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分层

2024-07-03

机械分层(精选4篇)

机械分层 篇1

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能够增强学生职业性, 以就业为方向, 以市场为导向, 实现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在机械Auto CAD教学中, 为了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 应运用具有创新性的观点来完善教学, 分层教学法就是正确之选, 能针对学生水平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以强调教学的人性化, 能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1 分层教学对机械Auto CAD教学的重要意义

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是将学生按照能力与知识水平的高低进行层次的划分[1], 然后针对每个层次再布置相应的教学内容, 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与目标性, 能让处于不同水平上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 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例如, 在机械Auto CAD教学中, 部分只能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巧, 而另一部分同学不仅掌握Auto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还能利用该软件来绘制机械零件图示, 且掌握熟练。面对此类情况, 若为两部分学生安排简单的内容, 会让水平较高的学生认为没有难度, 学习的积极性减退;若为他们安排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会让水平较低的学生感到压力, 学习开展起来难度大, 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不高。为应对此问题, 应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机械Auto CAD教学之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 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2 机械Auto CAD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策略

2.1 分层教学在机械Auto CAD实践课上的应用

机械Auto CAD属于实践性较多的学科, 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能规范的使用Auto CAD软件, 利用该软件来辅助机械类专业学习, 将软件操作与机械领域紧密结合起来, 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

前期应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成绩水平进行层次的划分, 开展层次化教学, 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教学辅助, 教师的辅导工作变得更具针对性, 能让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和提升。通过合理的分层, 师生间的沟通变得愈发频发, 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 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应经过专业的授课与演示实验来辅助其进行上级操作。而对于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走到学生身边, 耐心的辅导[2], 在强调语言讲述的情况下, 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演示教学, 此时, 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 能提高教学效率, 节省时间。

例如, 在学习小零件结构绘制时, 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然后将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 教学的针对性更强, 可以先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来Auto CAD软件的操作予以回顾与新知识的预习操作, 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 在语言协助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对此部分学生的电脑予以控制, 通过电脑演示来教育学生, 最后在共同对此知识点重复一遍, 教师并走下讲台, 与各个层次的学生予以沟通, 在沟通中进行实践的授课,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上机任务布置方面, 教师应根据学会层次的不同来布置相应的操作知识, 如让成绩较差的学生操作Auto CAD的基本制图程序, 前提是任意的机械部件图示结构, 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机械零件的构图, 难度有所增加, 有了条条框框的规定。

在实践考核上的分层, 教师应提前准备多套考试试题, 试题难度不同, 主要分为难、中、易, 将学生们分为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有3 个版本的考题。针对考题的考核仅仅是一部分, 还要根据此阶段学生的进步空间、课堂表现等来综合评价。

2.2 分层教学在机械Auto CAD理论课上的应用

在理论讲述部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决定知识点讲述的力度, 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标准。例如, 对于层次高的学生应强调少讲多练,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联系机会, 旨在激发其发散性思维, 在不断的操作与联系之中就能体会理论知识的真谛。而对于中等的学生, 应选择一定的案例、实例来予以解释说明, 选择精讲课程, 以基础技能教学为主[3]。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 对学生的要求要降低、坡度要相对较小, 要懂得查漏补缺, 尽量为其重复的讲解, 尽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被重视,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分层教学, 能让Auto CAD教学变得更有力度, 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现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机械Auto CAD教学是一项实践性教学的学科, 主要是对Auto CAD软件予以操作, 结合机械类知识, 借助软件来进行二维与三维的一些设计工作, 包含绘图、文档设计以及一些基本的设计等。分层教学的开展, 应从理论与实践性教学两个方面着手, 运用分层教学法, 并借助其他教学法予以辅助, 进而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晓英.Auto CAD图库在制图课分层教学中的应用[J].石油教育, 2013 (05) :20-23.

[2]刘科枫.分层任务教学法在Auto CAD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08) :106-108.

[3]孙海燕, 崔沛.“机械制图与Auto CAD”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2) :91-95.

机械分层 篇2

一、中职学生《机械制图》课程学习的现状分析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缺乏兴趣,意志薄弱,对学习成绩要求不高。與中小学中文化课程相比,《机械制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许多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差,学习情感脆弱,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前,甚至丧失信心。

2、基础知识薄弱。具体表现在由于中学阶段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加上表达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缺乏,基本没有掌握空间立体的基本思维方法。

3、学习方法不当。不少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主动思考,作业马虎、字迹潦草,解题不够完整。对于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能及时复习。

4、学习能力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呆板,缺乏联想,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与要害,思维难以展开,在问题面前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在学习过程中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学习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往往只注重问题的结论,而不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造成同样的问题一旦题目要求有所变动,就无从下手。

二、中职学生《机械制图》学习差异的成因

1、中职校学生生源素质低。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大多进入高中学习。而进入中职类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职学生的群体素质低于一般学校的学生。

2、中职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侧重于为社会培养不同行业的基本从业人员,因此要求中职学生毕业阶段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强调实用技术培训。因此学生主观上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3、《机械制图》课程本身对学生要求较高。《机械制图》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参与、主动思考的意识,使他们在主观上缺乏信心,放弃对课程学习的信念。

4、中职学生中存在一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不求上进,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想着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早日参加就业,而忽视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由于中职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也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针对学生差异,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

作为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机械制图》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而由于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这门课程更加难教、难学。为了能更好地上好这门课程,教师采取降低教材难度、采用直观教学法、引用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面对学生差异,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统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则很难顾及到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的均衡发展。造成的后果就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利于他们的充分发展;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知难而退,最终完全放弃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造成整体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机械制图》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展开了课题研究,采用了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将学生按基础的好坏及接受能力的强弱分为能及时全面掌握、只能掌握和难以掌握三个层次,然后将教材内容和课后复习题也相应地分为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能够及时赶上进度。这样,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增强自信心,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逐步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具体的讲,“分层次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在备课中体现分层

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是看这一节课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我们目前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是统一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而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按部就班地讲授,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新优化组织教材,对重点、难点问题要进行细致分析,努力把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通俗化、形象化,从而形成一个前后有序、张驰有度的结构,使知识结构层次化。

2、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面对一个由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所组成的群体,教师的教学如何来适应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图例讲解、学生练习等多个环节。如何把握每个环节,充分体现分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复习提问——巧妙设问,多方兼顾

在复习提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复习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指出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问的内容要分不同的程度,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可以选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回答。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当回答正确的时候,即使题目相当简单,也要即使给予肯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当问题对答不出或者回答错误的时候,教师要能够耐心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步引向正确结论,培养学生自信。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当回答正确时,也要给予肯定,但同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指出每一个细节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2)讲授新课——整合内容,层次分明

《机械制图》课程主要是掌握绘制、识读机械图样方法的一门课程。为了能有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等逻辑艺术。对于讲课内容,要注意归纳各种作图方法以及视图特点;对于概念的讲解要尽量通俗易懂;对于重点、难点的讲解要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在讲课节奏上,教师要注意控制,使学生都能听懂、跟上,切忌只顾尖子生,而不考虑大部分学生能否跟得上。凡是涉及到画图方法的,最好能在黑板上或者通过多媒体软件边讲授边演示作图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便于掌握所学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可结合题目内容重点向学生介绍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记住解题步骤,至于进一步理解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循序渐进;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要针对例题进一步发挥,可以适当提出其它解决方法,要求学生课后做进一步思考,会用多种方法尝试解题,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课堂练习——巡视指点、分层辅导

《机械制图》课程就其内容来说,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教师的讲课不难,但要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培养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则需要通过一定课时进行绘图、读图等实践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保证足够的课外作业以外,还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的习题须尽量结合讲课内容,题目要有针对性,使之有利于帮助学生归纳和掌握教材的要点,有利于讨论解题思路和分析常见的错误等等。同时,题目还要有思考性,要利于训练思维方法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那些一看就懂、思考性差、作图量大的习题则不宜过多选用。教师在学生解题过程中,要在教室中不断巡视,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帮助。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个别辅导过程中可多用启发性和鼓励性语言,让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对于大部分学生,要督促他们独立思考,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启发;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一题多解,鼓励他们向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布置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来提高他们,或者鼓励他们帮助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这样不仅能对基础差的学生有所帮助,而且对他们自己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3、在作业批改中体现分层

在批改作业中,不要简单地用“√”或“×”来进行判断,要善于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对于因基本概念不清而引起的错误可以直接用“×”来表示;对于因粗心、没看清题意或漏做题目的可以用“?”来表示;对于个别地方答题不够完善的,可以用“√”表示,另外加注批语指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作业情况比较差的学生,除了基本的批改符号以外,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用问题表达,比如“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不要漏掉中心线“等;对于作业取得一定进步的同学要及时给出肯定性的评语;对于作图正确而且图面质量高的答题,除了给与满分以外,还要加上一些鼓励性的评语。通过对学生作业的不同评价,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要让学生更多地注重作业质量而不仅仅是作业得分。

4、在评价中体现分层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将学生依据学习成绩分出三六九等。正确的学生观应该是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评价可以横向对比,也可以纵向比较。我们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横向对比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和主观努力这一本质,这样对比评价会使一部分学生始终觉得自己是落后者、失败者,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发展的自信;但纵向对比可以考察学生个体退步或进步及幅度,注意了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完成既定目标后的自我审视,调整心态和行为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获得更优的发展。

传统的考试模式是以笔试为主要评估手段,但是这种考试模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偶然性,不利于全面客觀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机械制图》考试过程中,可以适当把笔试成绩的比重降低,增加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平时测验等方面的考核力度。通过以上几种考核方式,再加上期末综合考试,就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

机械分层 篇3

1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前提

1.1 对学生进行摸底, 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动态分层是分层目标教学的基础。

由于技工学校学生生源复杂, 学生的基础更是良莠不齐, 而分层目标教学法是在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基础上, 达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目的, 使每位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力, 并通过师生共同的努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因此, 在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地了解, 再进行合理的动态分层。将学生划分为三组:A、基础较好, 学习态度明确、认真, 接受、理解能力强。B、基础一般, 学习态度较明确, 较有上进心, 理解及应用能力一般。C、学习积极性不高, 自觉性很差, 缺乏学习信心或基础及理解能力较差。这种分层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全身心投入学习。

1.2 根据各层学生需求明确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是分层目标教学的依据。

教师应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 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从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A类学生, 教师应注意拓展其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强化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B类学生, 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其基本绘图方法训练及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并鼓励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讨机械制图课程正确、有效学习方法;对于C类学生, 除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引导学生自觉地走进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 主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提高其观察、理解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像能力。

1.3 结合学生分层情况及分层目标进行分层备课。

分层目标教学方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分层次备课。教师在了解学生、精通教材的基础上, 需精心设计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学方案。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特点和教学需要, 制定适合技工学校学生的教学过程, 分解与整合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起点, 从三类学生着手设计每个教学环节, 安排每一个教学程序, 制定每组学生每一教学内容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求。对不同教学对象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学内容准备, 既有共同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准备又有对于优等生的提高及差生的反复巩固练习, 力求使每个学生均能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2 合理地分层上课是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的手段

2.1 分层把握教学要求, 力求人人学有所得。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做到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知识点要一步步呈现, 采取小步走的方法, 逐步提高。比如圆弧连接的学习过程中, 涉及各种圆弧连接的画法, 其中有直线与曲线的连接, 圆弧与圆弧的内、外连接等, 进而完成一些例如手柄、扳手、挂轮架及钩子等复杂图形的绘制。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各种方法和运用技巧, 首先把每种简单的基本圆弧连接进行绘制说明并黑板演示其基本方法, 再让C类学生画好基本连接方法, 巩固基础知识, B类学生尝试绘制稍复杂的连接方法, A类学生绘制一些复杂圆弧连接的机件如手柄、扳手等甚至于课本外的一些复杂图形, 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教师对以上绘图过程进行层层分析、探讨, 并加以总结, 最后让三组学生都能逐步掌握圆弧连接方法和技巧, 能够找出连接圆弧的切点及圆心。这样, 通过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分层推进的讲解, 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点的掌握, 对于三类学生达到各自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中巧妙地化解难点, 易于学生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化解难点, 降低教学难度, 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组合体视图的画法中, 先将组合体分成两类, 一类是叠加式;一类是切割式, 对于叠加式的组合体分成几种简单的基本体的组合, 而对于切割式的组合体则先将其恢复成原形即没有被切割前的基本形体, 使问题变得简单化了, 再让学生自己应用相关投影知识, 作出其三面投影。对于复杂的组合体更是如此, 先讲解简单的组合体即只有两或三个基本体组合成或基本体经一次或两次切割成的组合体, 进而再根据学生理解情况, 对三组学生分别进行要求, 这样的教学安排使难点分散, 教学内容深入浅出,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集中与分组相结合授课, 做到量体裁衣, 因材施教。

集体授课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是即集中传授基础性的知识及教学大纲中要求必须掌握和理解的知识, 而对于需要升华的知识特别是对基础知识差的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 则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集体授课与分组学习, 二者有机结合, 是分层施教的主要操作手段。教学的起始阶段, 教师先进行集体授课, 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一些章节和例题, 为学生提供方法上的示范或思路上的启迪。然后再将学生分组进行新内容的学习。中低层的学生继续由教师指导、示范, 而高层次的学生开始自学。自学的内容一般难度不大, 只要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开动脑筋就可学懂, 且教材各部分之间的结构类似, 思路明显, 并由先前的方法指导和示范。教师在对中低层次的学生讲解时, 要引导学生小步掌握有关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逐步培养自学能力。自学与导学的内容结束后, 教师讲评小结, 整理知识。

3 分层练习是检查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

3.1 根据教学目标分层布置课堂练习及作业, 充分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要有层次, 有梯度, 适应学生的层次,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因此, 合理编排练习的层次, 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 将课堂练习及作业设计成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本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中等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设计能力的提高题三种类型。要求A组学生会做全部练习题, B组学生做前两类题, C组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基本题;鼓励B、C组学生选做较高类型的习题, 并加以适当辅导, 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 向高层次递进。

3.2 结合绘图质量进行思想交流及时启发学生思维。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对动手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 绘制各种图样也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 布置所绘制图样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教师在学生绘图时, 需细心观察学生制图过程,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并加以肯定和表扬,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发现学生不足之处, 及时加以引导和提示,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良好的设计思维。

总之, 通过教学实践, 分层目标教学法重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较好地突破了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 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并帮助中差生树立了信心, 激发了中等生的学习潜力, 扩宽了优生的学习面, 逐步缩小了学生间的知识差距及能力水平, 提高了教学效果, 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杏.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机械分层 篇4

关键词:班内隐式分层教学,机械加工实习,实践

机械加工实习是中等职业教育中数控专业的基础技能课, 是学好后续专业课的理论基础。传统机械加工实习课程教育通过对机械加工操作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机床操作能力, 无法满足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学习与生产无缝连接的要求。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应转变教学方法, 把分层教学的方法融入机械加工实习课程中去。可作如下布置: (1) 通过机械加工实习分层教学, 关注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要求, 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落实双基教学, 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通过机械加工实习分层教学,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精心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 为学生创造更多感受成功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 (3) 通过机械加工实习分层教学, 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营造“奋发向上”、“图强创新”的氛围, 培养全体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创造力; (4) 通过机械加工实习分层教学实验, 全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机加工实习教学活动中, 感受实习课中的动手学习的乐趣, 真正学得踏实, 学得主动, 学得投入, 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为了与现有教学体系充分兼容, 为了使该分层教学体系切实可行, 我们采用班内隐式分层形式。采用班内分层, 是因为稳定的专业和班级, 具有相对安稳的学习环境, 便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检查, 能够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有利于在教学中集中渗透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采用隐式分层, 能使班级中学优生发挥影响力, 起带头作用, 还能使学困生避免由于教学方法不同、学习进程差异而产生的自卑和消极心理。班内隐式分层, 能为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 了解差异, 合理分层建组

设计调查问卷, 进行班级访谈, 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情况。注意调查问卷中所提问题的针对性, 如学生基础能力的掌握、毕业去向、家庭环境、生活阅历, 以及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 等等。根据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能力, 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是学优生, 理论基础扎实, 动手能力较强, 学习兴趣浓厚;B层是中等生, 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并且动手能力一般;C层是学困生, 对理论知识毫无了解或动手能力很差。

在分层基础上, 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学习小组, 每组8人左右, 由1名A层学生, 4名B层学生, 3名C层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互助探究。学生分组便于教学管理, 同时引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机制, 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对学生分层, 坚持“动态分层, 随时调整”的原则, 根据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变化调整层次, 允许组间流动, 注意层间转换, 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实现学生整体提高。随着学习的不断进展, 学生的层次组成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A、B层的学生逐渐增多, C层的学生逐渐减少并最终消亡。

2. 针对差异, 分类要求

“分层目标”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前提, 培养目标的确立、不同层次的要求, 构成了分层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 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分层建组后, 依据教学大纲, 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心理结构, 合理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并将层次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层次学生必须有不同的目标, 目标不能太高, 只要努力就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从总体上看, 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C层学生能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 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B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独立思考, 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层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 在学习上有所创新, 在能力上有所提高。

3. 分层教学的实施

根据分层目标将课堂教学过程对应分为三层,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施教。对C层学生适当降低教学难度, 适当放慢教学速度, 少讲解多示范, 对学生多加鼓励, 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B层学生教学难度适中, 实行精讲精练常反馈, 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上下功夫, 帮其树立努力向上的信心, 侧重解决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问题;对A层学生则扩充教材内容, 少讲多练, 多引导启发自主学习, 注重拓展其思维, 提高其能力。

(1) 分层备课授课

备课时做好分层教学的准备, 根据每个实习项目的难度确定是否要分层、分几层和怎样分层, 明确每个项目的基础内容和拔高内容。在备课中结合各层学生的实际, 分析各层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解决, 这样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持。要明确教学的教是为了各层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各层目标是否落实, 主要在各层学生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合作学习思想, 始终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

(2) 分层提问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计, 所提问题要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还要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进行铺垫。提问要有层次性, 先易后难。提问时允许学生在没有把握时与其他学生讨论, 有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3) 分层练习

让不同层次学生针对各自不同的教学目标选做不同的练习。课堂练习既有面向全体的“合”, 又有提优补差性质的“分”, 同一练习内容可分层要求。

4. 分层辅导

在上机床操作时, 提前布置好上机床操作的任务和要求, 独立实习或采取小组互助练习, 由教师巡回进行个别辅导。基本内容都要掌握, 拔高内容或典型问题先演示再自由练习, 避免学生盲目摸索, 浪费宝贵的实习时间, 同时保护学习兴趣。要精心设计实习题目,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能力。

5. 评价分层

在实习课中的各个实习项目中, 对学生作出分层评价。C层学生要经常表扬, 时时肯定点滴进步, 消除自卑, 培养自信心;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 提示不足, 指明努力方向, 促使其积极向A层递进;A层学生采用竞争评价,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 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获得自主发展。在教学中, 不以一次成绩评价学生, 而是在他原有层次水平的基础理论上注重过程评价。学生最终总成绩由日常出勤、课堂参与、课堂练习、项目考核等多项指标组成。这样的评价方法, 一方面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 另一方面让学生逐步遵循机加工实习课程的学习规律, 有效地进行学习。

对不同学生的分层教学, 必然有一个从简单工作到复杂工作的变化。从目标、难点、练习题、作业到考试都要分出层次, 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 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关心他们的进步,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建立激励机制,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在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都有很大变化, 由原来碰到问题总埋怨学生基础差、不听话, 变为深刻反省自己, 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合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另一方面对有问题的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与他们谈心、交朋友, 进行平等的交流。现在师生相互尊重、关系和谐, 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秦鹰.教育发展既要重视数量也要重视质量[J].2003, (4) .

[2]石鸥著.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机械分层】推荐阅读:

分层布置07-20

分层体系05-08

分层压裂05-12

分层设置05-18

隐性分层05-22

动态分层05-23

分层采油05-24

分层设计06-14

分层协议06-17

实验分层07-03

上一篇:教育培训体系下一篇:胆囊隆起性病变