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白象镇

2024-06-03

北白象镇(共12篇)

北白象镇 篇1

引言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在他的作品中, 有大量的象征性描写, 他通过极为含蓄、凝练、暗示的象征手法来引导读者去体会作品中的深意。《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 于1927年出版, 收录于海明威的第二本专集《没有女人的男人》。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男人和他的女伴——吉格。两人简洁的对话充满整个故事, 随着谈话的深入, 我们了解到这个美国男人设法说服他的女伴去做一个“非法的手术”, 也就是人工流产手术。在这篇小说里, 海明威从小说的标题到姑娘的名字, 场景描写以及对话中所使的词语都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 使得这篇由有限文字所构成的小说暗含无限丰富的内涵, 展现出恢弘的艺术气势。

一、《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象征手法

(一) 白象的象征意义

文章的题目来自于女主人公的一句话:“他们那些山看上去像白象。白象是古印度最高的动物, 被当做神物供奉, 然而普通人家无力供养一头大象, 所以它成为最珍贵又不需要的礼物。”通过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我们也不难想到通篇对话的核心——女孩腹中的胎儿。白象在文中的意思也正是象征了女孩腹中的胎儿。腹中的胎儿对女人来说非常珍贵, 但是对于男人来说又是一个大麻烦, 这也就正与白象所象征的意义吻合。小说从女孩子三次眺望群山, 表达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女孩第一次眺望群山时说:“它们看上去像白象。”第二次看到时说:“我说这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这比喻难道不妙?”第三次看到时女孩却说:“看上去并不真像一群白象。我刚才只是说从树丛间望过去, 山表面的颜色是白的。”这三次的场景描写, 以人物的所见影射心里状态, 是典型的象征手法, 对照了女孩面临的两个选择, 流产或者生育。女孩子想把孩子留下, 但是在男子的极力劝说下, 女孩坚定的信念开始动摇。他们虽然是亲密的情人, 但是却终究难以达成一致。这也反映了当时美国“迷茫的一代”的年轻人的现状。

(二) 主人公名字的象征意义

海明威用JIG来命名小说里的女主人公是非常符合她年轻、四处漂泊、游戏人生的形象的。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是“那个美国男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女孩”。故事通篇都没有出现男主人公的名字, 海明威先是称他为“the American” (美国男子) , 后来叫他“the man” (男人) 。用这样的宽泛称呼在小说里是很少见的, 可见作者是别有用意的, 实际上男人代表了一类人, 喻指像故事里男主人公一样的迷惘、没有生活目标、没有责任感的美国男青年。

(三) 场景的象征意义

本篇小说从环境上看, 给整个故事情境创造了一个背景, 赋予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文章中很多地方都在暗示着主题思想, 如“白象似的群山”“河谷两岸”“铁轨”“火车站”。铁路对面, 在那一边, 埃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木。远处, 在河的那一边, 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 这些场景的描写都暗示了女孩当时的心理, 面临的选择, 是流产还是生育。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铁轨, 并且永远不相交, 象征了男人和女孩子之间无法逾越的沟壑。尽管此刻他们在一起, 但是他们貌合神离, 生命之轨永不能相交。

(四) 对话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整篇几乎全由对话构成, 对话的语气和内容的重复对人物刻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明威也赋予这样精彩的对话极强的象征意义。如故事中男人的话语中用词单调, 结构重复, 多为陈述或判断句, 显示出他武断自私, 缺乏对他人关切和体贴的性格;女孩的话语多为疑问或祈使句, 言辞中常用比喻, 显示她对两人之间的关系疑虑重重, 对事物缺乏真切的了解。

二、结语

在小说的结尾, 海明威却用了整整一段描述男主人公拎着两个很重的包走来走去, 等待着火车是否到来, 这似乎又是个隐喻, 男主人公正携带着他们的困惑等待一个解决的方案。脱开了古典小说戏剧化的情节, 个性化的人物描写和斗争冲突, 海明威用最简单的词构筑了一座冰山——一对男女等待着火车也等待着感情和命运的渐变……这便如古人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 施朱则太赤。”该短篇小说简短, 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参与去思考。它包涵了简单的象征手法和言简意赅的对话, 运用的象征手法, 使整篇小说拥有深刻的艺术韵味。同时象征加深了小说的艺术意境, 可以说是小说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也正体现了海明威是如何在“冰山原则”下运用简洁、精炼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以及更丰富的小说内涵。

参考文献

[1]兰兴伟.海明威短篇小说艺术风格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26) :138-141.

[2]刘瑛.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特点[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 (4) :116-118.

[3]唐文俐, 刘文德.海明威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人物对话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9) :183-184.

[4]康宁, 陈镭.《白象似的群山》与“冰山原则”.文学语言学研究, 2007.

北白象镇 篇2

(2011年9月——2014年8月)

一、规划基础

(一)、学校沿革历史

北白象镇中心小学坐落于乐清西大门,是一所校风优良的百年老校,创办于1907年,于1927年迁于现址,(其前身为金鳌书院),为乐清西乡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倪悟真先生发起创办,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百年的春华秋实,培育了中共挚友、国民党军委会顾问处中将处长张冲、温州市第一位牛津大学博士王俊„„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学校于2007年底成功地举已行了百年校庆。

(二)、学校现状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占地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60平方米,绿化面4254平方米。学校现有一幢综合楼,三幢教学楼,一幢教工宿舍。拥有220米环形塑胶操场。建有现代化设施的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阅览室、档案室、卫生室、少先队队室、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络、校校通工程、宽带网等,全部实现宽带进入教室。

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生 人,教职工 人,其中专任教师 人,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 人,占 %;教师学历合格率 %,小高职称 人,占专任教师 %。温州市级教坛新秀4人,乐清市级教坛新秀3人,乐清市级教坛中坚1人,乐清市名师培养对象3名,学校同时还拥有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以及市级优秀教师、优质课获奖等教师20多人。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民主、务实、创新;教师团队和谐、奋进、敬业、爱岗。学校近几年来推崇“乐学尚品求博”的校训,在“追求和谐,享受校园幸福;追求发展,享受快乐成长”崭新理念的引领下,崇行人本管理及人文关怀,致力于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坚定地走科研兴教、特色强校之路。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均获得了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在家长、社会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浙江省百年名校100强”、“浙江省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温州市示范小学”、“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红旗大队”、“温州市工会先进单位”、“乐清市平安校园”、“市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基地”“乐清市慈善捐赠先进单位”、“乐清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乐清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三连冠”、,连续六年获“乐清市教科研先进学校”,“乐清市爱国主义教育读书基地”等称号达90多项,在校本课程开发、养成教育研究等方面不断开拓。学校科研之风大盛,科研能力强,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10多篇,近3年有94篇教科研论文在县市级以上有关评比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现已获温州市级课题二等奖一个,乐清市2个,参与省级课题一个,现已立项课题温州市1个,乐清市2个。

2、现有办学优势

(1)、有一支团结、民主、奋进、务实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敬业勤政,结构合理,开拓进取,具有较强的决策水平和协调能力,富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在学校各项管理及创建工作中,带领教师团队踏实工作、奋力拼搏,开创性地做好各项工作,高标准地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历年的校长考核工作中,综合得分在学区中均为领先。

(2)、学校坚持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高度重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校务公开,通过教代会、财务监管、会议座谈、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将学校发展变化中的最新信息及管理动态向全体教师作及时的报道与公示,增加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主人,成为学校管理的实体。形成了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密切关注学校工作,学校行政积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真诚听取基层建议的互动机制。通过行政与教师的双向联动及有效合作,营造了和谐奋进的校园氛围和人际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民主治校”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与归属感,从而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德育活动形成系列化。为全面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及“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感恩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道德水准。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重,在全体教师中牢固确立了大德育观念,全校形成了“人人是教育之人,时时是教育之时,处处是教育之处”的良好氛围,达到了规范教育的全方位,常规管理的全天候。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卫生、安全、交通、学习、创新”五项自觉的行动。特别是作为我校特色的“感恩教育”的持续推进施行,为我校的校风建设和学生的养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3、学校坚持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高度重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校务公开,通过教代会、财务监管、会议座谈、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将学校发展变化中的最新信息作及时的报道与公示,增加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虚心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主人,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形成了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密切关注学校工作,学校行政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真诚听取基层建议的互动机制。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校园氛围和人际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民主治校”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激发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具有一支业务精良、奋发有为的教师队伍。学校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高,教师群体充满朝气,有闯劲,有活力,思维活跃,蕴含潜力。在各项教学活动及创优评比工作中,突显出较强的实力。几年来,学校一贯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在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为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构筑平台,着力培养一批基本功扎实,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同时,大力扶持青年教师,完善合理的用人机制与激励功能做到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5、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大设施的投入,并按上级标准添置配齐了各类仪器设备,开通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学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心的服务功能,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各类有效的网络资源。学校重视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广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6、近年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我校紧紧围绕“尚品乐学”的校训,全面启动我校“感恩教育”校园文化工作。通过精心设计和策划,学校的每一处墙面、每一个角落处处都在充分展示和诠释着个性化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陶冶师生情操,凝聚师生精神起着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逐步推行“乐学习、尚品行,讲品位,博爱做人,博学成才”的办学思想,“追求和谐,享受校园幸福;追求发展,享受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对于提高学校的文化张力和提升办学品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每年举行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雏鹰广播台、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为学生才艺的全面展示、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7、学校构建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协同教育网络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并收到明显的效果。学校教育坚持开放性,把家庭、社区作为教育的资源加以开发,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的功能,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力求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形成多向合力。

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1、学校办学条件有待继续完善。随着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现有房舍和设施设备已不能满足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各类辅助教学用房严重欠缺,因而,新建3号教学楼显得尤为迫切。

2、学科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在“乐学尚品求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扎实开展“和谐课堂”与“有效教学”的系列教学活动,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办学成就得到社会群众和上级领导的首肯。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在学生、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科”,其他学科为“辅科”的观念根深蒂固,以及部分老师的“辅科”意识形成的教研氛围不浓,如何使个各学科均衡发展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更新不快,教师积极主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在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还不多,各级各类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及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所占比例还不够高。如何优化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快骨干教师、名教师的培育,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践。

4、教科研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以不断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这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学校提出了“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十分注重教科研工作,进行了多项市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但是研究与教学实际之间结合的紧密度不够,教科研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的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对教科研的态度缺乏应有的热情,为研究而研究,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之上。一方面抑制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也使研究成果得不到应有的应用和推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应有的促进和提高。

三、学校发展目标

1、办学理念概述

办学宗旨:育人为本、管理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办学目标:打造乐清市名牌强校,办成一所质量高、声誉好、品位高的温州市现代化示范学校。

办学思路:创优质教育,办特色学校,质量为先、内涵发展。办学理念:追求和谐,享受校园幸福;追求发展,享受快乐成长 校训:乐学、尚品、求博

校风:快乐学习、学会感恩、诚信做人

教风:求真务实、精诚团结、教学相长、师生和谐 学风:师生和谐、乐学善思、诚信感恩

(7)三种意识:目标意识,把学校办成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领先、有持续发展优势的一流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发展意识,注重学校事业发展,突出人的素质发展,为学生想六年,更要为学生想六十年;创新意识,做到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工作举措不断求新,教科研究不断创新。

2、办学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为孩子的最优发展服务,遵循“以人为本、创新为本、发展为本”的原则,积极实施“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之路。发挥核心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回归本真,聚焦课堂,积极推崇“生本课堂”观理念,探索生态教育路子,全面开展“生本课堂”研究实践活动,立足规范和创新,彰显教育特色,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成长的舞台、教育科研的基地,把我校打造成一所质量较高、特色明显、底蕴丰厚的现代化示范学校。

3、培养目标

坚持以“培养具有高尚品行、博学之才的未来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掌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通用技能,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立、自理、自强的“现代人”。

4、办学特色

在“追求和谐,享受校园幸福;追求发展,享受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办学宗旨,进一步扩大学校射击训练项目上的特色优势,发挥科学教学及科学实验方面的成果优势,立基传统,追求卓越,锐意开拓,着力于学生生活、生存方面通用技能的培养,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大舞台,切实提高学生的自理及自立能力,精心打造和培育射击训练、科学实验、通用技能三大办学特色。

二、指导思想

《白象似的群山》场景设计分析 篇3

关键词:欧内斯特·海明威 《白象似的群山》 场景系统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场景设计手法展示了一个经典的爱情话题。小说以远处的群山为情景背景,讲述的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在西班牙的一个火车站,一个美国男人和他的女友在车站等待开往马德里的火车,准备到城里去做堕胎手术。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围绕堕胎的话题展开交谈。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对话,人物具有泛指性,场景简单却极富内涵。作者通过描写外部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内心变化,让人产生情景交融、光鲜如画的感觉,留给读者无穷的回味和想象空间。美国作家和文学评论家Edmund Wilson认为,海明威世界里的场景描写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内有乾坤,总给人一种“哪里不对劲的感觉”。本文试图借鉴亨利·詹姆斯的场景系统理论来解析小说中场景设计的独特艺术手法。

一 场景系统理论

建立场景系统是亨利·詹姆斯的一个重要主张。他以“戏剧法”和“图画法”为基础,然后将二者加以综合,使它们同时服务于小说主题,并在整体上形成有机体。詹姆斯主张根据小说内部结构以及故事主题建立一系列“场景”,认为这样既有助于小说结构上的“经济”,又可以产生作者站在人物“背后”的戏剧效果。场景类似于舞台中的一场戏,借助剧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完成,这时小说的叙述者往往置身幕后,让人物自己完成。环境描写是故事中人物性格形成和情节发展的重要原因及动力之所在。詹姆斯强调,每个场景本身都必须相对独立而完整,可视为一个小场景系统。场景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又构成一个复杂的大场景系统。如果说情节是一部小说的血,人物是一部小说的肉,那么场景就是一部小说的骨,场景系统无疑就是一部小说的骨架。他还以交响乐做类比,阐述了“场景系统”所包含的三个原则:一是小说中的每一个场景的设置必须以服务主题为目的,但具有属于自己的有机功能;二是场景之间必须前后呼应并规则有序;三是场景间隔中的各成分都应为下一场景的出现做好准备。

二 《白象似的群山》实例分析

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的场景系统由三个场景子系统构成: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和阳光下两条铁路线;紧靠着车站的一边,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

白色山岗子系统包括的主要场景:远处起伏的山峦;农田和树木;一片云朵;一条大河。

车站子系统包括的主要场景:两条铁路线;灰褐色的、干巴巴的鄉野;干涸的河谷;两只旅行包。

房屋子系统包括的主要场景:帽子、竹珠子编成的门帘;一张桌子;啤酒;艾酒;茴香酒;两只毡杯垫;酒吧女招待和候车的人们。

在小说中,海明威运用极富象征意义的“场景系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真正实现了简洁而极富内涵,重复而不失深刻,完美地展现了他的场景设计技巧。

1 场景的设置要以服务主题为目的,要有属于自己的有机功能

(1)从小说的描述来看,故事首先从远景开始,尽管白色山冈场景系统中仅有为数不多的景物元素:远处起伏的山峦、农田和树木、云朵、大河等,显得有些单调,但是每个小场景内涵完整而又相对独立,场景与场景之间关系密切,都围绕着未来、生机和希望的主题展开。

远处起伏的山峦——作者从描写外部环境入手,为小说人物“触景生情”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从而使读者可以透过女主人公对场景的所见而感受到她内心的所思,使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并展开充分的想象。小说中“远处起伏的山峦”是“白象”的象征。小说围绕“神圣不可侵犯”和“不被欢迎的礼物”的双重含义,展开了正义与邪恶、自私与奉献、责任与义务、承担与推脱等人性的大辩论,这同时也是小说的主题暗喻。尤其是在小说中的不同阶段,透过姑娘的眼睛观察这同一山峦时所得出的迥异结论,反映出了姑娘的内心世界随着小说情节的深入和对男人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一条主线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农田、树木、大河、云朵——这四个元素是小说中变化、生机和希望之所在,对于展现小说的主题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随着情节发展,女主人公看到:“铁路对面,在那一边,埃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林。远处,在河的那一边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透过树木,她看到了大河。”此时的场景自然生动,给人一种柳暗花明、轻松愉悦的感觉。当姑娘走到车站尽头时,云飘走了,“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已经消失。展现在她眼前的是那充满绿色生机的“农田、树木、大河”。此时,一幅充满生命诱惑的图画对她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一种追求未来新生活的愿望在她的心中油然而生。她似乎也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只有拥有了美好的品行和情操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才配得上拥有他们爱情的结晶(姑娘腹中的孩子)。只有树木葱茏、粮田遍地,才会真正拥有那神圣不可侵犯的“白象”。

(2)在车站场景子系统中,主要场景是烈日下的两条铁路线、干巴巴的乡野、干涸的河谷、车站、和两只贴满标签的旅行包。这里既强化了缺乏生命的暗示,蕴含着荒凉和失望,又存在着机会和选择。各场景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影射和烘托了女主人公陷入两难境地的心理状态。

两条铁路线——象征着他们永远不会达成共识。铁路线是平行的,永远不会交叉,就像大河两岸“这一边”、“那一边”的情景一样,一边是生机,一边是贫瘠。

车站——象征着他们可以在这儿换乘不同方向的火车,在此改变人生的方向。

旅行包——象征着在俩人曾四处漂泊、寻欢作乐的日子里已经积淀下沉重的负担和责任,预示着过去的生活终将会因不堪重负而结束。

(3)在房屋场景子系统中,帽子、桌子、门帘、啤酒、艾酒、茴香酒、杯垫等构成元素众多,然而在共同展示“人类灵魂的大晒场”这一主题方面,它们各自功能明确,无可替代,但又相辅相成。

帽子、桌子——姑娘把帽子取下来放在桌上,表明她要摆脱压抑她的某种东西。她要把话摆到桌面上来说明白。“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他们在桌边坐下。姑娘望着对面干涸的河谷和群山,男人则看着姑娘和桌子。”桌面俨然成了一个展示善恶、正邪的绝佳道具。

门帘——被重复了七次,它似乎是一道回避社会惩戒、逃避世俗社会的藩篱。姑娘“伸手抓起两串珠子”表明她在做出改变命运的思考和抉择。是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还是继续我行我素飘荡游离于社会之外?

啤酒、艾酒、茴香酒——凉丝丝的啤酒对男人来讲消暑解渴,对姑娘此种状况下的身体却无疑是一种摧残和迫害。男人不加思索地选择了它并且要了“兩大杯”,直接反映出了其自私的本性。

男女主人公关于酒的对话揭示了他们曾经空虚迷惘的生活——看看风景,尝尝没喝过的饮料,这当然也包括品尝当时(1927年为小说的创作时间)被政府禁止销售的“苦艾酒”,明示了俩人过去共同生活时的叛逆、放纵和因空虚而追求刺激的行为特征。

茴香酒和苦艾酒味道类似,但从本质上与苦艾酒完全不同。茴香酒是当时聪明的法国人使苦艾酒合法化的产物。小说最后,男人穿过酒吧,“他在柜台喝了一杯茴香酒”。象征他仍旧留恋二人以往的生活,但这一切已经变了“味道”,俩人的关系已经形存而实亡,无可挽回。

2 场景之间前后呼应,规则有序

小说的场景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其情节设计巧妙,秩序井然。

“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场景由远及近,由生机盎然到贫瘠和荒凉,对比鲜明。“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的车站”暗示了女主人公将在此做出选择,一个方向通往生机与希望;另一个方向通往荒凉与迷惘。“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喻示着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令人“闷热”难捱。挡苍蝇的“门帘”象征着当时社会的各种制度和约束,尽管“一串串”种类繁多,然而却是“竹珠子编成”的,内容不实,力度不够。这才致使坐在其外面的“一张桌子旁边”的那个“美国人”和他的女友之间发生了为社会所禁止的故事:饮用催情的苦艾酒寻求性的刺激与快乐,而不想承担责任的“美国人”面对女友腹中的胎儿只想说服她去堕胎以求得解脱。

尽管小说中存在着对同一场景多处重复描述的情况,但是海明威通过巧妙的安排,赋予了它逐渐深化主题并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的全新内涵。比如对群山的描述:

“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它们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她说。此时,姑娘正在进行痛苦的抉择。

“姑娘又眺望远处的群山。‘这些山美极了,’她说。‘看上去并不真像一群白象。我刚才只是说,透村树林看去,山表面的颜色是白的。’”此时,姑娘的心境已经转好,美好的事物“树林”已经纳入她的眼帘。

“姑娘站起身来,走到车站的尽头。铁路对面,在那一边,埃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木。远处,在河的那一边,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透过树林,她看到了大河。”此时,姑娘看到了希望的源泉,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通过以上情节可以看出,尽管海明威在小说中三次描写女孩抬头看山,表面看似情节有些重复,但每次透过女孩的眼睛所看到景物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色彩。海明威通过精心巧妙的场景设计使人物的心理情绪以外化的形式得以展现,从而达到了更加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人物思想的艺术效果。各场景的组合构成了一幅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而又秩序井然的山水画。

3 场景间隔中的各成分都要为下一场景的出现做好准备

小说通过描写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意识活动,建立起一个互为关联的、具有较强因果关系的“场景系统”,使得每一个场景都为下一场景的出现做好准备,都服务于人物意识的变化,成为小说的“行动”。比如小说中关于杯垫的描述:

在小说开头,“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而姑娘此时“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她为眼下的处境焦虑,更为未来的前途迷茫。

在小说结尾,“那女人端着两杯啤酒撩开珠帘走了出来,把酒放在湿漉漉的杯垫上”。杯垫由干变湿,一方面暗示着啤酒的冰凉,反映了男人对姑娘本质上的漠视和不关心;另一方面在已经是“湿漉漉的杯垫”上再放上啤酒的描述,则加倍体现出了男人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虚假和自私的本性。然而此时,姑娘的心境已经大有好转——“姑娘对那女人愉快地一笑,表示感谢。”“‘我还是去把旅行包放到车站那边去吧,’男人说。姑娘对他笑笑。”“她正坐在桌子旁边,对他投来一个微笑”。姑娘这一连串的“笑”,反映出了她已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真正成为了“乐观、坚强、冷静”的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的确,作为一代文风大师,海明威集马克·吐温、斯蒂芬·克莱恩和葛鲁德·斯泰因等人之大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含蓄而又简约的风格——零度的情感、客观的视角以及最大限度的节约。从本文的研究来看,他又是一位善于控制和创造场景的大师。在《白象似的群山》这部小说中,海明威设计的场景系统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景物描绘和空间场所的展示,而是已经成为小说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展示着情节,同时还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这篇小说的场景既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更是催生人物性格和象征最终命运的决定因素。因此可以说场景的设计影响和烘托了人物的性格,既是性格形成的基础,又控制和影响着性格的发展与变化。场景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并暗示着人物的命运。《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场景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海明威在此篇小说中对场景系统的设计与运用堪称精妙,充分展示了他严密的逻辑构思、完善的系统思考及高超的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1] Scott Donaldson.Earnest Hemingway[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甘文平:《“梦”的建构、消解与幻灭——〈白象似的群山〉与〈雨里的猫〉的主题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 翟象俊译:《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作者简介:

牛洁珍,女,1967—,河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文体学,工作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曾华人,女,1968—,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北白象镇 篇4

一、冰山文体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最早是在一部关于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 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 只要作者写得真实, 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 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由此可见, 海明威在小说创作上有一种观点:让读者感受的东西应该比读者理解的东西多一些。因此, 他从不企图在作品中说明自己的倾向性。他唯一所做和能做的是把他所经历体验到的一切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充实、想象。

二、从《白象似的群山》看“冰山文体”的运用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 海明威采用客观凝练的叙事技巧, 形成了生动简练, 优美含蓄的语言文体, 也即著名的“冰山文体”。小说中除了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绘以外, 绝大部份是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初读之下, 让人觉得这不过是在平淡无奇的地方一对恋人之间一场平淡无奇的谈话, 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但若稍微仔细一点, 读者就可以体会到小说字里行间里隐藏着丰富的内容。

1. 简洁

长期的记者生涯, 使海明威在写作中养成了文字简洁的习惯。在《白象似的群山》中, 无论是对作品的整体结构, 还是对其句式句法, 海明威都追求一种简洁朴实、深沉含蓄的风格。他惯用英语基本词库中的小词、常用词, 他喜欢用名词和动名词, 较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即便使用, 也多为good一类意思不大具体、明确的词。至于动词, to be的各种形式在作品中占相当大得比重, 并常和there一起使用, 使这类句子主要是表达客观的状态。同时, 海明威使用的句式多为简单陈述句和用and连接的并列句, 这样连接的各部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避免表达因果关系。海明威能用八分之一的简洁语言表达出八分之七的丰富思想内涵, 以“最少”表现“最多”, 这正是海明威的伟大之所在。

2. 象征

海明威还善于运用自然景象和人物的心情相互对照、衬托, 赋予自然景物以象征意义, 使小说表现出更广阔的思想空间。在《白象似的小山》中, 作者运用了象征和寓意的手法, 即通过极为含蓄、凝练、暗示的象征手法来引导和启发读者去体会那隐藏在水中的八分之七的部分, 将抽象的思想变成具体的物象, 让读者从具体物象中激发想象和情感, 去挖掘其中的意蕴。作者以这座白茫茫像白象似的群山为象征物, 引出了全篇的主题。白象 (white elephant) 在英语中的寓意类似于汉语中的“鸡肋”, 但又不完全对应。这是从印度传来的一个典故, 白象是古印度最高贵的动物, 被当作神物供奉, 然而普通人家无力供养一头大象, 所以它成为最珍贵又最不需要、甚至带来麻烦的礼物。海明威对“白象似的群山”这一比喻的运用肯定隐含着某种隐喻意思, 但假如把白象解释为女孩腹中的胎儿, 未免太过落实。昆德拉认为“把象和不受欢迎的婴儿相比较颇为牵强, 这不是海明威的而是教授的;它大概是为了准备对小说作情感化的解释”。此外, 白象在此处还可能暗喻姑娘怀孕后的体形。这个比喻后面一再重复出现, 它具有提示性的作用, 不仅提示了小说人物的思考和表达的倾向, 更演化为冲突的一个焦点。

3. 省略

在《白象似的群山》一文中, 作者对人物的身份、故事的背景以及情节的来龙去脉都没有做什么交代。尽管如此, 从他们的言谈中, 读者仍能感觉到姑娘复杂的情绪变化, 对于姑娘来说, 显然有什么东西就要被毁了, 而这东西又是姑娘期盼已久的。她原本指望能够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 但眼下, 男人改变主意了, 一旦胎儿被打掉, 她就要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她吓坏了。但是海明威始终没有把姑娘的感情写在明处。他省略了一切说明性的提示, 即使我们能够从他们的对话中感受到节奏、速度、语调, 也无法判断真正的心理动机。正因为小说中隐藏了很多背景性的东西, 也正是这种隐藏或省略才使得《白象似的群山》成为一个可以多重讲述的故事, 一个可以一遍遍用不同的前因后果加以阐释的故事, 这种多重阐释性正是由省略的艺术带来的。

结语

“冰山”风格是海明威的一种艺术追求, 一种艺术境界。“冰山”风格引出了一条红线, 贯穿于他整个创作思想、创作风格和审美观念;贯穿于他所有作品得立意、构思、主题表现、情节结构、背景描写和人物刻画中。《白象似的群山》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简单形象向读者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它的结局是开放的和不确定的由于未给任何确定的信息和缺乏了传统意义上的开头和结尾, 整个小说悬念重重, 读者的想象空间和解读空间也由此被拓展, 完美地体现了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的切割。

参考文献

[1]Faueonnier:G.&M.Turner.Mental spaces: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113.

[2]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A.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202—251.

[3]崔道怡、朱伟、王青风、王勇军编, “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册[c], 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7

《白象家族》读书笔记 篇5

那天,作者还认识了许多白象,他们是一个家族,还给它们起了个名字。从那以后,作者经常带上一些水果去造访白象家族,时不时地到白象家族去做客了,作者和这群白象就成了好朋友。

我读完这本书,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你对动物好的话,小动物们就会成为你的朋友。一直陪在你的身边,假如,你对这个动物不好的话,那这个动物就会报复你。

我以前,捡了一条流浪狗,它长得非常丑,可是在我的眼里它是多么的可爱。可是当我把流狼狗带回家时,爸爸就不同意,我只能让它在我们家住一天,他睡在毛毯上,早上起来爸爸就让我赶走它,可是我不同意,为了一只狗我跟爸爸大吵了一架,没有办法我只好让它在外面睡。

有一天,它丢了,我急得连忙找没有换衣服就到外面找,我穿着睡衣四处找,我不停地叫:“球球,你在哪里?你快出来!当我不停再叫时,它出现了,我抱着它哭,他见我哭了,它自己也留下了眼泪。

北白象镇 篇6

像极了多年来我的虚无

如果是夏天,山风必将吹袭

此时是初冬,车窗紧闭

大大小小的山泉随处可见

那是一头头或大或小的白象

身影如白雪的灯盏

只有佛祖愿意吹息

随处可见的

还有山中一个个废弃的客栈

寂静的是黑漆漆的门窗

连老板娘也闲置了多年

绿色的胃消化后半生

“牛羊横穿公路请慢行”

绿色广告牌在戈壁下闪着午后的光

刚才那些羊群还在山麓

远远望去,它们一个个静止不动

那是自然之手安放在戈壁的时光暗示

秋初的风声,

听不到它们咀嚼绿草的声音

现在的它们

有消化我整个后半生的绿色的胃

此刻,她们正穿越京藏公路

两只已经踱步过去,另几只垂着耳朵观望

草场四周是橡皮山,没有什么

能擦去经年的阴影

黑色木风箱

此时,故地的菜园

并没有昨夜高速路上货运卡车的轰响

我再次回到故乡的风箱

我熟悉那道黑色的暗门

经常在秋天拨开那小小的横挡

尽管它磨损得厉害

是的,里面一直有一座

夜晚的花园

不是斑马,是一匹黑马在黑夜里

那些花朵,父母亲手栽过的

高过了红色的稀疏房顶

高过了银色铁片抖动的树梢

车窗内的陌生人

车窗外的麦田收割后正在焚烧

并不晴好的天空是植物尸体烧焦的气味

那一年我把刚刚从田野抓来的

蟋蟀蚂蚱油葫芦蜻蜓一个个掷进火堆里

饥饿的乡村在一瞬间成了天堂

火车不改方向地奔驰

身边的座位空了几个小时

那必然是一个陌生的位置

如果我此时走下车来

也毕竟是祖国的陌生人

一个黑衣人已在夜色中下车

再次打开书页,哦——

里面全是黑色的蜂箱。

霍俊明,现居北京。

北白象镇 篇7

关键词:符号矩阵,《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一、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

格雷马斯是法国著名结构主义符号学家, 其符号矩阵理论首先先设立一对对立项X和反X, 与X矛盾但不对立的项为非X, 与反X矛盾但不对立的项为非反X, 而非X与非反X不一定会有对立的关系, 他们之间是一个动态的关系, 如图1 :

( 虚线箭头: 表示对立关系; 实线箭头: 矛盾关系; 虚线直线: 蕴涵关系)

二、《白象似的群山》的符号矩阵

( 一) 行动:“手术”

理清人物间的关系脉络是分析出人物关系之下的复杂内涵的基础;而要理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始终反复出现的形象为突破。男人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反复劝说姑娘去做“手术”, “手术”一词在文本中总出来了13 次之多, 海明威用多达2/3 篇幅的直接人物对话叙事了一对男女因为是否要做一个“手术”而产生争执的故事。

把握住“手术”这一关键词后, 我们将进一步抽象出其深层内涵。通过分析, 首先将“手术”从文本形式中抽象出来, 作为图示的第一项, “手术”就是图1 中的行动。

( 二) 价值:“开心”

“行动是西方意义上的做事, 即取得成功, 价值指的是西方人的行动中缺乏的意义。”根据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 在我们可以在复杂的文本符码层面之下抽象出基本的“行动”和“价值”的二元对立。

文中两人针对手术与否的问题争论导致两人恋爱关系处于紧张。姑娘爱这个男人, 也爱腹中的胎儿, 憧憬美好安稳的家庭幸福生活, 而手术代表着失去孩子, 失去价值 (即“开心”) ;男人劝说姑娘只要手术了, 他就不再烦心而是开心。

“行动”与“价值”的二元对立, 也就是“手术”与“开心”的二元对立。两者的二元对立形成了一种强大力量, 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行动”作为符号矩阵示意图的第一项, “价值”为第二项, 剩下的两个矛盾项也就很容易推出, 第三项是与“行动”矛盾的“非行动”, 第四项是与“价值”矛盾的“非价值”。这样可以得到以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为基础的图2 :

三、人物关系与主题探析

男人一再强调自己不会勉强姑娘去做这个手术, 同时一再强调那是个非常简便的手术, 显然男人希望姑娘去做那个手术。而姑娘说他们本来可以惬意的享受生活,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 姑娘的情绪爆发, 连续用了7 个“请”字, 请求男人不要再说下去了。最后姑娘的情绪气氛达到极点, 小说内在的激烈而紧张情节也随之达到高潮。姑娘不想做手术, 因为她腹中胎儿代表着希望和幸福, 是他们爱的结晶, 手术代表一切都将失去。

“手术”与“非手术”决定孩子的去留, 也决定了两人今后生活的“开心”还是“非开心”。男人认为行动了 (手术) 就是有价值 (生活开心) , 不行动就会很烦心, 这是面对两种情况男人的不同心理, 这里分别用:男和男’区分。而姑娘是不希望手术的, 手术了代表着失去, 生活不会幸福, 这里分别用:女和女’区分。男’和女’代表着不同选择让两人面临的不同生活处境。

两个人在火车中转站休息, 这预示着两人的人生转折, 也许他们将一起走向幸福, 也许也将走向各自的低谷, 而是否做手术孕育着两个人关系的发展趋势, 决定着将来生活的“开心”与否。白色通常预示了纯洁的东西或是虚无的东西。姑娘对男人的爱是纯洁的, 对胎儿的珍视感情是纯洁的, 但是, 这一切必将随着是否手术的决定而变得虚无, 而小说也反映了海明威空虚而又迷茫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孙慕嘉.符号矩阵理论在《雨中猫》主题探析的运用[J].外国语文.

北白象镇 篇8

随着医院建设浪潮的到来, 相关装备和工程市场迎来了巨大商机, 作为甲方的医院也对相关装备和工程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满足医院不断出现的新需求, 适应当前医院建设的新形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准定位并且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摆在很多医院工程企业面前的问题。而白象勇于突破、调整战略, 走出了一条专业化的创新之路——

调整战略:工程、设备、耗材全面发展

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 其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北京神州思凯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在SARS期间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机, 从此拉开了进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序幕。

2006年, 白象推出QPQ系列全自动清洗消毒器、PS系列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成为中国最早开发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厂家。

2008年, 白象为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开发了中国第一台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抗力仪, 成为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能力的测量尺度,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抗力仪的国家。

2009年, 白象开始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提供包括设备、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维护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2010年, 开始提供医院手术部层流净化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科室 (OR/ICU/口腔科/血透室/实验室/病区) 感控解决方案。

2011年, 开始提供感染控制耗材, 包括清洗剂、除锈剂、上油剂、蒸汽灭菌检测、低温灭菌检测、灭菌包装材料等。

2012年, 开始提供医用气体整体解决方案。

2013年, 开始提供医院药房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多年来, 白象时刻关注市场的新趋势、新变化, 对设备、工程及服务不断进行完善, 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适应市场的发展。

时至今日, 白象已经成为集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及工程、手术部洁净工程、医用气体设备及工程、自动化药房设备及工程、物流传输 (气动、轨道) 系统设备及工程等业务为一体的、能够为医院多类专项工程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

注重研发:多款产品齐头并进

白象一直重视新产品的研发, 特别是一直致力于将当前先进的通信、网络等技术应用到产品之中。白象目前拥有产品与解决方案研发人员100多名, 累计申请中国专利100多项、国际PCT10多项, 其中60%以上为发明型专利。2013年, 白象研发费用支出为1800万元, 此后的几年中, 白象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 近几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7000万元。

始终重视研发使得白象的产品不断升级和换代, 目前, 多款新产品已经研制成功并且即将走向市场。

公司研发的气动物流传输系统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卓系统, 以确保运营的稳定与安全。同时, 系统还具有云服务功能, 能够满足医院对物品传输过程数据共享、实时查询的要求。

智能发药系统包含了智能盒剂发药机、智能药框、智能药架、缓存架、补药区、窗口设备、叫号系统等设备。此外, 在标准配置的基础上还可以选配智能药柜作为用量少的药品的补充, 智能异形发药机用于瓶装液体药的发放。

低温等离子灭菌系统采用安卓系统, 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加入了无线通信技术, 每台设备都可以利用手机SIM卡通过无线通信进行上网;添加了指纹识别膜, 确保收发人员的身份明确, 防止非医护人员操作系统;具有云服务功能, 绑定手机后, 机器能够将相关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手机上, 便于远程操作和检修, 还可以将机器的工作记录等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上;操作系统软件具有自动更新功能, 可以随时更新相关标准。

截至今年, 白象的产品已在全国2000家医院中得到了应用;其生产的以消毒设备为代表的一系列产品已销往多个国家。

走向国际:建立标杆客户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使得白象的各类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获得了较高的占有率, 而且国外市场开拓也是风生水起。

领先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是白象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将先进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运用到产品中, 白象产品实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一个又一个首创。此外, 在质量方面, 为了与国际接轨, 白象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CE认证、ISO13485认证, 并且在生产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

目前, 白象已经在美洲、欧洲、东亚以及非洲等地区相继成立办事处, 并且正在世界各地开展建立标杆客户的工作, 希望以此带动白象的业务在当地市场的发展。

保证售后:服务点遍布全国

在国内, 白象的产品和业务已经遍布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安徽、广西、海南、福建、广东、河南、辽宁、贵州、四川、重庆、甘肃等多个省、市、自治区, 其参与的医院建设项目将近400个, 使用其产品的医院用户超过2000家;在国外, 白象的产品已销往40多个国家。

面对众多客户, 售后服务成了白象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为此, 白象在全国多个省市设立销售及售后服务点, 坚持以“便捷、高效、全面”的服务宗旨为客户解决设备使用中的任何问题。

除了常规的售后服务模式, 白象还进行了创新。例如, 将“云技术”应用到新研发的产品中, 技术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到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出现的问题, 并且进行远程分析和故障排除指导;设备的操作记录、实时状态等数据可上传到白象的云服务器中并存储起来, 便于院方在需要的时候提取和使用。

另外, 白象的上百人规模的售后服务团队可通过多种方式随时为客户解决各类问题。

布局未来:新厂址即将开工

白象当前的生产车间位于北京平谷区兴谷开发区。为了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 白象购买了平谷开发区内一块140亩土地的50年使用权, 按照规划, 将新建厂房、科研楼、办公楼等建筑, 届时白象的生产能力将显著扩大, 科研条件和办公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目前, 新厂址的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中。

后记

北白象镇 篇9

Perhaps the most celebrated, challenging work the riddle-like“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When the story opens, two characters—a man and agirl are sitting at a table.We finally learn that the girl’s name is“Jig.”Later on we learn that they are in the caféof train station in Spain.But Hemingway tells us almost nothing about them—or about their past or about their future.The only information that we have about them is what we learn from their dialogue.One must ignite his or her imagination to scrutinize between the lines.Yet we feel the undercurrents of meaning keeping surging in our mind, we can’t help feeling something profound happen to it, which makes the work reverberating and tempting.So what makes the story so productive and fascinating?After reading it carefully, it’s discovered that symbolism is the very technique by which Hemingway created a bridge between his characters and the reader, thus made the reader achieve an access to the deep layer and the emotional core of the story.

Symbolism can be defined as a non-superficial representation of an idea or belief that goes beyond what is“seen.”Hemingway employed several symbols which aid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theme.

The white elephant is a central symbol creating by Hemingway to reflect the incommunicable ga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girl.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white elephant reveals their respective outlooks on life.When the girl said:“The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she was referring to the fetus—the baby creating in her belly, for the form and coloring of the hills resemble those of the fetus.Here, the white elephant is a symbol for the fetus.The hills are“lovely”and“bright, ”though“the country was brown and dry, ”and their conversation was dry.The white elephant is in clear contrast with its surrounding images of sterility and futility, “there was no shade and no trees.”For the girl, the white elephant brings her change and hope in life.She looks at pregnancy as a beautiful aspect of life.

Furthermore, the white elephant is also symbolic of the steady life the girl is dreaming of.As we all know, elephant culturally possesses the good qualities of luckiness, honesty and steadiness.Its white color signifies its pureness and innocence, without and hypocrisy the American man is characteristic of.At the cross-road of her life, Jig chooses to settle down to live a peaceful life.The baby means a necessity of setting down and starting a family, which imposed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man’s enjoyment of his gypsy life in an irresponsible way.

So, the white elephant—the baby—reflects their different outlooks on life, even human nature.Jig said the mountains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then immediately, a tension between the mounts, for the man reacted abruptly, “Oh, cut it out.”From the man’s point of view, the hills don’t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and hills certainly don’t have skins.He is using his logic in order to be as persuasive as possible.He translates for her:abortion involves only a doctor allowing“a little air in, ”afterward, they will be off on new travels.However, for Jig, this life of being ever in flux, living in hotels, traveling and never settling down has become wearying.From his promises to be with Jig during the“simple”operation, we again realize the man’s insincerity because what is“simple”to him may very well be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damaging to her.

Without a baby anchoring them down, they can continue to travel;they can“have everything.”However, the girl contradicts him;at that moment, she seems suddenly strong and more in control of the situation, typical of Hemingway’s defiant heroes or heroines.She has realized that with or without the abortion, things will never be the same.She also realized that she’s not loved, at least not unconditionally.

The man is using his cold, logical way of thinking, just for his own good, whereas the girl has moved away from the rational world of the man into her own world of intuition.Jig has full confidence in her beautiful future life, which is best illustrated when she looked across the river and saw fields of fertile grain and the river—the fertility of the land.She desires the beauty, loveliness and fertility of the grain, which implies she wants the baby.

The setting of the story is also highly symbolic.The story happens in Spain, in the valley of the“Ebro, ”which resembles“embryo”both in sound and form, so“Ebro”can be symbolic of Jig’s pregnancy, also it symbolizes that the station caféwhere they stay while waiting for train is pregnant with hope of beautiful life.

In addition, we can see that the train they’re going to take is an express train that comes from Barcelona and goes to Madrid, but we don’t even know if they really take the train.The train here symbolizes change and movement.It is the train of life, “which stops only for two minutes, ”a very short time.Life is transient.She has to make decision as to whether or not she has the abortion, which means whether or not she would grasp the control of her own life.To have it or not, that’s the question.

Jig’s final decision is not clearly stated, but is underlying.It’s not difficult to recognize if we notice the characters’conversation and names.Let’s scrutinize their words first.It’s she who starts the dialogue, this implies that the decision for the abortion in the end will be really hers;she is the one who starts the conversation and also the one who is taking the decision.She’s very straightforward, she also takes her hat off and puts it on the table;she’s getting rid of what covers her, wanting to speak out about the situation clearly and put the feelings, as she does with the hat, on the table to be talked about openly.In his turn to answer, instead of answering to the question he changes the subject and answers“it’s pretty hot, ”this implies he wants to change the subject and talk about simpler things, such as the weather.She responds with a decision and say“Let’s drink beer, ”so she is the one who make decisions.

Second, from the name of the characters we can also sense the end of the story.The girl’s name—Jig—is not a normal name, it’s very symbolic, as it is the name of a lively dance or it can also refer to a“particular sort of behavior or activity which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that someone is in” (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What this name implies is that she can make decision about the abortion and as we will see later on in the conversation, he’s afraid of her changing her mind about this, he is all the time trying to reassure her in the decision.In the end of the story, Jig’s words“I feel fine”suggests she has been determined not to have the abortion and begin her new way of life.

One tenet of modernist writing is that one should evoke feeling through obscurity of meaning, simple language and symbol.Hemingway uses symbolism marvelously.Symbols abound in his“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the superb manipulation of which greatly enriches the meaning of this short story.The subtle employment of symbolism is a sharp tool helping delve the deep-seated treasures, thus the maximum of meaning is reached through the use of this technique.

参考文献

北白象镇 篇10

关键词:《白象似的群山》,对话模式,主题

作为美国文坛的巨匠, 海明威因为自身传奇冒险的人生经历和他在许多重要作品中塑造的鲜明“硬汉”形象而闻名于世, 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评论者的关注[1]。1954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以表彰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在许多读者眼里, 海明威是一个极端的男权主义作家, 因为在他的多数作品中, 女性似乎都被排除在重要人物塑造的范围之外。纵观海明威的经典短篇小说作品,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一天的等待》中没有女性人物, 《印度营地》中的女性人物仅仅是一个陪衬或者背景, 《弗朗西斯麦考柏的短暂幸福生活》中的妻子被刻画为一个威胁男性尊严的“异类”, 但这并不能完全表明海明威的女性观。事实上, 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创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就, 他以一个作家特有的敏锐眼光洞察并刻画出一幕幕危机潜伏的婚姻爱情生活场景, 并对处于弱势的女性角色表达了真切的关注。创作于1927年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便是体现这一主题的经典名篇。

《白象似的群山》几乎全部由对话构成, 主要场景是一个美国男子和一个女孩坐在西班牙一个火车站外面的酒吧等候去马德里的火车。作者在初次介绍主人公的时候别具匠心: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和他一块的女孩坐在桌旁 (The American and the girl with him sat at a table) , 男子和女孩的关系并没有做出明确的交待, 令读者对两人的关系充满疑问和好奇。直到故事结尾处, 作者才通过对他们所携带的行李包的一个细节描写解答了这个疑惑:行李包上贴着他们共度夜晚时所住宾馆的标签 (There were labels on them from all the hotels where they had spent nights) 。显然, 两人之间有亲密的关系, 可是这种亲密的关系并不属于传统的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的范畴, 从而强化了该故事的主题:游戏人生的男主人公自私且虚伪, 不愿意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两人的对话构成本故事的主要内容。由于他们相互非常了解, 关系非同一般, 所以他们的谈话对于一个旁观者而言难以理解, 甚至会觉得莫名其妙。这个前提使得海明威必须为读者构建一定的关联性, 因为他省略了人物对话的主题 (她怀孕了, 他希望她去做人工流产手术) 。许多评论者都注意到, 故事中从未提到怀孕、堕胎、婴儿等字眼。更为难得的是, 他在故事中避免一切进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叙述或评价;文中的描述性段落非常客观,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除末尾处一个重要的象征以外) , 对读者理解人物对话没有帮助。因此对于读者来说, 该故事中简单的措辞, 直白的句法, 客观的旁观者叙述, 主题意义的模糊有些让人难以适从。针对这样的文本,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细读, 寻找可靠的蛛丝马迹, 从语篇的整体角度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获得自己独到的见解。该文从男女主人公的对话中节选出几个最具代表性的片段, 分别出自故事的开篇、情节发展的高潮、故事的结尾, 通过仔细分析双方的对话模式及其变化, 挖掘其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

故事开篇在一段简洁且颇具象征意义的自然背景描述后, 就开始了人物对话的第一回合:

“我们喝点什么?”女孩问道。

“天气太热了”男子说。

“那我们喝啤酒吧。”

女孩的第一句话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她的性格特征:缺乏自主性, 在决策上依赖对方。男子的回答更加凸显他的性格:他没有直接说他想喝啤酒, 而是声明天气的炎热, 他成功地让女孩要了他想喝的啤酒。这样的模式反映出两人现在, 甚至过去的关系状态:男子处于明显的主导和支配地位, 可这种强势却以隐含的方式呈现。具体来讲, 就是男子操纵着对话的走向, 他总是能成功地以女孩之口说出他的意愿。这样一来, 他的想法和愿望都能得以实现, 同时他又能回避一切后果和责任。第一回合的谈话虽简单随意, 事实上却告诉了我们需要了解的所有背景信息。明确了人物的关系和处境, 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浓缩了故事的情节。同时也充分论证许多文体学家关于对话的一个主要观点:表面上平凡, 自然, 朴实的对话实质上是人物之间相互行为的体现, 包括算计、考虑、操纵、以及不知不觉的自我本性的表露[2]。

随着故事的发展, 两人对于堕胎一事的不同态度越发明显。男子的目的很明确:希望女方做人流手术。但他的方式也很明显:他不愿公开坦诚自己的态度, 而是故技重施, 希望以女孩之口说出她自己愿意去做手术, 由此他可以逃避“导致女方怀孕并迫使她堕胎”所带来的良心、道德、舆论诸方面的谴责。可令他意外的是, 在这件重大事情上, 女孩并未像以前那样随他所愿。所以他们之间的对话模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好吧, ”男子说道, “如果你不想做, 你就不必做。如果你不想, 我不会让你做。但我知道那手术非常简单。”

“你真的想——”

“我认为这样是最好的。但如果你真的不想, 我也不想你去做。”

“如果我做, 你就不会担心?”

“我不会担心, 因为那手术非常简单。”

“那我去做。因为我不在乎我自己。”

“你什么意思?”

“我不在乎我自己”

“喔, 我在乎你。”

“哦, 是的。但我不在乎我自己。我去做了, 然后一切都好了。”

“如果你那样想, 我就不想你去做。”

上面这段对话中, 读者不难发现男子的自私, 以及他一如往常的谈话模式:心里想的是让女孩去做手术, 可嘴上却不承认, 反复强调“如果你 (女孩) 不想, 我就不要你去做”。可是他的辩解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在事实面前更显露出他的虚伪本质。可在这轮谈话中, 女孩为什么会一反常态, 不屈从于男子的意愿?显然作者海明威并没有通过文本准确地阐释这一点, 而是把这个解读空间留给读者。结合上下文可以做出如下推断:可能对于女孩子来说, 怀孕是人生中重大的事情, 她希望男子可以面对现实, 承担责任, 为他们之间的感情画上圆满句号, 能与她走进婚姻的殿堂, 组成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可是男子的退缩、逃避、甚至欺骗让她认清了他的真实面目:他并不想被婚姻家庭所束缚, 甚至不愿意给未来做任何承诺, 因此女孩怀孕一事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和累赘。男女主人公对怀孕一事的不同态度与标题“白象似的群山”的相互矛盾的双重含义相关:“白象”既可指“令人烦恼的无用的礼物”, 也可指“某种极具价值的东西”[3], 如此不同的含义正好分别映衬出男女双方各自的立场和观点。

两人之间的分歧随着谈话的深入更加明显, 因此对话模式也有了本质的变化。虽然作者通过省略代词的先行词, 将重要意义蕴含在字里行间, 但是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此时的女孩已经对男子, 或者说对未来绝望至极, 所以她对于男子的话都坚决否定并加以驳斥, 与开篇的合作态度判若两人:

“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不, 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

“不, 我们不能。它不再是我们的了。”

“它是我们的。”

“不, 它不是。一旦他们将它夺走, 你永远拿不回来。”

对于女孩而言, 第一个代词“它”指代的是“整个世界”, 她认为已经失去的世界。对于男子而言, “整个世界”似乎只意味着旅游玩乐的人生。女孩意识到男子无意承担责任, 一心只想摆脱目前的困境, 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濒临瓦解, 因此她坚持否决他的主张, 这个世界不再属于他们, 最后两个代词让读者体会到他们已经失去的一切:爱情、信任、正直和可能失去的孩子。代词“他们”暗示冥冥中险恶的力量。总之, 这段简洁的对话因为不定代词的超常使用显得尤为突出, 并让读者感受到男女主人公的严重分歧。女孩绝望而又清醒地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无法挽回, 一场道德和情感的灾难已经开始且正在进一步恶化。而男子却没有体会。

故事在两人的最后一轮谈话中结束:

“你感觉好些了吗?”他问道。

“我感觉好啊, ”她说。“我没有任何问题, 我感觉好啊。”

多数评论者都从这轮谈话中读出了反讽的修辞手法, 也就是说女孩的真实想法其实正好与字面意思相反。那么她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我一点也不好, 我很伤心绝望”, 由此进一步为本故事增添了一抹悲剧色彩。

故事的结尾并未对女孩和腹中胎儿的命运做出安排, 也许女孩会乘车去马德里做堕胎手术;也许她会留下孩子。如此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两人的爱情已经结束、女孩所受到的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却是不争的事实。作者在这个故事中成功地刻画出一幕危机潜伏的爱情生活场景, 并对处于弱势的女性角色表达了真切的关注。由此看来, 海明威并非许多评论家眼中的彻头彻尾的男权主义者, 他对人性的探索是多方面的, 也是较为客观的。他在文学创作上所信奉的名言“越少, 就越多” (Less is more) 使其作品趋于精炼、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4]。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模式的分析, 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对话中人物角色发生的变化, 从而对故事的主题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可以鉴赏作为一代文体大师的海明威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才能。

参考文献

[1]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书店, 1985:2.

[2]Burton, Dierdre.Dialogue and Discourse[M].London:Routledge, 1980:18.

[3]DeFalco, Joseph.The Hero i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M].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963:169.

北白象镇 篇11

任何小说都有叙事人,也都有叙事视角。《白象似的群山》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叙事视角呢?我们来看小说的第一段:

埃布罗河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这一段主要是对车站周边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酒吧的环境描写。叙事人的眼光犹如摄影机的镜头一样,由远及近地摇过来,定格在酒吧外桌子旁的一男一女。从叙事人对男子的国籍的介绍和对列车行驶信息的说明来看,小说似乎采用的是“全知”型叙事;不过,除了这两处地方,有关两个人的身份、年龄、容貌,两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是否要乘车去往某个地方等,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接着往下看: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天热得很,”男人说。

“咱们喝啤酒吧。”

“Dos cervezas,”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一个女人在门口问。

“对。两大杯。”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小说使用的是外聚焦叙事,是纯粹的限制性叙事。叙事人只是对人物,包括酒吧里的女人的言行进行客观的展示,既没有多余的评说,叙事语言也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人物的对话就像戏剧中的台词一样,而我们这些读者只能在心里琢磨人物说话时的大致的表情或语气,而得不到任何的提示。

从上面的引文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典型的海明威的文本风格。

首先,他的短篇小说特别重视人物对话描写,以对话来结构文本,用对话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乞力马扎罗的雪》同样也是如此:

“在巴黎咱们住在哪儿?”他问女人,女人正坐在他身边一只帆布椅里。

“在克里昂。这你是知道的。”

“为什么我知道是哪儿?”

“咱们始终住在那儿。”

“不,并不始终住在那儿。”

上述对话中,潜伏着双方在思想和感情上的一系列交锋,但叙事者同样不作任何解释,只是如实地把这些裹挟着丰富潜台词的对话呈现给读者。

其次,叙事人往往采用某个人物的视角来进行观察和描述,但又自始至终以“局外人”身份自居。如果说,我们一开始还不能明确《白象似的群山》开篇的景物描写是出自哪种视角,当我们随着酒吧女人的视线转到正在眺望远处景物的姑娘身上时,会发现顺承而下的景物描写,与开篇存在着明显的呼应关系,由此可以推测它们都是来自姑娘的观察和感受。这种随人物的不同而变换的叙述视角,带来了表达上的双重效果:一方面是读者与人物的视线的合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从开篇对“白地一片”、“闷热”、“天气非常热”等的凸显,到这里对“白色的”、“灰褐色的”、“干巴巴的”强调,读者可以感受到这绝非对自然景观的写实,更多地透露出姑娘内心的某种焦灼不安,这肯定与那位男子有关。景物描写也已经为小说定下了压抑、紧张、焦虑的叙事基调,并且随即得到了强化。

叙事视角看起来只是一种叙事的技巧,其实,选择什么样的叙事视角实际上取决于作家的创作意图,体现了一定的艺术观念。海明威之所以对限制型叙事、特别是外聚焦叙事视角青睐有加,与他在创作中反对“神秘主义”、蔑视“史诗式的写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冰山理论”密切相关。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在一部关于斗牛的专著《午后之死》中借人物之口提出。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将创作比喻为“冰山”:

“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见董衡巽编选《海明威谈创作》)

这就是说,作家用文字表现出来的东西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其余八分之七则隐藏在水面之下;读者虽然无从看到水面下的庞然大物,但真正优秀的作家可以让读者经由可见的部分,充分感受到它背后的分量,获得欣赏的愉悦。此后,海明威多次提及这一创作理念。“冰山理论”在小说写作中的具体表现及其艺术效果体现在:

一是以经验的省略调动读者参与文本的再创造。任何一门文学艺术事实上都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去描绘对象,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某些省略或留白的地方。不过,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留白,一方面是囿于字数、格律的严格限制,更重要的是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文本中留下的更多的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韵味和情致。而“冰山理论”倡导的是生活经验的省略。这种省略有两个必需的前提:一是作家对他想要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二是相信读者完全可以依据各自的生活体验去进行补充和完善。读者阅读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赖于作家的这种信任和尊重;而一当读者参与到文本的再创造活动中,一方面使得文本中的不确定因素得到了某种融合、统一,同时,不同读者依据不同的生活经验所做的想象和联想,又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冰山理论”不啻于现代小说美学的一次革命。

二是简洁、明快的语言艺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语言上特别讲究,多用短句,简洁、准确、生动,像电报文体一样尽量删除多余的词藻。这得益于他长期在报社当记者所受到的严格训练。从深层次原因说,这种“电报文体风格”是他的“冰山理论”在小说语言上的具体显现。他认为,一个作家应当根据塑造活的人物的需要去决定谈论什么,而不能借人物来炫耀自己知道的东西多——

“不管他有多好的一个词儿,或者多好的一个比喻,要是用在不是绝对必要、除它无可替代的地方,那么他就因为突出自己而毁坏了他的作品。散文是建筑物,不是内部装饰,巴洛克风格早已过时。”(见董衡巽编选《海明威谈创作》)

这就是说,删除作品中一切怪诞、华丽、繁复的装饰性元素,并不是仅仅出于语言简洁、凝练、明快的考虑,而将作品当作一个建筑物整体来对待。

北白象镇 篇12

1 方便面行业的市场环境

目前国内的方便面市场己初步形成“四大板块”的格局。四大板块是指:外资企业、河南军团、华北军团、南方军团, 这四个企业群体构成了中国方便面行业的主体。外资企业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 它们占据着高档方便面市场;内资企业主要有以白象为首的河南军团、以华龙为首的华北军团和广东锦丰为首的南方军团。它们各自的产销情况见表1。

从这个表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除河南军团外, 其他各军团基本上是旗鼓相当,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以南方军团稍弱, 这有可能是受各地的生活习惯影响的;外资企业的也挺突出, 这也就给大陆企业的发展加大了竞争压力。各军团品牌代表的市场占有率情况见表2。

2 方便面的营销渠道

方便面作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代表产品, 从总体来看, 方便面厂家大多都采用间接销售渠道模式, 借助经销商的网络进行销售。经销商较少专卖一家的产品, 多经销不同档次的不同品牌的多家产品。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四大巨头里, 华龙、白象成长迅猛, 康师傅、统一略有下滑。但从总体来说, 这四大巨头所占的总市场份额在增长, 到2005年这四大巨头已占据了市场80%以上的份额。另据河南白象集团的领导层透露, 在2006年白象的市场份额已超过统一, 排在了第三位。

根据上面两个表我们不难发现, “白象”作为河南军团的代表, 在省内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可从全国而言, 虽然“白象”这几年虽然发展是十分迅猛, 但周边环境不容乐观, 统一成为了其目前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至于康师傅对于“白象”而言, 短时间内是很难超越的。

为了比较清晰地探讨和说明一下中国方便面的营销渠道概况, 可以通过图1来具体了解。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方便面营销渠道的一个大致模式, 也是目前很多方便面生产企业最常采用的一种模式, 与以往的渠道模式相比, 使渠道变得更短、更优化, 甚至实现了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更加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销售成本。当然, 以上模式只是一个大致的轮廓, 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

3“白象”企业的经营现状描述

3.1 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对于文章资料的收集, 本文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第一, 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信息, 但发现互联网上的信息虽然很多, 但信息质量有待提高;第二, 与河南白象集团相关人员联系。主要根据去年前去面试时候的走访, 以及今年的电话访谈和邮件反馈的形式进行交流咨询获得了相关的资料;第三, 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阅读了大量营销, 管理类的书籍, 如《市场营销学》、《战略管理》等大量相关的文献。具体的文献情况将在后面参考文献中列出。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先是与其市场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 了解“白象”的相关市场行情, 接着就是在其有条件的允许下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 之后就是总结、分析、归纳。对于本文所涉及的数据, 一方面是向“白象”求证;另一方面主要是和一些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和政府报告进行比对, 两者相比, 权威作为优先考虑。

3.2 企业经营规模

白象集团是“河南省粮食深加工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和“全省粮食深加工十家重点保护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创建于1996年, 现有总资产达9.5亿元人民币, 员工总数为10600人, 集团是由9个方便面生产基地、1个面粉生产基地、1个挂面车间、1家调味料公司等15家企业组成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工厂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山西、湖南、吉林、河北、江苏等省份。目前公司产品分为20大系、109个规格、306个品种, 市场分布在除海南、港、澳、台之外的30多个省、市、自治区, 全国拥有2600多个一级批发商的庞大销售网络, 占到全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的16%。

4“白象”品牌的SWOT分析

4.1 优势

(1) 多层次、多品种的优势。 (1) “白象”品牌创建初期, 就以其量大价优的定位, 迅速地在农村市场成就了其当时不可动摇的品牌地位, 形成了在中低端市场独领风骚的局面, 目前在中低端市场以及农村市场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2) 新开发的高档品牌产品与原有“白象”系列产品相配合, 利用消费者的层次差异发挥产品品种多的优势, 采取交叉补贴、平均获利的办法, 使新产品在竟争中取胜。

(2) “白象”企业文化优势。 (1) 多年的发展使“白象”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无形资产积累, 白象文化已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因此具有较大可开发利用的价值; (2) 白象集团一直坚持从事社会福利事业, 以湖南白象为例, 每年都会招收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员, 人力资源部还专门成立了“招残组”, 其他省份的白象集团也以不同的形式从事社会福利事业, 如向慈善机构捐款等。

(3) 质量信得过优势。已通过ISO质量认证并获得河南省省级名牌推荐“白象”牌商标, 又先后获得了“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同时“白象”牌方便面也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4.2 劣势

(1) 消费者对“白象”品牌“中低档”定位的深度认同。这种市场定位 (尤其是广告定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白象”品牌的向上延伸, 虽然目前“白象”在进行着品牌战略转型的步伐。

(2) “白象”品牌命名的局限。“白象”品牌制约其向英语文化影响深刻的国家或地区延伸 (“白象”在英语中含有“无用而累赘的东西”或“成为负担或招致亏损的财产”之意) 。

4.3 机会

(1) 不含添加剂的品牌方便面尚未真正出现。尽管方便面企业将产品中的添加剂量缩到最小, 甚至有些已不必使用, 但“纯天然”意义上的方便面并没有开发出来, 这一点与追求“绿色时尚”的现代人观念不相适应。

(2) 真正替代正餐的品牌方便面尚未真正出现。至今没有人心甘情愿把方便面当成正餐来吃, 更不必说用以款待宾朋了。这问题当然与方便面的品质形象、产品基本定位有密切关系, 但同时也表现出对方便面产品本身的不信任而没有充分地进行概念开发。

4.4 威胁

(1) 竞争对手的威胁。康师傅、统一等高档的方便面企业不断的通过副品牌向方便面的中、低档市场延伸, 因此成为了“白象”的有力竞争对手。

(2) 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重视, 对方便面的营养、卫生、环保等要求提高。高要求势必引起方便面生产设备、制作工艺、原材料、包装技术等不断地更新换代, 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有所提高。

5“白象”品牌的营销策略

5.1“白象”品牌的质量保证

(1) 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食品行业, 质量问题对企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而“白象”针对这一点, 在公司内专门成立了质管部, 对质量工作进行总负责。对出厂的每一份方便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查, 确保出去的每件产品都是健康、安全的。

(2) 良好的企业产品形象。白象集团是“河南省粮食深加工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和“全省粮食深加工十家重点保护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白象”牌商标先后获得了“河南省著名商标”、“河南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已通过ISO质量认证并获得河南省省级名牌推荐“白象”牌商标, “白象”牌方便面也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5.2“白象”品牌的包装策略

“白象”品牌的产品主要是采取了系列包装策略, 即对生产企业对所生产的同类别的系列产品, 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相同或近似的色彩、图案及编排方式, 突出视觉形象的统一。“白象”先后推出的“美食美客”、“大骨面”、白象“牛”面、白象“赢”面, 都是采用系列包装的策略的典型代表。

5.3“白象”品牌的渠道策略

(1) 渠道进一步的扁平化。从前面的方便面的销售渠道模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般情况下中间都是有两级别经销商。而“白象”在这一点做得比较好, 它中间只有一级经销商。近几年, 各地的“白象”分公司都在花巨资引进大学生, 经过公司培训后, 每名大学生将负责“白象”一两个县级市的“白象”品牌经销商的管理, 除督促经销商加大铺货力度外, 还统一调配经销商的产品需求。

(2) 渠道管理的规范化。“白象”在渠道管理方面建立了经销商与业务员相互监督, 业务员对大区经理, 大区经理对公司负责的管理模式, 严明相互之间的职责。与之同时, 公司也严格控制“窜货”现象, 对违背者进行罚款处理。

摘要:中国方便面市场目前竞争异常激烈, 康师傅、华龙、白象、统一四大品牌已基本上形成了四分天下的寡头垄断局面。既然中国方便面市场已形成了四大品牌, 那么这些品牌的营销策略如何呢?本文就以“白象”品牌为例, 对中国方便面品牌营销策略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品牌营销策略,“白象”品牌,方便面

参考文献

[1]王燕.漫谈国际贸易中“白象”商标之英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7 (02) .

【北白象镇】推荐阅读:

上一篇:沉井施工技术分析下一篇:腹腔镜胆囊手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