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2024-09-20

《蜀相》(精选5篇)

《蜀相》 篇1

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用了杜甫《蜀相》一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对“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注释如下:“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 问计于诸葛亮。这是赞美诸葛亮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 犹‘频繁’, 连续多次。”笔者认为教材对“频烦”一解值得商榷。

本诗选自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仇氏费20年心血, 穷罗广搜, 成杜诗研究集大成之作。其在本诗后有注云:“频繁, 言频数繁多也。陆云诗:黄钺授征, 锡命频繁。庾亮《辞中书令表》:频烦省闼, 出总六军。”令人吊诡的是, 仇氏原诗采用“频繁”, “繁”后有一附注“郭作烦”[1], 而教材则径改用“频烦”, 其用意不知为何。清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对“频烦”多有考证:

频烦, 汉人语, 《蜀志·费祎传》“以奉使称旨, 频烦至吴”是也。《晋书·纪瞻传》“频烦饕窃”, 《庾亮传》“沐浴芳风, 频烦省闼”, 《周书·太祖纪》“频烦请谒, 至于再三”, 刘知几《史通·书志篇》“频烦互出”, 《杂说篇》“诏策频烦”, 皆取“频仍”之义。亦作“频繁”, 《晋书·王浚传》:“蒙国厚恩, 频繁宠擢。”杜诗“三顾频烦天下计”, 正用《蜀志》。[2]

如是陈陈相因, 周汝昌在《唐诗鉴赏辞典》中也特意指出“频烦”即“屡屡、几次, 不是频频烦请”之意。但也有学者不苟同此论, 如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把“频烦”当作动词使用:“频烦, 屡次烦劳, 指多次商量, 反复计议。”显然作者把“频烦天下计”归属同一节奏。但萧涤非却非常明确地指出,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都是上四下三的句法, 应在第四字读断”, “‘三顾频烦’, 就是‘频烦三顾’”。

“频烦”通假“频繁”之意, 当是无误, 但“频烦”就只能释为“频繁”, 恐也未必。例如上文庾亮《辞中书令表》中“频烦省闼, 出总六军”, 其“频烦”实有“屡次烦劳”之意。而“烦”释为“烦劳”就更不胜枚举了, 如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车殆马烦”等等。

参互以上各种解释的优劣, 笔者以为, “频烦”应释为“屡次烦劳”, 并以“三顾频烦”为读断。其理由如下:

一、从对仗角度来看, 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使用对仗。杜甫一生中共创作了约900首律诗, 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二。王世贞赞美他:“子美神矣, 七言律圣矣。”可以说, 律诗代表了杜甫诗歌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律诗重在对偶”, 杜甫律诗之对仗精工讲究, 后人难及, 甚至有些律诗四联均用对仗而仍显得游刃有余, 如《登高》、《阁夜》等。在本诗中,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频烦”与“开济”相对, “开济”, 由两个单音词组成, 意为“开创匡助”, 同理, “频烦”也应该是由两个单音词组成, 即“频”为一个单音词, 释为“屡次”, “烦”为一个单音词, 释为“烦劳”, 而不是仅由一个双音词“频烦”通假为“频繁”, 这样才更符合老杜律诗对仗精工之特点。

二、从语义环境来看, “频烦”释为“屡次烦劳”, 不仅意味更丰富了, 而且在表现诸葛之形象及作者之情感上更有力了。“三顾频烦”, 写刘备不厌其烦地三顾诸葛于草庐之中, 从中可见刘备识人之明及待人之诚, 但更重要的是以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了诸葛之才。一位纵横四海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 封侯拜将的帝室皇叔以及年已46岁的长辈, 他能够“不以卑鄙, 猥自枉屈”, “屡次烦劳”地去寻访一位毫无资历、隐居乡野的26岁的晚辈书生, 正是因为诸葛亮具有鼎定天下的非凡韬略。如此求贤之渴, 托付之重, 亦为后句“老臣心”所展现的忠贞品质伏下一笔。而诸葛之才, 诸葛之忠正是痛睹当时倾颓形势而引老杜无限敬仰、追慕和赞美的。这种情感, 从杜甫留下的大量咏怀诸葛篇章即可见一斑:“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君臣当共济, 贤圣亦同时”,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由此看来, “烦”释为“烦劳”, 大大加深了诸葛形象及作者情感。

三、从三顾事实来看, “烦”释为“烦劳”有史实及推论依据。“三顾”典出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而《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关“三顾”的记载史实非常简单, 仅用五个字:“凡三往, 乃见。”但着一“乃”字, 仍可见拜访之艰辛烦难。如果我们作出推论及参之以《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 计有如下烦劳:1.路程天气之烦劳。当时刘备驻扎的新野, 距诸葛亮隐居的南阳卧龙岗, 计有二百里左右路程, 一路车马劳顿, 可想而知。至于天气之烦劳, 《三国演义》“第二顾”中写道:“时值隆冬, 天气严寒, 彤云密布。行无数里, 忽然朔风凛凛, 瑞雪霏霏:山如玉簇, 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 尚不用兵, 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2.繁文缛节之烦劳。《三国演义》在“第三顾”写道:“乃令卜者揲蓍, 选择吉期, 斋戒三日, 薰沐更衣, 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 遂一齐入谏玄德”……“离草庐半里之外, 玄德便下马步行”。3.不遇久等之烦劳。《三国演义》在“第三顾”中同样有精彩的片断:“分付关张二人, 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 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 先生未醒”, 张飞大怒, 扬言烧庐, 被刘备止住, “又立了一个时辰”, 诸葛亮醒后“转入后堂, 又半晌, 方整衣冠出迎”。前面三次引用均有述及, 不复赘言。总结以上四大烦劳, 路程、礼仪、关张阻力引起的烦劳是肯定存在的, 而天气及等待引起的烦劳既可能存在, 也可能是后人的文学虚构。

注释

1[1]仇兆鳌:《杜诗详注》,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736-737页。

2[2]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上海书店1983年版, 第380页。

《蜀相》 篇2

一、课前导入

郭沫若先生曾写了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大家知道这幅对联写的是何人吗?(生:杜甫)

这幅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今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对于读书有着独到的见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坚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有着积极入世的思想和伟大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时局动荡,官场腐败,他的政治理想最终破灭。饱经风霜的他对于人民的苦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潦倒之时,他内心忧伤: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他心怀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诗歌真实的反应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三吏三别,因此,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他成就卓越,被称为“诗圣”。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杜甫,赏析其诗歌《蜀相》。(板书:标题、作者)

二、文题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题目蜀相。释义:蜀国的丞相。杜甫写的这位人物是?(诸葛亮)问:作者为什么不直呼其名,而要以官职相称呢?

(1)表示尊敬(2)对其功绩的肯定(联系到师生关系)

三、怀古咏史诗

作者是唐代诗人,所写的对象却是三国时期的名人,所以说明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 怀古咏史诗。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类诗歌的相关知识点。

含义:诗人借所咏的古人,所怀的古迹,所忆的古事来表达自己感受,抒发自己情感的诗。

1.诗歌的内容是:怀古人、忆古事,咏古迹。

2.常用手法:以小见大、借古讽今、今昔对比、运用典故 3.表达的主题:(1)总结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借古讽今

(2)感叹物是人非,国家兴亡,昔盛今衰

(3)讴歌历史人物,寄托哀思,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四、整体感知

那么,作者想要借诸葛亮抒发什么感慨呢?下面,我们就走进文本赏析诗歌。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1.学生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听朗诵,明确基调——伤感 3.自由诵读,体会情感 4.全班齐读,诵读展示。

五、赏析文本 读完诗歌,我相信大家一定对诗歌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些句子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理解。所以,你一定想要迫不及待地想要把你的想法大声呼喊。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给五分钟实践相互交流,然后大胆地展示你们的感受。

(一)首联

1.寻:有主动寻找的意思。作者主动寻找丞相的祠堂,目的是为了缅怀和追思丞相。表达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2.柏森森:柏树茂盛的样子,说明树木繁盛,年代久远,无人砍伐,爱惜树木,即爱戴诸葛亮。表达了对诸葛亮的爱戴敬仰之情。

(二)颔联 3.自、空:“自”:有独自的意思,空有白白地,徒然的意思。这两句说的是碧草照映着台阶独自呈现春色,黄鹂隔着树叶空唱动听的歌声;如此优美的景色,但是与之相称的丞相诸葛亮却已经不再,有一种凄凉的色彩;作者借景抒情,运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称哀情,展示了内心的寂寞和悲凉。

(三)颈联

师:如果颔联两句是写景,那么颈联两句是写人、写事,歌颂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诸葛亮是智慧的化生,是忠诚的楷模。大家可以举出具体事例说明吗? 生:白帝城托孤,《出师表》都体现了诸葛亮的忠君。生:七擒孟获、草船借剑等,体现了他的神机妙算。

师: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三分天下,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师:作者又是用哪两句概括诸葛亮伟大功绩的? 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师:这两句中概括其功绩的关键词是哪些? 生:三顾、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明确:三顾指的是三顾茅庐;天下计指的是三分天下,也指的是隆中对,两朝指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开指的是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指的是帮刘禅匡济国家,老臣心指的是报国的中心,展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雄才伟略的崇敬仰慕和忠心为主的称颂。

(四)尾联

师: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显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让人为之叹息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指的是他为了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后来,率领大军占领了五丈原,和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最后,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所以诗人说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作者对此的感慨是“泪满襟”。这句话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生:献身精神的敬仰,功业未成的惋惜。师:所以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应该怎样诵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应该重读。颈联应该读出对诸葛亮的赞赏,尾联应该读出伤感和惋惜,尤其是“泪满襟”三个字。

师: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生:失败的英雄,是那些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英雄。师:这里“泪满襟”的“英雄”包括作者吗? 生:包括。

师:我们经常说“知人论世”,文以载道,作者由人及己,感同身受才能抒发出如此深厚的情感。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使得杜甫感同身受呢?

六、背景介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作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但是却一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一事无成。师:所以作者借助蜀相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生: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师总结:是的,除了对蜀相雄才大略的敬仰,对其忠心为主的称颂,还有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七、再读诗歌,背诵诗歌 师:如果不是感情深厚,写不出如此文质兼备的文字。让我们怀着对蜀相和杜甫深沉的敬意,再读全诗。(学生齐读)

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试着背诵全诗。

八、迁移拓展

其实,杜甫多次写到过诸葛亮。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PPT)

作者在诗歌中盛赞了诸葛亮的伟大成就,也点明了他最大的遗憾。鉴赏诗歌《八阵图》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赏析】: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蜀相》 篇3

【关键词】蜀相 杜甫 感情 效果

在古诗词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不仅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而且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作为千古诗圣的杜甫,他的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因此,在《蜀相》的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一个“情”字做文章。

一、背景介绍中突出杜甫与诸葛亮在情感上的共鸣

《蜀相》是杜甫七言律诗中的名作。就一堂语文课而言,短短五十六个字,如果不做特别的处理,就显得容量偏小,适当的背景介绍是增强课堂容量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就背景介绍而言,提起杜甫、诸葛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面对大量的背景材料,如何取舍是对教师的巨大考验。引申的过多,花里胡哨的材料必将消弱诗歌本身的魅力;引申的太少,又难以挖掘诗歌的真正内涵。如何恰到好处的选择背景材料,关键是看它们谁能达到红花配绿叶的效果。既将背景材料讲好讲透,又不喧宾夺主,处处为理解诗歌的内核服务,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杜甫为什么写诸葛亮?杜甫和诸葛亮如何在情感上形成共鸣?这是理解这首诗歌思想感情的前提,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德育渗透的前提。

在上课之前,我将杜甫和诸葛亮的相关材料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将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和杜甫的怀才不遇做为背景介绍的重点,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把杜甫和诸葛亮的情感共鸣做为理解全诗的基础。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背景介绍和是为理解诗歌内容服务的,引导学生进行品读、鉴赏,从而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二、在起承转合的结构分析中展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范德玑在《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杜甫晚年的许多律诗均采用“起承转合”这一结构形式安排诗歌的内容,《蜀相》一诗将起承转合体现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为: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情感上的起伏回旋,表达上的迂折含蓄;语言形式上的“顿挫”表现为:章法上开合变化,结构上的回环照应,音节上的铿锵浏亮,词句上的精练警策。沉郁和顿挫合为一体,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杜诗的主要风格。

在欣赏起承转合的特点的同时,我更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联中作者感情的变化:欣慰→感伤→仰慕→惋惜。在结构变化中融入对作者情感变化的分析,既使诗歌赏析中的结构和情感得到了统一,又让学生对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针对诗中情与景的交融进行重点赏析

《蜀相》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達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在前两联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尾联的千古绝唱随之而出。

在对该诗情景交融的赏析中,既强调前两联与后两联之间的交融,更强调了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本身已融入作者的感情。特别是诗句中“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景中藏情最重要则在于“点情”,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情景并茂将抒情与写景在此达到了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

四、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融入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在古诗词朗诵中当前更提倡采用多媒体,至少也是用磁带播放配乐诗朗诵,以期感染学生。但教师自身含有个人体会的朗读在课堂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古人云“教学相长”,就是说教学的时候,教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学习,教师面对学生朗读并鼓励学生朗读古诗,共同进入古诗的感性境界中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视人文修养的特色。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有关诗词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用韵、节奏等常识,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朗诵是个有表演艺术属性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既然表演,不妨让学生来当个演员,扮演谁?作者!闭上眼睛,深呼吸,此刻我们就是杜甫。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式各样的视角、切入点,各式各样的理解和情绪。没有固定的标准,让感情引导学生在杜甫的世界里汪洋恣肆。

《蜀相》教学设计 篇4

(一) 诵读诗歌, 研读诗作,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深入理解诗歌,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 研读诗作, 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一位是蜀汉的丞相, 他用至死不渝的诚心铸就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位是大唐的诗人, 他用嘶哑带血的歌喉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忠心也好, 至诚也罢, 最终都敌不过人生长恨水长东。南阳卧龙终成梦, 少陵野老泪满襟。公元760年, 诗圣杜甫在成都拜谒了诸葛武侯祠, 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蜀相》, 让我们来看看, 这两位圣哲相遇, 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二) 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1.结合注释, 自由诵读诗歌, 谈初步感受。

2.杜甫在诗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平生功业, 是哪两联?概括了诸葛亮的哪些功业?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茅庐, 定计天下, 开创蜀汉, 济助后主, 六出祁山, 九伐中原, 出师未捷, 病逝五丈原, 如此英雄伟业, 确实让人感慨。

3.从这两句诗中, 你感到杜甫抒发了对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敬仰追慕:雄才大略, 忠心报国。

感叹痛惜:事业未竟, 壮志未酬。

(三) 共同探讨, 深入研析。

1.这种情感在前两联中是如何体现的?

设问句式: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因思其人, 才会寻访其庙, 饱含杜甫对诸葛亮的无限追慕之情。

柏森森:“君臣已与时际会, 树木犹为人爱惜。 (杜甫) ”高大茂密的柏树, 不仅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 而且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 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自、空:碧草映阶, 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 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 诗人无心欣赏自然, 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 这两字将美好的草色莺声一齐抹倒, 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同时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慨叹与痛惜。

2.师生合作, 再次诵读诗歌, 加深情感体验。

3.诗人借武侯之事, 想要表达什么呢?

读懂诗歌, 归根结底还是要读懂诗人。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760年,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 唐肃宗宠信宦官, 排斥功臣, 百姓生灵涂炭, 田园荒芜, 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杜甫此时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 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 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 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

(1) 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融洽 , 鱼水相得, 诗人借此希望唐肃宗也能亲贤远佞, 政治清明。

(2) 诸葛亮最终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作者也借此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志不得申。

(3)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诗人借此表明自己虽然身居下品, 但仍然期望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

4.总结:“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不仅是对诸葛武侯的无限叹息, 而且是英雄暮年的穷途之哭。这“英雄”不仅是指诗人自己, 还指包括诗人在内的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

追羡之泪:羡慕诸葛亮和刘备君臣二人鱼水相得的君臣关系。

感动之泪:感动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痛惜之泪:痛惜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遗恨之泪:为国为民、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何日才能得以伸展呢?

唐代伟大改革家王叔文但吟此诗, 唏嘘泣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 临终前诵读此联, 又大呼三声“渡河”, 才离开人世。忧国忧民的杜甫是在借诸葛亮之事浇心中块垒, 为自己, 也为千百年中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同声一哭。

(四) 温故知新, 拓展延伸。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 笔力囊括, 造语挺拔, 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 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 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五、小结

杜甫一生, 风尘仆仆, 困顿漂泊, 但他志在匡国, 情系万民。他不似李白, 意气扬扬, 佩剑求仙, 一路有人接济;他也不是苏轼, 起起落落, 豪放豁达, 始终有人赏识;他徘徊在社会最底层, 为温饱而屈辱奔波, 尝尽了人生最悲凉的滋味, 但他对天下苍生投注了最大的热情和关怀。杜甫用如此多的诗句表现社会的苦难和黎民的悲哀。他静静观看, 细细倾听, 长长叹息, 默默流泪。中国文化因为有了杜甫而愈显深沉。世界以痛吻我, 我却回报以歌———这就是不朽的杜甫。

六、缘诗生情, 有感而发

给诸葛亮的颁奖词:

南阳山水, 潜蛟卧龙。从躬耕南亩到出师北伐, 中原大地留下了你坚实的脚印;从隆中对策到三分天下, 华夏史册书写了你不朽的传奇! 抚百姓, 荐贤臣, 明法度, 示仪轨。你用过人的谋智, 开创蜀汉的大业;你用宽宏的度量, 俘获荆南的民心。白帝托孤, 那是对你怎样的信任与厚望啊! 一朝承诺, 死而后已, 至诚忠心, 天地可鉴! 出师未捷身先死, 满腔忠义永留名!

蜀相教学目标 篇5

1、了解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教学重点

1、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 本诗的“诗眼”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析与讨论结合,点拨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结合讲《三国》时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猜测,前两句讲功绩,最后一句讲遗憾。而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呢,在这首《蜀相》里是否也有体现呢?

《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蕴含着八层含义,先前有讲过,课上稍微提一下与本课内容相结合,了解到杜甫的一生大多是在漂泊流浪的,是一位具有忧国忧民之心和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只是可惜一生壮志难酬啊!

二、了解作者、诸葛亮 作者资料。

诸葛亮资料。(诸葛亮的主要资料可由讲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时的情节线索来概括,请班里熟读三国的学生来讲述。)写作背景:杜甫虽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此诗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目睹国事艰难,生民涂炭,而自身又无路请缨,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和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759年),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台州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自主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亮的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三、整体感知

1、全班集体朗诵本诗。(指导朗读,划分节奏)

2、请班里一同学背诵,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四、研讨

1、学生自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学生对照注解了解诗歌的内容 提问:哪句式让你感触最深的呢?(预想:大多数同学都会说颈联和尾联)

继续问:为何是最后两联,难道前面两联没有作用吗?这前后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教师对后面两联做一下梳理:

颈联:意思,主要典故,着重点出“老臣心”,这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诸葛亮有一颗老臣心,杜甫有吗?

尾联:意思,主要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毕竟没有实现,所以诗人尾联充满了无限的惋惜之情。这种惋惜,当然不只是杜甫一人有,后来许多致力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曾为之痛哭流泪啊!

4、提问:前两联有何作用呢?

标题:蜀相:221年,三国鼎立,刘备四川称帝,历称蜀汉。命诸葛亮为丞相。(结合《三国》里仁君、贤相、忠臣的典范)

为什么题为“蜀相”不为“诸葛亮”?(对他的崇高敬意,寄予自己的政治抱负——丞相,是官职,是政治范畴的。)首联:(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引出这一联所运用的写法:设问。一问一答,点出了祠堂的所在地。(2)丞相:这样称呼使人觉得亲切

(3)寻:饱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追慕的心情,因为心思其人,才要寻访。另一原因:这是有目的的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游览,又因杜甫初到四川,人生地不熟,环境生疏,才有一个“寻”字。

(4)柏森森:不只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另诗经《甘棠》“蔽芾甘棠,蔽1芾2甘棠3,勿翦4勿伐,召伯5所茇”老百姓出于对召伯的爱戴,竟然连他休息过的那棵树都不忍砍伐,因而长得茂盛。凡是为人民做好事的人,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颔联:由远及近,祠堂内的景物,(情景结合)更深刻的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引导:如果同学去旅游会注意什么。杜甫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二不瞻仰塑像,他不是来旅游的。他是一位老诗人,他是一位有报国之心的老人,他对这向往已久。他独自一人,满怀心事,他内心孤独,天下唯有诸葛亮可以走近他。他是为了急切地到这里徘徊瞻望的。)

这景色是乐景还是哀景呢?(学生大多说是哀景,但无法分析为什么)特点:春意盎然的景象(乐景)

古人用草色渲染春色之美,碧草,不是蔓草,杂草或者野草。这里春色很美,鸟声很悦耳。

但是为什么同学们觉得是哀景呢?(两个字:自、空)

由于敬仰的人已经见不到了,所以尽管映带在台阶两边的碧草并非不悦目,那藏身在森森柏叶之中的黄鹂的歌唱并非不悦耳,但诗人都无心赏玩了。

明确:诗人的意图在于把祠堂的春景写得越美好,然后用“自”、“空”二字将这美好的春景如草色莺声等一齐抹掉,来加倍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寂寞。“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作者急切的想对诸葛亮倾诉自己的“老臣心”啊!

(板书:

1、对诸葛亮的敬仰

2、内心的凄凉和寂寞)如此看来,首颔两联才是最后精笔之源。是这蜀相祠堂的森森松柏、独自青春的阶前碧草和空发好音的叶中黄鹂,引发了作者的家国身世之感慨。忆及自己一生一世的颠沛流离,念到少壮时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想当年,也曾经高视阔步,踌躇满志,指点江山;到而今,却只有独步堂前,瞻拜汉相,凭吊古人;看人家,一个是求贤若渴知人善任,一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是托付江山事业,一个是承接兴国重任,就是这样的情形,不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吗?更何况自己,空有一腔热血,纵然满腹经纶,报国安家却无门!想至此处,阶前林下徘徊的老诗人怎不百感交集,扼腕失声老泪纵横呢?

五、小结

六、作业

1、背诵

2、对联:

【《蜀相》】推荐阅读:

上一篇:ITAT下一篇:室内甲醛的监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