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层(精选10篇)
项目分层 篇1
为了使运动会更具特色, 笔者所在学校在强调校运会参与性、竞技性、趣味性的同时, 注重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层次学生都渴望参加“热点”比赛项目、展示自我、享受乐趣的心理需求和特点, 在实践中以年级组为竞赛单位, 以师生关注的热点项目——接力赛为突破口, 进行了分层比赛尝试。
一、从多方位设置项目, 满足学生个体需求
1. 在项目的多样设置中, 让运动会为更多的学生服务
学生无法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功, 是使学生失去参与兴趣, 而造成身体素质下降的一个因素。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在不久前的校运会中, 有意注重了学生的差异, 专门设置了一些负重 (两手提“色拉油”) 往返跑、趣味合作项目 (背夹球跑) 等, 以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 让他们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有较大的余地。在此基础上, 学校本着让学生通过赛前积极锻炼而获得提高和进步的原则, 采取各种手段促使学生在赛前积极锻炼。在校运会前期, 体育组还征求学生建议, 将学生上报的比赛项目进行了精选和加工, 使运动会更贴近学生, 极大地吸引了师生的眼球, 激发了赛前学生锻炼的热情。
2. 依据学生运动水平, 为学生量身定做运动项目
在本届运动会上, 学生本着“出奇招, 走新路”的创新原则, 将接力赛作为运动会的“梯形”分层的试点和重点项目, 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接力比赛, 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可以享受到参与和运动的乐趣, 特别是在4×50米 (1年级~3年级) 或4×100米 (4年级~6年级) 的接力赛中, 学校分别设置了A、B、C三个不同水平段, 其中, A段最高, 一般只有各班体育特长生参与, 也是为选拔区运动会队员做准备;对于参加B、C段的学生, 则要根据各体育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课堂测试成绩情况和能力差异划定范围, 选出的学生分别按各自的限定范围参加不同段的接力比赛 (划定的各段男女学生人数均不得超过8人) , 体育组在赛前要和各班班主任沟通、协调, 达成共识, 最后再将“参赛规则”反馈给各班班主任, 让班主任严格按照规则要求报名, 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 提高运动会的参与率。赛后, 通过对学生的随机调查, 笔者发现, 本届运动会比赛项目虽然较往年有所减少, 但参与人数却远远高于往届运动会, 其中, 仅4×100米接力赛一项, 就吸引了每班32名 (男女各16人) 学生参加, 且较往年历届校运会而言, 本届运动会各组裁判工作进展异常顺利, 比赛效率也高于往届, 没有出现一次因裁判失误、错判等导致班主任请总裁判或仲裁委员会调解的事件。
二、关注学生需求, 提供多层次运动才能展示平台
为使校运会能满足全校师生的心理需求, 体育组在赛前对各班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了摸底和归类, 并选择了一些学生自主锻炼的比赛项目安排在校运会中。针对这类项目, 体育组在赛前和学生一起制订了有关的比赛规则, 通过广播和宣传栏对参赛项目、参赛方式、比赛规则等进行宣传或公布, 力求从多角度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达到参与、比赛和锻炼的目的。对于这类比赛, 侧重于有课余爱好和特长以及经常参加校外体育运动学习和训练的学生, 让他们在安全的前提下, 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 项目主要包括武术、跆拳道、舞蹈、韵律操、轮滑、四驱车比赛、集体跳大绳、开火车等。比赛提倡家校联动, 并鼓励家长到学校观看, 为孩子加油助威。设置这类比赛, 旨在使学生的课外优势和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和发展。在奖项上, 学校设立了“优秀表演奖”、“最佳创新奖”、“最具人气奖”、“最佳努力奖”等, 凡是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和目标, 就授予这样的奖项, 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满足他们表现的欲望, 使他们能享受到运动和成功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 学校首次在运动会中增加这类比赛项目, 也是在为传统体育项目比赛中的弱势学生考虑, 且比赛形式本身较为灵活, 对推动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习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比赛后的信息反馈与反思
由于本届校运会前期准备充分, 组织得力, 而且参赛方式较往届更加灵活多样, 是赛前学生主动锻炼人数最多、自觉锻炼时间最长、比赛成绩最好的一届校运会。利用运动会颁奖空隙, 笔者针对部分班主任及不同年级 (班级) 的学生征集了有关分层的意见和建议, 师生都认为这种分层比赛形式参赛面大、气氛热烈、比赛效果好, 而且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高。在调查中, 二年级学生这样提问:“老师!今年运动会的接力赛怎么这么多啊!我的嗓子都喊哑了!”“体育老师!我参加了4×50米接力, 我们班得了C组第二,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接力跑, 老师, 我还可以吧 (脸上洋溢着自豪) !”所有这些都折射出了本次运动会的成功所在。此外, 结合教师们的建议, 体育组还挖掘了一些新的比赛方法, 如, 依据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 (单圈150米) 准备在下一届校运会的接力比赛中, 设置多人 (如6×100米、8×100米、4×150米等) 接力比赛, 以使学校运动会更具活力和特色。
项目分层 篇2
《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学期期末总结
吉林省通化县大川明德学校
张巍
明德数学实验项目,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为手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明德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兴趣和能力为目的的。《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堂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我们对“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进行了小专题研究,经过一年来的实验,初步构建出教学模式。
(1)数学分层测试卡可经当做复习导入、温故知新来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但是,关键在于观察身边的物和事,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数学分层测试卡每一份卡分为三个部分,利用数学分层测试卡上的相关习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问题意识教学程序的准备阶段。复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课所学习的知识,在学生还没有进入到学习数学的状态时,首先选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当做复习资料,当做课前热身,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数学分层测试卡可经当做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之用 分层测试是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数学学课堂教学中都有成功的体验。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架起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数学与具体问题的桥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点燃求知欲望,促进全体学生的参与。通过自己提出的问题,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出积极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自制动画教学课件、童话故事、精彩的谈话引入、激疑设疑等等,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数学分层测试卡,会使教和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数学分层测试卡可以当做教学习题,当堂教学活学活用 精讲多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只有除去无效和低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才叫精讲,只有做到精讲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多练,只有多练才能达到趁热打铁当堂检验的目的,才能充分利用数学分层测试卡达到明德实验项目提出来的目的。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少,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认知冲突,要适时引导。充分利用数学分层测试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趁热打铁当堂教学活学活用。
(4)活用数学分层测试卡
数学分层测试卡不是学习之友更不是多加给我们的练习册,它是我们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书,我们想用就用,不想用也不必一定每节课、每一个学生都要用,更不用让所有的学生必需做完,而是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等有选择性地使用。(5)巧用数学分层测试卡
既然是工具书,我们当创设情境之用,可当复习导入之用,可当巩固练习之用,可当拓展思维之用,可当课堂延伸之用„„只要合理利用都可以。
总之,如果我们把数学分层测试卡用活了,学生轻松了,我们的工作量自然就少了,我们把数学分层测试卡用巧了,课上课下分割使用,化整为零,工作自然就轻松了。
本学期活动情况
1、联片教研:2012年4月13日,我们通化县两所明德小学在我校开展了联片教研活动,邀请了11所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光临指导。我们两所学校各做了一节数学教研课,课后并进行了评课,效果较好。
2、提升明德小学教育质量征文活动:我校的张巍和王智老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3、校内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校四、五、六年级举行了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竞赛,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参与此项目的三位老师分别做了一节数学教研课,张巍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课被评为校级特等奖,县级一等奖。
总之,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学生的成绩明显上升,及格率、优秀率明显提高。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将会继续探索与总结,不断地改进方法争取挖掘测试卡的深层内涵。充分利用它改善师生关
系,使测试卡成为我们师生沟通的桥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地学习与探索,让《数学分层测试卡》发挥更大的作用。
项目分层 篇3
关键词:分层教学;中职学生;计算机;教学内容;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50-01
一、项目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收集信息,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将现有学生依据他们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的不同层次,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小组的层次水平进行差别化教学,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相应层次目标的教学方法。由于中职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且每个学生自身能力差别较大,因此,采用将项目教学和分层教学法结合起来的方法,更有利于对其区别对待,分类施教,促其成才,所以,该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项目教学” 与“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的结合运用
(一)依据计算机模块考试,进行项目编班分层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客观原因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只有在全面掌握他们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将他们进行准确的分层,从而为后期的分层教学提供可能,所以,在新生入学之后,教师应首先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分层考试,暨将一些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题按照一定的难度制作成若干计算机考试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相应的模块进行考试,以确定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通过一个模块考试的学生,可以参加下一个高更难度的模块考试,以此类推,最终确定出每个学生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真实水平,最后,教师再根据结果实施相应的编班和班中分层。这样,对于班中学生我们可以依据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将他们由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层次,然后紧扣教学大纲,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二)紧扣等级考试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手段,在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分层之后,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内容。中职学生计算机教学内容应该紧扣考试大纲,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重难点的选择上体现出个体差异。我们可以按照等级考试大纲规定,将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组件、Internet、PowerPoint等几个组成单元,在每个单元中再度按照“中、易、难”的标准予以进一步分层,从而细化教学目标,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在传授Word、Excel知识时,根据学生层次水平,把这部分内容依据难易程度设计成四部分内容,对于层次最低的D类学生,只安排了汉字录入、插入图像、表格制作等最基础的知识;而对基础稍好的C类学生,则安排了邮件合并的操作、书签的使用、特殊效果文字制作等知识;对于基础更好的B类学生,可以安排Excel中条件格式的设置、高级筛选的操作、复杂函数的使用等较复杂的知识等;而对于全班层次最好的A类学生,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因而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合作探究编程运算、C、C++、.NET、VB、Java、Javascript、html、php语言读取,甚至可以依据他们爱好自主学习云计算、自动控制系统编程等内容,在确定好教学内容后,教师采取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分类指导的方法共同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有效地避免了过去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而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吃不饱”的现象,使得每个学生都爱学、乐学,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项目效果评价层次化
中职计算机课程项目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实际动手操作计算机、解决任务的能力,为今后的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因而一定要保证教学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所以,做好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工作也十分重要,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评价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还要让学生通过评价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产生情绪的愉悦,使他们能够带着愉快的情绪继续进行学习。为此,在分层次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应该进行分层次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力求体现出每个层次学生的真实教学效果。如应该对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制定出一个“优、良、中、差”标准,也可以设计计算机电子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同时还要实行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性机制,暨对于连续多次在该层次获得“优”评的学生,评价系统采取自动升级制使这些学生能够自动进入更高的层次进行学习,反之,则自动退入到下一个层次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对于全班所有学生的层次实行动态管理的目的,更有助于保证分层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总之,笔者通过在实际教学中实行项目分层教学法,有效地调动了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厌学、逃学情况大量减少,达到了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进步,提高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7.
[2]黎兴.AutoCAD教学中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实践[J].科技资讯,2008,23.
[3]朱爱梅.分层目标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05,S1.
项目分层 篇4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笔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到实际学情,而只是简单的引入项目,机械地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能不能在项目教学中引入另一种教学方法,以弥补单一项目教学方式的不足呢?笔者认为“分层教学法”是一种不错的“助燃剂”。“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 分层教学的应用背景
1.1 学情背景—学生能力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的起点不同,存在专业能力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的情况,学习效果自然也存在很大差异性。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即让有基础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又让基础差的同学不因学习困难而失去兴趣,是每位计算机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分层教学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已有的基础,让他们主动学习,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扩展与提高。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课程教学背景——项目教学大势所趋
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完善,项目教学法已经成为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的教学过程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目标且相互联系的类工作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如果按同一标准指定同一个项目,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而言,势必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并存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贯穿分层教学的思想,将他们有机结合。
2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与帮助。
2.2 CBE能力本位教育
CBE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北美,以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估,重视学生反馈能力的培养;强调岗位需求和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有鲜明的职业性和突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教师改进计算机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有一种建构主义的眼光,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还需要借鉴CBE教学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使之既实现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和谐与统一,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
笔者认为在计算机项目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就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借鉴CBE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3 在项目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现
3.1 根据学情进行分层
由于同一班级中的学生的起点不同,通常按照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进行分层。首先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定位,即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对班级同学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预先给出自我分层,同时教师根据实际观察和对学生的考核来综合确定学生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当然,学生分层的最终确定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
通常我们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A层次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B层次学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C层次学生: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3.2 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教学目标
“弹性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层教学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在A层次学生教学过程中,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独立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践环节上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教师在关键技术上指导即可。
对B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有一定的上进心,但常常学习方法掌握不当,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引导,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主要目标。
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技能,达到教学目标为主,以加强基本功为基础,同时加强思路和方法的引导,并带领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不问断的鼓励,培养学生不甘落后的精神。
3.3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项目教学法中的实施过程对所有层次学生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即最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掌握的技术水平等综合指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我们在项目教学法中为不同层次学生准备的项目大小即工作量和难易程度不同,但项目的推进过程、方法和途径是完全相同的。
项目教学包括项目方案的筛选及设计、项目实施及项目的考核等三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做到“一个层次一个项目”,并在不同的阶段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的关注和指导。
3.3.1 项目方案的筛选及设计阶段
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中,通常每个项目组有4~5个成员,每个小组由其成员选定一个组长,制定计划。按照A、B、C三层学生分配不同的可选项目,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项目。
A层次学生: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主,鼓励学生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自主命题,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
B层次学生: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但是由于这层次的学生知识水平一般,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可以和学生沟通交流后,给予一定的补充,逐步完善项目选题。
C层次学生:对这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项目选题,并带领学生分析项目内容,引导他们看到项目和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为今后自主选题打下基础。
3.3.2 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组长的职责是负责本组各成员的工作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管原来基础如何,所有学生在小组中都有自己的角色,都有承担一定的任务。另外,每一个成员都是小组团队的一部分,个人的成功与否与整个小组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
A层次学生:在该阶段,仍然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同组学生在独立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通过和小组同学的交流、相互整合,最终完成项目。教师通过定期检查指导完成对A层次学生的教学过程。
B层次学生:这部分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算法优化问题、模块整合问题。教师要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并给予一定的技术辅导,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
C层次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一般在拿到项目时会感到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全面辅导,这包括关键技术、总体设计等方面的指导,时时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避免出现学生因畏难而放弃项目。
3.3.3 项目考核阶段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层次学生学习水平是动态化的,项目考核也应使其具有动态性。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考核评价时都应遵循及时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充分发挥考核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考核应有所区别:
A层次学生:应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奋进。
B、C层次学生: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给予鼓励,激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
在纵向考核的基础上,还应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评价,期末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
4 分层教学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4.1 避免因太明显的分层而伤害学生自尊
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在班上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采取分层方法,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分为金字塔式的不同层级,并且明确说明“高、中、低”层,就很可能伤害少数学生的自尊心,心理上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不利于教学。因此,教师在分层时不宜明显宣布“高、中、低”层,语言上应特别注意。在分组时可以发掘每一层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分组,组名不以层级命名,而取名为某某兴趣组,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分层给部分学生所带来的心理负担。
4.2 分层需要动态变化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及测验等一系列综合考查后,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定级。由于各种原因,教师有时可能把个别学生定错了层级,即定得过高或者过低。因此,教师把学生分层后,在实际教学时,应该仔细观察研究,如若发现所定层级有误时,必须及时给予更正。另外,随着学生水平的变化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学生层级,切不可搞“一刀切”。
5 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和分层教学法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切合实际的培养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各层次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都能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各层次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摘要: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中,项目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教学模式。结合项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入了分层教学法,对分层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系统阐述,并对分层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项目教学,分层教学法,项目实施
参考文献
[1]祁瑞华.计算机基础课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王春晖.计算机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OCCUPATION,2009(12).
项目分层 篇5
也就是说,现阶段合理利用稀缺的儿科医生资源是当务之急,这也是缓解看病难的最快最有效的办法。
如何让家长接受在基层诊疗呢?关键问题是加强基层儿科的服务能力,国家政策应向基层儿科医师培养倾斜,不但要提高基层儿科的硬件设备,而且要为基层儿科培养、输送人才,用配套机制留住人才。只有培养出好的社区儿科医师,家长才愿意带孩子去。
与此同时,医疗保险如果有一些政策鼓励大家先到基层诊疗,比如只是普通感冒,初次就诊选择在社区或乡村门诊,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综合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这样,很多人还是会理性选择的。
只有基层医疗赢得信赖,合理诊疗模式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儿科才能真正地形成良性运转,才能使大家看病更加容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事实上,只要基层医生能够处理常见儿科疾病,而且能够很好地判断出哪些疾病需要转诊上级医师或者医院,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基层医生。如果大家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能在疾病初期去基层儿科看病,其实80%的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可以在基层或者社区医院处理好。这样,目前儿科就医难问题,就能有效缓解。
项目分层 篇6
目前基于运行剖面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那就是测试数据的充分性无法度量。充分性度量的外在表现是如何确定最小的测试用例数量 (即最小测试量) , 本文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抽样的最小量确定方法。
1 测试用例的生成
Musa提出的可靠性测试方法是一种随机测试, 由运行剖面生成测试数据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根据Musa的运行剖面[5], 将软件S的输入域D分成m个不相交的子域: 或称为m种不同的操作, 表示相应域 的发生概率, 表示相应域 上的失效概率, 即软件的运行剖面为 表示从 中抽取的测试用例的个数, n为测试用例的总数, 即有 成立。对 求前j项的和 形成一个数列{S j}, 其中j=1, 2, …, m, 规定S0=0, 并有S1=p1, Sm=1, Sj-Sj-1=pj。根据运行剖面生成测试数据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抽取操作:任给一个随机数, , 观察η落在哪个区间, 若η满足 , 则该随机数η与pj这个概率值对应, 那么这次随机抽到的操作对应的输入子域为Dj;
2) 确定操作中每个输入变量将取到的具体值:由于输入变量的取值类型可以是离散的, 也可以是连续的, 在随机抽样时要分别考虑这两种类型的输入变量的抽样方法;
连续型的输入变量要在其取值区间内依概率密度函数抽样。
离散型的输入变量要在其可能取值的集合内依概率分布抽样。
3) 通过对操作和各输入变量取值两个步骤的抽样, 就生成了一个测试数据;
4) 不断重复上述步骤, 直到生成所需数量的测试数据为止。
理论上, 抽样样本量越大, 也就是生成的测试用例数越多, 测试数据的样本统计特征越相似于软件的真实使用的统计特征, 对软件进行可靠性水平的评估结果也越精确。但势必加大测试开销。
2 验证测试的测试用例数
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软件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可靠性定量指标, 并根据验证测试结果得出接受或者拒绝该软件的结论。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又可分为固定期测试和非固定期测试。
固定期测试可以根据软件可靠性定量指标预先计算出软件需要验证测试的持续期, 然后根据在持续期内出现的失效数与允许失效数的比较的结果, 判断软件验证测试是否成功。常见的如Parnas等人的经典假设检验方法[3]、Littlewood等人的Bayesian方法[4]等。
非固定期测试同样需要根据软件可靠性定量指标预先计算出软件需要验证测试的持续期, 但是, 每一次具体的测试持续期根据测试情况和测试过程自适应调整, 是不定的。常见的如概率比序贯测试、单风险序贯测试等。
可以看出, 非固定期测试无法在测试之前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数。而固定期测试则可以在测试之前, 通过预先确定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指标, 对测试用例数进行量化。例如某软件采用假设检验方法, 在99%的可信度下, 满足失效概率指标不大于0.001的所需要的无失效用例数至少为4603个。
看起来似乎已经解决了最小测试量的确定问题, 但假设检验等方法仅仅建立在假设检验理论基础上, 忽视了测试用例本身的分布情况。假如以上4603个测试用例所构成的样本分布情况与运行剖面各子域的分布情况相差甚远, 那么即使这4603个用例通过了无失效考核, 我们也无法以99%的可信度认定软件实际可靠性水平达到了规定的指标 (即0.001的失效概率) , 换句话说, 0.001的失效概率水平不能反映软件的真实可靠性水平。
因此接下来我们从抽样本身出发, 基于抽样统计理论来确定最小测试量。
3 分层抽样
3.1 概念
分层抽样是随机抽样的一种。我们知道在进行抽样统计时, 影响估计精度的因素除了样本量、总体大小 (通常不是主要因素) 以外, 还有总体方差。当总体内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时, 运用简单随机抽样往往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对于总体而言, 其方差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 但如果对总体单位进行分类, 即分成若干子总体, 子总体内单位之间比较相似, 使每一个子总体的方差变小, 这样只需在子总体中抽取少量样本单位, 就能很好地代表子总体的特征, 从而提高对整个总体估计的精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层抽样技术。在抽样之前, 先将总体N个单位划分成L个互不重复的子总体, 每个子总体称为层, 它们的大小分别为N1, N2, …, NL, 这L层构成整个总体 然后, 在每个层中分别独立地进行随机抽样, 这种抽样就是分层随机抽样。在分层抽样中, 还需确定总样本量一定时各层应该分配多少样本量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有比例分配、最优分配、尼曼分配三种分配方法[6]。
3.2 符号说明
设h=1, 2, ..., L
第h层单位数为Nh, 单位总数
第h层样本单位数为nh, 样本单位总数
第h层第i个单位的观察值为Yhi
第h层第i个样本单位的观察值为yhi
层权为
第h层抽样N比为
第h层均值为
第h层样本均值为
第h层总值为
第h层样本总值为
第h层方差为
第h层样本方差为
3.3 抽样精度比较
通常分层抽样比简单抽样精度要高, 也就是说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方差比简单随机抽样的小, 下面先以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与简单抽样进行效果比较。
简单抽样 (对均值估计量) 的方差为
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差为
通过计算可得
因此可得 。这表明, 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方差小于简单抽样的方差, 即前者精度比后者高, 并且层平均数的差异越大, 分层的效果越好。
不过对于分层抽样, 抽样精度还与样本量的分配以及各层的方差有关。由于样本量的分配可以选择采用比例分配、最优分配、尼曼分配三种分配方法, 下面再以比例分配与最优分配、尼曼分配进行效果比较。
按照最优分配的定义, 其精度应高于相同样本量的其他分配。但最优分配和尼曼分配都需要考虑抽样费用这个指标, 因此最优分配的估计量方差一般处于比例分配和尼曼分配之间。不过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 人们一般采用按比例分配的方式。
4 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确定最小量
在分层抽样中, 对总体均值 的估计是通过对各层的 的估计, 并按层权Wh加权平均得到的, 公式为
如果得到的是分层随机样本, 则总体均值 的简单估计量为
在分层抽样中, 如果对各层估计是无偏的, 则对总体的估计也是无偏的。因此, 各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只要相应的估计量是无偏的, 则对总体的推算也是无偏的。如果 的无偏估计 (h=1, 2, …, L) , 则 的无偏估计。 的方差为
进而样本均值 的方差为
令 。当方差给定时, 由 (7) 式得
得到确定样本量的一般公式为
如果估计精度是以误差限的形式给出, 则 式中 为绝对误差限; 为相对误差限;t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双侧临界点; 为总体均值。
下面我们将抽样放入软件的实际环境中, 设软件s的使用, 可以抽象为如表1所示:
其中 是依据用户的真实使用对软件S的输入空间进行的划分, 为相应域的发生概率, 则软件可靠性测试数据集T可以看作是依据上面的分布, 进行n次抽样而产生的一组样本[7]。样本若在测试中发生一次失效, 则样本的观察值为1, 反之为0。假设测试数据集在 中的抽样个数分别为: 。其中
接下来我们将软件可靠性测试中最小测试量的确定问题转化为在按比例分配的分层抽样中样本量的确定问题:我们根据分层抽样的原理, 将软件S的输入空间 看作划分的m层, 相应域的发生概率 看作各层的层权hW, 即
由于按比例分配, 则每层分配到的样本数量占样本总量的比重wh等同于层权Wh, 即
将 (10) (11) 代入由 (9) 式得:
由于实际上软件的测试用例集是无穷大, 取 , 则 (12) 式变为
计算时, 未知量V中含有绝对误差限 、相对误差限 、标准正态分布的双侧临界点t等众多参数, 可以仅考虑相对误差限, 例如如95%的置信度下, 相对误差不超过10%时, 对应的t=1.96, 均值用样本均值代替, 则
也可以仅考虑绝对误差限, 例如95%的置信度下, 绝对误差不超过5%时, 对应的t=1.96, 则
5 实例应用
某小型软件的运行剖面如表2所示:
为了计算方差Sk2 (k=1, 2, 34) , 我们在每一个子域内抽得10个样本, 并测试其是否发生失效, 并发现属于D1的第4、第8个样本发生失效;属于D2的第5个样本发生失效;属于D3的所有样本未发生失效;属于D4的第1、第5、第10个样本发生失效。则
假设绝对误差不超过5%, 在95%的置信度下对应的t=2.58, 则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代入 (13) , 得
也就是说, 对这个小型软件进行可靠性测试, 在95%的置信度下, 绝对误差不超过5%时, 至少需要212个测试用例。
绝对误差不超过5%, 在99%的置信度下, 对应的t=2.58, 则
将上面的计算结果代入 (13) , 得
也就是说, 对这个小型软件进行可靠性测试, 在95%的置信度下, 绝对误差不超过5%时, 至少需要367个测试用例。
6 结论
基于分层抽样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最小测试量的确定方法, 是从测试数据的样本统计特征出发来解决问题, 不仅在测试数据生成阶段为测试量的选取提供了指导, 而且在不降低软件可靠性测试结果可信性的前提下减少测试开销, 降低测试成本。基于分层抽样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最小测试量的确定方法是从全新的角度对软件可靠性测试充分性问题进行了一次探索, 因此部分细节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摘要:传统的根据运行剖面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可以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样本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是一种比简单随机抽样更复杂的抽样方式, 其原理是将总体划分成若干个子总体, 再在每个子总体里分别进行随机抽样, 其优点是抽样精度更高, 估计量的方差更小。本文简要介绍了现有的最小测试量的确定方法, 并利用分层抽样对传统的测试用例生成过程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抽样技术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最小测试量的确定方法, 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测试,运行剖面,分层抽样
参考文献
[1]Musa J.D..Operational Profiles in Softwar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J].IEEE Software, Mar.1993, Vol.10, No.2, P14-32
[2]Whittaker J A and Thomason G.A Markov Chain Model for Statistical Software Test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4, Vol.20, No.10, P812—824
[3]Parnas D.L., van Schouwen A.J., Kwan S.P..Evaluation of Safety-critical Software[J].Communications of ACM, 1990, Vol.33, No.6, P636-648
[4]Littlewood B, David W.Some conservative stopping rules for the operational testing of safety critical software[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97, Vol.23, No.11, P673-683
项目分层 篇7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CAT)是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充分结合的产物,它是项目反应理论IRT(Item Response Theory)指导下的一种测试形式。它的目标是为每个被试构建最佳的测试。即测试实施过程中,根据一个用于描述被试反应的IRT理论模型,选取与被试的估计能力水平相匹配的项目[1]。通过排除控制难度与被试能力不适合的项目,CAT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量精度,并减少了因被试测试粗心、疲惫、沮丧或猜测所引起的各种测量误差[2]。选题策略是CA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题策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验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其效率。在0-1评分模型CAT中有部分选题策略已经比较成熟,Lord提出的最大费舍信息量方法、Sympson和Hetter提出的SH方法都很具有代表性。而对0-1评分模型下a分层选题策略的研究还不太多。本文研究了影响a分层选题策略的一些因素,从而优化了a分层选题策略。
1 项目反应理论
1.1 项目反应模型
向被试者呈现测试项目(我们称为试题),被试者对测试项目的反应(我们称为应答结果)。显然一个项目的反应情况不仅与被试者的能力水平有关,而且与测试项目本身的特性有关,项目反应模型[3]就是测试的应答和被试者的能力水平和项目的特性三者之间的数学模型。目前已经有三种模型来描叙这三者的关系。
单参数模型:
双参数模型:
三参数模型:
式中:D=1.702,θ:受测者能力值,a:题目的区分度b:题目的难度,c:题目的猜测系数,p(θ):能力为θ的人答对此题的概率。
1.2 能力估计
正确估计受测者的能力是CAT顺利进行的前提,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大似然估计法。若以L(uj|θ)表示能力为θ的受测者对题目j的反应为uj(若答对uj=1;答错,uj=0)的概率。则近似值函数可表示成:
式中,n:题目数;P
其中:
1.3 题目对应的信息量
项目反应理论提出使用试题信息函数作为建立、分析、与诊断测试的主要参考依据。题目对应的信息量是用信息函数Ii(θ)来表示题目参数与受测者能力的关系。试题信息函数如下:
其中Ii(θ)代表试题i在能力为θ上所提供的信息,P′i(θ)为在θ点上的值Pi(θ)导数,而Pi(θ)为试题i在θ点上的反应函数,Qi(θ)=1-Pi(θ)。以三参数模型为例,上述公式可转换为:
Birnbaum指出,某个试题所提供的最大信息量,刚好出现在能力参数为θmax的点上,θmax的值为:
1.4 按a分层选题法
考虑到极大信息量选题法会导致某些试题的曝光率高,题库试题曝光度不均匀,Chang Ying提出了按a(区分度)分层选题法。按a分层选题法的基本思想是:把题库按a由小到大分成若干个子题库,在考试的初始阶段,考生能力估计精度不高时,采用区分度低的试题;在考试的后续阶段(能力精估阶段)采用区分度高的试题。其步骤简述如下:
(1) 根据试题区分度将题库分成k层;
(2) 将测验分成k个阶段;
(3) 测验的第k个阶段包含nk个项目。这nk个项目就通过“b匹配法”(根据考生当前能力估计值,选取难度最接近的试题)从题库的第k层选取。注意n1+n2+…+nk应等于测验长度;
(4) 对k=1,2,…,k重复第(3)步。
按a分层选题法强制性地在测试的初始阶段使用低区分度的试题,能较好地改善试题曝光率不均匀的问题,并提高题库的利用率。
2 Monte Carlo模拟试验
在对a分层选题策略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模拟程序,用常用的评价CAT的三个指标[4]对不同条件下的a分层选题法进行比较,即探讨了不同测试终止条件,各层不同信息量的分布,不同的难度分布,不同的选题策略,不同的层次划分方法对CAT评价指标的影响。
2.1 Monte Carlo模拟试验具体内容
记N(x,y)表示期望为x、方差为y的正态分布,U(a,b)表示在[a,b]上的均匀分布。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被试能力真值和项目参数。
2.1.1 被试和题库
首先模拟生成一批被试(250人),被试能力真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θ~N(0,1))。然后根据项目参数(包括难度参数b和区分度参数a)分布情形,模拟生成题库。题库中,b~U(-3,3),lna~N(0,1),0.5<a<1.5,c~U(0,0.1),θ~N(0,1),-3<θ<3。
2.1.2 模拟被试作答说明
根据被试能力真值θα和当前项目j的参数,分别计算被试α在第j个项目上反应为uj(若答对,uj=1;答错,uj=0)的概率。则可以确定被试α在第j个项目上得分。
2.2 能力估计方法
采用条件极大似然估计法(MLE)估计被试能力。在实现极大似然估计法时,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记为N-R)求解似然方程。
2.3 评价指标
选题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CAT的质量,当其它条件固定仅改变选题策略时,对CAT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选题策略的评价,故本文采用常用的两个指标就选题策略准确性、选题策略稳定性等方面对不同情况下的a分层选题策略进行评价。
2.3.1 选题策略准确性
选题策略准确性通常用均方差误根RMSE来衡量,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n为测量次数,xi为能力值的最终值,ai为能力值的初始值。因此,RMSE指标反映了能力真值与能力估计值的偏差的平均。RMSE越小,能力估计准确性越高。
2.3.2 选题策略的稳定性
用标准差SD作为衡量选题策略是否稳定的指标。SD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测量次数,xi为能力值的最终值,a为所有能力终值的平均值。SD指标反映了被试能力估计值的离散程度。SD值越小,离散程度就越小,选题策略就越稳定。
由此可见,a分层选题策略在其评价指标上的值均越小效果越好。本文采用统一量纲再加权求和的原则,综合评价a分层选题策略在各种不同条件前提下的优劣。具体做法是将评价指标上的最小值作为分子,把各种情况下在该指标上的值作为分母,求两者的比值。统一量纲后,对某选题策略的两个评价指标比值分别赋加权系数。加权求和值(COMP)最大的,则该选题策略在几个方面的综合效果最好;反之则最差。若某选题策略在各指标上加权求和的值为Y,则Y为:
加权系数,随着实际的测验性质及评价重点来取值。本文中两个评价指标加权系数均设定为1。
3 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3.1 实验一:终止测验方法设计
依据a分层选题法的基本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四组终止测验方法。
3.1.1 终止测验方法一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3.1.2 终止测验方法二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3.1.3 终止测验方法三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或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3.1.4 终止测验方法四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被试参数最后两次能力估计值之差<0.01,否则回到步骤(4)。
关于RMSE的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在图1中,1,2,3,4分别代表终止条件1,2,3,4。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2,3两种终止条件的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RMSE斜率趋于平缓。
终止条件1一直不稳定且在模拟实验进行到第27次时就被迫中断无法继续。而终止条件4的RMSE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且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终止条件1,4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RMSE为标准,则终止条件3要比终止条件2显得更为有效,终止条件3要比终止条件2的测试更为精确。
关于SD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在图2中,1,2,3,4分别代表终止条件1,2,3,4。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2,3,4三种终止条件的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SD斜率趋于平缓。
终止条件1一直不稳定且在模拟实验进行到第27次时就被迫中断无法继续。而终止条件2,4的SD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终止条件1,2,4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稳定性上来讲,终止条件3更为稳定。
那么就总体而言,哪种终止方法更好呢?采用前述先统一量纲再等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对各终止方法综合评价的指标,结果如表1中COMP所示。
可以看到,终止方法的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为:(1)终止测验方法三(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或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2)终止测验方法二(已测项目的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3)终止测验方法四(被试参数最后两次能力估计值之差<0.01);(4)终止测验方法一(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达到事先预定标准)。
3.2 实验二:各层信息量设计
依据a分层选题法的基本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各层信息量分配方式。
3.2.1 各层信息量比例逐渐上升
若累积到第K层的信息量为m,假设它是层次K的二次函数,其自变量是测验信息量被分的层数。当然信息量的划分还与测验信息量的大小有关,要保证最终达到测验信息量值。若测验信息量共划分为T层,测验信息量也n,则:m=n(K/T)×(K/T),在本模拟研究中,测验信息量为25,按区分度a值把整个题库分为10层。即a值介于[0.25,0.35]的项目为第一层,a值介于(0.35,0.45]的项目为第二层,依次类推至(l.15,1.2]。得信息量的分层情况为:m1=0.25,m2=1,m3=2.25,m4=4,m5=6.25,m6=9,m7=12.25,m8=16,m9=20.25,m10=25。
3.2.2 各层信息量比例逐渐下降
若累积到第K层的信息量为m,假设它是层次K的二次函数,其自变量是测验信息量被分的层数。当然信息量的划分还与测验信息量的大小有关,要保证最终达到测验信息量值。若测验信息量共划分为T层,测验信息量也n,则:m=n(K/T)×(K/T),在本模拟研究中,测验信息量为25,按区分度a值把整个题库分为10层。即a值介于[0.25,0.35]的项目为第一层,a值介于(0.35,0.45]的项目为第二层,依次类推至(l.15,1.2]。得信息量的分层情况为:m1=25,m2=20.25,m3=16,m4=12.25,m5=9,m6=6.25,m7=4,,m8=2.25,m9=1,m10=0.25。
3.2.3 各层信息量平均分配
若累积到第K层的信息量为m,假设它是层次K的二次函数,其自变量是测验信息量被分的层数。当然信息量的划分还与测验信息量的大小有关,要保证最终达到测验信息量值。若测验信息量共划分为T层,测验信息量也n,则:m=n/T,在本模拟研究中,测验信息量为25,按区分度a值把整个题库分为10层。即a值介于[0.25,0.35]的项目为第一层,a值介于(0.35,0.45]的项目为第二层,依次类推至(l.15,1.2]。得信息量的分层情况为:m1=2.5,m2=5,m3=7.5,m4=10,m5=12.5,m6=15,m7=17.5,m8=20,m9=22.5,m10=25。
关于RMSE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在图3中,RmseDown,RmseGen,RmseUp分别代表各层信息分配方式1,2,3。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RmseUp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RMSE斜率趋于平缓。
RmseDown,RmseGen曲线一直不稳定并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且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RmseDown,RmseGen信息分配方式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RMSE为标准,则各层以递增的方式进行信息分配要比各层以递减或平均的方式进行信息分配显得更为有效,测试更为精确。
关于SD的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SdDown,SdGen,SdUp分别代表各层信息分配方式1,2,3。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1~27次模拟实验中,各曲线均出现明显波动,非常不稳定。在此基础上,我们从1~49中取出一段:27~49。
SdUp的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SD斜率趋于平缓。而SdDown,SdGen曲线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各层以递减或以平均的方式进行信息分配方式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从稳定性上来讲,各层以递增的方式进行信息分配方式更为稳定。
那么就总体而言,哪种信息量分配方式更好呢?采用前述先统一量纲再等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对各信息量分配方法综合评价的指标,结果如表2中COMP所示。
可以看到,各层信息量分配的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为:(1)各层信息量比例逐渐上升;(2)各层信息量平均分配;(3)各层信息量比例逐渐下降。
3.3 实验三:不同的难度分布设计
依据a分层选题法的基本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两种难度分布方式。
3.3.1 难度分布方法一
项目难度参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0,1)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3.3.2 难度分布方法二
项目难度参数服从均匀分布b:[-3,3]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关于RMSE的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在图5中,RmseLog,RmseGen分别代表项目难度参数分布方式1,2。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RmseGen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RMSE斜率趋于平缓。
RmseLog曲线一直不稳定并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且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项目难度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RMSE为标准,则项目难度参数服从均匀分布要比项目难度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显得更为有效,测试更为精确。
关于SD的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
在图6中,SdLog,SdGen分别代表项目难度参数分布方式1,2。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1~27次模拟实验中,各曲线均出现明显波动,非常不稳定。在此基础上,我们从1~49中取出一段:27~49。
SdGen的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SD斜率趋于平缓。而SdLog曲线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项目难度参数服从正态分布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稳定性上来讲,项目难度参数服从均匀分布更为稳定。
那么就总体而言,哪种难度分布方式更好呢?采用前述先统一量纲再等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对各难度分布方法综合评价的指标,结果如表3中COMP所示。
可以看到,项目难度参数服从的分布由好到差的顺序为:(1)项目难度参数服从均匀分布;(2)项目难度参数服从正态分布。
3.4 实验四:a分层选题法层次划分方法设计
依据a分层选题法的基本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层次划分方式。
3.4.1 层次划分方法一
m1=1,m2=4,m3=9,m4=19,m5=25。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5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10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3.4.2 层次划分方法二
m1=0.25,m2=1,m3=2.25,m4=4,m5=6.25,m6=9,m7=12.25,m8=16,m9=20.25,m10=25。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3.4.3 层次划分方法三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5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33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或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关于RMSE的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
在图7中,Rmse5,Rmse10,Rmse15分别代表层次划分方法方式1,2,3。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Rmse15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RMSE斜率趋于平缓并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
Rmse10曲线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Rmse5一直不稳定且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层次划分方法1,2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RMSE为标准,则层次划分为15层要比层次划分为5或10层显得更为有效,测试更为精确。
关于SD的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
在图8中,Sd5,Sd10,Sd15分别代表层次划分方法方式1,2,3。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1~27次模拟实验中,各曲线均出现明显波动,非常不稳定。在此基础上,我们从1~49中取出一段:27~49。
Sd15的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SD斜率趋于平缓。而Sd5,Sd10曲线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所以层次划分方法1,2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稳定性上来讲,层次划分为15层更为稳定。
那么就总体而言,哪种层次划分方式更好呢?采用前述先统一量纲再等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对各层次划分方法综合评价的指标,结果如表4中COMP所示。
可以看到,层次划分方法的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为:(1)层次划分为15层;(2)层次划分为10层;(3)层次划分为5层。
3.5实验五:a分层法与最大信息量法选题策略的比较设计
之所以将极大信息量法与a分层法相比较,是因为极大信息量选题法的其基本思想是:每次都选能在现有能力估计值上提供最大信息量的项目,用此方法抽题会抽取难度参数尽量接近能力值、区分度尽可能大的项目,这样往往使得区分度高的项目曝光率较高,而区分度低的项目使用率较低,造成项目浪费及曝光不均匀,题库利用率降低,直接威胁题库的安全[6,7]。而a分层法能大大提高测验的安全性和测验效率并充分利用题库中的项目,可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某些项目甚至不使用某些项目的现象,因为在测验初期被试的能力估计值不够准确,用区分度高的项目未免有些浪费,这时用区分度较低的项目就使题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依据选题法的基本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两组实验方法。
3.5.1 选题方法一(a分层选题法)
1) 将题库按区分度均匀分为10个层次,每个区间内有50道题目;
2)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3)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4) 按照能力值选择相对应的层次;
5)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6) 除非已达到每层题库所要求的测试信息量,否则回到步骤(5);
7)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或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4)。
3.5.2 选题方法二(最大信息量法)
1) 一律以零值作为所有被试对象的估计初值;
2) 依据被试对象已有的应答模式估计能力值;
3) 按照能力值选择信息量最大的试题;
4) 除非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或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否则回到步骤(2)。
关于RMSE的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
图9中,RmseA,RmsMax分别代表选题策略1,2。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RmseA曲线随着模拟次数越多,RMSE斜率趋于平缓并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
RmseMax曲线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并一直不稳定且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最大信息量法选题策略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RMSE为标准,则a分层选题法要比最大信息量选题法显得更为有效,测试更为精确。
关于SD的实验结果如图10所示。
在图10中,SdA,SdMax分别代表选题策略1,2。SdA的曲线SD斜率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准。而SdMax曲线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容易遇到极端情况而产生波动。所以最大信息量法选题策略明显是不符合项目期望的。
从总体曲线走势来看,以稳定性上来讲,a分层选题法更为稳定。
那么就总体而言,哪种选题方法更好呢?采用前述先统一量纲再等权求和的方法,求出对各选题方法综合评价的指标,结果如表5中COMP所示。
可以看到,选题策略的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为:(1)a分层选题法;(2)最大信息量法。
4 结 语
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可以得出对于a分层选题法来说,测试的终止条件应设为已测项目的信息总量或题目总数达到事先预定标准,层次应划分为15层,各层信息量比例应逐渐上升,项目难度参数b应服从均匀分布。在这些前提条件下,a层选题法的精确度与稳定度都较高。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有:本文只是对影响a分层选题策略的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于比a分层选题策略更复杂的b分层选题策略,c分层选题策略,它们的影响因素没有涉及。
参考文献
[1]Meijer R R,Nering M L.ComputerizedAdaptiveTesting:OverviewandIn-troduction[J].AppliedPsychological.Measurement,1999,23(3):187-194.
[2]Wainer H.ComputerizedAdaptiveTesting:APrimer[M].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1,990.
[3]漆书青,戴海琦,丁树良.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陈德枝.Samejima等级模型下CAT选题策略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5]张华华.计算机自适应考试设计中的误区[J].考试研究,2002(2):35.
[6]Linn R L,Levine M V,Hastings C N.Itembiasinatestofreading eompre-hension[J].AppliedPsyeholoogicalMeasurement.19981,9.
项目分层 篇8
1 研究对象
以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1班、2班125名男生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的方式收集了近几年来有关分层教学和田径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20多篇, 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实验法
2011年9月, 对研究对象随机分成6组, 每组约20人。10体教1班分3组为实验班, 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法教授跨栏技术;10体教2班分3组为对照班, 按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授课, 教学由同等级别的教师担任。教学时间均为16学时。教学结束后对两班学生的达标、技评成绩测定对比。
2.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对教学实验所测试的前后数据进行T检验, 使实验结果得到量化, 保证研究的准确、客观、科学。
3 实验过程
3.1 实验前分组指标的测试
为使实验简便易行, 可操作性强, 选取与跨栏高度相关的项目100m成绩作为分组依据, 对前期的短跑学习中100m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 结果显示,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100m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属于同一总体, 两组初始条件相同符合实验条件。
3.2 实验的实施
实验班按照100m的成绩进行分层, 前21名为第一层, 中间21名为第二层, 最后21名为第三层;分四个阶段进行学习, 由于学生在学习之前很少接触过跨栏, 因此第一阶段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任务相同, 其余三个阶段各层次的学习内容、要求、任务不同。第一阶段根据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决定进入不同的层次。其余三个阶段根据测试跨栏成绩排名决定进入不同的层次。最后一次考核, 为了测试的准确性, 客观性, 聘请三位任课教师以外的田径教师担任技术评价评委, 任课教师担任发令, 计时, 记录;学生采用混合编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合在一起测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学生达标、技评上的比较分析
体育专业男子学生田径普修采用的栏高91.4cm中栏, 栏间距8.5m, 起跑到第一栏13.72m, 总长55m的半程栏评分与技评标准如表3、表4。
从表5可以看出经过16周的学习, 实验组比对照组跨栏达标成绩、技术评价平均成绩都高于对照组, 经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差值作T检验, 得出结果, 两个组之间的达标、技术评价指标差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经过实验, 实验班通过动态分层教学取得了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
4.2 研究结果分析
4.2.1 动态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能够有学习的渴望、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在动态分层教学实验过程中, 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辅导,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接受范围里学习。并针对体育学院学生争强好胜, 不服输的特点, 通过动态流动, 学的好的进入更高层次学习, 自然使学生为了进入更高层次学习为荣而努力地学习和练习, 甚至于利用课下时间三五成群去练习, 并请学习较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如此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教学效果不好都难。
4.2.2 动态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 提高教学效果
动态分层教学适应于大多数学生的水平与要求, 能够实现对全体学生负责的要求。例如, 教师对第一层次学生加快了进度增加了难度, 提高专项技术, 和专项身体要求, 解决学生“吃不饱”问题。教师对第三层次班学生进行适当降低了难度, 要求, 标准, 适当放慢了学习进度, 对学习具体辅导, 分小步骤进行练习, 反复指导, 使他们的水平逐步得以提高, 解决学生“吃不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真正落实在每个人身上, 加强学生的练习密度, 有利于学生选项技术的快速掌握,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动态分层教学法是当今体育院系学生数扩招, 田径教学时数锐减,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 动态分层教学法以尊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 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要求, 其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有积极作用;分层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分类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 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的辩证关系, 而且培养了学生既有竞争意识, 又有合作意识;分层教学符合高校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能够使每个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得到较大地提高, 真正做到学生田径专业技术发展的全面性、全体性。可以适当推广到其他项目的学习中。
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动态分层教学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解决, “动态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的增大;建议在各体育院校、部门以田径教研室为单位集体努力专研教材, 认真研究各项目特点, 对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 共同研讨解决分层教学中遇到问题, 尽量简化分层教学法的操作, 降低额外工作, ;要求教师不仅要根掌握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树立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 无怨无悔地为体育教学事业奉献。动态分层教学法通过本次实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想得到推广还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深入研究, 具体分析、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田径运动高级教程[N].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
[2]荀福顺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仁[J].中国学校体育, 1996 (6) .
[3]王大中.体育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设计与实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1) :113-114.
[4]罗慧慧.关于体育课分层教学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7 (5) :76-77.
[5]刘留, 张进喜.分层教学法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85-87.
[6]王港.体育教学中分类指导与分层教学的应用[J].体育与科学, 2001, 23 (5) :77-78.
[7]王美玲.体育分层分组的优化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3 (2) :151-153.
[8]张秋亚, 葛青等.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 23 (6) :47-49.
分层课堂教学背诵的分层评价 篇9
一.语文分层教学中要实施分层背诵教学
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本保持不同的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背诵需要教?答案是肯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学段应该背诵的诗文数量,每册语文教材中也都安排了一些背诵的课后练习。在实际的操作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背诵的任务,即使能够按时完成的学生多是死记硬背,时间一久便会遗忘。所以背诵需要教师去教,教给学生合适的方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一个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往往一部分优等生不需太多努力,便已能背诵得很好,另一部分学生则恰恰相反。我们在指导背诵时,既不能让前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又不能让后一部分学生“够不着”,指导要分层次,因材施教。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比如 《槐乡五月》 这篇课文, 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找出联系。第一自然段总写槐乡的五月, 要记住这一段,可以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个方面去记忆。看到的景色运用了三个比喻句,从远及近写出了槐花的美;听到的声音有蜜蜂的嗡嗡声, 有孩子们啪啪啪的跑步声。第二至第4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抓住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孩子们的季节,从槐树林的美到好客的槐乡孩子再到小姑娘和小小子们的变化,经过这样梳理一番, 再反复读几遍,就很容易背诵了。
二.分层教学的分层背诵评价
分层评价是分层背诵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背诵使学生在背诵的环节各有所得,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全班同学的整体水平。但整体水平提高后,学生的差异还是存在的,只是比之前有所提高,所以评价的层次区分也很重要。
1.A类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提出具体的评价建议: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除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A类学生对课外篇目的背诵也应纳入评价之内。运用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展开背诵竞赛,促进这一类学生的自我提升。故而这一类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运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以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他们学习、创造能力的发展。
2.B类学生的稳定性评价
B类学生的稳定性评价,重点在于鼓励和督促。对这些学生的评价, 要注重语气和语调的平稳,多采用积极的评语,能够按时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协调鼓励。即使遇到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孩子,也不用大声呵斥或以惩罚手段相向。
3.C类学生的成功性评价
对这一类学生本着“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以“鼓励”为主,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哪怕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加以鼓励和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时间,感受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 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
学生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为难”孩子,让他们去面对自己的差异并且努力克服。背诵是语文的学习法宝,对每一个学生来说,背诵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背诵,分层次的指导,不急、不躁,不吝啬地给出学生的学习时间。
项目分层 篇10
一、为何进行分层作业
我布置英语作业的宗旨是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获得发展:A层学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 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B层学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 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C层学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
比如:在教完每单元的Reading部分后, 我要求C层学生抄写重点词组三遍, 并能背出但并不强求他们全部默写出, 只需默写出其中的一半。这样一来, C层学生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此项作业, 学习的劲头比以前足了。实践证明, 这样比让他们把所有内容都默写效果好多了, 他们的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了。而对于此项作业, B层学生的要求是抄写重点词组两遍, 也必须背出所有重点词组但允许他们犯些小错。而对A层学生来讲, 他们对于新授知识的掌握较之C层、B层学生来要快得多, 又容易得多, 所以此项作业改为在保证默写时必须完全正确的前提下可以不抄写词组。他们可以把抄写的省下的时间用于课外知识的拓展, 如对新单词的拓展, 通过查英语字典来了解这个单词的同义词、反义词等, 通过与举一反三来积累词汇, 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如何进行分层作业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要针对不同的课型 (阅读课、语法课、听力课、写作课等) 对A、B、C层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一节阅读课, 对于同一篇短文, A层学生能根据所给的重点词组或单词, 复述课文;B层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短文填空;C层学生能在了解全文和段落大意的基础上, 判断所给句子的正误。
分层次给学生落实学习目标时, 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 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好学生吃得饱、差学生吃得了”为宗旨;第二, 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 给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建立在他们最近的发展区, 不能借口差异降低要求, 迁就低水平学生;第三, 对C类学生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识记、了解层次上, 要循序渐进, 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维要求和训练。分层次确定作业内容。
三、作业量分层
由于学生学习水平也存在高低之分, 因此在作业量的设计中要因人而异, 变以往教学中的统一作业为自主性作业, 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自由选择作业内容和数量。例如在布置周末预复习清单时, 可以设计一些有拓展性的题目作为选做题, 要求A层学生必须完成, B层学生量力而行, C层学生则可不做。
四、作业难度分层
作业设计难易可分为三个等级: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创造性作业。要求能力差的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就行;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性作业, 努力完成发展性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必须努力完成创造性作业。比如, 8A Unit 3 Main Task的作业布置我进行了这样的分层作业布置: (1) C层学生, 模仿Main Task, 写一篇邀请同学去东洲公园游玩的短文。这样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简单, 他们会尽可能把范文中出现的表达运用在自己的短文写作中, 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让后进生意识到自己能行。 (2) B层学生:根据所给中文提示, 结合Main Task中的范文, 写一篇邀请同学去东洲公园游玩的短文。其实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在实践中更为高效地掌握课堂所学, 实为一个监督学习的好手段。 (3) A层学生:根据C部分英文提示, 自己设计去何处、怎么去、去干什么等的一次游玩计划, 鼓励他们“给自己一道坎, 勇敢迈过去”, 让他们挑战高难度的题型。
五、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由于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他们完成作业的速度上、时间上也有很大差别。C层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明显要逊于A层学生,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远远大于A层学生, 为了有效保障他们能“吃得了”的问题, 作业的设计在完成时间上要分层要求。比如课文的背诵, A层学生可用一到两个课时, C层学生应放宽到一到两天的时间, 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朗读背诵, 以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
分层次进行作业评价。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的评价, 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评价时要客观, 既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如:对于A层学生的作业要高标准严要求, 写评语时, 应该多使用Outstanding或Perfect!对B层学生的作业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写评语时, 可使用All right!或Congratulations等。而对C层学生来说, 要以鼓励性为主。如:I hope you can do better!Keep working on it, you are getting better!这种客观的评价,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均产生心理优势, 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 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