 呈开放性, 人员流动大, 接待新入院患者、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患者咨询等活动频繁, 所产生的人流活动声、交流说话声也较高。 医护人员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 因背景噪声增大, 使其养成提高声音进行交流的习惯, 进而增加了环境噪声。2护士站配备的各种硬件设备产生的噪声较高。 有调查显示呼吸内科呼叫铃声因更换补液每天至少190 次, 且患者如有不适、疑虑需咨询等也常常使用呼叫铃, 使得病房内各种呼叫铃声噪声严重[5]。 本次调查显示, 护士站打印机声在70 d B以上, 与所用的打印机为针式打印机有关。 另外, 各种治疗车进出治疗室、换药室时均需经过护士站, 其产生的噪声达 (76.53±7.09) d B, 增加了护士站的环境噪声。
3.2 呼吸内科病区噪声的影响因素
3.2.1 呼吸内科病区噪声的来源本研究中, 交流说话声、呼叫声、电视机及收音机播放声、吸痰声、输液架及床护栏碰撞声等噪声源均超过80 d B, 成为呼吸内科病区的主要噪声来源。 研究表明, 提高噪音级别的主要原因在于探访者或家属谈话[6], 尤其患者因治疗、护理等需求为取得医护人员的帮助, 常在病房高声呼叫。 患者住院前是社会关系的一份子, 住院后突然中断大部分的社会联系, 会感到孤寂冷清、情绪消极、紧张、忧郁, 希望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了解社会上的信息, 因而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成为病房噪声的另一来源。 呼吸内科因专科的特殊性, 吸痰的频率相对较高, 随之产生较高的吸痰声。 本研究中, 病房配备的床护栏、输液架为插孔、可抽取的不锈钢材质, 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在取放床护栏、输液架插杆等物品时如不注意, 使之与地面、其他物品产生较高的撞击声。另外, 由于疾病原因呼吸科患者的咳嗽、喘息声频繁, 尤以夜间明显, 增加了夜间的环境噪声。
3.2.2 危重患者对病房噪声的影响本研究显示, 在设置相同床位数的基础上, 有危重患者的病房噪声水平高于无危重患者的病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分析原因可能为:1本研究中的危重患者为气管切开术后, 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持续使用中, 各种仪器的报警声频繁, 且患者痰液量较多, 吸痰等治疗性操作多;2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生命体征不稳定、护理工作量大、患者家属情绪易急躁[7], 随之产生的人流活动声、交流说话声频率高, 增加了环境噪声。 吸痰声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噪音, 本研究中吸痰声在80 d B以上, 增加了病房的噪声。 Darcy等[8]研究认为医疗设备、监护报警的马达声和报警声是引起噪声升高的主要因素。 且当例患者同时使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输液泵等多种仪器时, 就会有40~50 种可能的报警参数[9]。 本次调查显示, 各种仪器的报警声为 (72.93±6.64) d B, 与周金英等[10]的研究相近。 此外, 危重患者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所需陪护人员较多, 加之探视者的频繁出入, 随之产生的交流说话声、人流活动声频率高, 增加了环境噪声。 由此可见, 危重患者病房应作为病房噪声控制的重点对象。
3.2.3 单间病房设置的床位数对病房噪声的影响本研究显示, 在普通病房中, 单间病房设置的床位数越多, 其噪声水平越高。 此结果与Christensen[11]的研究认为环境噪声强度与区域内出现的人员数量有关的结果一致。 本次监测病区患者年龄≥60 岁者占85%以上, 由于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所需陪护人员多, 加之老年患者听力下降, 需提高音量进行交流。因此, 单间病房设置的床位数越多, 即收治的患者人数越多, 陪护人员也越多, 随之产生的交流说话声、人流活动声频率高, 因而噪声相对较高。
3.3 建议
3.3.1 加强宣教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多,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所需陪护人员多, 床位护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入院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科室或者护理部层面可编写、发放与噪声相关的入院宣教资料, 入院时书面与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病房安静的重要性与措施, 如向患者宣教授看电视及广播节目时, 考虑同室其他人员的感受, 将音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介绍探视时间、控制探视人员数量、探视时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正确排痰, 改善呼吸, 以减少咳嗽、喘息声。
3.3.2 硬件设备的管理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仪器设备使用时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昼夜时间段调节报警音量, 如晚间或较安静时把报警音量调低, 白天适当调高, 以不干扰患者休息和医护人员的工作。 条件允许下, 建议将针式打印机换为激光打印机, 输液架更换为垂挂于屋顶的垂挂式输液架, 购买床护栏与床身为一整体的病床。 经常检查、更换病室门框、床椅脚橡胶减震垫或海绵垫, 避免摩擦、碰撞时产生的噪声。
3.3.3 医护人员的管理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主动性, 增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加强巡视, 深入病房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 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 减少由于输液患者多而造成的响铃声、 患者及家属的呼叫声, 减少呼叫频次。 加强医护人员噪声相关知识的教育, 如医护人员在病区工作应做到“四轻” (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对各种仪器发出的报警声反应迅速, 及时解除。
3.3.4 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护理部与住院处、 医务科、急诊科沟通, 合理收治患者, 避免集中一个时间点收治, 办理住院手续时或急诊收治时提前电话通知病房, 便于病房护士在患者到达病区前已做好各项准备, 避免患者及家属拥挤在护士站吧台导致的混乱、嘈杂和喧哗局面;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工作, 护理措施尽量安排在白天集中进行, 在患者睡眠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12,13];危重患者尽量安排于单间病房或设置专门的危重患者病房集中治疗, 以减少对其他患者的影响;护士长合理调配人力, 每日根据所包床位的实际危重患者、Ⅰ级护理人数等, 进行护理患者数额的调整及临时任务的分配, 保证有足够的人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学照顾, 以减少病房呼叫铃声、患者及家属的大声呼叫等噪声。
摘要: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病区的噪声状况, 为控制病房噪声, 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噪声测量仪连续动态测量呼吸内科病区72 h的每小时等效声级、最大声级、最小声级及各种噪声源的A声级。结果 呼吸内科病区昼间与夜间噪声强度都超过规定标准, 其中护士站的等效声级高于病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交流说话声、呼叫声、电视机及收音机播放声、吸痰声、输液架及床护栏碰撞声等噪声源均超过80 dB, 成为呼吸内科病区的主要噪声来源。在设置相同床位数的基础上, 有危重患者的病房噪声水平高于无危重患者的病房;在普通病房中, 3人间、4人间病房的噪声水平高于2人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呼吸内科病区的噪声水平超过我国和WHO规定的标准, 存在有多种来源的噪声。护士站、危重患者和床位数设置较多的病房应作为噪声控制的重点对象。
关键词:呼吸内科,噪声,监测
内科病区 篇2
一、目标管理
1、认真落实医院目标签约书中的各项任务,确保科室工作目标如期完成。
2、根据《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相关文件要求,推广中医药文化特定礼仪,增加护理人员的中医文化涵养,增加中医技能操作培训。
3、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全面完成各项医改任务,认真落实护理责任制工作,根据《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做好迎检工作,推进各项工作化规范化管理。
4、加强医疗、消防等安全工作的检查并落实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针对科室的工作性质与特点,加强应急预案学习和演练,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不发生因失职造成的重大损失。
二、护理质量管理
1、认真贯彻落实卫生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科内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开展每日抽查、指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严格按优护质控标准定期检查科室优质护理工作,使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能达优秀标准,并采用优护绩效考核模式,倾向优护工作,体现能级化管理。
3、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确保日常抢救物品与设备的完好率=100%,基础护理合格≥90%;年内压疮发生次数=0;中医护理文件及操作合格率≥90%;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后毁形=100%,护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同比降低3-5%,杜绝医疗事件的发生。
4、严格执行卫生局关于医院消毒隔离的卫生行业标准、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规定,有效控制医院感染,规范执行医疗废弃物处置。
5、有护理缺陷事故和纠纷的防范措施,对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和纠纷的,如实及时上报,并有改进工作的措施。
6、参与并指导危重及抢救病人的护理、本科疑难病例、新技术、新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全面保障病人的护理措施到位。开展护理查房每月1次。
7、每月认真落实护理质量自控考核,并定期召开科室护理质量讲评会,对质控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有整改措施。
8、积极参加护士长夜查岗工作,其中凌晨夜查次数超过50%,并做好记录。
三、中医护理管理
1、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和操作三项,认真实施中医护理常规并积极开展中风、肺癌及胸痹的专病专科中医特色辩证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
2、强化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进一步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
3、积极开展中医课题立项,争取1项中医护理课题立项。
4、积极加强护理技术管理;争取开展一项新的中医护理操作进入临床实践。
5、积极参加院外或院内中医专科护理知识培训,争取发表中西医护理论文1篇以上。
四、人力资源管理
1、按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科室优护工作特点及人员结构,合理安排人力,科学排班,认真落实并加强各项优质护理工作。杜绝未注册护理人员单独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2、认真落实各级实习及见习生的带教工作,排班做到专人带教。
3、每周二、五晨间交班时落实科内培训,护理分层次培训及晨间护理提问等护理业务培训计划,并定期考核,做好记录,进一步提高护士专科护理水平。
4、每月召开公休座谈会一次,并进行中医特色健康指导,对存在的问题有改正措施,并有记录。
五、精神文明建设
1、要做好科室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严以律己带头垂范,教育和引导科内护士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确保本科室不发生违反医德医风规定的事件。
2、积极响应各个部门部署的主题活动,利用主题活动,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优护服务质量,明显改进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水平。
3、支持工会、团组织做好员工关心、慰问与培养工作。
六、其他
1、配合做好药品、能源、消耗材料、维修等工作,力争降耗节支明显改善。
2、积极配合护工知识培训及护工质量督察管理,减少因护工差错事件的发生。
3、做好病区内环境保洁工作的督察工作,确保符合各项检查的要求。
4、年内完成护理条线献血指标1名。
5、及时协调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避免矛盾扩大,并积极与护理部沟通。
内科病区 篇3
1 一般资料
神经内科一病区有35张床位,主要收治脑血管病、肌肉疾病、神经免疫疾病等,其中85%以上是一级护理或者二级护理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患者病情危重的多,病情变化多,生活不能自理的多,护理任务重。家属陪伴或请护工陪伴占50%以上,病人单位以及家属负担大,病房管理难度大,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治疗护理以及康复均有不利因素。
2 提高认识强化培训
2.1 提高认识
培训阶段为2009年10月~12月共3个月时间。其目的是做好动员工作,统一思想组织病区所有医护人员学习卫生部关于《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本院护理部关于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优质病区的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内涵,认识到示范工程活动的核心是“夯实基础护理,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强化服务理念[1,2]。此活动得到了病区主任、主治医生及全体医生的配合支持。
2.2 实施前培训
由病区主任、主治医生及护士长和资深护士承担为期3个月3项主要内容的实施前培训:(1)神经内科专科疾病病情观察、主要诊断、症状以及治疗护理;(2)专科用药的观察以及作用、副作用的观察处理;(3)护患沟通的能力及艺术。培训结束经考核所有护士达到了预期要求,即知道在开展示范病区的目的、意义、作为各个层次的护士的任务和职责,以及该怎么做、如何做等,为示范工程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保障。
2.3 临床护士管床模式
实施临床护理护士管床的工作模式,结合我病区实际情况实施护士分层次使用,以实际工作量为基础,实间分段为节点的弹性排班,减少了护士反复交接班的环节,每个班次都有以老带新两名护士值班,减轻了年轻护士的精神压力,增强了资深护士的责任意识,也避免了中午及夜间单名护士值班因在床边作治疗、护理时,护士站没人等现象,确保了病人安全。将药疗临床输液健康教育等工作内容分配到每个班次,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并将临床护理服务及分级护理内容、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向患者及家属公示。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在患者最需要护士的时间段增加护士人员,逐步解决了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2.4 反复修订相关程序和流程
根据新的工作模式及我科实际情况,反复论证修订新的工作程序,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把卫生部要求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按时间节点纳入各班次中。
3 实施阶段
2010年1月4日至12月31日实施新的护理模式。以“以病人为中心”,以病情轻重程度为标准,根据护士的能力分管不同病情的患者。资历高的护士分管病情重的患者,年轻护士分管病情相对轻的患者,1名护士管2~3名重病人或4~8名轻病人。护士与病人的责任对应关系即护士像医生一样分管病人,既护士管床。病区内公示了分级护理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这种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保证护理服务更加到位,原来需要患者家属或自聘护工才能解决的晨晚间护理、全身清洁等基础护理工作现在已基本由护理人员完成。
4 收获
4.1 病情观察细致
护士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过程中,在实施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多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颅内感染颅压增高的患者意识淡漠,答非所问,马上拿出瞳孔笔观察,发现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迅速报告医生,马上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甘露醇快速输入,使患者转危为安。责任护士在和病人沟通时,发现病人有抑郁自杀倾向,及时报告主任及护士长,启动防自杀应急预案,避免了重大事件的发生。责任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发现阿斯综合症的患者病情变化,呼吸、心跳停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抢救2个小时病人复苏成功后,将病人转到监护室继续治疗,得到了医生及病人家属的高度评价。
4.2 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原来需要家属或者护工完成的基础护理工作现在已基本由护理人员完成,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工作得到明显改善,在护理部、临床部、科室三级质量检控时,缺陷明显减少。护士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护士的能力得到了体现,对检查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整改,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4.3 病区陪伴率明显下降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多,卧床病人多,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多。原来需病人家属或者自聘护工完成生活护理,病人的护理质量不能保证,有些病人接受的是农民工的护理,即使这样,很多家属耐于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意识,宁肯自己请假或者花钱请人照顾病人。我们在实施陪而不护过程中,很多家属都经历了从“不放心,在旁边看着护士做”,到“放心地将病人交给护士”的过程,自聘护工数量明显减少。陪伴率的下降,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环境,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切实做到了让患者受益。尤其是为军队伤病员提供全程无陪护护理服务,要求军人伤病员所属的部队不再派人陪护,减轻了部队负担。
4.4 护士患者双赢
随着“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明显增强,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大大增加,切实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们用行动赢得了患者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护士管床”模式的实施,激发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与自豪感。基础护理工作拉近了护士和患者的距离,也让她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护理服务只有做到患者身边才能显示其专业能力。在出院病人服务满意率调查时,表扬建议的多了,意见的少了,总满意率为95%以上。
4.5 健康宣教时刻个体化
由原来在健康宣教会、工休座谈会上笼统讲解的健康教育内容放在为病人办理入院时,住院过程中,办理出院手续甚至是出院回家后,放在为病人输液打针整理床单位时,放在各种检查前后,护士将用药、将康复甚至心理疏导等专病知识传达给病人及家属,病人对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方式容易接受,能起到配合治病、主动防病的目的。
4.6 实施亲情服务
责任护士为了让病人能知道自己的责任护士是谁,有事容易第一时间找到当班的责任护士,将每个护士的相片上及名字做成卡片袋挂在病人床头,交接班时由交班护士拿下自己的相片,接班护士将自己的相片挂上去的同时,告诉病人现在我值班,有事找我,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病人听后心中踏实,放心。
4.7 医疗环境安静
新的工作模式规定上下午时间不能写护理记录,管床护士的岗位在病人身旁,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在护士站等着病人求助,而是把岗位定在了病房,主动巡视和更换输液;主动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联系医生而非被动地由家属询问;帮助患者进食、如厕,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活动,甚至留意她们烦心事的由来,并帮助解决。护士深入到病床前,及时发现解决护理问题、医疗需求及病人的需要,没有信号铃的呼叫声,没有家属围在护士站焦虑的询问声,换来了病房的安静。
5 小结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3]。有效地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对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推进医改不断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我们在不断探索、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同时,重新诠释了护理工作内涵,充实了护理服务内容,打破沿袭已久的护士协助医生治疗的护理模式,回归到护理模式,强调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内容,将护士的工作地点由原来护士站改为病房。在示范病区运行期间,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去遵循,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田晓丽.加强军队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让伤病员满意的护理服务[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B):402-403.
[2]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3]张会芝,卢杰,骆金凯,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9-31.
[4]朱丽芹.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与实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0):51-52.
内科病区 篇4
我于2016年4月调入神经内科一病区任护士长,回望过去,工作辛苦而充实,作为护士长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护理工作中以身作则,大胆管理,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一年来在院领导、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科主任的大力指导支持下,本着学习进取态度,带领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共护理住院患者1200余例,行脑血管造影2例,抢救危重患者116例,良好地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同时,积极投身于创二甲活动,对照标准,持续进行质量改进,有效的促进我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现将201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强化专科护理培训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专科培训,采用晨间交班小提问,工作中随机提问、指导;每月按计划组织业务学习,业务查房,针对患者,具体讲解;每月进行护理操作及理论培训、考核,并严抓低年资护士规范操作;积极组织护士参加院内、外各项护理业务培训、业务学习;科室每月针对危重患者、疑难患者组织一次专科护理业务学习,提高护士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强化护理安全。
要求护士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流程,严把护理质量关,严防护理差错发生。工作中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作用,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及责任心,通过主动承担检查责任,促进各项护理质量落实,使科室同事共同进步。今年发生一般护理差错2例,通过
及时召开讨论分析会,使大家明确了差错发生原因,并共同制定了整改措施,达到了将错误转换为安全经验的目的。根据科室特点对护理床头交接班的重点、时间要求、内容、流程等进行规范,使床头交接班的内涵质量得到提升。
三、深入开展思想教育、鼓励及倡导主动服务意识。
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护士主动服务意识,用“细心、耐心、爱心”呵护每一位患者,并通过公休座谈、满意度调查,倾听患者及家属意见,寻找不足,不断进步。
四、通过以下措施,完成了各项质控目标:
1、狠抓病房管理,通过不定期不定时检查患者卫生、病房卫生、设施管理,促进病房管理质量提升,使患者感受到住院环境的改善、护理服务的改变,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2、从查病历、查患者、查责任护士病情掌握、查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落实等方面全面检查护士工作质量。每周召开护士例会进行问题通报,分析原因,提出工作要求,并加强督导,促进落实。每月对影响护理安全的问题,召开护士安全会议,进行全科室讨论,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
3、深化病房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合理修订各岗位工作流程,坚持将危重、护理技术要求高的患者分配给高年资、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并保证护理安全。
4、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护理技术难度、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患者满意度等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尤其加强护士护理危重患者、生活
不能自理患者、卧床患者的重点考核,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断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在考核、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责任护士的责任意识,履责能力,使病人得到了高质量的护理。
五、及时完成了各项指令性任务:
1、在护理部领导下,做好迎接郑大一附院的各种义诊准备活动,参加查房、学习。
2、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医院各类讲课、知识培训。
3、制定了科室温馨提示卡。
4、按护理部要求完成了科室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常规的修订工作。
5、积极配合医院及护理部做好医院、护理部各项大型活动。组织护士进行密闭式静脉输液考核,全部合格。
6、认真学习二级医院评审标准,根据护理部部署组织护士认真学习、落实每周的推进条款。
7、落实各项医保政策,根据医院要求配合各项医保检查。
六、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1、护理安全仍存在一些隐患,护理工作中有些规章制度落实不严。
2、专科业务培训力度不够,业务培训效果欠佳。
3、今年发生一起护理服务投诉,需不断强化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良性护患沟通培训。
4、今年护理无论文发表,无护士进修。
5、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效果欠佳。
六、存在问题:
1、由于年轻护理人员较多,沟通不到位,有时因各种误会引起患者家属不满。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仍需要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知识学习,急诊急救知识欠缺。
2、中医特色护理:(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效果不显著,自主学习缺乏主动性,中医护理优秀人才缺乏,不能将中医知识及技能很好的推广。
(2)护理人员未能很好地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及中医护理常规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康复知识和健康指导。健康宣教亟待加强。
(3)、护理文件中中医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中医专业术语运用不够,中医特色优势未能体现,无辨证分型和特色护理指导。在抽查的护理病历中,中医辨证施护内容没有体现。
(6)、护士对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辨证施护的能力有待提高。
3、护理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个别护理人员危机感不强,工作不认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并改正。
一年来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绩,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希望医院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
护理部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护理安全管理,为护士专科学习多搭平台、创机会,引导护士加强业务经验总结,提高临床专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护士整体专业内涵。
李志华 2016年11月1日
老院心脑血管内科2013年护理工作总结
2013年, 在院各级领导正确领导下,在护理部的严格要求、大力指导支持下,通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良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年共护理住院患者900余例,完成心脏介入手术患者110余例,心脏射频消融术1例,成功抢救危重患者70余例,护理服务良好,无不良投诉。现将本科2013年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专业知识及相关专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认真编写课件,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对护理人员分层进行规章制度、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的培训。遇新开展业务、特殊疑难问题,通过互联网及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科室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基础护理操作训练,指定高年资、操作技能优秀护士为示范老师,根据护理部安排,每月培训、考核一项。每季度对高年资护士加考专科操作一项,对低年资护
士加考基础护理操作一项。考核成绩作为绩效考评的客观依据,相互竞争,直至达标。
3.每月按时组织业务学习,业务查房,针对患者各种护理问题,积极讨论,制定护理措施。并积极组织,创造条件使护士多参加院方各种业务学习,扩宽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
4.按护理部要求做好实习护士的轮转管理工作,根据实习计划与要求,每月进行教学查房,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做好各项环节监控: 对护士:重点对新调入护士、低年资护士、及思想情绪不稳定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对患者:重点对新入院、危重患者、手术患者、情绪不稳定患者、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患者重点监控及督促检查。对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时段、易疲劳时段、交接班时间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对护理操作:输液、输血、注射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治疗安全不可忽视,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中之重。
2.科室每月进行安全学习与教育,对于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其他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学习,借鉴经验。并集思广益,挖掘各种隐患,制定防范措施,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三、继续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对护士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培养护理
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需求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加强患者满意度调查,获取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信息,并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对受患者、医生、同事表扬的护士,给予奖励,为全科护士树立服务榜样,使护士从思想上,行动上把“用心服务,感动服务”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严格执行,规范到位。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
4、深化礼仪服务,升华亲情服务。在医院组织培训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增强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护理各项指标完成目标
(1)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体温单97分,护理文书94分)。
(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消毒隔离执行合格率97%。(4)病房管理质量95分。(5)各种登记本书写质量98分。(6)护理核心制度执行情况96分。(7)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2分。(8)护理技术质量:合格率99%。
(9)专科及基础护理质量94%。(10)危重患者护理质量95%.五、按医院部署完成了各项指令性任务:
1、继续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加强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2、积极配合医院及护理部做好医院、护理部各项大型活动。
3、按照医院整体安排,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医院各类讲课、知识培训。
4、广泛宣传,积极准备,做好了各项医保的宣传、执行、检查配合工作。
5、按护理部部署,按标准完成了急救车的规范管理,完善了科室护理常规、健康教育手册、标准护理计划,应急演练脚本,并按计划落实演练,促使护士掌握了各项核心制度。
6、按护理部安排,积极准备、协助年终的各项检查工作。
7、认真学习二级医院评审标准,找准差距,积极整改,准备迎检。
六、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1、在良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护理工作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护理安全仍存在一些隐患,上半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一起。护理安全需常抓不懈,要注意细节,防患未然。
2、科室每月业务培训落实效果欠佳。要进一步加大科室培训力度,狠抓三级培训、专科知识培训,为更好服务患者打好坚实基础。
3、对临床经验教训理论探讨总结方面疏忽,以后要加强此项工作。
4、加强电脑操作学习,并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组织经验交流,以提高医护人员进行电子病历工作的水平。
5、努力提高服务,创立服务品牌。
李志华
2013年11月3日
疑问医嘱处理流程
一、护士发现疑问医嘱(包括医生、患者、同事疑问的医嘱)
1、立即查阅医嘱,医嘱抄写无疑问时,与相关执行者核对执行情况及登记记录。
2、若执行者离开,立即电话联系,核实无误后执行、落实。
3、发现执行有误,立即报告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医生不在岗,报告值班医生及科主任,根据要求积极落实补救措施。
4、提醒相关人员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二、护士发现疑问医嘱(包括医嘱模糊不请,医嘱书写明显错误,违反常规、药物使用规范等)
1、护士接到医嘱后,认真阅读与查对。对疑问医嘱联系开医嘱医生,核对准确后,方可执行。
2、若开医嘱医生不在,找其上级医生,核实后打印执行。
3、执行者应严格遵照核实后的医嘱执行操作。
4、处理医嘱者及执行医嘱者均不可擅自更改医嘱。
三、抢救或手术中有疑问的口头医嘱
1、立即询问医嘱开出者,强调无误后方可执行。
2、若开医嘱医生离开,立即询问身边医生,此医生有与医嘱开立者积极沟通责任,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