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共6篇)
《秋声赋》 篇1
《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一篇经典散文。欧阳修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了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无限感慨。
笔者在分析课文时, 主要调动学生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 通过吟咏对文章进行鉴赏、悟读, 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提高文学素养。
师:30年前, 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秋夜灯下, 随父吟读古文。秋月如珠, 静静地镶嵌在星幕上。月光如水, 隔着一层玻璃窗, 泼向夜读的父女二人。秋月能照到人间最深处的痛, 秋月能照遍不眠的中宵, 秋月能吹奏断肠的胡笳。秋月冷愁, 秋月难忘。
那朗朗上口的古文, 便是宋人欧阳修的《秋声赋》。让我们了解这篇赋体散文。
师:文章第一段是直接描写秋声的, 找出具体描写秋声的语句。
生:描写秋声的句子是, 初淅沥以萧飒, 忽奔腾而砰湃, 如波涛夜惊, 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鏦鏦铮铮,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衔枚疾走, 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
师:这几句话历来为人称道。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 无形者也, 却写得形色宛然, 变态百出。”大家把这几句话有感情的读一读, 思考一下, 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秋声的?
生: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鏦鏦铮铮”“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 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 由“初”到“忽”, 再到“触于物”, 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 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
师:诗文中还有声音描写生动的片段吗?
生:1.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2.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师:最后写到了与童子的问答, 这是赋体中常见的主客问答形式, 一问一答。同样是秋声, 作者感受到的是风雨至, 是金铁鸣, 是急行军, 而为什么童子感受到的是“星月皎洁, 明河在天, 四无人声, 声在树间”这样祥和寂静的场景呢?
生:不同的年龄阶段, 人生阅历, 内心体悟的人, 即使面对同样的事物, 触发的主观情感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两人, 一个是年过半百, 一个是年少稚嫩, 一个历经沉浮, 一个涉世未深, 一个忧愤悲苦, 一个无忧无虑, 对秋声的感受, 自然有所不同。
师:所以, 作者用了一个字感叹:“悲!”一叹又一问:“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紧接着, 作者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去写的?
生:秋状。“秋之为状”分四个方面:“其色惨淡,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 天高日晶;其气憟冽, 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山川寂寥。”
生:色、容为实写, 气、意为虚写。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 烘托手法, 刘熙载在《艺概》说“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 以礁石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木写之;故无气象, 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师:秋气肃杀, 余威所至, 草木色变零落。古人以为, 大自然中弥漫着一种“气”, 它随四季变化而变化, 春天是阳和之气, 秋天是肃杀之气。肃杀的秋气摧败万物, 一叶落而知秋至, 敏感的文人们便咏出一支支哀婉的“悲秋”之歌。此文描摹秋状, 追溯秋声之源, 又写了秋声的影响, 最后归结为秋天的肃杀之气。行文至此, 主要笔墨是对自然之秋的描绘。下面即展开联想, 对肃杀秋气做了“文化描绘”。议秋气。如果删掉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由自然之秋转到对人世的议论。所谓“物之飘零, 有声之秋, 人之戕贼者在意中, 无声之秋。”大力渲染, 以突出秋气之肃杀、秋声之悲凉, 为正面议论和抒情做了有效的铺垫。
师:草木凋零只是一种如期而至的物候现象, 而人不同。“人禀天地气, 万物中最灵”, 人是有思想, 有感情的, 聚合了天地之气, 成为了万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 必摇其精”。年迈的欧阳修深感自己“力之所不及, 忧其智之所不能”, 红颜老去, 黑发成霜, 人虽为万物之灵, 却也难逃盛衰之理。人力之有限, 人生之易衰, 仿佛注定了人定无力胜天的悲剧命运。如果有谁幻想以血肉之躯与天抗衡, 无异于以卵击石。
师:幼年丧父穷困, 少年颠簸求生, 青年入仕为官。历经朋党之争、官运沉浮后的欧阳修, 他对生命的四季感悟自然是刻骨铭心。从饥寒少年到晚年悠然自得的六一居士, 欧阳修走过了一条泥泞———绚烂———平淡的生命之旅。他想究竟是谁在折磨自己, 是否应该去怨恨那秋声?原来是自己忧劳太甚。
《秋声赋》 篇2
时日匆匆,风寒如雨,雨寒如风。人心总是不耐风雨,坐听窗外风音雨韵绵绵不绝,牵引出多少载不动、卸不去的沁凉透骨的秋情。秋风秋雨,秋花秋月曾引发多少古今文人墨客书写下一行行或凄清或优雅的文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九百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由“秋声”而引发的一段流传千古的文思――《秋声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讨论学习内容
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学习的基本顺序是怎样的?
每人独立思考,在备用纸上列出几个关键词,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小组内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继续促进学习共识的形成(可能与学生意思相近,但用词会有差异):文言文言,自然有“文”有“言”。因此文言文的必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文”,一个是“言”。“文”和“言”应该先学哪个?应该先“言”后“文”,因为字词句的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作为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其中的“言”包括字词句的音和义的理解;“文”包括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可以切分成四个学习板块,一是“言”的字词音义,二是“言”的句子意义,三是“文”的表达内容,四是“文”的表达形式。
三、介绍学习方法
浅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自主诵读,二是自主梳理。每人要在自主诵读中疏通整理,进而自主获得,独立过关。在此基础上,听取同学和老师的发言,从中获得启发,深化自己的学习。同时,每诵读一次,就要让自己对课文再熟悉一步;经历四次诵读后,就能开口背诵。
讨论学习内容、介绍学习方法,体现了“把人当人、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或许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不太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和差距,但学生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唤醒他们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也是让他们意识到教师把他们当做学习主人的过程;而学生思考、讨论的结果,则让他们懂得了文言文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后他们离开教师也就能独立学习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一读,梳理“言”的字词音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每人独立诵读课文,边诵读边梳理字词的音和义,一个也不放过,每个都要过关;边看课文边注意下面的注解,没有注解的随时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从它原有的义项中查找答案,再适合参阅手头资料;还是不懂的先用铅笔做上记号;时间12分钟左右。梳理结束后,每人出两三个字词音义的题目,考考全组同学,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最后教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掌握了字词的音和义后(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测试题通过多媒体亮出,要求解释括号前的字词音义,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动笔写。检测一遍后教师再亮出括号内的答案,边亮边通说一遍,以强化印象,加深记忆。本文共有四段,为保证学习效果,将依次进行,逐段过关。下面只是样例——
题1:字音 悚(song)、淅(xi)沥(li)、鏦(cong)、铮(zheng)、砭(bian)、缛(ru)、渥(wo)、黟(yi)、戕(qiang)题2:字词 悚然(惊惧的样子)、淅沥(细雨声)、萧飒(形容风声)、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鏦鏦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明河(银河)、状(情状)、惨淡(黯然无色)、日晶(日光明亮)、栗冽(寒冷)、砭(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申为刺的意思)、绿缛(碧绿繁茂)、拂(掠过,拂拭)、余烈(余威)、兵象(征伐之象)、摇(摇落,损耗)、精(精神,精气)、渥然丹者(指红润青春的面容)、黟然(乌黑的样子)、星星(指点点白发)、戕贼(残害)„„ 题3:虚词
叹词:异哉!噫嘻悲哉!嗟呼!1.而
(1)连词,表修饰。悚然而听之/童子莫对,垂头而睡(2)连词,表承接。木遭之而叶脱/物过盛而当杀(3)连词,表并列。忽奔腾而砰湃 2.者(1)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有„„的东西”)(2)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其所以摧败零落者(“„„的原因”)(3)代词。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的面容)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盖夫秋之为状也(2)助词,的。乃其一气之余烈(3)代词。木遭之而叶脱(代秋声)4.其
(1)第三人称代词。其触于物也(代“秋声”)/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代“它们”)(2)领属性定语。其意萧条(,译为“它的”)题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欧阳子方夜读书(在夜间)(2)名词用作动词。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结果实)(3)动词使动用法。百忧感其心(使„„有感触)(4)形容词使动用法。万事劳其形(使„„受劳苦)题5:古今异义
(1)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古义:清朗明秀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政治)有法度,有条理(2)其色惨淡
古义:黯淡无色今义:今多形容“萧条”和“苦费心力”(3)物过盛而当杀
古义:必然衰败今义:应当杀害(4)有动于中
古义:内心今义:方位名词(5)黟然黑者为星星
古义:形容鬓发花白今义:星;比喻细小的、分散的点儿或别的东西 五、二读,梳理“言”的句子意义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以句子为对象,边诵读边梳理,将全文翻译一遍;逐字逐句依次翻译过来,不能漏译或跳译,不放过任何一个字词;以直译为本,忠实于每个字词的固有意思,不能想当然;语句不通顺或不完整时,可适当加上字词,但加上去的要用括号标示;无法直译时可意译,意译尽量要保留原来的意思;无法解决时才可参阅手头资料,还是无法解决的用铅笔做上记号;时间8分钟左右。梳理结束后,每人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疑难,小组不能解决的参与全班交流,主动提问,主动解决,直至一一过关。
然后小组检测,每人出两三个句子翻译,考考全组的同学,在检测中加深理解,巩固提高。最后教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已掌握了句子的意义后(让学生自主举手示意),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句子翻译题通过多媒体亮出,全体学生一起开口说或一起动笔写。检测一遍后教师再说一遍,并随时解释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样例—— 1.判断句
(1)是谓天地之义气(直接表判断)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乃”表判断)
(3)此秋声也(“也”表判断)
(4)夫秋,刑官也(“也”表判断)
(5)商,伤也(“也”表判断)
(6)夷,戮也(“也”表判断)2.疑问句
(1)此何声也(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胡为而来哉(疑问代词“胡”与语气词“哉”,表疑问)
(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争荣(疑问词“奈何”,表反问)
(4)亦何恨乎秋声(疑问词“何”,表反问)3.倒装句
(1)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
(2)有动于中(于中有动,状语后置)六、三读,梳理“文”的表达内容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认真诵读课文,边诵读边自主梳理。
清人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下面我们就欣赏这篇千古美文,看看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形色宛然的。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声的。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级要求逐级提升);随时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习;时间10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然后自我完善。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全班同学随时插话,即时评判。
教师准备的基本理解是:用一句话总说就是摹秋之声、绘秋之状、议秋之气最后抒秋之叹。课文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风雨声、波涛声、金属撞击声、夜行军的人马声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秋的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来描绘秋状的;欧阳修由感自然而叹人生,想到人事忧劳甚于秋的肃杀,不禁一声长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在此基础上,让每人对本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说说感想,或说说评价,或说说疑问;但都要真诚、深刻、新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七、四读,梳理“文”的表达形式
学生先自主诵读和梳理。诵读前教师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时间:请认真梳理语言表达的形式和技巧,欣赏作者的表达之美;通过梳理说说本文在表达技巧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句,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一要自圆其说,二要尽可能细致、深入;边梳理边在备用纸上写下关键词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习;时间10分钟左右。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每人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2分钟。然后推选出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努力给学生启发—— 本文有三个特色:
①大量运用比喻。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具体、生动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像声、状物和驾御语言的能力。例如: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②以景物喻人。以秋声使无情的草木“摧败零落”,比喻人生坎坷、忧愁劳顿使有情之人衰老、颓唐。把秋声、秋景和作者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贴切。以景抒情,情与景泯和无间,使文章达到了优美、和谐、深刻感人的境界。
例如: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③骈散结合。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注意运用长短不齐的句子,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变得散文化,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例如: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八、美读成诵
在前面四次诵读的基础上,换一种读的方式;全班齐读。在齐读中读出感受,读出享受,读出对内容的理解和形式的领悟;同时读出气势,读出氛围,把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然后现场背诵,并现场默写。
九、了解作者及写作特点
教师综合相关资料,现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特点,深化学习,提升认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别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喜欢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一生的主要著作,有周必大等编定的《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约百万言。另外,史学著作有奉诏与宋祁等合作编著的《新唐书》,并有他自己独家编纂的《新五代史》74卷。《秋声赋》被公认为是写秋的经典。文章都是作者心灵的再现,其实,欧阳修写《秋声赋》也是由原因的。本文写于作者53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又加上这一年的秋天又如期而至。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十、学生自主总结
下课前,每人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先在学习单上写下来;时间2分钟左右。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完善,形成基本共识。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本组的基本共识,边说说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总结,继续提升学生的认识,与学生分享,并让学生评价:;《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人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更应该提到的,应是《秋声赋》在文体上的贡献。即赋的散文化,使赋的形式活泼起来,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加了赋体的抒情意味。这些特点也使《秋声赋》在散文发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十一、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需要课外阅读。现在我向各位推荐两类课外文章,一是评价《秋声赋》的文章;二是欧阳修的其他文章。文章已经粘贴在班级语文学习的博客上,请直接打开阅读,每篇读完后留下你的一句话感想或评论,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谈《秋声赋》的教学取舍 篇3
《秋声赋》是欧阳修著名的抒情小赋,这篇奇文堪称悲秋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之作,是欧阳修精神突围的一次艰难之旅,可谓景、情、人、事、理完美统一。但这篇文章难懂难教,在平常的教学中常常被一掠而过,没有得到应有的鉴赏。
《秋声赋》中欧阳修对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深切感慨是文章的灵魂精要所在,也是难点所在。作者是如何将人事忧劳的感慨与秋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悲秋到底有何独特性?在“异秋声、悲秋心、叹忧思”的行文中,呈现的是怎样的一个欧阳修?这些难点不容回避也不可回避,不可“硬教”,也不能“浅教”,而需“巧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到秋,自然会联想到与秋有关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面对草木凋零的深秋,虽有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但众多的文人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愁之叹,那么欧阳修笔下的秋有何独特之处?
二、异“秋声”
师:写秋的文章,题目却不是《秋赋》,是《秋声赋》,从秋声入笔,角度独特。文章哪些文字直接描写“秋声”?(板书:秋声)
明确:“初淅沥以萧飒……人马之行声”。
师:说说秋声的特点,并通过朗读体会秋声的特点(个别读、齐读)。
明确:变化:由弱到强,由隐到显,由小到大。气势:迅疾壮大之气势。
师:秋声的描写很精彩,精彩体现在哪里?
明确: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师:秋声,本看不见摸不着,欧阳修却能化抽象于具体,化无形于有形,突出其迅猛急促壮大的特点,实为大家手法。
师:面对这样的秋声,欧阳修发出了怎样的一声感叹?(异哉)体会“异哉”的情感?(板书:异)
明确:不仅仅是好奇,而是“悚然”惊惧。
师:令欧阳修悚然惊惧的秋声到底是什么声音?
明确:“声在树间”,实为风吹树林之声。
师:那么这稀松平常的风声为何会让欧阳修发出“异哉”的惊惧之叹?暂且按下不表,留待文末来回答。
三、悲“秋心”
师:面对秋声,欧阳修发出了“异哉”之叹,然后再叹“噫嘻悲哉”,请思考“悲秋?”请在原文中找一个名词性质的字。
生:秋状、秋色、秋容、秋意、秋气、秋心。
师:答案的丰富多彩恰恰证明了我们与前人的点评思路是一致的,请看吴楚材《古文观止》的点评:“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变态”的表面意思是变化的形态,在这里为秋声的丰富内容,把秋声变化为不同的秋的对象,“百”乃虚指,为多之意。
师:这里有多种秋声的变态,大变态和小变态,请梳理其中的关系。
明确:秋声之变态,乃秋状也,乃秋心也。(出示幻灯片)
师:悲的到底是什么?是悲秋声?悲秋状?悲秋心?
明确:噫嘻悲哉!悲秋状,实谓悲秋声也;悲秋声,终乃悲秋心也。层层翻出,如剥笋也。(出示幻灯片,板书:悲秋心)
师:正因为揭示出秋声背后的秋心乃肃杀、自然的盛衰之理,此处的秋声不同于“异秋声”中有外在变化、气势的秋声。
(朗读“噫嘻悲哉”部分,体会其凄切秋声背后秋天的本质)
四、叹忧思
师:此部分提及“秋声”的文字中对秋声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不必恨秋声。
师:“念谁为之戕贼”,是谁在戕害我们?是人们自己。那人们为何会自己戕害到自己?(从此部分原文中找原因)
明确:“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外在的百忧万事、内在自身的忧思。(板书:叹忧思)
师:欧阳修写此文时53岁,晚年身体有疾,40多岁就白发稀疏,曾二度被贬,晚年虽位居高位,但受嫉妒排挤,在朝致书弹劾,外出马头被拦,遭人辱骂,居家被投送祭文,咒其早死,在“内困外迫”“人事攻百箭”中,年老忧国,却感力不从心。
欧阳修从悲秋心的自然之秋叹到人事之秋,一方面有人事忧劳力不从心的愁苦之叹,另一方面一反常理,将秋之思考推向更深,提出“大可不必叹秋,应自省。”秋不再是传统文学中的兴寄之物,而是将人、秋放在天平上衡量出戕害的深浅。文字中有感性之情,又有理性之音,实为独特。
(全文朗读)
五、结尾部分
师:从秋声入手,在“异哉、噫嘻悲哉、嗟乎”三叹中读到了欧阳修对秋声的惊惧之叹,悲秋的盛衰肃杀之叹,人事忧劳之叹。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老、忧愁的欧阳修。为了更好地理解欧阳修,还有一个人很重要:童子。童子出现了两次,有何作用?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明确:形式:赋的体裁决定了主客对话的形式。内容:童子耳中的风声稀松平常,欧阳修却惊惧:以童子的无知无觉、迟钝衬托欧阳修的丰富敏锐;童子的“垂头而睡”,欧阳修却一叹二叹三叹:用童子的无知无觉、少不更事衬托欧阳修的人事阅历丰富。
师:由此,可以回答开头埋下的伏笔:为何欧阳修面对平常的风声会发出“惊惧”之叹?是因叹忧思的心绪涌动。
总结:由童子,我们看到的欧阳修不仅年老有疾,忧思繁多,还是一个有着丰富感受力、敏锐洞察力、丰富阅历的人。
师:全文从满耳的秋声到唧唧虫声,都是欧阳修的那一声叹息声,而叹息声就是欧阳修的一曲独特的心声。林贤治说:看风景,就是看灵魂,我说,听秋声,就是听心声。这曲心声固然有悲愁之叹,但它与我们开头提及的悲秋诗作不同,除感性之情以外,还有理性之思,看到了人事忧劳的戕害甚于秋,这就是文学宗师的独特的生命体悟,在座的各位同学包括我在内,可能都还只是童子,并不能通过一节课完全参透其情其意,留待以后慢慢体悟吧。
【教后反思】
在高一的课堂上,《秋声赋》该以何种样貌呈现?该怎么在经典文本和教学中找到契合点?如何恰当地体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如何让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状态?
一、取精要重点,舍全面开花
《秋声赋》在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是高一阶段所学的第三篇赋文,之前学生学习了必修三的《阿房宫赋》、《赤壁赋》,应该说对“赋”这种文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秋声赋》的教学重点应是:(1)学习文本运用多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的特点;(2)学习理解文中“异哉、噫嘻悲哉、嗟乎”三叹的内容;(3)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抒发的世事艰难、人生忧劳的深切感慨。教学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作者关于世事多艰、人事忧劳的感慨。关于欧阳修在宋代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可作为补充资料,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去研究。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厚处,需要对三叹的内容精讲深悟,而赋文的特点、作者的文学贡献等作为旁枝就需要舍弃。
二、取巧思巧问,舍枯燥串讲
语文教学改革的前辈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指出:“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
教师想让学生跟着教师走进文本、走近经典,就有赖于教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辅以灵活多变的问题设计,变单调的串讲为信息搜寻、筛选、分享。笔者在《秋声赋》的教学中,每一部分的内容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异秋声”部分主要通过诵读,让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体会秋声的特点;在“悲秋心”部分,抓住《古文观止》的点评设计了两段填空,如层层剥笋般将第二段落解读到位;在结尾部分,设计了童子与欧阳修对比的教学环节,以更好地参透文本的情感要义。而关于文言字词的部分,因《秋声赋》是一篇赋文,重点难解的字词很少,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完成。传统的串讲形式早为学生厌烦,教师需要多动脑巧设计,让经典文本这桶米能经过十八般变化烹饪出醇厚香甜的味道。
欧阳修《秋声赋》赏析 篇4
一.美在情致———诗家之文
欧阳修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 欧阳修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向后学者诠释着怎样写文章, 怎样才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达到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我们常说“欧如澜”, 这是对欧阳修文风的形象比喻。欧阳修的古文如同水面如丝如缎的波澜, 温柔细密, 偏于柔美。其文叙述婉曲有致, 情韵绵邈, 语言平易自然, 音韵和谐, 其文风被概括为“六一风神”。欧阳修《秋声赋》很好地诠释了“六一风神”的具体内涵。
文章第一段, 勾勒了一副凉秋夜读图。秋夜万籁俱寂之时, 窗外传来一阵凉风。听觉上, 感知风声是由小到大, 继而由大变小, 最后消失不闻, 从而推测出秋风的路径是由远及近, 继而渐远渐隐。“初淅沥以萧飒, 忽奔腾而砰湃, 如波涛夜惊, 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鏦鏦铮铮,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 衔枚疾走, 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将无形之风声, 描摹得可感可触, 真切动人。这是诗人和歌者才具有的才华, 在前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 我们拜读过类似的华彩乐章。“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文章第二段中描摹“秋之为状”———“其色惨淡,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 天高日晶;其气栗冽, 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山川寂寥。”句式整齐, 全为四言句。音韵规整, 一个分句, 一转韵。具体而言, 淡、敛, 押韵;明、晶, 押韵;冽、骨, 押韵;条、寥, 押韵。形式俨然四言诗。从赋这一文体演进的脉络来看, 上述特点其实是赋文体的传统特征, 即四六句式, 讲究押韵。
值得注意地是, 文中塑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形象———童子。童子在文中只有一句话、一个动作, 似乎无足重轻, 可有可无。但细品之, 童子这一形象确是必不可少, 颇有意味。1.欧阳修与童子, 构成主、客两角色, 形成主客问答模式。主客问答形式, 是赋的文体结构特点, 形成于最初的骚体赋, 并一直成为赋的文体特征得以传承。宋代文赋, 大部分继承了这一传统, 比如苏轼《赤壁赋》亦采用主客问答的构篇形式。欧阳修《秋声赋》中若没有童子, 赋之主客问答形式就不能构建。在赋的主客问答形式中, 往往抑客扬主。客人的见解必不及主人, 不过是为主人阐发高见蓄势铺垫。苏轼《赤壁赋》中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已十分深邃, 然苏轼作为主人则在更高层面上阐发出物我两忘、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欧阳修《秋声赋》中, 童子并无高见, 不过是欧阳修秋夜攻读的侍从。当然, 童子亦是欧阳修心路历程的见证人。2.童子的一答一睡, 强化了欧阳修不被理解的孤寂情状。“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 明河在天, 四无人声, 声在树间。’”童子的一答尽管不算答非所问, 但可以说是答非所想。欧阳修想让童子出门感受一下秋之天籁, 童子则以为是令其查看门外是否有人, 是否有偷盗之嫌。欧阳修和童子的谈话根本不在一个认识水平上。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卷帘人与李清照关注点亦然不在同一层次。“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欧阳修的悲凉之感与童子的朴拙稚幼形成鲜明对比, 欧阳修的澎湃心思, 童子既不理解亦不关心。对话的隔绝和交流的不可能, 欧阳修只能是自说自话, 真可谓“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是怎样地孤寂与无奈。
二.美在学识———学者之笔
文章第二段后半部分详细阐述了秋之文化内涵, 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这段文字对当时人来说, 可能属一般常识, 但对于与传统文化颇为隔膜的现代人来讲, 可能需要做详尽解读。
“夫秋, 刑官也。”儒家经典《周礼》, 又称《周官》, 讲官制和政治制度。《周礼》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 称六官。其中, 秋官司寇执掌刑法, 故称刑官。“于时为阴”中“时”为季节之意。古人把四季阴阳二分, 春、夏属阳, 秋、冬为阴。“又兵象也”, 秋天为兵器、战争的征象。我们常常说“秋后问斩”, 中国古代审决死囚往往放在秋天;“沙场秋点兵”, 对外作战也多在秋天。这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的观念和习惯, 秋天里, 自然界万物凋敝, 人世间打猎兴兵;此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所谓“兵马不动, 粮草先行”。只有等到秋季收获了才有充足的物质资源去打仗。“于行为金”, “天地之义气”, “商声主西方之音”。金为五行之一,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义为五伦之一, 五伦是仁、义、礼、智、信;商为五音之一, 五音是宫、商、角、徵、羽;西为五方之一, 五方是东、南、西、北、中。中国人具有独特的天人合一理念, 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古人认为, 春夏秋冬四季与五行、五常、五音、五方等等相关联, 并有既定的对应关系。其中, 秋季对应着五行之金, 五伦之义, 五音之商, 五方之西。古代音乐有五音十二律之说。夷则为十二律之一, 十二律分别名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个月份相匹配, 其中, 夷则对应秋季之七月。因此, “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 伤也, 物既老而悲伤;夷, 戮也, 物过盛而当杀。”商、伤, 同音;夷、戮, 同义。这样, 将秋之肃杀与完备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认知体系联系起来, 为立论找到了根据。这正是学者品格, 正是学者追求言之有据的思维习惯。
三.美在思想———哲人之思
“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人事忧劳会纷扰内心, 催人老去。“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忧其智之所不能,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黟然黑者为星星。”何况总考虑那些力不能及、智不能到的事情, 必然会使红彤彤的脸庞变得如同枯木般布满皱纹, 黑黝黝的头发变得如同繁星般花白斑驳。
作者不是停留在秋之情状描写层面上, 也不纠缠于秋之文化内涵阐述上, 而是更进一层, 更深一层, 将传统的悲秋主题上升到“人事忧劳更甚于秋之肃杀”上来。欧阳修启发我们, 过滤掉人事繁杂和外界的纷纷扰扰, 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喜乐对人来说更为重要。人人都有坎坷, 都有不如意, 都有烦恼, 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 就是宠辱不惊, 只有这样, 才能进退自如, 才能顺天应时。
欧阳修作《秋声赋》, 年逾五十。经历了宦海沉浮, 惯看秋月春风, 有了人至暮年的理性和通透, 有了浮华过后的返璞归真, 正所谓“五十而知天命”。宋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 经济空前地繁荣, 国力国防却出奇地羸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单纯的热情无异于幼稚, 痴情的苦恼无异于自戕。[2]因此, 宋代读书人普遍较为沉稳、理性和豁达。同时代的苏轼在其《赤壁赋》中亦传达出物各有主、人各有命、活在当下、随缘自适的人生感叹。宋儒都是洞悉社会的哲人, 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 欧阳修亦不例外。
摘要:欧阳修《秋声赋》入选《古文观止》, 堪称千古美文。本文从情致、学识和思想三方面解读《秋声赋》, 涉及“六一风神”、童子形象内涵、赋的文体特征、“天人合一”思想、秋之文化内涵、宋儒品格等内容。
关键词:欧阳修,《秋声赋》,秋,美
参考文献
[1]吴楚材、吴调侯选注, 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北京:中华书局, 1987.
秋声赋教课反思 篇5
本堂课的教学前后始终以“学案”为依托,为学生营造融入文本的学习氛围和搭设深入理解文本的学习支架,整堂课当中力图以学生的学习经历为线索,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及时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及时解决疑难,但是,由于课堂容量的有限,本堂课对于文本的主题挖掘和把握还远远不够,然后这又是理解文章的难点和必须逾越的障碍。同时,课堂上也能感觉到学生的主动性还远远不够,因此,仍需要思考如何面对生情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1、目标的适切
课前对文本的教学目标有诸多设想,但是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来看,可以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有的放矢地调整,例如如果有课时允许,可以适当将目标分层阶,用不同的课时尝试解决相对集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本文文赋的特点可以作为切入口,而文本主题的挖掘,可以适当延后。
2、问题的适切
课前搜集了学生的问题,但是处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有一些没有展现,还是比较仓促地在学案课前预习环节中让学生自主研讨,但是从课堂效果来看,有些教师看似 简单的问题,并以一定就没有价值,例如“童子的描写”“有声无声的变化”,现在看来都是由研读价值的.,因为这些是从学生能力层面的而言问题,是文本深挖的 前提,并不能因为教师试图将文本深挖而忽略学生能力本身。就我们的学生来看,看似容易的问题也许就是很好的切入口,关键是教师能否由浅入深地引导。
3、策略的适切
课堂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但是出于条件限制,无法全部展现,学生的许多问题也不能全部解决。课后,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改进,例如尝试在教学策略上更多地还原学生的原貌,由学生间的互相启发来解决一些问题,而是不教师的简单演示等等。
《秋声赋》 篇6
关键词:《秋声赋》,原创品牌,策划
“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
“观复”本意:回看世间万物的本质, 从事物根源中探索规律。老子强调认识万物最终都要回到构成事物的本质属性中, 静下心来仔细体会和揣摩, 从中发现事物的基本规律和独有特质。
中国设计界目前正处在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艰难境地, 从设计教育到品牌塑造都在全盘接收西方设计理论与应用成果, 成为西方设计理论的拓展地。而要想创新出更多属于中国自主的设计品牌, 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在世界各民族文化林立的复杂格局下, 以“观复”的视角回望中华文化, 从中找寻出支撑中国民族品牌创新、创意发展的原动力, 显得尤为迫切。细数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便是以汉语言文字为支撑的文学成果, 它是中国古人智慧和思考的结晶, 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高度。在这其中, 宋词是文学成果的一个高峰。
一、文本解读
从对宋词的沉浸式文本阅读中, 笔者静下心来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故事场景和所要抒发的情感, 从中归纳出文本所要传达的意象、意境与意义, 这是从源头上寻找具有真正文化底蕴的品牌概念, 以词语或词组形式来概括、归纳品牌可采用的核心概念, 为品牌名称提供选择。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 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 天高日晶;其气栗冽, 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 凄凄切切, 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 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 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以优雅的文笔描写秋天的景象:惨淡色彩、烟霏云敛、山川寂寥, 一片凄凉景象。描绘秋声、秋色的凄凉画面, 恰好为抒发心中“悲秋”之情, 乃“心灵之秋”。欧阳修通过寥寥数字就将自己的身世起伏与内心悲忧生动地传达出来, 可谓“半生沉浮”;透过词中的字句, 更能体会到作者在面对官场失意、仕途没落时的悲伤之情。
二、概念提取
在沉浸式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笔者从中归纳、提取出该首词中的三个关键词———“愁”“秋声”“知”。以三个关键词汇为创意基础, 运用阐释学的方法原理, 通过演绎、阐释将《秋声赋》中的“愁”“秋声”“知”关键概念阐发为“鬼见愁”“秋声赋”“知了”等概念名词。
以上概念名词的确立为品牌定位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目标, 从而大体勾勒出品牌的基本定位和品牌个性。“鬼见愁”品牌以展现产品能解忧愁的功效, 让人暂时忘却烦恼、苦闷;“秋声赋”是对秋声秋色的感官体验, 需要静静的品味;“知了”则已知晓世间万事万物为本意, 大有看破红尘之意, 让品牌使用者感悟到一种豁达、开朗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三、品牌命名
品牌命名以概念提取为基础, 将品牌定位与品牌名称进行综合考量, 同时将品牌名称与情感传达相吻合。在“鬼见愁”“秋声赋”“知了”三个名称中找寻对应的产品及商品品类。
“鬼见愁”的含义凸显该白酒品牌的醇香、浓郁, 让人一醉解千愁, 暂时忘却心中的不快、郁闷与哀伤。这恰似中国古代众多文人墨客的举动, 在失意、落魄之时, 可以“借酒消愁”, 甚至“一醉解千愁”。
“秋声赋”命名的茶饮品牌则是突出在品茗的素雅过程中体会茶的味道, 在察言观色中品味生活的滋味。四季交替的秋声秋色是人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 而内心的多事之秋则是常常导致人失意的现实原因。在品茗的过程中, 以一种慢生活、静心屏气的方式仔细品味生活的种种不尽如人意, 更能从传统文化的古词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知了”书屋品牌则为当代读书人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和体验场域,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千钟粟”。在“知了”书屋中, 虽然没有古人所描写的金银财富, 却也不失为静心阅读、饱览古今、知晓天地, 发现大千世界的一个路径。身在其中, 读者可以在书籍的阶梯、文字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从前人先贤的著作中读到他们的观点和主张, 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深层情感与喜怒哀乐。
四、视觉呈现
视觉呈现是将文字语言进行情感化、图形化的表达过程, 让更多读者在读到的同时更能够看到, 辅助记忆的提升, 强化品牌传播效果, 建立品牌视觉符号与品牌名称之间的互联关系。
以“知了”书屋为例, 在视觉呈现阶段进行了品牌名称的图形化创意表达。将自然界中“蝉翼”的形状与“了”字的笔画进行图形同构, 形成具有相似图形的视觉符号。将其应用到书屋的店面广告招牌、橱窗展示、柜台装饰、书架标签、书签等载体上, 让读者能在书屋外围、前台、书桌、书架乃至书籍上都能时时刻刻接触品牌的视觉符号。
【《秋声赋》】推荐阅读:
秋声赋高中作文1000字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