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共12篇)
未病 篇1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总结前人有关“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之义有三:一是未病先防,即注意保健,养护身心,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有病要早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发展;三是瘥后防复,指疾病痊愈后积极采取措施促使康复与防止复发。“治未病”理念深入中医学“预防-治疗-康复-养生”各个环节。
1 在预防方面
主要针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近年来,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生命的质量与健康的状况。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目前亚健康群体在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他们表现出易乏、心累、脾气暴躁、身心不适、体力恢复很慢等症状,但是面对各种仪器检查时,却显示不出什么问题。亚健康状态的发展是可逆的:一方面,如果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忽视调理,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干预,也能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
近年来,某些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以及糖尿病等的患者群,越来越年轻化。这不能不让人焦虑和担忧。人一旦从亚健康进入疾病状态,尤其是这类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类疾病,医疗费用的投入将是巨大的,而治疗效果却常常不够理想。此时,对患者个人的身心打击甚大,而其家人等亦受到很大影响。从医疗成本和GDP产出与消耗来看,这种“有病治病”的传统观念和医疗模式,给社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审计总署统计,2004年医疗费用已占GDP的15%,在整个联邦财政开支中占19%,而同期美国的国防开支占20%。若此趋势不根本扭转,“2028年,美国医保体系将无钱可用”。这些危机,仅仅通过加大国家卫生投入、依赖科技的进步,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至少可以预防80%的心脏病、脑中风、2型糖尿病以及40%的肿瘤。慢性病干预对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是最具成本-效益价值的。
2 在治疗方面
治未病思想体现在诊疗全过程。首先,是提倡疾病的早期治疗,即所谓“上工治其萌芽”。我们联系当前的常见多发病,在其病发以前就应注意到该病常见的先兆症候(有些情况或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而给予积极诊疗。如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脑出血等,即中医所说的“卒中”),发病前患者常有头昏脑胀,血压偏高,拇指、示指麻木,口、眼部或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肉不自主地瞤动……这就提示医生应作早期诊疗,以提高治愈率。其次,是掌握疾病的发展变化趋势,医生根据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明确疾病发生、发展、传变的规律,提前预测疾病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早控制病情,防止其进一步变化。张仲景《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典型的治未病例子。也就是说,即使生了病,医生采取的治疗措施,可以防止疾病的进展与恶化。
3 在康复养生方面
强调疾病治愈或缓解后,要继续综合辨治,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保持身心健康。许多疾病都存在反复发作的特点,如卒中、心悸、胸痹、偏头痛、哮喘、荨麻疹等,往往在“治愈”后症状完全控制,但之后常反复发作,患者发作一次住一次院,一个患者因一种疾病多次住院的情况并不少见。解决疾病反复发作的问题仍然需要从辨体质、辨气象、辨证、辨病角度整体辨治,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学对于急性病愈后防复发以及慢性病、疑难病病情缓解后防复发或术后提高生活质量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治未病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预防方面, 主要针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 预防疾病的发生, 使机体恢复至健康状态;治疗方面, 治未病思想体现在诊疗全过程, 首先是提倡疾病的早期治疗, 即所谓“上工治其萌芽”;康复养生方面, 强调疾病治愈或缓解后, 要继续综合辨治, 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干预措施, 防止疾病的复发, 保持身心健康。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内涵
未病 篇2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刺热》曰:“肝热肾热,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喻,形象地说明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这里所说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并不是说中医不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是强调不应只注意已发生的病,更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即将发生的疾病上,体现了治未病的观点。
《黄帝内经》中治未病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四个方面。下面我从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四个方面分述之。
一、未病先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中医学中,医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如何才能做到未病先防?《素问•刺法论》中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治未病”的主要内容是内存正气。
1.增强正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能达到形与神俱、终其天年。“人体正气”是决定疾病是否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灵枢·百病始生》更具体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生气通天论》“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均突出“正气”对疾病与健康的主导性思想。
2.顾护肾脏
肾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全身脏腑阴阳,肾又称五脏阴阳之本。肾精、肾气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及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护肾保精而使人体精气充足、形健神旺,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黄帝内经》明确提出“竭其精”、“散其真”是促人衰老的主要因素。精藏于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入房过度则伤肾”,“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此,欲得长生需保精,保精则必节欲,同时注重生活起居规律,才能延年益寿。
3.调神养性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精神情志活动,与人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情志活动异常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神守持于内而不使外耗,则疾病无以生。《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精神活动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又能反作用于五脏,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调神养性是人类调节自己的情志,以适应环境变化,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故精神调养是防病的重要环节,同时精神情志的不畅也能使人生病,所以无论是防病还是治病都要注意到精神对机体的重要作用。
4.顺应自然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人要了解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主动地采取养生措施以适应其变化,这样才能使各种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相协调,保持健康,增强正气,避免邪气的侵害,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里指的.就是要遵循四时变化规律,顺应自然的衣食调配,起居有常,动静合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若违逆四时而作,将损伤五脏精气。生活起居,精神情志的调摄要顺应四时阴阳变化,防止六淫外邪侵袭。
5.调摄饮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有节,谨和五味调和,有利于身体健康。《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阐明“养生之道,莫先于食”的道理,饮食是人身营养的直接来源,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活动。克服饮食偏嗜,五味要搭配适合,不可偏嗜某味,以防某脏之精气偏盛。食物与药物一样,也有寒温之分,故食性最好是寒温适宜,或据体质而调配,体质偏热之人,宜食寒凉而忌温热之品,体质偏寒之人则反之;又各种食物含不同的养分,故要调配适宜,不可偏食。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因此饮食偏嗜则导致脏气偏盛、偏衰。饮食起居对人体的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养生就是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全面充足,以增强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病抗邪的能力,因此饮食关乎人之康寿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二、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的告诫。指出疾病日久传变的必然趋势和造成“良医弗治”的严重后果。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早期诊治就要求病者勿讳疾忌医,医者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防微杜渐有效地治疗,而临床的要点就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素问•离合真邪论》曰:“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强调早期治疗,病初积极采取措施,有利于促使疾病早期治愈,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若疾病进一步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预后堪忧,外邪侵入人体后,如果不早期治疗,就有可能由表入里,由轻变重,步步深入,以致侵犯内脏,造成难治及不治的后果。所以在诊治疾病时,仅对已发生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疾病发展转变的规律,准确预测病邪转变趋向。对可能被影响的部位,采取预防措施,以阻止疾病转至该处,终止其发展、转变。
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邪正斗争的消长,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单纯到复杂的发展变化。早期诊治,其原因就在于疾病的初期,病位浅,病情多较轻且简单,正气未衰,邪气不盛,治疗较益,传变较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者。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说明疾病越早诊治,疾病越轻,疗效越好,如治疗不及时,病邪就会有表及里,病情愈趋深重、复杂,治疗难度也就增加了。《灵枢·逆顺》强调“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在疾病尚未生、未发或病之初期就针灸治疗,早遏其路。
三、病中防逆转-防止疾病的传变
病中防逆转主要表现在防止传变,是指在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的基础上,早期诊断与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把握病机,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针对有效的措施阻止逆转正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在治疗过程中,把握时机,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面发展,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之意,其目的在于防止疾病传变及加重。病中防逆转,首先医者要善于根据疾病的不同运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针灸、药物、导引、按摩等,这样才能效如桴鼓,即《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治所以异而病皆愈”之意。其次,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对可能被波及的脏器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向严重复杂的方向发展转化。疾病一般都有其一定的传变规律和途径,如《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三阳受之…。”汉代张仲景正是在《素问·热论》的启发下创立了六经辨证,并懂得在未传之时及早干预,防止传变。
四、瘥后防复发-防止复发
瘥后防复是指在疾病初愈的康复阶段,要采取各种调摄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由于疾病初愈之时,往往正气未复,邪气未尽,如果调摄不当,很容易导致其复发或产生后遗症。如《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即强调在热病将愈之时应忌食肥甘厚味以免助长热邪,导致热病迁延不愈。《素问·腹中论》:“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在病后初愈,仍需适当用药,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否则,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疾病复发。如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提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
强化“治未病”观念 篇3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我们最大的问题总是想在发生问题的层面上去解决问题。”如血吸虫病出现了治疗血吸虫病,艾滋病出现了治疗艾滋病,冠心病来了防治冠心病,SARS来了防治SARS……这不是办法。
我一生中领悟出三个道理: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钱心慌;只治不防,痛苦非常。权威专家提出,21世纪的医学,应该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大夫对病很懂、很清楚,可对人不是太了解。医患关系处理不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懂病不懂人。病人首先应该是人,而不是病。当然,有病应该治,但我们的目的是把人的健康维护好、促进好。
美国卫生部长1979年在“健康人民”的报告中提出3个“自毁”,我们“自毁”于:自己创造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行为;自己创造的环境污染;容许有害健康的社会条件继续存在。这非常深刻。第一,我们很多疾病都是自己创造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不仅诱发传染病、寄生虫病,还导致慢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第二,自己创造的环境污染,体现在空气,交通、饮水、食品等方面,第三,我们容许有害健康的社会条件继续存在,如嫖娼,卖淫、吸毒等,都对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从我国2003年开展的居民营养和健康状态调查,就可以看出问题非常严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是18.8%,糖尿病患病率是2.9%,血脂异常的人占18.6%,体重超重的人占22.8%,肥胖者占7.1%……这次调查表明,膳食的高能量、高脂肪和体力活动下降与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高盐饮食与高血压患病密切相关,体力活动下降、脂肪摄入过多与慢病的关系最为密切。
有调查表明,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将医疗花费降到原来的10%。一项研究发现,美国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均寿命增加了30年。其中的5年是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剩下的25年是由于预防和公共卫生的成效。此外,从一些数据也可以看出预防和公共卫生的效果:①我国一项对30万人群9年的脑卒中干预结果显示,经过干预治疗,男性死亡率下降51.5%,女性死亡率下降52.7%。②缺乏运动者,如坚持锻炼,脑卒中患病率可下降35%~55%。③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有80%的糖尿病、70%的中风和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冬补夏吃治未病 篇4
生姜民谚: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劳医生开药方。姜是民间的良药, “早上三片姜, 赛过喝参汤”, “每天三片姜, 不劳医生开处方”, 需要注意“留皮则凉, 去皮则热”。
绿豆民谚:夏喝绿豆汤, 冬煮银耳汤。绿豆糖水是夏天最经典的消暑饮料, 绿豆所含的蛋白质几乎是粳米的3倍。夏天喝绿豆汤可防治中暑、目赤、喉痛、痱子、便秘、尿赤、烦渴等症, 干燥季节不宜常饮。
鸭肉民谚:冬天吃鸡, 夏天吃鸭。鸭肉最大的特点是不温不热, 还能清热祛火, 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等功效, 特别适合湿热、虚火过重之人, 被誉为“补虚劳的圣药”。咸鸭蛋的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高于鸡蛋、鲜鸭蛋。
羊肉民谚:冬吃羊肉赛人参, 春夏秋食亦强身。”很多人认为夏天食用羊肉易引发上火。专家认为, 夏天耗气伤津, 加重脾胃虚寒或寒湿困脾等, 羊肉能提高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抗病能力。
鳝鱼民谚:冬吃一支参, 夏吃一条鳝。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 黄鳝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作用。而它的小老弟泥鳅有“水中人参”之称, 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教育也要防未病 篇5
【班主任案例】
拉着你向前走
(舞钢市第五小学李冬丽)
再也没有比一个经常跟你保证按时完成作业,又总是拖拖拉拉完不成作业的学生更让人头疼的了!刘鑫隆就是这样让我头疼的学生。
他为了当上体育委员,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说要认真学习,不辜负老师的希望。当上体育委员后,他确实让我省心不少:升旗、课间操、中午放学站路队,他和班长两个人处理得妥妥当当。只是,一到学习时他就提不起来劲儿。习惯了蹦蹦跳跳,坐在那里四十分钟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所以,他总是上课走神儿,总是要在下面偷偷摸摸地摆弄小玩意儿。作业嘛,更是个大问题。他不是忘记作业是什么,就是忘把作业本带回家。让你生气的是,他还往往装出一副“我写了呀”的无辜表情,等到把作业本翻出来一看,根本没有写。这也算了,补出来就好。可是,一下课,他比谁跑得都快,组长追都追不上。不到上课他还不回来。中午一到学校,把书包往教室里一扔,他就又跑得没影了。每次我问起作业他都懊悔地向我道歉,然后保证“以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但每次没写作业的学生名单里还是都有他。
周五下午班会,各小组汇报本周情况。他那一组的同学非常生气,因为全组总是他一个人不按时完成作业。他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道歉,向全班同学作出保证:一定按时完成作业。如果全班同学响亮的“相信你,刘鑫隆”能让他说到做到,那他就不是刘鑫隆了。
过了没几天,星期二上午检查作业,他又没写。“刘鑫隆又没写作业!”同组的同学很气愤。我要求他下午放学之前补上作业。那天该他值日,可是,下午放学后,他不做值日,不补作业,竟然提前溜走了。
不生气是假的。我气得真想把他揪回来狠狠揍一顿。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对他太纵容了?每次没有完成作业,我总是让他补出来完事,过后又没有严格检查,以至于他的“补”有时要补到几天之后。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过他,让他觉得不写作业是一件小事?我总是拿体育委员这个头衔来提醒他严格要求自己,这能有多大的约束力?
星期三早上,我来到学校。不出所料,他的作业还是没有完成。我把他带到办公室。面对自己的错误,他无话可说。我让他给家长打电话,自己把错误讲清楚。仔细想想,对没有一点自制力的刘鑫隆,日常的提醒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在批评过他之后,我让他自己选择两个同学,负责每天提醒、监督他完成作业。他思考了一会儿,挑选了吴雪铎和范世成。“这得他们两个同意才行。”我提醒他。第一节下课后,吴雪铎和范世成来到办公室,告诉我他们很乐意做这件事。
第二节上课,我在班里郑重地讲这件事:“虽然刘鑫隆辜负了我们的信任,但他是我们班级的一员,我们不能放弃他,也不能抛弃他。我们要拉着他一起向前走。”是的,不抛弃,不放弃,这是我的准则。既然刘鑫隆那么看重体育委员这个身份,也不能一下子就撤掉,那样对他的打击太沉重。没有了在意的东西,他还会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走吗?最后,我们决定,给他一个时间段,到中段考试后,由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投票决定他是否继续担任体育委员。
我以为,这样至少可以管用几天吧。谁知下午第一节下课,吴雪铎就拿着刘鑫隆的数学练习册来找我了,说:“老师,你看,刘鑫隆一点儿都没有写。”“你做得很好,就要这样监督他。”吴雪铎去找刘鑫隆。一会儿,刘鑫隆来到我办公室,小心而又急切地解释着。我使劲吸一口气,缓缓地吐出来,尽量平静地说:“放学之前完成作业。”
放学后,我来到教室,刘鑫隆在做值日。“作业写完了吗?”我已经做好了听到坏消息的准备。“写完了。我交给数学老师了。”吴雪铎也在一旁证明。我笑了。这很好,不是吗?做完值日的刘鑫隆没有离开,站在我身边,兴奋地向我讲着班里的一些事。
我看着刘鑫隆的眼睛,就像看着其他孩子的眼睛。不管是怎样的孩子,不管犯了什么样的错,不管我如何对待他们,哪怕当时他们心里多么不满,觉得自己多么委屈,他们还是想要从我这里得到注意,得到肯定。哪怕是我一点点的示好,都会让他们无比欢喜。
所以,孩子,聪明的你,迟钝的你,天真的你,顽劣的你„„不管什么样的你,都请把手伸给我,让我可以拉着你向前走,一起走向美好那方,明亮那方。
【主持人点评】
教育也要防未病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宁远作业,是老师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做作业和按时交作业的好习惯,自然也是班主任的职责。本案例中刘鑫隆是一个总也完不成作业的学生。各种批评、保证甚至汇报家长都不管用。老师以满足他当体育委员的愿望作为“诱饵”,还让他自己选两个同学来监督他写作业,也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我们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帮助此类孩子解决问题呢?
以前的点评里,我们提出过:孩子行为习惯的改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确到位的措施,经过一定的过程和累积,才有可能发生本质的改变。作为系统行为的改变,是包含了行为及背后许多看不见的认知管理要素的整个系统的调整和改变。因简单批评和命令的威慑力而产生的行为改变,只是屈从或应付的“假动作”,一旦离开你的视线,孩子就会故态重萌。接下来,我们对交作业这个行为来做系统行为分析。
长期不交作业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因玩耍时间过多而影响学习的贪玩生。他们学习没有困难,成绩也过得去,缺乏的是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对他们不要强行制止玩耍,要帮助他们建立时间管理机制来自我节制,帮助他们把玩耍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或者在玩耍中开发出学习兴趣。陪他们玩,领他们玩,慢慢玩到学习上来。
第二类:因不会学习而感到学习吃力的学困生,有的甚至有认知障碍。他们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对他们来说,学习就是受挫和受苦。学困生一般还没放弃学习,甚至学得还很刻苦,可就是不见效果。这类同学缺乏的是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这一类同学要加强辅导,特别是有效学习方法的辅导。辅导的时候首先要关心和鼓励他们,学习的难度和强度要适当,重在帮助他们进入流畅的学习状态,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逐渐提高自信心。
第三类:既贪玩又不会学的厌学生。这种情况最严重,是一种超稳定状态,多半由前两类转化而成。长期贪玩的学生会落后变成学习困难户,学习困难的学生自然会在玩耍中找乐子而渐渐排斥学习,两者都会成为不会学又不爱学的厌学生。
在本案例里,刘鑫隆应该属于厌学生。他平时蹦蹦跳跳,一到学习时就萎靡不振。课上坐不住,总是走神儿和耍小动作,不是忘记作业是什么,就是忘把作业本带回家,而且善于逃避、伪装,屡教不改。在课堂上坐不住的学生,多半学习都有困难。因此,他应该属于既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的厌学生。如果一个厌学生喜欢打游戏但水平老也不能提高,很可能是有多动症之类的认知障碍,需要做心理评估。
那么,是不是按时上课和交作业的学生就没有问题呢?我曾经辅导过一个孩子,成绩在班上倒数,不爱学习,就爱打游戏、玩手机,补习班上了不少,家教也请了不少,始终没有进步。即便是一对一,想教他一点东西都非常困难。他要么漫不经心,要么急躁无比,和他讲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他都听不懂,一听不懂他就着急翻脸撂挑子。但是他却有一个明显的优点——上课和交作业都很准时。因此,他成绩虽差,和老师倒也相安无事。
为什么他做了那么多作业,成绩还那么差呢?我发现他做作业时特别在意他的作业能不能写完,至于对不对、会不会,他根本不在乎。一次,我好不容易把一道题目给他讲清楚,他也很合作地把这道题整齐地写在作业本上。我告诫他说:“作业就得这么做。”他白了我一眼:“这样效率太低,作业根本做不完!”打那儿以后我再想给他讲题,他都嫌费时而加以拒绝。因此,他做作业,不是为了学东西,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和避免受批评。如果一个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幸福,而是为了逃避痛苦,是不是很有悲剧色彩啊?
帮助这些孩子,不应该只是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听课和交作业。听课和写作业都只是学习的行为表象,而用心思考和学习,通过做作业来检查学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巩固自己所学,才是听课和写作业的实质。学习动机不一样,态度就不一样,写作业的效果也不一样。
被动的学习,是在指令下空洞的动作,效果很差。积极主动的学习动作下面,还有一个积极运行并且能自我调控的程序,学习效果不断积累,最终会释放出激情。要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状态,需要从系统行为的五个环节着手。排除干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动机);帮助孩子明确长远的学习目标和每一次学习的目标(目标);每次学习都和他探讨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达到目标(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关注效果和锁定目标(执行);在学习中不断总结,改进方法,提高学习
能力(调整)。帮助学生把每一次的学习都当成实现目标的游戏,帮助学生建立和运转高效能的学习程序,并去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和乐趣,持续一定的时间,成效就会如花绽放。可见,帮助厌学生,不是简单的调整和修理工作,而是拆迁和重建工程。期待以后有机会读到在这方面有系统实践的案例。
预防问题总比解决问题成本更低,只是预防问题需要较高的智慧。学生的学习问题,除了和先天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关,也和教学环境有关。有些问题甚至就是教学体制造成的。我刚才提到的我辅导的那个孩子,他学习有困难但很无助,学校的作业还多得离谱——他的寒假数学作业是每天一套中考试题,其他科目作业量也和数学类似。他告诉我,作业做不对没事,但是不交作业就是不听话,要挨老师批评。在这样的作业量和规矩下,他除了应付,还有别的出路吗?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学困生少布置一些作业、多提供一些辅导?为什么不能对作业严格把关,让他们在重复、细心地做好每一道题目的过程中,确实学到一点东西?这些问题揭示了我们目前的教学严重缺乏绩效意识。因此,在帮助学习有问题的同学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思考:怎样改造我们的教学环境,来大面积预防和减少这些学习问题?如果我们能把课堂变得有趣一点,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同时适当照顾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他们适当减负和加强辅导,教会他们有效地学习,厌学生就会少很多。这不比我们花大力气来转化大量的厌学生要来得容易吗?
下医治大病,中医调小病,上医防未病。
教育,不也是如此吗?
“治未病” 篇6
好办!向梳妆台上的梳子求援吧。梳子不仅能赐你一头青丝秀发,还能为你拓出一条健康之路,让种种烦恼离你而去。
中医大夫的惊人发现
在疾病排行榜上,哪种疾病最令人胆寒?癌症!不是有谈“癌”色变的说法吗?其次就该是中风病了。然而,轻者致残重者致命的中风病,却在小小的梳子前低下了头。中医大夫作过这样的试验:选择30名有明显心脑血管病症状的中老年人,采用梳头疗法,并与另外30名平时很少梳头的同龄人进行比较。6个月后发现,一直坚持梳头保健的前一组全部健在,无一人罹患中风,而后一组中4人中招,6人出现头痛、失眠、视觉模糊、全身或肢体麻木等中风先兆。
梳头何来如此神功呢?中医学的解释是:头为“诸阳之会”,“脑为元神之府”,头部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经络全息穴区多达数十个。有机地联络着全身五脏六腑、四肢孔窍。而人到中年以后,动脉血管逐渐失去光滑与弹性,致使血管壁变得粗糙,容易沉积胆固醇等脂类物质,进一步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壁变厚、管腔狭窄而致血流不畅,并形成血栓,出现头晕、头痛、口眼歪斜,或一侧肢体麻木的症候。而梳头疗法就是利用梳子在相应经络全息穴区上梳理按摩,及时感传生物信息,使头部毛孔开泄、经络畅达、排毒解毒、疏通血管,促进大脑血液与组织间液的循环,从而保障了脑的供血供氧处于正常状态,故得以平安无事。
其实,预防中风仅仅是梳头的诸多防病功能中的一种而已,列在其功劳簿上的保健作用多着哩!
1头痛头晕。如习惯性头痛,用梳子顶住疼痛点,适度加压,并朝脑后方向反复梳理;或在痛处用梳齿边压边梳动:或用梳齿在大拇指四周按摩、梳动。再如紧张性头痛,可用梳子由后脑头椎发际向下梳刮,即可止痛,不痛时常梳此处,可以有效地预防疼痛。如果头晕,用梳子之背沿着前额发际处,依次从右到左再从前向后按刮头皮,直至后颈部,力道适度,每次刮15—20下,常可获得满意效果。
2颈项僵硬。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常有颈部僵硬的症状,只需用梳子从脑后发际颈椎往下,稍加压力,梳至第3胸椎,僵硬症状多可“梳”到病除。
3肩膀酸痛。用梳子沿耳后突起的粗筋,经过颈部至肩头的沿线,由上向下分段梳压,酸痛沉重感可很快消失。
4活血醒脑。用脑过久导致疲倦时,用梳子梳理头发几分钟,即有轻松舒适感觉临身,头脑轻松灵活。
5顽固失眠。晚睡前缓慢梳理,双目微闭,抛开一切杂念,持续10分钟。梳后用双手手指揉搓头部迎香穴(两鼻翼外缘中点)、太阳穴等穴位,搓到微热为止,可提高睡眠质量,防止失眠。
提醒读者,用于保健的梳头不同于一般梳发,藏有不少机巧。首先要端坐平视,全身自然放松,然后分5步完成全过程:
第1步
手握梳子呈45度,梳齿深触神庭一区(神庭穴向前0.5寸,左右各旁开至眉冲穴的方形区)、本神一区(本神穴向内旁开1.5寸,上下各延长015寸的方形区,双侧)、百会一区(百会穴向前,左右各延长1.5寸的方形区),上下来回梳刮各3分钟,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20次左右。
第2步
手握梳子呈90度,梳齿深触头部临泣至风池穴(双侧),由前向后梳刮3分钟,每分钟60次左右。
第3步
用梳子的前角按揉双侧太阳穴各2分钟,以局部发热为度。
第4步
用梳角按揉心穴(耳甲腔中央)、降压点(三角窝前上方)、肝阳穴(耳轮结节处)各40次,以局部发热为度。
第5步
以百会穴为中心,前后左右、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射性搔刮。梳浴——梳子的扩大应用
传统的梳子用武之地一直局限于头部,极大地限制了梳子的“积极性”。“梳浴”的问世,拓宽了梳子为人类健康造福的天地。
所谓梳浴,指的是在洗澡时选用适当的梳子梳理体表皮肤的方法,好处多多:如可清除皮肤衰老的组织细胞,使汗腺、皮脂腺排泄渠道畅通;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强防寒抗病能力;防止某些顽固性皮肤病证等,美肤之功令人称奇。
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先用软毛刷或低泡海绵擦拭四肢皮肤,逐渐遍及全身,力道由轻到重,以感觉舒适而不疼痛为度。经过几周或几月的刷肤,待适应软性刷子后,再改用梳子,并逐渐加强对皮肤的刺激强度,在腰、背、臀、手掌、手背、足底等处,还可采用较密的粗齿梳。以增强对局部肌肤的刺激。同时配合做好以下几件事——
泡浴时需要配合深呼吸,使身体完全进入放松状态。
泡浴一阵后可站出浴缸稍许。由于脱离了水压,血液会加速流向全身,促使新陈代谢更为活跃。
身体浸入热水4-5分钟后,配合做一些扭腰、转体、屈膝、收腹等动作。
离开浴缸1-2分钟后,开始梳洗身体,选用具有按摩作用的长柄梳子,从远离心脏的部位开始梳理。不能用力的部位可用化妆棉擦拭,脂肪堆积的部位要重点梳理。最后再进行一次水浴,以使毛孔清爽。
梳浴每天1次即可。早起或晚睡前进行。既可用水或肥皂洗梳,也可干梳,一样能达到皮肤温热、肢体舒适、神清气爽的效果。
梳乳——乳房保健的创新
对于女性来说,如何保持一对健美的乳房也很重要。除了饮食均衡、合理佩戴乳罩、坚持做健美操外,梳子也可尽绵薄之力。临床经验表明,对乳房进行科学的梳理,能促使乳房血液循环加快,增强乳汁分泌,对产后缺乳、积乳、乳痛以及乳腺小叶增生等疾患均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梳理乳房前,最好先行热敷,或用药物煎水外洗。例如乳汁不通、局部肿痛及乳腺炎初起者,可用赤芍20克、夏枯草及蒲公英各30克,水煎外洗并做热敷,再做梳理。
梳乳的方法是:一手托起乳房,另一手握住梳子,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梳去,每次持续1—15分钟。在梳乳的同时再轻掀乳头数次,以扩张乳腺管。若是产后缺奶,可用大葱30克加水煎煮,取药液洗乳房,然后轻轻梳理10分钟,再用梳背按摩乳房10余次,每天坚持2-3次,即可使乳汁畅通。
梳手脚——活血通络祛病健身
先说两手。人体重要的十二条经络,与手相关的即达6条之多,穴位达20多个。如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仰掌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刺激此穴可防治口臭、恶心、呃逆等)、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刺激此穴可防治哮喘、咳嗽、头痛等)、少府穴(握拳小指尖下。对心烦、心悸、小便不利等有一定防治效果)。至于两脚,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更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问汇集了不少穴位。因此,用梳子梳理手心与脚心,可收到活血通络、祛病健身的良好功效。
操作方法是:在手心或脚心涂一层护肤油脂,选择一把圆头梳子,先从上往下竖梳,再从右往左横梳,继而再沿顺时针方向梳一圈;第二遍顺序相反。最后用温热水浸泡手心和脚心5分钟。
选择一把好梳子
梳理的保健功效如何,与梳子选择是否恰当也有一定关系。专家的建议是——
梳头:木梳、牛角梳。以牛角梳最佳,因为牛角由活体胶质蛋白构成,其味咸、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经壮阳之功效,且质地坚韧,光滑耐用。
梳浴:硬塑料或木制梳。男子也可用铝制或碳素制的梳子,奥妙在于可产生静电效应,起到按摩的作用。
梳乳:木梳。
“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 篇7
1 中医医院为什么要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概念和医学模式的改变, 健康不仅仅是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还包含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医院的职能定位已由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复合型转变。中医医院的职责不仅担负着治疗疾病, 还要向广大群众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预防保健工作、帮助群众建立自觉自愿的健康生活方式。“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传统理论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涵本质是一致的[1]。因此, 中医医院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越性。21世纪我国的卫生事业关键在于预防保健, 中医“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 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对促进人们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2 如何开展“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教育
中医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 采取集体和个体的形式, 普及中医基本知识及养生保健方法及技术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饮食, 增强体质,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为中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支撑, 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诊疗的理念。中医医院可以通过网络或视频、宣教栏宣教、印制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举办专题讲座或义诊等将中医“治未病”思想传递给广大群众[3]。
2.1 促进中医传统健康文化宣传, 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
大力宣传、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 提高社会认知和认可程度;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方法宣传, 提高广大群众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自主行为能力。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构建形式多样的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健康文化传播平台。印制专业的中医“治未病”宣传资料, 通过放置在医院门口的宣传架上供大家取阅和送资料下社区、下单位等方式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知识。
2.2 运用“治未病”思想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中医医院可根据中医特色开展“治未病”的健康教育工作[4]。为了适应中医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 可组织形式多样的服务。
2.2.1 聘请中医专家编写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制订各类人群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社区居民开展养生保健, 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及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水平的目的。名老中医根据体质辨识结果为就诊人群进行健康评估, 辨证施治, 随机制订健康调养方案依照辨识结果及因人而异的调养方案, 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 缓解不适, 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 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2.2 积极探索中医药在保健护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通过开展中医药特色护理、创新和拓展“以健康检测、评估为基础, 健康风险干预为关键, 健康促进与改善为目的”的健康体检后续管理与服务, 将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既普及实用的中医保健调理技术, 又使新医改环境下的医院健康体检运营体系得到有效的整合优化, 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治未病科要求受检者认真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量表, 结合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对其进行体质辨识, 让每位受检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针对不同体质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中医调养方案, 提供健康咨询、饮食指导、运动指导, 并且进行示教和发放碟片, 建立永久性电子健康档案, 不定期随访或电话回访, 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未病”所在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形态时期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 使健康教育指导计划充分体现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达到养生健体的“治未病”效果。
2.2.3 组织中医专家举办“治未病”的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 春季是一年中阳气转盛、万物复苏的季节, 同时也是“百病发作”的季节, 因此要格外重视“治未病”。我院2012年3月20日由治未病科举办了中医健康教育活动, 并特地邀请医院中医专家给居民讲解“中医养生与体质调养”, 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讲座之后还为居民提供了一对一的义诊咨询活动。讲座与义诊活动让居民能够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掌握更多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指导其日常生活起居。居民很珍惜与专家面对面接受健康教育和互动的机会, 愿意积极参加健康讲座和免费义诊活动, 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的义诊活动。我院治未病科还开展了针刺、灸法、火罐、推拿、刮痧、保健运动和各种有效的中医药康复治疗项目, 在传播中医养生理念的同时指导了居民的健康生活。
2.3 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一种特色疗法, 是一种预防养生保健方法, 其基本理论依据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据中医《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 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夏季阳气最旺, 可以借药物温热之性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 使人体阳气充沛, 抗寒能力增强, 减轻疾病的症状, 减少疾病的发作。冬病夏治是中医“治未病”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防病治病的一个主要手段。我院治未病科已成功开展了“三伏贴”疗法, 以接受呼吸系统类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咽炎、体虚容易感冒等) 、痹症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肾病养生保健 (分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3类) 治疗者居多, 这些疾病多为冬季易得或易加重, 在疾病尚未发作之前提前治疗可以减少发病频率、减轻发病症状,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病人经过连续3年或3年以上治疗后发作症状明显减轻, 发作间隔延长甚至痊愈, “治未病”的“三伏贴”疗法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并逐渐推广。
2.4 举办以“推广膏方, 服务健康”为主题的膏方节
中医膏方作为中医治疗方法中重要和具有鲜明特点的组成部分, 具有历史悠久、效果明显、服用方便、防治皆宜的特点, 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预后防复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冬令进补”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一个中药的进补原则, 数九寒冬是进补膏方的最佳时期。我院治未病科于每年立冬到翌年的立春开展膏方节活动, 一直备受市民信赖。我们诚邀医院资深中医专家坐诊, 号脉开方, 通过中医辨证制定最适合每个个体的滋补膏方, 以期阴阳平衡。膏方节期间可举办各种中医养生保健专题讲座, 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为居民科学养生提供帮助, 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努力让居民“少得病、晚得病、最好不得病”, “花小钱, 办大事”, 以实现“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目标, 达到祛病健体、健康长寿的目的。
总之, 中医医院的发展必将以“治未病”的思想精髓为核心,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保健、养生、康复、诊疗等服务。而使“未病先防”的理念深入人心, 中医健康教育要先行, 这样才能让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充分体现中医特色, 把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优势真正彰显出来。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歆, 王利敏, 陈家旭, 等.亚健康调查中的中医健康教育[J].中医管理杂志, 2010, 18 (9) :784-785.
[2]朱建平, 王岩梅, 黄铮, 等.浅谈“治未病”与中医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12) :1065-1066.
[3]祝亚兰, 杨郁文.中医特色理论与现代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J].江苏中医药, 2007, 39 (4) :54-55.
未病 篇8
1 体质的定义
对中医体质学说的认识, 王琦[1]定义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 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御能力方面, 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而匡调元[2]认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 其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殊性, 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
近10年来随着对体质学说深入研究, 学术界对体质的定义倾向于[3]: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影响, 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性。它在生理上表现为个体的生理反映的特殊性, 在病理上则表现为个体的发病倾向性。
2 体质的分型
中医学认为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和机能代谢活动各异的反映, 并且认为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疾病。如:《灵枢·五变篇》指出:“肉不坚, 腠理疏, 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粗理而肉不坚者, 善病痹。”
体质分型标准化、规范化的建立是现代体质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分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关于体质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五行归属法、阴阳含量划分法等。中医诊断学[4]将体质分为阴脏之人、阳脏之人、阴阳和平之人3大类。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 又出现了多种体质分型方法, 使中医学体质理论日趋完善。当今体质分型较有代表性的为匡氏[5]的6分法和王氏[6]的9分法, 其中王氏的9分法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现代研究者对体质类型的划分, 大多是建立在临床观察基础上的分类, 分类的理论依据也大多是依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而提出来的, 分法较多, 统一、规范的体质分型系统仍需进一步确立。
3 调整体质以“治未病”
3.1 体质可变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可见, 遗传是决定体质的重要因素, 然而并不是全部因素, 个体体质一旦形成, 是相对稳定的, 但并非一成不变。体质是相对稳定的特质, “相对稳定”意味着体质是可变的。导致体质可变性的原因, 一是人体的自发性内因, 如年龄;二是外界随机性环境因素, 如饮食、起居、疾病等。年龄的增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饮食、起居、情志等外界随机性环境因素却是可有意识进行调理控制的。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7,8]开展了食物对体质形成和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研究, 结果表明:食物寒热不同对体质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同时也发现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于相应体质的调整作用明显。而体质可调性观点的证实, 说明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具有可变性。另外, 通过药物也可改变病理体质, “药食同源”, 药物、食物具有五气、五性, 对五脏六腑各有所好, 各有所归[9], 这些研究结果论证了后天食物、药物因素对体质的影响作用。
3.2 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重在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 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 从改变体质入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匡调元[10]认为:体质可以分为正常体质和病理体质, 所谓病理体质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治未病”, 就是要未病先防, 要注重疾病的临床前期, 重点是能前瞻性地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 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王氏[12]建立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并指出体质决定着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体质还决定着证候的形成与演变, 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 是病、证产生的背景和重要物质基础。目前中医体质学说理论的发展, 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改善病理体质, 高速和优化体质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展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 中医体质学说将在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并显示“辨体保健”的特色[12], 因此中医体质学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 以及对疾病发病学说的深入研究, 在了解到病人的主要病理体质类型后, 就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调整其体质, 改善体质状况, 从而降低发病率,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摘要: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已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 中医学历来强调“治未病”, 按照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治未病”可着重从调整体质入手, 通过改变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治未病,预防疾病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70.
[2]匡调元.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治疗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3:7.
[3]边海云, 陈利国.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回顾[J].江苏中医药, 2006, 27 (9) :77.
[4]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45.
[5]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66.
[6]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4) :1-8.
[7]张伟荣, 薛惠娟.食物对体质形成影响的生化研究[J].中医杂志, 1992, 33 (7) :49-50.
[8]张伟荣, 薛惠娟, 匡调元, 等.食物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生化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2 (1) :35-36.
[9]匡调元.“体质食养学”纲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30 (3) :217-219.
[10]匡调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8 (2) :1.
[11]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9 (1) :41-45.
未病 篇9
1 中医“治未病”分类法的提出与“十分法”的形成
1.1 中医“治未病”方法梳理与“十分法”提出
自国家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以来, “治未病”影响不断扩大。但是, 笔者在诊疗实践中也发现了中医“治未病”中存在的诸多“乱象”, 主要表现在众多的“治未病”方法缺乏统一管理, 使得这些方法散在于日常诊疗工作中而不成体系, 有的地方甚至把“治未病”当做一只“万能筐”, 什么都往里面装, 以至于出现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 笔者于2011年对名目繁多的“治未病”方法作了细致的梳理, 将看上去林林总总显得杂乱无章的“治未病”方法归结为10种类型, 这就是中医“治未病”“十分法”的由来。
1.2 中医“治未病”“十分法”概述
第一类是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在“治未病”中的应用。中医几千年来形成了许多治疗法则, 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明目”、“健脾利湿”等等, 这些治法与中医“治未病”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作为“治未病”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2]。
第二类是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在“治未病”中的应用。经络学说与针灸推拿技术, 是中医药宝库中的奇葩, 近年来在中医“治未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3]。
第三类是中医敷贴疗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敷贴疗法是中医独特的疾病防治方法, 很好地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4]。
第四类是中医体质辨病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根据中医理论, 可以把亚健康分为9种类型, 根据亚健康病人体质的类型施以不同的中医治法[5]。
第五类是食疗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根据体质的特点以及食物治疗学的理论, 恰当地选择相应的食物来防治疾病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6]。
第六类是中医养生摄生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即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之序, 做出相应的身心调整, 其内容包括顺时摄身和顺时摄心[7]。
第七类是中华武术健身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武术历来在养生健体、祛病防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治未病”中又独树一帜[8]。
第八类是膏方在“治未病”中的应用。膏方注重全面、整体的调理;既辩证, 又辩体质;可纠偏却病, 适用范围较广;药力缓和, 稳定而持久[9]。
第九类是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结合的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治未病”的相结合, 是“治未病”现代化的一条创新性途径。如系统生物学信息处理促进“治未病”现代化体系构建和实施, 现代护理学与“治未病”的结合等[10]。
第十类是“治未病”的康复方法。中医“治未病”三种境界之一是“瘥后防复”, 即“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慢性病等疾病的康复[11]。
1.3 中医“治未病”“十分法”推出后的反应
中医“治未病”“十分法”于2011年发表后,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医“治未病”领域具有开创性的一项工作, 对中医“治未病”的社区应用起到指导作用;对中医“治未病”进行初步分类,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行业内对中医“治未病”的一些模糊认识, 并具有学术意义。
2 对中医“治未病”分类的再认识与“五分新法”
2.1 对“十分法”的再认识
笔者经过2年来对“十分法”在社区的应用, 发现此法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分类过细;二是单一无法满足要求;三是顾此失彼影响效果;四是无法形成融会贯通。
2.2 中医“治未病五分新法”概述”
“五分新法”是对原“十分法”进行进一步梳理、归纳, 通过将理论、方法和类型上相近的类别“合并同类项”, 并保留部分相对独立成类的方法形成。
第一类为“传统治法与方剂”。这一类主要体现“治未病”的传统方法和传统方剂的传承和应用。
第二类为“经络学说与针推敷贴”。这一类主要体现在中医经络学说基础上, 与经络有关的“治未病”方法的系统应用, 即运用者可单用一种方法, 亦可几种方法同时应用。
第三类为体质辨识与养生。这一类将原“十分法”中的中医体质辨识、食疗、中医养生摄生、武术健身和膏方五类合并为一类, 体现了具有相似预防保健功能及理论基础的“治未病”方法的综合应用。
第四类为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这一类体现了“治未病”领域的中西医结合, 以及“治未病”方法的创新应用。
第五类为“治未病”的康复方法。这一类主要体现“治未病”的“瘥后防复”理念, 以及对丰富的中医传统康复方法的开发应用。
2.3“五分新法”的预期效果
“五分新法”较之“十分法”, 在分类名目上更为简明, 各种类别的区分更为合理, 既有利于技术方法和学科上的专业分科、专科特色体现和命名, 也更有利于学术的交流而易被学术界所接受;同时, 对中医“治未病”文献归类和档案管理也提供了一套简约易行的方法。
3“五分新法”的应用策略
3.1 管理层的认同评价和有效干预
中医“治未病”的分类工作应引起中医药主管部门的关注, 特别是其中负责“治未病”领域的部门, 应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五分新法”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评估, 以专业学术的角度提出意见, 并提出相应的应用意见进行有效干预。
3.2 社区层的有效应用和群体观察
欢迎有兴趣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共同参与“五分新法”的应用探索, 并在为社区居民服务过程中进行群体性的应用观察, 以便更大范围内获取反映, 从而进一步对“新法”进行完善。
3.3 骨干层的系统研究和整体提升
所谓“骨干层”指的是市级以上中医药临床、科研及“治未病”专业机构, 希望能够发挥这一层面的专家技术力量, 从学术角度, 以“五分新法”为基础, 对中医“治未病”分类法进行系统研究, 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中医“治未病”分类法的科学性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航.当前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探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8) :808-809.
[2]郭红刚.治未病与扶正培本——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防治中的体现[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167-170.
[3]郭红.“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与“治未病”[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仲景学说研讨会论文集[C], 2009:88-89.
[4]虞彬艳, 宣丽华.“治未病”贴膏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 2010, 45 (2) :113-114.
[5]胡亚男, 尚晓玲, 杨靖.近5年中医体质学说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概况[A].全国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82-85.
[6]张伟妃, 张伟荣.食疗调节体质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 1010, 25 (5) :734-737.
[7]廖冬燕, 罗毅.顺时摄生——中医“治未病”之源[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论文集[C].2007:454-455.
[8]纪东, 余文燕.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A].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 2007论文集[C].2007:170-172.
[9]毛水泉.浅谈膏方“治未病”的临床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 25 (1) :70-71.
未病 篇10
1 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长期实践中, 形成了许多具有明显疗效的治疗法则, 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疏肝明目”、“健脾利湿”等等, 这些治法与中医“治未病”的预防观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仅在理论上相近, 而且在实践上也证明行之有效, 因而作为“治未病”健康干预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如“活血化瘀”法在“治未病”中就具有重要作用。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 已有实践证明, 血瘀证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环节。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则是血瘀证的实质;研究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改变与血瘀证气血辩证的相关性, 为血瘀证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即以“血瘀证”为核心, 以活血化瘀法为基本手段, 形成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新的视角[1]。
糖尿病是当前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其特点是容易出现众多并发症, 如微血管并发症。运用中医“治未病”和中医传统治法中的“络病”理论, 针对糖尿病络脉瘀阻的病理特点, 在“治糖”时积极“治络”, 可起到较好的保护血管作用[2]。
“治未病”思想与中医传统的“扶正培本”治则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而被业内人士用于肿瘤防治的“抗转移”过程中。许多恶性肿瘤虽经手术切除, 最终仍死于复发和转移, 特别是微转移很不容易察觉。尽管中医文献没有对肿瘤微转移的记载, 但有相关论述, 如肿瘤病人的正气亏虚, 瘤毒内伏, 就可能出现“传舍” (转移) , 在治疗上强调“补虚”、“解毒”, 以及“截断传舍之势”, 其中扶正培本就是总的治疗原则[3]。
除了中医传统治法, 中医传统方剂在“治未病”中亦作为一类方法得以广泛应用。如四逆散是治疗肝胃 (脾) 气滞的传统基本方剂, 具有运转枢机、疏肝理脾、调和气机、调节阴阳水火平衡之功效, 近年来, 已有临床实践证明在消化、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慢性功能性失调状态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4]。
2 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经络学说与针灸推拿技术, 是中医药宝库中的奇葩, 其历史源远流长, 典籍丰富, 近年来在中医“治未病”中发挥了独特作用。《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几乎通篇贯穿着“治未病”的理念, 对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都做了全面而具体的论述。特别是“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 “若人能养慎, 不令邪风干杵经络, 适中经络, 未流传脏腑, 即医治之”等论述, 从脏腑经络角度遵循着防重于治的“治未病”观点, 充分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原则。有专家从这一理念出发, 在“治未病”实践中灵活辩证, 进行了有益的开拓[5]。
中医“点穴”疗法也是专家所推崇的“治未病”方法。点穴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法, 使“气”和“力”作用于一定的穴位, 沿着经络—内脏的相关路线, 将其产生的作用深透到患者体内, 以激发经气, 让气至病灶产生感应, 从而调整阴阳脏腑的功能和营卫气血的盛衰, 既可以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也可以平衡阴阳, 扶正祛邪, 防治疾病。点穴疗法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其防治疾病效果却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 是保健益寿的良方妙法。而且此法简便易行, 适合于任何环境下施治, 便于自我保健, 更适合于广大社区和农村[6]。
“针灸配合耳尖放血预防中风”, 也是近年用于“治未病”的成功方法之一。医者利用针灸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作用, 能够很好地预防中风, 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7]。
3 中医敷贴疗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冬病夏治”是中医独特的疾病防治方法, 并很好地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其中又以三伏天穴位敷贴法最具代表。将传统贴膏加以改进, 增加药物透皮作用, 辩证选穴, 将穴位敷贴法用于预防和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颈椎病、腰腿痛等证属中医寒性痹症范畴的疾病, 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治未病”方法。每次贴2小时, 每年3次 (头、中、末伏) , 一般以3年为一疗程, 取得较好的疗效, “治未病”贴膏即应运而生[8]。
“伏九贴敷疗法”也是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一种, 因其操作简便、价廉、无损伤、疗效确切,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是目前中医界开展得较好的适宜技术之一。近年来, 伏九敷贴法在“治未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防治咳喘病方面发挥出独特的疗效, 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兴趣[9,10]。
4 中医体质辨病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与疾病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近5年来, 随着“治未病”的兴起, 体质辨病用于“治未病”的实践也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体质决定了不同个体对某些病因、疾病的特殊易感性和病理过程的倾向性, 因此不同体质特征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考评依据。体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对治疗反应的差异性, 因此重视患者的体质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如肝病患者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 分别采用相应的中医治法进行调治[11]。
分辨体质在养生保健中也有重要作用。如中医师可根据不同的偏颇体质制定相应的中医药膳调养方案, 对不同体质的病人采用相应的药膳干预、适宜的饮食宣教等手段“治未病”, 通过调理各种偏颇体质为平和体质, 对疾病的症状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对疾病的病程和转归也可起到相应的辅助治疗效果[11]。
体质辨病方法用于亚健康治疗效果也很显著。根据中医理论, 可以把亚健康分为9种类型, 根据亚健康病人体质的类型施以不同的中医治法, 如气血亏虚型施以补气益血, 方用人参归脾汤或归芍六君子汤;肝郁气滞型施以疏肝解郁, 方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 等等[12]。
5 食疗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 “药食同性”。根据体质的特点以及食物治疗学的理论, 恰当地选择相应的食物来防止疾病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食物与药物一样都能表现出相同的性味, 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和同样的功效。有专家将人类的饮食分为4个阶段:“温饱型”、“口福型”、“营养型”、“体质食养型”;并将人的体质分为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 质、正常质等6类, 并根据病理体质形成的原理针对6种主要体质提出了6种调质法,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3]。
6 中医养生摄生方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内经》中有一篇“四气调神大论”, 是论述如何顺应四季变化, 调摄身心的专门篇章, “治未病”即见于该篇之末, 用于总结和强调顺时摄生对于养生、防病的重要性。“顺时摄生”中的“顺时”指的是顺应四时, “摄生”指的是调摄身心。顺时摄生的根本在于顺应四时阴阳消长之序, 做出相应的身心调整, 其内容包括顺时摄身和顺时摄心。顺时摄身主要包括起居、饮食、着装等各方面的综合调理;顺时摄心则强调虚恬少欲、清静平和是调摄精神的根本;此外尚有四季调神, 即根据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情志调节[14]。
顺时摄生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核心概念。正因为顺时摄生通乎天气, 天人相应, 所以人的生命活动只有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行, 才能避邪防病、养生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廖冬燕等[14]认为, 若能坚持顺时摄生, 节阴阳而调刚柔, 使心安神定, 真气内守, 气血以流, 自能百病不生而达到“治未病”的最高层次。
7 中华武术健身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历来在养生健体、祛病防病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近年来又在“治未病”中独树一帜, 其中尤以太极拳、五禽戏等最受群众欢迎。
中医“治未病”首先要做到的是未病先防, 然后才是既病防变。因此在未病时人们需要借助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祛病轻身的目的, 其实这就是“治未病”。太极拳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 还具有养生、健体、防身、御敌作用, 它集中了古代健身运动的精华, 与中医养生、“治未病”紧密相连, 有调理脏腑、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的作用[14]。
以健身为目的的太极拳、五禽戏等是一类优美的动功, 具备气功调气、调身、调心的“三调”原理, 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并且符合中医学保精毓神的精神实质, 符合中医学调养精、气、神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14]。
8 膏方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膏方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药剂型的一种, 是中医药的精华。膏方的特点有四:注重全面、整体的调理;既辩证, 又辩体质;可纠偏却病, 适用范围较广;药力缓和, 稳定而持久。目前膏方使用的人群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身体虚弱但无慢性病者;二是工作压力大, 精神和睡眠质量下降, 难以自我恢复者;三是曾患慢性病但已恢复, 或虽未治愈但又相对稳定者;四是大病后、手术后、出血后处于恢复阶段者。近年来有医者用膏方治未病, 特别是在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发等各个环节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既病防变”患者, 在冬令之时用膏方辩证施治, 既扶正, 又祛邪;既治病, 又防变, 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治未病”方法, 且实践证明其确实有效[15]。
9 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结合的应用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未病”, 特别是现代科技手段与“治未病”的相结合, 是实现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现代化的一条创新性途径。以系统生物学信息处理促进“治未病”现代化体系构建和实施, 是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的一个全新切入点。系统生物学以其系统论观点, 致力于通过各种级别的生物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来定量阐明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而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正是实现了对“ 证” 这种系统论的本征生物表型模式的观测和分类, 并加以调节以改变人体状态。目前提倡的健康管理主要是对从健康到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所谓“ 亚健康” 态的潜在疾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和控制, 与中医药“ 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系统生物学信息处理正是基于对“ 证” 这一生物表型模式的量化识别, 为中医“治未病” 的现代化体系构建和实现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方法及结果。在无创检测人体的宏观整体系统属性的基础上, 采用有示教的机器学习算法, 凭籍严格的基于流行病学的前瞻性模型为示教标准, 而开发出低成本且易于推广应用的无创型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通用建立方法。其中成功的案例是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人体经络评估模型[16]。
探讨现代护理学与“治未病”的结合, 也是这方面的成果之一。如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强调通过中医护理评估, 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进行中医护理诊断, 根据不同的护理问题应用中医“扶正祛邪”“标本缓急”, 以及“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等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17]。
10 “治未病”的康复方法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三种境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在疾病的康复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强调疾病不仅要治, 还要促进康复, 防止复发或发展。近年来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慢性病康复, 并初见成效。如有医者按照“见肝实脾”的“治未病”思想, 在治疗糖尿病“脾”病的同时, 提倡积极固护肾气, 这对糖尿病治疗更有意义。也有医者对肿瘤病人采用“扶正培本”等中药配合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甚至治愈。运用中医药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恢复其相对的平衡, 可以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亦有学者采用自拟咳喘粉 (组方:麻黄、细辛、白芥子、制半夏、杏仁) , 取穴定喘、肺俞、脾俞等,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能减少发病次数, 提高生活质量[20]。
综上所述, 目前用于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较多, 这些方法并非限于独立应用, 而是可以互相配合, 互相融合, 交互使用。当然, 很多方法的实际效果有待更多的实践验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众多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缺乏统一管理, 使得这些方法散在于日常诊疗工作中而不成体系, 同时对这些方法的效果也缺乏权威的评价和论证。笔者认为当前亟待需要通过科研手段, 运用预防医学理论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将现行的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梳理、分类和排序, 经过中医药管理层面和中医“治未病”专家层面的反复论证, 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集纳整理, 如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一样, 形成一份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的基本推荐目录。
摘要:作者通过文献水平调研手段, 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所应用的“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法作综合性探视, 并梳理为10种类型, 即中医传统治法与方剂的应用, 经络学说与针推技术的应用, 中医敷贴疗法的应用, 中医体质辨病方法的应用, 食疗的应用, 中医养生摄生方法的应用, 武术健身法的应用, 膏方的应用, 现代医学方法与“治未病”方法的结合, 以及“治未病”的康复方法。作者对这些方法分别作了阐述, 并提出了通过科研手段, 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进行集纳整理, 形成“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法基本推荐目录”的建议。
天人相应 未病先防 篇11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养,各种生理活动的节律就会稳定而有序。反之,不循规律,肆意妄为,各种生理活动的节律长期紊乱无序,全身机能处于失调而不健康状态,那么,适应外界变化和抵御外邪的能力就减弱,则易于内伤外感。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说的重要原则。中医学倡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起居有常,动静和宜,衣着适当,调配饮食,以适应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外界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内经》提出了一整套四时摄养方法。人们在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尝而勿罚……”为适应这种环境,保持心情舒畅,要顺应这种春阳生发之气而不可折逆。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人们在夏季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这是说为适应夏季炎热气候,要戒急戒躁,以保持精力充沛,以使体内阳气能向外宣通开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夏天养生规律。人们在秋季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这是说秋天要使志意保持安逸宁静,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不要让意志外驰,以使肺气得到清净。这是秋季养生规律。而冬季呢,则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这就是告诉人们冬季要避寒就暖,不要开泄皮肤而使汗出气耗,并要使精神内蓄,保持于潜藏伏匿的状态。这就是适应冬天养生方法。
明白和掌握了四季气候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能主动地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这还如《内经》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则应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二、未病先防,强身健体
未病先防,《内经》称之为“治未病”。它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唐代孙思邈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类。这是中医学最早的三级预防概念,是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的起源。未病先防,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体现其预防思想:
1.调畅情志:做到“恬淡虚无”。恬,是安静;淡,是愉快;虚,是虚怀若谷,虚以待物;无,是没有贪欲妄想。恬淡虚无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促进病情好转。
2.饮食有节:主张饮食有节制,提倡定时定量,不过食肥甘厚味;食性的寒温适中;注意种类搭配和膳食的合理;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3.起居有常:生活起居有一定规律,顺应四时和昼夜的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注意劳逸适度,弛张结合。
4.锻炼身体:经常锻炼身体,可使人体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关节活利,筋骨肌肉壮实,体魄强健。具备这些,自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长寿。
5.药物预防:事先服用某些药物,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亦是防病于未然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运用中草药预防多种疾病,常获良效。如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马齿苋预防菌痢等,都是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总之,中医养生学认为,衰老是由于长期的阴阳失调、脏腑精气虚衰的结果。善养生者应顺自然,形神兼养,固护精气,调补脾肾,采取适当措施,以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从中医学说谈养生保健》这个专题,至此已全部连载完,特此敬告。)
未病 篇12
1 中医药文化对中医护理学的影响将更加凸显
中医药文化是认识生命, 关怀生命, 防止疾病为基础的文化, 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作为中医护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并掌握了中医药文化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才能很好地运用中医中药知识服务于病人, 服务临床工作。可以说,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护理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重视中医药文化。中医护理学才能适应中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适应“治未病”发展的需要。
2 以人为本的中医学整体观是“治未病”护理的关键
中医学认为, 人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人体的组织结构是相互连接的, 功能上是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平衡的一个整体。人的局部病理变化与人的整体密切相关。这一整体观体现在生理、病理和治疗的各个方面。只有熟悉中医学的整体观, 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客观全面地分析病情, 准确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辨证施护。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核心, 也是中医“治未病”护理的关键。
3 “天人相应”的自然观将发挥更重要作用
中医学认为,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 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 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 引起生理、病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例如,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地域对人体的影响等。中医护理对病人的护理、健康人的养生都应充分考虑自然因素, 并主动分析自然因素对病情的影响, 同时, 主动适应自然, 和自然作斗争, 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目的。这一观念将在“治未病”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 综合护理将是“治未病”护理的大趋势
《内经》有“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 譬如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本文为“治未病”的意义。治未病, 即未病先防, 已病早治。这一理念与现在护理人员忙于护理病人病情的护理有本质的区别, 是更高层次、更有意义的护理工作。那么, 如何有效地做好“治未病”护理呢?必须是整体护理、因人因时护理、综合护理, 例如:按照中医病因病理学和养生保健学, 用调节情志、合理饮食、劳逸适度、避风寒、避外邪、四时养生等都是“治未病”护理的新内容、新趋势。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 才能有效地做好“治未病”的中医护理。
5 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将大显身手
中医健康疗法、民间疗法在防病治病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在未来的“治未病”的实践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都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针灸、推拿、拔火罐、刮痧、气功、太极拳的自然疗法, 对疏通经络、调节阴阳、舒畅情志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使人祛病延年, 这些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痛苦小、副反应少, 容易被人们普遍接受, 是“治未病”理想的护理方法, 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6 情志调节法在身心护理方面将显示出优势
当今时代, 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加大, 还有不少人由于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困难、家庭不和等因素, 身心障碍一类疾病明显增多, 对身心类疾病中医很早就有系统论述。如《内经》“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些都是中医学情志治疗的手法之一, 将不良情志转移或激发另一种情志以平息之, 使异常情绪恢复正常。中医的心理护理是通过语言、表情、姿态及行为从而使心理障碍者达到气机顺畅、情志稳定, 心理障碍消除。中医学的调节情志法在心身护理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也是“治未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未病】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