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

2024-06-18

象牙塔(共12篇)

象牙塔 篇1

当人们谈起设计行业的地位问题总会谈到设计行业对国家的贡献。有人说, 从建国初年的一穷二白, 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技术落后, 直至今天创造出的“中国奇迹”, 可以说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是伴随着工程设计技术发展而来的。有人说,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GDP的强劲动力, 而庞大的投资总额几乎都需要经过工程咨询勘察设计, 才能得以实施。发挥投资效力, 离不开设计。有人说, 工程设计水平是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标志, 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三峡工程、青藏铁路、高速铁路、杭州湾大桥、奥运场馆、世博建筑等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 对国家形象的树立和国际市场的开拓意义重大。对比起今天设计被边缘化、弱化的地位, 大家慨叹设计的地位下降了。

不可否认, 在几代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 我们不能总是躺在功劳簿上自我满足, 更不能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新的时代对勘察设计行业有了新的要求, 我们应当立足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期望, 以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责任。以此作为衡量标准, 我们才能看清自己的差距和前进的方向。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制造业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等目标。作为勘察设计工作者, 我们必须通过我们的积极工作, 为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脱离了国家、社会的大环境谈行业地位是虚无的, 只有走出象牙塔才有一片新天地, 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看清自己, 从而真正地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发挥我们的作用, 在有为中体现我们的行业地位。

象牙塔 篇2

梦,如盛开在云山之巅的绚烂之花,摇曳生姿、芬芳四溢,令人心驰神往,引人攀岩而上,和细雨、伴清风,沐晨昏而定,披星月前行,追梦逐梦的路上,唯坚定不移,方得始终。

为了帮助正读中学的儿子建立一个伟大而又稳固的梦想之城,假期中,我们带他参观了几所国内知名的大学。一入校园,便觉得是与外面已截然分开的两个世界,象牙塔内那清静而又凝重的氛围包裹着浓浓的书香,古韵十足的建筑透露出学校历史的悠久与文化底蕴的厚重,偶遇背包而过的学生,神采飞扬,眼睛里充满着希望,脸上张扬着耀眼的青春与自信,连扑面的春风都携带着丝丝高傲的气息,他们是有着如此美丽的资本的,他们曾经用自己的聪慧与辛勤使梦想之花灿烂开放,而此时的昂扬一定是因为心中正在编织着的又一个梦,梦没有终点,每一个结果都是新的梦想开启的地方。

水最具灵性,校内清清的湖水免去了长期积淀过于肃穆的沉静,给整个校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在阳光的照拂下,光滑如镜的湖面波光粼粼,岸边垂柳倒映,那些新鲜绽放的小花儿开得正浓,白的、红的.、粉的,或一树芬芳,或一枝独秀,清新怡人又妩媚多姿,惹人时时驻足流连。湖面上徜徉着三三两两的水鸭,脚爪划动,轻轻荡涤着微波,它们或结伴惬意而行,或对岸引颈高亢,好不优哉游哉。朋友打趣:“猜这里的水鸭与村头河里的土鸭有何不同?”有人趣答:“这里的鸭子耳濡目染,嘎嘎之声亦应吟咏成诵,腹中想必也喝了不少的墨水吧。”儿子的回答最实在:“这里的鸭子难得宁静,不会被顽童叨扰追赶落荒而逃。”大家听后不禁莞尔。

上百年的名校,更是名者云集,他们曾在这里开拓疆土、施展抱负,为自己也为人类的梦而奋斗终身。雕像、故居,每至一处,便重温其事迹、著作,探寻其生活轨迹,不由去浮想曾经走过某条小路的身影,曾经坐在那间书房里的深思,曾经站立池塘边的凝望,曾经挥斥方酋、志存高远、忧国忧民的情怀,如今曾倾一生追梦之人亦成为别人追寻的梦。

用朱熹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来形容我们看到的荷塘恰到好处。“妈,这和我想像中的荷塘不太一样啊。”儿子来之前特意阅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此时发现景有不同而有此一问。“朱自清写那篇文章时正值盛夏,荷塘中布满了荷花与荷叶,现在天气尚寒,我们自然只能看到这一汪清水,但你看,这岸边的柳和木屋,这水中的云和岩石,依然令荷塘风光旖旎、如诗如画。”儿子微微颔首。荷塘边朱自清的塑像温文尔雅,果然一派“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

出游回来后,儿子依旧兴趣浓厚,根据在心中留下的影像,通过翻书本、查资料,进一步了解那些学校的历史变迁,那些名师名家们的学习历程和他们一生的追求、抱负,为国家、为人类各项事业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妈,我有一个梦,我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困守象牙塔 篇3

貝娄的感慨和布鲁姆的抨击,有如一曲对当代大学传统理想主义和古典人文主义精神沦落哀婉迂曲但又不乏激愤的挽歌。它的确勾动了八十年代备感失落的美国大众的心弦,因而在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布鲁姆这本实在谈不上通俗易懂的书之所以能够长居于《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便为佐证。但是,他们把大学作为精神岛屿的陷落,完全归咎于大学内部的激进左派恐怕有失公允,或者说至少没有真正触及当代大学的膏肓之疾。倒是雅各比(Russell Jacoby)慧眼辨疾,言言中的,字字惊人。如他认为,真实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是现代大学内部的“学术水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院体制。“学术水准”促成了大学内部知识的专业化,而正是专业化的学院体制所规训的现代大学中的专业人士或专家身份,使得保守派关于大学作为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堡垒的神圣性陷入危机。“学术水准”又使得原本作为社会良知、有强烈的公共参与和社会关怀精神的激进左派,成为把玩艰涩深奥概念、远离公众的学究,甚至成为深谙市场运作和“产品”包装的“学术资产阶级”(《最后的知识分子》,拉塞尔·雅各比著,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二○○六年版)。

雅各比给现代学院人特别是左派贴上的“学究”、“学术资产阶级”标签,无论如何,都会让人感到横竖不舒服,尤其对一向自奉坚守底层关怀和行动取向立场的激进左派而言。罗蒂赋予这一左派以“学院或文化左派”称谓,他讥讽其“从行动主义立场撤退到了只搞理论的旁观立场”(《筑就我们的国家:二十世纪美国左派思想》,罗蒂著,黄宗英译,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二○○六年版)。在此,我们姑且抛开这场左与右以及自由左派与学院左派间口水之战中的观点纷争,而是要分析一下“学术水准”和“学院体制”与学院左派的理论偏好间,究竟存在什么关联。

首先,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略左派在美国主流社会乃至大众社会中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这一背景因素,否则,我们就很难想象在所谓自由和民主的美利坚土地上,曾上演了“麦卡锡主义”这一荒唐丑剧;其次,学院体制中的学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其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尽管依旧具有一定的独立批判意识,但在整体上,他们毕竟是中产阶级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属于温和的自由派,他们与技术知识分子构成了属于古德纳(Alvin Gouldner)所谓的“不论文化资本”、不相信“人人都平等”社会秩序的新阶级—— 一个庞大的阵营(《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艾尔文·古德纳著,顾晓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二○○六年版)。正是有着这样特殊的美国社会背景和校园政治氛围,事实上,如保守派所谓美国大学校园已经为激进分子主导的言论,不过是一种危言耸听,或者是一种对自身在大学中颇感落魄的情绪的宣泄而已。

如此一个独特的校园政治版图,显然,让那些真正倾向于社会运动的激进学者的处境不会太好。在美国大学的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经典性的案例足以佐证这一点。一九○○年,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罗斯(Edward A. Ross),一位政治活动家,因为他“左”的立场,他“针对自由银币、禁止东方移民、公共设施的市政所有以及有关南太平洋铁路的公共监督的运动”,迫于斯坦福夫人的压力,乔丹校长不得不解雇了他。该事件轰动美国学术界,甚至引起了斯坦福校园内著名学者的抗议活动(《规则的动态演变》,詹姆斯·马奇等著,童根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五年版)。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有着耶鲁和哈佛名校背景的鲍尔斯(Samuel Bowles),曾受聘于哈佛大学,但因为他的左派背景,特别是他反越战的行为,以及与激进经济学家金蒂斯(Herbert Gintis)的合作关系,其学术晋升一度受阻,后来因为拒绝“忠诚”宣誓被哈佛解雇,随后在赢得官司后拒绝接受哈佛终身教职而出走马萨诸塞大学。激进左派的教育学者托里斯(Carlos Alberto Torres)提到,在美国批判教育学领域,许多学者的学术晋升历尽磨难,这是一个学术思想和产出极为突出的少数学术精英群体,但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流行的“publish-or-perish”(要么发表,要么出局)晋升潜规则往往对他们却一点不灵光(Carlos Alberto Torres:Education,Power,and Personal Biography—Dialogues with Critical Education,1998,Routledge)。如著名的激进教育学者吉鲁(Henry A. Giroux)学术产出丰厚,但未能在波士顿大学获得终身教职。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九一一”后,随着美国保守主义的全面复兴,激进学者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处境更为尴尬。出身于激进左派世家(其父母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支持者)、并在六十年代一度是激进左派阵营活跃人物的霍洛维茨(David Horowitz),突然倒转矛头,成为激进保守主义的急先锋。他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左派渊源和讨伐激进左派的论著,其中颇为著名的是The Professors: The 101 Most Dangerous Academics in America一书(Washington, D.C.: Regnery Publishing, 2006),书中列举了美国大学中几乎覆盖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一百零一位著名教授,如我们所熟知的MIT的乔姆斯基、杜克大学的杰姆逊等,并斥之为反美国主义、反犹主义和反和平主义等的典型,是美国最危险的教授。

霍洛维茨的激进右翼和保守观点,虽然并不能为美国学术界主流所接纳,如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就对其予以激烈抨击,倡导人们“不予理睬,不要买它、读它”(Cary Nelson:Book Review,Academe,2006[Nov.-Dec.])。但是,越主张不要理睬它,越说明可能有很多人在读它,美国亚马逊(Amazon)网站关于该书的二百零七个读者打分评价中,给予五星的35%,一星的41%,说明虽然不认可者高于认可者,但如此过火甚至为学界主流所不齿的著述竟然还有35%的拥趸,足以说明保守力量在美国社会的势力基础,也折射了学术界激进左派所面临的挑战。事实也表明,霍洛维茨们在美国高校内部也有一定的市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一个由霍氏资助的右翼学生组织,就出笼了一份UCLA“最肮脏的三十”教授黑名单,著名的批判教育学者麦克劳兰(Peter McLaren)名列榜首。在右翼财政支持下,许多终身教授在大学内部受到比此前更大的压力,如科罗拉多大学邦德分校从事美国印第安人研究的教授丘吉尔(WardChurchill),因为发表激进的言论被大学以学术不端为由解雇,耶鲁大学人类学学者格瑞波(David Graeber),一位世界劳工联盟成员、激进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因为支持研究生会的行动而被耶鲁解雇。纽约大学教育学领域维斯赛默教授(Joel Westheimer)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被纽约大学拒绝了终身教职的晋升,以至于引起了包括美国最大的教育研究协会五任主席在内的众多知名学者的联名抵制(参见Joel Westheimer:“Tenure Denied: Anti-unionism and Anti-intellectualism in the Academy”,Social Text,2002[20])。

当然,不可否认,在坚守学术自由信条的美国主流学术界,以上案例终究还是个别现象,因言获罪的情形并不多,大多被解雇者多因为其行为或行动上的激进。哈佛前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一席话道出了一个美国学术界潜规则的真谛:“我必须承认解雇某些教师几乎是无法抗拒而势在必行的。我所考虑的并不是那些不得人心的思想和言论,而是要考虑那些应为人师表者参加静坐示威、暴力破坏以及其他各种不文明行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 教授· 管理》,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六年版,159页)然而,如何才能避免行为和行动上的激进?一句俗话或可足以概括之:做思想(或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做思想上的巨人,意味着你要有洞穿现实的敏锐,还要有剑走偏锋的奇谲、语言上的精致,即所谓理论建构的丰满、概念上的精巧、风格上的独特、表现手法上的专业等等。而诸如此类,其实已经接近了所谓的“学术水准”,在这一水准的框定范围内,学者可以在思想上游刃有余,即使过度诠释甚至出格一些一般也会万事无虞,但绝对不能付诸激进性的行动。

显然,做思想的巨人,与其说是学院(文化)左派或新左派的一种“学术”转向,毋宁说它很有可能是迫于美国特殊社会政治、文化和学术系统内部这种潜规则的结构性压力,而在有意无意中所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这种选择在富里迪(Frank Furedi)看来,正是学术专业化、职业化和制度化的恶果,即雅各比所谓当代大学“学术水准”和“学院体制”规训的结果,它导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衰落和顺从主义的现代知识分子兴起,特别是当代的学院激进左派。富里迪甚至尖刻地批评道,可悲之处在于,文化左派不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成为学院体制和学者职业化的支持者。譬如目前哥伦比亚大学的左派学者、英语教授罗宾斯(Bruce Robbins)就认为,正是当代学院体制保护和支持了左派“在美国教育和文化机构中扎下了根基”(《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二○○五年版)。无独有偶,同样安身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后殖民主义宗师萨义德也认为,至少当代大学收留了独立左派,为其提供了一个准乌托邦空间。(《知识分子论》,爱德华·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二年版)。

在此,姑且抛开学院体制的是非之辨,通过一个案例或许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学院体制的潜规则究竟是如何让绝大部分的左派学者成为“行动上的矮子”的。笔者手头正好有一本在美期间淘得的并不起眼的小书,书名为The Academic Corporation:Justice, Freedom, and the University,作者是菲尼克(Allen Fenichel)和曼德尔(David Mandel)。贯穿全书的内容都是关于作者之一曼德尔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教职被拒的曲折经历。曼德尔是一位加拿大政治学学者,波兰裔犹太人,精通英、法、俄三种语言,曾有在以色列、苏联求学和研究的经历,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曼德尔的专业领域是苏俄政治研究,早在中学时期,他就参与了犹太复国运动,并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世界观。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他曾参与反越战运动和学生联盟发起的激进学生运动。其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苏俄革命,他挑战当时西方关于苏俄革命动力的主流观点,坚持认为工人阶级特别是冶金工人是布尔什维克的主要支持者,因而一度被论文委员会中部分成员要求做“重大修改”,但他拒绝了,因而与个别教授发生龃龉。在哥大苏俄研究所的支持下,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哥大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他又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苏东研究中心从事访学研究,结束后在麦吉尔大学政治系获得一个访问学者职位。

在麦吉尔工作六个月后,恰逢他所在政治系招聘一位从事苏东政治研究和教学的助理教授,曼德尔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最为合适的人选,而且起初系招聘委员会也把他作为十二位候选人中最有资格的人选。但是,投票中出现了问题,由五位教授和三位学生组成的委员会以五比三否决了他的申请,并另外接纳了一位美国籍学者。事后他从听证会上系主任的证词中得知,系里有一部分教授集体反对他。一位同系的教授后来在地方日报上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曼德爾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而这种政治倾向在该系一向就不被绝大多数教授所认同; 曼德尔对中东核心问题与他人持有不同观点;他加入了麦吉尔教师工会,而该工会支持罢课,曼德尔是政治系的少数派。所谓少数派是除了他本人以外,该系仅有另外一位是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倾向的学者,而该学者也曾经在投票中以六比五被拒绝授予终身教职,但幸运的是投票结果后来被学校终身教职委员会推翻。此外,在该系历史上,也曾有另外一位出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左派学者被中止合同。

曼德尔在失望之中,分别向校长、大学教师协会、大学教师工会、权利委员会以及加拿大大学教师联合会提出申诉,教师工会、大学学生联合会、加拿大教师联合会和加拿大权利委员会等,也都就曼德尔的落选而展开调查。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因为极少有人敢冒风险站错队,最终因为无需解释的理由而申诉无果。曼德尔从侧面获得的信息或许道破了天机:系主任不能确信他究竟是一个“工人”(因为参加教师工会,支持罢课,有激进行动倾向)还是一位“教授”,而另一位教授坦承曼德尔是最有资格的候选人,但他之所以投反对票是因为“他还要在政治系度过今后的二十年”。

曼德尔现象不仅表明了激进左派在北美主流学术界(自由派主导)的处境,与恨不能将左派围而歼之的激进保守派相比,实在好不到哪儿去,而且它还揭示了激进左派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流放的学院内隐秘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委实难以找寻到一个既不违背学术自由原则(应付得了如AAUP一类的组织)、又冠冕堂皇和不失体面(不至于成为丑闻)的解释的前提下,以行动上的激进作为理由并把游说渗入集体投票机制之中,就足以让少数派为之而惴惴。如此一来,激进左派为何偏离传统左派行动取向和风格就不难理解了。正如博格斯(Carl Boggs)提起当代美国左派的境遇时说道:“在二十年多里,几十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者经常在最脆弱的基础上受到骚扰、检查,并被剥夺职位或升迁的机会;那些幸免于这种压制的人一般都被迫顺从主流,在那里他们常以低调的形象出现——至少在政治上是这样。”(《知识分子与现代性危机》,卡尔·博格斯著,李俊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二○○二年版)

所谓顺从主流和低调,其实就是少与相关的劳工组织有牵连,更不能有党派倾向,而是要以“最科学”的形式来展现他们的研究议程,“科学”就是强调研究的独立性、表述的专业化和分析的学理化,体现作为专业人士的学术水准而不是挑动社会神经和大众情绪的号角。故而,不同于雅各比和富里迪一味对学院左派的无情抨击,博格斯倒是略带同情地指出,左派的“非激进化与其说是‘机会主义’或甚至‘野心’,倒不如说是源自制度性的压力”。这种制度如同一张精致、结实而又富有弹性的丝网,虽然并不能改变猛禽桀骜的天性,但是,却在慢慢地耗尽它的气力,磨掉其峥嵘,直至驯化为丝笼中的景致。激进不过是理论意义上的,是一种对传统身份的认定和一种姿态的坚守,抑或是一种象征和理论风景的展示,而冰冷、坚硬的现实则依然如故,正如它基于后现代理论和风格意义上的激进,在所有话语都被解构之后,现代性如浇铸的钢筋混凝土基地,依旧坚不可摧!

这难道就是学院左派注定的宿命?有如迪金斯(John Diggins)对其命运的判决?“从政治上来看,他们是资本主义体系内永恒的‘反对派’;从哲学上来看,他们体现着‘否定意识’;从历史上来看,每一代美国左派的特性均深受其‘代际经历’的影响。……美国左派的命运便是‘有德者在不道德的社会的命运’:他们不得不寻求‘不可能的胜利’,也不得不学会适应‘必然的失败’。”(龚刚:《约翰·迪金斯:〈美国左派盛衰录〉》,《中国学术》二○○二年第一期)对此,我们不得而知,或许,鲍尔斯转向更“学术化”和“科学化“的行为科学和博弈论研究,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强互惠”取代自利、理性“经济人”的一种新经济学假设,而至少是摆脱人类不平等现实的一缕曙光。而美国著名批判教育研究学者阿普尔(Michael Apple)的“Educating the‘right’way”(right在此是双关语,具有“右翼”与“正确”双重涵义),确能从其对手——保守右翼那里学会发动民众的秘诀,让象牙塔内的激进“学问”复现变革现实的活力,但与此同时,又能不被学院体制的潜规则所“谋杀”。

从象牙塔到社会 篇4

一、大学走出象牙塔的动因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

展望新世纪, 人类正处在全球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 知识经济己经走进人们的视野。潘懋元先生认为, 在知识经济社会, 大学将主要发挥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和产业孵化器的作用。[3]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资源和生产的核心要素, 知识可以驱动经济发展, 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在这样的时代, 可能会出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化, 另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知识的经济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独立的知识产业部门的产生, 在这样的部门里, 知识本身已经转化为经济的一部分, 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 它本身已经蕴含着经济的要素, 换句话说就是“知识即经济”, 知识既是生产资料, 又是生产工具;既是生产的对象, 又是生产的产品。经济的知识化是指随着经济中知识所起作用的不断增加, 其中的知识成分也不断增长, 最后导致经济发生质的变化, 财富的生产和增长不再依赖单纯的物质资源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而主要依靠知识的投入。这些都不可避免地让人们把目光集中到大学这一产生和传播知识的地方。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让大学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早期, 西方各国先后经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学者、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马丁·特罗教授接连撰写了《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 (1970) 、《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 (1972) 、《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 (1973) 等系列长篇论文,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2]。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作为社会知识库、人才库、思想库的大学对社会的强力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大众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够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本积聚的重要手段。其次, 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靠科技, 而科技的发展靠教育。最后,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会推动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事实上, 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把教育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这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关系必然要求大学走出封闭的象牙塔, 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走出象牙塔的途径

从大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 高等教育活动产生于社会活动的需要, 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 这是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大学自身的主观条件看, 教育的开放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必然要在发展中与社会密切联系, 在开放的状态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 大学应该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社会, 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一) 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问题, 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 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必然要走向社会的。著名思想家奥尔托加认为, 在大学里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 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 是大学的一项凌驾于其他之上的基本功能, 大学应该把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人的精神”的人。[4]大众化高等教育下, 学生本身差异越来越大, 大学想要教育好学生, 向他们说明社会的诸多弊端和不公正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必须先想办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认识这些社会问题。近年来, 我们已经多次看到社会存在的弊端, 社会的道德标准已在下降。在这样一个人们对社会道德行为标准表示普遍关注和不满的时代里, 教育机构更应义不容辞地运用它们特殊的地位来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道德问题, 加强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一所大学不组织其成员讨论这些道德问题, 不提出合理的理由来解释, 会让人觉得它对道德问题漠不关心。一个教师向学生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的行为不属于思想灌输, 只有当他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于学生, 强迫学生接受时, 才是进行思想灌输。在以分析问题为主的课堂上,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剖析问题, 了解自己立场不对的地方。如果学生对道德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 对道德原理理解得更透彻, 都遵守共同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当他们以后走入社会, 对身处其中的社会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二) 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让, 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 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科技创新与科技的实力又取决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储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雄厚的基础学科, 要想在未来50年内建立先进性的、有代表性的、世界一流的工业, 希望是极其渺茫的。[6]美国的科研水平是首屈一指的, 能够通过研究, 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口, 创造出新的产品或产业。但是, 科学研究要保持高质量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学术条件: (1) 科学研究领域必须拥有足够的令人满意的职业机会, 以吸引最具才华的青年人才。 (2) 一流的科学家需要有适用的仪器和设备, 以使他们能从事高质量的研究。 (3) 高质量的研究活动需要好的工作环境。 (4) 应该允许才华横溢的科学家自行决定研究项目, 自行决定研究方法, 且要有灵活的经费来源。 (5) 必须建立和维护研究质量的程序。 (6) 具有高尚的道德规范。为了鼓励技术创新的新需求, 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 并鼓励企业与大学合作。[5]博克认为, 要加强企业与大学之间密切联系的方法, 首先要避免轻视实用性的研究, 其次要增进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交流, 加快优秀成果的转让, 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促进学术研究。这样就能够让大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真正的“动力站”。

(三) 对城市、社区的服务。

大学因拥有众多的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和办公室等综合设施而成为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文化、反世俗陈规的生活方式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常常成为刺激周边社区的载体, 同时也是他们赖以骄傲的源泉。尽管大学备受瞩目, 但是, 有必要探讨大学与城市社区的联系, 这也是大学走出象牙塔的最简便的途径。按法律规定, 大学没有交纳财产税的义务, 而财产税是城镇的主要税收来源。因为这种特权, 城市名流和当地居民对大学这种坐享城市资源而不付出代价的做法抱不以为然的态度, 从而造成城市和学校之间的紧张。作为免税的回报, 大学向社区推出各种服务项目:长期向社区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和体育馆;大学生不仅在社区担任家教服务, 而且开展陪老人和盲人读书的自愿者活动, 专业学院的学生为社区提供急诊服务, 或在市镇机构实习。大学除了提供服务, 还带动大量的经济活动, 由此增加地方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的税收。特别是那些高科技企业因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靠近大学而受益。大学也因为和社会的这种接触方式而被人们越来越熟悉。

总之, 大学走出象牙塔“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关键和重点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与此同时, 大学还要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 以其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6]可以预见, 在将要到来的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里, 高等教育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大学也将从工业经济社会的边缘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心。它将不仅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 而且是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和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站, 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而且必将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引导社会前进, 展现其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 成为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对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独立批判的阵地, 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摘要:知识经济的出现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把大学推向社会的中心。大学对社会的责任主要有:让所有的人享受教育;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问题, 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 提高社会整体道德素质;通过学术研究、技术转让、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 最终刺激生产力的发展;对城市、社区的服务责任等。

关键词:大学,社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美]克拉克·科尔著.于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6-29.

[2]康乐.中国大学的社会责任探析[MA].大连理工大学, 2008.

[3]潘懋元, 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研究, 1999, (6) :28-33.

[4]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6.

[5]刘道玉.论重点大学科学研究的使命[J].高教探索, 2006, (2) :4-8.

走出象牙塔,我们去远方 篇5

我们回顾过去成长的时光,一个个认真的脸庞,选择从不同的视角发现每一次温暖的感动,聆听每一次悦耳的声音。

或许这是最好的收获,或许这是最美的时刻,或许我们把它遗忘,但是我可否认的是,有一种苦涩叫希望,有一种心酸叫梦想。

没有涌动的情怀,就没了热烈的诗。没有踏踏实实的耕耘,怎可能收获这么多的收获呢?

请认真地倾听我们每天的惊喜。如果说未来的颜色是红色,现在就是绿色。如果红色色完满,那么绿色就是希望。只有耐得住奋斗的寂寞才有后来舞台上的光芒。

为自己画一幅变幻的的彩霞,谱一首曲子跳动的铿锵。

只有你来自百合开满的岛,携带着幽香的泥土,当你成为了参天大树,不要忘记,我们的土地。

等候着曙光,守望着黎明,只为有一天我们可以启程去远方。

心扉轻轻地敞开,怀着梦想拥抱今天与明天。思考着,哪里才是我们的目的地?还有我们何时出发呢?慢慢地我发现我们又共同的追求,所以选择一起奔向远方。

生命的犁铧,耕耘在我们成长的土地里,希望的沃土,等待知识的甘霖,蓄势待发,是时候证明我们的勇气和顽强。

满园的桃李,就有满园的芬芳。

有一个潜藏的梦幻,伴随我们微笑着度过每一天。与人为善,珍惜着每个人的微笑,化作心间的甘甜。

明日岁月里,越不会忘记的故事,剪影那些美好的时光,就好像小河汇聚然后奔向大海,新时代新的起点,我们知道勇敢、学会了团结,互助。

不时望向窗外,细雨如织,林间的鸟儿轻啼,而我们也一样,是时候唱响着动人的歌谣,为年轻的生命谱曲;是时候将青春的热血挥洒,换取一个经世济民。

满腔的热情,就是成功的一半。

岁月峥嵘,我们共忆青春。在这里,秋实继以春华,闲亭探微,思辨书山。

人才辈出的年代,只有雄姿英发,热情地奔赴远方,为了自己的梦想驻足整装,向着美好的前程。

只有攀登过,才会看见峥嵘的前路;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奋斗的足迹。

失火的象牙塔 篇6

大学校园里,究竟有多少大学生在谈恋爱?成功率怎样?又有多少大学生已发生过性关系?真正被性(问题)困扰的大学生究竟有多少?女大学生作为性开放受伤害、受委屈最多的人群,她们的心理调节能力究竟怎样? 作为接受新思想最前沿的大学生的婚恋观又是如何?不少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深感忧虑。

当代大学生同居现象扫描

2009年11月初,在河南省平顶山某著名高校发生了一件丑闻:一天深夜,学校保卫处在搜查一名潜入宿舍楼的小偷时,竟然在一男生宿舍内查出5名和男生双双同宿一床的女生。此事一出,校园内外一片哗然。对大学生颇为关注的社会各界人士不禁愕然:大学生怎么了?为什么今天的大学生会堕落到这种地步?

无独有偶。近日,河南省洛阳某高等学府的校报在醒目位置对近来发生的一连串女大学生性越轨事件进行了曝光:一女大学生在深夜于学校的花园里与男友发生不正当关系,被保安人员发现……;一女大学生私自与男友在校外租房同居并怀孕,被学校查出……;两女大学生在市区某歌舞厅当“三陪女”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

面对这一桩桩性越轨事件,人们惊诧莫名:现在的女大学生怎么了?

作为校方,本来应该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却大胆对其进行曝光,其中有学校的一片苦心,旨在提出警示,请广大师生乃至社会人士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其实,大学生性越轨事件尽管校方明令禁止,但偷吃“ 禁果”者仍有人在。为保护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目前河南省许多高校均相继安放了避孕套自动售卖机,应该说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2009年秋,笔者就大学生同居的问题走访了郑州、南阳、平顶山、洛阳等五个城市的部分高校。我们首先采用无记名问卷式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婚前同居行为表示“可以理解”或持肯定态度的占48.5%,“说不清”的占27%。也就是说几乎75%以上的大学生差不多“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现象。在回答“当您的恋人向您提出婚前性行为的要求,您将采取什么态度”时,其中表示答应或可能答应的大学生竟占56%;在回答“只要确立恋爱关系,就可以发生性行为”这一问题时,接受此观念的大学生占23.5%,“说不清”的占35%;在回答“您有过和异性同居的行为吗”这一问题时,表示“有”的竟占52%,而女生竟高达67.3%。

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白天还是是夜晚,我们随时都能看见校园林荫丛中那一对对相依相偎的情侣。我们拦住一位迎面而来的高个子男生向他了解校园大学生的同居现象,他笑了笑,显得很平淡地告诉我们:“在大学里都谈恋爱,没有谈过恋爱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没有不想谈的,除非他有问题。而恋爱过的,很少没有同居过。”

上述调查(答卷)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基本心态和行为。对此,我们不免有些担心。然而,不管你同不同意、反不反对,它都很现实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它已经发生了。

当代大学生同居原因分析

○显示爱情的忠诚

有的女生在恋爱过程中对男友很满意,视对方为梦中的白马王子,对方却对她若即若离。姑娘生怕飞走了金凤凰,于是主动献出贞操,试图以最宝贵的圣地换取最忠诚的爱情。

“我怕失去了他,”某高校的一名女生说道,“我很爱他,只要我们发生了性关系,他就会负起责任,再不会离开我了,因为如果那样他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而永远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其实,这名女生并没有领悟到爱的真谛。爱是相互吸引的,她即使用献祭式的真诚拴住了他的肉体,却不可能唤醒他心灵深处酣睡的爱。换一种角度讲,她最多只懂得爱的给予,却并没有弄明白爱的真意,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为了个人的私欲

性欲既可以使一个人高尚起来,也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堕落的深渊。

为了达到个人的私欲,有人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地献出自己的贞操。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满足吃喝玩乐等感官的需要,获得穿戴等时髦用品,有的女子也甘愿与别人发生性关系,用低级的卑鄙手段去赚来脸上肮脏的胭脂。一个来自贫穷老区的乡村姑娘在铁窗里洒下了悔恨的眼泪:“入校后不久,作为女大学生的自豪感已荡然无存。我的智商并不比城市女孩差,我缺少的只是物质,在妆饰品上我感到羞涩。我没有优越的家庭做后盾,在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我内心失去了平衡,我只能以自己仅有的青春肌肤来抗争,以此换取城市姑娘所拥有的时髦和优越感。”

○避免孤独

现代人的性格组成为每位心理研究者所关注,而孤独则是让大家一直头痛的问题。观察表明,知识层次越高的人越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告别父母、背井离乡的女大学生,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为了排遣寂寞无聊的光阴,她们总是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试图他乡觅知音。

有一名从小城镇到郑州求学的女大学生吕慧(化名),刚入校时就体验到了没有朋友的孤独,于是便加入了摄影协会。是摄影活动把她引入了人生的圣地,她的孤独很快被热情融化。会长是一个擅长摄影、善于交际的大四男生,在频繁的活动中,他渐与吕慧混熟。学期末,摄影协会全体会员在餐馆会餐,嬉闹了半天,会长喝多了,吕慧担心他会在半途出岔子,索性把他送回宿舍。吕慧扶他回公寓躺下后准备离去,会长突然握住了吕慧的手,一 把将她拖了过去,强行占有了她。从此,会长常乘大家去看电影或自习之机,去吕慧的宿舍对其提出肉体的要求,吕慧如果拒绝就有被逐出摄协的可能。软弱的吕慧害怕冷眼,更害怕与孤独为伍,只得半推半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追求情欲的快乐

现在,随着性科学的发展,性需要已被人们认为是正当的欢愉与渴求。奥古斯特·倍倍尔在他的《妇女和社会主义》中指出:“ 在人的所有自然需要中,继饮食的需要之后,最强烈的要算是性的需要了。”科马列克更是妙语惊人:“性交实际上就是输送一些爱情的细胞。”

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社会更是爆发了一场性解放和性自由运动,让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深受其害,成了性的奴隶。许多男女大学生也深受毒害,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视神圣的性如儿戏,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一名女大学生在日记中如此写道:“我愿意,我要以此表达我的爱。只有他才能引起我感官的兴奋。在这种兴奋的欲流冲击下,我不能自持。我已经离不开他,渴望得到他的雨露润泽,唯有这样我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茁壮和温馨……没有性爱,我会变得疯狂。”

短短的几段日记,一种唯性主义者的心态便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面前。

当代大学生同居心理透视

一个名叫康惠妹(化名)的女大学生自愿接受笔者的采访,并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她大学同居生活的真实感受——

现在大学同居很正常也很平常,不同居反而让人怀疑,遭人白眼了。大学生中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大学同居后悔四年,不同居后悔一辈子。”

爱情来了,我们牵手了;爱情来了,我们亲嘴了;爱情来了,我们上床了;爱情来了,我们同居了。这永远是爱情的四步曲,如果没走到最后一步,我相信那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同居的时候我们不管是爱还是做爱,至少证明我们彼此爱得很真,付出的是肉体,升华的是感情,取悦的是精神!同居是惑不是祸,是醉不是罪,有爱情也有激情,有性也有心!如果爱过觉得亏了,那你一定没有真心付出过,真正的爱情只有给予没有索求!

我和前男友是同学,很自然地交往,很自然地吃饭,很自然地看电影,很自然地拍拖,很自然地拥抱,很自然地接吻,很自然地互相爱抚,很自然地睡在一起。像所有男人惯用的约会老三套,送花送娃娃、买零食给我,下课提前去食堂排队打饭,帮我洗衣服、帮我做功课,提瓶热水跑来跑去竟然是为了打开塞子给我蒸脸。女人天生就有优势,天生就能驾驭男人为她做任何事!

也像所有男人一样,他先提出同居,我开始不依,后来他先斩后奏,在校外花200元/月租了个一室一厅的房子,我也就堂而皇之做起了女主人。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一起做饭、烧菜,其乐融融,俨然一对新婚的小夫妻,他叫我也从“MM”改成了“老婆”。我从来不会问他爱不爱我,跟我在一起是不是仅仅为了做爱,对我好是不是为了占有我的肉体、满足性欲?这是蠢女人才会问的蠢话,这是蠢女人才会做的蠢事。特别是躺在这张双人床上,偎在他的怀里,我从来不去想我们将来是否会走在一起,也从来没想过要牵手一辈子、步入婚姻的殿堂……那根本就是个杞人忧天的问题,我宁可潇洒地活在当下,也没兴趣去考虑这些无聊的话题,更不需要所谓的承诺!承诺算个屁,一纸婚书又算个鸟!结了还能离,离了还能复, 何况现在?因为我有自信能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如果这点自信都没有,你注定失败!大学毕业就意味分开,这是必然也是当然,大家彼此心里有数,同居这个游戏玩不起就不要玩,同居是通奸又不是强奸,装纯装痴装淑女统统滚蛋!

试问同居的男生女生:同居之中爱有几分,性占几何?

河南省妇联婚恋研究所曾专门对高校女大学生的性心理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当代女大学生对男女性行为的认识在过去十年里发生了巨变。在20世纪90年代初,女大学生认为只有在相爱的两人之间才可能发生性关系,这也暗示了他们的关系将进一步发展,直到确立婚姻关系。而最近几年,某些女大学生虽然仍然认为两人如果相爱才会发生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和他结婚。也有的女大学生认为,即使两人不相爱,只要不是互相利用,也可以发生性关系。

河南省妇联婚恋研究所曾对50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为期四年的关于从处女到非处女转变的心理研究,发现女大学生体验过性活动的比例随年级递增。比例分别为:大一7%;大二13%;大三20%;大学四年级,约有1/4的女性经历过性生活。

河南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妇联婚恋研究所主任戚明娟忧心忡忡地说:无论男女,成年后都有恋爱的自由,也有结交性伴侣的权利,因此,我们并不反对大学生谈恋爱,国家近年来也有规定,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生子。问题是,现在是恋的多、爱的少,玩感情、玩心跳、玩同居成为恶性流行,一些在校大学生在性上太随便了,丧失社会责任甚至丧失人格,所以说恋与爱像一道选择题。戚明娟主任告诫年轻大学生,在恋与爱上,双选才是道德合一的,才是伦理有常,才是合法有序、合情合理的,也才是负责任的态度(不单单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恋爱热情有度,上床三思而行

大学生恋爱同居,在如今社会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堵是愚蠢的,但放任自流同样也不可取!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伦理学会秘书长许圣道忧虑地说:据专家估计,在当今大学校园中,恋爱者占50%,恋爱的成功率仅为20%,有两性经验的学生比例约为10%,前两项统计比较准确,后一项的数据比较保守。如今的大学生确实存在着情感和性方面的诸多困惑,如何正确地引导,这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大学校园的性困惑”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学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须知,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祖国的一片天还需要他们去顶,栋梁出现蛀虫,那我们应该赶紧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许圣道教授强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青春期的萌动和困惑,有更多的部门关注大学生的性教育问题!

“我拿青春赌明天!”曾几何时,这句话成为当代大学生婚前同居的托词。他们的感情与爱慕,期盼在试婚的过程中得以检验。然而,无论社会开放到何种程度,试婚的结果往往是弊多利少。现实生活中更有那些心怀叵测的恶魔,凭聪明才智与奸诈阴险,利用试婚的时尚与新潮,在试婚有助于把握真正爱情的幌子下,迷惑和引诱幼稚的受害者,实施的却是玩弄异性的卑劣与色欲。

现在时髦潇洒的现代爱情,说什么只求一时拥有,不求天长地久。婚前试婚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可是,这能体验真诚相爱吗?结果最终受伤的绝大多数是女人。

每个女人都希望能找到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只是为了一个很难兑现的承诺,更可能是花心男人的一个借口。多少女孩子尝到的只是轻率的苦果,多少女孩子做了未婚妈妈,多少纯真的女孩子在为了证明自己的处女之身时失去了处女身……也许这些都成了男人抛弃你的理由。是的,尤其是女人,不要在爱中迷失了自己,不要为了爱反而成为爱情的牺牲品!

尽管男女平等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但相对而言,试婚对男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后顾之忧。笔者虽然不敢全盘否认,然而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男女有别的事实。婚姻毕竟是人生大事。你既有试婚的权利,也有尝试的资格。但请你思虑一番:试婚与中国传统观念和道德规范是相悖的,与国家法律法规是相左的,所以同样也就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举不胜举的试婚的结果,往往是一场场痛彻肺腑的悲剧。试婚,请你慎之又慎!

(备注:在本文采写过程中,得到了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大学、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医科大学、南阳师范学院等部分高校师生的帮助,还得到了河南省妇联、河南省社科联、南阳市妇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做“红砖大学”不做“象牙塔” 篇7

“象牙塔”这个称呼源于一些古典大学, 过去曾用于褒扬大学不受庸俗风气影响, 但现在又常用于批评大学脱离社会实际。易斯路说:“它现在常用于指远离现实、与周围社会联系不紧密的大学,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肯定不会做象牙塔。”

而另一方面, “红砖大学听起来就是位于一座城市中、与真实世界衔接的大学, 这正是我们的定位。”

“红砖大学”是英国一批大学的统称, 这个名称源于它们的建筑多以红砖为特色, 而用工业时代大量生产的红砖建成的校园, 又蕴含着它们是英国在工业革命大发展后, 一些城市应当地需要而建立的市立大学的历史。其中, 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和工业重镇伯明翰的伯明翰大学在1900年最早获得了能赋予英国大学正式身份的“皇家宪章”, 是首所红砖大学。

“红砖大学”的特点就是与周围社会联系紧密。这种联系通过多种渠道分布在不同层次上, 简单的如通过校园开放日等活动, 向市民展示学校师生在学习和研究什么;在较深的层次上, 大学参与到城市的发展中, 例如伯明翰近来提出了名为“科学城市”的发展规划, 伯明翰大学就承担了其中不少任务。

这种联系对大学和所在城市来说是双赢的合作, 易斯路说:“伯明翰大学因此获得了大量的资源投入, 如在医疗卫生和高级制造等领域;而大学的研究又可以帮助刺激和带动伯明翰当地经济。”

对学生而言, 这种联系带来的是重要而实用的好处, 从当地产业界获得大量的实习机会。与那些只知书本而较少接触社会的学生相比, 提前积累了工作经验的学生在毕业时显然更易受雇主青睐。

一百年来, 走“非象牙塔”道路的“红砖大学”赢得了尊敬和认可, 现在, 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利物浦大学等一批红砖大学都已是英国精英大学联盟“罗素集团”的成员。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易斯路还认为, 大学所需要衔接的“真实世界”已不应仅局限于所在的城市和地区, 还应扩展到国际大舞台。因此, 伯明翰大学在美国、巴西、印度和中国广州等地开设了多个分支机构, 鼓励学生利用短期研讨、暑期课程等各种机会赴海外交流, 为学生积累国际合作的经验, 这同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谈到大学在未来的发展, 易斯路说, 就伯明翰大学而言, “我们有清晰的未来规划, 就是立足于伯明翰这座城市, 建设一所全球化的大学。”这还是紧扣了“红砖大学”与真实世界衔接的传统, 在易斯路看来, 大学与当地社会衔接带来的大量实习机会, 和与全球化舞台衔接带来的国际视野, 将成为学校为学生准备的两块踏踏实实的“铺路砖”。

象牙塔 篇8

求职择业期的准备工作

☆☆心理准备

就业在即, 许多大学生很早已开始“备战”, 但不少大学生还是忽略了求职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心理准备。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期望值过高、自我认识不充分、受挫准备不足、择业观存有偏颇等。大学生面对求职, 应该如何准确的调整自我心理呢?

(1) 充分了解就业形势, 适当调整就业预期。当前, 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就业机会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3年国内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仅为71.9%, 当年毕业生总人数为699万, 明显可见, 未实现初次就业的往届大学生人数绝对值超过200万。近年来, 中国留学人员呈现加速回国的态势, 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 接近前30年的3倍。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的求职竞争, 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必然会受到冲击。大学生必须认清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 适当调整就业心理预期, 理性择业才是应对之道。

(2) 客观评价自己, 树立良好心态。"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求职前, 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求学经历、能力特长、实践锻炼等进行梳理, 对自身就业竞争力做出客观的判断, 进而做好清晰的求职定位, 防止盲目求职。当前,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途径有很多, 向就业指导教师咨询, 征求师友和朋辈意见, 到专业网站进行测评等都能帮助大学生做好求职前的自我评估, 特别是对于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测试, 还能得到相应的职业对照表做参考, 以确定客观而合理的求职目标。

(3) 做好求职受挫的心理准备。在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我们能发现这样的大学生求职心态变化:毕业前一年的暑期踌躇满志, 7、8月份积极参与实习;9-12月份求职高峰, 开始海投简历, 但多数成效不好, 转而信心受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紧张的就业压力, 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委屈甚至是挫折。在此阶段, 要认真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 积极改进求职技巧和策略, 才能改变这种不断受挫的被动状态。

(4)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重回“北上广”, 大学生择业的地域选择要因人而异。当前西部地区、基层地区就业有广阔天地, 大学生在择业时要充分考虑自身职业发展规划, 不要盲目扎堆热门行业和发达城市。同时, 对于起薪、工作环境等也要有正确认识, 否则即使求职成功, 也只能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 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作为应届毕业生必须转变过去那种一定要在高薪行业、热门行业等就业的传统观念, 积极拓展择业范围。

☆☆时间准备

大学期间, 每个学期都有着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即使是最后一学期, 也有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学业任务。要在求职中抢占先机, 充分准备必不可少。毕业生在进入第四学年或更早时就要做出职业选择。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 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 整天想着如何才能尽快地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 无法顺利毕业, 即使找到工作, 也可能因学业问题而无法签约。学业问题和求职择业对毕业生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求职过程中时间冲突也在所难免, 要合理安排好不同单位的面试时间, 同时也要对即将开始的面试做好时间准备, 特别是第二天面试前一定要提前休息好, 以免影响面试时的精神状态。

☆☆能力准备

(1)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当前, 高校内出现了“考证热”, 这与就业压力增大, 入职门槛提高和部分行业实行准入制度, 招聘单位对入职员工的综合能力要求增加有关。此外, 用人单位还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潜质日益看重, 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书能力、学习能力、创造力等多种方面。

(2) 加强社会实践与职业实践,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 不仅关注其专业水平, 也会重点考察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这往往是大学生求职中的短板。专业实践能丰富大学生的职业经验, 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以尽快适应岗位需求, 较快地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 为实现“人职匹配”奠定基础。

(3) 获取就业实习信息的能力。目前,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中, 网络途径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选择信息更新及时, 关注正规的专业招聘网站, 同时, 也要及时关注学校、学院发布的招聘信息, 这些信息往往更切合专业要求, 成功率也更高。在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中, 招聘单位内校友等推荐也是重要的成功率更高的途径。亲戚、校友、朋友、老师等是推介就业的潜在资源。这些都要求求职中的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物质准备

在求职高峰, 许多毕业生往往要多次往返于不同的城市, 无论对交通费用还是通讯需求等都要有充分的估计。此外, 一套正装也是求职中所需要的。关于正装的准备, 宜早不宜晚。在指导就业过程中, 某知名企业在7月份来学校举办招聘会, 学院有位准毕业生特意穿正装参加选举会。该企业HR与学院交流中提到, 这个同学体现了很好的职业素养, 所以提前给了他一个面试机会。在求职中, 制作简历、求职记录本、邮寄求职材料甚至是文件包等费用, 也是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初入职场期适应工作

职场不同于学校, 它有自己的特定规则, 对执行力、规章制度、目标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 个人承担的责任更大, 压力也更大。如何适应职场的工作节奏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是佼佼者, 而到了工作单位, 一切从头做起, 对比许多有工作经验但学历不如自己、能力也看起来很普通但在更重要岗位的同事, 往往形成心理失衡。面对这样的问题, 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要端正心态, 放下自己在学校里的优越感, 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求教, 以及时做好入职适应。

☆☆避免急于求成

大学生有职业理想固然好, 对成功的追求与渴求也是正常的, 但不能急于求成, 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取得最好成绩, 获得单位的充分认可。如果存在这样的心态, 一旦在短期内的努力没有马上得到回报, 自信心就会严重受挫, 认为工作单位不重视人才, 觉得自己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这种情况下, 很多新员工往往会产生不被单位认可而辞职的想法。在近两年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中, 我们也发现很多单位都有让新员工从基层做起的计划, 这也是单位对新员工的“考察”。只有踏踏实实, 认真努力地对待自己刚开始的工作, 才能获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的职业发展, 但急于求成的心态, 也常常让很多职业发展机会与之失之交臂。

☆☆理性看待“稳定”

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考量更多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 很少会换位思考。出现情绪不满的工作状态时, 往往会产生“围城”心理, 觉得自己单位之外的工作会更好, 进而产生离职的念头。其实, 作为新入职的大学生要认真思考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近两年大学生半年内离职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3%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 而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比例更高达41%。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不仅有实现就业, 更要就业稳定;要获得职业的较好发展, 职业稳定是前提条件。建议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顺利完成适应期。

☆☆提升素养应对企业要求

由于专业实践较少, 刚入职的大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也可能存在无法适应的局面, 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不能适应单位节奏, 进而面临被单位淘汰, 产生职业受挫感, 甚至对再求职失去信心。还有一些同学会因为在校期间有着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 到单位后突然觉得人际关系相比学校更加淡薄, 失去了处处受宠的感觉, 有人际交流的失落感, 从而影响工作状态。遇到这样的问题, 大学生应该主动适应单位节奏, 了解职场特点, 积极学习, 以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以顺利度过适应期。

象牙塔 篇9

“校园内时有出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防火防盗防室友’被奉为人际圭臬, 对此, 现行教育以及整个社会均难辞其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李兆良指出, 受高考指挥棒影响, “唯分数论”始终是中国教育难以改变的现状, 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 一味以成绩取胜, 普遍重智商而轻情商, 这种“残缺式教育”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不仅为校园安全, 更为社会发展埋下了重重危机。

从1994年清华女生朱令的铊中毒, 到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 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宇庆向3名同学投毒, 近年来, 因同学不睦而引发的高校血案不断上演。就在复旦投毒事件持续发酵的4月16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学生, 又因口角捅死了室友。

过往的黑色记忆与现实的血腥重演, 让“防火防盗防室友”, “谢室友不杀之恩”, 迅速蹿红网络, 一些网络社区还发起了“说说如何与室友相处”的集思广益行动, 不少参与讨论的大学生纷纷吐槽“奇葩室友”、“极品同学”的糗事, 感慨“大学真心朋友不好交”, “大家都不是那么单纯了”。

俗话说, 同学情、战友谊, 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 值得一生珍藏与追忆。可如今, 何以“防人之心不可无”论调在同窗间大行其道、《步步惊心》在校园内屡屡上演?

“过去, 上大学不花钱, 找工作包分配, 同学间的交往少有利益之争, 没有功利色彩, 哪里像现在, 件件都关乎前途, 同学室友之间竞争残酷, 难免关系紧张!”一位大学生叹息。

“种种病态社会现象极易造成人性成长中的缺失, 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结构失衡, 也使得一些青年学生易形成对他人的不满, 如此恶性循环, 必将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 影响到他们的情感取向与行为模式。”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崔永军对记者说。

纵观几起校园惨案, 皆是同学间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 便致愤而投毒, 或挥刀相向, 这不禁令人惊诧。在“谢室友不杀之恩”时, 网友“找壳的蜗牛”如此大倒苦水:“一个宿舍4个人, 3个晚睡晚起, 作息不正常, 吵吵闹闹, 进出习惯性地摔门, 做事噼里啪啦, 从来不考虑别人感受。好好说也说过了, 吵也吵过了, 她们不改, 反倒认为你不合群、不讲理、不友善, 怎么办?……”李兆良指出, 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在6+1家庭结构中, 从小备受父母与双方老人疼爱, 习惯了众星捧月、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抗挫折能力较弱。在此情况下, 一旦遭遇矛盾、冲突, 就很难自我控制, 无法理性看待事件缘由, 个别人还会最终铸成大错。

象牙塔 篇10

关键词:审计委员会制度,内部审计,管理

近年来, 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发展, 高校已逐渐走出“象牙塔”, 而是发展成为与经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化中心。要求高校内审部门承担的审计任务及对其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地加大与提高, 高校的内部审计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由于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其被审机构都是处于平级地位, 给其发展带来了很大局限性。国资委早在2004年8月30日颁布了第8号令《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要求国有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 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其中这个办法提出要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 审计委员会在企业, 尤其是中央公司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了, 并且在企业内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不妨研究下审计委员会的起源、发展和作用, 看看能否对完美高校内审的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内的一个分会, 一般由非行政董事组成, 它是董事会和内部、外部审计师沟通的桥梁, 分担了行政董事在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方面的部分工作。这种企业内部组织最早于1939年由纽约股票交易所提出, 当时发生了一连串严重的商业丑闻和诈骗案, 纽约股票交易所希望借此杜绝这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该机构明确要求, 所有的上市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来领导企业内部审计。在加拿大这已是一项法律规定, 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及马来西亚, 也逐步实施这些强制性的措施。这些国家这样做的重要目的在于借助这一机制, 促使企业规范高效地运作, 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的风险, 保护投资从的利益。

随着环境的变化及20多年来有关审计委员会的研究与实务发展, 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已从关注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拓展到公司整体财务体系的全面监管及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和法律法规的遵循等多个方面。中国证券会和国家经贸委于2002年1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其中第52条要求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国资委于2004年8月30日颁布了第8号《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在第7条要求国有控股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审计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帮助董事会在企业的会计政策、内部控制、财务报告实务等方面履行职责。它肩负着三方面的职责:财务报告方面、公司治理方面以及公司控制方面。

1、财务报告方面主要是主持有关外部审计的事务, 选择独立审计师, 讨论外部审计的范围、程序和计划, 评价独立审计师的能力, 督察审计结果。

2、检查公司所有重要的会计政策, 对重大的变化和其他有疑问之处加以报告。

3、先行检查中期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和董事会报告。

三、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的局限性

1、独立性方面。

虽然强调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呼声很高, 但由于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管理层, 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2、审计报告的重视程度方面。

管理层很强调审计报告质量, 但如果一份好的审计报告得不到重视, 其建议得不到很好的采纳, 无疑是前功尽弃。由于高校的内审制度往往采取校长负责制。校长毕竟是管理全校事务的最高领导, 其管理事务繁多, 身兼数职, 往往一份审计报告的意见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采纳。

3、审计职能的发挥方面。

高校内部审计大多强调和偏重于内审的监督职能, 忽视内审的评价、鉴证和服务职能。从西方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来看, 其重心已转移到评价、鉴证和建设性功能的发挥, 这同样也是我国内审的发展趋势。但要想提出一个好的建议, 有关信息资讯的最大获取是不容忽视的, 在目前的高校组织模式下, 要想做到这一点, 难度很大。

4、审计计划的合理性方面。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广泛开展, 涉及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 从办学规模到人事改革再到财务管理, 无一不需要审计的服务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发挥与介入, 这些需要审计能站在一个较高管理层的高度, 从学校的大处着眼, 抓住主要问题制度全年的工作计划, 但高校的内审部门的负责人大多只是学校的中层干部, 常常无法获取有些属于学校高层管理者才能得到的信息, 制定出的年度审计计划常常流于形式, 起不到真正的计划作用, 出现过多的计划外审计项目。

5、审计意见的执行方面。

虽然随着审计作用的发挥, 其审计意见也得到高层的重视, 但有时一个审计意见的实施是需要多方配合的, 甚至是需要长时间的跟踪监督才能做到, 不是仅凭一个文件的发布或是校长的某个指示就能实现。内部审计部门仅作为高校一个内部机构, 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6、与高层领导的沟通。

内审部门作为高校的一个内部机构, 受校长直接领导, 其权威性往往受制于该校校长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将一个部门的权威维系于某一个高层领导的认识水平上, 不是一个很可取的做法, 这样往往造成这样的局面:本届校长重视了, 内审就有地位, 本届校长不重视, 内审就没地位。

四、从审计委员会制度得到几点审计管理制度的启示

要突破上述几个方面的局限性, 仅仅表示重视或要求内部审计自身做到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从根本上, 即从制度上, 结构设置上去完善它的管理, 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我们不妨从审计委员会制度上得到一些启迪, 现也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企业的审计委员会的特点:

1、在独立性方面:

这种组织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审计报告的重视程度上:

这种双向负责、双轨报告, 保持双重关系的组织形式, 使其审计报告得到的重视程度势必会得到较大程度的体现。

3、审计职能的发挥及审计计划的合理性方面:

该组织机构的存在为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提供保障, 从而为职能发挥及计划合理制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4、审计意见的执行方面:

该项制度能够可以弥补董事会的“功能缺陷”, 可以增强对内部管理层的控制, 并能帮助董事们履行其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责任, 增强社会公众对公司公开财务信息的信心。

五、结合高校内审的实际情况的几点设想

本文之所以谈到审计委员会的诸多特点, 并不是想倡导在高校内部也要完全照搬企业审计委员会制度的那一套, 毕竟高校有很多与企业不同的特点。对于高校内部审计而言, 目前较为合理的办法是借鉴和参考企业审计委员会的某些职能与做法, 从高校管理高层及从完善体制的角度上, 更好地帮助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做到: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提高审计报告的重视程度、加大审计意见的执行力度、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及促进审计计划的合理化。现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1、高校内部成立一个常设机构, 旨在领导和协助内部审计工作;

2、人员组成上由四至五名高层校级领导干部组成, 其中至少有一名教职工代表, 有一名为会计专业人士。

3、主要职责及权限:审议内部审计计划, 对其合理性进行建议;监督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指导内部审计工作组的工作;对内部审计的工作报告作出及时的反馈意见, 对于涉及面较广的审计意见, 有权对全校各级部门进行意见实施的调配组织工作及跟踪监督;将全校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与内部审计部门沟通交流, 实现审计部门信息获取的最大化;负责处理内部审计与管理层的关系。

以上设想只是源于企业审计委员会制度的一些启发, 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其实质在于倡导吸取先进的管理制度与模式, 从管理制度上对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做一些较为大胆的的设想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德里克.博克, 走出象牙塔——现代社会大学的社会责任[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文硕, 世界审计史[M],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0

[3]、陈汉文,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嬗变与思考[J], 中国财经报, 2001

如何找回“象牙塔”的尊严 篇11

编纂一部字典耗时36年,在多少有些浮躁的当下,依然有这样的学人,其精神值得称赞。车洪才如此描述自己的人生轨迹:“回顾我几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我只是被裹挟在历史的潮流中,受我所处的大小环境形势变化所支配。”这位出生于1936年的老人,自中年时接下编纂字典的国家任务,不计名利伏案36年,耗尽了毕生心血。

裹夹于历史潮流的说法,无疑是老人过于自谦了。就知识分子的一生而言,从中年开始的36年,无异于追求事业高峰的黄金时期。但车洪才教授却坚守了一项被世人遗忘的国家任务。

了解了这本《普什图语汉语词典》背后的故事,许多人都会为车洪才的坚守而感动,为他严谨治学、不追名逐利的精神而由衷称赞。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老一辈知识分子那种铮铮铁骨,那种为治学甘于“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品格。

可以说,在功利主义泛滥的大潮下,仍然有人坚持以学术为己任,静下心来搞研究,低下头来做学问,这样的人,才对得起“知识分子”四个大字。

从我国的历史沿革来看,“知识分子”一词,最早指的是古代读书人。古代“士阶层”的抱负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现代汉语中的“知识分子”,则被解释为“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等”。在笔者看来,是否担得起“知识分子”这一称号,得看他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谁服务,为谁创造价值。

走进“象牙塔”,人们不难发现:一类大学的教授忙于跑项目;二类大学的教授忙于客串、讲课,身兼数职;三类大学的教授则常常是有一官半职的人在客串。这种现象,实际上并没有鼓励专家教授埋头做学问、专心教书育人的风气。

不仅如此,走出“象牙塔”,社会上不少为名利说话的“砖家”也损毁了知识分子的价值。知识经济时代,也在鼓励专家教授把真才实学摆上市场的货架。然而个别被舆论不屑的“砖家叫兽”,却热衷于贩卖快餐文化,主动迎合“三俗”需求,这其实搭售的是知识分子的良知。

中国是文明古国,知识分子在守护社会良知方面,拥有无可替代的“话语权”。然而,古人口中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腐朽低俗价值观,在“砖家叫兽”那里成了奋斗目标,为金钱代言以及在评说社会现象时“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有这种“负能量”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正气才能畅通无阻。

还要看到,在我们这个社会,有坚守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多数。如何找回“象牙塔”的尊严?找回知识分子被遗忘的脊梁?让他们重新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中流砥柱?代表着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声。

象牙塔 篇12

一、杨士惠早期的学习经历

杨士惠, 1911年生于北京一个手工艺世家, 其祖父和叔祖父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木雕和牙雕能手, 由于清末手艺人不被重视, 杨士惠的父亲没有继承祖业, 成为一个商人, 行销各种手工艺品。1923年, 12岁的杨士惠开始随叔祖父杨启元学习木雕。北京木雕分为两种, 一种是大木雕, 一种是小器作。所谓大木雕主要指建筑装修木雕, 因此, 又叫“柴木雕”;所谓小器作主要指室内陈设木雕, 又叫“红木雕”, 如各种花座及硬木家具等雕刻;由于象牙是一种硬质材料, 因此, 有人认为象牙雕刻艺人主要由“硬木雕”工匠转化而来, 所以, 精于牙雕的艺术家一般情况下也擅长硬木雕刻。杨启元的雕刻技艺非常全面, 大活小活、木雕、牙雕全会做, 并且自己绘画进行图样设计, 所以, 杨士惠在叔祖父杨启元的指导下, 学习木雕的技艺有了很大的增长。随后, 他又拜王彬为师, 专心学习象牙雕刻, 到了17岁时, 杨士惠已经能够独立从艺, 并创作了第一件立雕作品《猫蝶富贵花篮》。

杨士惠小的时候就对绘画特别感兴趣, 他经常被报纸上的图画所吸引, 闲暇时到处搜集感兴趣的图画, 然后自己一笔一笔学着画。 他画的小鸟、仙鹤等都非常逼真, 活灵活现, 体现了他先天的绘画天分和绘画才能。有一次, 一位任美术教员的长辈来到杨士惠家中串门, 杨士惠就和他谈起了绘画以及牙雕技艺, 这位美术老师和杨士惠说“:如今的牙雕匠气十足, 雅气缺乏。”杨士惠忙问“:什么叫雅气?” 和蔼的美术老师拿出一把扇子, 指着上面的山水画说道“:雅, 就在这里。”[1]34一番谈话之后, 杨士惠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从此以后, 杨士惠开始对国画产生兴趣, 杨士惠喜欢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 看到美丽的景色, 就画下来, 他的足迹遍布北京的许多名胜古迹, 走到哪儿, 就画到哪儿, 画寺庙、画人物、画山川、画河流、画怪兽、画观音菩萨, 他喜欢从不同角度绘画人物以及自然景观, 在苦练中, 杨士惠的国画艺术修养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 在绘画过程中也丰富了牙雕创作题材, 为后期的牙雕创作奠定了基础。

二、杨士惠牙雕事业的发展

1932年, 刚刚21岁的杨士惠就开始自立门户, 进入了艰苦的“杨派牙雕”创业阶段。在创业初期, 杨士惠的弟弟杨士忠随同他一起学习象牙雕刻艺术, 当时, 杨士忠善于铲活, 技艺学习进步很快, 兄弟俩开设的作坊不到一年就有了起色。1933年, 杨士惠开始招收学徒并对外加工, 杨士忠负责铲活, 杨士惠专门从事凿活, 兄弟俩配合默契。可以说, 杨士惠这一阶段象牙雕刻技术的发展和兄弟杨士忠的配合默契密不可分, 兄弟俩合作的这些年, 杨士惠积累了丰富的牙雕实践经验, 巩固了自己所学的技艺, 为后期发展和创新象牙雕刻技艺奠定了基础。

“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 北京许多的手工艺作坊都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杨士惠的手工艺作坊也不景气, 为了拿出更好的作品, 度过艰苦的岁月, 提升“杨派牙雕”的知名度, 杨士惠整日在外奔走, 寻找时机。 有一次, 杨士惠在荣宝斋观赏名人字画, 荣宝斋管事的走过来, 手里拿出一件明代竹雕, 对杨士惠说“:你能不能雕这样的东西?”杨士惠仔细一看, 竹雕上面雕刻着一棵白菜上爬着一个螳螂, 非常可爱。他想, 这个创意太好了, 既新颖又适合于象牙质地, 这个好题材一定要试验一下。杨士惠来到集市, 买了一棵水灵灵的大白菜, 回到家将白菜的老叶掰掉, 鲜嫩洁白的菜心露了出来。随后, 杨士惠来到郊区, 在草丛中找到一个蝈蝈, 并仔细观看蝈蝈的生活习性。蝈蝈在草丛中爬来爬去, 先是低下头, 摆动须子, 然后又抬起头, 垂下鼓肚, 开始鸣叫。杨士惠趴在地上, 观察了许久, 他看着蝈蝈的一举一动, 一个理想的构图已经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经过半个月的创作, 《蝈蝈白菜》终于问世, 这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 情趣横生, 在展示这件作品时, 吸引了许多的观众, 人们看到栩栩如生的蝈蝈趴在鲜灵的白菜上, 顿时觉得耳目一新。作品《蝈蝈白菜》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 轰动了牙雕行业, 并成为牙雕行业定型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2]23。杨士惠早期的成名之作《蝈蝈白菜》打入国际市场以后, 他又创作了《风带仕女》, 《风带仕女》以飘逸的风带强化了牙雕艺术的艺术效果, 人物形象生动活泼, 改变了以往牙雕人物作品木讷呆板的格局, 《风带仕女》再一次轰动了牙雕行业。

三、杨士惠对牙雕事业的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国家对于牙雕事业的重视, 杨士惠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在此期间, 杨士惠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牙雕作品, 他的艺术创作生涯进入了高峰期。这个时期杨士惠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题材作品, 一类是现实题材作品。其中《晨妆》是传统题材作品中一件非常有特色的作品, 杨士惠在创作这件作品时, 利用一段牙料的弯度完美地刻画了正在梳妆的古代美人形象。其选材独特构思精巧, 不仅拓展了《风带仕女》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的风格, 还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化、理想化, 这说明作者在人物造型上已经有了更大的创新, 摆脱了传统牙雕人物造型“程式化”的倾向, 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更加理想化和典型化[3]15。杨士惠这个时期传统题材代表性作品还有:模仿晋祠圣母殿彩塑宫女, 成功塑造的《晋祠侍女》;仿照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的形象, 与任福增合作创作的《簪花仕女》;结合牙雕技艺特点, 横用牙尖的“卧式”造型和竖用牙段的“立式”造型的两件《贵妃出浴》等。杨士惠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牙雕作品大部分饱含着对新中国的热爱以及对新社会大好河山的赞美。1952年创作的作品《颐和园》重10多公斤, 属于比较珍贵的一件牙雕, 我国政府将这件牙雕作为国礼, 赠送给民主德国总统皮克, 祝贺他的80寿辰。

1954—1956年, 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 杨士惠和六位牙雕工人创作了著名牙雕作品《北海全景》, 这件作品是一件大型牙雕作品, 为庆祝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而创作。1954年开始, 杨士惠和六位牙雕工人开始创作巨型牙雕《北海全景》, 作者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刻画了首都人民在北海公园为庆祝宪法诞生热烈狂欢的景象, 作品表达了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牙雕作品《北海全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既真实又简练, 杨士惠和六位牙雕工人将深浅浮雕、 立雕、簇雕等技法运用其中, 在仅二千公分的牙料截面上, 白塔、漪栩堂等均历历在目, 并且具有强烈的立体效果。作品前面采用的是立雕, 后面采用的是半目雕、浮雕。作品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各异, 欢呼喜悦之景象历历在目, 将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为了创作好这件作品, 杨士惠多次到北海公园观察写生, 绞尽了脑汁思考怎样处理构图和表现热烈狂欢的景象。经过杨士惠和六位牙雕工人的努力, 大型牙雕作品《北海全景》终于在1956年圆满完成[4]52。1956年秋, 大型牙雕作品《北海全景》被送到英国伦敦展览, 英国观众一致好评, 轰动了英伦三岛。国家为了表彰杨士惠等人, 奖给这个团队一万元奖金。1957年, 为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 毛主席将这件大型牙雕作品《北海全景》赠送给苏联人民。1964年, 杨士惠与杭观华、时金兰、马春等同志根据李琦的同名国画制作了 《毛主席走遍全国》, 在歌颂革命领袖的作品中, 这件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作品以山石青松为背景, 寓意毛主席“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美好愿望, 同时, 作品还表现了毛主席胸怀全国的高大形象。这件作品, 是杨士惠歌颂领袖极具感染力的成功之作。

由于“文革”十年动乱, 杨士惠的牙雕技艺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 “文革“”打倒一切”的形势下, 杨士惠的作品锐减。1972年, 杨士惠等人为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 创作了牙雕《揭竿起义》。《揭竿起义》属于古代农民起义题材的牙雕作品, 以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为内容, 作者充分利用牙料的特点, 以纯熟的牙雕技艺, 描绘了陈胜、吴广带领忍无可忍的广大农民揭竿而起, 发动声势浩大的反秦大起义的壮烈场面, 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972年, 《人民画报》第12期刊登了这件作品的图片[5]44。同年, 杨士惠还创作了传统牙雕《群仙祝寿》, 这件作品是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精神进行创作的, 它以传说中的八仙人物为主, 在上、中、下三个层次中合理布局, 既考虑到充分利用碎料, 又兼顾整个造型和人物布局。由于作品艺术性比较强, 这件作品深受外宾喜爱, 受到出口部门的欢迎, 因此, 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1979年, 文革已经结束, 杨士惠不顾年老体弱、大病初愈, 仍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进行艺术创作, 这一时期杨士惠的主要作品有《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童子拜观音》、《五岳独尊》、《李白》等。他的牙雕艺术在这一时期又恢复了活力。

杨士惠的一生, 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他勤于创作, 刻苦钻研, 在继承传统牙雕技艺的基础上, 还能够推陈出新, 大胆变革, 促进了牙雕技术的新发展;他开创了现代牙雕艺术的新风, 对牙雕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要:杨士惠, 著名工艺美术家, 象牙雕刻之佼佼者。他勤于学习, 努力钻研, 不但坚守传统艺术的审美本质, 还引领了现代象牙雕刻的发展方向。他一生勤于创作, 不断探索牙雕技艺, 开创了牙雕艺术的新风。

关键词:杨士惠,象牙雕刻,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克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士惠[J].画刊, 2012 (6) .

[2]宋燕.海外珍藏杨士惠牙雕精品[J].收藏界, 2008 (11) .

[3]吴焯.向传统学习, 向生活学习[J].前线, 1962 (19) .

[4]王树村.杨士惠老师傅谈象牙雕刻[J].美术, 1957 (6) .

上一篇:资源开发管理下一篇: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