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2024-07-02

《马说》(共10篇)

《马说》 篇1

今天有两节语文课, 我们讲的是韩愈的《马说》。

我先讲了个故事。告诉大家, 确实可能只是传说, 但很有趣, 因为古人连故事也讲得很风雅。

故事开始了, 学生们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

“据说, 韩愈有个侄孙叫韩湘子。”“哦, 韩湘子呀!好像是个神仙耶!”有学生喊了起来。“对呀, 就是八仙之 一的韩湘 子……”

故事讲完后, 学生们也读懂了这首据说是韩湘子的诗———

青山云水隔,

此地是吾家;

手扳云霞液,

宾晨唱落霞。

琴弹碧玉洞,

炉炼白朱砂;

宝鼎存金虎,

芝田养白鸦,

一瓢藏造化,

三尺新妖邪;

解造逡巡酒

能开顷刻花。

有人能学我,

同共看仙葩。

“潇洒吗?”“潇洒呀!”“哪儿看出的?”陈种民举手抢答:“手扳云霞液, 宾晨唱落霞。”“韩湘子本事大吗?”“大呀!”“从哪儿看出来的?”“‘一瓢藏造化, 三尺新妖邪;解造逡巡酒, 能开顷刻花。’法术无边哪……”

于是, 为了奖励学生们的品悟能力, 我又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中引出了韩愈的另一首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学生把这首诗读得七八分熟后, 到第二节课就开始诵读《马说》。通晓大意后, 学生们很有兴致地一遍遍诵读, 扎扎实实地读了十几遍, 一部分学生基本就能背诵了。

在讲千里马时, 我顺便问学生:“你是千里马吗?认为自己是的, 请举手!”结果只有文德一个人举手。我马上说:“你看看, 我心目中的文德就是这样真正的千里马!你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千里马, 别人怎么把你当作千里马呢?你的脑袋本来是千里马的脑袋, 要‘一食或尽粟一石’, 每天‘吃’的知识就该超乎常人的量, 结果你非把自己当作什么呀?”“驽马。”陈种民大声说。“对, 慢慢地, ‘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能尽现。”“对呀, 连常马的能耐都不具备啦!”

“所以, 我们很多人长着伯乐的眼睛在看别人是不是千里马, 而对自己的评判却常常不到位, 浪费了爹娘给的 (千里马) 种子, 最后是‘骈死于槽枥之间’。”

许多学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有的学生会心一笑, 马上小手林立地嚷嚷:“我是千里马!”

野史也好, 正史也好, 对孩子而言都是“史料”。上完课后, 董合笑着说:“我知道这是个传说, 因为根本就没有神仙。”

哈哈, 当然, 读经典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被“邪说歪理”蒙骗呢?

《马说》 篇2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选自【宋史·岳飞传】)

我们这样学《马说》 篇3

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诵读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因此我将积累文言词语,流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确定为教学重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以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鉴于以上认识,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将领会文章寓意,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确定为教学难点。

先来说一说导入的设计。课堂由“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入。故事由同学们讲述,而后我再作补充总结,故事讲述之后,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语:“这则故事中的那匹马真的很幸运,因为它遇到了知晓它的伯乐,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如此幸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谈论千里马与伯乐的名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设计这一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形象的引出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诵读课文,探究学习。我们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过:“非读无以训练语感,非读无以激发美感”。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以诵读为主线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

(1)音读——读得准确,与字词对话。首先由我来给大家背诵课文,因为老师的诵读更能激发同学们的背诵热情:“《马说》唐代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诵读之后,请同学们指出一些自己认为易错的、重要的读音,以加深记忆。然后由同学们通过自由朗读、同桌听读、齐读等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达到读得准确的目的。

(2)意读——读的明白,与文本对话。这一环节依旧以读开始,先由同学们对照注释小声读,弄清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再由同学们运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章大意。所谓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是指,同学们可以借助课文注释与工具书,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老师作巡回指导与点拨。然后再由老师出示一些重难点词句,例如:一词多义现象、通假字现象、重难点句子的翻译等,指明翻译。

文章大意疏通之后,给大家这样几个问题:①文章开头,作者说“千里马”与“伯乐”是怎样的关系?②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命运会如何?③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⑤作者对食马者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对千里马又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呢?

其中1~4小题要求大家用原文回答,第5小题结合原文來分析。

这几个问题是分层逐步提出的,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同学们的认知规律。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究来达到与文本对话,探究文理,读的明白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第五个问题的探究,大家便会初步感知到韩愈对千里马的痛惜之情以及对食马者的谴责与嘲讽,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3)情读——读出感情,与作者对话。先由这样一句话来过渡:“作者为什么会对千里马的遭遇如此痛惜与同情,又为什么会对食马者的无知这般谴责与嘲讽呢?

然后,我给大家简单介绍韩愈:韩愈字退之,唐代大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文学改革,其散文风格遒劲有力,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而后,再来介绍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其时,韩愈曾三次上书宰相以求提拔,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加之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视。这些坎坷的遭遇正是他写《马说》的思想基础。

此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大家在对比中感知:就是这样一位有如此成就的大文学家,在当时却是这般的遭受埋没,为下一步深刻体会韩愈怀才不遇,愤懑难平的感情奠定基础。

请大家留意,我把写作背景的介绍放在了这里而并非一开始,是因为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而我们课前的介绍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学生的独立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对我们的依赖性,不利于自主学习方式的创建。现在我把它放在了大家自主阅读理解文章之后,以期达到阅读感受个性化的目的。

此时,给大家这样一个问题: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作者只是在讲“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本文寓意: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以食马者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托物寓意,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之后让同学们把自己想象为怀才不遇满腹愤懑的韩愈,有感情地诵读本文。同步给大家诵读技巧的指导:抓关键语句把握感情。例如: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痛惜之情。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用反问语气表现愤慨之情。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借食马者的言行暴露他们的愚蠢狂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控诉。

以诵读为主线的这几个层次的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理念。体现新课标“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的理念。

接下来是小结与作业。首先结合板书小结本文寓意,然后小结本节课学习中运用的诵读法这一学习方法。本小结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仅学会这一篇文章,而且学会学习文言文常用的诵读法这一学习方法。

我读《马说》 篇4

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文章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 (795~800) , 其时, 韩愈初登仕途, 很不得志, 曾经三次上书宰相以求擢用, 未果, 后当了一个不称意的小官。尽管如此, 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 不会遁迹山林。这一点, 和陶渊明判若天壤, 陶渊明出仕是为了养家糊口, 衣食无忧, 因为他不是一个好的农人,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可见一斑。其归隐的志趣一直萦绕耳畔。少时也有“大济苍生”之志, 而东晋社会黑暗, 他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于是他离归隐又近了一步, 最后辞官归隐, 过着简朴的生活。如果说陶渊明是消极避世的, 那么, 大唐的韩愈无疑是积极应仕的。但其后他一直在节度使的幕下, 郁郁不乐, 大志不得伸展, 壮志未酬, 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从这一点上来说, 其实, 陶渊明是明智的, 也是快乐的。适时的放弃有时候需要的是人的一种睿智, 更多的也许是人的本真的性情, 就如陶公。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了韩愈的《马说》, 除了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 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之外, 我觉得它的现实意义更大一些。“你是千里马吗”这是给学生的启示;“你是发掘千里马的伯乐吗”, 这是给为人师者提出的疑问。

一、作为学生, 得问自己是不是“千里马”

课业的繁重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 新课标下的教学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这个建构不仅是知识框架的建构, 更多的是学生综合性能力与人格完善的建构。现阶段的教育, 表面上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事实上, 却是“新瓶装旧酒”, 要将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满大地绝不是易事, 我们的理念是, 我们正走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作为初级中学一线教师, 两年多的教学经验让我的思想经受了一次次的“洗礼”。农村学生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少, 教学条件跟不上, 周边环境跟不上, 因而表现自己的机会相对来说较少。那么作为学生, 我认为韩愈给了我们启示, 千里马的食量惊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显性的表现就是求知欲望强烈, 总有“食不饱”之感。比如,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是一个标准, 或者说范例, 对于喜欢写作的同学, 单单这几十篇课文就够了吗?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远远不够, 甚至对于所有同学都远远不够。怎么办?这个“食不饱”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很多同学会向外延伸自己对于语言文字喜爱的触角, 他们的触角延伸得越长越远, 说明他们有足够大的“胃囊”来容纳吸收的知识。那么这个“食”也不应该是有什么吃什么, 而应当是有选择的, 有取舍的。

总之, 这应该是适合自己的阶段, 适合自己的兴趣, 能有效地提高自己各方面水平的一些需求, 这些需求可以求助于老师。

能在学习兴趣的支配下主动地提出问题, 试着探索并解决问题的学生, 才是真正的好学生, 也应该是为人师者最欣赏的和重点培养的对象, 即所谓的“千里马”。

二、作为为人师者, 得问自己是不是“伯乐”

教师要有过硬的知识素养, 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主导者, 教师在社会角色中的地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扮演着“榜样角色”“心理医生角色”“教员角色”“领导者角色”“研究者角色”等等, 这样多的角色要求教师是个“多能者”。进入课堂, 教师就是个引路人。怎么样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做到“策之以其道”“食之尽其才”“鸣之通其意”?比如, 有些学生思维敏捷, 瞬间能够捕捉到信息但不够准确, 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能力。这是其一;有些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丰厚, 有限的课堂时间不能够尽他们的兴致, 那么, 教师应该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从专题的角度出发, 从师生互相配合互相学习的角度去满足他们, 获得共同的进步。这是其二;有些学生会通过一些渠道隐性地表达自己对于老师的一些看法, 比如作文就是表达情感最好的方式, 那么, 为师者应该及时获取这一信息, 采取一些措施, 力求双边活动有良好的和谐度和契合度。这是其三。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 是站在学生旁边的指导者, 更是伴随他们共同成长的伙伴。能否准确地抓获来自对方的信息量成了判断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准或者说准则, 即所谓的“伯乐”。

事实上, “学生的主体性直接表现在其创造性上, 教育对于人的个性化功能也突出表现在它能培养个体的创造意识上”, 只要学生能“食”, 我们就以“其能千里而食”, 争取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说浏览题 篇5

一、文学常识: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二、语音: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外见(xiàn)食马(sì)祗(zhǐ)

三、通假字

1、食马者 食通饲,喂,喂养

2、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马之千里者 之:助词,无义

2、世有伯乐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4、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没

5、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称也 以:凭,凭借 称:著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

8、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

10、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11、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竭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马鸣叫 通:通晓

14、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 知:识别,了解

五、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六、重点语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指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3、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4、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5、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6、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7、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8、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0、“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1、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2、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 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14、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七、开放性试题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 “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马说》 篇6

一、一气呵成,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作者在开篇发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后,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不”字抒发了作者对“伯乐”不常有的惋惜与慨叹之情,它是全文情感抒发的基调。接着,作者用“不”字来写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流露出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悲憤,对人才受到无限委屈、受到虐待的控诉,它推动了全文情感的发展。然后,作者用“不”字来写食马者,“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达了作者对愚昧无知、残暴专横的统治者的憎恨,它是全文情感抒发的高潮。最后,作者用“不”字作结,“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它是全文情感宣泄后的升华。

由此看来,这些“不”字不是意义上的简单否定,而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在文中,这十一个“不”字贯串全文,一气呵成地抒发作者对埋没人才的统治者的强烈的不平和愤懑之情。

二、反复使用,铿锵有力地表达主题

“不”在古代汉语(假借字除外)和现代汉语中,只有一种读音,即“bù”,但“不”字连接后面的字音是四声时,“不”的读音变为二声,即“bú”。文中,除“才美不外见”中的“不”字读“bú”外,其余的“不”字都读“bù”。这样,在朗读中有一种音变之美。连贯全文的这十一个“不”中,第一个“不”字位于“而伯乐不常有”的中偏后的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的中偏后的位置上。第二个“不”字位于“不以千里称也”的句首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首上。第三个“不”字位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中偏前的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中偏前的位置上。第四、五、六个“不”字位于句子中间,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中间。第七个“不”字位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后面位置,否定语气也集中在句子的后面位置上。第八、九、十、十一个“不”字位于句子中偏前的位置,即“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不知马也”,否定语气也连续集中在句子中偏前的位置上。这样看来,文中的否定语气有的在前、有的在中偏前、有的在中间、有的在中偏后、有的在后面,朗读起来,造成强烈的回环反复之势。

当然,深谙音律变化的作者知道,读音只是文章内容、情感的外化,他这样安排“不”字,只不过是为了铿锵有力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

三、前后呼应,结构上深化自己的观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这主要体现在“不”字上。首先,作者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用“不”字表明作者将从反面来展开议论。接着,作者用九个“不”字写出因食马者的浅薄愚妄而导致千里马被埋没的事实,论证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观点。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再次用“不”字强调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观点。我们发现,在论证结构中,引论和结论的意思相近,且处于文章首、尾的位置,这一“前后呼应”的写法,在结构上深化了作者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

由此看来,初登仕途就很不得志的韩愈在《马说》中所用的十一个“不”字,除表示否定之意外,还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不平之气,营造出铿锵有力的朗读效果,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形式,从而进一步地深化文章主题。“不”字除了让我们为怀抱利器而不得重用的韩愈的不幸际遇感到悲哀、惋惜之外,更能让我们为韩愈高超的写作技能和娴熟的文字处理技巧而感到惊讶与赞赏。韩愈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唐宋八大家”之首!

【迁移训练】

1.回忆并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回答问题。

作者开篇用了两个“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后文用了两个“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在结构上有何妙处?

2.下面两个句子哪一种说法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2)“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

我认为 句好。因为: 。

美的发现——我如何讲《马说》 篇7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是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即千里马的价值要靠伯乐来实现,可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剧要常常上演。其实,“伯乐不常有”,制度是可以常有的,将千里马的挑选制度化,按制度挑选千里马,凡符合条件者即为千里马,否则为普通马,那么,千里马和普通马就会各得其所,千里马的悲剧也就不会再上演。

按制度办事,这是法治。从人说了算到法说了算,中国走了几千年。这期间有多少人才遭遇了千里马的悲剧,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因此,读韩愈的《马说》,经历过旧体制的中国人,很自然地就会将千里马和人才联系在一起, 《马说》的主旨恐怕自它诞生之日起就被定格在“人才埋没说”上。

这样解读《马说》绝对没错,韩愈的写作本意大约也是如此。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特别是法制社会的推进,人得到了解放之后, 《马说》就得有新的解读了。

当今社会,人的价值的多元化,人才的自由流动,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仕途之路走不通,可以走文学创作之路;文学创作之路走不通,可以下海经商。千里马在主人甲那里不受重用,可以投奔主人乙;在主人乙那里不受待见,可以为主人丙效力。这样,千里马曾经的遭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就真正成了历史。千里马的悲剧不再重演。这时候,再去解读《马说》,“人才埋没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经典最不怕解读,只要合理,解读的内涵越丰富越能彰显出经典的魅力,而且经典都能够穿越时空,因为它们揭示的是生活中普遍性的东西。这样看来,与其把千里马只比作人才,不如把千里马比作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比如美玉、比如爱情等。

美玉是好东西,姑且把“千里马”比作美玉吧!对一块美玉的发现,不比对人才的发现更容易,和氏璧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明证。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爱情,也是好东西,而且真爱的发现也需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名著《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从少女到青年时代,一直把阿希利作为自己理想的对象。无论在战后和贫穷饥饿的斗争中,还是在经营锯木厂所遭受的压力与偏见中,阿希利都是斯嘉丽在困苦境遇中的动力和精神上的支撑,甚至在与瑞德结婚后,斯嘉丽在睡梦中仍然呼唤着阿希利的名字。直到梅兰妮临终前嘱托斯嘉丽照顾丈夫阿希利。面对着沉浸在妻子死亡的悲痛中,精神上彻底崩溃的阿希利,斯嘉丽心里充满了失望,一刹那间,阿希利那曾经让斯嘉丽为之迷醉的犹豫、哀伤的气质,在斯嘉丽看来只是对现实懦弱和无助的表现。此时此刻,斯嘉丽才感到自己内心真正所需要的爱人,是像瑞德那样无论在何种艰难的岁月中,都能游刃有余地成为时代弄潮儿的男人。

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斯嘉丽才最终发现了自己的真爱,但这最后的爱的顿悟为时已晚。当斯嘉丽青葱岁月中所幻想的完美情人阿希利黯然退场时,瑞德也已经被自己对斯嘉丽炽热的爱灼伤,离开了斯嘉丽和塔拉。

千里马的故事——《马说》写作课 篇8

《马说》写作拓展课, 寓写作于古文复习, 激发学生想象力。

学情分析

作文教学依旧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难点和弱点, 而古文学习却是学生认为最为枯燥和繁琐的内容, 把古文复习活泼化, 把改写古文和作文教学相联系, 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中轻松减压, 学生达到富于想象、乐于写作, 也不失为一种收获。

教学目标

1. 复习《马说》的重点内容。

2.通过情景剧表演使学生对“千里马”和“食马者”形象的认识生动化、深刻化,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兴趣。

3.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学会根据标准自评自改写作片段, 培养学生多种角度思考的习惯, 拓展写作思路;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才观, 学会展示自我, 发现他人。

重点难点

1. 重点:复习马说的重点内容, 并以马说为抓手训练学生写作技巧。

2.难点:把动物活化为人物, 让人物描写生动、贴切, 学生学会自评自改。

教学思路

第一步:温故知新。通过温习《马说》主题及人物, 引入下步教学。

第二步:情景表演。引导学生观察,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表演中的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自己写作奠定基础、激发想象。

第三步:个性改写。引导学生根据例文, 注重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 调动想象构思改写。并学会自评自改。

第四步:总结收获。引导学生总结课堂, 明白训练点, 强化改写训练效果, 并进一步拓展全文, 布置完整的故事改写作业。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准备

1. 师生共同编写《千里马的故事》情景剧剧本、准备道具, 排练表演

2. 老师的下水文范例

3.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活动一:温故导入——理解形象

【设计意图】

这是《马说》复习课, 旨在通过复习, 进行改写训练, 侧重于人物描写训练。《马说》虽是议论性散文, 但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想象成一个故事, 并用文中语句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达到迅速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用话题式的方式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中千里马、食马者的典型形象, 为下一环节的情景剧表演提供一个参考和评价标准。

【活动过程】

1.温习课文的写法和主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这篇文章的主要写法和主题。

教师点拨:本文主要写法是借物喻人。本文主题是借千里马被摧残、被埋没的现象来表达作者深沉的痛惜和强烈的愤慨之意。借千里马喻人才, 食马者喻不识才、重才的统治者。

2.巧解《马说》故事

教师活动:让学生把课文想象成一个千里马命运的故事, 并用文中语句梳理情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教师点拨:故事起因是, 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故事经过是, 千里马“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现”, 于是, 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故事结局是, 千里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马者“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

3.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活动:让学生用下列句式谈谈对千里马、食马者形象的认识。

句式:我从文中什么内容读出这是一个________的千里马 (或食马者)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发言, 老师相机书写板书, 师生一起完成对食马者、千里马这两个形象的解读。

活动二:情景表演———妙析描写

【设计意图】

形象思维一直是人最直接的思维方式, 而画面触动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活跃, 让学生极力想象的同时调动自己的文字底蕴来表达, 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作文教学生动化。学生和老师自己当编剧, 写作不显得那么神圣不可触碰, 学生探索的兴趣自然也被激发, 互动的过程也会让师生关系更融洽。把各种描写化作对角色表演的评价, 这种做法切入口小, 学生有话可说, 老师因势利导, 点明描写写作的关键点, 让学生更易把握。此过程重在教授技巧的同时发散学生思维, 为本节课的主要环节———个性改写做充分铺垫。

【活动过程】

1.情景剧表演:《千里马的一生》

此情景剧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编写和排练的, 表演角色有:千里马、普通的一匹马 (即常马) 、食马者, 老师念旁白。通过千里马的哀叹、常马和千里马的对话、食马者的怒骂等情景体现千里马的遭遇, 观众学生关注各个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针对表演优点和不足做出评价。

【附文】《千里马的一生》的剧本

第一幕:期待伯乐

旁白:幽暗的马棚中, 破破烂烂的栅栏已经腐朽, 仿佛随时会被风销蚀似的。地面上湿漉漉的, 棚顶上滴下的雨水混杂着我的泪水掉在地上, 寂静的夜里, 只听见泪水沉闷的声响。

千里马:我是一匹千里马, 吃饱时我能日行千里, 可是, 现在我肚子好饿好饿呀…… (蜷缩一团, 捂着肚子)

旁白:他本应该驰骋在大草原上, 嘶鸣在蓝天下,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被囚于这矮小的马棚里, 与普通马同吃同住。他能感觉到主人对他的厌恶, 嘘, 主人来了。

食马者: (边走边骂) 你这个好吃懒做的家伙, 吃得那么多, 干活死没用, 我养着你做什么呢? (食马者愤恨状, 扬鞭要打他, 千里马作躲避状)

旁白:忍着吧、忍着吧, 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伯乐来赏识我的。 (作加油状)

千里马:没那么简单, 就能找到合适的伯乐。 (仿唱流行歌曲:《没那么简单》)

第二幕:马厩里的风波

旁白: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马厩时, 千里马和常马都已经醒了。

常马: (抖擞精神, 精力十足)

常马:又是一个好天气啊!

千里马:你怎么每天都精神抖擞的呢?

常马:自由发挥

千里马:为什么, 我每天都吃不饱, 吃不饱, 怎么让我有力气干活呀?

旁白:到点了, 主人该来喂食了吧!

场景:食马者进来整理马厩, 倒食。两马抢食, 食马者鞭打千里马, 不让他吃食。邻居来借马, 打量千里马, 食马者夸奖常马, 贬低千里马, 邻居给钱并离开。千里马带着羡慕得目光送走常马, 在主人不备之时快速吃食。食马者再次鞭打并辱骂千里马, 惊呼天下无马 (学生自由发挥)

千里马:伯乐呀, 伯乐, 您何时才能出现呀, 我的主人每天鞭打我却不按正确的方法, 我鸣叫他却不知道我的意思, 难道我真的就要在这个破地方终结我的一生吗?

2.情景剧点评。

要求其他同学观看后, 说说自己最欣赏的表演细节, 重点从表情、语言、动作等方面来点评一个人物的表演。并说说若由你来表演这个人物形象, 你会如何改进。

活动三:我当编剧———个性改写

【设计意图】

学生在情景剧的激发下跃跃欲试, 心中会构想出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故事, 此环节正合学生意向。而以不同角色为第一人称来改写文章这一环节突破常规教学,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构想, 增强了写作的新颖和学生的好奇。为防止学生天马行空, 虚构过度, 应时时紧扣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有所用, 融发挥想象和运用写作技巧为一体。设置改写示范和改写评改标准便适时地规范了写作的要求和方向, 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写作。最后借展示投影并评改辅导机会也加强学生对片段作文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把握。

【活动过程】

1.让学生围绕“千里马的故事”, 分角色改写文章。

改写要求:

角色:千里马、旁观者 (或常马)

步骤:

(1) 选定角色为第一人称, 抓住人物特点, 合理想象, 改写千里马被摧残、埋没的片段。 (200字左右)

(2) 注意加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 突出人物形象。 (建议至少2种)

(3) 小组交流并评改。

(4) 小组内推荐展示。

2.改写示范, 拓展视野。

(1) 学生用心阅读改写示范。

改写范例:

我是一匹千里马, 我的食量很大, 可我的主人却从来也没让我吃饱过。我的身子开始消瘦, 毛色越来越黯淡无光, 与普通的马相比, 我就是灰姑娘一个。

晨光熹微, 我庆幸, 我又熬过了一个饥肠辘辘的夜晚。当主人推门而入时, 我瘫软地趴在地上, 已经精疲力竭了。他只厌恶地扫了我一眼, 就怒气冲冲地甩动着手中的鞭子, 鞭子和地面碰撞发出“咻咻”的响声, “没用的家伙……”, 话音未落, 鞭子便重重地落在我的身上。他狰狞的面孔、凶恶的眼神更似无数锋利的匕首插进了我的心里。皮肉之苦尚可强忍, 可难忍的是内心倾涌而出的悲凉。我只能仰天长啸:为什么就没人能懂我呢!既然你们都不理解我, 为什么又要把我囚禁在这狭小的马棚里, 让我饱受折磨呢?想到这里, 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往下坠。

(2) 老师就文中出现的描写进行讲解、点拨。

3. 学生构思及改写。

4. 呈现评改标准, 小组合作, 自评自改。

评改标准:

(1) 符合课文原意; (20分)

(2) 增加生动细腻的描写或巧用修辞; (每处加5分, 满分25分)

(3) 书写工整, 版面整洁 (5分)

5. 推荐展示, 老师投影进行评改辅导。

活动四:今日收获———课后拾遗

【设计意图】

这节课动静结合, 学生表演和写作的才能都得到了展示。但课堂终归要落实到增强语文能力, 学会做人。所以总结的环节不可或缺。此环节也旨在学生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 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并在文章学习中能推己及人,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学会展示自我, 发现他人。

【活动过程】

1.今日收获

学生从写作知识和课文给予的人生启示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点拨:写作技巧和知识方面

(1) 多种角度思考, 拓展写作思路; (2) 人物描写有特点, 贴近身份最重要。

教师点拨:本文的人生启示方面

(1) 善于发现人才、识别人才; (2) 善于表现自己的才能。

2.余兴未尽

布置作业:在课堂片段的基础上, 将本文改写成一篇命题文章, 可选用千里马、食马者、常马任意角色为第一人称。500字以上。

【教师反思】

这节课, 学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说、演、写、评、改, 自己感觉课堂较为生动、节奏明快, 不像往常的片段写作那么沉重。课堂上, 学生觉得很有趣, 也愿意展示自己的写作片段, 学生在这种评改中明白自己写作的得失, 在这种氛围中, 这节课基本实现了之前预想的复习教学目标。令人惊喜的一点是, 学生学会了如何去找寻描写亮点, 为自己的写作加分, 这种训练也为他们平时写作和评改提供了借鉴, 学生知道评改标准了, 就会根据标准去优化和修改自己的人物描写, 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表演展示会将部分同学的思维定势, 他们在之后的改写中就照着表演的情节去写作, 缺乏创新;部分同学没有把握好片段写作的规定, 在开端、发展处费了较多笔墨, 导致人物描写的分量不够。这在作业布置中都有强调, 让学生知道训练重点, 在作业中修正。

《马说》 篇9

关键词:韩愈,不平,人才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出自韩愈的散文《送孟东野序》, 它字面意思是说物体因为放置得不平产生振动而发出声响, 然其深层之用意是指人遇到不平事就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韩愈“生三岁而孤, 随伯兄会贬官岭表, 会卒, 嫂郑鞠之” (《新唐书韩愈传》) , 最终只落得“二世一身”的凄凉处境, 而此时唐王朝也正陷入安史乱后藩镇割据的混战时期。面对国家与家族的不幸命运, 韩愈“锐意钻仰, 欲自振于一代” (《旧唐书韩愈传》, 并将重振家世, 改造国家的希望寄托于科举考试上。他十九岁入京参加科举考试, 最终“四举于礼部乃一得”。可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考中进士后却“三选于吏部卒无成”, 以至获官无望, 生活穷困潦倒。“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宅其可怀?遑遑乎四海无所归, 恤恤乎饥不得食, 寒不得衣” (《上兵部侍郎李巽书》) 。在此期间韩愈他曾三次上书宰相, 发出了“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 ……则将大其声疾呼, 而望其人之救也”的悲鸣。结果却是“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待命四十余日矣, 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即使屡次登门求见, 依然“三及门而阍人辞焉”。这自然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于这种不公平, 韩愈当然要作“不平之鸣”了。

“物不平则鸣”, 《马说》的出世, 源于韩愈“鸣不平”的创作动机。他想把自己的不遇、不平告诉世人, 更重要的是想告诉当时的位权者, 以引起他们对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人的重视。

《马说》一文, 入选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教材, 通篇用的讽喻的写法, 借千里马不遇伯乐, 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以千里马自喻, 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 重用人才, 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愁潦倒之感, 并对统治者的埋没、摧残人才, 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因此本文可以理解为借千里马为喻, 抒发自己的不平之鸣。

我们在学习《马说》一文时, 应当将文章内容与韩愈在这一阶段前后的人生经历进行对照,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理解韩愈写这篇短文的用意, 真正感受韩愈内心的满怀愤懑与不平, 才能真正认识到蕴含在本文中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感受到作者向世人、向社会、向朝野振聋发聩的呐喊。

韩愈的《马说》共三段。

第一段, 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 说明如果没有伯乐,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即使是很名贵的马, 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道出古代不知多少读书人的辛酸和感慨。这里有必要插入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据说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 原名叫孙阳, 他是春秋时期的人, 由于他对马很有研究, 人们干脆就叫他伯乐。在《战国策楚策》中, 有一天, 一个叫汗明的贤能人士来见春申君, 给他讲述一则《伯乐遇千里马》的寓言故事:春秋时期, 有一匹千里马已经长到了可以骑乘的年龄, 主人却让它拉着装载食盐的重车往太行山上走。千里马四蹄伸直, 膝盖弯曲, 尾巴下垂着, 皮肤也溃烂了, 口吐白沫, 汗水淋漓, 到了半山坡上, 它使劲挣扎着, 但因为负担着沉重的车辕, 怎么也拉不上去。这时, 相马专家伯乐坐车从这里经过, 看到这种情景, 赶忙跳下车来, 攀扶着千里马痛哭起来, 并脱下自己的粗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伯乐为什么哭呢?千里马能日行千里, 致远是它的特性, 而负重是牛的特性。用千里马拉盐车, 怎能发挥它的长处呢?看到这种用马不当的情形, 伯乐怎能不伤心呢!千里马于是低头长长喷了一口气, 又抬起头来高声嘶鸣, 嘶鸣声直冲云霄, 好像金石敲击的声音那么铿锵、洪亮。是什么原因呢?它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汗明用这样一个寓言向君主阐明这样一个道理:当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 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和赏识人才, 还要有伯乐爱护千里马那样的特殊的感情, 那么韩愈是否也有这样的用意呢?显然, 从韩愈怀才不遇, 屡试不第, 空怀一腔“忧天下之心”而无用之地可以想见。他自觉是一个有才能的文人, 算是一匹“千里马”, 但是当时昏庸的统治者却没有人去赏识重用他, 于是他便发出了“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以千里马自喻, 描述他的悲惨境遇。“祗辱”“骈死”二词就抒发了他愤懑的感情, 同时也写出了对“食马者”的厌恶和讽刺。这一段, 从全篇来看, 目的是提出问题, 它之所以要强调知马者惟有伯乐这个意思, 则是为下文揭露“食马者”的“不知马”蓄势。

第二段,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十斗为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 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所以) 这样的马, “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 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 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和能力也就表现不出来,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无数的千里马就这样被埋没了。但历史上还是留下了一些伯乐发现和重用千里马的佳话:春秋时期, 百里奚遇秦穆公, 公叔敖逢楚庄王;战国时期, 范雎遇秦昭襄王, 赵惠文王发现赵奢, 这些人正是因为有了明主的赏识, 才能一展宏图, 铸就辉煌, 而这些也进一步加深了韩愈对自己所处的现实的不满, 所以韩愈用“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概括了千里马一生的不幸遭遇, 这寥寥数语涵盖了他自己前半生的不幸遭遇。韩愈认为, 要展示自己的才能, 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官职, 才能才会得到发挥。于是韩愈就对统治者上书:“古之进人者, 或取于盗, 或取于管库, 今布衣虽贱, 犹足以方于此”。抒发了希望当权者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心情, 而统治者不予理睬, 他就又作了《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将周公求贤若渴的态度与统治者置之不理的冷漠进行对比, 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和心中对统治阶级的不满。所以韩愈在本段中用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

最后一段, 归纳全文中心, 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鞭策它, 不按正确的方法, 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所以千里马自然感到委屈, 于是就不断以鸣声抗议, 可是“食马者”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明明千里马就在眼前, 却仍是在说天下果真没有千里马!韩愈在这里想说明什么?想表明自己活脱脱的一个大人才, 一个才高学富心怀社稷君民的有志识者, 当朝者上至君王下至重臣, 竟然没人能赏识能发现, “三选于吏部卒无成”, 岂不悲乎哀哉?韩愈似乎再说, 这朝野宫廷怎么就没有一只慧眼没有一个伯乐竟然发现不了自己?“其真无马邪”, 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 也是向读者发问, 用来为下句蓄势;作者真正要说的是:“其真不知马也”。真的是没有能“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啊!我满腹经纶而没人懂啊!这就鲜活的勾画出了那些“假伯乐”可笑的丑态。韩愈又不能直白言事直吐怒气, 只好也只能写文章, 借马喻事讽人,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和不平, 表达对当时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愤懑之情。

《马说》 篇10

一、猜读启智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讲究“字字落实”,而事实上,即便是一位学养不错的语文教师拿到一篇陌生的文言文,要想做到每个字都理解透彻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不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死抠一字一句,难免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大打折扣。

猜读法指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比如《马说》,看到题目,我就鼓励学生猜想文章会写什么,可能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然后再读原文。学生的猜想很快就能得到印证,无疑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阅读探究的兴趣。

基于一定的阅读积累,运用联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猜读法有利于读思结合,启迪智慧,适合文言文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释疑求真

猜读强调整体的会意,适当地允许学生“不求甚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居一旁,任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胡适先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侧重猜想,“求证”则是释疑,需要借助课本注释、工具书以及授业解惑的教师,力求得到接近正确的答解,更多地强调教师的“导”“引”作用。

比如《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一句里“石”的读音,原本我以为这个字应该毫无疑义地读dàn,但有学生质疑,如果读dàn,属于特殊字音,课文下面应该加注,所以他猜测应该读shí。虽然理由有点牵强,但引起我们师生探究的兴趣,于是翻检相关资料(《现代汉语词典》《说文》),发现“石”作为容量单位,在古书中还真读shí!由于做量词用的“石”(shí)属于旧读,我们师生讨论后决定依从今读,读作dàn。

猜读求证就是释疑求真的过程,促引学生把问题想得更细致,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三、悟本奠基

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悟性的高低,教师“启悟”,尽可能调动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参与;学生“体悟”,熏陶感染,整合提炼,触类旁通,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上一篇:振动筛运行故障分析下一篇:症状控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